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小学课堂教学艺术十篇小学课堂教学艺术十篇

小学课堂教学艺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12:41

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篇1

【关键词】语文教学艺术提问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8(b)-0123-01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要注意尤其语文教师更应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

问题设计要讲究发问方式,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激趣。

1探索遣词炼字的奥妙,激趣

如教《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战士蹲防空洞吃雪一段时,若教师随便发问:这体现了什么精神?那是非常空洞、呆板、令学生乏味的。如果教师能抓住三笑”做文章,让学生思考:“笑了笑”、“笑起来”、“笑着”三者可以调换吗?各表达了什么感情?这就具体多了,细微且有趣味,学生的思维会一下子活跃起来:“笑了笑”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态度谦逊和蔼、胸怀宽广美丽和“苦了我一个,幸福千万人”的思想;“笑起来”表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的思念是刻骨铭心的;“笑着”表现了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且,学生还可从“三笑”不可调换的语言事实中认识到何谓用词准确的道理。

2巧设“障碍”,制造“冲突”,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3提问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切忌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4分层设问,化难为易,化大为小。

教者要站在高处,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层层深入的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也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5巧妙设问,变“死”为“活”。

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语言艺术幽默风趣

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交流工具。语言应当被看成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而小学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数学思维的工具。为数学交流提供了科学的保障,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现实的问题是,数学教学不像语文教学那样要单独教小学数学语言,它一般不专门讨论数学中的语言问题,常常是一带而过,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一、小学数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数学教学语言应该是严谨的、准确无误的语言。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定律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也可能造成演变成概念性的错误,教师的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还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有些刚走上讲台的教师之所以不能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怕学生听不懂,返来复去、不厌其烦地讲,使课堂中有限的时间在与讲课内容无关的废话中悄悄地溜走,结过使教学重点得不到突出,学生又产生厌烦情绪,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为了克服上面的问题,必须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问题,过渡语,尽量不说与讲课内容无关的话。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严密和准确,不能任意使用日常生活语言来解释,表达数学知识,更不能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甚至于前后自相矛盾和错误的语言。

二、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启发性强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悱,这里指教师有意不说出结果、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拉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然后量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象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通过老师做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数是个固定的数,叫圆周率。现在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

三、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揭示课题,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语:“兄弟三人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他们会走没有腿,他们会说没有嘴。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上学去。”当同学们猜对后,教师很自然的引出课题:“今年我们来认识钟面”。这样既有趣味性,又自然地把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四、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幽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

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与惶恐畏惧地学习,其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教师要善于借助幽默的语言去创造有利于师生情感沟通的课堂气氛,针对学生不注意分析已知条件,忽略隐含条件而引发出错误的证题思路,结合当今中学生错别字较多的情况,我分析题意后说:“这位同学的思想走到牙路上去了”,故意将“邪”读成“牙”,引起学生轰堂大笑,这既提高了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的重要性,又告诉了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要不得。幽默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地同学心悦诚服,教师在课堂上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时,假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和理智,动辍对学生发火训斥,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总之,当然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多种多样,远非上述几点所包罗。教师的小学数学语言艺术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和长期的实践,教师只有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若如此,我们的教学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文玉婵.探讨数学语言的特性、功能及其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12).

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篇3

关键词课堂导入艺术课堂应变艺术课堂形象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的一种。教学艺术就是受制于教师个性风格,具有美学价值和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艺术的个人才华的体现。课堂教学艺术实质上是教师本人的教学技巧与他或她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倾向相结合的产物。教学艺术依教学性质,可分为课堂教学艺术和非课堂教学艺术。这里我们只讲课堂教学艺术。

