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能源的发展史十篇能源的发展史十篇

能源的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3:40

能源的发展史篇1

一、中国热电联产的发展历史1、热电联产的兴起与发展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在一些工业区内,建设了区域热电厂,由于当时缺乏热电建设经验。基建计划不落实、热负荷误差很大,致使一些热电厂的经济效益未能充分发挥。从1953年到1967年期间,正是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初期,也是各地电网发展的初期。一般是城市建筑密度低,热网投资大,工业热负荷为主,民用采暖热负荷很小,而工业热负荷一般是提出的偏大偏早,投产后热负荷很长时间上不来。热电厂的热化系数几乎均大于1,因而实际经济效益不高。这一时间由于以供工业为主,绝大多数热电厂选择了抽汽机组。以保证供汽供电。这一时间新投产6000千瓦及以上的供热机组容量占火电机组总容量的20%,居世界第2位。1962年原水电部为摸清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所建热电厂的经济效益,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便更好地结合我们国情,研究发展热电联产。安排力量对十五个热电厂进行全面的系统调查。最后提出报告认为:这些热电厂供热能力平均利用程度仅为48%,其中只有15%左右的机组投产后2~3年供热能力可以充分发挥,节能效果好,而大多数热电厂投产后要经过5~7年供热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平均的节能效益较低,少数热电厂投产后,由于各种原因致热负荷显著减少,甚至主要热用户由于计划变动,搬到其他地方建设,使机组供热能力长期不能发挥,也有在非采暖区装了具有低压抽汽的采暖供热机组,热电厂不但不节煤还要多耗煤。因而形成热电联产事业的高潮转向低潮。尽管有上述问题“总结报告”提出:1960年15个热电厂共发电110.25亿度,供热11.72x106百万大卡,节约35.41万吨标准煤,平均每百万大卡节约73公斤标准煤,比较好的热电厂,每供一百万大卡,平均节约标准煤89.64公斤。由于热电厂比凝汽电厂多耗钢材,经计算每多耗一吨钢材,每年平均节约34.4吨标准煤,因而热电联产的优越注已充分显示出来。2、1971~1980年期间在1971年~1975年期间,由于中央政策和其他影响,工业布局分散,没有中长期的工业建设和城市规划,因而制订热电厂的发展规划没有基础,只能在短期计划中做些安排,1976年一1980年仍然没有相对稳定的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但后期国民经济恢复发展较快,热电厂建设开始增加,投产供热机组97.5万千瓦,占新增火电装机的6.8%,但公用的供热机组只占23%,也就是说该阶段自备热电厂的比重增大了。3、“六五”计划时期热电联产建设开始新发展1981年以后,中央提出到20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生活提到小康水平的宏伟战略目标,在能源政策上提出了节约和开发并重方针,在节约能源上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鼓励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中设置了节能机构,国务院建立了节能办公会议制度,国家计委在计划安排上专列了“重大节能措施”投资,支持热电厂项目建设。1981~1997年期间节能基建环保项目投资566.56亿元。其中国家拔款和贷款232亿元,引导地方企业投资334.6亿元,形成年节约4345万吨标准煤能力。其中热电联产总容量944.6万千瓦,年节约标准煤1765万吨。“六五”和“七五”期间原国家能源投资公司节能公司共参与节能基建热电项目291个,总容量688万千瓦(其中小热电221万千瓦),总投资91.6亿元,其中节约基建投资52.6亿元。由于热电联产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质量,缓解电力紧张,提高供热质量,减轻分散锅炉房工人的劳动强度和节约宝贵的城建占地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近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原电力部、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已将优先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作为产业政策确定下来,并发出了相应的文件,更加促进热电事业的发展。二、中国热电联产的现状1、目前热电联产发展的特点最近几年中国热电联产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能源的发展史篇2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文化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于北京、南京、西安等历史文化名城而言,如何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推进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关系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正确认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一笔珍贵的无形资产,也是城市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客观、科学、正确地理解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是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合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是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保护传承好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保护城市文化资源,不应单纯是为抢救而抢救,为保护而保护,而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我们不仅要切实保护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防止盲目的挖掘和人为的破坏,同时我们又要善于利用文物古迹、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使得文化资源既能得到良好有效的保护,又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二)合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是彰显城市文化魅力的重要方式。通过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城市文化品牌,已经成为众多城市品牌营销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近年来文化旅游的强势发展,推动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了诸多富有区域特色,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景区、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文化名片”。

(三)合理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培育新增长点成为关系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依托区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构筑区域产业优势的有效路径。以北京为例,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已经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模式分析

政府主导模式。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是其开发利用的基本前提。因此,众多历史古村、古镇、古城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充分运用城市规划审批权对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进行宏观管理,开发资金主要依赖地方财政。丽江大研古镇旅游开发属于这种模式的代表。

项目公司模式。政府成立相应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项目公司,政府以财政划拨的形式注入项目公司(或者以资产作价形式出资,资产所有者拥有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权),项目公司以政府组织注入的资产为抵押,向银行借款,社会融资,滚动开发。浙江乌镇是这一模式的主要代表。

经营权出让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地方政府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出来后,通过出让开发项目经营权的方式,吸引投资商进入。经营权转让中,投资商根据自身实际,企业运作有的是承包,有的是控股,以多种方式和当地政府或相关企业合作经营。

尽管,以上三种开发建设模式在各地都有所实践,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也形成了一些很好的启示借鉴。但是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特殊性客观要求要在政府和市场之间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一方面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文物保护、环境治理、土地规划、旧城改造等息息相关,涉及的各方利益关系极为复杂,市场运作进入难度大,必须依靠政府规划协调;另一方面,一般而言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前期投入成本大,而地方政府的财力物力有限,容易出现投入不足、开发缺乏连续性等问题,又亟待需要社会资本运作的进入。因此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机制,在开发利用的不同阶段,明确政府、市场等主体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基于此,“政府规划+多元投资+市场运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

三、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路径

第一,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载体。旅游产业是一个带动性强、关联度高、覆盖面广、消费潜力大,并对多个重要领域可以发挥促进作用的优势产业。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促进文化旅游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品牌塑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江南水乡古镇周庄、乌镇、成都的锦里等都已开发成为旅游胜景,成为了城市或者区域发展的名片。

第二,特色资源的保护性利用。由于保护不力或者利用不当,许多历史文化资源(比如历史性文化场所、名人故居、四合院等)遭到了破坏,文化价值未被充分发挥出来。对这类历史文化资源,要积极推动其特色化利用,复兴发展,也就是说通过现代文化产业对历史性空间的植入,使得这些空间所承载的历史文化意义成为产业活动的招牌,同时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借助当代流行文化活动得以重现活力。比如,北京市四合院通过保护性开发,作为特色餐饮店、高档会所加以利用;古代戏楼通过功能性恢复,引入了刘老根大舞台等现代文化企业,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第三,文化主题开发拓展。依托历史建筑或艺术品等有形文化资产的硬件保存,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内涵,提炼文化符号,塑造主题文化品牌,聚集文化产业,也是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创造价值的重要路径。例如,以孔庙、国子监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积极打造国学文化的品牌,推动国学文化产业发展,组织了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学文化活动。

