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汉语言文学的方向十篇汉语言文学的方向十篇

汉语言文学的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7:32

汉语言文学的方向篇1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文化方向泰语教学教学现状

自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开办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地处该区域桥头堡位置的广西,人文传统、生活习惯、地理位置与东盟国家接近,成为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交流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双方高等教育合作方兴未艾,中等教育合作得到拓展,职业教育合作不断延伸。广西与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展职业教育合作不断升温,并取得可喜成就,跨国培养的实用型技能毕业生成为热门人才,大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了顺应时代的要求,河池学院中文系从2009年开始开设了对外汉语(泰国语言文化方向)专业。

1.河池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泰语教学的现状

目前河池学院中文系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泰语课程制定的教学大纲是:第一学期学习《基础泰语》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第二学期《泰语视听说》及《泰语写作》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第三学期学习《泰语翻译》,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

针对该教学大纲,教师给学生订了4本教材,分别是:

第一个学期《基础泰语》,让学生复印了一本内部版的学习泰语基础的资料。该资料系统全面地将泰语最基础的语音知识归纳在一起,让泰语零基础的学生比较容易地去接受和学习。

第二学期《泰语视听说》使用的是《泰语三百句》,北京大学出版社,傅增有编著。此教材主要是为了使初学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泰语日常用语而编写的,每课配有场景对话,提供一个生动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开口练习巩固知识,非常适合初学者使用。

第二学期《泰语写作》没有给订阅教材,其原因是目前国内市场上没有关于《泰语写作》的教材。

第三学期《泰语翻译》的教材是《实用泰汉翻译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高彦德、李志雄主编。该教材以介绍泰国国庆与文化为主,每课由教学重点、课文、词语注释、重点句子翻译注释、练习和补充词语等七部分组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泰国文化的学习及翻译练习,有效地提升泰汉翻译能力和语言转换水平。《泰汉翻译理论与实践》,重庆大学出版社,梁源灵主编。该书包括翻译概论、泰汉两种语言的对比、词义的选择和运用、翻译的技巧、翻译中的增补、省略和重复等进行简明扼要的理论阐述,让学生能从大量的实践中领会到翻译的技巧,加深对翻译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翻译水平。

2.问题所在

任课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给学生订阅的教材基本上符合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但考虑到泰语是小语种,其国内的教材市场提供的书籍还远远不能满足泰语学习的需要,因此比较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少之又少。比如第一个学期任课老师给学生使用的是复印的资料,是根据学生的零基础的情况来定的。泰语的难点是语音,往往拼读课文比理解课文难。但由于周学时只有2节,学生每周只上一次课,时隔一周再来学习,很多音都忘记或者读偏了。《基础泰语》只开设一个学期,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需求。往往这本教材上的东西还没有学完就得换科目换教材了,基础的东西没掌握,何谈进一步学习其他东西?因此《基础泰语》的课时量不够,教师很难把握教学的进度,学生也很难掌握好泰语语音的基础。

《泰语视听说》这门课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必须在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拼读没有问题,单词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才能开设,而教学大纲却把该门课程排在第二个学期来进行。这样安排不够科学,其原因在于学生只上了一个学期的课,语音部分才刚刚结束,就要进行视、听、说的训练,在学习的链接上是脱节的、不切实际的。而且在排课的时候,该系也没有安排有多媒体教室来给学生上课。

《泰语写作》是针对高层次泰语人才才开设的一门课。比如语文课,会对连句子都不会造的学生开设作文课吗?学生的泰语还未达到写作的水平,开设这门课就显得没什么意义了。

《泰语翻译》教师给学生订了两本教材,《实用泰汉翻译教程》是高等院校中文对外汉语专业的必修课教材,此书可使用一个学期,但是必须保证周学时达到4―6节才能学完。《泰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是让学生自学的一本书籍,目的是扩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非泰语专业的学生中,没必要开设这门课,因为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谈不上翻译。翻译学讲究“信、达、雅”,根据学生的泰语水平,最基本的“信”都很难达到。

3.解决问题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解决以上问题的相应对策。

3.1修订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对语言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作出选择,其主要任务就是确定教学内容,并为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细化处理。大纲除了要对语言内容和语言要素进行描述外,还要设计语言的其他内容,并且反映语言的教学理念、形式和方法(范爱克,1975)。教学大纲的制定是针对学习者而言的,其出发点就是适合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符合学习者对语言使用功能的要求,而且也要指明适合学习者学习习惯和要求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目前的教学大纲对学生的泰语学习目标要求较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且没有明确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其规定的教学内容不实用,不能反映出学生学习泰语以期实现交际目标的要求。因此,修订教学大纲,使新的大纲教学适合学生零起点的泰语水平,满足学生实现交际目标的要求,教学理论和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是改变中文系泰语教学状况的当务之急。

建议重新拟定的泰语课程的教学大纲为:第一学期学习《泰语语音》,16周,每周4个学时,共64节课;第二学期《基础泰语》,16周,每周4个学时,共64节课;第三学期学习《综合泰语》,上16周,每周4个学时,共64节课;第四学期学习《泰语视听说》,上16周,每周2个学时,共32节课。

3.2选用适当的教材。

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重新选定了一套教材(廖宇夫编,《基础泰语》(1―3册),世界图书北京出版公司出版,该教材(附mp3光盘一张)。这套教材从语音、词语、句子到文章整体性、连接性比较好。不像以前使用的教材,一本教材跟另一本教材链接不上,教学内容繁杂陈旧,句子冗长,语言缺乏时代性,导致教材缺乏趣味性和科学性,失去针对性和实用性。而且整套教材包含了泰语语音、泰语基础、泰语听力、泰语口语的内容,教师就不用根据不同的课程名称来选不同的教材,学生也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去适应教材。

3.3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根据修订的教学大纲,结合选取教材的特点,教学方式也应该随之而改变,采用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两种课堂教学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使学生的泰语学习处于良性上升状态。

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从根本上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基础语言理论知识和形成较为系统的泰语语言体系。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和长期以来养成的学习习惯;二是为多媒体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认知法的教学原则之一是“母语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应该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必要是通过母语与目的语的对比,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规则”,而且,“把新的语言材料跟学生母语和目的语已有的知识衔接起来,跟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选择和创造合适的情境教学”。因此,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泰语语言的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多媒体课堂教学可有效实践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是两种教学理论体系的结合,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既可促进和完善学生基础泰语知识的学习,又可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而且通过多媒体提供的教学材料,进一步了解泰国人民的生活、政治、经济、文化等,从而激发学习泰语的内在动机,提高对泰语的学习兴趣。

3.4采取平时与期末、口语和笔试相结合的测试方式。

根据前面谈到的修订教学大纲、选用适当的教材、采取传统课堂教学和多媒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建议采用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一致的测试方式:采取平时与期末、口语和笔试相结合的测试方式(具体细节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教师把平时学生的课堂表现列入测试分值之一,能有效地督促学生平时的学习;而期末的成绩则是一个学期阶段整体效果的显现;口试与笔试的结合则可以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和交际能力,这一反拨作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该测试方法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式,也符合学生的要求。

4.结语

对外汉语专业的很我学生刚进校就把注意力放到了新专业学习上,大部分学生的对新的课程倍感兴趣,可是教学大纲制定的不合理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所以,本文通过对河池学院中文系对外汉语专业泰国语言文化方向学生泰语教学状况的分析,发现该系泰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并且希望对对外汉语专业泰语语言文化方向学生的泰语教学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的方向篇2

【关键词】汉语言文字学;教学内容;教材改革

当今汉语言文字学教学课程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前景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怎样在21世纪的今天,将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朝着全面提高学生语言素质的方向改革,这是所有汉语言文字学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那么要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又存在哪些问题呢,针对这些问题又有那些教材改革措施呢,本文就上述问题作了调查归纳,具体意见下面简短阐述。

