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建筑的技术性十篇建筑的技术性十篇

建筑的技术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9:42

建筑的技术性篇1

近几年来,我国建筑工业更新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同类型的新技术工艺,无论对于工业建筑还是民用建筑,它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它是高分子聚合物水分散体的一种,被称作丙乳,化学上有一个特殊名称是丙稀酸酯共聚乳液,该乳液配置的砂浆性能非常优秀,其中有粘结、抗冻、防渗、抗氯离子渗透以及耐磨、耐老化的优良性能,在我国的各个行业比如水利、公路、桥梁、化工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在针对钢材结构以及钢筋砼结构的防渗与修补工程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该砂浆对于一些化学介质腐蚀具有一定抗性尤其是针对稀酸、尿素等,在建筑工程上,此砂浆扮演了一种综合角色,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应用方面,对于自来水厂水池以及游泳池的防渗水,家庭厨房,封闭式阳台的防水等方面起到的作用非常大。该砂浆具有一系列优良特点,首先在粘结性能上性能突出,在于普通水泥的比较过程中,它和同灰砂结合比老式砂浆与钢板的粘结强度至少高了四倍。当然这仅仅是丙乳砂浆的众多优点中的一个罢了,它与混凝土结合就会产生高强度的粘结度,它无限接近于基底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性能非常优秀,可以作为一种高品质的粘结修补材料。第二个方面,丙乳砂浆具有很强的渗透能力,它的密实性远优于同灰砂比普通砂浆,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提高8倍以上,抗水渗透性提高3倍以上,2天吸水率降低10倍。第三,耐腐蚀性好。丙乳砂浆能耐2%以下硫酸,5%以下盐酸、硝酸和氢氟酸,20%以下氢氧化钠、氨水、尿素、乙醇、苯及多种盐类的腐蚀。第四,优异的抗冻性能。快速冻融循环300次,丙乳砂浆的相对弹性模量仍在95%以上,失重几乎接近于零。第五,丙乳砂浆具有很强的力学性能,在和同灰砂比与普通水泥砂浆相比较,其抗拉强大,抗折强度很高,前者提高35%后者提高50%。提高了1.3倍的极限延伸率。并且其具有显著的抗裂性,能够降低弹性模量。第六,它还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它的性能测验的环境是2160个小时的碳弧灯紫外线照射,其抗老化的能力比普通水泥砂浆高得多。

节能建筑技术方面的应用

建筑工业中的节能建筑技术日益广泛,其中的佼佼者是多高层钢结构技术,该技术以轻质却高强结构为其主要优点,一方面拥有很好的抗震能力,另一方面又符合设计环保要求,不仅减少灰色五,并且在某种层次上使施工周期大大缩短,结构构件实现标准化。该结构体系有一系列的体系组成,其中的框架-支撑体系,抗剪支结构以及框架剪力墙结构等体系包含于多高层结构体系中。其结构体系中的组成越来越多,使其体系越来越复杂,一方面增大了它的抗震能力,另一方面增加了它所能达到的高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的。框架结构和框架-支撑结构广泛应用于三到六层的建筑,但是其中的框架结构不能应用于七到十二层的高层楼房,非常适合用框架-支撑体系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与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应用,适合于13层以上的楼房。这样进行恰当,合适的结构安排,不仅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还满足了建筑与构造的需要。在众多建筑中,上海的环球金融中心,中心广场大厦还有中央广场大厦等都是多高层钢结构的标准运用。随着多高层框架结构技术的日益更新,其进一步的强化合适合理的结构优化值得我们探索。如果我们仔细的查看世界建筑历史,我们不难找到,钢结构技术及时在国外建筑也有超过百年的历史,其发展比较快的是国外钢结构住宅。根据相关数据部门调查,住宅建筑中的四分之一广泛运用钢结构技术。但是从我国钢结构建筑离殇来看。它主要应用于仓库,体育馆等工业建筑与公共建筑。这种钢结构的建筑技术在那时非常受限,同时随着经济的更新,建筑行业的发展,钢结构技术逐渐在民用住宅中推行,这种趋势是大势所趋。从中可见多高层钢结构建筑技术对于我们未来的建筑行业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甚至可以成为未来建筑工程的主流。

建筑的技术性篇2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技术,适应性

1概述

我国的资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生态保护观念逐渐强化,环保产品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一致青睐。对于建筑行业来说,生态小区也成了居民购买的热点,反映出人们内心深处已经树立了较强的生态意识。不过,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对生态建筑的研究却较为滞后。关于生态建筑技术以及工艺的研究依旧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都是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技术与工艺,还未能建立起和我国适宜的生态设计方法。使得国内生态建筑成功案例不多,很多的建筑均是打着生态建筑的旗号,却未能达到生态建筑的要求,仅仅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炒作的一种手段。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主要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适应性的生态建筑技术理论以及方法。依照发达国家生态建筑技术理论与方法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非常的方便,不过和我国的国情却不适合。发达国家采用的生态建筑技术一般技术较为复杂,而且建设过程中成本花费大。但是,我国目前依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技术以及科技等方面还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所以,应当研究与我国国情更为适宜的生态建筑技术,确保生态建筑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才能确保我国生态建筑得以快速发展。

