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十篇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十篇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5:33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篇1

关键词:特殊教育;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155-03

家庭支持服务是指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提升家庭照料特殊儿童能力的一种服务形式。家庭支持服务意味着专业支持、资源、服务、财政补助以及其他形式的帮助。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残障人士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高校纷纷开办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同时相应的社会服务和专业实践也开展起来。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往往只限于特教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或各级各类康复中心等几种形式的专业见习与实习,这极大地影响了特教师范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特教师范生择业和从业的竞争力。为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激烈的院校及专业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除传统的服务与实践形式外,将特殊儿童自然生活和生长的家庭作为师生双方见习、实习、科研的基地,为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专业的支持,是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完善和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选择。

一、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的必要性

1是培养应用型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需要

特殊教育是实践性、操作性相当强的专业,对于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地方性教学型大学的特殊教育专业而言,至少在本科和专科层次的人才教育方面都面临着培养操作型和实践型特教师资的问题。为了凸显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临床性,必须不断拓展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的形式,为特殊儿童家庭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并将其作为优质的专业实践基地。

2是搭建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沟通桥梁的需要

家庭是每个人自然的成长及教育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影响是长久的和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在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品质的培养、人格的塑造等方面都有着其他教育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家庭教育具有自然性和浸润性等特点。从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的角度来审视特殊儿童家庭时,不难发现,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中涉及的早期干预、行为矫正、个别化教育、家校合作等理论都可以在其间找到鲜活的例证,所以特殊儿童家庭是沟通特殊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桥梁。在开设特殊师范教育专业的高校所在的城市,一定活跃着特殊儿童及其家长的身影。因此特殊儿童家庭相对于其他形式的专业实践基地而言,具有自然性、群众基础广泛等特点,这是将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作为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实践形式的一个重要原因和有利条件。

3是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拓展专业服务领域、提升社会服务品质的需要

一方面,目前国内高等特殊教育师范生的培养大多采用从理论到理论的模式,特教专业师生接触特殊儿童的机会很少,由此导致他们严重缺乏特殊教育临床教学和管理的相关经验;另一方面,目前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得到的社会支持相当有限,各种特教资源,尤其是公益性特教资源稀缺。在研究领域,研究者关于特教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方式与途径的探讨几乎都集中于特殊学校、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殊班级、残疾人联合会下属的康复机构或私立的康复训练机构等,关注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对特教师范生实践能力提升的研究尚不多见。但是随着“家校合作”“家庭支持”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高等特殊师范教育应进一步关注特殊儿童家庭,为他们提供优质的特教专业服务。对于开设特殊教育专业、但是没有属于自己的特殊儿童教学实践基地的高校来讲,更应采取多种措施,激励特教专业师生深入特殊儿童的家庭,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家庭支持,拓展专业服务领域,提升社会服务品质。

二、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1家庭支持服务的对象

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家庭支持服务的对象主要是6~12岁有多种特殊教育需求的各类有身心障碍的儿童及其家庭。特殊儿童的发展是其生理、心理及人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全人、全生涯的发展。因此,对于有足够师资力量和专业知识储备的高等院校来讲,可以把服务对象向两端延伸,将3~6岁处于早期干预阶段的特殊幼儿以及处于职业教育阶段的特殊青少年及其家庭作为家庭支持服务的对象。

2家庭支持服务的形式

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时,应尊重、遵循特殊儿童及其家庭自然生活及成长的社会生态环境,强调以个案儿童、个案家庭为中心。因此,“到宅服务”是比较理想的支持服务形式,即以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师生为主体的专业人员直接深入特殊儿童的家庭,利用高校丰富的诊断评估资源,教育康复的教材、教具和特殊儿童家庭的玩具、学具等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训练,对其家长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和指导。

3家庭支持服务的内容

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开展家庭支持服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访谈

即特教专业的师生深入个案学生家庭,与其家长交流和沟通,以此了解某一时期该生在教育训练、人际互动、身心发展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家长此间的问题、困惑以及收获体会。在总结双方以往交流互动成败得失的基础上,拟订下一阶段的家庭支持服务计划。家庭访谈应贯穿于为家庭提供专业支持服务的始终。每次访谈都应作周密的安排,做到目的明确、内容针对性强,并作好记录和整理。

(2)家长咨询

家长咨询是指个案儿童的家长向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的师生提出问题、以求得到解决问题的服务方式。在咨询服务中,特殊儿童家长往往关心下列问题:教育特殊子女的方法、技能、态度;孩子的学习、康复状况;针对专业人员所设计的教育方案的问题与疑惑;寻求专业人员在理念和态度上的支持;等等。特殊教育专业的师生应尽力解决家长的疑难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教给他们教育特殊子女的正确方法和技能,为家长营造倾诉的环境,以缓解其心理压力。家长咨询可以通过电话、网络、书信和面谈等多种方式进行。

(3)家长培训

家长培训是指以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的师生为主体,对特殊儿童家长进行教养态度、教养理念和教养方法等方面的专门训练,以此提高他们的教养能力,增强家庭支持服务的效果。家长培训可以将若干个家庭集中起来,统一培训,也可以每个家庭逐一进行。培训课可既包括理论讲授、经验分享式的交流,也可以进行现场示范和观摩式的指导等。此外,在培训地点、时间的选择与安排等方面也应作详尽的规划。

(4)个训指导

个训指导是指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的师生深入个案儿童家庭,直接为其提供一对一的教育服务。在家庭支持服务的过程中,特殊儿童家长最关心、最关注的是其子女的成长与进步情况。但是受自身文化水平、时间、精力以及特殊儿童障碍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往往不能独立、科学地为其子女做有效的个别化教育训练。因此,以特教师生为主体的家庭介入式个训指导,在直接对特殊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也为家长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是争取家长支持与信任及巩固和深化双方合作关系的切入点。

三、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的步骤

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应树立“促进特殊儿童发展、提高家长教养能力、提升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品质和打造特殊教育实践与研究平台”的观念。整个支持服务过程要经历组织动员、接案、诊断性评量、召开个案会议、拟订服务计划、执行支持计划和总结评量等步骤。

1组织动员,作好总体规划

在正式进入特殊儿童家庭以前,应作统筹规划,选派本专业的骨干教师作为家庭支持服务的直接负责人,由这些教师组织动员其他教师和同学,组建个案支持小组,并向他们解释家庭支持服务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2确定个案家庭

家庭支持服务以各类特殊儿童自然成长和生活的家庭为基本单位。开展该项工作之初,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发放传单、开展调查、与其他特教机构联合举办家长会等途径,与本地区特殊儿童家长及家庭广泛接触,向他们宣讲家庭教育、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高等院校与家庭合作的意义、内容和具体方式等。在家长与个案小组师生充分沟通后,并在自愿提交申请书的基础上,经现场调研,再确定某一家庭为支持服务的个案家庭。

3评量特殊儿童个案及其家庭的多方面需求

家庭支持服务应以个案家庭的需求为突破口,只有真正了解了他们的需求,才能达到为其排忧解难的目的,家长和整个家庭才愿意长期合作,否则家庭支持服务往往会因为缺乏实质内容而流于形式,导致双方的合作关系不能坚持长久。为此,需要采用多种标准化或非标准化的方式,全面了解个案儿童及其家庭的教育、医疗、康复和经济等状况,尤其是要了解作为直接教养者的父母等人的需求。对个案家庭的评量应由特教专业师生组成的个案小组负责,若条件允许,还可以吸纳当地的医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康复训练师等社会人士,共同组成诊断评估小组。同一小组内的不同成员对个案家庭需求的某一侧面作分评量,最后由小组负责人整理、统合评估结果,在此基础上,制订出较为科学合理的个别化家庭支持计划。

4召开个案家庭诊断研讨会议

评量结束后,为了整合多方面资料,全面透彻地了解个案儿童及其家庭的需求,个案小组负责人集本组成员、个案小孩的家庭成员、参与评估或后继服务的社会人士及相关的行政领导等,召开个案家庭社会支持需求研讨会,深入分析个案儿童及其家庭生活和生存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明确所需支持协助的种类、程度和各支持主体之间的协作方式,最终形成一份家庭需求诊断报告书。

5拟订个别化家庭支持计划

诊断研讨会议结束后,个案小组应着手拟订个别化家庭支持计划。其内容包括:个案儿童生理状态、心理表现、学业成就、社会适应等方面发展水平的简要描述;促进个案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资源及其利用方式;家庭支持服务的目标、程序和日期;家庭支持服务的种类、强度、频率和实施方式;各类支持的实施场所和环境要求;家庭支持服务的起始时间和限定期限;各支持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以及相互协作的方式;经全体人员确认并签字后,该计划方可实施。

6实施家庭支持计划,做好总结评量

个别化家庭支持采用循环推进、长期追踪的方式实施。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师和相关社会人士首先分别介入个案家庭,为其提供个别化的支持服务;学生2―3人一组介入,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全程参与针对家长的教育咨询与辅导、针对个案儿童的评估、拟订个别化教育计划、设计并实施教学等活动;随后教师和相关人员逐步撤出该个案,由学生小组独立承担相关的教育服务;特教教师选择第二个家庭并为其提供服务;第二组学生介入,教师指导他们逐步参与各项服务活动,教师和相关人员逐步撤出此个案,由第二组学生独立承担相关的支持服务……由于特教专业的招生规模一般都较小,学生人数很少,如此循环几轮后,所有的学生都可被分配到相应的个案家庭了。至此,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便由点及面地真正开展起来了。对于教师而言,还需要定期巡回指导各学生小组和个案家庭,了解他们彼此间的问题与困惑,即时给予分析和解答,对家庭支持的成效进行及时评量与总结。

