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学前班语言教学计划十篇学前班语言教学计划十篇

学前班语言教学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04:23

学前班语言教学计划篇1

首先,西班牙外语教育改革以立法先行。在欧盟倡导全面促进外语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西班牙于2006年颁布了教育法(Leyorgánica2/2006,de3demayo,deeducación;organicLaw2/2006,may3rd,ofeducation),对各教育阶段外语教学做出了统一规定:幼儿应从学前教育(3~6岁)开始学习第一外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手段辅助外语教学。在学前教育的最后一年(5~6岁),幼教机构应着重强化外语教学。在小学教育阶段(6~12岁)应开设第一外语必修课,此外学校可为10-12岁的学生开设第二外语选修课程;小学毕业生应至少掌握一门外语,可以融入交际环境,进行基本信息的理解和表达。在中学教育阶段(12~16岁)的前三年,除第一外语必修课之外,学校可以为学生开设包括第二外语的选修课程,教学目标是中学生可以至少用一门外语进行得体的理解和表达。中学第四年除必修第一外语外,学校也可为学生开设第二外语必修课。大学预科阶段的外语培养目标是学生可以用一门或多门外语进行流利、准确的表达。教育法还规定各级教育机构要对教师进行外语培训。

其次,西班牙为检验外语教育的立法效果,开展了测试研究。《欧洲语言能力研究》于2008年开始进行设计,2010年试点,2011年春季正式启动。参与这项研究的14个欧盟国家中,西班牙是唯一通过立法规定外语教育必须始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国家。事实上,在西班牙全国17个自治大区中,10个大区已经做到了外语教育从3岁开始。另外,据2012年《欧洲学校语言教育的关键数据》(KeyDataonteachingLanguagesatSchoolineurope2012)显示,在西班牙的阿拉贡、加纳利群岛、加利西亚、马德里、穆尔西亚这5个自治大区。

第二外语已经成为中学的必修课程。《欧洲语言能力研究》在西班牙选择15岁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语言能力测试评估他们的第一和第二外语能力,并比较各国学生外语能力现状,为西班牙外语教学改革拓展思路。西班牙中学生参与了第一外语英语和第二外语法语测试。测试的三项技能分为接受型能力(阅读、听力)和产出型能力(写作),每名学生任意选择两项技能进行测试。测试的评价标准参考《参考框架》的a1、a2、B1、B2标准。欧盟对此次研究第一外语的预期结果是达到B1、B2级水平人数占总测试人数的50%。西班牙第一外语(英语)水平测试的结果是:听力理解达到B1、B2级水平的占总测试人数的24%,阅读理解占30%,写作占29%。结果说明,2011年西班牙15岁中学生的外语技能均未达到欧盟的基本目标,三项技能的比较数据说明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较好,听力水平较差。此外,欧盟对第二外语的预期结果是a2、B1、B2这3个级别人数达到50%。结果表明,西班牙15岁中学生的第二外语(法语)能力达到了欧盟标准。这说明,西班牙外语教育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学生的第一外语水平,且必须着重加强听力理解的训练。研究者还对西班牙外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教师对各项具体外语技能的重视程度。问卷中共列举了8项技能:语音、词汇、语法、听力、阅读、写作、口语、文学文化知识。研究者将教师的教学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重视所有技能,另一种是有针对性地重视其中某些技能。结果表明,持第一种观点的教师占总人数的70%,以第一种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语言水平更好。西班牙教育研究者认为,西班牙学生阅读水平高、口语听力水平差的原因可能在于外语教学法过于关注语法等技能,学生的外语学习缺乏语境。研究结果还表明,西班牙学生语言水平的校际差异大于校内差异,且校际差异显著。研究者认为,西班牙应对学校的外语教育进行进一步的规划,使教学资源的分布更加合理。在测试语言能力的同时,参与《欧洲语言能力研究》的西班牙学者还对参与调研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学生的问卷旨在统计3个方面的信息:非正式语言学习环境(父母外语水平、课外英语学习、通过其他媒介接触英语)、文化交流(英语国家学习经历)和经济社会文化地位指数(eSCS)①。西班牙学者使用以上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证明以上变量可以解释西班牙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34.5%,其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指数占12%,通过其他媒介接触英语的影响占20.9%,其他变量影响占1.6%。这说明课外通过各种媒介接触英语的语言学习和听力理解水平的相关性最高,会产生最积极的结果。西班牙学者认为,通过各种媒介学习英语的方法中,接触英文电影是提高语言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而西班牙的电视台、影院和网络中的英文电影多为带有西语配音的译制片。西班牙研究者呼吁,今后应更多地播映带有西语字幕的原版英文电影。研究结果还表明,瑞士中学生的语言测试水平显著高于西班牙,西班牙研究者选择瑞士进行了个案比较,得到以下结论:

(1)父母外语水平高对孩子的语言水平有积极影响。瑞士父母的英语水平高于西班牙,如果西班牙学生父母的英语水平提高到瑞士水平,两国之间语言水平差异将减少8%。

(2)西班牙外语教育的起始年龄为3岁,比瑞士要早。西班牙外语教学课时数更多,课外补习班更多,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量更多,可这些现行措施并不能有效地大幅提高西班牙孩子的英语成绩。可见,延长外语课学时、课后补习等方法并不是提高西班牙中学生英语水平的决定性手段。根据欧盟《2010-2011年度教育和培训进展报告》中“对教育的再思考和国别分析”的数据,2011年西班牙仅有26.7%的初中生达到了第一外语的B1水平,而2011年欧盟的平均水平为43.5%。初中学习第二外语学生比例为40.2%,而2010年欧盟平均水平高达60.8%。西班牙与欧盟2020年战略目标所提出的50%初中生达到B1水平、75%的初中生学习第二外语仍相距甚远。最后,西班牙根据测试结果进一步调整了相关立法。2013年底,西班牙再次颁布新的改善教育质量法(Leyorgánica8/2013,de9dediciembre,paralamejoradelacalidadeducativa;organicLaw8/2013,December9th,forimprovingeducationalquality)。教育法中明确指出,掌握第二外语,甚至第三外语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欧盟已将“语言多元化”视为规划的目标,而西班牙现行的教育指导方针缺乏相关的内容,这已经成为了西班牙教育的重点改革方向。此次立法的目的是充分肯定学校开设第二外语课程的必要性,支持鼓励多语言教育发展,同时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第一外语,其各项语言技能能够适应职业要求。改善教育质量法规定,从小学教育到大学预科和职业教育阶段,外语课应以西班牙语辅助教学,教学重点为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对残疾学生,尤其是语言障碍的学生采取灵活的教学和测试手段。小学教育应包括6个年级,每个学年的主干课程应包括第一外语必修课程,此外应根据每个学校具体的情况至少要完成4个教学模块(其中包括第二外语)中1个模块的课程。义务教育中学阶段必须学习第一外语,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8个教学模块(其中包括第二外语)中的1到4个模块课程。中学四年级实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生分流,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第一外语必修课,学校可以根据情况开设11个教学模块(其中包括第二外语)中的1到4个模块。大学预科一年级必须学习第一外语课程,此外,学校应选择12个教学模块(其中包括第二外语)中的2到3个模块课程。预科二年级除第一外语必修课外,学校应完成15个教学模块(其中包括第二外语)中的2到3个模块课程。在欧盟全面促进外语教育的背景下,西班牙通过立法对外语教学的起始年龄和教学方式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同时,通过测试和调研全面了解语言能力现状并做出了科学的评估,又针对评估结果完善了教育法的相关内容,使课程模块要求更加详细,更加明确了近期的外语教学重点和长期教学目标,从而保证西班牙的外语教育相关的法律规范更加科学、合理。

二、西班牙《2010-2020年外语学习全面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西班牙教育部2010年开始制定并实行《2010-2020年外语学习全面规划》(programaintegraldeaprendizajedeLenguasextranjeras;integralprogramofForeignLanguagesLearning,以下简称《全面规划》)。这是西班牙政府首次推行有持续资金保证的外语学习全面规划。实施对象包括各教育阶段的学校、教师、学生及其家庭。《全面规划》把2010-2020年期间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3个阶段,其中2011-2012年为第一阶段,2013-2015年为第二阶段,2016-2020年为第三阶段。《全面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在十年之内全面提高国民的外语语言能力,具体目标包括:

(1)高中教育结束时,学生的第一外语水平达到《参考框架》的B1水平;

