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计算机教学计划十篇计算机教学计划十篇

计算机教学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04:24

计算机教学计划篇1

1、根据电脑科的特点:技能性、实践性强,知识专业且深奥。

2、根据大纲要求: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电脑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培养兴趣。

3、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及电脑科课时规划:一周只有一节电脑课。

4、教学过程中既育人也要提高自己。

二、计划达到的目标和完成的任务

第一:在这一学期要让学生掌握开关机,会自己进入键盘练习环境。

第二:在这一学期要让学生掌握电脑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如:电脑的历史,发展过程,电脑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的安全知识等。

第三:发现和培养有潜力的学生。

第四:自己也有一定的提高。

三、完成计划的措施及方法步骤

1,根据电脑科的特点和学校的要求备好每一节课,吃透课的内容,将专业深奥的知识转化为口语化的语言,把知识讲明白。

2,电脑科实践性很强,在教学的过程中安排好理论讲解和上机实践合理配合,上机时间要稍多一些。这一学期上机内容重在培养兴趣和熟悉键盘。

3,在教学过程中要发现有特殊潜力的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增加练习的时间,培养兴趣加深对电脑的了解和知识的掌握。

计算机教学计划篇2

关键词:卓越计划;计算机硬件;实践教学体系

0引言

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之一。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它有3个特点,一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支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称计算机专业)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中国民航大学自2002年以来狠抓落实实践教学,于2009年实施CDio试点工程改革,2010年计算机专业获批为天津市“品牌专业”并加以建设,硬件是其中主要模块之一。硬件课程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硬件课程体系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初见成效。但就目前来看,实践教学这一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还较薄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工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卓越计划”的契机下,探索计算机硬件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硬件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造就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工程师人才,着力解决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硬件工程实践和创新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计算机硬件的重要性及目前实践教学现状

计算机硬件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实践性强是其突出特点之一,提升硬件类课程实践教学质量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树立工程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多核处理器的普及应用、嵌入式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应用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造成了全球对计算机硬件类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国际市场紧缺、国内市场急需,国内每年缺口大约20万人)。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理工科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普遍都很重视硬件类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了从基本的moS管、集成电路到整个计算机系统及接口电路,硬件实验已发展为由实验仪与eDa、VHDL和CpLD/FpGa等仿真器联合承担的阶段,嵌入式系统设计也逐步成为主流,提供给学生的实验工具多是体积较小的自主性实验平台,实验资料大部分是元器件生产厂家直接提供的技术手册,学生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地进行自主实验设计与开发,这种原理设计-模拟实现-最终实现的实验形式能将软、硬件结合为一个统一整体,使学生更快适应实际工作或实际研究,同时又能充分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也能节省资源,是新时期下的发展需要与趋势。我国的硬件实践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主要反映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相对软件而言,硬件实验本身所固有的一些困难或问题,客观上给硬件实验教学的实施带来了一些难度,具体表现为:①实验消耗大、设备维护难、需要的设备资金投入大;②实验项目开发非一蹴而就,周期长、见效慢;③实验箱硬件线路相对固定,实验内容受硬件设计制约,自主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开发难且难以满足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更新。

第二,实践教学的实施在主观上也存在一些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十多年间,由于硬件平台的通用化等原因,CpU研究被不知不觉地“放弃”了,计算机硬件教育受到了严重影响,反映在教学中就是硬件方面的课程被无限挤压,学生“喜软厌硬”甚至“欺软怕硬”,教师则是“重软轻硬”、“重理论轻实践”。具体表现为:①各硬件类课程实验教学自成体系,课程之间在内容上没有得到有机的结合和贯穿,内在联系没有被体现出来,没有形成很好的具有整体化、系统化、综合化的硬件实验教学体系和实践培养体系;②各门硬件课程实验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一些新技术未能及时体现在实验中,没有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课程标准,且大多以验证型实验为主,综合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较为欠缺;③课外实践环节少,没有形成产学研机制,缺乏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④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实验考核评价机制,偏离了以能力为导向的培养目的。

实际上,硬件与软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特别是近年来嵌入式技术普及应用后,硬件不再标准化,不再对软件完全透明,社会应用需求的迅速提升更需要大批“软硬兼通”的系统设计人才,即便是高水平的软件人才也需懂得硬件才能从成千上万的硬件平台中进行选择,才能设计出好的软件或系统。譬如RiSCoSoC、高性能计算等新兴硬件层出不穷,HDL、SystemC等各种新兴硬件设计技术和仿真工具的出现使得硬件的重要性更为突显。新时期下,教学和应用结合已成为趋势,教学和研究结合也已成为可能,计算机硬件教学迎来了新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创新硬件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与软件间的融合,培养对社会有用的、高质量的计算机硬件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2硬件实践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2.1构建思路

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核心要素:

(1)站在计算机专业整体优化的高度上实施。按照“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和自身实际情况,确立具体的、包括知识、能力、素质在内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

(2)坚持工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间的相互结合。实践教学不是理论教学的附属,但也不能脱离理论教学,要加强两者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作用,所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目标明确、层次清楚,且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3)实践教学安排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按照“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的原则组织安排课内外、校内外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环节有机贯穿起来,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受到较系统、全面的实践能力、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4)重视课外教学,加强课外实践活动。课外教学是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硬件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应增加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课程,加强课内外、校内外实践的结合,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实践的主动性与主体作用。

(5)加强与企业间的合作。要充分利用企业的实际工程环境和先进的技术、仪器等实践教学资源,“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或搞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6)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卓越计划”要求未来的工程师必须具备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能力,成为独自应对国际化挑战的工程技术人员。所以,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有先进的国际工程理念和模式,能够顺应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2.2“3+4+3+3”硬件实践教学体系

在以上构建思路指导下,按照中国民航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美国的CDio理念,借鉴德国的“企业主导型”实践教学模式经验,结合硬件技术的发展,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以面向工程、面向应用、面向实践、面向创新、强化能力为目的,本着“继承与创新、循序渐进与适度跳跃、工程应用能力培养4年不间断”的原则,构建了“三阶段、四结合、三层次、三自主”的“3+4+3+3”硬件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所示。