四、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盈利与公益问题

针对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究竟要不要或应不应该向家长收取一定费用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应该秉持公益、义务的原则开展服务。向特殊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支持服务,受益的并非只是服务的接受者,作为服务提供者的特教师生,在此过程中也会在专业情感、专业理论、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获益,这种收获是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的。开展特殊儿童家庭支持服务的初衷是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为特教专业的发展搭建一个平台,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2家庭支持服务与其他专业实践形式之间的关系

家庭支持服务只是高等特殊师范教育专业师生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而已,它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但绝不能取代特教学校、康复训练机构等其他途径的实践形式,它们是互为补充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发挥专业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应将校内、校外、家庭、和康复机构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充分结合起来。

3支持主体的角色定位

作为支持服务主体的特教师生,在提供专业支持、与特殊儿童及其家长互动的过程中是服务的提供者,是家庭的合作者和支持者,切忌抱一种居高临下的“专家”姿态对其指手画脚,应该在充分尊重其原有生活和生存状态的前提下,积极倾听他们的意见,理解并尊重其文化习俗,通过对话解决彼此的矛盾和分歧,构建若干他们所需、自己可为的自然和社会支持系统,发挥好自己在特殊儿童与家庭、特殊家庭与学校、特殊家庭与社会互动中的纽带作用。同时应处理好与家庭其他支持主体的关系。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篇2

一、提高对特殊教育意义的认识

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千百万家庭和几千万残疾人的幸福和富裕,也关系到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残疾人在社会上要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必须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而残疾人只有在幼儿和青少年时期受到必要的教育,才能具有这种能力,成为社会的正常成员,对社会作出贡献,使家庭的痛苦和个人的不幸变成家庭和个人的幸福和富裕。所以,特殊教育是为残疾人幸福和富裕而奋斗的基础性事业。

发展特殊教育要把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作为一个重点。当前实施的义务教育包括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如果忽视了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义务教育就不会得到全面的实施。在今后一个时期,残疾儿童、少年教育要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使更多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就学。这就需要我们重视这项工作,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地做好这项工作。只有这样,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才能有较大的发展。

二、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管理

自97年我县建成特教学校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年都对特教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九七年县财政投资15万元维修了原师范旧校舍36间,装配律动教室,购置了钢琴、平衡木、练功架等专用器材。01年县财政拨经费9850元,翻修了伙房、办公室等。20年县财政投入经费1.4万元,翻修校舍18间。2003年投入9000元,翻修伙房9间。04年资助贫困生6790元,投入经费8000元,用于粉刷校园外墙,修建乒乓球台子等。05年投入“两免一补”资金8847元,投入经费6700元。用于维修校舍4间,装备了缝纫室等,基本达了国家和省规定的特教学校的标准。但是,我县特教学校招生范围紧限于听力障碍儿童,功能还不完善,须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计划明年投资12万,维修特教学校校舍,建成微机室等配套设施,对在特教学校就读的儿童少年,全部实施“两免一补”。到2008年建成一所集招收视力、听力、智力儿童少年的全功能学校。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篇3

一、扶助处境不利儿童———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的主线

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起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学前教育政策,其共同特点在于通过政策制订与实施,挖掘和调配各种社会资源投入学前教育领域,同时将公共教育资源更多地向处境不利儿童倾斜。处境不利儿童指成长环境存在问题的儿童,主要包括来自低收入家庭、少数民族家庭、新移民家庭、单亲家庭、未婚母亲家庭的学前儿童,以及自身发展状况存在问题的儿童,如身体残疾或有心理发展障碍。[1]美国政府不但为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提供免费获得学前教育的机会,而且通过额外的补偿教育、针对学校和教师的绩效责任制帮助这些儿童达到国家或州要求的发展与学习标准,为其进入小学做好准备,以此打破贫穷等不利处境的代际循环,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所有儿童都能获得公平的教育起点。

(一)颁布国家法案,自上而下向处境不利儿童实施政策性倾斜

一是为处境不利儿童设立主要由国家资助的托儿项目,其主要资金来源于儿童保育与发展基金(ChildCareandDevelopmentFund)、对贫困家庭的临时援助(temporaryassistancetoneedyFamilies)和社会服务拨款(socialServicesBlockGrant)等。1996年经授权成立的儿童保育与发展基金,是联邦政府资助处境不利儿童的主要经费来源,也是联邦政府为改善低收入家庭儿童,特别是0—5岁幼儿保育教育质量的重要经费保障。[2]对贫困家庭的临时援助和社会服务拨款等资金也都指向处境不利儿童,可以得到免费服务或只需家长付小额的教育费用即可,其支付额度根据家庭收入和家庭人口折算,以此确保实际意义上的公平合理。二是以立法为依据,重点保障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机会。美国联邦政府1965年颁布的《初等和中等教育法案》(elementaryandSecondaryeducationact,简称eSea)的第一个标题即是向“贫穷宣战”,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教育援助,后被称为“一号标题法案”。联邦政府通过资金补助贫困地区学校的方式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额外的教育援助和补救性的教育方案。对入读“一号标题法案”学校的儿童,不但学杂费全部免除,而且能获得免费餐点和针对其家庭的援助与指导。同时,该法案还特别强调对处境不利的特殊儿童实施“全纳教育”,不仅直接提供社会福利救助,而且通过各种教育和培训计划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技能,使他们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该法案一直持续至今,已有大量处境不利儿童由此获得了学前教育机会。以2009至2010学年为例,全美有56000多个公立学校利用此项资金,超过2100万处境不利儿童从中受益。[3]三是以科学实证研究为出发点,拓宽处境不利收益人群的年龄段。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是个体一生中身心发展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基于这些研究,美国早在1965年开始实施的《开端计划法》(HeadStartact)就明确规定向低收入家庭中3—5岁的儿童和受孕妇女提供综合性教育服务。[4]近20年来,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更是促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早期经验对0—3岁儿童发展的意义。美国因此自1995年起开始实施“更早提前开始”(earlyHeadStart)计划,将接受学前教育的对象扩展至孕妇和0—3岁的儿童。“亲子读写、共同启航”方案(evenStartFamilyLiteracyprogram)则将早期儿童教育、成人教育和家长与孩子之间互动的读写活动相整合,为改善低收入地区孩子和家庭的教育机会作出了重要贡献。[5]由此足见美国学前教育政策对于相关科学研究领域成果的敏感性及行动力。

(二)推行标准化和绩效责任制,确保处境不利儿童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2002年,美国总统小布什签署的《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noChildLeftBehindactof2001,以下简称《nCLB法》)明确提出联邦政府能够、而且必须帮助缩小处境不利儿童与同龄人之间的成绩差距,缩小成绩优异与欠佳的学生、非少数民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学业成绩差距,确保各州、各地方教育机构与学校能够促进所有儿童的学业进步,并将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教育机构和学校中。《nCLB法》突出强调了学业标准和绩效责任,引发了美国近20年来持续性最长、力度最大的标准化运动。到2004年,美国49个州都制定并实施了早期学习标准。政府拟通过测量与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教师及学校的教学效度和质量水平,以此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6]“早期学习标准”的制定以“K-12(学前班至十二年级)的学习标准”为依据,有助于形成连续性更强、包括婴儿和学步儿在内的直至小学的课程和教育评价标准,有助于教师在统一的目标框架内、在不同的教育机构中进行教学,从而更好地支持儿童从托儿所向幼儿园、学前班和小学过渡。[7]同时,标准为决策者、教育工作者、父母及社会大众监控、测量、持续改善学生成就与学校教育品质,推行绩效责任制(accountability)提供了目标和方向,确保了幼儿教育的质量。

(三)开展补偿教育,力保所有儿童都能达到国家或州的发展和学业标准

支撑儿童发展的生态系统是极其复杂的,影响因素众多、作用交织层叠,正如美国学者理查德•乔治所说:“所谓公正,就是指给予每个人应得的权益,对可以等同的人或事物平等对待,对不可等同的人或事物区别对待。”[8]为了帮助没有达到国家或州发展和学业标准的儿童,美国政府开展了补偿教育,为不同程度、不同类别学业落后儿童提供因人制宜的额外教育指导,如通过课后学校、暑假班等额外辅导处境不利或英语能力有限的儿童;为特殊需要的儿童开展个别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educationprogram,简称iep)等。iep源自美国1975年颁布实施的《全体特殊儿童教育法案》(theeducationofallHandicappedChildrenact),旨在针对每一位特殊儿童的特殊之需,由一位地方教育机构代表(负责提供或督导一项专门为符合特殊儿童之特殊需要而设计的教育计划)与教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并在适当情况下和特殊儿童本人一起,协商制定并实施个别化教育方案。[9]如今,奥巴马政府为加强针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通过了“强化计划”(StepUp),要求当地学校与社区组织联合起来,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暑假学习的机会,同时专门设立学前教育挑战经费(earlyLearningChallengeGrants),不仅补偿处境不利儿童,而且加强对薄弱的学前教育项目的资助与扶持,通过提高项目质量确保处境不利儿童受教育的质量。[10]

(四)宏观调控,加大投入

虽然学前教育经费来源可以多元化,政府坚实而稳健的公共经费投入才是保证所有儿童受教育机会公平和学前教育质量稳定的有效保障。[11]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对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逐年增长,体现为单个项目资金投入的逐年增长和多个项目投入的总量增长。如1965年美国联邦政府为“开端计划”项目拨款9600多万美元,1981年投入10.7亿美元,[12]而今则升至98.9亿美元。[13]1998年美国联邦政府为“儿童保育与发展基金”拨款30多亿美元,2011年增至55.1亿美元。[14]2002年美国联邦政府为《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中的“早期阅读优先项目”拨款7500万美元,2008年拨款已突破1.17亿美元。[15]同时,诸多平行项目的层出不穷与齐头并进,更是使得美国联邦政府对处境不利儿童的教育投入持续上升。在联邦政府的带动下,各州也开始筹措资金发展本州的学前教育事业。

