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十篇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十篇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1:01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篇1

一、必须是在保护文化生态、尊故融新理念指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保护文化生态理念指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或称之为三个层次。生态系统是生物与其所生存环境构成的综合体。所有物种都是各种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每一物种都在维持着其所在的生态系统,同时又依赖着这一生态系统以延续其生存。生态系统的类型很多,但是所有生态系统都保持着各自的生态过程。不论是对一个小的生态系统而言或是全球范围来看,这些生态过程对于所有的生物的存在、进化和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生物多样性也可以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各个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由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的概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以后,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和弘扬文化的多样性。2001年,它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宣言》。在《文化多样性宣言》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里,文化的多样性都被比喻成生物的多样性。因为人类的文化创造和遗存,就好像人类的基因,包含了过去世代累积的信息和发展的可能性。文化如同一种生态环境,在这种生态环境中繁衍、生长了不同的民间文化之树和民间文化果实,民艺也正是这种生态环境的产物,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对文化产品的研究显然是冷落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在生命力。如果文化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文化也就会凋零、失落或者畸形发展,即使新文化也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正是文化的生态性。我们所关注的“文化生态”不仅是那些以保护环境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或这些作品所反映的与大自然的关系,或是描述一种文化现象,而是从自然生态与人的关系、文化与人的关系入手,去关注那些已经或正在被社会丢弃的人类文明,那些与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并侧重于以手工文化和民艺为重点内容。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与无形的文化资源,涵盖着文化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文化与民众生活方式之间关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审美境界等相关的文化存在。

2.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尊故融新理念指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保持其活态性。活态性怎么才能保持呢?只有靠传承。传承有两个要点:一是继承,二是发展。而继承和发展的前提就是“尊故融新”。文化是靠积累与传承而存在、发展的。同一文化中的故与新一般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近似于生物进化中遗传与变异的关系。故,如同父母;新,如同子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故与新之间虽有扬弃和变异,但二者的关系不是后者否定前者,而是一脉相承、相依为命、相生相融的关系,新以故为基础、故以新为方向不断发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出现了一些不恰当的态度和做法。例如: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过时的、落后的东西,没有现实价值,对之持否定的态度,不予保护;或囿于二元对立的习惯思维,否定或无视传统,割断历史一味搞“创新”,使非物质文化活动成为无根的“插花”;或不把关注点放在保护核心价值、延续文化生命上,而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成装饰、幌子、“做文章”的题目,甚至是卖点,追求眼前的“形象”、“政绩”和经济利益,结果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畸变。凡此种种,分析原因,根子在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故与新的关系缺乏正确深刻的认识,继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真正和足够的尊重。

“尊故”,与“破旧”相反,它要求对待传统充分肯定其价值,持尊重态度,但也不是盲目崇古,不是将过去的东西全盘照搬。它的关注点是蕴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基因――即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由特定民族精神(心理)积淀而成的核心价值观。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命根子,我们保护的就是这个命根子。只要找准这个命根子,充分地尊重它,有效地保护它,并忠实地把它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能保持活态。

二、必须是在活态保护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活态文化遗产的保护决不是放在博物馆保存,而是要保存其固有的生命活力,通过保护促进传承,在传承中得到保护。例如昆曲的保护,不能认为保存了剧本、服装、道具等有形的形态或者是对老艺人的唱腔、唱段进行了录像就是保护了昆曲,这样的保护是“标本”式的保护,无法和老艺人的口传心授、耳提面命对昆曲的传承相提并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点决定它只有依靠活态的传承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在这个意义上,传承人的保护就显得犹为重要。目前有的学者提出了“无形文化有形化”的观点,希望通过多媒体等科技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想这只能是辅助手段而不能代替活态传承。

活态保护不仅仅是传承人的保护,还要包括传承环境的保护。有专家提出“活鱼要在水中看”,那么水环境的保护就显得更为重要和关键。这是一个比保护传承人更难的命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传统文化所赖以生长和存活的农耕文化及其相关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已急剧变迁,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存活的土壤,一味的复原显然不现实,怎样让优秀的文化遗产适应变化了的时代和环境并保存其精神实质,怎样有意识地创造优良的传承环境和真实而非虚构的文化空间,为遗产的传承营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是一件需要精心思考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

三、必须是具有美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感是指在审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美在审美主体身上所引起的愉悦感受和欣赏、评价等心理活动与心理过程,又称审美感受。广义的美感又指审美意识,即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能动反映,它包括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审美意识活动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感具有直觉性。当人们接触到美的事物时,往往无需经过认真的思考、逻辑的推理或理论的论证,就能一下子直接感受到事物的美。古琴音乐具有深沉蕴藉、潇洒飘逸的风格特点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最擅长用“虚”、“远”来制造一种空灵的美感,追求含蓄的、内在的神韵和意境,它既有丰富的内涵,又有表面上看极简约、自由、散漫的外在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感具有情感性。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总是伴随着好恶爱憎,充满了情感色彩,审美中更是如此。一个特定民族(社群)的非物质文化,又总是凝铸着她的民族精神,体现着民族的性格,因而与那里的民众有着深深的情感纽结,密不可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感具有共同性。审美活动中尽管存在着个体的、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差异,但我们不能把这种差异绝对化。事实上,即使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审美主体,对同一审美对象往往仍能找到一些相近或相似的审美感受,这便是审美活动中的共同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感还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性的特点。审美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必然要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习俗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到审美实践中,就表现为美感的时代性。美感的民族特点同样是非常明显的。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同一民族成员受到这些相同条件的影响,必然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某些共同的因素来,而这些因素对于其他民族来说,就构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阶级差异同样会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

四、必须是具有核心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传承价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价值准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承价值主要表现在:

从根源上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集团或个人的创造,面向该集团并世代流传,它反映了这个团体的期望,是代表这个团体文化和社会个性的恰当的表达形式”。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了民众集体生活,并长期得以流传的人类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因而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文化价值。尤其重要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民间的、口传的、野史的、活态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弥补官方历史之类正史典籍的不足、遗漏或讳饰,有助于人们更真实、更全面、更接近本原地去认识已逝的历史及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深深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这些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是世代相传沉积下来的民族的思想精髓、文化理念,是包括了民族的价值观念、心理结构、气质情感等在内的群体意识、群体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因此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潜在威胁下,确保民族特性、民族精神的代代相传,就是每一个民族无法回避的重要任务,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传递和保存的生动有效的手段、工具和载体,能够很好地将民族精神等文化信息传递到每一个人、每一代人这些活生生的载体上,从而造就一个有独特文化个性和崇高民族精神的伟大民族。