(1)三阶段。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将实践环节按学年分为3个阶段。第一学年为第1阶段,本阶段主要进行计算机硬件通识教育,具体包括计算机基础实验、学生科技社团的基本培训、嵌入式系统与C程序设计等的普及性讲座;第二、三学年为第2阶段,本阶段主要进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在结合各门课程完成基本实验及课程设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的科技社团活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积极参与教师的各种科研项目、博创杯、部级电子大赛和嵌人式系统竞赛等各种大赛,并利用暑期到企业实习或参加各种培训;第四学年为第3阶段,本阶段主要在企业的深度参与下,共同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2)四结合。四结合指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课内课程实验与课外行业实践相结合,虚、实实验平台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3)三层次。三层次是指遵循人才能力的培养规律,结合理论教学进度安排与3个阶段环节的实施,按照“基础验证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3个层次设计并展开实验实践教学。其中第1层是每门带有操作的理论课所必须配套开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规范,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针对各门课程中所讲的内容,通过演示、操作和验证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术,熟悉实验仪器,学会实验方法,为后两层实验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第2层包括综合型实验和设计型实验,是第1层实验的延伸、拓展或提高。实验内容充分考虑纳入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与工程实践或科研密切相关的实验内容,具体可以是开放的实验项目、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第二课堂或各种竞赛题目,也可由教师的科研项目转化而来,要求所有学生至少申报一项。学生必须自行设计、制作、调试、测试实验结果并书写实验报告,但实现形式较为灵活,可以在课内或课外,可以自选实验平台。本层次的实验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相关课程的理解,更主要的是结合已学的前导课程与选修课,将相关内容和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3层结合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进行,该层鼓励学生自主选题,结合自己的兴趣,大胆尝试工程实践和研究。题目可以是第2层题目的深入或扩展,或者是来自企业转化过来的实际项目。学生可以在校内或企业完成,也可以自构实验平台。该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3个层次的实验从内容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对学生的要求由低到高。

(4)三自主。三自主指实验项目、实验操作和实验时间都可由学生自己支配,具体为:①自主设计实验项目。学生在完成了全部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项目后,还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再选做其他的开放性项目。②自主进行实验操作。结合自己的实验内容,学生可在开放的实验室自选所需设备、元器件、实验板等必备工具,自由设计实验步骤并独立完成实验操作。③自主安排实验时间。所有实验室的硬件除了课内教学时间安排占用外,从周一至周日的其余时间(包括晚上)都面向学生免费开放,学生可通过预约方式多次到实验室完成课外的一切项目,直到完成为止。

“三自主”实验很适合层次化教学,学生纷纷反映现在的实验由“要我做”过渡到了“我要做”,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效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实验室人数在每一个时间段都为满员,设备利用率总体上达到了全开放前的一倍以上。

3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

为保障上述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重视并坚持了“四结合”的实践教学。

3.1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结合,首先体现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建立在新的硬件课程体系基础上的。我们通过对原有硬件课程的整合重组建立了新的硬件课程群,对各门硬件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时数以及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进行了调整,理顺了每门课与前导课和后续课之间的关系,以保证硬件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备性。课程体系(见表1)横向由理论课与配套的实践两部分组成,纵向分为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与选修课,以保证课程体系的基础性、实用性与创新性,达到基础层、应用层和提高层3个层次。

3.2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我们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别重视和加强课外及第二课堂的可用性,在充分保证教学计划培养方案中计划内课时的实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从方案制订到落实环环相扣。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①对于课程,要求每门开设实验的课程,必须至少开出3个综合设计型实验;②对于教师,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带2个本科生,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加以辅导,从大一入学带到大四毕业,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要求每年至少有一个与实际相联系的工程类题目或自己的科研课题,至少指导一个学生在课外完成;③对于学生,要求学生在每学完一门带有实验的课程后,至少做一个综合设计型实验,在第2阶段须通过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完成一项工程实践或科技立项项目或者是一种竞赛(教学计划中规定学生需有2分的工程实践或创新学分),在第3阶段须在企业实习的经历。中国民航大学计算机学院与天津奥凯航空公司、民航二所、天津启诚科技公司等企业都有合作联系,每年暑期都会组织学生实地实习或聘请公司的工程师来校与教师一起对学生进行集中实训。

3.3虚、实实验平台的结合

在硬件方面,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让规定的学生对象做规定的实验,所得到的效果总是不够理想。目前,使用HDL语言(aHDL、VeDL和Vcrilog等)通过eDa工具软件设计各种规模的数字电子系统是工程师们的设计潮流。通过eDa、CpLD/FpGa、ewB等各种仿真工具构筑虚拟实验平台是硬件实验的有效手段,也是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的主流方向。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在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视仿真虚拟实验平台的建设,并加强与传统的实物实验平台的结合和使用。譬如在数字逻辑课程中采用了将传统实验箱与iVDLep虚拟实验平台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将实验箱与marie仿真软件相结合;在单片机、嵌入式课程中将实验箱与proteus+Keil仿真工具相结合;在硬件课程设计中将实验箱与QuartusⅡ工具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结合具体内容会适当穿插一些仿真实验演示给学生,但要求学生在做每门课程的第一层实验时,必须充分运用虚拟仿真工具通过课外反复实验,彻底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运用虚拟仿真工具将硬件知识的学习和软件工具的应用结合在一起,既有效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打破了硬件实验时不方便带着实验箱在课堂上演示运行结果的局面,还缓解了因硬件资源的短缺而不能满足学生对硬件实验操作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可以降低硬件实验的损耗,从而减少实验费用,降低了实验室设备维护量等。这是计算机硬件实验方式的一个飞跃,是实验教学与实际应用的很好结合。

3.4实验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中国民航大学是教学科研型工科院校,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构建现代化民航业教育体系,因此,学校一直要求科研应为教学服务,教师应把最新科研成果体现在教学中。经过多年努力,现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我们硬件课程组的教师们采用以科研带动实验的方法深化实验教学内容,把课题研究的技术转化成实验项目,为实验教学服务,在自己的科研项目中,广泛吸纳优秀本科生参加。譬如将基于RFiD的行李分拣系统、基于DSl8820的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基于GpRS的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等科研项目引入到实践教学中,既使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得到了融合,也促进了学生“做学研”的结合,在“做中学、学中研、研中创”。

计算机教学计划篇3

关键词:听障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计划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153-02

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索与发展,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规模与需求之间还有很大差距,每年只能有少部分适龄残疾青年入学。如长春大学听障学生每年入学人数只占应考人数的20%,而应考人数只占适龄听障青年的5%左右。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也必将大发展。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满足残疾人受教育的号召,于2012年8月20日出台了《绥化学院特殊教育2010-2020年发展规划》,确立了建设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特殊教育和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以“全纳教育”为原则,既招收健全生,培养特殊教育师资,又招收视障和听障学生,建设残疾人高等教育专业。依托特殊教育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良好基础,我院计划在2014年面向听障生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了做好专业建设,本文就面向听障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新专业建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一、指导思想