第四,创意园区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往往得益于该区域文化资源,这种资源或来自历史、或来自区域民俗、或来自教育资源、或来自自身需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的区域容易形成比较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创意氛围,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肥沃土壤。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利用废旧厂房发展起来的,这些老建筑所具有的历史底蕴,为其承载的创意产业增添了文化韵味,形成具有浓厚历史感和沧桑感的文化新景观,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特色。例如,北京的798国际艺术区等。

第五,历史文化街区打造。在历史文化风貌保护过程中,历史文化街区是重点。这些地段文物资源丰富、历史建筑集中,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了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随着风貌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化,许多城市通过政府规划引导和开发建设,不断为历史文化街区注入活力,有力推动了其文化演艺、文化艺术、创意设计、特色商贸等产业的发展。例如北京的南锣鼓巷、成都的管窄巷子等。

能源的发展史篇3

关键词:协同论;无锡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发展措施

图1.1历史文化街区系统架构

历史文化街区保存着丰富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遗存,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了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它是一个城市历史的见证,并延续着城市的历史。同时它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反映着城市的文化品格,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旅游发展中自然成为了城市文化的代表,甚至是城市旅游形象的代表。

根据吴必虎的旅游系统模式图,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特征,将历史文化街区的协同发展研究架构在三个系统中,即:城市旅游系统、旅游资源系统和历史文化街区系统。其中城市旅游系统氛围客源市场系统、支持系统、出行系统、目的地系统。旅游资源系统包含旅游资源、设施与服务、客源系统。历史文化街区系统包含景点、设施与服务、客源系统。模式图将历史文化街区协同发展的关系表现出来,便于历史文化街区协同发展研究。

一、无锡城市旅游系统中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客源市场系统协同发展措施

无锡城市旅游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在国内旅游中都有着一定的知名度,历史文化街区要扩大客源市场,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两种手段来进行。

两种形式:

一是与城市旅游相结合对外宣传。依托城市旅游的影响力,以城市文化代表的身份参与城市旅游宣传,提高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

二是以独立形态吸引城市内客源市场。在城市旅游中与其他旅游资源展开竞争,以自身的特点,无法替代性,赢得城市旅游中客源,使得城市旅游资源之间产生良性竞争,促进各方健康发展。

两种手段:

一是传统手段。采用电视、广播、杂志、期刊等传统形式开展宣传。利用城市旅游宣传的手段,借助城市旅游宣传平台,即是宣传了自己,也是宣传了城市;即扩大了城市旅游客源市场,有扩大了自身的客源市场。

二是现代化手段。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宣传。旅游电子商务平台运营成本低,运作效率高,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协同发展。历史文化街区可以通过城市旅游宣传平台对外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也丰富了城市旅游的吸引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自身的信息平台,宣传城市旅游,宣传街区特色,提高区域营销效果,最终达到城市旅游的统一拓展和城市品牌形象的塑造。

二、无锡城市旅游系统中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支持系统协同发展措施

城市旅游系统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协同发展,需要城市和历史文化街区双方从整体上协同构建协同发展的组织协调机制。其中城市高层领导的正确决策是前提,职能部门的有效管理是保障,地方产业与企业的成功对接是关键。宏观决策、中观管理和微观操作构成了协同发展的组织协调机制的三个层面。

宏观决策层面:由无锡市政府牵头,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南长区政府组成“历史文化街区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营造良好的旅游协同发展环境、确定历史文化街区发展重点与协同发展战略、协调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制定有关发展的配套政策、合理配置城乡资源、决定重大建设项目等。

中观管理层面:由无锡市旅游局牵头,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主管部门组织“历史文化街区协同发展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开展重大问题决策的前期调研、制定协同发展年度工作计划、落实有关政策、组织实施重大项目、搭建产业和企业对接平台、沟通协同发展的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等。

微观操作层面:无锡市旅游各职能部门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运营企业围绕历史文化街区协同发展的总体规划,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实际,以部门与企业间彼此达成合作契约为依据,采取协同营销、联合开发、委托经营、共建实体、服务提升、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互补互利,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客源市场、旅游资源、旅游设施与旅游出行系统的优化组合,从微观层面上促进历史文化街区协同发展总体目标的全面实现。

图1.2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支持系统

此外,由于无锡市旅游成熟度高,还可以利用无锡旅游协会作为一个自律性组织,弥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无法起到的作用和职能,成为历史文化街区协同发展组织协调机制的有益补充。通过其相应的自身组织协调功能,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街区发展组织协调机制,进而推动协同发展。

三、无锡城市旅游系统中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出行系统协同发展措施

(一)交通协同发展措施。

1.建立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节点的公交枢纽。整合现有交通线路,开通以交通枢纽(无锡硕放机场、无锡火车站南站、无锡火车站北站、无锡火车站东站、无锡汽车客运站)为起始点,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终点的双向旅游公交专线。

2.开辟城市交通旅游专线。公交是外地游客与城市居民共有资源,而旅游专线的开通可以使游客与城市居民出行分离,为游客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服务。

(二)旅游目的地营销协同发展措施

确立民族工商业文化为无锡城市旅游形象,作为主推旅游项目之一,使无锡在华东地区有其独一无二的城市个性标志,并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上加以推广,使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能与无锡城市旅游紧密相连,使城市旅游营销与历史文化街区营销同为一体,即城市旅游营销的同时也是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营销。

(三)旅游信息和信息服务协同发展措施

旅游信息是指反映旅游活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各种消息、情报、数据、指令的总称。包括旅游景区景点信息、旅游饭店信息、旅游交通信息、休闲娱乐信息、旅游商品信息等。旅游信息服务则是通过媒体,为游客提供关有关旅游信息。无论是城市还是历史文化街区在旅游信息时都是一个共同体,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旅游的一部分,在提供城市旅游信息时自然要将历史文化街区包含在内,而历史文化街区在提供游客信息时要能体现城市的独特性。

无锡作为一个新兴旅游城市,从上个世纪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自然山水风光――鼋头渚风景区为代表的风光游;第二阶段是以唐城、欧洲城、三国城、水浒城为代表的主题公园游;第三阶段是以灵山胜境为代表的宗教祈福游;第四阶段则是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代表的城市文化旅游。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无锡工商业文化的代表,其本身就成为了无锡城市旅游的代表之一。在开展无锡城市旅游信息宣传时,可以将无锡各阶段的旅游资源信息整合,使旅游信息相互协同,共同进行城市旅游宣传。

四、无锡城市旅游系统中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目的地系统协同发展措施

(一)设施与服务协同发展措施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展现无锡城市历史、文化的旅游目的地,应弱化现有的商业功能,强化旅游资源功能,将商业功能还给无锡城市旅游购物的中心地带中山路与人民路,减少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面积,将发展重点放在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的保护和修复中,开发文化展示项目,采用不同的手段丰富旅游资源的展现方法,形成水路、行步道、街区特种交通三线游览路线,开放故居旧址、厂址遗址,举办各类参与性活动,延长游客在历史文化街区的逗留时间,为城市旅游其他功能区提供客源,做到街区功能上的协同发展。

