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课外阅读策略十篇小学课外阅读策略十篇

小学课外阅读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5:04

小学课外阅读策略篇1

小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方式主要是阅读课外书籍。小学生所拥有的英语课外读本多为简单的图文类,字数极少。这些都说明了小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受到了家庭条件、学校观念以及学生选择等方面的限制。

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由于学生在阅读中增长了知识,英语知识水平得到了强化和巩固,进一步开发了智力,而智力的开发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意志和动机等非智力因素,促使自己去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案例:

牛津小学英语5bunit9theenglishclub是一个关于一些国家知识的单元,f部分有个游戏,出示一些国家的特色建筑、国旗、或标志性的动物来让学生猜属于哪个国家。遇到国旗的,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说出具体的国家。在有“大本钟”的图片上,课堂有点冷场,大部分学生没有举手,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举手,有的说是美国,有的说是法国,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说是英国,不知道是真正知道这个知识,还是学生猜出来的。我在教theuk的时候,告诉学生英国有很著名的大本钟,但是看到图片,学生仍然不认识。在看到自由女神像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仍然不认识,只有一两个学生知道是来自美国的。这说明,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量很少,在小学阶段需要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教学。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有:

一、激发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产生阅读的欲望。特别是对于初始阅读的学生来说,更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联系在一起。

1.选择恰当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选择一些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和学生感兴趣的有趣的阅读材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地体验到快乐,让他们真正地认识到阅读并非枯燥无味的活动,而是一种既可以增长见识,又令人愉悦的活动。

2.创设多样的展示舞台,升华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是开展英语手抄报比赛,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材料。办一份手抄报,既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然后拿出来展示,让大家一起评判。在学习halloween时,我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上网或者翻阅资料出一份英语小报,让学生评选出5份优秀的小报。

这个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二是利用每节课的值日报告时间,安排everydayenglish和freetalk等活动项目,让学生利用课前的两三分钟用英语来讲一个笑话、故事或是唱一首英文歌曲,展示自我的风采。所有这一切都会让学生体验到“我阅读,我快乐!”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升华。

二、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外阅读氛围

1.在校园的显眼处树立英语标志牌或张贴英语标语,为班级标志牌配上中英文标识;利用校园广播定期播放儿童英文歌曲让学生们欣赏,从而让他们置身于英语的浓厚氛围之中。

2.办好英语黑板报和英语宣传栏等,开辟英语学习园地,有计划地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名人逸事、幽默故事等。在教室后面设立一个小书橱,里面放一些英语报刊、英语辅导书、英语故事书等材料,方便学生随时阅读。

3.举办校园英语角、英语口语竞赛、英语能力竞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他们的文化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确保足够的英语课外阅读时间

虽然是课外阅读,但也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时间。那该如何做到呢?一是对课内要求的文章短篇精讲,长篇短讲,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阅读。二是增加课时,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开设“自由阅读”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自由阅读。三是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到操场的树阴下或草坪上,在“英语的海洋里遨游”。

四、传授正确的英语课外阅读方法

应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1.专心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尽量不要停顿。

2.读不出声,不用笔或手指跟随着词句读,而是直接理解阅读内容的大意。

3.遇到生词尽量不去查词典,学会根据上下文判断该词的意思。

4.把句子作为意义单位来理解,尽量抓住文章的正确意思。

5.抓住文章中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如when,where,who,what,how,why等,根据这些词寻找相关信息,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

小学课外阅读策略篇2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虽然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缺少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手段,对阅读的要求只停留在简单布置,偶尔检查上。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便十分肤浅,而且常不得要领,甚至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偶尔读一读。如此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方法的掌握和自学能力的形成。如何从科学认知的角度,进行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探索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模式及课外阅读课指导策略,从而优化学生的阅读行为,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依托教材,挖掘阅读资源

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衔接和整合,研究如何指导学生选择阅读内容。学生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社会,学会选择,是学习与生活的必备能力。教会学生选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点”,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如,巧用现行教学辅导用书《奇迹课堂》,在每一课内容的设计时,都有相应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相应的补充,如每一课的“走进背景林”“作者我知道”“教你一写法”,都渗透了相应的课外材料,这些都能当学生的课外阅读“佐料”。

我们还可以关注教材的课外书屋、资料袋。现行新课标人教版教材,在每一册教材都安排了“课外书屋、资料袋”。在“课外书屋、资料袋”安排有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书,以及作者、名人的相应资料,这些都是适合学生的课外丰富的精神营养品,通过“课外书屋”推荐,学生对这些文学作品有了大致的了解,以此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二、充实资源,确保阅读量

