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幼儿英语启蒙教学法十篇幼儿英语启蒙教学法十篇

幼儿英语启蒙教学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1:23

幼儿英语启蒙教学法篇1

摘要:随着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加入幼儿英语启蒙的队伍。本文从幼儿英语家庭启蒙的可行性,目标以及所遵循的原则等方面探讨幼儿英语家庭启蒙方案,试图为中国儿童英语学习做好规划。

关键词:幼儿英语;家庭启蒙;亲子互动

一、幼儿英语家庭启蒙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英语作为全世界的通用语言,已经引起中国许多家庭的重视。近几年,更是出现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孩子很小时就将他们送去各种培训机构学习英语。虽然外语学习是否应该从学龄前儿童开始尚无定论,但是研究显示,让孩子幼儿时期学习英语,是有一定道理的。根据儿童的生理结构,Lenneberg(1967)提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问题。他认为语言学习的最佳年龄是在2岁至青春发育期之前这段时间。因为人的大脑中主管言语的区域处尚未定位,第二语言会和母语储存在大脑的同一区域,因此儿童时期学习外语最有可能运用和母语一样的机能,最有可能达到接近母语的程度。除此之外,儿童的发音器官可塑性比较强,能习得自然语音。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认为,有了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可以学好目的语了,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着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入”。这些情感因素包括动力,性格、自信心和情感状态。儿童学习英语心理障碍少,模仿性强,敢于表达,不怕出差,获得的输入也自然比较多。这些都有益于幼儿的外语习得。综上所述,幼儿学习英语利大于弊。现在的父母大部分进行科学育儿,注重亲子阅读,互联网时代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为每个家庭启蒙英语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家庭启蒙英语具有学习时间的随机性、学习氛围的娱乐性、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和幼儿接受心理的亲和性等特性,因此幼儿家庭英语启蒙完全具有可能,也是任何英语培训机构所不能比拟的。

二、幼儿英语家庭启蒙的目标

幼儿家庭英语启蒙从一开始不是为了孩子英语过级或者参加竞赛,因此幼儿家庭英语启蒙的目标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早期接触英语可以消除幼儿对于除母语外的第二语言的畏惧和神秘感,树立交际能力的自信;2.引导幼儿感悟不同的文化,扩展他们的文化视野;3.通过大量纯正的英语语言输入,培养孩子的语言敏感性以及口语表达能力;4.和母语学习一样,结合英语知识的学习,渗透品德、情感等方面的教育;5.幼儿英语启蒙需要通过亲子教育才能实现,更好地实现亲子沟通培养和谐向上的家庭文化底蕴。

三、幼儿英语家庭启蒙的原则

1.以听为主,说为辅,激发学习的兴趣

克拉申认为,习得是无意识地吸收,是一种隐性学习。儿童的关注点只是语言的“意思”,不太关注语言结构和词汇。作为拼音文字的英语来说,有了音才能阅读。而研究证明,大量听所获得的“习得”是最容易也是最有效地。因此幼儿早期家长因摆脱中国式“背单词”教育方法,通过播放大量韵律性强、朗朗上口的英文儿歌如“wesing”和“Rockmyba-by”、娱教于一体的网络英语节目以及纯正的英文原版动画片“peppapig”“Littlebear”“Bigmuzzy”来培养他们对英语的敏感性,同时在每天的规定时间内讲解英文原版绘本来激发他们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比如吴敏兰所推荐的英文启蒙绘本非常适合启蒙英语的幼儿阅读。

2.融合日常生活,营造英语环境

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儿童具有自然习得语言的能力。根据幼儿这一语言习得特点,研究者们提出了英语浸入式环境,即要是通过情境化的模式,通过创设英语语言环境不断地进行生活化、游戏化的学习,从而培养用英语的方式进行思维,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家长可以与幼儿用情景表演法展现有趣的童话故事,学会英语对话;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英语进行思维,运用英语进行对话,日常的用语交际;家长可以利用tpR教学法,即“totalphysicalresponse”全身肢体反应教学,帮助幼儿对所学的英语知识的理解,家长可以配合语言加入大量的肢体语言,比如说手偶的运用等,加上一些图片、实物,让孩子通过听、看、玩的方式,对你所说的内容记忆深刻,达到更好地吸收效果。

3.注重亲子互动,陪伴教育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学龄前陪伴孩子时间最长的就是父母,因此在家庭英语启蒙阶段,父母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引导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英语小游戏,与孩子共同表演英文儿歌,共读英文原版绘本,一起观看英文动画片,并且一起讨论片中的故事情节,而不是强迫孩子独自地学习,这样不仅会丧失孩子学习的动力,同时不利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语言沟通。

4.正确对待孩子沉默期,静待花开

根据二语习得理论,孩子学英语是有沉默期,在启蒙英语初期要求孩子跟读或者背单词是不太合适的。启蒙初期,大量地输入很重要,多听少说。如果孩子刚接触英语,就不断要求孩子跟读,模仿语言语调,孩子的精力集中在模仿语音上而不是对语言的整体理解上,是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因此家长因理性对待孩子的沉默期,耐心地提供孩子大量纯正、正确的英语语言输入。

四、结语

人类思维发展最伟大的成就莫过于语言习得。儿童母语习得的整个过程是处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下。儿童大部分时间是与父母待在家里,因此家庭是儿童英语启蒙的最佳场所。父母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语言文化环境,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语言习得规律,运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引导幼儿发现英语学习的兴趣,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一起等待幼儿语言输出的那一刻。

参考文献:

[1]黄晓苑.家庭幼儿英语教育模式的个案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0(7).

[2]胡卫治.浅谈对幼儿英语家庭启蒙教育的认识[J].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

[3]胡卫治.习得理论指导下幼儿英语家庭启蒙教育的个案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6).

[4]杨晓斌.营造家庭教育氛围促进少儿英语学习[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2).

幼儿英语启蒙教学法篇2

孩子从出生到掌握语言,一般需要3-4年的时间,而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在2-4岁。9个月到24个月(2岁)是理解语言的敏感期,2岁到4岁是表达语言的发育关键期。此时学习语言效果最佳,而且获得的语言习惯最容易长期保持下去。《学习的革命》中提到孩子在几种语言环境中长大,就可以掌握几门语言。可见把握住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和关键期,对于孩子语言的习得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幼儿英语教学主要体现在家庭教学、早教教学以及幼儿园教学三种形式上。我们简要分析三种教学形式的利弊。

(一)家庭英语教学

一些具备英语教学条件的家庭,在孩子出生后或者到了语言敏感期时,开始有计划的进行早期英语教学,与幼儿汉语学习同步进行,结合汉语启蒙教学形式,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英语教学。部分开展英语早教英语教学的家庭中的幼儿使用语言指代事物时,往往可以同时说出英汉两种语言,这就充分体现了家庭英语教学的作用。

家庭教学,采用双语教学或单语言交叉教学形式,以双语识字教材、早教绘本和其他早教音视频内容为载体,抓住了幼儿语言习得的黄金敏感期,在儿童语言羞涩期来临前,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学,会受到意想不到的快速效果!但同时,由于受到幼儿英语启蒙教材稀少、家长英语发音及教学水平及家庭教学环境下其他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幼儿英语发音不准,无法有计划坚持进行等问题。

