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心理健康方式十篇心理健康方式十篇

心理健康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3:43

心理健康方式篇1

一、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不同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

其主要措施有:

(1)面向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该课程的开设对学生掌握保持身心健康的必备知识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2)面向二年级学生开设“女性心理学”公共选修课。以利于学生认识、了解自身的性别优势、自觉地开发潜能,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和重树学生自信心;

(3)面向三年级即将毕业的学生举办“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讲座,这对帮助毕业生获得面对就业竞争的心理调适方法,渡过心理难关起到了良好作用。

二、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课外活动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其具体做法是:

(1)利用心理健康纪念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2)利用心理自助协会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

(3)利用专刊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栏开展心理知识宣传活动。

三、努力构建和完善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

学生心理问题预警机制主要做法有:

(1)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测量工作,为其建立心理电子档案,做到防患于未然;

(2)面向全体学生,提供有效、高质的心理健康指导服务。在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础上,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根据学生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心理行为训练;

心理健康方式篇2

学生正处在人生的一个重要十字路口,面临诸多的人生疑虑与思考,难免会有心理上的起伏与挫折,这就需要让他们能够正确地对待这样的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是为了解决大学生的这些问题而存在的,它可以培养学生健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对自身与他人的自我调控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教师的指导与带领下,将团体活动与个人的行为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在这样的互动中去感受人生,思考人与人之间应该怎样相处,感悟人与周围世界的一切是属于什么样的联系,这样才能达到将学生的心理素质一步一步地引向正确的人生轨迹上,从而塑造具有个人特性的人生道路。对心理教育课的评估重点不在于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专业知识到底掌握了多少,而是要看学生的心理是否相对以前有一个质的提高与改变,自我控制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目前,新课程中尚没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具体评价标准,实践中也一直处于研讨状态,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造成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一直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例如,大多数学校仍然将其他学科的教育评价模式照搬到心理健康教育课这一学科,这样就造成将此学科真正的教学意义掩盖了,所以我们要思考如何正确地评价这一学科在大学课程中的教学成果。

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

(一)教育目标

评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依据: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标能不能够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生所学所感能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认知和发展、心理品质的提升以及能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一般而言,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评价往往会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学目标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不是一致;二是该教学目标是不是有现实可行性;三是该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水平是否相符合,是不是按照“最近发展区”的原理;四是该教学目标是否将知识界定为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知识;五是该教学目标的表述是否准确。因此,作为一线的教师应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不能够过多、过大,而是要使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心理实际水平相结合,使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将抽象的概念转变成为生动形象的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促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康地发展。

(二)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体现以人为本,以教会学生全面理解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标准,即让学生对人生意义及价值有一个正确和较全面的认识。在这种教学目的下能够使得学生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更加客观化、全面化、真实化、实际化。社会环境需要一个人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社会认知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大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应有的社会生存能力,让其心里所想的与实际做出来的行为都要符合社会现行的道德标准与法律规范,这样才能让其一生有个正确的轨迹。因此,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学科的教学评价,第一要能看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共同问题;第二要注意到区域性不同所造成的个人心理状况的不同;第三要根据不同年龄所能接受的能力因材施教。只有结合实际的情况才能对此学科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才能让此学科有真正的意义。

(三)课堂效果

1.质性评价。质性评价不是单纯的一个分数,而是记录学生提倡的行为表现、作品或者思考等内容。质性评价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描述和记录,且能够真实、深刻地将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展现出来。质性评价可以按照以下四点进行实施: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接受课堂上的基本观点,且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确保大多数学生能够学会并掌握自我调控以及自我消解的方式和技巧;第二,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学生运用教师留出的时间思考自己的思想、行为,然后将自己的感受和心理体会记录下来;第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活动中,且能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确保课堂组织活动的目标顺利完成;第四,教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些时间训练项目,且要随时关注项目的进行程度,及时接受学生反馈,调整措施。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将质性评价方法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评价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地发展。

2.情境评价。实践证明,单纯依靠书面的成绩考核并不能够全面客观地给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作出评价,因此,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注重情境评价的应用。情境评价就是指创设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情景模式,使学生能够毫无防备地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评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施教的成果就是要“找到这种行为表现需要的情境,且实际上能够鼓励或者唤起这种行为的情境”,学习效果在情境中的评估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评价要求相符合。可见,该种评价方式不仅易于操作,还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进来,使学生通过亲身感悟,促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成长。

三、结束语

心理健康方式篇3

论文关键词:阅读疗法心理健康大学图书馆

论文摘要:阐述了阅读疗法的概念和作用,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和作用,并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的方法和技巧。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时代,生活节奏加快,竞争13益加剧,对人们的思想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由于成长过程中的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心理疾患已成为普遍而又严重的问题。为数不少的学生在性格、情感上存在缺陷,相对缺乏独立自理能力,而且耐挫力较差,适应能力偏弱,导致在人际交往和面对新环境时引发出许多问题。与此同时,大学生们还存在着许多心理压力,这些压力来源于很多方面,有社会各种舆论带来的压力,有家庭传统观念和教育观念与自身观念的冲突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因心理障碍而休学、退学的占总退、休学人数的30%左右,自杀、犯罪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以上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担忧和如何应对的思考。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资源的地方,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为使图书馆发挥预防、化解、排除大学生心理问题、思想问题的教育职能,近些年兴起了“阅读疗法”,用以治疗大学生心理问题。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有效资源,拓展高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开展有特色的个性化服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治疗心理疾病,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应该重视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

一、阅读疗法的概念与作用

所谓阅读疗法,是运用生理学、医学和读者心理学的原理,通过有选择的读物和指导性阅读,来寻求心理问题的答案和解决的办法。阅读疗法能够排除读者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改善情绪,调整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以达到辅助医疗的治疗目的。作为一种简单方便的心理自助疗法,其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美国科学家斯塔克在一项全美调查中发现,84%的心理医生在使用阅读疗法,该疗法在增进自信、改变行为和人际关系方面有特别疗效。