二、美国处境不利儿童补偿教育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学前教育政策切实保障了处境不利儿童的受教育权,促进了美国学前教育的普及,缩小了处境不利儿童与同龄正常儿童的差距,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与和谐发展。[16]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面临着诸多困境,[17]其中焦点问题即是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学前教育的普及与质量提高。我们可以从美国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政策经验中探寻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一)制定和实施“弱势补偿”方案,确保学前教育机会公平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育经费只占世界教育经费总量的1%,却被用于占世界20%的教育对象,学前教育经费总投入更是仅占全国经费总投入比例的1.24—1.44%。如此有限的学前教育经费又几乎全部投入了城市公办幼儿园,致使农村学前儿童受教育机会严重不足。[18]2007年,我国农村儿童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35.6%即是明证。城市公立幼儿园数量的严重不足和城乡二元对立的户籍制度,同时还使得大量的城市流动人口子女被挡在了公立幼儿园门外,绝大部分只能入读收费低廉但办学条件也极其有限的民办幼儿园或非法经营未注册的“黑园”。美国公立幼儿园遵循的则主要是“排富”原则,即政府办的公立幼儿园主要面向处境不利儿童,只是在学校尚有空额的时候才有偿接收非处境不利儿童。同时,其资金投入不仅扶持公立学前教育机构,也给予接收处境不利儿童的私立学前教育机构,其资金投入的分配依据主要是接收处境不利儿童的数量。可见,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国家更应当着眼于大的社会生态环境,通过制订与实施济贫政策,把公共教育资源更多地投向处境不利儿童,对其进行教育补偿,[19]以确保所有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实现教育起点的公平。

(二)实施准入和监控制度,确保学前教育质量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应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但时至今日,我国仍未提出具体明确、具有地域性和生态适宜性的教育质量标准。占全国幼儿园总数62.16%的民办园没有得到任何国家财政经费,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行,其入园费用和质量自然是参差不齐。我国民办园的审批注册单位或部门比较多,仅在教育部门内部就要有普教和社会力量办学处等5—6个部门审批,此外还要通过民政、街道和企业等多个单位的审批。由于遵循“谁审批、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所以尽管审批单位和部门很多个,却没有落实实际管理的单位,致使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处于“无人管”的状态。[20]同时,伴随着民办幼儿园数量的增加,其教师已成为我国幼儿教师队伍的主体。然而,我国对民办幼儿园教师既没有准入制度方面的硬性要求,更没有提供社会保障和职后培训,这使得我国幼儿教育的质量更加堪忧。国内外经验都表明,办园体制与形式越是多元,民办园的比例越高,就越应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统筹管理。因此,我国急需制定合理的幼儿园准入制度和质量监控体系,既保证民办园的设立符合国家规定的建园标准,同时把民办园纳入教育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确保所有儿童都能获得安全、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实质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三)立法保障,增大资金投入,促进学前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篇4

论文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对策思考

近年来,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学术界不同程度的关注。我们随手翻阅或浏览一下期刊、报纸、网络,都不难发现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资料,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角度更是各有千秋。然而,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中这些问题依然悬而未绝,甚至有的地方还暴露出了有关“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的形式。如果说“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关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的话,那么“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将决定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将更值得引起重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身体生病了,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解除病痛,而一个人心理生病了,却很难用药解除病痛,更多是需要靠自己的意志克服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自己从心理阴霾中走出来,重塑新生。所以,对于一个“流动儿童”而言,笔者认为如果要让他们顺利的“成才”,首先要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本文将以一个“流动儿童”的特殊案例作为个案研究,来探析“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思考,以期引起共鸣。

一、流动儿童的界定

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本文所指的流动儿童是专指父母双方均不在孩子身边,并同祖辈或其他监护人一起在异地生活或学习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人群,他们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

二、案例“妈妈与孩子的对话”的描述

1、案例背景:

孩子的名字叫与与,男孩,今年6岁。孩子的爸爸是个公务员,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某县做行政领导工作,工事繁忙,当地的自然环境恶劣,县城海拔4014米,老人,小孩到了那里常常出现缺氧现象,故没有办法照顾孩子。孩子的妈妈是一位某某广播电视大学的老师,去年终于逮住了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到某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也没办法照顾好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也都是年过古稀的老人,而且身体也不好。鉴于这样的情况,家里孩子上学的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经过多次家庭会议的商议,最后决定让两个老人带着孩子到乐山上小学,因为那里有个孩子的姑姑可以作为临时的监护人,监管一下孩子的学习。

2、案例描述

就在这个教师节的那个晚上,妈妈拨通了孩子的电话。妈妈说“儿子你现在好吗?”,孩子说:“不好!”。妈妈问“你为什么不好呀?我觉得我的儿子长大了,都上小学了,很能干呀?”孩子说:“妈妈,我就是不好嘛,因为这里的小朋友总是嘲笑我……”妈妈很是着急的问“儿子他们为什么要嘲笑你呀?”孩子说:“他们说我不是这里的孩子……”说到这里妈妈和儿子都哭着挂断了彼此的电话。

3、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的案例。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流动到异地求学的过程中,他的心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表现出一种“寄人篱下”的低落情绪。这是一个刚满6周岁的孩子,在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两周时间里,心理竟出现如此大的变化,目前我们还不能断言说这个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但从孩子表达的言语里,比如“嘲笑”,已透视出孩子胆怯、悲观等消极的情绪。如果,这时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疏导的话,其结果也是不言而俞的。有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也是他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他比较注重别人或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同伴“嘲笑”的语言评价他,他会感到自尊心受伤害,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长此以往,他就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出冷漠、内向、暴躁等极端的性格,同时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异常、失范和越轨行为,影响他的正常成长。

这看似一个小小的案例,其实,他也正是目前一类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在异地求学阶段的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并不是因为家庭窘迫,而是由于孩子的父母双方都在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工作,无法在自己的亲自监护下,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接受教育的环境,从而致使孩子留守他乡,异地求学,不免也背上了“流动儿童”的称号。同时也面临着“流动儿童”心理危机的困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甘孜藏族自治州,在异地求学的“流动儿童”多达2000人,占整个州内学龄儿童的30%。他们大多留入到成都市的周边地区,比如温江、双流、邛崃、乐山、绵阳等地经济、文化、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他们中因为户籍的限制,很少能够进入当地的公立学校,获取同等的教育机会,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而是绝大部分由家长花“重金”送如私立(民办)学校就读。他们留守他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祖辈监护型,二是他人监护型(即由与父母同辈的亲朋好友代管型),三是自我监护型。他们是否能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已是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且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1、家庭核心教育力量缺失下的性格缺陷

心理学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尽管儿童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同伴的影响不断加强。

论文摘要:近年来,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学术界不同程度的关注。本文将以一个“流动儿童”的特殊案例作为个案研究,来探析“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思考,以期引起共鸣。

论文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问题,对策思考

近年来,有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心理问题等诸多方面都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学术界不同程度的关注。我们随手翻阅或浏览一下期刊、报纸、网络,都不难发现有关“流动儿童”的研究资料,其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角度更是各有千秋。然而,在实际的现实生活中这些问题依然悬而未绝,甚至有的地方还暴露出了有关“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的形式。如果说“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关乎整个国民素质的提升的话,那么“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将决定孩子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将更值得引起重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身体生病了,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解除病痛,而一个人心理生病了,却很难用药解除病痛,更多是需要靠自己的意志克服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自己从心理阴霾中走出来,重塑新生。所以,对于一个“流动儿童”而言,笔者认为如果要让他们顺利的“成才”,首先要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尤其是心理健康。本文将以一个“流动儿童”的特殊案例作为个案研究,来探析“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思考,以期引起共鸣。

一、流动儿童的界定

根据《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本文所指的流动儿童是专指父母双方均不在孩子身边,并同祖辈或其他监护人一起在异地生活或学习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人群,他们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

二、案例“妈妈与孩子的对话”的描述

1、案例背景:

孩子的名字叫与与,男孩,今年6岁。孩子的爸爸是个公务员,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某县做行政领导工作,工事繁忙,当地的自然环境恶劣,县城海拔4014米,老人,小孩到了那里常常出现缺氧现象,故没有办法照顾孩子。孩子的妈妈是一位某某广播电视大学的老师,去年终于逮住了一个学习提高的机会,到某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也没办法照顾好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也都是年过古稀的老人,而且身体也不好。鉴于这样的情况,家里孩子上学的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经过多次家庭会议的商议,最后决定让两个老人带着孩子到乐山上小学,因为那里有个孩子的姑姑可以作为临时的监护人,监管一下孩子的学习。

2、案例描述

就在这个教师节的那个晚上,妈妈拨通了孩子的电话。妈妈说“儿子你现在好吗?”,孩子说:“不好!”。妈妈问“你为什么不好呀?我觉得我的儿子长大了,都上小学了,很能干呀?”孩子说:“妈妈,我就是不好嘛,因为这里的小朋友总是嘲笑我……”妈妈很是着急的问“儿子他们为什么要嘲笑你呀?”孩子说:“他们说我不是这里的孩子……”说到这里妈妈和儿子都哭着挂断了彼此的电话。