(二)早教英语教学

针对家庭英语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近些年来,各地双语早教培训班及学校应运而生。在幼儿园前期,对于不具备双语教学的家庭,将幼儿交给具备早教专业知识和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机构,也是英语启蒙学习很好的一种形式。部分参加双语早教学校学习的幼儿,在英汉语言表达、识字(词)能力,简单句子表达上较之未参加者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这也体现了早教学校在启蒙英语学习方面的价值。

经过调研目前枣庄地区双语早教教学时数一般为一周一次或两次,每周教学时数为2-4小时,间隔较大的教学时间不利于幼儿语言习得的巩固;同时教学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语言交替教学对于英语单语言的习得效果较为有限。

(三)幼儿园英语教学

双语幼儿园相比前两种形式,更为专业和正规。幼儿在专业双语幼儿园里可以进行更为系统和长时间的语言训练,尤其是目前不少幼儿园采用英语浸入式的教学形式,教师拜摆脱母语干扰,仅以英语面对幼儿,每天在固定教学实时间里,使幼儿“浸泡”在全英语的环境中,在这种浸入式教育活动种,幼儿可以大量接触英语、运用英语,目前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双语幼儿园英语教学,同样受制于幼儿英语师资水平和部分学校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等问题的限制;另外,在家庭辅助英语学习和应用缺失的情况下,教学效果也会打了折扣。

二、幼儿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一)提高幼儿英语教学师资水平

目前,师范类大专院校院校及部分高职和中职教育中开设的学前教育(英语方向)有效地弥补了幼儿英语教学师资的短缺,但也应该看到,从事幼儿英语教学一线的部分教师仍在教学理念、英语教学方法、及幼儿学习心理的把握等方面有欠缺,提高幼儿英语教学师资水平是有效促进幼儿英语教学的关键。这在幼儿园英语教学阶段尤为重要。

对于部分私立幼儿园及双语早教学校的规范,除了自身严把招聘及师资用人的标准,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严格界定此类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准入的制度,加强监管,取消不具备条件及英语教学条件不合格的学校的办学资格。

对于条件不具备的家庭,开展早期英语启蒙教育,要注意不规范的教学方法和发音方式对于幼儿英语习得的负迁移作用。

(二)培养兴趣,注意发展阶段的循序渐进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英语学习,培养兴趣都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英语学习的初始或者启蒙阶段,显得更为重要。

在上述三种教学形式中,家长或者教师要注意儿童语言学习的渐进性,不要超出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习得规律,不要出现幼儿阶段小学化的趋势。此外,还应该注意日常生活用语表达的训练。语言的习得,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生活需求的表达和基本情感的表达,这两个方面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情境教学,听说为主,游戏教学法相互结合

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更多地创造特定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在单一语言的浸入环境中去表达情感。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在音乐和视频中创设和渲染情景,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此外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具去模拟场景,组织幼儿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去扮演、去表现,增强参与性和互动性。

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还应该做到以听说为主,降低读写教学形式比例,寓教于乐,在玩中教,在玩中学,这也和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分不开的。

幼儿英语启蒙教学法篇3

【关键词】外语素养英语启蒙年龄优势资源

引言

21世纪世界步入了融合型国际化的信息时代,各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发紧密,全方位的国际交流和国际性的劳动协作成为这一时代的重要特征。学习外语是了解世界动态、参与国际交流与协作的一个必要条件。外语沟通能力被欧盟定义为终身学习八项关键素养之一。公民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进程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语言既是国家资源,也是个人发展的资本,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各国都非常重视外语教育。

1早教机构双语教学现状的调查

早期教育理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中国年轻的父母们十分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目前国内知名的早教机构品牌有东方爱婴、红黄蓝、金宝贝、亿婴天使、聪明兔等。早教机构的运作模式基本为中心式:早教中心,专业从事儿童早期教育工作。早教中心有别于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也不同于儿童活动中心和少年宫之类的特色班教育,授课内容方面不刻意追求儿童的技能培训,而是更注重儿童的心智开发和素质培养,授课对象基本以0-6岁婴幼儿为主。本研究选用金宝贝的一次育乐课作为案例分析。

1.1金宝贝双语课程案例分析

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有不同的敏感期,金宝贝提供了不同的课程。但育乐课是贯穿七个阶段的基础课程。本研究选取第四阶段的一次育乐课作为案例分析,从教学目标、课堂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评估早教机构双语课堂的教学现状。

1.1.1教学目标

根据第四阶段宝宝的敏感期特点——具有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掌握的技能出色地解决问题,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理解新概念,学习形状和顺序,培养动作技能,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帮助宝宝了解世界,并学会如何巧妙地解决问题。以培养幼儿兴趣为重点,提高其接受语言的敏感性,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初步的基础。

1.1.2教学设计

金宝贝的标志Gymboree是孩子们心目中一个神秘的朋友。孩子们来上课就是要和Gymboree一起来探索。首先,老师将玩偶Gymboree套在手上,以Gymboree的口吻和大家打招呼,并以一首欢快的欢迎歌(welcomesong)开始了本次教学。本次课堂的三个游戏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设计的,并且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Bounce&Jump(弹和跳)。游戏过后,老师和家长们为孩子撑起降落伞。随着降落伞形状和高度的变化,孩子们感受空间的变化。在课堂的尾声,老师为小朋友吹起了彩泡泡,同时响起了关于Bubble的儿歌。孩子们高兴地追泡泡,老师喊到“catchbubbles”。在愉快的歌声中,老师送给每一个小朋友一串属于他们自己的泡泡,同时以Gymboree的口吻跟每一位小朋友亲吻告别,因为Gymboree要去太空旅行了,然后就消失在宇宙中了。本次课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1.2早教机构双语教学现状的评估

对于在早教机构接受双语教育的孩子,约35%的家长认为学习效果甚微;约65%的家长认为双语教学在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兴趣方面和训练孩子的语音语感方面有效。早教机构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及采用的教学活动手段和方法,既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又符合幼儿在自然交际、儿歌、游戏中习得英语的规律,与先进的幼教观念是吻合的。教学理念逐步科学化和人性化。

1.2.1早教机构的双语教学具有积极意义

寄教于乐

整个教学都是在玩乐中进行,孩子在快乐的活动中体验和探索世界,丝毫没有被强迫学习的压力。教室里的活动器械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可以帮助孩子发展阶段体能,各类教具有效地辅助课堂游戏,吸引孩子参与其中。弹跳活动能给孩子机会运用平衡和空间辨别力来解决问题,增强他们对观念的了解如因果相关性和地心引力,而且从中得到语言技能的发展。

情境双语教学

教师全程用英语组织课堂各种活动,偶有中文作为辅助说明。孩子在玩乐和活动中自然地接触英文,而不会有学习英文的感受。教师通过表情、动作、手势等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表现英语语言,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深化幼儿对音的理解。一些日常用语,如“Sitdown”“Hereyouare”“Clapourhands”等在相应的情境中反复出现,不断强化孩子们的理解和记忆。课堂的主题“Bounce&Jump”通过不同的游戏节目不断得到强化。这符合“全身反应法”和“直接沉浸法”所提倡的情境教学。

音乐与儿歌贯穿教学

现代媒体作为辅助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在适当的场合播放符合相应的音乐,活跃了课堂气氛。音乐和儿歌贯穿整个课堂,作为引出游戏指令环节和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有效手段;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步骤之间的衔接方式,都以兴趣为纽带,基本采用贴近幼儿生活,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儿歌做过渡。这些儿歌简单生动、韵律优美、朗朗上口,符合幼儿认知心理,很容易引起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重视个体感受