(二)旅游资源协同发展措施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因与京杭大运河连通,是贯通中国南北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其历史文化价值主要表现是中国吴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古运河畔江南人家的原生态风貌地以及运河申遗的重要示范地。街区现存有少量明、清古民居,绝大部分历史建筑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建,建筑有着浓厚的运河江南人家特点,既有院落式、竹筒式、独立式的枕河人家,又有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商贾别墅。可以看出,无锡城市旅游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中应凸显“民族工商业”元素,用多种手段将最具无锡地方特色的文化展现出来,还可以将街区与无锡城市旅游打包,形成城市旅游形象之一。

五、结论

无锡清明桥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古运河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无锡历史的传承见证。只有科学的规划和利用,才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系统论、协同论在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上的使用则可以使旅游资源的效用达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williamH.whyte.theSocialLifeofSmallUrbanSpaces[m].washington,D.C.:theConservationFoundation,1980

[2]吴必虎等.中国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系统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阮仪三、王景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能源的发展史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区域旅游;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1-0030-020

引言

所谓“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即可被用以开展历史文化旅游活动的那些以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为主的旅游资源。它是人类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可为现在及今后所利用的遗存。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价值三方面。通常,按其历史形成与作用、民族文化特色、功能特点等对其进行区分,应有如下几个类别:一是古都类,二是区域统治中心类,三是少许民族文化特色类,四是纪念胜地类,五是古代交通重镇与手工业、工矿业发达类。以辽宁为例,辽宁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它主要由远古遗存、历史遗迹和近代战争纪念地等组成,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民族文化特色。我国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这为发展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需要张扬与发展,要与时俱进,为现代旅游消费者广为接受。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可以在原基础上适当的注入新鲜元素现并与现代科技结合,从而达到推陈出新的效果。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项涉及范围极广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规划到位,从长计议,统筹开发,还要树立融合开发观,在市级层面加大资源的整合力度,实行多元文化与多种功能的融合。因此,我们要大力挖掘和整合利用文化资源,从而解放文化生产力,以着手进行合理有效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当前,伴随地区间交流日益加深,区域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因此,各地政府愈加重视旅游业,特别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特征鲜明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试图借由挖掘与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实现其经济效益与文化价值的双赢。这是因为地区特色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推动。但因各地在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时,可能对合理性与系统性的兼顾不够,真正可凭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驻留的特色旅游地不多。面对这一现象,迫切需要针对现有问题,提出较有效的改进措施,以切实促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1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

1.1展现特定历史文化

我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利用我国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对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增强区域竞争的优势,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可通过实物资源展现某一地方某一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文化,这对游客来说,是比较大的吸引力。游客在其旅游行为中,主要领略的是历史文化的再次熏陶;体会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基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最表层的角度,历史文化遗迹凭其建筑石刻、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实物特征,向游客展示的是某一特定时期特有的文化与风貌,带给游客的感触是最外在,也最直接,其艺术创造力往往令游客叹为观止,更深刻地体会历史。

1.2满足游客思想情感需要

诚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会凭其外部形势对游客直接感受产生影响,它也能凭借其特有的文化氛围对游客思想与感情产生影响。旅游过程中,游客将充分体会到历史文化魅力,并深受其感染,进而从特有的情感角度加深对历史文化的体会。以安徽西递古镇为例,这是颇负盛名的历史名城之一。论及西递古镇所展现的历史文化,其核心应是“徽文化”。基于徽文化这一背景,西递古镇所营造的恰恰是古朴的民居,使游客借由对风景与古物的观赏体会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对源自于古朴村落的自然与悠闲印象深刻。

1.3引导旅游者价值思维

就影响深度而言,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带给游客最深的影响就在于可引导其价值思维方式。历史遗迹不同,其历史文化特征迥异,它们会从不同角度对其情感与思想产生引导作用。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实物性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基于政治制度层面予以展示的,也有基于文化或礼仪的层面进行展示的。在视觉与感官的帮助下,游客可直接感受与领略其特有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而此过程中,则对游客自身价值观与思维模式的确立有利。

2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存在的障碍

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物质生产活动必备要素之一,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可能带动经济高速增长,成为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并不是无条件的。现阶段,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开发常常伴随几个难题,这些难题常常桎梏着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进程,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形成制约瓶颈。

2.1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间的冲突

受传统思想禁锢,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常伴随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冲突,成为制约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开发的一大难题。事实上,常说的积极保护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其意义有两层:一是借由定期修缮与维护,免于外界环境侵蚀;二是借由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的梳理,强化其价值深入开发。然而,各地方政府及其文化管理部门观念相对传统,其管理机制也就或多或少地存在缺失,多认为开发便意味着破坏,而不乐于承担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失败所带来的破坏责任,普遍仅从免于外界环境侵蚀的角度保护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仅是避免外界行为破坏可能的损害,而鲜少基于资源再开发的角度分析资源保护问题,造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同开发间的冲突。

2.2资源的有限性与不可再生性加大旅游开发难度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固有的有限性与不可再生性成为加大旅游开发难度的又一突出问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性一是稀缺、二是不可再生,它形成于特定历史阶段,但凡遭遇外界破坏必然不可再生。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总体遗存量相对有限,尤其应视为珍稀资源的是优质历史价值资源,诸如敦煌莫高窟等。就我国而言,不论是无法抗拒的自然力,还是人力都已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造成相对严重的多重破坏,倘若后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措施不当,那么,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将再次遭受重创,而这种重创也是不可恢复的。

2.3旅游开发的系统性与持久性不足

除上述提到的两个问题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受限的又一难题就是因地区经济水平参差不齐所带来的旅游开发系统性与持久性不足的问题。深入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提升其旅游价值往往既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又需大量人力支持。我国地区经济水平多参差不齐,这就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发展。而旅游管理制度机制缺失背景下,旅游专业管理人才匮乏,无法真正开发、管理旅游资源,致使系统性与持久性发展不足成为共性问题。

3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针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当前旅游开发所存在的问题,地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须从保护与开发并重的角度进行考虑,合理促进提升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吸引力,保护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完整性,以求真、求实的态度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

3.1合理调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

要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先要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独特性出发,以更鲜明的主题突出资源特点,围绕此问题展开相关的旅游活动,减少与其他竞争资源之间的同质性,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力。首先,各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商及文化管理部门要从保护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以更深层的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为指导,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进行挖掘。同时,要展开充分的市场调查活动,通过对旅游市场的覆盖度、需求特点、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分析,建立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旅游产业。最后,还要通过合理的资源分析,挖掘资源特有文化内涵,提炼最符合资源特征的文化特色,将其定为主题,以特色引导其他旅游活动。

3.2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合作开发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一般都具有规模较小的特点,对其开发须充分考虑到自然资源的原貌,同时结合周围景点的特征,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通过适当的补充和连接,建立景点间的关联性,构建具有规模效应的旅游资源群,营造统一的历史文化氛围,具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引导旅游者的旅游情感,为旅游者打造一个全方位的旅游文化主题。