1以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为指导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高级人才。残疾人高等教育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因此首先应以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为指导。在做好与初、中级残疾人教育相衔接的同时,坚持“平等地看待残疾人,尊重他们做人的权利,包括受教育及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一原则,不能因生理上的障碍,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力争使残疾人大学生具备和普通高校毕业生一起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及在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激烈的现实下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和创造自己人生价值的能力。

2体现听障生教育的特殊性

针对听障生的特殊性,应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教学途径和手段。听障生教育的特殊性表现在:

(1)视觉敏锐,模仿能力强

听障生的知觉形象主要依靠视觉、触觉、动觉形成综合性形象,用眼睛观察和审视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强,具有很强的视觉能力、模仿能力和操作能力,但是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比较弱。由于视觉敏锐,模仿能力强,对计算机操作的机械模仿表现出很强的能力,基本上能够快速跟上老师的演示,成功掌握操作步骤。

(2)知识面窄,阅读能力较弱

听障生从小学接受的教育一直存在内容少、知识面窄的问题,较同龄正常儿童相差5年,智力比正常儿童落后2年,而阅读理解能力,听障生平均花3年时间才能取得健全学生1年的进步。由于听障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局限,使他们的理解能力、掌握知识速度滞后于健全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提高比较缓慢。

(3)交流手段单一

听障生在求学过程中一直处于较封闭的环境中,交流手段的单一使知识结构单一,认知能力较低,这给他们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带来了很大困难。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根本依据。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要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不仅能实现自我生存,而且具有提高自己生活质量和提升自己生命境界的能力;同时要使受教育者成为能平等参与社会、为社会贡献力量、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

结合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和听障生的特殊性,依据绥化学院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的原则意见,确立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软件工程及网络工程实际工作的能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具有自立、自强、自尊和自爱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规格

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是组织教学的客观依据。面向听障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规格要特别重视其社会交往能力、自立、自强、自尊和自爱精神。其具体要求是:

1)重视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养成健全人格。社会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听障生在社会交往方面具有一定的障碍,因而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是非常必要的。2)专业技术能力是保证受教育者具备一定职业能力、可以实现自我生存的前提。首先要注重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按照计算机求解问题的基本方式去考虑问题,以便构建出相应的算法和基本程序。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规格分类”的指导思想,开设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和网络工程专业方向。对于软件工程专业方向的学生要求具有较强的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具有较强的数据库设计与管理能力。对于网络工程方向的学生要求具有较强的中、小规模网络组建与互联能力,具有较强的网站建设与管理能力。3)培养自立、自强、自尊和自爱的精神,提升其人生境界。

四、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教学过程结束时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面向听障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目的是以知识够用及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为目的的。具体说是:1)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2)能够利用主流软件开发工具独立进行小型程序设计。3)能够独立进行数据库建立、管理和维护。4)能够完成局域网的组建、管理和维护等相关工作。5)能进行简单的平面设计。6)能独立进行网站开发。7)能熟练阅读与专业相关的英文文档。

五、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基于听障生在理解、学习进度滞后于健全人及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提高比较缓慢这一现状,我们制定了7个课程模块。同一模块内课程形成“阶梯式”的课程系统,以适应“循序渐进”的要求,鼓励学生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学习,让学生在模块内一系列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模块特点是:

1)课程模块之间独立。除了计算机操作能力是基础之外,其他模块之间的关联性小,便于学生独立学习。2)模块内课程自成体系。同一模块内的课程呈“阶梯式”设置,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3)编写校本教材。鉴于听障生的特殊性,不应照搬普通高等学校所用教材,要在借鉴普通高校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改良,使之符合听障生认识特点与身心发展特点。

六、教学方法

基于听障生的特殊性,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其视觉敏锐、模仿能力强的优势,在教学方法的选取上宜多采取以视觉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演示法和实验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宜采用项目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理论知识的讲授,宜采取适合听障生的课堂教学形式,在现有手语、唇读、笔谈、课件等教学形式的基础上积极结合课程特点,探索适合听障生的教学形式。同时,要加大实践教学比例,通过实践环节解决由课程教学转入上机环境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计算机教学计划篇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ip地址与子网划分子网掩码教学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计算机专业早已不是人们心中的热门专业,褪下那层华丽的光环后的计算机学科,少了几分神秘,却增加了几分质朴和实用。计算机网络专业,作为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现在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并且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ip地址与子网划分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该门课程必讲的内容,可分为ip地址的分类、默认子网掩码和如何划分子网三个小章节。通常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讲授过于简单,通常只讲授前两个小节,即ip地址的分类,以及各类地址的划分范围,而且子网掩码也只是讲到a、B、C类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对于第三个小节的子网划分则不加以涉及。其实,子网划分才是这部分的精华所在,通过学习子网划分,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如果没有子网划分,学生学习了ip地址与子网掩码,也只是知道了一些数字,并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实际应用更是无从谈起。

我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认为教师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涵盖如下几个知识点。

1.ip地址的分类

现在常见的ip地址是ipv4(即ip地址版本4),共32位,4个字节,包括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ipv4分为a、B、C、D、e五类,需要掌握这五类的划分范围:a类地址第一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后三个字节为主机地址;B类地址前两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后两个字节为主机地址;C类地址中前三个字节为网络地址,最后一个地址为主机地址。同时还要掌握包括十进制的书写,如a类地址的首字节范围0―127,以及转换为相应的二进制的书写00000000―01111111。教师在授课时还要涉及二进制与十进制间转换的计算,为子网划分打下基础。

2.子网掩码的分类

子网掩码的作用是用来区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a、B、C类ip地址都有其默认的子网掩码,其中连续为“1”的二部分(二进制)对应ip地址的网络地址,连续为“0”的部分为主机地址部分。如a类ip地址的默认子网掩码为255.0.0.0,表示对应的第一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后三个字节对应的是主机地址。

3.公网地址与私网地址的划分

在教学中要提及公网(有)地址和私网(有)地址的概念,使学生了解ip地址有“公/私”之分。公网地址可以出现在internet中,而私网地址只能用于个人组网中使用。例如最常见的C类地址192.198.1.0―255,是一个典型的私网地址,用于个人组建局域网使用,其中192.168.1.0表示该地址的网络地址,而1―254表示该网络中的主机地址范围,255则是该网络的广播地址,用于向全网络发送广播数据。