一、课堂导入艺术

教师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很多,不能把所讲的东西都写在黑板上,所以好的板书要中心突出,立意鲜明,眉目清晰,条理工整。例如我在进行一年级拼音教学时,有这么一节课,一上课,我说:“今天这节语文课,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你们爱听故事吗?”一年级小学生一听要给讲故事,都来精神了,你看我我看你,齐声说“爱听!”私下里还偷偷地笑呢!我接着说:“好!我看谁坐得好听得认真,老师一会儿还奖励他红花呢!”我看小同学一个个坐得笔直,就开始讲《jqx和小ü交朋友》的故事。当我讲到小ü和j交朋友时,就学习j这个声母,并与ü练习拼读。待学生掌握后又继续讲故事,学生的注意力又一次集中起来。就这样边讲故事边学习,学生感觉就是在听故事,但却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结尾时我问:jqx为什么和小ü交朋友,而不和大u交朋友呢?至此又对小学生进行了文明礼貌教育。学生对jqx和ü相拼去掉两点记忆非常深刻。这种导入艺术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又满足了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里。课堂教学从始至终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显著。

此外,课堂导入艺术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问题导入,审题导入,妙语导入,练习导入等等,但不论哪一种导入方法,都要求简练,短小精悍,以尽快进入主题。

二、课堂应变艺术

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与机智的艺术结晶。

课堂上的偶况是相当复杂的,教师不可能都预料到或防止它的发生。在偶况下,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它,以从容的态度面对它,并灵活机智地处理它,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甚至获得比原来预期还要好的效果,这是一种高智慧的艺术。

三、课堂形象艺术

课堂形象艺术指巧妙地利用具有直观可感性的事物、图形、模型、模式等来描绘抽象知识的原型或者模样的课堂艺术操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精讲重点,又要展示变化多样的板书与板图,图文并茂,二者有机结合,更能加深学生以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这样,学生就会一目了然。

课堂教学形象艺术主要有手势、体势形象、口语形象、板书形象、挂图形象、模型教具对象等。

口语形象是指用口头言语的语词语句和语气来描绘事物形象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例如:为了让学生正确区分声母bdqpg的形体,我教给他们顺口溜“正6b,反6d,正9q,反9p,q字拐弯变成g。这样经过一番口语形象的艺术操作,汉语拼音变得有趣又好学。在教生字时,为了便于记忆,提高学习兴趣,我出字谜让学生们猜,如“高”: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没关门,小口里边藏。还有“心”:半个锅炒三豆,蹦了一个,跳了一个,锅里还剩一个。这些语词语句生动丰富,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使枯燥的内容趣味化了。

此外,还有手势形象、板书形象等。例如:识字课上,“闯”字形体难记,我就在黑板上画一扇门,一匹小马“闯”进门去,学生们看了很感兴趣,“闯”字也一下子记住了,这就是板书形象所起的作用。

课堂形象艺术是最直观的艺术,也是最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课堂操作艺术,所以被广泛应用。但也应该注意它的科学性、严肃性、逻辑性和教育性,否则将不能称之为艺术。

四、课堂情绪艺术

课堂情绪艺术指教师通过自我情绪传达,以调动学生情绪,师生形成情绪交流和互动状态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

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

新课改后提倡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注重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学习借鉴新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一、教学手段要灵活

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自然不会让学生提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尤其要突出一个“活”字,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1]。具体来讲,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借助声像、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主动融入教学活动中。根据多年的从教经验,笔者认为可从三方面加以实现:①根据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多采用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寓教于乐,让小学生愉快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提高学习兴趣。②借助图片、简笔画、实物等手段增加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③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情境,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迅速掌握知识的重难点。

二、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情感艺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倾注感情,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引导学生,才能让学生有感情地去学。这样,师生间通过情感交流产生共鸣,才能达到教得生动、学得主动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学生了解了长方体的相关特征及如何计算单个面的面积后,笔者拿出一个长方体纸盒,并说:“现在我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一看,之后,你们就会知道怎样计算长方体表面积了。”学生们都睁大着眼睛,好奇地看着纸盒。然后,笔者又说道:“老师要带你们到这个盒子里面去,现在,你们要闭上眼睛,闭上了吗?等我数一、二、三的时候,你们就进去了。”之后,示意学生睁开眼睛,笔者说:“你们看,现在你们就在大盒子里面,教室就是这个放大了的盒子。”通过引导,让学生将他们熟悉的教室想象为长方体盒子,进而思考如何求得教室的表面积。通过“钻进盒子”与“走出盒子”,将枯燥的教学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游戏。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重难点,还能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知识原来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加学习动力。总之,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因素,实施情感教学,从而实现以情动人、情理交融的良好局面。

