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十篇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十篇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05:29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篇1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意义

1.活化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将信息技术融合到物理教学中,加强与学科的交叉渗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与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改造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

例如,在讲“凸透镜成像”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先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让学生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由于学生学习水平不同,他们只能通过实验探究出凸透镜能成放大像或缩小的像,以及所成的像是倒立还是正立,但不能总结出成像的规律及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此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凸透镜成像,课件中演示出凸透镜的几个关键点:F与2F点,当用鼠标拖动“物体”(蜡烛)移动时,所成的像跟着移动变化,所成的像大小、倒立情况、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在电脑上一目了然.学生通过自己所做的实验结果与电脑动画演示的效果结合起来能很快总结出成像规律,加深了印象,巩固了知识点,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效果非常明显.这种教学软件可以使学生丰富对物理情境的感性认识,深化对科学规律的理解.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手段,使我们传统的用“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些实验器材”的常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声音、图像、动画等)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使“静”的变成“动”的.这使我们有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更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更能为学生所接受.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多媒体课件与实际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状况、教师的教学风格密切相关,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最佳效益,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来完成多媒体课件的设计.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的方法

1.实现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

信息技术不仅作为教师教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作为学生学的工具.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化物理资源库,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改革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习的方式.这就要求教师紧跟时代的步伐,跟踪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除了熟练掌握常规的教学方法还要学习信息技术,熟练掌握上网技巧和网上查找下载资源的方法,学习各种常用的制作课件的软件,并且制作多媒体课件.在物理课程的教与学中学习信息技术,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物理课程的教与学,两者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利用“整合”的优势,使信息技术教育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物理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2.加强师生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篇2

随着我国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交流速度也越来越快,因而信息技术环境推动了国际化交流。但是,网络信息完全问题一直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而也给网络信息的应用带来了很多隐患。为了进一步保证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性,有必要提高我国对信息安全检测的能力,从而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1.1信息的污染问题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与发展,网络信息中包含的无用信息、劣质信息和有害信息等信息的污染也越来越广泛。针对这三种污染信息,一般需要采用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①无用信息。由于无用信息的存在,不仅会增大资源开发利用的压力,还会给用户带来很多干扰,进而降低了信息之间的交流速率。②劣质信息。劣质信息一般是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是相对价值较低,而且劣质信息在使用过程中没有质量和安全保障。当然,劣质信息也会带来一定的效益,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开发方面的压力,并且劣质信息的使用还会给用户带来很大的损失。③有害信息。有害信息的使用会直接给用户带来不良的影响,并且增大了信息资源辨别的难度,因而有害信息的存在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一种主要的信息安全问题。

1.2信息的侵权问题

信息,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产权,因而信息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但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依然存在信息的侵权问题。尤其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传播和利用也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与此同时,信息传播的载体也在相应的发生变化。所以,信息的侵权问题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3信息的泄露问题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信息的泄露方式也呈现出多种多言的形式,一般主要包括窃听和个人入侵等。当然,信息泄露主要是指通过非法的途径盗取和篡改个人信息和公共信息等。当然,信息的泄露可能会发生在信息交流的各个阶段,比如信息的存储、传播和使用等阶段。对个人信息来说,个人信息的泄露主要是指个人隐私的泄露。然而,对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公共信息来说,公共信息的泄露一般是指企业或者国家的机密等被盗窃的现象,公共信息的泄露会直接影响企业或者国家的安全。因此,一旦公共信息被泄露,不仅会给国家或者企业带来严重的威胁,甚至还会导致重要的机密被泄露出去,进而影响国家或者企业的重大决策。

2解决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信息安全问题的对策

2.1技术措施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给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等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信息安全问题也是一直存在的隐患,为了确保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首先应该从技术方面入手,从而技术层面解决信息安全问题。①针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可以采用加密保护措施,从而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当然,在对信息进行加密的同时又会增大信息泄露的可能性,针对这种信息安全问题,一般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对信息进行伪装保护。②针对信息在传播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一般采用的信息安全保护手段是采用认证方式来提高信息的安全度。③针对网络信息传输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安全问题,一般采用防火墙和杀毒等软件措施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2.2法律措施

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针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还可以采用法律措施,一般主要是构建信息安全认证机构,从而借助于法律手段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针对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采用法律强制性措施对网络信息加以保护,并且政府还应该构建合法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明文规定来约束用户的行为。

