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生绘画教学十篇小学生绘画教学十篇

小学生绘画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4:48

小学生绘画教学篇1

关键词:电脑绘画;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电脑绘画是小学信息技术中的基础技能,也是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教学内容,是美术与信息技术能力整合的体现。但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要教好电脑绘画还真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下面就我的一些教学实践谈一下心得体会:

一、精选多样绘画软件

小学阶段有很多电脑绘画软件,它们各有优势弊端,到底让学生选择哪种绘画软件呢?其实,不同阶段的学生,根据其心智和操作技能的不同,分类选择绘画软件是一个可行的办法。我在教学实践中依据不同年级和不同性质课程分别选择不同的绘画软件:

1.低年级绘画软件选择:Flas涂色涂鸦类游戏,儿童画画软件tuxpaint;

2.中、高年级绘画软件选择:画图、金山画王;

3.社团或课外活动小组绘画软件选择:photoshop,Sai等。

低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电脑,有些甚至还没开始电脑课程,对电脑一些基本的操作技能都还很生疏,所以不要急着教系统中的“画图”,选择游戏味更浓一些的flash涂鸦程序,让他们先在游戏中认识电脑绘图,培养兴趣。

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开设电脑课了,“画图”也是教材中的软件,金山画王是一款素材超多的多媒体绘画工具。很多学生一打开金山画王,马上被里面的小动物、小花朵、小卡通吸引,迫不及待地抓起鼠标就开始组合、画图,学生很容易使用,轻松上手。

photoshop绘画软件虽然很优秀,功能强大,但它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操作比较复杂,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基础,同时也要一定的绘画功底,所以只能让能力稍强一点的学生来使用,如课外兴趣小组等。另外还有很多比较专业的绘画软件,如Sai等,让学生了解知道就可以了。

二、丰富绘画教学内容

教育即生活,儿童的生活充满乐趣。在他们认识电脑绘画以后,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兴趣在绘画过程中便会表现出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紧紧抓住这一点,使教学内容增加趣味。

起初我教学绘画,总让学生打开绘画软件,然后说今天我们画什么图形,很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往往勉强完成任务,图形很僵硬,没有一点灵感。后来我转变了教学方法,不让学生照本宣科地画某某图形,而是给出一个简单图形,如拍一些树叶或者花朵,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看这个图形还像什么。有的学生说像小鱼,有的说像小船、像魔力棒……那你们想画什么呢?让学生自由发挥,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如果不满意可以擦除、撤销,返回重新操作,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激发出来了。

在电脑绘画教学中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避免把课堂变为技能操作课,单纯学电脑软件。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两会”:有绘画思路,会操作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纯粹的技能传授者,要做绘画的启发者。

三、提升绘画课堂效率

课堂是主阵地,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在小学绘画课堂教学中,我采取了四种方法来提升课堂效率。

1.导一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有动力去学习和探究知识的源泉。怎样使学生对接下来的绘画活动感兴趣?我常常引用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来导入课堂。如学生们爱卡通,那我就让学生们猜猜卡通人物;给出一幅抽象图,让学生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给出一个课前绘画小游戏,让学生在玩中进入课堂等。一个成功的导入,会把学生的心迅速抓进课堂,同时能最大限度激发出学生上课的兴趣,达到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

2.玩一玩

低年级学生一开始接触电脑,学习画画是很艰难的。他们对系统操作不熟悉,对鼠标键盘操作不熟练,如果最初就“命令”他们要这样操作,不能那样操作,他们很快就会失去对电脑的激情和兴趣。这时不妨让他们玩一玩,用一些绘画小游戏让他们尽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培养兴趣的同时又能得到操作技能上的锻炼,教师再适当引领指导,这样会事半功倍。

3.画一画

电脑绘画课堂最终还是要回到“画”上来。大部分学生接触电脑的机会只有在学校的课堂中,有些家长为了防止孩子玩游戏,干脆回家后不让碰电脑,所以留尽量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画一画就显得很重要。但也不能任由学生在绘画软件中自由画画,不提任何要求。每画一个图形,如画小房子,我们可以问学生:你有没有比前面画得更好、更快?这样一来,学生每次都能提高一点点,学生自己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学习的信心也就有了。同时教师也应该放下身段,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画一画练习中,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学生觉得老师就在我身边。

4.评一评

作品交流展示评价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电脑绘画课堂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既是对这次练习的总结,又是对下次练习的指导。所以每次绘画课练习结束前3到5分钟,我都要展示、评价学生的作品。无论好的还是稍有瑕疵的作品,都让学生评一评,提出优点,找出不足。这个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提高的过程。有些学生最爱的就是最后的作品交流展示环节,因为感觉自己画得好可以展示出来在其他同学面前牛一把,这样在全班同学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相互之间谁都不服谁,画的时候一丝不苟,努力赢得更多同学和老师好的评价。这样学生的绘画技很快就提高了。

小学生绘画教学篇2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熟悉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兴趣与爱好,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根据他们的基础分出层次、分出阶段,有目标、有计划的设计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基础、层次分出不同的小组。这样,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直接的了解。我们教师本着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绘画能力,把以往的“学生照着教师的作品画”改变成“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进行自由创作,从而把美术当成一件乐事、趣事,学生们都自觉、主动、愿意学习。

1了解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绘画想象力

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想象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想象时,学生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发展下去,只会使学生变成墨守成规,将来离开书本,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将是一事无成的人。故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针对想象力和表现力都较好的学生,要求他们的作业自己创作,画出与众不同、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作品出来,更加提高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

2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2.1授课与游戏结合

如在教《男孩女孩》一课时,我安排了两次“猜猜他(她)是谁”的游戏。第一次游戏活动我安排在上课没多久,当时,我在黑板上即兴为一女同学画了张像,请学生猜猜她是谁?第二次游戏活动,我安排在学生作业前,先后请了两位同学来前面,要求其中背对着大家的那位学生根据台下学生们介绍的面貌特征、衣着特征,猜出背后的同学是谁?学生们通过富有乐趣的游戏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抓住特征为同学画像的本领,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背景。

2.2个人与集体相结合

如在《灵巧的手》一颗教学时,我把学生分成了8个小组,在学生绘画时,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所学到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想象,运用描绘、剪折的方法来装饰和描绘我们的手,比一比、赛一赛,看看那组的想象力最丰富,作品最完善。快下课了,8幅有特色的作品在学生的团结合作下出色地完成了。最后,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佳想象奖。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提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的情景