三、采用激励措施,优化教学环境

据有关研究显示小学生在竞赛状态中往往能更努力地学习,因而学习效果也更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可适当组织一些学习竞赛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比一比,谁算得又快有准”、“哪组的解法多”、“谁的方法更巧妙”……。这样,在强烈的好强心的驱使下,学生们都会积极地参与进去,努力争第一,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在分组的时候,没有固定的原则,教师可视情况选择恰当的分组方式。总之,要尽量让所有学生参与,让他们都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愉悦感。这样,激励效果才更明显,教学效果也更好。

四、教学生活化,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本是人们长期生活得出的智慧结晶,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可见数学的身影。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多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尽量使教学工作更贴近生活。这样,学生们才不会认为数学脱离现实生活,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动机。因此,教师要注意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安排一些联系生活的作业。比如,在学习乘法数量关系的知识后,笔者设置了一道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周末与父母一起去购物时,用所学知识分别计算出每样商品的单价,并求得最终消费总和。学生们都觉得很有趣,参与热情也高。此外,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数学教育工作不重视学用结合,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笔者认为要高度重视学用结合,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2]。比如,在学习“元、角、分”的相关知识时,笔者创设了一个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扮演顾客与商家,在购物过程中,了解如何换算“元、角、分”。在学习“分类统计”时,要求学生统计每周所学的功课及具体节数等。

总之,数学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做个有心人,不断探索,认真总结,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真正让数学成为学生爱学、愿学的课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42-01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专业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而语文教学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假如上课没有教学艺术,学生上课的兴味就减去了一半;剩下一半即使是科学的知识,学生也处于一种被动而僵化的状态。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没有艺术。

教学艺术是指教师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施教材的审美因素,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从而开启其内在情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只重视“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更重视按美学原理、艺术原则从事语文教学,因此比传统语文教学更加富有形象性、感染性、愉悦性、和谐性、新奇性和情趣性。为了更好地探讨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课堂导入的艺术

语文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艺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教师应用课堂导入艺术,可以形成巧妙衔接、切入主题、激起兴趣的导语,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可以很好地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但主要的有:

1、故事引入激趣

这种导入艺术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经验表明,讲好一节课的导语,设计好一节课的开讲,对于上好一节课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

2、提问引入设悬

在教学当中,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时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3、温旧面而知新

这种导入方法是从回顾旧知识开始,将旧课中某些知识与新课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可起到相互对照、相互呼应的作用。

除此之外,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妙语导入、练习导入、演示导入等等。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要求简练,短小精悍,尽快进入主题。

二、课堂教学的应变艺术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与机智的艺术结晶。

课堂上的偶况是相当复杂的,教师不可能都预料到或防止它的发生。在偶况下,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它,以从容的态度面对它,并灵活机智地处理它,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甚至获得比原来预期还要好的效果,这是一种高智慧的艺术。课堂情绪艺术指教师通过自我情绪传达,以调动学生情绪,师生形成情绪交流和互动状态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

三、注重课堂语言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课堂导入语的“异”,是指形式和语言的奇异、奇特和标新立异。如果你着装漂亮,必定会吸引过往路人的注意。同样,作为教师,如果能使得自己授课语言新颖.奇特,那么必定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能在刹那间擒住孩子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年代中的孩子,在电视和报刊的影响下,知识面不断拓宽,那些理性、陈腐的陈述,逐渐被他们淘汰,他们需要的是那些新颖、奇特、标新立异、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导入语。

教学语言要“顺”,顺则通,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是起了承接、小结的作用,是教师钻研教材、抓住内容之间联系的切入口,是教师在找到激发学生思想火花知识点的基础上,组织提炼语言,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的必要步骤。

