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美术史课程总结十篇美术史课程总结十篇

美术史课程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19:54

美术史课程总结篇1

【关键词】美术史课程欣赏教学相关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69-03

【abstract】thethesisclarifiesthepositiveeffectsofthehistoryofartoncultivatingtheprofessionalquality,especiallytheteachingabilityofartappreciationofthehistoryofartinnormalschoolsonthebasisofalargequantityofdatacomingfromtherelativeresearchoftherelativeresearchofthenormalstudentslearningsituationofthehistoryofartandtheirteachingperformanceofartisticappreciationduringtheteachingpracticeperiod.

【Keywords】thehistoryofartartisticappreciation(Understandingart)RelativeResearch

一、研究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中,美术课程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注重体验和感受,发展美术能力,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这一理念,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丰富的美术常识;掌握灵活多样的欣赏方法;基本的美术能力”这些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要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国内外的美术教育者,无论是斯蒂温•艾迪斯、玛丽•埃里克森、沃尔夫、艾斯纳等;也无论是邵大箴、尹少淳、还是屠美如和边霞,都从观念和意识上一致肯定美术史学习对美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容质疑的价值。其中国外有关艺术史学习有助于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这一研究,涉及到该领域的许多方面,深入探讨了艺术史研究性质、原理、对象、范围等各个方面对艺术欣赏所产生的有益影响。这些研究成果对美术教育、美术欣赏教育以及艺术史课程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我国对美术欣赏教育及其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直到近年才逐渐受到重视,并有一些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但主要还是以定性研究为主,研究成果缺乏深度,这一方面的研究急需进一步深入开展。

二、研究目的

美术史课程是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作为一种美术专业理论知识,是师范院校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美术史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美术专业知识,丰富学生的视觉审美经验,提高他们的美术欣赏水平。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师范生的美术史知识越丰富,对美术史学习方法掌握的越灵活,毕业后从事美术欣赏教学的专业素质就比较好;相反,师范生的美术史知识和美术史学习方法掌握的较薄弱,毕业后从事美术欣赏教学的专业水平就比较差。那么,师范院校美术史课程与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能力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它们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如何?师范院校美术史教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呢?这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

首先,对经过一年(2005~2006学年)美术史学习的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四次考试(两次期中考查、两次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平时成绩平均化,作为学生个人的美术史学科总评成绩。

由于一般的美术史考试试卷的内容,只顾及美术史学科的知识方面以及反映一定程度的思维水平,对于课程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呈现比较少,因此,在取学生美术史成绩时,加入了学生日常教学活动的参与和表现情况的评估成绩,包括对美术史学习方法的操作表现,做法是考查和考试成绩占总评分的60%,平时成绩占40%。

而后(2007上学期),我们随机对参加美术教育实习的10名学生(上学年原班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教学能力的评估,给予评估成绩。

评估范围包括实习生在教学中美术知识、美术欣赏方法与角度、美术欣赏流程、文化意识、美术评述能力、美术欣赏教学方法六个方面的内容。

评估人员中固定成员包括本校美术系(2名)与教育系教师(1名)和两名教学经验丰富的小学专职美术教师五人组成;由于每次听课还有许多其他教师和实习生参加,在统计评估成绩时也不同程度地参考了这些人员的评价信息。

评估方法是先由评估人员在预先设计好的听课评估信息表中,对不同评估内容进行评估,接下来在课后的评课讨论时给予总评成绩。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小学美术欣赏课除了8节“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课以外,还包括了2节其他学习领域的随堂美术欣赏评估。

最后,用斯皮尔曼二列等级相关法求出师范生美术史学成绩与小学美术实习教师欣赏教学能力的相关系数。

此处运用等级相关的方法,主要是由于在本研究中,两个变量(美术史学习成绩和美术欣赏教学能力成绩)的原始资料本身不是精确度很高的度量资料,而是属于等级性资料,是一种等级秩序性分数,因此,在此采用等级相关这一方法。

四、研究实施过程

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第一次美术史考查与考试,统计总评成绩。

2006年4月至6月,第二次美术史考查与考试,统计总评成绩。

2007年5月至6月,美术教育实习评估。(实习学校:本市师苑小学、实验小学、珍珠园小学)

五、研究结果

将收集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处理,对所统计的成绩赋予等级,并计算出两个变量每对数据所赋予等级的等级数之差D,及差数的平方之和,即∑D2。如下表:

10名学生美术史学习成绩与美术欣赏教学实习成绩等级相关计算表

rR=

在这里,rR表示等级相关系数;D表示两个变量每对数据等级(不是指原始的等级)之差;n表示样本的容量。

则相关系数为:

rR=

=0.815

最后,对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

1.将样本相关系数值与等级相关系数界值表(参见统计用表)中的临界值相比较做统计决断。得出:0.815**>0.794=rR(10)0.01,结论为相关系数在0.01显著性水平上与总体零相关有显著性差异。或者说,从总体上看,学生的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其美术欣赏教学能力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2.因为n=10<30,计算其t检验统计量的值为:

得出:

查t值表(参见统计用表)得出:t(8)0.01=3.355,因此3.975**>3.355=t(8)0.01,其结论为10个学生的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其美术欣赏教学能力样本相关系数与总体零相关有着显著性差异。或者说,从总体上看,学生的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其美术欣赏教学能力之间存在着正相关,与上一种检验方法结果相同。

六、分析与讨论

影响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从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理论课程设置来看,美术史课程的学习情况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对提高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水平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1.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能力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表明,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在校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实习中所进行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能力水平有较密切联系,在总体上两者存在较高的正相关。这一结果与人们的经验相吻合,即师范生的美术史知识越丰富,对美术史学习方法掌握得越灵活,会直接影响毕业后从事美术欣赏教学的专业素质。在对美术史学习成绩排名靠前和靠后的学生的情况了解中,我们还发现美术史学习成绩靠前的学生一般也是在美术欣赏教学实习中能力较强、专业素质表现较高的学生,反之,则是比较差的学生。

如果把学生的美术史平时成绩单独剔出,并与其美术欣赏教学能力的成绩加以相关性比较,则会发现其相关程度更高,其中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2.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对照《10名学生美术史学习成绩与美术欣赏教学实习成绩等级相关计算表》,其中等差级数的绝对值变化幅度很小,从1到3.5之间,没有更大的数值了。这说明,在这10名学生中,没有出现一位美术史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在美术欣赏教学实习中其能力或素质等级却很低的情况,相反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即美术史学习成绩很差而美术欣赏教学等级很高的情形。