2生态建筑技术获取的途径

2.1模仿生物的生态建筑技术在建筑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在很多方面均受到了自然的启示。生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自身的各种机能得以完善,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才能得以生存。建筑工程要是可以拥有和生物相似的一些性能,便能够很好适应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所以,在生态建筑技术的获取过程中,吸收生命系统的运转规律,把这些规律应用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之中,使之逐渐发展成为生态建筑技术,确保建筑工程能够和自然环境更加协调。生态建筑技术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生物加以模仿,无论是生物形态、结构或者运动方式等,均能够运用到建筑设计之中,这样便能够让建筑工程拥有和生物相似的一些优势,实现建筑工程和生态环境和谐共存的目标。2.2模仿机器的生态建筑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能源节约以及资源节约,无论是应用哪一种技术手段,均希望能够获得最高效率,机器则是高效率的代表。在进行机械设计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原则便是效率最大化,同时,机械设计领域一些非常成熟的工艺技术,也恰恰是生态建筑需要的技术,例如,空气过滤技术以及降温技术等等。所以,在获取生态建筑技术的时候,通过模仿机器,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也逐渐的向着智能化、自适应性以及高度可调性方向发展。所以,在生态建筑技术模拟机器的过程中,模拟对象也不再是僵硬并且冷漠的机器,越来越多的模拟智能、可调节性机器,智能化生态建筑随之产生。2.3模仿传统建筑的生态建筑技术在传统的建筑之中,有不少方面均体现出了生态理念,应用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统的建筑技术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其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与生产过程中而积累的一些经验结晶。传统建筑技术很多都是依照自然规律逐渐形成的经验总结,和现代化建筑技术对比而言,传统的建筑技术更加尊重自然,更重视和生态的和谐统一。传统的建筑工程就地取材、因地制宜,此种理念与方法和生态建筑技术的节能降耗、尊重环境理念恰好契合。所以,模仿传统建筑,对传统建筑中的技术进行深入挖掘,吸取传统建筑技术的经验以及方法,可以为生态建筑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可靠保障。

3生态建筑技术与适应性的关系

生态建筑技术的复杂性以及经济性因素会影响到生态建筑技术的适应性。要想确保生态建筑的建设目标能够最终实现,应当拥有一定的技术支撑,技术拥有的复杂程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该种技术被接受以及传播的情况。一些较为简单的技术,因为更加容易被人们所学习与掌握,因此该种技术也拥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但是,一些相对复杂的技术,因为在进行学习以及应用的过程中,均存在较大的困难,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导致此种技术应用范围会相对窄。例如,现阶段高技术生态建筑应用到的技术工艺较为复杂,还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以及数值分析,通常建筑师都不能全面掌握与该项技术有关的知识,导致高技术生态建筑在实际工程项目建设中仅仅代表了一种口号,基本上没有应用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另外,生态建筑技术适应性还与经济性存在紧密联系。一般较为简单的技术,所需的成本相对较少,较为复杂的技术,所需的成本相对较多。技术从根本上讲属于劳动形态,其和人类的活动存在直接性联系,技术行为几乎都是经济行为。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选择建筑技术时,很大程度上会受制于经济条件。要是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出现不一致情况,经济性因素便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属于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因为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不高,在技术、材料以及资金等方面都不够健全,要是采用技术水平非常高的技术来建设生态建筑,存在较大的困难。所以,通常情况下会采用一些经济性更为优良的中等技术以及低技术。就算是在发达国家,一些一般性质的建筑工程,对于技术的经济性要求也非常高,通常不会采用成本较高的技术。

4提升生态建筑技术适应性的策略与途径

如果想保障我国的生态建筑行业能够得以稳定、健康发展,最为重要是要选择更为适宜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一些生态建筑技术,并加以推广应用。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拥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其一,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整体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均不高,很多区域的经济状况依旧属于欠发达状态;其二,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均衡,我国的东部沿海区域,社会与经济均发展到了相对高的水平,但是,我国的西部地区,大部分都发展缓慢,经济与科技发展速度依然处于相对低的水平。所以,在进行生态技术的适应性研究中,还应当制定出更加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生态建筑技术发展策略。首先,应当重点研发中等技术以及低技术,让生态建筑技术的成本更低,在实际应用中更为便捷,确保此种生态建筑技术能够广泛的应用到一般性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其次,对于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逐步推广高技术生态建筑,这样不仅能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发挥巨大的宣传以及推广作用。还能够确保我国的生态建筑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再将高水平的生态建筑技术不断推广应用,有效的减少建筑工程建设中资金投入,并推动生态建筑技术的发展。

5基于适应性的生态建筑技术实际应用分析

5.1项目简介某建筑工程所在区域地势平坦,工程的总建设面积为18061m2,要建设成为甲级写字楼工程。该建筑工程拥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该建筑工程地处城市中心区域,周围交通十分便利,和火车站距离非常近,而且周围主干道具有城市二环线路连接,附近的有几条较大的商业街,还有文化街区,拥有浓厚的商业氛围,同时也拥有一定的文化氛围。5.2生态建筑设计策略此次设计的原则是多功能性、紧凑性以及紧密联系性,这样的设计原则更加符合未来写字楼工程发展要求。进行建筑设计时,利用绿色生态建筑技术,确保建筑工程的生命周期成本有所降低,设计过程中重视建筑技术选择、材料选用、自然通风以及景观设计,确保建筑工程能够更加的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特征,可以更有利于实现生态建筑的设计目标。建筑物基础设施设计与建设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当地资源以及再生材料的应用。5.3雨水回收利用设计利用生态建筑技术,构建雨水收集、处理和再利用系统。系统设计的原则是确保在进行雨水处理的过程中,尽可能少的消耗能源,不仅有效的提升雨水综合利用率,同时还要确保废水排放到城市污水管网之前能够达到排放标准。在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应当根据坡度不同,充分利用地表植被的过滤作用,建立起完善的、节能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该系统设计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5.4隔热材料应用该建筑工程的窗结构,是采用断热铝合金框架结构,在窗户结构的框架之中,加设有硬尼龙隔断层,保证了窗户结构拥有的透风系数达到0.3m3/h,隔音性能超过40dB。窗户的玻璃材料是应用低辐射中空氩气玻璃材料,这样的材料不仅拥有较好的透光性,能够确保在气温较低的季节获得充足阳光,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阻隔室外辐射,确保气温较高的季节有效的隔离外部热量。同时,在窗户结构中还加设了陶土百叶和玻璃幕墙,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这样的设计可以阻隔约80%的太阳辐射。5.5自然通风设计建筑工程的向风方向,加设了一些通风百叶,而且建筑中庭栽种上了较多的绿色植物。若是外界空气流通至中庭结构位置时,由于受到绿色植物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吸收空气中热量,降低空气温度。另外,空气还会向楼梯间流动,从而产生“烟囱效应”,更加有利于建筑物内部的节能。建筑物内、外空气流通示意图如图3所示。

6结语

由于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技术的经济性会对适应性产生较大影响。生态建筑技术对生物的模仿以及对机器的模仿较为复杂,也要求要具备相对高的经济技术,比较适宜应用在一些发达区域。而通过挖掘传统建筑中的生态设计方法以及经验等,构建更加适应我国国情的、完整的低技术体系,从而确保生态建筑能够实现普及。

参考文献:

[1]吴尧,袁巧兰.无锡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营造技术研究[J].创意与设计,2016(1):46-50.