阅读疗法通过治疗者向读者推荐一些有益的相关书籍,使读者通过阅读来达到缓解、消除心理失调,促进心身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作为人的精神食粮的书籍,自古以来就有充实人的精神、满足人的欲求、启迪人的心智、调节人的情绪的作用。阅读疗法的干预水j可分为四个方面:智力的、社会的、行为的和情绪的。在智力水平上,阅读疗法可激发读者对自己的态度与行为进行反思与分析,并意识到处理问题的方法,获得关于人的行为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发展自己的必趣;在社会水平上,阅读疗法能扩展人的认识范围,强化礼会和文化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读者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更加有效地生活;在行为水平,阅读疗法可增强人的活动能力,给读者提供机会,以便在想象中体验各种行为模式,考察其可能的结果,也有助于抑制不成熟的行为,促进成长;在情绪水平卜,阅读疗法可使读者获得许多经验,在阅读过程巾可以有意或无意地获得情感的支持、认同,并通过体验作者设定情境中的恐惧悲伤,使内心的焦虑得以释放,使情感净化,从而使被压抑的情感和体验进入意识之中,开通情绪和冲动表达的渠道,获得领悟,为读者提供机会以了解自己的动机和他人特定情况下的动机,找到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阅读疗法既可以单‘地使用,也可以与其他疗法…起使用。阅读疗法的关键是推荐的书籍应符合治疗目的、当事人的病情和病凶以及阅读水平、阅读兴趣。要避免观点模糊甚至错误的书籍。阅读过程中,读者若能撰写读书笔记,并得到治疗者积极的关注和指导,则效果更好。因为阅读疗法有无压力、无顾虑、无强制性、具有暗示作用的独特优势,使读者易于接受。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意义

1.通过阅读疗法使大学生及时排除心理困扰。大学生目前患心理障碍疾病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应当采取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防重丁治的原则,以便有效地抑制住患病率二升的不良趋势。读者到图书馆可以无精神压力、无顾虑地进行阅读治疗,也不必支付咨询费用就能解决心理问题。因此阅读疗法相埘于心理咨询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阅读疗法具有娱乐、信息、益智、领悟等功能,有利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治,如同英格兰布里斯托尔大学医生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的:“阅读诗歌比吞服药丸能更有效地治疗焦虑症和抑郁情绪”。调查显示大学生70%曾经通过读书来解决心理困扰、排除心理障碍。所以阅读疗法不失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好办法。

2.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与方式。治疗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图书馆是责无旁贷的。阅读疗法服务的丌展是对几十年传统、被动的图书馆阅览服务方式的一种挑战,它顺应了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增强r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文化、信息市场的竞争力。

3.发挥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高校图书馆除肩负着信息眼务的职能外,还宿负着对火学生进行思想、心理、文化、信息素质等多种教育职能。图书馆作为人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职能,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以书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有利于逐步完善阅读疗法的理论与应用。阅读疗法在同的研究历史较短,理论与应用研究十分匮乏,它的作用机理和应用效果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可以积累经验,在实践用中加强对阅读疗法的研究。

三、高校图书馆如何开展阅读疗法

1.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由心理咨询师对馆员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人员要极大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必须具备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心理学、医学等基本知识,不断地加强自身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充分了解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

2.广泛宣传阅读疗法。我国对阅读疗法的研究还很少,研究进展较迟缓。图=馆可以利用宣传栏、校,播站,举办讲座等大力推介阅读疗法,向学生介绍阅读疗法的作用与基本常识。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一般都能从图书馆收藏的书刊资料中找到排解方法。这有助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乃至今后到社会上能够自觉而有效地利用图书这种特殊的药石预防和凋适心理障碍,使之终身受益。例如,某图书馆举办j,“阅读疗法”展览,以“现代生活的第二起居室——健康阅读——快乐生活”为主题,推广“以书为药”的阅读疗法,并向读耆推荐古代阅读疗法处方一一清代张潮开列的阅读疗法书目书本草和改编的常用对症阅读疗法书日。

3.图书馆设立专门的闭读台疗室。阅读治疗室应为专的阅览室,环境应布置得轻松幽雅,使读者感到精神放松。藏书要经过精心选择,放置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帮助的文献。由经过培训的咨询靖员,提供心理咨询书刊目录和专题文章,辅导读者进行有效阅读。

4.进行网络心理咨询服务。在校园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常识,}传具有启发意义的佳作。让更多的网者来学习。推荐优秀书目,以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还可以和来访者在网络进行交流,解答他们的困惑,使更多的大学生获益。

5.丰富馆藏资源,编制专题书目。阅读疗法必须有相应的馆藏资源,应根据需要合理地进行文献配置。还要根据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经常地提供心理咨询书目、刊目、专题文章,开展导读工作。

心理健康方式篇4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4-0062-01

一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阶段,高职院校要提质增效,由规模发展向质量内涵发展转轨,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但总有许多高职院校更多地将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其质量效益不高、受众面不广也是不争的事实。造成这种境地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其实施方式单一狭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多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式主要局限在心理咨询、讲座、选修课渠道,加之这些方式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也时常不通畅、质量效益得不到保证。如心理咨询在场所布置、人员配备、制度建立等方面尚不完备,很多时候心理咨询工作是有名无实的。又如,选修课方面,尽管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选修课,但并未把选修课纳入必修课的管理,学生出勤率不高、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教学随意性相对较大,其质量大打折扣。

其次,实施方式的单一导致许多学生处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盲区。通过选修课、心理咨询等方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即便是在其本身质量能够保证的前提下,其受众也相当有限,绝大多数学生也不能拥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这种情况与高职院校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是分不开的。

结合这些实际情况,顺应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要进一步增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扩大其受众面,必须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用系统思维统领其工作开展,又好又快地开发出相对较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完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做到立足教育,重在预防。学校要加强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善待人生,要采取选修课、讲座、心理辅导网站、热线电话等形式,对高职学生进行宣传,普及应对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危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防范心理危机的意识,帮助他们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使他们能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并懂得当靠自身不能解决心理危机时如何寻求帮助。

2.高水准化心理健康教育团队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要求高职院校应大力培养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门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要积极开展对从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心理辅导的方法、心理危机的干预等,使他们了解什么是心理危机,高职生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哪类个性特点的高职学生容易出现心理危机,怎样救助等。学校应制订培训计划,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的总体规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要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的、有较高素质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

高职院校的班主任与学生联系密切,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在高职学生品德的形成、学业成绩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人格的塑造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

