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老人术后康复训练十篇老人术后康复训练十篇

老人术后康复训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9:56

老人术后康复训练篇1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9-034-02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femoralnecktreatedwithhemiarthroplastyprosthesisrehabilitationtraining.methodsthesubjectsinJanuary2003~December200732casesoffemoralneckfracturesinpatientswithfemoralheadreplacementsurgerycarriedoutbeforesurgery,targetedhealtheducationguide.Results32patientsduringrehabilitationexercises,inadditionto1caseofstressulcer,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afterdischargefromhospitalwherehediedthedeath,1caseunderwentfurtherdislocationreductionandrepairtostrengthensecondaryoperationafteroperation,norecurrenceofdislocation.theremainingpatientshadnoothercomplicationsoccurred.after6monthstherewasnodislocationofthehipplace.Conclusionthepreoperativetreatmentoftheprimarydisease,infectioncontrol,foragoodpsychologicalcare,specifichealthguidancetohighlighttheimportanceofrehabilitationexercises,learningavarietyoftrainingmethodstoimprovemusclestrength.Basedonthepatientafterthespecificcircumstances,beindividualized,progressiveandcomprehensiverehabilitationprogramsdevelopedthreeprinciples,istoensurethatanimportantfactorinthesuccessofrehabilitationexercises.

【Keywords】femoralneckfractureFemoralRehabilitation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部分患者伤前即有可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伤后卧床容易出现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主要方法之一[1],可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疼痛,保持髋关节稳定,恢复了髋关节的功能和活动。术后可较早进行床上活动,缩短卧床时间,明显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并得到广泛应用。而早期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尤为重要,对3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病人,进行了康复训练,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3年1月_2007年12月我科共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56-82岁,平均64.2岁。骨折类型.头下型骨折20例,经颈型8例,基底部骨折4例。其中4例合并糖尿病,5例合并高血压病,7例合并程度不等的心肌缺血及早博二联律史,2例合并肺部感染。上述病人均顺利接受置换术,全部采用骨水泥固定。结果32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1例发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由于经济原因不治出院后死亡,1例发生再脱位后行二次手术修补加强无再脱位发生,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均能按期愈合,术后3周下地活动。

2手术方法

2.1术前准备首先要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及用药情况,近期有无咳嗽、咳痰、气促、昏迷,有无严重心律失常史。其次要作好术前的各项常规检查及重要脏器功能检查,如心电图、胸部X线、血、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有关检查,全面掌握病人情况,以评估手术耐受力。积极控制并治疗原发病请有关科室协同诊治,尽可能将机体的各重要脏器功能调整在能适应手术的最佳状态。如高血压患者将收缩压控制在18.6Kpa(14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12Kpa(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2]。术前三日应用广谱抗生素,积极治疗肺部感染。

2.2健康教育指导(1)指导患者床上使用大小便器,放置便器是应从健侧放入。(2)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劝导戒烟,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3)指导功能锻炼,术前应教会患者进行下肢肌肉收缩锻炼,以提高患肢肌力,对术后康复至关重要。股四头肌舒缩功能锻炼,即肢体在静止不动的状态下,持续收缩股四头肌5秒左右,放松稍作停顿,如此反复进行。

3结果

32例病人康复锻炼期间除1例发生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由于经济原因不治出院后死亡,1例由于不当发生再脱位后行二次手术修补加强未再次脱位,经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无髋关节脱位发生,根据髋关节功能评价merleD'aubigne评分标准见表1,疼痛、运动幅度、步行三项所得分相加,17或18分为优,13―16分为良,9―12分为中,8分以下为差,术前病人评分全为差,31例病人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8例,良7例,中3例,差3例。术后6个月病人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2例,良9例。

4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患者的常见外科疾患,常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不少病人常伴有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史,且不少病人本身就是因为中风偏瘫、行动不便,且身体协调功能差而引发的外伤,而骨折后,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相对缓慢,卧床时间长,易引发其基础疾病的发生、加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术后病人能早期负重,较快恢复到伤前活动水平,从而避免了因长期卧床引起的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及DVt等并发症和内科合并症的加重[6]。本组病例我们重视了术前、术后的康复训练指导,获得了满意效果。首先,使病人及家属认识并重视了康复锻炼对决定手术是否成功的重要性,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按计划实施训练,保证了康复锻炼成功。并且经过术前积极精心准备和护理,避免了内科合并症的加重发生。为患者争取了手术时机较早顺利地施行了手术,避免了病人因骨折后体质进一步衰败、恶化,甚至失去置换的机会。其次,康复期间早期施行功能锻炼,并给予指导和督检其执行情况,由病人被动到主动加辅助至完全主动锻炼的过渡,使肌肉保持了一定的张力,无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发生,并能早期离床活动,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自理能力得到了改善。结果所示,32例患者中除1例由于手术创伤引发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由于经济原因不治出院后死亡。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2例,良9例。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强调并早期实施康复锻炼,减轻了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赖冬华,黄爱玲.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出院健康指导.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2002,15(1):104.

2马桂玲.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7):770~771.

老人术后康复训练篇2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康复训练;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0年4月――2012年6月接受个性化康复护理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6例,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61-89岁,平均年龄71岁,61-69岁12例,70-79岁14例,80岁-89岁10例,其中股骨颈骨折22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4例,手术采用髋后外侧切口。手术固定方式包括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固定。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6例。

1.2方法入院整体评估:患者入院时由总责任护士及责任护士共同对患者进行整体评估。从患者的身体、年龄、文化、生理心理、疾病及全身情况进行评估,并针对老年患者的共同特性及个体差异在医师的指导下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对其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进行患者本人及家属的重点宣教。

2个性化康复护理的实施

2.1心理生理特点及护理老年患者多有焦虑恐惧、孤独、固执心理,偏瘫及神志不清或丧失自理能力等生理特点。总责任护士每日与患者相处,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经历、文化素质、生活习惯、业余爱好、家庭情况及经济状况等的不同,采取有效的针对性心理护理.积极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是术前准备的重要内容。

胃肠道特点:老年人脾胃虚弱、胃肠道功能减退,易引起低蛋白血症、贫血,造成术后组织修复能力低下,易致伤口感染或愈合不良。合并症对饮食方面:我们针对患者的各特殊性遵医嘱请营养师会诊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偏瘫、意识障碍者进食少或无法进食、食欲下降或经口进食不能满足营养需要量时,我们遵医嘱进行鼻饲或经静脉补充营养及水分。