3.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能力可能存在某种因果性

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能力的成绩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就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共变关系,即师范生的美术史学成绩高,从事美术欣赏教学的专业素质就相对较好;相反,师范生美术史学成绩较低,从事美术欣赏教学的专业水平就相对较差。此外,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某种顺序关系,即学生必须先具备一定的美术史知识与美术史学习方法,才能挥洒自如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美术欣赏教学,美术欣赏教学能力或者说美术欣赏教学中专业素质水平的获得与提高,需要美术史学习的支持。如果共变关系和顺序关系同时存在的话,那么,师范生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能力之间就有可能存在某种因果关系。

七、结论与进一步的思考

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之间在总体上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美术史课程学习情况的好坏影响着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尤其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水平的高低。对美术史知识与方法的掌握程度一般可以简明地表示师范生毕业后从事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水平,是预测在校师范生(未来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指标。

由于关系研究自身所具有的局限,即所得到的相关不能在相关的变量之间建立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我们更应该慎重考虑今后如何在采用这种相关的方法进行分解之后还能够使研究保持很高的有效意义。然而即便如此,本研究所采用的量化和实证方法对一些人文和社科类学科的研究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所获得的数据对本课题后续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支持;笔者在其它一些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发了一些以提高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尤其是美术欣赏教学能力为目的的师范美术史课程教学活动,获得较好的成效。今后可开展一些美术史教学的行动研究,使具有师范性特色的优秀美术史课程教学形成模式,便于在各地师范院校中推广,真正发挥本课程在教师教育中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行涛、郭东歧.新世纪教师素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美]梅雷迪斯•D.高尔等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许庆豫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尹少淳著.美术及其教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7[美]艾迪斯、埃里克森著.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宋献春、伍桂红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8[美]沃尔夫、吉伊根著.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滑明达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9常宁生著.穿越时空――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美术史课程总结篇2

关键词:校本课程;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81-02

美术特色高中历史课程校本化的实施是指在美术特色学校中,高中历史教师或与其他学科教师、机构人员合作,在实施国家历史课程前提下,在高中课程计划统一指导下,立足学校的美术特色,充分整合各种课程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在校内实施建立评价机制的历史专业活动。它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有效实现。具体资源整合如下。

一、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整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高中历史课程的总目标。除选修课要求之外,其他都适用于美术特色学校。因此教师首先要准确解读历史课程标准,分析美术类学校和学生的现状,确立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思路和细则。在确立具体教学目标时,将课程总目标与学科三维目标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课程目标与学生特点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全面考虑课程目标的系统性,其次考虑课程目标的分层性和阶段性,最后考虑课程目标的具体性和可行性。这样才能保证历史课程校本化在实施时不会迷失学科教育的方向,从而全面达成历史课程目标。

二、历史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

教材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依据和抓手。目前,无锡地区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作为高中历史教材。历史校本课程实施需要教师对指定教材做整合处理。

1.运用新史观整合教材。高中历史课程在坚持历史唯物史观前提下,借鉴和吸纳新的史学观念和理论,主要有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等。这三种史观都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相互联系和包容的。如全球史观是研究认识历史的一种视角和思维倾向,即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基本方面。无锡地区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遵循专题史规则,突出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三个必修细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和科技发展史,六个选修模块与必修内容相联系(目前美术生不考六个选修),采用中外历史合编体例。新教材历史知识体系完整,专题性强。但实践中其缺点也较明显,如:理论性太强,缺乏感染力,内容多,容量大,课堂教学处理困难,主线不突出,甚至有些内容未能完全达标。例如有关抗日战争的内容,人教版教材仅用一节课讲述,由于容量限制对正面战场抗战的描述轻描淡写,对国际不同力量的联合、对广大华侨的经济援助等内容甚至只字未提;同时新教材用专题方式学习,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美术特色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本来普遍较差,这些缺点必然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简单照本宣科,需要运用新史观全面整合教材,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提高理解、阐释历史的能力。

2.改变课程体系整合课程教材。在进行校本整合时,要根据美术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结合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主题内容,改变原有的课程体系,梳理补充相关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生成新知识,拓展新内容。如:可根据人类文明的时间和内容结构,将现有的主题性教材内容整合为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近现代史、人物史、改革史等,重点是以时间为顺序展示历史发展的整体线索,贯穿以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在各时期的发展,从而将教材中被割断的历史重新整合,构成一个视野更加广阔、联系更加紧密的通史体系。

教材整合凸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时代性。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中可以补充古代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相关史实,整理儒家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儒家文化的内部冲突,以及推动儒家内涵不断变化的原因,帮助学生理解儒家文化对古代中国、乃至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生活等带来的影响,甚至可以结合近期西方排挤孔子学院的事件探究其背后的真相。

三、课堂内外教学活动的整合

美术特色学校的学生自主意识较强,学生的艺术气质较浓厚,单纯的课堂教学活动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感,因此在实施校本课程时可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优势与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在教学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可安插多种形式的历史研习活动,如课堂讨论、辩论;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等;搜集整理历史资料;编撰小历史剧等。其次还要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等,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收看有益的历史影视作品;组织历史名著读书活动、校园历史小论坛等。最后尽可能地与创设校园文化相结合,开设漫画历史、历史图绘等,从而发挥美术生的特长,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扩充学生的历史知识面。

四、历史学习能力与要求的整合

高中历史课程要求包括:识记与鉴别、领会与诠释、分析与综合、评价与论证四个层次。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但各种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彼此割裂、独立进行的,是通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整合在一起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是“授之以鱼”,而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让学生自己探究,是“授之以渔”。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最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并且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如在学习“经济全球化”一课时,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后,教师可提问:“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为什么中国还要加入wto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校内外各种学习资源,搜集相关信息,查询论证,归纳整理,相互交流。不管哪种观点,教师都应当给予积极的肯定,学生的看法和研究的方法不一定科学,但是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值得鼓励。通过此种探究活动,学生可以体验历史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锻炼学生合作交流、获取信息、处理和分析史料、组织表达等各能力。

美术特色高中历史课程校本化实施细则的研究对今后更好开展课程校本化至关重要。此细则的出台在体现国家课程教育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彰显了美术学校自身特色,满足美术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美术史课程总结篇3