4.子网划分

在这一小节中,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划分子网,划分子网是为了将大的网络分成多个小的网络,有利于节省ip地址资源,提高网络性能,避免一个网络范围过大而造成网络性能降低;其次要明确子网划分在什么位置。子网存在于传统ip地址中的主机地址中,在ip地址的主机地址部分中从左向右取连续的“1”(二进制),作为子网地址,至少取两位。如C类地址的第四个字节是主机地址部分,从中取连续的“1”为子网地址,剩余部分为子网中的主机地址。而与ip地址相对应的子网掩码也要取相应的位数,如“11100000”,前3个“1”是子网地址部分,共有23=8个子网,后5个“0”为子网中主机地址,共有25=32个主机地址。在默认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中,可以通过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与”(anD)运算来得到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转换为相应的二进制数,再进行“与”运算,即1与1为1,1与0或0与1为0,0与0为0。所得结果即为给ip地址的网络地址;将子网掩码变“反”(即1变0、0变1)后在与ip地址进行“与”运算,可得该ip地址的主机地址。

但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将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进行运算,操作相对复杂,而且不适合在子网划分中使用,我们也可以采用如下方法进行简单快速的子网划分。

①引入网络地址“块”的概念,一个“块”即是一个子网。用256减去子网掩码中最后一个非255的数,可得一个“块”的大小。如子网掩码255.255.255.192,192即为最后一个非255数,256-192=64,则64为一个“块”。

②可以划分成多少个子网?

将最后一个非255数转化为二进制,如上面的192,转换成二进制“11000000”,其中“1”的个数为2个,则子网数量为22=4个。

③每个子网中主机数量是多少?

子网中主机数量为最后一个非255数转换为二进制后,其中“0”的数量,如上面的“11000000”,有6个“0”,则每个子网中主机数为26=64个,其中子网网络地址和子网广播地址为每个子网的第一和最后一个地址,所以每个子网中合法的主机地址为2n-2个,上题为26-2=62个。如果运算熟练后,第①、③步骤可合并计算,即“块”的大小-2等于一个子网的合法主机数量。

子网划分例题:网络地址为192.168.1.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92,求各个子网的划分范围。

①192转化为二进制是“11000000”,所以子网数量为22=4个。

②每个子网中的合法主机数量:256-192=64,一个“块”的大小是64,64-2(子网地址和广播地址)=62。

③各个子网的划分范围为:

教师在这部分内容授课中,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ip地址,如全“0”地址、直接广播地址、受限广播地址等。也可以结合oSi/Rm(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来进行授课,讲解ip地址工作在oSi/Rm的第几层,具体的作用是什么;并可以与maC(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相对比,如这两个地址的区别是什么,各工作在哪一层,地址的表示形式是什么,等等,通过对比授课来帮助学生理解ip地址的概念。

掌握子网划分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且具有一定的计算难度,教师在授课中从以实际应用出发,通过实际的划分实例来训练学生的划分能力和熟练程度,通过学习子网的划分,使学生对于网络计算机网络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于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磊.网络工程师考前培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美]toddLammle.CCna学习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计算机教学计划篇5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较大挑战,而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已经难以满足现阶段时展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1]。因此需要对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而分层教学的方法是适应于时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本文就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一、分层教学模式分析

1.1定向培养目标分层

基于定向培养的目标分层需要根据w生不同的专业及就业方向进行定向培养,首先需要对学生就业方向进行确定,从而对学生培养目标进行确立,并依据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分层及分班教学。

1.2单科分层模式

分层教学模式并不是指所有的课程都适应于这种教学模式,因此学校需要对实行分层教学科目进行确定,并针对学生开展相应的科目考试,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及能力,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2]。针对此课程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重新划分,从而组成一个新的班集体,而这种模式从本质上来看是一种大范围及运动时的教学方法。

1.3班内分层目标教学

班内分层目标教学模式是保持原有班集体不变的状态下,对部分课程进行分层教学,并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优良、中等、差这三个级别,从而根据不同级别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及教学目标,同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教学,对不同级别的学生进行单独考核,从而获得学生的整体进步。

二、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实施

2.1学生层次划分及班级拟定

在学生刚入学后,由学生参与学校统一组织的计算机基础测试,测试应有全国统一的计算机等级考试为主,在开学前可以在学校指定机房中进行测试,并由系统进行自动评分,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得分汇总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以院系为单位进行划分,其中主要包括有班级划分,根据测试成绩的高低分为谙熟班、普通班及入门班等,在后期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等级的班集体展开相应的教学活动,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3]。

2.2安排课程时间

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的方式与传统的班级划分机制不同,这种班级划分的方式相对较为独立,因此需要对课程的时间安排予以重视,为了避免学生在原有班集体中的课程安排时间出现冲突,保障教学质量及教学效果,因此需要采用固定时间展开教学。如在各个院系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安排,在每周内抽出一天时间展开教学,也要避免与其他课程的授课时间产生冲突,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时间的安排尽量是在晚间或选修课中展开教学活动。

2.3配备分层教学教师

由于不同的班级划分主要是依据学生能力的高低进行划分,因此班级整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任课教师的安排上也要进行分层安排。在每一个学期中,教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任职中只能担任一个层次的教学活动,要避免同一个教师兼顾谙熟班及入门班的基础课程教学,才能切实保障其中任何一个班集体的计算机基础整体水平提升[4]。

2.4针对分层教学课程的实施进行考核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根据不同层次的班集体应该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进度计划,教学部门应定期收集学生的意见反馈,并将其呈现给任课教师,便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学生认知情况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计划应进行灵活把握[5]。

结语:总而言之,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是对原有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知识能力进行划分,采用分层次的形式展开教学计划,并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案,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各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基础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并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整体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刚,周保平,高贤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计算机,2013,11:39-41.

[2]李波,王妍,赵立英.试析基于计算思维的应用型本科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4:5703-5704+5741.

[3]谢丽霞.基于BlendingLearning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4,16:153-154+165.