2.2术前康复指导手术前康复指导是有效预防手后并发症及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方法。我们安排责任护士参与医师查房,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术前指导患者练习在床上做扩胸运动、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可以防止肺部感染;练习床上正确抬臀的方法可以防止压疮;术前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以减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3]。神智清醒的患者指导其练习,不能配合者指导家属协助完成。股骨头缺血坏死者还应教会患者及家属手后如何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及点地负重步行练习。用图示展示如何正确使用助行器或拐杖不负重行走等一系列步行训练程序,为术后行走做准备。

2.3术后康复指导

2.3.1常规系统性康复训练方法手术当日在患者可以耐受的情况下指导其在床上做些简单的康复运动,如上肢运动、股四头肌收缩锻炼、踝关节的屈伸、练习深呼吸运动等。术后第2天至第6天督促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屈伸训练,同时进行上肢肌力练习,恢复良好的上肢肌力,可使患者术后能较好地使用拐杖。术后第7天至第14天继续功能锻炼可增加仰卧直腿抬高运动,抬高

2.3.2个体化康复指导加强康复宣教指导:术后总责任护士及责任护士及时与手术医师联系,再次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在医师指导下根据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状况制订个性化康复计划,并加强将康复计划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教会家属具体的康复训练细节。并根据计划落实由本人、家属及医护人员主要实施。

康复训练进度:除按原订计划进度外,考虑到老年患者的耐受性差别较大,可以根据患者自己的身体情况及需求适当的调整进度,每一天的训练要根据前一天的训练来调整,直至患者能主动进行康复训练。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对其训练方式、进度及强度进行调整。

出院指导:指导患者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如按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活动时间、活动范围,可达到较好地执行出院后康复计划的目的。在从事日常家务劳动中,注意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注意做到“三不”:不负重、不盘腿、不侧卧,嘱患者术后1、3、6个月来本院复查。

3结果

通过实施个性化康复指导,本组36例患者均掌握了适合自身功能锻炼的方法,所有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及康复疗效主观评价均满意,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通过手术及个性化康复护理,患者获得了自身应有的最大限度的关节功能恢复,术后随访半年,其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基本能生活自理。

4讨论

康复护理是骨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术后康复训练不积极规范,将会出现关节僵硬,韧带挛缩,肌肉萎缩,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更注重心理护理及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中心,训练程度全面考虑,特别是患者对疾病的耐受性和对康复的期望值,根据个体差异,循序渐进,以心理康复促进机体康复。通过实施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我们体会:把系统的康复训练与病人自身的个性特征相结合,制定出灵活、贴切的有针对性导向的康复护理措施,将康复护理从以往的“护士指导什么患者就训练什么”转为“患者适合、需要什么训练护士就指导什么”,更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理念,达到使患者获得其自身应有的最大限度的功能恢复,延长假体寿命,恢复正常生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宝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功能锻炼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6,20(3):573.

老人术后康复训练篇3

关键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早期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29-01

股骨颈骨折在老年群体中是较为常见的的一种病变?因为老年人骨质出现疏松?股骨颈呈现脆弱状态,且身体反应能力明显降低,通常轻微创伤则能够使得股骨颈发生骨折现象?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采取何种医疗护理使得高龄患者骨折后能够避免发生严重创伤反应,防止出现并发症,及时恢复肢体能力等在临床中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选取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析早期康复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数字抽取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研究组中男19例,女22例;年龄61-92岁,平均年龄(78.5±4.5)岁;住院时间10-32d,平均(16.7±5.3)d;对照组中有男17例,女24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8.1±5.2)岁;住院时间9-30d,平均时间(15.8±3.9)d?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措施为肌力训练,术后1-2周实施合理训练,出院后患者坚持功能训练?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①心理护理:老年患者不了解疾病知识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情绪,护士需通过解释安慰,使之增强安全感,树立信心?②术前护理: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环境整洁干燥;因老年患者消化功能衰退,骨折卧床时需注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予以合理饮食护理?术前评估患者机体及手术耐受性,注意患者合并症,并经会诊后进行合并症治疗?③术后康复训练:患者需了解康复训练必要性并进行积极配合;手术苏醒后,对患肢实施向心性按摩;术后第1d起开始深呼吸训练防止肺部感染;未发生并发症时,可合理开展屈伸运动等,提高患肢血液循环能力,避免肌肉萎缩;第3d条件允许时可进行髋部屈曲练习;术后6d可加入器械练习;术后1-2周继续可知患肢肌力?器械?步行训练,而且可知日常生活能力练习,患者逐渐能够对日常生活进行基本自理?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1]

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实施Harris和Barthel指数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定:Harris评分有疼痛?功能?关节活动度?畸形,100分,优:90-100分;良:80-89分;可:70-79分,差:70分,较好:50-70分,差: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t检验,p

2结果

研究组Harris评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康复护理最基本的治疗操作技术是使得患者躯体及精神健康恢复最佳状态,康复护理早期介入可以使得骨折位置保持良好血液循环,对患肢活动能力进行及早锻炼,使之能够及早恢复正常功能[2]?早期康复训练使得患者受到一定刺激,避免出现关节粘连?肌肉萎缩等症状,提高成骨细胞活性,使得成骨细胞受到良性刺激,增强骨形成能力?

经本文研究可知,研究组治疗后Harri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老人术后康复训练篇4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省杭州市310016

【摘 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早期康复干预后,其术后3个月、半年、1年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髋关节功能尽快得到恢复,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是股骨近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临床上多发于老年群体,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replacement,tHR)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1]此外,大量临床资料证实,在tHR术后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次研究中,笔者就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行tHR术后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自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tHR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29例,女31例;年龄60~75岁,平均(65.5±4.3)岁;骨折原因:外伤所致51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所致7例,其他原因2例。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原因等一般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行tHR术后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即:①心理护理,本次研究的对象较为特殊(老年群体),患者在术后多因疼痛等不适感而易对早期功能康复训练产生排斥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向患者解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患者自主参加到早期功能康复训练中;②体位护理,嘱咐患者在术后行平卧位,根据患者要求可将床头适当调高(不得超过30°)。同时,为防止术后压疮的产生,护理人员应定时帮助患者做翻身动作;③早期功能康复训练护理,根据患者病情,可在术后1d为患者按摩下肢肌肉,避免发生肌肉萎缩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2d,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做抬臀、踝关节屈伸、被动关节活动等动作训练,待患者可以进行主动肌力训练后,逐步指导患者抬高患肢及坐位训练。术后2周,指导患者做站立练习,训练步骤由无负重站立到负重站立,并帮助患者逐渐恢复生活自理能力[3];

1.3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远期(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早期康复干预后,其术后3个月、半年、1年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立即给予优质的心理干预和体位护理,术后1d即接受患肢按摩,术后2d即逐步进行简单的关节活动练习及站立和行走训练。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经早期康复干预后,其术后3个月、半年、1年的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tHR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tHR术后对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髋关节功能尽快得到恢复,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亚.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251-252.