(2)在小学和中学推广第二外语教育,使学生的第二外语水平达到《参考框架》的a2水平;

(3)在职业教育领域提高专业外语能力;

(4)提高高等教育阶段的外语能力,将适用于各专业领域的第二外语能力进行合理分级;

(5)在成人中推广外语教育;

6)提高国民的外语学习意识,创造适宜外语学习的社会环境。笔者认为,《全面规划》的总体目标体现出了以下特点:首先,它充分尊重了《参考框架》的先进经验,做好规范分级并用统一的分级确定各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使各教育阶段能够真正衔接,成为体系。其次,它强调了提高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第二外语能力的目标,并且同样以《参考框架》进行规范分级,这符合欧盟多元化语言政策的终极目标,并且使多语言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具体化、规范化。最后,它强调应提高外语学习意识,创造适宜外语学习的社会环境,这是提倡学习终身化和教育责任社会化理念的突出表现。其后,西班牙教育部制定了《全面规划》框架之下的《2010-2011年行动计划》(plandeacción2010-2011;actionplanof2010-2011,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主要目的是集中力量实现《全面规划》的第一和第二个目标,总预算为89419459欧元。其中,针对学生的预算为64398989欧元,针对教师的预算为21356470欧元,外语口语语伴项目投入3664000欧元,分别占预算总额的72%、24%和4%。《行动计划》的具体目标是:

(1)明确划分小学、中学、预科学生和教师的外语水平参照标准;

(2)评估与各自治大区共同建立多语言教育机构的可行性,将各自治大区不同的多语言教育形式统一化,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区域协调平衡发展;

(3)出台新的教师和学生流动计划,增加奖学金数额,提高落实《行动计划》的效率。为实现《行动计划》确定的具体目标,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了针对不同对象的具体措施。首先,针对本国学生的措施。

(1)课外补习:重点针对外语教育匮乏的自治大区,在800所学校为64000名小学生开设提高口语的补习班。

(2)境内浸入式学习:资助2200名学生参加为期两周的英语夏令营;资助6300名小学六年级和中学二年级学生参与为期一周的外语学习流动计划,在其他自治大区进行外语学习;资助600名大学预科一年级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浸入式外语学习;资助14000名大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浸入式英语学习。

(3)境外浸入式学习:资助3200名高中和预科学生出国培训口语;根据欧盟“夸美纽斯学生流动计划”,资助246名高中生在欧盟其他国家进行3~6个月的学习,住宿由住家提供;法语支持计划包括资助艺术设计、体育、音乐、美术专业的职业教育学生赴法国进行为期3~4周的法语学习。其次,针对本国教师的政策。

(1)外语培训:资助中小学教师或师范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在国外进行为期2周的英语培训;资助非语言课教师在国外进行语言培训,达到《参考框架》规定的B1水平。

(2)教学法培训:资助用外语教授非语言课程的1330名小学教师和1100名中学教师出国进行教学法培训、成人外语教师教学法培训。

(3)双学位培训:与英国文化协会合作进行双学位培训。

(4)交换培训:根据欧盟“葛伦特维格计划”,进行成人外语教师长期交换;在2003年启动与英国教育部的合作备忘录框架下,与英国大学互换师范专业本科实习生。第三,完善外语教育体系。

(1)聘任外籍教师:聘用60名具有大学学历的外籍教师在多语言学校进行外语教学。

(2)增加语伴:教育部独立资助语伴人数从550人增加到750人;教育部和自治大区合作资助语伴人数增加到1750人。

(3)虚拟平台:教师合作建立共享教学资料的信息平台。

(4)推广欧盟计划:推动“达芬奇计划”、“夸美纽斯计划”和“葛伦特维格计划”的落实。

(5)考察:外语教育政策决策者考察其他国家。

(6)志愿者:50岁以上志愿者在国外进行3~8周志愿工作。

(7)国际合作项目:鼓励教师参与欧洲现代语言中心和欧盟委员会的国际合作项目。

(8)推广欧盟政策:继续推广应用欧洲语言档案袋。笔者认为,2010-2011年的《行动计划》有以下突出特点。

第一,从预算比例来看,对于学生的投入远远超过对教师和教育体系建设的投入,充分体现了受教育者优先的原则。

第二,为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计划资助学生在国内其他大区进行浸入式外语学习,这种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办法有利于减少区域间教育质量的差异,实现教育公平。

第三,针对学生的国外浸入式学习项目重点支持高中和预科学生,说明根据西班牙教育部门的外语教育理念,高中和预科阶段是适宜留学培训外语的黄金期。

第四,针对教师的资助内容除常规的提高外语教师语言能力之外,还重点强调应提高非外语课教师的外语授课能力,从语言水平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培养。从中可以看出西班牙教育部门对未来实现基础阶段用外语教授非语言类课程的目标。

第五,改善教育体系政策的突出特点是外语语伴项目。政府将有组织、有规划地为学生安排语伴,使语伴学习有更好的质量保证。2012年,在西班牙教育财政情况继续受到欧洲经济危机影响的情况下,《全面规划》的资金投入缩减,但仍然保持了一定的投入,2012年预算总计11653129欧元。落实《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主要有:

(1)继续资助小学生进行课外口语补习,资助对象在学校学习的外语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1/3以下;

(2)资助公立学校教师和学生留学或接受浸入式外语培训:资助教师课外在本自治大区、或者在学期中去其他自治大区进行为期2~4周、60~120学时的学习,该项目面向进行外语和教学相关内容活动、外语水平达到B1级、四年之内没有接受过此类资助的幼儿、小学和中学教师;资助学生在其他国家或国内进行为期2~3周的培训,或在假期进行50~75学时的培训,资助对象为中学生和预科一年级学生,要求成绩优秀、外语水平良好,所在学校课程总学时三分之一以下用外语授课者优先;

(3)资助公立学校增加外语口语语伴人数。笔者认为,2012年度计划反映出以下问题。

第一,2011年底,西班牙政府换届。在欧债危机加剧的背景下,新一届政府为达到减赤目标,在2012年对医疗卫生和教育预算进行了大幅削减。这是外语教育改革行动计划预算削减幅度高达86.97%的根本原因。

第二,在预算大幅削减的情况下,政府坚持改革,突出重点。从得以保留的教育政策中可以分析出新一届政府“教育投入对象重心下移,延续区域协调发展”的特点。首先,学生国内浸入式外语学习计划得以延续,原来面向各教育阶段,2012年只面向中学和大学预科生。其次,2012年,中小学教师在国内其他大区培训计划得以延续,削减了成人教育教师培训项目。最后,巩固教育体系的项目缩减为增加国内基础教育阶段外语语伴人数。由此可见,新一届政府外语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在于提高中学生和预科学生的外语能力,尤其是口语水平。实现区域间教育公平仍是外语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教师培养方面,着重提高中小学外语教师素质。

三、西班牙外语教育改革及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西班牙2006年颁布教育法,2008年进行语言测试和国际比较,2010年制定实施《全面规划》和分阶段《行动计划》,2013年颁布新教育法是提升国民外语水平、完善外语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这些做法及改革措施对我国的外语教育提供了以下启示。

首先,西班牙重视外语教学改革说明该国对全球化形势采取了主动适应和积极应对的策略,对人才培养有具有长远眼光的战略考虑。它打破外语教学只是学校工作的传统观念,面向各教育阶段和教育群体,内容全面、连贯,还融入了国际合作和国内平衡发展等具体措施,因此,这项改革既是一项从立法、实验、规划到实施的系统工程,是一项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工程,同时,也是一个得到政府特别支持、有资金保障的重要工程。特别是在欧洲经济危机,教育预算全面紧缩的情况下,西班牙仍旧坚持继续推进这项改革,更加说明外语教育改革是事关西班牙未来发展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地位的重要因素。

其次,西班牙外语教育改革从立法入手的做法值得借鉴。从2006年颁布教育法对起始学习年龄进行统一规定,到制定《全面规划》和《行动计划》对各教育阶段的外语教育做出具体安排,使外语教育改革不是某所学校或某一区域的个别做法,而是成为以法律为依据和保障的全国统一行动,各地区以及各教育单位的外语教育工作有法可依、目标明确,教育管理部门也能依法合理调动资源、规划教学并开展评估。近期,西班牙又根据教育发展情况对教育法的内容进行补充和扩展,使教育法的内容更加贴近欧盟的战略目标,且能够结合本国教育的特点,这种做法能够正确处理立法的超前、滞后和同步的关系,真正保证法律内容从实际出发。

