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建筑防雷技术十篇建筑防雷技术十篇

建筑防雷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2:52

建筑防雷技术篇1

雷电能够在瞬间释放出极大的能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形式,具有毁坏能力强、难以预测的特点。对于雷电的产生人们目前还根本无法阻止和控制,因此为了将雷电的危害降到最低,需要采用必要的防雷电技术措施[1-4]。由于瞬时性、大电流以及高电压等特征让雷电具备了巨大的毁坏能力,因此当雷电击中建筑物时,建筑物当中的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会受到严重的干扰甚至损坏。建筑物的防雷电是一项特征明显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建筑内部防雷和建筑外部防雷的要求,合理应用建筑物防雷电技术,如此才可以达到良好的建筑物防雷电效果。分析和研究雷电对建筑物及其内部电子设备的影响,涉及到低压弱电、高压强电以及其他众多学科,使建筑物防雷电工程具有很强的系统,其中防雷电技术的合理应用直接关系到防雷电的实际效果。

1合理划分建筑物的防雷电保护区

建筑物雷电保护区的合理划分是影响防雷电效果的关键因素。合理划分建筑物防雷电保护区需要依据以下几种条件:一是建筑物内部电子仪器和电子设备的真实状况以及它们所具备的防雷能力等级;二是建筑物被雷电击中时,雷电流经过防雷电系统和建筑物放电通道的过程中产生的电磁脉冲对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干扰、损害以及其他影响等。

由于建筑物内部空间不同,所产生的空间雷电强度也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为了对建筑物采用更加合理的防雷措施,首先需要考虑的技术措施便是合理划分建筑物的防雷电保护区,进而为应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防雷电技术措施,降低雷电对建筑物本身及其内部电子设备的危害提供有力的保障。建筑物内部的电子系统、通信系统、控制系统以及相应的电子设备对雷电的“免疫力”均非常低,尤其是雷电所产生的电磁脉冲对以上系统和设备的影响更是非常敏感,一旦受到雷电及其电磁脉冲效应的侵害,所造成的破坏往往非常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雷电造成的电磁脉冲在建筑物内部空间的传递过程中呈现逐渐衰减的趋势,特别是遇到金属物体之后,这种衰减的趋势会更快地发生。目前,建筑物内部的通信系统一般均是安装在建筑物的钢筋骨架上,某些对于防雷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内部房屋更是拥有专门的金属屏蔽网,因此内部空间的不同,雷电电磁脉冲衰减特性也存在着差异。为了确保在良好的防雷电效果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地降低防雷措施的成本,需要将建筑物内部空间合理地划分为不同的防雷保护区,利用等电位连接的方式将不同雷电保护区连接起来。

2明确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避雷针是防止建筑物遭受雷电直接击中的非常重要和常见的设备。避雷针为金属性质,一般均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需要明确的是,避雷针的真正功能是吸引雷击,而不是避免雷击,主要是利用自身遭受雷击的方式来确保避雷针下面所保护物体的安全。

一般情况下,避雷针主要用来保护高层建筑顶部的突出设施或者保护比较低矮的地面建筑。如果由于某些特殊原因,使得建筑物内部的金属管道和防雷引线相互隔离,则需要优先选择安装避雷针来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明确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对于有效发挥避雷针的防雷击效果非常关键。通常用避雷针等接闪器可能防护建筑物直接雷击的空间来表示其保护范围。避雷针等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显示出被保护物体具有很小的被雷电直接击中的几率。在确定避雷针等接闪器的保护范围时通常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滚球法进行计算和确定。

3采取有效的接地措施

一是工作接地。在交流系统中,正常情况下流过工作接地电极的电流是数值较小的不平衡电流,只有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才会流过高达数十千安的短路电流,但持续时间不长(通常在0.5s左右),而直流系统在单极运行时,会有数千安的工作电流长期流过接地电极。二是保护接地。为了保证人身的安全,电气设备的外壳必须接地,这种接地称为保护接地。当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时,流过保护接地体的故障电流应使相应的保护装置动作,切除已损坏的设备,或使外壳的电位在安全值以下,从而避免因电气设备外壳带电而造成的触电事故。三是防雷接地。为了避免雷电的危害,金属杆塔、避雷针和避雷器等防雷设备都必须配以相应的接地装置,以便将强大的雷电流导入大地中,这种接地称为防雷接地。流过防雷接地体的是时间很短(一般为数十微秒)的雷电流,其值有时可达数十至数百千安。避雷器的接地电阻一般不超过5Ω。

4参考文献

[1]刘军,杨新.建筑物防雷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9(10):109-111.

[2]戴进飞,杨福志.现代防雷技术的工程设计要点[J].中国住宅设施,2009(8):203-204.

建筑防雷技术篇2

关键词:智能建筑;防雷接地;技术

设计严密、完整和良好的智能建筑防雷接地系统,可以很快的将雷电带来的雷电流泄入大地,实现分流,以减弱甚至消除雷电流对通讯信号和电气设备产生的破坏。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智能建筑之所以会被雷电造成严重的伤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设备的脆弱,硬件设备的防雷布置较少,并且技术上的防雷效果较弱,一旦遇到雷电的灾害,势必会导致智能建筑的运营出现极大的问题。在此,本文主要对智能建筑若干有效防雷接地技术展开分析。

1智能建筑综合防雷技术

对于智能建筑而言,综合防雷技术是今后的应用重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正处于重要阶段,智能建筑是建筑行业日后的重点类型,防雷技术则在客观上决定了智能建筑能否获得理想的运营结果。从客观的角度来看,综合防雷技术,主要是根据智能建筑的运营重点和自身的薄弱环节,制定“一专多能”的综合技术,防止雷电侵害的同时,不断的加强自身的质量和性能,以此为智能建筑的运营提供更多的帮助。在此,本文主要对智能建筑综合防雷技术展开论述。

1.1外部防雷

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为了能够在客观的防雷工作上取得较大的突破,首先应在外部防雷上努力。当雷电灾害发生后,雷电首先袭击的就是智能建筑的外部设备,包括各种导电设备和磁场。通过建立健全外部防雷技术,以此来实现智能建筑保护体系的健全。本文认为,外部防雷技术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接闪器的应用。防雷接闪器是指能够直接截受雷电的金属导体,在多数情况下,防雷接闪器主要集中在三个形式当中,分别是避雷网、避雷带、避雷针。从现有的工作来看,由于接闪器的应用,很多智能建筑的雷电防护措施,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即便是在雷电天气,智能建筑也能正常的运营。第二,引下线的应用。该种外部防雷措施,主要是从细节出发的一种防雷接地方案。引下线属于避雷装置的中断部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会将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柱主筋作为暗装引下线,以此来完成较好的防雷接地效果。同时,由于目前的很多智能建筑都比较重要,还会利用建筑物本身的一些金属构件作为相应的引下线。由此可见,智能建筑的外部防雷是非常重要的,日后应进一步努力。