计算机教学计划篇6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思考

培养大学生计算机知识和信息技术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受信息技术教育的程度决定着未来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能力的高低。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已经日臻完善。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大范围整合计算机教师资源、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增加学生选修计算机课程的种类将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一、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

1、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软硬资源的不足

目前,依靠网络技术的计算机,已经成为高校解决自己的科研问题必备的工具,成为非计算机类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教育部上世纪90年代末专门制定了高校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计算基础教育的“三个层次”培养模式。即第一层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为主,第二层次的计算机程序语言与软件、硬件基础为主,第三层次结合专业特点的计算机应用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前两个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说是很成功的。大多数毕业的大学生能基本上操作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和基本编程能力。但是,在第三个层次的培养上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校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整体效果并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是专业规划不够合理,教师实践资源不够丰富,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源一短缺。但是,这里有些问题不是不能克服的,有些问题我们只须付出小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巨大的效果。

2、计算机后续教育缺乏规划

从整体看,很多高校都加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规划与人、财投入力度,这对促进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与兴起以及软件业的发展速度惊人,以及各个学科的相互渗透日益明显,很多专业软件工具不仅可以解决自己专业的许多问题,而且对其他专业也有极大的帮助。而这正是教育部强调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第三层次”课程应该解决的问题。但长期以来高校的计算机教育的规划要么是由计算机专业院系统一规划,要么是各个学科的院系自己规划。这就造成这样的问题,一方面计算机专业院系对各专业的需求了解少,缺乏对特定专业的软件的了解和使用知识。另一方面各个学科的院系只考虑自己学生的需求,而缺乏对整个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宏观把握,甚至还缺乏这些课程的老师。至于其他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是否适应自己专业的问题更是缺乏了解。这两种情况造成的直接问题是:一方面计算机应用型教育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因为教育资源的受益面小而造成浪费。其实,这里的主要问题是对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资源的使用缺乏规划,这里的资源包括人力和物力。

二、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思考

1、继续优化计算机教育资源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还是坚持以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为主,优化计算机程序语言与软件、硬件基础的建设,充分为大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能力的资源配套,实现高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性。

2、结合学院特点加强计算机后续教育规划

高校应该多加强调查研究,开设计算机类课程的院系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对自己院系的课程特点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不足,由其他院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确定这些课程是否适合在自己专业里开设,并提出一些调整建议。最后成立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方案,并约定每半年委员会进行评估前学期的计算机类课程开设情况,并对下学期的工作进行规划。使许多计算机类课程的受益面大大增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些思考

在高校的计算机公共基础教学中我们不能按照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是应该有专业针对性、层次性来进行教学。

1、使用一体化教学

计算机基础知识跟其他基础学科恰好相反,具有“先会操作,再懂理论”的认知过程。这是一个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总结和升华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知识结构,熟悉自己的技能。教师应该多找一些有趣的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从而主动去练习和学习。

2、针对不同的专业,使用不同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具体化和形象化

针对高校的办学特点,教学目标应该以高校规划为导向,有侧重地来进行确立。比如会计专业,教学的侧重点就应该是数据处理(对办公软件来说,就是要加强eXCeL的学习),其他专业只要能做好常用表格就算达标,会计专业却必须要学会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对学生学习目标的描述也应该具体化和形象化。比如对目标的描述可以变成:能独立地完成一台电脑的硬件配制,能熟练地装载操作系统,能完成教材多少页的排版等等。让学生清楚的看到这门课程能教会他们什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层次化教学

把水平不一的学生进行分组,确立不同的学习目标。各组组员不固定。若完成了比较低级的目标可以申请跳往高级组,高级组没能完成目标的同学调往低级组。可以设定达到一定目标给就可免修,同时给予相应学分。这样既加强了学生的竞争性。也鼓励学生往更高层次努力。而学习任务应当具体化,比如针对woRD一章,低级组可以按上机指导完成习题。而高级组则需要面对报纸实体依样完成排版等。

四、结语

总之,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为我们的未来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手段,同时也对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挑战。只有集中多学科优势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优势,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才能达到更好的资源利用效果。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优化与规划,切实搞好高校计算机的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计算机教学计划篇7

摘要本文从实验课计划和提纲、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课的实施和总结几个方面介绍了怎样上好计算机课程的实验课。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实验课

计算机科学的课程不但有较强的理论性,也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强对理论的理解,特别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大专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实验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例如,我系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Foxpro程序设计的总课时数是80,其中讲课44课时,实验36课时,由此可见,计算机课程的实验课是计算机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开设实验课,就是给学生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机会,学生在实验中必须亲自动手操作,来加深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计算机是怎样操作、如何运行的。通过上机实验让学生演示和操作软件的各种功能,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逐步熟悉和掌握软件的功能及使用。尤其是《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程序设计》等课程,学生在实验中要自己编写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编辑处理,程序调试和运行,从中可以发现问题,改正错误,学习编程的经验,最终获得所需的结果。因此,如何开好计算机实验课,对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讨论怎样上好计算机课程的实验课。

1.完善的实验课计划和提纲

上机实验计划是实验课的总体安排。包括实验题目、时间、地点、课时分配、实验次数,硬件和软件环境等内容。以便任课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之间能够很好的配合,提前安排上机实验的有关事项。每一次上机实验都要有实验提纲。实验提纲格式为:

(一)实验题目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要求

(四)实验内容

(五)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六)实验思考题

实验提纲必须和实验计划一起编制,两者协调一致,实验提纲是实验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由系或者教研组组织有经验的教学效果比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对每一门计算机课程的实验计划和提纲进行精心策划,统一编制,在教学中不管是那个老师上这门课,都要按照统一的实验计划和提纲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提纲的指导和安排下上机,完成实验课程,根据实验提纲执行情况书写实验报告。教师也是按实验提纲的要求来检查实验结果,评定学生成绩。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提纲编制时对每门课程的每一次实验课都要有周密的安排,进行精心的设计。

2.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

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是非常繁琐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硬件环境

实验室内学生上机所需的计算机及有关外部设备都要能正常运行,功能完好,适合学生上机实验,学生所用的磁盘要合理分配,集中管理,一些辅助教学设备(如投影仪、无尘黑板等)都要能满足上机实验的要求。

(2)软件环境

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验计划,选择好所需的操作系统软件、高级语言环境、应用系统和辅助教学软件,预先把这些软件装入计算机内并调试好随时可供调用。若有网络环境,管理员要为每一个上机的班级设置各自的帐号,根据实验计划分配所需的软件和必要的权限。另外,版本新、功能强的杀毒软件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员要随时用它来清除计算机系统内的病毒。

(3)组织和管理

计算机的使用要严格管理,要保持良好的秩序、严令学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有条件的实验室要实行学生上机自动管理(学生上机之前用上机证划卡,系统自动为学生分配一个机号,该生即可在这台计算机上上机,否则该生不能上机),该系统还可以自动记录学生的上机时间,我们曾经根据这个功能破获了学生盗窃计算机内存芯片的案件。如果实验学生的人数超过计算机台数,最好是分组进行实验,使每个学生都有上机的机会,同时也便于管理和辅导。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学生使用外来磁盘,预防计算机病毒带入实验室。

(4)教师和学生

教师要对实验课的全过程进行周密的思考,要避免出现漏洞和疏忽;而学生要按实验提纲作好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特别要学生自己编程上机时,学生一定要在上机前准备好程序,实验时主要是编辑输入程序和调试程序。