第三,西班牙外语教学改革充分尊重了《参考框架》的先进经验,明确分级,使外语教育目标成为统一体系。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对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各阶段学生的外语水平进行科学合理分级,并对各级水平做出具体明确的描述。各年龄阶段、教育阶段的分级标准应具有连贯性。目前,我国采取通过课程标准规范各教育阶段外语教学,但课程标准之间相对缺乏联系,没有针对我国实际并参考国际标准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统一体系。

学前班语言教学计划篇2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元认知策略;策略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111-02一、引言

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而英语词汇教学的成败又将取决于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但是传统的词汇教学方法过多地强调教师的教学过程而忽略了学习的主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式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的培养,这种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21世纪,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人才激烈竞争对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研究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将元认知策略训练纳入英语词汇教学的设想。在目前英语教学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形势下,结合我校英语专业词汇教学实际,从增进学生的元认知理论知识出发,培养学生的词汇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老师指导下的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从整体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这对英语词汇教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metacognition)这一术语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1976年提出来的,是近20年来西方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包括认知主体对自己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以及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简言之,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学习者以自身的认知系统为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的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1977年,Hosenfeld提出了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strategies)的概念。西方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根据学习认知心理过程把学习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在这三种策略中,元认知策略高于其他两种策略,因为元认知策略是一种高级管理技能,是学习者调控学习进程的行为,对提高学习效果起着最为核心的作用。元认知策略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甚至被看作是区分成功学习与不成功学习的一个重要变量。元认知策略具体分为三类: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估策略。(1)计划策略。一个完整的计划策略大致包括确立目标、预测结果、决策分析、有效分配时间、评估有效性、拟定细则等环节。(2)监控策略。元认知监控策略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查评价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把偏差找出来。(3)评估策略。元认知评估策略是根据监控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反思评价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本研究以o'malley和Chamot的元认知策略分类系统为主要框架,选择其中最重要的计划策略、选择注意策略、监控策略和评价策略对学生进行历时一学年的词汇元认知策略培训,通过问卷、访谈、词汇测试成绩比较等方法,经过数据统计分析,试图了解培训对地方普通高校中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

三、实验设计及研究

(一)受试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受试者是济宁学院英语专业2011级的两个自然班,其中英语1班为实验班,英语2班为控制班,共108名学生。之所以选择他们作为调查对象,是因为刚刚进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很可能还受中学阶段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习方法的影响,尚未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这两个班均由笔者执教。培训前的问卷调查和成绩测试显示两个班整体英语水平相当(t=-0.871,p=0.387)。为确认两个班英语词汇水平相当,实验前先进行了一次英语词汇测试,经分析两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1.123,p=0.216)。

(二)实验工具

1.英语词汇元认知策略调查问卷。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自行设计了“英语词汇元认知策略调查问卷”。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级量表形式,由32个词汇元认知策略题目组成,分属于上述三种元认知策略类型。问卷经过相关检验内部系数达到了统计标准,内部一致性较好。

2.英语词汇量测试卷。词汇量测试采用nation的2000、3000、5000、10000词汇量水平测试。

3.使用笔者自行设计的“词汇元认知策略面谈调查提纲”。

(三)数据分析

实验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即运用SpSS统计软件将元认知词汇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英语词汇水平测试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出实验班和控制班英语词汇水平、使用元认知词汇学习策略的平均值(m)和标准差(SD),以检验受试培训前后在英语词汇水平、使用元认知词汇学习策略方面的变化情况,对教师与学生的访谈资料进行定性分析,以了解学生对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态度和看法、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效果,为定量分析提供可以相互印证和支持的定性分析数据。

(四)培训过程

培训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历时一学年。新学期第一周对实验班和控制班进行问卷调查及词汇量测试。控制班进行正常英语教学,不进行任何干预,实验班接受为期32周64课时的词汇元认知策略培训。在同控制班课时相同的情况下,将元认知策略培训与词汇教学任务自然融合并贯穿始终。本研究采用基于元认知策略培训的词汇教学模式,在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将策略性知识情境化,融元认知策略培训于正常词汇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融合式的长期训练。具体培训步骤采用Chamot等人设计的策略培训的五步骤教学法。培训的过程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呈现阶段、实践阶段、评价阶段和扩展阶段。

1.准备阶段:元认知意识的培养。教师了解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掌握情况并对其欠缺的知识加以弥补,训练学生明确自己对词汇学习的认识,帮助他们确立自己的长、短期词汇学习目标。这一阶段旨在使学生明确其任务,做出计划。

2.呈现阶段:元认知策略的教授。教师将新信息呈现并解释给学生,并确保学生能理解这些新信息。

3.实践阶段:元认知策略的操作和应用。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以训练并掌握被呈现的新信息。训练一般是从控制练习到半控制练习再到自由练习,从单一策略训练到策略综合运用。

4.评价阶段:元认知策略培训实施的评价与调整。采用小组讨论和策略使用评价表等方法,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策略的使用情况。让学生检查自己的表现,并判断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及为完成学习任务所使用策略的有效性。

5.扩展阶段:指导学生如何在新的学习情况下迁移策略。词汇元认知策略具体内容如下:运用元认知策略的计划策略可帮助外语词汇学习者对词汇学习的目标、过程、步骤做出规划与安排;监控策略可依据词汇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目标和计划有意识地监控词汇学习方法、进程、效果以及计划执行情况等活动;评估策略能对词汇学习者的词汇学习进程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程所采用的策略进行调整。

(五)数据收集及分析

1.定量数据。收集策略培训前后实验班与控制班词汇元认知策略调查问卷以及两班前后两次词汇测试成绩,并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比较实验组和控制组:(1)在词汇成绩前测和后测上的差异;(2)在两次问卷调查中反映出的词汇元认知学习策略使用频率上的差异。

2.定性数据。对通过访谈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辅助解释定量数据分析结果。

四、结果和讨论

(一)培训前实验班与控制班在词汇成绩与问卷得分上的差异性检验

如上所述,培训前实验班和控制班前测词汇成绩无显著性差异,此外,两班问卷得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元认知策略水平上两班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1.565,p=0.123),因而可以认为两班在培训前是同质的。

(二)培训后实验班与控制班在词汇成绩与问卷得分上的差异性检验

培训后实验班与控制班词汇成绩经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t=2.005,p=0.046)。培训后实验班与控制班问卷得分经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前后两次问卷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t=-6.385,p=0.000),而控制班前后问卷得分相比没有明显增长(t=-1.948,p=0.059)。这说明词汇元认知策略培训能明显提高实验班学生词汇元认知策略意识,并且学生的计划、评估和监控等元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实验班学生对元认知词汇学习策略培训的态度

在培训过程中,教师通过阅读个别访谈和小组座谈的记录,了解学生对词汇学习中元认知策略培训的看法和态度,并从中获取学生使用元认知词汇学习策略的情况。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元认知策略培训使学生转变了对词汇学习的观念,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学习观念和学习策略,优化学习效果。通过培训,学生学会了在学习中使用自我评估、确立目标和制订计划等策略宏观调控自己的学习,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中获得了成就感和学习信心,强化了学习英语的决心。

五、结语

本研究结果表明:元认知策略训练是词汇学习策略训练的必要和有效途径,对学生词汇学习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与学生的词汇学习兴趣及测试成绩的提高显著相关。培训的实质是通过学生对于词汇学习的内省,帮助他们认识学习的认知过程,找出问题的症结,从而有的放矢,采取最需要的、最合适的学习策略。基于元认知策略培训的英语词汇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策略意识,增加了他们的策略选择范围,锻炼和培养了他们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控等元认知能力,强化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动机,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Flavell,J.H.“metacognitionandCognitivemonitoring:anewareaofCognitiveDevelopmentalinquiry”[J].americanpsychologist,1979,(34).

[2]o'malley,m.J.&Chamot,a.U.LearningStrat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1.

[3]oxford,R.L.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whateveryteacherShouldKnow[m].newYork:newburyHouse,1996.

[4]董岩,张雪珠.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词汇自习[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5]丰玉芳.英语专业高低年级学生词汇学习策略比较研究[J].外语界,2003,(2).

[6]甘丽华.元认知策略培训对英语词汇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7]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8]吴霞,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词汇学习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

[9]许可.浅析元认知策略与二语词汇学习能力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8,(12).

[10]张颖秋.元认知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6).