2.3伦理措施

目前,解决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一般采用的伦理措施包括加强网络信息的道德修养和制定相关的信息安全道德标准。通过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相关的思想道德规范结合起来,从而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3结语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篇3

存在的常见问题

未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展示功能很多教师在授课期间,虽然已经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来进行辅助教学,但仅是“公告式”地列出大纲,对其中具体的物理定理、实验的展示并不多见,反而耗费过多时间用于板书,大量的题目书写、图标绘制,使得原本课时有限的物理教学,学生能够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转化知识的时间少之又少。

未能科学化、整体化配置信息技术资源客观地说,即便现代教育技术已推广多年,但仍有部分地区限于条件有限,或是教师个人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使得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应用中存在不同范围的局限性,有的物理教学内容未能与信息素材有效结合,有的则未根据物理课程要求采用对应的信息技术,因而对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整合应用思路

进一步挖掘和利用信息技术的展示功能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常见难题就是很难用口述,或是文字板图来解释、描绘复杂抽象的物理过程及现象,例如“超重与失重”“平抛运动的剖析”“电磁感应”等;学生也很难单凭文字或语言来产生形象思维,或是构建具体的物理情境。而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则能够有效突破这一教学瓶颈,帮助教师节约大量板书时间。以“电生磁和磁生电的相互转换”教学为例,由于该章节的知识点涉及范围较广、容量大,如果只是以传统“口述+板书”的形式进行解析,耗时较大,且不符合教学大纲对课程的教学安排,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但在对信息技术支撑下的“powerpoint”(便于课件修改)、“authorware”(拥有较好交互性)、“Flash”(便于动画制作)、“几何画板”(便于函数制图)等辅助软件的综合运用,则能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促使课堂教学更具紧凑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助于增加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与主观性。

有针对性地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对于物理概念、规律的讲授,通常属于难理解、难掌握的教学难点,传统教学往往要求学生反复背读、记忆,甚少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概念或是综合探讨规律、原理,因而使得物理教学常徘徊于尴尬之地,教师有心无力,学生学习费力。而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则可以将抽象概念、规律设计为生动的画面。例如,将“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动量定理”等规律、定理用三维动画展示,并模拟一部分不好观察或是复杂化的实验,使学生更具体、形象、直观、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真正理解和掌握实验结论得出的物理定理和规律推导过程。又如,在学习“斜抛物体的运动”相关知识点时,因这一定理涉及匀速直线运动、竖直上抛运动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程相当复杂,通常教学采用喷水、斜抛小球等进行实验演示,但实验过程都在瞬时完成,不便于学生观察,而且这种演示形式仅仅表现出斜抛物体运动的轨迹,而无法表现出运动速度、位移等物理量的变化。此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则可动态展示斜抛物体的速度、位移,以及水平分量、竖直分量在斜抛运动过程中的具体变化,得出速度矢量图,从而使得学生对斜抛运动及各物理量的变化特点产生强烈感性认识,深刻知识点的记忆。

总结与反思

熟练掌握物理知识不仅事关学生日后升学,对其日常生活也助益颇多。物理原理和规律无不是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归纳总结出来的,随着学界理论水平的不断提升,大量、复杂的数据处理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显然无法适应教学改革与发展需要,因而从长期目标来看,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教学融合,关系其本身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清醒认识到教师始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调控者,信息技术应用与否应取决于课堂需要,教师要深化对教学过程的潜心探索和科学预设,积极学习物理教学研究新成果,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实现物理教学与素质教育目标的契合。

参考文献

[1]陈世奎.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23):159-159.

[2]樊国伟.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设计[J].俪人:教师,2015(5):125-125.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整合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较低。部分教师只是将信息技术当作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难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因此,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原则与模式显得十分重要。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原则

1 以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为基础的原则

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等进行有机的结合,以完成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一些中间环节逐步地将信息技术当作数学教学的辅助认知工具,进而带动数学教学模式的革新。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进程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阶段。首先,以知识为中心的封闭式整合阶段。此时,信息技术充当教学演示与交流的工具。其次,以资源为中心的开放式整合阶段。在整合中,不能只将信息技术当作演示工具,还应当将其当作认知工具,加强整合的深度。

2 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特点的原则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学科,小学数学教学既要进行数学基本概念、知识的教学,又要进行数学思维方法、数学知识应用的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合中,必须充分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当引导学生掌握适应社会生活与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法以及相关的应用技能。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是基于做的教学,在教授抽象的概念之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是基于思维的教学,教师应当关注核心概念、思维方法以及能力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应当是基于事实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原则