老人术后康复训练篇5

关键词:髋骨骨折老年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8-0149-01

老年人因为均有不能程度的骨质疏松容易导致髋骨骨折,因此髋骨骨折是老年人常发病之一。老年髋骨骨折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后身体恢复时间较长。髋骨骨折经治疗后如果不能很好的恢复则很容易导致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残疾[1]。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髋骨骨折的特点采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共收治98例髋骨骨折老年患者,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现将护理措施和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共收治髋骨骨折老年患者98例,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58-86岁,平均年龄63岁。98例患者中有82例为跌倒致伤,占83.67%,另外16例为交通意外致伤,占16.33%。43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占43.88%,55例为股骨颈骨折,占56.12%。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评估。术前进行全身检查,详细的了解患者身体机能情况和其他疾病情况,以减少手术中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风险,并对在术后可能由于其他疾病引发的并发症进行了解,以便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同时了解患者的生活背景和日常生活习惯,方便在护理过程中根据这些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措施。

2.1.2心理护理。老年人本身因为其各项身体机能显著下降导致免疫力下降会发生各种疾病,致使老年人存在紧张、恐惧的心理。如果发生髋骨骨折,这种情绪会更加明显。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耐心的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有关髋骨骨折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征得患者和家属的护理配合。通过与患者之间的语言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积极帮助患者建立康复信心。

2.2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患者术后12h内应给予心电监测和吸氧,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对各项生命体征参数变化情况有所了解,并及时的做好监测记录工作。定时的观察患者尿量、引流液流出量和性状,如果发生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老年患者很容易发生呼吸道疾病,因此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患者的呼吸是否顺畅,并定时的进行体温检查和肺部听诊。

2.2.2饮食护理。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在术后短期内进食种类以容易消化的流食为主,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逐渐转变为富含营养且较易消化的食物,禁食辛辣食物,这时的进食种类的选择主要以加强患者营养、促进患者身体康复为目的。

2.2.3预防并发症。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项机能下降很容易造成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在术后前期要保持卧床休息,在卧床期间应该要预防老年呼吸道感染、静脉血栓和褥疮等并发症。为了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护理人员首先要保持病房的通风,并注意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宜,定期的使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保证病房内适宜的空气环境。护理人员要鼓励患者勤做深呼吸,并适当的做扩胸运动等上身运动,叮嘱患者多喝水、多排痰。为了预防老年患者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人员首先要告诉患者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患者健康的威胁,告诉患者在卧床期间进行活动的重要性并协助患者进行适量的活动,定时帮助患者按摩患肢以促进血液流动,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患者如果长期卧床很容易导致褥疮,老年髋骨骨折患者因为身体原因对外界刺激免疫力下降,同时行动不便卧床时间较长,因此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防止褥疮的发生。护理人员要注意保持病床床铺的整洁和干燥,根据患者身体情况给患者进行翻身,并定期的清洁患者皮肤,对受压较重的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2.2.4恢复训练。老年髋骨骨折患者要注意进行一定的功能性恢复训练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护理人员应该进行协助。恢复训练要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内容和强度。一般情况下应该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术后初期,患者不能进行较为剧烈的活动,此时训练内容应该以肌肉训练为主,鼓励患者做屈趾和股四头肌收缩运动。屈趾练习要求患者将脚尖向上勾起然后向下绷紧,股四头肌收缩要求患者将腿部肌肉绷紧并保持5-10s后放松,然后再绷紧再放松,如此循环。待患者身体得到一定恢复,可以进行肢体活动时要鼓励患者进行关节活动训练。关节活动以不引起较为明显的疼痛为宜,且要随着患者身体情况的好转逐步加强活动幅度和难度。患者手术一周后可尝试进行行走训练,首先要进行立位训练,指导患者双手抓床,移动身体到床一侧,健肢负重而患肢不负重保持身体立位。术后2周可指导患者拄拐辅助行走,训练前期使用双拐,然后使用单拐。训练时要注意初期行走幅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随着训练的进行逐渐增加行走的时间和次数。护理人员应该鼓励患者在术后4周进行患肢的恢复性训练,训练采用拄拐阶段式负荷康复训练模式,可按照体重的一定比例逐渐增加患肢负荷。待患者骨折愈合后进行去拐行走训练并最终恢复正常的行走[2]。

3体会

髋骨骨折老年患者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和行动不便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静脉血栓和褥疮等并发症,好的病房环境和定时的身体按摩是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关键。同时通过心理护理可以减少老年患者的负面情绪,术前评估和术后的密切观察对了解患者的体征情况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功能性恢复训练是髋骨骨折老年患者护理内容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恢复患肢的正常功能和减小髋骨骨折导致患者残疾的可能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老人术后康复训练篇6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17-01

1术前准备

1.1术前健康综合评定:术前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由于老年患者体质衰弱,各脏器机能衰退,应变能力降低,均有不同的疾病,故术前进行健康综合评定,对掌握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术后护理也有指导意义。唐顺英报道了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情况,该组116例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8例,全髋置换术14例。患者入院后予以全面的系统检查、综合评定,全身调理,治疗患者原有的疾病。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抗感染、降血压、降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营养等。通过治疗,使机体各重要脏器功能接近正常,提高了对手术的耐受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1.2心理护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并实施于各项护理工作中,特别是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更为重要。马淑焕报道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情况。该组共18例,年龄最大90岁,最小60岁。由于患者年龄偏大,患病后多有焦虑、急躁、恐惧、危机感、孤独感和对手术效果安全性的担忧。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与患者家属交谈,尊重老年人,及时帮助患者解决疼痛及生活不适等问题。术前讲解手术方式、方法、手术的安全性、成功病例等,解除了患者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熊邦琴等报道了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该组病例患病时间长,髋关节长期疼痛、畸形,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思想负担重,情绪消沉不稳,依赖性强,意识薄弱,甚至对生活丧失了希望。针对这些情况,医护人员在术前利用语言图片向患者讲清手术的目的、方法、效果以及类似病人术后康复效果良好的实例,使患者看到生活的希望。