3.1在写生课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如教五年级《各种各样的房屋》一课,让学生来写生校园内极普通堆柴房,屋前堆放许多木头,如完全写实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观察的是自然中的结构、形状,要求学生用减法方式,减去不入画的部分,补充一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充实。要求学生用夸张变形手法表现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加强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效果是,全班几十人的作业,一人一模样,共性中有个性。看学生的写生作业:有的是一棵大树下的一间小屋,有的是一笔一划的勾房瓦,有的屋前一条小路,引起人的遐想。写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经过艺术概括,去粗取精,创造出的是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3.2鼓励学生难能可贵的创造思维

创造需要勇气,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同学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造意识就要求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尤其在评判作业时,不以干净、规矩为唯一标准,而是看谁的作品不随大流,有独到之处,谁的作业就是最好的作业,成功的作业。

4运用多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想象心理的需求

4.1音美贯通

教师通过舞蹈、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画《新疆人》的时候,我采用学生喜欢的新疆歌曲导入,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入课题,在整节课上并不断运用这首歌,学生一边唱,一边跳,一边去感受,这首歌就像一根彩带,贯穿全文使整节课别有风味。学生们也在轻松的乐曲中,画出了新疆的民族动作,也画出了学生的心情。

4.2直观引申

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很强,根据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创造的心灵过程,直观引申是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一种有效方法。《小鸟齐飞》一课中新受小鸟画法时,我先用课前绘画的挂图,简单地向学生介绍各种鸟的形体特征,再看教材上介绍的照片《小鸟齐飞时的不同姿态》,接着运用课前制作的活动幻灯片演示飞鸟的不同姿态,一边演示一边板书:(1)当头、身子不动时,变动翅膀的位置,看鸟的姿态发生了什么变化;(2)当翅膀、身子不动时,变动头的位置,看鸟的姿态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告诉小朋友在画飞鸟时,根据这些道理想象出飞鸟的不同姿态。懂得了这些,小朋友们进行画飞鸟想象时,就不那么困难了。

4.3故事引发

小学生绘画教学篇3

【关键词】电脑绘画信息技术创新精神

电脑绘画又称“计算机美术”,在我国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伴随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电脑绘画以传统绘画为基石,既有着传统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又有着自身在造型和表现上的优势。在小学阶段人教版美术教材中几乎每册都安排了一课《电脑绘画》,电脑绘画在培养小学生美术兴趣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从小学电脑绘画面临的现状入手,谈一下自己在电脑绘画教学中的一些看法。

电脑绘画作为一门新兴的绘画艺术,是新时代的产物。多数教师一听到电脑绘画,就认为是难以入门的技术活,不愿意去接触,把电脑绘画划为美术专业人才的学习范畴,其实不然,即使是从未接触过电脑的人,在经过简单的操作培训后,短期内仍能熟练操作。在学校方面,由于过度重视教学成绩,对电脑绘画缺乏认识,课时安排不合理,对于电脑绘画在小学美术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足等诸多因素,致使电脑绘画未能广泛开展起来。那么如何教授好电脑绘画课程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电脑绘画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巧用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

电脑绘画与信息技术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电脑绘画课的开展脱离不了对计算机的操作应用,这就决定了电脑绘画教学中要涉及到信息技术的教学。在信息技术起始的三年级课程中,专门设置了计算机绘画单元,这与美术课程中的电脑绘画有重合之处,两者之间虽然课型不同,但他们之间却相互贯通,电脑绘画,主要还是美术,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还需要传统美术的基础,并不是单纯的依靠计算机操作技能。而信息技术课程既可以传授给学生们电脑操作的方法,同时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信息获取平台,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将成为美术创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为学生电脑绘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二者整合,既扩展了美术教育的内涵,同时也使电脑绘画的内容更加广泛。

把电脑绘画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教学,有利于降低小学电脑绘画的教学难度。研究小学美术人教版教材不难发现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涉及电脑绘画课程,但是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却从三年级才开始,可以说学科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也阻碍着电脑绘画的发展,那么电脑绘画到底从几年级开始教起呢?一般来说电脑的普及水平和当地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关系,在大中城市孩子们可能在幼儿园就已经开始接触电脑绘画了,在家庭或学校接触电脑的时间较早,能较好的使用与操作。但是反观乡镇,电脑的普及率很低,农村的孩子对于电脑操作还很陌生,几乎都是在三年级信息技术课才第一次接触电脑,而三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也有所提升,相对于低年级学生接受能力更强。所以,我认为在三年级开始把信息技术与电脑绘画整合教学是比较恰当的。

二、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选择简单易用的画图软件

电脑绘画是以计算机及安装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平台上的应用软件为造型介质,替代了原始的画笔与矿物原料,所以选择一个好的绘画软件是学好电脑绘画的前提,选择绘画软件应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由易到难。人教版美术课本中主要以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为主,windows图画软件界面简单易操作,可以快速的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与绘画技巧,可以说它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入门软件。金山画王操作界面生动美观,功能也更加强大,并伴有操作语音提示,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素材与特效,趣味性更强。但绘画工具与操作相对繁冗,适合在学习中期选用。绘画软件的选择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降低教学难度,因此教学软件的选择很有必要。

电脑绘画必须结合传统美术理论,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教学,让学生熟练使用绘画工具。通常在教学中我采取三步走的教学战略,首先:教师示范,教师用投影仪演示绘画工具的使用和作品创作;其次:学生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熟悉工具的使用与临摹制作;最后:学生创作,要求学生能利用所学的工具发挥想象进行创作。例如在讲授一年级下册第18课《电脑绘画》时,我首先演示了直线、圆形和长方形的用途与操作方法,然后放开让学生自己仿照课本进行练习,以便让学生更清楚的了解和掌握,最后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用圆形与长方形绘制出一幅电脑绘画作品。此教学方法有利于夯实学生的造型能力,为以后的技巧掌握打下基础。

在学习电脑绘画的起步阶段,我不建议讲授复杂的操作技法,可以让学生先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入手,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能熟练的运用铅笔工具尽情地投入到美术创作中去。教师还应注重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合理地调节教学时间与内容,对于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的地方应该多下些功夫。同时,应提倡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同学之间应多交流,有了同伴之间的建议与评价学习才会有进步。

三、加强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美术教学的趣味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的多样性,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将会给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