一、教育内容与中学语文教学脱节

在广泛的调查中发现,许多中学教育工作者表示他们觉得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与中学语文课程教学明显脱节,与之相差较远。他们认为主要表现有以下三点:

(1)语法体系与中学汉语教学脱节较为严重,中学所学汉语语法往往在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中得不到应用。

(2)没有指导中学汉语教学的意见,两者之间缺乏过度。现在初中汉语课程和高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是两个完全分离的主体。

(3)中学汉语学习知识大都在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中派不上用场,同时中学汉语学习所遇到的问题在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字学教材中也得不到解释和升华。

针对这三种调查意见,笔者认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字学教材需要向联系中学语文课程的方向有所改革和深入。例如在汉语言文字学教材中加入适当篇幅对中学语文课程中的内容进行简短介绍,从而能够使得新生在接受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时更为容易。在此同时还应在课程教学中加入对中学汉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延伸讲解,这样使得中学汉语与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字学的教学升华过度起来,改善现在的体制脱节问题。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语言运用脱节

当今汉语言文字学课程内容深不可测,理论内容与实际运用联系较少,理论太过深奥,同时教材内容也涉及太深。内容与实践脱节,学生难以掌握,成为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的弊端之一。教材内容主要表现为语言太过于概括抽象,缺少与现实生活联系的语言材料。与现实生活脱节有什么表现呢,据调查表明,除了日常实际生活用语和书面用语外,还应注重当今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新锐语言,像新说法、新词语、新语法以及旧词新意等,还有随着互联网时代而生成的各种网络新生用语等等。除此之外,汉语言文字学教材还存在学术用语太多太杂,很多理论体系表述不统一,很多内容没有定论的问题。这些现象表明汉语言文字学的教材需要向理论的严密性、科学性、学术用语的统一性方向改革,要在紧密联系专家体系的同时改革教学体系,使得二者能够辩证的统一在一起。要想改善这些问题,就要求在汉语言文字学教材的改革时注重内容的新颖性。应该不断的更新教材的内容,紧跟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将在网络等多媒体中产生的新词融入到汉语言文字学的教材中去,同时教育手段也应该不断改善,不要单独拘泥于简单的书本教材,要广泛的运用新媒体教学,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学更为形式多样,而不单单是一味的通过口授形式教学。

三、教学内容与学生培养目标脱节

现如今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除了培养汉语言文字学教师之外还面向社会不同岗位培养人才。例如新闻、哲学、艺术、历史等相关工作岗位。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针对这些要求,现在的汉语言文字学教材就表现出了教学内容与学生培养目标的脱节现象。教材只拘泥于理论授课,却忽略了社会实践方面课程的设立,使得一些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在校成绩相当突出,但走上工作岗位却表现出了力不从心,感到所学知识过于陈旧同时也不知该如何运用。要知道,高等院校教育是在给国家给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一旦所设课程不能满足这点要求就需要进行教材改革。而针对这一点,笔者就调查者所反馈的意见加以汇总报告。

大部分调查者认为,汉语言文字学教材应该更多地加入社会实例,让学生更多的进行社会实践。例如针对某个热点事件进行课堂讨论,让教学在不脱离实际的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学专业素养。另外,还有调查者希望汉语言文字学课程教材的设立能更接近就业方向,并能安排针对各个专业的应用汉语言文字学,改善课程安排,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够真正与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统一起来。

四、古汉语文学教材安排较多,内容过于深奥

古汉语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支,在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中占了不小的地位。中国古代汉语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来中国文学的一个见证和精华。虽然古代汉语文学十分重要,是高校汉语言文字学不可缺少的,但是很多受访者表示,现在高校汉语言文字学课程中古汉语文学课程安排繁多,而且内容过于深奥,让人难以掌握。同时很多毕业生表示,古汉语课程在日后工作中的应用较少,确实不需要设立过多课时更不需要教材内容过于深奥。所谓内容过于深奥还表现在理论讲得太多,所教知识不够实用,学生被动接纳课程安排等。当然大多数受调查者并不是排斥古汉语文学课程的安排,只是希望在课程安排和教材安排上作出变动和改革。针对上述意见,笔者认为在汉语言文字学课程的安排上应当将课程适当减少,同时教材应更为联系实际,尽量少讲理论内容,更多的融入与现实的联系。

尽管笔者的调查不够广泛,所收集的材料也很有限,但是此次调查对笔者和高校汉语言文字学工作者的启示还是非常深刻的。希望通过本次调查汇报能够引起教育界的关注,从而对汉语言文字学课程的教材和课程安排进行有效的改革。使得教材不论在课程设立上还是在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能更好的联合实际。

参考文献:

[1]李艳洁.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11(22)

汉语言文学的方向篇3

关键词:汉字表音化改革问题发展对策

汉字表音化改革具体来说就是汉字的拼音化,指的是为了更容易地让广大民众来学习和使用汉语,改革现行汉字,促使汉字向表音文字的方向发展。它一直是汉字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在中国语言文字领域,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便是汉字改革问题。人们普遍认为:汉字难读、难写、难用、难学,也难以进行信息处理,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和政治家都主张改革汉字,走汉字表音化道路。当然,这里所指的表音化主要是指汉字拼音化。当然,汉字拼音化并不代表废除汉语,汉字表音化改革所改革的只是汉语的书面文字形式,汉语使用拼音文字后仍然是汉语。[1]

1.汉字表音化发展的原因

文字朝着表音化方向发展是世界语言文字发展的潮流,汉字之所以朝着表音化方向发展,跟汉字本身的特点有重要联系。

(1)从汉字的字数来说。汉字字数多,难以全部掌握。虽然每个汉字都能与语言中音节对应,但在字的形体上缺乏统一的表音符号,因而缺乏便于识读的规律性,绝大部分汉字需要一个一个死记,识字任务繁重,这是汉字难以掌握的首要原因。[2]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汉字7000个,其中绝大部分字的读音没有规律可循,因此,单单靠记忆十分困难,不能完全掌握。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尽管形声字本来是有规律可循的,但大部分形声字的声旁已经丧失了表音功能,并不能正确地表示读音。这样经常造成读音混乱,依据字形来推断读音极易导致错误。

(2)从汉字平面结构来说。其结构复杂,笔画繁杂,有很多文字不但认识起来困难,而且书写十分麻烦。汉字的平面结构不但增加了书写和识记的难度,而且有碍于书写速度的提高。虽然汉字的形态多样,给人一种美感,但是笔画多,曲折多,笔画变化多端,所以给书写带来一些困扰。

(3)从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说。汉字虽然称表意文字,但是今天的汉字并没有像原始的汉字那样具有形象表意的作用,也缺乏规律性很强的表示意义的符号的提示。[3]同时,汉字的形体结构方式多样,非常具有个性,这是汉字的优点,也是汉字的缺点,因为汉字的部件缺乏合理组构的规律性,学习的人难以从汉字形体结构获得信息,不但很多时候不能得知其字面意思,而且不清楚字或者是词的读音,所以严重影响到识字效率。

2.汉字表音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从上文可以看出,汉字表音化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障碍。

(1)汉字表音化所需要的社会环境还不成熟。虽然汉字比起表音文字来说更难以学习,但是它的历史悠久,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用汉字记载下来的,所以在汉字表音化过程中,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样继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要有什么经济条件支撑,都是要预先考虑的问题。[4]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成熟,不具备一个成熟的社会环境,简单地下结论或者采取措施,都会给文化教育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2)普通话普及情况不容乐观。就中国现在的普通话推广现状来说,普通话的推广情况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并没有完全普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只能看和写普通话,不能听和说普通话。这是很不利于汉字表音化发展的,如果没有共同的口语作为依托,大家不使用共同的民族语言,即使有了表音文字,也将无法使用。