3.心理健康档案完备化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基础工作。学校心理健康档案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的集中保存,这些资料应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序,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地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学校心理健康档案为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它是每个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时,积极寻求心理咨询与辅导,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矫治,仍可通过心理健康档案来考察效果。因此,它能对每位学生的心理成长、心理潜能开发提供帮助,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提供重要保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还可以筛选出高危人群,对这些可能发生或正处于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重点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春萍、刘峰.高校心理健康课参与式教学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4)

心理健康方式篇5

关键词:幼师生心理健康父母教养方式

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心理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师生是一个有别于高中生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幼儿的健康发展。影响幼师生心理的因素很多,其中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分析幼师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联系,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师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于改善幼师生父母教养方式,提高幼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内外关于父母教养方式和子女心理健康的研究很多,相关研究多数是有关中学生、大学生的,而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甚少甚至没有,但可以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有益借鉴。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关于幼师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应该会越来越多。本研究的研究过程如下:

一、研究目的

以问卷的方式对幼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幼师生的心理健康和父母教养方式现状,探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师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师生心理健康的相关联系,提出改善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

安阳幼儿师范学校部分学生,采取整体抽样,对所抽取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测量,包括2009级、2010级、2011级三个年级的幼师学生,全部是女生。共发放问卷510份,收回有效问卷486份,有效率95.29%以上。

三、研究工具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用问卷量表为SCL-90和emBU。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调查研究法。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幼师生心理健康水平状况与分析。

幼师生心理健康与常模的比较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幼师生心理健康各个因子的均值均高于青年常模,且各因子得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意、抑郁的得分高于其他各因子分数。

从幼师生心理健康与全国常模的比较看,幼师生SCL-90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的得分,二者差异显著,且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意、抑郁几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二)幼师生父母教养方式状况与分析。

幼师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常模的比较

通过统计分别得出高于常模和低于常模的人数及比例,调查结果见表2:

表中F1代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2代表父亲惩罚严厉,F3代表父亲过分干涉,F4代表父亲偏爱被试,F5代表父亲拒绝否认,F6代表父亲过度保护。m1代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2代表母亲过度保护过分干涉,m3代表母亲拒绝否认,m4代表母亲惩罚严厉,m5代表母亲偏爱被试。

从表2可以看出,幼师生父母给予孩子的情感温暖理解较少,高于常模的比例分别是33.7%、17.7%。这说明只有33%的学生能感受到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17.7%的学生能感受到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幼师生父母给予孩子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等较多。其中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所占比例较高,分别是55.1%和54.3%,这说明55.1%的学生能感受到父亲的惩罚严厉,54.3%的学生能感受到母亲的拒绝否认。

(三)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状况与分析。

表3显示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且与总分、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妄想、精神病性相关显著,母亲偏爱与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意、妄想、精神病性呈显著正相关,母亲过度保护过分干涉、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幼师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这与很多研究成果相一致。在父母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是积极的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越多,子女心理越健康,父母过度保护、过分干涉、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是消极的教养方式,这些教养方式越多,子女心理越不健康。父母偏爱对幼师生心理健康的相关较之其他因素要小些。

五、改善幼师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对策与建议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师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重大。针对改善幼师生父母的教养方式,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家长要不断学习,改变自己。

从本研究可以看到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较高,这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在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的家庭中,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是沿袭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现在提倡的是终身学习,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要想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也需要不断学习。那么父母要学习什么,怎么学呢?父母要学的东西很多,学习的方式也很多。父母要学习广博的文化知识,要学习做人的道理等;学习的方式可以是读书、看电视、日常观察、向别人请教等。

(二)家长要给孩子爱和自由。

本研究证实,情感温暖理解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是积极的,我认为情感温暖理解的核心就是爱和自由。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类的天性,但如何爱孩子才是正确的,却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我认为爱孩子要做到以下两点:(1)理解和尊重。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也不例外。孩子不是缩小的成人,家长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一个人看待。(2)给孩子自由。爱孩子还要给他自由,家长要以平等的姿态多和孩子沟通,多给他讲道理。孩子也有不听话的时候,不听话就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孩子就有了担当。

(三)家长要同心同德,共同教育孩子。

《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可见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是相当重要的。有研究表明:从小有父亲参与教育的孩子更聪明,将来的成就更大。所以说,教育孩子应该是父母双方的事情,父亲和母亲共同教育孩子,任何一方都不得推卸责任,才是最完美的。父亲的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成长。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达成共识,同心同德,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a.H.maslow.a.H.ClinicallyDerivedtestfoxmeasuringpsychologicalSecurityinsecurity[J].JournalofGeneralpsychology,1945,31:21.

[2]雷雳,张钦,侯志瑾.学习不良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及其自我概念[J].心理科学,2001,24(2).

[3]宋专茂.心理健康测量[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2-25.

心理健康方式篇6

【关键词】父母养育方式;高职生;心理健康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家庭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受到持续关注,并且逐渐由中小学阶段延伸到大学阶段。本文探讨了父母养育方式与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随机选择某高职院校446名大一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12人,女生234人;城市户口68人,县城33人,农村345人;独生子女203人,非独生子女243人。

1.2调查工具

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gnaminnenBarndomsUppfostran,emBU),1993年由岳冬梅等修订的中文版,共66个项目,父亲养育方式包括6个因子: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分保护;母亲养育方式包括5个因子:温暖理解、过分干涉和过分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9个症状因子,采用1~5分5级记分。

1.3统计分析

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

2.结果

2.1男女学生的父母养育方式比较

男生和女生在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母亲拒绝否认因子上无显著差异。父亲对男孩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女孩比较有显著差异;母亲对男孩的过分干涉、保护、惩罚严厉与女孩比较有显著差异。

表1男女学生的父母养育方式比较

注:p<0.05,p<0.01,下同

2.2SCL-90低分组和高分组的emBU各因子比较

以SCL-90的总分均值1.9为界将学生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低分组和高分组在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上无显著差异。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母亲过分干涉、保护、惩罚严厉在低分组和高分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表2SCL-90低分组和高分组的emBU各因子比较

2.3SCL-90总分与emBU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与SCL-90总分负相关;父亲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SCL-90总分正相关。表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子女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父亲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母亲各因子与子女心理健康相关性不显著(见表3)。