学前班语言教学计划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汉语言教学班;少数民族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对汉语言教学班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言教学必须具有针对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汉语言教学目标之前,必须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并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言能力。

1高职院校汉语言教学班中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现状

1.1汉语应用能力差异大

少数民族学生进入汉语言教学班级学习的途径各不相同,“民考汉”和“双语班”学生是参加汉语文高考并享受国家照顾政策以后直接由高等院校汉语言授课专业录取而进入汉语言教学班级的,这部分学生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比较系统地接受了汉语教育,并且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民族汉考等级考试,直接进入专业班学习。所以在进入高等院校以后基本可以接受民汉一体化的教学进度和课程安排,但个别课程学习起来仍然有很大的难度,如新疆师范大学各专业学生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课程很难与汉族学生在同一层次上学习。“民考汉”和“蒙授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基本是以接受民语言教学为主,汉语应用能力大多都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与汉族同学交流自学等方法习得的,在高职院校纯汉语授课的氛围中这类型学生的学习压力要远远大于“民考汉”和“双语班”学生。

1.2思维与认知方式传统

少数民族学生虽然通过自身努力通过了学校要求的汉语水平资格考试,但当少数民族学生身处陌生的语言环境时,他们还总是按照习惯的思维方式思考事物并用母语的语言模式反映事物,导致他们的应变能力较差,其进取心、创造性也同时受到了极大程度上的限制。在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的影响与制约下,当进取心、创造性思维受限后,上述各类型少数民族学生往往在面对新事物时表现出犹豫与迟疑。同时,封闭性心理易使其固步自封,缺乏面对新事物的心理准备,缺乏不断开拓的心理追求。由于从学校及其他各种媒体所获得的各类信息也少于汉族学生,因而汉语言教学班级中少数民族学生的目标不是很明确,直接导致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且不易形成迫切的学习需求。

1.3学习汉语言的主动性不强

虽然少数民族学生希望自己能在汉语言教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学生适应能力不强,无法更好的适应汉语言教学形式,导致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言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汉语言教师如果不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这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学生就会失去汉语言学习的兴趣。很多少数民族学生都是被动的学习,这样根本无法实现提高学生汉语言能力的教学目标。

2高校汉语言教学班中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方式

2.1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如今,少数学生很难真正融入到集体中,原因是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基础比较薄弱,汉语言的成绩也不是很理想,这类学生会存在一定的自卑感,而且这类学生和汉族学生之间也会存在沟通障碍,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很难表达出来。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上课玩手机、睡觉,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必须结合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采取解决对策。高校可以任命少数民族学生为班级干部,增强这部分学生的责任感和凝聚力,提高自我约束能力。管理班级事务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习中,可以采取民汉一帮一,学生结对子,互助学习。在宿舍管理中也可采取民汉合宿,在生活中学习汉语。

2.2加强教师和少数民族学生的沟通

在高校汉语言教学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言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加强汉语言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汉语言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汉语言教学质量。要想提高汉语言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教师还要多和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交流,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多关心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汉语言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如,在汉语言教学中,教师和大家一起听读汉语小说、一起看汉语新闻、电影,电视剧等,并让大家做出观后总结,提高学生的汉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自然景物,比如蓝天、瀑布、花草树木等等,让学生猜想这幅画想要表达什么。有的少数民族学生说,“天很蓝,像蓝色的海洋。“”这是瀑布,是大自然像巨大的水帘。“”可以出去游玩。”很多学生都对此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提高了学生参与到汉语言教学中的积极性和热情。

2.3制定分层小班教学模式

在汉语言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层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教师在布置汉语言作业时也要采用分层布置的方式,现在各高职院校的预科汉语班级人数较多,大多在50-60人。教师在汉语教学中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学习汉语。除分层教学模式外,可以展开小班教学,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汉语言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汉语言学习中。

3小结

少数民族的汉语言教学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从高校汉语言教学班中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汉语言教学还有多方面的不足,如,少数民族汉语言基础薄弱、思维与认知方式传统、学习汉语言的主动性不强等,所以想要进一步提升少数民族汉语水平需要提升少数民族自我管理能力,需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创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计划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少数民族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博潘•呼马尔别克.探究高校汉语言教学班中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策略[J].赤子,2015(10):155-155.

学前班语言教学计划篇4

引言

“一带一路”重大经济战略构想是为推动我国经济加速发展和带动新一轮全面对外开放而做出的重大指示。“一带一路”构想主要侧重于通过开展文化交流来推动相关城市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此发展趋势下外语人才成为区域交流与经济合作的重要战略资源,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不容忽视。因此,在现阶段下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培养“一带一路”外语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前进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在CBi教学理念下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及如何通过多元化CBi教学模式培养“一带一路”外语复合型人才。

1.CBi教学模式

1.1CBi教学模式简介

CBi的教学模式是教育发展的一个突破性的里程碑。浸入式教学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加拿大诞生,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超越了以往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进行语言学习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自愿地获取外语知识。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教学理念的融合,心理学、语言学和现代教育学的相关学科理论被教育家们与发展中的浸入式教学联系起来,并进一步发展完善成为现如今的以内容为依托的CBi教学模式。CBi全称是Content-Basedinstruction,中文译为“以内容为依托”,是基于内容之上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其目的不是单纯的学习语言文化知识,而是将所教的语言以主体内容渗透的形式使学生更轻松地接受语言知识,强调通过语言的使用来进行语言习得,其宗旨是把语言的学习与内容相结合。CBi教学模式理念将探索性和趣味性作为学习者的学习出发点,使语言学习者能够?e极主动的获取语言知识,在整个的学习内容过程中其语言技能随之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且在语言技能提高的同时语言学习者理解语料内容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目前,国外的很多院校将CBi教学模式作为语言教学的主要方式,并以此为督促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改进传统教学手段的一个有效切入点。在国内,随着CBi教学理念的引入,加之语言教学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对CBi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与探讨,CBi教学模式成为“内容本为教学”和“知识性辅导”等语言教学领域开展教学实践的相关理论基础。

1.2CBi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CBi教学模式的形成基于交际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第一,交际理论。人类活动的所有轨迹都与交际相关,在生活、工作中,甚至是专业领域的学习和探讨中,交际目的的行使和完成都需要依靠特定内容的语言的运用。在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评价已经脱离传统语言教学的单纯考试计分制度了,现行的高校学生语言能力测评更加重视考察学生对英语的熟练把握程度及其能否在不同环境中自如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即检验当代高校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被界定为实际交际中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这一检验指标就要求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学习实现语言的工具性和交际性的统一,而达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途径即是将语言学习与特定的内容进行高效有机的结合。第二,二语习得(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二语习得被定义为学习者在母语习得之后对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过程。二语习得理论则主要是阐述和分析语言学习者在学习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时的特征和发展变化以及影响因素的一种理论。为达到更好地输入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入门之后不应受现有的学习形式束缚,而应注重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解对学习内容的意义和信息上。CBi教学法就是从语言学习内容上关联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输入激发点,通过学习者对语言的反复运用训练来获得相关语料信息,进而有效地进行二语习得。第三,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获取知识主要是建立在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并通过理解吸收老师课堂授课内容、课上同学之间的小组讨论和课后同学之间的交流获取有用的信息。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语言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课堂活动、通过实际交际活动实现语言习得的高效性成为建构主义理论对任课教师授课过程的严格要求。

1.3采用CBi教学理念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1.3.1教学核心即语言学习内容原则

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前,教师组织课堂教学通常在相关情景下进行语言形式讲解分析与实例练习,当时的大学英语教材大多将语法作为编写重点,针对语言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组织场景编排的教材很少见。CBi教学模式下的内容型课程比传统型课程更具有针对性和综合性,要求教材的编写必须完全基于教学内容,此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刻意区分语言功能和语言形式,课堂授课主要通过使用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教材进行主题模式和操练模式的语言习得,最终实现达到提高学生英语使用技能的目的。

1.3.2地道英语原文材料的使用原则

原版英文教材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前的授课过程中使用频率极低,但是在CBi教学理念下组织的大学英语授课要求教师必须使用原文教材,而且,被选用的地道英语原文材料内容要尽可能的全面化、多样化,也可以选用与授课内容联系紧密的英文歌曲或者视频等方式。授课过程中辅助以原汁原味的英语素材实用性很强,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授课需要对原文素材编辑、整合,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及时的更新,而且能够更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1.3.3全面培养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原则