语言要“精”,“精”在字典中的解释是“精巧、细致,提炼精华,除去杂质。”提示语就好似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你照明前进的方向;提示语又好似一个舵手,在你快要触礁时,让你转变航向,顺利驶向彼岸;提示语又好比一支号角,在疲乏的时候,能激起前进的动力。

在课堂教学当中语言要“悬”,通常是指悬念,引发别人的思索。可见,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他的美学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去探索。

所以,构成课堂教学艺术化的因素很多,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追求、不断探索,就能把每节课的教学,变为精美的艺术品,就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篇6

【关键词】艺术;陶冶;情趣;充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在课堂中老师的艺术修养体现在他们自身的言行中,这样的言传身教将使课堂效果更加显著。

一、课堂语言艺术

言语交流是师生互动的基本方式,教师语言具有教育功能。用生动的语言去讲述内容,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用准确的语言去讲解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理性、合逻辑、充满激情的语言去讲演主题,能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心灵。讲授中语句的停顿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语言的渲染可调动学生的情绪;明显的疑问语气好像在告诉学生:“要动脑筋想一想。”如:在教学《两只鸟蛋》第一小节时“小小的鸟蛋凉凉的。”此时老师可设问:小小的鸟蛋为什么是凉凉的呢?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在没有得到满意答案时,教师适时告诉学生“要动脑筋想一想”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认真地想,在什么情况下鸟蛋是不凉的呢?不凉是因为什么呢?这种耐心而具有提示性的问题将引导学生考虑到鸟妈妈不在窝里,同时也是为什么“我”能顺利取下鸟蛋的原因。

二、课堂情境艺术

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认字,在生活中认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识字。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表演,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例如:在教学《松鼠和松果》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里将来会是一片更加茂密的松树林”我让学生到讲台上延续我的板书,在蒙蒙细雨下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松树。一双双稚嫩的小手画出了自己眼里的松树,一棵、两棵、三棵……在黑板的一角呈现出了大大小小的松树,有些并不是很形象,但足以让学生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此外,课堂形象艺术还要包括一些手势形象、板书形象等。例如:识字课上,“闯”字形体难记,我就在黑板上画一扇门,一匹小马“闯”进门去,学生们看了很感兴趣,“闯”字也一下子记住了,这就是板书形象所起的作用。课堂形象艺术是最直观的艺术,也是最适合小学生特点的课堂操作艺术,所以被广泛应用。但也应该注意它的科学性、严肃性、逻辑性和教育性,否则将不能称之为艺术。

三、课堂应变艺术

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是预定的,教师按照预定的教案照本宣科,学生回答的问题是教师设计好的,若学生的回答有与教案设计的不符合,很快就被老师“矫正”过来,若有与计划设计不协调的其他音符,很快也会被“消灭”。因此,很大程度方面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了遏制,整节课也只有老师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只是呆板地听。其实课堂上教师期望学生按教学设计做出回答,当学生和教师的思路不吻合时,教师就千方百计、努力引导,将学生拉回预设好的轨道。将课堂编成表演的舞台,学生扮演者配合教师完成教学设计的主角。

如在学习《酸的和甜的》一课时,让学生识记“猴”字时。我事先把字词板书在小黑板上,因为我的大意在“猴”字里面单人旁边多写一竖。把小黑板挂出来以后,很多学生都认读了,一个眼尖的学生看出来了,提出了我多写一竖。因为是公开课很多老师在下面听课,刹那的失控,随后我灵机一变,夸奖了那位学生,并告诉全班学生老师故意多写了一竖,一是考验你们的注意力,二是提醒你们别出现同样的错误。这样的处理使一堂公开课更加的完美了。课后有老师调侃问是不是我故意设计的。我告诉他们是我的大意,他们都对我的应变表示赞赏。

四、课堂情绪艺术

课堂情绪艺术指教师通过自我情绪传达,以调动学生情绪,师生形成情绪交流和互动状态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物理学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生: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时……

师:乌鸦到处找水喝,大家想一想,平时你看到过乌鸦到什么地方找水喝?”