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阅读实践中被激发出来的。在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可以以“书香校园创建”为载体,建立童话类课外阅读图书角。在阅读成果展示栏上,定期展示学生的读书笔记、手抄报、剪贴本、优秀作文。在班级内均建立班级图书角,通过“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每周设立读课外书的专用时间,老师必须在现场指导。这一段时间,老师在做什么?与学生一起读书,推荐好书,展示读书笔记。提倡节假日、双休日读课外书。此外,我们还可以召开家长会,或告家长书等,介绍读课外书的重要,在家长会上向家长推荐课外书籍,并帮助家长筛选课外读物。

三、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实现自能阅读的目标

读书的方法来自课内,来自老师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老师能注重利用教材中的“金钥匙”,因为它几乎包含了小学阶段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去发现、揣摩、总结,在阅读课外书时自觉地运用,也就是“得法于课内,得道于课外”。这些方法最主要的有:(1)读书时注意力要集中,一边读,一边想,遇到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能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寻求答案。(2)读书时要勤动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课外书中圈圈点点,摘录好词句及精彩的语言,高年级能为文章写批注。

四、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体验读书的乐趣

我们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图书角、学习园地张贴有关童话的名人名言、格言。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上开辟出“阅读园地”主题专刊,定期更换展板内容。让学生置身于高雅的阅读氛围中,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爱上读书。还可以开展一些活动,诸如,(1)阅读笔记的评比与展示;(2)手抄报展评;(3)优秀作文欣赏;(4)讲故事比赛;(5)美文欣赏。有人说,在人性深处,有一种最原始的东西,是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在活动中,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因为自己丰富的知识、出色的表现,带来了他人的赞许,一道敬佩的眼光,由此就可能产生一股持续阅读的动力。

五、丰富教学策略,让学生爱上阅读

小学课外阅读策略篇3

关键词:提高农村小学课外阅读能力策略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小学生的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同学的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同学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同学,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屡屡被拿来当范文的同学,但却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叶圣陶曾说过:“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这段话明示我们: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养成有课外阅读的习惯,仅靠四十分钟的阅读教学课是不够的,必须将阅读延伸到课外。在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但我们应该现实地看到,学生的课外阅读还是相当贫乏的,特别是农村小学生阅读现象更为严重。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

1、不会读、不想读;拿起书来,无从读起,不知吸收,不知消化,没有收获,也没有尝到阅读的乐趣,所以不想读。随着电视、电影、网络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学生更不愿用大量的时间,去面对枯燥乏味的文字,其他的媒体几乎夺去了学生所有的课外学习时间。从而使本来就不足的课外书也往往积满了灰土。

2、没有时间读;这是教师留给学生的作业过多所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减负的同时,大量的习题,重复的练习,仍充塞了学生的空间。

3、没有书读;小学生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的、紧跟时代的课外书籍十分缺乏;学校的图书室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在数量而未在质量上进行图书配备,大大影响了农村孩子的阅读量;家中没有藏书,或者没有合适的书。究其原因,一是因市场上的课外书越来越贵,少则十元左右,多则上百元。许多家长也都表示,虽然每次进城都要到书店转一转,可孩子喜欢的书往往因太贵而不得不放弃购买,使孩子只能望“书”兴叹。二是许多学生家长,没有经验,在择书时有些盲目,或是书目过于单一绝大多数家长以买作文选为主,造成阅读面狭窄;或是盲目听从孩子的意见,选择了一些要求过高或过低的书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或是干脆放任自流,造成了一些有害的书籍也出现在孩子的书桌上。

二、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

面对这些现象学校、教师又该做些什么呢?

1、让学生有书读;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挑选图书室较好的图书,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每月更换一次,供学生借阅。同时,利用家长会等机会,经常向家长宣传让孩子多看课外书的重要性,针对有些家长不知道何种课外读物适合自己孩子阅读的情况,同时也为了避免一些不良读物对学生的影响,列出一些刊物名称供家长参考,使每位家长所购买的书能少而精。然后,发动学生推荐自己拥有的最喜欢的一本书,存放在图书角,登记编号,设专人保管,互相借阅,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使家长花较少的钱让子女看更多的书。

2、让学生有兴趣读;小学生年幼无知,头脑简单,思维能力相对低下,再加上贪玩好动,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就“如饥似渴”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

2.1教师的阅读情感对于学生有着一种极为重要的熏陶作用。课堂中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对学生起着一种巨大的感染力,学生能从中体会到读书之乐、之趣,之令人陶醉,点燃起阅读的情感之火。陶行知先生说:“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为更重要。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阅读的爱。

2.2在平时的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讲授《草船借箭》这课时,讲述一下《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并在课堂上讲一两个有关这本书上的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向他们推荐《安徒生童话选》逐步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3抓住学生兴趣点,及时推荐读物。小学生对小动物、植物大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常会问老师许多问题如:蚂蚁为什么不会迷路?水仙为什么只喝水也能开花?……每当这时,教师就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有关课外书,如《植物王国》、《动物之谜》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满足自己的探究欲望,从而体会到读课外书的乐趣。