1.2内部防雷

由于目前的天气比较多变,部分地区的环境较为特殊,夏季的雷电天气比较常见。此时,不仅要在外部防雷上努力,还要在内部防雷的工作上持续提升,巩固多方面的防雷接地体系。智能建筑内部防雷系统,是针对建筑物内部的比较容易受过电压或者过电流破坏的弱电设备,尤其是雷电磁脉冲辐射对电子设备带来的影响,所采取的增装过电压保护装置,这样可以提高设备过电压和抗电磁干扰的功能,使电气设备免受损坏。首先,内部防雷需要在屏蔽措施上努力。在雷电天气发生的时候,利用屏蔽能够更好的减少雷电电磁没冲辐射对电子设备的干扰。其次,利用等电位联结进行内部的防雷保护。相对而言,等电位联结与智能建筑的本身息息相关,主要是利用导线或者是过电压保护器,更好的将建筑内的金属物相互联结起来,促使整体的智能建筑形成一个优良的导电体,实现优异的防雷接地效果。第三,电涌保护。该项方法,主要是在智能建筑的内部,应用电涌保护器来完成。现阶段的智能建筑,必须采用电涌保护器,该设备是必要性的设备。第四,均压环的应用。均压环是高层建筑物为防侧击雷而设计的环绕建筑物周边的水平避雷带。在建筑设计中当高度超过滚球半径时(一类30米,二类45米,三类60米),每隔6米设一均压环。在设计上均压环可利用圈梁内两条主筋焊接成闭合圈,此闭合圈必须与所有的引下线连接。要求每隔6米设一均压环,其目的是便于将6米高度内上下两层的金属门、窗与均压环连接,以此来实现较强的防雷效果。

2解决防雷接地技术问题的措施

从现有的工作来看,防雷接地技术在很多方面都实现了较大的提升,固有工作的水平不断进步。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智能建筑发展存在差异,技术上的体系也有不同,此时,应照顾到部分地区的防雷接地技术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更好的实现防雷接地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客观条件的差异和主观诉求的改变,防雷接地技术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应具有持续性的特点,仅仅对现阶段的问题进行压制,根本无法得到理想的效果。在此,本文主要对解决防雷接地技术问题的措施展开论述。

2.1对地位反击问题的措施

防雷接地技术的各项问题,是技术本身的问题,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解决地位反击问题。首先,应设计并确保合理的安全距离。智能建筑之所以在现阶段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原因在于其建设精度较高。防雷技术问题的解决,应较好的控制安全距离,否则很难保证各种防雷措施的效果得到较好的落实。

2.2应对变压器损坏问题采取的措施

变压器是很容易受到雷击的设备,并且对智能建筑造成的影响比较严重。今后的防雷接地技术问题的解决,还要对变压器的损坏问题进行重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从而实现防雷接地技术的良性循环。另外,自然接地体也是很重要的,用可有效的解决地电位升高的影响,合格的地网是有效防雷的关键。联合地网通常由建筑物基础(含地桩)、环形接地(体)装置、工作(电力变压器)地网等组成。接地系统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防雷的效果和质量。如果地网不合要求,应改善地网条件,适当扩大地网面积和改善地网结构,使雷电流尽快地泄放,缩短雷电流引起的高过电压的保持时间,以达到防雷要求。综上所述,智能建筑,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雷接地技术,在各个方面完成较强的防护工作。

3总结

本文对智能建筑若干有效防雷接地技术展开分析,从现有的工作来看,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技术,基本上能够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并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主观上的诉求。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趋向于智能化,防雷技术的提升是建筑的重点要求。

建筑防雷技术篇3

关键词:智能建筑;防雷接地;技术措施

雷电作为大自然中一种常见现象,伴随着人们的生活,为了减少雷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就需要智能建筑设计人员对整个系统进行精心,严密和整体性的设计,将雷电带来的强大电流合理有效的导入大地,以减少电流对建筑物的影响,确保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建设物的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因此建筑防雷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在生活中显得极为重要。

1智能建筑防雷接地系统

智能建筑防雷接地系统是指将建筑物结构、设备、管理和服务依照用户需求进行最合理化组合,以此为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所以说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科学技术的集大成之产物。但是,由于智能建筑的职能较高,同时对系统的配置要求也相对较高,尤其是对自然环境雷电的影响,因此对防雷电系统整体设计要求较高,雷电产生的同时伴随着电磁场的产生,所以在进行防雷电设计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对强大电磁场的影响。因为电磁场产生的感应会对智能建筑中的电器设备、通讯信号带来干扰,有的还使电器设备产生短路现象,严重时还会造成电气设备损坏、烧毁。为了减小甚至消除雷电电流对电器设备的损害,以及雷电电流对通讯信号产生的破坏性威胁,笔者设计一套良好的严密而完整智能建筑防雷接地系统,它可以实现分流效果,将雷电带来的雷电流泄入大地,因此严密、认真、完整、科学的对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系统进行设计显得尤为重要,从而保障人们的生活稳定。

2智能建筑综合防雷技术

智能建筑是建筑行业今后的重中之重,就智能建筑而言,综合防雷技术将是今后的重点项目,而防雷技术则在客观上决定了智能建筑是否取得理想的效果。从客观上来讲,首先,综合防雷技术要依据智能建筑的运营重点和自身的不足,制定“一专多能”的综合防雷技术,不仅要防止雷击损坏,还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质量和性能,从而为智能建筑的运营提供更多便利。

2.1外部防雷

智能建筑的防雷接地,使之能够在客观上的防雷工作上取得明显的成就和突破,首先应在外部防雷工作上采取有效的策略。雷电发生灾害后,智能建筑的外部设备是它的最先袭击点,包含各种导电设备和磁场。为了能够减轻或者消除雷电对智能建筑设备的影响,通过建立健全外部的防雷技术措施,来完善并实现智能建筑保护体系。

2.2内部防雷

在雷电频繁的夏季,要做到多方面巩固防雷接地体系的整合。除了要在外部防雷上做好雷电保护,同时,还需要在内部防雷工作上做好雷电防护工作,智能建筑内部防雷系统,主要是针对于建筑物内的更容易受到强电压或强电流损坏的弱化电设备。特别是为了避免雷电电磁脉冲辐射的电子设备,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带来的影响所采取的,这样可以提高设备对过电压和电磁抗干扰的功能,使电器设备免受损坏,实现可观的防雷接地效果。

3解决防雷接地技术问题的措施

3.1对地位反击问题的措施

影响对地电位反击问题很多,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处理分析。首先,确保设计合理的安全距离;为了防止地电位反击的发生,确保金属结构的各种接地装置和构架与其他设备保持合理的安全距离,避雷系统或者防雷引下线之间存在一个适当的安全间隙;同时确保防雷接地网与其他的接地装置之间保持合理的安全间距,否则必须把两者结合成为一个共用接地系统。其次,这项措施在设备的电源供电线路上,加装了电涌保护器或电源隔离变压器,实现了从高电位引入瞬间的电压均匀化。同时,电源隔离变压器的经济成本比电涌保护器还要低,这也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防地电位反击措施了。