五、必须是能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篇2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语文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现阶段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是一种追求人、社会与自然资源的持久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邓小平同志也曾多次强调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尤其近些年来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已越来越深入人心,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立足课本,挖掘环保教育的素材

新课程标准中学语文实验版教材中有许多篇章都从不同方面涉及到了环保的话题,例如《珍珠鸟》、《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敬畏自然》、《喂,出来》等。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组织学生从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篇章结构等方面进行探究学习,而且也可以从环境的角度引发思考,看其做法是利于环境保护,还是破坏生态环境?对比中学生便能分辨出了哪种正确,哪种又是错误的,不知不觉中学生上了一堂环境教育课。

例如新教材语文课本中有一课标题为《斑羚飞渡》的文章,它讲述了一队猎人追赶一群斑羚并把它们逼迫到悬崖边上,为了赢得整个种群的生存机会,情急之中斑羚们想出了用牺牲一半拯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英雄壮举。读过文章的人对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由衷地赞叹和佩服。所以这篇文章既可以用来教育学生要有团队合作的精神,危急之时要有先人后己的牺牲精神。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了解我国现存珍稀动物的种类、分布、数量等,借此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进而启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应建立一种怎么样的关系,我们才能与动物和谐共处一个地球。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立足校园,开展环保教育

校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也可以作为环保教育的材料,面对美丽、整洁的校园,可以让学生畅谈身处其中的感觉,美丽如画、绿树掩映、花香鸟语、空气清新等等的词语都会从学生口中说出,然后假想校园中除了校舍没有一棵花草树木,没有蝶飞蜂舞,大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光秃秃,单调,枯燥……这些又成为同学们口中说的最多的词,由此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环保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问题,生活中人类一刻也离不开优美。洁净的生活环境和美丽清新的自然环境,环保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有时甚至制约着人类正常而有序的生活,所以,大家应该自觉保持校园的干净卫生,而不是随手乱扔纸屑,再例如水,针对西北干旱缺水的现状,可以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爱惜每一滴水,让同学们明白青海虽地处长江、黄河、澜沧江,是三江源的发源地,但青海的许多地方仍干旱缺水,许多农民依然靠天吃饭,挣扎在贫困线上。要想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就要改善家乡的生态环境,真正美的家乡是山清水秀的。我们有责任节约用水,保护每一棵花草树木,保护每一片绿地。共同创造一个整洁、文明的校园环境。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立足自然,感知环境,增强意识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篇3

“非遗保护,刻不容缓”这句话不仅仅是远见卓识者的共识,更是各地政府不容回避的紧迫任务。

当前,各地大量“非遗”的加速消亡和诸多珍贵技艺传承人年迈、断层、后继乏人等现象,使“非遗”保护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但各地“非遗”保护普遍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大众的的非遗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二是政府可拨出的“非遗”保护费用十分有限。这也正意味着唤醒大众提高非遗保护意识,启动民间资金参与非遗保护已经迫在眉睫。2010年全国人大关于非遗的立法草案也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草案还明确,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做出显著贡献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如何发动群众认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如何提高公众“非遗”保护意识,如何唤醒更多企业家出资参与“非遗”保护等问题,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做了有益的尝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明市梅列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于2010年4月,是福建省(有可能是全国)第一家由民间自发组织成立的,意在唤醒民众提高对非遗保护的认识,集结民间资金,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非遗保护的公益性社团组织。其在章程中明确列明该协会的宗旨是守护三明人共有精神家园,诠释非遗这一灵动的永恒财富的人类共享特质;弘扬当地传统优秀文化,保护和传承人留下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三明市政府许可范围内开展多种形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协助政府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

三明市,原本是为适应当时福建前线战备需要,在三线地区建设钢铁基地而形成的移民城市。因为建设三明钢铁厂和三明这个城市,梅列和三元两区接纳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大量非本土人群,梅列区域内原先的农耕面貌也被彻底改变,六十多年来,三明一直朝着新兴的工业化城市发展着,无暇顾及这里有多少“文化遗产”。加上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想象中有限的三明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已经消失殆尽,因为这些缘故,许多人都习惯了这样一种思维:三明是个新兴的工业城,历史相对短暂,鲜少非遗。市内人群的这种思维增加了三明市区非遗执行者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传承工作的难度。直到近些年,随着我市近郊回瑶宋代古窑址、岩前镇二十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万寿岩被发现,列西正顺庙被确认为宋代建筑并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梅列区陈大镇大源花灯节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等、讲三明这个地方历史短暂的人相对少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自从梅列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以下简称:梅列非遗协会)的出现及这个协会的频繁活动与展示,三明市区的“非遗”不仅逐步浮出水面,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赞赏。

譬如,三明市区居民不少人对“浮桥”有着深刻印象,但很少人知道这条浮桥的船只乃至沙溪流域的大多数客、货木船和龙舟都出自列西大厝罗家。列西大厝这个有着四百多年造船历史的大家族所造船只使用的一项技术正是目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亟待保护的非遗项目”水密隔舱技术。人们惊讶身边有如此技术的同时,也对市区的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这项考察与发现也正是梅列非遗协会的成果之一。

再例如,生活在三明市区的老一辈原住民都知道梅列区原本有个四贤祠,这个祠与市内各姓氏宗亲的祠堂不同,里面是专供读书人祭拜的宋儒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神灵之所,也是三明一带崇儒明理的一个缩影,儿童上学前少不了先到里面祭拜。三明市内居民对四贤祠也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因为列西罗氏与理学奠基人罗从彦同出一脉,而罗从彦是朱熹父亲朱松的老师,市区自古崇尚理学也许与罗家的积极带动有关。无怪乎学者和专家在讨论三明沙县明溪一带的历史文化根基时,都把沙县、三明、永安一带的文化根基归属到朱子文化中。但是,有关梅列四贤祠的故事随着三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上历史的误会,梅列四贤祠早已被迁到荒郊野外摇摇欲坠,人们对四贤祠的故事也已经淡忘,三明市区再也看不到四贤崇拜。而梅列非遗协会通过对四贤祠的宣传,不仅唤醒梅列人对四贤故事的记忆,更唤醒大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学的重新认识,使许多现代三明人对中国理学多了一份了解,为理学凭添一份亲切感。