3、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的案例。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流动到异地求学的过程中,他的心理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表现出一种“寄人篱下”的低落情绪。这是一个刚满6周岁的孩子,在刚上小学一年级的两周时间里,心理竟出现如此大的变化,目前我们还不能断言说这个孩子有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但从孩子表达的言语里,比如“嘲笑”,已透视出孩子胆怯、悲观等消极的情绪。如果,这时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疏导的话,其结果也是不言而俞的。有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也是他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他比较注重别人或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同伴“嘲笑”的语言评价他,他会感到自尊心受伤害,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长此以往,他就会变得自卑、沉默、悲观、孤僻或表现出冷漠、内向、暴躁等极端的性格,同时在行为上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异常、失范和越轨行为,影响他的正常成长。

这看似一个小小的案例,其实,他也正是目前一类既是“留守儿童”又是“流动儿童”在异地求学阶段的生活的一个缩影。他们并不是因为家庭窘迫,而是由于孩子的父母双方都在自然条件恶劣,教育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工作,无法在自己的亲自监护下,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接受教育的环境,从而致使孩子留守他乡,异地求学,不免也背上了“流动儿童”的称号。同时也面临着“流动儿童”心理危机的困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甘孜藏族自治州,在异地求学的“流动儿童”多达2000人,占整个州内学龄儿童的30%。他们大多留入到成都市的周边地区,比如温江、双流、邛崃、乐山、绵阳等地经济、文化、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他们中因为户籍的限制,很少能够进入当地的公立学校,获取同等的教育机会,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而是绝大部分由家长花“重金”送如私立(民办)学校就读。他们留守他乡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祖辈监护型,二是他人监护型(即由与父母同辈的亲朋好友代管型),三是自我监护型。他们是否能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已是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且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篇5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残疾儿童体育教育相关政策立法的比较,得出我国残疾儿童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立法不足,并提出建议,以期促进我国残疾儿童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残疾儿童体育教育政策立法中美比较研究建议

在美国,学前体育的分支――残疾儿童体育,由于发达的国家司法系统和各级执行机构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严格执行,确保了残疾儿童体育教育机会。我国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残疾儿童需要享有配套的体育教育机会,获得和健全孩子一样的教育权利。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中美两国残疾儿童体育教育相关政策立法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与逻辑法等进行分析研究。为能参考他山之石,尽早建立保障残疾儿童体育教育服务提供借鉴。

二、中国残疾儿童与体育教育相关的政策立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和社会必须要为盲、聋、哑等有残疾的公民创造劳动、生活和教育的条件。必须要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开展义务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进一步促进全社会教育事业全面发展[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了社会应该支持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2];并指出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为病残学生组织适合病残学生的特色体育活动。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第36条明确规定,通过开展面向基层的残疾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满足不同残疾人的需要,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3]。积极组织和帮助残疾人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开展特殊体育运动会。但没有儿童体育和康复锻炼的条文。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政府根据需要必须设置开展特殊教育的学校,并且要求这些学校必须具有符合残疾学生学习、生活、康复特点的设施和场所;……并且要为他们的学习和康复给予帮助[4]。

(五)《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规定,各级特殊学校要想尽一切办法,尽量给残疾学生创造有利条件,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提升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要多方位的实施有目的的残疾儿童体育活动,开展各式各样的健身方法,提高残疾儿童的自信心。

三、美国残疾儿童体育教育权利的政策立法

(一)《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pL94-142,1975)

美国1975年通过《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首先要求各个州和地方政府为所有残疾儿童提供教育做好准备;为了能够有效保护残疾儿童权益还提出了特殊教育的评估制度[5]。该教育案明确要求国家和社会必须向所有儿童提供免费的、符合残疾儿童需要的教育[6]。“最少限制环境”是“要让残疾儿童尽可能的享受到与普通健康儿童一样的教育”。规定法定程序权利是给家长提供公平听证的权利。当与学校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家长能够借助于委托法律顾问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7]。“父母参与”也明确要求“家长必须要借助于积极参与,广泛的深入的影响他们子女的教育决策”[8]。

(二)《残疾人教育法》(iDea1990)

《残疾人教育法》(简称iDea1990)。它保护了所有不一样残疾程度的孩子权利,确保了公立学校接纳这些不同残障程度的孩子,使得每一个残障儿童都获得其所需要的教育[9];还新增了两类残疾类别:将孤独症和脑外伤也作为了它的保护内容里[10]。表明特殊体育的教育对象包括其它运动能力低但身体健康的人。

(三)《残疾个体教育法修正案》(iDea97,1997)

1997年美国出台了《残疾个体教育法案修正案》修订了iDea(1990),还进一步规定了特殊教育的对象、目的等问题[11]。该方案突出表现了对残疾儿童的权利保护、重视责任、关注结果三个原则,目的是进一步改善他们受教育机会以及保障他们的权利[12];明确要求学校对残疾儿童进行任何工作都必须经他们父母同意[13]。修正案的规定是要在社会、学校、家庭以及社区形成立体教育网络来实施全纳教育。

(四)《残疾儿童教育促进法》(iDea04,2004)。

美国完善了《残疾个体教育法修正案》的不足,分析了残疾儿童(包括婴幼儿)的教育需要及教育补助拨款方式,也严肃阐述了开展保障他们接受公立教育、特教人员的培训等细节问题,将残疾儿童教育从社会边缘问题变成了学校必须关注的社会主要问题。

(五)《业余体育法》(1978)

美国《业余体育法》(theamateurSportsactof1978)是美国体育的一部重要立法,其中对残疾人的体育事业也做出了相关规定。《业余体育法》从业余体育角度,进一步规定了残疾人应获得的体育权利。

四、两国残疾儿童体育教育权利政策立法的比较

通过对两国残疾儿童体育教育政策立法的细化与分析,我们发现与美国系统、规范、全面的法律法规相比,我国的残疾儿童体育教育立法缺乏系统性,也缺少针对特殊人群的专门性立法。尽管我国在保障残疾儿童的权利方面出台了相关法规,但缺少权威的特殊体育教育法,对残疾儿童的体育教育权的保护只能从教育法规、零星的部门法规或权威性较低的条例中去寻找依据。在《全民健身法》里,也只是针对特殊学校,还没有将残疾人体育教育放在提高体育教育公平的高度去认识。

五、对我国残疾儿童体育教育的政策立法提出建议

(一)明晰父母所应承担的责任

我们发现,美国以立法的形式强制父母参与到残疾儿童的教育之中来,在法律上保障了孩子在学校外或学龄前能得到家人的支持与教育。应从法律上规定父母应尽的教养责任,让父母主动引导残疾儿童积极参与身体锻炼。

(二)健全学校法规制度

美国特殊教育法案提出的“为全体儿童,尤其是障碍儿童提供‘最少限制环境’的教育服务”应成为我国普通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我国普通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应将残疾儿童体育教育法规构建、体育器材配备、教师资源分配、师资力量培训等各个方面同步推进,并进行细化。

参考文献:

[1]周静等.美国《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的精神及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06).

[2]曹若愚.论残疾人权利的法律保护――以美国法为参考[D].山东大学.2009.

[3]谭军华等译.家庭与学校的联系――如何成功地与家长合作[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l.

[4]胡晓毅.论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与专业人员合作的几个核心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

[5]迈克尔・英伯,李晓燕等.美国《残疾人教育法》和《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评析[J].US-ChinaeducationReview.2007(08):60-63.

[6]JmKauffman,DpHallahan.theillusionofFullinclusion:aComprehensiveCritiqueofaCurrentSpecialeducationBandwagon.pRo-eD,inc.,8700ShoalCreekBlvd.,austin,tX.

[7]曾凡林.特殊儿童权利保护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03).

[8]individualswithDisabilitieseducationactamendmentsof1997.USa.1997.

[9]肖非等.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立法的保障――美国现行两部重要的特殊教育法案介绍[J].现代特殊教育.2004(12).

[10]杨慧敏.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情况透视[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0).

[11]余向东.美、德、日三国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概览[J].当代世界.2011(02).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篇6

关键词:儿童;暴力侵害;法律保护

一、我国儿童遭受暴力侵害的特点

(一)儿童遭受家庭暴力的特点

目前,中国儿童遭受家庭暴力的案例还很多,儿童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因此受到极大威胁,生命权没有保障。儿童遭受家庭暴力侵害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暴力案件多发生在继父母、养父母及其他监护人有严重暴力倾向的家庭论文下载。

2.被虐待儿童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三到十岁间,大多数被虐待的儿童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体力方面与监护人相差悬殊。

3.从虐待持续的时间看,由于中国缺乏强制举报制度以及传统观念如“棍棒出孝子”、不管家务事等的影响,虐待行为通常持续时间很长而不会被外界制止。

4.从案件的发现渠道来看,多半是其他亲属或邻居实在看不下去才会报案,再由警察实施解救。

(二)遭受学校教师体罚侵害的特点

从媒体报道和相关案例看,教师对学生的体罚或变相体罚表现出以下特点:

1.很多老师或学校负责人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并不重视体罚问题,在发生了纠纷后,不肯承认错误。

2.体罚多发生在中小学,乡镇或县城一级的学校最为普遍。中小学的学生与老师在体力方面存在较大悬殊,乡镇一级的学校,师资配备质量不高,老师、家长在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意识方面相对欠缺。

3.体罚、变相体罚或侮辱的方式多样。有老师直接对学生施以暴力的,也有的是老师让学生相互惩罚。除体罚外,对学生造成伤害的还有变相体罚和语言暴力,可能对学生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4.纠纷处理上中学校态度强硬,结果扩大了损失范围。体罚或变相体罚后,很多学校往往态度强硬,采取措施强迫其他学生作伪证和孤立被体罚的儿童,这也导致被体罚的儿童产生精神疾病。

(三)遭受报复社会型无差别暴力侵害的特点

从最近接连发生的几起校园血案来看,儿童遭受无差别暴力侵害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凶手多因为个人遭到或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以砍杀儿童方式报复社会。

