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艺术审美文化十篇艺术审美文化十篇

艺术审美文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8:57

艺术审美文化篇1

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抑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的繁荣。影视业必须重新建构自己的美学特征,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社会的发展使当下的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使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但审美文化的市场化、商业化发展,又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这些倾向抑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繁荣。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影视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体系,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电影、卡拉0K、mtV、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概念,多数人已无暇去浅吟低唱、品尝玩味,去细细咀嚼、推敲和寻索那些潜藏在语词和概念背后的意蕴,无暇进行精细的心灵内省和思想反刍。"形象"能够消除以往人们对待外部事物的距离感和隔膜感,例如电视几乎能将整个世界的"形象"搬进人们的客厅和卧室。精采纷呈的电视图像使观众的审美需求得到很大的满足,极大地丰富了家庭生活。

审美情趣日益多元化和视觉文化成为审美文化主流的发展趋势,不断向影视业提出新的要求,也不断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人们审美情趣的多元化发展要求影视业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审美文化品种,满足不同的审美文化需求。

当前世界影视文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已经完全进入商业化运作轨道。改革开放中的中国影视文化一方面受全球影视业商业化的影响,一方面受国内改革,特别是业内改革的影响,也越来越商业化了。商业化一方面为影视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内在的不竭动力,为影视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动力资源,促进了影视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但另一方面,一切以利润为中心的影视业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抑制影视文化多样化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即在影视审美情趣多元化的总体趋势下,也呈现出一些影视作品类型化、单一化等不良倾向,严重影响着影视审美艺术的发展,影响着影视艺术的质量提升,影响着影视文化的社会功能的健康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商业化的影响下,影视产品越来越呈现出新的类型化

观众审美情趣的多样性决定了影视制作的多样化。这既是大众审美文化丰富性的要求,也是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形态的要求。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在于鲜明生动的个性化。电影电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只有具备鲜明独特的个性特征,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学价值。歌德指出,"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的野蛮人之手也好,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的人之手也好,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①。然而,影视作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其审美情趣多元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等影视市场机制的影响。影视的产业化发展势头要求把收视率、票房率作为影视生产的重要导向。影视的市场实践证明,只有满足数量最大的一类观众群的需求,才能获得最大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而类型化的电影作品可以有效地避免创新所致的商业风险,避开文化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因素。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节目部主任米契尔·丹曾指出,一个节目的成功与否仅仅根据其在收视率方面的竞争情况,而3/4以上的新节目注定要失败。这表明,审美品味的创新意味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所以电影电视节目都倾向于模仿过去的成功作品,以保证收视率和经济效益。在收视率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氛围中,电视审美品味不迎合最大数量的观众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正如,美国电视制片人F.齐夫指出,"我们全都很了解美国公众的口味,他们需要的是消闲的娱乐品……更多文章请联系我们,我们不搞高雅的东西,我们的产品要面向最大多数的观众。他们是电视机的最大买主。他们买了电视机,啤酒商就会来找电视台了。啤酒商需要吸引的是卡车和出租车司机,普通人,他们对那些少数人喜欢的歌剧、芭蕾和交响乐不感兴趣"②。为此,好莱坞生产的电影几乎完全按照若干成功作品模式进行类型化制作,并扩展成一种全球性的影视生产模式。

在这种世界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影视圈也呈现出严重的类型化倾向。"戏说热"、"纪实热"、"宫廷戏热"、"武打热"等类型化现象层出不穷。近几年来,中国影视业发展迅猛,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审美品味的作品,如《牵手》、《围城》等,但是从总的方面看,审美品味高、艺术创新大的精品电视剧太少,而类型化、雷同化的电视剧居多,审美情调单一化现象严重。例如,我国影视圈曾一度兴起宫廷戏热,一打开电视机,粉墨登场的将相帝王、皇后公主、皇嫔皇妃,尽收眼底。其中一些作品审美品味低下,艺术价值不大。与此同时,青少年题材、工业题材、部队题材等反映边缘领域的电视作品则明显偏少。这表明,我国影视审美类型化问题也日益严重,亟待改善。

(二)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过分追求感官刺激,迎合庸俗低级趣味,致使影视文化中暴力和色情泛滥

暴力对社会的危害早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然而,它却常被影视界用作提高收视率的重要法宝。据统计,美国每10集电视剧中平均有8集包含暴力内容;每1小时的电视节目中平均出现7次暴力情境;每周电视节目中平均会出现600次暴力情境。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影视暴力内容也非常突出。这些暴力内容虽然不会立刻对社会发生消极作用,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据犯罪心理学家调查表明,大部分恶性凶杀案的制造者都热衷于观看暴力影视节目。在影视暴力现象日益严重的美国,现实社会的暴力事件也泛滥成灾。据美国司法部部长的一份声明指出,由于影视暴力的影响,、抢劫、凶杀等暴力犯罪在美国青少年中呈增长趋势。为此,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于1998年3月批准使用V型芯片技术,便于父母锁住有暴力和色情倾向的电视节目。2000年起,美国所有电视机用户都要求使用V芯片。

色情泛滥也是当今西方影视界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自从美国政府对影视色情的控制放松后,好莱坞电影的色情化倾向已经非常严重。与其说好莱坞电影在向全球传播美的理念,还不如说成是性的理念。正如科罗拉多丹佛大学的内尔森教授指出,"我们用我们以为的美污染了全世界"③。目前,美国是全球色情影视作品的传播中心。自1991年以来,色情影视作品的年产量增长了5倍。色情影视节目已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文化出口产品之一。造成影视色情泛滥的原因非常简单,仅仅源于审美品味低下和拜金主义。法国作家维尼在《一个诗人的日记》里指出:"灵感的狂热远远胜过在一个女人怀中的那种令人销魂的迷狂。精神上的享受是更长久的……更多文章请联系我们,道德上的陶醉高于肉体上的迷恋。"④影视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格并不在于的迷恋,而在于从内心深处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和对高尚情操的无限向往。希金森早在1867年就对人类审美文化的独立品格和理想境界作了深刻地揭示:"文化的意义在于真善美和造就完人,直到他把肉体的需求看到无足轻重,而把科学和艺术作为唯一值得追求的、有内在价值的目标。这种精神置纯艺术于功利主义的艺术之上,并为求得更为高尚的精神生活而安贫乐道。"⑤

在我国,影视文化中的暴力和色情问题,也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暴力和色情画面容易使人意志消沉、精神颓废、性情孤僻,对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有识之士早已对此一再呼吁,要求减少影视作品中的暴力和色情内容,但是问题一直难以很好解决。一些影视作品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票房率,肆意渲染恐怖、暴力和色情等感官刺激性强的画面内容。

(三)在商业利益的诱导下,部分影视作品越来越脱离现实而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

在1987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电视艺术节中国电影学术讨论会上,法国电影学者贝热隆指出,中国电影给予西方最深刻的印象是现实性和时代感。然而近年来,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影响,中国影视界也一度风行玩文学、玩人生的游戏哲学,从而导致影视创作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

影视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影视作品往往采用象征性的手法表现社会生活的价值结构和本质联系。影视节目如果过分倾向于通过夸张离奇的审美方式去描写脱离现实社会的幻像,不仅会使作品失去反映现实、指导人生的社会教育功能,也会误导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使他们扭曲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产生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的电影电视节目倾向于用明星、偶像包装虚假的剧情。内容一般以高度理想化的浪漫爱情故事或轻松喜悦的情境喜剧为主,情感表现往往采用极端夸张的煽情手法,从而让部分观众沉溺于虚无缥缈的"美丽的谎言"中,消磨了学习工作的意志。这些影视作品纯粹从娱乐消遣出发,情节脱离现实生活,内容夸张离奇,格调低级庸俗,不仅不能鼓舞观众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反而培养出一批追求享乐、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小市民。

因此,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方式,在艺术形式上无论如何前卫、先锋,但必须始终承担起影视艺术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弘扬影视艺术的人文精神,用正确的思想影响人,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唯其如此,才能使影视艺术真正成为寓教于乐,真善美统一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相反,如果影视艺术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合理内核,必然堕落为一种肤浅的感情消费或感官刺激。

影视文化面临危机,必须从文学中吸取精华,才有可能走出窘境,重获生命。文学的繁荣,为影视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具有共同的规律。因此,影视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学的支持。近年来,影视发展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脱离文学的滋养所致。实践证明,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使影视取得加倍的成功。无论是《乱世佳人》、《王子复仇记》、《廊桥遗梦》,或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还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都是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基础的。这些作品从人物形象到审美意味,再到理性层面,都达到艺术所应有的审美标准,都反映了艺术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因此,很容易得到观众的认可。相反,现在很多影视作品,纯粹从迎合观众的需求出发,忽略文学性的重要意义。结果使作品空洞乏味,格调低下,缺乏艺术底蕴,从而导致影视生产出现大规模的滑坡。文学之所以对影视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就在于文学作品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从影视剧作的角度来看,文学作品为电影和电视提供了优秀的剧本。由于文学与影视的情节建构技巧与叙事艺术规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具备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有些文学作品甚至等同于影视剧本。另一方面,文学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或抽象性。这种思想性或抽象性为影视作品镜头语言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并成为影视艺术丰厚的艺术底蕴的关键。

文学,作为人学,注重立足思想层面和美学层面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观照。这种观照能有效地克服影视艺术商品化造成的各种弊端。以画面为基本载体的影视艺术,如果没有影视文学的支撑,很容易陷入单纯追求画面感觉刺激的误区。以文学作品为基础改编的影视作品往往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文学艺术丰厚的人文底蕴给影视艺术以思想深度和文化品位。

综上所述,影视艺术只有以文学艺术为基础,才能获得丰富和繁荣。由于文学在形象塑造、风格建构、艺术品味、审美多样化等方面,已经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因此影视业如果从文学艺术中吸取养料,那么无异于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注释

①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01页。

②《世界电影》1996年第5期。

艺术审美文化篇2

人类的艺术审美实践是一种超功利性的精神,在一定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审美需求就得以产生。马斯洛理论将人的基本需求分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此之外还有两种需求: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求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由此可见,审美需求是人与生俱来的基本需求。所谓审美,就是感受和领悟客观事物与现象本质所呈现的美。它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和建构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并且审美以其独特的自由性,而专注于物质对象的生动可感的表现性形式,是符合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心理实践活动。审美的本质即自由。艺术是人们认识与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其目的在于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并创造生活。艺术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是人与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2]人们在对艺术美的感受中所表现出的一种永恒魅力,促使人的大脑发挥无尽的想像能力,引起人对美的感知,用来完善、补充、丰富甚至改变对象在心目中的性质,重新创造出新的完美意象形成审美共鸣。艺术审美实践是以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实践活动,审美活动主要体现在对艺术品欣赏所持有的态度的认知上,这种认知态度可以分分功利态度和实用态度,在社会发展初期这两种认知审美关系是可以分割的,只有当社会发展到人们不直接以功利和实用态度对待客体对象时,才出现了比较成熟、纯粹的审美关系。各种艺术作品呈现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心理需求,当它以具有美的品格,体现真、善、美相统一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视线时,才会以审美价值来实现以审美功能为前提的各项社会功能。由于特定的语境,两型社会文化构建体系内的艺术审美实践除具有以上内涵特征以外,它还肩负有传播、宣传两型文化思想理念的责任,在构建两型社会文化体系的环境下,艺术审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将成为一种通过艺术欣赏来感染群众、传播两型社会价值理念的活动。