[2]张亮山,冉茂宇,袁炯炯.闽南大厝的窗与屋顶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分析[J].华中建筑,2016(12):139-143.

建筑的技术性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重要性

在新时代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筑工程市场化的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以及市场竞争力,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行业内巩固企业的地位。因此,施工单位也必须重视对工作施工质量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技术管理工作,改变过去对工程“三线”、工序交接的简单检查和监督,切实做好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以下是关于关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重要性的论述。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定义和主要作用

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具有重要作用,而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对企业经济效益也起决定性作用,因此,现代化的施工企业必须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合格,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的定义是:利用科学的施工方法,系统性的进行计划、决策、组织及指挥所有构成施工技术的各要素和技术活动,同时根据施工需要随时控制和调节[1]。

其中,构成施工技术的各要素包括了技术规程,技术标准,技术装备、情报和人才等标准,是支持施工技术活动的主要依据。技术活动包括了编制施工的组织设计、熟悉掌握施工图纸、技术交底、质量检验、验收工程等工程建筑过程中的全部技术工作。其主要作用是确保工程施工符合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要求,确保施工设计程序的顺利有序进行,同时提高施工单位的综合管理水平,提高技术人员的能够敏锐发觉及处理技术质量事故的业务水平及早,有效控制企业的成本,确保工程质量符合人民需要。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重要性分析

2.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是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综合管理水平的具体表现,也是施工单位技术力量的实际运用表现。通过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降低企业处理事故的经费,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优化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流程,增强现场材料管理、机械设备施工配合、人力资源组织设计等工作的科学合理性,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2.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的白日化、建筑材料价格的透明化以及人力资源成本的大幅度增加,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上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少,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措施,通过提高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合理进行材料、人力等施工安排,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以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一是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能够帮助施工单位迅速处理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技术问题,减少因为问题产生所带来的人力或机械闲置等浪费。二是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在因为外委施工或供应商等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问题谈判中,迅速明确指出问题发生原因,有力的保障了企业的经济利益。三是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对设备操作工人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使用设备和保养维护设备的能力,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施工故障费用和设备停工费用,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四是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通过充分发挥设备、材料、施工人员的潜力,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五是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有助于施工的有效开展,促进施工技术的改革,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2]。

2.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比如受天气影响较大,建筑的类型有多种多样,工种也十分复杂对技术的综合运用要求较高,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认真做好工程测量及放线工作,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和控制,提高施工技术问题的解决效率,加强对施工技术参数的控制,提高工程施工建设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技术方案、组织措施、工艺流程、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措施以及检测手段等。只有综合考虑工程实施条件和需求,从技术、管理、经济、组织、工艺、操作等方面综合分析,确保施工方案的技术具有可行性、采取先进的工艺、经济效益较高而且操作方便,从而加快工程的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此外,还应该在工程建设中多加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促进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提高。

2.4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档案管理重要性分析

施工技术档案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对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意义重大。施工技术档案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核定记录、设计变更记录、违约索赔记录、现场签证记录等原始记录资料,是工程竣工结算的主要依据,因此,如果这些技术档案资料管理不到位,会导致原始记录失去其应有的法律效应,比如违约索赔记录破损的话,会造成企业损失的增加;设计变更记录下发不及时,会造成返工重做增加不必要的工程费用;现场签证记录管理不妥善,确实或遗失,容易导致工程结算出现纠纷情况,损害企业的经济效应。另一方面,工程档案的严格管理与工程质量问题息息相关,应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详细性,以保证工程出现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及时翻阅施工技术档案,了解该施工环境的实际情况和考察结论,以尽快找出发生问题原因并采用有效措施解决,保证工程质量安全[3]。

3.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实施方法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有:一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管理体系并通过实践工作验证不断完善,明确施工单位不同部门和工作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技术施工规范要求,监督工程工作人员按照制定好的施工方法和工程质量标准进行施工,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合格。二是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配合技术管理体系使用,把奖惩制度和工作职责结合,促进施工人员的责权统一,实现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实施,促进工程质量安全[4]。

4.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重要性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对企业的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工程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良好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有助于提高施工单位单位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降低工程成本,有助于施工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工程质量安全的保障。因此,每个施工单位都必须深刻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重视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有效、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促进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郭方龙.关于建筑工程技术管理重要性的分析[J].今日科苑,2009,(16):86.

[2]曾坤塔.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广东科技,2007,(10):192-193.

建筑的技术性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重要性;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带动了技术的进步,建筑施工技术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筑工程技术资料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之一,能全面的反映施工全过程,也是评定工程质量等级的主要凭证,因此,整理一套齐全完整的技术资料十分必要,而对资料的管理尤为重要。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重要性

(一)、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是对工程质量的见证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以工程技术施工资料为参考进行的,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可以说是对工程质量的客观见证。

(二)、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是建筑后期工作的参考

城市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和商业建筑,并不是建设完成后就不再变动的。建筑自身的损坏、自然侵蚀,以及使用功能的变化,都必须对建筑进行适当的维修和改建。这时,就需要建筑的施工图纸和相应的数据来进行指导,确保改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作用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应用。

