首页范文农业信息化服务十篇农业信息化服务十篇

农业信息化服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9:58

农业信息化服务篇1

【关键字】农业信息服务现代农业对策

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经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笔者认为必须先行发展农业信息化服务,并采取点面结合,分阶段、有步骤地让农业信息化服务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一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及其服务现代农业的必要性

1.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农业信息是指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在农村经济工作中的决策与管理,以及农村经济市场主体(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它的内容包括:有关理论、政策;新品种、新技术、农业质量标准;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供求及其价格情况;农村劳动力、农村资金、土地情况;国内外农业宏观经济情况等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农业信息,横向可细分为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垦、水利、气象、农机、乡镇企业等行业信息;纵向可细分为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流通、消费、质量安全等各个环节的信息;还可以分为基础性信息、综合性信息、动态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

2.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及内涵

农业信息化是指为全面提高农村经济运行效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的动态发展过程,具体表现是电子化、数字化及网络化。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农村市场流通信息化、农业资源信息化、农民生活和消费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市场准入信息化。

3.农业信息服务现代农业的必要性

农业信息服务就是为有关决策、管理、生产、加工、经营、消费提供农村市场信息的活动。它由政府部门及非政府部门的信息服务组成,实现形式多种多样。当今世界,现代农业也就是市场农业、信息农业,加快农业信息化服务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非常必要:一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二顺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三加快市场农业发展的要求;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五参与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的要求。

二郴州市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条件分析

1.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有利条件

第一,具有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政策人文优势。郴州“两城建设”及“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有关郴州农业信息化工作部署,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视。近几年,市政府农业主管部门从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到健全体制、完善机制都作了具体安排,加大了农业信息化工作的资金投入;广播电视、电信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农村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进村入户工程建设,解决了“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郴州日报》、郴州新闻网等媒体也发挥自身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特点,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宣传。所有这些,为推进农业信息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具有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区位交通优势。郴州地处湘南,毗邻两广,交通发达。京广铁路、武广高铁、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等交通大动脉纵贯境内,拉近了郴州与外界的距离;已开通的郴资桂高等级公路及在建的郴永宜等县域公路,将郴州打造成“一小时”经济圈;随着全市新农村建设发展,乡村道路硬化升级更使全市城乡融为一体。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活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然也就活了,也就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设施基础。

第三,具有推进农业信息化的市场运作优势。郴州山水旅游节、特色产品展示展销等各类节会活动,为农业信息化的全面展开搭起了一个宽大的平台。郴州农产品批发市场——七星大市场作为全市农产品集散中心,正成为区域性的农产品价格、供求、质量安全状况等信息采集点、源。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来的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如“临武鸭”、“东江鱼”等公司都建立了企业信息网站。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如“郴州福城四件宝”连锁店、“步步高”超市等不但配置营销信息网络,而且买断特色产品营销权。所列情况,都充分显示了郴州农业信息化的市场运作优势。

2.推进农业信息化面临的困难

第一,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高。郴州系丘岗山地,田土难以集中连片,客观上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导致郴州农业处于小生产、大市场的困境。全市种植业基本未形成专业化、规模化大面积生产,并影响到养殖业“公司+农户”模式发展也不快,导致现代农业要求的技术密集化、资金密集化及信息密集化程度不高,直接影响到全市农业信息化层次不高,以点带面也难以突破。

第二,农业信息技术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目前,郴州市农业信息化现状与高标准现代农业所要求的信息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全市农村基本普及了电话、电视,农业信息单向进入的问题已基本解决,但80%以上的村组还没有电信宽带入户,信息资源还不能双向互动、互利,造成农户与企业只是被动接受信息,还难以进行高效率的主动传播信息,农业信息化的推进效果不佳。

第三,农户与企业农业信息化意识不强。全市至今还未建成具有郴州农业特色的农业信息中心网站,市、县、乡信息网络体系没有健全;有关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数据库、开发应用软件等数字化、网络化水平低;信息采集和简单、重复、效率不高;农业生产经营者自身文化素质不高,且受小生产、大市场等客观环境的影响,农业信息流动不畅、信息交流不对称、信息转化率不高。所有这些,导致农户与企业主动参与、投入农业信息化的热情不高,处于“信息淡漠”状况。

三促进农业信息化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农业信息化服务篇2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推动我国农业走向信息化,信息化农业使基础设施信息化、技术操作智能化、经营管理网络化,可以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化发展。针对我国农业生产区域性、专业性强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可控性差、经验性强等特点,研发覆盖面广、容量大、传播速度快、不受时空限制,可实现农业专家、农技人员和农民之间多途径、零距离、高效率沟通的新型农业信息化多元服务技术极为重要。鉴于此,需要研究适用于湖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多元服务体系,该体系的技术集成与开发根据其地域特点及产业特性需由多个子系统构成。为深化与完善湖北特色产业领域内种植、养殖、病虫害防治、加工储藏等专业技术信息,需构建具有湖北特色产业农技声讯服务系统;建立湖北特色产业手机报服务平台,并进行后台信息资源的整合、形成图文并茂的手机报,从而提供油菜、茶叶、淡水养殖等特色产业的种养技术、病害防治、供求信息等方面的信息;探索以廉价手机为前端,融合无线通信网等各类通讯渠道为一体的移动计算网络技术模型,即嵌入式农业信息服务系统,集成与开发具有跨平台应用能力的“基于廉价个人信息终端的农业专家咨询系统”、“作物病虫害嵌入式远程诊断系统”、“作物病虫害嵌入式远程预警系统”等;基于湖北农业信息数据中心的技术支撑系统上利用wap、middleware、DBmS和无线通信技术,将农业信息直观展示到手机终端上,构建基于wap技术的手机农业信息网。通过.net语言实现信息组织与展示,后台数据库采用mSSQL,所有服务端响应运行在win-dowsServer+iiS操作系统上。

2多元化产业示范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

湖北省正处于中国地势第2级阶梯向第3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在农业信息服务方面,应该要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探索,多渠道、多手段的促进湖北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武汉城市圈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与农业发展基础,是整个湖北省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密集区。可以选取武汉“1+8”城市圈区域内具有产业优势和在全省范围内具备产业带动作用的淡水养殖和茶叶特色产业展开。淡水养殖选取小龙虾和淡水鱼、蟹为具体扶持产业,构建相应的鱼、虾、蟹产业示范区。茶叶种植加工可选择英山县绿屏茶叶、大悟县悟道茶为具体扶持产业并构建其对应的茶叶产业示范区。依托区域内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立湖北农业信息化多长效服务站点和生产加工基地。在产业示范区内开展标准化种养殖技术培训、良品推介、病虫害远程诊断等多项信息服务。将这些产业示范区做大做强,利于当地农民的增收及产业的增值,为农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3多元化的人才服务队伍建设

农业信息化队伍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生产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湖北应配合体系建设,培养信息化研发、管理和服务人才队伍,建立一支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人才梯队。首先,配合体系建设,建立高素质的农业信息化管理人员及专家团队。定期召开培训交流会议,从责任状态、服务技能、咨询范围等方面加强对管理人员及专家的培训,不断提升、优化服务质量,满足农民需求。其次,打造一支农业信息化高级实用人才及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专业人才队伍。最后,结合先前已有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对原有的科技特派员给予一定的补助兼做信息员,大学生村官可兼职做信息员。利用文字、视频教材,通过信息员集中培训、农村信息化大篷车下乡培训、远程教育自助培训等方式,培养培训一批高素质的基层农业信息员。

4湖北农业信息化多元服务体系的展望

充分考虑湖北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对湖北省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用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和手段,有效解决制约湖北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问题,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加快湖北农业信息化发展步伐。

(1)整合挖掘武汉市内相关涉农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信息和服务资源,构建贴合农户需求的信息服务联盟,充分发挥武汉市作为湖北省农业科技源头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武汉市内农业智力资源直接服务于整个城市圈内的农村优势特色产业,进而辐射全省相关产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按照“平台上移、服务下延”的思路,在湖北已有的信息服务组织体系的基础上,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及现代通信领域的多元信息服务技术手段,按照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规范、资源共享、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体系,促进信息进村入户入企,推进湖北新农村建设。

(3)以人工咨询、自动应答、现场指导、农业手机报、wap网服务、远程诊断、媒体传播等多种方式为传播途径,以广大农民为用户主体,在农业生产一线通过提供功能丰富、运作高效的信息服务,满足农村基层用户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的信息需求,并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实现“以科技指导生产、以市场信息引导生产”发展目标。

(4)多层次的综合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实际中因地制宜的将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相互匹配,连接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整体,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有效解决“农村最后1公里问题”。利用云计算、网络通讯技术、信息资源和数据处理技术等不同信息技术,提升现有农村科技信息数据资源,完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引入市场机制,合理分布建立基层信息服务站点,探索农村信息化长效运营机制。

农业信息化服务篇3

摘要: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是服务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平台建设和运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示范省建设的成效。本文从平台研建遵循的原则、平台主要服务功能和关键服务系统等方面对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进行了阐述。同时在确保平台公益为主的基础上,尝试开展信息增值服务,力争实现平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323.3(252)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3)06-0001-04