一、优化理论课教学队伍,提高教学水平

老师的美术理论知识水平不高,教学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史论知识是肯定掌握不好的。所以要真正提高美术史论课的教学水平,首先应从教师队伍抓起。除了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艺术院校有史论专业外,很多地方高校由于没有专门的美术史论教师,往往采取专业技法老师兼课的形式。虽然专业技法老师在讲述作品时会比较专业,但在纯理论知识方面会存在明显的不足。有的学校也有聘请非美术专业的理论教师讲授艺术专业的美术史论课,比如教历史的、教文学的或者教哲学的老师来上艺术专业的美术史论课程。虽然能比较系统和客观的讲述美术的历史和基本理论,但对美术知识的贫乏是不言而喻的。以上两种反常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一些艺术院校理论课师资的缺乏,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过分的强调艺术创作,而忽视了起码的科研项目和论文。人才引进上只重视专业技法老师的引进,而忽视理论人才的培养。对已有的授课老师进行培训和引进专业的美术史论老师是解决问题的首要办法。学校要在政策和经费上支持一些愿意上理论课的专业技法老师去进修学习,让他们真正具备理论教学的本领和方法。而有的老师出于提高自身水平和科研兴趣的需要,也对向史论方向专业领域的转型是比较愿意的。

美术史论课程主要由《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和《美术概论》构成,三个课程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但在实际教学中的授课教师安排上,有时并没有考虑连贯性,任课教师也会不尽相同。有的学校国画专业老师上《中国美术史》,油画专业老师上《外国美术史》,虽然在课程特色上发挥了各自的特长,但对于学生来说就会有种“各说各的”的感觉。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也有一个熟悉和了解的过程,学生和老师的磨合也需要一个过程,一段课下来师生关系刚刚比较默契了,下一段课突然又换了新面孔,教学水平和质量上肯定受影响。所以在教学师资的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史论课程的连贯性,让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上能够真正地亲密无间起来。

二、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制定和微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优化课程设置,考虑理论课与技法课的衔接和协调。例如《中国美术史》可以安排在有中国画技法课的学期,而外国美术史可以安排在有油画、雕塑课的学期,等等。学生在学习技法实践时可以在史论课上得到思考,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又可以在技法实践课堂上实际运用一番,这样互动性在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途径,无形中增强了整个教学的效果。在制定美术史论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时,在课时安排上适当降低讲授课时而增加指导课时,考试要求也可以增加考察报告和总结。美术史论课一般是通过电子课件教学的,虽然有一些美术图片资料,但教学手段还是显得比较单调。为了增加指导课时,可以安排去当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参观,也可以观看一些视频资料。在实际的观看和交流中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实地考察,用实物代替图片能起到“睹物思人”的理想效果。讨论课与辩论赛也是指导课时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一些疑问的课堂讨论和辩论,提供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的平台,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能力,也增强了学生对美术问题的思考和对知识的消化。

与高中阶段繁重的学习任务比较起来,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较少,而课外自学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所以怎么把课堂内与课堂外结合好,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建立健全小型的美术作品陈列馆和图书阅览室,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及时翻阅与查询美术资料。陈列馆陈列的不一定是原作和真迹,也可以陈列一些高仿复制品或者高清图片。图书阅览室要考虑照顾到中外美术各个时期的覆盖面,也要有一些比较前沿的学术动态类期刊。学校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定期组织一些艺术短评和知识竞赛,培养学生对理论课的兴趣,让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用,而不仅仅把掌握美术史论知识看成是考研的工具。经常邀请一些史论专家来学校讲座,既拓展了史论课教师的交流平台,又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三、运用对比研究,创新教学方法

美术史课程总结篇4

关键词:美术史课程;教学;传统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277-02

美术史作为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同时也是研究“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人文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实情况却大相径庭,包括美术史在内的美术理论课程往往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一是美术理论课程知识点多、信息量大且与实践脱节而显得枯燥乏味;二是美术理论课程特有的理论性、抽象性、思辨性对很多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却没有多少实用性。因此高校美术史课程的教学效果往往也不太理想。要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人文修养的美术专业人才,美术史课程的教学也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维习惯,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形成系统的艺术历史观和文化观。

一、开放的解读:将美术史研究纳入教学框架,引入争议与质疑

传统的美术史论课程往往遵循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讲述着教材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美术史教材虽然版本较多,但一般来说涉及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庞杂,且无论是在编排内容上还是对具体作品的阐述上基本都大同小异,教师则以传道授业的方式传播着这些预设的、似乎已成定论的阐释。这种预先给定的解释制约了学生对图像及作品本身的视觉理解与理性思考,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的,“无论何时,只要某事物被解释为某事物,解释就将本质地建立在解释者的前有、前见与前设所构成的‘理解的前结构’的制约。”[1]而长此以往,学生也将习惯于这种坐等正确答案的教学方式,从而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不仅有悖于美术教学的初衷,也无益于美术史课程教学的深化和美术史学科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勇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既给美术史课程教学一个开放的环境,也赋予美术史教学内容一种全新的、开放的解读方式。近年来,随着美术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往一些已盖棺定论的作品也逐渐被一些学者重新审视、质疑与思考,如霍去病墓,中国美术史教材的传统解析是霍去病墓及墓前石雕象征祁连山的环境,而最著名的马踏匈奴则代表霍去病的显赫战功。贺西林先生却对这种固有的解释提出了疑问并结合汉代神仙思想、图像学考证,“认为‘祁连山’上散置的动物石刻如马、虎、牛、象、鱼、蟾蜍等动物及力士抱熊都是汉代神仙世界中常见之母题。它们在‘祁连山’上与竖石错落散置,景象酷似汉代的博山炉或其他博山形器。由此,与其说这座土丘是‘祁连山’,不如说它是一座墓葬,抑或就是霍去病墓。那么,其功能和思想性的主旨亦肯定不在纪功,而在于通过构建一个虚拟的神仙世界,以此来表达不死和永生的观念。”[2]将新鲜的美术史研究成果纳入到美术史课程的教学中,用不同学者的不同声音打破传统美术史教材的单一结论,深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知程度。

二、将理论诉诸实践,把课堂交给学生

传统的美术史课程教学一般以教师讲述为主,虽也运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但这种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作品介绍、艺术特征等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这就需要从多方面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好的提问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对一些约定俗成的观点进行反思,进而逐步训练学生独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虎食人卣为例,虎食人卣不论在工艺技术、制作水平还是艺术价值上都堪称殷商青铜器的典范,而对其造型意义的解释在史学界却众说纷纭。如统治阶级象征说(虎象征奴隶主统治阶级,人则代表奴隶)、人神合一说、人虎交欢说、上帝与祖灵升天说等等,每一种阐述都有各自的论述逻辑和论证史料,当然也有可以质疑和再推敲的地方。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这个问题(虎食人卣的造型有什么含义)作为一个课余作业,让学生先通过图书馆、网络、书店等各种途径了解这件作品,并形成对这个问题的个人观点以及具体依据。不同观点在理论依据上有针锋相对之处,教师可以鼓励持不同观点的学生展开自由辩论,并在辩论的过程中循循善诱,将作品的时代、宗教、环境等因素适时加入辩论过程中,还原已经逝去的历史语境,并指导学生撰写相关学术文章。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于作品的认知程度,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历史知识的重新考量。