又譬如,在三明长期生活工作的大多非三明原住民过去鲜少知道谢是何方神圣,更不知道白水村在何方,但是通过梅列非遗协会的大力宣传,不仅让三元白水村的路标受关注,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正顺庙、关注白水村、关注“日月盈光大帝”传说、关注梅列的历史。当梅列非遗协会引导大众解读列西正顺庙碑文“历水之西史溪上流也,逆厥启癖,世远难稽,自汉唐历宋迄今,已数千年矣。其地广而沃,其山耸而秀,其人勤而扑,其俗淳而美……”这段文字时,不少人开始反思过去对三明市区本土“非遗”的忽略。

正如考古专家吴采同先生来三明考察后所写的文章标题《寻找失落的古代文明》一样,三明市区曾经灿烂辉煌的历史和非遗项目,因梅列非遗协会的出现,渐受瞩目。

梅列非遗保护协会在不到一年时间里,马不停蹄,以刻不容缓的态度进行一项又一项的非遗保护的宣传和整理挖掘工作:该协会自2010年4月10日成立以来,出版了内部刊物《梅文遗保》创刊号;组织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三明市区首届非遗节;2010年7-9月间五次到交通极不便利的白水村进行非遗考察挖掘活动;策划并派出演出队伍参加了2010年梅列区的第五个邻里节,组织训练民间歌手参加了三明市首届客家山歌大赛;收集整理了三明市区流传四百多年的龙船制作技艺并对龙船制造技术的传承人进行采访,整理了三明市内最具影响力的民歌《龙船歌》并与梅列区政协合编《梅列龙船春秋》一书;整理编辑了闽中河洛第一神明谢故事及《“日月盈光大帝”传说与少牢之礼》的光碟制作;2010年12月编辑出版了《亟待保护的梅列非遗项目》并组织梅列原住民就其中十二项进行优选;协会目前正在筹备梅列原住民首次姓氏宗亲代表大会等等。

看了上述梅列非遗协会的工作业绩和项目进展,很多人或许都以为该协会“兵强马壮”资金雄厚。可笔者参加协会多次活动后了解到这个协会的驻会人员仅秘书长仓铨一人,他没有薪资,协会工作人员虽多但都是兼职的。由于募集到的有限资金要用在办报纸、出非遗调查报告和资料搜集、碟片制作及基本办公和活动费用上,协会无法列支工作补贴,更不用说薪资,所有协会成员参加会议和活动全部属于义务性质,因为这个缘故,其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其持续义务作业的毅力可歌可泣,该协会的许多成员的表现可圈可点。

梅列非遗协会的总顾问是某报社副总编杨庆祯先生,他虽然年事已高,可当他获知梅列要成立非遗保护协会时,出于新闻工作者的敏感和对三明本土文化的关心和热爱,不仅热心引荐专家指导、言传身教,把自己几十年来对本土非遗的了解和对国家非遗政策的理解一一剖析给协会的组织者,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知道这个协会资金非常紧缺情况下,毅然自己出资请专业人士将自己编写整理的《梅列非物质文化视频集锦》(一)制作成碟片,还自己出资邀请了某广播电台的专业播音员配音。其制作的碟片资料在成立大会现场播放后反响强烈,后在《今日三明论坛》挂出后,点击率高达六千人次,是该论坛点击率最高的主题贴之一。

梅列非遗协会的创始人是这个协会的组织者兼协会秘书长仓铨,他以对本土文化的钟情与热爱,以非同常人的敏锐和持续付出的超凡毅力发起组建梅列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该协会发起之艰难,组织过程之艰辛,作业过程阻力之大至今令他感叹唏嘘。

谁能想象,在该协会创办之初,非遗保护这样一个对大众文化生活、对三明文化多样性建设、对三明城市发展都不无好处的公益性事业,在梅列市区的某村村民中,会有不少人担心曾经当做四旧破除、砸烂的东西,如今拣回会不会被政府压制和反对,会不会像那样被批斗?

谁能想象,梅列非遗协会的创始人仓铨是以一个普通民间百姓的个人名义发起号召,以锲而不舍的执着和热情,感动一批又一批的人加入到非遗保护的队伍中来,使整个组织的人数超过两百人。

谁能想象,这个协会的主要成员等一大批普通群众以自己微薄的收入捐出几十、几百元来支持非遗协会举办活动,他们热心参与非遗保护但不图回报,这不正是民众保护非遗的力量被唤醒的最好证明吗?

谁能想象,这个协会为出版自己的内部交流刊物和碟片并拍摄相关珍贵资料,协会主要成员在仓铨的带领下几次肩扛手提设备徒步几十公里,走在崎岖、艰难的山路和田埂上。而参与这一切行动的协会成员,不仅没有工资、没有奖金或任何补贴,反而自己出资租设备、雇人员进行剪辑和制作,这一切完全出于公益,完全是为了守护三明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这个行为本身并无任何利润可言,仅就这股高尚情操就难能可贵!

谁又能想象,2010年6月12日,梅列非遗协会在没有任何固定资金来源情况下,依靠三明市艺术馆的帮助,由一批热情非遗保护的民间人士和志愿者成功组织策划并操办了有几千人参加的集舞台表演、民间艺人绝

活展示、群众互动、学生和群众参与的“首届三明市区非遗节”,创民间举办广场大型活动之先河、创三明民间自发保护非遗大型活动之首例。“首届三明市区非遗节”的成功举办,也标志着梅列非遗协会倔强、顽强、旺盛的生命力。我作为三明市艺术馆馆长、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无不感到庆幸和宽慰!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篇4

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调查工作;推进考古发掘和大遗址保护工作,举办《新世纪江西文物考古发现特展》;推进文化遗产保护民生工程,编制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工作规划;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举办全省博物馆基本陈列讲解词比赛与“十佳”讲解员讲解大赛;加快文博信息化建设,启动馆藏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加强文博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成立文化遗产摄影学会,举办“四有”建档、文物普查与文物行政执法培训班现场培训班;提高安全防护级别,完善省博物馆安防系统;加大文物执法督察力度,开展文物执法调研;扎实文物行政许可工作;推动文物旅游发展。为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讲话,结合新余实际,我谈几点感想和认识:

一、坚定发展信心

要把全市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上来。既要看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更要看到有利的条件。所以,在看到困难和问题的同时,要树立信心。