2.4给予机会,展示阅读成果。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以后,为了稳定和保持这种兴趣,也为了获取他们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如摘录名人名言,举办名人名言展,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自己的童话、故事;举行童话故事讲、续写比赛;给童话添上插图。

每学期期末举行“我喜爱的一本课外书”介绍会。通过领略成功的喜悦以巩固学生的兴趣。

3、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注重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既要教给恰当的读书方法,还要注重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身需求。

3.1结合平时课内阅读教学传授学习方法。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课外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因为它的目的本身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学生容易接受,效果很好。

3.2介绍行之有效的课外读书方法;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略读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最后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拔苗助长。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小学课外阅读策略篇4

课外阅读教学对推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外阅读课的教学实践,需要更加科学化、系统化。首先需要对教师们进行相关培训,之后让教师们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课的教学实践活动。

语文课外阅读课通常有“阅读推荐课”“阅读欣赏课”和“阅读汇报交流课”等几种课型。

1.阅读推荐课的教学策略是准备推荐――学生推荐――评价――质疑问难――鼓励阅读。

(1)准备推荐:推荐课前两周,安排学生进行阅读,选取认为好的书籍或者文章做好推荐准备。推荐形式可以是表格式、卡片式、也可以是文字式。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要有理有据,向大家阐明推荐的原因。推荐的原因可以是语言、人物形象品质、表达方法或者是蕴藏的哲理等方面。

(2)学生推荐:①小组中进行推荐评议。学生以4至6人为一组进行推荐,推荐者逐一向小组成员陈述推荐的理由。小组同学可以对推荐者进行咨询、评仪,评选出最值得读的好书,准备在全班进行推荐。教师要参与其中,对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帮助、鼓励。②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推荐。小组推选最值得读的书,向全班进行介绍,介绍者要把书的作者、出处、时代背景等有关信息和推荐的原因向大家汇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推荐陈述时突出要点,语言流畅,思路清晰;对倾听者也要提出一定的要求,让他们能够静心去倾听别人的陈述,记住陈述的要点,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等介绍完后,向介绍者进行提问。③教师小结。全班各组学生推荐介绍完后,教师应及时对学生推荐的情况进行简要小结,主要以鼓励为主,同时也要点明存在的问题,以利于以后改进。

(3)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对推荐者的陈述进行评价。评价可以就其语言表达、陈述内容、理由的信服程度等加以评说。

(4)质疑问难:学生推荐完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阅读中遇到问题并进行解疑,顺势指导学生获得解决阅读中遇到问题的方法。

(5)鼓励阅读: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选取本节课中推荐的好书进行阅读。在阅读中验证同学所得,并鼓励获得个体阅读体验。

2.阅读欣赏课的教学策略是选择读物――创设情境,激发阅读欲望――自主阅读,品评作品――交流汇报,各抒己见――诵读,获得情感体验。

(1)选择读物:在上课前一周,教师或者学生自由选择读物。主要选取符合学生阅读心理,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有益于启智增知的读物。注重尽可能推荐名家名篇。

(2)创设情境,激发阅读欲望:教师借助插图、课件、文章精彩片段、配乐欣赏、语言描述等各种方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阅读欣赏的兴趣,唤醒学生欣赏的热情。此环节不能脱离阅读情境,要注意手段与阅读内容的有机结合。

(3)自主阅读,品评作品:此环节是重点环节,要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欣赏为主。在学生阅读前,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使学生的阅读有目的、有层次。这一环节大致分为“快读初步感知――精读勾画批注(自购书)”两个层次进行操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和已有的阅读经验,独立品评,批注所感。

(4)交流汇报,各抒己见:教师精心安排交流环节,注意小组交流与全班交流相互结合,生生互动与师生互动相结合,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阅读情况、交流心得。同时,要照顾到学生之间阅读欣赏能力的差异,针对学生阅读交流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引导学生谈具体、谈深刻,真正实现阅读欣赏的目的。

(5)诵读,获得情感体验:让学生选取自己最欣赏的内容进行诵读,借助诵读把自己的体验表达出来。教师也可在此环节中,推荐与本次阅读内容有关的作品进行补充阅读,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诵读、体会和欣赏。

3.阅读汇报交流课的教学策略是准备汇报提纲――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总结――个性阅读汇报展示。

(1)准备汇报提纲:进行阅读汇报课,一般要提前一周告诉学生,让学生选取汇报要点,列好汇报提纲。教师要根据年级特点以及汇报的内容,提示学生选取汇报的侧重点。提纲一般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或文章的题目;书或文章的主要内容;个人阅读后的主要收获包括:思想品德、阅读知识、写作方法、语言积累及其他知识、疑问、困难或建议等。