学生都摇头。

师:那么假如你是乌鸦,你会上哪里找水喝呢?

生:池塘里,小河边,屋檐下的水沟里,泉水边,井口边……

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语言;语言艺术;核心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6-0065-01

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性的交流工具。语言应当被看成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而小学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载体,也是数学思维的工具。为数学交流提供了科学的保障,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现实的问题是,数学教学不像语文教学那样要单独教小学数学语言,它一般不专门讨论数学中的语言问题,常常是一带而过,因此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

一、小学数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数学教学语言应该是严谨的、准确无误的语言。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定律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表达方法,有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也可能造成演变成概念性的错误,例如:“数位”和“位数”,“增加了”和“增加到”是截然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位数不够用0补足”就不能说成“数位不够用0补足”。另外,读音要准确,作为教师要坚持并且要用尽可能准确的普通话教学,避免在传递教学信息时因使用方言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误解。在教学中多音字也要读准,方言和习惯读音要改用标准音去读。教师的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还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有些刚走上讲台的教师之所以不能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怕学生听不懂,返来复去、不厌其烦地讲,使课堂中有限的时间在与讲课内容无关的废话中悄悄地溜走,结过使教学重点得不到突出,学生又产生厌烦情绪,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为了克服上面的问题,必须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好问题,过渡语,尽量不说与讲课内容无关的话。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严密和准确,不能任意使用日常生活语言来解释,表达数学知识,更不能出现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甚至于前后自相矛盾和错误的语言。

二、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启发性强

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悱,这里指教师有意不说出结果、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看、想、做等认识活动来掌握。如,教“圆的周长”一节时,老师拿出一个呼拉圈,问学生,你能计算出它的周长吗?学生回答能量出它的周长(因学生没学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用什么量?怎样量?(用皮尺绕一周)还能用什么量?(先用绳子绕一周,然后再用皮尺量绳子长度)还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呢?(在地上滚圈,然后量地上滚动一圈的长度)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做法,想法很好,想象很丰富,然后接着问,如果给你们一个非常大的圆,还容易量周长吗?有没有简单方法来计算圆的周长呢?通过老师做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密切相关,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个数是个固定的数,叫圆周率。现在同学们说说看,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出圆的周长?上例中,教师用了一系列启发性提问,不断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三、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为了揭示课题,教师先让学生猜谜语:“兄弟三人来赛跑,个子有矮也有高,他们会走没有腿,他们会说没有嘴。会告诉我们在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上学去。”当同学们猜对后,教师很自然的引出课题:“今年我们来认识钟面”。这样既有趣味性,又自然地把学生学习动机、兴趣吸引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

四、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

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语言艺术性

语言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对语文教学效果的强化起到关键性作用。教师优秀、合理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1.准确表达出教学课题。课前,教师要能够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引入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精心组织自己的语言,通过情境创设、启发性的交流和富有魅力的语言等形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热情。