在电脑绘画教学中,要通过审美激发创新意识。陶行知先生说过:“艺术教育不是目的,而是过程。”我们不应被纯技能、技巧垄断,这并不是衡量美术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尺。电脑只是美术教学的一种工具,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脱离了生活的画面会变得空洞无味,应该启发学生用图形和颜色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现出来,给学生营造一个适宜的空间,把自身的潜在探索与创新能力表现出来,并使其不断发展。

小学生绘画教学篇4

游戏绘画幼儿兴趣融合幼儿园的小朋友非常喜爱游戏活动,爱游戏也是他们的天性之一。通过适当的游戏活动,幼儿的身体可以得到锻炼,心智可以得到锤炼,技能可以得到提高,游戏是幼儿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此,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如何融入适当的游戏活动。

绘画,也是幼儿园小朋友非常喜爱的活动,但限于他们的认知能力,他们在绘画时往往是机械地模仿学习,注重临摹训练。通过和老师的画作进行对比,他们得出自己的画和老师的画像不像,如果像就是好画,如果不像就是不好的画。结果越画越不像,久而久之,其绘画的兴趣就会渐渐降低,甚至害怕绘画、讨厌绘画。

游戏和绘画都是小朋友喜爱的活动,如何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从幼儿园的教学资源实际出发,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大地促进幼儿教育教学的发展呢?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教材的选择上,应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突出游戏性的教学内容

由于幼儿刚刚从家庭进入学校,其身份角色刚刚转变,受其心智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缺乏生活经验与常识,但他们往往对家庭中经常接触和十分熟悉的事物感兴趣。所以,我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在绘画活动教材的选择上,多选一些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

例如,从幼儿非常喜爱小动物的特点出发,我选择“小熊玩皮球”,“小兔子吃青草”,“小狗捉蝴蝶”,“小蜗牛搬家”等题材。从幼儿熟悉的人物特点出发,我选择“我和爷爷一起买菜”,“我帮奶奶梳头”,“我和妈妈拍拍手”,“我和爸爸玩拆拳(即石头、剪子、布)”等题材。

教材的选择还应突出游戏性,例如幼儿不太喜欢临摹画,因为它死板,没有创造力,只能照画画画。但幼儿却喜欢运用多种颜色进行绘画,于是,我从幼儿这一特点出发,选择有趣的涂色题材,像幼儿小班学生,我选择让他们运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来涂抹交通信号灯。并且在涂抹过程中让他们分别说出这三种颜色各表示什么意思。由于交通信号灯是他们十分熟悉的,他们都能很快地画出来,并基本上能说出信号灯表示的意思,即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能迅速画出来,并能说出信号灯寓意的小朋友十分的自豪,这种游戏活动,消除了平时绘画的单调性、枯燥感,提高了幼儿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二、绘画活动带有游戏性

幼儿的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双边的活动,在教学过程,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创设带有游戏性的绘画活动环境,让幼儿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因此,在绘画活动时可以设置带有游戏性的活动进行绘画,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即我们常说的寓教于乐。

1.绘画材料要丰富多样,并且有趣味性

绘画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可以迅速引起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师设计的教学中。绘画材料的趣味性,更能引起幼儿学习绘画的兴趣,一旦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这易使幼儿学习的兴奋度高一些,活泼、生动、有趣就成了绘画课堂的种种音符,在绘画过程中他们的动作协调性、操作能力也容易提高很多。这样的材料选择,既有利于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也有利于幼儿绘画的成功,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例如,在进行喷画教学时,我自制教学用具,把各种水粉装入不同的小喷壶中,然后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水粉喷壶进行喷画,幼儿忙的不亦悦乎,轻轻一喷,一朵朵美丽的花朵瞬间就呈现在在他们的面前,幼儿看到自己的杰作高兴得手舞足蹈、欢呼雀跃,而我看到教学的成功则感到十分欣慰。可见,绘画材料的选择也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2.创设让幼儿自主参与绘画的情境

既然幼儿对绘画那么感兴趣,作为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创造幼儿主动参与绘画的教学环境,真正使绘画成为幼儿生活的一分部。例如,教室里,课堂上,画室等等,可以放置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实物、球体、玩具,当然也不能缺少最基本的绘画工具。为此,我专门向园里申请,为我们班的幼儿设置了一块学生黑板,让他们在这块特殊的黑板上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并可以把自己认为得意的美术作品张贴上去,使他们充分体验到自主绘画的快乐。

三、游戏中融入绘画活动

幼儿的好奇心很强,善于模仿,凡是新奇的东西,都想探个究竟。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在游戏中引入绘画活动,使幼儿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有力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1.以游戏的方式导入绘画教学

大部分幼儿喜欢玩积木拼图游戏,用不同的积木可以拼出形状各异的图案,如果在绘画时,运用拼图游戏的方式来导入新课,幼儿在游戏玩耍中既可以享受游戏带来的乐趣,又可以提高绘画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大班画中国地图时,我把学生分成2个组,让他们拿着不同省份的积木进行中国地图的拼图游戏,看哪一组拼的又对又快。这样的拼图游戏导课,抓住了幼儿的兴趣心理,赋予幼儿适当的游戏角色,幼儿非常乐于参与这类游戏活动,能为随后的中国地图绘画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游戏中发展幼儿的绘画能力

游戏、绘画都是幼儿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一个载体,在绘画过程中融入以娱乐、玩耍等游戏方式,使幼儿在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玩一玩中,进行绘画教学。这种玩中做、做中玩的方式遵循了幼儿的身心年龄特点,他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增长智力、陶冶品德、提高技能。

幼儿往往把绘画等同于游戏,所以,一旦绘画起来,就十分认真、大胆、细心。例如,在练习洗笔的方法时,我设置了“大熊猫形态”的游戏,让一部分学生说出大熊猫的各种形态,让另外一份学生做出大熊猫的各种形态。像走路的姿态,游泳的形状,睡觉的样子,吃竹子的模样等不一而足,学生边玩边做边练习洗笔,寓教于乐,学中玩,玩中学,一举两得。在游戏中融入绘画,学生既玩得兴奋,也学得高兴,也一一化解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在幼儿教育过程,教师通过艺术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把游戏与绘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完全可以使游戏和绘画真正成为幼儿喜爱的一种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张立.关于小班游戏材料的提供.学前教育,1995,(Z2).

[2]史春梅.在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绘画能力的教学探索.美术教育研究,2011,(11).