(2)学生汇报交流:这一环节是中心环节,又可分为以下程序进行:①教师启发谈话。汇报之前,教师可以用激励、简洁的语言,唤起学生汇报兴趣。②小组交流。小组交流以4人为宜,此时,教师巡视,掌握学生的交流情况,为全班交流搜集情况,了解信息。③全班交流。各组代表汇报以后,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对少数不善于发言的学生,教师要指名发言。

(3)教师总结:教师依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总结。一要以总结成绩、表扬鼓励为主。表扬时要注意策略,体现层次性、多样化,使优生不断进步,后进生也能看到自身价值,切忌只表扬发言中的“佼佼者”。二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和习惯。

(4)个性阅读汇报展示:教师在总结后,让学生对自己阅读的情况进行自我完善,然后,让学生把阅读体会用喜欢的形式表达出来。形式可以是背一背、画一画、演一演,也可以是写一写等。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进需要多样化、趣味化的激励机制

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小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是浓厚的,但能长期保持阅读热情却不太容易,这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关。所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同时,也要重视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的积极性,保持这份阅读激情,树立快乐阅读的理念,让学生都能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1.开展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和形式多样的活动。每学期安排一、二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内容可以是说出学生所喜欢的作品及主要人物形象,还可以说说学生所喜欢的外国儿童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比赛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有个人赛或者以阅读小组为单位的小组赛。题型尽量多样,如抢答题、必答题、选择题等等。还可以举办“故事大王”比赛、故事短剧表演,要求学生自选故事内容,充分准备,看谁讲故事精彩,独幕剧演得好。这样的活动,推动了学生对童话、寓言及科幻小说的阅读。班级里可以举办“水浒故事擂台赛”“最受欢迎的书”等主题活动,要求学生以喜爱的书籍为题材,在班上进行精彩的故事表演。

2.利用网络与影视剧来调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很多的名著经过改编被搬上了银幕或荧屏,学生都特别喜爱,可以选择一些改编较好,比较忠实于原著的作品,推荐给学生观看。看电影电视对阅读兴趣很有帮助,如果能和热映中的影视作品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效果会更好。例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时候,班级就可以举办“读名著,看电视”的活动。但是,比较阅读时,一定要先做书面文本阅读,然后再看电视剧。对于网络的运用(有条件的话),也可以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结合老师的要求进行拓展阅读,到课后再开展相关的网络读书交流活动。

小学课外阅读策略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策略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积极地总结高效的、科学的教学方式尤其要注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自身的引导性作用体现出来,并将自身的专业优势体现出来,实现阅读教学的内外部衔接,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会充分的意识到阅读教学的乐趣,从课内到课外实现结合和统一,极大的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最终为整体性的语文成绩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还会切实的认知到阅读教学的乐趣,从而体会到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乐趣和奥妙,极大的提高自己对于语文知识的认知力、理解力以及掌握能力,促使学生实现全方面成长和发展。而笔者则针对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现阶段策略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以下为详述。

一、从课堂教学着手,运用教材对学生以引导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切实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可以直接的影响到学生日后是否可以具备良好的教学素养。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充分的意识到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专业优势,将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引导性作用体现出来,可以着重通过阅读教学,以此为入手点,不断的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感悟能力,在实际的阅读内容中,学生将会切实的感悟到文学的魅力,在这些生动、灵活的语言中,体会它们的鲜明、规范以及独特之美,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更好的理解文本中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和作者的情感实现共鸣,最终还会对阅读内容的主旨予以体会,牢记阅读文本中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含义。

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也会积极地将阅读文本中的内容予以理解,发现一些有趣的名言警句等也会自行完成记忆,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的理解和认知予以分析,而后再将这些部分内容进行二次重审和阐述,将教师本身的理解渗透给学生,学生同时也可以将这些句子的释义进行浅析,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建议,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体现出来,提高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学生自行对这些精美的、具有内涵的句子进行分析,还会使学生更完善的认知语文这门科目,同时实施阅读内容教学,也会体会到其他部分语文教学的精髓和含义,学生也会对这些文本内容自行感悟和体验,将自己的审美能力得以切实提升,尤其是了解一些名篇阅读内容之后,学生可以对文章的大体意思有所了解,但是仍旧无法对其中的细节描述清楚,而此时教师则要在课堂中,将学生喜爱的语文阅读内容渗透给其他学生,用来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也将这些内容实现切实的分析和探究,解答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不足等。