3.3强化系统性与持久性开发

鉴于旅游资源管理制度的缺失,各地应基于地区现状,从旅游规划的编制开始,直至制度完善与实施,都应逐步完善,目的是确保在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内涵予以尊重和保护的基础上,加大开发力度,并确保开发活动的合理性。合理开发文化活动,并丰富其开展形式,既有助于开发旅游资源,又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满足其对旅游内涵的需求。只有将游客同旅游资源紧密结合,深挖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才能令游客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魅力体会得更为充分。因此,要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就需从保护资源真实性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合理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多参与历史文化场景,增加互动与体验,使其体会更接近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以充分满足其旅游需求。

4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案例分析

当下,国内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既有成功范例,也不乏相对薄弱者。以四川为例,四川的巴蜀文化是根植于中国西部土壤的一支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中一朵光彩夺目的新星,它的内容充实,积淀厚重,传统特色鲜明,成为中国西部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并且巴蜀文化对加强对区域性文化的历史定位和历史特征的研究,对构建适应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区域性特色文化,促进我国西部的大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四川在旅游资源开发上以单一自然资源利用为主,而对“千年巴蜀文化”的开发则略显不足。对比之下,云南竭尽全力地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纳西古乐”人尽皆知,而它正是来自于四川清城山道教洞经音乐。其原因就在于四川可能在搜集与整理洞经音乐方面缺乏针对性,致使珍贵乐篇大量流失。与此同时,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面对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如何保护自然和独特人文资源成为最大难题。作为世界文化保护遗产之一,黄山开发过度,各色塑像馆与游乐宫大同小异,地域特色文化逐步流失。就整体来看,有些景区过多地被商业气息所包围,而无法凸显其固有风格。与四川形成鲜明对比,云南的旅游文化资源利用较为成功。云南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极其丰富,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和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成为中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南亚的桥梁,成为中原文化、藏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云南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其清新与灵韵依旧得以保留,堪称世外桃源,既可追忆雪山清渠,又可回味纳西古乐绕耳余音与神秘图腾。丽江分新城区与旧城区,前者完全一派现代气息,而后者既有旅游纪念品,也不乏身着传统服饰闲谈的老者、辛勤工作的作坊主以及热情商贩,等等。可以说,云南很好地处理了保护古老文化与商业开发利用之间的固有矛盾,值得其他区域借鉴。

5结语

应看到要开发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须从其珍贵性、特有性出发,将保护与开发共同推进作为指导方针,以文化特有价值为开发主题,通过旅游资源的积聚实现旅游资源整合,合理规划旅游文化活动,以更完善的旅游管理制度推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实现地区旅游行业的发展。因此,各地区应从自身的历史文化特点出发,针对本地区旅游发展的状况,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开发策略推动地区经济及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社科联课题组.论云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类型、特色和价值[J].学术探索,2014,(8):14-16.

[2]郭二艳.河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及旅游开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42-145.

[3]罗学锋,张永丰.秦皇岛旅游立市战略发展中文化资源的开发对策[J].生态经济,2013,(2):56-58.

[4]谭婷婷.浅谈旅游产业中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宗教文化旅游为例[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3,(1):101-102.

能源的发展史篇5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城市特色城市形象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广阔的土地上,产生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著名城市。这些城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光荣传统,是历史遗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自1982年起,国务院将其中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101座城市公布为部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是阿我国保护历史遗产、促进城市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而如何使这些名城焕发文化活力和实现持续发展在,则是我们面临的检举的历史任务。长期以来,人们在界定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时,大都重于关注古建筑、遗迹等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相应地,在讨论历史文化名城的命运时,主要关心和重视的是其现代化和快速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有效地保护、开发历史文化遗产。仿佛历史文化名城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内涵、要求和特点与其他城市追求持续发展的惟一区别就是保护和开发物质形态的历史文化遗产。事实上,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资源是无形的,或者说是借助于各种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传表现出来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历史文化名城的持续发展就具有特殊内涵:第一,历史文化名城经济层面的持续发展。第二,城市的个性及其持续延展。第三,充分认识历史文化资源本身对历史文化名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一、历史文化资源是名城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所面临的最丰富的资源

对于大多数历史文化名城而言,追求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本和技术力量都比较贫乏,但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此,挖掘、发展和弘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遗产,形成地方特色文化或名城文化,是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标志。

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资源包含着城市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系统。它是满足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物质需要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系统。物质文化系统体现着城市一定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反映了人和城市及其环境的关系,一般体现为显而易见的物质形态。城市行为文化系统,是人们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关系的产物,体现为人们的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如个体和群体的生活习惯、人际之间的交往和关系。城市制度文化系统是人类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社会规范体系,体现为规范化了的社会制度,如婚姻家庭制度、礼仪制度、地方习惯规约等。城市精神文化系统,是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是城市人们的文化心态及其在观念上的反映,体现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些文化系统之间既可以通过实物形态的景观,也可以通过非物质形态的景观,甚至于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文化景观交融于一体而表现出来。所以从这个方面讲,历史文化名城这几种文化系统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系统,即有形的文化景观系统和无形的景观系统(又被称为文化基质),这些共同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遗产系统,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历史特色。

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内涵是附着于城市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活动的各种历史形态,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综合体,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历史特征,它包括名城空间格局、建筑风貌、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这些景观一般能为人们的肉眼所感觉得到,物质形态较为具体,也容易形成物质形态上的区分,如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历史名城,显露的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风情;古城北京宏伟壮观的空间形态、布局严整的城市规划以及古朴典雅、气势磅礴的建筑,体现着历史的厚重;无形的文化景观即文化基质是不被人们直接感知的、无形的文化因素,是有形的文化景观所表达的创作主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表现为名城的生产方式、价值观念以及民风民俗、、思想道德、人们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文化基质还表现为一种文化“氛围”,“它离不开现实环境却又是捕捉不到的抽象,它离开了具体却又让人能够立即感受得到、体验得到,并得以形成印象与记忆……它让人们一步入这个城市,就有一种‘城市文化’的感觉和享受,它有感染性,是弥漫于城市空间的‘气候’。”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基质――深层内涵和本质特征可以透过文化景观的物质外貌得到体现。

城市特色与社会生活和历史风貌密切相关,它蕴含着人与社会的内在素质,反映了人类城市历史的文化积淀。

二、历史文化资本禀赋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与一般城市或新兴城市相比,文化资源对历史文化名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有的地方,对历史文化名城注重其文化底蕴,忽略其经济源泉,这不利于它们充分发挥自身的特有作用。

经济学已经充分地证明了文化资本对一个国家和城市长期经济增长的解释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血脉和根系,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和窗口,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文化是由知识、信息、各种艺术组成的。知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人们掌握知识越多,劳动能力就越强。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种事物的动态表现,人们收集、整理和传播信息,有效地把握事物的动态,就为高效率地进行生产和经营、处理各项事务创造了有利条件;艺术的根本功能是增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因为劳动能力与身心健康也是互为条件的。一般说来,身心健康的人劳动能力较强,而健康状况较差的人劳动能力也较差。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文化是指人们所选择与遵从的特定价值观体系,它构成了人们的主观模型。获取特定的价值观体系为每个人将来的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它减少了人们在每件事上都需要做出分析判断所消耗的精力和资源。从这一意义出发,人们所习得的能够为其未来带来收益的特定价值观体系就被称为文化资本,因为它是未来收入的资本化。