(三)、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体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是由施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技术文件数据和材料转换而来的,同样是工程承包合同的组成部分,与工程主体一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反映和记载建筑单位主体和施工过程的重要资料,也可以说是建筑单位施工的重要成果,对施工过程进行指导,代表了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二、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范围及内容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记录文件,是由纸质资料及多媒体资料组成的记录整个施工过程的鉴证。由于建筑工程属于掩盖型隐蔽工程,因此建筑工程技术资料能够全面反映和还原不同施工阶段的施工状态。考证不同的施工阶段是否符合相关的技术要求,工程技术资料也工程验收过程中评定工程质量等级的主要依据。因此整理一套齐全完整的技术资料尤为重要,由此可知,要使建筑工程达到安全可靠的使用性能,则必须严格做好建筑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工作,只有确保设计及施工过程的规范,才能保障建筑工程的特性实现。要保障建筑工程设计及施工的规范进行,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设计及施工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建筑工程设计及施工的过程管理及记录。在设计质量、施工质量上逐项落实,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设计及施工质量!最终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管理体系及监督

资料记录严重滞后,目前部分偏远地区的建筑企业观念陈旧,将资料记录整理和实际施工严重割裂,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思路和监督体系。施工企业只注重施工结果和生产效益,忽视工程技术资料记录和管理。往往存在事后补资料的情况,部分施工企业缺少资料管理的相关管理规定,无规可依。最终导致现场资料管理工作混乱,资料记录无法准确反应施工过程,也达不到监督和记录的作用。

(二)、施工材料不能跟进施工进度

控制好施工材料就是对建筑施工的控制,也是与传统的质量试验管理体系和统计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区别。因此,施工材料要跟上施工进度,不可以在施工以前或者在施工结束后得到材料。而我国的建筑工程现状却是与此相反的,不是材料先于产品合格证,质保单和材料试验结果送到施工现场,就是在有些项目的相关资料在所有施工项目完成后才一被收集整理。施工资料要时时刻刻跟上工程进度,才可以满足工程的需求,也是工程如期完成的保证。

(三)、竣工资料严重造假

乱签字乱盖章现象严重,由于部分竣工资料不符合文件规定,或者不符合档案管理规定。部分施工单位罔顾施工事实重新伪造过程技术资料,重新签字重新盖章,导致资料造假情况严重,严重违反档案管理规定和要求。

(四)、相应的管理人员对工程技术资料的不重视

施工前的施工图和施工后的竣工图是不一样的,在施工过程中,变更是普遍存在的。如果竣工后,管理人员只是在竣工图上盖一个图章,而不将变更标识在竣工图上,一旦工程出现问题,却没有相关的资料做依据,就很难对工程进行修正,同时也会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此外,建筑工程技术施工材料不同于其他资料,是一项及技术与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建筑工程技术施工材料的管理,需要管理人员有一定施工技术知识。然而,现实中管理员对相关施工技术的知识并不是很了解,也很少与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在管理中,一般都是各自做自己的工作。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多数是凭着自己直觉做事。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使得编制不能顺利进行,工程资料也无法实现统一。

三、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施工资料管理部门

施工技术资料控制等级分三级:项目经理向公司分管技术生产的经理签定责任制;技术员向项目经理签定责任制;资料员向技术员签定责任制,各相关人员也须签定资料工作协调负责制,比如:材料员每次购多少材料要通知资料员,以便达到一定的批量取样及送检,且及时向经销商索要产品合格证与检验报告;质检员每个工序的检查结果均要如实告诉资料员,以准确填写具体内容;技术员在施工组织、测量放线、工程变更等重要环节中要及时通知资料员,特别是工程竣工图的绘制,更需技术员与资料员一起就变更单逐条地修改,为以后的改(扩)建工作提供有据可查"真实可信的资料。

(二)、确保施工材料的与时俱进。

保持施工资料的及时性对现场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可以反馈施工进度和质量。为了确保施工资料与其他技术资料的相适应,也要与施工进度的同步进行。只有施工资料具有及时性,才会使得施工资料具有可预控性和可追溯性,另还可以让过程控制的目的达到,而做到施工资料的及时性,先要做到施工资料的完整以及正确。为确保施工资料的及时性,要对施工资料加强预控和协调,企业应该根据资料管理标准和规定来安排工作落实到个人。做到施工资料的规范化就要把施工资料进行收集、整编、查阅、保管和归档。为了令施工资料管理工作不发生随意性和片面性,我们要对资料的工作人员以及其在收集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进行规范,使得这些行为有依据,以便日后的审查。

(三)、保证竣工资料的真实性

保证各种技术资料的真实性当前我国许多工程项目的技术资料均是后整理而成,不但不能真实反映工程实况,而且极易造成工程技术资料混乱,失去其作为工程档案的意义,所以工程检测单位要对试验负责,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出具试验报告。与此同时,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要增强对施工项目的监督检查,不仅要检查质量安全,同时也要检查技术资料,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增强管理,发现有做假资料、出具假试验报告、不履行监督职责的行为要及时制止,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以保证工程技术资料的真实性。

(四)、重视对资料的管理

要想对工程技术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就要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提高其思想意识。施工单位负责人作为公司的领导层,应该以身作则,高度重视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要加强对人员、资金、设备的管理,以保证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加强对工程师、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使其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技术材料方面的内容容,方便及时进行施工现场工程状况的记录。专业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也应该不断的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使其在资料管理工作中能够发挥主力军作用。

结束语: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对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和技术要求都很高。所以需要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制订一些具体措施,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利用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颜霞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及方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9:227.