(3)国人“词意识”不够强。汉字通常是以字为基本单位出现,一个字一个音节,这样便忽略了“词意识”。很多人在使用汉语拼音的时候,还是难以区分一个音节多个字的情况,这往往在信息处理中造成困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汉字的人“词意识”不强,往往知道《汉语拼音方案》的人很多,但是知道《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人很少。由于大众整体对“词意识”的忽略,人们的观念始终停留在表意汉字上,很难实现汉字表音化,因此积极推广《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提高国民的“词意识”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4)语言文字法律意识有待提高。首先由于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我国语言文字法律难以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其次,国人语言文字法律意识的淡薄,主要表现在仍然使用不规范汉字、对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抱无所谓的态度。因此,怎样保障语言法律的实施,怎样提高国民的语言法律意识,是汉字表音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针对汉字表音化提出的发展对策

现在汉字正朝着表音化方向迅速发展,针对在发展过中所要面临的各个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对策,用来引导汉字朝着表音化方向健康发展。

(1)加强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汉语拼音方案》是汉字表音化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因此,继续推广方案对于促进汉字表音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汉语拼音方案》是一座现代化的文化桥梁,简单易学,是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一方面方便了人民大众走向文化,另一方面方便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有利于提高中国整体的国民素质,也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此外,还应该注意的是与《汉语拼音方案》配套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我们要使汉语拼音的学习和应用更加方便,也更加科学,首先应该注意用它来拼写词,而不是字。以词为单位就是要实现词内连写,词于词之间要分开,让人从外形上知道哪一个是词。为了使汉语拼音一目了然,并且容易阅读,就必须有《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这个辅助工具。只有这样,才能使汉字向着表音化方向健康发展。

(2)大力普及普通话,实现文体口语化。要实现表音汉字必须充分普及普通话。从口语第一性,书面语第二性来说,只有口语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也就是普通话已经普及,才能促进语言共同化,更有利于汉字表音化发展。现代汉语拼音是用来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因此,只有更好地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才能使汉语拼音的学习更加容易。几十年来,普通话从不普及到逐步普及,从没有全民族的超地域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到有了全面、准确、科学的规范和标准,现在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各地区人们的交流也逐步增多,这也意味着汉语拼音越来越普及,这是汉语一个很大的进步,也是汉字朝着表音化方向迈进的一个重要表现。另外,没有高度规范的白话文,书面语和口语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距离,这也是极不利于实现汉字表音化的,所以,我们应该极力提倡文体口语化。[5]书面语是以口语为基础的,现代汉语书面语是以普通话为基础,如果我们说的是普通话,而书面语却极不规范,夹杂着文言词语之类,跟口语脱节,这对于汉字表音化改革是很不利的。只有实现“言文统一”,标准的普通话和规范的书面语相辅相成,才能使汉字表音化发展更加健全。[6]

(3)继续落实和实施好国家语言政策和法律。语言政策是国家权利机构为了实现语言发展的一定目标做出的强制性规定。语言法律是把语言建设中的要求国民遵守的语言行为准则用法律的方式明确下来。现在,汉字的表音化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定的因素,汉语需要规范的地方还很多,因此,只有落实和实施好国家的语言政策和法律,一步一步地把基础落实好,才能促进语言更快更好的发展。

(4)群众参与、学者研究、政府政策三者合力推动。[7]群众始终是发展的基础,只有取得群众的支持,并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下,汉字的表音化改革才能顺利地进行;学者的研究在于它的引导作用,只有根据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有深有浅,才能产生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才能激起群众的关注和积极参与,同时也为政府制定相关的语言政策提供依据;政府的政策要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才能保障语言的健康发展的正确方向不变。

4.结语

汉字表音化改革对于汉语的发展意义重大,它不但有利于本民族的学习和交流,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国现代的信息化发展,更是中国文化更快地走向世界的关键。同时,汉字表音化改革这条道路上充满了艰辛和困难,有很多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简单地下结论或者采取措施,都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急于求成和草率,都会给文化和教育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我们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这样才能促进汉字朝着表音化方向健康而稳定的发展。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将变成更加容易为全世界人民学习,更加易于用来交流的语言,这样才能使汉文化走向全世界,使国家更加繁荣,文化更加发展,社会更加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建康.浅谈拼音化是汉字的发展方向[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4):42.

[2]廖才高.汉字的过去与未来[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247-249.

[3]彭泽润,刘英玲.汉语拼音应用的优势、局限和问题[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VoL17,(2):105-106.

[4]彭泽润,李葆嘉.语言理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444-445.

[5]彭泽润.中国语文现代化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北华大学出版社,2001,VoL2,(2):44-45.

汉语言文学的方向篇4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英汉文化

1.大学英语教学中英汉文化双向导入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掌握一门或者多门外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极为迫切,这些人才在国际科技、贸易、以及文化交流、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众多外语中,英语位居首位,然而,纵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文化失衡现象极为严重,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过于重视纯语言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则是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外国文化的学习,忽视了本土文化的学习。当务之急,是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实现汉英文化的双向导入,以达到“均衡”发展的目的。

2.大学英语教学中英汉文化双向导入策略分析

2.1从宏观层面入手,实现文化教学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英汉文化的双向导入,首先应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区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语言是文化的较为特殊而又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没有语言,何谈文化。从另一方面看,文化又深深影响着语言,反映着语言,要向深入学习一国的语言,必须了解该国的文化。文化与语言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语言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而文化教学则远没有这么简单,文化教学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在著名学者H.nedSeelye看来,文化教学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C文化,包含文学、艺术、音乐、建筑、哲学以及科技成就;第二个层次是c文化,具体指的是“人们的生活”,也即风俗习惯、传统以及社会组织。虽然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二者的侧重点不同,但联系十分紧密。

纵观我国英语教学现状,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理所当然的认为学生比较了解本国文化,因此往往忽视本民族的文化导入,较为重视目的语言,即英语的文化导入,如此一来,就造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失衡的现状。本文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既要注重目的语言,即英语的文化导入,也要注重本民族文化导入,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英文化的双向导入,使整个英语教学过程转变为深入理解和认同目的语以及母语的过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实现汉英文化的双向导入应遵循三项基本原则,即相互尊重原则、求同存异原则以及去粗取精原则。其中,相互尊重是双向文化导入的基础;求同存异是双向文化导入的关键;去粗取精则是双向文化导入的必然结果。只有严格遵守这三项基本原则,才能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文化教学,实现汉英文化的双向导入[1]。

2.2从微观层面入手,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中英汉文化的双向导入

在具体的日常教学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英文化的双向导入:

首先,从词汇方面入手,注意区分英汉词语的内涵及意义。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在词义上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深入挖掘词语的真正内涵,可以更好的理解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准确把握语言的使用。以“white”一词为例,“white”一词在英语的意思是“ofthecoloroffreshsnoworcommonsalt”,汉语翻译为“白色、白色的”。但是,面对“awhitelie”一词,英语学习者便无从下手,直译为“白色的谎言”,显然是不合理的,解释不通的,难道谎言还有颜色?其实,该短语的真正意思是“恶意的谎言”。同样的,许多外国人在翻译我国汉语“红白喜事”中的“白”也无从下手。此外,有些时候,汉语中的“白”指的是具体的颜色,可英语中对之对应的却不是“white”。例如,汉语中的“白熊”翻译成英语是“polarbear”,汉语中的“白蚁”翻译成英语则是“ternite”。由此可见,汉语和英语在词义上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从词汇方面入手,注意区分其内涵和意义。

其次,从习语的角度入手,开展文化教学,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汉英文化的双向导入。习语是一国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晶,具有显著的本民族文化特征。加强习语的学习,一方面能兼顾语言和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还能通过阅读语言材料,掌握语言、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加深对目的语言,即英语文化的了解,又能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英语和汉语中蕴含着丰富的俗语,这些习语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在汉语中,我们通常用“雨后春笋”一词来形容事物的发展与壮大,而英语中的“likemushroom”则具有同样的意思;汉语中形容毫无兴趣,枯燥无味时常用“味同嚼腊”一词,而英语中与之对应的短语是“asdryassawdust”。大学英语教师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应多多收集一些习语,引导学生加强习语的学习[2]。