小学生绘画教学篇5

关键词:儿童;绘画教育;弊端;方法

随着生活条件的好转,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起了儿童教育,儿童绘画教育成为了家长们的选择之一。作为一种对儿童早期的智力及潜能的开发课程,绘画能很好的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以及创作力,让儿童在画的过程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与快乐。近年来,随着儿童美术教育投入的增加,绘画教育也成为了大家关心的焦点。

一、儿童画的特点

儿童画是儿童对客观世界有了一定观察和认识后,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自由发挥用涂鸦或绘画的方式来传达内心情感的绘画作品。儿童画代表的不单单是一幅画,而是儿童全方位的自我表现。对于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来说,绘画是他们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他们的绘画个性特征也较为明显:天真、大胆、温馨,甚至天马行空。每幅作品都表现出儿童本人的性格特点,透过儿童的作品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性格、思维的发展水平。

二、儿童绘画教育中存在的几种弊端

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绘画教育给儿童带来的好处,因此很多儿童在早期就被父母带入各种美术培训班,进行绘画教育。但是在绘画教育过程中,却出现了以下问题。

(一)教师过于注重模仿和强调练习技巧。

为了迎合家长的想法,让儿童有更快地成长,一些美术教师对在实际的绘画教学的过程中,把临摹成人范画和单纯灌输技能技巧作为儿童绘画启蒙的教学方法。尽管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模仿是天性,但是美术教师先入为主的教他们画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就会导致儿童的作品中出现同样的房子、花朵等等,就会将儿童的自由想象的零星扼杀。这种教学方法,是会束缚和扼杀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接影响到儿童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二)以成人的眼光评价儿童绘画作品。

很多成人会以自己的眼光来评价儿童画,他们会把自己的标准强加在儿童的画作上,要儿童的绘画符合自己的审美标准,因此总会向绘画来说诉说孩子的画作不美观,比例失调,颜色运用不对等等。而在绘画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会兼顾家长的情绪,对儿童进行规范。其实这些评价与做法都是忽略了儿童的心理特征,忽视了儿童画自身的特点,没有充分考虑的孩子的兴趣,而是过于关注绘画的技巧了。最终导致孩子认为家长不了解自己,积极性降低的同时也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

(三)家长对孩子培养过程中功利思想。

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喜欢涂涂画画,就把孩子送到各种美术班进行培训,想要孩子在美术方面有所建树,因此非常在乎孩子绘画的结果,特别看重美术级别证书。因此过早过高的对孩子提出技术性的要求,为了让孩子进步快,让孩子反复的练习一张图画,就是为了让孩子能画到和老师的示范作品一样。这样做,儿童被动、机械的接受这种要求,时间一长,孩子会觉得绘画是一种负担,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继续进行绘画学习。

三、正确指导儿童绘画的方法

到底要如何正确对待儿童绘画教育,要使用什么用的方法,才能让儿童爱上绘画,并能在绘画中大胆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培养。西泽克的儿童美术教育思想认为:“儿童的绘画与成人的不一样,甚至比成人的更纯真、更富创造性,对儿童美术教育就不能简单化的、按照成人的意志,以成人的标准教给儿童成人的画法。儿童美术教育应以儿童的自由表现为主,重在发现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和创造热情。”因此,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正确指导儿童的绘画。

(一)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绘画的兴趣。

游戏化的绘画形式使用是灵活多样的,角色扮演、猜谜语、讲故事、唱歌等形式均可用于绘画教育活动中,它可让儿童边画、边唱、边说、边做、边游戏,使原来简单重复的机械化练习变得生动、活泼,因此也深深吸引了儿童参与到绘画活动中来。如教儿童画切开的西关的时候,可以先讲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然后要小朋友画好多的西瓜给猪八戒吃。通过诙谐的故事,把小朋友画西瓜的兴趣调动起来人,然后在学生画完以后,老师可以模仿猪八戒的口吻去尝尝学生画的西瓜,并且与表扬。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法。

每个儿童都有好奇心理,一成不变的绘画形式和教学手段,很容易让他们产证厌恶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猪猪儿童的容易被新鲜事物打动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各种手法,从而有效的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目前教学法方法很多,可以利用教育,利用多媒体,或者情境教学,这些方法都比只用语言指导要好得多。比如在画《我的家》的时候,可以通过播放小鸟的家、小狗的家等图片给儿童看,然后启发他们自己的家里有什么,让后用画笔画出来。有的小朋友会画爸爸、妈妈,有的小朋友会画房子,等等。老师可以让小朋友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画,画完以后,让小朋友以自己的话讲个故事给其它的小朋友。通过这种灵活的教学方法,能让孩子们对绘画优更多的兴趣。

(三)利用多样化的绘画材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奇、特别的材料可以提高儿童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为了使儿童在绘画活动中更好的表现和创造,教师应为儿童节不断寻求并提供丰富多样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儿童绘画材料有很多中,铅笔、蜡笔、油画棒、卡纸等等,经常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进行教学。

绘画材料的每一种尝试都会给儿童带来不同的画法和意外的效果,它有利于儿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也能增强儿童画的艺术效果。有时,尽管有预想的效果和设计过程,但最终画面总是会出现一些原来预料不到的效果,这对儿童具有非常奇妙的刺激性,从而提高儿童参与绘画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及时鼓励,调动学习积极性。

儿童和成人不同,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是非常差的,而且很在意大家对其作品的评价。因此,在儿童绘画完成之后,应该多给予鼓励,通过鼓励来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在对自己充满自信的同时,也愿意接受大家的建议。如果家长和老师对他们一味的指出缺点,就会让儿童主观的认为自己很笨,久而久之,对绘画就失去了兴趣。在指导儿童绘画的过程中,找到儿童作品中的优秀之处给予欣赏肯定,加以鼓励是能带给孩子自信心,并把学习绘画由被动变为主动的。

四、结语

无论是绘画教师还是家长,在儿童绘画教育中起到关键作用,正确教授儿童画的方法也还有许多。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儿童在绘画教育过程中能提高绘画水平,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儿童绘画教育应该摒弃更多的功利思想,切实从儿童的天性出发,让他们在感受绘画快乐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琳,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董艺黛.论儿童美术兴趣班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3