教学模式的基石是教学实践,教学模式只有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才能够发挥其价值,只有不断地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才能够完善。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应当遵循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原则,将适用于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1 获得式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的获得式教学模式适用于概念归纳,引导学生了解概念的含义,形成正确的概念,提高学生概括分析的思维能力。该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七个步骤:“(1)明确教学目的,运用信息技术导入恰当情境。通过计算机导人图、文、声等,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创设的情境应当和教授的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应当接近学生的生活;(2)运用多媒体设备呈现概念例子,引导学生分类归纳;(3)概念假设提出。当学生罗列出例子的所有属性后,引导学生为例子命名;(4)再次呈现概念例子,引导学生检验假设;(5)概括总结,概念形成。学生提取概念包含的本质属性后,概括概念,规范性表述概念;(6)概念应用,巩固理解;(7)反思形成概念的过程,提高学生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获得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较低,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和屏幕投影设备就能够满足实际的教学。在教学前,教师应当进行充分的准备,将教学中需要用到的例子、材料等准备好。

2 探究式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运用概念与规律解决数学问题,加深学生对概念与规律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概念与规律的应用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六个阶段:(1)确定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导入情境。教师明确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后,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2)问题分析,确定解决问题需要用到的概念、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对问题中的条件与要求的结果进行提取,从而确定应用的概念或规律;(3)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提出假设。教师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猜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假设;(4)方案共享,并进行评价筛选。小组讨论结束后,将学生提出的方案进行汇总,并展示给所有的同学,引导学生评价筛选最优的方案;(5)采用计算、证明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6)汇报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该阶段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演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反思所用到的数学概念与规律,探索式教学模式计算公式或应用教学,例如解方程问题、相遇问题等。该模式需要用到的信息技术设备包括多媒体投影设备、计算机、网络等。如果没有网络教学条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头交流讨论。

3 基于互联网的合作式教学模式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篇5

关键词:网络信息计量;网络下载频次;布拉德福定律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0-2307-02

onemethodofanalyseBasedonweb-downloadFrequency

XUJun1,wanGXiao-fang2

(1.instituteofmeasurementandtestofanhui,Hefei230051,China;2.DepartmentofComputer,artilleryacademy,Hefei230031,China)

abstract:thispaperputsforwardonemethodofanalysebasedonweb-downloadfrequency,researchinglawofdistributioninCnKidatabase,throughimageverifying,thispaperpointsoutthatBradfordlawisapplicabletojournalssurveywithsomenewfeatures.

Keywords:webmetrics;web-downloadFrequrncy;Bradfordlaw

信息资源电子化、网络化以及网上文献信息数量激增,促进了网络计量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其次,电子文献信息资料的统计分析及研究成果为该学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随着网上文献信息的日益增长,信息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必然要随之开展到网络领域,这是该学科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研究成果必然会为网络管理的定量化和学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定量依据[1]。

评价科技论文的文献计量学指标有很多,如论文发文数量、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数、自引数、他引数、基金资助论文数、期刊的影响因子、不同排序作者对论文的贡献率、论文的合作人数、论文的参考文献数、论文被下载的次数等等。该文选取其中论文被下载的次数为研究指标,探讨文献计量指标的学术评价功能在网络计量学中的应用。

1数据来源

海量的信息搜索具有一定难度,并且网络信息的组织和描述没有完全规范和统一,因此寻找网络信息计量学的样本很复杂。由于SCi、ei收录的中文期刊数量很少,不能在统计学意义上给出我国期刊的计量指标。为了具有代表性,本文选择CnKi作为统计分析的样本数据,将以“网络信息计量”作为主题词的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

2实证分析

web下载总频次是该期刊上网以来所登载的全部文献在统计当年被下载(包括全文浏览、转存和打印)的总频次。反映了该期刊在网络上的载体影响及被应用的能力。

本文数据选择时间间隔为2005年到2010年,统计这期间“计量技术”专业相关论文信息在数据库中的平均数量。共得到有中文“计量技术”作为主题的学术论文45篇,按照“下载频次”的降序排列,得到表1。本文取不同的分区值对数据进行区域划分,并分析计算,如表1所示。由表1中数据可知有下载频次的论文总数量n=45。全部45篇论文的“下载累计频次”a=R(45)=5292,我们取布拉德福分区数m为6来计算布拉德福常数am(m=8),比较布拉德福图形并探寻其规律[2]。