最后,从社交礼节及习俗方面入手,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实现汉英文化的双向导入。社交礼节指的是某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成员在特定的交际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则以及习惯,其深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中英有着不同的文化渊源,受这一因素的影响,中英社交礼节存在着许多差异。虽然汉语中的“请”与英语中的“please”含义相同,但很多场合却不能适用“please”一词。例如,请别人先进门或者是请别人先上车,不说“please”,而是说“afteryou”。

3.结语

上述主要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实现汉英文化双向导入应遵循的原则以及策略,其实现需要英语教师以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就教师而言,在跨文化交际交际大背景下,应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汲取中西方文化营养,提升自己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认知能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成功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中汉英文化的双向导入。

参考文献:

汉语言文学的方向篇5

关键词:20世纪现代汉语文学语言整合

纵观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发展,从古代汉语的“字同文”到近代汉语“字异文”再到现代汉语,汉语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发展。而现代汉语有发达的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往往容易被理解成为“文艺作品的语言”,其实这两者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的语言。就这个概念来说,文学语言也包括优秀的、典范的文艺著作的语言。随着文化的交融和发展,20世纪的现代汉语文学语言已经是各种语言资源整合造就的结果。用“古今中外”这一词汇是对其语言资源、文化语境的最好诠释,是以文学话语发生学意义为基点,客观、形象概括了现代汉语文学的生成、创化乃至流变。比如,欧化语(拷贝copy)、方言口语(婆姨)等,都极具特色。在此过程中,必须综合分析各方面主客观影响因素,多角度分析20世纪现代汉语文学语言整合的路向,更加准确、客观地理解20世纪现代汉语文学语言。

一、现代汉语文学语言的产生

追溯汉语的历史,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根据他所研究过的语音材料,参考历史朝代的更替,汉语发展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可见,在人类发展史上,汉语是最古老的语言之一,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20世纪初,汉语的发展发生了质的变化,是其发展史上重大的转折点,其主要原因是现代白话文的出现。就现代白话的形成来说,翻译语体对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大量外来词汇、新式语法层出不穷,极大地改变了汉语原本面貌。19世纪20世纪初期,在新式书面语形成中,汉语欧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克服了古代汉语的缺陷性,比如,随意性、不稳定性,在其影响下,汉语逐渐成为一种缜密、细致的语言,具有加强的逻辑性。对于文学来说,这种语言并不一定有利于现代诗歌的发展,但极利于叙事文学的发展,尤其是小说的发展。缜密、完整已成为现代小说的显著特征,能够更好地呈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汉语书面语变革有着某种必然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一种异质语言,西文不断介入到汉语中,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并不都是积极意义,经过激烈的对抗、排斥之后,才能最终实现融合。为此,20世纪上半期,在很大程度上汉语都是一种受伤语言。

二、20世纪现代汉语文学语言整合的三条路向

1.现代汉语文学的欧化浪潮

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文化环境发生微妙变化,欧化浪潮随之拉开序幕。20世纪初,掀起一股欧美风潮,中国文化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处于大变革中,逐渐走上欧化的道路,以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文学家们在当时的语言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大力支持欧化式文章,注重外文学的引进、借鉴,在那一阶段现代汉语文学具有鲜明的“西化、欧化”特点。在汉语现代性建设初期,汉语欧化的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外国文学翻译便是其核心路径,据研究者统计,1902―1907年间,清末民初翻译的小说已有4000余种,而1906―1908年间,翻译的小说远远多于所创作的小说。随之,在现代汉语一期工程中,“翻译体”已成为其核心的语言构成,中国很多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等创作的文学作品中都汉语大量的欧化语,比如,朱自清、徐志摩。到1940年,现代汉语文学语言“欧化”已达到极致。换句话说,“欧化”被应用到各类文学作品语言机体后,现代汉语文学文法、句法更加丰富,而现代小说实质上属于欧洲文学系统。但在中国很多知识分子眼中,“欧化”一词有着强烈的贬义色彩。1940年,中国共产党日渐强大并成立了共和国,但在文学语言环境中,“欧化”一词很长时间内都处于隐晦莫测状态。但总的来说,20世纪中期,中国现代汉语文学的确立、发展都和西方现代经典文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是中国文学摆脱封闭状态,敢于改造、应用西方文学话语的重大转折点,这一时期现代汉语文学逐渐在“欧化”中不断发展,能够更好地呈现当时社会生活各方面,大量欧化词语被社会大众使用,比如,沙拉、比萨饼、卡拉oK。

2.文言与现代汉语语言文学

文言文是汉代汉语的源头,自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白话文在现代汉语文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逐渐取代了以文言散文、古典戏曲等为中心的古典旧体文学,这和“五四”那一代作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陈独秀、胡适,他们强烈反对传统文化,文言文被称之为一种“僵死”的语言。从理论上看,现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文学的创化离不开古代传统的现代转化,古代汉语话语资源也是客观存在于现代汉语和文学中的,古代汉语的一些词汇任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如“酝酿”等词语。尽管白话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特别适合正式语体,也有一些知识分子主张使用文言,提出了相关的文学语言建设观念,致使文言和文言相关的传统文学资源仍然被大量应用到现代汉语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大量的文学事实显示,在20世纪现代汉语写作和文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仍有很多古代汉语话语资源的存在,不同类型的旧体文学仍被应用到现代语境中,比如,古典戏曲、旧体诗词。在古代汉语话语资源中,文言文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组成部分,是20世纪现代汉语写作的核心表达形式之一,始终以潜隐的方式出现在现代汉语文学中。但我们始终坚信在21世纪的现代汉语文学中,传统话语资源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文言文仍然占据重要文职。

3.方言口语与现代汉语语言文学

受社会、历史、地理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传长期的小农经济、国家的分裂重组、人口的迁徙、山川的阻隔等因素导致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再加上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影响,使中国成为一个方言大国,汉语方言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北方话、闽语、粤语,远远超过欧洲大部分民族语言间的差异。在现代语言运动中,方言口语陷入困境中,主要体现在现代汉语文学写作方面。在清末民初的时候,中国文学正处于转型中,逐渐向现代形态转变,方言写作占据一定的位置,受到不少人的欢迎,如陕西方言小说实的《白鹿原》、四川方言小说代表李氯说摹端浪微澜》,这些方言小说的存在,增添了文学的多样性。而在新文化运动浪潮中,掀起了一股文学革命浪潮,白话文在文学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共和国成立之后,更加注重文学语言的“大众化、口语化”,方言土语得以在文学中生存下来,但并未占据核心位置,也就是说方言口语的现代性困境是不可避免的。随后的十年“”中,当时的文学流于形式,文学语言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政治化、板结化”已成为其显著特征[5],方言口语自然也受到巨大的影响。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汉语方言现代性困境具有其不均衡性。在北方地区,由于方言比较强势,北方方言仍大量出现在该地区出身的现代作家笔下,并未出现语言中国,但南方方言却困难重重,特别是在“普通话”时代文化语境中。但作为一种有“根柢”的语言,方言仍在困境中不断发展,是当今重要的“生活语言”,在现代汉语与文学中仍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沈从文、韩少功等现代湘籍作家借助经典文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方言话语表达形式,比如,《山乡巨变》、《怂恿》。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文学发展史上,20世纪现代汉语语言文学三条路向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欧化、文言、方言口语”对20世纪现代汉语语言文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汉语语言文学研究中,研究者必须准确理解20世纪其整合的三条路向,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促进新世纪文学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网络文学,促进新时期我国文学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万华.越界与整合:从20世纪中国文学史到20世纪汉语文学史――兼论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意义和价值[J].江汉论坛,2013,04:78-83.

[2]朱晓进,李玮.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5,01:138-160+205.