二、狠抓项目建设

在抓项目上要做好二件事:一是全力以赴推进项目,落实责任,加强调度。二是扩大开放引进项目。各有关部门只要有可能争取到的项目,都要积极去争取。

三、弘扬优良作风

其一是要勤于学习。要努力保持学习的钻劲、挤劲、韧劲,在学习中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增强本领,在学习中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增强党性。其二是要善于合作。与党中央要同心同德、保持一致,与单位党组织要同舟共济、荣辱与共,与同志要心心相印、相互支持和维护,争创团结合作、和谐共事工作环境。其三是要甘于平淡。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正确对待个人名利得失,要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不、以职谋私,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其四是要敢于进取。要认识到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党和人民给予的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为党分忧、为党尽责。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金融业。力争年末现有驻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幅在全省列前二位,总量前进二位。

二是加快发展旅游业。重点推进体育公园、佛教文化博览园、江西自然科学博物馆等项目建设。三是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

五、大力扶持企业发展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篇5

   国发[2005]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许多问题,形势严峻,不容乐观。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现就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华文化,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方针: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坚持保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三)总体目标: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面加强。到2010年,初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保护文化遗产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三、着力解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篇6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

中国某些城市的沙尘暴日益严重,洪水的泛滥……这些,既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告。事实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必须服从于自然界所固有的规律。教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这一思想。

1.教师以身作则,做环保楷模

教师应以身作则,随时渗透环保思想,做学生的榜样。如我上《写一种小动物》一课时,由于观察的需要,带领学生到市动物园观察动物,无论是在与动物零距离接触的喂养区还是在猛兽区。我都教育学生不要伤害动物,观察时,不要乱丢杂物,不要驱赶动物,任其自由活动。培养学生爱惜生命,尊重动物的情感。又如为了了解昆虫的特征及生活习性,带学生到校园大操场的草地上观察蚂蚁,蚂蚱等,教育学生不打扰小动物的活动,跟随观察,培养学生和小动物友好相处的思想感情。

2.传授环境科学知识,树立环保观念

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环境教育素材,向学生传授一些环境科学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环保观念。如上《走我们去植树》一课,小学生年龄小,不可能直接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但我让学生说说植树造林的好处,向学生介绍由于毁林带来严重后果的例子,让学生感受植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森林,爱护花木的思想感情。

二、结合语文教学特点渗透环境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环境渗透教育,我认为应该充分利用语文的教学资源、教学手段,挖掘潜在的环境教育材料,有机地与语文教学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环境教育。

1.基础知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课文中出现一些环境基础知识的名词,要讲清其词义,渗透教育是显而易见的事,有些词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花三两句话就能使学生受到一次环境教育。如:在学习苏教版第八册第一课《走,我们去植树》后的词语:植树、和煦、回荡、欢声笑语、音符、版图、乖乖、绿色工厂。让学生理解单个词义后,让学生把这些词连起来说一段话,学生就体会到了植树造林的好处,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我们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

2.理解课文内容,渗透环境教育

(1)正面引导、激发环境保护意识

我在进行课文内容分析时,凭借重点语句的分析、朗读把学生引入优美的景色之中,激活学生的想像,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转化为具体、鲜明、生动的画面,显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受到形象的感染,激起情感的共鸣,不知不觉地在自己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热爱大自然的种子。

(2)反面例子,培养环境的危机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环境教育外,也可利用课文中提供的反面例子,培养学生对环境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从而自觉地投身到改善生存条件、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针对以上问题,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插图,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最后还表示:一定要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不随意破坏自然资源。可见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认识到破坏资源的危害性,体会到人类生存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了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3.习作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写作能力又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思想认识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写作训练过程中加强环境教育,也是行之有效的。

一个学期安排一、二次成功的环境内容的作文,做到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统一,相辅相成。例如:在学了《云雀的心愿》一文后,学生对乱砍滥伐,破坏森林后又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的现象有了深刻的认识,从灵魂深处受到深刻的环境教育。于是《云雀的心愿》续写文章也出来了,学生写出了第二年小云雀没有忘记自己的心愿,他在妈妈的带领下,邀请了小伙伴们到沙漠上去种树的快乐情景。学生们也进一步懂得只要人类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那么环境一定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发展。

4.巧用课文插图,渗透环保意识

小学语文教材插图多达几百幅,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比如利用《九寨沟》中的插图制作幻灯片,进行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插入云霄,银光闪闪的雪峰,像颗颗宝石,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的湖泊,遍布河谷至山坡的原始森林,五彩缤纷的彩池,高低错落,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的飞瀑,一幅幅神奇美妙,五彩缤纷的九寨沟风景图在学生中所唤起的感觉,会产生一种愉悦之情,这种审美体验,慢慢地沉淀为有益的营养,继而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篇7

生态意识薄弱,多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是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种问题。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不够,埋头书本,与实际生活脱节。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将重点讨论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意识教育。

【关键词】

初中语文生态教学教育意识策略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利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向学生传达情感社会教育。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意识,鼓励学生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之感受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转变教师思维与文本解读法

在语文教学渗透生态意识教育,教师应该率先树立生态意识,以身作则,让学生能够学习或模仿教师的行为,从而在自己的心中树立生态意识。教师自身对生态文明的理解,直接关系到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因此对文本的解读也是教师渗透生态教育的契机,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与时俱进,挖掘潜藏在文本中的生态环保知识。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的《美丽的西双版纳》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转换一种思维,从逆向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文本。首先,教师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自学生字,了解“美丽富饶”“耸立云霄”“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识,让他们感受到西双版纳的美丽。接着让学生寻找重点段落,《美丽的西双版纳》这一文章的作者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作者旨在介绍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说明里面的植物多种多样,生态环境优越。但是,教师利用逆向思维来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教师就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展示了在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乱砍滥伐的现象,很多生活在西双版纳森林红濒临绝种的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到现如今西双版纳的变化。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原始森林被破坏的现状。在同学的心灵深处埋下保护环境的火种,让学生自觉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

引导学生主动树立生态意识,主要是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到生态文学的研究领域,与时俱进的对现当代的生态问题进行探究;其次,还可以在教师结束课程的时候,预设一些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解答问题,展现自我思考的思路;再来,教师引导学生写关于环保的作文,让学生以自己的独立自主的环保思维方法,去探究环保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在学习《国宝――大熊猫》这一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在文本教育中感受到生态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设置了一个问题:还有哪些地方较明显地表现大熊猫的特点呢?学生在阅读完课文,学习了课文以后,知道大熊猫除了体态可爱”这一特点外,还有数量稀少这一特点,学生能从课文第15小节的“正因为……只有1000只左右”,这句话知道大熊猫数量稀少。而且还是“活化石”。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收集关于大熊猫数量减少的原因,这就在无意中培养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久而久之,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保意识有铺垫作用。