二、参照课堂教学,找寻课外阅读的衔接点

叶圣陶老先生认为:“语文教材的最终目的就是用来举例子,并以此为基础,将更多地内容渗透给学生,促使学生实现全方面的发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不可将教学手段局限于教材中,但却要将教材的基本优势体现出来。”从叶圣陶老人的话语中,可以得知,语文教学中,要参照语文教材,并以此为基础,实现针对性的、高效的教学,同时还要结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成长需求,制定出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案,促使教学模式更具科学性,更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想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优势,就要对小学生的实际认知层次予以分析,制定较为健全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找寻课外阅读的衔接点,以此为基础,丰富学生的知识含量,并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比如,小学生在未入学之前,可能就会受到父母的影响,了解到一些较为知名的故事,因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将自身的专业优势体现出来,日后对这些故事内容进行搜集,还要督促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可以通过互联网途径,对这些故事中的典型环节和内容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对其中的名人警句记录下来,还要切实的根据自身的理解能力,并通过课外阅读的衔接,教师应用较为合理的方式进行分析,而后将这些课外阅读内容予以分析,还要结合具体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制定较为合理教学方式,强化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最终极大的促进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认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关的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制定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案,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还要对学生的实际需求予以总结和归纳,最终制定较为健全的教学模式,并在此模式下,找寻一个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阅读教学方案,以及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外预读内容的契合点,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逐渐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从整体上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实现全方面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丹丹.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衔接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东方青年・教师,2013,13(13):320-320

[2]李小平.小学语文课内外整合阅读的真情探索――关于结合点及最佳路降奶窖昂驮偎伎[J].课外语文(下),2016,21(1):113-113

小学课外阅读策略篇6

[论文摘要]课外阅读的丰富性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氛围的营造、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培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探索新形势、新标准下课外阅读有效引领方式,完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引领策略,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引导的实效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今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空前提高,知识、信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膨胀着、裂变着,由此牵动了人类物质生活、文化与精神活动方面的改变。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重要方面,阅读活动以锐不可当之势融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扩大课外阅读量势在必行。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课外阅读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和获取生活知识经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文作了一些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学校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的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的建设,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我们学校早已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每周三下午固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它已成为综合活动的主要课程。

二、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阅读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主动去了解、研究,渐渐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高读书能力,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1、“以讲诱导法”

孩子不爱课外书,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用自身的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让孩子产生对课外书的一种向往。每周三的阅读课,我们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特点,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引读部分童话故事、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精典名著,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嘎然而止,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2、“以身示范法”

古语道:其身正,不令侧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次读书时间,老师也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让孩子们在不知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3、“赏识激趣法”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为了学生能保持读书的热度,在阅读教学的开展中,老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过程,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为孩子某一做法进行激励、表扬、喝彩,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我们还开展“读书小明星”、“课外知识小博士”、“书香小姐”等荣誉的评比活动。我们通过多种途径激发阅读愿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会阅读

1、在阅读中积淀阅读方法

我们应当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多种思维,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以下介绍三种:

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对于一本书中的重点篇章段落,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地进行课外阅读的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作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慨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摘录批注法。此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做到读与思共,思与读随。

2、在活动中砺炼阅读品质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地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展开各类读书活动,可以是“我是小小推荐家”、“我是小小评论家”、“我是小小创作家”、“我是小小编辑”……,还可以是读书经验交流会,与作家面对面等,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开展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在活动中砺炼阅读品质,提升阅读品位,从而进入阅读的两良性循环。

3、在评价中培养阅读情感

阅读到一定的程度,学生也会在日记中有所表达。因此,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特别重要。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修改文章时,用红笔标出并加以好的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言的方法。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评价同学的语言。在辩论会上,在小记者会上,在演讲会上,对学生在表达时应用的好词好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在班级制度中,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交流所积累的语言,积极进行展评,从而给学生一个舞台,让积累腾飞。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不动笔墨不读书”。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在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的基础上,定期利用语文课进行交流,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做到以读促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学校或教师要适当地提供学生把阅读的感受和习作展示出来的场地。

总之,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开阔眼界、储备知识、训练能力的有益桥梁,而且更是大语文课堂所必不可确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的、有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学习,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包南麟主编;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2007年第6期

[2]柳夕浪;从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看课外阅读指导;江苏教育;1988年13期;19

小学课外阅读策略篇7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6)

14―0096―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讲过:“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课外阅读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根本,更是人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引导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学生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提高其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笔者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1.组织故事会,比一比谁课外故事讲得好。2.看谁课外书读得多。初步了解学生读过什么书,读了多少书。3.推荐一本好书。先让每个学生推荐最喜欢的一本书,并说说理由,然后全班进行交流。4.摘抄最喜欢的词语、最感动的句子。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是感动的句子摘抄下来,并在班上进行朗读展示。鼓励学生用读书积累的词语来说话,或模仿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句式练习等等,同时,利用学生喜欢看电视的特点,引导他们读一些高雅健康的原著作品。如,《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二、关注阅读内涵,注重方法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单元训练点、学生的学习动态等引进补充阅读内容,让优美的文章滋润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和人格。

1.配合教材,推荐读物,迁移阅读。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让学生了解作品原貌、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拓宽视野,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推荐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迁移阅读。课堂上相机介绍作者的其他文章,增加阅读量,加深对这位作者的认识。推荐与文本相同题材和相同写作方法的文章,迁移阅读。做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