1.2.2早教机构的自身局限性

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表明“听”是“说”的前提和基础,从“听”到“说”是一种从“被动输入”到“主动输出”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幼儿只有被输入了一定程度的“听量”(婴儿可以结合语境渐渐理解某些词汇和句子的含义),才能开口输出,即说话。由于这种完全浸入式的母语听说环境,儿童习得母语毫不费力。

可是由于时间精力有限,通常家长每周带孩子上的英语体验课程最多不会超过两小时,这离母语习得机制所必备的语言环境相差甚远。按照一个婴儿一岁时开口说话,除去睡眠时间,假定平均每天有十二个小时暴露在语言环境中,那么一年内他所接收到的“听量”为365天×12小时=4380小时。对于每周在早教机构接触两小时英语的儿童来说,45年才能达到4380小时的“听量”(4380小时÷8小时/月÷12个月/年=45年)。当然,这种简单机械的假定不能说明语言的学习过程,但也解释了我们的学生学习了若干年英语后,仍然无法用英语交流。

2家庭提供的幼儿英语启蒙教育

科学研究表明:0-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动作发展、感知觉发展、注意品质、音乐感知、书写绘画、数学能力、情绪情感等方面一系列的关键期。[3]在语言中枢转移到左脑之前练习说话,更容易掌握发音的技巧,因为右脑控制发音器官的能力较强,声带、舌唇等运动神经的调节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越小的孩子对声音的敏感度越高,对语音的把握越为纯正,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更容易掌握发音的技巧。且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语言接收系统呈开放状态,系不需要经过间接思考理解,而是借助于当时的语言环境和说话人的动作直接领悟和直接接受,能够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因此,抓住孩子学习外语的黄金期科学地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育是一种年龄优势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可以大大节省今后的教育成本,提高学习成效。家庭所提供的英语启蒙教育可以体现出整个社会公民的外语素养。

对部分家长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64%的家长具有大专以上的文凭,有过八年左右的英语学习经历,24%的家长能够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这样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公民已具有一定的外语素养,为下一代的英语启蒙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调查显示10%的家长认为0-6岁的儿童不应该学英语,原因有浪费时间、早期学习可能干扰母语的学习、不当的教学方式会把孩子引入误区、和早期学习可能抹煞孩子今后对英语的兴趣;而90%的家长相信语言学习关键期理论,认为有必要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育。虽然绝大部分的人认识到了早期英语启蒙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付出努力的父母并不多。约25%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会不经意地让孩子接触到英文,比如给孩子听英文儿歌等;只有10%的家长有意识地为孩子建立一个英语学习的环境。这说明目前我国公民的整体英语素养偏低,年龄优势上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根据调查,家庭提供幼儿英语启蒙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营造类似母语的听说环境

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具有较高的英文水平,比如大学的英语教师,会刻意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讲英文,为孩子营造一个自然的英语听说环境。如深圳的汤北辰,从她一出生,父亲就坚持跟她100%用英语说话。等到她三岁时,有接近一千六的英语单词量,凡是汉语能理解的,英语都能听懂。

2.2给孩子读原版英文绘本

父母通过讲原版英文故事帮助孩子习得英文。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外文原版故事书图书馆,很多重视孩子外语学习的家长都成为图书馆的会员,通过给孩子讲故事,建立情景与语言的联系,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的作者汪培珽就是传统英语教育下产物,但就凭借坚持给孩子念原版英文故事书,练就了两个孩子的英文耳朵。

2.3借助现代媒体

很多家长借助现代媒介,让孩子看原版英文动画片、听英文儿歌及有声故事。这些现代媒介成为幼儿学习英语的好帮手。孩子可以通过场景画面理解故事情节,从而习得单词和句子的意思。“用图画或场景而不是中文来体会句子、单词的意思。这正是锻炼英语思维的开始。”

3结论

目前社会上出现的英语学习机构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及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既符合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又符合幼儿在自然交际、儿歌、游戏中习得英语的规律,与先进的幼教观念是吻合的。教学理念逐步科学化和人性化。这为幼儿的英语启蒙教育提供了基础保障。但学习机构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局限,从语言习得角度看,无法与家庭提供的语言环境相比。随着我国全民的英语素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的英语启蒙教育成为可能。根据调查,尽管90%的家长认识到了0-6岁是学习英语的黄金期,但只有10%的家长为此做出了努力。这说明语言方面的年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与开发,目前家长的整体英语素养偏低,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幼儿英语启蒙教学法篇4

关键词幼儿英语启蒙教育

英语教育在幼儿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能促进幼儿对语言的敏感度,能在幼儿心理和生理机能尚不成熟的关键期,使其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其次幼儿的模仿和记忆力此时很强大,要积极的抓住幼儿的生理优势,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促进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由于幼儿独特的自然吸收、模仿、学习的能力,通过语言的的听说读写来达到锻炼幼儿学习语言的目的。在幼儿的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要积极的创设必要的氛围,以幼儿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游戏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很有效的教学方法。“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中,孩子可以轻松自在、自然的接受到广泛的知识。因此幼儿教育中,游戏是教学的首选教学方式。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教育教学手段、方法、教材去适应幼儿年龄阶段教学的对于语言的学习的需要,而游戏正顺应了这种要求,对帮助幼儿理解与母语迥异的另一种语言是必不可少的,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游戏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能促进幼儿模仿的能力,能提高幼儿接受英语、学习、模仿,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能促进幼儿对语言的的认知,能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自娱自乐、自立自强中愉快的学习。教学案例:一个筛子,6个面不同的颜色(color),标上不同的数字(number),投到蓝色,让幼儿学习blue,并且指出,谁的衣服是蓝色的;投到3,让幼儿学习three,并且让学生自动3人拉手。在“玩”“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孩子“happy”“sad”的用丰富的表情来表达。对于做对的孩子给予奖励,对于做错的孩子给予鼓励。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愉快的学习英语,还能锻炼孩子自我学习的能力,给予孩子更大的自信心。

教师要积极地利用自然环境,适时地提高幼儿的英语教学能力。让幼儿处于一种自然的环境中,亲身体验,学习英语。英语是运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语言,结合我们的实际生活环境编写的教材内容,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环境戚戚相关,如学校、衣服、游玩、饮食等等,教师可利用身边现成的自然环境,让学生在自然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在每天早上,和幼儿说“goodmorning”,说幼儿的衣服“beautiful”,幼儿在放学时说:“goodbye”,幼儿帮助其他孩子了,教育幼儿说“thanks”“thankyou”。这些日常用语,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久而久之,幼儿不仅听了会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幼儿的英语教育中,运用形象情境,增强幼儿的直观效应。什么是形象情境呢?利用动画、图片等各种形象直观的方法,结合声音、文字,刺激幼儿学生的视、听觉,从而增强英语—“第二语言”的启蒙作用,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包括直观教具、挂图、投影、录像、幻灯、电影、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形式。形象情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一方面,对于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的图表、动画,幼儿学生兴趣高、感受强、印象深,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也可以使教师和幼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顺畅。对于可爱的小动物(animal)dragon龙horse马mare母马colt,foal马驹,小马等,让幼儿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更加的感兴趣,能使这些单词深刻的记忆在脑海中。还有一些课文内容仅用语言叙述比较抽象,幼儿的认知水平,是难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辅助于图表,声光、动画、色彩,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变难为易,帮助幼儿学生印象深刻、深入浅出地理解知识。