美术史课程难以引起学生兴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理论课不能像技法课一样直接落到实处。当然这仅仅针对理论课讲述的内容而言,理论联系实践,如果换一个角度,也可以呈现出另一种方式。如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划出几个主题,每个主题由一个学生总体负责,这位总负责的学生可以再挑选3个人辅佐自己完成主题的讲授,包括ppt的制作、资料的搜集、讲授以及答疑等任务,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对讲述内容进行提问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这不仅使学生深入理解美术作品,体会美术史讲述的方式方法,还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可以作为美术史课程教学中的辅助手段。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如何训练学习、掌握知识的能力对一个大学生而言显得尤为重要。正如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冯・格拉塞斯菲尔德所说:“我们应该把知识与能力看作是个人建构自己经验的产物,教师的作用将不再是讲授‘事实’,而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特定领域中建构自己的经验。”[3]

美术史课程总结篇5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史教学现状原因发展

目前,我国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这个众多院校共同参与的美术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高等师范院校是主体。为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师范类美术院校课程改革的要求,国家教育部于2005年3月出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在方案里明确了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民间美术史为必修课,外国现代设计史为选修课。在此基础上,2009年国家教育部又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美术史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教学、实施与评价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至此,师范类美术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美术史教学有了明确的规章可依。

但是,在一系列政策出台后,截止到现在,有章可依的师范类美术院校美术史教学现状如何?本文试图对其做简要的介绍分析。

美术史属于专业理论基础课,在部分师范院校,校方为方便管理把美术课程进行划分,技法课由学院自主排课,理论课统一由学校教务部门来排课、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不适合美术史课程特殊性的管理方式导致美术史教学无法开展实地考察、参观与实践的多样化教学方式,这对美术史课程的学习是不利的。虽然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图片和视频来辅助课堂,但这与面对实物仍有巨大差异。“百闻不如一见”,直观教学对美术史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笔者曾带学生去博物馆、美术馆或相关古迹等实地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将相关知识有机结合对学生作讲解,既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又使其掌握了美术史知识,反映颇好。我国自2008年以来免费开放各级博物馆、美术馆与纪念馆,这给美术史课程创造了很好的直观教学条件。但目前来看仍有很多师范类院校没有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美术史的直观教学还需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师范类美术史课堂的开展除了受学校管理这个因素之外,学院与学生的态度也有很大的影响。目前仍有一些师范类美术院校没有摆脱走“小美院”的旧专业教学模式,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大美术”师范观念与美术史学习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美术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有所缺失,影响了今后从事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另一方面,从学生角度来说,其自身也有重技轻文、忽视美术史学习作用的心理。长久以来,美术专业高考录取分值的相对较低使招录进来的部分学生文化涵养欠缺,对理论类的知识兴致不高,再加上现在很多中学的美术课被随意占用,使学生的美术常识与大学美术史课程的衔接上出现了断层。这些学生在进入高等院校之后,美术史还需要从最基础的知识开始学起,其学习难度与美术史教师的授课难度无疑又增加了一层。

在美术史的教学中,很多师范类高校由于多方面的条件限制,没有专门的美术史教师,多由技法课教师代上;另一方面,不管是专业的美术史教师还是其他兼代美术史的教师,在美术史的师范性和美术史的专业分寸上很难把握,如何掌握美术史课程的师范性是摆在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史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可喜的是随着美术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师范类院校美术史教师开始注重美术史与中小学美术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美术史的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把与美术史相关的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在授课过程中介绍给学生,把看似沉寂的美术史课程变活,将学生的视野变得开阔,这也是我们一直期待看到的一个变化。

在美术史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外,教师的授课方式是一个影响美术史教学的重要因素。显而易见,传统的填鸭式已不适合美术史的课程学习,怎样转变学生对美术史学习的态度,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其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也是教师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师个人专业能力与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对于美术史的课堂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美术史教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而如何在纷繁多样的美术史教材中选取符合教育部规定又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教材,教师也应做审慎的思考。

除掉上述种种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因素,现在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史课程考察评定多采取闭卷考试的单一模式。闭卷考试提供给考生的多为简短的文字材料或者识记性的问题,考试问题相对简单,大多能从书本上直接找到答案,这种考试形式虽有利于考查考生的识记、简单理解和应用能力,但势必会让学生死记硬背、以追求及格为最终目的,考察不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也不利于其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思考该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评定学生对美术史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

美术史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对美术史的学习不单单是掌握过往的历史,而是在看清过去的同时更好地展望未来。师范类美术生将来大部分是要走向教育岗位的,他们对国民艺术素质的提高与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他们在师范院校所受到的教育模式势必会影响其今后的教学。所以,师范类美术院校在授课时应考虑到美术史课程对我国国民素质的发展所带来的重要影响。

总之,虽然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史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美术史的教学状况也正在逐步发展。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探索与研究适合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史教学,就会达到相应的高度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李春.西方美术史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3]艾迪斯·埃里克森.艺术史与艺术教育[m].宋献春,伍桂红,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2005.3.

美术史课程总结篇6

【关键词】多媒体;历史课程;信息技术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改变为由他们自己探索知识的过程?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电子白板的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历史教学的理念也得到更新,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被引入历史教学之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中激发兴趣无论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面临新课程的改革冲击,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只有将多媒体技术与历史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构建起“自主、探究、合作”型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历史课程有机的结合呢,下面是笔者总结的一些体会。

1、运用多媒体,做好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离不开有效的导入,有效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运用多媒体是提高导入环节的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如导入课时,笔者将古希腊神话、体育、艺术、哲学、建筑等文化领域的图片,宙斯化身公牛将欧罗巴载往克里特岛、掷铁饼者、雅典学园、苏格拉底、雅典卫城等设置成网页“辉煌的古希腊文化”并配以声音解说。让学生在浏览古希腊文化的同时,从听觉、视觉、感觉等多方面唤起学生的身临其境感,进而设问:“是什么因素造就了古希腊如此辉煌的文明?”引出孕育古希腊文明和决定古希腊文明成长历程的因素是其民主政治。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开始对历史知识的探索和学习,通过感知历史达到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的升华,这是以往传统教学不可能做到的。