3.2对变压器损坏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关于解决变压器损坏的方法和措施,在日常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存有很多,大家所熟知的最为常见的有效措施就是保证避雷设备的连接线在满足避雷的前提下尽可能短的方法。常见措施有:①确保变压器正常工作。在变压器的低压端或低压端绕组增加安装避雷装置。②增加电阻的效果。在变压器的高压端或者高压端绕组增加安装上电抗线圈。为了避免产生雷电流对整个变压器装置上产生压降现象,工程设计人员还需要把变压器低压绕组的中性点同变压器的金属外壳和避雷装置的接电线路连接起来,以达到更好的防雷电效果。

4结语

文章通过对智能建筑系统的有效防雷措施和方法展开讨论,对雷电给人们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防雷与接地工程是一个整体性的工程,只要坚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地把握好每个细节,对若干有效防雷接地技术展开分析,控制好每个节点,对智能建筑进行合理化的配置,就能有效抵御雷电或避免雷电所带来的危害,确保智能建筑在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确保智能建筑的安全性、高效性。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逐步趋向于智能化,随着智能化建筑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综合防雷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参考文献

[1]李满生.论建筑电气安装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J].门窗,2014(7):102.

[2]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电气传动自动化技术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尉向荣,刘汉景.建筑设计中的防雷接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庾炯基,詹树来,张智育.浅谈智能建筑若干有效防雷接地技术[J].科技风,2013(5):153-154.

[5]吕建君.防雷接地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探讨[J].河南科技,2014(16):156.

建筑防雷技术篇4

1.1内部防雷系统内部防雷主要分为防雷电波侵入,防反击以及防雷电感应。优秀的内部防雷系统能更好的减少建筑物内部的雷电流和其产生的电磁效应所造成的危害,并且及时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内部防雷主要采取等电位连接、屏蔽等手段。在智能楼宇内也需要电磁兼容的措施,为了使智能楼宇内的设备不会出现功能障碍以及设备损坏的问题,应当建立构成布线系统来防止在设备内部自身传导干扰和外来干扰。其主要原因都是由于超高电压,大功率辐射电磁场,自然雷击放电。这些现象都将会影响测试结果严重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因此对智能楼宇建筑内部的设备的保护措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1.2外部防雷系统智能建筑的外部防雷主要是指防直击雷和防侧击雷,我们通过共用接地系统和泄流通路来保护建筑物自身不遭受雷击。①智能建筑需要建立综合的共用接地系统。因为在智能楼宇内存在着许多交流、直流设备,其中线路纵横交错,因此应该将智能楼宇建筑里的直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交流工作地与建筑施工过程中为防雷所用作的钢筋紧密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共用接地体。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在接地线之间存在着电位差的可能性,也消除了感应过电位的反击现象,从而保证了高科技设备的正常工作。②足够的泄流通路和均压措施通过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的钢筋来制作防雷引下线,并且从屋顶的部位就开始增多分路,用来分散各个导体上的雷电流的数量。而由于智能楼宇大多数为高层,还应该采取防侧击雷措施,在智能楼宇中间的部位将建筑的外圈梁钢筋焊接连通形成均压环,同时与防雷引下线相连。通过充分利用建筑物自身的柱钢筋、桩基钢筋、屋顶楼面钢筋、各圈梁钢筋等,将它们细致的焊接,形成良好的雷电流泄流通路以阻止侧击雷造成危害。

2.智能防雷新技术

一种新的技术的要求,必然催生出相应的处理技术,随着我国智能建筑物各项电气设备的日益复杂化,以及智能建筑物中电气设备的种类的繁杂化,大量的科研技术人员投入到了智能防雷技术的研发中去,目前已经研发出一种应用效果比较合理的新型防雷技术。该技术彻底克服了传统避雷技术中被动接闪、二次雷击效应严重的缺点,因此,受到广大建筑施工单位和群众的喜爱,发展前景非常好。它的基本原理是,发生闪电前的地面和云层之间有一个电势差可以作为避雷针的能源,在雷击即将发生的时候提前产生一个向上先导,形成一个雷电优先通路,克服了传统避雷针被动的迎接闪电的不足,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防雷保护的范围。在智能建筑中的电子设备大部分采用了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因此其本身很容易在高电压、高电流的情况下被烧毁。因此以前的避雷针防雷、电源防雷等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建筑领域智能楼宇防雷的需求。当雷击发生的时候将会产生较大的电场,进而导致这个区域内的电位快速升高,大大高于其它区域,而作为电的良导体,很容易在电位不相等时对雷电产生影响形成感应,从而遭遇雷害。

3.结束语

建筑防雷技术篇5

智能建筑遭受雷电电磁脉冲的危害首先是由雷电通过供电电源线路直接入侵到建筑物内部造成的。当雷电直击到供电电源和高压电力线路之后,变压器就会将这种高压电流通过压缩形式传输到建筑物中的各种低压电气设备之中,除此之外,雷电也可能直接击中建筑物中的低压设备;其次建筑物也可直接通过建筑物内的信息线路侵入到通信设备中,当雷电直接击打到地面上的突出物体时,雷电流就会通过附近的土壤直接入侵到电缆的外部,当电缆外皮被击破时就会使电流直接入侵到信息线路中;此外,当雷电直击物体时,强大的雷电流就会经过引下线和接地体直接侵入大地,智能建筑中的电子设备若连接到地体时,就会产生高压地电位反击,而反击电压可能会达到数万伏,这种高电压则会对建筑物中设备造成严重损害。

2我国智能建筑整体防雷系统

2.1防雷系统中的外部防雷系统

外部防雷系统中包括的主要设备有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等,其中接闪器的构成要素是避雷针和避雷带,针对二者的使用情况而言,一般是优先使用避雷带,因为在建筑物的顶部,避雷带的设置可以起到引雷和截获闪雷的重要作用,只有将雷电引到其他空旷的地方或者对雷电进行直接拦截,就可以避免或者预防雷电直接击打在建筑物中。而引下线和接地体设备的使用,则可以直接与接闪器进行连接,这三者的合理连接可以将接闪器中所截获的雷电流直接引到接地体,加之,接地体是在地下的,这样一来就会将雷电流散在大地上,从而有效避免了雷电对建筑的危害。[2]