小学生绘画教学篇6

[关键词]绘画日记美术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36-069

简单地说,绘画日记就是培养学生利用记号、图形等表达方式配上简易的文字、数字等帮助其表达实际生活中观察和感受到的实物的日记。绘画日记将学生的主观意志和形象记忆巧妙地融于图画与文字中,不仅能体现学生表达的个性,还能使其获得表达的乐趣,从而提升美术教育的质量。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提升绘画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学习的课文用作绘画日记的例文。学生学习的很多美术课文文质兼美,还配上色彩鲜明的插画,充满童趣。例如,语文教师在上完《狼和小羊》之后,美术教师可以请语文教师配合,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语言表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狼和小羊。而学生的学校生活较单一,为了增加学生的课堂乐趣,美术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写下自己的愿望,并配上图画。美术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做一些编故事的活动,并为自己的故事配上图画,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

二、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并正确引导

同一件事物在不同学生眼中呈现的样貌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美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让其在不同方面都能够获得独特的观察效果。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记忆和绘画日记的表现,同时也帮助了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例如,要求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画一幅春花图,美术教师就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认识到春天的花朵有很多种类,形状颜色都有不同。这样引导,不但能让学生明白春花种类的多样,也能使学生更轻松地融入大自然。

三、带领学生建设学习园地,激发绘画灵感

绘画日记给学生提供了适合自己表达的场所。例如,在教室墙面建立“学习园地”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利用绘画日记的形式,集体参与,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学习园地”上表达出来,丰富班级文化。美术教师在带领学生参与建设“学习园地”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创作的每一幅画,因为这些画是学生灵感的来源和对美术知识的认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地在“学习园地”上画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四、表扬学生优秀的绘画作品,树立信心

绘画日记能否写好,关键在于学生的信心。所以,小学美术教师要做好对学生绘画日记的评价。对刚接触美术创作的学生来说,内容的多少、好坏都不重要,如果能动笔尝试就应该得到鼓励和肯定。教师要利用绘画日记放大学生的优点,表扬学生。如学生的绘画日记写得好,教师就该写上表扬的评语赞美学生;对绘画日记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则应写上鼓励的评语,或者进行特别辅导。此外,教师还可将每一学期的学生绘画日记进行评比,通过相互评比和展示,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也得到满足。

五、开展野外活动,辅助美术教学

在不同的季节或节假日,小学美术教师可以组织一些野外活动辅助教学。例如,春天到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野外写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回到学校之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结合自己的记忆,利用绘画日记把野外写生的过程绘制成连环画。这样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还能使学生的记忆力得到提高。亲近大自然,会给学生丰富的灵感,还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六、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小学美术课堂需要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和较强的审美能力,以及恰当的教育方式,才能让学生得到更多、更好的美术教育。自新课改以来,小学美术课堂更注重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注重多元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达到美术课堂教学的目标。例如,在《我的家》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丰富学生的绘画素材,美术教师可以准备一段关于家的视频短片,并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细心观察“家”的特点及家庭成员等内容,然后根据自己的观察借助绘画日记作画。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自带一张全家福,画一幅记忆画,对不同状况因材施教,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小学生绘画教学篇7

数字绘画是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绘画艺术,其种类有模拟传统绘画的数字手绘、动漫、插画、广告设计等,应用领域广泛,数字绘画的研究最多三十年的历史,而运用到我国的美术教育实践中也就近几年的事情,从2002年出版的人美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可以看出电脑绘画已经成为小学生必学的绘画方法,但囿于硬件(计算机、手绘板等)和软件(专职美术教师)上的不足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这套教材逐步被没有电脑绘画课的浙美版教材所取代,但无论如何这种新媒介已经进入了美术教育领域,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数字绘画”教学是未来美术教学的发展方向。数字绘画通过虚拟技术实现对绘画艺术品效果的模拟,能为美术课堂教学提供更便捷的方式。数字绘画在语言技法和形式上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作为艺术表现的新兴媒体,数字绘画作为新的艺术形式,不但能为传统的美术课堂解难,同时,其具有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它能给传统的美术教育带来新的活力。

二、“数字绘画”课堂的教学实验分析及策略建议

(一)一次“数字水粉画课堂”技法的适应性分析和实验。有幸的是2010年9月我校配备了完善的硬件设施wacom手绘板CtF-430,绘图软件artRage2.5,笔者以本校区四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性教学研究,实践归纳行之有效的数字绘画教学方法,最终目标是在学生经验与教材融合的前提下探究适合小学生数字绘画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几点“数字绘画”课堂教学的策略建议:1.教学理念的确立是方向――由“数字鼠绘”转变成“数字手绘”。2.教学师资的转变是保证――专业教师指导教学,提升数字绘画作品的审美。3.教学内容的制定是基础――重新安排教材,进行主题式单元整合教学。4.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关键――课堂教学可行性方法探究策略。

三、对“数字绘画”课堂教学模式的讨论与思考

(一)作业评估与课程反馈

衡量“实验性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通过学生作业可以看出,学生普遍掌握了数字技术应用于绘画的能力,大部分学生的造型、色调、创意有明显提高。学生通过探索数字技术在绘画领域的应用,掌握了数字绘画这一艺术创作的新方法,提高了运用数字技术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他们的绘画水平在平时的造型课上也有了很大进步。

(二)学生的适应性调查数据――检验“数字绘画”课堂教学可行性的重要指标。从调查表分析中可以看出,学生对数字绘画美术教学的认同度更高,被调查者都对这种教学方式较喜欢,只有极少数选择“没意见”。这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层次决定了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比较认可这种新的教学手段。在案例和调查中可以看出,数字艺术有更生动逼真的画面展示效果,使教学内容、品质更为提高,数字绘画模拟美术绘画,作为新课程资源来辅助美术教学,确实是极为可行的教学模式。

(三)“创意”为先,“特效”为辅――把握正确的评价原则是“数字绘画”教学的灵魂。“数字绘画”创作要注意保持学生个性,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风格,不轻易否定学生各种尝试。作品强调情感表现和绘画性,避免技术化、程式化、无情感的作品。可结合其他技法制作综合绘画,教师提供相关协助。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强调技术为艺术所用,强调数字绘画的绘画性,强调绘画语言的探索,注重作品情感的表现。避免把作品画成装饰画或特效摄影。

四、“数字绘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普及的价值及成效

(一)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数字模拟美术绘画的功能颇具应用价值,可以增强教师美术专业能力,同时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性能力,他们在不断尝试中寻找方法和规律,寻找不同工具的特点,寻找工具之间重新组合所创造的模拟传统绘画工具的手绘效果。它和传统教学方式各自发挥其长处,数字技术的功能如此强大,就应以丰富、逼真与生动的特点,扮演好辅助美术教学的角色。将数字处理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