在CBi教学理念下组织的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对学生进行融会贯通的综合训练,具体操作要求授课教师以内容为核心进行课堂布局与引导,整个授课过程必须从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五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语言运用操练,这样能够更好的反应英语学习过程的真实性、能够从社会发展角度体现语言发展与语言学习的与时俱进,而且能够更加切合当代学生希望全方位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具体需求。

1.3.4适应不同学生的具体需要原则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认知和运用能力是参差不齐的,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期末英语成绩处于中上等的学生群体,在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方面,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在CBi教学模式下开展的大学英语教学对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了充分考虑与妥善的安排,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之间需求的差异性制定几套授课计划,并能够及时针对特殊情况调整各套授课计划的适用范围,力求照顾到各个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这种“适应不同学生的具体需要原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各个层次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而且能够平衡学生之间原有的语言学习差距感,因此,CBi教学模式下开展的大学英语教学受到学生群体的广泛欢迎。

2.多元化评价与分层教学

2.1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弊端

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主要是依据学生高考的英语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班分级别学习,各个高校的名称可能不同,但主要有基础班、中等班、提高班等几种类别。其中提高班的学生由于高考英语成绩高,其英语基础必然相对较好,授课教师就会按照相对较高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进行授课及语言运用操练,因此提高班学生的英语成绩与实际运用能力就自然而然的随之提高了。然而这种的大学英语教学。即;基础班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授课教师就会相应降低教学目标,按照此程度的授课计划进行授课及语言运用操练,加之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不强,容易产生厌学的不良情绪。以上情况就是传统大学英语教学分班分级别方式存在的弊端,即造成学生英语成绩的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的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

2.2实施大学英语多元化评价与分层教学

2.2.1按学生主体进行多元化分层教学

按照多元化教学评价的要求,首先要对高校入学的新生进行英语测试,包括笔试、听力和口语三部分,然后按照这三部分的综合得分对入学新生分层进行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三级(总成绩

2.2.2按教学目标进行多元化分层教学

第一,按照多元化划分制定和调整三级班学生的教学目标。针对英语基础较薄弱的三级班学生,授课教师在制定和调整教学目标时,前两个学期应重点训练其英语基本技能。从第三学期开始侧重训练学生通过阅读来增加其词汇量,达到能够独立阅读中篇文章的能力。第四?w期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加强听力、口语这两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具备最基本的英语交流能力。第二,按照多元化划分制定和调整二级班学生的教学目标。二级班学生的英语能力层次介于较好和较差之间,因此授课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意识到夯实其英语基础知识是二级班学生的首要任务来,完成此任务后可将教学目标调整为有针对性的提高二级班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可以开两个学期基础课程,从第三学期开始培养二级班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授课形式可以灵活调整为比较常见的名人谈话视频观看与复述、英语等级考试讲座培训、英语角等;从第四学期开始授课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多创造机会与留学生进行口语交流、多写作,进而达到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第三,按照多元化划分制定和调整一级班学生的教学目标。针对一级班学生英语基础较好的情况,授课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并且根据学生的语言掌握情况和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在每个学期初要更新教学目标。由于一级班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好,教师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学习英语的渠道,让学生能够接触到一些跨文化交际的真实场景练习,增加地道的英语口语输入,培养学生语言理解、交流沟通等方面的能力。此外,可以适当增加有中国特色内容的英文课程,让学生在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时能够自如的介绍中国的民俗、地理、经济等国家概况,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们的英语运用能力就会越来越趋近于外语复合型人才。

学前班语言教学计划篇5

   (一)前任务(pre-task),即任务实施前的准备阶段。教师介绍与学习任务有关的话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或复习与所要进行的学习任务相关的单词、短语、句式等语言点,引入任务。(二)任务环(taskcycle),即任务实施阶段。1.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2.计划(planning)。各组学生准备以口头、笔头等形式向全班汇报他们是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的,取得的成果是什么。3.报告(reporting)。学生以口头、笔头、录音、录像或多媒体等形式向全班汇报自己所完成的学习任务的成果。(三)后任务(post-task),即语言聚焦阶段。1.分析(analysis)。学生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并完成一些与任务相关的练习或活动,教师针对他们在汇报过程中及练习中出现的一些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包括语义、词汇和语用等方面。2.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练习或活动操练语言难点,掌握词汇、短语、句型,另外学习一些实用的语言,并做好记录。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9a第2单元课文Coloursandmoods为例,简述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具体步骤。(1)任务实施前的准备阶段。师生对话:①what’syourfavouritecolour?why?②Doyouthinkthatcolourscanaffectourmoods?(2)任务实施阶段。①提出学习任务:whatdothedif-ferentcoloursrepresentandhowdotheyaffectus?学生阅读课文并做笔记,教师巡视监控,当学生需要帮助时给予提示。②小组讨论,商定本小组向全班汇报的最后结果。③每组指派一名学生汇报结果,教师监控学生的汇报,确保每位学生都在参与活动。(3)语言聚焦阶段。①分析各组的结果,得出全班的结论,并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每空一词。然后请学生两人一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a:whatcolourshouldiwearwheniamsad/tired/angry/...?B:Youshouldwear....a:why?B:Because...represents...,itcan....同时请学生提出其不理解的单词、短语和句型,师生共同学习,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重点分析下列句型:a.peoplelivingincoldclimatesprefertousewarmcoloursintheirhomestocreateawarmandcomfortablefeelingthere.b.Yellowisthecolourofthesun,soitcanremindyouofawarm,sunnyday.c.wearingredcanalsomakeiteasierforyoutotakeac-tion.d.thiscanhelpwhenyouarehavingdifficultymakingadecision.②让学生做一份练习操练本课的语言难点,并在笔记本上摘抄有用的语言点。

   二、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常见类型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单元的语言知识和话题的不同,教师所设计出的任务是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结合教学实践,我归纳出以下几种常见的任务类型。(一)阅读型。我在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9BUnit2Robots中设计了题为“家有机器人”的任务。操作过程如下:1.师生对话:Haveyoueverseenarobot?whatcanarobotdoforus?2.布置任务:whatcouldmrJiang’srobotdoforhimatfirst?Butwhattroublesdidtherobotbringhimlater?3.个人阅读,然后小组讨论。4.全班交流。5.学习课文中的语言点,并做相关练习。(二)模拟型。在7BUnit3Findingyourway中我设计了题为“热心的交警”的任务。操作过程如下:1.布置任务,同桌之间一人当交警,一人为外地观光旅游者。2.旅游者在当地交通图上先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要去的场所,然后向交警问路,同桌之间展开对话。3.小组展示。4.评出“热心交警”若干名。(三)制作型。在7aUnit3Let’scelebrate中我设计了题为“贺卡传情”的任务。操作过程:1.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硬纸板,要求学生制作一张教师节贺卡,正面为图(照片、贴画、简笔画等),背面为文字。2.四人小组活动,交流、修改自制的贺卡。3.全班交流,评出“最佳制作奖”和“最佳贺词奖”。(四)调查型。在8aUnit4wildanimal中我设计了题为“保护动物,人人有责”的任务。操作过程:1.出示一张有关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调查表。2.四人一组活动,互相调查,判断彼此日常行为的正误,讨论今后的努力方向。3.小组汇报调查结果。4.全班评选“动物卫士”。(五)采访型。在9BUnit4Greatpeople中我设计了题为“对话neilarmstrong”的任务。操作过程:1.布置任务,让学生模拟采访第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neilarmstrong。2.全班讨论:作为记者,可以向neilarmstrong提问哪些问题。3.两人小组开展活动,分饰记者和neilarmstrong。4.请几个小组在全班面前表演。5.评选最佳记者。(六)活动型。在8BUnit4aCharityshow中我设计了题为“筹办为雅安加油慈善义演”的任务。操作过程:1.布置任务,筹办为雅安加油慈善义演。2.小组活动,构思活动内容,设计海报,撰写动员民众捐款捐物的演讲稿,拟定出一份详细的活动计划。3.小组展示。4.全班评选最佳策划。(七)游戏型。在7aUnit1thisisme中我设计了题为“缤纷奥运”的任务。操作过程:1.全班共同列出所知的奥运会体育项目的英文名称。2.每位学生自选一个体育项目制作谜面。3.四人小组活动,交流、润饰谜语。4.小组展示,全班猜谜。5.评选最佳谜语。(八)事务型。在8aUnit6naturaldisasters中我设计了题为“情满人间”的任务。操作过程:1.让学生观看一起交通事故的录像:由于雨雪天气,小轿车撞人。2.四人小组讨论:如果你是那名司机,应如何处理该事故。3.各组分角色表演对该事故的处理过程。4.评选最美司机、最美路人。(九)辩论型。在8aUnit3adayout中我设计了题为“旅行之我见”的任务。操作过程:1.对全班进行口头调查:whatdoyouthinkoftravelling?isitgoodorbad?2.观点相同的每4~6人自由组成一个小组,收集资料。3.每组推荐一名辩手参加班级辩论赛,正方观点travellingisgood,反方观点travellingisbad。4.评选最佳辩手和辩论赛的优胜方。