2.2防雷系统中的内部防雷系统

内部防雷系统包括的主要要素是防雷电感应、防伏击和防雷电波侵入等。这些内部防雷系统要素的设置不仅可以减少进入建筑物中的雷电流和因雷电流的进入而产生的电磁效应,也可有效制止建筑物对雷电的反击、其他物体接触到的雷电压以及跨步电压所形成的二次雷电损害。在内部防雷系统中,可以通过使用金属制成的网、箔、壳和管等导体,将所需要保护的物体包围起来,以更好的阻隔雷电的脉冲磁场入侵到建筑物的各种通道内,同时也可以对设备上的电磁干扰和过电压能量进行阻挡。这一措施的使用主要是利用屏蔽技术将设备进行一些列的屏蔽,以保证建筑内部的设被免受雷电直击和破坏。在智能建筑中,所使用的屏蔽措施主要有建筑物屏蔽、设备屏蔽和各种线缆、管道的屏蔽等。在内部防雷系统中,除了设置屏蔽设施外,还应进行等电位的连接。通过等电位连接可以将所有导体进行相互导电性连接,并能够将导电体与接地系统进行连通。等电位连接实际上就是一个电位补偿系统,这一系统的组成要素主要是可靠的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用的金属导线、避雷器和所有导体。电位补偿系统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对全部的导电部件之间的电位差值不能过大而进行迅速保护,只有将电位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才能有效保护建筑内的设备和减少人身安全隐患。

3智能建筑中的防雷新技术

3.1避雷针新技术

如今,信息化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智能建筑的智能程度也随之提高,因此,防雷技术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经过专家和技术人员研究发现,一种全新的避雷针技术可以加强智能建筑的防雷程度。这一全新的避雷针就是提前放电避雷针。这种避雷针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传统避雷针被动接闪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二次雷击效应严重的问题。由于提前放电避雷针的能量是来自闪电以前地面和云层之间的电势差,因此,这是一种没有源头、没有辐射的避雷针,通过它可以在雷击发生前产生一种向导,扩大防雷保护的范围。[3]

3.2全新的网络防雷器

建筑防雷技术篇6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雷电灾害作为我国的三大灾害之一,每年都会对我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都在迅速增加,再加上极端雷电天气的频发的客观实际,若做不好建筑电气安装中的防雷接地工作,由此造成的损失只会越来越大。作为工程施工人员一定要严格按规范进行防雷接地施工工作,保证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对建筑电气安装中防雷接地施工技术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一、建筑电气防雷及接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防雷接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防雷接地技术中,工作人员是此工程的关键,由于部分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责任感不强、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不充分等都会造成防雷接地技术的不正确运行,比如会用质量较差的螺纹钢替代质量较好的圆钢来对钢筋进行搭接。还有就是由于建筑由于高的特点,在建筑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防雷措施,在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对接地电阻的阻值进行测试,看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还有就是导体的导电性能的考虑,个别的建筑商由于利益的驱使,在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规格,进而严重导致防雷接地工程的不正常进行,更甚至会威胁公民的生命健康,面对这些不利于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的进行,必须采取措施。

2、面对防雷接地工程中存在问题,采取的对应措施

加强建筑电气防雷及接地工程中工作人员、设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以及专业素养,把生命健康放在首位,在保障公民安全的前提下对防雷接地工程进行一系列的改善,关于专业知识素养,比如施工人员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学习,这样才能在较大难度的仰焊和立焊等焊接方法时,做到游刃有余的进行较大难度的焊接工作的完成。前面我们提过,接地电阻的阻值越小,冲击接地电压降也就越小,所以要保证接地电阻尽可能的小,满足接地电阻小于欧米伽的设计要求,除了采用阻值较小的电阻外,还可以考虑利用人工接地体来对接地电阻进行降低阻值。还有就是接地材料要满足,导电性能高,抗腐蚀能力强,所以在选择接地体材料时要避开选择金属类的接地体,可以选择比如石墨类的具有导电性能良好,抗腐蚀能力强,且稳定性能良好的接地体。

二、建筑工程防雷接地施工中应技术要点

工程管理人员在拿到图纸之前,应查阅相关资料与规范,做好审核图纸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旦具备条件,应详细审核施工图纸;工程施工时,做好质量目标及检查标准,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1、建筑工程防雷接地应注意的设计问题

工程管理人员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掌握相关雷暴资料,核对图纸中防雷设计等级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施工图纸中设计的避雷带或避雷网是否已经将建筑物有效地保护,屋顶上的设备高度是否已超出防护范围,应避免防雷验收时不满足验收规范要求而进行二次整改,造成工程成本增加;避雷装置采用的接闪器、引下线的规格、数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对于机房、楼栋内主配电间的电气设备等是否已设计了浪涌保护系统,且浪涌保护器的参数是否符合验收规范求,同时所采购浪涌保护器是否已在当地气象站进行了网上备案;注意机房设备接地系统是否采用了联合接地。70年代机房接地一般都采用了独立系统,本意是避免设备间相互干扰,而实际效果并不好,一旦发生雷电侵入时,由于各系统间相互独立,设备间形成电位差而造成设备损坏;注意设计的防雷引下、避雷针的预留位置。设计上防雷引下线基本都利用柱内钢筋做引下线,目前仍有设计人员单凭经验进行设计,而一些特殊建筑物内某些柱子间距过大,设计人员疏忽导致不能满足间距要求,应予调整设计,避雷针位置的确定也同样的道理。

2、建筑工程防雷接地应注意的施工问题

现场施工中,由于工人素质相对较差,急于完成工作任务,忽视施工质量,工程管理人员应注意跨接线钢筋的焊接,接地钢筋之间的跨接钢筋焊接方式错误,采用单面焊接。基于施工不便等诸多因素,工人易于单面焊接钢筋,并认为搭接长度大于12倍时可以满足规范要求。其施工方法和观念都是错误的,单面焊接钢筋的接触面变小,不能满足电流的导通截面要求;柱内防雷引下线钢筋应相互跨焊连接。为避免钢筋没有可靠焊接,导致雷电流无法传导至地下而造成雷击事故,故此多根引下线之间需要跨焊连接,施工完毕后,在作为防雷引下线的钢筋进行标识,方便下次施工识别;基础钢筋焊接时要形成闭合回路。工程基础是最终承重主体,基础内钢筋数量多,钢筋规格大,导致焊接施工时非常不便,在施工时往往存在落焊现象;基础防雷接地装置焊接时要预留扁钢。当防雷测试电阻值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能够便于做人工接地极,避免对建筑物主体的破坏;施工中接地装置的地梁被错误的刷油漆。不同工程专业之间,由于设计或工序等原因,有些基础梁刷涂防腐油漆等。而雷电流是依靠基础梁混凝土内空隙间的水分将电流导出,涂刷油漆势必会影响防雷效果,施工前应先确定施工方案,避免出现类似问题,同样应楼板中预埋的电线管,其连接部位不应刷漆;外窗等电位接地遗漏。建筑物防御侧击雷时,主要通过各楼层均压环将雷电流导出,则要求建筑物外窗应与均压环可靠连接。而工程管理中,施工界面划分的不明确,接地预留单位与门窗施工单位有时都未施工,导致外窗接地漏焊;电气桥架跨接线施工时未打磨掉漆层。外表喷涂的钢制桥架,在连接跨接线时,存在漆层未被打磨掉而进行跨接,不能起到电流导通的作用。