二、两型社会文化构建与艺术审美实践的关系

艺术审美实践是两型社会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一切其他能力和习惯”。由此可见,艺术从来就是社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审美实践则是艺术社会化最直接的行为与表现。(一)艺术审美实践活动的发展可促进两型社会文化体系的构建人类的审美心理结构分为审美显意识、审美潜意识、审美无意识,这几个层面的结构共同作用,形成了人类的审美经验。艺术审美实践也就是人的审美心理的外在表现活动,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中有机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的发展将带动整个文化结构体系的发展。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它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意象和意境来掌握创作中的某种情感和观念。艺术审美活动是一种双向性的自由心理实践,艺术家与受众双向互动的建立,在关系建立中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心理、意志和智慧得到完美体现,观众的主体审美精神在艺术活动中也得到充分的张扬。艺术审美实践活动通过“创作——作品——欣赏”这样一个过程,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情感倾向与精神面貌,从而最终对社会生活发生多方面的作用与影响。一般来说,艺术审美实践活动具有认知、教育和娱乐三大功能,人们可以通过艺术审美获得关于社会、自然的信息与知识。正如孔子说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其中“可以观”即具有认识社会的作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即具有认识自然的作用。通过艺术来对人生、社会与历史来进行体悟,往往更加鲜明与深刻,且通过艺术来认知自然,人们更加喜闻乐见,印象也更加生动。可以说,艺术审美实践可以发挥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人们还可以潜移默化地通过艺术审美实践,使自己个人的理想、感情、追求发生变化,好的艺术作品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与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启迪思想,甚至找到榜样,修正行为。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审美实践对于人与社会的巨大影响力,如果能将两型社会的文化思想内涵灌输到艺术创作中,并将该艺术作品广而展之,人们就能够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切身感受到两型社会的精神内涵,并且产生共鸣,形成统一的社会文化价值观,从而促进与完善两型社会文化体系的构建。(二)两型社会文化的构建极大地影响了艺术审美实践的发展艺术审美实践的发展,因其具有的浓郁的精神性特质,需要个人创意、技术和包容的社会环境,而两型社会文化恰好能够营造这样的一种环境。正如前文所说,两型社会文化主张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我们以往的艺术审美环境,往往脱离了社会的物质生存条件以及这种生存条件的可持续性,沉醉在一种没有远见的视觉盛宴之中。以产品包装为例,每到过年过节,许多人家里都会堆满各种各样的礼品,如果把礼品包装全部拆掉以后,会发现产生的垃圾量真是非常惊人,里面有为了防腐防潮做的包装,更多的是为了美观而制作的包装,这些塑料、纸张、泡沫在商业的扭曲下仅仅是为了一场奢侈的表演,而实质上是体现了一种空乏的内涵。而在两型社会的文化构建中,我们应该摈弃这种不利于环保的艺术与过度的包装,而应更加考量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与人性的回归。城市景观设计应是两型社会文化最直观也是最宏大的表现,人们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审美感受直接体现了两型社会理念的物化情况。既然我们说两型社会的文化体系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那么对于城市景观设计而言,其根本的目的应该就是提供给人们一种自然生态感强且富于人性化的环境。在景观设计中,以往的设计理念往往过于借助绘画的范畴来评估其水准,片面强调“如画”的美学效果,片面强调视觉审美,强调视觉审美的霸权,而偏离对景观的全面理解,这是对自然、对生态的粗暴践踏。[3]在两型社会的文化理念下,城市景观中的自然环境应被体验为“环境”而非景色,即审美主体与客体不应是隔绝式的,而是身处其中式的。只有消解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两者才能有更好的互动,人与自然才能够和谐共生,进而实行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的两型社会。

三、两型社会文化构建与艺术审美实践的双赢

艺术审美文化篇3

关键词:审美文化产业发展艺术设计教育

一、审美文化释义及其基本特征

在西方,“审美文化”并不是一个什么新概念,它在工业革命时期的19世纪就已经出现了。当时,西方文化和艺术正受到工业革命和商业化大潮的冲击,受到世俗化和消费化的侵袭。正是在这种情势下,西方文人学者开始关心和论证“审美文化”的真正含义。英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把艺术作为文化的核子的文化”的观点,美国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的观点,欧洲大陆学者提出了“审美文化即文化的各个领域(道德、认识、艺术)在审美原则下融合的文化”的观点。其中,当时的英国皇家督学阿纳尔德对文化的定义最为权威,他认为:“文化就是通过学习人们迄今所想出的和所说出的最好的东西而达到人类自身之完美的活动。通过这种学习,人们就可以用新鲜的和自由的思想之泉去冲洗掉自己陈旧的观念和习惯。”根据阿纳尔德的解释,所谓完美,就是“在一种和谐完美的标准的指导下,达到美和智慧的结合。完美是通过良好的修养而达到的特性”。这种“文化”所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完美,还包括整个人类的或整个社会的完美。很显然,这种文化正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审美文化”。

二、审美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审美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在我国悄然兴起。这些产业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的,包括衣、食、住、行、用等生活的各个层面,主要表现在广告媒体、手工艺设计、建筑艺术设计、时尚类设计、电影、游戏软件、音乐、图书出版、旅游产品等审美文化产业方面。

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起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益高涨的经济形势引发了我国审美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成绩,带来的最直接的结果主要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活条件的改善,物质生产的极大满足,必然会促进精神方面的强烈需求与消费。不仅如此,科技发展、时代进步,人们对文化产品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美的要求,而过去的文化产品由于品种稀缺、质量不精、面貌不美,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优秀文化产品的进一步产出。因此,特别是近十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极大地促进了媒体设计、时尚设计、软件开发等各种审美文化产业的兴起,并通过它们创造了很多全新的、特别适合大众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满足了国内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国家开发了文化产业,同时也是在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国内现有资源,研究中国经济持续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体现。

(三)文化产业内在条件的厚积薄发。随着经济的发展,艺术等审美文化品类经过了多年的原始积累,在采用先进传媒技术、吸收外来经验、拥有一定人才储量、促进本国艺术发展等方面已经具备了可以形成产业化的内在条件。无论广告业、房产与建筑艺术,还是电影、音乐等,都比过去有了极大进步,都为审美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做好了充分准备。

(四)国外文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价值观、审美倾向等意识形态。在当前,良莠不齐的文化产品充斥着我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而国内文化市场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健全的现实与新兴科技技术不断要求创新的内在矛盾,为文化产品改进、繁荣、丰富多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种审美文化产业在重重压力下悄然兴起和运作,尤其如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正蓬勃兴起,并不断打造形成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链,推动了文化品市场的效益产生与经济发展。

三、审美文化产业对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

审美文化所形成的各种产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自然是积极、促进的。一是通过丰富的文化产品繁荣了大众文化市场,满足了当前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为经济继续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文化环境。审美文化产业通过艺术创意和市场的结合,生产出大量高质量的像电影、电视剧、游戏、图书等精神产品,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为稳定社会,提高国民素质,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市场机制的引入、产业链的构建本身就是对文化艺术生命力的一个检验。借助文化市场内部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会“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可以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共同发展,赢得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繁荣局面以及更多的经济利益。审美文化产业与传媒、出版、发行等产业密切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更多的行业受到促进,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三是能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实力和外部形象,从而对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让优秀的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自古就是文明国度,对世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今天中国的文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高端产品的匮乏,而一些低劣艺术品污染着人们的心灵,也或多或少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这成为引发社会不和谐状况的一个诱因。近年韩国电视剧的热播,以冗长、琐碎但适合中国人当前精神需要的简单剧情、美丽的画面和演员俘虏了不少中国观众,不仅击败了一些中国电视剧,还引发了对韩国泡菜、服饰、美容、餐饮乃至图书音像制品等许多方面的流行消费,这不能不说是韩国人审美文化产业精心创意、精心策划的结果。因此,大力发展中国本土文化产业乃是当务之急。四是审美文化产业可以促进艺术本身的再发展和艺术人才潜能的进一步挖掘。我们的社会将逐渐形成重视艺术欣赏、认同艺术创新、强调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的才能潜力得到更多开发的局面。

四、艺术设计教育在审美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与对策研究

艺术设计教育属于文化范畴之一,审美文化产业的崛起与重要性给艺术设计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任务和重新对其审视和调整的可能。它要求艺术教育及时调整办学理念与方法,面向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独特创造力的人才,创作出更多适合国民需求、提升国民素质、为国民乐于接受的文化作品,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促进文化市场繁荣。

(一)在艺术教育的办学理念中要融入较强的市场意识。这种意识是指研究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的意识。艺术本身是一种对人的内在精神(性情)的抒发和表现,是非常讲究自我、个人化、个性化的。当然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纯自我的表现,而是小我之中有人类大我的共同情愫与喜好。审美文化产业化,就要求将这种个人化的艺术表现进一步提升,在更广泛的受众心中形成共鸣,占据文化市场,产生经济效益。这同样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中要重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审美习惯等,在创作出发点上有一个角度的转变,即从研究表现自我,转变为研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美国是文化创意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研究表明,其创意产业是当今极具活力并带有巨大经济收益的产业,其文化产品成为美国最大宗的出口产品。好莱坞电影大片的外销、音乐人唱片的热卖、畅销书籍的传播、精明的传播人士的策划,使美国文化走向世界各个角落,拥有众多消费者。这些成功都是对消费需求、心理、审美等深入细致研究的结果。研究消费者、研究市场并不意味着艺术设计教育完全成为市场导向的奴隶,只是更强调教学与实际(市场)相结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市场营销学强调市场是细分的,不同的受众孕育不同的市场,同样,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要根据学生个人特长适当细分,引导那些善于研究消费者心理需求、审美品格,善于将其表现传达出来、适合从事审美文化产业的部分学生与市场接轨;培养部分擅长策划选题的学生,能够将市场需求和艺术表现联系起来;也允许不适合从事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部分学生转而投入艺术研究领域。总之,办学理念更能体现尊重人、不一刀切的科学性。这是因为,市场对艺术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的要求与期望,本身可以促进艺术内在的发展,但过度追求文化艺术的产业化,会阻碍艺术本身的丰富与繁荣,也不利于人才成长。

(二)在艺术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意能力。文化的产业化就是要将创意、创新出来的文化作品加工出来并加以推广传播,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审美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一是要在机制上鼓励学生标新立异、认可肯定学生的创新之作、大胆尝试,也要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兼容环境。二是丰富完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和措施。可以引入企业投资,创建利于学生发展的设备、仪器、场地、资料库等,使学生多听多见多经历,丰富其人生阅历,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拥有更细致更深刻的感知和表现力。三是课程设置应更宽厚深广。艺术各学科之间虽有差异,但也有相同之处。人们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音乐、绘画、雕塑、戏剧、摄影、舞蹈、电影、书法、文学等都可以互相激发、相互促进。艺术设计常常可以从相关的姊妹艺术中获得灵感、启发出好的创意。因此,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中尤其要重视文学课程。题材不同、主题相异、体裁多样的文学作品是对一定时期文化心理、哲学思想、生活状况、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缩影、记载,它给人无穷的创意启发和借鉴。美国迪斯尼就是“一切从一只老鼠开始”,建造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市场,这其中包含了人类多少智慧和想象。