学前班语言教学计划篇6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

在时代飞速发展大背景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成为教育界炙手可热的话题教育从小做起,小学班主任肩负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只有在努力做好本职教学工作的同时抓好各项管理细节,才能在更大的程度上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广阔的天空。因此,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教育界备受关注的话题。

1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特点

1.1工作所面向的群体年龄小。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此时的他们自我管理能力较差,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不够成熟。因此,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要培养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就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耐心、细心的对学生管理、教育和培养。

1.2面对留守学生群体增多。当今,有很多家长的外出务工,工作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他们的孩子不得不留在家中,父母不在身边,难免造成父母亲关爱与教养的缺失。而这一阶段的儿童,恰是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关键期,老师既要做好学生学习方面的辅导,同时,又要提供生活方面的帮助。

1.3班主任承载着家长的诸多期望。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他们几乎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班主任身上,班主任所面临的不仅是孩子的未来,更是千万家长的殷切希望。

班主任的工作特点,决定了班主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此,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任务,积极提高自身水平,探求管理规律,从而科学地管理班级,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

2尊重学生,做好典范

2.1现在对教师个人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而一个班主任一的一言一行,人格人品对学生更是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耍带好一帮思想既学纯又复杂,既有主见又没主见的孩子,班主任就应该做好典范。比如班级大型活动,班主任热情投入其中.想方设法努力与同学们一道去共创佳绩。班级受损。班主任要勇于承担责任,不能一味地责备学生,相反还应鼓励或正确引导。班级事务,自己能做的,努力动手去做。地上的纸屑,课桌上的摆设。窗帘的安放等,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弯弯腰,动动手。擦一擦。拖一拖。学生会看在眼中。自然而然的就会跟着做起的。

2.2要求班主任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班主任不应该因学生成绩的优劣而偏爱或冷落某些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未开发的神秘世界,都有一些我们未曾发现的闪光点。只要我们用心和学生交流,切实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那么,"好学生"会更优秀,"差学生"会在鼓励和关怀下,得到自我价值的复苏。因为只有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的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切中要害,才能卓有成效。可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平等地对待孩子,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如此之重要。当然,我们强调民主平等,并不是要削弱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管理责任。班主任应该做到对学生宽容而不放纵,严格而不武断,信任而不娇宠,说服、示范而不强制,让学生生活在既有集体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氛围中,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自由的发展。

3班级管理目标应做好长期规划

3.1班主任要根据班级发展情况以及学校的工作要求等,制定出本班级的"长远计划"和"近期计划",比如本学期成绩的达标指数、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打造什么样的班级特色等,都属于"长远计划",而短期计划则是围绕着"长远计划"来制定,比如本周的小组作业完成情况统计、卫生达标指数等。

3.2班主任要在结合学生不同的个性成长特征以及平时成绩等前提下,及时选出班干部,将班级的各项工作做分解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不仅可以有效地使得班级总体目标得到实现,而且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调动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班级建设的热潮中去。

3.3为了促使班级管理目标更加深化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班主任要经常性的组织班级会议,可以尝试前几周由班主任主持,在日益的教授和影响中引领学生能够自主进行班级会议的召开,对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与完善,使得管理目标能够与最新的班级发展动态需求相匹配,同时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交际能力。

4注重教育艺术的积累

4.1语言是班主任传递信息,与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手段,因此,在班主任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教育面对的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生命个体。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其语言修养应达到真、善、美的三重境界。班主任的语言要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要言简易懂,不拖泥带水,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真确语言的引领下,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人们常说,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导师,是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的教育语言,应该以激发学生的潜能、弘扬学生个性为出发点。用激情洋溢的语言,来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从而使师生间在情感上得到沟通,在思想上得到共鸣。班主任独特的语言魅力能够淡化学生的杂念,净化学生的灵魂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

学前班语言教学计划篇7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为中职院校各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程。我院班级种类多,学生民族构成复杂在北疆地区的中职院校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民汉合并授课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各民族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而且提供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语言文字和文化,增进各民族学生间的了解和沟通,提高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供更大的生活、学习空间,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一、民汉合并授课模式的优势

 

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本身文化基础就相对薄弱,对课程的理解能力不高。我院学生来自新疆各地,民族构成复杂,各地民语言学校汉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对汉语言文字的掌握欠佳。汉语水平好的学生,跟汉族学生几乎没有区别;汉语水平差的,几乎听不懂汉语,阅读汉字存在严重困难,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就更加困难了。在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中,涉及到大量英语词汇和抽象思维方式,就更加造成民语言学生的学习困难,从而降低民语言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考试达标率。

 

1.民汉合并教学有利于民语言学生能力汉语水平提升

 

民汉合并教学统一采用汉语言授课,能够促进民语言学生学习掌握汉语言的积极性。民语言学生在同汉语言同学共同的学习生活中,同教师和同学互相交流,这样就能够较快掌握汉语言。对在校学习各项课程,以及将来融入社会起到很大作用。

 

2.民汉合并教学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提高

 

民汉合并教学采用汉语言教学,能够促进民语言学生课程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对知识的渴求,从而增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与教师沟通,在课外学习中,与同学共同交流学习心得。在教与被教,帮助和被帮助的过程中,共同加深提高了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3.节约、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过去相同专业汉语言和民语言分班教学,小班状况普遍存在,教师配备、设施配备、教具配备都存在捉襟见肘的状况。民汉合教学后,班级得到整合,从而解决了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学生人数虽有增加,但教育资源能够满足教学所需。

 

    班级数相应减少,学生人数增加,小班现象不复存在,教学设施和教具配备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各专业课程可以选派业务能力强的教师进行授课,从而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4.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

 

民汉合并班是一个各民族融合的班集体,民族环境,民族习俗,思维方式都不同,在大学四年的共同生活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民族感情、民族认同、民族融洽,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团结思想。在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帮助下,使民语言少数民族学生能更快地掌握专业知识,增强了学习热情和信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民语言学生偏重集中于某些专业的问题,为了学习容易些,转专业的情况大为减少。

 

二、计算机课程民汉合并授课教学实践

 

1.调整课程标准,合理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针对民汉合班的汉语基础不同,认知能力有差异的现状,制定出确实可行科学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要对应做出精编措施。统一课程资料、教案。对同一门课程进行统筹安排,要求各任课教师使用规定的课件、讲授内容侧重点一致,统一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进度计划。

 

    相应给出教案模板以帮助任课教师了解其课程定位及各部分的重点、难点,方便其进行教学准备工作,但不要作过于细化的规定,以免降低教师进行教学探索的积极性。

 

2.建立适用民汉合并授课的电子题库

 

在试题选取上强化理论教学内容会更容易让民族同学理解和掌握。通过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把培养各民族学生的动手能力做为切入点使其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

 

3.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需要灵活穿插项目教学法、演示法指导法、查询法、头脑风暴法、引导教学法、小组工作法、深入研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计算机邮件合并内容时,可使用查询法或引导法等,给出项目让学生自己进行网上查询。

 

针对课程中的重要理论和概念要求学生做到多读多写多练,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相互配合,督促学生充分利用晚自习时间完成布置课后作业。

 

4.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针对性开展课后辅导

 

安排各班级自习课答疑,对个别程度较差的学生用“开小灶”和“一帮一结对子”相结合的方法。

 

三、计算机课程民汉合并授课过程中突出问题及对策

 

1.在“多媒体理论授课+上机实训”的教学模式下,由于民汉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有明显差异,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出现理论知识记不住,实践操作又做不到位的现象。

 

针对这个问题首先加大“课堂习题课”每学期不得少于8节,其次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避免“一刀切”的教育、评价方式,积极采用项目教学中小组时按组分的方式。

 