[3]曹万生.现代文学语言研究的突破与经典的当代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侧记[J].文学评论,2011,01:148-152+225-226.

[4]高万云.理论与方法:新世纪文学语言研究之研究[J].当代修辞学,2011,01:86-95.

汉语言文学的方向篇6

关键词:汉语国际推广;文化;澳门

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强调: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汉语文化国际推广是“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澳门由于区位和历史原因,使得东西方文明在这里碰撞、融合,葡国文化的“南欧风”与岭南文化的“中国美”交相辉映,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环境,在汉语文化国际推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探索具有澳门地域特色的汉语文化国际推广模式,对于推动汉语教育事业,提升澳门文化“软实力”,促进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本身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土壤,语言的传播推广自然离不开相关的文化内容,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纵观全球成功的语言推广案例,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法国法语联盟,德国的歌德学院,葡萄牙的卡蒙斯学院等无不是这样,语言推广的背后是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当前,海内外的汉语教育都在呼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的重建,并亟待上升为国家战略。汉语的国际推广,还应当重视传播有深度、有气度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汉语的国际推广必须脚踩语言、文化两只船,在重视汉语本体研究的同时,还要重视汉语与中国社会、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心理、中华民俗等关系的研究,更要重视汉语推广策略的研究。[1]

2.早期澳门汉语学习

16至19世纪,澳门一度是西方人学习中国语言文字与文化的重要中心。澳门是西方宗教进军中国内地的桥头堡,大批西方传教士,把澳门作为入华的中转站,并在澳门学习中国的语言文化,随之便揭开了澳门早期汉语文化推广的重要一页。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康熙皇帝曾传旨西方传教士可在澳门学习中国语言文字。有载:“赵昌等传旨与众西洋人,多罗所写奏本,抬头错处,字眼越分,奏折用五爪龙,着地方官查问。再,新来之人若叫他们来,他俱不会中国的话,仍着尔等做通事,他们心里也不服,朕意且叫他们在澳门学中国话语,以待龙安国信来时,再做定夺。”[8]19世纪初,伦敦传道会牧师马礼逊曾在澳门传教,他认为学习认识中国语言文字与文化,是在中国传教的重要一环,“这不仅是宗教上的事情,不具备传教士所去的那些国家的语言和文字知识,怎么能够让这些国家的人们了解和向他们解释道德和精神的真谛,以及神迹的彰显”。[7]因此,来澳的西方传教士对澳门的汉语教学十分重视,他们纷纷兴办教会学校,编译教材,也促成了澳门成为早期西方传教士学习汉语,接受汉语教育的学习中心。

早期澳门的西方传教士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历史特点:官话为主,兼学方言;学以致用,学有创新。由利玛窦和罗明坚在范有行修士帮助下于1583-1588年间编撰的《葡萄牙文――汉文辞典》是现今所知的第一部西文――汉文辞典。[10]

3.澳门汉语国际推广现状

汉语走向世界的形势来得快,来得猛。应该说,我们在思想上、措施上并没有做好应有的准备。因此,在汉语走向世界的初始阶段,我们必然要经历呼唤实践的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国家采取了种种得力措施,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从现在开始就要进入呼唤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阶段。[6]这一阶段,在澳门当地,就学科建设而言,仅有澳门科技大学开设了国际汉语教育的硕士学位课程,这也是该专业在中国大陆境外唯一的学位授予点。然而就笔者了解,由于没有本科专业作为支撑,难免有“空中楼阁”之感,且开设时间不长(笔者为第三届学生)知名度远不及内地的老牌名校,属于招生的“下游”,学生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此外还面临着师资储备不足、课程设置不完善、学生实习渠道狭窄等问题。目前尚无澳门高校与国外高校联合开办孔子学院或孔子课堂的案例。如何突出澳门地域文化特色,打造自己的汉语国际推广品牌,培养高素质的汉语国际推广人才,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汉语国际推广中的“汉语”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通话。就澳门当地语言使用情况而言,民众日常交流均使用粤语,部分年龄较大的人群甚至完全不懂普通话。澳门的汉语国际推广任重而道远。

汉语言文学的方向篇7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提升

汉语言文学在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体系中是一门基础科目,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决定其未来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在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也成为了必要的目标之一,必须要明确教学要点,找到优化教学质量的途径,以保证完成教学目标,培养更多语言素养优秀的学生。

1汉语言文学科目概述

汉语言文学,是职业教学体系中的一个专业分支,也是该专业的主干学科。这一科目的教学,关系到学生未来在文艺出版部门、媒体领域以及教学领域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是这些领域人才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其培养目标是为了让专业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素养。其一是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以及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包括汉语言的发展史以及语言应用要点等。其二是要掌握关联学科的知识,包括历史、新闻、教育、艺术等等。其三是要具备文学鉴赏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文学创作能力等。其四是要掌握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了解各个时期的汉语言文化研究成果。其五是掌握古今表达的不同技巧,掌握文献应用的要领。其六是要具备自主开展汉语言文化研究的能力与热情。其七是要一定程度了解教育法规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基本理论与语言沟通技巧。可见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要点体现在许多层面,意在培养综合性高素养人才。为了真正让学生在毕业前具备这样的水平,就必须要从多个层面去思考教学目标,进而确保学生对于语言知识与应用技巧的理解更深刻,且形成与多个领域相关联的更加完善的认知网络。为此必须进一步分析提升教学质量的途径,明确教学手段,保证教学的推进更顺利[1]。

2高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提升途径

2.1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不能永远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在高职阶段,多数学生已经成年,作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自然应当具备独立思考、独立探索知识、独立开展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能力,即是说要有主观能动性,不能只是被动的受教师牵引,因为教师不可能时时伴随学生,自己的学习热情,才是支撑学生进步的原始动力,自己的能力,才是竞争中致胜的筹码。为此必须要以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为目标去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思考、表达、质疑的自由,掌握主动权,进而学的更加深入,更加专精。为此应当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思考教学规划。1)身份的调整,教师不能再一味以自身思想为转移去引导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学着掌握主动权,甚至可以将自身的身份转换成教师,以教师的角度去思考,去表达。为此应当适当转换定位,教师可以适当让学生去开展课程试讲,参与试卷的制作,自主选择理论切入点或是知识点,甚至可以挑战教师的观点,学生被赋予了更大的自由,学习热情自然更高。2)是评价基准的转变,语言不是非对即错的,每个人都有权利以自己的角度进行理解与创作,这也正是语言的多元化魅力所在,所以单纯的追求正确并无意义,教师如果以对错与好坏去评价也是有失公允的。在课堂上,教师要站在更加客观的角度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展开评价,实质上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评价,应当更加倾向于学术探讨,教师进行评价,但同时也要给学生反驳的机会以及与其他同学进行互评的机会。3)要更加注重研究,应当激励学生自主开展汉语言文学知识的研究,这是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养成研究的意识,教师应当注重对课下时间的分配,可以将课后的作业,设置成研究作业,例如对于某个作者个人背景的调查,或是对某一首诗词产生背景的调查等等。通过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学习研究才能摆脱被动局面[2]。

2.2强化学科关联

汉语言文学知识存在于所有的学科当中,渗透各个领域的发展,各个领域的工作与研究,都离不开汉语言文学知识的支撑,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也都在汉语言文学知识范畴内。所以实际引导也要注重汉语言文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与领域知识的关联。历史、地理、教育等不同科目的学术研究过程中,文献当中都包含了许多专业名词、历史背景等。所以要体现出学科交叉的特点,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了解汉语言文学知识,鉴于汉语言文学教材当中不能全面融合各个领域的知识,教师应当通过一定的启发让学生去从不同起点出发拓展认知。例如关系到历史领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要从历史背景出发进行分析,其他领域的知识也是如此,只要有关联,都可以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开展进一步研究分析。