2、制作多媒体课件,做好课堂设疑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搞好多媒体课件设疑,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首先,开始上课时设置悬念设问,如“鸦片战争”的教学开始时可设3个问题:1)如果没有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观点是否正确?2)西方资本主义在16世纪就得到发展,为什么直到19世纪40年代才大规模侵略中国?为什么由英国充当侵略中国的急先锋?3)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644年清王朝建立,二百年两国强弱对比如何?此时再展开小组讨论,一是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二是能使学生的思维一开始就集中到掌握重点化解难点上,比教师在那里泛泛而谈鸦片战争的背景效果要好得多。第二,创设情景搞好设问,如讲述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的危害时,设问:如果你是清政府的一名官员,你该怎样做?通过讨论,学生提出许多设想,一部分就是当年一些清政府官员建议的再现。这样通过历史生活来理解历史就要牢固得多。

3、运用电子教室资源,关注热点,博古通今

恰当运用网络资源,通过电子教室等电子设备,找到结合时代的热点问题,用史分析、理解和运用,效果较佳,而且学生也非常喜欢。例如,电视台播放的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学生喜闻乐道。在教学“中国古代历史”时就可充分利用一些金庸小说与史结合的特点,激发学生急于了解历史的兴趣,区分历史与小说。这样一来,既使历史知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意识到艺术作品与历史的区别,在愉悦中掌握历史知识。

在复习美国的霸权主义时,利用美韩联合军演的热点导入,布置一个讨论题:美国的霸权是怎么回事?要求学生用事实来揭穿美国的霸道嘴脸。讨论从一开始就非常热烈,学生从美韩联合军演到北约袭击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再到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从美国侵略朝鲜到发动越南战争;从海湾战争到北约轰炸南联盟;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废除《京都议定书》到极力推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学生所举的例子充分地揭露了美国的霸权主义。紧接着笔者又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美国如此霸道?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引导学生追本溯源,去了解美国战后的经济发展情况和“冷战政策”是如何出台的,探讨应该怎样去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种启发和引导的作用,把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学生既学到系统的历史知识,又扩大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潜能和聪明才智,得到前所未有的锻炼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个性特长等都得到应有的施展。这些对于他们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是非常有用的。

可见,利用热点问题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同时又可以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4、利用网络资源,搞好课后探究

美术史课程总结篇7

关键词:美术理论美术教育重要性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美术教育从20世纪初发端,经过了渐兴、停止、恢复、发展等阶段的近百年的发展,今天已呈勃勃兴盛之势。但在这兴盛之中,却也呈现出某些问题,这些问题既阻碍着美术院校的发展和完善,又对一些美术从业者和学生的发展存在不利。

一、美术界人士对美术理论还应更加重视

近年来,中国美术界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艺术浪潮,从“85美术”到“波谱”“玩世”“泼皮”“艳俗”等。在这一波波的艺术浪潮中,有些艺术家由于相对欠缺较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为基奠,缺少对中西方艺术史和艺术背后的整体知识的系统了解,致使他们在这些艺术浪潮中虽不乏创作了固于本土而面向世界的时代力作,也有一些单纯模仿西方艺术样式的矫饰的作品。

叔本华曾说:“人类总免不了会犯同样的错误。”在今天的美术界,有些人仍视美术理论为美术创作的附庸。比如笔者的一个小有名气的艺术家朋友就曾不屑地认为“艺术家所需要的是灵感,是手上工夫,是情感的体验,而不是理论。”笔者认为,如果没有理论知识的积淀又何来灵感?没有理论知识引导情感表达创作定会显得苍白无力。今天,有些青年艺术家都把自己一头扎进画布而不学习理论知识的现状,并把这些视之为是对艺术的另一种“执著”。然而,笔者看来,他们中有些殊不知这份“执著”有令人扼腕的叹息。

有几次,笔者遇到几个某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自由画者,他们问:“谁是山人?”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个年轻的男孩还问到:“是八个大山人吗?”笔者啼笑皆非。然而,当我们了解到有些专业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状况出现。在我国,有些高等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其美术理论课所占的比重相对不高。一些绘画专业在有些学校在设置的专门的美术理论课课程上存在安排得不足。一些学校的美学概论、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等被列入公共文化课范围内,总课时约占公共文化课的30%左右。

二、从西方学者的观点,谈美术理论的重要

西方本质主义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和格内尔认为,美术是人类文化和实践极其特殊的一面,人类的美术能力不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因此,艾斯纳和格内尔认为,美术教育作为现代大众化教育的一支生力军,其最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包括下面四大部分,即:美学、美术批评、美术史和美术创作。在艾斯纳和格内尔的这份课程列表中,美术理论所占有的比例明显很大。由此可见,西方美术教育者对美术教育理论素质的重视程度相对还是较高的。

美学是与人生价值问题相联系的。美术院校通过对美学课程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在对美的本质、形态、类型等问题的了解的同时,增强对美的感悟、认识、鉴赏和判断能力。而美术批评是在美术欣赏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所作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对美术批评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艺术感受能力,清晰的思维能力和高层次的审美判断能力。而美术史的学习,对于艺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就更显得重要。学习任何专业的人,都应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的历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知道自己所学专业在历史进程中所处的位置、状况。俗话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美术院校学生通过对中西方美术史的学习,不仅可以认识和了解过去美术史的发展和现状,更在于他们可以去传承其中优异的部分,去开拓更加宽广的艺术局面。对于美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学习美术史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从我国丰厚的文化积淀中去汲取养分、获取灵感。师古人、师传统,犹如师造化一样都是我们重要的学习方法。三、从美术教育的本质看美术理论的重要

中国美术教育是在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救国”的口号下发展、壮大的。“美育救国”在今天仍然具有发展国家,提高人们审美意识的时代紧迫感。因此,美术教育在今天作为大众化教育的生力军,其本质仍然是“美术文化和审美文化的教育”。面对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对美的要求的日益高涨,美术学院作为有一定社会责任的社会教育机构,所培养的人才理应是适应社会,进而改造社会和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具有独立审美自觉的人,而不应仅仅是单一的技能操作者;所培养的理应是服务于社会,也服务于自己的美术工作者、美术教育者和美术热爱者,而不仅仅是所谓的艺术大家。

在我国当代高等美术院校中,只有既重视专业理论又重视专业实践,使两者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合理的审美教育的途径。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这两者相对而言,专业理论是“虚”的教育,其重视的是精神素质的培养;而专业实践课则是“实”的教育,其重视的是技能和技巧的培养。只是当这“一虚”“一实”相结合时,既重精神又重技能时,才是最有益于一个审美的人的发展。