2康复训练

手术前训练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先进的材料和精湛的技术只有和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结合起来,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术前训练患者在床上做扩胸运动、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训练床上正确抬臀的方法。术前进行股四头肌收缩锻炼以减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苏立梅等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患者的身体及心理现状制订个体化康复计划,教会家属具体的康复训练细节。并根据计划由本人、家属及医护人员实施,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正确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增强肌力,增大关节活动度,恢复日常生活动作的协调性。科学的康复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邹冰报道了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大部分患者在术后第3天下地活动,在康复锻炼期间无1例术后并发症。锻炼方法:①踝关节主动屈伸练习;②股四头肌、绳肌和臀大肌的等长收缩练习;③髋关节伸直练习等。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在于保持肌肉的张力,充分利用“肌泵”作用,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消退肿胀,防止关节僵硬与肌肉萎缩。施楚君等认为,术前让患者了解手术目的及术后康复训练的作用,消除思想顾虑及恐惧心理,术后康复应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减轻患者痛苦,预防术后并发症,防止肌肉萎缩,增强关节活动度,恢复日常的生活能力。

3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3.1感染的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3%-5%,甚至高达10%。局部感染是造成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革兰阴性杆菌。无论是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感染,都会产生严重后果,最终导致假体松动,手术失败。感染的原因主要为无菌操作不严格,手术操作粗暴,止血不彻底,手术引流不畅等。朱建英等认为,术前1d和手术时给予抗生素预防性用药可降低感染率。张明学等报道,改变护理模式,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预防和减少细菌污染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方法。鲍菲等报道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应做好术前卫生宣教,尤其是呼吸道的准备,手术区皮肤的准备,手术前30~60min使用抗生素,术中注意保护髂骨隆突部皮肤,骨隆突处垫以衬垫,选择质地柔软的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警惕褥疮发生,预防肺部和泌尿系感染。

3.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40%-70%。孙艳艳等报道,96例人工关节置换术中,仅发生DVt5例(5.2%)。他们从病因出发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如抬高患肢,减少局部压迫,早期积极活动,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训练,采取预防性的抗凝治疗,以促进静脉回流等。通过多环节的护理,大幅度降低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他们的体会是:掌握安全改变的技术极其重要,术后定时更换,早期进行患肢肌肉收缩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减少DVt发生。付金钰等认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深静脉栓塞,术后病人护理宜行负压引流,防止髋部、腹股沟部出血肿胀,减少局部压迫,术后早期物理治疗,早期功能锻炼,早期下床活动及抗凝治疗均能预防DVt。

参考文献

[1]唐顺英.高龄患者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探讨.当代护士,2000,(7):36

[2]马淑焕.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河南中医,2003,23(10):88

[3]熊邦琴,褚华秀.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15(1):41-42

老人术后康复训练篇7

在残疾人康复机构都会配置相应的康复训练器械,这些产品有什么特殊要求?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我国肢体康复训练器械的质量如何?本刊辅具专栏特邀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王保华、于娟娟,分别对我国康复训练器械及其行业发展状况进行介绍和分析。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专家戴东主要从患者所处康复阶段的角度,介绍了康复训练器械应用、选择的有关知识。

资讯

我国康复训练器械行业发展分析

发展势头良好

康复训练器械的概念引入我国,是在19世纪80年代。从1988年我国第一个康复中心成立,并从日本引进我国第一套训练设备至今20年来,康复训练的理念逐步普及。康复消费也从过去医院康复的单一化向家庭康复、社区康复、专业康复机构等多元化发展,趋于合理和成熟,带动了我国康复训练设备的生产和发展。

同时,庞大的需求人群也刺激着相关市场的发展。我国有2977万肢体残疾人,并且已步入老年化社会,使用康复训练器械的残疾人、老年人以及受伤术后者越来越多,康复训练器械产业近10年来发展快速。目前,全国生产康复训练器械的企业约有30家,产值过亿。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江苏、河北、天津等省市。产值在千万元以上的较大型企业大约占30%,产值在5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约占50%,甚至更多,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委托加工的贴牌企业。

我国早期的成套康复训练器械基本是仿造国外的产品,近年来,国内企业已自行研制及生产上百种康复训练器械,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是,由于康复训练设备大多数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企业自己制定的标准大多过于简单,有的企业甚至无标生产,使市场上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质量管理机制亟待完善

康复训练器械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结构设计、安全防护、稳定性、机械强度、外观、电器安全、噪声等。考虑不同器械的使用方式、受力情况等,各项性能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材料使用适当、结构设计合理、工艺质量良好,则康复训练器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靠性。

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近年来检测了国内10余家企业生产的残疾人康复训练器械产品,检验主要依据企业标准和产品说明书中明示的技术条件。从检测结果看,尽管康复训练器械产品质量相对稳定,没有大的起落,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委托检验中仅将备案企业标准或企业技术指标作为检验依据。由于企业质量技术人员缺乏标准化基本知识和对标准化工作的了解,不同企业标准间差异过大,检测项目比较简单,缺少能够起到指导生产的技术参数,导致检验结果流于表面,检验报告的含金量不高,不能完全体现出康复训练器械产品的质量水准与存在的问题,很难起到促进产品质量和行业发展的作用。

二是虽然大多数企业标准在技术监督部门已经备案,但地方审标部门对企业标准审核又往往有欠严谨,缺乏专业人员对标准审核过程的参与,标准备案也只是流于形式。例如,有的企业标准过于简单,只有几个外形尺寸;有的具体要求数值及实验方法也缺少科学依据,随意性强;标志、标签有所遗漏,使用说明书寥寥几条,对安装、使用、调节等没有详细说明,缺少注意事项,不能有效指导操作和使用。但这样的企业标准一般也可以备案。

三是部分企业一味追求降低成本,操作流程缺少规范,特别是一些规模不大的小企业,内部管理组织结构简单,制度、流程等处于动态、快速的变化之中,增加了技术加工流程的随意性,操作人员的规范化意识和质量观念淡化,这就有可能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

行业管理正在加强

为进一步提高康复训练器械的质量,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正确引导康复训练器械生产行业总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牵头,已经申报了《康复训练器械安全通用要求》及《股四头肌训练椅》、《可调式康复训练床》等国家标准。

目前,《康复训练器械安全通用要求》已于2009年12月1日实施。该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是国内首次,填补了我国在此类产品标准上的空白。规范了康复训练器械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工作,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引导市场有序竞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国家标准的制定仅仅是质量工作的第一步,标准后的宣传与落实更加关键。新的国家标准的实施,将促使企业进一步增强质量意识,规范产品质量。为了让企业能对康复训练器械国家标准有所了解和掌握,在康复训练器械产品有了统一的国家标准检验依据之后,可考虑进行一次全面的质量抽查和标准的宣传贯彻,促使这一领域产品质量能够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企业必须长远考虑,转变观念,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增强自身技术能力,通过技术和质量、服务和信誉来赢得市场、赢得发展。只有提高科学技术含量,质量为先,诚信为本,才能保证产品市场。只有严格规范市场,才能切实维护广大残疾人的利益。今后,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要随时跟上产品的发展,更新脚步,老标准要修订,新标准要出台。重视康复训练器械质量问题,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生产各环节的技术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从而有效保证康复训练器械的质量安全。