3.鼓励学生参与生活实践活动

亲身体验比闭门造车更能加深学生对主题思想的印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教育,首先得让学生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自我反省在生活中自己的破坏环境的行为。那同学们切身的感受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或者开展环境保护交流座谈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如在学习了七年级的第四章节《动物世界》之后,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动物世界中丰富多样的动物品种,开展了一次《保护动物,热爱地球》的知识讲座。教师在讲座开始之前就学生关于动物的课外作业。如,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动物的图片,让后向大家介绍这些动物。让学生收集关于濒危动物灭绝的原因,进行交流。讲一讲你家的小动物,或者你跟小动物之间的故事等。教师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这次讲座活动中,从自身对动物保护的角度出发,交流感悟,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实践活动的方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获得感悟,了解到环保的重要性。

4.实现生态意识从身边事做起

现如今的社会、学校中存在很多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如:随意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破坏植物,滥捕滥杀等行为。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当一名对环境保护有益的环保小卫士。为了让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生态与生活的关系,教师可以将语文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如,笔者在学习完《江山多娇》这一单元的时候,采用逆向思维,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的环境,组织了走出课堂,走进校园的活动。教师带领学生来到校园各处进行考察,用笔去记录,写下观察到校园后的感受;用相片去记录,真实的发现对各种不文明的行为对校园环境的破坏;让后用自己的行动去美化校园,捡起地上掉落的垃圾,扶起被踩踏后的树木花草,树立公示牌,让所有的学生一起来爱护学校的环境。回到课堂之后,让学生画一画,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画一张环保宣传画。或者写一份环境保护建议书,可对个人、也可以对家庭,学校社会发出关于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建议。并且让学生谈谈:你能为环保做一件什么事?活动结束之后,学生意识到了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要从自己做起。这样才能保护地球,保护我们唯一生存的地球。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社会的重要方向,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重视生态文明教育。要让生态文明教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在师生之间培养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让自身成为保护社会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一员。

【参考文献】

【1】王牧华,靳玉乐.生态主义课程思潮引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篇8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人文关怀,护理体会

文献综述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重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及人类自身解放、自由的追求的实现等[1]。护理人文关怀是护士将获取的知识内化后,自觉地给予病人的情感付出[2]。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关怀是护理的核心概念与中心任务,有效的关怀能增强病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促使病人的康复[3]。有文献报导:护患关系是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与病人之间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帮助性的人际关系[4]。

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实施人文关怀的护理体会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通过从“入院宣教”、“疾病的观察”、“心理护理”、“药物指导”、“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多方面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我科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10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病人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共收治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龄60~80岁,初中及初中以上学历66人,小学19人,文盲15人,3例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其诊断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2.护理方法

2.1入院宣教

当新病人入病房时,护士站起来迎接表示尊重与欢迎,护送病人到床边,先将病人安排在病床上休息,再为病人办理入院手续。向病人介绍自己,主管医生和科主任、护士长,介绍环境和病房制度,尽快消除病人的陌生感,对病人要视年龄、职业、职务特点进行称呼,不将病人叫为床号,不直呼其名,及时为病人提供床单位必需用品,作好各项入院准备,做好入院病人的人文关怀,使病人感到被重视,树立依赖感与安全感。

2.2疾病的观察

疾病观察期间观察症状的同时也做好人文关怀,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夜间要多询问病人,因心绞痛经常在夜间或清晨反复发作。观察有无心绞痛发作的早期症状,如咽喉发闷,下颌疼、颈椎压痛。60岁以上老年人症状常不典型,可仅感胸闷、气短、疲倦。如患者发生心绞痛,应立即置半坐卧位,嘱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呼吸困难发绀者给予氧气吸入,维持血氧浓度达到90%以上。应保持环境安静,病人卧床休息,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3心理护理

心绞痛病人症状发作时,常表现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加之环境陌生,使病人处于极度的恐惧之中。我们采取的护理方法是将病人安置在整洁、舒适的病房,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谢绝探视,避免不良刺激,保持环境安静。这时实施人文关怀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解除病人紧张不安情绪,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疾病,护士应主动握住患者的手对其讲些安慰的话语以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通过倾听及观察的方法,收集病人的健康资料,成为病人接受治疗过程中的良好的陪伴者,树立信任感和安全感,通过口头讲解、发放及宣教健康教育手册,根据病人不同文化程度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使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病情的恢复。

2.4药物指导

2.4.1服药方法

应舌下含服;不要吞服,因舌粘膜吸收比胃粘膜迅速故起效快,并且硝酸甘油被胃粘膜吸收后经过肝脏首过效应大,补肝脏降解为硝酸盐而失效,血中浓度极低,故不宜口服。采用坐姿或半卧姿服药;硝酸甘油对脑血管的扩张作用很明显,服药后立即出现面色潮红、头痛站立时出现“直立性低血压”而易发生昏厥。老年病人或初次服药的病人,坐着服药后有头昏头痛感觉,只要平卧休息或对症处理很快恢复正常,无大妨碍。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这种作用逐渐减轻以至消失。口腔应湿润;硝酸甘油片嚼碎舌下含服作用迅速,如口腔干燥,舌下滴7-8滴生理盐水以便药片能及时充分溶化而吸收。

2.4.2储药方法

注意药物失效期:在含服硝酸甘油片时,患者无舌头麻,刺痛或烧灼感,说明药片失效,应重新给药。注意不良反应及药物的耐受性:硝甘可引起面红、持续性头痛、体位性低血压及晕厥等不良反应,大剂量应用可加重心绞痛,应注意观察及时采取措施,连续用药2-3周后可出现耐药性,停药1-2周后,耐药性消失,故宜采用间歇给药法。避光保存:为了保持硝酸甘油片的疗效,应将此药放入密闭的避光的有色瓶内,并注意药物的有效期,及时更换接近失效期的药片。药物应随身携带,放在拿取方便的急救盒内。

药物指导期间的人文关怀对患者尤为重要,可使患者学会了心绞痛发作时的应对措施,同时增加也密切了护患关系。患者需要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更需要理解和尊重。

2.5饮食护理

嘱患者吃易消化,产气少,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青菜、水果等。每天保持必需的热量和营养,限制胆固醇、咖啡,忌烟酒、少食多餐,忌过饱,每天应三四五顿、七八分饱,防止便秘。