2.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语言必须准确有度,要能达到现代教学的标准和规范,能够用普通话教学教师语言应当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能够抓住重点,做到精准有度。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能够将教学内容化平淡为有趣、化复杂为简单,并且恰当地运用教学语言,就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1.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思维比较形象,但是注意力不够集中,观察力、思维能力不够成熟。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出发,将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课堂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若教师仅仅将生活中的事物引入课堂,而没有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事物,就会使学生感到厌烦,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讲解“噪”与“燥”的区别时,如果教师仅仅讲解两个字的意思,就会导致学生很难分辨。如果教师运用富有形象力的语言讲解,即告诉学生“燥”的左边是个火,就好像有一堆火在烤着,使周围的环境都变得很干,就是干燥的意思,而“噪”的左边是一个口,就像许多人都在说话,使别人无法休息,就是噪音的意思,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幽默感,就能够为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如果教师在作业批改中,也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则不仅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且能够使学生容易接受。例如,批改学生作业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喜欢用“的”,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批注:不该用“的”的时候,你总是用,该用“的”的时候偏偏不用,最后总结说,“的”用得太多,并且有时运用得不很恰当,希望以后要准确、恰当地用“的”。当学生看到教师的批注时,不仅没有思想压力,而且乐意改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进行语文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3.灵活敏捷的语言表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不论是在维持课堂秩序还是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都要恰当、灵活地运用语言艺术,避免出现不良后果。例如,我在讲台上板书时,两个学生闹了起来,一个学生正拿着椅子扔向另一个学生,在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时,要把握好尺度,机智灵活地运用语言艺术化解矛盾,从而维护好课堂秩序。我说:“×××同学知道我在讲台上已经累了,想为我搬一把椅子,让我休息一会儿,老师十分感谢你,大家以后也要向×××同学学习,好了,你先坐下吧。”学生听到我这样说,很不好意思,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不良后果的产生。待下课之后,我将这两个学生带到办公室进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有效地化解了学生之间的矛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学会运用灵活机智的语言艺术,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良好的语言能够增进情感交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好语言这门艺术,学会运用语言艺术,将生动形象的、风趣幽默的、机制灵活的语言艺术展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廖圣河.钱梦龙教学语言艺术探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6年6期.徐悦.

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篇9

一、语言在教学中应注意准确性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结构很严密的学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把教学语言的科学性放在首位,必须要求自己的教学语言严密、准确。否则,往往会因一字之差而语义全变,使学生产歧义,甚至导致教学的失败。例如:在教“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这个概念中如果将“线段”改成“线”或“围成”改成“组成”,那么这个概念就错了!又如,在讲解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时,就要分析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比较它们有什么差别和联系,使学生具体地懂得它们的外延是相排斥的,内涵是相反的,它们共处在自然数的范畴之中。理解了这两个概念,学生对“1”和“0”属不属质数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也为今后的分解质因数奠定了基础。

二、语言在教学中应注意逻辑性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准确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周密的科学精神。例如:我在指导学生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解决问题时,我坚持这样叙述:“从……可以知道……”;或“要求……先要求……”;“因为……所以……”。长期进行潜移默化的训练,使学生也能像我这样叙述,对学生的思维和语言都是有益的。数学教师语言的逻辑性还应表现在:同一概念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必须保持涵义的同一,一就是一,而不是二。

三、语言在教学中应注意生动性

小学是天真活泼的少年儿童,用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教学语言,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幽默感,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为了增强教学语言的趣味性,我在教学中有机地引入、穿插一些小学生所喜爱的形式,如小故事、顺口溜、歌谣、谜语等等,使数学教学充满童趣。又如我在教“时、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猜关于钟、表的谜语;在讲解分数的定义时,为使学生理解关键词“平均”的含义,在讲清这一词语的本义后,我又根据课文孔融让梨的故事编成一道应用题:“孔融的爸爸买了4个梨,孔融把最小的留给自己,问孔融分得的梨占总重量的四分之一,对吗?”在学生合作讨论之后,知道这题是错误的。又引导学生再编一道符合定义要求的应用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四、语言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性

未来所需要的是创造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有意培养儿童从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教是为了不教。”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不但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而且要使学生掌握理解知识的方法,并能大胆地质疑问难,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我们的教师在读书时不仅要有较强的语感,而且要能根据需要读出所讲内容的层次、结构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如我在讲解试卷中:“2乘3的积|加上|8除以4的商,||和是多少?||”在每一意群的后面作适当的停顿,并能读出关键词的逻辑重音,因而学生听了以后就能理解,还为学生自读提供了范例。爱护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因是我们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在教学中我多用正面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例如“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题,我相信你们不用老师教就会做出来,你们愿试一试吗?”“老师觉得这道题对于有些同学来说,还有点难,谁敢来试一试?”“我相信你们能自己