(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王保华、于娟娟供稿)

知识

安全使用肢体康复训练器械

康复训练器械是残疾人的功能恢复训练的必备工具。针对肢体残疾人不同的肢体功能障碍和心理特征,通过运用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等康复训练器械进行训练,可以消除、减轻功能障碍,使残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注重特殊要求

注重康复训练器械的特殊要求,也就是安全性能,是康复训练器械的首要特点。肢体康复训练器械与一般的健身器材相比,必须充分考虑残疾人的身体特征,避免二次损伤。安全放在首位,防止器械故障。尤其是结构复杂的产品、含有运动件的产品、受力大的产品、电气操作控制的产品等。

使用中应注意

正确安装,包括器械内部零部件的组装连接,以及器械整体的安装质量,螺钉、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应具备防松措施。

康复训练器械与家具、墙壁、其他障碍物之间要具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注意用电安全,加强器械的保养、维护,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修理。

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肢体康复训练器械的生产还要注重实用性和科学性,要不断运用最新的科技成果,认真研究、改进产品的材料使用、加工精度、工艺流程、外表处理、造型设计、色调协调等,在有效地帮助残疾人恢复功能的同时,也使残疾人在使用时感到方便和舒适。

主要产品类型

肢体康复训练器械的使用者主要包括:截瘫、偏瘫、脑瘫、截肢等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残疾人,以及一些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术后恢复期的患者。

按照训练部位,产品一般可分为上肢和下肢训练器械;按照使用目的,可以分为站立训练器械,步行训练器械,矫正姿势、防止畸形的器械,肌力、耐力训练器械,关节活动度训练器械,平衡、协调性训练器械以及综合基本动作训练器械。

目前,市场上约有康复训练器械百余种,常用的约有平行杠、肋木、站立架等30余种。材质涉及钢材、木材、塑料等,结构从简单到复杂,外观形状和用途也各不相同。

(国家康复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王保华、于娟娟供稿)

解读

康复训练器械的适宜选择和应用

不同的康复阶段有不同的康复目标,选用的康复训练器械也各有不同;相应的,承担患者不同康复阶段任务的医院、康复中心、社区康复站也应配备不同的康复器械。

病情稳定后的康复训练

一般来讲,患者病情转入稳定后,就需要开始床旁康复训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废用性综合征,为日后功能恢复奠定基础。这个阶段的训练多数以被动活动为主,常用的设备有关节被动活动器(Cpm)、气压式循环驱动器及各种良好摆放,用楔型垫靠垫等。

恢复期的康复训练

患者进入到恢复期,应到康复中心或综合医院的康复科接受全面的康复治疗。这个阶段的康复目的是减少合并症;改善身心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这个时期要使用的康复器械有很多,康复治疗人员应深入了解疾患问题所在,合理选用,才能无误地操作并灵活使用。例如:偏瘫、脑瘫中枢系统疾病常会伴有高痉挛及异常运动姿势出现,降低痉挛、抑制异常姿势、逐步恢复正确的活动是主要治疗目的,常用的器械有:训练床、组合箱、平衡杠、姿势矫正镜、踝关节矫正器、砂磨台、木钉盘、滚筒、儿童姿势矫正椅、儿童站立架、运动垫等;脑瘫儿童的基本动作训练最好是选用在运动垫上进行,因为基本动作主要是翻身、坐起、爬行等活动,使用柔软的运动垫可以避免摔倒后造成的损伤,还可以防止患儿坠落床下。

康复治疗的后期阶段

在康复中心或医院训练一段时间后,患者身体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自理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心理上也对疾病有了一定的适应,康复治疗也就进入了后期阶段。患者可回到家庭,定期到社区康复站接受训练指导,也可以继续一段时间的康复门诊。

社区康复站应配备能维持患者身体机能、具有集体娱乐功能、能开展兴趣手工艺活动的康复器械,如多人站立架、篮球架、套圈、作业桌、绳编、剪纸、书法绘画等,还可以配备可供患者在家庭使用的小型康复训练器械,如分指板、沙袋等。康复训练时应制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多人参加、家属参加的效果更好。训练应在社区康复员的指导下进行,要防止运动量过大给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保持充沛的精力,循序提高身体机能。例如:使用分指板时,穿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佩戴20分钟后要摘下;观察各手指,如产生压红,应及时进行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

特别要注意的是,经常有患者误认为,购买一两件康复训练器械就能解决康复训练的所有问题。但实际上,康复训练器械仅仅是帮助患者康复的“辅助”器具,其本身并不是康复训练的主体;没有正确的指导,或者滥用康复器械,都很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康复训练器械的灵活使用

一些康复训练器械的使用非常灵活,对不同状况、不同需求的人,通过不同的使用方式,可达到不同的训练目的。

滚筒:滚筒有多种型号,小一些的可以放置于桌子上,偏瘫患者健手握住患手置于滚筒上,来回推拉屈伸肩肘关节,可抑制患肢痉挛,协调患肢屈伸运动,也可只将患肢置于滚筒上做屈伸活动。

滚筒也经常使用在脑瘫的训练中,在治疗师的辅助下,患儿可骑坐、俯卧、仰卧在滚筒上;还可以钻爬粗大中空滚筒内,训练身体平衡能力,促进运动发育。

砂磨台:砂磨台是偏瘫、脑瘫等患者阶段性恢复上肢功能必不可少的康复器械,可根据患者功能恢复的情况,循序渐进地提高训练难度,如提升台面倾斜角度、增加磨具阻力,还可以根据手指抓握功能不同,通过固定把持、双手把持、最后再到患手独立把持的过程,逐步恢复功能。

木钉盘:用来训练手指的灵活性,改善手做精细动作的能力,与倾斜台共同使用,还能提升腕关节的背伸活动。现在,更多种类的木钉盘被开发用于训练中,颜色、形状、大小、重量各异的木钉,通过视觉、形体觉及重量觉等给患者以不同的感觉刺激,反馈并修正患手的运动质量,开发大脑中枢协调控制运动。另外,木钉盘还被开发成棋类,寓于训练和娱乐一体,增加了训练的趣味性。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戴东供稿)

案例点评

患者李某,病前曾患有高血压病10余年。2009年8月突发脑溢血,致右半侧肢体活动及言语障碍,当地医院治疗后病情开始好转,可在搀扶下行走数十米,对语言可理解但仍不能表达,右侧上肢及手指不能活动,日常自理需要别人帮助。