建筑的技术性篇5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具有沉浸性(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on)和构想性(imagination)三个最基本的特征,简称3i。1.沉浸性。过去人们通过传统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只能从事物的外部去观察计算机处理建筑模型及图像的结果。而有了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观察者可以到计算机创建并由系统所制造的环境中,使人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2.交互性。传统的人机交互只能通过操作键盘和鼠标等外部设备与虚拟环境中的数字化信息(图形、图像与三维模型)发生交互作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利用头盔、手套、眼镜等多种传感器与多维化的虚拟环境信息发生交互作用。3.构想性。构想是人们复杂思维活动的方式,在头脑中创设建立在知识经验基础上的理想的超现实环境,它不受时空和技术限制,但是如果要使这种构想的环境与人的感官发生关系,如视觉、触觉、听觉、味觉等,则要受到技术的限制。传统技术只能实现人们在视觉层面上作为观察者身份进行认知和感受,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从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环境中得到启发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并萌发新意,这就充分体现了人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的主导作用。虚拟现实技术在少数民族濒危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更加有效率的对典型的少数民族建筑文化进行复原或创新设计,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财力、人力和物力,能够长期保存并不断完善。由于古文化建筑遗产不可再生,而对于濒危建筑修缮保护方法是多样的,选择什么样的保护方案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保护效果。随着科技的进步,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为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提供了另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建立古建筑的数字档案对濒危古建筑的保护和延续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已经认识到虚拟现实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并为一些世界文化遗产制作了虚拟现实的系统来对其进行保护,如意大利罗马城的虚拟现实系统,这个项目由多国专家共同合作完成,包括美国、英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的优秀专业人士。罗马古城的虚拟现实系统向人们展示了罗马昔日的辉煌,在这套系统中共展示了大约30多个建筑的外观和内部,项目工程巨大,让人们感受到罗马古城的风采。中国对圆明园古建筑群做了虚拟现实复原,这个项目由北京锐智盛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历时4年时间完成,它使我们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帮助下,感受到这座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势,同时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另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对古代文化遗产动态的仿真、古代生活环境的复原等有重大意义。当前,世界各国对濒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相当重视,少数民族濒危建筑文化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理应得到保护与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条件等因素,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逐步损坏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它们将逐渐消失。近年来,运用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在内的高科技手段保护传统建筑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实践经验和可喜的成绩。

利用数字技术对建筑文化保护的特点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对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传承,具有实时性、传播性、体验性和保存性的优势。1.实时性即在保护、传承及展示方面,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达到快捷、方便的目的。例如,传统形式下,人们要想对整个复原的村亲临现场进行全面考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虚拟环境中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地进行实时观察和漫游。2.易于传播虚拟现实技术对建筑进行的数字化保护,有利于建筑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于特定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不像传统建筑文化保护那样,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3.体验性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人们可以进行多感官的体验,从而达到如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观察、倾听甚至触碰虚拟环境中的数字化模型,并且可以达到全景体会和感知事物。4.可长期保存利用计算机及相应设备创设和实现的虚拟环境以数字形式存在,有利于长期保存并不断补充和完善。可以随着技术的更新,使之不断提高性能和发挥优势,基础数据信息更能够不受时间的限制而长期存储。

利用数字技术保护少数民族建筑文化应考虑的问题

建筑的技术性篇6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中心内容,主要是指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的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也就是指在系统建筑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和方法,对施工中的不同要素和每项具体的活动做出统筹规划、组织管理、指挥部署和协调控制等。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活动相对较复杂,需要多个不同的部门和专业互相协调配合,全面运用多项不同的技术。所以,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非常多,并且贯穿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从施工之前的了解设计图纸和会审建筑图样,还有具体施工时的质量监督和监测,直到整个建筑工程的完工,都需要运用多项不同的施工技术。

2技术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近些年以来,随着建筑工程企业的不断快速发展,技术管理水平日渐长为影响施工单位的主要因素。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角度看,一些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非常强大,可是同时又存在着很多技术管理方面的缺陷,比如,某施工单位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整体上影响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某企业准备投资600.8万元再新扩建一个4000平方米的工业厂房,总共有8个施工单位参与工程竞标,最后有两个施工单位取胜,分别负责三标段工业厂房的东侧和西侧74米×22.84米的衔接施工,建筑桩基的预算费用资金是88万元。在具体施工中,第一个施工单位为了追赶工程工期,开挖建筑地基工程时,把大量技术性能好、规格大的设备连续使用,甚至出现连夜赶工现象,一周之内打好了几个桩。然后,在接近旧工业厂房的位置施工,这时,旧厂房却发生倾斜,涌现出大量的地下水,造成土层不稳固,进而导致墙面发生倾斜,施工难以进行。另一面,第二家施工单位,在具体施工之前,首先认真分析和研究了该厂房的地质条件,针对此地由填湖形成,土质疏松,石头多的特点,对几个不同的可行性技术方案做出论证,做好了充分的施工技术准备,然后进行打桩。两周之后,第二家施工单位才开始浇捣绕梁施工,并且顺利进行。从以上的这个例子分析可以得知,如果不重视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要强化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单位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施工单位的竞争力,施工单位也可以从技术管理中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施工技术管理与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关系。施工技术管理直接影响着施工单位的生产经营效益,健全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有利于施工单位顺利展开施工,同时保证施工质量,决定着其的市场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所以,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完善技术装备和条件,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2)施工技术管理对建筑施工有很大的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类别非常多,且规模不一致,实际施工时,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天气现象、地质条件等,因而就需要多种技术来完成施工,综合运用几个不同的施工工序实行链接。所以,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能够顺利开展,就要切实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有关标准和要求,尽可能地把建筑施工的成本控制到最低。

(3)建筑企业的发展需要施工技术管理的支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结构也相应的越来越复杂,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也更加多样化,设计装修风格种类也日渐繁多,这些都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施工工艺和新型的原材料,同时也需要施工技术管理的支持,才能够保证所有这些新的技术和工序可以得到有效的运用。

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的任务和作用

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发挥其管理作用,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措施,保证建筑施工技术工作顺利展开,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按照国家相关的技术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有效组织每项施工技术,尽可能地确保实际施工与建筑技术规范标准相符合,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可以实现施工技术和建筑单位经济、工程质量、工程工期等高度统一。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体现以下方面:

(1)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可以很好地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科学有效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能够促使施工单位管理层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进而提高其对施工问题处理的预见性,把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在萌芽状态时就进行解决,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

(2)通过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施工单位的效益能有很大提升,因为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可以提升原材料和器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好可以很好地控制建筑成本,因此,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运用技术管理,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施工成本费用,提升施工单位经济效益。