2.6出院指导

当病人出院时,值班护士到床边看望病人,嘱咐病人出院后应注意保持情绪稳定,保持足够睡眠,合理饮食,适当活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戒烟戒酒。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卧床休息。坚持按医嘱服药,自我监测药物副作用。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应急;在家中,硝酸甘油应放在易取之处,用后放回原处,家人也应知道药物的位置,以便需要时能及时找到。定期进行心电图,血糖,血脂检查,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告诉病人洗澡时应让家属知道,且不宜在饱餐或饥饿时进行,水温勿过冷过热,时间不宜过长,门不要上锁,以防发生意外。指导病人如疼痛比以往频繁,程度加重,服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伴出冷汗等,应即刻由家属护送到医院就诊,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并致以良好的祝愿,给予继续为其服务的承诺,使病人感觉到虽然离开医院,但仍能继续受到医护人员关注,使病人感到亲切温暖,身心愉快。

3.护理效果

通过对100例不同学历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上学历的66例病人比小学以下学历的34例病人接受能力快,护理效果更明显,平均住院日为14天,除3例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其余97例康复出院。通过上述方法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真正提高了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生活质量,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提高了病床的周转率,并且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通过人文人关怀,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使护理工作的价值得到体现。

4.讨论分析

4.1对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进行“入院宣教、出院指导”方面人文关怀,可以使病人感到被重视,树立依赖感与安全感,同时也增长了病人的疾病知识,减少疾病的复发率。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学科的自身发展,首先要求我们护理人员要转变观念,真正体现“一切为患者,为患者一切”的服务理念[5]。

4.2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解除病人紧张不安情绪,以正确的心态对待疾病。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要求护士在工作中重视护理服务的细节,注重病人的情绪、想法和感受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6]。护理人文关怀只有与护理实践紧密结合,在护理服务中呈现高品质,方能体现护理人文关怀的真正价值[7]。

4.3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进行了“药物指导工作”方面人文关怀,使患者学会了心绞痛发作时的应对措施,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也密切了护患关系。患者需要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更需要理解和尊重。患者的需要就是护理的服务目标,患者的满意与否就是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

4.4存在问题:部分护理人员思想观念陈旧。传统的护理理念根深蒂固,传统的思想和行为取向更是约定俗成。倡导人文关怀就是把人们从陈旧的思想束缚中解救出来,营造一个现代化的、科学的、和谐的、平等的护患关系。以优质的、全方位的服务,诠释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

5.结论

通过对10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真正提高了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生活质量,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提高了病床的周转率,并且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通过人文关怀,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使护理工作的价值得到体现。充分说明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在心绞痛患者护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施人文关怀是护理工作的需要,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普云,孟俊.商息兰等以人为本的护理探讨.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7):31.

[2]李旭.今后十年我国护理管理发展趋势.护理管理杂志,2006,1(1):24-27.

[3]曾銮珍.探讨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实用医技杂志,2005,10(8):920.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篇9

关键词: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概念规划;保护

20世纪70年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遗址位于市区东部,距市中心约4km,出土文物3000多件,以一具沉睡地下两千多年而保存完好的女尸轰动全世界,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自1974年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陈列展示以来,已接待国内观众2200多万人次,来自五大洲9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参观者约50万人次,各种代表团、访问团和学术团体5000多个。马王堆汉墓是在史无前例的后期被发掘的,特殊的历史原因,出土文物一直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古墓遗址因周边城市建设而逐渐被蚕食、冷落,造成了文物与遗址分离的尴尬局面,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要求相悖。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虽然名扬中外,但遗址保护现状与其应有的环境极不相称,也极不适应较大规模晋谒参观活动的需要,令参观者乘兴而来,留下对“物址分离”的遗憾和实现“物址合一”的期盼。

因此,长沙市人民政府及芙蓉区人民政府组织了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并邀请许多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论证,本文为笔者主持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概念规划设计的经验和感想。

1马王堆汉墓遗址保护范围划定

马王堆汉墓遗址1976年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但其法律地位从未落实,造成墓堆山麓多处剥土造房,堆体受到蚕食,堆体西南侧距田家炳实验中学围墙直线距离仅56m,突破了核心区60m保护范围。汉墓周边地区建筑繁多,形式多样,建筑密度大,拥挤杂乱,视觉效果差,遗址景观受到严重影响,高层建筑的连片发展,遮挡了墓堆的空间视线。近年来,随着城市空间扩展,汉墓遗址的保护范围又历经多次变更,《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长沙市远大路以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等,都对马王堆遗址保护范围有明确规定,规划文本中保护本体对象名称各异,诸如“马王堆古墓”、“汉墓公园”、“马王堆汉墓”等称呼,给人感觉含混不清。划定的保护范围从5.33hm2到7.23hm2不等,与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有关条款不符。

当务之急应划定遗址保护范围,根据马王堆汉墓遗址保护规划设计条件和有关会议要求、省内知名文物、考古、建筑、规划、旅游、经济和社会学等学科专家组的意见,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要求,湖南省对省级文物单位保护区划定的操作性法规条文的详细规定,将汉墓遗址保护范围划定为:①重点保护区,以3号墓坑四周3m为起点至东60m,南25m,西70m,北70m,保护面积1.94hm2;②一般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外延100m,保护区面积为9.60hm2;③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区范围外距离按空间围合度D:H≥2计取。拟定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规划用地范围,东临万家丽路,南接公园路,西抵田家炳实验中学、湖南省军区南湖老干所,北靠展览馆路,规划用地面积为20hm2(合300亩)。

新增保护用地属计划搬迁的马王堆疗养院,基地内植被良好,绿化覆盖率较高,区内树种多样,主要树种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有樟树、银杏、桂花、雪松、杜英、玉兰、马尾松、罗汉松等,树影婆娑、郁郁葱葱。用地权属关系单一,为遗址保护规划提供方便。

2规划目标及定位

2.1设计的主要思路和目标

根据对现有矛盾分析,以“尊重历史、保护遗产、延续文化、保护生态”为设计理念,规划采用大遗址的保护形式,建设遗址公园来实现“物址合一”,以汉墓文化为主题进行多方案综合比较,形成最后结论。本次设计目标可归结为4个方面的内容:对公园进行扩建,扩大公园功能,实现“物址合一”;对汉墓遗址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原则和措施;延续历史文化,挖掘西汉“文景之治”时长沙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建设主题文化公园,确保文化遗产在体现历史延续和变迁的真实“原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基地内现有生态植被,为城市增添活力。