(二)改革传统的“教”与“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从多角度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不断研究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数字绘画教学方式。通过网上数字展厅展出学生的绘画作品,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激励更多学生的创作欲望。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字绘画的教学和学习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可以使每个学生学有所乐,画有所乐。但是我们应该明白不管是数字绘画还是传统的绘画,在教学目标上是没有冲突的,也不是一定要分出优劣来。

五、结语

数字绘画基于“现代化媒体艺术”的思想理念,是传统艺术适应数字时代的方式之一。令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数字绘画的教学,此课题研究也得到了某区“某首席教师工作室”的支持并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研讨活动。众所周知,美术课程是美术人才培养的基石,作为全新数字高速发展的新世纪的教师只有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和运用先进的现代的教育技术,才能完成培养综合型美术实用人才的任务。

小学生绘画教学篇8

一、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

(一)绘画学习的社会氛围改变

进入初中学习之前,学校与家庭都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绘画成为了学生的一个学习重要科目。进入初中后,更多的农村学校和家庭直接以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久而久之,文化课成了衡量学生是否有出息的唯一标准,学绘画成了不务正业的表现,极大地打击了教师开展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绘画能力的积极性。

(二)农村美术教师的匮乏

农村初中一般只有1~2名专职美术教师。教师的日常工作除了开展课堂教学,还有兴趣小组辅导、校园文化建设、市级各项美术比赛及展示活动的组织和策划、教育科研的展开等。而城区学校通常有3~6名专职美术教师,并依据美术教师的特长,分工合作形成美术教师的特色团队。这对形成良好的学科教学氛围、培养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绘画能力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义乌市上溪中学、赤岸中学等农村初中都只有一位专职美术教师。据这些教师反映:每位教师一周大概在15~18节课之间,每个班有学生50个左右,教师一星期要批改700~900本作业;教师平时的上课、辅导、比赛、展示、科研等基本都是个人思想的呈现。因此,绘画作业的布置也就流于形式,批改也是一扫而过,仅满足于学生交了作业即可,对于学生画得好与不好、绘画能力有没有得到培养等问题,教师则主要持漠视态度。几年下来,这些教师的上课激情消退了,自身专业发展也滞后了,而且普遍已有3年以上没有自己动笔作画了。

社会氛围与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绘画学习。学校与家长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认同度不足,教师对学生的审美、绘画水平发展没有阶段性的明确目标。长此以往,学生对绘画的热情也将逐渐消退,更别提绘画能力的培养了。

(三)农村初中生绘画能力的现状

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是学校和家庭对待美术教育态度转变的关键。农村地处偏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的途径较狭隘:家长受教育程度较低;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不足;信息交流不便,各种绘画书籍、报刊的购买也较困难。这些都导致学生在绘画中,停留在“习惯”上,经常局限在老师推荐的材料、工具、形式上,而没有“我想要画出什么效果”的意识。可见,良好的环境对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非常重要。

1.初一与初三学生的绘画能力差距过小

初中生绘画能力的培养是其美术学习的结果,关系到教师是否落实教学质量、能否完成教学任务。当前,由于教师害怕陷入课改前的专攻技能技巧误区,大部分初中学生的绘画能力经过三年的美术学习并没有获得显著发展。

作品a出自一名初一学生之手。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该生的造型能力较低,两侧房子的透视感没有得到表现,他对整体画面的把握也很困难。该生说:“我实在不知该怎么画,我想自己多画画,到初三会画好起来的吧!”

作品B出自初三学生之手。我们可以发现该生的绘画能力并没有随其年龄增长而进步;透视感的表现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了基本概念,但对细节的塑造、画面造型语言的选择显得犹豫不定(有线、有明暗)。该生说:“太难了,我肯定画不好,没天分,没兴趣!”

从这两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初一与初三学生都处于儿童绘画学习的发展阶段的拟写初期,学生对“画得像”有迫切需求。初一学生虽然知道自己画得不好,但还是对自己的绘画能力提升有很高的期望。为什么到了初三后,学生会用“没天分”“没兴趣”来自嘲自己的绘画能力呢?这是因为学生在一定时期内自身动手能力和对美术的认识水平没有提高、达不到一定层次时,就不能坚持美术学习,更谈不上绘画中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养成了。

2.特长生与普通生的绘画能力差距过大

由于各校绘画兴趣小组的学生是各级各类美术比赛的主力军,教师自然会把绘画能力的发展重点放在他们身上,以致这类学生与普通生的差距越拉越大(在初一年段就已非常明显)。特长生对自身绘画能力的提升有迫切需求,普通生对自身绘画能力的提升需求则较为随意,而且教师也没有有意识地创设“生帮生”模式。

作品a来自一名绘画特长生,造型元素和画面组织原理运用得非常娴熟。虽然用的都是常见工具和材料,但其画面氛围营造充分,老建筑感也表现到位。和普通学生的绘画水平相比,无疑更优秀。该生说:“我自己画可以,但要让我教其他同学,真不知道怎么教。”

作品B来自一名普通生,与绘画特长生的作品比较,虽然用了相同的工具和材料,但是两者在造型元素和画面组织原理运用的差距很明显,而且画面基本组织不起来。

从这两件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普通生和特长生的绘画能力差距明显。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需要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绘画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需要给予充分的作业时间,对作品进行有效评价;同时,还应开展有效的“生帮生”活动,发挥榜样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提升其整体绘画能力。

3.学生绘画的创新思维发展有限

到了初三,学生的心智发展更加成熟,自身对美的理解也更加透彻,有了一定的个人色彩的绘画能力体现。然而,相较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的绘画作品在体现对美术创新思维的解读、自身对“美的追求”需求等方面都比较弱。

作品a出自农村中学初三学生之手。该生说:“我创作的这件绘画作品是一个香水瓶。它是女性使用的,瓶盖就画成了一个女性的头像,并用油画棒上了色。”教研员点评:“这件作品虽然局部进行了一些绘画创新改变,但整体效果不是很突出,既然是女性使用的物品,瓶身可以作一些曲线处理;而且颜色的处理太厚重,没有香水的飘逸感;油画棒也过于粗糙了。”

作品B出自城区中学初三学生之手。该生说:“我创作的这件绘画作品是一个新式台灯,它有漂亮的拟人化外形——一个有着明亮双眸的扎辫子少女。绘画时为了表现出细节的微妙变化,我用了油性彩色铅笔。”教研员点评该作品:“比例得当、造型美观、细节表现到位,最突出的是进行了拟人化的处理,显示出该生创作思维活跃,很有个性。”