2.民汉学生统一参加汉语中职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试要求一样,教师采用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授课,这种教学方式严重挫伤了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民族学生厌学情绪较浓,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学生实践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与观察、验证为一体的变化过程。充分利用学生达标考核成绩中出现得实操部分基本能达标,而理论成绩不达标的现象。

 

    教师应采用从实操课入手,从考试需求入手,根据中职学生自身的特点,为其多建立一些电子试题,利用手机等现代化工具,帮助学生提升课程考试达标率。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在机电工程系实行两年试改以来,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课程教学质量也大为改善,参加中职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逐年提升,总之百分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课程教学改革只是着力于学生潜力挖掘,有些因素如专业实训周、劳动周等对课程教学的干扰及影响,在课程教学工作中也需引起重视,还应用不断完善。

 

3.学生语言障碍造成授课困难

 

民汉合并教育之前,汉语言班有汉语言班的授课方式和教学进度计划,民语言班采用民语言班的授课方式和教学进度计划。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多年,相对成熟,教师授课得心应手。现在,民汉合并教育后,统一采用汉语教学,统一的授课方式和教学进度计划。由于学生的汉语言水平参差不齐,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不能适应现行的民汉合并教育新形势。

 

    决不能让学生一半掌握,一半掉队,怎样使班级中绝大多数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制定出一套完整可行的教学进度计划和授课方式,成为学校和各学科教师急需在今后教学过程中研究探讨的首要任务。

 

四、结论

 

本课程教学是普及计算机教育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课程,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结合教学实际需求积极改变教学方法,针对新疆中职学生民族构成复杂的特点采取民汉合并授课的模式,通过课程标准的调整,建立电子题库,采取项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合格率和汉语听说能力。

学前班语言教学计划篇8

关键词:高职金融英语;分层教学;分步教学;教学模式

前言:一般来说,学生英语水平分布不均,英语学习参差不齐,是分层教学这一模式是否值得开展的根源。而英语分层教学概念的来源则是美国语言学家SteveD.krashen所提出的i+1理论模式。他认为,人类语言只有在进行可理解的输入时,人类才能将其掌握。也就是说,同样的教学内容在面对两部分英语水平差异较大的学生的时候,学生无法通过同样的英语教学来掌握英语知识的。因此,只有通过对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评估,并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分层级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才能使得学生对英语有更好的掌握。

一、英语分层模式的应用

面对金融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差异化较大的问题,目前英语分层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显得很有必要。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分层教学模式实施的先例,而金融专业的英语传统教学方法也未能进行转变和更新。这使得很多高职金融英语教育对于分层教学模式的英语不知从何入手。对于分层英语教育的具体实施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一)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对学生实际水平进行评估

分层教学的首要原则和首先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学生英语水平的不平均。评估体系的建立是通过对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评估来对其进行分层,这一评估体系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学生实际水平的反应,因此评价方式需要具有多样性,不能单一地进行审查,更不能只凭借一次考试的成绩进行划分。笔者建议,可以通过学期内的多次抽查进行平均分统计,再对于其口语水平进行测试,通过综合比对,对学生实际水平进行摸底。依据综合成绩进行分层方式的制定。

(二)分层方式与分班计划

对于分层教学来说,其目的在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达到同步提高。因此分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班级的分化。例如2011年苏州工业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对2011级金融专业学生进行了分级试点。根据高考英语成绩对金融专业进行四个英语班的分化。其中将英语成绩最好的划分到11(3)班,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累计通过率当中,11(3)班的通过率达到87.5%。然而这一成的优异并没有对比,因此无法分析得出分班的好处[1]。其根本原因在于划分班级的方法不科学。与之相反,分班模式改变为高考成绩仅作为分班依据其中之一,再通过入学分级考试,实际测试其笔试及口试的能力后再进行评估和划分,同时结合学生意愿,进行三十人以内的班级划分,是相对科学的划分方法。

(三)教学方案的具体实施

在进行学生水平评估和科学的分班后,教师则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制定出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预案。首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不同班级不同水平的备课,使课程规划更加具有弹性,更适用于不同层级学生发展的不同要求。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具体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出较为有挑战的学习目标,以此来训练其知识技巧和能力水平,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2]。另外还可以通过课堂设计,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例如面对口语水平较为突出的学生,可以设定情境进行口语对话训练,在训练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与,指出学生在对话当中出现的单词、语法错误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数字化的教学工具,在面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时候,使他们能够更直观更清楚地理解教学内容,帮助他们巩固基础,提升英语学习水平。

二、英语分层模式的作用

(一)因材施教,保障教学质量

面对众多水平差异较大的学生,分层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充分地展示出来,不同层级使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是我国目前教育形式的要求。因为学生在接受能力上的差别,教师则需要根据不同的能力进行教学活动。这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表现。同时,英语的分层教学模式,也是英语教学质量的一大保障。对于英语优秀的学生来说,使用符合自己学习水平和学习现状的教材、教学方法,将会使其英语水平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3]。

(二)多样化分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样化的分层方式,在班级分层之外,还可以进行作业分层,教学目标分层,甚至是学习小组的隐性分层。就英语口语学习而言,可以尝试进行教学任务分层和评估分层。例如在口语学习过程当中,对于a组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优先让其对教学内容发表意见和见解,并对话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而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B组同学,可以让他们进行课堂交流,并且完成英语会话;C组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则可以通过单词、短语进行训练,并使其能够灵活运用[4]。这样一来,每个层级的学生的学习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学习内容又不至于让他们无法接受,进而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主动学习。

(三)合理的目标规划

对于高职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讲,英语水平是其就业当中所必须要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英语水平的高低,将对其就业好坏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学校学习的阶段就要首先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和英语学习所具有的重要性。对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如何学好英语将是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因此选择适合他们的英语教学方法,选择他们能够接受的英语教学模式都是十分必要的。英语分层教育可以使英语学习计划更加明确,对自身英语水平有更加清醒的认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短期目标的规划,以敦促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英语学习的短期目标,通过不断的积累,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

结论:综上所述,英语教学的分层模式,是面对英语基础水平不平等时所采用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其通过对不同水平学生的具体分析制定出一套适合该水平学生发展的教学应用策略。然而在实施过程当中,教学分层模式作为较为优秀的教学实践之外,也会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导致其学习热情降低。因此,学校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实施方针。

参考文献:

[1]孙国凤.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新模式探索[J].职业时空,2015,04:45-47.

[2]王峥.基于合作学习模式的高职英语口语隐形分层教学探索[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30-32.

学前班语言教学计划篇9

  关于做好内地新疆高中班往届毕业生和区内高中班毕业生参加普通高考报名工作的通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招生考试机构,各地、州、市招生考试机构、内地新疆学生工作办公室:

  为做好内地新疆高中班(以下简称内高班)往届毕业生及区内高中班毕业生参加普通高考报名工作,继续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维护我区考生的切身利益,防止“投机报考”,进一步规范普通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名条件

  (一)内高班往届毕业生及区内高中班毕业生在我区参加普通高考报名,须符合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身体状况符合相关要求;

  3、普通高中阶段在内高班或区内高中班连续实质性就读三年(高一、高二、高三),并且有在内高班或区内高中班就读三年的学籍档案或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4、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是新疆常住户籍人口,且户口迁入新疆的时间不少于两年(按距离当年高考的时间计算)。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名。

  1、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报考少年班除外);

  3、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包括全国统考、省级统考和高校单独组织的招生考试)的应届毕业生;

  4、因违反国家教育考试规定,被给予暂停参加高校招生考试

  处理且在停考期内的考生;

  5、因触犯刑法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

  二、计划类型和考试科目

  (一)计划类型。

  内高班往届毕业生及区内高中班毕业生在我区参加普通高考的设“普通类”“单列类”两类招生计划。“普通类”招生计划报考对象为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学习考试的各民族考生。“单列类”招生计划报考对象限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学习考试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达斡尔族、藏族、俄罗斯族等11个民族考生。

  (二)考试科目。

  1、考试科目统一为:语文、数学(文史类/理工类)、外语、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除外语科目,均使用国家通用语言试卷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答题。其中,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一种,外语科目不组织口试。

  2、外语考试科目中的听力考试为必考内容。外语科目考试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含有听力试卷(其中笔试部分120分,听力部分30分)。外语听力考试总分为30分,其成绩不计入考生高考外语科目成绩总分。按考生听力考试实际得分计入听力单项成绩,在录取时提供给高校,是否做参考由高校决定。非听力部分试卷的120分调整为150分,调整换算办法:按考生非听力部分的卷面成绩乘以1.25,换算为外语科目成绩。