幼儿英语启蒙教学法篇5

关键词:幼儿英语,学习兴趣

当今时代,英语已经成为国际化社会的标准语言,成为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整个社会对外语的需求不断增加的大环境中,新兴双语人才的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邓小平同志曾针对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提出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新世纪,外语课程改革方兴未艾,作为启蒙教育的基石,幼儿英语教育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这为学前英语教育活动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些心理学家和神经心理学家、神经生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幼儿具备有学习双语的自身条件。对于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的分析表明:儿童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一种语言最基础的原则,可以说出或听懂从未听过的句子,语言学习的能力远远超过超过成年人。michaelH–Freeman的研究认为:零到六岁为幼儿语言学习的最佳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幼儿都有两个以上言语中枢的可能性,在此阶段儿童语言学习有许多有利的因素。论文参考网。如:发音方面负迁移小、记忆空间大、干扰因素小、可塑性强等。另外,双语学习还有助于幼儿心智、语言、创意的发展。并且还有助于使幼儿的交友范围扩大,同时有机会吸收两种文化。种种研究表明:幼儿学英语有其独特的优势。

幼儿园英语活动的主要目标为:培养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初步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外语语言习惯等。在幼儿英语的启蒙阶段,培养幼儿兴趣是首要的目标,也是基础的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如果一个人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孜孜不倦,乐在其中,越学越爱学。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并不像智力水平、认知方式那样对认知过程起直接作用,但对学习者潜能的挖掘、创造性的发挥有重大影响。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强,在学习中,他们以兴趣为出发点,十分容易被新奇的刺激所吸引,兴趣是他们的学习动机。因此,幼儿英语教学的重点应在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上。幼儿英语启蒙教育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将来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幼儿意志力发展水平不如成人,兴趣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如果幼儿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就会对他们将来的学习产生严重的后遗症。

兴趣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幼儿英语教师的引导、培养和保护才能形成和发展。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近年来我国许多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实际,我认为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宽松的环境,引起幼儿的兴趣。

瑞吉欧教育工作者对学校环境的诠释和实践远远超过了我们对环境的界定。他们将环境视为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互动、探索与学习的容器,赋予了环境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内涵,使一切方案活动都以环境的创设为基础,把环境的教育价值摆在了整个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位置。创设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和语言交流氛围,才会使幼儿想说、愿说、有时间说,有地方说,有交流对象,从而感受说的快乐,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那么教师应该创建怎样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呢?

(一)、创设宽松、平等的心理环境。

首先,要尊重幼儿,了解幼儿。

教师的爱是教育中最宝贵的营养、沐浴爱的幼儿才有安全感,才能适应幼儿园双语教育环境,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的情绪、精神、习惯等,并善于捕捉孩子的变化。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新授单词“bed”时,全班幼儿逐一发音,只有乐乐不能发准音,当老师表扬其他幼儿时,乐乐伤心的低下了头。如果老师能适时地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重新发音,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因此,教师好的态度与教育艺术本身就为幼儿提供一个发展的宽松环境。

其次,尊重和满足幼儿的合理要求。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权利和地位,不以长者自居,不强迫幼儿。如:小班幼儿大多还处在沉默期时,要以听为主,教师在教授英语内容时,可允许孩子不开口,而不能强迫孩子“followme”。当孩子开始发音出现错误时,不要对他的错误直接否定,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为他提供机会让他模仿,让孩子在没有心理压力,充满自信的环境下轻松学英语。

(二)、要创设学习交往的环境。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发展幼儿正确运用语言交往的能力”,社会学家认为,在语言习得和学习的过程中,语言的社会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才得以提高。

《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就语言领域的内容与要求有如下一条:“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恰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在幼儿园,除了活动室的外部环境外,还可以创设英语角,投放一些实物或情景图片、场景布置,让幼儿在自选活动时能积极主动的选择活动,并通过情景激发幼儿说的愿望。另外还可以利用磁带以及其它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幼儿反复听、反复练习,使幼儿对语音、语调、语感都自然习得,为其表现能力的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从而获得成功感,提高英语兴趣。无论哪种环境的创设,目的都是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其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掌握语言。正如人们所说:

“Showingme,ishallforget.

tellingme,ishallremember.

involve,ishalllearn.”

(三)、重视幼儿家庭环境不可忽视的支持作用

对幼儿学习英语来说,家庭环境同样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家长先有正确的英语教育观点,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英语融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所以在开展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同时,还要做好家长工作,家园配合,使幼儿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习得英语。

二、选择合适的教法,激发幼儿的兴趣。

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看,幼儿的兴趣极易转移,如果没有合适的教法,幼儿极易在一段时间后,由于心理上相对出现的疲劳状态,发生学习兴趣的转移,课程的吸引力程度就会降低。因此,采用合适的教法和不同的教学手段,也能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英语教学的方法很多,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多动脑筋,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在幼儿学习英语的初期,多以名词、动词的学习为主,可以采用tpR全身反应法为主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论文参考网。尤其是在最初的阶段,可以从教师指令与幼儿动作入手,如“standup”“sitdown”等动作指令;“touch”游戏中的“touchyourears”“touchyoureyes”等等。这些简单的动作指令可以让“沉默期”的幼儿与老师互动,从而吸引幼儿注意,让他们在积极的参与中习得英语,并产生学习的成就感。

又如:学前儿童有直觉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所以他们的思维主要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直接使英语和实物相对应。如在教单词“bread”时,可直接用实物来帮助孩子产生概念,那么在今后看到其它面包时,孩子们也会得出“bread”

的概念来。

外语教学不是由单一理论构成的,各种教学法的应用也不是单一存在的,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的调动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兴趣。

三、多用鼓励,保护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幼儿的自我表现欲很强,在英语活动中能大胆积极地张嘴说,很少有怕说错的心理,不怕出现口误,这种心理优势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们学习英语的效果。因此,孩子说得好与不好,对与不对都不是至关重要,重要的是要保护孩子学习英语的这种优势。在活动评价时要慎重,不要用no去直接评价幼儿出现的错误,而要多给幼儿鼓励的语言,注意纠错的艺术性。论文参考网。如在说歌谣“Fivejuicyapples”时,当孩子说成“Fivejuicyapple”,我们要分析出孩子出现的错误为非控制性错误,我们可以允许他出现这样的错误而不直接纠正,只需说一下“Yes,fivejuicyapples”。当幼儿出现控制性错误时,我们可用委婉、间接的方式纠正幼儿错误。如:幼儿将“dog”说成“cat”时,我们可以说出正确答案,让幼儿重复,让幼儿在对比中自己体会刚才的错误。

幼儿的学习兴趣是一生中宝贵的资源,我们要在幼儿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保持、激并保护这个宝贵的资源,才能为孩子终身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丁祖荫,《幼儿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

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

教育部基础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7颁布

张志远,《儿童英语教学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2

余正张明红,《幼儿英语教学活动方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

张博,《现代幼儿教育观念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张晓红闫双玲,《幼儿园双语教育管理与实践》,太原,希望出版社,2003.7