为推动现代农业和城乡统筹,实现信息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倍增效应,科技部、中组部远教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启动了“山东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工作。示范省建设的关键和核心内容是研建“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使之成为高效快速采集、加工、整合各个部门和地方的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的重要平台,同时也是直接面向农民、农民合作组织、涉农企业、科研院所及社会大众为其提供高质量、方便快捷的农村农业信息服务的核心窗口。通过综合平台建设,推动农村农业信息资源由分散建设向整合利用转变,从信息系统独立运行向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转变,以为农村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及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是示范省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平台建设和运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示范省建设的成效。按照“平台上移,服务下延”的指导思想,边建设边完善,开发应用涉农信息共享联动系统,整合集成各类农村农业软硬件资源,建立包含综合门户网站系统、呼叫中心系统、智能展示系统、科技培训系统、视频直播系统、农民创业信息服务系统和农村党员远教课件制作与系统的综合服务平台,同时注重与各专业信息服务系统、基层信息服务站和示范基地的有效衔接,通过网站、语音、短信、视频等多种手段加快“低成本、便捷式”信息服务进村入户,进而实现信息化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倍增效应。1平台研建遵循的原则

1.1整合资源

平台建设立足现有农村农业信息化基础,避免重复建设。以服务农村基层和优势产业链为目标,运用行政和市场等手段,坚持“多方参与、合力推进”,充分整合各方资源。

1.2统一接入

综合平台门户网站系统作为示范省建设中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核心窗口,与各产业信息服务系统、呼叫中心系统、党员远程教育系统、iptV系统等实现有效互联和无缝对接,用户在综合平台门户网站系统上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1.3分地运营

根据各运营主体的不同,门户网站、各专业信息服务系统、呼叫中心系统、党员远程教育系统采用分地运营的方式进行运营,以提高信息服务的效率。

1.4个

用户可以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手段获取所需信息。服务内容既有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信息,又有文化生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信息,满足各种个性化需求。2与产业融合,研发平台服务功能

目前综合服务平台已初步成为集网络、视频、语音、短信等多信息接入手段的农村信息服务综合门户,既是资源整合平台,又是服务农民农企的信息互动平台和运营平台,还是示范省建设成果展示应用平台。平台以公益为基础,同时具备增值服务和可持续运营能力。

2.1产业信息服务系统接入综合服务平台

一是按照“平台上移”的原则,开展了省内涉农资源现状调查工作,整合各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部门的各类农村农业信息资源,着力建设省级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数据中心。二是注重与各优势产业专业信息服务系统、基层信息服务站和示范基地的有效衔接,加快“低成本、便捷式”信息服务进村入户,满足农民的需要及农业产业链发展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紧紧围绕“资源整合”、“高效服务”、“机制探索”等关键节点进行突破和创新,力争通过“产业服务”形成山东特色。将示范省建设确定的十大产业专业信息服务系统与综合服务平台进行对接,面向优势农业产业开展一体化和专业化服务,为现有各类基层信息服务组织和体系提供技术支撑,真正实现平台上移、服务下延,促进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产业的深入融合。

2.2平台具备的主要服务功能

2.2.1农村科技在线互动服务功能可以通过远程视频、呼叫中心、远程诊断、专家决策、在线服务、移动互联,实现农民与专家的情景式互动沟通,让农村科技服务无障碍地传递到田间地头、坑塘圈舍。

2.2.2农业物联网及智能装备服务支撑功能搭建全省统一的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整合全省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渔业生产、林业、物流等智慧农业系统,提高农业物联网服务能力,发挥农业物联网整体效益。

2.2.3农业电子商务功能重点整合蔬菜、苹果、花生、畜禽等电子商务系统,构建山东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电子商务和现期货交易功能,方便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组织供求信息、设立网上专卖店,还可以实现电子支付和在线结算功能。实现全省全国商务、供求信息联播,实现供求信息的撮合配对。

2.2.4城乡互动沟通功能通过整合城乡信息资源,运营涉农的“吃、玩、闲”资源,搭建山东魅力城乡平台,促进城乡互动,实现方便市民、服务农民的双赢目的,做大“好客山东”文章。

2.2.5云服务功能搭建一村一页、一村一美等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全省基层农业机构、涉农企业、大户信息服务应用系统,突出涉农信息的精准搜索、查询、精准定制、信息定向推送功能;通过互联网、智能手机客户端、短信彩信、呼叫中心、有线电视等多渠道多终端让用户享受到及时、便捷、准确、个性化的信息服务。3开展技术研发,重点建设关键服务系统

为确保平台技术水平达到国内一流,重点开展了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和系统开发工作。

3.1综合服务平台门户系统

重点开发了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门户网站——齐鲁三农科技网,注册并启用了网络域名,提供了平台各类应用系统的服务接口,支持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访问;门户网站服务板块内容丰富,整合了海量数据,包含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在线互动、物联网与智慧农业、电子商务、城乡互动、综合服务、数据资源、优势产业、村镇区域、党员远程教育、乡村文化、农家百事等服务板块;具备智能化信息搜索、个性化信息定制与推送、统一用户登录管理等功能。

3.2数据资源整合系统

与山东联通公司开展深入合作,初步搭建了省级涉农资源数据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软硬件设备,为资源整合打下了良好基础。开展了涉农资源整合、分类、共享标准研究与制订,为进一步整合全省涉农信息资源提供技术支撑。目前,数据中心一期数据记录超过30万条。下一步将重点围绕技术标准、共享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为提高综合平台服务质量提供完善的数据内容支撑。

3.312396热线服务系统

依托山东联通公司等通信运营商,进一步建设完善了12396呼叫中心,搭建了功能强大的12396热线服务系统,具备人工坐席与自动应答、自动转接与多方通话、来电统计分析等功能,同时支持短信、网页、视频等多种呼叫手段,可实现专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解答用户咨询。

3.4远程视频互动服务系统

依托山东联通公司,建设了远程视频服务系统,可通过互联网提供远程病虫害诊断、技术培训、视频直播、专家讲座等服务,农民通过一台上网电脑即可实现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享受快捷及时的可视化服务。已实现与山东寿光蔬菜视频医院等专业化服务系统的有效对接。

3.5手机短信服务系统

与山东联通公司和北京农信通公司合作开发了手机短信系统,提供手机短信的定制与推送双向互动服务。用户可通过定制相关栏目,定期接收市场、技术、文化、卫生等分类信息;也可通过系统供求信息或者与农业专家进行互动答疑。

3.6电子商务系统

开发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系统,重点面向农民、农村经纪人、农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开展服务,实现有效供求对接。系统与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中心、寿光蔬菜交易中心等大型电子交易平台进行了对接。

3.7智慧农业系统

依托山东联通和中国农大等优势单位,搭建了农业物联网全省统一服务平台,为行业应用提供应用和服务支撑。在寿光、荣成等产业优势地区分别开发了设施蔬菜、设施水产等农业物联网示范系统,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监控,取得了良好的示范应用效果。4注重建立运维长效机制,提升平台可持续运营能力平台运营以公益为主,同时积极探索农业信息服务新机制,积极引进各类建设主体,共同参与平台研建,开展市场化服务,为平台运营打下了良好基础。探索与通信运营商、专业公司等合作,提供增值信息服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4.1创新机制,确保平台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国家示范省建设提出的“公益为主,市场为辅,市场反哺公益”的总体思路,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山东联通等通信运营商联合国内知名的农业信息化企业——北京农信通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进行平台建设和运营工作。特别是充分考虑后期运营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功能设计和开发,建立可持续发展服务模式,力争实现平台可持续发展。

4.2研究重点用户,满足个性化需求

通过多方深入交流,重点研究了农民、农业企业和合作组织、基层服务站、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科技特派员等五类主要用户需求,探讨了移动互联网和电信增值收益、定制性

和个性化服务收益、方便市民获取收益、电子商务获取收益、推广企业品牌获取收益等五项市场收益的可行性,初步形成了“有价值、有形象、有效益、可持续”的平台运营思路,力争形成联合运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为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手段和渠道。参考文献:

[1]李道亮.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六大要务——基于省域视角及示范省的实践[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2-4.

[2]周宏仁,王儒敬,梅方权,等.农村信息化的知与行——《中国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概论》读书会纪实[J].电子政务,2009,4:20-37.

[3]李道亮.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08)[J].中国信息界,2009,21:72-84.