文化资本通过潜在地制约和影响制度安排、技术进步及物质利用来制约或促进经济发展:首先,文化资本投资能够促进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表现在人们对特定操作技能的掌握,体现在人们获得“怎么办”的知识;而文化资本则体现在人们获得“为什么”的知识。林毅夫曾提出“意识形态是人力资本,它帮助个人对他和其他人在劳动分工、收入分配和现行制度结构中的作用做出道德评判”。因此,意识形态是能产生极大外部效果的人力资本。为此,任何政府都通过向意识形态教育投资来对个人意识形态资本积累进行补贴。其次,企业文化乃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是国家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同样在国家与城市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角色。人类历史上经济革命的前提是文化资本的积累与扩展,同样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长期停滞则反映在文化资本的缺乏甚至减少。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或许是文化资本的偶尔积累带来了利润,利润吸引更多的人来迅速地学习或复制特定的文化资本,要想阻拦这种观念的传播几乎不可能。当更多的人习得了特定文化资本后,该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资本似乎被“锁定”在一个独特的路径上并沿着这一方向持续扩展下去。而导致经济增长的特定文化资本会进一步同各种相近的思想观念混合在一起,自我组合,互相传递。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文化资本的自我强化行为推动着那些有机会进人增长轨道的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均收人持续地增长而且这一增长速度似乎并不会下降。报酬递增的特性使得文化资本具有很强的“溢出效应”,当一个群体中更多的人拥有相同的文化资本时,群体的规则就更容易遵循。如在一个市场中,人人都很讲信用,则市场的整体信用程度就会提高。但是,这也隐含着这样一个推论,在一个不讲道德、欺骗成风的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一定是低下的。不仅如此,文化资本形成的长期性也导致了其改变的缓慢性。历史研究表明,当外来文化与原有文化接触时,外来文化要符合原有文化价值,或至少不与之冲突时,才可能比较容易地得到广泛的接受。当众人直接看到带人新价值的改革可以有益于增进既成价值时,便比新的价值单独出现容易被一般人接受。

对于一个特定的城市而言,“文化资本”具有特殊的资本意义:作为一个人格化的城市,城市人的行为文化,城市市民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风范也具有“文化资本”属性,城市群体的教育程度越高,个人文化资本越充分,市民的文明行为举止就越有文化资本意义,因而使城市更具有文化魅力和文化凝聚力,进而能从高层面上创造经济与社会价值。同时,良好城市市民社会行为风尚,本身就是“城市文化资本”意义上的投资环境,亦如有的城市提出的口号:每一个人都是投资环境。当然,城市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与有机社会环境体,城市视觉系统的“文化资本”意义上直接的,通过城市视觉环境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生态价值的创造所创造出的“最佳人居城市”,可直接转化城市文化与社会资本价值,一个城市所具有的良好视觉系统,可以直接使市民得到生活享受,并必然成为投资者投资热土和创业地,这是“城市文化资本”意义上不言而喻的。

具体到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本这一要素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在于,它是通过制约其他生产要素而起作用的。如它制约着对物质资本的选择,表现在大量的禁忌阻止发展中国家去利用自己丰富的资源;文化资本要求技术引进同样必须考虑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它还影响着人力资本的发挥,被管理学归属于“X效率”中;同样,它对于制度选择有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历史文化资本变迁决定了制度变迁。总之,无论在什么社会中,与生产活动和财富积累有关的价值观念都将是决定经济发展的程度和方向的重要因素。

文化资本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称为文化力。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优势必然也必须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发展动力,即具有强大的文化力。总而言之,文化作用于人,不管有形还是无形,都影响着居民的文化素质,从而影响着经济的发展。铸造产品特色,扩大产品文化内涵。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它们的文化都是有特色的文化。出产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各种产品――货物与服务,或多或少都带有那个城市的文化气息。例如,四川省自贡市的井盐,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府家酒等,都包藏特有的历史文化内涵。一个产品,首先是实物构成,由众多有形物质转化而来;其次是科学技术含量、生产者的经营理念、消费者的价值观念等文化因素的集合。这两个部分,有的是实物成分多一些,有的是文化成分多一些,具体产品具体分析。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知识经济日趋繁华,产品的文化成分必然日益增加。在这个意义上,新世纪中产品的文化内涵是否丰富,对其市场地位具有决定作用。产品的品牌形成过程是从知名度经信誉度到美誉度。从中看到,产品的文化内涵也是基本的和重要的因素。孔府家酒行销全国及世界,酒的品质只是其一,重要的是人们看重孔夫子所代表的儒家文化。如果历史文化名城的产品都能够把自己的历史文化精华倾注其中,不仅会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及其知名度、美誉度,而且还会反过来为历史文化名城增光,拓展企业文化,增进经济效益。历史文化名城给企业提供的经济与文化环境优于非历史文化名城,因而企业的发展前景广阔。正是这样,企业无论对外开拓或引进技术和外资,都拥有更加便利的条件。企业是人们进行商品生产与经营的社会组织机构,人是企业活动的根本,人的活动是以文化为指导的,所以文化是企业的基础。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厚文化底蕴,是企业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果历史文化名城都哺育出若干与自己齐名的、享誉海内外的大型企业,不但名城经济突飞猛进,全国经济也会得到巨大利益。

三、历史文化资源的资本化是历史文化名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把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就是要以文化建设为基本途径,实现历史文化的资本化,进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把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开发与产业体系的培育和发展相结合,以文化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形成地方特色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共性可见,形成初期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推动着文化的发展。随着文化的发展,文化又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把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经济资源的根本途径。

能源的发展史篇6

【关键词】课程改革;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利用和开发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因此,高中历史教学不应是单一的知识传授和应试,而应该充分发挥历史课之人格教育主渠道作用,尤其是通过乡土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进入世纪之交,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启和深化,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日益成为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1]新颁《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部分中提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凸显出乡土历史资源整合利用的新特点:一是明确提出乡土历史教学概念,将其作为支持历史课程的一种途径;二是强调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三是乡土历史教学的目的更注重挖掘乡土历史教学的情感培养功能。这是新课改对乡土历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对于历史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意义重大。

一、新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许多地方都已将博物馆、历史遗迹、历史音像资料以及大量的历史文献作为历史课程资源运用在历史教学上,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云南,目前历史教学中基本以教材作为全部内容,课程资源的开发较为滞后。一是从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看,主要是依靠少数的学科专家,并没有将广大的一线教师调动起来;二是从课程资源实施的空间看,仅仅局限于课堂;三是从对乡土历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看,对乡土历史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认识还不够,导致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历史和社会资源未纳入教育资源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的认识和利用,并且教师、学生和家长不知道从哪里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造成乡土历史教育资源闲置浪费;四是从课程资源内容看,统编教材资源偏重于知识特别是学科知识的开发,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教材结构单一,相应学科知识的发展和课程资源渗透与融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内容往往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意义