幼儿英语启蒙教学法篇6

关键词:高职;学前英语;教学实训;英语儿歌及故事

一、高职学前幼儿英语教育学生学情分析

(一)有一定英语基础,但口头表达能力较弱

高职学生中虽不乏英语较好的同学,但英语整体水平仍较弱,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词汇量欠缺、发音及语调不规范、口语表达困难等问题。大学英语课堂虽有一定课时,但关注重点更多集中在词汇、听力、语法等英语考级的应试技能,而开展幼儿英语教学实践的口语表达能力欠缺。另外,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较多,除了学前教育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钢琴、绘画等艺术类课程也占据了一定比例。在课时量基本饱和的前提下,幼儿英语教学相关的英语类课程非常有限。

(二)对幼儿英语教学法缺乏全面认识和掌握

幼儿英语教学是指以3-6岁幼儿为主要对象的英语教学。幼儿英语教学要依据幼儿的年龄及认知特点,合理选择幼儿英语教学方法。目前在幼儿英语教学领域常见的教学法有自然拼读、全身肢体反应法,以及基于任务或主题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侧重,幼儿英语教学往往是多种方法的交叉和融合。这就需要真正理解不同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内涵,在面对不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对象时能够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由于幼儿英语相关的课时相对有限,学生很难系统性掌握幼儿各英语教学的相关理论。实践中对于不同教学材料或面对不同英语基础及特点的幼儿时,缺乏对幼儿英语教学情境的分析能力而局限于单一教学模式,组织及开展能力较弱。学前专业学生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具有较强的音乐及表演的艺术表达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特殊性对学生在声乐、钢琴、美术及讲述或表演故事类的技能有较高要求,学生在专业的学习中往往具备了一定的表达性艺术才能。相对于传统的幼儿英语教学方式和英语教学材料,学生在面对英文儿歌及各类故事时往往更有兴趣,有更强的表达欲望和自信心及更强的表现力。因此课程设计应考虑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及优势,扬长避短,突出学生基于幼儿英语故事和儿歌的幼儿英语教学能力的培养。

二、英幼儿文儿歌及故事在幼儿英语启蒙及教育中的作用

(一)为幼儿英语启蒙提供丰富、真实的语言素材,促进幼儿的英语习得

首先克拉申的习得-学得假说认为,相对于“学得”式的英语学习及教学,“习得”式的语言获得方式被认为更有益于学习者语言技能的发展。它强调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无意识性,认为语言输入应具备可理解性、相关性、有趣性及不以语法为关注点等特点。幼儿的学习大多是无意的,并不能有意识地主动关注语言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对于在早期进行英语启蒙的幼儿来说,以习得的方式获得英语是比较科学和理想的状态。而输入假说作为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认为只有当学习者接触到足够多的“可理解性输入”时,语言的习得才会发生。这就意味着幼儿英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大量真实、丰富及幼儿可理解的英语语言材料,创设语言习得的自然环境。幼儿英语故事及儿歌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以上假设中所提出的实现英语输入及习得的要求。各类幼儿英文故事及绘本是为以英语为母语的幼儿为主要服务对象而创作的,从主题、内容到语言的难易和丰富程度,都极大符合了幼儿早期认知和语言发展的规律。英文儿歌语言浅显,节奏明快,生动有趣而富有韵律性。幼儿英语故事及儿歌具备了对幼儿的天然吸引力,为外语启蒙的幼儿提供了大量丰富地道的英语语言素材和正确示范。

(二)弱化“情感过滤”,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

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在语言输入的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者加速其对输入信息的理解和吸收,最终影响语言的习得。理想的情感因素表现为: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充满信心,以及学习者无焦虑。情感过滤越低,学习者状态越轻松愉悦,才能获得越高的语言输入。反之,情感屏障越高,学习者的状态越焦虑和消极,语言学习的效果越差。幼儿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成人的外在动机,所以情绪状态极大决定了他们的语言习得和学习效果。英语儿歌、各种幼儿英文故事及英文绘本主题丰富,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符合幼儿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及肢体表达的需求。幼儿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借助幼儿英语故事及儿歌对幼儿情绪的调节作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幼儿兴趣,降低幼儿英语学习的焦虑性,使他们在愉悦的状态下习得语言。

(三)适合与各类幼儿英语教学法,便于活动设计

近年来,我国幼儿英语教学在国际幼儿英语教学的大环境中,立足于本土,不断学习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及各种各具特色的幼儿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这些方法和模式以幼儿为中心,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如“任务型”(task-based)的教学模式,基于内容(content-based)或主题(theme-based)的教学模式,交际法教学,全身肢体反应法等,以及与教育的理念结合后的多元智能及跨领域幼儿英语教学和浸入式幼儿英语教学等。语言学家韩礼德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它的表现形式就是自我与他人的连续不断的交流。不管教师选择何种教学模式,教师都应关注幼儿的实际水平、需求及兴趣,为幼儿营造师生双向互动的氛围。幼儿英语儿歌、各类故事及绘本资源丰富,形式灵活,涵盖了各类跟幼儿认知相关的主题,如数字、颜色、生活中常见物品及具有简单情节的主题故事,也形成了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难易度分级。这些内容和主题在充分考虑幼儿认知水平和语言习得程度的基础上与以上各类教学法进行充分的融合,进行各种任务和活动的创设及开展。

三、基于英文儿歌故事的幼儿英语教学活动实训课程实施策略

学前教育幼儿英语实训课以培养学生开展幼儿英语教学活动的实践能力为目标,在幼儿英语基础课程如英语基础语音、学前英语教师口语、幼儿英语教学法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学生评估幼儿英语发展阶段和水平、正确选择教学材料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等教学实践中的核心问题。此次实训课在充分考虑学生英语学情的基础上,打破常规幼儿英语教学从听说读写到词汇语法的详尽教学体系,规避了不必要的语法及词汇短板,减轻学生对英语学习和使用的焦虑。实训课程对幼儿英语故事及儿歌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进行了积极探索,突出英语儿歌及故事与各英语教学理念及方法的融合能力,聚焦于幼儿英语故事及儿歌支撑下的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展。实训课的开展从以下四点着手:

(一)强化学生英语素材的积累,形成资源库

学生虽已有幼儿英语儿歌故事课的基础,但对语言素材的掌握仍停留在表层阶段,不够熟悉和深入;另外从积累量的角度衡量,学生所了解的作品和素材也不够丰富和全面。在实训课开展期间,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积累经典的幼儿英语文学作品,形成个人资源库,并按不同分类标准予以划分和整理,如按语言目标、按主题内容、按表现形式等。其次,指导学生熟悉语言材料,并从多角度挖掘材料中可用于幼儿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元素。培养学生先进的语言教学思维,使学生领会幼儿英语语言教学既是目的也是培养幼儿能力的手段之一,在语言教学中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等多元智能,使英语语言活动与其他领域活动产生融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提高学生对语料资源的掌握和口头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以阶段式目标熟练掌握以上资源,为幼儿英语活动开展打好基础。第一阶段,多听多练、多开口模仿原版音频,纠正错误发音,提高自身发音的规范度。第二阶段,在规范的基础上完整及有创造性地演绎英文儿歌及讲述故事。第三阶段,深入理解幼儿英语儿歌及故事的语言特点及语料功能,建立语料间的关联感,如相关主题下故事与儿歌的融合,提升对语料使用的灵活度。此外,充分利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特长,鼓励学生积极尝试音乐、美术等与幼儿英语故事及儿歌的有效结合,增强对语言的表现力。在幼儿英语故事及儿歌的课堂中,乐器、音乐类元素的加入,以及图画、手工教具等艺术元素能为幼儿语言学习带来多种感官刺激,提升幼儿对英语语言的兴趣和理解。