(三)艺术设计教育中注意在借鉴外来文化各种流派经验时,要加强对本土文化、民族特色元素的传承和创新改变。艺术特色、独特性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为了保持特色,很多艺术设计专家去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俗独特的地区写生采风,甚至接近原始部落、接近大自然,目的只有一个:找到能够表现生命活力的独特原创的东西,才不会使自己的作品被轻易替代。一味模仿西方技术与风格,会使我们迷失方向,丢失自己可贵的特色。我们应坚守中国文化的沃土,并加以创新和改变。中国文化自身有深厚的哲学思想体系,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和的思想、仁义宽恕、中庸调和、追求浩然正气;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超脱、辩证对立转化、追求自由、讲究参悟、返璞归真、热爱自然以及禅学的悟道思想等一些积极的方面对艺术设计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像中国绘画讲究妙在传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讲究神韵、讲究写意,正是传统哲学思想对艺术表现的影响所至。中国还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人给我们留下无数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诗作,这些也都成为建筑园林景观甚至房地产开发设计过程中追求的效果:如讲究“小桥流水人家”,讲究“清泉石上流”“鸟鸣山更幽”的优美意境。许多动人的神话传说成为壁画、雕塑作品表现的题材,丰富多样的戏曲曲目,还有绘画作品、雕塑、古典建筑等等,都给世人进行艺术设计留下无穷创意的源泉。从绘画、音乐,到建筑、园林、景观,再到广告设计、电影艺术的传达,无处不在。就连美国的动画设计选材也从中国古典文学形象花木兰的故事中寻找创意元素,拿来再造,使花木兰成为世界知晓的形象。从某种角度说,艺术设计是创作个体哲学思想的艺术表现,没有思想做内核的艺术设计,其生命力是脆弱的。艺术设计教育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还要加以创新、发扬,才能突出本土特色,契合中国人的审美欣赏习惯,满足其精神消费需求。不仅如此,当我们的艺术作品走向世界的时候,这种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线条、色彩、声音、画面也正是吸引异域人们的重要元素。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审美文化的产业发展输送所需人才。

综上所述,审美文化产业作为新崛起的产业,期待着高校培养输送大批所需人才,它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也会在不断调整适应过程中,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更高创意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本身的腾飞,为社会和谐进步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潘知常等.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马龙潜等.经济知识与审美教育[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艺术审美文化篇4

剪纸艺术凝聚着我国劳动农民的智慧及创造力,受民族、生活习惯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剪纸艺术风格及表现特点也存在各异,如北方剪纸的艺术特点体现为纯朴、豪放、粗犷等,能鲜明体现地方的人物体征;而南方剪纸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为工整、明快、柔美、巧妙等,具有较强的工艺性、装饰性。我国剪纸基本特点主要是写实和变形的相统一,是作者基于自然认识,并结合自身的传统审美观及主观情感创作而成。意象造型中物象的表现必须要做到活灵活现,并结合作者的主观情感进行优化,以使意象造型更加鲜明、形象、生动。

二、文化精神

(一)祈祥纳福,应节之兆

剪纸艺术中很多有吉祥的寓意隐喻或吉语的谐音,通过托物寄意的手法,能唤起人民情感上的共鸣。其中,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点。(1)形象表达。用比喻手法将动物、花草等比作一种吉语或愿望,通过鱼、桃子来体现人民对幸福生活、年年有余及健康长寿等愿望的追求,另外还有将鸳鸯比作夫妻、牡丹比作富贵、麒麟比作早生贵子及竹、兰、菊、梅比作四季等;(2)谐音表达。通过用寓意的谐音或吉语组成动物花卉图案,体现人民对美好愿望的憧憬,如图1中莲花与鲤鱼,可体现出“连年有余”的愿景;或鸡羊比作“吉祥”、玉如意和海棠比作“金玉满堂”等;(3)文字表达。通过将我国特有的汉字书法结合剪纸艺术,直接表达人们的祝愿幸福、吉祥、安康的愿景。如图2中的大福字及四个“花开富贵”的字样直接、形象地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花开富贵等愿景的追求。另外,还有新婚嫁娶中的“囍”、喜花中的“寿”字等,均是将文字与花卉等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将文字与自然景观组成的吉祥图案,不仅主题鲜明、造型美观,且能充分体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及想象力。

(二)婚姻爱情

在剪纸艺术中,还有很多内容反映出人类婚姻及繁衍的内容,如以鱼、莲为主的剪纸艺术作品“鱼吻莲”、“娃娃坐莲”及“莲笙贵子”等内容,都是体现古代人民以鱼比作男、以莲比作女、以笙比作生的精神文化寓意。

(三)民间故事、传说的体现

在剪纸艺术中,还有一些内容的取材主要来源于人民所熟悉的故事及传说,以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神笔马良”、“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这些传统民间故事、传说通过剪纸艺术的表现手法,使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四)民间传统习俗与文化的体现

剪纸艺术作为符合我国民间习俗、文化的重要艺术表达形式,其能体现出我国民间的生活背景及文化背景。如我国每年的春节期间,人们将新剪的窗花、字体张贴在窗户、墙壁、粮仓等;又如正月十五元宵节贴灯花,以体现人丁(灯)兴旺的愿景;五月端午一葫芦贴在门口,以体现灭害消灾的愿望;七月七日乞巧节,剪“牛郎织女”,渴求美满姻缘;八月十五中秋节,剪“兔儿爷捣蒜”、“嫦娥奔月”等,则象征着合家团圆、幸福美满等。可见剪纸艺术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传达着我国民间的生活气息,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完整、丰富的内在精神,通过将这些题材与内容相结合的剪纸艺术,使我国传统精神文化在剪纸艺术中得到充分体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沉淀及延伸。

三、剪纸艺术的审美内涵

剪纸作为一种特殊的工艺品,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以其外在形式烘托格调、气氛等表现情感,以起到潜移默化影响与感染人的作用。通过结合人们对美好的愿望、理想进行创作,不仅有鲜明的形象图案,还具有非常深刻的寓意及审美内涵。这些内容都是极为丰富的,也是百姓生活中经常见到、听到的事物,都是围绕着祈福求祥、花好月圆的美好愿望和理想展开创作的,既有鲜明的,又有深刻的寓意和审美内涵。

(一)审美情感的体现

在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在剪纸艺术中提炼了大量的文化符号样式,如“鸡”可作为阳性及生命的象征,金鸡报晓,则意味着光明来临,万物复苏;由如“鱼”,“鱼”的寓意、内涵比较丰富,由于鱼的繁殖能力比较强,在剪纸中可寓意出“多子多福”的内涵;另外,在我国春节墙纸中的,“鱼”可体现出“年年有余”的内涵。如“八仙庆寿”“百蝶贺寿”等剪纸内容,则寓意着多寿多福的内涵。通过丰富的图形、文字结合,从而反映出人民的情感生活,同时表达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剪纸艺术还蕴藏着我国劳动农民的美好情感,人们通过剪纸艺术,无论是作者,还是欣赏者,都能从中体会出文化内涵。

(二)意境美的表现

剪纸艺术的意境美审美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人与自然共存的内涵。在创作题材上,根据人的审美感受采用象征寓意的手法,以对自然界及人最富有表现价值的方面体现出来。在材料运用上,作者以朴素的生活经验作为出发点,并结合人民美好愿景在材料中体现出来;(2)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的原则。这种审美观念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就是实用与审美的相统一,通过形式各异的剪纸,体现出我国民族文化美善相兼的寓意及内涵。而且,剪纸艺术不仅体现出作者的审美理想及动机,还能体现出剪纸在生活中的实用性,通过以美丽的图案、文字等有机结合,从而构成我国民间丰富的视觉文化及民俗文化内涵;(3)浓郁的写意内涵美。民间剪纸艺术通过将形式表象的感官渲染及符号,寓意传达的生动融合,使剪纸不仅具有较强的客观实用价值,且可寓神情于物象中,不仅构成了生动、形象、优美的写意意境,还体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另外,部分优秀的剪纸艺术还能将画面以外的诗意、意境融合在一体,不仅有着丰富的视觉意境,还能体现出音韵意境的内涵;(4)整体韵律美的内涵。在民间剪纸艺术中,应具备强烈的整体韵律美。在形象上,要求剪纸在外在形式的多样统一,要求剪纸的形象生动悦目及和谐统一。在色彩上,应以单色强调画面的整体感及画面,并在材料上将自然质朴的视觉质感和色彩、形态等有机组合,从而构成了整体和谐。如图5,无论是外观上、色彩上,还是整体结构上,通过“百雀争鸣”的手法展现出强烈的视觉质感及整体韵律美。

四、结束语

艺术审美文化篇5

[关键词]楚文化绘画艺术浪漫审美

居于江汉流域的楚文化有着极其复杂的构成但又自成一体,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之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不但吸收了北方的殷周文化,同时也吸收了南方蛮夷文化,但在其气质上则更接近于殷文化,与周文化相比有着更多原始宗教色彩和天真的自然气息。它主宰了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是一个包罗万象、琳琅满目的世界。这种文化气质决定了楚艺术图式不是偏向理性的、写实的,而是偏向情感的、想象的。它既不像周艺术那样凝重、庄穆,又不像殷艺术那般狰狞和威严,它是狂放而奇诡的。那些神秘怪诞的复合造型,充满了无拘无束的想象,完全是一个充满了原始野性活力的世界;那些飞扬流动的纹饰,洋溢着浪漫的激情和充沛的生命活力,完全是一个富于抽象意味的动态世界;那些繁富艳丽的色彩,浓烈鲜明,和富于装饰性的配置相结合,产生了极为热烈而又神秘的效果,使原始野性世界笼罩在一片神秘、绚丽、热烈的氛围中。这一切显现出了楚人卓越的创造才能和艺术智慧。

一、激情浪漫异彩纷呈――造型装饰美

楚艺术作为楚文化的物化形式,它显示了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的特殊性。楚文化无时无刻不对楚艺术造型形成一定的规约,这种规约是形成楚艺术审美特征的内在根源。楚艺术作为楚文化活动的结果存在,体现了楚文化的强大作用力及其传承性、稳定性。就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来看,恒定的艺术创作观念导致了特定的审美创作选择,保持了稳定持久的题材、形式、色彩和造型。当特定的观念作为表现主题进入造型活动中时,它便与审美主体对现实事物的感觉相联系,使现实事物那些与观念表现要求相关的形象特征为审美主体和选择,楚艺术造型也遵循着这种一般的艺术规律。