表3SCL-90总分与emBU各因子的相关分析

3.讨论

许多研究已证明父母养育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良好的父母养育方式和家庭环境可促进人格正常发育,而长期不当的父母养育方式易使子女形成不良的人格特征,影响其心理健康。

本研究中,测试被试的父母的文化程度都比较低,大多是小学、初中的文化水平。而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更易对子女采取过度保护、干涉、惩罚或是严厉等消极的教养方式。不健康的教养方式很容易使子女产生异常心理。这同本研究结果相一致。

本研究显示男女学生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方面无差别,说明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温暖理解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均是同等的,这与以往的一些研究报告类似。在男女生的比较中发现,父母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保护,父亲拒绝否认对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更大。有研究发现,男生比女生更自律谨严有恒,有较强的适应成长能力,说明男生的独立意识更强,更需要自由的成长空间。因此,因此父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更易使青少年形成敏感、多疑、自卑等不健康心理。

本研究结果显示,父亲情感温暖与子女心理健康正相关,父亲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心理健康负相关。母亲的因素明显少于父亲,母亲的因素与心理健康相关不显著,这也与以往的一些研究报告类似。近年来父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父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有研究发现,父亲对儿童性别角色、人格发展,社会性发展和认知发展都有重要影响。wallerstein指出,对于男孩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对父亲影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强。

4.结语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父母给子女一个情感温暖、理解的环境,施予理智的爱,子女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越小,而对子女采取不当的教养方式和表达负性情感越多,越会增大子女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因此,做父母,特别是父亲的应积极改进教养方式,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曹书丽.家庭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发展状况相关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1(2).

心理健康方式篇7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

abstractobjective:toputforwardpositivecountermeasuresbystudyingpsychologicalheathconditionofpoverty-strickencollegestudents.methods:aninvestigationofpsychologicalheathConditionwasmadeamong172poverty-strickencollegestudentsbyusingself-ratingscaleofSCL-90symptom.Results:poverty-strickenstudentstendtosufferfromsuchproblemsasdepression,anxietyandsensitive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theyseldomusethetwocountermeasures:seekingmaterialandspiritualsupportfromthesociety,findingpsychologicalandbehavioralcomfortforthemselves.thereisaconnectionbetweendifferentcountermeasuresandspiritualsymptoms.Conclusion:Greatimportanceshouldbeattachedtopsychologicalheatheducationofpoverty-strickencollegestudentsandpsychologicalconsultation.Diversescholarshipsystemshouldbeestablished.aunitedandhelpfulcollectivityatmospherewillhelppoverty-strickencollegestudentsadoptpositivecountermeasures.

Keywordspoverty-strickencollegestudents;psychologicalheathcondition;Countermeasures

贫困大学生是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贫困生现象及相应的心理健康方面问题显得日益突出,成为了社会和高校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贫困大学生在承受经济贫困的同时,心理上也出现了改变,因此,学校在进行奖助贷等系列政策措施以扶贫解困的同时,也应从心理上帮助他们适应环境、调整自我、增强心理承受力,指导他们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使他们顺利成长成为合格人才。研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可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学生403人,用团体测验方式进行研究,其中由校学生工作处审定的贫困生172人为观察组,非贫困生231人做为对照组。

1.2研究工具

1.2.1心理健康评估量表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1]。症状严重程度按1~5级记分,选用9个症状因子分和总症状指数作为考察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

1.2.2应对方式问卷

由Carver等[2](1989)编制,包括53个项目,74个分量表,在5点量表上评定。为了更能概况地考察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我们对14个变量进行了因素分析,最终抽取了7个因子,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61以上,对总方差的累积解释率为62.42%。

1.2.3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显著性水准α取0.05。

2结果

2.1SCL-90结果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在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意5个因子以及总均分和阳性症状均分上得分较高,其中人际敏感、抑郁、焦虑3个因子以及总均分和阳性症状均分得分与非贫困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SCL-90结果比较(略)

2.2应对方式结果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在“寻求工具性与情感性社会支持”和“心理与行为解脱”上的得分偏低,与非贫困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5种方式的使用程度两者一致。见表2。表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应对方式结果比较(略)

2.3不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联性

用贫困生在各种应对方式分量表上的得分与SCL-90的各因子作相关分析,发现不同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选择性的相关关系。见表3。表3应对方式与SCL-90因子的关联性分析(略)

3讨论

本调查发现,贫困生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3个因子以及总均分和阳性症状均分得分明显高于非贫困生,表明贫困生群体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非贫困生群体低,尤其在抑郁、焦虑、人际敏感方面更为突出。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较少使用“寻求工具性与情感性社会支持”和“心理与行为解脱”的应对方式,换言之,他们不常与他人交流或从朋友那寻求支持和帮助,也不善于通过娱乐或其他活动来缓解内心压力。而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适当的娱乐和放松是缓冲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3]。

本调查表明,贫困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选择性的相关关联,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可能会为不同的心理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归因条件。国内有些研究也指出,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相关关联[4-5],提示引导贫困生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是对贫困生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高校应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帮助贫困生建立完成学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经济保证线,从而使贫困大学生从根本上消除单纯因经济原因而导致的心理焦虑等心理问题。与此同时,要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及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贫困生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掌握积极的应对方式,善于进行自我调节,不断提高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增强心理健康水平。此外,应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团结互动的集体氛围,给他们更多的关爱与尊重,坚定他们的信心,使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利用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并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J].上海精神医学,1984,2(2):67-69.

[2]CarverCS,ScheiermF,weintraubJK.assessingcopingstrategies.atheoreticallybasedapproach[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ychology,1989,56(2):267-283.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232-237.