3.实验课的实施

计算机实验课是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教学效果的初步体现。为了上好计算机实验课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实验课开始时,老师要重申本次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指明实验要点和要注意的事项,对实验中的疑难之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说明。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初次使用的应用软件或生疏命令,教师要首先进行演示和讲解。

在实验中要尽可能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先演示和讲解自己在科研工作中开发的一些应用软件,将一些程序设计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以后能尽快动手进行程序设计。另外,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效果比较好的辅助教学软件,例如,《数据结构》课程的实验课,可选择集编辑、编译、调试为一体的pascal可视集成环境Vp1和算法与数据结构的作业系统aD1,pascal源程序可以在Vp1上可视执行,能同步演示程序和数据的动态视图,为学生理解算法、学习编程,调试程序提供了便利的环境,aD1可对数据结构的程序设计作业进行测试评分,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最后一点,对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有高标准严要求,学生在操作计算机时一定要按规范和标准进行,如,开机、关机、入网、退网等要按正确的步骤,键盘打字的姿势要正确,特别是学生在编程时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风格。要注意培训学生在计算机使用中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独立操作和使用计算机打好基础。

4.实验课的总结

通过上机实验,学生对老师讲授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技术和有关算法都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此时,教师要及时督促学生总结上机实验中的收获,巩固所学的知识。为此,要求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直接体现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情况,是对实验过程进行概括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时间及课时数

(二)实验题目

(三)实验目的

(四)实验要求

(五)实验过程

计算机教学计划篇8

1我国最早的计算机原理教材

我国的计算机教育起源于1956年周总理主持制定的“十二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当年,尚在筹建中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作,抽调高年级学生和已毕业的大学生,举办了为期近一年的第一期计算机训练班,之后又先后举办了三期计算机训练班。计算机训练班最主要的课程是“计算机原理”,当时没有教材,只能在讲课时分批散发手刻油印讲义,后来在这些讲义的基础上,由夏培肃研究员主持编写了《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讲义,这应该是我国最早的原创自编教材。

我国高校最早的计算机专业的建立时间也可以追溯至1956年,大约在1958年前后就开始开设计算机原理课,包括北京工业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在内的几所高校在开始时都没有教材或讲义。1958年,科学出版社和人民邮电出版社先后翻译出版了前苏联的几本计算机原理教材,成为正式出版的最早的中文计算机原理教材[1]。

真正由中国人自己编写并正式出版的计算机原理教材,应该是1961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字计算机原理和元件》(上、下册)和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上、下册)。前一本书的作者为祖冲霄,后一本书的作者为姚林。岁月如梭,事隔近五十年,前一本书的作者已经解密,他们是当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的苏东庄、胡铭曾、李学时三位教师,由于当时其他方面的原因,他们不能用自己的真名署名,后来干脆署名“祖冲霄”,此事被后人笑谈为:“中国较早的一本计算机的教科书是祖冲之的弟弟写的”[2]。后一本书的署名作者为姚林,在书的序中编者写到,“这本书是集体编写,分工执笔,……,1961年7月于西安交通大学”,可见此书应该是西安交通大学若干老师集体创作的结晶,之所以署名“姚林”估计是选择了二进制“1”和“0”的谐音[3],真实的作者是何人现在还不得而知。

这两套书均是繁体字印刷,在祖冲霄《数字计算机原理和元件》下册——数字计算机元件中还用不少篇幅介绍了电子管元件。

2特殊年代的计算机原理教材

1966—1976年间当时在校的工农兵学几乎没有合适的教材,根据当时的典型产品带教学的指导思想,各高校大多使用油印的自编教材或选用其他高校的油印教材。例如,北京工业学院计算机专业(五二专业)教师在参与738厂154小型工业过程控制机的研制过程中,就编写了《djs154计算机原理》一书,在当时计算机教材十分稀缺的情况下,成为有较大影响的一本教材,受到广泛好评和采用,若干高校还翻印过这部教材。

1973年由南京有线电厂、南京大学和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合编、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数字计算机》一书面市。1975年由北京大学电子仪器厂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第一册)》面市。这两本书应该是这一期间正式出版的屈指可数的计算机原理教材的代表,在这两本书的扉页上都印刷的毛主席语录,时代痕迹非常明显。

3统编教材时代的计算机原理教材

1977年高校恢复招生后,缺乏适用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专业教材成为各校面临的共同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高等学校教材工作分工的规定,四机部(电子工业部前身)承担了全国高等院校工科电子类专业教材编审出版组织工作,从1977年底到1982年初,共编审出版教材159种,其中计算机原理的教材有两种。

第一种是由天津大学许镇宇主编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上、下册)。在1977年于武汉召开的计算机专业教材会议上,决定全国高校联合统编计算机专业教材,并邀请天津大学计算机专业主编计算机原理教材。1977年12月在合肥召开的全国教材工作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教材的编写大纲,此书的上、下册分别于1979年和1980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作为著名的高等院校工科电子类计算机专业统编教材,在当年每一门专业课只有一至两本可供选择教材的情况下,此书在全国被众多学校使用。

另一种稍晚于许镇宇《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的统编教材是由重庆大学编写、国防工业出版社于1980年和1981年先后出版的《电子数字计算机组成原理》(上、下册)。该书上册讨论信息的表达、加工处理和加工处理的过程控制,由吴中福主编;下册研究信息的存储、变换与传送,由童颁主编。在书的前言中作者特别提到本书是根据四机部主持召开的高等工科院校电子类专业教材会议精神和计算机专业组所讨论确定的编写大纲进行编写的,并先后在广州和重庆召开了两次由清华大学等十三所重点院校参加的审稿会审稿,可见当年对教材质量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在当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教材虽然印数相当可观,但书上没有版权页,仅在封底上有几行字,写明了印数、书号、印刷厂等,还标有“内部发行”几个字。

电子工业部于1982年先后成立了“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等八个教材编审委员会,并制定了1982—1985年教材编审出版规划。列入规划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共有217种选题,由“计算机与自动控制”教材编审会计算机教材编审小组评选审定、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俸远祯、阎慧娟编写、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一书就是其中之一。此书于1985年面市,这是继天津大学和重庆大学的统编教材之后,在国内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原理教材之一。

4百花齐放时代的计算机原理教材

1987年,电子部教育司受教育部委托,组织了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学评估,评估中对数据结构和计算机原理两门课程进行了全国统一命题的考试。之后,根据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意见,计算机原理课程正式定位于专业基础课。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关计算机原理方面的教材开始逐渐增多,比较著名的有唐朔飞编写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原理》(198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白中英等编写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程》(1988年,科学出版社)、王爱英编写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199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等。