在楚文化绘画艺术造型的符号中,有着大量写实而生动的形象,它向我们展示了楚人生活的绚丽画卷。楚人模仿意识主要物化在各种类型和材质的符号中,它已成为一种具有“投射”和“呈现”能力。楚人在模仿意识的驱动下,寻找令人赞叹的模拟自然物象的方法,形成了具有写实性审美特征的各种具体形态。以绘画为例,许多作品以一种诙诡谲怪的虚幻色彩刺激、征服我们的视觉,透过这层虚幻的色彩,我们发现楚人对结构的把握准确的原因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两幅楚帛画的主要人物形象依照生活中原型来描绘,人物的结构、动态、比例关系把握得准确得当;人物的头、颈、肩、手、腿之间的构成富有动态感;侧身而立的姿态和关注的神情使图像结构既虔敬又安详自然,充分显示了写实性审美特征的魅力,不仅在单体结构的把握如此准确,而且在整个场面结构的处理上,也力求接近原型。

二、神将化合变出无方――组合形式美

把客观事物经过人的主观思维组合加工,创造出更能表达人心愿的新形体,至今仍被人们借鉴。组合形式有:人首蛇身组合、人首鸟身组合、人和植物的组合、动物和动物的组合等等。

楚人特有的原始宗教氛围激发了楚人的情感,也激活了楚人的想象力。楚人凭借“无羁的想象”,把来自现实的若干自然形体以一种特定的方式组合起来,并赋予某种神秘的含义,这种自然形体在局部的表现形态上虽然是实在的,但新的复合体已经超越了各种形体的自然性质,从而带上浓郁的神秘色彩。

在数以千记的楚漆器中,虎座飞鸟和镇墓兽的造型具有典型意义。作为随葬器物,镇墓兽造型各异兽的造型组合了各种动物的形象,既有天禄、麒麟、辟邪,又有龙、虎、蛇等,然后将他们与鹿角组合,形成一个个具有威慑力的怪诞形象。具有虚幻意味的是,楚人巧妙的利用鹿角向上伸展、向四周扩散、辐射的抽象形式以及灵动多变的视氛围,来渲染神秘的氛围,以加强镇墓兽这一神怪的超自然力量。角的张扬、兽体的灵动与方形底座沉实的体量相互发生,共同显示强大的动感和力度,让人真实的感受到这个虚幻神怪的魔幻力量。

虎座飞鸟是楚器中常见的造型,造型可分为虎座飞鸟(图1)和虎座鸟架鼓(图2)两类。鸟的造型一般是长颈、长腿、曲颈昂首、尾翼短小上举,形态呈流线形,双足立于一只伏虎背上,双翅做展开状,背上还插有一对张扬的角,使整体造型产生轻灵的升腾感和虚幻感的同时,显然也为欣赏者创造了一个无限辽阔的意象组合,总有一种荒诞不经的虚幻色彩,某种难以确知的神秘意义支撑起整个虚幻的形体,是楚人对国家强盛的祈祷,人们领略到了一种神奇的魅力。

荆州李家台4号楚墓出土的盾牌上的纹样,是人和植物的组合,同类形象还见于鸳鸯器盒上的彩绘图案(图3),左边的人像也是人与植物的组合。前者是图腾性质的装饰图案,后者是巫术性质的情节性绘画,二者都有强化对象“神性”的意味。人的形象借助与植物的魔力而具有神灵的特征。

在楚艺术中还有大量人鸟组合的形象,长沙出土的一面铜镜,纹刻着三个有翅赤身的飞仙羽人,我们考虑是人鸟一体的组合形象。鸟在巫祭仪式上往往充当巫师通天的助手,翅膀被看成是一种具有神性的东西,因此,人的形象借助于鸟的造型也较为普遍。楚巫在对“天”的向往中,借鸟翅使自己转换成神祗的形象。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墓葬有的祥兽和瑞鸟的组合造型。由虎、凤、鹿角三部分组成。虎为底座,昂首伏踞;虎背上一只引吭而鸣、展翅欲飞的凤婷婷而立;凤的背部又生出一对色彩斑斓的鹿角。器身由红、黄、赭、银等色分别为羽纹和虎纹。造型生动别致,雕刻艺术精湛。虎、凤、鹿分别为威严与祥和的象徵。这种三合一的立体组合形象,是人们心目中的守护神,给人以安全、祥瑞的感觉。学者以为它是古代凤神飞廉的造像或者是楚人灵魂升天的引导神。

楚绘画在构图、罗列物象时也表现出组合的特征。楚帛书上的图像(图4)、楚帛画中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能并置的,但在楚人的艺术世界里,却和谐地共置一处,具有神性的物象,如龙、凤等成为人可以驾驭的坐骑。这类审美意义在于,以特殊的形象构成方式塑造了一个虚幻的空间,这个空间“作为完全独立的东西而不是实际空间的某个局部,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不论是二维还是三维,均可以在它的各个方面上延续,有着无限的可塑性”。时越两千年,综合自然形体的造型方法在现代艺术中仍存在,而且还有发展,特别是现代绘画形式,一反传统的定点透视法,采取移动视点、综合空间、综合特征这种原始造型方法,给我们的视觉以莫大冲击,为现代艺术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三、华彩染缯深而繁鲜――色彩和谐美

楚文化绘画艺术的色彩观及其视觉表现,是春秋战国时期一道亮丽的风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楚文化绘画艺术普遍流行惊采绝艳、绚丽斑斓的色彩美,不仅讲究对原色的运用,着意对色彩纯度和明度的强调,善于大面积的平涂设色,而且对五彩的配置也很讲究,追求艳丽、鲜明、繁富、华美的色彩效果。楚文化绘画艺术的色彩处理,不受程式约束,它追求大的色彩块面的对比,更加装饰化、理想化,注重微妙的色彩变化。楚艺术用色特征:

一是偏爱暖色,注重对比。楚艺术喜用色彩鲜艳亮丽的暖色,特别是对红色情有独钟,这种偏好强烈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楚漆器中大量利用红、黑两种色漆,继承了我国早期漆器的主要色彩。红漆鲜明亮丽、黑漆深邃沉静,包容性强,红、黑两色在现代器艺创作中被广泛运用。楚人钟爱红色最主要的原因,是古代楚人的习俗有个突出特点――“尚赤”,它源于楚人的远古图腾观念和祖先崇拜意识。赤为火的颜色,象征南方,系生命之色;而黑色则是指北方,红黑二色有阴阳调和之意。在战国楚漆器艺术中,以红黑色的强烈对比为主题基调,在此基调上敷陈五彩的作品,艳丽、缤纷、斑斓,心灵的震撼与感官的享受奇特地融为一体。这种色彩取向创造出一种极为热烈、丰富而又和谐统一的色彩效果。更为重要的是,红色的运用也是楚国社会等级和地位的重要体现。

二是杂陈五彩,追求绚烂。楚人对色彩的运用,除了注重红、黑二色的整体把握,还注重用多色配置来渲染氛围,追求绚烂富丽的装饰效果。以丧葬用器为例,楚墓出土的棺木,虽然墓主身份等级各异,但棺木都要用红、黑二色涂饰。一般“内壁遍髹朱漆”,外表“先抹0.2-0.4厘米厚的漆灰泥,反复打磨平后,遍髹一层黑漆,再在黑漆上先遍涂一层红漆,然后在红漆上用墨、金等色绘成异常繁复的图案”。其设色和做工颇为讲究,在红漆底上,以黑、黄色漆勾描和平涂,大面积的朱色把黑、黄二色绘制的纹饰衬托得富丽堂皇。楚人的生活用器和工艺品的色彩比漆棺装饰生动明快了许多,洋溢着浓烈的生活气息。曾侯乙墓出土的彩绘鸳鸯漆盒以黑漆为底,以红、金色描绘鸳鸯的外部器官和羽毛。荆州楚墓出土的木雕彩绘座屏(图5),通体髹黑漆,再施以红、绿、金、银等色,绚丽夺目,其中绿色甚为鲜明。在色彩搭配上,楚人别出心裁,标新立异,表现出一种追求装饰化、理想化的趣味,这也是人们感觉楚纹饰浪漫的原因。在色彩的大感觉上,楚人既追求大块面对比,又注重微妙的色彩变化。荆门包山楚墓出土的《车马人物迎行图》,以黑漆为底,用色繁复,有朱砂、褐、赭、土黄、翠绿、石绿、蓝、白等色漆,运用平涂、线描与勾、点相结合的方法,印象和一种隽永的生活趣味。

三是巧用间色,色彩和谐。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普遍流行“五色”审美观。《考工记•画缋》中指出,青、赤、白、黑、黄为正色,其余为间色。这些色彩有特定的象征意义,起使用有明确的礼制规范。从现代色彩学观点来看,青、赤、黄是三原色,黑、白、灰是三非色,间色由原色产生,原色和间色又产生复色。这些色彩观念和色彩原理在楚艺术中都有体现。

在楚器物上,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临近、类似色相构成方法的运用,如蓝、翠绿、灰绿、褐、赭、金、银、紫、土黄、浅黄、暗红等,尽管蓝、绿等色不在“五色”之内,在实际运用中,楚人可能将它们算在“青色”系中。楚人对“间色”的配置,也有相当程度的水准。楚人常用的土黄、浅黄、暗红、紫、翠绿、灰绿、褐、赭等色相,实际上是由五正色两两相配所得。楚人知道,邻近、类似相之间的差别较小,对比较弱,具有调和性质,容易取得统一,由此构成的色彩基调一般显得单纯、柔和。这种间色的巧妙运用在楚器物装饰上比比皆是。

在楚文化绘画艺术中,我们常常能感受到一系列神秘古怪的意象组合,镇墓兽、鹿角立鹤、虎座凤鸟、帛书上的神怪、帛画上的时空一体、漆绘上的人神杂糅、织绣上的龙蟠凤逸、青铜器上斑驳陆离的色彩和攀附兽等等,这正是楚人精神上“无碍于物”,“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大自由、大解放的生动体现。

因此,楚人的自然观实际上又是一个人格化、精神化了的自然观。楚美术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的人性,同时又是一种群体化的生命感,是将自我融化于任何事物、环境之中,与一切众生往来的泛我精神。这种泛我精神,归宿于天,归宿于自然,其审美理想自然是“自然而然”。这种对自然美的主张和不设不施的审美思想,也内含了对于自然的亲切、崇敬、和顺的态度。鉴于这种态度,楚人在艺术创作中,总是以一种积极参与、主动投入的精神,把自然放置在心中,并以充沛的想象力去重塑一个个生命力焕发的世界。所以它貌似主观,实际上也很客观,因为客观世界不仅是充满生命力的,而且是与人的生命力相通的。这种艺术精神对于后来中国艺术意境的开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祖龙.楚美术观念与形态[m].四川出版集团,2008.

[2]苏珊•朗格[美].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曾侯乙墓[m].文物出版社,1989.28.