从这两件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村学生绘画创新能力较低,工具材料选择、美术造型语言的运用等都处于弱势。这不利于他们展现自己独特的绘画创意思维,也不利于发展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绘画能力。

由农村学生绘画能力的现状可见,目前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存在着很大问题:绘画兴趣缺失、分层教学未深入开展、创新意识培养流于形式、探究和评价无力等,都已成为了学生绘画能力培养的严重障碍。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也是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增强美术学习兴趣,探索绘画能力提升的方式、方法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农村初中生绘画能力培养的意义

(一)增强美术学科的社会与学校认同,促进有效教学

新课改提出美术课堂教学“一切以审美为核心的原则”的观念,有不少教师也进行了有关培养学生绘画能力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孙国辉在《绘画美与点、线、面》一文中提出:“通过点、线、面描绘美的造型时,学生的绘画作品因事物的结构、方向特征等不同各有不同的表现,学生在展示美的同时,可以发现美的规律。”[1]欧阳白粉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和训练的研究》一文中提到:“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采用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限制了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创造性、想象力的发展;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以期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2]张惠芬在《“学会发现”美术创作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应用》一文中提出:“通过激情导入、引导发现、反馈激荡、创造表现、交流拓展五个基本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主动学习,并在发现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己的美术创作能力。”[3]

对于美术教师来说,最大的成功就是看到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看到一件生动、活泼作品的诞生;给予学生幸福人生的指引,成就学生终身美术学习能力的养成和幸福感。这些也是对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有效性和自身素质的最大肯定。本课题研究着眼于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美术学习的需求,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利用多种手段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创造性地学习。我们可以在校园里举办各类绘画比赛,美化校园的每个角落,使每一位进入校园的人感受到一种氛围、精神和享受。通过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促进社会和学校对美术教育、学生绘画能力培养的认同。

(二)让学生体验绘画能力的发展,增强其美术学习的自信心

对于美术课来讲,学生最喜欢的就是画画,只有首先学会了如何画,才能获得学习的兴趣、满足感和成就感,形成继续学习的动力。在绘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不要急于对学生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学习和实践时间,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成学生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的学习风气。农村初中生绘画能力的培养要着眼于学生美术学习的实践性,根据学生在初中阶段绘画学习的心理特征、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寻找到适合不同美术学习内容的绘画表现形式和方式方法,提升其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用绘画表达情感的能力。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培养、强化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其自信,提高美术素养。

三、农村初中生绘画能力培养策略

为了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提高其美术学习的有效性,我们不断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刻地感受到:绘画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情感体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并形成其对美术学习长久、持续的兴趣,对人的成功和成才都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遵循多种原则,以多种工具材料、美术语言、表现形式为内容呈现绘画作业。

(一)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开展分层教学,营造良好、向上的美术学习氛围;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强调有效互动,建立生帮生有效模式。问题的提出应有针对性和提升性;作业的布置应体现差异性原则;给予学生更多的绘画实践时间。

(二)精选、精制并灵活运用教具

教具的精选、精制,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感受,我们要直面经典,从优秀作品与艺术家的个性风格中吸收和借鉴自身绘画能力提升的养分。直观性教具与自制教具要相结合:对直观性教具如大师的绘画作品,我们要学习并了解大师观察、认识、表现事物的方式、方法;对自制教具,我们要学习和掌握美术造型元素、组织语言在具体画面中的运用等。

(三)对学生绘画兴趣、爱好的重塑

兴趣是人的重要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积极地了解、探索某事物的认识倾向和活动倾向。兴趣能使学习任务变得积极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通过对学生绘画兴趣与爱好的重塑,培养学生对生活、社会、自然等的独特观察及感受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选择独特的构图角度、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四)正确评价学生创作的绘画作品

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价,我们应关注是否表现了不同年龄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他们的生活的体验和技能技巧。我们评价学生的作品时,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通过评价,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和发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绘画能力、发展潜力和方向。

(五)课内外相结合

除了课堂教学,我们还应有计划地安排美术社会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身边的艺术,拓宽绘画表现的材料和形式,促进学生与时代气息的融合;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加强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对绘画能力培养的认同,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

这些策略将促进教师自身的有效教学,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对整个校园营造艺术文化气氛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国辉.绘画美与点、线、面[J].教育艺术,2007(12).

小学生绘画教学篇9

关键词:小班绘画;教师指导;情感

从小班幼儿学生的自身来讲,小班幼儿更乐于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内心的感受。由此可见,绘画课程在小班幼儿的健康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因此小班幼儿教师要认真分析小班幼儿绘画的特点,有目的地教学,从而满足小班教育的目的,为小班幼儿的成长提供帮助。在此就小班绘画活动中教师的指导策略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小班幼儿非常喜欢绘画,绘画不仅可以反映出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也是他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在当前的小班幼儿园绘画教育实践中,老师往往会忽视小班幼儿学生在这一时期的天性,经

常在课堂上出现老师讲,学生听,然后学生模仿老师绘画的现象。小班幼儿学生很难在绘画过程中获得快乐,获得创造的自由。因此,小班绘画教学活动中,我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美好的创造者,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画家,保护并增强小班幼儿的创造意识,让孩子在自由快乐的环境中学习,通过绘画发现美、表现美和感受美。

二、注重情感体验,让小班幼儿乐在其中

绘画是一个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我们在小班幼儿的绘画教育中不仅要注意保护、激发小班幼儿的创造性,还要注意小班幼儿的心灵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在小班幼儿的绘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体验,让小班幼儿乐在其中,也在绘画过程中培养他们良好的人格。比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除了要引导学生观察事物,也要在绘画中融入情感教育,例如我们在教孩子画小花猫时可以找来一只小花猫,小班幼儿非常喜欢小花猫,常常轮流给它喂吃的,喂水。这样在画小花猫时小班幼儿不仅能详细地说出小花猫的形态特征,还能很容易地画出来。我们还可以做一次活动,例如“我为我的小伙伴――小花猫设计的房子”,我们可以编制一个故事,小花猫想要换一所新的房子,但是它自己不会做,让学生帮助它设计一所漂亮的房子。孩子们由于和小花猫非常有感情了,会积极地融入这次活动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小班幼儿情感教育,还可以提升他们绘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要为小班幼儿选择适合的绘画内容