2.受害儿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没有及时作出反应行为如奔逃、呼救以引起更多警觉等。

3.儿童与凶手体力差距悬殊,几乎没有任何反抗能力。

4.学校安全保卫薄弱,在儿童遭受人身伤害时无法及时给予保护和救助。

二、儿童暴力侵害案件多发原因

(一)现有未成年人家庭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不足

在实际生活中,对儿童实施家庭暴力、伤害儿童人身权益的案件屡有发生。究其原因,施暴人思想认识落后、法制意识淡薄是根本因素,但是,反对家庭暴力专门法律欠缺、儿童权益保护制度不完善等也是重要因素。

1.对于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暴力侵害未成年人行为,缺乏及时发现的有效渠道。针对举报义务主体,不举报的法律后果,举报渠道,接受举报单位反馈等问题,并没有具体实施的规定。

2.对于生命健康权益受到威胁的儿童,缺乏制度性救助程序和临时安置机构。对于立法没有对救助机构以及可采取的措施作出规定。

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没有明确禁止家庭内体罚,同时对施虐监护人应承担的民事和行政责任规定不明确。

4.现有的民事和刑事诉讼制度设计不利于被虐待儿童获得司法救济。整个法定人制度的设计是基于父母子女利益一致的假设,这导致父母侵犯孩子利益产生诉讼时,没有人在法庭上代表孩子的利益。

(二)现有儿童校园保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1992年1月1日生效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已明确禁止校内体罚或变相体罚。但是如果没有相关的配套制度,这一条规定是无法得以有效实施的。

1.教育行政部门没有明确要求把法制课作为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或再教育的必修课。很多老师正是由于缺乏基本法制意识,才导致了体罚的发生。

2.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幼儿园的监督管理还有待于强化,尤其是没有将学生投诉制度明确化。很多案件中,如果教育行政部门能够接受投诉并及时开展调查,很多案件能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获得解决。

3.对于责任人的处理方式,现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只规定“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应给予相应处分”,至于如何具体操作法律并没有规定。

4.最近的几起校园血案的发生让人们认识到校园安保机制、安全教育立法的缺失。

三、对策研究

通过检视现有儿童保护立法、执法和司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将儿童安全保护状况堪忧的原因分为有法不依和无法可依或立法本身存在技术问题等类别,不能真正(下转第90页)(上接第86页)保护儿童合法权益,现针对这些情形分别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现有法律框架内的儿童保护措施建议

1.预防家庭中的儿童虐待案件方面:

(1)未委会(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居委会(村委会)、派出所和妇联可以联合构建一个基层家庭虐待防护网,建立及时发现案件的有效机制。

(2)重视家庭问题的及时解决来预防家庭内儿童虐待。家庭内虐待儿童事件,往往是家庭问题的折射。要防止家庭内儿童虐待事件的频发,必须对有未成年子女的特殊家庭给予特殊关注,通过及时解决家庭问题来防止儿童虐待事件。

(3)采取推动儿童保护社会工作事务的发展,推动儿童保护民间组织的建立,建立受虐待儿童庇护机构等综合措施。

(4)未委会或妇联可以支持儿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严重虐待行为,对于的确不适合做监护人的父母,法院可以判决剥夺监护人资格,该由其他亲属担任监护人。

2.关于教师体罚儿童的案件。《未成年人保护法》已作出了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未成年人最大利益的保护:

(1)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法制培训形成制度,每年定期组织培训,要将法制课作为教师进修课程中的必修课。

(2)要建立教师的定期考评制度,对于体罚手段恶劣且对学生造成重大伤害的老师,要及时转岗或解聘、辞退。

(3)主管部门应设立面向学生或家长的举报电话,及时了解发生在学校内的体罚案件,并全程监督学校对体罚案件的处理。

(二)立法建议

1.关于预防或处理儿童家庭暴力案件的法律:

(1)规定邻居、老师的强制举报制度,在各级未委会设立举报电话以及立即开展调查的制度。

(2)从法律上明确规定被虐待儿童的紧急救助程序和各级政府要设立儿童避难场所。

(3)改革法定人制度,设立儿童诉讼监护人制度,从国家层面改变现有的法律援助申请制度,允许儿童本人或其他组织帮助儿童申请法律援助。

(4)明确规定监护人监督和培训制度。对于严重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应明确设立监护人资格中止制度和撤销制度,并明确监护资格撤销后,被撤销资格的父母要承担的责任和新监护人的担任资格和指定程序。

2.关于预防和处理教师体罚学生案件的法律:

(1)法律应规定,发生教师体罚学生案件时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及时汇报的制度。

(2)明确规定将法制培训列入学生和教师培训的必修课。

(三)针对无差别暴力侵害儿童犯罪的实时举措建议

1.全面强化易被侵害单位的安全防范措施。政府应组织对学校等易发生暴力侵害案件单位的安全检查,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全面落实人防、物防、技防各项措施。公安机关要迅速组织开展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常态化治安巡逻。学校等单位要配足配强校园安全保卫力量,以有效应对各种突况。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篇7

关键词:特殊儿童;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7-098-002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对于学前儿童的发展十分重视,然而,在众多无忧无虑充满童真的儿童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些儿童,他们是特殊群体。特殊幼儿是指一群在心理和生理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明显地偏离普通儿童的发展水平,有特别的学习困难或适应困难,只有接受了特殊教育,才能充分发展的儿童。而家庭无疑是孩子成长道路的港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纵观诸多家庭教育方式,仍有许多问题存在。在本次研究中,主要研究心理方面有缺陷的特殊儿童与身体方面有缺陷的特殊儿童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改进家庭教育方法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观察法为主,辅以案例分析法以及文献法

三、问题的研究

特殊幼儿主要分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缺陷,笔者本次的研究主要是在生理方面体现的有身体疾病幼儿,以及心理疾病体现的内向以及攻击的幼儿。

案例呈现:

一、首先是有生理疾病的幼儿,本文以癫痫症幼儿为主

在某个幼儿园中,幼儿明明(化名)在晨间活动中,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呼吸暂停、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抽搐开始为四肢的强直、握拳、两眼上翻或偏斜一方,然后面部及四肢肌肉呈阵挛性抽动,呼吸急促不整,舌咬伤,大小便失禁。发作持续1-5分钟,发作后意识不清或嗜睡,经数小时清醒。后送往医院抢救,诊断为小儿癫痫,但是很多幼儿得知后,竟嘲笑他,模仿他,令他的心理蒙受阴影。

二、其次是有心理疾病的幼儿,本文以内向的幼儿和有攻击的幼儿为主

1.内向的幼儿

幼儿和老师正在晨间锻炼,小朕奶奶带着孩子走过来。奶奶催促孩子“快叫老师早。”小朕没有声音,脸上没有表情,呆呆地站在一边。奶奶大声地训斥:“还不叫,快叫啊。这孩子,就是不响。不叫晚上不来接你了。”小朕听了,哭了起来,两手紧紧拉着奶奶的衣服。我连忙上前安慰孩子,“不要哭了,小朕穿衣服最快了,老师很喜欢你的。我们等一会向老师问好,好吗?”小朕还是不说话。我接着说:“好的话点点头。”小朕很勉强地点点头。

2.有攻击的幼儿

早操,每个幼儿站在固定的小方格里边听音乐边跟着老师锻炼身体,只见扬扬突然双手放在前面的小朋友身上,将其往前推去,前面的小朋友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这时前面的小朋友回过来朝他瞪了一眼,可是扬扬还是继续去弄他,跟着双脚往前踢到了前面幼儿的腿上,前面的幼儿转过身用手推他的脚,他猛地起身,双手张开向前扑去,前面的幼儿被推到在地上,他又笑又跳。

三、问题的分析与指导策略

首先关于家庭中如何教育幼儿对待生理疾病

1.首先在情感上同情他们。家长要耐心地向孩子讲解残疾人的生理缺陷是由遗传或是疾病及事故造成的。

2.家长在人格上尊重他们。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参观残疾人福利工厂等场所,收看描写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电影、电视,观看残疾人运动会,讲讲残疾人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创造辉煌业绩的故事,使孩子了解虽然自己生理上有缺陷,但是他们有勇于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他们在人格上与健康上是平等的,是值得人们尊重的。

其次关于如何教育内向的幼儿

对于内向性格的孩子,父母不妨尝试以下一些做法:

1.帮孩子找个外向的小朋友

学龄前的孩子很容易因为爱玩相同的游戏而成为朋友。如果您的孩子内向,害羞,那就告诉他的幼儿园老师,让老师多安排外向大胆的孩子和他一起玩,时间久了,孩子自然就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渐渐改变。

2.害羞的孩子更需要鼓励

有的孩子大大咧咧,做错了事就算多说他几句也没问题。可批评害羞的孩子时,您就要注意您的措辞。

3.让孩子当“小司令”

您不妨找几个年龄比孩子小的小孩,让他们和您的孩子一起玩。您的孩子虽然害羞,但因为比其他孩子年龄大,游戏中他就会处于主动的位置。不管是玩什么游戏,出什么主意,他都会自然地成为孩子中的“小司令”。

三、关于如何教育攻击的孩子

首先,减少环境中易产生攻击的刺激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幼儿提供较为宽敞的游戏空间;尽量避免提供有攻击性倾向的玩具(如玩具枪、刀等),都可以减少冲突的产生,从而减少攻击的产生。