2.3明确就业指向

就业是职业院校学生的主要发展导向,特别是对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就读于同一专业,但是未来的就业方向选择却可能完全不同,因为汉语言文学与多个领域。多个岗位都有关联,都可对口,包括教学领域、科学研究领域、文艺出版领域、影视媒体领域等等,这使得学生有更大选择面,但是最终学生必须要确认其中一个方向,而无法同时就职于多个行业,多个岗位。所以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要融入就业指导相关内容,通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鉴赏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养出发,为学生指出方向,例如主持方向(口语表达能力为主)、文字编辑(学写作能力为主)等,学生会最终明确自身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进而更有针对性的去学习[3]。

汉语言文学的方向篇8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培养目标;原则;教学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

20世纪以来,西方学者把人文科学列为了人类社会三大类型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一,足见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语言文学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那么作为影响深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任务到底是什么,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首要问题。无可厚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不同于自然科学,它所培养的学生从事的工作离不开对人的教育、对人类的研究、分析和思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将业务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这是大多数高等教育学校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目标。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1)适应性原则。教育是为实践服务的,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是毫无意义的。现代科学技术飞快发展,使得社会各行各业要求毕业生掌握一定的现代技能,因此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要注意紧跟时代,设置有关新课程,更新课程体系,适应新时代的需要。(2)系统性原则。在课程体系结构规划过程中,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要充分考虑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要注意保持知识结构的科学性,最终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和技能。(3)稳定性原则。课程需要更新,但同时也需要维持稳定性。因为从文学的角度讲,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专业中的一些基本课程是经过多年实践考验的,已经被证明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结构中核心的部分,是必须保留而不能轻易取消的。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创新设想

(1)用实用性理念来指导教学。第一,强化文学专业知识结构。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课程包含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民间文学、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美学、批评文学等。教学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课程进行优化:一是精简课程内容。按照学科发展的形势,去除过时的课程,根据最新的知识结构增加新兴课程。二是优化课程结构。应运用各种媒介,包括电脑、电视传媒,广播传媒等等,与本专业结合起来,声、文、图有机统一,使学生能够提起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第二,强化课程实用性,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了增加学生就业率,必须用就业的方向指导教学改革,也就是必须讲求专业的实用性。结合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提升该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即学生在“读”、“写”、“说”这三个方面能力必须得到强化。也就是培养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掌握汉字意义的能力。该专业的实用性教学应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即阅读各种文体的能力,写作各类文体的能力,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语文教学的能力以及信息调研能力。(2)用创新性理念指导教学。第一,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知识辐射面广,却不如其他专业毕业生具有市场竞争力。所以在教学中不必过分受语言与文学本身的限制,可以结合该专业历史发展与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以后就业打好基础。事实上很多现代新专业都是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演生而来的。因此,突破传统的人为设定的专业界限,更好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优势。第二,提升学生思维创新的能力。本专业有极强的文化特征,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思想的培养,直接影响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因此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教师应有强烈的教育创新意识。教师思想上要勇于开拓、行为上要善于探索、潜心钻研、不断进取。不满足只做文化的声筒,要以综合人文素养为依托,通过文化评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其次,汉语言文学的思考题目应该是多元的,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抛砖引玉,鼓励学生参与互动,激发学生产生独立性、创新性,发散性、批判性思维。

参考文献

[1]邵之茜.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2)

[2]潘家明.后现代教学观照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3]赖敏,蓝鹰.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探析[J].社科纵横.2010(1)

汉语言文学的方向篇9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固有的教育理念冲击着汉语言文学这个传统人文学科的前途和命运,改变了我们原有的人才培养观念,学生的就业前景越来越严峻,就业空间的弹性尺度也越来越窘迫。汉语言文学是一门传统人文学科,全国各种层次的高等学校几乎都开设这个专业。作为新建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彰显其学科优势呢?我们认为应该根据目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提出的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调整办学层次和专业布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

一、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不够准确。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一度拥有很强的文化优越感与专业自豪感。但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时代,地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失去了过去的专业优势与往日的文化地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很多地方高校依然抱着传统专业意识,未及时调整培养目标,没有找准定位,更不顾及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形成强烈反差。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大部分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总体存在三个方面的弊病:第一,专业色彩和理论色彩过于浓厚,限制了学生的视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学生在多个行业领域的择业。第二,课程内容庞杂、重复、缺乏时代特色。导致学生知识面单一狭窄,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三,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比例失调。导致学生专业基本功削弱,语言文学的修养明显下降。必修课和选修课之间缺乏统筹安排,学生重视必修课而轻视选修课。

(三)教学实践不够到位。汉语言文学专业向来重视知识传授而轻视学生能力培养,始终未改变满堂灌与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缺乏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实践活动的方式和效果有待改善,要在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上动脑筋,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上下功夫。

二、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根据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对课程设置、教学实践进行重新规定和设计,这既是对教学计划规定目标的分解与落实,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提高地方高校就业率的客观需要。

(一)重新定位当代人才培养目标

1.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培养目标转型。当代社会各部门和行业之间的融合渗透越来越多,单纯的语言文字工作者已经不能满足各个部门和行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进行深入研究,重新定位。根据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对专业进行方向分流,形成基础加特色的培养模式。可将本专业分流为语文教育方向、办公文秘方向、新闻传播方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选择不同的课程模块学习。

2.从传统型向现代型汉语人才转换。传统型汉语人才只懂得运用语言文字工具与书本打交道,对现代技术和媒介十分陌生。现代型汉语人才不仅能娴熟地运用汉语和外语,而且能够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熟练运用现代媒体。我们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既能耍笔杆子又能扛摄像机,还懂得编辑与制作,将语言文字传播、影像传播和网络传播融会贯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因为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化正在被以影像和网络为主的多媒体文化所分割,并对人们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培养的汉语人才具有整合不同媒介的才能。为此,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必须增加类似于影视创作与欣赏、网络技术与网络文化、媒体技术等课程的比重,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语言文字功底。没有文化底蕴,现代技术和媒介就不能发挥作用。那种在文学、影视和网络媒体等领域多栖的创新型人才一定会倍受推崇。

(二)重新构建全新应用型课程体系。根据地方院校发展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根据学校实施学分制教学运行和管理模式,实行厚基础、多方向、宽口径的育人模式,建立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新体系,对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新修订和调整,提出平台加模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平台,在专业拓展基础上建构三类模块方向。

1.语文教育模块。这是一个应用型模块,重点培养学生从事语文教学和语文教育科研的能力。主要开设语文教育提高系列课程,设置语文教育思想研究、语文课件制作、语文前沿教育理论研究、语文教学艺术、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研究方法、教师发展研究、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微格教学、现代职业礼仪、演讲与口才等课程。

2.新闻传播模块。开设相应的新闻传播学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培养学生文化及新闻领域从业能力。

3.办公文秘模块。这也是一个应用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从事企事业、机关文员及秘书的能力。开设相应的文秘与公关的理论、实务、实践系列课程,如应用写作、秘书学、行政法学、编辑与采访、公共关系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广告学、人力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办公室礼仪等课程。

不管是师范专业还是非师范专业,“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可概其要,区别是师范专业的对象是学生,场所是课堂,特征是“规范”;非师范专业的对象也是学生,场所是社会,特征是“致用”。而这些,均来自于整个教学进程的实践和训练。因此要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出发点,设计好每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高素质、强能力、显特长”为目标构建具有专业特点、岗位要求和学校层级类型的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核心能力体系。结合其定位的语文教育模块、办公文秘模块、新闻传播模块,核心能力表述为合旨得体的言说和写作能力、自如灵动的沟通与策划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

三、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新途径

(一)整合写作类课程内容。发挥课程群的集合优势,强化学生文字表述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最能彰显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优势的素质之一。在课程内容改革过程中,教授写作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写作训练的适当安排。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学时限制,教学内容很少有写作训练的部分,学生写作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因此培养写作能力必须整合写作类课程内容,在已有课程基础上,布置一些写作类的实践教学内容,专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形成写作类课程群。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努力方向。建立大学四年的就业指导机制,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大学一年级,向学生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指导学生制订大学四年规划。二年级,帮助其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积极锻炼就业必备的素质和技能,夯实基础。三年级,帮助学生分析几种职业去向,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指导。到了大四,进行考研与就业分流,对考研学生重点进行学科纵深教育,对准备就业学生重点学习就业相关课程和参加专业技能实践。

(三)推动实践内容的实验化。受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师资力量等因素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程内容安排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反映在课程内容上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初衷相去甚远。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专业人才应该积极推动实践课程的实验化,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合理调整,将那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统一安排进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每一个实验中去,进一步强化学生办公技术和制作等方面的动手能力。

(四)重视专业模块课程内容的产业对接。课程内容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要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关键是要重视汉语言文学专业模块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要让毕业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熟悉本专业的业务能力要求,自觉地在专业实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

总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应该从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定位、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课程体系、探索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新途径等方面入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才能真正实现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语

参考文献

[1]向彪.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教论坛,2010(8):43-46.