(三)集中训练幼儿英语教学中使用最广的教学活动方式

实训中围绕目前幼儿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三种幼儿英语活动方式,基于任务的幼儿英语教学活动、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tpR)听说活动及跨领域幼儿英语教学活动进行活动设计及模拟教学,集中强化以上方式中幼儿英语儿歌、故事及绘本的语料功能。这种教学方式和方法尊重幼儿的语言及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现了目前幼儿英语教学领域中较科学与先进的语言教学理念,也是最常用及有效的三种方法。这些方法灵活度高,包容性强,与幼儿英语故事及儿歌的语言教学载体可以实现多角度的融合。另外,三种教学活动方式既有所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几种教学法的有机结合。在实践课程中,引导学生挖掘语言材料的切入点,与以上教学法有效融合,多角度、灵活恰当地进行活动设计及开展是实训的难点与重点。

(四)合理分配课堂,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实训课程重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幼儿英语教学活动的实践能力。对课堂时间进行教师示范与学生演练的分配是提升实训课效果的关键点之一。实训课应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规划,一部分课堂时间用于教师授课、讲解,另一部分则分配给学生讨论、展示或教学模拟。时间的分配应视课堂内容的要求和难度灵活分配,重在体现教师的示范、指导功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课堂的主动性,实现角色的互转,真正体现实训课的实践和训练功能。对课堂中常用的教师用语进行集中练习,规范发音,增强学生教学活动中的教师用语使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管理能力。

四、结语

幼儿英语启蒙教学法篇7

关键词: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学前英语教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07-02

一、问题的提出

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已成为了目前学前教育领域的新兴课题,也是幼教领域发展最迅速、最流行的教育实践之一。然而,在轰轰烈烈的儿童英语教育的热潮中,师资的问题是制约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发展的瓶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虽然具有幼儿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但是自身英语水平有限,不能创设真正意义上的英语环境;毕业于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师虽具备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缺乏幼教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

我校从2003年始,依托自身成熟的幼教专业优势,开设了五年制学前教育(英语方向)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近十二年的实践证明,通过专业教育,有目的、有计划、针对性地培育专门的学前英语教育师资,是一条有效解决学前英语教育师资问题的根本途径。2009年我校升格成为高等学校以后,我校是迄今广西唯一开设有英语教育(学前方向)专业的高等学校,该专业从2009年首次招收三年制大专生以来,培养的600多名毕业生已经奔赴工作岗位。

学前英语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怎样设定、课程怎样设计等虽然已经有初步的研究,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重英语语言知识灌输,忽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忽略学生作为双语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忽略英语能力和学前教学相结合的能力;忽略学生学前教学技能培养。本文旨在重新审视学前英语教育的目标、挖掘学前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分析幼儿英语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探讨英语学前师资的有效培养模式。

二、学前英语教育的目标

学前儿童英语教育是一种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通过创设环境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英语启蒙教育。其目标定位在培养幼儿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语感;感受英美国家文化、获得不同的文化体验。

基于以上对学前英语教育目标的认识,笔者认为在有条件的园所,开展学前英语教学活动可以成为幼儿教育语言领域的一个有效的补充,为孩子将来英语学习做积极的准备。

三、学前英语教师的培养规格分析

(一)学前英语教师的基本素养

1.职业素养。学前教育专业是向幼儿园培养基础性的、应用性的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有特殊的职业素养。正如陶行知所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爱心、有童心、有奉献精神是对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幼儿教师还应该具有较强的沟通与协作、协调与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

2.专业素养。学前英语教师首先要是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因此必须具备扎实的幼儿教育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和卫生保健学知识能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分析实践,把握好幼儿教育的契机和方法;另外,幼儿教师的技能素养,弹、唱、跳、画、说和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技能也是不可或缺的素养条件。

在成为合格幼儿教师的基础之上,突出教师的英语基本知识和技能。首先,作为启蒙教师的幼儿英语教师需要具备标准的语音语调和流利的口语表达能力,只有向幼儿输入正确的语音信息,创设条件让幼儿乐于模仿,才能为形成良好的语感做好铺垫。其次,幼儿英语教师必须掌握儿童英语教学技能,如英语儿歌弹唱和排演英语童话剧等,创设出真实的语言环境,增加活动的趣味性,让孩子乐于参与英语活动,达到儿童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最后,教师还需要有基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因为儿童对不同文化的感悟,是通过同伴和成人的感悟来实现的,作为启蒙老师的英语教师,这一点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学前英语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学前英语教师的工作场所是幼儿园,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环节的基础之上,笔者梳理出了学前英语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

1.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合理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将双语教育灵活地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科学照料幼儿日常生活,帮助引导幼儿日常生活环节中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有效保护幼儿,处理常见事故。

2.开展各项幼儿教育双语活动。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实施双语教育教学活动、对幼儿园课程进行评价等。

3.创设幼儿园双语环境。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幼幼关系;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与规则;创设有助于幼儿成长的户内外双语教育环境;为幼儿园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

4.开展家园共育工作。组织家访、家长座谈会、节日亲子活动,与不同类型家长沟通,指导家长进行科学养育和家庭英语教育活动。

5.主动收集分析相关资料,不断反思,改进工作;针对保教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职业和双语素质。

四、学前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

幼儿英语启蒙教学法篇8

【论文摘要】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然而社会幼儿英语教育却是蓬勃发展,本文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现实出发,分析应用性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及其途径,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发展的研究提供一条行之有效的思路。

前言话说,21世纪不会电脑和英语将被视为新文盲,导致幼儿英语教育不断升温。不少家长觉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开设英语课成了家长选择幼儿园的条件之一;幼儿园出于招徕生源及提高质量的需要,纷纷将英语课纳入幼教课程;幼教理论工作者也正努力将幼儿英语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作为幼儿全面发展的内容进行研究。

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育的现状

1.1中职生自身现状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普遍下降。中职学校的生源大部分是无法升入高中或者连初中都无法毕业才选择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他们大部分英语基础知识很差,个别的学生甚至不知道26个字母的正确的读音与书写,只有少数成绩较好的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进行简单日常会话,具备相应的写作能力。由于基础太差,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更谈不上学习热情,他们对英语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最后对英语产生厌学、反感的情绪,英语课教师也成了不受学生欢迎的人,从而造成英语教学的困难。教育专家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师资是决定幼儿园英语教育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不同的幼儿园在师资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有三种来源:依据仅有的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知识和经验,虽然常有知识上欠缺的困扰,语音不准的麻烦,但却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是有较好的实际操作技能的老师。并且,这是目前我国英语幼教的主要力量。他们在专业上非常了得,听说读写精通,特别是语音,一般都是很标准的。可是这一部分的人刚开始对幼儿教育是一无所知的,他们不知道孩子的心理特点,学习活动特点,所以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实践,要从自身心理上转变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的理解,许多的老师正是受不了幼儿园的“小儿科”,最后放弃了幼儿教育工作。综合来看,这一类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了:具备本专业的知识和一定操作技能,在英语学科知识上也是较全面和扎实的。只可惜人数太少,明显的不能满足需要。