结语

美术理论是重要的,无论是对于一个想要在实用美术领域中有所收获的人,还是一个想成为艺术大家的创作者来说都如此。好在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正如一位当代西方哲人所说,在艺术领域,你的理论知识和思想意识的多少与高低将决定着你的眼界有多高,也将决定着你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

参考文献:

[1]高名潞等著.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美术史课程总结篇8

我就恍惚间有踏入美术馆的感觉――大门两侧摆放着马克思和鲁迅的雕像,

楼梯口错落有致地垂下几盏清雅的手绘灯笼,走廊里陈列着绘画、陶瓷、剪纸、招贴等各种艺术作品,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描绘中国近现代风起云涌的历史、熠熠生辉的人物。

驻足其间,那些讲不完的故事、忘不掉的瞬间扑面而来……

很难想象这些是美术学院一年级学生的作品,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

这是马院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作业展。

更想不到前年在清华读研的第二个学期,我有幸给导师华表老师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助教。

两年多了,其间,我协助华老师带了两届学生,办了两次学生作品展。

源起

有人说,清华学子又红又专,一个缘故恐怕得益于学校历来注重政治思想理论课,不断地在教学模式和方式上创新。

2011年,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和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契机,华老师在十多年教学基础上思索着如何在因材施教教学法层面上创新。“怎样才能不纸上谈兵,又能因材施教”,华老师琢磨着变化作业形式,解决大课堂的矛盾,决定在他的三个大课堂进行“读三史(党史、国史、校史),搞创作”。华老师一学年带三个大班,500多名清华大一新生,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其中,美术学院的这门课教学任务一直由华老师承担,其他两个班的学生都由学生各自选课而组成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为期16周的课程。第一堂课上,华老师就告诉课堂上的230多名美院学生,第10周需要完成一次“大作业”,作业连同考勤共占课程总成绩的50%,学生结合课程内容与各自专业进行艺术创作。作品还要集中公开展示。

学生们兴奋了――刚踏进大学校园,还没接触专业,就有机会进行创作,有自己的艺术作品参加全年级的展览!一位教师、两个助教、230多名新生,就这样开始了一场艺术与历史的对话。

2014年上半年,在美院学生的第一堂课上,华老师布置了课堂作业。一下课,服装专业的班长跑来问我:“师兄,师兄,现发愁呢。中国近现代史的好多知识,虽然高中就学过,但是高考一结束,就忘差不多了。如果课堂作业就是交个小论文什么的,也就罢了,但是现在要搞艺术创作,实在有点不知道如何下手了。”我第一反应,呵呵一笑,但也看出,华老师可有点把学生难住了,学生总算有些上心了,所以这既是一个问题,又是一个好的征兆。之后,我就向华老师反映了这一情况,我们决定,进一步把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按时间顺序划分成23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用七个字来概括(第一次鸦片战争“千年未有大变局”;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天辟地大事变”;新中国成立“雄鸡一唱天下白”……)。这个举措获得了学生们的赞许,他们纷纷表示,这样一来,他们既能迅速回忆起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又能方便地选取创作主题,还增添了不少的创作兴趣和创作热情。

总的来说,华老师课堂上的学生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清华美术学院的学生,他们的课堂作业是结合自身的美术专业(国画、油画、雕塑、陶瓷、服装、视觉和摄影等等),选取中国近现代史相关主题,进行艺术创作。之后,我们会把他们的艺术作品进行展览。另一类是清华非美术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课堂作业是结合自身专业(建筑、电机、汽车、物理、化学、生物和法学等等),选取中国近现代史相关主题,进行诗歌创作。

高度

之后,几乎每堂课的课间或课后,总会有学生围着华老师请教问题。有的学生,会拿着从图书馆查到的历史资料或人物传纪,向华老师询问他对某个事件或某个人物的看法。比如,有学生问:“老师,中国近现代史上那么多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难道真的是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吗?”记得华老师答:“总有一种错误的说法,认为‘穷人闹革命’,其实不然,反而多是‘富人闹革命’,比如、彭湃等等,他们家境殷实,真的是为了心中的信仰、主义和追求,才走上革命的道路。”

结合这个问题,华老师谈到:在理论支撑中叙事,立意高。华老师从世界近代史大背景出发,剖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结构的变迁,阐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是一种必然,他说:“细化人物和事件之前,要有铺垫,这样才有助于看清人物和事件中的一个个具体问题。”

陶瓷专业的一位同学,她想在瓷盘上用釉彩勾画“鉴湖女侠”秋瑾的肖像。老师得知后,曾向她生动、形象地讲述了秋瑾就义的故事:秋瑾家境殷实,被捕前完全可以逃走,但她却没有逃,她让其他人离开,自己却坚持不走。可见她是抱着必死的信念投身革命,实在令人钦佩,令人为之叹息;秋瑾实在太过美艳动人,且又侠肝义胆,因此在大义凛然之外,更添些许哀婉凄美。秋瑾被处决前,审判官也动了恻隐之心,不禁为之落泪,为之动容;秋瑾死后,审判官终日抑郁,久久不能释怀,最后在极度的自责和痛苦中,选择自杀以谢罪。理解秋瑾,以往都是“剑湖女侠”,硬梆梆地解读历史。了解了秋瑾,这位同学发现秋瑾非常美,美到无瑕疵时只有美,很好地抓住秋瑾神韵的两个关键词,一是“美”,二是“义”。这位同学抛弃了原本想采用的“工笔细描”的技法,转而采用更为“粗笔写意”的技法来描摹秋瑾女侠的肖像,半仰望苍穹,半若有所思,十分传神――深邃、恬淡、儒雅……无过多形式的渲染留给观众更大的想象空间。

还有的学生,会在选好创作主题和创作形式的基础上,和老师探讨如何构图和用料。产品设计专业的一位同学,他认为“自强不息”不仅是清华校训和清华精神,还能很好地涵盖整个中国近现代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于是他决定篆刻一个题为“自强不息”的图章。记得课间,他常和华老师讨论刻章的样式、用料、用色、字体和布局。课后他曾向我提起:“没想到一枚小小的刻章,还需要这么多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知识。”

互动

如果说,美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还算得上是本行的话,那么,非美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还要求尽量写古体诗,就真的算得上是门外汉了。

得知课堂作业要求后,不少学生表示压力山大,尤其是古体诗,因为从未系统研究过它的格律、平仄、对仗、字数等问题,生怕自己会写成打油诗,贻笑大方。当然,也有一些文艺学生表示形式新颖,跃跃欲试,准备要大展拳脚。