第二,启发幼儿对攻击性的理解和思考,以便从动机上改正其攻击性倾向。幼儿一般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为此,我们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途径,让孩子认识到他人对其攻击的不满,从而使其对自己的攻击产生否定情绪。比如,通过讲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给孩子呈现一个有攻击的儿童形象,与其讲述这一儿童的表现及其危害,使其意识到这样的儿童是不受人欢迎的。此外,要提请注意的是,过去曾有人主张对幼儿攻击的矫正采取宣泄法,如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情绪。大量研究表明,宣泄法不一定能减少儿童攻击,尤其是幼儿,有可能在宣泄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产生更加强烈的攻击倾向,因此,是不宜提倡的。

综合起来看,对有攻击的幼儿,我们应更多地强调爱和平静、温和的教育,特别是要注意在平时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善良的品格。从这点出发,我们平时应更多地注意其非攻击性表现,因为这类幼儿的成长中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些。

教育幼儿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这是我应该做的,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实现家园共育,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篇8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下出现的一群特殊儿童。据全国妇联统计,我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其中14岁以下留守儿童超过4000万。绝大部分留守儿童生活在经济贫困、地处偏远的农村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权利保护问题亟待关注。我们以《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为理论依据,从生存权、发展权和特殊状态下儿童权利三个方面,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护状况进行思考和分析。

1.生存权生存权是儿童固有的权利,是儿童权利体系的基础。随着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生存权的内涵在不断变化,标准在不断提高。根据我国发展的现实情况,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权主要体现在抚养照顾、人身安全、健康等方面的问题。(1)农村留守儿童的抚养、照顾问题。家庭是儿童成长的自然环境,家庭成员的抚养对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我国《民法通则》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做了具体规定,明确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但是,在农民工父母外出、亲子两地分隔的情况下,农村地区抚养、照顾儿童的责任多由祖辈、亲戚、邻里、朋友等利益相关人承担。据相关统计,在我国广大的留守儿童中,有80%以上是隔代监护或临时监护。由于此种监护人的资格、能力缺乏保障,导致现实中监护责任推诿、监护人不尽责或无能力尽责等诸多问题出现。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得不到保障,顺利成长受到影响,甚至生命安全也会受到威胁。而且,愈是年幼的儿童,自我保护能力愈弱,受到的威胁就愈大。2005年,湖北省郧县城关镇李老汉爷孙俩死在家中7天后才被发现。由于儿子、儿媳双双外出务工,由57岁退休在家的李老汉带3岁的孙子,李老汉突发脑溢血死在家中,而其3岁的孙子也因无人照顾饿死在家中。这个案例体现了我国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抚养、照顾方面还存在制度漏洞。(2)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问题。儿童的人身安全既需要家庭的呵护,更应当得到社会的保障。我国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了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职责。然而现实中,由于尚未成年,缺乏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我国各地农村留守儿童人身伤害事故频频发生。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伤害主要包括因溺水、交通事故、诱拐、等因素造成的身体和精神的损害情况。比如,2012年11月贵州毕节5名男童被发现闷死在街头垃圾箱内。因家庭贫困,他们曾流浪多日未获救助。在留守儿童人身伤害案件中,女童的案尤其令人扼腕。广西武宣县4名70多岁的老汉3名,被的皆为留守女童……像这样的农村留守女童被侵害事件早已屡见不鲜。因为缺少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往往成为最易受伤害的群体。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基本保障的缺位。(3)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儿童的健康既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有助于儿童塑造积极的自我形象,形成健全人格。儿童的健康问题不仅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也是我国儿童立法工作的目的之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作为立法的目的和基本原则,表明国家对儿童健康权的重视。但是,现实中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仍不容忽视。由于生活贫困,亲子长期分离,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上缺乏照料,心理上安抚不足,造成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心理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多项心理学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情感关怀和亲子交流,表现出孤僻、冷淡、自卑、沉默等不良性格特征,甚至会影响到成年以后的情绪、行为、自尊以及人际关系。可见,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加强社会扶助显得特别重要。

2.发展权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发展权是指儿童拥有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和智能的权利。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权突出表现在受教育权、表达自由权、劳动保护权等方面。

(1)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在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等方面的充分发展,因此,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现阶段,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平等就学权和教育条件平等权两个方面。在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下,平等就学权是适龄儿童按时入学,并完成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权利。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学权利基本得到保障,但往往会在学习过程中,因父母工作的变化而反复“流动”甚至辍学。2008年全国妇联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中西部省份农村留守儿童辍学比例高于其他省份,1/3的农村留守儿童初中毕业以后开始外出打工。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条件的巨大差距严重影响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条件平等权的实现。即使是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教育条件的巨大差异和资源配置不公使已经处于不利境地的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条件受到限制,结果只会使农村留守儿童处境更加不利,导致严重的社会不公平。另外,父母外出也使农村留守儿童学业辅导率下降,学习受到很大影响。在隔代教育中,年事已高、文化程度偏低的祖辈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业。在农村留守儿童中,留守女童的受教育权需要特别关注。

(2)农村留守儿童的表达自由权。有权利就意味着有能力要求尊重,有能力提出要求,并有能力要求对方听取。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对儿童的意见应按照其年龄和成熟程度给予适当对待。农村留守儿童在自己的留守问题上普遍没有表达自由。在涉及是否需要外出、何时外出、外出时间长短、孩子由谁来照管等问题上,父母基本不与孩子商量,而是以家长的身份行使最终决定权。儿童在父母外出这样重大的家庭决定中没有话语权,无法获得参与家庭事务的权利,即使有时候表现出抗议的举动,微弱的声音也很难得到听取和尊重。忽视留守儿童参与家庭事务的权利,容易造成外出父母与留守子女之间沟通不畅、难以相互理解、情感疏离,留守儿童与委托监护人之间关系疏远、情感冷淡、有心里话也不说出来。长此以往,留守儿童会有被抛弃感,容易走上犯罪的歧途。《人民法院报》关于初中少年犯罪的报道就是例证。学生乔某初中一年级便辍学在家,因无所事事便逐渐迷恋网络游戏,无钱上网成了他最大的苦恼,为此竟入室抢劫,最终以抢劫罪判刑,令父母痛心疾首。相对而言,父母在做出决定时征得子女的理解和支持,情况要好得多。这样的留守儿童一般能够理解父母的辛苦和家庭的困难,具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一部分儿童还表现出一定的亲社会行为,以赢得老师的赞赏和同学的认可。可见,父母在做出涉及儿童利益的重大决定时征求孩子的意见是多么的重要。

(3)农村留守儿童的劳动保护权。劳动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意义深远,它是儿童发展和发挥个人潜能、培养社会意识和责任感、走向成熟独立的必然途径。但是,对于家庭生活压力大、身心发育尚处于不成熟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其劳动在时间和强度上应得到特定的保护。过早地参与社会劳动,过多地承担家庭负担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育都是不利的。然而,一些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进入初中以后,辍学打工现象非常严重,剥夺了孩子的学习时间,限制了孩子成长成才的机会。除此之外,还有相当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中承担着强度较大的家务劳动,担负着与其年龄不相称的生活压力和精神负担。在这样的家庭劳动中,儿童感受到更多的是生活的艰辛,劳动带来的生活压力和精神负担已经远远超过这个年龄所应当承受的程度。因此,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劳动保护权,使其享有幸福的童年同样是儿童权利保护的重要内容。

3.特殊状态下的权利《儿童权利公约》序言中指出,“儿童因身心尚未成熟,在其出生以前和以后均需要特殊的保护和照顾,包括法律上的适当保护”。以此确立了在特殊状态下儿童需要特别保护的原则。[2]留守儿童犯罪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犯罪越来越呈低龄化趋势,且比例逐年攀升,在一些省份已经达到20%。我国在对待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上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面对如此众多已经步入犯罪道路的留守儿童,少年司法在保障其合法权益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少年司法制度还不够完善,对已经犯罪的留守儿童未能尽到保护的义务,影响了帮助其积极转化和重返社会的可能性。

二、农村留守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律思考

面对5800万的留守儿童需要关心和扶助,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原则和我国法制建设的实际情况,应坚持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构建立法、行政、司法等三位一体的权益保障机制,为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1.完善儿童权利保护的相关立法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方针政策,也已经颁布并进一步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新《义务教育法》等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法律法规,还通过《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明确了未来十年内中国儿童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为之将付出的努力。这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文本为我们描绘了保护儿童利益的美好蓝图,农村留守儿童的权利保护似乎已得到充分体现。但是现实的问题告诉我们,文本权利只是一个美好的梦,能够将梦变成现实的是执行程序的保障。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程序法的制定,增强现有政策法规的可操作性,使儿童权利的法律规定落到实处。同时,考虑到保护留守儿童权利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家在保障各项规定得到妥善落实时,还应确保各个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和相互配合。另外,完善各项专门立法活动,比如农村贫困儿童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农民工子女权益保障制度,都是非常必要的。

2.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权利的行政保护(1)完善委托监护制度。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的规定,以及现实生活中各种事实性监护关系的存在,《民法通则》及实施细则中有关监护制度的规定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应从监护资格、监护职责、监护程序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的委托监护制度,使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期间也能获得安全、健康和教育方面的充分保障。(2)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加强儿童学业和心理辅导。随着基础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基本得到保障,儿童因家庭贫困未入学和辍学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出台,有效保证了留守儿童在学校的安全和学习。同时,学校可利用在师资、设施设备方面的优势,为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提供一定的学业和心理辅导。但是,针对有些地方父母外出就将儿童的所有责任都推给学校和老师的情况,应考虑采取相应措施,明确各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3)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弥补留守儿童的多方面缺失。创建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环境,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使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同时,积极创建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机构,建立“假日学校”,开通“亲情号码”,弥补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尤其是亲情方面的缺失。(4)建立国家扶助机制,落实政府责任。逐步改革户籍制度,放开户籍限制,实现地区城乡间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建立政府工作监督和评估制度,设立留守儿童专项经费,使政府责任落到实处,避免过度宣讲和口号化,而弱化实际行动。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篇9