4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的对策

(1)加强技术管理职责,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一方面要完善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实行明确的责任制,把具体的岗位职责进行细化,同时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培训,尤其是各种技术规范和标准。另一方面要强化技术管理方法的培训,强化对施工技术人员和管理层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逐渐健全技术管理方法,及时总结施工技术管理经验。

(2)贯彻施工技术管理,保证技术管理的规范。一方面要完善施工设计图纸设计,会审图样制度,同时要健全施工技术交底和建筑贯彻变更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必须要严格执行建筑贯彻施工质量控制、测试和检验制度。尤其是要重视隐蔽工程和薄弱部分的测试和检验工作。

5结束语

建筑的技术性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施工技术;重要性

建筑工程测量属于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工作,其测量放样结果为整个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提供所需要的数据、图纸等,从而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技术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也在进行着改善,因此投资企业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施工技术人员应该认真完成工程测量的各项任务,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运行。

一、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概述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经营管理阶段,都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也都需要用到测量工作所得到的各种数据,根据数据来规划工程的进度。工程测量所提供的精确、完整、可靠的地形资料促进了工程施工之初对施工地区的规划设计。工程测量工作在放线的过程中,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去执行,从而对施工阶段的施工方向、位置都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使得整个建筑工程可以按照施工前的规划图纸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还可以减少错误的施工数据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工程测量是在经营管理阶段对建筑物的变形情况进行观测,判断建筑物稳定程度,从而保障建筑物的使用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因为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每个施工阶段有各种的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技术的运用,根据建筑工程阶段的不同,测量工作所处在的地位也就不同,从而建筑工程测量分为建筑规划设计阶段测量、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测量以及经营管理阶段测量三方面,其各个阶段测量工作的着重点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在建筑工程中,测量工作的成效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进程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技术的特点

工程测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操作过程,工程测量工作能否完整顺利的进行是施工能否正常开展的重要因素,测量工作的质量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根本。工程测量在整个工程施工阶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认真的完成测量工作才能使工程的质量过关从而保证使用功能。众所周知,为建筑工程施工所提供重要数据及施工方向的就是测量放线工作,在测量放线的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要认真的完成工作任务,并且按照图纸数据要求进行准确精密的放线工作。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不但是一个工程是否能够按照图纸进行施工的关键,而且也给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了必要的施工技术保障,最终不论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还是在后期的使用管理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安全保证。

三、建筑工程测量技术

(一)地面测量仪技术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很多先进的测量仪器出现,先进的测量技术为选择施工材料提供了方便。例如电子经纬仪、数字水准仪、激光扫平仪等,这些仪器带领测量工作走进了现代化、数字化的时代。另外还有新型的边角网、三角网等,这些设备代替了传统的设备,克服了之前的种种困难。这些先进的地面测量设备为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二)数字化的测绘技术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数字化的测绘技术被广泛的使用在工程测量工作当中。这样的技术可以结合一些野外采集设备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特殊的编辑和处理,从而大大的增加了工作的效率。数字化的测绘系统可以把工程施工地周围的大环境也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编程,从而可以得到地形图、断面图,以及地下管线图等。

(三)GpS技术

GpS技术是通过卫星信号用接收机接收到各个观测点的数据,而后进行处理的一种工程测量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种静态的定位方式,一种是快速静态的定位方式。GpS技术对各种地理环境都可以进行测量,从而避免了地理环境对测量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

(四)GiS技术

GiS技术主要运用于城市的规划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设方面,这种技术主要是进行数据的采集存储,而后进行管理分析,其具有三维可视化的效果,有结果输出一体化的优点。

四、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一)建筑工程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及重要性

建筑公程测量在工程规划之初,为工程提供大量的地形图比例尺以及数据,从而帮助建筑工程设计的完成。建筑工程测量通过地面人工测图以及摄影测量成图两种方式完成,从工程主体到局部的测量原则是地面人工测图的主要原则,这种原则是在所测绘的地区设置多个控制点,通过这些控制点来进行测绘。摄影测量成图是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通过向各种电子设备输入地形地貌的三维坐标,从而自动生成图像。在工程设计阶段,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为建筑工程提供图纸以及资料,明确施工工地的占地范围、周边的工程项目以及工程所占地范围内及其周边的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从而保证工程可以顺利开展。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为建筑工程提供各种所需的数据,因此,工程测量工作成为了工程规划设计的关键部分,认真完成工程测量工作,可以有效的防止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一些事故险情的发生。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有很多工程因为工程测量工作的不到位而中途停工,所以有很多烂尾楼的出现。由此可见工程测量工作对工程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工程测量过程中,如果测量放线工作存在严重的质量为题,就会导致工程不能按照原有的图纸数据进行施工,并且还会造成工程质量的不达标,这会严重的损害开发商以及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一旦工程测量工作失误,就会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

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中,工程测量施工技术还影响着建筑物的墙体、楼板、建筑物的垂直度等各方面。所以在测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积极的对建筑工程整体进行监测,还要注重各个楼层以及楼层各个方面的测量工作。

通过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技术科学的开展,使得工程的质量有了保证,并且可以有效的保障投资商以及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减少因为技术问题造成的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三)建筑工程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

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营,在工程的管理阶段建筑工程测量工作也要继续开展。这样不仅保证工程的质量能够满足运行的要求,而且还可以保证工作人员或着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近些年来,依照实际生活的需要,测量工作主要针对的是建筑物的沉降、水平位移、倾斜、挠曲、风阵等方面,因为这些因素是导致建筑物变形的主要因素。一旦发现建筑物变形,并且变形的情况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就要积极的采取保障措施,从而保证使用人员的安全。故而,在采用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技术时,应该考虑该技术对测量工作及测量结果的影响,并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技术的使用,得到客观的测量结果,进而对建筑工程进行客观的评估,保证建筑物使用人员以及设备的安全。

结语:

工程测量工作有着非常复杂的过程,其结果直接影响工程的各个方面,如工程的质量、工程的安全系数、工程建后使用等方面。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意识到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重视工程的测量工作。

参考文献

[1]徐华波.试论工程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4(33).

[2]杨桂松.浅述建筑工程测量施工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2010(11).