得知这种差异化的现象后,我们对课堂作业做了一些调整和说明。首先,鼓励大家调动兴趣热情,发挥聪明才智,爱读诗,学写诗,爱写诗。其次,诗歌重在内容,不在形式,重在真情实感,不在格律体例,古体诗、自由体皆可,关键在于“言志”,即大家要有正确的向往和真诚的心。

之后,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们果真开始读诗,开始写诗,课间课后,每每总有学生和老师谈诗、论诗。其中,有一位汽车系的同学,通过诗歌与老师结下“忘年交”,盛情邀请老师做汽车系学生节的嘉宾。老师虽未赴约,但是亲自写了一首现代诗《如果》送给她,用作学生节的宣传。还有一位生物系的同学,说自己是“理工科脑子”,没有“文艺细胞”,时常拿着自己的草稿向老师请教。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启发和指导,如此反复,该同学的“打油诗”慢慢雕琢成了一首好诗。

其中,印象颇为深刻的是一位电机系的同学。他说自己从中学开始,就爱读诗、写诗,但接触的多是现代诗,通过与老师接触(老师更为推崇古诗),才慢慢爱上古诗,他也渐渐发现古诗的独特魅力。他想以鸦片战争为主题写作一首古体诗,但迟迟找不到恰当而又新颖的切入点。老师得知后,专门和他畅谈自己对于古体诗的看法。老师认为,古体诗重构思精巧,喜不拘一格,多借物抒怀,常反其意而用之。听了老师的话后,这位同学获得了不小启发,最后他写了一首咏物诗,表面歌颂艳丽动人的罂粟花,实则反讽晚清政府的天朝迷梦。老师在课上表扬这位同学的诗独具匠心,富有新意,的确算是上乘之作。

记得在一个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上,老师给每一位学生赠送了自己的诗歌集子――《善斋集》。课上,老师用集子里的一句诗“人生正值十九龄,明日不知何处行。何处行,但有壮志,漫天豪情”,鼓励大家要热爱诗歌,心怀理想。课后,同学们纷纷拿着诗集,和老师合影留念。此情此景,让我想起清华校友高晓松写过的一句话:“生活不是眼前的苟且,生活有诗和远方。”

美术史课程总结篇9

关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自1999年以来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文献研究也举起而上,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络资源的数据显示,有涉猎“艺术教育”、“公共艺术课程”这样关键词的文章过万篇,可见,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处于上升阶段。基于从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教育以及音乐课程三者的关系出发,带着对音乐课程的教学疑惑,通过对近五年关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研究现状的分析,得到了一些启示,大致涉猎有这样几个层面的内容:

1.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笔者选取几位学者的实际案例调研分析,在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中反映出了以下问题:孟展《从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现状透析河南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公共音乐教育》,文中提到:高职高专公共音乐课程普遍的两种授课模式,一是过于专业的教学;二是音像资料堆积的欣赏。在公共音乐课程体制从存在不完善的情况,例如课程开设单一、没有固定教材、授课内容随意、缺乏标准的指导性纲要。曾姝《高校公共音乐课探究》,通过数据调研得出:目前我国高校尚有56%-57%的学校未开设公共音乐课程。授课多按照普通本科院校和师范音乐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上课,授课形式基本是先声乐后器乐、先国内后国外、先小型后大型曲目。同时,高校音乐课程评价体系的缺乏,没有评价标准可依,无法判断是否符合音乐教育规律,导致授课随意,教学模式的单一,只重视技能知识的学习,造成了美育的缺失。裴洪胜《素质教育视阈下高校的艺术教育研究》提到:部分高校只重视专业建设与发展,忽视了艺术教育的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得不到领导老师的重视,设置内容随意,在学校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恰当加入艺术教育的份额。王玲莉《湖南高校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研究》一文认为:音乐教师本身对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在音乐教学方式上缺乏创新理念和意识,采用原始的直接传授音乐知识这种灌输性质的授课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素质的培养。高衡《浅谈高校综合艺术修养》提到:教学内容不应该单纯的讲解音乐知识。

2.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改革建议

孟展提出要进一步确立公共音乐教育在高校中应有的地位,同时,完善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分别在大一、大二、大三开设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兴趣培养课程,以达到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培养了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艺术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目的。曾姝提出改革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模式,要有创新,改变填鸭式教学,并结合各自专业的授课模式。以学生为主,老师为次,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适当融入通俗音乐,建立科学的音乐教育评价标准。裴洪胜提出应重视团委与学生会的作用,多开展校园艺术节,增加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使学生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胥佳《高校音乐欣赏课教学探析》认为: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树立全面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及方法,发掘学生的音乐智能;充分发挥教育技术优势,对学生进行多元式教学;加强教材建设,构建特色教材。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硬件、软件问题在教学当中,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有一些相关性的硬件与软件问题,如音乐师资队伍与教学设施的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学生自身素质与岗位需求不协调,学生音乐常识欠缺、音乐素质普遍偏低等。这些问题不是单一性,而是相互映射的。

二、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思考

基于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要充分体现艺术修养的作用,是进一步吸纳公共音乐课程的改革建议?还是有所创新的加入新的教学内容、方法?笔者认为,只借鉴音乐欣赏作为载体还是有些单一,还应涉及美育的问题。美育(aestheticeducation),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寓教于乐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美育的愉悦性,就是要使人在情感上感到自由、舒畅,既能给人以快乐,又能给人以教育,有吸引力。其任务在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创造美的能力。这便与本文一开始提到彭先生认为的艺术修养内涵不谋而合。美育成为了提高人们艺术修养、审美修养、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看来,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是必须要涉及美育的问题。音乐欣赏(musicappreciation)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如阅读分析乐谱和介绍有关背景材料等来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音乐欣赏是对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就必然离不开对音乐各个门类基本知识、规律、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对优秀作品的艺术鉴赏实践操作,涉及音乐美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等方面。提高艺术修养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鉴赏力,美育和音乐欣赏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都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作用。如果说美育作为理论的意识形态带给学生一种感性认知,那么音乐欣赏完成了美育的理性认知,让学生以实际的感性进入美的体验。通过具体的音乐欣赏,完成审美活动,反映美育的寓教于乐的特点,体现艺术修养教育的作用,达到提高艺术修养的目的。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如何将美育、音乐欣赏溶于其中而得以实现?笔者认为,应该基于当下音乐欣赏课程的研究现状,吸取可借鉴理论,并结合美育思想,形成比较规范的教学标准。具体可以从以下层面进行:1.美育理论与音乐概论:美育理论涉及美育的性质、意义,美的内容与形式,审美意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内容,是传递给学生对于美的理性认知。音乐概论完成对于音乐基本理论的概述,是让学生对林林总总的音乐世界一个整体的把握。2.音乐门类的有效结合:可以从传统音乐、新兴音乐、与各专业结合的音乐、地方音乐四个层面出发,让学生了解到音乐的种类,欣赏经典的音乐作品,认识与自身专业有关系的音乐。3.以音乐历史发展作为线索,讲述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精神,体现音乐与文化历史的关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基础性知识。4.音乐资源的利用:利用音乐讲座、选修课的形式,将网络资源、历史文献等信息传递给学生,增长见识,体现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现代教学手段的充分体现。5.音乐操作体验: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合唱、乐器演奏的艺术团体中,亲身体验,不仅使学生了解到音乐技术理论,包括乐理、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也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好证明,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艺术细胞。