2.2规划定位

规划充分呈现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的“肃穆”、“古朴”、“清幽”、“神秘”感,保护规划结合旅游形象策划,以“汉墓”与“绿园”为两大主题,显现遗址公园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特色的交融与契合。在突出公园历史文化厚重感与沧桑感的同时,注重绿化景观的亲和性,以保护遗址和展示文物为主题,规划定位为湖南省大遗址保护公园,全国汉文化博览基地,千年古尸为标志的世界文化遗产。

3设计中的讨论:方案比较与方案选择

设计初期,对规划中“物址合一”存在的矛盾做了深入思考,并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综合形成了两个设计方案。

方案一避开西北角4幢已建高层居住建筑,遵循我国墓葬制度,借鉴墓葬布局中尽端式,中间式和十字式等特点,为减小拆迁难度,以“取其形,而显其神”为布局原则,将陵墓建筑群中轴对称的格局稍加调整。贯穿两条南北向轴线:一为若隐若现的西轴线,顺着山势蜿蜒,设有御碑亭、墓庐屋、牌坊、神道、石像生、拜台及墓等,灵活运用山地独特风貌,使建筑与场地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纪念性环境;另一为沿博物馆的东轴线,博物馆为地下建筑,此轴线实为景观轴,突出汉文化特点,是马王堆汉墓文化的扩展。

方案二采取中国传统陵寝的布局方式,南北正轴,中轴对称。体现“居中为贵”的传统思想。将汉阙(大门),博物馆(地下)、墓表、墓道、石像、墓堆、朱雀池布置在主轴线上,形成庄严肃穆的渐进式空间序列,主轴凸现了中国传统布局中的“紫薇”思想,符合汉朝礼制,突出“汉陵神韵”的主题。主要分为两大功能区,以遗址保护展示为主的遗址保护区和以文化体验休闲为主的文化区。采用宏整、对称、严谨的设计风格,体现中国数千年来“礼制为先”的思想和传统文化中堆墓葬“哀生庄侍”的处理方法。并对传统的陵寝风水布局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拟恢复马王堆陵址的原生态环境景观,将“风水吉位”的地形原形进行修复,恢复左、右护山及南向“朱雀池”,意在将传统的陵寝景观序列进行有机重组。

基于对公园建设过程中拆迁难度的考虑,特别是对基地西北角4栋高层建筑的考虑,经过政府相关人员和专家的决策,决定选用方案一,以下将对方案一的设计做详细的分析。

4讨论后的设计: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总体布局

4.1主题突出的功能分区

考虑到汉墓遗址公园功能相对复杂,各功能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设计按主题分为

三大功能区。

4.1.1以遗址保护为主的遗址保护区。遗址保护是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结合现有遗址划定保护区,分级进行保护,采取“十”字式突出遗址的中心地位。墓堆位于基地内制高点,为公园的重要景点,规划将延续马王堆“马鞍”外形,恢复人们的形象记忆,从形态上突出公园主题。同时加强对墓坑的保护,恢复1、2号墓坑,并对墓坑进行展示。

4.1.2以陈列、展示为主的文物展示区。实现“物址合一”为设计的另一目标,需搬回现存于湖南省博物馆的汉墓出土文物,在公园内部进行陈列展示。展示区位于公园东部,以地下博物馆展示汉墓出土文物、地面重现汉代生活文化景观,形成一一对应的参观序列,使得地下展览与地面展示相互结合展现汉文化特色。

4.1.3以研究为主的文物研究区。为了便于研究,公园西北角设置研究区,研究马王堆出土文物,其相对独立和隐蔽,减少外界的干扰。

4.2多样灵活的交通游线

游线设计中,综合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①有序组织,合理分配,做到有入景、展景,有高潮、结尾,让人感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②考虑游人心理特点,景点之间不仅具有时空连续性,且具动观效果。采用“蒙太奇”的设计手法,通过观赏角度的变化来获得不同的观赏效果,形成近景、远景、特景的组合,做到有扬有抑,高低起伏,步移景异,如同“曲曲山回转,峰峰水回流”。

基于基地周边城市道路的考虑,公园在南北各设置一个出入口,园内人车分流,游人从主入口广场经过牌坊,进入神道,参观遗址保护区;之后,下到地下博物馆,进入汉文化展示区,地下参观1―3号厅陈列的汉墓出土文物,其间也可以上到地面参观与相对应的汉代生活场景,最后进入4号厅参观辛追遗体,达到参观高潮,完成园内游览过程,并可根据需要反向参观。

4.3特色鲜明的景观设计

4.3.1体现遗址公园主题的整体景观设计

遗址公园历史文化主题明确,景观设计应紧紧围绕其主题展开。设计并非以规模宏伟,均齐对称的景观来营造陵墓建筑庄重、肃穆的纪念性气氛,而是与山形水势相融,将一系列有所区分的空间互相贯通,每一空间又以碑亭、牌坊及高高在上的墓所环绕和规限,在要点上收紧加高,顺应地势布局,在墓塬遗址南向设一水景,以顺应原风水特点,公园处处反应汉文化主题。

在景观视线上注重突出遗址景观,缩小园内建筑物体量。在距周边居住区和城市干道较近区域种植高大古柏,既阻挡周边嘈杂环境,又寄寓无限哀思。公园四周设置高大的城墙式围墙,阻隔外界喧哗,同时增添马王堆汉墓的神秘感。

4.3.2多样而不失庄严的景观节点设计

4.3.2.1出人口大门设计

北大门为主要人口,左右对称布置汉阙,汉阙是汉代建筑遗留至今仅余的地面实物遗存,其造型仿木构建筑,有台基、墙柱、屋顶三部分。檐部夸张加大,安排多种形式的斗,间插高、低浮雕,形成阙的主要造型部位,上有重檐屋顶、脊饰,下有两间式墙柱。设计中分析了国内现存汉阙的特征,结合长沙本地所出土的汉代建筑明器,以稳重宏伟为特征,体现马王堆汉墓主人的身份与历史地位。

南大门为次人口,左右两部分一主一辅,墙面采用湖南地区本山石砌筑,屋面以汉代建筑出檐深远、坡度平缓为特点,展现汉代遗风。利用木质构架丰富外轮廓层次,增添近人感。设小型入口广场以突出主题,设置天然巨石,篆刻西汉文字,使游人时时刻刻都置身于楚汉文化的环境熏陶中。