心理健康方式篇8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方式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综合素质当中的主要构成之一,是加强学生学习效果主观方面的因素,同时对于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程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小学班主任在学生心中拥有极强的权威性,作为和学生密切接触的师长和知识传播人员,同时还负责协调每科科任教师,研究本班教育教学的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下面将进一步分析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方式。

一、尊重学生人格平等

小学生的个性比较鲜明,因为小学生年龄偏小,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心智还不是很完善,十分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班主任对于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工程中,一定要凸显出教师和学生人格上的平等。虽然班主任和学生存在一定的距离感,是学生感觉到敬畏,能够短时间处理处理一些事情,但是其实班主任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十分容易造成小学生没有办法表达出自身的真实体会,没有办法在源头上解决问题,导致教师和学生都产生挫败感,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尊重学生人格平等,是学生受到教师人格魅力的干扰,这样才能正常进行心理健康活动。

例如,班级开展数学测试活动,班主任在开始之前让学生进行了复习活动,但却发现学生复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几乎没有人完全落实复习,在成绩出来之后,学生总体情况较差,把试卷发放到学生受众之后,学生在班主任面前表现的异常尴尬,针对这种情况要求班主任不可以严厉的对于学生进行批评,应该是平和的高职学生要认真对待今后的学习和复习,经过这个实践,学生对于复习学习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向班主任吐露自己的心里话。例如学习方面遇到的困难,以及生活当中发生的有趣事件等,让班主任和学生能够建立一个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这也表明,班主任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渗透心理教育意识,不知不觉中端正学生心理状态,让学生身心能够正常发展。班主任给予学生人格上的平等,和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缩短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乐于和教师之间分享,进而确保班主任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学生心理状态,进而促使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挖掘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受到各种因素造成的影响,小学时期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速度较快,对于小学生不正确观念和违背社会常理的行为,不可以单纯的训导去解决,而是需要班主任深入挖掘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具体分析这些因素,进而对于小学生实施有效的心理辅导,使其能够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再由班主任心理教学辅导过程中的具体安全实施分析,例如,班级当中有一名学生特别爱说脏话,无法控制自己,班主任针对这名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对其生活环境进行分析,找到学生产生这种情况的核心因素。主要是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这名学生居住的环境人群复杂,一些人们不不知不觉便会说出脏话。因为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这名学生也无意识的说出脏话,并且形成了不良的习惯,对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十分不利。班主任在弄清烟瘾之后,可以采取家庭走访的形式,让家长知道生活环境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对于学生进行约束,同时在学校也要强化对这名学生的限制,经过一段时间后,能够发现这名学生几乎不存在说脏话的情况。

这也证明班主任心理教育辅导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最大限度挖掘学生心里问题的因素,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对于学生实施科学的心理辅导,确保其身心健康成长。

三、和学生进行探讨式的交流

心理辅导教育重视交流和讨论,原因在于充分的交流和讨论,能够在短时间内发觉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到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为学生纠正心理状态提供一定的帮助,让小学生身心能够正常的发展。因此,班主任对于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要和学生多进行探讨式的交流,进而进一步强化心理教育的成效。

例如,针对那些平时表现不突出,态度看上去十分稳重,但是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的,班主任应该找这些学生进行单独的沟通,通过沟通班主任能够发现,学生不愿意诉说,和学生沟通进展不是十分顺利,在长时间的交流讨论当中,帮助人对于学生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总结,发现这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的情况较差,对于学生教育和沟通仅能够在短时间内起到一点作用,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便又会放松下来。针对学生存在的这种情况,班主任和学生需要进行长时间的交流,强化对于学生的s束力,帮助学生改正自身的心态,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

四、结语

通过本文对于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方式的进一步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整体发展的核心要素,体现了学校精神文化的构建,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要善于动用心理战术,以心育心,以人为本,努力使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真正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班主任应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师。因此,希望通过本文对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方式的阐述,能够给小学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辅导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进而促使小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拥有一个健全的心理。

参考文献:

[1]赵炜.班主任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的意义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5.

[2]吴锡昌.中职学校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分析[a].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5年教育探索与实践学术论文集[C].百川利康(北京)国际医学研究院:,2015:16.

[3]刘海霞.高中班主任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心理健康方式篇9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

theinfluenceofemotionalintelligenceandCopingStyleonthementalHealthofCollegeStudents.YuanGuiyong.DepartmentofeducationScience,XinxiangCollege,Xinxiang453000,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influenceofemotionalintelligenceandcopingstyleonthementalhealthofcollegestudents.methods268subjectsfrom3collegesinHenanprovinceweremeasuredbyquestionnaireofBostonemotionalintelligenceQuestionnaire,CopingStyleScaleandSCL-90.Results①allsubjectsshowedgoodscoreonemotionalintelligenceandnogenderdifference.②thescoreofsubjectsfromsinglechildfamilywerehigherthanthosewhohavingsiblingsin"selfawareness"and"emotionmanagement",butwerelowerin"relationshipmanagement"and"emotionalcoaching".③Femalesubjectshadmoretimeadoptingpositivecopingstylethanmalesubjects.④thereweredifferentcorrelationsbetweenthefactorsofemotionalintelligenceandcopingstyleandthemeansofSCL-90.⑤7factorsofemotionalintelligenceandcopingstylecaninterpreted60%ofthevarianceinthemeansofSCL-90.Conclusionmentalhealthofcollegestudentsisinfluencedsignificantlybytheiremotionalintelligenceandcopingstyle.

【Keywords】Collegestudents;emotionalintelligence;Copingstyle;mentalhealth

情绪智力(emotionalintelligent)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萨洛维(p.Salovey)和迈耶(J.mayer)在1990年提出[1],指个体认识表达、分析理解、调节运用情绪的能力,用于描述对成功至关重要的情绪特征。1995年丹尼尔•戈尔曼(DanielGoleman)出版了《情感智商》一书,该书进一步阐述了情绪智力的理论体系和基本观点。情绪智力理论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意识到,在预测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时,情绪智力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中介因素,发展大学生的情感智商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应对方式(copingstyle)是当代心理健康领域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它主要是指个体面临压力时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认知和行为努力的过程。大量研究表明[2,3],应对方式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相关,同时也有研究[4,5]表明,应对方式和个体的生活经历、心理特点有关。那么应对方式与情绪智力作为中介因素又是如何共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本研究将在揭示当代大学生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特点的基础上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大学生心理问题是当前困扰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本课题旨在探索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发生作用的机制。并提出积极构想,通过有计划地开展情绪智力、应对方式教育,从整体上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辟新的途径。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河南省3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中展开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8份,其中男生85份,女生183份;独生子女103份,非独生子女165份;来自城市学生175份,来自乡镇学生93份。