艺术审美文化篇6

关键词:雕塑;差异;中西方艺术

中图分类号:J3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3-0079-03

如果说历史是人类谱写的一部气势宏伟的交响曲,那么雕塑艺术就是其中一部精致而独立的乐章。雕塑是造型艺术种类中最早出现的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建筑艺术以外的另一种表现实体空间的艺术。雕塑是有三维空间的由人类创造的存在于实际空间的立体形象。像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罗丹的《思想者》、中国的四大石窟、兵马俑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雕塑永远表现动态,甚至完全静止的雕像也被看作具有一种内在的运动,一种不但在空间、也在时间上持续的伸展的状态。人们可以从这一瞬间的造型中想象静态向动态的转变,想象行为的连贯,持续的活动过程,从而体味出它的活力和精神,体味出它的冷冰冰的物质材料后面的体温和感情。雕塑是可视的、可触摸到的并能反映一定意识形态及较高审美意义的实体。雕塑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根植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上的一颗常青树。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大最鲜明的文明。尽管两者都产生于奴隶制和封建制这同一种社会基础上,都受制于人类思维发展和文化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但由于社会历史条件、文化传统、民族审美心理的差异,故而在雕塑艺术上形成两种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一、题材差异

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中国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文明,使人与自然及生态系统始终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因而中国早期雕塑题材以动物为主,《四羊方尊》、《莲鹤方壶》等就是其中的杰作。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宗教佛像也成为中国传统雕塑的表现对象之一,最有名的当推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和敦煌石窟这四大雕塑群,此外还有大量的寺庙造像。同时在中国厚葬习俗的影响下,君主及达官贵族大势修造陵墓及陪葬品,使得陵墓雕塑成为中国雕塑艺术上的又一珍宝,最具代表性的就属秦始皇陵的兵马俑。

对比之下,西方的社会基本上是一个宗教性的商业社会,城市化的生产培养了西方人的外向性和冒险性的性格,再加上海上,陆路交通发达,同东方交流广泛,这一切都有利于科学、文化和艺术的发展。神话传说是两方雕塑题材之一,如希腊人认为每一种自然现象都是神的力量显现的结果,人和神是同源的,神就是人最完美的体现,神同人一样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不同的是他们长生不老、神通广大而已。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产牛了关于缪斯、阿波罗为主神及其统率下的缪斯的神话。

对人体美的表现也是两方雕塑家们的又一题材。体育竞技和大型的敬神是古希腊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竞技大多以身体的方式进行,这也许是为了在竞技比赛的同时显露强悍,优美的体型。这种社会风尚的流行无疑给雕塑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观察和创作的环境,给比赛胜利者雕像也成为雕塑家的一项任务。如米隆的《掷铁饼者》。

二、精神追求上的差异

在中国人看来,主体与客体相通、感性与理性共融,视“天人合一”为宇宙观核心,相信天人感应、天人相类。这种思想的必然结果即自然的入化和人的自然化,确信人们心中所要抒发的东西,都能在宇宙世界找到相应的事物,并以其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汉代霍去病的陵墓,墓前有十多件石雕,如马踏匈奴、跃马、卧马、卧牛、伏虎、野猪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马踏匈奴》。为了表现霍去病的赫赫战功,作者别出心裁的雕造出一匹气势轩昂、庄重雄强的战马,马的神情果断沉着,仿佛在时时刻刻警惕着,防止被踢翻在地的匈奴败将挣脱而逃,体现出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坚定意志。虽然没有直接雕造霍去病的形象,但是通过《马踏匈奴》整个作品不难体现他的品格与精神,使人联想到英勇无敌的青年将军,似乎听到击败匈奴的胜利呼声。其它石雕也分别体现出将士们不顾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

《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所乘六匹战马的雕刻形象,艺术家概括地塑造了六骏的立、行、奔、驰的健美姿态,并显示六匹骏马那英勇而温顺、刚毅又善良的性格。造型饱满剽悍,神韵充沛飞扬,层次转折有力,在外光映射下富于变化,具有节奏感。雕刻的是马反映的是人,象征唐太宗李世民的品格,歌颂了李世民的伟业丰功。

除了表现人的精神品格和功绩外,也成为体现当时统治阶级权力的载体。例如清代十三陵,墓前的石象背加鞍鞯,上托宝瓶,头施笼佩,四足平衡,完全依照皇帝的仪仗,其寓意为“太平有象”――动物失去了自身的个性特征和活力,成为皇权的象征。

以上以物喻人,“天人合一”的例子在中国雕塑艺术中举不胜举。而西方则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突出了人的意志。西方雕塑的表现题材基本上是以人体为主,就算是神话人物也是以人为衣钵,体现人体的美。每个时代的雕塑家几乎都共同关注人体与精神的统一。如古希腊雕像就是通过人物整体,在单纯与静穆中显示出一种理想的美。黑格尔说过,“希腊民族性格的特点在于他们对直接呈现的而又受到精神渗透的人身的个性具有高度发达的敏感,对于自由的美的形式也是如此,这就使得他们必然要把直接呈现的人,即人所特有的受到精神渗透的躯体,作为一种独立的对象来雕塑,并且把人的形象看作高于一切其他。形象的最自由的最美的形象来欣赏。”①(注:参见[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上册),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8页。)

三、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雕塑是三度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雕塑品的实际体量与绘画的虚拟体量从视觉感受上是不一样的,绘画中的虚拟体量要达到雕塑的实际体量是完全不可能的,这也就是雕塑魅力所在,它以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是其它艺术形式无可替代的。

作为精神的实际存在,西方人体雕塑在“理念”世界的支配下具有了自身的独立价值,它不是凭借自然景物的烘托,而是凭借光线与阴影的变幻以展现形体的空间实在性,因此西方人体雕塑是严格意义上的空间艺术,在20世纪以前,希腊雕塑的物理性的立体空间概念,成为西方雕塑家共同参照的范式。

中国美学突出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艺术家们共同追求着那种“天地浑溶一气,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以似之”的境界,营造着“往不复,天地际也”的独特空间。北京天坛的圜丘面对着一片虚空的天穹,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反映出中国人与生存方式密切相关的时空互渗的空间意识。因而中国的雕塑往往不是以孤立的实体出现的,而是尽可能采用“借景”、“虚实”等种种方式,以求与自然景象合为一体。那些石窟造像多是通过背景热烈激昂的雕绘故事的陪衬和烘托,而显得更加宁静和睿智,从而弥补了独立的圆雕在表现空间容量方面的局限性,构成了一个空间形式包含时间节奏和动感的艺术世界。唐代的帝王陵墓所确立的“以山为陵”的体制,使陵墓、陵前雕刻与自然起伏的山势巧妙结合,令观者“身所盘桓,目所绸缪”,西方那种瞬间直观把握的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

除了空间表现手法上的差异,中国雕塑以写意为主的表现手法与西方雕塑的写实性表现手法也形成反差。由于中国雕塑很晚才与实用美术真正分离,在漫长的岁月中,雕塑大多只是实用美术的一种装饰手段。装饰不求再现,只追求表现物象,因此形成了中国雕塑不求形似,只求神似的特征。不讲究描摹写实,在塑形上注重写意传神,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神似胜于形似”,这种中国式的美学观念可以说贯穿了整个古代雕塑史,即使有时表现出一定的写实性,也只是比较细微而已,在本质上依然属于意象性造型。正因为中国艺术以表现、抒情、写意见长,追求艺术意境,中国古代雕塑也具有浓郁的东方情调和意境特色。“所以汉代那些女陶俑会有着细柔的腰肢,有着如盛开的喇叭花一样美丽形状的裙裾和翩翩起舞般的拂袖姿态;所以敦煌北朝的彩塑佛像会有着不可言说的微笑,并且在这微妙的笑容中透露着内心的智慧和远离尘世的洒脱风采;所以敦煌唐代的彩塑菩萨会有着如血脉在流淌搏动的肌肤和薄如蝉翼的透体天衣;宋代晋祠的彩塑侍女会有着美人鱼一般的身段。”而我们在欣赏的时候,必须使用我们本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才能够真正感觉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

而在西方,就雕塑而言,他们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写实性雕塑。这种写实性雕塑风格的产生是由于“模仿说”的明确提出。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艺术必须“照事物的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而模仿是人的“一种自然的本能”。强调对外事物的模仿和反映是发端于古希腊的西方艺术传统。“模仿说”如同一面镜子,反映视觉的真实。如《米洛的阿芙洛狄特》与《大卫》都是对人体的真实再现。并且,围绕着人体塑造,古希腊令创造出一系列的标准法则,如1:7和1:8的人体比例。文艺复兴时期又创立了透视学和解剖学两大成就,有些雕刻家如多纳太罗、米开朗基罗等还亲自动手做人体解剖实验。这些都是为了能更好、更准确的模仿自然,更完美的刻画雕塑形象而服务的。

四、造型手法的差异

中西雕塑艺术家都重视线条的表现力,重视以线条造型为共同的媒介,而西方的用线仅服务于造型。黑格尔认为速写或草稿卓越的表现了画家的天分及其特点,安格尔认为线和形愈简练愈美和有魅力。可见线条对画家的造型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雕塑特别是圆雕来说,线的因素更是不见其痕迹,雕塑家刻意追求的是团块和体积、重视三维空间的立体效果,素描中的线条只是充当表现这种效果所界定的轮廓线。米开朗基罗曾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即使从山上滚下去也不应有一处磨损。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都来自于原始实用美术,从彩陶时代起,绘塑便相互补充,紧密结合。中国雕塑不仅吸收了绘画的线条色彩的特点,而且还习惯在雕塑上绘色描线。中国古代长期绘塑不分家,而且对绘画更为重视,因而雕塑具有了明显的绘画性。这种绘画性导致中国雕塑区别于西方雕塑追求团块和体积,因而是线条在雕塑中发挥重要的造型辅助作用。雕塑家“运刀如运笔”,通过富有弹性而又丰富多变的线条,或表现飞奔的情态,如汉代的“四灵”瓦当、龙门莲花洞中的飞天等;或表现不同质感;或表现不同体型;或表现不同个性……。总之这种“净化了的线条”既体现了各自的时代风格,又具有各种不同的功能。行云流水,骨力追风,刚柔相济,状物抒情,充分展示了中国雕塑中线条的灵活性和自由美。

另外,中国古代雕塑还喜好在雕塑上绘色。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战国的随葬木俑、汉代的画像砖石,唐宋的“影壁”形式,无不是塑绘与雕绘相结合的产物。晋唐以来的佛教塑像更具有绘画的风貌,莫高窟盛唐时期的彩绘菩萨,设色浓艳华美,体态雍容华贵,生动的表现出盛唐时期的贵族妇女的风度神韵,这种艺术效果充分显示了中国雕塑家的创造才能和民族特色。这与西方雕塑很少设色区别也很大。在这方面,西方雕塑与其它门类艺术之问有着严格的界限以及各自独立的表现方法。从古希腊时代直到20世纪之前,西方雕塑作品很少有设色者,中间仅18世纪法国“洛可可”风格产生时,出现一丛敷彩的建筑装饰雕像,以适应王室贵族的审美趣味和感观享受。但那种净素妍雅。强调光影感的大理石刻雕塑则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西方雕塑家大多尽力排除从色彩的优越性中择取绘画的辅助方法。法国雕塑家法尔孔奈说过:“如果雕刻能保留在自己确定的范围之内,它就不会丧失自己任何一项优点;但是,如果它要使用绘画的全部手段,它就会受到失败的威胁。这两种艺术各有各的表现手段,色彩不是雕刻的手段。”