农业信息化服务篇4

关键词现代农业;创新型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22-0323-02

1创新型农业信息化人才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进入21世纪,我国传统农业正在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的信息农业、智能农业、都市型农业日趋成熟,智慧农业成为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将有利于建设现代农业,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提高现代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推广应用水平,对促进农村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十二五”期间,北京郊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蓬勃开展,展现快速发展势头。作为北京地区唯一的市属农科院校,北京农学院不仅具备浓厚的传统学科的科研氛围,而且拥有一批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学生,这为农业信息化的实现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将传统农业与现代计算机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势必成为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而具有农业背景的计算机专业科技创新型人才,不仅是地方农业新科技致富的带头人,也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

2加强学生在科研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

目前北京农学院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有嵌入式和网络2个培养方向,本课题主要以嵌入式方向为例,探讨学生在科研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2.1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突出农业应用

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繁多,但是如何突出农业应用,发挥服务农业的功能,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关系和具体应用却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如在嵌入式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可提供一些农业类信息系统实现或者农业专家系统开发等题目,学生以系统开发为主线,依照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最终完成农业信息化小课题;嵌入式底层硬件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任课教师则提供一些农业测控系统实现的题目,以系统仿真为基础,着重掌握测控技术的农业化,在此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农业领域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对科研创新实践的主体有更感性的认识[1]。

2.2实施层次化实验实践教学模式

如何通过课程实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始终是关注点。传统的课程实践教学层次进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信息的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时刻追踪最新的专业前沿知识,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也随之调整。目前,计算机专业嵌入式方向实验室选用Up-magic6410嵌入式实验开发平台,着重培养学生在该平台下进行嵌入式Linux程序开发的相关环境搭建与软件设计方法的能力。针对各模块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背景,按照由浅入深,不同课程层次对应不同实验项目等原则,分别组织设计了嵌入式导论的基础性实验、嵌入式程序设计基础的实操性实验、设计嵌入式高级编程的提高性实验3个层次的实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以满足不同阶段的实验和实践需求,其中基础性实验多以理论验证为主,在于学习方法;综合性实验和提高性实验则多以应用为主,在于提高能力。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为进一步的实践开发和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通过综合性实验教学,培养巩固学生创新能力

在设计综合课程等综合性实验时,依托教师实际的科研或工程项目,在强调基础性知识掌握的同时,鼓励学生创新的综合设计。教师在实验课程实施时,可以按照模块化将综合实验分解,综合实验的内容强调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程概念,体现从基本动手能力、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规范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过渡到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实验内容的选定可以采取2种办法: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设计题目或者在教师给定的题目中选择,充分给学生自,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组织上按照“自由组合、自主选题”的原则,从较简单的嵌入式基础应用电路开始,要求每组学生完成数个难度递增的嵌入式程序开发设计、编程与调试,并写出详细总结报告[2]。在制作训练过程中,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案和技术,锻炼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完成学生由单元设计向系统设计的过渡,并通过系统的实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独立设计并实现较完整的嵌入式系统能力,为进行今后的科研创新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尝试,鼓励学生在实践之前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提出和发现问题所在,有的放矢地思考问题、寻求答案,教师与学生可以以座谈的形式交流沟通,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

2.4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

目前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和教师的课题项目,通过具体的项目实践来锻炼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北京市加大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的力度,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笔者指导的学生参与了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利用嵌入式平台,对温室环境等参数检测,进而实现温室大棚智能化控制,学生在该课题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系统的完成了整个项目,获得了北京市大学生科研计划成果二等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毕业的学生在担任京郊村官期间,将课题成果应用于所服务的村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将会拓宽学生的知识体系,并学以致用,对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合作精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实行导师制指导学生,学生在参与教师的家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嵌入式系统应用课题项目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整个科研期间从理论到具体操作的各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同学以兴趣小组的形式,直接参与到前沿课题和项目中去,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按照生产链的6个环节分解成若干子题目,交由各兴趣小组,模拟项目的形式实践开发,真正做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以务实的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科研能力。

3鼓励措施

3.1建立学生激励制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体系,细化考核层次,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4]。如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将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的考核纳入学生综合测评,对在科研创新中完成的学时和理论知识经过笔试考试和综合答辩后,给予相应的学分。今后可以考虑将学生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发明、科技开发等创新成果或者在创新教学活动中进行的新知识学习与培训用学分进行考核,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型教学活动,营造多创新、创好新的良好氛围。

3.2建立健全工作量考核机制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包括教学工作量和科研成果,年轻教师主要以教学工作量为考核指标,指导创新活动的教师往往以年轻教师居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均以尽义务形式无偿加班,这就使得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有所顾虑,担心自身的教学工作量是否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因此建立指导教师的鼓励体系尤为重要[5]。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工作时能将其计算为教学工作量,当学生的成果取得科学发明、申报专利、论文获奖或获学科竞赛奖等也给予指导教师计算相应的教学工作量,这样将会极大地提高教师对承担实践性教学工作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更好发展。

3.3立足于京郊,服务于京郊

本着“立足于京郊,服务于京郊”的办学宗旨,加强和北京地区的农产品企业实习实践教学和技术合作。北京农学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基本在京郊地区,以这些实习实践基地为依托,为其所在周边地区提供科技服务和技术人员培训,也确保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所做、有所依、有所为,真正做到立足于京郊,服务于京郊。

自2008年笔者指导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以来,坚持“课题出发,落实应用”的路线,依托京郊门头沟区龙泉务农业基地,由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5名三年级的学生开发了一套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在门头沟农业生态园和校内温室试点运行,该项目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京郊温室自动化智能控制的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计算机信息与工程学院学生开发的家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以及嵌入式环境监测系统,在密云县某家禽养殖合作社已经启动运行,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并达成了长期合作的意向。

在教学中大力开展与京郊农产品企业的合作,切实为京郊农业信息化服务,一方面使得这些农产品用人单位在与学校合作办学和技术合作的过程中也为自己培养了急需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农业信息化工程项目中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知识面得到极大的拓展,避免出现“懂农业不懂信息化,懂信息化不懂农业”的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尴尬局面。

4结语

“培养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服务京郊农业”是农林院校计算机专业农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目标。要不断拓展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和途径,积极解决问题,应对现代农业对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要求,切实提高“三农”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5参考文献

[1]张国梁,朱泓.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03(6):11-12.

[2]李兵宽,李国涛.加强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2003(10):80-82.

[3]饶碧玉,彭尔瑞,龚爱民.试论高等农业院校工科人才培养[J].云南教育研究,1999(2):18-20.

农业信息化服务篇5

关键词:农业推广;信息服务;服务体系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推广信息服务工作将农业生产和科研成果联系起来,是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农业推广信息是指为各类推广对象与生活咨询服务和有关决策参考、涉及农村发展各个领域的信息内容,是直接或间接与农业推广活动相关的信息资源。农业推广信息服务是指以信息技术服务形式向农业推广对象提供和传播信息的各种活动(高启杰,2013)。

一、我国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我国的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以不同的角度可分为不同的模式,一般来说,从农业推广信息服务方式与手段的不同可划分为传统农业推广信息服务模式、现代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与综合农业信息服务模式(高启杰,2013)。传统农业推广信息服务模式以培训、现场指导、报纸杂志等方式进行信息传播;现代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即借助“三电合一”、“三网合一”、“农业科技110”等手段来进行信息服务;综合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即前两者相结合。从组织模式的角度,我国农业推广信息服务模式可分为“政府+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政府+中介+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政府+协会+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政府+通信企业+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政府+企业+协会+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农业龙头企业+农户”型信息服务模式(侯均达,201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网络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农业推广的工作中,我国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也不断健全和完善。

其中,农业推广信息系统是开展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了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方面的研究,农业部于1986年开始组建农业部信息中心。1994年12月在“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提出了金农工程,建立了中国农业信息网,向全国农业技术、市场动态分析和农业气象等重要信息,1997年10月开通了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2002年7月开通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的全国农技推广网,自此先后建立了8000多家农业网站。据统计,如今我国农业网站日益健全,网站建设已覆盖到市级,网络信息资源内容分主要分布在食品加工、农业机械、观赏园艺、畜牧养殖、农药化工等方面。网络平台为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建构了良好的手段与方式,更加快捷便利准确地向农民传播信息。

良好的农业推广信息服务政策环境是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得以良好运行的保障。近年来,我国持续对农业问题重点关注,尤其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2011年,农业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为我国进一步的农业推广信息服务提供了依据。在“十三五”期间,“互联网+”现代农业是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主线。2014年农业信息化专题展暨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开展,以“信息化与现代农业”为主题,“促进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全面融合”为宗旨,通过展示、宣传和推广等多种方式展示了农业信息化研发成果和技术产品,推介信息化成熟解决方案,开展技术洽谈与产品交易,促进信息化高新技术更多更好地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应用。2016年12月8日,农业部召开农业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第一次全体会议,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和标准化工作,在农业信息化领域开展标准化工作是新形势下的迫切需求。该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农业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秘书处工作细则和农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等文件材料。我国的农业推广信息服务政策环境较以前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仍需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的良好运行。

二、我国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在实践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信息资源不到位

我国农业推广信息化起步较晚,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来监测评估信息的与使用。信息资源不到位体现在目前信息平台上信息交叉重复,甚至伴有虚假信息。尽管我国目前建立了大量农业网站,但是仍缺乏统一标准与体系,加上信息量庞大繁杂,不便于管理,呈现出“多头建设,分散管理”的局面。这导致在资源采集、信息时无法保证信息内容的可靠性与质量,并且信息繁杂,不便共享利用。很多地方甚至因为不实信息的推广与宣传导致了生产者的损失,对农业推广失去信心。

除此之外,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很低,实际推广利用率很低。据统计,我国科技成果推广率(形成规模转化为生产力)不足20%,信息资源不到位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我国的农业科研方向成果并不少,但是大部分科技成果只能留在实验室里,没有得到及时宣传和示范,有些已经推广的成果还缺少技术服务,没有形成配套的专业化服务功能。很多科技人员由于“重科研、轻推广”的思想愿意留在实验室里进行科研,很少愿意下到第一线去推广技术,导致了缺少及时有效的一线科研成果信息,影响了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

(二)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不到位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构建起“部、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没有解除新技术推广与农民之间的“最后一公里”的制约。体现在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系统虽然建立且不断完善,但是我国乡村及落后偏远地区在网络通讯技术上仍有缺陷,仍有偏远没有覆盖到网络,甚至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组织也没有覆盖下去,从而使农民无法便利得到有效信息服务。再有就是与相关组织的连接不够,上述模式中的企业以及协会等没有达到理想规模,仍需加强合作。