3、建筑工程防雷接地系统安装施工

施工前应完成相关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做好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流程,如工艺流程:接地体接地干线引下线敷设避雷带均压环各管道、铝合金。钢)门窗接地预留屋面支架安装避雷网、接地总汇集环安装接地电阻测试。按施工图设计要求对接地装置的位置进行放线、确定接地干线线路,复核接地干线、支架安装和保护套管的预埋情况,确保接地装置施工时受控。同时做好材料、机具设备、人员的准备,经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施工。施工时注意使用跨接钢筋的规格,确保与规范要求一致,钢筋焊接时注意调整焊机电流的大小。施工完毕后,应对主筋用色漆作好标记。接地干线穿墙时,应加套管保护,需要跨越伸缩缝时,应煨补偿弯。避雷网应平直、牢固,不应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距建筑物高度应一致。高层建筑中室内管道井,铝合金窗的钢窗、钢门处要预留接地端子,由引下线或均压环引出,且用不小于10mm的BVR软铜导线,两头焊有接线端子,分别压在窗框上和预留接地扁钢上,同时扁钢上要焊好螺栓。电气设备施工时,注意将pe线压接在设备接地保护螺栓上,避免错接和漏接。

4、建筑工程防雷接地系统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防雷接地施工前,应对现场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确保施工中使用材料的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避免劣质材料混进施工现场。建立现场材料管控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员,做到进场前检查,现场抽查送检,并做好现场封样工作。在施工安装的准备阶段,应建设好质量管控系统,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做好现场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树立施工质量意识。

结束语

本文从高层建筑电气防雷及接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问题进行大概的概括并提出与问题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严格按照防雷及接地工程规定施工,降低建筑电气防雷及接地工程带来的财产损失以及公民安全健康威肋、的概率,提高整体防雷、接地技术的安装水平,确保我国高层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彦林,卢虎雄.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常见问题与预防对策[J].企业导报,2011(03).

建筑防雷技术篇7

关键字:建筑幕墙;防雷的意义;防雷的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装饰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很多高层建筑物中都运用了幕墙。然而随着幕墙在高层建筑物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怎样做好高层建筑幕墙雷电防护工作已经成为影响幕墙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文就结合当前我国高层建筑幕墙应用的基础上,重点对其防雷技术进行详细的探讨,以便使其能够达到国家防雷标准。

一、建筑物幕墙防雷施工的重要意义

(一)、雷电的特点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具有电压高、电流大、释放时间短的特点,雷电的破坏性极大。现代社会,由于高层建筑比较多,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做好防雷防护措施,避免雷电对建筑物造成较大的破坏。雷电的电流幅值也比较大,而且具有较大的冲击性,其最大可以达到300kao雷电的冲击电压比较高,所以受到雷击攻击的物体会受到严重的损害,雷电放电的时间比较短,但是释放的能量却比较大,其产生的破坏性也极大。

(二)、幕墙雷击的危害及建筑幕墙防雷的必要性

雷电击中建筑物时,通常会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雷电流在瞬间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会把被击中的金属熔化,使物体水份受热膨胀,产生强大的机械力,或者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产生爆炸,使建筑物遭到破坏,甚至雷电的高温使建筑物发生燃烧,引起火灾和触电。众所周知,雷电作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然而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却具有不确定性。其电压最高可以达到几百万伏特,瞬间电流更是远超十万安培,其危害主要表现如下:(1)雷电所蕴含的巨大能量直接作用于高层建筑物幕墙,造成幕墙损甚至火灾、爆炸,甚至人员伤亡;(2)由于雷电自身电压极高的缘故,能将电气系统中的绝缘设备击穿,造成破坏巨大的相间短路;(3)由于现代电子产品大多都是高密度、低电压和低功耗的产品。其对于雷电产品的静电作用和电磁感应效果十分敏感,从而造成设备数据误差甚至瘫痪。

二、雷电危害的分类

当前国际公认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就有雷电灾害,由此可以看出,雷电灾害对人类的危害是非常大的。根据雷电的性质,可以将雷电危害主要分为以下三方面:一是直接雷击危害。该危害主要是指在发生雷电时,直接击中在大地、建筑物等物体上,从而能够在第一时间产生电效应、机械力效应的一种危害,该雷电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二是间接雷击危害。该危害主要是指在发生雷电时,由于周围的导体会产生相应的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从而会致使金属之间有电火花的产生的一种危害;三是雷电电磁波侵入的危害。当发生直击雷或者是雷电感应现象时,会通过一些金属将其引入高层建筑物内,进而会有闪击现象发生的一种危害。

三、建筑物幕墙防雷施工技术简介

(一)、接闪器

接闪器有避雷针、避雷网等多种类型,是在建筑外装设金属构件,这种接闪器的尺寸需要根据建筑实际情况更改,要保证接闪器的热稳定性,这种构件的尺寸一般比较小,截面也比较窄,在装设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考虑构件的防腐工作,还要保证金属的强度。避雷针一般为钢管材料,其长度不超过lm,直径在12rrim~20mm左右,有的高层建筑避雷针在1m-2m左右,直径在16mm-25mm左右。有的建筑会采用避雷网作为接闪器,这种材料一般是由扁钢或者圆钢组成的,一般圆钢与空气的接触面比较小,出现腐蚀问题也相对比较少,所以施工单位会优先考虑使用圆钢。在进行建筑物幕墙设计时,一般在女儿墙的顶部装设接闪器。这一位置存在金属盖板,导电性能较强,电场的强度也比较大,所以很容易受到雷电的袭击,在这一位置装设接闪器,可以起到引雷的作用,可以将雷电产生的能量传人大地,从而达到避雷的目的。

(二)、接地装置

建筑幕墙在通常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单独设计防雷接地装置,而是通过与土建的防雷接地装置共用。这种情况下,建筑幕墙避雷必须上下连通,依靠主体防雷进行布置。布置时,建筑幕墙自身防雷系统要与土建防雷系统中的土建避雷主筋可靠连接,所有的引下线均应连到均压环上,幕墙的主梁通过预埋件及避雷均压环和避雷引出线与土建主体避雷主筋相连焊接牢固,焊缝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三)、引下线

设置防雷引下线的数量,是关系到建筑物是否产生扩大事故的重要因素。每根引下线所承受的雷电流愈小,则其反击的机会和感应范围的影响就小,所以引下线的根数应尽量多些为好。引下线一般用圆钢或扁钢制成,其截面不应小于48mmz;在易遭受腐蚀的部位,其截面应适当加大,其尺寸不应小于下列数值:圆钢直径8mm;扁钢截面48mm2;扁钢厚度4mm。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还规定,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0.3m-1.8m处装设断接卡。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

四、建筑幕墙施工防雷应注意的事项

(一)、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把关

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检查,在工序的关键位置实施专项检查。以预防为主,监督结合的管理措施,严格保障幕墙防雷工程的施工质量,其中技术设计人员必须传达设计理念,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熟悉设计和建筑结构以及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特点,施工操作人员需要熟悉基本的电气操作标语并严格按照制定的方案进行操作。