两个月后,李某进入北京博爱医院接受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师给他制定了利用砂磨台恢复其右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训练计划。

一开始砂磨台的台面置于水平,李某使用双手抓握磨具,由于当时他右手不能握住手柄,治疗师使用弹力绷带将其右手缠裹固定,让他利用好手带动患手进行上肢的屈伸运动。

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李某除了每天坚持康复训练,还在病房里练习用右手写字和使用筷子等动作,他希望再通过一段时间,能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

通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运动,李某肩肘关节的一些运动功能逐渐恢复。这时治疗师提升了训练难度,将砂磨台的台面倾角提高到患者可完成的角度,之后,逐渐通过增加台面倾角和增加磨具的重量(加砂袋)等方法,继续提高右上肢的运动协调能力和肌力。

老人术后康复训练篇8

【摘要】目的:2004年4月-----2010年4月,我科8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骨性关节炎患者。方法:术前密切观察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加强营养,及时进行心理康复训练,消除其顾虑,树立信心,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术前准备,术后针对其主要并发症,如关节脱位,脂肪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坠积性肺炎,压疮,假体松动下沉等问题。经过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以及加强功能锻炼及心理康复护理。结果:8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6个月------72个月。无1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身心健康基本恢复。有2例都进行了二期手术,效果非常满意!结论:及时进行心理康复护理有效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并发症和致残率,强化心理康复指导意识,以充分体现新的医学模式要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心理康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所有的骨科问题都与康复有关”这一观点已经为骨科医护人员所认识和接受。治疗是用以逆转原始的疾病程序,而康复则是集中于功能锻炼与恢复。它的宗旨是减少和防止病残发生,康复的观点应融会贯通于骨科临床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中,从抢救或治疗一开始,就着重于病人的功能保持和恢复。将可能发生的病残率降到最低限度。使病人早日回归社会。康复不仅是指躯体上的康复,更重要的是心理康复,而心理康复在全面康复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灵活运用,现将心理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心理康复可谓是贯穿整个护理过程中的功臣。对于该组患者来说关键是康复过程,而要想得到其积极主动的配合,首先要做好其心理康复这一难关,只有过了这一关,才能让他们在心理上真正意识到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这一点,现将分析一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患者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2.1焦虑: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一般年龄都在60岁以上,老年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不服老,但又确实年老体弱,力不从心,住院后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差,顾虑多,易产生焦虑。

2.2紧张恐惧:该组患者大多数是由于股骨颈骨折造成的,突然的刺激会使病人产生紧张恐惧,特别是骨折后的疼痛,让他们感到了死亡的危胁。

2.3感觉过敏.夸大伤痛: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一般对于新事物接受比较保守,特别是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他们一时很难接受,最主要是担心手术会不会成功,有没有生命危险的切身问题而流露出烦燥不安。感觉过敏或夸大伤痛等情绪。

2.4孤独心理:病人离开家庭,住院后面临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很容易产生孤独心理。

2.5依赖心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都是老年人,反应能力差,对治疗护理,特别是功能锻炼缺乏正确的理解和配合。一切都希望得到照顾。

2.6抑郁期望心理:该组患者思想负担重,一方面担心给儿女带来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又希望被儿女理解,期望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帮助自己度过难关。

2.7抵触心理:该组患者大多数对功能锻炼这一过程不能理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原因有:第一骨折本身就非常疼痛,再加上功能锻炼,那简直是雪上加霜。第二就是没有骨折的患者,术前的床上大小便训练,呼吸系统训练,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也让他们身心疲惫。记得一位老爷爷刚一开始非要闹着回家,他的经典台词是:那是在折腾。后来经过我们认真细致的沟通,最后不仅做了手术,术后还非常配合地做康复训练,恢复的非常满意,出院时笑着说:“还真叫你们折腾能跑了。”

3心理康复的护理方法:

3.1把心理康复做为机能康复的枢纽,以心理康复促进和推动机能康复。调动积极的心理因素,提高其积极性,增强其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参与和投入机能康复训练。如果心理障碍存在,表现的自然是消极的情绪,主观上不配合或者流于形式。护士来时象征性的动一下,真正起不到锻炼的目的。再好的训练指导也无济于事,所以只有在心理上意识到功能锻炼对整个机体康复所起的作用,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功能锻炼,所以心理康复在全面康复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3.2心理康复护理对护士的要求:护士的言行举止,面貌态度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心理状态。尤其对老年患者更为突出。良好的语言行动,和蔼可亲的态度,饱满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认真精湛的护理操作技术,都可提高病人的情绪,增强其康复的自信力量。护士的语言对病人的心理康复尤其重要。要求护士注意说话的技巧和内容分寸、善于使用美好语言,使人听了心情愉快,感到亲切温暖,还有治疗疾病的作用。语重伤人不可取,言过其实要不得。例如面临一位高龄患者说:“你看你笨的,,都教你无数次了,怎么还不会?”这种语言不仅伤人,还会加重其心理负担,也违背了我们的职业道德,绝对不允许。要对病人进行耐心的康复知识教育,同时还要让其正确认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康复观。

3.3尊重病人的人格,护理要不厌其烦,不嫌弃,不鄙视,反复多次地讲解.沟通,在尊重中让病人消除心理障碍和自卑情绪,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感到与正常人一样,获得平等的权利和地位。

3.4善于观察患者的心态反应,对于反常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不可忽视,以防意外的发生。

3.5“鼓励.表扬”是培养积极情绪的心理康复方法之一。对训练不成功的动作,对不到位的动作,不可指责,而要耐心指导,甚至是不厌其烦的帮助其进行。对于训练中笨拙的动作,不得急躁,而应鼓励,对每一细微的进步都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这样才能消除或减轻病人的心理障碍,打消其顾虑,增加信心,从而使其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下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3.6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性格爱好。在较短时间的接触中使患者感到受尊重,受重视。把忧虑恐惧心理转移,解除其心理负担。

3.7积极的暗示可以使病人有意无意地在心理活动中受到良好的刺激,从而精神振奋,促进疾病向积极方向转化。

4运用总结:

在心理康复指导下,逐渐使认识得到转变,并且树立起新的生活目标,发挥自己的健康机能优势,积极投入康复训练,向着新的生活目标奋斗,以最大的努力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尽快恢复其身心健康,回归社会,回归家庭。这就是心理康复最应该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骨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杜克.王守志

[2]华蕾.34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08)

[3]陈丽.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指导[J].临床医学,2005(04)