但是这一问题并不体现在技术层面的制约,比如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曾在建设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上研发出显著成果――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村村通就很好的覆盖了农业推广的“最后一公里”。该“村村通”以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专家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来源,以VpDn专用网络为通道,综合运用“云广播”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与农村大喇叭有机结合,实现从市级“云广播”中心直接控制村里的大喇叭,不需要农村拥有高配置的基础设施即可每天及时、高效地传播农业方面的有效信息,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需求来提供差异化的特色服务,形成了提前推送、定时广播和自动开关的智能化技术系统。这说明我国在这一点上并不是无计可施,而是已有的成果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落实,根据各地情况进行推广。

(三)与信息服务受体无法有效对接

农民是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的对象,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民的文化水平、科技素质与其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密切相关,也与信息服务推广的效果不可分割。本身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生活,以自身利益为主。由于农民习惯于接受无偿服务以及担心新技术的效果等种种风险,对于新技术的推广有一定的排除心理,给农业推广造成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自身的文化素质较低,导致信息意识较差,无法有效接受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体系的良好运行更是难上加难。在实践推行中,他们对新技术接受相对较慢,长期下来容易产生畏难、抗拒心理,无法有效利用网络等现代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影响了农业推广信息服务的发展。

同时,一些推广成果无法与当地实际产业相对接,不考虑当地实际情况提供信息服务。可能当地多为林业,种植板栗等产品,但是推广信息多为养殖等。这就造成了推广信息名存实亡,无法为农村、农民提供服务。而且有些成果应用投入过多,周期长,收益不明显,实际上可能当地的经济条件无法满足,给农民Ю戳撕艽蟾旱#影响了农民在接受信息服务的积极性。

(四)相关政策制度有待完善

与发达国家相比,农业信息化在我国仍属于起步阶段,农业信息服务管理制度等都需要建立与完善,缺少一个专门为农业信息服务提供支持和保障的部门。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也表明虽然农业部的标准化工作开展较早,但农业信息化还是一件新事物,相关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刚起步,缺乏系统性研究,存在标准缺失、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急需加快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体系。而且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体制是政府直接领导的农业推广,以国家农业推广机构为主,各部门协作推广。在各级的实际执行中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可能会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表面功夫的情况,信息服务作为农业推广中的一环也避免不了受到影响,无法有效适应市场化机制。

三、总结与讨论

针对以上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简单思考:一是促进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与管理。开发适用信息技术,针对农村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利用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建立起统一标准与体系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保证信息来源及其可靠性。二是注重基础设施信息化。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农业土地、种子培育、畜禽农场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和农业设备进行改进,与现下技术水平相匹配。三是提高农民推广意识。通过农业信息员培训或送信息下乡等活动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培养知识型农民,为农民朋友提供适时、实用的农业信息并被他们有效利用,促进信息服务的开展。四是完善信息服务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结合信息服务开展实际情况,政府部门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为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的良好运行提供保障。健全信息服务管理制度,促进农业信息服务规范化发展。职能细化,不断强化机制创新,与时俱进。

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需要政府为主导,深化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完善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拓宽信息服务渠道,与服务主体进行有效对接,从而使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更进一步。作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要支持,农业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各部门以及群众的共同努力,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启杰.农业推广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侯均达.我国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创新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何建新.对农业推广的信息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06):38-40+44.

[4]赵琬余.我国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创新模式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5):42.

[5]陈庆.现阶段农业推广信息服务创新探析[J].商,2015(27):216.

[6]潘薇.建立农业推广信息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及相应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92(04):48-50+47.

[7]夏刊.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2.

农业信息化服务篇6

   “十二五”以来,丹东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较快发展,面向“三农”信息服务水平逐步提升,全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形成了良好局面。

   一是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日趋完善。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以市农委为龙头,以县级农业部门为枢纽,以乡(镇、街道)为骨干,以村、合作社、龙头企业为基点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农业信息服务队伍逐步发展壮大,各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专(兼)职信息员,部分乡(镇、街道)的信息员队伍还延伸拓展到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

   二是农业信息服务站点日益增加。截止到目前,全市在优势产业强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建立146个高标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并为其统一配备了电脑、信息机等设备。基层信息站充分发挥服务节点作用,及时大量助农惠农信息,为基层农民生产生活提供信息辅助。

   三是农业信息工作日趋成熟。通过举办农业科技大集、农业科技培训班、印发科技信息资料、定期制作播放“聚焦三农”、“农家院”等电视节目,实现了农业信息全方位、多渠道服务,促进了农业信息服务的多元化、常态化,使广大农民通过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切实受益。近年来,丹东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较快发展,但当前还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和薄弱环节:农业信息工作队伍相对薄弱。市县两级农业信息工作人员数量偏少,专业技术力量较为匮乏;乡(镇、街道)农业信息员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偏低。农业信息化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装备水平较差。涉农部门协作机制不尽完善,政策、资金、人才、设施包括信息等各类服务资源的整合共享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滞后,信息化意识淡薄,对农业信息化的理解、认同水平有待提高。

   二、新时期加强丹东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方略的全面实施,信息化必将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并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深化全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信息服务体系向乡(镇、街道)、村延伸,扩大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的深度和广度,对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下,基于丹东市实际情况,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应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促进农业科技服务和农业信息服务的有效融合,逐步构建起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以信息服务为纽带,农业科研、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广大农户广泛参与,功能完善,服务高效、充满活力的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

   一是实现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职能高度融合。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加挂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牌子,并配备计算机、信息机等相应信息化设备;组建乡镇12316金农热线服务中心,每个乡镇设置1~2个座席,同时配置专家远程诊断视频服务终端。

   二是依托信息化手段转变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逐步采用热线、网站、短信、手机等信息化手段,实施技术咨询、舆情监测、专家服务、政策解答等科技推广和信息服务工作。依托农村信息员、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村官、村妇女主任、种养大户组建“三农”信息服务团队,广泛开展农业信息服务。

农业信息化服务篇7

关键词:信息手段;农业部门;高效运作;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S126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2)01-0088-03

1农业部门运行的新时代背景

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和信息经济特征的日益凸显,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府农业部门工作运行进入了全新的时代背景,具有如下明显的新特征。

1.1农村改革导出的特征

一是生产组织由集中变为分散。农户分散经营替代了生产队集中劳动;二是服务对象由少数变为多数。从服务生产队转换为服务千家万户;三是生产内容由单一变为多元。农户不同内容的经营替代了生产队统一安排生产;四是统一指挥生产变为自主经营。农户自主经营替代了生产队统一安排劳动。

1.2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带来的特征

一是农业生产由产品生产变为商品生产,生产成效的不确定性增大;二是农业生产目标指向由重产量到重效益和收入,市场因素对生产目标实现的制约增大;三是农业部门的工作由直接指挥变为间接服务,农业的宏观调控与微观生产行为对接难度增大;四是农业生产运行的利益机制强化,农民行为的利益导向明显,农业部门服务的供需对接难度增大。

1.3信息经济时代伴生的特征

一是信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资源,深刻影响着农业农村农民各个方面。信息和知识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中举足轻重的增长因素;二是信息对称水平成为一切社会经济行为产生理性效果的重要因素,信息服务已成为农业产业运行效益实现不可或缺的条件;三是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结合已成为农业产业有效运行的技术支撑形式;四是信息化手段成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运行的最有效手段。

2新时期农业部门高效运行的制约因素

在农村深化改革、市场经济、信息经济交织运行的新背景下,政府农业部门的工作面临许多新的课题和挑战。一是服务对象广泛化、分散化。农业部门的服务涉及生产经营全过程和消费、产业化等多层面且分散的对象;二是服务内容多样化、个性化。在需求导向下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业内容不断趋向优化、细化,要求农业部门提供多样性而对接个性化需求的服务;三是服务对象需求多元化、效益化。市场机制作用使涉农服务需求趋于多向性和多元化,且日益要求服务给予服务对象带来的现实效益;四是服务对接远程化、网络化。这是网络信息时代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必然要求;五是服务实现复杂化、间接化。分散自主经营、市场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综合作用,使农业部门服务运行的影响因素增多且复杂,增加了服务实现的不确定性;六是现实服务手段的滞后性。目前,农业部门工作手段和条件的现代化程度较低,仍没真正摆脱传统化、简陋化的传统格局。

3农业部门现实的基本运行模式

3.1计划经济的基本构架未根本改变

目前各级农业部门的机构设置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改革,但总体上,基本格局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3.2计划经济运行方式的烙印仍较清晰

现实运作中,各级农业部门的工作模式、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计划经济印记。

4农业部门现实的基本运行内容

疏理目前农业部门的常态工作,可归类为七大基本内容:一是调查研究,做出决策;二是召开会议,传达政令、讲解政策、部署工作、交流工作;三是制发文件,传递信息、部署工作、指导工作,通报情况;四是创建示范样板,组织农民现场观摩学习、实地培训指导;五是教育培训农民。开展集中办班培训、农家课堂、田头培训等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六是下乡推广农业技术,指导农民应用农业实用技术;七是办理机关日常政务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农业部门内部建设。勿需置疑,以上工作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取得很好成效。但也应该看到,对市场经济和信息经济新时期“三农”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来说,农业部门的服务与实际需求仍有很大可拓展的空间。

5农业部门服务与“三农”发展需求仍有较大缺口

从服务方式、服务数量和质量来看,现实中农业部门的服务与服务对象的需求有以下方面的不足:

5.1服务覆盖面与需求差距较大

面对着分散经营、数量众多的农户,农业部门服务覆盖率仍较低,远未满足需要。

5.2服务内容与需求对接度较低

市场农业对接复杂的市场和多元化需求,要求的服务内容多样且具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农业部门目前的服务与需求的适应程度仍不充分。

5.3服务方式与需求适应度不高

目前农业部门主要还是直接服务方式,与要求间接服务为主的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仍一定程度的不适应。

5.4服务效果与服务对象需求的满足度仍有较大差距

农业部门服务带来的增收效果与农民要求的满足程度仍不高。

6信息技术手段是新时期农业部门有效运行的基本手段

信息技术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智能化技术。广泛应用于信息时代背景下各领域、各行业的各个方面,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实现手段。

6.1信息手段与信息农业

信息手段是运用信息理念、信息网络、信息网站平台、信息和通讯技术来决策、运作、完成一定目标任务的方式和技巧。在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和信息技术(计算机、通信、电子、自动控制以及现代的一些传媒技术)是农业产业高效运行的决定性因素。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现代农业是信息农业,即以信息和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产业运行全过程起着基础支撑作用的现代农业。信息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充分发挥导向作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充分结合,在农业生产经营的智能化运行和农业发展中发挥基础支撑作用,信息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业产业运行的全过程。

6.2信息手段在农业部门运行中的五大基础作用

一是网络服务。提供农业部门服务通向终端的网络高速通道,包括互联网、电话网(手机网)、电视网、广播网;二是决策支持。运用信息手段可为“三农”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和科学化、智能化决策手段支持,减少决策中主观与客观的不一致性;三是导向生产。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信息导向服务,解决农产品产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四是智能化技术服务。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产业运行的各个环节,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智能化水平;五是平台服务。通过网络平台,提供政令传达、农技服务、农民培训、信息、互动交流、产品交易等方面服务,有效提高服务效率和效果;六是窗口服务。通过各级涉农网站的窗口,可及时、广泛地了解区域外以至国外相关信息和展示本区域“三农”优势和亮点,打造区域“三农”品牌。以上六个方面的作用基本涵盖了农业产业运行的全过程内容,充分应用信息手段才能适应信息时代政府农业部门高效运行的客观需求,才能实现政府涉农服务与广大农民需求的充分对接。

6.3应用信息手段,提升服务水平,推进信息农业发展

应用信息手段是提升新时期农业部门服务有效性的必然选择,是加快信息农业发展的必然措施。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6.3.1以“金农工程”建设为基础,加强农业信息网站平台以及信息采集体系、传输通道的完善和提升建设,强化作用功能。重点加快在“三电合一”基础上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充分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6.3.2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加强信息采集,丰富信息数量、优化信息结构、强化个性化服务的信息资源保障。

6.3.3对接需求,加强信息服务。围绕农业产业运行效益的充分实现,做好以产业运行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为重点的信息服务,提升“三农”信息服务的个性化水平和农业产业运行的信息对称水平。

6.3.4加强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水平。一是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提高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信息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二是积极开发应用相配套的系列农业专家系统,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智能化水平。

6.3.5大力开展农业信息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的知识及技能培训,提高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和应用水平。信息接触量少导致思路不活、视野不阔是制约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的根本原因,新型农民培养的关键点是激活思路、拓展眼界,而最有效之措施是推进信息服务,让广大农民常态地获得大量的信息。

6.3.6加快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建设和推广应用,充分利用宽广无边、高速畅快、全天候运行的网络平台和通道开展农产品流通和农业招商工作。

6.3.7积极开展部门合作,整合多方力量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提升发展。一是拓展与电信运营公司合作范围和内容,充分运用电信部门的通道和平台资源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二是加强与组织、文化、教育部门合作,整合农村党员教育、农村文化共享工程、农村运程教育资源开展涉农信息服务;三是整合农业部门内部信息服务资源,提升涉农信息服务水平,深度变革传统的农业服务手段和方式。

农业信息化服务篇8

一、直接效益

辽宁省高速公路网中骨架路网均为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项目,不仅发挥了东北地区进关出海的主通道功能,也是省内各城市之间的交通主动脉,承担起大部分中长途客货运输任务,直接效益十分显著,不仅给道路使用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带来了明显的节能效益和环境效益。第一,运输成本节约效益。由于高速公路的通车,提高了区域内公路等级,改善了运输条件,缩短了车辆行驶距离,提高了行驶速度,大大降低了车辆运输成本,产生了大量的公路晋级效益。如本溪至辽中高速公路是国高网辽宁中部环线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是沈阳经济区主要城市之间的公路主通道,自2008年全线通车以来,同与之平行的省道沈环线公路相比,公路等级由二级或三级提高为高速公路,本溪至辽中之间的里程缩短了25公里(占原里程的18%),车辆行驶速度提高了40km/h(提高了70%),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高速公路通车后,原有公路或道路的交通量大部分转移至高速公路,减少了原有公路的交通拥挤,使原有公路的车辆运输成本大大降低,带来明显的运输成本节约效益。如铁岭至朝阳高速公路是国高网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的一部分,是东北地区入关进京的第二通道,自2008年全线通车以来,原有京哈高速公路的长途运输车辆有70%转移至铁朝高速公路,京哈高速公路锦州至沈阳至四平段的服务水平由原来的二级(V/C=0.65)提高为现在的二级(V/C=0.46),车辆平均行驶速度由原来的93km/h提高为现在的108km/h,减少了车辆运输成本,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第二,节约时间效益。高速公路建成后,由于行驶速度大大提高,缩短了车辆行驶时间,使旅客和货物减少了在途时间,客运量中生产人员在缩短的旅行时间内可以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了在途货物所需资金利息的支出,产生了客货运输节约时间的效益。例如,盘锦至营口高速公路是沈大、京沈两条高速公路主通道的连接线,也是国高网项目,自2002年建成通车以来,使大连、营口等辽宁南部地区的车辆入关进京的行驶时间大为缩短,从营口至盘锦行驶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为40分钟,产生的节约时间效益十分显著。第三,提高交通安全效益。由于高速公路良好的行车条件,使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明显提高,高速公路通车后,通道内的交通事故率明显降低,带来了提高交通安全效益。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高速公路同二级公路相比,交通事故率降低了72%,人员和财产损失大大降低。

二、间接效益

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其投资对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带来直接或间接的消费,从而对宏观经济发展产生了贡献。建成后,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其快速、便捷的特点有助于沿线地区生产要素和商品的自由流通,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各地区获得比较均等的相对利益,发挥各自的经济优势,并保证区域内主导产业能带动和影响区域内相关产业增长,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群体。第一,直接投入效益。建设过程中,由于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刺激区域内相关产业扩大规模,带来经济增长效益,由交通直接投资又转化为社会需求,通过市场机制转化为相关产业的间接投资,最终体现为国民经济的增长。第二,产出效益。公路建成后,改善了区域交通状况,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运输业的发展,刺激了客货运量的增加,对各相关部门净产值增长做出了贡献。第三,开发效益。高速公路建设带动了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如地产增值、开发自然资源、旅游资源,支撑这些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如沈阳至丹东、丹东至桓仁、桓仁至永陵、永陵至南杂木、南杂木至沈阳等高速公路共同构筑了辽东旅游经济圈,对辽宁东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产生了显著的效益。第四,传递效益。受产业间投入产出关联因素的影响,围绕其他受益产业的发展而出现新的需求,引发了连带产业从交通建设中间接受益,高速公路沿线地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是最典型的传递效益。第五,潜在效益。高速公路网形成后,交通功能的显著增强有助于经济信息的交流和市场的开拓,特别是促进了沿线地区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开放、竞争意识的增强等,带来了无形的潜在效益。预计到“十二五”规划末期,辽宁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超过4500公里,高速公路网络将有效连接城际间县域节点、重要运输集散地、产业园区和港口,届时,高速公路整体效益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将为辽宁省经济腾飞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变革的思考

农村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农村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实现普遍推广应用的过程,是一个由传统农业而现代农业而信息农业的演进过程。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作为充当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助推器的农业科技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下,探索农村信息化背景下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新体系和运行模式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演进趋势