(一)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新课程《纲要》中指出:历史教学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那么何谓乡土史?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乡土”是指县(含市、区)一级的行政范围。乡土史也就是指发生在这一区域范围内的本乡本土的历史。2001年,教育部公布《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制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思路,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使每一级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成为各级学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2003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及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正式颁布。2004年山东、广东、宁夏、海南等四个省(区)最早一批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2009年秋季起,按照教育部云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计划,我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也已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成为推进我省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要素。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因地制宜,有计划,并且主动地进行适度的课程开发,既满足了广大师生个体差异的需求,又融入了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而且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使学校课程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同时,通过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使学生成为学业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转变当今学生普遍存在的学力不足的状况;培养学生自主交流、主动探究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科学意识、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

(二)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

长期以来,中学课程资源的选用实行“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国家课程,中国是一个泱泱大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充满多样性和差异性。在这样一个充满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环境里,不同地域的学校、不同学生和教师,无论是在生存背景、个体需求、先天素质、后天努力等多方面都存在广泛的差异,国家课程资源“只能忽略差异性而共同性与统一性”,往往形成课程设置与具体学校的“课程需求和条件之间发生严重错位”。多方因素影响下,造成了当前我国学校教育中乡土史知识匮乏,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的局面。

2009年,我所在的学校昆明市官渡区一中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由关上搬迁至官渡古镇对面的云秀书院。面对古镇,一方面,搬迁至此的广大师生们对古镇的历史和现状知之甚少;另一方面,近年来官渡古镇开始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了对古镇的开发和建设,从金刚塔的“整体顶升”到一批古建筑的修复,从古镇的整体规划到宝象河的治理再到一系列湿地公园的兴建,从服饰、小吃到民风民俗,乡土史资源十分丰富……于是我有意识地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官渡古镇周边学校在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开发上,尚未有一所学校系统地在进行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形成文字结论。我所在的官渡区一中身处古镇腹地,古镇乡土资源的利用也仅仅在高中一、二年级作为选修课每周开设一次,力度和效度远远不够。并且我在古镇乡土史资源资料的收集中,发现就连古镇政府也未能有一个具体的职能部门对相关乡土资源进行汇总、整理……于是现行课程资源造成地方教育不能有效地服务于地方社会的发展,学生普遍对自己的家乡未形成深刻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学生成年后大都对自己的家乡不认同,不愿扎根家乡,亦很难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边缘人”。由此可见,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更符合地域性、彰显地方特色、彰显以人为本的时代特色,还可以让学生在关注主流文化的同时关注生养自己的一方水土,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民族和国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客观需要

大家知道,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课改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关于教师的作用和力量有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化解,学生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于我。”这说明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的人格发展起着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作用。这也充分说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教师来说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课程开发思想和理念,更是广大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一场重大变革。它使得教师由国家课程资源开发下的课程计划的被动贯彻执行者到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创造者和实践主体,它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调动教师课程开发的潜质,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和需要,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使得教师可以获得更高的成就感,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三、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广阔前景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既能拓展历史课程资源,又能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讲解一些乡土历史,往往能克服统编教材自身的不足,能更好地发挥历史课程固有的各种功能。

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一是由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与学生的时间、空间距离都比较大,加之现行的评价、考试制度,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不大。通过乡土历史资源的应用能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二是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历史普遍了解得不多、不准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甚至有很多错误的认识,有必要对学生补上这一课,使学生能对家乡的历史有一个全面科学的了解,通过对家乡有关历史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发挥历史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功能。三是对比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进而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人文主义精神,发挥历史教学在素质教育方面应有的功能。

为保证开发与应用顺利进行,必须落实历史资源开发与应用中的人力支撑及制度保障。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应组织长期工作在教育第一线,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年富力强,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学生有爱心、耐心、细心,事业心强,专业知识丰富,人员组成合理的团队承担乡土历史资源开发与应用课题研究任务。其次,要加强教育指导督导工作,健全长效机制,从政策、机制、经费等方面保证团队成员的相对稳定,要有计划地以各种方式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研究水平。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矫正、调控研究过程。加强研究实施资料的积累、整理和分析并能及时反馈到研究过程中去。研究实施过程中,要极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实验氛围,以确保实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能源的发展史篇7

【关键词】文化哲学;人类精神;历史观;卡尔・雅斯贝斯

近年来,文化哲学这一哲学范式在哲学研究领域占据着愈加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恩斯特・卡西尔提出的文化是符号系统,还是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文化哲学是敬畏生命的伦理观,亦或是衣俊卿提出的文化哲学是一种生活范式的理论,他们都试图从理论上高度概括和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文化哲学概念。但是卡尔・亚斯贝斯另辟蹊径,他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以历史观为基础,以人类精神发展为核心,探寻人类历史起源,划分人类历史阶段,追寻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为文化哲学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角。

一、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意义

1、人类精神的发展史是划分人类发展史的标准

卡尔・雅斯贝斯对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了划分,首先划分的便是史前阶段与历史阶段。他认为划分这两个阶段的根本标准便是人的意识的产生,“人类意识到自己就是历史”。[1]

他又将人类历史阶段大致划分为古文明历史时期,轴心期和现代历史时期。古文明时期人已具有意识但并未认识自我,各种行为大多来自于本能,这一阶段没有精神变革和运动。

轴心期是古文明时期后的时期,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关键也是最具特色的时期,这一时期“人性整体进行了一次飞跃”,[2]“改革的观念支配了实践活动”。[3]轴心期理论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的核心理论,轴心期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它将古文明时期奠定的基础充分利用,人类精神实现了第一次的解放,从此支配人类的不再是原始本能,而是精神诉求,轴心期为它以后的历史发展积蓄了巨大的力量。

2、人类精神的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动力

如果按照粗略的时空标准划分的话,可以将人类的发展史分为过去,现在与未来。但无论如何划分,人类精神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狭义的来讲,过去即历史。历史显示出人类意识的从无到有是人类从史前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而人类自我认识的产生是人类从遵循本能走向理智思辨的关键一步。

从人类学会思辨开始,人类精神的发展便从未停止,改革成为人类的特性之一。改革的需求源于人类对未来更好的渴望,“我们具有的关于未来的思想,指导着我们观察过去和现在的方法”。[4]过去是人类精神的发展史,现在是人类精神发展的成果,未来则是人类精神发展的目标。

3、人类精神的发展史人类起源与目标的统一的根本原因

除了轴心期理论,卡尔・雅斯贝斯还提出了世界历史结构理论。他认为世界历史结构是“橄榄球”型的,即两端归于一点,中间具有较大弧度和空间。而这两端的两点便是人类的起源和人类发展的目标,他称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人类的起源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指的是人类思想的统一,“人类的统一起源是一个思想而不是由验脱开的现实”,[5]共同的起源是因为人类的精神联结

不仅人类的起源是共同,我们所追求的发展的目标也是统一的。这个目标是人类精神高度发展进步和全体人类自我超越的结果。这个目标包含着人类最为向往和一直追求的自由,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全体人类的共同力量。

二、世界性的历史观

卡尔・雅斯贝斯一再强调要具有世界性的历史观,以世界性的历史观看待问题,因为“为了了解自己,我们希望从整体上理解历史。那么什么是世界性的历史观呢?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即追寻起源、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共同的起源是由于人类精神的发展与联结,这肯定了人类精神对于历史发展和人类进步的作用与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重大实践的内心沉思,认识我们的历史基础。过去曾是楷模的东西,现在仍是我们的楷模”。[6]立足当下需要自我审视,客观对待成就,理智分析劣势。展望未来,展望的便是这份超越如何得以实现。卡尔・雅思贝斯指出这份展望对于人类来说是共同的,即我们具有统一的目标,这个目标简单来说就是自由。