建筑的技术性篇8

   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设计仿真系统构思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设计仿真系统原理是将建筑设计虚拟模型和实时拍摄到的建筑周边环境视频流融合在一起,实时组合成虚实融合的漫游场景并以视频流的形式输出。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设计仿真系统,无需对新建筑周边环境进行建模,只需要对建筑设计本身进行建模,通过增强现实的真实对象跟踪注册技术,实现虚拟建筑模型与真实环境几何位置的精准匹配,再对建筑设计虚拟模型进行定位和投影变换,并与真实的周边环境图像进行融合,即可得到新建筑与周边环境融合的仿真效果,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设计仿真系统可以在无需对建筑周边环境建模的情况下,完成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的实时仿真。不仅避免了设计师在仿真时对建筑周边环境的建模,同时由于仿真结果中建筑周边环境是完全真实的,有利于建筑设计师对建筑设计方案做出更合理的评估。该方法在继承了基于虚拟现实的建筑设计仿真技术优点的同时,很好地解决了基于虚拟现实的建筑设计仿真技术现存的两个局限性。

   真实对象位置姿态跟踪的实时性及精确度决定了新的建筑设计三维模型与周围环境在融合过程中能否精准匹配。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设计系统关键技术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设计系统关键是实现真实对象位置姿态的跟踪[3],这是实现虚拟对象在真实场景中定位注册的基础,也是影响虚实融合效果的关键。在本系统中,通过基于标记卡的真实对象位置姿态跟踪代替无规则真实对象位置姿态的跟踪。前者相对于后者,有跟踪算法简单、速度快、实时性好等优点。基于标记卡的真实对象位置姿态跟踪的目标是根据摄像机拍摄的图像序列中任何一幅图像,求取标记卡相对于摄像机的位置和姿态。由于标记卡是固定在被跟踪对象上的,即标记卡的位置姿态可表达真实对象的位置姿态。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设计仿真系统仿真结果本课题以广场中建造欧式凉亭为例,验证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设计系统构思的可行性。硬件系统:HpmiD65英寸平板电脑1个(800mHz,521mB内存)、普通USB摄像头1个、标记卡1张。软件系统:1)3Dmax建模软件。用于凉亭模型的建立和修改。2)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仿真系统。本仿真系统是基于aRtoolKit和openGL自主开发。实现标记卡位置和姿态的跟踪,凉亭虚拟模型与建筑周边环境的虚实融合,输入输出视频流实时处理等。在三维建模软件中设计好凉亭三维模型后,设计者可以使用摄像头实时地任意角度地拍摄带标记卡的建筑周边环境,通过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设计仿真系统进行标记卡位置姿态跟踪,求取标记卡相对于相机的位置和姿态。进而通过几何变换得到虚拟凉亭应相对于相机的位置和姿态,并通过虚实融合技术将凉亭模型与建筑周边环境融合。输出结果为实时融合的视频流。设计师可以自由切换视角实时拍摄,即可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凉亭建成后的效果。

   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设计仿真与基于虚拟现实的建筑设计仿真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建筑设计师无需对建筑周边环境建模,减轻了设计师仿真时的建模工作量,缩短了建筑设计周期;(2)最后输出的结果中,周边环境是真实的,有利于设计师对建筑设计方案做出更合理的评估。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设计仿真系统中需要大量的计算完成真实对象位置姿态的跟踪,这使得该技术对所运行的计算机硬件有一定的要求。如何优化算法,降低该技术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是决定该技术走向成熟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目前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设计仿真系统使用基于标记卡的真实对象位置姿态跟踪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将标记卡固定在被跟踪对象上才可以实现位置姿态的跟踪,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于增强现实的建筑设计仿真技术的应用。如何实现快速高效的非标记卡真实对象位置姿态的跟踪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此外,虚拟三维模型的渲染模型是由设计师根据经验指定的,如何通过图像处理技术,从实时拍摄的图像序列中提取真实世界的信息来初始化渲染模型,使得虚拟三维模型在渲染之后得到最真实的渲染结果,是该领域的另外一个研究方向[5]。

建筑的技术性篇9

abstract:asChina'smodernizationconstructionisceaselessandthorough,constructionmarketcompetitionhasbecomeincreasinglyfierce,therefore,tofocusontechnologymanagement,trainingtechnicalpersonnel,reasonableuseofthefunctionsofmanagementandthescientificmethod,abilityisinmarketcompetitionremaininvincible.inthispaper,toacertainheight,theuseofmanagementscienceprincipleandpracticalexperience,fromthetechnicalpointofview,discussesindetailtheconstructionprojectmanagement,technologyandmanagementcontent,taskandroleofadetailedsummary,howtodoagoodjobinthetechnicalcheckputforwardtheirownviewsandpropositions.

Keywords:Constructionengineering;technologymanagement;managementsystem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基础建设的大规模投入及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建筑业已作为国家重要产业之一,地位日趋明显。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各相关企业的市场前景变得相当广阔。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市场争夺战异常剧烈。如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摆在众多企业面前的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关键是苦练内功,抓好管理,从根治起,而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又是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由此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施工技术管理贯穿于整个过程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由此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是指各项技术活动赖以进行的技术标准与规程、技术情报、技术装备、技术人才以及技术责任等等。

二、注重技术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对企业经营好坏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1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今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

2.2建筑施工具有其特殊性。众所周知,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各项技术综合应、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我们加强技术管理,进而去保证我们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2.3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地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装备再先进,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这也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近年来,施工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优势也较为突出。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技术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却处于被动的境地。管理作为永恒的话题,是关系到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抓“管理”这个关键。运用管理的职能,促进工程技术工作的开展,以保证高质量地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达到统一。就我国项目管理的现状来看,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技术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才能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管理,可以逐步改变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貌,改变施工企业的形象,提高竞争能力。三、技术管理工作的任务与作用分析

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全面地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辨证的统一。

技术管理在整个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保证施工中能按科学技术和科学技术发展规律要求,确保正常施工程序进行