通过对原始数据按照“网络下载总频次”的递减顺序进行等级排列,当m=6时,共分6个区,同理,按照区域分析法[3],令每个区域文章下载总频次大致相等,计算平均值为a/m=5292/6=882,按照这一平均值计算各区域中的论文累计数nj(j=1,2,…,6),得到区域划分的结果如表2所示。

计算得到均值a(6)=2.06

依据表2的分析结果,当分区数m=6时,布拉德福常数范围为1-4.8,平均值为2.06。可以看出第四区的数目及常数偏大。以上分析表明,网络环境下,用户对信息的利用规律与传统环境下基本一致,数据分布仍具有一定的布拉德福分布特点,但是在网络环境下表现得不明显,并且有新的特点,文献计量指标的学术评价功能在网络计量学中仍适用。

3图像分析

以“nj的自然对数Lnnj”为横轴,以“下载累计数R(nj)”为纵轴,以表2中的数据作曲线图,得到数据分布图形如图1所示。

以“论文累计数nj”为X轴,以“下载次数累计数R(nj)”为Y轴,以表2中的数据作曲线图,如图2所示。

图1m为6时(Lnnj,R(nj))数据分布图形图2m为6时(nj,R(nj))数据分布图形

比较图1与图2中的曲线,可以发现具有相似性,曲线的走向与布拉德福图形一定程度上接近,当然不可能完全一致,结合区域分析、图像分析结果,表明“论文web下载总频次”分布具有一定布拉德福分布特征,可以用来研究网络信息分布规律[3]。

4理论总结

布拉德福定律是由英国著名文献学家B.C.Bradford提出的描述文献分散规律的经验定律。其文字表述为:如果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以递减顺序排列,那么可以把期刊分为专门面对这个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各个区的文章数量相等,此时核心区、相关区,非相关区期刊数量成1:n:n2(n的平方)的关系。是用来描述科技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的,其数学表达式表示的是“期刊载文量累积数”与“期刊累积数(即期刊等级数)”之间的函数关系。但在实际应用中,期刊的载文量常常可以用其它指标来代替。例如,wallace在1986年有关文献分散与老化关系研究中,就以期刊被引次数来代替期刊的载文量,即认为期刊被引用的次数也可以像期刊的载文量一样直观地反映该期刊对于该专业的贡献大小和在专业中的地位[4])。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仿照wallace等人的思路,建立两个基本假设:1)在网络环境下,“期刊的web下载总频次”“反映了该期刊在网络上的载体影响及被应用的能力”,也可以反映该期刊对于该专业的贡献大小和在专业中的地位;2)如果假设①成立,那么“期刊web下载总频次”在期刊中的分布应该服从布拉德福离散分布规律。经以上验证该假设成立。

5结束语

网络计量学基于web和软件计量分析工具,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计量学方法、统计学方法于一体,揭示网络信息的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本文参考了相关的知识和处理方法,对网络信息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本次研究表明,布拉德福定律在网络环境下仍然适用,只是表现形式有所变化。此研究只是冰山一角,网络环境下信息的计量问题研究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洋.期刊web下载总频次的布拉德福分布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6(6):38-42.

[2]赵隽.基于布拉德福定律区域法的学术论文分布研究[J].现代情报,2007(05):26-28.

[3]邱均平.信息计量学的兴起和发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23,1).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篇6

当前,我国中职法律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述课本上面的知识为主,教师常用的法律教学手法是教师按照课本上知识点进行灌输式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但是,这种中职法律教学方式并未达到启迪学生思维的效果,更不用说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维活动了。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法律教师并没有采用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教学,甚至会导致中职学生对法律的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在中职法律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采用更加明确、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中职法律教学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当然,基于信息技术下的多样化教学手段对于改变现存的中职法律教学现状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中职法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没有改变在当前的中职法律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教学方式并没有改变。即使在中职法律教学中会出现部分的引导,也由于过于形式化而未能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指导,也不能达到启发和鼓励学生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不利于中职法律教学中高新技术的实施。因此,在中职法律教学中一定要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

2.2法律教学思维的肤浅性目前,我国中职法律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中职法律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造成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后果:第一,中职学生在解决实际法律案例时,学生只会根据法律题目和问题思考案例,造成学生缺乏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中职学生缺乏足够的抽象思维能力,学生大多只会处理一些比较直观的法律问题,而对那些抽象的法律问题,学生往往不能抓住其本质。