[2]刘聪颖.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J].毕节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03-106.

[3]刘之杰.强化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175-176.

汉语言文学的方向篇10

从早期的日本学习中国,到二十世纪初的中日文化逆交流,英语、汉语、日语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结构。据此,主要探究这些翻译自英语的日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同时提出汉语借词新的定义法。经过研究发现,相比于直接来源英文的外来词,这一类日语借词同化现象更为明显,对现代汉语具有极强的塑造性。在文化心态上,地理相近、文字相通且早经欧化的日本成为了绝佳的缓冲地带,并进而成为欧洲现代文明大量而轻易地输入中国的重要端口。

关键词:

借词;日语借词;英语外来词;语言欧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0.080

1文章综述

1.1研究背景

语言的发展从来就不独立存在于语言本身,语言的交流总是与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相交融。借词,作为文化交流强有力的证据,在一个民族语言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于大多数语言中的直接借词,现代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大量引入了日语借词,而这些日语借词又是翻译英语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汉语通过日语引入了大量英语外来词,从而努力实现语言的欧化、现代化。不容置否,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语言交流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本文将主要探究翻译自英语的日语借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以及这一过程的文化心态。

1.2研究价值

前人已经对汉语外来词做过一定的整理、分类、编纂的工作,对汉语外来词的性质、规律、来源历史和其同化情况做过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广泛的讨论,同样在汉英借词以及汉日借词方面做过相当的研究。然而,从经由日语传入的角度去分析汉英借词的则仍属少数,这一类借词基本只在专门研究汉英借词或汉日借词的专著或文章中略有提及,也鲜有学者将这三点连成线。笔者认为,这一借词过程应该是三角形结构:日语借助汉语翻译英语中的概念,后来,当汉语寻求欧化时,就直接使用了日语中已完成的词汇。而无论是日语借助汉语,还是汉语借助日语,从根本上讲,这两种语言都在通过翻译英语来完成自身语言的欧化,从而为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全面欧化奠定基础。

2借词

2.1借词的定义研究及其新定义

2.1.1中西方学者对词汇借用的研究

词汇借用,作为人类语言中广泛存在的语言现象,理应有一套统一而普遍适用的分类模式和术语体系。然而,从既有文献上看,中国语言学的相关研究,往往缺乏系统的术语。而在西方语言学中,已有的分类和术语尽管颇具系统系和连贯性,囿于其过分偏重印欧语言的事实,也无法做到普遍适用。

比如,早在1920年,Hermannpaul(1920:392f.)首次粗略的将借词分为两类,即“直接引入”(importation)和“术语替换”(substitution);后来,Haugen(1950:214f.)进一步将这些借词分为:loanwords(直接借词),loanblends(替换借词),loanshifts(转换借词)。然而,这都是以字母文字为基础的定义,因为汉语既不能直接借用英语,也不能通过替换或字符转换完成借用。因此,这并不完全适用于汉语中的借词定义。

中国的学者,王力(2000:507-528),在他的《汉语史稿》中将借词分为“借词”和“译词”。以日语借词为例,他认为音译词就是借词,比如“gas”译为“瓦斯”;意译词为译词,比如“economy”译为“经济”。然而,王力先生认为,只有音译词才属于外来语,日语翻译西欧词语的汉字词在汉语中不是外来词,“日本创造了一些新词来表达西洋传到日本的那些新概念,我们只是利用日本现成的翻译,省的另起炉灶罢了”。那么经由日语传入的英语外来词的地位就变得非常尴尬,因为他们明明来源于异域,在当时普遍使用的汉语中,又具有极高的异化性,却因为使用了汉字就没有可以归入的类别。孙常叙(2006:304-311)在《汉语词汇》将这一类词归入了“借词”,比如,日语译词“主Q”(日语发音为shukan),引入汉语中成为“主观”(汉语发音为zhuguan)。

虽然中外学者做出了卓越的研究,却可以体现出大多数学者始终将定义规定在发音或是翻译的问题上,我们需要一个更普遍的定义法。

2.1.2汉语词汇借用的特殊性及借词新定义

不同于拉丁语系的字母拼写形式,汉语中存在着特殊的借词现象。正因如此,很多时候,意译词不被归入外来词的范畴。然而,有些意译词外来成分明显,这类词在现代汉语的日常使用以及形成过程中都有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因而有必要根据更多的因素综合考虑并扩充统一所谓外来词的概念,给它下加新的定义。笔者认为,凡是本语言中从前未有的概念,无论用哪种方式,造成新词或借用旧词以代译其他语言之词汇或某具体义项,均应视为外来词。

2.2借词现象体现的社会变化和文化内涵

借词现象是文化交流的集中体现,我们可以通过借词的种类和借用方法来了解一定时期社会变化的核心和重点。翻译自英语的日语外来词,在汉语现代化的过程中扮演着塑造性的角色,从而又进一步对中国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这一过程和影响,笔者将会在下一章详细论述。

3中日语言文化交流及日语借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3.1中日语言文化交流

3.1.1日本引进汉语的开端

日语与汉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汉语是日语形成的基础。日语分为假名和真名。假名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真名是源自中国的汉字或是模仿中国的汉字。

日本本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了,但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日本是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正如平安初期学者斋部广成在《古语拾遗》卷首所写的:“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贵贱老少,口口相传,前言往行,存而不忘”(宋茜,2013:7)。日本最先使用的是汉字(叶渭渠等,2004)。有学者指出,日本向中国借汉字作为语言始于公元5世纪左右(朴旭兰,2015:137),也就是日本大量向中国派遣学者的时期。然而早在那之前,中国汉代前后,随着中日的交往,日本人已经开始接触汉字。据日本史书《古事记(こじき)》所载,晋武帝太康五年(即公元285年),百济(今朝鲜)的儒学者阿直岐、王仁携带着中文的《论语》十卷和《千字文》一卷等儒家典籍东渡日本,讲授儒家学说(宋茜,2013:7)。这是日语中汉字借形词的开端,也是日本开始系统学习汉语的开端。

3.1.2遣唐使

说起中日文化交往,没有人会忽略遣唐使这一段历史。作为日本向中国,尤其是发展最为鼎盛的唐朝学习的集中体现,遣唐使在日本古代政治、文化,尤其是日语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遣唐使的派遣是中日历史交往有的一项“外交政策”(刘秋红,2011:251),这项制度是结合日本国内的实际情况而产生的一项特殊制度。大约在公元五世纪,日本为富国强民,迫切需要与经济文化发达的邻邦,也就是中国学习。根据宋茜(2010:7)所说,当时中国的商人、渔民和僧侣等带着先进的技术、文化与思想东渡日本,汉文、汉字也随之不断传入日本。同时,日本也开始通过向东晋、南朝等朝代派遣使者朝贡等方式加强与中国的联系。