(二)、严格按照高层建筑幕墙的防雷原理设计

应当根据幕墙的功能性和美观性进行比较设计,进而确定幕墙的里面、构造和材料。由于其高层建筑的特殊性,仍需考虑去风力的因素和其他防护的功能性要求。在高层建筑的防雷系统之中,引下线需要尽可能满足在高层建筑周围均匀分布,并且尽可能多设引下线,这样才能经得住较大的电流。由于高度的问题,引下线比较长,电压差比较大,应当严格按照每一个单位构建一圈均压环,避免反击效应的发生。

结束语

由于建筑幕墙的特殊性,所以对于建筑幕墙的防雷工程一般由专业的幕墙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希望施工单位在进行幕墙建筑时,不但要重视幕墙的结构性安全,更不可忽视幕墙的防雷系统的安装。在与建筑主体结构进行紧密契合的同时,应该做好自身防雷工程的完善,并做好地接电阻的检测工作,完善各项准备和控制的资料,充分保障高层建筑幕墙的防雷系统正常安装,从而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彻底消除雷电这一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王枫红,陈炽坤.复杂防雷条件下保护范围及三维模型研究[J].图学学报,2012(4):155-159.

建筑防雷技术篇8

【关键词】建筑电气;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建筑物的防雷接地也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子系统,防雷接地的施工质量在整个建筑物的施工中属一个子系统,造价低,在施工过程中往往没有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但是该系统在整个建筑物中所发挥的作用却不容小视。如果防雷系统无法正常保证,那么建筑物遭受雷击会影响到建筑以及建筑物内设备的破坏,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一、防雷接地概述

防雷接地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防雷,二是接地。防雷是防止雷击对建筑造成质量损害,接地是防止静电对建筑和电气设备造成危害。对于高层建筑物来说,建筑电气设备在安装时做好防雷接地是极其必要的是,这不仅是对建筑电气的保护,也是对建筑物本身以及建筑居住者生命安全的保护。相关规定将防雷接地装置设置为以下几个部分:一,雷电接收装置。如生活中常见的避雷针、避雷带、避雷器等负责接收雷电的金属杆;二,接地线。一种连接于雷电接收装置和接地装置之间的金属导体,作用是将接收装置接收到的雷电传递到接地装置中,起雷电传输作用;三,雷电接地装置。有观点认为接地装置是接地线、接地体的总和,但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接地线和接地体区分开,只将接地体看做雷电接收装置。

二、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技术

防雷接地工程中具体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接地体接地干线支架引下线明敷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或均压环。此外还应该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等。

防雷接地施工:防雷接地施工做法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目前住宅建筑均采用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及工作接地联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母。

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6m。圆钢、角钢及钢管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5m,接地装置的材料采用为钢材,热浸镀锌处理。

防雷接地引下线:建筑等电位连接钢筋严禁与防雷接地引下线公用接引连接金属导体,应统一在接地体处做合并接地。

1、防直击雷保护

用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三部分组成的避雷装置。

接闪器是用来接受直接雷击的金属物体;接闪的金属杆称为避雷针,主要用于保护露天变配电设备及建筑物;接闪的金属线称避雷线或架空地线,主要用于保护输电线路;接闪的金属带、金属网称避雷带、避雷网,主要用于保护建筑物。

接闪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其高出被保护物的突出地位,把雷电引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使被保护的线路、设备、建筑物免受雷击。接闪器的实质是引雷。

2、避雷针

避雷针是防止直击雷的有效措施。一定高度的避雷针(线)下面,有一个安全区域,此区域内的物体基本上不受雷击。我们把这个安全区域叫做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用“滚球法”来确定。“滚球法”,就是选择一个半径为hr(滚球半径),沿需要防护直击雷的部分滚动,如果球体只触及接闪器或接闪器和地面,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位就在这个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内。

3、避雷线

避雷线是用来保护架空电力线路和露天配电装置免受直击雷的装置。它由悬挂在空中的接地导线、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等组成,因而也称“架空地线”。它的作用和避雷针一样,将雷电引向自身,并安全导入大地,使其保护范围内的导线或设备免遭直击雷。

避雷带和避雷网用于在建筑物的边缘及凸出部分上加装,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很好地连接。对建筑物进行保护。

三、电气安装防雷接地施工技术

1、施工准备

包括接地体安装条件、接地干线安装、支架安装、防雷引下线暗敷设、避雷引下线明敷设、避雷网安装和避雷针安装。

2、材料要求

防雷及接地装置所有部件均应采用镀锌材料,并有出厂合格证和镀锌质量证明书。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镀锌层。其主要镀锌材料有:扁钢、角钢、圆钢、钢管、铅丝、螺栓、垫圈、弹簧垫圈、U形螺栓、元宝螺栓、支架等。

3、人工接地体安装

接地体加工:根据设计要求的数量、材料、规格进行加工,材料一般采用钢管和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

沟槽开挖:根据设计图要求,对接地体(网)的线路进行测量弹线,在此线路上挖掘深为0、8~1m,宽为0、5m的沟槽,沟顶部稍宽,底部渐窄,沟底如有石子应清除;

安装接地体(极):沟槽开挖后应立即安装接地体和敷设接地扁钢,防止土方倒塌。先将接地体放在沟槽的中心线上,打入地下。

4、接地干线安装

(1)接地干线安装的有关规定:接地干线在穿过墙壁、楼板和地坪处应加装钢管或其他坚固的保护套;有化学腐蚀的部位还应采取防腐措施。

(2)接地干线明敷时的有关规定:应便于检查;敷设的位置不应该妨碍到设备的拆卸与检查;接地干线应按照水平直线或垂直的铺设,同时也可以与建筑物的倾斜结构平行铺设,在建筑的直线段面上不可以有有高低起伏等情况。

(3)室外接地干线敷设:首先进行接地干线的调直、测位、并安装断接卡子及接地端子。

(4)室内接地干线敷设:室内接地干线多为明敷设,但部分设备连接的支线需经过地面也可以埋设在混凝土内。

5、支架安装

(1)支架安装的有关规定:支架应有燕尾,角钢支架埋注深度不小于100mm,扁钢和钢支架埋深不小于90mm。

(2)成品保护:剔洞时,不应损坏建筑物结构。支架稳固后,不得碰撞松动。支架稳后应保护好,防止土建外墙装修或内墙喷浆时污染支架。

6、避雷引下线敷设

(1)避雷引下线需要装设断接卡子或测试点的部位、数量按图施工设计,无要求时按以下规定设置:引下线扁钢截面不得小于25mm×4mm;圆钢直径不得小于12mm;建、构筑物只有一组接地体时,可不做断接卡子,但要设置测试点。

(2)避雷引下线暗敷设的有关规定:利用主筋作暗敷设引下线时,每条引下线不得少于两根主筋,每根主筋直径不能小于φ12mm。每栋建筑物至少有两根引下线(投影面积小于50m2的建筑物例外)。