[关键词]美国联邦政府;学前教育法;立法演变

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学前教育立法促进了全美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美国联邦学前教育法分别经过了以追求社会福利、机会均等与智力开发、追求公平与优质为价值取向的三个演变阶段,现在形成了以教育部、卫生和公共服务部两大内阁级政府部门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的学前教育法律运行制度。

一、美国联邦学前教育立法演变

美国联邦政府学前教育立法经过了20世纪上半叶学前教育法的萌发,20世纪60-80年代学前教育法的确立,最近30年学前教育法的更新和完善三个发展阶段。

1.20世纪上半叶学前教育法的萌发

20世纪初,在自由竞争制度下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但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日趋激烈,政府不得不出台一系列抑强扶弱的福利政策。1912年,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白宫首次召开会议,提出建立联邦儿童局(U.S.Children’sBureau),合并所有联邦儿童事务,并制定出一系列保障儿童权利的法律和福利政策。美国联邦政府由此逐渐为儿童福利和教育事务确立了稳定的制度安排。

联邦儿童局是一个开展儿童保健教育以及母婴服务的政府机构,现在隶属于卫生和公共服务部,对国会健康、教育、劳动、福利委员会负责。1921年,联邦儿童局制定了《母子法》(Sheppard—townermaternityandinfancyprotectionact),由联邦政府向各州拨款,保障母婴权益。

20世纪30年代美国遭遇了最大一波经济危机,人民生活窘困,罗斯福政府颁布了《联邦紧急救济法》(FederalemergencyReliefact),由联邦出资建立了覆盖全美的紧急保育学校(theemergencynurserySchoool),满足经济困难家庭幼儿营养、健康、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到1938年,紧急保育学校为20万个贫困家庭儿童不仅提供有营养的食物,而且实施了与各年龄组相适应的课程,配备了受过短期专业培训的幼儿教师。紧急保育学校是美国联邦政府首次通过法律实施学前儿童保育和教育的项目,虽然该项目以福利为目的,但对后来学前教育机构运作标准以及教师培训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大批妇女开始就业,从事军事产业等,于是1940年出台了《兰汉姆法案》(theLanhamact),由联邦政府拨款建立儿童保育中心,为父母解除后顾之忧,同时保障儿童获得相应的发展。儿童保育中心和紧急保育学校的区别在于,紧急保育学校服务于贫穷和父母失业家庭的孩子,以福利为主旨。而儿童保育中心是为所有参加战争军工生产的家庭的孩子服务,对双亲工作的儿童教育起到了示范作用。《兰汉姆法案》运行期间,服务了大约55万到60万儿童。这一法律大大推进了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以及学前教育发展。

2.20世纪60-80年代学前教育法的形成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内民权运动高涨,又面临苏联人造卫星的上天的威胁。面对新形势,美国意识到通过教育才能增强实力。这一时期美通过一系列立法,加强了联邦政府对教育的干预力度,学前教育立法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

1965年,约翰逊总统实施大社会运动(GreatSocietyCampaign)平息社会矛盾,同时“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president’sCouncilofeconomicadvisors)又建议投资教育增强国家实力,于是白宫经济机会办公室启动了“启蒙计划”(HeadStart),开始从娃娃抓起,对“处境不利”的儿童进行早期补偿教育。

1969年,该项目转由当时的联邦卫生教育福利部(DepartmentofHealth,educationandwelfare)实施。该项目由联邦拨款,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家庭的3~5岁的孩子为服务对象,目的是改善儿童身体健康状况,增进他们情感和社会性发展;改善其认知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和概念方面的技能,使他们建立学习的信心。由于该计划扩大了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机会,以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为目标,因而一出台就很受公众欢迎。“启蒙计划”学前班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到1972年,受益儿童达100万人以上,使贫穷家庭儿童与其他同龄人站在了同一起点上。

1981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启蒙法》(HeadStartact),对“启蒙计划”的拨款数量和款项使用作出明确规定。此后,根据各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多次对其进行修订和重新授权,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的目标,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启蒙计划”及《启蒙法》使美国学前教育成为了专门法律规范下的政府行为,对推动美国学前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里程碑作用。

1979年,美国联邦教育部从卫生教育福利部分离出来,正式成为内阁部,分担了有关儿童教育的事务,由此学前教育有关法律由两部共同实施。

3.学前教育法的发展和完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的整体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同时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由原来的重视入学机会均等,扩展到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使每位幼儿享有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成为联邦教育部学前教育法修订完善的主要目标。

1994年3月,克林顿总统签署颁布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Goals2000:educateamericaact)。该法设定了学前教育目标:到2000年,所有儿童都要为上学做好准备。该目标的具体内容包括:所有儿童都要接受高质量的、能培养发展潜力的学前教育,帮助其做好上学的准备;所有儿童必须获得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卫生保健和体育锻炼,以便他们进入小学时具有健全的头脑和强壮的体格。《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对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视,对入学准备的强调,提升了学前教育的地位。

2002年,美国为了加强全美基础教育,颁布了《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noChildLeftBehindact)。其中“阅读优先项目”覆盖学前教育,强调幼小衔接、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促进幼儿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为了保证“阅读优先项目”的顺利实施,2003~2008年联邦政府每年投入9亿美元,其中“早期阅读项目”拨款为7500万美元左右。

此外,卫生和公共服务部1990年颁布了《儿童保育与发展整体拨款法》(ChildCareandDevelopmentBlockGrantact),2000年颁布了《早期学习机会法》(earlyLearningopportunityact),2003年,启蒙计划被重新授权,颁布了《入学准备法》(SchoolReadinessact),这些法律都为了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尤其是确保弱势儿童全面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确保了美国学前教育公平和美国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美国联邦政府学前教育法律法规

现在联邦政府学前教育法包括两部分:婴幼儿保育和早期发展、学前教育。实施婴幼儿保育和早期智力开发等相关法律的部门是联邦卫生和公共服务部(DepartmentofHealthandHumanServices),实施学前教育法律条款的部门是联邦教育部。

1.卫生和公共服务部实施的各项法律及拨款项目

(1)启蒙法(HeadStartact)

现在实施的《启蒙法》是布什总统2007年12月12日颁布的《2007年改善启蒙教育为上学做好准备法》(improvingHeadStartforSchoolReadinessact)。该法共包括22个条款,内容包括:实施该法的目的;财政资助项目;拨款比例;项目实施标准、实施方式;项目管理;项目技术支持和培训;研究和评估等。

该项目具体由卫生和公共服务部的启蒙项目办公室(officeofHeadStart,oHS)管理实施,2009年共拨款71亿美元。项目分两块内容,一是直接拨款给州和地方有关机构,由从事项目管理、儿童研究以及儿童教育服务推广的大学、非营利组织和机构等申请获得,侧重土著印第安、阿拉斯加、移民服务机构,为儿童提供教育服务;另一块用于培训和技术支持,研究和评估,项目管理和总结。2010年,联邦增加了项目拨款,总拨款额超过72亿美元。

(2)《儿童保育与发展整体拨款法》(ChildCareandDevelopmentBlockGrantact)

《儿童保育与发展整体拨款法》主要内容包括:目标设定;拨款项目及比例;项目规划和申请;项目管理和总结等。

在该法的框架下设立了“儿童保育和发展基金”(ChildCareandDevelopmentFund),由联邦卫生和公共服务部的儿童家庭管理局(theadrainistrationforChildrenandFamilies,aCF)管理。该局将“儿童保育和发展基金”发放给州政府,州政府在执行时享有较高的自。其中,75%的儿童保育和发展基金是以早教券(Voucher)的形式发放。符合标准的低收入儿童家庭可向当地政府或由政府授权的早期保教资源和转介(ChildCareResourceandReferral,CCRR)机构申请领取早教券,用以支付早教或托儿费用。低收入儿童父母享有选择园所的自。儿童保育和发展基金是联邦第二大学前教育项目,具体实施涉及卫生和公共服务部的九个部门。2010年的拨款额度达到2l亿美元,2012年超过22亿美元。

(3)其他法律框架下的儿童教育计划

?誗贫困家庭短期补助计划

贫困家庭短期补助计划是在《1996年个人责任和工作机会调和法》(personalResponsibilityandworkopportunityReconciliationactof1996)的框架下实施的,其中涉及儿童教育。1996年,为解决贫困家庭托儿问题,美国会批准将30%的贫困家庭短期补助计划(temporaryassistanceforneedyFaroilies,tanF)资金用于儿童的保育和发展,解决托儿需要。许多州利用此项联邦援助开办或增设了4岁班幼儿园。2010年4月6日对该法进行了最后修订。2006年该法拨款总额为156亿美元,给儿童的拨款是35亿美元。但该法主要目的并非儿童教育,而是补助父母。

?誗社会服务补助金

社会服务补助金是在《社会安全法》(SocialSecurityact)框架下“社会服务整体拨款”(SocialSetviceBlockGrant)下设立的项目。“社会服务补助金”(SocialServiceBlockGrant,SSBG)是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管辖的另一项大型保育和学前教育计划。目前,此补助金可为低收入但不领福利金的家庭提供托儿补助。2008年资助金额达17亿美元,其中约近10%的补助金用于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提供托儿资助。