建筑的技术性篇10

【关键词】:施工技术;高层建筑;混凝土

1.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路线的优化

以主楼施工为重点:高层建筑的显著特点是投资大、工期长、成本高,而工期长短在业主心中往往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突出工期保证措施,采取有力措施缩短工期。在整个工程中,主楼的建设工期无疑起着控制作用,而缩短工期的关键就是缩短主楼的工期,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将主楼的施工提前进行。缩短工期难免增加投入,因此要统筹规划,提高效益。

以基础和结构施工为主线:施工前期以结构施工为主,牵涉面大、投入大,缩短工期相对影响面也比较大,成本比较高。为了安全和稳定性的需要,一般高层建筑基础埋深都比较大,基础工程量大、施工作业环境差、施工工期长。优化基础施工工艺和方案,缩短基础工程施工时间,为工程总工期创造条件,结构施工也同样如此。

以高效的垂直运输体系为支撑:高层建筑施工作业面狭小、高空作业条件差、施工进度要求高,因此必须有效利用当今科技进步成果,尽可能采用机械化施工,以提高垂直运输的体系的效率。采用机械化施工可以减少现场作业量,特别是高开作业量。这样,一方面可以可以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工厂预制的积极作用,提高施工质量。

强化总承包管理,提高作业时间和空间的利用效率:强化总承包管理,重点应放在有效利用业时间和空间上,高层建筑施工作业面狭小,必须自下而上逐层施工,这是其不利的一面,但是它也有一定的优点,即可以利用垂直向上的特点,充分利用每一个楼层空间,通过有序组织,使各工种紧密衔接,实现空间立体流水作业,这样就可以大大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建设工期。

绿色施工:绿色施工不仅要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封闭施工,没有尘土飞扬,没有噪声扰民;在工地四周栽花、种草、定时洒水等;还要尽可能减少场地干扰,提高资源和材料利用效率,增加材料的回收利用等,但采用这些手段的前提是要确保工程质量。

2.我国高层建筑的几种现代施工技术

2.1逆作法

逆作法的施工原理: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或周围修建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构,同时在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和柱,作为施工期间在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接着施工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并浇筑地下各层结构,直至底板封底;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的施工;如此,地面上部结构和地下结构同时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2.2整体滑膜法

高层建筑施工中采用整体滑膜法,有利于主体结构的整体性;可减少附着、运转管理敷设等工作结束。

2.2整体滑膜法

高层建筑施工中采用整体滑膜法,有利于主体结构的整体性;可减少附着、运转、管网敷设等工作;节省加设工具、模板装置费用;减少高空交叉作业,有利于安全、文明施工;扩大施工作业面,加快施工速度。

2.3整体爬模法

高层建筑的简体结构,常用整体爬模法施工。先将配备整层高度的大模板经若干个千斤顶通过支架及横梁整体平稳顶升到位后校正,再浇筑混凝土;待模板下口到达上层楼面标高后,即可进行水平结构的施工。

2.4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泵送技术

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强度高,体量大,国内均为泵送混凝土。为保证浇筑功效,不仅要求泵送混凝土具有恰当的配合比,还必须使用相当数量的混凝土泵机和布料机。泵送流程为:现场布置混凝土泵机配备混凝土输送直管和弯管固定输送管泵送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泵送混凝土。国内的高泵程混凝土主要采用了掺粉煤灰和化学外加剂的“双掺技术”。它综合反映了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掺合料技术、配合比设计技术、泵送设备、泵管布置铺设技术和泵车操作技术,使混凝土泵送高度一次又一次被突破。在20世纪末开始采用一泵到顶的方法将混凝土泵送到高空浇筑地点。

2.5钢―混凝土组合施工技术

钢―混凝土结构很好地利凝土的各自特性,使构件截面减少而结用了高强度钢与混构整体强度提高,有钢管混凝土、型钢混凝土等多种形式。国内常用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是用圆形或多边形钢管内填充混凝土柱和其它结构。

2.6混凝土结构开裂的控制技术

首先是材料选用,包括:①水泥: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②粗骨料:宜用表面粗糙、质地坚硬的石料、级配良好、空隙率小、无碱性反应;有害物质及粘土含量不超过规定。③细骨料:宜用颗粒较粗、空隙较小、含泥量较低的中砂。④外掺加料:宜采用减水剂等外加剂,以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降低用水量,减少收缩。

其次是配料,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①配合比设计;应采用低水灰比、低用水量,以减少水泥用量。②禁止任意增加水泥用量。③配制混凝土时计量应准确,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搅拌均匀,离析的混凝土必须重新拌匀后,方可浇筑。

三是钢筋的配置应严格按施工图施工,尤应重视以下各点:①钢筋品种、规格、数量的改变、代用,必须考虑对构件抗裂性能的影响。②钢筋的位置要正确,保证层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钢筋间距过大,易引起钢筋之间的混凝土开裂。

四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在模板工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模板构造要合理,以防止模板各杆件间的变形不同而导致混凝土裂缝。②模板和支架要有足够的刚度,防止施工荷载(特别是动荷载)作用下,模板变形过大造成开裂。③合理掌握拆模时机,拆模时间过早,应保证早龄期混凝土不损坏或不开裂,但也不能太晚,尽可能不要错过混凝土水化热峰值,即不要错过最佳养护介入时机。

五是在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①混凝土浇筑时应防止离析现象,振捣应均匀、适度。②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并适度延长养护时间,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条件下,更应及时早进行喷水养护,在浇水养护有困难时,或者不能保证其充分湿润时,可采用覆盖保湿材料等方法。

六是施工时,①要加强地基的检查与验收工作,基坑开挖后应及时通知勘查及设计单位到现场验收,对较复杂的地基,设计方在基坑开挖后要求勘查补钻探,当探出有不利的地质情况时,必须先对其加固处理,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②开挖基槽时,要注意不扰动其原状结构。③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当相邻建筑物间距较近时,一般应先施工较深的基础,以防基坑开挖破坏已建基础的地基础。当建筑物各部分荷载相差较大时,一般应先施工重、高部分,后施工轻、低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