7、避雷网安装

(1)避雷网安装的有关规定:避雷网卡固时应加镀锌弹垫、平垫;避雷线弯曲处不得小于90°,弯曲半径不得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避雷线如用扁钢,截面不得小于48mm2;如为圆钢直径不得小于8mm;遇有变形缝处应做煨弯补偿。

(2)避雷网安装做法:避雷线如为扁钢,可放在平板上用手锤调直;如为圆钢,可将圆钢放开一端固定在牢固地锚的夹具上,另一端固定在绞磨(或倒链)的夹具上,进行冷拉调直。

(3)成品保护:遇坡顶瓦屋面,在操作时应采取措施,以免踩坏屋面瓦;不得损坏外檐装修;避雷网敷设后,应避免砸碰;避雷网敷设完毕后,应注意保护,防止外墙装修污染避雷线。

本文从雷电对电气的危害方面出发,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开始,阐述了施工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具体的施工方案,为电气工程的防雷接地系统的施工起到一些启发作用,在电气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要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详细落实每个施工细节。

参考文献

[1]祝倩、新型防雷接地体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1(03)

[2]曾敏,张志坤,邓荣昌、简析防雷接地和布设技术[J]、科技风、2011(07)

建筑防雷技术篇9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a

由于有的单位和个人防雷安全意识淡薄,对防雷装置的概念缺少全面的认识,对防雷装置安全性能是否合格更是缺乏深入了解,使得许多建筑物因避雷带、引下线锈断、接地装置腐蚀、接地电阻不达标、防感应雷措施不完善等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整改而遭受雷击的事件经常发生。为确保建筑物免遭雷击损失,定期对其防雷装置进行安全性能测试,及时发现并消除雷击隐患十分重要。

1防雷装置的检测要点

1.1接闪器的现场检测要点。接闪器类型包括针、带、网、线、金属等。首先计算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其次检测接闪器的高度、材料规格、安装位置、防腐措施、连接形式与质量等。

1.2引下线的现场检测要点。检查引下线根数,并用钳形电阻测试仪测试是否连通。计算其间距是否合格,布设是否均匀且边角、拐弯处有无设置引下线;柱筋引下线是否选定两条主筋。

1.3接地装置的现场检测要点。通过检测判定各接地装置的连接情况;检查互不相连的接地装置周边及其与金属物、电气线路之间的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测量接地装置的材料规格,检查施工工艺包括连接形式与质量、防腐措施等。

1.4侧击雷防护措施的现场检测要点。检测高层建筑首道均压环高度、环间距离,均压环的材料规格、敷设方式、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状况、防腐措施、连接形式与质量等。

1.5防雷电波侵入措施的现场检测要点。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检测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是否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检测架空或埋地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是否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或直接接地。

1.6防雷电感应措施的现场检测要点。建筑物内较大金属物接地的检测,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跨接处理,测试长金属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过渡电阻值应≤0.03Ω;屋内接地干线与接地装置的连接应≥2处,接地线的材料及规格截面≥16mm2。测量防雷电感应接地电阻值。

1.7等电位连接措施的现场检测要点。检测建筑物内设备、管道、构架等较大金属物相互间的连接;竖直金属管道等顶端和底端与防雷装置连接;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信息技术设备等电位连接情况,主要检查连接物外观、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跨接过渡电阻值等。

1.8电涌保护器SpD的检测要点。连接至低压配电系统的SpD检测;安装位置、产品型号、安装数量。检查UC标称值、电流iimp、in、或UoC、Up检查值。状态指示器是否正常,引线长度、连线色标、连线截面是否符合要求;连接至电信和信号网络的SpD还要检查标称频率范围、插入损耗等。

1.9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检测要点。检查信息系统的防雷分级、接地系统设置、配电方式、零地电位差、干扰电位、综合布线情况等。

2检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现场检测工作至少应有两名以上持证检测员参加,其中一名负责检查观感质量、检测点取样及测点平面示意图绘制的检测人员称取样员;另一名负责操作检测仪器进行电阻测试的检测人员称测试员。

2.2检测应按单位工程进行检测、记录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是对建筑物、设施应安装的防雷装置所进行的全面检测。不能只检测外部防雷装置或措施,而忽视对内部防雷的检测,也不能只注重测量项目的测量而忽视对检查项目的检查。

2.3检测机构应根据检测对象正确引用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引用前要经有效性确认,确保所引用的标准为最新有效版本。

2.4现场环境条件应能保证正常检测,应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检测表层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值。

2.5检测现场应具备保障检测人员和设备安全的防护措施,攀高危险作业应遵守攀高作业安全守则;检测仪表、工具等不能放置在高处易坠落位置,防止坠落伤人和损坏仪表、工具。

2.6在检测配电房、配电柜的防雷装置时,应在受检单位电工或有关管理人员导引下进行,应着绝缘鞋、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垫,以防电击事故。

2.7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杂散电流、高频干扰等因素,使接地电阻表出现读数不稳定时,可将e极连线改成屏蔽线或选用能够改变测试频率、采用具有选频放大器或窄带滤波器的接地电阻表检测,以提高其抗干扰的能力。

2.8在检测易燃易爆危化品场所的防雷装置时,应严格遵守被检测单位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应在受检单位管理人员的导引下进行,必要时可要求受检单位暂时关闭危险品流通管道阀门。

3检测操作规范及要求

3.1接受检测任务后,及时了解被检单位的情况,制定检测方案、签订协议、检测实施等后续工作的铺垫,至少应了解其大概情况,并切实根据被检单位的性质、行业特点,配备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检测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与被检单位有关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规范、规定,准备并检查检测主、备用仪器设备,保证其在检定合格有效使用期内并能正常使用。

3.2检测前要根据所拟定的检测计划,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落实防雷装置的安装责任,熟悉各个项目,并做好检测记录。检测中要在接到检测任务之后,对检测对象需拟定检测方案,并详细检测防雷工程设计图纸,并检测仪器设备及并认真检视周边环境,待完成检测后,必须记录好各项数据,再总结分析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存在的其他问题。要严格查阅本次检测对象的防雷工程技术资料和图纸,了解并记录受检单体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后果,确定其防雷类别、防雷区划分和应检测项目。同时认真巡视受检单体及周边环境,合理布置接地电阻测试仪辅助桩位并连线。

3.3在进行现场检测时要根据确定的检测项目,按先检测外部防雷装置,后检测内部防雷装置的顺序,由检测人员对建(构)筑物、设施的防雷装置的观感质量进行巡视检查,并对相关技术参数进行测量,同时进行接地电阻或过渡电阻测试点取样并绘制测点平面示意图,对测点进行标注和编号后进行接地电阻、过渡电阻等测量,测量结果―读数经复核无误后按要求记入相应的原始记录表。并严格复核、确认并签字程度。

3.4在进行分析处理时,要认真整理检测数据,出具相关检测文书。对检测原始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和处理后,根据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判定,对新确定的存在的问题编制并出具存在问题通知书;对于定期检测或竣工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对于整改后进行的复检,编制并出具复检意见书。

3.5检测后要及时整理各项检测数据,评判以相关技术作为衡量标准,编制存在的问题并出具检测报告;在需复检的情况下,需出具复检意见书。

4结束语

由于建筑物的防雷装置检测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在检测过程中不仅需要严格按照工程技术标准对重点部位进行检测,同时还需要根据建筑物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新方法,从而提升检测的效率,确保防雷装置能够正常运行及建筑物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林雪萍.论述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J].科技资讯2009(18):76.