由于小班幼儿对世界的认知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在绘画选材这一方面也要重视起来,要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绘画内容的、小班幼儿感兴趣的、能够带给小班幼儿想象空间的绘画题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班幼儿天真无邪,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当他们对学习有兴趣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强烈的绘画欲望和创作欲望。因此,我们在选择绘画对象时要围绕他们周围的事物来选择。比如学生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小动物、水果蔬菜、动画片里的人物等。在小班幼儿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切记不要仅仅进行正规的绘画训练,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打压孩子绘画的积极性,让学生厌恶绘画。小班幼儿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小班幼儿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我们在组织绘画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不确定性的命题。例如“未来的汽车”“未来的房屋”“我的生日蛋糕”“我的新衣服”等。这些命题没有限制,不存在对错,由于有现实的事物可依据又不会造成孩子凭空想象。这种命题可以极大地拓展孩子想象的空间,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四、走进小班幼儿的心灵,倾听小班幼儿的画

小班幼儿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常常出乎大人的意料。在小班幼儿的绘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鼓励学生去创造,还要努力走进小班幼儿的心灵,倾听小班幼儿的话,并及时给予他们鼓励。有一次,我给孩子们上课,让他们画“大山和小河”时,发现有一个小孩子把小河涂成了五颜六色,我很不理解,告诉他“小河应该是蓝色的,你怎么把它涂成五颜六色的啊?”他对我说:“老师,因为我在想天刚刚下过雨,天空会有彩虹,所以小河里也会有彩虹的影子啊,这样的小河最漂亮了!”听了他的话,我深深感受到了小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无穷,也深深感受到了小孩子内心世界的五彩斑斓。假如我没有试着站在他的角度去想问题,一定不会理解他的行为,反而会责怪他的错误,这样不仅会打击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会让他变得不自信。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画得像不像,更要注意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满足,小班幼儿绘画教育工作者要走进小班幼儿的心灵,倾听小班幼儿的绘画作品,更好地理解小班幼儿,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作为小班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小班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科学有效地指导小班幼儿绘画,激发小班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小学生绘画教学篇10

关键词:小学美术绘画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243-01

对于小学生来说,美术绘画是他们表达思想的一种基本形式,因此,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上美术课,而且愿意画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作品。通过绘画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创造能力。

1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曾经说过:“教学是否能够获得成功,10%依靠教学,90%依靠学生的兴趣感。”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其性格特点趋向于儿童,他们不但兴趣广泛,而且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并怀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所以他们更喜欢采取绘画形式,将自己的愿望描绘出来。与此同时,小学生的绘画兴趣容易随着情绪的波动而产生转移,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指导,借助多样化教学方式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感。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语文课程中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如:改画、缩画、扩画、命题画等,提高学生对绘画的积极性,使他们始终保持兴趣感和新鲜感。此外,教师要注重激活学生的绘画思路,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画出具有个性特征的作品,只有让学生感觉自己的作品与众不同,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2充分调动学生感官,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绘画实际上是一种视觉艺术,而视觉是学生心灵的窗口,他们需要通过眼睛来观察世界、观察生活。因此,美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只有在善于观察的基础上,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他们对社会与生活进行思维与辨别,从而创造出具有独创性的艺术作品。此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留心观察,并通过自己的想象将其变换成具有情趣的事物,并将其绘画出来。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观察周围五彩缤纷的世界,鼓励他们调动所有感官来了解周围的一切事物。感知力是人们进行创新创造的基本前提,而视觉作为一种主要的感官形式,是帮助学生获取感知能力的重要器官,因此,教师要善于寻找良好的视觉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感官刺激,并将其带入真实的美术场景中。例如,秋天来了,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的花园中观察花草树木的变化,以及人们穿着的变化;还可以带领学生观察各种天气变化情况;体验农村生活等等,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他们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创造出更为丰富的美术作品。

3教师要善于启发,做好学生的引导教学

在绘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但是尽量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绘画思路,当学生停下笔来或左顾右盼时,教师可以上前与之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绘画意图,从而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帮助和指导,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此外,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提问的目的在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及学生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帮助。例如,设计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你为什么要这样画?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想画什么?哪里不会画?看一下你旁边的小朋友是怎么画的?等等。通过以上问题可以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最初的创作意图,有助于教师对学生作品做出客观有效的评价。例如,有位低年级的小学生最初想花一朵漂亮的花送给妈妈,可以他却在纸上画了一辆小汽车,这时老师可以问他:“你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小汽车啊。”教师再问:“可是你刚才不是要画一朵花送给妈妈吗?”这位学生就无语了。然后教师再继续引导:“难道你想开着小汽车去给妈妈送花啊?”这时他显得非常高兴,并开始在纸上画花朵了。这就说明,尽管学生的作品偏离了主题,只要通过合理的引导和赏识性教育,就可以在学生的创作意图与实际作品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最终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绘画作品。

4激发学生内在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一个孩子都蕴藏了丰富的内在潜能,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只有充分激活学生对美术的学习热情,才能深入挖掘学生的艺术潜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示范―观察―绘画”这一教学模式,因为这种简单的从眼到手的教学过程,就像是“复印”和“拷贝”,长此以往,只能提高学生的模仿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启迪学生的绘画灵感,使他们绘画自己心中的作品。首先,教师要拓展习作空间,通过“将景物无限放大、动物拟人化、动物特征集中画”等方式,来丰富学生的绘画思路,并不断变换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美术教育家和艺术家罗・菲尔德曾经指出:“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加富有想象力和创新力。”以此来强调创造力的重要性。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眼中的世界与成人有异,因此,小学生在美术作品中展现出来的独特的创造力,教师要予以正确的理解和支持,并从正面加以鼓励。同时,我们要教育学生绘画作品应贴近实际生活,不能将眼光仅仅停留在教材上和课堂上,而是经常置身于大自然,切身感受大自然的芬芳、天气的变化、四季的交替、家庭的和谐、市容的变换、交通的拥挤、社会风气等等。对于以上方面的问题,小学生们会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因而在绘画作品中的表达也是丰富多彩。例如,在教学“植物写生”时,可以将学生带到百花盛开的花坛边上,让学生就其中一种花朵进行观察,并亲自闻一闻、摸一摸,用多个感官来感受花朵的形态与芬芳。当学生们用自己的小手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时,教师也感到非常惊喜,在学生丰富多彩的绘画作品中,有的充满动感,有的夸张诙谐,有的画的是花朵局部,有的画的是整盆花,他们的作品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充分展现了每一位学生的潜在能力。

总之,在小学绘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实际,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形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活动,切实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