分析了三方面的来源,再看看幼教市场对英语的极力渴求,笔者认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校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技能的幼儿英语教师已经刻不容缓。

2.应用性英语教学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重要性

幼儿英语教育目标重在启蒙,包括兴趣启蒙、语音语感启蒙、英语交际能力启蒙和多元文化观念启蒙,从而为幼儿的后继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英语能力较低,而中职学习时间又较短,为了能更好达到英语幼教的要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必须有高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就业为导向,有的放矢,重听说、重能力,否则,走向工作岗位后,不但不能胜任工作还会贻害无穷。

3.应用性英语教学的途径

3.1听说领先

各种语言都是先有声后有形,即先有语言后有文字。研究表明,由听觉引起的注意力可达到64%。英语教学中,口语是学习英语的关键。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即语用能力。现代信息社会对口头交际能力的要求更为紧迫。中职英语教学大纲也因此做出了相应调整,要求“扭转以阅读为主的教学模式”,明确指出“目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可实际教学中听说是学生学习英语最为薄弱的环节,音标基础差,不敢读单词,怕出错。不会读单词,造成记忆单词困难,读写困难,跟讲课进度一点都合不上拍,找不到学习英语的感觉,对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加强英语听说训练是改变目前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脱节现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3.1.1鼓励学生用耳朵来学,而不是用眼来学

我们大部分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英语,因此,许多单词听过几遍都没有反应,一看就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是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当人类还在婴幼儿期学习第一语言时,都是先通过反复的听,在听的积累后说,最后才是看和写。因此要更新观念:听不出来的词全是生词。要通过听来学习英语,然后才是看。"世界上其实根本不存在听力问题,除非是聋子。听力的真正突破口是以口语突破为基础的。因此,抓住一切机会说英语。舞是跳出来的,歌是唱出来的,英语是嘴巴说出来的。

3.1.3鼓励学生要记句子,而不是简单的记单词

许多学生把学英语简单的归结为背单词,然后再根据汉语思维拼凑英语单词,造出奇怪的英语句子。要树立这样的观念:要记句子而不是记单词,生词的地位仅仅是记句子的障碍,学习的核心是句子,正如长在胳膊上的才是手,砍下来放在地上在一定意义上不再是手,因为它已经失去了作为手的功能。

3.2注重活动

首先是在活动中学。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是文化基础较差,学英语的兴趣日益减少,甚至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爱上英语课,愿意与教师积极互动时,英语就变得简单自然了。

3.2.1走出课本,走进生活

语言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英语课堂只有走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才会充满活力,要经常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锻炼才能。如可以把教室当作一家超市、一座花园、一间饭馆、一间诊所等。学习活动可以是调查采访、角色表演、游戏竞赛、画外配音等,当然还可以唱一唱、画一画、做一做..让课堂与生活链接,把世界引入课堂。学以致用,知识才能转换为能力,才能为英语课堂引入一泓不绝的活水。在学习颜色和服装的名词时,可以请班上穿着漂亮的学生进行Fashionshow,问学生:“Doyouknowthenamesoftheseclothes?Let'slearntheseclothes.”一边欣赏表演,一边教学新词。在教学usually,always,sometimes,never之后,让学生练习它们的用法时,还可以设计一个采访活动,让学生当小记者,采访其他同学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英语的过程岂不快乐无穷?

3.2.2把幽默、顺口溜、英语歌曲带进课堂

恰当的幽默会让课堂回味无穷,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甚至会使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有一种期待,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带动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教颜色和星期时,可把阿凡提的幽默故事带进课堂:巴依想刁难阿凡提,叫阿凡提把布染成不是white,不是blue,也不是green,不是orange,也不是yellow,阿凡提很快就答应了,并叫巴依不是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也不是thursday、Friday和Saturday来取布,让学生对颜色和星期的单词得到了巩固。

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教师。幼儿英语教育是以兴趣为先,从情感激发入手,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活动方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使他们保持浓厚兴趣和多感官参与,从而实现幼教英语的目的[2]。因此我们的中职英语教学不仅要提供学习资源,更要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自主设计英语活动。上完一堂课,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主题自行设计活动作为课后作业,还可以在班级里不定期举行英语情境剧、英语游戏、英语原创童谣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竞赛,将英语活动设计作为考核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之一。

幼儿英语启蒙教学法篇9

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自我意识一、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内涵

幼儿年龄特点决定其自我意识能力较低,欠缺心理自助的有效技巧方式以及意向。实施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为教育人员依据幼儿现实状况,遵循其核心特征,有目的引导教育幼儿就自身心理以及态度情绪实施初级自我调节以及帮扶的教育过程。其在唤醒幼儿自助心理意识,辅助幼儿学会有效简便的自助技巧,锻炼心理自助技能与意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于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以及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秉承身心并重的理念,做好幼儿心理健康培养教育,为当前学前教育创新改革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开展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不但是对常规教育内容的扩充与延伸,同时体现了丰富的教育意义,对提升教育质量,凸显心理健康教育核心价值发挥了显著作用。

通过实践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当前在幼儿园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通常认为,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即是要教师尤其注重自身态度,采用合理的言语以及表达方式,预防对幼儿形成不良伤害。教师应尽可能的关注幼儿爱好兴趣,创建民主、文明、和谐、放松的班级环境,辅助幼儿形成持久的愉快心态,并将其消极情绪有效的化解。当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还应注重符合幼儿持续形成的独立需求,不应给予他们过度的保护或是包办代替。这样只能影响幼儿发展主体性,令其产生被动依附心理。

为避免上述状况,应科学开展启蒙教育,将心理自助作为核心,将幼儿至于当事人地位,为其提供更多的自主锻炼、独立创造机遇,进而展现幼儿主体性,提升心理健康综合教育质量。

二、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的重要意义

心理健康为确保生命质量的核心前提,童年重要的一项生命指标即为快乐。然而,通过实践调查我们却发现,生活在当前社会中的幼儿并非像我们想象的一样快乐无忧地生活。这是由于家长们对幼儿寄予过高的希望,进而令幼儿面临了来自各方的较大压力。同时,伙伴之间较易引发矛盾纠纷,在集体教育背景下,渗透的隐性以及显性规则也会令幼儿感到不快乐。另外,随着幼儿的不断成长,其形成的自我意识以及内心需求不断增多,进而带来了成长的烦恼。导致幼儿通常存在紧张、忧虑、愤怒、嫉妒、担忧等负面心理情绪。该类问题的形成因素与体验程度同年龄水平呈现出正比例关系。由此不难看出,提升幼儿成长质量需要教育者真正的关心幼儿呈现出的情绪、心态以及心理倾向,并快速地形成有效排解。

开展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则可令教师不但注重幼儿心理发展以及情绪变化,还可尽早的引导启发幼儿借助良好的自我调节形成合理排解,并构建初级心理自助管理意识,掌握必要的自助方式。

心理自助属于心理保健任务之中的基础内容,幼儿应对压力的能力、幽默、快乐的生活、自信、自强的心理保健策略则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执行方能实现。幼儿是人生成长的基础时期,其受到的教育培养将会对终身发展产生作用。因此,开展心理自助启蒙教育,可为幼儿后续健康向上的生活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令其发展为可自觉维护健康心理、排解压力、应对矛盾问题的过硬心理素质,进而真正提升生命质量水平。