1.组织结构:由传统推广网络向扁平化、虚拟化网络演变传统农业推广网络是一种典型的耸高型组织结构,包括从国家至省、市、县、区、乡、村多达7个层次。这种组织结构管理层次多,管理人员多,管理跨度小;在信息沟通上,平等关系少,垂直关系多,指令性信息多,虽然信息权威性强,但沟通所需时间、历程也长。现在借助因特网,农业科技信息的传递可以横向和纵向进行,农业科技信息完全可以做到直达,因而“垂直”的结构组织就可以向“扁平”的结构过渡。目前,各地探索的区域性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的基本做法,就是建立省级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并把过去农业推广体系的省、市州、县(市)、乡(镇)、村五级管理,简化为省、市州、村三级扁平化管理,甚至简化为省、村两级扁平化的管理架构,实现平台上移,服务下延。在省一级建立省农业科技信息综合服务指挥中心和技术支撑中心,统一综合服务平台的管理,整合和集成各方面的资源,为服务平台的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在村一级建立起以科技特派员、农技推广员、大学生村官、农业乡土人才为骨干,直接为农民服务的基层专家团队,多形式多渠道地建立信息服务站点和终端,把农业科技服务的触角伸向农村最底层。在传统农业推广组织结构中,组织职能是预设好的,人员被安排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上,任务与固定的责任范围紧密相连。相对于日益多变的多元化农业科技需求而言,这种组织结构缺少反应的灵活性、适应性和敏捷性。随着农村信息化的推进,一种新型的运转灵活的虚拟组织结构应运而生。这种虚拟组织结构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专家团队。它是通过政策机制,由政府相关部门集成包括政府、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多方面的科技服务专家组成的虚拟化团队。区域性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专家团队一般包括省级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基层专家(市县专家、农技推广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种养大户、技术能手、涉农企业负责人以及大学生村官等)三个层面。这种专家团队并非要严格地由农业推广组织成员参与,而是有大量志愿者的加入。由于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虚拟化,作为服务对象的农民和涉农企业不再是被动地参与到农业科技服务当中,而是开始成为整个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2.参与主体:由政府包办向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并重演变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农业推广组织都是单一的行政型农业推广组织,目标群体难以参与。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不少民办的非政府组织形式的推广组织开始兴起,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涉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等五大主体,各种主体根据自身特点,在科技信息服务方面各有侧重。在多元化参与主体中,政府是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的主导力量,主要承担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和政策制定工作。无论在“政府农业部门+科技示范点+农户”、“政府农业部门+信息服务站点+农户”型服务模式中,还是在“政府农业部门+科技特派员+农户”、“政府农业部门+农村信息员”型服务模式中,政府均表现出了主导地位。[5]涉农企业是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的骨干力量,可以根据自己的生产需求,以订单农业的形式实现企业与农户的联接,引导农民进行种、养生产。高校科研院所是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力量,既担负着农业科技创新的重任,也担负着农业科技服务的重任,更担负着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重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的新生力量,并且越来越成为基层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不可缺少的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的方式很多,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财务、法律等咨询服务,还作为农民与政府的中介,代表农民与政府沟通;不仅为产业内的成员提前、产中、产后供销信息服务,还作为独立实体与信息服务媒体、涉农企业联合来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农民是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无论哪种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模式,农户都是其中的参与者,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农户也是信息化过程的终端执行者。

3.服务内容:由狭窄、量少、时滞向全面、专业、实时演变传统农业推广服务范围通常只是针对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技术问题,且主要以产中的技术指导为主,对产前、产后以及市场、金融、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涉及很少,而对农民心理、农民行为、农村社会等方面的领域涉及就更少。即便是产中技术指导,也主要靠“两条腿一张嘴”来推广,所提供的科技信息和服务极其有限。不仅如此,由于服务时间和时效一般受到农业推广机构具体工作时间和服务手段的限制,农业科技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时滞性。农民往往因信息不灵、滞后而致生产与市场脱节,因信息不对称而受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及其他组织的不公平对待。随着农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服务的内容也得到了极大拓展。当前,各地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都是以提供全方位科技信息服务为导向,并突出产业化、专业化。例如,山东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在科技服务信息化方面,围绕山东省蔬菜、果树、树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牧、家禽、水产、农资配送、农产品物流等具备良好发展基础的十大产业,重点建立十个专业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专业系统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信息化服务,同时重点加强科技、市场、商务、人才等信息内容服务。随着平台服务的不断深入,山东还将逐步实现科技、文化、卫生、就业、安保、社会管理等信息服务一体化。农业科技服务内容的另一重要变革就是实时化。这是基于信息化条件对市场需求的即时反馈,即时推出或者优化科技服务信息,并即时提供有关科技信息服务。内容的实时化意味着网络内容要时时更新,意味着科技服务的提供是以“分钟”而非以“天”来行动。目前,科技部门推行的12396呼叫中心以及农业部门推行的12316“三农”热线服务,都能实现农业科技24小时无缝隙服务,农民用固定电话拨打“12396”或“12316”,就能即时获得当前农事、农作物栽培、市场行情、农资产品投诉等方面的帮助和解答。

4.服务方式:由以现场服务为主向以信息平台综合服务为主演变我国农业科技服务的传统方式主要有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印刷品宣传、技术咨询、巡回指导、声像传播、农户访问等,而这些服务方式大多又以现场服务为其特点。随着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广泛应用,传统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因其适宜性和有效性虽得以保留甚至发展,但信息化正使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发生着非比寻常的创新变革,原来以现场服务为主的服务方式正在向以信息平台综合服务为主的服务方式转变。例如,北京市建设的“12396北京新农村科技服务热线”平台,集自动语音服务、专家坐席服务、双向视频诊断服务、手机短信查询、网络在线咨询等服务方式于一体,并实现了用户自主搜索和智能匹配。[6]湖南省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以12396为基础,通过门户网站来实现信息化对接、教育培训、沟通咨询、电子商务、农村民情社情调查、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视频点播等多种服务功能。而满足12396应诉要求的数据库和知识库建设又能为12396应诉提供问题答案,为远程终端提供知识服务,为智能决策提供数据和知识支持。此外,12396呼叫中心建设,除了承接12396呼叫的应诉要求,实现呼叫应诉服务,还具有调度当地科技专家实时出诊,开展现场服务的功能。吉林省以中国长农网为核心平台,建立了“互联网、电话网、卫星网”三网合一,“网络信息服务、电话语音和固网短信服务、农民远程教育服务、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服务”四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体系。

二、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的发展瓶颈

我国农村信息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计算机应用于农业生产。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村经济信息工作会议明确了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方向。[7]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频繁强调要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我国在信息传播高速公路等硬件建设、农业信息平台和资源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是信息化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截止2010年,全国在互联网接入方面实现了“乡乡能上网”,其中宽带网的比例达到98%。同时,我国农村网民达到1.25亿人,占全国网民的27.3%。在电话通信网方面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全国100%的行政村和94%的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在广播电视方面,农村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6.78%和97.6%。[8]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为农业科技服务的信息化变革提供了关键支撑。二是信息服务平台初具规模。“十一五”以来,各级农业部门以12316农业公益服务号码为纽带,逐步建成了公益服务热线电话、短彩信、互联网、广播电视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各级科技部门以“科技信息户联网工程”为基础,实施了“12396星火科技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开通了12396呼叫热线。不少地方还先后在科技部门的主导下,借鉴“公安110”快速反应机制,建立以热线电话为纽带的“科技110”综合服务平台。这些平台涵盖了种、养、加、商、贸等各个领域,较好地解决了农民所关心的生产技术、市场信息、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等各方面的问题。三是信息化网络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全国省级农业部门均设立了信息化工作的职能机构,97%的地市农业部门、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立了开展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乡镇服务站点逾100万个,农村信息员超过70万人。许多地方都已构建起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建联动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组织网络。同时,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校、省地县三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乡镇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站、数量庞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农业产业化组织,也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来。四是信息资源开发取得成效。迄今为止,在信息采集方面,农业部门已在全国农业系统建设了近40条信息采集渠道,部署信息采集点8000多个。在网站建设方面,政府建立的农业网站达4000多家,全国所有省级农业部门、超过四分之三的地级农业部门和近一半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各地科技部门和科研院所也大多建立了农村科技信息网、农业科技信息网。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科技部门也在全国多地试点推行星火110科技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了各具特色的数据库与知识群库。这些数据库主要根据农民需求,以产业为基础,通过专家撰写、网上摘取、电子和纸质农业书籍知识提取、维客和博客的知识沉淀、特色产业的知识沉淀、农业知识工程招标等途径构建。五是服务模式多样化发展。在农村信息化的推动下,我国农业科技服务已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型、社会参与型两大信息服务模式。无论是政府主导型还是社会参与型,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9]如浙江的“农民信箱”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的信息、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实名制用户已达236万;上海的“农民一点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吉林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成功打造了“12316”服务模式;宁夏的科技信息服务“平台上移、服务下延”破解了资源整合难、信息共享难、网络进村难的大难题;而海南“农技110”服务站点建设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企业化运作相当成功。广东的“信息直通车”、山西的“三网融合”、陕西的“专家大院”、福建的“科技特派员”、甘肃的“金塔模式”也各具特色。就社会参与型而言,企业主导的服务模式已初显锋芒。如中国移动的“农信通”、中国电信的“信息田园”、中国联通的“12316热线”等在多个省市推广应用后取得明显效果。虽然在近几年的实践过程中,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已经取得越来越明显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潜在的限制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运行模式的长效机制问题。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是农业科技服务在农村信息化过程中的创新,在建设初期,其主要经费以政府项目投入为支撑。但当完成了平台建设、专家团队建设以及信息资源建设等基本工作后,作为公益,没有维持持续运行的利润效益,缺乏后续的资金投入保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较好地从系统整体和层次性出发,理顺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体制,设计在不同阶段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可持续信息化服务营运模式和机制,既要避免企业化服务模式所带来的重利润轻服务以致于失信于民的后果,又避免政府公益模式所带来的体制不活、机制不灵、服务低效的后果。