[2]马敏荣,白永坤,杨晶.新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的实践[J].广西气象,2011,(02).

建筑防雷技术篇10

【关键词】建筑物防雷;雷电;整体防护

0引言

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防侧击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通常组成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的外部防雷系统。但外部防雷系统也有其局限性,雷电电涌可通过室外架空线、电缆线路入侵建筑物内的设备,造成设备毁坏,同时建筑物内部开关操作时出现的过电压亦可造成设备的损伤,这些都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护的。

1雷电的产生以及防护措施

1.1雷电的形成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达20公里,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云中电荷的分布较复杂,但总体而言,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下部以负电荷为主。因此,云的上、下部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放电,这就是我们常见的闪电现象。闪电的平均电流是3万安培,最大电流可达30万安培。闪电的电压很高,约为1亿至10亿伏特。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可达一千万瓦,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放电过程中,由于闪道中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雷电流可达几十万安,其能量巨大,可损坏建筑物,中断通信,危害人身安全。

雷过电压分为两种:直击雷过电压及雷电感应过电压。(1)直击雷过电压(传导过电压)。架空线路直接遭受雷击后,高压冲击波形成的过电压沿线路传播损坏设备称为传导过电压,传导过电压会导致设备与大地间的绝缘损坏。(2)雷电感应过电压。由于雷电是高频脉冲电流,持续时间不超过100μs,雷击点附近的线路由于电磁感应会产生脉冲浪涌。脉冲浪涌通过线路侵入设备系统,会造成设备失灵或永久性损坏。此外,雷电流流入大地时,由于存在散流电阻,该区域不同地点会有不同的电位,即使在很短的距离内也会产生电位差,在低压配电装置中也会产生过电压。

1.2直击雷的防护

直击雷的防护主要是依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312_1~3《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电子设备雷击导则》、《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或者金属物件等都是经常被采用的作为接闪器的材料,他们的作用是将雷电流接收,并通过作引下线的金属导体导引到埋在大地起散流作用的接地装置再散发入地。

1.3感应雷的防护

(1)电源防雷。依照房屋结构要求,应该对配电系统电源采用一体化防雷措施,由于避雷器生产厂家的设计思想各不相同,相应其避雷器的性能特点也不尽一致。(2)信号系统防雷。和电源防雷相类似,通讯网络主要通过设置避雷器来进行防护。目前,计算机远程联网常采用的方式有电话线、专线、X.25、DDn和帧中继等,通讯网络设备主要为moDem、DtU、路由器和远程中断控制器等。通常根据通讯线路的类型、通讯频带、线路电平等选择通讯避雷器,将通讯避雷器串联在通讯线路上。(3)等电位联接。等电位联接的目的,在于减小需要防雷的空间内各金属部件和各系统之间的电位差。为防止雷电反击,将机房内的主机金属外壳、UpS及电池箱金属外壳、金属地板框架、金属门框架、设施管路、电缆桥架、铝合金窗的等电位连接,并以最短的线路连到最近的等电位连接带或其它已做了等电位连接的金属物上,且各导电物之间的尽量附加多次相互连接。(4)金属屏蔽及重复接地。在做好以上措施的基础上,还应采用有效屏蔽、重复接地等办法,避免架空导线直接进入建筑物楼内和机房设备,尽可能埋地缆进入,并用金属导管屏蔽,屏蔽金属管在进入建筑物或机房前重复接地,最大限度衰减从各种导线上引入雷电高电压。

1.4防范雷电侵入波

低电压线路也可能成为雷电侵入波进入室内的导体,为了防止这一点,最好采用地下电缆为低压线路供电,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表面及金属线槽等与地面相连。采用架空线供电时,在进户外装设一组低压阀型避雷器或2~3mm的保护间隙,并与绝缘子铁脚一起接地。接地装置可以与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并用。接地电阻不得大于5~30Ω。阀型避雷器装在被保护物的引人端。其上端接在线路上,下端接地。正常时,避雷器的间隙保持绝缘状态,不影响系统的运行,当因雷击,有高压冲击波沿线路袭来时,避雷器间隙击穿而接地,从而强行切断冲击波,这时进入被保护物的电压仅是雷电流通过避雷器及其引线和接地装置产生的残压。

雷电流通过以后避雷器间隙又恢复绝缘状态,以便系统正常运行。(1)对电缆进出线,应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支、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当电缆转换为架空线时,应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Ω。(2)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设置避雷器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3)进出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就近接到防雷或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其冲击接地阻不宜大于10Ω。通过大量的工作实例证明,其接地电阻测量值均在4Ω左右,完全满足住宅建筑防雷设计及《规范》的要求。技术上,达到规范、标准、可行;经济上,实用、美观、大方;同时防雷效果也十分理想。

2建筑物防雷设施

建筑物的防雷体现在防雷的整体性上。在设计和安装建筑物防雷设施时,要对内部防雷装置和外部防雷装置做整体的统一的考虑。整体观念在建筑物外部的体现形式是:对一个院落、一个小区以及附近的环境来说,要做出全面的防雷规划,同时还不能违反小区规划的要求。比如说:所安装的避雷针杆塔是否会对小区的美化造成影响,所用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是否与建筑物的立面相配以及低矮建筑物能否由高大建筑物或高大烟囱上的避雷装置所保护等等。与此同时,接地装置也要列入统一考虑和部署的范围。所以说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和安装应将外部和内部的防雷设施以及建筑物外的环境甚至于全小区的防雷装置做出整体统一的考虑。

建筑物的防雷装置,通常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接闪器:接闪器也叫做受雷装置,是接受雷电流的金属导体,即通常所指的避雷针、避雷带或避雷网。当避雷针由于受到建筑物美观要求的限制而不被允许时,可采用避雷带或避雷网。利用直接敷设在屋顶和房屋突出部分的金属条(圆钢或扁钢)作为接闪器。(2)引下线:即所谓的引流器,它作为导体将雷电流引导到接地装置上。一般敷设在外墙面或暗敷设于混凝土柱子内。③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埋在地下的接地导体(即水平连接线)和垂直打入地内的接地体的总称。它起到把雷电流疏散到大地当中的作用。

3结语

由于雷击而造成建筑物内电气设备损坏的事件在我国每年都有发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因此,建筑物的防雷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了解雷电的规律,掌握正确的预防措施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磊,单丽静.开县发生严重雷击事件[n].中国气象报,2007-05-26(1).

[2]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