2.制定课内外“读书卡”,训练学生信息捕捉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提高阅读综合素养。

3.授之以渔,指导读书方法。①精读。名著的名篇、名段,自己喜欢的读物,要细读,反复读,甚至熟读成诵。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②速读。为培养学生快速捕捉信息,可以训练学生使用“提纲挈领的标题读法”浏览篇幅较长的文章,把握文章大意;采用以词句为单位的整体阅读的“扫读法”,了解段落大意;也可以用直入主题的“提问法”,讨论交流,把握文章重点。③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童话故事,重在抓住情节;阅读人物传记,关键是理解人物的形象;阅读诗词,紧扣关键词领悟意境;阅读说明文,明确事物特点等等。教师结合教材特点,传之方法,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4.每个学期,每个阶段确定学生课外读物,教师定期批阅,给予评价。教师给学生推荐读物,并且给予精心的批阅,一方面能监控阅读效果,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并在正面评价中激发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5.展示美文片段,加强积累巩固。利用早读课时机,展示学生课外的美文片断积累,包括文段、文句、诗词、格言警句、名人轶事等,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一方面能加强课内外阅读的积累,为习作积累素材,内化习作语言。

三、开展读书活动,强化阅读效果

学生的阅读行为需要得到教师、家长、同学的认可和赞同,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笔者开展了一些有趣的读书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同时也检查其阅读效果。

1.班级读书会。每周举行班级读书交流会,既可确定读书主题,也可广泛自由交流。内容分别为:推荐读物、推荐美文、谈读书收获、说读书方法、介绍新书信息等等。

小学课外阅读策略篇8

小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方式主要是阅读课外书籍。小学生所拥有的英语课外读本多为简单的图文类,字数极少。这些都说明了小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受到了家庭条件、学校观念以及学生选择等方面的限制。

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通过广泛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由于学生在阅读中增长了知识,英语知识水平得到了强化和巩固,进一步开发了智力,而智力的开发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意志和动机等非智力因素,促使自己去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运用能力。

案例:

牛津小学英语5BUnit9theenglishClub是一个关于一些国家知识的单元,F部分有个游戏,出示一些国家的特色建筑、国旗、或标志性的动物来让学生猜属于哪个国家。遇到国旗的,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说出具体的国家。在有“大本钟”的图片上,课堂有点冷场,大部分学生没有举手,只有少数几个学生举手,有的说是美国,有的说是法国,最后才有一个学生说是英国,不知道是真正知道这个知识,还是学生猜出来的。我在教theUK的时候,告诉学生英国有很著名的大本钟,但是看到图片,学生仍然不认识。在看到自由女神像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仍然不认识,只有一两个学生知道是来自美国的。这说明,学生英语课外阅读量很少,在小学阶段需要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教学。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有:

一、激发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产生阅读的欲望。特别是对于初始阅读的学生来说,更应该成功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联系在一起。

1.选择恰当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选择一些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和学生感兴趣的有趣的阅读材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渐地体验到快乐,让他们真正地认识到阅读并非枯燥无味的活动,而是一种既可以增长见识,又令人愉悦的活动。

2.创设多样的展示舞台,升华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是开展英语手抄报比赛,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材料。办一份手抄报,既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然后拿出来展示,让大家一起评判。在学习Halloween时,我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上网或者翻阅资料出一份英语小报,让学生评选出5份优秀的小报。转贴于这个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二是利用每节课的值日报告时间,安排everydayenglish和Freetalk等活动项目,让学生利用课前的两三分钟用英语来讲一个笑话、故事或是唱一首英文歌曲,展示自我的风采。所有这一切都会让学生体验到“我阅读,我快乐!”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升华。

二、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外阅读氛围

1.在校园的显眼处树立英语标志牌或张贴英语标语,为班级标志牌配上中英文标识;利用校园广播定期播放儿童英文歌曲让学生们欣赏,从而让他们置身于英语的浓厚氛围之中。

2.办好英语黑板报和英语宣传栏等,开辟英语学习园地,有计划地介绍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名人逸事、幽默故事等。在教室后面设立一个小书橱,里面放一些英语报刊、英语辅导书、英语故事书等材料,方便学生随时阅读。

3.举办校园英语角、英语口语竞赛、英语能力竞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他们的文化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确保足够的英语课外阅读时间

虽然是课外阅读,但也要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时间。那该如何做到呢?一是对课内要求的文章短篇精讲,长篇短讲,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阅读。二是增加课时,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开设“自由阅读”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自由阅读。三是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到阅览室,到操场的树阴下或草坪上,在“英语的海洋里遨游”。

四、传授正确的英语课外阅读方法

应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1.专心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尽量不要停顿。