想出来这个问题。”“我知道你一定能做出这道题,你再想想,好吗?”“还能不能想出更好、更多的解法?”等等。

小学课堂教学艺术篇10

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增强课堂教学凝聚力

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到教师的修养时提出了三条基本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渊博的学识,三是“术”,即高超的教学艺术技巧。日本教育家斋藤喜博说:“我认为,教育的工作同文艺一样,是追求复追求的工作,因为教师需要作家般敏锐的眼光、追求心和创作力。从根本上来说,需要有一颗信任人,热爱人的心,用这颗心去率直地观察对象、研究对象,然后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智慧和创造力,就像作家在稿纸上或美术家在帆布上创作那样构思、塑造。这就是教师的实践、教师的研究。所以我一直认为教师的工作是艺术,教师是艺术家。”作为一名教师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又要有高尚的师德和灵活的教学艺术。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师德,是指教师热爱学生。热爱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我认为关心学生的生活甚至比关心学生的学习更重要。我这里强调的生活,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经济生活,还包括学生生活中的衣食变化,因为这些变化会流露出学生的思想变化,思想的变化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长。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由于一些家长外出打工,部分儿童留守在家,还有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因缺乏亲情关怀极容易由于厌学而误入歧途,教师要关注学生,包括学生内在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

二、创造氛围,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氛围,是指教师要善于创造师生和谐共处、情感融洽交流的良好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1.用真情,营造育人情境。

常言说:感情,贵在以情感人。教师的情绪和其所创造的情境气氛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氛围。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以下三点,一要准确把握教材的感情基调,这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基础。二要准确把握学生心态的变化,这是驾驭课堂的关键。三要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要用学生的目光去看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感染、移情的作用,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质疑问难,激发兴趣。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打开思维大门的金钥匙。南宋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教学中,教师要先质疑,巧妙设计疑问,可以用有趣的问题导入课堂,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之思考并不断提出疑问,在师生的交流碰撞中得到解释和提升,学生在学习中才会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学习热情高涨。

3.探究互动,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和强调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求知,在探究中成长。在教学中我大胆实践,如讲《将相和》一课时,我先出示课题,让学生找出中心词,学生回答的中心词是“和”,我说:结合预习,谁能说出“和”在这一课里是什么意思?有的学生答出:“和好”的意思。我又??:为什么是“和好”的意思?文章中的人物有过不和好的时候吗?那又是因为什么呢?他们为什么又和好了呢?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下,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在激烈的辩论中得到了答案。

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既是引路者,又是合作者,教师要做到“引”“疏”“拨”得当。启发和激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做到: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拨,普遍的疑难问题,集体讨论解决,有争议的问题,在学生讨论后再点拨,把学习的时间留给学生,把发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4.用激将法提高兴趣。

常言说:请将不如激将。有时候教师苦口婆心的引导启发,学生就是不响应,面对这种情况,我则灵机一动,说这个问题,不会难倒我们班的智多星吧?我看看谁先举手?下面进入倒计时,五、四、三、二,还没等喊到一,学生争先恐后地把手举得高高。我力争给每个学生一次发言的机会,然后先让学生互相点评,最后我再发言,并对同学们的回答给予鼓励和肯定。

在小学阶段,学习语文要比学习其他学科付出更多的精力,因为语文要常读常写,还要背诵,所以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究授课艺术,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标志之一是看教师的授课艺术,较高水平的讲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和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相反,教师讲课枯燥无味或照本宣科,会导致学生厌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乐之者,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呢?那就要提高教师的授课艺术。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把课教“活”,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语文教学不能只限于一种模式,一种方法,应根据课文的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教师规范、标准、生动、流畅、合乎逻辑,饶有情趣的语言,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教师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有一定节奏感和旋律美,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精神饱满,兴趣盎然,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变化,起到突出强调重点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运用好自己的语言基本功还能起到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四、多元评价,减少两极分化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不仅只有言语智能、还有数理逻辑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空间智能等,有些学生可能语言智能不突出,但是运动智能非常出色;有些学生数理逻辑智能不够突出,但是音乐智能可能非常出色。我们教师习惯于用考试分数排名去衡量学生的发展,以一张试卷来评价学生,这样的评价观,使排名在后的学生感到困惑,丧失学习信心,从整体上看,会造成班集体学生的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