  三、报名程序

  (一)内高班往届毕业生报名程序。

  1、内高班往届毕业生及时到户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领取或下载《内地新疆高中班往届毕业生学籍情况审查登记表》、《内地新疆高中班往届毕业生户籍情况审查登记表》,于2018年11月30日前持二代身份证、户口本和《审查登记表》到户籍所在地、州、市教育局内地新疆学生工作办公室参加普通高考报名及资格审查工作。

  2、考生报名工作截至2018年12月20日前完成,由各地、州、市招生考试机构统一编排考场、统一印发准考证。

  3、考生通过网上报名的信息确认表将作为考生的报名信息,用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及网上录取。考生应仔细检查网上报名信息确认表上的内容,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确认表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并签字确认,签字确认后的考生报名信息任何人不得更改。因考生本人填报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各报名点要组织力量加强对考生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报名信息的准确性。

  4、各地、州、市内地新疆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内高班往届毕业生的报名及资格审查工作,于2018年12月10日前,将往届毕业生信息汇总核对后报自治区内地新疆学生工作办公室备案。各地、州、市招生考试机构按照《关于做好自治区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新教基〔2018〕43号)的要求,负责组织内高班往届毕业生的报名、体检、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及具体信息的采集工作。

  (二)区内高中班毕业生报名程序。

  1、区内高中班毕业生普通高考报名本着自愿的原则,可选择在生源地或办班城市报名。选择在办班城市报名的考生,不享受生源地对口援疆计划有关普通高考录取政策;选择在生源地报名的考生,可享受生源地对口援疆计划有关普通高考录取政策。各办班地、州、市内地新疆学生工作办公室应指导办班学校面向区内高中班高三学生做好高考政策宣传工作。

  2、回生源地报名或在办班城市报名的区内高中班毕业生考生特征必须选“区内高中班毕业生”。

  3、2018年11月29日前,各办班地州市内地新疆学生工作办公室向自治区内地新疆学生工作办公室报送《区内高中班毕业生回生源地高考报名信息汇总表》(附件3)。

  4、自治区内地新疆学生工作办公室对各地上报的区内高中班毕业生回生源地高考报名信息进行汇总,审核无误后于11月30日前将分地州考生信息数据提供给各生源地内地新疆学生工作办公室。生源地内地新疆学生工作办公室对数据进行复核后与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对接考生报名有关事宜。生源地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分配考生报名序号和密码等,并于12月3日前将考生报名序号、密码等信息提供给各办班学校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

  5、选择在生源地报名参加高考考生的网上报名及资格审查、填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考考生户籍情况审查登记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学籍情况审查登记表”等,均由生源地内地新疆学生工作办公室按照《关于做好自治区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新教基〔2018〕43号)执行,并负责遗留问题的处理和解释。根据生源地招生考试机构分配的报名序号,区内高中班毕业生高考网上报名工作在就读学校完成,各地内地新疆学生工作办公室配合当地招生考试机构和办班学校做好考生网上报名工作。

学前班语言教学计划篇10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河北省汉语言文字应用管理条例》,落实石家庄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暨语委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我校在创建国家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应用达标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的对语言文字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对我校语言文字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为了全面做好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建立健全了学校领导机构: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教导处主任、教育处主任任副组长,各教研组组长为组员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和由各部门组成的语言文字工作网络,语言文字具体工作由教导处负责、教导处副主任兼管。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做好教师、学生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的指导工作,在学校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的新格局。为使这一工作落到实处,年初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语言文字工作计划,按计划有序的开展好各项工作,并做好记录,年终对语言文字工作做好总结。除此之外,加大对语言文字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成立了由已达一级乙等水平的教师组成的语言文字监督小组,对师生用语用字和学校周边环境用字及时监督,并予以指正。这一工作的开展,更好地促进了学校普及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工作的落实。

二、 宣传环境

我校十分重视普通话宣传工作,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利用校园广播每周分三次对学生进行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知识广播,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创设以“一角”、 “一语”、“一橱窗”为固定形式的宣传环境。“一角”:即各班的黑板报每期都设有以语言文字为主要内容的“推普角”,向学生介绍语言文字的有关基础知识;“一语”:即楼道、会议室、教室等公共活动场所都设有“学说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警示语;“一橱窗”:即学校设有“语言文字”专用宣传橱窗。这一宣传环境的设置,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学说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自觉性,为广大师生营造了良好的语言文字使用氛围。

三、档案工作

我校语言文字档案工作按达标评估细则建档,档案资料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文字资料,包括上级机关下发的语言文字的文件、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机构、工作网络、工作计划总结、奖励制度、监督制度、师生各项活动的原始资料、学生获奖证书复印件以及校园内外用语用字监督资料。第二类是图表资料,包括教师上岗情况、普通话培训、语文教学情况、口语实践、宣传环境等登记表、统计表。第三类是教师和毕业班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等反映师生普通话水平的资料。这些档案资料全面详实的记录了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情况,档案管理由教导处委派专人负责,及时收集各种资料、保存完好,确保推普用字工作落到实处。

四、教师工作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提高教师对语言规范化的认识,帮助教师树立说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法律意识,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普通话既是教师职业语言,又是校园语言,增强教师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自觉性。

2、制定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计划,每学期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不少于4次,每年模拟测试1次,认真落实教师普通话持证上岗工作。经过培训,我校现有省级普通话测试员一名,区级普通话辅导员一名,全校教师普通话水平全部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其中6名语文教师100%达到一级乙等水平,非语文教师15名,达到一级乙等水平的有9名,占60%,二级甲等水平6名,占40%。

3、为了更好地监督教师规范用语用字,把普通话合格列入录入教师的条件之一,把教师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列入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之中,要求教师课上、课下与教师学生交谈使用普通话,板书、教案使用规范字,通过推门听课随机进行规范用语用字的检查,并将普通话合格做为教师评优、评先、评职、晋级、参加各级评优课、观摩课、示范课以及教师业务考核条件之一,凡语文教师达不到一级乙等水平,科任教师达不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均不得参与各级评优课。除此之外还组织教师开展“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比赛和普通话比赛,规定每年11月9日为我校教师“普通话比赛日”,教师全员参与,互相打分,评出奖次。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教师使用普通话规范字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五、学生工作

我校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属于借读生,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市,普通话基础较差,为了使这些学生也能较好的使用普通话,学校把学生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班主任工作常规管理,要求学生课上课下交谈使用普通话,书写规范字,并把这一要求作为“班集体评先”、“学生评先”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使这一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用语用字能力水平,主抓了如下几方面工作:

1、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语音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对其按使用普通话情况进行分类登记,对普通话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建立对个别学生的帮教档案,以利于跟踪指导。

2、发挥课堂教学,尤其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求语文教师把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纳入语文教学全过程,既注重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又注重给学生创造朗读和口语表达的机会。如:低年级利用每周一节的说话课,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专项训练,使学生基本能用较完整的一段话来表述一件事;中、高年级开展课前“五分钟”新闻活动,把自己从广播、电视里获取的新闻用简短的语言,准确予以表述,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结合重大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以校、班为单位的丰富多彩的口语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如:组织开展“忠心献给祖国”演讲、庆“教师节”诗朗诵,“故事大王”比赛等活动,每学期各类比赛1次,这样既加强了对学生的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又提高了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4、充分发挥学校语言文字监督小组的职能作用,在校内外广泛开展“不规范用语、用字稽查活动”。对学校的标牌、宣传橱窗、班内的黑板报、教师的板书、同桌的作业进行不规范用字稽查:对教师、学生课上、课下交谈用语等进行不规范用语纠察,将所查写在纸条上投进监督箱,每月末汇总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这一活动有效的促进了学校用语用字的规范化发展。

5、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语言文字工作,紧紧抓住每年“推普宣传周”的有利时机,组织学生到跃进路桥头、建华商场广场进行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的宣传工作;查找跃进路两侧店铺标牌、广告牌的不规范用字,还同四汇文化用品商店达成协议,在此建立“红领巾”监督岗,每年对这里的用语用字进行四次检查并做好记录和反馈。鼓励学生在家做父母的“小老师”,帮助家长说好普通话。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而且也使学生用语用字水平得到锻炼提高。

今后,我校还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继续做好语言文字的各项工作,力争取得更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