三、文化哲学是内在精神超越和外在整体认识的统一

1、内在精神超越是内涵与目标的统一

这种内在的精神超越便是人类精神的不断发展。这种内涵是人类回望历史所做出的总结,这种目标是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展望,这种统一是人类内在精神超越的结果。雅斯贝斯将结果总结为“人类的文明与博爱”“自由和自由的意识”“创造能力”“上帝在人类中的显现”,这些无一不说明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便是内在精神的超越性发展。这同样也是文化哲学的发展,物质的进步不再是人类的首要追求,而对于精神进步与文化发展的追求则是恒久的。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哲学范式,具有指导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力量。文化哲学可以说是人类精神发展的成果,内在的精神超越同样促进文化哲学的进步,反过来这种哲学观又会作用于人类的发展。

2、外在整体认识是自我认识与历史观的统一

我们既要站在历史里面看历史,来厘清时代位置,更要站在历史外面看历史,来看清历史整体的发展趋势。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我们才是拥有完整的正确的哲学观。哲学是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的统一,文化哲学更是强调这一点,如果说内在精神超越是文化哲学发展的动力,那么外在的整体认识则是文化哲学发展的要求。

文化哲学是世界性的历史观,并且是一种以人类精神发展为核心的世界性历史观。人类的精神发展促进人类历史的进步,精神发展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史。人类精神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同样促进了文化哲学的发展。卡尔・亚斯贝斯另为文化哲学的研究开辟了新视野,从而文化哲学研究可以以历史观为基础,以全局视角探寻文化发展脉络。文化事件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可以置于历史的大背景下,探寻其历史位置与影响,探究其同其他历史事件的关系,从更宏观的角度更具整体性的观点去研究文化与文化哲学。

【注释】

[1][2][3][4][5][6]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9.10.11.161.53.265.

【参考文献】

[1]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阿尔贝特・施韦泽.文化哲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3.

[3]罗伯特・所罗门,凯思林・希金斯.大问题[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能源的发展史篇8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良性互动机制

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机制是影响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全社会形成了“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共识,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法律法规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河北省是历史悠久的文明省份,许多城市都拥有大量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保定、邯郸、承德、山海关、正定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尤为突出。河北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有历史文化名城,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还有神话传说、古老的风俗、各种曲艺等历史久远的民间文化。河北省委省政府也在全力谋求发展河北文化产业,借此有效开发河北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使之转化为现实财富,推动河北由文化大省转变为文化强省。

文化资源是通过口耳相传、书报印刷、竹石刻写及文艺表演等途径而获得传承的,如不善加保护、利用,就会残缺、灭失;没有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就丧失了发展的前提,就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灾难性影响。因此,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需着力构建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引导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以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二者间的良性循环、滚动发展。

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最好先行利用本地的资源。本地文化资源有历史文化资源,也有现实文化资源。河北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现实文化资源却较为贫乏。鉴于此,河北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首先利用河北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并广纳博采外地的各种文化资源,运用世界的、全国的各种文化资源来推进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河北省文化产业获得了发展,但无论是从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上来看,还是从发展战略市场化运作成熟度、硬件和软件建设上来看,都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河北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和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存在着较大差距。许多民间文化产品市场占有率很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许多旅游产品科技含量、附加值较低;大部分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的潜力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比如,随着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的爆红,以及新版、旧版《三国演义》的热播,全国掀起了一阵阵的三国文化热。作为曹魏都城、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和众多事件发生地、决策地,至今仍有曹操三台遗址存留的邺城,本应乘此时机打造成全国性的三国文化研究中心或三国文化旅游胜地,但实际上却并未做到,使得河北丰富的三国文化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和妥善保护。而且,因为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之间尚未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机制,不仅存在彼此分离、各行其是的现象及文化遗产因保护不力而以惊人的速度消亡,甚至出现对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导致相当多的文化遗产在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名义下遭到损毁、灭失。

构建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构建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其基本思路就是:理顺体制,加强对二者的统筹规划,以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而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彰显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提供经济支持,从而形成二者间的良性互动、滚动发展。

理顺体制,加强对二者的统筹规划。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涉及文化、宣传、广电、新闻、出版、作协、文联等多个部门,但因条块分割等体制问题,难以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应打破条块分割,推动文化资源进行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重组。政府应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统筹规划,制定详尽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并设立专门的指导协调小组,负责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指导协调境内有关文化单位参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经营,激发境内广大社会科学研究者、作家与艺术家的广泛参与,努力营造政府引导、社会重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打破狭隘地域观念,推进文化经济一体化。河北同一时期的文化古迹分布较广,但是存在着地理空间上的距离,比如明十三陵、承德避暑山庄、直隶总督署、外八庙、清东陵、清西陵、长城、众多明清古城以及文化遗产等,分属于不同行政区,距离有近有远,所以要树立全局观念,克服行政壁垒。平山西柏坡、涉县129师司令部、赤岸将军岭、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华北烈士陵园、响堂铺伏击战等众多红色革命圣地,它们的分布也较散,应建立跨区域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双赢。建立跨区域联盟,要打破传统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二元结构体系及各种行政性壁垒,加强地方政府或政府各部门间的协作,建立全省统一、协调的文化经济合作企业、组织。企业应与文化部门、文化精英通过信息、人才、资源的相互交流、协作等途径而建立起牢固的联盟,努力找到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项目最合适的价值对接点,引导历史文化资源、文化产业互将对方纳入自己的发展链条,形成完整的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产业体系,使各个文化产业项目能够发挥更大效果。

巧用文化创意推动传统产业项目向文化产业项目转变,提高历史文化资源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及效果。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素材,以推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为旨趣的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设计、策划、构想。借助文化创意才能为传统产业及文化产业增加更多文化元素,将抽象的文化打造成形象生动、富有实用性的产品,推进文化的产业化。例如,磁山文化遗址出土了世界最早的小米、家鸡、核桃,而河北又盛产它们,我们完全可以发挥文化创意将磁山附近打造成世界小米之都、世界家鸡之都、世界核桃之都等多个品牌,并带动旅游度假、休闲农业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广府古城是中国太极拳之乡,是武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的发祥地,对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央视一套还成功上映了电视剧《广府太极传奇》。以广府古城为中心带动全邯郸市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邯郸市发展旅游业的指针。但是开发广府古城文化,必须要有好的创意,不能按照传统形式来开发,它的历史深度及广度需要文化创意来推进。利用文化创意把历史文化重新包装,适当加入现代时尚因素,使民众感受现代时尚与美好生活于一体,并使简单的旅游项目向影视、休闲、餐饮、教育等诸多方位延伸,最终形成规模化和延长了的产业链,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打造综合效应。

能源的发展史篇9

一、开发课程资源的背景

南京,有着6000多年的文明史、2600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之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课程资源。