三、结语

美术史课程总结篇10

关键词:历史课堂艺术材料运用原则

历史是指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这就决定了高中历史课程必将是一门包罗万象而又繁杂枯燥的学科。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作为人类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以直观生动的表现性和愉悦身心的精神力量成为历史教师的新宠儿,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知识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历史教学中引入艺术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多样性原则

首先,被引入历史课堂的艺术形式应当是多样的。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建筑)、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影视)。[1]1584在历史课堂上,这些艺术形式均可被合理运用于教学中。如,讲授《法国人民的民主追求》时,可引入法国国歌《马赛曲》,使学生在激昂的乐曲声中体会法国人民追求民主的决心和资产阶级觉醒的力量;讲授《宋明理学》时,可引入丁云鹏的《三教图》阐释三教融合的趋势和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产生的背景;讲授《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这一主题时,可引入黄梅戏《天仙配》中的《树上鸟儿成双对》选段,让学生总结古代中国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总之,在历史课堂上,那些动态的、静态的,视觉的、听觉的和视听兼具的艺术形式均可被适当运用,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其次,将艺术运用于历史课堂的方式应该多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计算机逐步取代了以往多种教学媒体综合使用的地位,成了历史课堂上教师教学的主要辅助手段,音乐、绘画、戏剧、影视等艺术形式通过多媒体被生动再现,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系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然而,心理学认为,当识记材料成为活动的直接对象时,由于能引起更多的注意,调动智力活动的积极性,识记效果显著,[2]162因此,当大量的多媒体资料已经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产生疲劳时,教师不妨换一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艺术形式的表现中。如,让有唱歌天赋的学生演唱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让有绘画天赋的学生课前根据自己的理解再现历史事件,课上同学对其画作内容进行点评和修改;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自编自演微话剧,并在课堂上集中展示。由于进行艺术表演的人是同学甚至自己,学生往往会给予更多的注意和揣摩,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清晰,这些都是多媒体展示所无法比拟的。

二、真实性原则

高中历史课程要求教师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行科学、正确的阐释,客观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解释和评述,这就决定了历史教学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的、严谨的。然而,艺术作为艺术家在一定的审美理想推动下,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对生活真实进行提炼、加工、改造后创作出的劳动产品,其本身就是想象与真实的高度结合。历史教师在将艺术引入课堂时,要仔细考察,去伪存真,最大限度地将想象部分与真实部分区别开来,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历史画面。要做到这一点,可尝试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确保艺术资料来源的可靠性。教师可本着“有古人作品尽量不选今人作品,有实物摄影尽量不选书画创作,有正规影视制作尽量不选网络制作”的原则,选取艺术材料。如,当需要用画作展示某一历史场景时,在同等条件下,教师可选用时人画行展示。因为时人的画作不会掺杂后世的想象,且往往来源于当时的生活,甚至是当时历史场景的记录,相比后世而言会有更高的真实性。二是在选定艺术材料后,教师应利用文献资料等反复考察,最大限度地确保艺术的真实性。教学《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一课时,大多数教师会向学生展示董希文的《开国大典》,这样一幅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绘画作品,却因政治原因而被数次修改,高岗被删掉了,刘少奇换成了董必武……虽然这些被修改过的作品已不再流传,却提醒了历史教师在选择素材,尤其是在图像合成、音视频剪辑作品众多的网络上选择素材时,一定要仔细甄别。

三、探究性原则

在历史课堂中引入艺术是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理解记忆相关知识,体味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并逐步掌握一些历史研究方法,树立一定的历史观。因此,教师所引入的艺术形式不仅要能真实再现当时的历史,更要具有可供学生探究的空间和意义。教育学认为,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文本或材料,在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自主寻求或自主构建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的活动或过程。[3]29在探究式学习中,学生是行为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提出问题、适当引导和概括总结。因此,相比艺术形式的提供,教师有针对性地设置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显得更关键。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就音乐和图片等艺术形式讲解,再不断向学生提出“是不是啊”“对不对啊”“听懂了没”等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只能如相声表演中的“捧哏”一样,不停“嗯啊是对”,对艺术材料的认识只停留在表层印象上,失去了将艺术引入课堂的根本意义。好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在教师点明主题后,由学生围绕艺术材料展开探究,教师予以积极的引导和控制,并总结学生表达的观点。

四、适度性原则

在历史教学中,适当地引入艺术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然而,过多的艺术展示不仅不会达到既定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成为鸡肋。课堂上繁杂的形式多样的艺术表现,不仅会使教师在瀚如烟海的艺术资料中疲于奔命,更会使学生抓不住重点,产生审美疲劳,失去探究欲望,以致不愿探究、无力探究。因而,使用艺术材料一定要遵循适度性原则。不能被过多的艺术展示喧宾夺主,更不能为了展示艺术而舍本逐末。不能将历史课堂变成音乐欣赏课、美术鉴赏课、曲艺展示课,更不能变成电影观摩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艺术的展示和探究时间要有所控制,既要使学生放松身心、探究问题、加深理解,又要主次分明,安排合理。一般而言,除个别的文化艺术专题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引入的音乐、电影、曲艺等有声艺术形式每堂课最好不要超过2次,展示和探究时间控制在4~6分钟,绘画、摄影等图片作品不宜超过3次,每次展示和探究时间控制在2~4分钟,要根据教学计划加以合理安排。

综上,将艺术引入课堂不仅可以直观再现历史画面,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而且有助于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掌握和唯物史观的形成,应予以大力提倡。同时,教师应当对艺术材料和学生探究予以时间和方向上的掌控,遵循适度性原则,切忌喧宾夺主,因小失大。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