三、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科学途径

1.三位一体开展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

为优化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效果,应基于三位一体的科学路径,首先令幼儿形成良好的认知意识,而后通过亲身经历令其明确具体的自助过程,并进行自助尝试。最终通过体验令幼儿明确,不良心理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通过自助形成的积极效应。上述三位一体的教育路径,可谓相辅相成、互为基础,通过交融开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实践阶段中,教师应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生活现状,应用生动直观、易懂有效的手段令幼儿明确不良情绪带来直接负面影响。应利用丰富的生活经验令幼儿形象具体的了解,心情不佳、不积极向上,便会对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过于紧张便无法真正的表达内心想法、进而影响最终成绩。应引导辅助幼儿在内心之中形成对不良情绪态度的初级否定,进而产生积极排解压力的自助倾向。

2.引入有效自助启蒙方式,开展专项辅导训练

开展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应科学应用思维专项方式、替代活动手段、自我暗示、呼唤角色、设想以及倾诉方式等,通过通俗化、简单易学的培养教育引导幼儿开展主动的自助尝试。例如,引导幼儿通过做游戏、想欢乐的事情、告诉自己、与老师交谈,想想如果我是他会怎么做等方式,形成心理自助良好意识,并掌握常用实践方式。

实践教学阶段中,教师应通过随机引导,体现真实性、可操作性,营造贴近自然的状态。就幼儿心理状况、存在的情绪问题展开启蒙教育。应联系实际,利用幼儿形成的生活经验,赢得其内心感受体验,并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幼儿真实经历,方能努力的进行自助,产生良好效应,形成真正的领悟。另外,教师应开展专项辅导训练,有意识设计体现普遍教育意义的环节内容,映射共性问题。应开展体现生活情境的教育活动,通过心理自助意识以及实践技能的集中强化练习,实现既定目标。例如,针对小班幼儿自制力不强的特征,可在班级组织开展集体过生日的温馨活动,并创设等待的有关情境,令幼儿在等一等的尝试努力之中明确抵御诱惑力自身所需作出的尝试。

3.做好家长培训,实施互动教育

幼儿对家长较为依恋,为此教师应基于父母对幼儿情绪状况可快速了解的特点,掌握亲子聚合性优势,对家长进行良好培训,发挥家长在自助启蒙培养中的综合作用优势。

应与家长保持持久的沟通,实现积极互动交流,明确幼儿存在的负面情绪以及展现的心理状态,通过全面配合研究形成的成因,令自助启蒙教育体现良好的时效性以及针对性。再者,可利用口头交流、组织讲座、宣传、举办沙龙等模式对家长形成合理的引导,令其掌握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的基础技巧方式,给予教师全面配合以及支持,进而通过互动教育,优化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综合效果。

四、结语

总之,为激发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综合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们只有针对幼儿心理自助启蒙教育内涵、重要意义作用,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工作策略,方能真正锻炼提升幼儿心理自助意识以及实践技能,令其以一颗阳光向上的心态学习发展,提升生命质量,获取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华丽.我画我心――在绘画活动中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J\].早期教育,2009,(07).

幼儿英语启蒙教学法篇10

关键词:幼儿教育;英语;兴趣;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129-01

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在不断的听、说、模仿、使用中提高的。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已被广泛地引入了幼儿园教育,成为了幼儿园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阻碍,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培养英语语感,从而使得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英语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幼儿英语学习水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应遵循"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定量学习的创始人,教育学家鲍比・迪波特说:“在学习方面,你的最有价值的财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而“积极的态度”在幼儿英语学习活动中就是指让幼儿在英语活动中能产生愿意学习英语的愿望,并能掌握如何学习英语的方法的一种教育理念。由于学前期幼儿年龄尚小,生活经验少,知识面窄,因此,在培养幼儿学习英语兴趣时,教师一定要遵循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在确定幼儿学习内容时,恰当的选择幼儿认知范围内的、能够理解和接受的东西,并且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好奇心,调动幼儿情绪和情感,为幼儿营造生动、有趣、轻松、自由、并且较为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采取直观形象的教具和生动有趣的方法,来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的认识活动所必须的情绪表现。一个人对某一事物表现出有兴趣,这就表明他愿意更多地、更深入认识该事物。在幼儿语言发展的最佳期,要根据幼儿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等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使英语教学寓教于乐,使幼儿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1、开展多种形式教学方法,以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1)采用英语游戏活动的教学方法

幼儿天性活泼好动,想象力相当丰富,任何一个游戏都可以发掘出孩子心灵中的宝藏,因此,将游戏溶入到英语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充分地调动幼儿多种器官,让他们发挥手、口、脑的功能,去感知、体验和参与,从而充分感受英语活动的乐趣。例如:教幼儿玩数宝宝游戏《nodeyourhead》,数手指游戏《FingerFamily》等,让幼儿用夸张的动作,把静态的英语内容变化成幼儿喜欢和能理解的动态英语;还可以制作各种小动物(如:cat,dog,pig,monkey,wolf,horse)的头饰,让幼儿戴上后玩做“动物蹲、蹲、蹲”的游戏,让幼儿边说边蹲,不断的巩固学过的单词,并且能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调动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2)采用英语歌曲学习的教学方法

好动好玩是幼儿的天性,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加入唱歌跳舞的环节,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幼儿身心愉悦地去学习英语。极富特色的歌曲、童谣,旋律好听、简单易学,那悦耳的音乐、明快的节奏,生动的画面,都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3)采用英语情景表演的教学方法

愉快的情绪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表演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幼儿学完小动物的英文名字后,例如:Hi,Hello,eat,help,Bye-bye,good,wedidit等,让幼儿去尝试进行情景表演,这种方法会让幼儿们的兴趣增强。另外,还可以创设一些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例如:回家,购物,去公园等情景,让幼儿在活动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巩固、理解及表达所学的内容,从而揭发幼儿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

2、创建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以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1)创建良好的英语学习的活动区域

幼儿的教室内一般都会备有一些装饰物,这些装饰物不仅可以装饰教室也可以为幼儿学习英语带来方便。教师应该在教室内开辟出一片学习英语的活动区域,在活动区域里放置一些生动有趣的图片,动物纸偶等,在墙壁上贴上一些简单的英文单词或英文儿歌,购置一些适合幼儿阅读的英文图画书籍,鼓励幼儿去进行英语阅读和学习,以此来吸引幼儿。在这种活动区域内,幼儿只要有空,就能主动地指读单词或儿歌,或是拿起图片或纸偶进行语言游戏,或者是进行图文并茂的书籍阅读,能愉快地游乐于英语语言的气氛中。另外,区域活动的创建,有利于教师对幼儿的个别指导,幼儿都有各自的性格,教师可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幼儿都能得到进步。

(2)鼓励幼儿使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

英语学习最主要的作用是用来交流,幼儿英语注重的应该是口语学习,然而英语交流习惯是幼儿最陌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穿插一些英语小故事,让幼儿了解外国的交流习惯与风土人情,增强幼儿对语言交往的兴趣,提高英语交流的积极性,并且教师应让幼儿坚持不懈地运用日常英语。

在开展母语教育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幼儿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在幼儿英语教学环节中,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幼儿英语教育首要的、基本的目标,只有激发和提升了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效果,减轻幼儿的英语学习负担,从而实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说英语、用英语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加蓉.卢伟主编:《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

[2]幼儿教育学.陈幸军.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清华幼儿英语.孙瑞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幼儿英语教学法.扬文.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