老人术后康复训练篇9

【关键词】骨关节炎,膝;老年病;关节部位注射;膝关节镜手术;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综述

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又称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病或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是骨伤科常见的一种以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甚至关节畸形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1]。门诊膝痛患者有1/2以上是因为骨关节炎而就医,60岁人群中,50%在x线片上有骨关节炎表现,其中35%~50%有临床症状;75岁以上人群中,80%有骨关节炎表现,年龄越大,骨关节炎出现临床症状者比例越高[2]。我国老年人的koa主要由于关节退变,关节软骨变性,继之出现裂隙,软化或剥脱,骨质裸露,软骨周围组织增生,骨赘形成,造成关节活动受限。当增生的骨赘压迫刺激其周围的软组织及血管神经,引起无菌性炎症时,则会出现关节疼痛或肿胀[3]。近年来老年koa西医治疗护理方法逐渐增多,本文就其护理现状进行综述如下。

1关节部位注射的相关护理

用玻璃酸钠治疗koa,能够给患者补充外源性玻璃酸钠,提高关节液内玻璃酸钠的含量,使软骨表面形成自然屏障,减轻或消除关节的摩擦,改善滑膜的生物学功能,恢复和稳定关节内环境,重建koa关节内已被打乱的平衡系统。玻璃酸钠治疗中度骨关节炎的远期疗效较好,7年后的有效率占66.5%,可见使用玻璃酸钠注射疗法治疗中度koa可以延缓病程的进展,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4]。

陕海丽等[5]对28例老年koa患者在首次、第2次、第5次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过程中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及实施护理干预,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得出患者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实施注射前及注射后的护理干预,以达到最满意疗效。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在第2次注射前,患者的紧张心理、担心穿刺疼痛及对注射技术的信任度均有了明显改善。李勤[6]

对56例老年koa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配合系统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且在护理过程中发现,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显得尤为重要。赵勇等[7]采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结合康复训练治疗koa患者30例发现,对早中期koa疗效较好,对重症患者或反复治疗无效者,建议其采用膝关节手术治疗,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术后进行康复训练指导,使患者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刘润森等[8]采用骨肽注射液、玻璃酸钠配合中药熏洗治疗koa患者110例,并与106例予膝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配合口服吲哚美辛及维生素b1治疗组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89.09%,对照组有效率占75.4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齐光华[9]用熏洗方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koa患者55例,并与55例单纯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患者对照。疗程1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疼痛程度变化、不良反应、复发率等的差异。结果两组缓解骨关节炎患者静息痛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在改善koa的运动痛和koa关节活动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行膝关节镜手术的相关护理

关节镜具有视野开阔、操作方便、诊断明确、创伤小、疼痛轻、皮肤瘢痕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同时辅以正确的康复护理是膝关节镜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能有效改善和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肌腱和关节囊粘连和挛缩,软化瘢痕,恢复关节和肢体功能。张锡梅[10]对34例老年koa患者实施膝关节镜手术,并配合因人而异的个体匹配性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达到了良好的疗效。熊彦等[11]采用orem护理模式护理27例老年koa关节镜治疗术后患者,并与27例按常规护理患者对照,结果自护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时、术后3个月、6个月hss评分依次明显高于前一时间段(p<0.01);在出院时两组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3个月、6个月hss评分自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杜艳霞等[12]对544例(623膝)koa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根据骨关节炎及老年患者的特点,术前详细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饮食的指导;术后除观察术侧肢体情况外,加强全身情况观察

指导患者进行早期股四头肌肌力和关节活动的功能锻炼。结果本组544例(623膝)优良率86.9%,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保证了手术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乔玉宁[13]对64例老年koa患者实施关节镜手术,配合因人而异的个体匹配性围手术期护理,达到了良好的疗效。本组6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生活均已自理,疼痛明显缓解。覃瑜芳等[14]对234例老年koa患者行膝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手术,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进行术前评估、术后预防并发症、积极有效的功能锻炼等护理。结果234例患者均进行3个月至4年

的随访,按膝关节功能评定其疗效,优良率达86.3%,无明显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应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合理的功能锻炼亦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马辉等[15]对57例(62膝)koa患者行关节镜下手术及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术后常规功能锻炼及中药辨证口服治疗。中医康复治疗于术后1周应用中药汤剂,同时配合“补正续骨丸”可以起到补肾强体,续筋接骨的作用。结果随访3个月及1年后复查,随访3个月优良率占82%,随访1年以上的优良率占73%,术后大多数患者局部症状得以改善,关节活动情况好转,未出现其他并发症。

3全膝关节置换的相关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现代骨科发展中非生物材料与生物材料相结合的一种先进的治疗方法,是患者膝关节破坏到最后阶段的治疗手段。手术技术日趋成熟,而手术效果则与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好坏密不可分,早期、系统、有效的康复训练是重建关节活动度、有效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就显得尤其重要。沈勤等[16]对23例老年koa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讲解膝关节康复训练的一般程序,指导并帮助患者掌握增强肌力和恢复关节活动度的方法及要领,术后麻醉消除就开始按程序行康复训练,1周后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估训练效果。结果本组23例术后6~12个月膝关节可自由屈膝90°~100°,无疼痛,关节稳定,可以无限制地自由活动。张小林等[17]对58例(74膝)老年患者行tkr,通过掌握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原则,针对不同患者的个体特点,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指导,经过随访无1例发生并发症,效果均满意。因此,精心系统的康复训练指导是tkr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贺建华等[18]对接受tkr的老年患者21例(36膝),入院后随机分a、b两组,a组实施系统功能训练,b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a、b两组在术前及术后3周末hs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贺建华等[19]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将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26例(45膝),入院后随机分为研究组13例(23膝)和对照组13例(22膝),两组患者均采用骨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自我效能理论指导护理实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自我效能评分及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能充分调动患者自身潜能,增加患者自信心,提高训练效果,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早日康复。张国妹等[20]探讨生物冰袋冷敷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和止疼的效果,将5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术后采用常规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观察组27例除术后采用常规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外加冰敷护理。分析患者疼痛分级,评价患者满意度,记录术后出血量和肿胀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出血量分别为(266.3±100.00)ml和(470.0±148.65)ml,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疼痛分级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肿胀消退时间分别为(5.50±1.77)d和(7.19±2.01)d,两组肿胀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生物冰袋冷敷能有效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减轻术后患肢疼痛,缩短患肢肿胀时间。金小鹿等[21]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夹管和冰敷的护理方法,选择行单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5例,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夹闭引流管和冰敷等措施;而对照组患者20例行常规处理,即置管持续引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疼痛程度和肿