2.读不出声,不用笔或手指跟随着词句读,而是直接理解阅读内容的大意。

3.遇到生词尽量不去查词典,学会根据上下文判断该词的意思。

4.把句子作为意义单位来理解,尽量抓住文章的正确意思。

5.抓住文章中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如when,where,who,what,How,why等,根据这些词寻找相关信息,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

小学课外阅读策略篇9

[关键词]课外阅读;指导;小学生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2-0114-03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目标中分别提出“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并明确指出量化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课程标准如此高度重视课外阅读是因为开展课外阅读,对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领域,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实现语文课程目标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课外阅读主要在课外进行且主要由学生自己阅读,而大部分学生自己阅读的行为都不可能自发产生和维持。因此,要确保课外阅读的有效性,不能没有教师到位和得当的指导。

1 提供驱动力,激发阅读的自觉性

课外阅读主要在课外进行,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教师的在场,因此也就没有太多来自教师的驱动阅读的力量,主要靠学生自觉阅读,主动阅读。因此,必须多管齐下,为学生提供外在或内在的阅读驱动力。有了驱动力,学生才会产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才能使自发阅读的行为产生并得以维持。

1.1 巧设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小学生几乎都对故事感兴趣,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例如,为了激发学生对《吹小号的天鹅》的阅读兴趣,教师选取《吹小号的天鹅》中的某个故事娓娓道来,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故事情节早已经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或悬念百出的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后面的内容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出示《吹小号的天鹅》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悬念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魅力,主动去进行阅读,教学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有时,教师也可以结合课内阅读,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然后让学生猜测书中的情节和事件,再去引导读整本的书籍,激发“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姑娘》后,教师可介绍《安徒生童话选》;结合《将相和》、《赤壁之战》的教学,教师可介绍《三国演义》(儿童版)中部分精彩内容的梗概。这样学生就会被兴趣推动,纷纷要求借书,在阅读中感受名著的魅力、文化灿烂之所在。实践证明,只有唤起了课外阅读的欲望,学生才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1.2 营造氛围,催生阅读动机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少不了图书推荐。进行推荐时,可以由古诗名句导入以创设氛围,如,“书,美丽的种子”这句话使学生明白书籍能创造人们美好一生的重要意义。“纯净阅读,滋养心灵”能使学生明白阅读能陶冶情操,培养美好情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使学生明白读书是写作的基础,多读书,读好书,写作也就不难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使学生明白书在人类的进步乃至社会的进步中所起的作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让学生明白由于自己的见地不同,对作者笔下的人物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不怕艰苦、认真努力的人才能攀登知识的高峰。若将这些名人名言、有关读书的话作为标语,贴在教室里不断警示学生,有助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深层动机。

1.3 开展活动,维持阅读热情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阅读热情,把该项活动常态化,每学期应进行若干读书竞赛活动,其形式可以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也可以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还可采用故事会、朗诵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励孩子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外书的阅读活动中。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坚持更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榜样,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2 创造条件,提供读物和时间的保证

由于阅读活动主要在课外,没有教师在场,课外阅读的任务落实具有相当的难度。教师要提供多种阅读时空,创造各种必要条件,要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确保课外阅读的任务落于实处。

2.1 用好图书室,提供足量读物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课外阅读要真正成为学生语文素养重要的源泉,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数量作为基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具体规定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阅读总量达400万字,以此推算,小学生平均每天要读2500字。这样一来,读物的来源就是教师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可以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学校的图书室是开展课外阅读的物质基础,是学生阅读书籍的主要园地之

。增加图书室对学生的开放次数也是解决书源问题的好办法,比如开放次数可以由每周一次增加到每周两次,尤其可以增加双休日的开放时间。对那些阅读需求强的孩子,图书室可以为他们开通“绿色通道”,允许他们随时都可去图书室借书。学生的阅读范围广泛了,语文的素养就能从整体上得以提高。

2.2 合理安排,保证阅读时间

书源问题解决了,阅读量的要求提高了,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作后盾,学生只能走马观花,甚至流于形式。所以,每天至少要留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教学时问,给学生留出时间,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之中去进行阅读、去接受新知识”。每天中饭后有一个多小时,这个时间必须充分利用,因为饭后人最适宜的是休息,而小学生并无午睡习惯,读课外书便成为一种一举两得的休闲活动,有利于学习之余的放松。每周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去学校图书室阅读,既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又能使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阅

读。每周安排一节大阅读欣赏课,由教师组织进行精读博览的导读。每天布置回家作业时,将阅读课外书作为一项常规作业,占据半个小时,以巩固所学的阅读方法,真正使学生的阅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3 强化指导,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

无数的事实证明,光有兴趣,只凭感觉毫无目的地去茫茫课外书海中“潇洒走一回”,往往收效甚微。因此,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读得更有成效。教师作为课外阅读的指导者,应加强指导,尤其要注意授之以“渔”,教洽阅读方法,让学生自能读书。