五、材料的差异

雕塑是使用真材实料来实现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材料不仅有坚硬的质地,而且也能像色彩一样借物传情,发挥和延伸设计者的思想。如花岗石的坚硬能使人产生出坚如磐石之感;大理石的洁白能使人产生出纯洁无暇之感等等。罗丹的作品大家都熟知,在他的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到作者彭湃的激情。他那双天才的手用泥土塑造的肌肤下似乎流动着生命的血液,假使没有以能保留住作者手印的青铜来铸造,那么可想而知我们将无法欣赏到这动人的一幕。

艺术审美文化篇7

我国的城市建设可以说在近几年发展极其迅速,但是这种建设也应该迎合着人们的审美需求,所以,很多个性鲜明的建筑在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借助图书馆、写字楼、博物馆、音乐大厅等等载体将最前沿的审美理念展现给大众。所以,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变化且与时俱进的审美标准,我们必须广泛吸收最新的设计理念,掌握更多的环境艺术设计技巧,建设更多更美的文化建筑。

当今大众对文化建筑中艺术设计的审美需求

1.崇尚自由与阳光

笼统来讲,当今各式各样的文化建筑中的艺术设计,无论是怎样的造型或者内涵,其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对人们审美取向的一种反映或者说是一种引领。由于文化建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到文化建筑之中,其艺术设计相对于除建筑艺术之外的其他艺术有更深的感染力。正是因为文化建筑与人们的关系如此的特殊性,文化建筑的艺术设计则更多的反映人们对于文化和艺术审美的取向。

说起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尤其是对文化建筑来说,存在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总体的方向依然遵循着社会的主流――自由与阳光。由于我国文化底蕴十分浓厚,我国古代的文化建筑可以说是当时世界史上的伟大工程。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建筑思想的传承间接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标准,文化环境中的环境艺术设计也不例外。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其实承载着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建筑艺术的历史使命。当然,这也并不是绝对的,毕竟人们思想观念在不断革新,一些传统的建筑思想也在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适应历史潮流与新的审美理念的崭新的审美取向,也就是刚才所说的自由与阳光。

2.审美需求多元化

多元艺术的审美需求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受众需要的是多感官、立体性的审美体验而非单一性的审美体验;第二,用户需要的是多元文化风格和艺术风格的审美体验,而非单一文化风格和艺术风格的体验。如今的审美体验与感知已经不是仅仅依靠视觉来进行简单的评判,而是依赖于我们每个人多种感官共同协调形成多方面、综合型的审美体验。人是具有很多感知的生物群体,在建筑方面,感知还包括时间与空间的共同作用。建筑本身就是一个立体化的工程,其中的方方面面都是文化的反映。文化建筑中环境设计,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甚至不同的方位朝向都是对观赏者的视觉刺激,风声、水声、鸟叫声则是对于观赏者听觉的刺激,各式各样的草木、飘香满园的花朵则是通过嗅觉为环境艺术设计进行加分,这些不同的审美体验通过综合性的方式给人们全方位的新体验,我们可以从当今的环境艺术设计发现,其影响人们审美体验的手段已经越来越近似于自然环境,简单来说,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趋向于自然、淳朴,与大自然融于一体。

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的特征

当今社会,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和建筑群体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同样的,文化建筑为人们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当今我国社会处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化建设是我国当今的工作重点。从作用上来说,文化建筑对于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化方面的交流起着积极作用,另外,在特定的文化特色传承的地区,相应的文化建筑更加承载着展现文化传统与调动文化产业的作用。总体来讲,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有以下几个特征。

(1)文化建筑的环境设计根本特性。说到根本特性,我们就要从其建筑目的与作用方面进行考虑,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表现在影响人们的审美体验,并逐步深入日常文化当中去,影响人们平时的行为举止以及潜意识的审美观。

(2)文化传递性。在很多建筑身上,都可以代表着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这种影响可以蔓延至全世界为之动容。可以说,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可以扮演地区或者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桥梁的角色,利用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建筑形式来达到开拓民众眼界,丰富世界文化的作用,推动当前文化的大融合。

(3)与时俱进。简单的说就是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伴随着人们不同时期的审美变化而不断变化,这是建筑艺术形式变化最为直接的原因。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观会受到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多种元素的影响。比方说,在古代皇家宫殿就强调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展现当时的统治者的地位以及统治野心。当然,放到现在,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成果,其艺术上的造诣依旧是建筑,包括环境艺术的巅峰之作。从审美学角度,中国传统建筑师世界建筑史上最为伟大的财富。

总结

总之,无论是怎样的建筑设计师,其都是要以迎合群众需要为目的来进行建筑艺术环境的构思。每一个文化建筑中的艺术设计都是人们情感体验的平台,所以贴近生活的设计会更加的真实。本文从受众对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需求和当代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两个方面从审美角度探讨了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定会为人们开启一片新的天地。

艺术审美文化篇8

1民族声乐艺术简要概述

民族声乐的发展历程与历史时代紧密相关。民族声乐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历史,政治,文化,生活水平与生活习惯等。因此,民族声乐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不同于其他任何艺术形式。民族声乐诞生于民间,受到大众的滋养与呵护,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神传承下去。从广义上来看,中国民族声乐包括了民间歌曲、传统戏曲、曲艺说唱以及新歌剧唱法,声乐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化等演唱内容,经过历代的音乐工作者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民族音乐体系。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民族声乐是对传统音乐的一种创新和改革,使其具有当下时代的精神文化内涵,符合当前人们的审美观,其实际上体现了现代民族声乐唱法,是在中国传统音乐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富含中国特色的独特的音乐艺术形式。民族声乐丰富的审美内容和特有的审美内涵,是中国审美文化的重要体现。民族声乐并不是单一体,它是一种融合了多种音乐形式,具有多元音乐元素的艺术形式。它以传统音乐为基础,吸取了民歌的绚烂多彩的特点,并且结合了西洋唱法华丽的声腔,这为民族声乐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气质。这种鲜明、蓬勃的艺术特色,多元的音乐风格为听众带来了独特的听觉享受。

2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内涵

民族声乐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民族声乐以民族语言为基础。第二,表现出传统音乐的腔调。第三,其发声方法和表现手段适合本民族人群。第四,传达了中国音乐的精神气魄。第五,使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和内涵得到传承。第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音乐特征。民族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的主要特点是其对语言和音乐的高度结合和应用。特别是演唱使用的语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族声乐的艺术风格。中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对语言格外的重视,相比于西方的演唱方法和声乐艺术,中国民族声乐对于语言的理解和品位早就超越了音乐本身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文化结构的不同需求。民族声乐对声调要求较高,希望通过追求抑扬顿挫体现出歌唱的韵律。民族声乐的演唱通过音色、音高、力度来追求音乐的变化,通过气韵和精神来表现音乐的内涵。民族声乐的文化特征仍然继承了传统音乐的审美标准,同时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内涵和艺术特质。

3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内涵

民族声乐艺术自身不但具有十分丰富的审美内涵,同时还具有深厚的审美情趣,其审美意识也十分独特。由于一些历史因素,中国民族声乐审美观念的形成深受道家、儒家思想的影响。传统的民族音乐吸收了孔子的儒家音乐美学思想和老子道家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两种思想互相渗透、融合,最终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民族声乐中所秉承的“真、善、美”的审美追求,在儒家音乐思想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民族音乐也因为儒家音乐思想上升到了培养人的素质的高度。道家的观点是,音乐是自由与无限的表现,能够与自然相互融合,这个观点与民族声乐流线性与韵律性的审美标准也十分契合。另外,由于佛教曾经盛行,佛教的思想也明显渗透进民族声乐的内涵当中。例如,佛教的“虚”与“悟”的思想在民族声乐中有着鲜明的痕迹,特别是“悟”对民族声乐的审美心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以上可以得出,民族声乐的审美内涵不是历史长河的独行者,而是各个时代精神精髓的交融下产生的一种别致的情调。正是由于这些丰富的民族思想,今天民族声乐才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同时由于这些时代的精神底蕴,中国音乐的气质得以脱颖而出,在世界音乐文化的海浪得一席之地,稳固向前发展。

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民族声乐的展现过程看作一种美的展现过程。民族声乐中包含了各式各样的美,如语言、艺术、音乐演唱等。对中国民族声乐来说,一切审美的前提是语言的清晰圆润,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民族声乐韵律的美态,才能沟通联系与听众的情感纽带。应用语言时,要注重汉语“声,韵,调”的基本规则,要以此为基础逐渐体现声乐的美感与韵味。除此之外,对于民族声乐来说,演唱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演唱的美感建立在咬字、情感、韵味、形态等多个方面之上,它体现出的是一种综合的审美。民族声乐的演唱并非是对着词曲的书面照搬照抄,而是对其进行再一次的艺术创作,创造出听觉的盛宴。这恰恰是我国传统音乐审美中“声情并茂”的要求,以声音为基础,情感为延伸,深深地感染每一个听众,触动其内心。这要求演唱者将内心情感注入所演唱的歌曲,用专业的技巧与高超的演唱艺术表达出歌曲的内涵,摒弃夸张做作的表演,用完美的声乐演唱去追求高雅的艺术情趣。中国人对声乐的高雅追求一直坚持不懈,它的结果最终都归属到“韵”的审美标准,追求悠然、淡定的美感特征和精神气质。

艺术审美文化篇9

一、从精英审美走向大众审美

基于西方大众文化影响、渗透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大众文化,其又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而且还可以做到与当代中国其他文化形态并存。根据对其特点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大众文化包容西方大众文化,而且将西方大众文化当成其重要的文化资源;二是传统的中国民间通俗文化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提供给中国大众文化;三是中国大众文化利用与改造精英文化,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两者之间做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有相当一部分经典的精英文化作品凭借相应的加工改造之后则发展成为大众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四是主流文化运用于渗透中国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作品将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道德规范等隐含其间,从而导致大众在文化娱乐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对相应思想道德教育获得。大众审美文化的出现使得文化更好的走向大众,从精英、贵族中走向普通老百姓中,使文化的享有权转向多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数人,这也是符合我国主流文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求。

大众文化已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文化现象构成,其拥有的作用于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艺术家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产生艺术,决定了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应该是从民众中产生,欣赏与使用的过程则是“回到群众中去”的一个完整审美过程。

二、从技术走向艺术

技术与艺术的首场创造性革命来自于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尝试,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包豪斯所创立的设计理念为后世奠定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的科学方法。进入21世纪后,设计与艺术结合的愈来愈紧密,在民众的生活中扮演这重要角色,它不仅完成了对批量机械化产品转型,同时引导并启发着大众对于生活美得思考和理念。当工业化脚步迈入陶瓷艺术领域,使得现代陶瓷艺术逐渐失去了往日手工制造,相对地,人性化、艺术化的设计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是一场来自于设计艺术的自我革新,与科学技术发展与制造工艺关系甚微。