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12,24,48h切口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患者术后24,48h疼痛评分和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痊愈出院。结果表明,早期夹管和冰敷能有效减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出血,减轻疼痛和肿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4展望

目前对于koa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以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缓解症状为主,但由于其胃肠道、肝肾及心血管等方面的毒副作用,使临床应用受到较大限制。关节镜手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会对膝关节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由于膝关节在下肢功能中的作用、手术本身的特点,术后的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显得尤为重要。以运动疗法为主的非药物治疗备受重视,但适用于koa患者的确切的运动治疗“公式”还没有产生[22]。非手术疗法并不能解决所有koa问题,不同严重程度koa对非手术疗法疗效反应不同。医护人员有必要加强评价非手术治疗、关节镜和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及相关护理不同程度koa的疗效研究,为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及相关护理方案提供量化标准。koa产生症状及功能障碍的因素较多,临床上综合疗法能针对多种因素治疗,疗效优于单一疗法,这点在综合治疗与单一疗法相互比较研究中也得到证实。近年来许多外治法治疗koa,有疗效好、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等特殊优势,但有待挖掘整理提高推广。

5参考文献

[1]彭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生:医学专业,2013,15(1):7-8.

[2]梁成义.医用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9,33(7):527-529.

[3]王光辉.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6):121-122.

[4]苗贵强,谭文成,吴昊,等.玻璃酸钠治疗中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j].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2):218-220.

[5]陕海丽,程莉,杨彦文.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患者注射施沛特的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248-249.

[6]李勤.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6例心理与康复护理[j].云南中医药杂志,2011,32(1):71-72.

[7]赵勇,陈海波,覃旭,等.玻璃酸钠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疗效分析[j].颈腰痛杂志,2009,30(4):378-379.

[8]刘润森,李维忠.骨肽注射液、玻璃酸钠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1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0,42(8):53-54.

[9]齐光华.熏洗方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1):248.

[10]张锡梅.关节镜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4例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6015.

[11]熊彦,刘婷.orem护理模式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右江医学,2009,37(4):396-398.

[12]杜艳霞,曹虹.关节镜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护理及康复锻炼[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0(5):70-71.

[13]乔玉宁.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治疗围手术期护理[j].淮海医药,2008,26(6):563-564.

[14]覃瑜芳,金先跃,唐四桂.老年性膝骨性关节炎等离子刀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广西医学,2008,30(5):

757-758.

[15]马辉,付博.老年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手术及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

895-896.

[16]沈勤,郑绿林,张晶.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j].甘肃医药,2011,30(9):

555-557.

[17]张小林,徐菊芳,侯瑞莲.老年患者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的康复护理[j].当代护士,2011(7):

139-141.

[18]贺建华,岳春生,朱文雯,等.系统功能训练对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1):1093-1094.

[19]贺建华,岳春生,赵雅辉,等.自我效能理论在老年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9(9):45-46.

[20]张国妹,姚剑英,周玉娟,等.生物冰袋冷敷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2011,32(19):2616-2617.

老人术后康复训练篇10

【摘要】目的:对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内并发症发生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有效地预防、管理并发症的产生以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方法:对本次收集到74例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与其他32例同类病例进行系统性回顾并作对照试验,从而分析探讨提高中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安全性的方法,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另外,对本次收集到的中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第一要制定严密的护理措施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对于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检测,做好必要的临床护理结果:两组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其术后并发症及后期的恢复情况差异显著。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行髋关节置换术首先要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在无菌环境下操作,以预防感染,术前要予以充分的病情评估。因为患者年龄的特殊性,其心理方面的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要鼓励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手术,术后及时有效的对并存症进行控制和治疗。经过术前正确处理以及术后积极预防,使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关键词】中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危险因素;预防护理

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能有效缓解因为关节疾病所带来的痛苦,但因其年龄的特殊性及身体机能、抵抗力不断下降,从而使得手术耐受性差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的难度。现就收集到的74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和其他32例同类病例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次收集到的74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作为治疗组,将其他32例同类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男性32人,女性42人,年龄4688周岁,平均年龄64.25岁。观察组男性13人,女性19人,年龄46―89周岁,平均年龄65.34岁。经统计学处理p0.01,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1.2术前护理

因为患者年龄的特殊性,术前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以满足术后排便以及临床对的要求;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咳嗽训练,以加强心血管疾病高耗氧训练,戒烟、戒酒;饮食指导,合理的饮食对于疾病的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饮食方面适当的增加蛋白、维生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以促进患处的愈合,增强手术耐受力。清洁病室环境,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术后安排单人间或双人间,避免与有感染创口的患者同处同一间病房,减少探视人员。为日用紫外线空气消毒病房,防止交叉感染。

1.2术后处理

术后的及时护理也是极其重要的,对此应积极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和适当运动,为了避免术侧髋关节置外旋内收位,还要定时翻身,适当锻炼屈髋肌和股四头肌及其他周边群体肌肉。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10--15天。

注意事项,在指导患者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一定不能操之过急,要注意幅度、整体协调性和强度,预防因为强硬牵拉而导致的患者疼痛和骨折,以免影响到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术后康复效率。手术后患者在两个月内应该使用步行器或者是双拐;在第三个月使用单拐,注意在使用单拐时健侧握拐,上楼时先抬健肢,防止屈髋大于九十度;患者在出院3个月后可以放弃拐杖或者用手杖走路。

1.3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治疗组23例患者术后开始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坐骨神经拉伤,后逐步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后神经功能逐渐恢复;出现术中股骨劈裂骨折4例,及时采用捆扎法进行手术,术后患肢牵引制动2周,6周---12周后经复查,骨折部位开始慢慢愈合;5例切口浅表感染经早期引流,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伤口愈合良好;4例褥疮,根据其病变程度做相应处理;3例肺部感染和4例泌尿,进一步应用抗感染治疗5~8天后症状消失。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

2结果p

3讨论

髋关节是典型的球臼关节,由髋臼、股骨头、股骨颈组成,下方与股骨相连,承受体重和人体的直立行走。针对中老年人的特点,对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实施科学的康复护理有利于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做好术前的术前康复指导,对患者进行适应性训练、指导患者行深呼吸和咳嗽训练、饮食指导等指导有利于使患者以最好的心里状态和心理状态去接受手术;患者手术后,通过对患者进行指导、翻身指导、患肢功能锻炼,有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导致异位骨化;对患者进行出院康复指导有助于患者稳固病情,早日康复。所以对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入院前、术中、术后至出院后全面康复护理直接关系到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有利于保证髋关节置换成功,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陈睿,许燕杏.康复训练程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9):817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