这一时期是汉字、汉字词大量进入日本的突出时期,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被日本广泛吸收并发展。这一时期的日语产生了大量的汉字借形词,也就是用汉字的形态来表达本土的含义,这也为十九世纪末日本全面欧化时,大量使用汉字词翻译英语词汇奠定了基础。

3.2汉语中翻译自英语的日语外来词研究

3.2.1汉语中翻译自英语的日语外来词简介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古老的东方大国纷纷陨落,人们对东方文明的崇拜逐渐被西方文明所取代。不同于在东方文明发展史中一路领先的中国,日本率先开始了改革。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学习欧洲近代文明时,大量翻译了西方的科技、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的著作,日本社会政治、思想文化全面欧化,随之而来的是国富民强,一片欣欣向荣。

日本的成功极大的刺激了中国,为求富强,中国知识分子大量留学日本,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文化。在此历史背景下,中日文化开始了逆向交流,一大批日语词汇通过大量的翻译融入到现代汉语中,成为现代汉语的一部分。这些词或是利用汉字创造新词,或是使用旧词而赋以新意。闫志章(2008:33)指出,这类词涉及到各个领域,大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据《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一书统计,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共1270个,其中来自日语有459个,来自英语547个,法语78个。

3.2.2汉语中翻译自英语的日语外来词分类

(1)按造词法/译词法

日语在翻译英语之时,采取了多种方法。通过整理《汉语外来语词典》(岑麒祥,1990)中的日语外来词,我们可以将这一类词简单地分为音译词、意译词、音译结合和生造词等,举例如表1。

值得注意的是,上表举例中,例如“左翼”、“组织”这样的词是日语直接借用了汉语的固有词,但是却用这个词来表达与原来意思相近却不完全一致的含义。比如,“左翼”本意为“左侧部队”,翻译时用来表示“左派”;又比如,“组织”本意为“织布、构辞”,翻译时用来表示“机体中构成器官的单位;机构”。

如前文所说,王力先生等学者认为,这些日语词是直接借用了汉语的固有词,所以这一类词不该被当作外来词。然而,经过上表的举例和解释,我们可以发现,当我们使用这些译词的时候,词汇本身的古意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弃之不用,或是增加了完全陌生、来自于外语的含义。这就好比别人家的小孩穿了自家的衣服,或许相貌还有几分相似,我们却不能因此认为这个小孩是自家的。

(2)按词源。

按照汉语中日语借词的来源,我们可以将这些词分为“汉源词”和“日源词”两类。“汉源词”指的是日语在翻译英语过程中,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找汉字词来表达相应的概念,或是用汉语的固有词延伸出新的含义来表达英语中的概念(如上文提到的“左翼”“组织”等词)。“日源词”则是日语在翻译英语的过程中,利用汉字组合生造出来的词,属于汉语中从未有过的文字组合。除去“榻榻米”、“料理”、“三味线”这类表达日本特有风俗的词汇,有些汉语日源词已经完全融入汉语,让人难以分辨。以下举例说明。

汉语汉源词。明治时期的日本西学译者大多具有较高的汉学素养。在翻译西方学术用语时,借用了许多中国古典词汇,形成了新的术语。比如,“文化”来自于《说苑》: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投机”来自于《唐书》:投机之会,间不容u;“文明”来自于《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闫志章,2008:33);“阶级”来自于《三国史》:高下有差,阶级逾邈;“经济”来自于《晋书》: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

汉语日源词。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广告”一词。《汉语外来语词典》对于该词的解释:一种宣传方式,通过报纸、电视、无线电广播等介绍产品或服务性事业等。意译英语advertisement(陈雪,2010:17)。“广告”可表达一个偏正短语,有广而告之的含义。汉语在借用日语创造的这个词时,完全采用了这个词的所有含义,形成了一个汉语中从未有过的、新的词汇,并以此来表达一个新的含义,因此是一个日源词。类似的词还有“肯定(affirmation)”,“蜜月(honeymoon)”,“对象(object)”,“实业(industry,business)”等(陈雪,2010:17-22)。

3.2.3翻译自英语的日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通过整理,我们不难发现,经由日语传入的英语外来词主要涉及到科学技术、思想文化、名词术语等领域,更是遍及政治、经济、娱乐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十九世纪末正是现代汉语形成之际,因此,这些日语借词实际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本是中国西学东渐的门户,经由日语传入,是英语深刻影响汉语的重要途径。这些词汇在现代汉语尤其是学术范围内的书面语中使用频繁、广泛,对汉语现代性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塑造性的影响。此外,很多人会知道“麦当劳”是翻译自英语的“mcdonald”一词,却很少有人知道“经济”“社会”这样的日语借词也是外来词。因此我们必须要指出的是,与直接传入的英语外来词相比,经由日语传入的英语外来词同化程度更高,更抽象,更接近语言的深层次,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更大。

4借鉴日本欧化经验的文化心态和启示

缘起是中国开化晚于日本明治维新,而日本明治维新取得了巨大成功。因此,维新派主张直接效仿日本而不是直接学习欧美。近代赴日考察的相关人员、留日学生和旅日文人是传播的主力。康梁首发其端,而鲁迅用功最著。

首先,日本在中英文化接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西学东渐之时,地理相近,文字相通却早经欧化的日本,无论是在文化心态上,还是在地理优势上,都足以成为绝佳的缓冲地带,成为欧洲现代文明大量而轻易地输入中国的重要端口。

其次,这揭示了隐含的日、汉、英三语之间的联系。这一过程为汉语欧化的研究进而为中国近代化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素材和启示,同时揭示了汉语向日语借词的过程实质上是转而向英语借词的过程。实际上,在这个三角形结构中,日语、汉语都依靠大量向英语借词完成其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两种语言又都借助了对方的力量才得以完成借词的过程:日语依靠汉字的表意性,而汉语则转而依靠日语已经完成的工作。在语言上,无论是日语借助汉字构造新词来翻译英语,还是汉语直接借用成型的日译词,实质上都是向英语借词的过程;而文化上,中国向日本学习,实际上是要更快地、更方便地向西方学习。

最后,文化心态方面尤为重要,日本欧化而崛起的成功,击碎了中国新知识分子最后的固执和卫道情节,给予中国新知识分子极大的希望,使他们认为,中国可以欧化,而且非欧化不可,中国欧化即可文明,这也大力促进了激进欧化的势头。日本成功欧化,还表现在它已经成功将欧洲模式移植到东方国家,使其成为一种适合东方文化土壤的日本模式,中国学习欧美最快最好的途径,无外乎全面借鉴这种日本模式。正是这种文化心态,影响了一代知识分子,促使他们宣扬要以这种模式塑造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也证明了经由日语传入汉语的英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更大,更具有塑造性。

5结语

借词,在一个民族语言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大量引入了日语借词,而这些日语借词又是翻译英语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汉语通过日语引入了大量英语外来词,从而努力实现语言的欧化、现代化。这一类借词在现代汉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该正视其外来词的地位并以此扩充外来词的定义。

通过举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经由日语传入的英语外来词,因其使用了汉字词作为翻译手段,与直接传入的英语外来词相比,这类词同化程度更高,更抽象,更接近语言的深层次,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更大,更具有塑造性。日本作为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缓冲地带,使欧化更加容易进行,也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Haugen,e.theanalysisofLinguisticBorrowing[m].Language,26(2),1950:211231.

[2]Hermann,p.prinzipienderSprachgeschichte[m].tübingen:niemeyer,1920.

[3]岑麒祥.汉语外来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陈雪.对《汉语外来词词典》中汉语日来词的研究[D].西安:未发表硕士论文,2010.

[5]刘秋红.试论遣唐使对古代中日关系的发展及影响[J].求索,2011:251253.

[6]朴旭兰.中日语言特点及文化表现对比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6):137138.

[7]宋茜.日语“汉字借形词”的源流与现状研究[D].兰州:未发表硕士论文,2013.

[8]孙常叙.汉语词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