(2)专家团队的建设问题。在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过程中,无论是信息服务平台知识库的构建,还是在线专家答疑的实现,还是现场服务的执行,都离不开不同层次的农业科技专家和信息技术专家。专家资源是构成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行信息化服务中普遍存在专家队伍不足、积极性不够、横向联动缺失等问题。因此,如何紧紧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并使省专家、科特派和市、县、乡基层专家进入服务平台,既保持专家团队的连续性、稳定性、积极性、成长性,又不影响专家科技人员的正常晋升,同时又能使“专家—农户”有效互动,并使专家之间能够协同联动,是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服务网络的发展问题。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的运行主要是靠工作联动来进行的。在基层尤其是在乡镇以下,主要是靠建设单位在基层工作的服务站点以及原来农技部门从事农业科技服务的相关人员来开展服务的。这种网络体系上下联系比较松散,缺乏制度保障,工作易陷入被动。因此,理清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的网络体系发展思路,探索不同层次服务机构和科技人员在信息化条件下的紧密结合机制,研究和解决信息化服务的政策激励制度是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

(4)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问题。共建共享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众所周知,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庞大系统工程,只有突破行业、部门、地区之间的局限,做到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的通力协作,才有望真正把各种相关资源整合起来,在充分发挥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农村信息化资源和基础优势的同时,形成强大合力。但目前各地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工作职责不明、管理不力、多头并进,建设无序,导致条块分割、各行其道、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已建成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资源系统间还缺乏互联互通,不少信息资源还存在着重复建设、分散管理现象。[10]且许多农业信息服务数据库不是基于农民诉求,不是来源于农业生产实践,无用信息很多,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也成为制约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发展的一大因素。

(5)农户的信息服务应用能力问题。尽管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在农民生产和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受传统文化意识限制,不少农民特别是广大中老年农民对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的认识还不高,由此制约了他们参与和应用信息服务的积极性。不仅如此,由于目前农民收入水平仍然相对较低,消费能力有限,这也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对农业科技信息产品的购买和应用。目前pC机购置费、维护费、上网费甚至电费的支出都成为农民享受信息服务的限制因素。此外,由于农民知识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农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也普遍偏低,而对于现代信息交互技术应用就显得更为困难。信息技术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民应用信息服务的积极性和实际效果。

三、促进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的建议

为解决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三农”中存在的诸多瓶颈问题,未来农业科技服务的信息化发展应进一步朝着如下方向行进:

1.在运行模式上,应加强信息和资源共享,整体协调统一发展根据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将融入到国家农业农村信息化大战略中,按照“整合资源,协同共享”思路,重点建设部、省、地市和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并建立统一的运行管理标准规范,实现及时准确的针对。但这里的“整合资源,协同共享”决不能只限于部门内部,而是必须突破内部局限,整体统筹规划。要重点整合和协调农业部门、科技部门、组织部门三大部门资源,实现12316服务平台、12396服务平台、农村远程教育网等几大工作网的无缝对接。然后,再进一步将综合服务平台与商业、经贸、旅游等有关部门多种网络资源对接。不同层次的服务平台应发挥不同的功能,其中部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重中之重,而省地市县平台主要向部级平台提供内容支撑和进行本地化信息整合、管理及应用。部级平台是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全国总门户,是全国农业信息的集散中心,负责省级平台管理和全国性信息共享以及全局性信息服务工作;省级平台是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省级分门户,是省内信息的集散中心,负责对部级平台数据上传、地市级平台的管理和全省性信息下传以省内信息服务工作;地市级平台是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地市级子门户,是地市内信息的分析统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负责对省级平台数据上传、县级平台管理和地市信息下传以及地市内信息服务工作;县级平台是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的基层入口,直接面对用户、面向用户开展信息服务工作。在此基础上,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将朝着进一步推进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体系与农村科技服务组织资源对接的方向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资源的集成效应。

2.在组织体系上,应着重壮大和发展农村科技信息服务队伍要确保农业科技信息化服务能够顺利开展,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各级农业科技信息管理和服务机构。然而即便有了健全的信息服务组织机构,若没有相应的人员履职,特别是没有农业科技信息服务队伍来支撑,那么信息服务机构也无法真正有效运行。因此,未来农业科技服务的信息化发展必将更加注重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专家队伍在指导农业生产,推广农业新技术,开展预测预警服务和宣传农业农村政策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乡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专家队伍以提高本地化信息服务能力。与此同时,还将越来越注重建立能够规范地完成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服务的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特别是建立稳定的基层农村信息员队伍,并不断加强对农民土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和基层信息网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农业信息化服务篇9

关键词:农村信息服务;传统模式;“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F291.3;S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7)12-2347-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7.12.037

StudyonRuralinformationServicemodelinChina

GaoLiang-liang1,2,3,4,LiJin1,2,3,4

(1.BeijingResearchCenterforinformationtechnologyinagriculture,Beijing100097,China;2.national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forinformationtechnologyinagriculture,Beijing100097,China;3.KeyLaboratoryofagri-informatics,ministryofagriculture,Beijing100097,China;4.Beijing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ofagriculturalinternetofthings,Beijing100097,China)

abstract:Ruralinformationservicebecometheimportantfactor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ruralinformatization.Severalruralinformationservicemodelswereintroducedindetailbasedontheanalysisofruralinformationservicemodeathomeandabroad.includingtraditionalmodeland“internet+”model.traditionalruralinformationservicepatternincludesfivetypes:ruralinformationservicestationsmode,ruralscienceandtechnologycorrespondent,rurallibraryservicemode,professionalcooperativesservicemode,thehomeoffarmersservicemode.“internet+”Ruralinformationservicemodecontainscomprehensiveagriculturalplatformservicemodel,cloudfarminformationservicemode,onlineoutlineservicemodeandpublicpropagandamode.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ofthedevelopmentoftheruralinformationservicemodelinourcountrywereputforwardinpaper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existingruralinformationservicemodeinChina.

Keywords:ruralinformationservice;traditionalmodel;“internet+”

中是农业大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耕地面积的1/3,小农经济自古以来占主导地位,传统农村信息服务落后,主要以口头相传为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农业领域也受到了信息化浪潮的冲击,农业信息资源的丰富度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1]。自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以来,连续11年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农业信息化。通过建设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农业科技110”、“金农工程”、“最后一公里”、“三网融合”等系列信息服务工程,加强农村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农村信息服务步伐,探索农村信息服务模式。

1国内外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研究概述

国外先进国家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美国、日本、印度、德国等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2]。其中,美国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地区、州的三级农业服务体系,实行“完全与开放”的政策,使得美国农业信息化水平超过工业;日本建立了两大农业市场服务系统: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联合会和综合农业市场预测系统,充分发挥了两大系统对市场的监测与预测,指导日本的实际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日本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印度依靠自身计算机行业的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与数据库的开发,建立了中央-邦政府-地区农村的运行体系,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3];德国采用饲养和食品安全的信息化技术、农业机械的卫星定位技术、农田数据的计算机管理技术等服务于农场生产中,同时搭建联邦农业科技文献中心、电子数据管理系统以及市场信息与交易平台等网络平台,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网络服务体系,确保德国农业生产效率与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茂珠,池美香.浅谈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建设[J].农业网络信息,2006(11):36-37.

[2]卢丽娜.外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特点[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4):23-26.

[3]赵英杰.国外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7(4):10-12.

[4]杨美英.我国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情报科学,2011(10):1514-1517.

[5]王君君,李瑾.农村信息服务影响因素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4):3131-3135.

[6]赵俊晔.我国农村信息服务的特点与模式选择[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18(11):26-29.

[7]李静.陕西农村信息服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农村居民需求[J].图书馆论坛,2014(3):53-59.

[8]万学道,邹积红,杨红军,等.市、县、乡、村四级网络联动探索农村信息服务模式[J].农业网络信息,2006(3):34-37.

[9]马凌,许建雷,潘泉宏.基于三网融合的农村信息服务消费者意愿研究――以重庆农村为例[J].情报科学,2015(2):109-114.

[10]蔡杰,刘巧.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构建全方位农技服务新体系[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12):247-248.

[11]李滨,刘莹.辽宁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4):236-239.

[12]李道亮.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08)[J].中国信息界,2009(Z1):72-84.

[13]张铁.试析我国农村图书馆建设的路线图[J].图书馆建设,2011(4):82-86.

[14]林俊婷.平凉“农民信息之家”信息服务模式[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2):14-15.

[15]阮怀军,封文杰,唐研,等.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农业科学,2014,47(20):4117-4127.

[16]汪旭晖,张其林.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农产品o2o框架及趋势[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3):18-25.

农业信息化服务篇10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6)19-0297-03

abstractagriculturalinformatization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promotionofmodernagriculturedevelopment,farmers′income,ruralinfrastructureandpublicutilities,farmers′quality,etc.ithasbecomeanimportantconditionforthenewruralconstructionandserviceforthe″threeRuralissues″.inrecentyears,Shanxiprovincefurtherpromotestheagricultureinformationconstruction,theremarkableachievementsin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informationresourcesconstructionandinformationservicesystemconstructionweresummarized,andtheexistingproblemsinthedevelopmentwereanalyzed,ruralagriculturalinformationizationdevelopmentdirectionofShanxiprovincewereputforward.