1.2调查工具

1.2.1波士顿情绪智力问卷(BostoneiQuestionnaire)[6]共25题,分别测试情绪智力的5个方面: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情绪控制(emotional-management)、自我激励(self-motivation)、人际关系能力(relationshipmanagement)及作为情智教练的能力(emotionalcoaching),该量表广泛应用于心理研究中,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1.2.2应对方式问卷(copingstylescale)采用肖计划等1997年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7],问卷有62道题目,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

1.2.3症状自评量表(SCL-90)[8]由DerogatisLR于1975年编制,该量表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本研究不仅计算了10个因子分,而且计算了总均分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2结果

2.1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点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不同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情况见表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①男生“自我控制”得分(14.41±1.92)高于女生(12.67±1.67),差异非常显著(F=54.29);女生“人际关系”及“情商教练”得分(17.66±1.26;15.40±1.76)高于男生(15.59±1.58;14.53±1.47),差异非常显著(F=130.97;F=15.67)。

②独生子女“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18.41±1.43;13.79±2.11)优于非独生子女(17.38±1.61;12.92±1.72),差异非常显著(F=28.45;F=13.47),而“人际关系"和“情商教练"得分(16.15±2.02;14.55±1.86)低于非独生子女(17.53±1.15;15.48±1.52),差异非常显著(F=51.57;F=19.66)。③城市学生“自我认识"得分(18.14±1.34)高于农村学生(17.09±1.86;F=28.24),“人际关系"得分(16.71±1.83)显著低于农村学生(17.55±1.18,F=16.07)。

2.2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不同性别、是否独生、生源地不同大学生应对方式情况见表2。方差分析表明:①女生“解决问题”和“求助”得分(8.40±2.68;5.45±2.35)高于男生(7.06±3.90;3.58±2.16),差异非常显著(F=10.74;F=38.31);②城市学生“幻想”得分(4.39±2.39)高于农村学生(3.59±1.98),差异非常显著(F=7.70)。

2.3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3.1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情况见表3。

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情绪智力中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3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显著负相关(r=-0.23;r=-0.38;r=-0.32);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2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显著负相关(r=-0.46;r=-0.20);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4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显著正相关(r=0.56;r=0.64;r=0.41;r=0.39)。

2.3.2以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作为预测变量、SCL-90总均分作为效标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见表4。

在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的11个因子中有7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自我认识”、“自我控制”、“情智教练”、“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结果表明: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的7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线性关系(R2=0.60;F=55.95;p<0.01),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7因子能够联合预测SCL-90总均分变异量的60%。

3讨论

3.1大学生情绪智力的特点本研究发现男生“自我控制”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人际关系”、“情智教练”显著优于男生。结合波士顿情商问卷的评分标准分析,本研究中男女生各有优势,均表现出良好的情绪智力,无明显差异。王才康等(2002)研究[9]发现高中生情绪智力性别差异不显著,Roothman和Kinstem等(2003)研究[10]也表明情绪智力没有性别差异,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中发现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表现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而“人际关系”和“情智教练”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结合个体生活情形,独生子女缺少玩伴,而非独生子女则有更多机会和年龄相仿的伙伴进行交往,长期生活环境的影响会造成独生子女对自己的情绪反应比较敏感,且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倾向,而非独生子女在更多的交往活动中人际能力发展较好。

3.2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本研究结果表明女生较男生更多采用“问题解决”和“求助”两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即女生在应对方式上比男生更为积极主动。这一研究结果和肖计划等(1995)的研究[11]认为女生应对方式比男生消极被动的结论相悖。本研究还发现城市学生“幻想”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可以推断城市大学生对生活有较为理想主义的追求,而农村大学生则更为务实。

3.3大学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情绪智力中的“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3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可知个体越是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的情绪反应并适当的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则越有助于有效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保持心理健康。

相关分析结果还发现大学生应对方式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2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显著负相关,而“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4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显著正相关。可以表明,在面对问题压力时,个体如能够应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主动解决问题或借助他人帮助化解危机,就可以有效地战胜困难,适应环境,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相反,如果个体运用消极应对方式如“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使问题越积累越多,使个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

以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作为预测变量、SCL-90总均分作为效标变量进行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的7个因子(“自我认识”、“自我控制”、“情智教练”、“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线性关系,即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7个因子能够联合预测SCL-90总均分变异量的60%。这说明情绪智力和应对方式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指标,启示我们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通过对情绪智力和积极应对方式的培养,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

4结论

4.1男女生均表现出良好的情绪智力,各有优势,综合来看差异不明显。

4.2独生子女在“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因子上的表现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而“人际关系”和“情智教练”2个因子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

4.3女生较男生更多采用“问题解决”和“求助”两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即女生在应对方式上比男生更为积极主动。

4.4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应对方式各因子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4.5情绪智力、应对方式7个因子与SCL-90总均分之间存在极为显著的线性关系,能够联合预测SCL-90总均分变异量的60%。

5参考文献

[1]Saloveyp,mayerJD.emotionalintelligence,imagination,Cognitionandpersonality,1990,9:185-2111

[2]张玉山.某医科大学生焦虑与抑郁状况应对方式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1,22(2):1571

[3]刘芳.心理卫生教育对师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应对方式影响的比较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4):232-233

[4]刘贤臣,刘连启,等.青少年应激性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1):46-50

[5]樊富珉,李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在清华大学的调查.青年研究,2000,6:40-451

[6]margretChapman著,李小蕾译,情感智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07

[7]应付方式问卷,肖计划,见汪向东等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115

[8]陈昌惠.症状自评量表(SCL-90).见汪向东等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9]王才康,何智雯.父母养育方式和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力的关系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1:781-785

[10]RoothmanB,KirstenDK.Genderdifferencesinaspectsofpsychologicalwellbeing.SouthafricanJournalofpsychology,2003,33(4):212-218