随着统编教材概念的淡化,计算机专业教材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十年,几乎每个出版社都有计算机原理教材的选题,有关计算机原理(不含微机原理)的教材可以说数不胜数。为了给这篇稿件收集素材,笔者于2010年6月专门分别查找了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innopac.lib.tsinghua.edu.cn/)和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的书目检索系统(ico.bit.edu.cn/opac/search.php),搜索到数百本计算机原理方面的中文教材(含翻译教材),按照不同的年代划分列于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计算机原理教材的发展。

根据两校图书馆馆藏的计算机原理教材数量统计,可得到下列柱状图(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两校图书馆的馆藏在数量上虽然有一些不同,但总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在统计的这数百本教材中,既有清华大学这样顶尖大学计算机专业使用的教材,也有适合于高职高专使用的教材,但更多地是适合普通本科院校使用的教材,可谓百花齐放。

5与教材结缘的十七年

转贴于

很欣慰的是,在上述的数百本计算机原理教材中,有笔者编写的计算机原理类教材12本,算起来笔者与原理教材结缘已经十七年了。

1993年开始,笔者编写的《电子计算机组成原理》一书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2003年,笔者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系列教材选题入选了中国计算机学会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共同规划的“21世纪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系列教材”,经过努力,正式出版了主教材和相应的参考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材体系。这套书是根据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委员会制订的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笔者讲授本课程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以及对前面教材的不断修改和完善中“磨”出来的。其中《计算机组成原理》于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计算机组成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析(第2版)》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师用书(第2版)》3本书于2008年,同时入选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2009年,《计算机组成原理(第2版)》获得兵工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师用书(第2版)》是目前国内极少见到的供授课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书,特色突出。仅主教材一书,出版仅6年,已累计连续印刷十几次,总印数达到70000多册。以上教材和参考书在国内已经有几十所大学使用,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和影响力。

相比计算机原理课程名师的大作来说,笔者的作品在写作中更多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力争将高深的内容用简单的方法解释清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讲清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再提出先进技术和新的发展方向,以降低学习的难度。为了更好地与读者沟通,笔者还在书上公布了自己的电子邮箱,方便与读者联系。

6结语

众所周知,计算机原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大学四年中最重要的核心课程之一,从2009年开始本课程成为计算机学科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之一,更突显出本课程在计算机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因此,计算机原理课程的教材和课程本身一样受到重视。

计算机教学计划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实验课

信息技术课程不但涉及范围广、理论性强,而且还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强对理论的理解。特别是近年来信息技术领域的高速发展,要求信息技术课程的计算机实验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例如,高一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中必修课总课时数是60,其中理论课24课时,计算机上机实验36课时。由此可见,信息技术课程的计算机实验课是信息技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开设计算机实验课,就是给学生一个理论和实战相结合的机会。学生在实验中必须亲自动手操作,来加深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计算机是怎样操作、如何运行的。通过上机实验让学生掌握演示和操作软件,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逐步熟悉和掌握软件的功能及使用。起初是office2000办公软件的使用还简单,然后是多媒体信息的处理加工、平面图片处理、动画设计就开始要复杂,最后还有程序设计等课程,学生在实验中要自己编写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编辑处理,程序调试和运行,从中可以发现问题,改正错误,学习编程的经验,最终获得所需的结果。因此,如何开好信息技术实验课,对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讨论怎样上好信息技术课程的计算机实验课。

1.完善的实验课计划和提纲

上机实验计划是实验课的总体安排。包括实验题目、时间、地点、课时分配、实验次数,硬件和软件环境等内容。以便任课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之间能够很好地配合,提前安排上机实验的有关事项。每一次上机实验都要有实验提纲。实验提纲格式为:

(一)实验题目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要求

(四)实验内容

(五)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六)实验思考题

实验提纲必须和实验计划一起编制,两者协调一致,实验提纲是实验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由电教中心或教研组组织有经验的教学效果比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对每一门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验计划和提纲进行精心策划,统一编制,在教学中不管是那个老师上这门课,都要按照统一的实验计划和提纲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提纲的指导和安排下上机,完成实验课程,根据实验提纲执行情况书写实验报告。教师也是按实验提纲的要求来检查实验结果,评定学生成绩。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提纲编制时对每门课程的每一次实验课都要有周密的安排,进行精心的设计。

2.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

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是非常繁琐的,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硬件环境

实验室内学生上机所需的计算机及有关外部设备都要能正常运行,功能完好,适合学生上机实验;学生所用的存储设备要合理分配、集中管理,一些辅助教学设备(如投影仪、无尘黑板等)都要能满足上机实验的要求。

(2)软件环境

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验计划,选择好所需的操作系统软件、高级语言环境、应用系统和辅助教学软件,预先把这些软件装入计算机内并调试好随时可供调用。若有网络环境,管理员要为每一个上机的班级设置各自的帐号,根据实验计划分配所需的软件和必要的权限。另外,版本新、功能强的杀毒软件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员要随时用它来清除计算机系统内的病毒。

(3)组织和管理

计算机的使用要严格管理,要保持良好的秩序、严令学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有条件的实验室要实行学生上机自动管理(学生上机之前用上机证划卡,系统自动为学生分配一个机号,该生即可在这台计算机上上机,否则该生不能上机),该系统还可以自动记录学生的上机时间,我们曾经根据这个功能破获了学生盗窃计算机内存芯片的案件。如果实验学生的人数超过计算机台数,最好是分组进行实验,使每个学生都有上机的机会,同时也便于管理和辅导。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学生使用外来存储设备,预防计算机病毒带入实验室。

(4)教师和学生

教师要对实验课的全过程进行周密的思考,要避免出现漏洞和疏忽;而学生要按实验提纲作好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特别要学生自己编程上机时,学生一定要在上机前准备好程序,实验时主要是编辑输入程序和调试程序。

3.实验课的实施

计算机实验课是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教学效果的初步体现。为了上好计算机实验课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实验课开始时,老师要重申本次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指明实验要点和要注意的事项,对实验中的疑难之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说明。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初次使用的应用软件或生疏命令,教师要首先进行演示和讲解。

在实验中要尽可能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先演示和讲解自己在科研工作中开发的一些应用软件,将一些程序设计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以后能尽快动手进行程序设计。另外,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效果比较好的辅助教学软件,例如,VB程序语言课程的实验课,用于信息学奥赛的Freepascal和算法与数据结构的作业,能同步演示程序和数据的动态视图,为学生理解算法、学习编程,调试程序提供了便利的环境,用各自的评测练习程序对相应的实验练习进行测试评分,可以大大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最后一点,对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要高标准严要求,学生在操作计算机时一定要按规范和标准进行,如,开机、关机、入网、退网等要按正确的步骤,键盘打字的姿势要正确,特别是学生在编程时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风格。要注意培训学生在计算机使用中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独立操作和使用计算机打好基础。