3.1 教给阅读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广泛而快速的阅读,最大限度地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毫无疑问,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开阔思路、博采众家之长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这并不是说课外阅读完全不需要精读。“阅读方法有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但浏览与精读并不是对立的。浏览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和捕捉信息,而要运用选择和捕捉到的信息,就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就需要精读。“鸿篇巨制”的小说,更多需要浏览,短小精悍的美文,要用精读。

3.2 指导做读书笔记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到“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阶段目标中提到“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做读书笔记是搜集和积累信息资料的最基本的方法,同时做读书笔记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英国学者罗伯特・巴拉斯认为:“在做阅读笔记时,先要确定你需要什么信息,然后找出书籍和文章中的有关内容,把从文章中读到的信息与观点与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联系起来”。分类设计一些易于操作的表格让学生去填写。如,阅读人物故事类的书就可以设计如表1所示的表格。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个学生准备一本摘记本,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及时摘录优美的词句,记录新问题、新知识、新感受,以便以后查阅,边读边记的好习惯也就形成了。

3.3 教会读思写结合

小学课外阅读策略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C-0052-01

如今,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学中对课外阅读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课外阅读量方面,小学生面临着大量的课外阅读任务,但是就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来看,远未达到标准要求。要想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与综合阅读素质,不能将载体局限于传统课堂,一定要利用课外的广阔阅读空间,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指导、他们提升基本素养与认知基础能力。

一、开发课外阅读情境与资源

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面对文章或书籍进行阅读,也是在恰当的环境中,教师教会其准确、高效的阅读策略进行知识汲取与精华涉猎,让其在恰当的情境与氛围中了解文章或书籍的魅力。但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课外阅读教学策略的创新投入精力较少,尤其在课外阅读情境与氛围的开发方面缺少实践与创新。因此,教师必须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号召下,不断进行情境与氛围开发,让课外阅读形式更具活力,学生的阅读思维更具创新性。

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阅读训练二《春游记趣》的教学过程中,我为了深化本节阅读课的主题,带领学生们在思维想象环节上向春游靠拢,继而带领学生们走向课外世界,在春天时鼓励他们去公园里或花丛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这是实物情境创设的重要代表措施,接着我给学生们组织了一项春季阅读活动,让他们在与春天记趣有关的文章中欣赏春天的美丽,以及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心情的变换。

二、深化课外阅读拓展策略

要想有效指导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这样才能方便以后课外阅读策略的实施与改进。根据当前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爱好分析得知,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偏爱于对漫画书、故事书的阅读,而对名著、散文、古诗等阅读兴趣低迷,因此教师要开拓学生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兴趣,贯彻持续性阅读与发散性阅读理念。

(一)巧设阅读角,多元发展

“阅读角”有利于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集中起来进行阅读指导,尤为重要的是阅读角能够将阅读的多元化性质有效整合和转化。为了能够引导学生们在阅读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我经常在阅读角中进行阅读感性的分享,与学生一起投入共享型交流阅读氛围。

(二)组织阅读演讲,互动生成

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的过程中,随着课外阅读理念的逐步深化,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感想表达出来,通过组织阅读演讲的形式,既能够进行阅读课堂导入,又能够加强阅读思想传播,实现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策略的双赢。

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课文《探母》与阅读主题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探母》文章体现的思想感情进行贯穿式教学,将课外与其表达中心思想相近的文章推荐给学生们,在下节课前让学生们就观后感进行上台演讲,深化课外阅读,将学生们心中的阅读热情与感情充分激发出来。

三、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方法指导举隅

(一)细节发现式阅读法

细节发现式阅读法是指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一字一句认真阅读,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从而对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一个充分把握。为了培养学生们的阅读思维体系与科学阅读基本技巧,教师可以通过细读法教会学生们正确而又高质量阅读。

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骑牛比赛》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教材课文阅读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初步对文章阅读方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此文主要讲解了骑牛者为了获得成功而不懈努力,结合这项主题我向学生们渗透如下意识: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个阅读环节与步骤,发现细节思考细节,才能领悟文章的精髓。

(二)圈点式阅读法

圈点式阅读法是指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中的精美词句进行批注与摘抄,既能将优美的词句摘抄下来,还能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独立的见解与看法。在课外阅读材料中,作者往往具有较强的写作意识,思维感性与逻辑性的结合较为严谨、巧妙,因此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们进行批注笔记阅读,让学生们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

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的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们进行了阅读技巧的正确示范,尤其对文章中心思想句和段落中心句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并进行阅读理解的知识讲解,实现语文教学各环节的灵活串联。

在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课外阅读是将小学生的固有知识、生活经历与课外环境连接的有效方式,也是情感与知识连接的坚固桥梁。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课外阅读必须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发散,带领学生们徜徉于广阔的书海,才能让学生们发散思维、拓宽视野、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