二、实施的具体过程

1.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

历史是指人类社会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具有客观性和时序性,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差距,而乡土史则或多或少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联系。学生在对熟悉的人和事的探究中既可以使他们在教学中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性,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让他们在此过程中体会祖辈通过辛勤劳动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寻找到文化认同感,增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生本教育”的思想。在具体实践中,为确保课程开展得有效性,我们明确了具体的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的制定是基于初中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当前的初中教学鉴于升学的压力,课堂教学中乡土史很少涉及,即使偶尔出现也只是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资料。兴趣小组课的开展无疑为我们开发乡土历史资源、拓展历史教学空间提供了条件。我们要努力探索、发掘出本地区丰富而精彩的乡土资源,作为国家课程的自然延伸,与教科书相得益彰。

2.通过不同形式开发、整合乡土历史资源,在活动中达成三维目标。

乡土史没有固定的教材,所以,我们明确了此次主题为《穿越金陵》,并且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活动结构,增加和突出学生活动环节,注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探究合作和讨论交流等交往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触摸、再现、体味历史,从而了解历史知识之间的时序性和空间性联系,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此次调查的主题是“南京城的历史沿革”,梳理出南京城的历史:文明起源――约30万年前的汤山猿人;建城――春秋时期的吴越在此最早建立的冶城、越城;建都――公元229年,孙吴定都建业,后六朝定都于此(建康),继而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也选择定都在这里。

三、收获和反思

教师在开发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制定探究主题和范围并进行合理的规划,让学生在探究中从“是什么”到“为什么”过渡,并能形成自己的认识评价。丰富的课程资源进入课堂,能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多角度、多思路,在活动中历史的教育功能和借鉴功能也能充分体现出来。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

能源的发展史篇10

[关键词]网络资源;历史教学;整合运用

[作者简介]梁茜茜,广西工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讲师,硕士;陈志波,广西工学院讲师,广西柳州54500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7-0174-03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网络以其高度的开放性、高性能、智能化以及几乎无所不包的内容,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网络的迅猛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许多新特点和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为此,适应网络科技发展形势,整合网络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优质、高效的德育资源,必将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益尝试。本文拟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例,对网络资源的整合运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一些思考。

一、网络资源的整合运用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整合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必要性

2005年,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确定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将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列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近现代史,其目的是明确的,即通过历史教育,帮助广大学生了解国史、了解国情,培养国家和民族认同感,培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等。为此,国家组织专家统编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纲要”教材分为上、中、下三编,每编除综述外又设若干专题,总共有十个专题。诚然,编者关注的是中国近现代的大历史,主要9d'2观视野演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同时,限于教材篇幅,自然较少兼顾海量的微观史实和史料。

而在发达的网络中,中国近现代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根据“纲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其基本状况和发展态势,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网站(网页)的基本内容构成,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人物的、社会变迁的、近代国内国外基本情况等等,并将之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当中,对我们上好“纲要”课是大有稗益的。

(二)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整合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的重要意义

第一,有利于扩展“纲要”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网络条件下,教学内容已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更应注重教师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实现师生互动。因此,通过收集和整合中国近现代史网络资源,并运用到《纲要》教学,将教材中只有纲目,却不够深入的热点、难点、疑点等内容或是对教材中没有涉及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国史、国情了解的内容讲好、讲透,可以形成与教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好了解“两个认识”、“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第二,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史学知识面,提高他们学习“纲要”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史学的德育功能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是不言而喻的,对整个人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敏锐感、汲取和运用能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教师如能借助网络,将中国近现代史网络资源很好地融入教学,讲书本所没有,言学生所不知的内容,不仅能较好地拓宽大学生的史学知识面,使学生将历史感和现实感相结合,受到史学素养的浸润,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纲要”的积极性、自主性。

第三,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为了搞好教学,教师不仅要从整体上掌握“纲要”教材的内容,而且要从局部上尽可能地丰富所讲授章节的内容。这些内容绝大部分可以通过网络收集得到。这样,教师就能扩大知识面,促进对全国通史的掌握,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解答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教师必须经常收集、发掘和整理新的资源,这些都将有利于提高“纲要”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师的科研水平。

二、网络资源的整合运用与改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途径

(一)课堂讲授内容与网络历史资源紧密结合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纲要”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想象历史、进入历史、了解历史,既要使学生知道世界进程背景下的国史,又要使学生感受和发现身边的历史。为此,教师要注意将教学与网络历史资源的结合。

通过向学生提供一些比较容易搜集到的网络资源,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材料,进一步挖掘历史的真实,让学生在对历史材料思考和感悟后得出结论,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在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网络补充一些书本所没有的史料和史实,通过拉近时空距离增加历史的亲切感。比如,可以利用网络搜集一些地方性史料并运用于教学之中。这些地方性史料内容丰富详实,就发生在学生身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适当运用不仅能够减少学生与“纲要”教材的隔阂,同时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如在讲授“纲要”下篇内容时,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上海地方史料,将上海开埠以来不同时期的历史状况进行对比,使学生拓宽对该问题的观察视野,很容易就能理解教材中关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的内容,教学目的也会得以有效实现。

(二)对现有的中国近现代史网络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要实现网络历史资源对于“纲要”课程教学的辅助功能,一个方面要通过网上中国近现代史资源的收集整理,分析其基本状况和发展态势,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网站(网页)的基本内容构成,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人物的、社会变迁的、近代国内国外基本情况等等;另一方面,也要对网络历史资源作出客观评价。网络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网络内容极其复杂多样,客观地评价现有的中国近现代史网络中的德育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资源整合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在对现有的中国近现代史网络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把一些好的历史网站、博客介绍给学生,如中国历史网(省略/chinese/history)、中国历史资讯网(省略/)等等,指导学生利用自主学习,将会对“纲要”教学起到相得益彰的

作用。

(三)整合网络资源,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建设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网络资源的整合是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纲要”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以时代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改革的精神整合中国近现代史网络资源,特别是加快红色网站的建设,开展红色教育,有针对性地探索既有丰富的历史内容、图文声并茂,又有学术性、思想性的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资源整合的方式方法,将成为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丰富大学生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

三、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整合运用网络资源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整合和运用网络历史资源时,必须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择其精华,弃其糟粕。在论证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问题时,不仅要注意引证经典的历史观点和史实,要广泛收集党内外、国内外的有关资料,尽可能地让历史事实来说话;同时还要注意利用外国人的、国内中间人士乃至敌人方面的有助于说明问题的评论,让这些人与我们来一起判断历史,来显示我们提供的见解乃是历史的公证的证言。此外,我们还要注意选择一批作为德育资源的中国近现代史网站(网页)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利用网络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要进一步加强

我们的“纲要”教师一定要树立并不断加强课程资源开发意识,要深知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也不仅是编写各种各样的教材和参考资料,还要重视包括网络资源在内的各种历史资源的运用。在以往的“两课”教学中,有些教师是本本主义、经验主义挂帅,往往只满足于教材和文献资料,满足于经验,而不能很好地运用网络这种新事物、新手段、新途径来实现教学上的突破。针对这种情况,“纲要”任课教师要切实行动起来,改变观念,主动开发网络历史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从而丰富“纲要”课程教学内容。

(三)在运用网络历史资源进行教学时要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