4.实验课的总结

通过计算机上机实验,学生对老师讲授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技术和有关算法都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此时,教师要及时督促学生总结上机实验中的收获,巩固所学的知识。为此,要求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直接体现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情况,是对实验过程进行概括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时间及课时数

(二)实验题目

(三)实验目的

(四)实验要求

(五)实验过程

计算机教学计划篇10

关键字:高职教育;计算机;教学计划;实践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8-10ppp-0c

1引言

通过学习《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文件精神,深刻体会到高职教育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教育的大发展,各层次多渠道的办学,也培养出了不同层面需要的人才;为此,我校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指导思想,要求培养“理论上够用,实践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人才。虽然我校在办学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作为在计算机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从事两年计算机教学中领会到高职教育思想的培养模式,现对我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需要更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2细化教学计划

通过三年的教学循环,我们的学生在就业岗位上几乎没有自己突出的技能,对自己所学知识不能真正应用到工作当中,然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班却承担起了就业生的岗前培训和技能考证的任务。我认为我们现有的教学计划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职业化的需求、技能型的需求来设置;真正体现“理论上够用,实践技能过硬”的原则。按照我校提出的“2+1”模式,对现有的教学计划进行修改。

2.1明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作为高职高专专业设置中的一门主干学科,它应该强调的是学生的技能要求。该专业对实际操作要求会更高,这样需要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考虑学生应该从那个方面入手、该学习什么知识、达到什么效果;是对软件方面进行培养呢,还是硬件方面进行培养呢。这样明确了培养目标,制定地教学计划才能把握好课程的合理安排和设置。如表1所示,教学计划中专业基础课更多的体现了知识的理论性,而实践操作学时(包括上机和实验)只占了12%;经过连续三年的重新修订,将其中的一些实践操作学时体现了出来;如表2所示。

表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专业基础课模块

表2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专业基础课模块(新)

新修订的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基础课模块,实践学时占了33.5%;删去了如大学物理、电路及电工技术,缩减了模拟电子电路和数字电子电路的学时,分别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字逻辑替代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电子电路两门课程。

2.2减少专业课程设置中传统的理论推导知识,增加课程设置中的实践技能操作部分或用其它应用型较强的科目代替

从现有的教学计划当中,发现我们的大多数课程已经不适合我校的学生进行学习了。原因就是部分课程理论知识过多、较死板,而教学计划中体现出来的实践学时占7%,对学生学习会产生枯燥和乏味的感觉,导致厌学、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如表3);通过学习几门计算机基础方面的课程之后,开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市场人才需求强的课程;比如3DmaX、动画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等课程(如表4);经过修订后的教学计划中实践学时占50.5%;从新的教学计划中反映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41%,实现了国家关于职业教育实践学时占40%的要求。

表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专业课模块

表4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专业课模块(新)

2.3教研室活动要切实落到实处,体现出教研室在执行教学计划中的重要性

教学计划的贯彻执行,要通过教研室来体现,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每一位教研室的教师才是教学计划执行的具体载体。教师在贯彻教学计划过程中,不断的对教学计划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修订教学计划很有利。教师对教学计划的认识,具体就认识到了对每一门课程的掌握,这样可以通过“说课”来提高对教学计划的认识;使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对每一门课程的执行,来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

2.4体现“2+1”模式

学生在两年之内学习完了技能性强的课程,那么在第三年就应该安排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去实践。这个实践可以是课内实践,也可以是课外实践。课内实践就体现在课程安排适当的学时进行上机实际操作;课外实践就体现在集中实训,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如订单式培养)。通过集中实习、实训,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应用,然后将其转化为他们所需的技能证书。组织学生考取与课程有关的一两个技能证书,打开就业的敲门砖;这也符合高职高专关于采取“双证书”制度的有利结合。

3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教学改革中的主体。合理的师资队伍才是一个专业赖以生存的关键因素。

3.1引进学历高、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从我校现有从事计算机教学的师资队伍中看,存在着学历结构不合理、教学经验不足的特点。现有的教师只能满足于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稍高层次的专业技能教学,不能满足更高层次关于高技能型专业技能的要求;所以,引进学历高、经验丰富的教师是我校对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存在和发展的首要工作。

3.2教师应不断的进修和深造

虽然我们现有的教师在教学经验上很缺乏,但我们都在努力提高自己,使自己在某一方面更精、更强;利用课余的时间,积极进取,充实自己。参加一些有本专业有关的专业进修,丰富专业知识;同时还可以进修在职深造,拓宽知识层面,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3.3年轻教师应适当的到企业去锻炼,成为“双师型”教师

我校大部分教师都是刚刚离开学校就又进入学校的,虽然有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但缺乏较强的实践性操作和应用。利用我们的假期或者是进修的时间我们走进工厂、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了解企业应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那方面的技能需求更强。将自己的亲身体会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完全掌握和知道自己的工作特性。这样,不仅解决了我校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困难,还培养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双师型”队伍。而对于计算机教学中的“双师型”教师,我认为通过到一些大型的培训公司,专门的培训学校,网络公司等企业中学习,更能体现出计算机工具的实用性。

4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

传统的考试模式都是有纸“作业”,对于计算机教学中,大量的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应从课程的本身出发,采取“无纸化”的考试模式,比如全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可以使用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当的测试软件进行考试;3DmaX可以采取三维动画设计师认证考试的方式;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可以采取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师认证考试的方式等等。这样以来,不仅使我们的学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也可以使自己取得相应的证书。当然,我们不能所有的课程都去考对应的证书,可以让学生自愿去选择。学校在学生考证方面应给于更大的支持,比如建立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站。另外,还可以和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培训学校建立长期的校外实训基地,互惠互利;使我们的职业技能鉴定站中不能进行鉴定的种类,在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中进行鉴定;为学生提供一个畅通的考试途径。

5结束语

总之,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改革应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的改进和改革;适应社会的需求和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要求,真正达到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技能的人才。这样的学生在社会上才能站住脚,才能在就业岗位上展现自己的才华,体现出的高职教育才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

[1]俞林.“一条主线、三个层面”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职教论坛,2007(10)

[2]高林.职业院校“双证书”教学工作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

[3]涂廷保.高职“2+1”模式改革的实践[J].职教论坛,2007(10).

[4]雷正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

[5]卢海涛.关于高职发展“订单式培养”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3)

[6]郑春瑛.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6)

[7]聂建武.半工半读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有效的职教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