2.教育部实施的各项法律及拨款项目

(1)《初等和中等教育法》一号条款及学前教育项目

《初等和中等教育法》是联邦政府为改善学业成绩而实施的一项补助K-12国民教育的法律。2002年布什政府期间重新授权《初等和中等教育法》并命名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有关学前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在“一号条款”(titlei)中。其中一号条款的B部分的第二项内容(titlei,partB,Subpart2)是“早期阅读”项目(earlyReading),第三项内容(titlei,partB,Subpart3)是“公平教育起点”项目(eyenStart)。两项法律条款将拨款的目的,经费的使用以及项目管理进行了详细描述。2008年用于“早期阅读”项目的经费是1.1亿美元。2010年用于“公平教育起点”项目的经费是6600万美元。

(2)《初等和中等教育法》二号条款准备学习项目

根据《初等和中等教育法》二号条款(titleⅡ)第三章设立了“准备学习”项目(ReadytoLearn)。该项目主要支持广播、电视等多媒体开播儿童教育节目,帮助儿童为学习或者入学做好准备。2011年该项目拨款2724万美元,支持的媒体机构有美国公共广播公司(theCorporation:forpublicBroadcasting,CpB)和美国公共电视(publicBroadcastingService,pBS)。例如:在该项目的支持下美国公共电视制作的《单词世界》(wordworld)在黄金时段播放,还传播到多个国家对儿童英语启蒙起到了寓教于乐的作用。

(3)《初等和中等教育法》五号条款学习基础项目

根据《初等和中等教育法》五号条款(titleV)第四部分第十四章(partD,Subpart14)设立了“学习基础资金”项目(FoundationforLearningGrant)。该项目帮助家庭发展儿童的情感、行为和社会发展。具体实施是投资社区教育项目,包括促进儿童智力发展、身体发展的儿童教育项目,防止儿童滥用药物、遭受家庭暴力的社区福利和服务项目等。联合社区各种儿童服务机构和组织,开设合作项目,促进儿童参与社区活动,同时为家庭和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支持。2009年该项目投资约100万美元。

(4)特殊教育法中的学前教育项目

美国《特殊教育法》(individualswithDisabilitieseducationact,iDea)的第三部分(partC)是关于残疾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该法有关学前教育内容是为3~5岁的残疾或发展迟滞儿童开办特殊教育学前班。具体项目为“特殊学前教育基金”(SpecialeducationpreschoolGrants),该项目是教育部管辖的另一个资金较多的学前保育和教育项目。项目是由教育部提供补助经费给州政府,再由各州地方学区申请获得,年拨款额度4.3亿美元。

(5)特殊教育法中残疾婴幼儿及其家人的特教补助计划

1997年美《残疾人法案》修订,联邦政府增设条款,为3岁以下婴、幼儿及其家人提供个别化服务。此项法案的修订促成了“婴幼儿及其家人特教补助计划”(SpecialeducationGrantsforinfants,toddlers,andFamilies)。此计划由教育部拨款给州政府,再由各地的早期教育机构或区域性教育机构向州政府申请经费。2011年,教育部共拨款4.3亿美元,为27万名残疾婴幼儿及其家人提供了早期干预服务。

(6)学前教育教师发展项目

《初等和中等教育法》二号条款第一部分(titleⅡ,parta)和二号条款第三部分(partC)中设立了有关建立高质量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项目。根据二号条款第一部分第五章(Subpart5)设立了“儿童早期教育者职业发展项目”(earlyChildhoodeducatorprofessionalDevelopmentprogram),目的是为贫穷社区和低收入家庭儿童招募、培训高质量的学前教师队伍,改善儿童早期教育的学习效果,为上学做好准备。二号条款第三部分则鼓励各州采取措施为学前教育招募、保住高质量的教师,特别是针对高需求社区。以上法律文本对各项目实施的目的,拨款及申请方式,项目报告和评估做出了详细规定。

三、美国学前教育法特点分析

1.发端于社会福利

从美国学前教育法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联邦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关注发端于社会福利保障。在儿童基本的营养和健康等生存权利得到保障以后,儿童接受教育的发展权利也逐渐加以落实。随着对幼儿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发现学前教育对人的终身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政府要保障所有人的教育平等权利,必须从学前教育开始,使所有儿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确保弱势群体儿童做必要的入学准备,为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从某种意义上看,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延伸。

2.以保障公平为目的

美国宪法规定教育是地方和个人的事务,这是美国教育地方分权的法律依据,学前教育也不例外。从这一角度看,美国的学前教育法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联邦一级和地方一级。地方一级细化学前教育所涉及的个人及社会单位的权利与责任,而联邦一级的学前教育法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所有公民的教育权益,以及促进各地区与族裔教育均衡和公平。就像美国联邦教育部设立的初衷一样,并是不具体插手各州的教育运作,而是弥补各州教育缺陷,保障所有人的公平权益。因此,联邦学前教育法不只是在原则上进行规定,而是以实质项目为抓手,以拨款为保障,促进教育均衡。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案例篇10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883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学前特殊儿童中,主要表现为智力落后和学习困难的儿童属于以下哪一类?

a.认知发展障碍B.生理发展障碍

C.语言发展障碍D.情绪和行为问题

2.当代世界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三种主导的发展倾向,其中不包括

a.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的趋向B.一体化融合教育的趋向

C.补偿性教育的趋向D.整合教育的趋向

3.以下关于视觉障碍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视觉障碍儿童主要依赖听觉学习或获取信息

B.视觉障碍儿童对听觉和触觉方面刺激有强烈兴趣

C.视觉障碍儿童通常也存在严重的语言障碍问题

D.视觉障碍儿童容易形成性格怪癖和自卑心理

4.以下关于病弱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病弱儿童是指长期患有慢性疾病、体质虚弱的儿童

B.病弱儿童通常存在感官性生理限制和障碍

C.病弱儿童有时也被称为健康障碍儿童

D.病弱儿童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持久性差、精力不支等问题

5.脑瘫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a.运动障碍和动作协调困难B.语言障碍

C.智力低下D.听觉障碍

6.学前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发展比正常儿童要迟缓一些,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身心发展开始晚B.发展的速度慢

C.发展的过程不均衡D.达到的水平低

7.测查和鉴定智力落后儿童的智力指标为

a.低于正常人的一个标准差B.低于正常人的两个标准差

C.低于正常人的三个标准差D.低于正常人的四个标准差

8.家庭中若亲子关系失谐,孩子情绪受到压抑就可能导致失语现象。这说明儿童语言障碍的形成受到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a.生理因素B.心理因素

C.环境因素D.社会因素

9.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口吃现象属于以下哪一种语言障碍?

a.构音异常B.发声异常

C.流畅度异常D.语言发展异常

10.对发声异常儿童的矫治主要应采取以下哪种措施?

a.纠正发音B.指导儿童正确地使用声带

C.改善儿童所处语言环境D.模仿口型

11.孤独症儿童有三大核心特征,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注意力障碍B.社会化障碍

C.交流障碍D.想像障碍

12.以下哪一种方法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的技术?

a.行为管理治疗B.认知-行为治疗

C.心理治疗D.药物治疗

13.在幼儿园,对儿童异常行为的发现主要通过

a.医学检查B.量表评定

C.教师的直接观察D.教师的间接观察

14.心理学衡量儿童智力发展的差异有多种方法,其中运用最广泛的是

a.观察法B.教育诊断法

C.测验法D.作业分析法

15.吉尔福特编制的《发散性思维测验》主要用于鉴别

a.智力B.创造力

C.特殊才能D.领导才能

16.以下哪种玩具属于非结构式玩具?

a.布娃娃B.玩具汽车

C.画笔D.动物模型

17.以下哪个理论流派的观点主张把游戏作为心理分析治疗的手段?

a.精神分析学派B.人本主义学派

C.行为主义学派D.机能主要学派

18.对存在语言发展障碍的儿童来说,进行语言矫治的关键期是

a.婴儿期B.学前期

C.学龄初期D.学龄中期

19.着眼于丰富儿童生活经验,让儿童通过真实的生活经验来学习语言。这种语言矫治方法是

a.儿歌故事法B.全面交流法

C.多重刺激法D.自然情境法

20.认为儿童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获得的理论是

a.经典条件反射理论B.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C.认知行为矫正理论D.观察学习理论

21.以下几种强化方式中,强化效果最为持久有效的是

a.连续强化B.固定比例强化

C.可变比例强化D.固定时间间隔强化

22.以下关于正强化的实施,做法不正确的是

a.正强化实施前,应把计划告诉儿童,以期取得配合

B.在所需要的行为出现后,不要立即予以强化

C.给予强化物时,要向儿童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

D.分配强化物时,能结合其他奖励

23.选择学前儿童一体化教育的安置形态,其出发点是根据

a.儿童的残障程度B.学前教育机构的特点

C.师资的特点D.特殊儿童家长的观念

24.在制订学前特殊儿童个别化教育方案时,不需要参考的基本因素是

a.特殊儿童的特点B.安置形态的特点

C.特殊儿童的家庭状况D.当地的风俗习惯

25.儿童在出生后至4岁前发生的听觉障碍称为

a.一级聋B.一级重听

C.学语前耳聋D.学语后耳聋

26.学前特殊教育能减轻甚至消除学前特殊儿童的初级障碍,并且可以有效预防他们第二障碍的出现。这体现了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

a.直接效益B.间接效益

C.经济效益D.社会效益

27.在回归主流的实践中,将幼儿安置于正常教育机构,部分时间到资源教室去接受个别教育,其余时间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这种教育模式叫

a.教育配对模式B.资源教室模式

C.咨询教师模式D.混合服务模式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8.简述全纳性教育的基本特征。

29.简述对学前听觉障碍儿童进行语言训练的意义和内容。

30.简述儿童情绪行为障碍的评价标准。

31.简述对学前语言障碍儿童进行矫治的意义。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2.试论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应如何教育多动症儿童。

33.举例说明如何从技能上对超常儿童进行特殊教育。

34.试述对视觉障碍儿童的早期干预的内容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