从当前的陶瓷艺术发展的现状不难看出,陶瓷批量化的生产已经渐渐使人们审美疲劳,相反,大众更加喜欢形式考究、注重欣赏陶瓷艺术人工性、手工艺的本质。陶瓷艺术的这种转性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必然。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就提出,由于当前高科技、高机械化和电子时代的来临,人们在享受这种便利的同时,往往使用需求与生活情感需求相失衡。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中写道:“无论何处都需要补偿性的高情感。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环境,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在这里奈斯比特所指的“高情感”即是符合艺术美的生态设计和符合手工艺术之美的艺术之美。而当前备受推崇的“创意手工陶瓷”则是此类具备高情感设计的代表,创意手工陶瓷脱离了当前机械化生产的模式,进入了小批量个性化设计领域,更加注重汲取手工艺造物的情感特点,使其具备设计与工艺的双重艺术美。

三、从地域走向国际

任何文化只要有历史,就会有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包含着深厚的民族心理、道德风俗以及社会意识形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民族文化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中国陶瓷艺术也逐渐展现出国际化的创作特征。

我们谈到陶瓷艺术创作设计中,已趋向于国际化设计的品相。首先在造型上选取西方日用瓷设计之长,其次,在装饰设计上,将西方设计理念和部分元素符号与中国传统纹样相结合,有着较高的审美趣味。企业需要推广品牌,出口外贸需要符合对象国大众审美习惯,这是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同时民族间的文化交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流促使现代设计朝向多元化、人性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也是现代设计的大趋势和必然。

陶瓷艺术从地域走向国际的另一个因素便是传播媒介的扩大,拉近了中外艺术的距离。改革开放后,中外导演学者筹划并只做了许多有关中国陶瓷艺术的纪录片,其中卓有影响的有董浩珉《瓷路》和央视跨国打造的纪录片《china瓷》等。《瓷路》摄制组辗转欧亚两地,在世界范围内探索中国古代陶瓷的影子,在中外陶瓷艺术爱好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此外,《china瓷》这部纪录片联合了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瑰丽维多利亚与艾博特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一道,设计组从中国外销瓷为主线,足迹踏遍欧亚8个国家和重要港口,此次纪录片在摄制和交流活动中无不体现出陶瓷艺术国际化合作的特征。此外,在现代陶瓷交流活动中,一些针对外贸的企业针对自身产品特色与出口国人文特点等拍摄了大量的宣传片投放于外文网站,对于促进企业进步与世界陶瓷文化交流具有双重意义。以陶瓷为创作动机的电视剧电影的制作也是陶瓷艺术国际化的重要媒介之一,例如热播的电视剧《大瓷商》和《剩女的代价》都是以陶瓷艺术为剧情主体,不仅在大陆范围内深受喜爱,在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等南亚地区亦有较高的收视率,这种软性文化输出,将中国陶瓷的风貌潜移默化的带给观众,使得中国陶瓷国际化的影响力更加深入人心。

四、从传统图像提升到当代创作

(一)重构扩大了中国传统图像语言

传统图像包括纹样、图腾符号、民间美术以及具有民族审美特质的具象画面或艺术语言。中国历朝的图像内容都有所不同,或有创新发展,或有倾向性探索,作为一门开放性学科,有着自身的发展格局,但总体而言,传统图像语言总是与中国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态息息相关的。现代陶瓷艺术创作在画面装饰中,注重突破传统,在把握图像基本构成原理上将传统的图像符号进行拆分重构,从而形成了现代陶瓷艺术创作装饰的新风貌。例如学院派代表陶艺家秦锡麟的作品,在图案运用上不拘一格,善于提取中国传统图案中的经典样式进行分割,且以手工胎质泥性特点构成独特的点面装饰,具有强烈的民族装饰意味和艺术美感。

(二)二是将传统图像综合为民族艺术符号运用到创作中

从文化学层面而言,中国传统图像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具象的可识符号为传承的,它更多是作为一种民族心理与审美自觉共同作为中国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构建成为完整的民族文化体系。在中国传统图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亦有着其严密的科学步骤和意象考究。现代陶瓷艺术创作并不仅仅依靠有形的图像语言为创作元素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艺术家逐渐从图像中去寻找中国文化脉络的本源,将图像符号演化为一种民族精神的自觉,从更深层次探源陶瓷艺术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例如景德镇乐天创意集市中某仕女茶具装饰中,作者选取了中国仕女这一传统形象,但从具体的形态设计上,突出了现代、趣味的艺术特征。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佩夫斯特.现代设计的先驱——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艺术审美文化篇10

关键词:有声语言;文化现象;魂的再塑;乔臻

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0-0125-05

外语片在20世纪初进入国内,最早以原声影片形式出现,由于语言障碍未被大众广泛接受。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苏联及东欧电影,70年代后引进欧美等世界各国电影,经翻译汉语配音逐渐进入国内影院并为国内观众所接受。国外影片作为经过汉语有声配音而成的译制片,这一新的艺术形式给20世纪后期国内单一的电影文化形式注入了新鲜血液,我国电影译制业因此逐步繁荣开来并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配音艺术家,如邱岳峰、毕克、尚华、曹雷、乔臻、丁建华、刘广宁,等等。各位配音艺术家对有声语言艺术的创造性语言运用,使得电影这一视觉艺术注入了对“听觉”的关注,造就了汉语译制片的独特艺术魅力,促使观众在视觉感知中提高了听觉艺术修养。其中,乔臻以其天赋般的音域和独特的声音,运用汉语口语为一系列外语片人物形象配音,重新塑造人物个性的语言艺术创造,为观众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形象。这样的创造,即对原声电影的审美探索成为那个时代汉语配音的一个文化标志。更确切地说,用汉语重塑外语片人物形象,是对语言极富想象力的使用,是一种使观众直观地接受外国电影的新的艺术形式。它运用有声语言艺术化地融合中外两种语言,突破文化冲突,重构声音审美维度,再塑电影人物个性并实现审美超越的艺术创造,使有声语言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归结下来,核心之处是对外国电影人物进行了魂的再塑。

一、经典的重塑:才子佳人电影的审美造型

才子佳人类型电影是中国观众最喜爱的电影模式之一。乔臻最早成功地塑造了外国电影中这一类型的代表性人物,如美国电影《魂断蓝桥》里的罗伊和墨西哥电影《叶塞尼亚》里的奥斯瓦尔多。这类电影人物,往往是容貌俊朗漂亮,遇事果断有力,为人沉稳可靠,具有时代人文精神,敢于冲破世俗陈腐观念,勇于大胆追求爱情的理想男性形象,因而对中国观众极具吸引力。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当中国经历了在“”时期对人性的普遍压抑时,这些角色如一道道火光点亮了整整一代年轻人的心灵之窗,不仅使观众通过听觉更好地理解了异域文化里的人物,而且还通过听觉沟通视觉,让观众进入到丰富的自我感知的精神世界(电影世界)之中。这种文化效应正是基于乔臻独特的音色和对角色的细腻把握,使有声语言的美感形态与人物塑造实现有机结合,从而将这一类型人物烘托至完美境界的结果。这种艺术创造在推动汉语配音影片彰显人文精神的同时又积极融入了汉文化因素,最终产生出如化学反应般的特殊的文化移植现象:在原产国放映时观众反应平平的影片,经过汉语配音后在中国反而好评如潮且成为经典影片的独特文化现象。

通过有声语言潜移默化地移植中国文化是汉语配音译制片的一大特色,这在中国传统文化高度认可的才子佳人类型的人物形象身上产生了突出的审美效应,如《魂断蓝桥》。这部拍摄于1940年的美国影片在本国上映后反应一般,美国影评界认为这是个老套的爱情故事,该片仅在第13届奥斯卡奖上获得摄影、音乐奖项提名,上映后几十年里很少被人提及,以至在20世纪末美国评选百部佳片时未能入围。但是,该片于20世纪70年代经汉语配音后却在中国成为影迷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爱情经典而久映不衰。究其在中国成功的原因,核心在于译制过程中所产生的综合效应。乔臻、刘广宁的完美配音展现了汉语有声语言与外国人物形象巧妙结合的故事场景,在有声语言艺术美感与电影人物之间创造了绵长的意境美,这是该片在中国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乔臻以其独特的声音魅力,用汉语言神形兼备地抓住人物个性,使极富磁性的“美丽”声音与原演员的英俊外貌实现最佳配合,重塑了主人公罗伊的形象。如片中“雨中相会”的经典台词:

罗伊:玛拉,你认为我们今天该干什么?

玛拉:我……我……

罗伊:现在你没有时间这样啦!

玛拉:哪样?

罗伊:这样犹豫!你不能再犹豫啦!

玛拉:不能吗?

罗伊:不能。

玛拉:那我该干什么呢?

罗伊:去跟我结婚。

玛拉:哦,罗伊,你疯了吧?

罗伊:我知道我疯了。这是奇妙的感觉。

玛拉:哦,罗伊,千万理智些。

罗伊:我才不呢!

玛拉:可你还不了解我呀!

罗伊:那我就用我的一生去了解你。

玛拉:现在是战争时期。你只是,只是因为快要离开,因为你觉得,你要在48小时内活完你整个的一生。

罗伊:我们现在就去结婚!就是你,没错,别的人我永远都不要。

玛拉:可你怎么能这样肯定?

罗伊:好啦,亲爱的。你不许再这样支支吾吾啦!

如罗伊在战乱中邂逅出身贫寒但聪慧美丽的玛拉,当即向玛拉求婚的电影片段。乔臻在用声音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紧紧抓住了青年军官罗伊的个性特征,表现了一个出身于贵族家庭、受过良好教育、前途无量但却不受英国正统观念束缚、敢于大胆追求幸福的青年军官的内心世界。由于乔臻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加之对语气、语调、音高的娴熟运用,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男主人公当机立断、不失时机表白爱情的情景,语调温柔又坚持,语势舒缓而坚定,因而能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应当说,罗伊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从男女主人公的对白中可以发现,通过语速、语气和调值的综合性巧妙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这对在战争中相识的恋人形象。影片原期望通过叙述战争对爱情的摧毁来揭示战争的罪恶,然而乔臻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塑造了战争时期追求美好爱情的青年男子形象,其个性化的语言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情的坚持和执着,从而使观众淡化了战争背景而凸显了凄婉的爱情故事。从人物个性来说,罗伊的大胆率性也衬托出玛拉外柔内韧的个性。作为女主人公,玛拉外表柔弱而内心坚强,对爱情忠贞执着,正当她憧憬美好未来时却得知罗伊战死的不幸消息,因理想彻底毁灭而被迫沦为了风尘女子;战争结束时玛拉又意外地与罗伊相逢,因不愿欺骗对方且不愿玷污未婚夫的家族荣誉而最终走上了绝路。故事通过有声语言较强的表现张力揭示了玛拉与罗伊的爱情悲剧结局,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实,该片在中国的成功,是与该片的主题同东方式的道德观和审美情趣十分吻合相关联的,并经过有声语言配音与原作发生了有趣的变化,进而强调了影片的悲剧格调:汉语片名的翻译首先增添了影片的悲剧色彩。该片英文名是waterlooBridge,直译为滑铁卢桥,含有“失败”的意思;“蓝桥”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翻译的。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蓝桥”具有爱情悲剧意象,是唐朝裴航邂逅仙女云英的地方,有白居易诗“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为证。此后,在中国传统文学审美心态里,“蓝桥”象征恋人向往人间天上相逢的美好愿望。“魂断”则形象地表现了男女主人公令人扼腕的爱情悲剧结局。可见,汉语表达比原标题更具丰富的意蕴,加上乔臻与刘广宁所进行的探索性的艺术配音,最终实现了现代汉语境里的才子佳人爱情悲剧的审美艺术效果。