心理健康方式篇10

关键词归因方式,心理健康,归因干预。

分类号R395.6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195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Heider首先把归因问题理论化并提出了“恒常原则”(principleofinvariance),认为行为总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而人们常常通过若干不同条件寻找一个特别的结果和一个特别的原因之间的联系。自Heider的开创性工作以来,归因理论的研究蓬勃发展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965年,Jones和Davis充实和发展了Heider的归因思想,提出了“相应推断”论(correspondentinference),探讨个体如何根据他人的意图相应地推断其内在的认知特征;1967年,Kelley则用“协变原则”(covariationprinciples)的逻辑分析模式,对归因过程作出了比较全面、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认为特定的行为结果和原因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种相随共存、相应变化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weiner创立并不断完善了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把归因(原因思维)、情感和行为紧密联系起来,成为当代归因理论的杰出代表。尽管这些理论所涉及的问题和侧重面各不相同,或偏重于归因的前提,或倾向于归因的后果,但他们都主张按行为结果解释原因,以及觉察到的原因、期望、情感在抉择后继行为上的重要作用,强调个体的认知活动与行为反应之间的特定关系:S(刺激)C(个体的认知)a(情感反应)和e(期望)R(行为反应)[1~3]。基于这种合乎逻辑并得到大量研究支持的认知―行为模式,归因研究者们从基本概念的研究走向实际的应用研究,并同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1归因方式与归因干预及其研究

归因方式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般看法,它是人们个性特征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对人们的行为发生深刻的影响。weiner等学者将归因方式区分为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前者乃指具体的、个别的原因,如能力、努力等;而后者则指原因的性质,如稳定性、控制性等。许多学者就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与情感反应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3种可能的模式[4]。一种称为归因―情感的初版模式(attribution-affectscriptmodel),这种模式假定特定归因与各种不同的情感反应有直接关系,而归因维度对情感的影响不明显。第二种模式称为原因维度中介模式(causaldimensionmediationmodel),即假定归因和情感之间的关系来自于归因维度的中介作用。例如,成功后的能力归因与胜任感有关,是因为能力归因代表一种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制的原因。第三种模式由weiner等人提出,称为归因维度附加模式(attribution-dimensionadditionmodel),它认为特定归因与归因维度各自独立地影响情感。就归因维度而言,原因源、稳定性、控制性的3维分类及其与特定情感反应的联系已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和支持,为心理学家所接受,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5]。自abramson等人1978年提出正常人的归因方式的某些特征是导致人们抑郁的因素之一这一假设以来[6],学者们就归因方式对抑郁等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量的研究证实:倾向于把坏事件归结为自身的、持久的和整体的原因,而把好事件归结为他人的、暂时的和局部的原因的个体,较之倾向于把坏事件归结为他人的、暂时的和局部的原因而把好事件归结为自身的、持久的和整体的原因的个体,表现出抑郁症状的可能性更大[7]。Seligman,peterson,Kaslow等人也在以儿童为对象的研究中发现,儿童的归因方式与抑郁具有显著的相关[8];Lewis的研究则探讨了归因方式与羞耻感的关系,认为易羞耻者具有与抑郁者类似的归因模型[9];而eslea的研究发现,归因方式与儿童的某些严重行为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10]。近年来,国内的学者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验证性研究。张雨新等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证实了abramson等人的抑郁理论模型,并指出事件的好坏性质和可控性也是影响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11];魏立莹等人也在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的对照研究中得出相同的结论,并发现二者归因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负性事件上[12];施承孙等人的研究结果则证实了Lewis的假设,且发现易羞耻者与不易羞耻者归因方式的差异还受事件可控性程度的影响[13];李占江等人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对负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作稳定的和整体的归因者,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抑郁、焦虑和强迫症状[14]。

归因干预是以归因理论的整体模式为基础,在不同的理论观点指导下,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纠正或改善不适当的归因方式,从而进一步改变情绪和行为的训练举措。自Ross等人将归因的原理应用于临床上的心理治疗而首次提出“归因疗法”(attributiontherapy)以来[15],归因干预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的各个领域。Forstling区分了归因干预的两条途径:误归因训练(misattributiontraining)和再归因训练(reattributiontraining)[16]。误归因训练以Schachter和Singer的情绪两因素理论为基础,通过由不同生理唤醒状态下的认知解释,引起所期望的情绪归因,改变患者的消极情绪,达到治疗的目的。其训练的着眼点通常是有关内部状态的原因认知(如唤醒、抑郁、失眠),方法集中在控制源(locusofcontrol)维度(内部和外部)。大量的实践结果表明,误归因训练在焦虑、失眠、口吃、忍受疼痛、吸毒和抑郁等的治疗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再归因训练是在weiner的动机和情绪归因、Bandura的自我效能说和Seligman的习得性无助等理论观点指导下,将认知、情感、行为设想为一个人对周围事件和行为结果的原因推断而进行的训练,其训练的着眼点是试图改变行为结果的原因认知(如成功和失败),方法通常是在原因源、稳定性和可控制性维度上进行分析的。再归因训练在教育、管理、运动、临床等心理学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最先用于解释成就方面的动机,后来也探索助人行为、社会往、罪犯的假释宣誓、抑郁、活动过度、戒烟等临床方面的问题。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再归因训练在增强行为的坚持性和积极性上大都是有效的。近年来,归因训练已引起国内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7~19]。隋光远的研究表明,努力归因和现实归因相结合的归因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水平,改善其成就行为[20]。刘世奎的研究证实,归因训练可以改变学生的倾向性成就归因[21]。谢晓昱的研究表明,归因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但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作用不大[22]。胡胜利的研究则表明,wiener的归因训练模式和策略指导相结合的再归因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和学业成绩[23]。韩仁生的研究证实,归因训练能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和行为的坚持性[24,25]。成云等人的研究证实了归因训练在学生个性发展中的有效作用[26]。魏希芬的研究表明归因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而且可以提高有潜力但缺乏自信或确实努力不够的学生的学习成绩[27]。王重鸣的研究则表明,团体归因训练对提高工人的工作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28]。罗湘林等人和王斌等人探讨了归因训练在体育领域的应用[29]。刘永芳等人则将归因训练的研究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30]。

2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已有的理论和实践为归因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完善及其广泛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有益的启示,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内容和方法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从归因方式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来看:(1)绝大多数的研究仅从归因维度来揭示个体的归因方式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而忽视了特定归因的作用。(2)仅探讨归因方式与某种特定的心理障碍(如抑郁等)的关系,并未从整体上系统地考察两者间更为广泛的内在联系。(3)生活事件性质的好坏都是由研究者事先主观确定的,忽视了被试对生活事件的好坏性质评价上存在的个体差异。(4)仅从原因源、稳定性、整体性、控制性来度量个体的归因方式,原因的其它维度(如特殊性、有意性)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就归因干预的实践而言:(1)以个体的某种心理疾患的治疗为目的的研究多,从整体上改善和提高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少。(2)以改变个体对具体行为结果的原因知觉的研究多,涉及归因维度的研究少。(3)以单一的方法(如强化说服、示范学习)进行研究的多,多种方法融合的研究少。(4)国内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成就动机或体育领域,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还是一项空白。