4.3.2.2博物馆建筑设计

基于汉代建筑布局特点,为了突出对遗址的保护,博物馆的主要功能空间设于地下,其平面布局以合院式空间组织其展示空间,形成下沉式天井,并与半地下式景观廊结合,使景观廊的一侧为下沉式天井,另一侧为汉代建筑中常用的高台,并在高台上展示与博物馆对应的汉代生活,两者交替进行,节点处形成具有汉阙造型特色的景观屋顶。同时,在北端博物馆四号厅,为加强对负二层辛追遗体的保护,地面设一层。在四号厅入口处设有两排并列的台阶,一侧可直接进入四号厅,另一侧可进入景观廊,既满足了游线的分流,又表现汉代等级制度的建筑文化。

4.3.2.3小品与雕塑

小品与雕塑可组织富有感染力的空间序列,对于创造“圣地感”有重要的意义。其造型表现力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雕塑题材内容确定时,既要尊重科学考古的发现和汉代的史籍记载,也要重视古代神话传说与史前历史的关系。设计中运用小品与雕塑“语言”渲染和烘托“古墓”的精神情感氛围。以“少而精”为设计原则,“少”不仅是以少胜多,更重要的是“留有余地”;“精”则是要求能对马王堆的历史风神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整体布局、题材内容、体裁风格等进行认真研究,严格选择,立足于高起点、高水准,要能经得起后世千秋万代的评说。设计的主要小品与雕塑有御碑亭、墓庐屋、牌坊、神道、石像生、拜台等。

4.4相关问题的思考――墓坑的保护措施

根据《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及《威尼斯》中对文物保护和修复的精神,规划对墓坑提供两种设计思路。

4.4.1思路一:采用现代技术的膜结构作为三个墓坑的维护体,形式极具现代感,能最大程度避免风吹日晒对墓坑结构的影响。其特点是:帐篷状的“屋顶”与墓坑具有完全不同的时代特征,体现现在与过去的对话,延续历史;采用膜结构、中空玻璃做维护体系,采用钢结构做支撑体系,自重轻,对墓坑周边土壤影响小;拆除方便。

4.4.2思路二:在墓坑上方用混凝土浇注一个与原来的封土外形相似的穹顶,在穹顶上覆土种植绿色植被,恢复其墓冢,保留“马鞍”外形,其特点是:能完整的恢复1、2号墓冢外形,从而恢复马鞍堆的外形特征,延续“马王堆”闻名遐迩的形象记忆;恢复原墓道进入墓室,形成一种神秘、幽深的环境,形成原墓址融洽的氛围;混凝土穹顶的自重大。

5结语

当今社会,文化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成长因素,遗址公园是以遗址保护和展示为主题的文化公园,其文化底蕴不仅对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且成为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在城市文化领域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借助其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对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文化辐射力、扩充城市文化内容有重要意义。

关于文物保护的感想篇10

[关键词]文物收藏;文物保护;预防性保护

[中图分类号]G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2)18—0099—02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保存文物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的文化遗产不仅蕴涵着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同时,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牵系着本民族的情感,蕴藏着本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不仅是国人引以为荣的宝贵财富,也是整个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智慧成果,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每一个足迹。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也受到严重威胁,很多文物已经在不经意间悄然消失。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充分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历史、社会及公众赋予文物工作者及相关保护部门的重要使命。

1956年,中国文物研究所的前身中国文物科学技术保护研究所在北京成立。1964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等相继成立文物保护实验室,标志着中国文物保护工作也开始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保护工艺结合起来。随着文物科技保护工作的不断开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预防性保护在文物收藏及保护工作中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物质是在不断运动中变化的。文物由一定的材料所组成,长期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会随着内因及外因的共同作用而劣化,如何减少各种破坏因素对文物的影响,比起在文物实体上进行处理、改善文物所处的环境更有益于文物长期的保护。“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是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防”的方法是主动为文物创造良好的收藏保护环境,文物一旦因内因及外因的协同作用遭到破坏,再进行“治”就成了被动工作,可能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甚至是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遗憾。

1888年,德国皇家博物馆罗思根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化学保护科学实验室,这是保护观念上的一次革命。和以往文物修复不同的是,他们开始研究文物病变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机理,从而对症下药,采取较为合理的处理方法。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大批文物保护设备、文物保护材料相继出现,20世纪20年代质谱仪的出现,30年代紫外线和X射线的广泛应用,乃至于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仪等一系列仪器设备的出现,文物研究与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相互渗透使得传统文物保护研究从宏观定性时期发展到定量研究新阶段。利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可对文物进行微观分析,研究文物材料老化机理,研究文物保存方法、保护材料等。在科技力量的带动下,文物保护工作也由原来的有损分析逐步向无损分析方向发展,所使用的材料也逐步完善,从而尽量做到可逆性保护。如青铜器修复,现在可以通过X光探伤技术在没有修复前预先了解文物隐藏于土锈及青铜锈下的信息,作出合理判断,制定适合于该件文物的修复保护技术路线。加强科技保护的意识绝对是不可忽视的话题,每一位文物保护工作者都应该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随着我国文博事业的逐步发展及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及拓展,现代仪器分析方法日益受到重视,成为从事文物保护科研人员所必备的基础知识。

另外一方面,我们不得不提到影响文物收藏保护的环境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度、空气污染物、微生物虫害、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

(一)温、湿度控制

温度是影响文物老化变质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度就会增加1~3倍,同时造成物质物理、化学结构上的变化,从而破坏原有属性。温度急剧升高,会使纤维质地藏品中的原有水分蒸发、干裂、发脆、变色,使彩绘、漆器起翘、卷曲。

湿度的直接变化会引起文物材质的变化,导致其性质也发生变化。另外,水分作为有害化学反应的媒介,随着湿度的增大也会加速有害化学反应的速率,同时为微生物的生存提供良好环境,湿度对材质体积胀缩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温度变化对文物的损害,湿度过大,会造成纺织品、纸张、木器等藏品发霉、生虫以及金属文物生锈。因此,要加强日常的温、湿度监控工作,结合相关文物收藏保护环境规范,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制定属于自己的馆藏温、湿度条件,通过长期分析观察获得比较理想的控制范围,从而对文物的收藏保护环境加以监控管理。另外,对于外出借展的文物,要考虑所前往的地方温、湿度是否适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制作一个温、湿度缓冲过度操作间,在一定的时间内逐步调整文物对温、湿度变化的适应能力,防止由于温、湿度急速变化对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