不仅如此。乔臻在配音时追求通过生动、形象的汉语来表现电影人物的神韵,注重在有声语言艺术中运用错落有致的语调传达出电影人物的风采。对才子佳人类型中的英俊小生的声音塑造,往往选取最佳音域、最佳音量,施以明亮、圆润、柔和、甜美、宽厚等音色,产生绘形传神的配音,形象地展示人物的内涵与张力,恰当地体现人物的身份。墨西哥电影《叶塞尼亚》里奥斯瓦尔多与叶塞尼亚在河边的一段经典对白中,乔臻就采用口语化的台词来表现奥斯瓦尔多的智慧并最终赢得姑娘的爱情。一开始,奥斯瓦尔多强吻叶塞尼亚并遭到了叶塞尼亚的反抗,被叶塞尼亚用石头砸晕,苏醒过来后,运用语言策略徐起进攻,先是埋怨的口吻,奥:“你想杀死我?”叶:“是的,是你逼的我”;接下来,又以嗔怒的语气说,“你就这么讨厌我亲你?”接着又采用慢慢征服的策略,“好吧,我不该这样,可这还是你的错,你没发现自己长得很美吗?我只想看看你的眼睛。”从艺术表现力来看,乔臻在处理这段配音时十分注重语言与银幕形象的高度吻合,用声音唯美地体现人物性格,每个细微的语气处理都恰到好处,不是虚浮于表面的配声,而是用生活化的口语将人物内在的性格、气质表露无遗,从而使观众沉浸在艺术的美感氛围之中。

二、文化冲突的重构:中年

角色的音声审美维度探索塑造经受岁月考验的中年人的情感世界是电影配音过程中最具挑战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乔臻在反复探索中形成了浑厚而富有弹性、阳刚而具有磁性的音色,上升到了电影配音艺术的至高境界。他在为《廊桥遗梦》和《人世间》配音时,成功地塑造了前述这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他用深沉的声音色彩,深入剖析中年人的思想内涵,通过感性知觉和声情语态传达出人物的心声,从深刻性层面探讨人的感情世界和生命价值。

最好的例子来自乔臻为美国影片《廊桥遗梦》(原名theBridgesofmadisonCounty)里男主角罗伯特的配音。该片改编自美国畅销小说,是20世纪90年代较为引人注目的一部影片。该片讲述罗伯特·金凯与弗朗西斯卡从相逢、相恋到相别的婚外恋情故事。由于这一题材经常会受到道德舆论的谴责,是情感小说的,如何正确解读作品并通过声音展示中年人情感生活的深度和柔美境界,对乔臻来说是一次大胆的艺术探索。乔臻首先结合文化背景去理解电影。故事发生在美国艾奥瓦州的一个农庄,这儿土地肥沃,农场主过着田园牧歌式的宁静生活,植根于美式乡村农庄文化背景去探寻中年人心理情感的体验,这在美国是不会被指责的。但是,这部影片刚进入中国时曾引起很大的争论,争议的焦点是影片的题材涉及婚外恋,有悖中国传统社会道德观念。为此,在影片译制过程中,乔臻、丁建华等对影片做了相应的处理,很多台词被删掉,尤其是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她在沐浴时突然燃起强烈的欲望和冲动等情节都被剪辑掉,这对于完整理解作品虽有遗憾之处,但这样处理的结果使得影片的主题转化为“当爱情和传统道德观念发生冲突时,应该怎么抉择?”并在新的汉语译制片中着力表现男女主人公如何理性处理情感问题的情景,因而影片最动人之处是对男女主人公情绪的处理。乔臻用舒缓的语流,唤起男主人公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内在情感,以流动、立体的语言极具质感地表现男主人公的思想感情。通过运用有声语言负载细腻而深邃的思想感情,使情与声浑然一体,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充分展现了乔臻对人物思想性格的把握能力,显示了作为一代配音名家的深厚功力。例如影片中的这段对白:

罗:跟我走吧,跟我走吧。

弗:不。

罗:你不想跟我一起走了?

弗:我想来想去,总觉得我要是和你一起走了,这样做好像不对。

罗:为什么?

弗:我一走,人们的闲话会把他们压垮。瑞查德,瑞查德会想不通,我为什么要离开他。他会抬不起头来,这对他不公平。他从来没有伤害过别人。

罗:他可以搬家,换一个地方。

弗:这农场是他祖上留下的。一百多年了。就像他的命根子一样。还有孩子们。

罗:不是都长大了。你说过他们变了,不大跟你说话。

弗:是啊,话是不多。可是卡洛琳只有十六岁。再说,她快成年了。要靠自己寻找幸福。她会恋爱,而且很快就会建立自己的家庭。我要是走了,对她什么影响?

罗:那我们呢?

弗:你要知道,这个家在我走了以后,会完全变的。

罗:是啊,也许……会变好。

弗:无论我们走到什么地方,离这所房子有多么远,我,我总会想着这儿。每时每刻想着这个家。我会责怪自己不应该爱上你。伤了这么多人。最后甚至,会觉得我们在一起的这美好的四天是错的,可耻的……

乔臻配音的男主角罗伯特·金凯是个难度较大的角色,他是《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一个经历不幸婚姻而孤独漂泊的人。他来到艾奥瓦美丽而宁静的乡村,拍摄廊桥时偶遇弗朗西斯卡并请其带路。在拍摄廊桥过程中,两颗寂寞的心慢慢靠近,在短暂的四天中燃烧出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乔臻为罗伯特的配音情感细腻,用“平而不淡、声平语重”的语调,使影片始终流淌着一种深沉的内在的凝重感和沧桑感,通过平淡而沉稳的语态基调和情绪色彩贴合稳健的声音节奏,构成了哀而不伤的感人情景。对罗伯特的配音尽管描绘了细致入微的婚外感情,但由于译制时强化并表现出的仍然是一种较为正统的维系家庭的主题。所以,结合影片开始和结尾都在艾奥瓦宁静的美式乡村画面中展开的故事情节,乔臻用声音把罗伯特的内心思想感情在平淡中慢慢散发出来,与电影里的田园背景画面贴切吻合,仿佛是在追忆已经失去的理想,从而使影片因有声语言的活力达到了对人物形象的超越。

乔臻的声音颇有儒雅之风,长于表现中年成熟男主角的个性特征,这充分体现在他为巴基斯坦电影《人世间》里经历情感坎坷而个性深沉的律师曼索尔的配音上。在这部译制片中,乔臻通过声音表现出不一样的庄重美和融通美,从而紧紧抓住了人物个性,也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心。这部影片叙述了一位正直的律师解救一位被社会抛弃的歌妓的故事,是一部具有较强社会批判意识的作品。乔臻在配音过程中以极佳的台词功夫来激活影片的感染力,从青年曼索尔到中年曼索尔,他的声音越来越沉稳,刚毅中透出严酷和冷峻,略带阴沉和犹豫,把男主角经历的情感悲剧和对世俗的反抗表现得十分到位。《人世间》作为一部内涵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影片,通过对世俗家长制对年轻人爱情的压制,探讨中年人如何为社会伸张正义的主题,揭示了当代社会的伦理价值取向与情感平衡观念。“语言是存在之家”(海德格尔)。影片通过乔臻低沉而又松活自然的声音,极其传神地表现了一个阅历丰富而情感坎坷的中年男人形象。可以说,这种对中年人声音审美维度的探索,重构了文化冲突。

三、有声语言的魅力:

各类电影人物个性的审美创造乔臻的电影译制配音艺术成果是十分丰富的,除了成功塑造过一系列正面人物形象外,也对一些奸诈反面人物和生活在底层的普通小人物进行过配音艺术尝试,例如电影《国家利益》、《追求铁证》、《心非石》《斯巴达克斯》、《记忆的证明》中的各类奸诈人物形象,以及电影《寅次郎的故事》、《红菱艳》里的普通人物形象,在塑造这一系列银幕形象时,乔臻用艺术化的语言恰如其分地打造出人物的身份感,不仅绘形传神,而且使人物形象生动而真实。

《斯巴达克斯》(Spartacus)在乔臻电影译制配音生涯中是值得一提的重要艺术成就。该片由上海电影译制厂于1986年译制,乔臻在影片中为反面人物克拉苏配音,他一改以往塑造正面人物的戏路,以独到的声音绘制了克拉苏阴暗嫉妒的性格特征,从侧面衬托出斯巴达克斯这一英雄人物。影片表现了古罗马时期斯巴达克斯领导的奴隶大起义的故事。斯巴达克斯成为角斗士后遇到了美丽勇敢的女奴瓦里尼亚,并与之相爱,由于不忍与其他角斗士相互厮杀,愤而率领角斗士们揭竿而起,起义失败后,斯巴达克斯被处死。为塑造好主要反面人物克拉苏,乔臻以声音的高低、强弱、抑扬、刚柔、顿挫、虚实、疏密、疾徐等配音技法,以转换生成的声音变换,在重音确定、语气落实和节奏回环中,入木三分地把克拉苏扮成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脸谱化的人物,特别是通过控奏有节的语感运用,在气势上形成了与斯巴达克斯相抗衡的艺术形象。该片因出色的配音成就荣获1987年度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奖。

通过普通人物的喜怒哀乐和精彩纷呈的人生来展现生活的真善美是乔臻电影配音艺术的另一领域。在日本影片《寅次郎的故事》的配音中,乔臻以质朴的声音表现寅次郎憨厚的性格和真诚的为人,使人物充满喜剧色彩,成为观众喜爱的小人物形象。在《个性与特点》中,乔臻以准确的语感和语调把握主人公的个性特点,充分展示了一个在良知与罪恶的煎熬中痛苦挣扎的银幕形象。在《红菱艳》(原名theRedShoes)中,乔臻及其传神地为舞蹈教练配音,以丰满的人物个性推动故事冲突表现。

乔臻用有声语言所进行的艺术创作活动,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语流、旋律、音色等语言材料,使语言与人物形象配合创造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不仅增添了有声语言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创造出了一个个动态的、立体的极具质感的生动的经典的电影艺术形象。乔臻的艺术生涯贯穿了那个时代,更是代表了那个时代艺术家的品质和追求。应该说,乔臻配音为有声语言的深入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

回顾和审视汉语译制片在世纪之交对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乔臻是这个历史境遇里出现的优秀配音电影艺术家,他对有声语言创作凝固了特殊的艺术品位,20世纪末汉语译制片成为时代精彩而温馨的记忆。乔臻用有声语言重塑的人物形象,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符号被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魂的再塑”是作者2007年4月27日造访乔臻先生时,乔臻先生总结自己献身电影配音艺术的感受。本文素材来自于乔臻先生的访谈。

[参考文献][1]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陶东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黄高才.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11.

[4]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5]马以鑫.现代文阅读八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6]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m].上海:三联书店,2010.

[7]朱东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