我们认为:(1)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客观存在的、不可更改的,但人们对它的知觉却是主观多变的、可以更改的。原因思维通过影响期望和情感为中介,进而驱动行为。影响人们心理生活的是他们对原因的主观知觉,而不是原因本身。因此,人们的归因方式与身心健康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2)人们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生活事件的原因归因是不同的,用于解释某一生活事件的原因并不适应于解释另一个生活事件,即使对于相同的生活事件,不同的人觉察到的原因也是不尽相同的。但任何生活事件发生的原因都可以在原因源(自身―他人的)、稳定性(持久―暂时的)、整体性(整体―局部的)、控制性(可控―不可控)、特殊性(个人―群体的)5个基本的因果关系维度上作特征性的比较。这些维度分别与特定的情感和行为相联系,也必然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揭示这种影响的特点和规律,对于心理障碍的治疗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以及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普遍提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3)原因的特殊性(个人―群体的)是影响人们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同一个事件,如果仅发生在某个个体身上,较之发生在群体身上,对于个体而言,其影响更为深刻。(4)归因维度是在特定归因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的结果,已形成的稳固的维度归因必然影响着人们对具体事件的特定归因。但就其对人们情感和行为的影响而言,归因维度的影响更为久远而深刻。(5)原因知觉导致情绪行为反应,原因维度与特定的情绪行为相联系,原因知觉的改变会影响情绪行为的改变。因此,人们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作出错误的、不精确的原因归因会导致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如果采取一系列干预法,纠正或改善不适当的归因方式,随之能改变情绪和行为,从而提高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3未来的研究方向

基于上述的看法,未来的研究应着眼于:(1)揭示个体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生活事件在特定归因和维度归因上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特点、规律及其心理机制,着重解决已往研究所忽视的事件性质评价的客观性和个体差异、特定归因的影响、原因的特殊性等其它维度以及归因方式对健康更为广泛的影响等问题。(2)针对个体的归因实际,运用误归因训练和再归因训练结合的方法,从特定归因和维度归因入手,通过归因干预提高个体与群体健康水平。着重解决已往的归因干预轻视归因维度、方法单一,且仅局限于心理治疗和成就动机领域,而忽视归因干预在改善和提高群体的健康水平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即从社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融合的视角,循着以下思路:

对下列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1)个体对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生活事件的归因特点及其年龄和性别差异;(2)个体对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生活事件的特定归因特点及其对不同心身症状的影响;(3)个体对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生活事件的归因维度特点及其对不同心身症状的影响;(4)不同性质的事件在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上对个体各种不同心身症状的交互作用;(5)个体特定归因和归因维度对心身健康影响的年龄和性别差异;(6)通过归因训练提高和改善个体与群体健康水平的方法、途径、策略及其效果检验。以期在理论上为归因理论的深入和完善及其广泛的应用提供实证依据,同时丰富心理治疗方法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上为个体精神疾病的治疗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学校针对学生的归因特点进行归因训练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指导性的意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新视野。

参考文献

1weinerB著,林钟敏译.动机和情绪的归因理论.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2孙煜明.动机心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刘永芳.归因理论及其应用.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4RussellD,mcauleye.Causalattribution,causalDimensions,andaffectivereactionstosuccessandfailure.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gychology,1986,50(6):1174~1185

5Xenikoua,Furnhama,mcCarreym.attributionalStylefornegativeevents:apropositionforamorereliableandvalidmeasureofattributionalstyle.BritishJournalofpsychology.1997,88:53~69

6abramsonLY,SeligmanmeandteasdaleJD.Learnedhelpessnessinhumans:Critiqueandreformulation.Journalofabnormalpsychology,1978,87:49~74

7abramsonLY,metalskyCi,alloyLB.Hopelessnessdepression:atheory-basedsubtypeofdepression.psychologicalReview,1989,96:358~372

8KaslownJ,RehmLp,Siegelaw.Social-cognitiveandcognitivecorrelatesofdepressioninchildren.Journalofabnormalpsychology,1984,12:605~620

9LewisHB.theroleofshameinsymptomformation.in:Clynesm&pankseppJ(eds).emotionandpsychopathology.newYork:plenumpress,1988

10esleam.attributionalstylesinboyswithseverebehaviourproblems:apossiblereasonforlackofprogressonapositivebehaviourprogramme.British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99,69,33~45

11张雨新,王燕.归因方式和抑郁.心理学报,1989,21(2):141~147

12魏立莹,赵介城,巫善勤.抑郁与归因方式关系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4):213~215

13施承孙,钱铭怡.易羞耻者的归因方式和应对风格.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4):193~195

14李占江等.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1):6~8

15RossL,RodinJandZimbardop.towardsanattributiontherap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69,12(3):279~288

16ForstlingF.attributionalretraining:areview.psychologicalBulletin,1985,98(3):495~512

17王重鸣.因训练与学习动机.心理发展与教育,1986,(2):28~31

18王斌,马红宇.归因训练研究的理论综述.体育科学,2000,20(3):79~82

19齐冰.归因训练的若干研究综述及思考.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16(1):76~78

20隋光远.中学生学业成就动机归因训练研究.心理科学,1991,14(4):21~26

21刘世奎.课堂情境中学生竞争对其成就归因和成就行为的影响.心理学报,1992,24(2):182~189

22谢晓昱.中学生“能力”“努力”“方法”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社会心理研究,1994,1:25~32

23胡胜利.小学生不同课堂情境的成就归因及再归因训练.心理学报,1996,28(3):268~276

24韩仁生.小学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97,20(5):461~463

25韩仁生.中小学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98,30(4):442~451

26成云,卢青,马长青.归因训练与学生个性发展的研究.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4:108~112

27魏希芬.通过归因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实验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01,4:29~33

28王重鸣.责任制改革与团体归因训练对于工作绩效的影响.应用心理学,1988,13(3):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