Keywordsagriculturalinformatization;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informationresources;informationservicesystemconstruction;Shanxiprovince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优化资源配置、改造传统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手段。农业信息化是指借助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手段,及时、准确地将有关农业发展的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大幅度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现代化、市场化水平[1]。现如今,实现农业信息化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素质具等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俨然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与服务”三农”的重要条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产业的创新与发展,信息网络的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并渗透到社会变革的各方面,其推动了产业分工的深化与结构调整,对传统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形成了挑战。

1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背景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虽使其很难成为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但却孕育了许多特色农产品,是全国知名的小杂粮生产大省,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农经牧加协调发展的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在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环境下,山西省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折期。如何使山西省农业信息服务系统高效运行,将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是信息化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面临的重要挑战,其必将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源动力与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农村经济逐步面向市场化和知识化,农民、生产经营者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强,获取及时准确全面的农业信息,有助于他们掌握科学的生产方法、改善经营管理、了解市场供需信息和机会、规避市场风险、预防自然灾害、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经济效益有直接积极的影响[2]。

2国家“金农工程”在山西省的实施状况

1994年12月,为加速和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提出了建立国家“金农工程”。此工程在“十五”期间开始谋划,“十一五”期间实施一期工程,“十二五”期间实施二期延伸工程。

截至目前,山西省“金农工程”一期已经竣工通过验收,依托此工程,全省初步形成了“一个数据中心和三个应用平台”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基本框架。“一个数据中心”即山西省农业数据中心,“三个平台”即农业电子政务平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12316”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应急视频指挥平台,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作为延伸的二期工程建立了一批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基地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全省农业应急指挥平台,启动全省农业云计算中心建设,建立共享化农业信息综合数据库和网络化信息服务支持系统,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

3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依托“金农工程”,山西省目前农业信息化基设础施建设卓有成效。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5年末,山西省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移动电话201.24部,其中接入互联网的80.39部,分别比上年增加10.35部和11.92部;拥有计算机31.8台,其中接入互联网的22.66台,分别比上年增加5.76台和4.17台。但不难看出,鉴于使用门槛低的原因,手机在农村的普及率高于计算机,农村网民对网络科技信息使用相对较浅,这与农村网民学历整体偏低有着密切联系。

4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资源现状

4.1涉农网站

农业信息网站被称作整个农业信息网络中间的“节点”,也是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目前,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建设有农业政务网、特色农业网、农产品电子商务网。除了省农业厅这样的官方网站外,山西省农业科研部门、高校以及不同涉农行业都根据自身行业特点,相继加入到网站建设中来,成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既有综合性的晋农网,还有山西养殖、山西种业等特色专业网站。科研部门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山西农业科技信息网,其面向全省提供农业资讯、成果技术、专家咨询等服务,并且打造了网上服务平台,同时实现了与国内各农业网站的联网,成为省内农业信息化网站建设的代表。2015年8月,山西省首家大型涉农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农芯乐”商城在太原上线,这是山西省特色专业的农业营销网,该商城以产地直供为主题,为全省11个地市开设网上主题展馆,展销各地特色农产品,将山西省最具代表的地方特产推向全国。

4.2农业热线、短信

鉴于山西省农村手机普及率偏高,农业科技部门联合电信运营企业,在全省开通“12316”助农服务热线、“1259010”农科热线、“12582”农信通、“12396”科技服务热线,为农民提供养殖、种植、市场、农科、劳务等信息。省气象局开设覆盖全省的声讯服务平台与气象信息电话答讯系统,为致富信息的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3]。

4.3农业广播电视

鉴于山西省农民整体文化教育水平偏低,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在农村并未大面积普及。传统信息传播手段的广播、电视在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传播渠道中依旧占据重要地位(占据传播渠道的35%)。山西新闻联播面向全市农民传播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市场经济信息和政策法规信息。最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10月,作为山西省唯一的省级对农广播,山西农村广播Fm(调频)100.9开播启动,播出覆盖全省11个地市,全天节目播出24h,在太原、晋中的大部、吕梁、阳泉、忻州的部分地区实现了双频覆盖。山西农村广播立足于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为城乡听众提供农产品信息、科技知识、经济法律资讯、政策解释等节目,同时提供文艺节目,旨在以大众的视角体察“三农”,以农民的视角观察社会,以新闻性、权威性、服务性和娱乐性作为节目的根基,努力打造在山西、华北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农村广播频率形象。

4.4农业信息化装备

作为“十二五”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现代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在促进传统农业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信息化装备是指在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过程中使用的信息化设施、设备与软件系统,如农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智能温室、智能养殖、自动化排灌)、农业GiS、质量控制与追溯系统、电子交易系统等。随着信息技术的成熟,山西省逐步开展了在农业领域的试点应用。目前,物联网技术已在山西省大田农业、设施农业、果园生产管理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实现了联通生产、储运、加工、销售的全过程追溯。

4.5农家书屋的建设

山西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局限,大部分地区发展比较封闭落后,为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实际问题,山西省从2007年试点建设农家书屋。据全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显示,山西的农家书屋信息填报使用率全国第一。“农家书屋”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榆次从2004年开始试点建立农村图书流动点,构建一种新的图书馆基层服务网络模式:县级图书馆直接服务于乡村的图书流动点,直接管理农家书屋的图书,解决农家书屋的流动问题。晋城市积极探索农家书屋建设管理途径,每个书屋严格按照市县财政资金4∶3∶5进行足额配套,建立一季一检查的监督机制。目前,《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纲要(2014―2020年)》制订的2016年行动计划指出,将启动实施农村卫星数字农家书屋工程。

4.6农村信息化人才培养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要特别重视大力发展对农业信息服务人才信息技术培训,努力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建设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新绛县是山西省蔬菜生产大县,已有乡级专职管理员和信息员24名,通过农业部认证的农村信息员达到150人,另有1000余人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和遍及全县10个乡镇180个村庄400农户的服务网,构成了县、乡、村、户四级信息网络体系,有效解决了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问题[4]。

5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5.1山西省农牧信息中心

山西省农牧信息中心是省农业厅下属职能部门,负责农业信息化规划及实施全省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推广应用农业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分析、预测、农业信息,为山西省农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目前它承担着全省农业“三电一合”和“12306”“三农”热线建设工作,负责全省“金农工程”的网络推广与技术支持,承担农业厅办公室自动化系统技术服务工作。

5.2各级信息服务中心和信息服务站

目前,山西省11个市都建有市、县(市、区)信息级职能部门,主要职能包括农业信息、建设与管理信息服务平台、加工处理信息、推广信息技术、信息咨询、决策支持等。90%经济发达地区乡村建有乡镇信息综合服务站。截至2012年,全省有信息员2.923万人,行政村覆盖率为100%。全省所有建制村确保至少有1种手段可及时将涉农综合信息传递给每一户农户,实现“多站合一、一站多用”“多网合一、一网多用”“多员合一、一员多用”,切实形成推进现代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有917个乡镇建成综合信息工作站,有1万个行政村建成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

5.3其他涉农信息机构

最具代表性的是山西移动为建立起政府、企业与农民共建共享、市场运作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运营机制,搭建了全国最大的“我爱我村”农村信息商务平台。以省、市、乡、县、村五级架构为基本框架,覆盖山西省全部行政网络门户,设定了信息员渠道、中介机构信息渠道、10086呼叫渠道、地方政府渠道、农村经纪人渠道。开设了直接服务农民的农村供求信息、价格行情、远程教育等栏目[5]。

6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村网民规模小,农民家庭电脑拥有率较低,整体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很大发展空间。虽然省内涉农网站已经初步形成一定规模体系,但在农业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基层乡镇农业网站并未普及;不少农业网站普遍存在缺乏实效性、信息更新缓慢的问题。农业热线、短息服务虽然很受农民欢迎,但现有用户规模并不大,其缺乏服务推广度,内容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农业信息化装备的发展在山西省尚属于试点、示范阶段,由于设备集成体系的成熟度与农民自身的驾驭能力的局限性,大面积推广的难度很大。在农家书屋的建设中,部分书屋存在重建轻管,缺乏实用信息资源,借阅率低的问题。省内基层农业信息员队伍非常不稳定且分布不均,高层信息人才紧缺。总体来看,由于目前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技术和管理等局限,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不足,不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服务平台内容难以实现共享,重复建设且依旧缺乏优质农业信息资源。政府部门与科研院所、电信运营商等共同参与的建设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健全率与服务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全省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整体目前缺乏区域协调性发展,经济发达地区90%以上的乡镇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站,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仅为40%[6-8]。

7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山西省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农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省各级政府部门与各类社会机构共同努力。建议今后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需要继续推进的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部门需提高认识,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和电信运营商加强合作,继续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现有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装备;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惠农补贴措施促进农民购买电脑等信息化终端,提高其普及率,电信运营商也可针对农村用户给予一定的扶持,如降低上网等信息服务的成本。同时,政府部门和各类社会机构应加强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覆盖与利用。二是农业信息化装备的发展在山西省尚属于试点阶段,还未能较好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需要,应大力发展智能农业、精准农业,加强远程视频系统、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和农业物联网建设。同时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农产品营销的信息化进程。这首先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教育和信息技能培训,加快对农业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提高山西省农民对信息化利用的素养。三是提高农民获取信息的意识,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其对农业信息服务的真实迫切需求并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和改进农村信息供给服务。结合农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传统与新型的农业信息平台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服务。不断完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探索长效服务机制。政府应当根据山西省信息化发展目标与任务,出台相应扶持政策与资金投入,加强组织协调,同时鼓励各级涉农机构积极投入农业信息服务,形成政府主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的多元化信息服务新格局。

8参考文献

[1]杨宏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三维审视[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282.

[2]黄晓斌.农村实用信息的收集与利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97.

[3]蔺建霞.山西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4(6):54.

[4]郭恩臣.山西省农业信息化问题初探[J].山西农经,2006(2):62.

[5]李亮道.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88.

[6]阮怀军,封文杰,唐研,等.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农业科学,2014(20):4117-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