2.3法律教学思维的差异性由于中职学生的法律基础不一样,进而就使得中职学生的法律思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生思维方式的特点也不同。因此,这样就使得学生对同一个法律案例的认识和理解不同,从而使得学生的法律思维不同。然而,中职学生在分析中职法律案例问题时,一般不注意法律思维的差异性问题,进而影响对法律案例的分析。

3信息技术在中职法律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3.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在传统的中职法律教学中,一般都是由教师进行单调的讲课,因而这种授课方法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使得大部分学生对中职法律失去了兴趣。同时,这种授课方式的效率比较低。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并且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下中职法律教学的重要性,因而信息技术在中职法律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然,信息技术在中职法律中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课堂效率低的问题。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3.2有利于优化法律教学课堂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应用到中职法律教学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了中职法律教学的效率。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中职法律教学之中,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地对中职法律知识进行探索,进一步带动中职法律的教学氛围。信息技术在中职法律教学中的应用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中职法律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能优化中职法律教学的课堂,还能促进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3.3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中职法律教学随着信息技术在中职法律教学中的不断应用,信息技术很好地实现了中职法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对于传统的中职法律教学方式而言,由于教学设备的有限性。在中职法律教学的过程中很少能够应用到多媒体等高科技设备,教师只能到黑板上进行讲解,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也不利于提高中职法律教学的效率。然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方面的问题,由于多媒体是以课件的形式进行中职法律知识的讲解的,因而教师可以提前做好课件,这样就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进一步扩大课堂容量,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

4总结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篇7

会计信息化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了传统的会计工作中,然后在日常的会计工作中,通过对当前的相关法律和法规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总结才逐渐形成的,而会计的信息化和标准化能够更准确界定会计活动中的相关事物和概念,有利于保证会计活动的顺利开展,能够帮助企业的决策者更好进行经营决策,使各个行业能够健康发展。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个行业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中也不断竞争,这就要求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完善各项职能决策,促进企业不断实现其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跨级信息化标准体系主要是将会计的信息化和标准化体系理论进行结合,然后经过分析和总结才形成的。建立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主要是为了同时促进会计信息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构建的过程中应当在一系列的会计管理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不断分析和总结,并对大量的案例以及有效的模型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出方案,对每个方案进行分析,最终选择出最佳的方案,从而形成最终相对完整的、比较规范的文件。此外,在构建会计信息标准化体系时,要进行定位,然后确立与之相关的元素和原则,这样能够更好完成该项工作。会计信息化的组成要素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具体化。具体地讲,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能够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化环境涵盖进去,并且涉及相应的软件工程方法和会计信息化的综合支持、控制与评价等。

二、当前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会计行业发展方式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我国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制定起步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导致当前我国很多行业的会计依然按照传统的方式发展,与要求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相差甚远,从而阻碍了跨级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的步伐。特别注意的是我国的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于高新技术的接触很少,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大多采用传统的会计计算方式,这样不仅浪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而且严重阻碍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立。

2.会计信息化的专业人才严重欠缺,导致信息化程度比较低

我国的会计信息的更新速度相对缓慢,很多组织对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意识比较薄弱,尤其是缺乏与之相关的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这是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会计信息化的专业人才是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重要保障,培养既具有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又精通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才成为当前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加快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过程。

3.不健全的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

我国对传统会计的教育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滞后性,这不利于当前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特别注意的是,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对信息的保护力度不够、对信息的掌握也不够全面,更没有健全的法律政策体系来对会计信息数据进行规范,这不仅会使重要的会计数据丢失,而且对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也起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三、我国会计信息化体系构建的措施

1.加强树立会计信息化的意识,大力培养会计信息化的专业人才

会计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因此要不断加强树立会计信息化的意识,大力培育会计信息化的专业人才。会计信息化主要是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通过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了技术,从而为各个行业提供更加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信息化体系的构建一定要有相应的会计信息化的专业人才,使其不仅掌握相应的会计专业基础知识,更要精通各种计算机技术,综合素质都比较强,能够很好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从而推进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进程。

2.不断完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架构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融合;三维目标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7-0057-0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注:本文统称“融合”),根据《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的过程)。这是一个标准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定义,具体融合没有给出更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文件中,只说明了提升工程的三大目标为“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方式的转变,优化课堂教学”。在此定义中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与提升工程的目标相一致。

为了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我通过类比于新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形式给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三维目标”。教学中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知识与技能”好比是一个方向系统,控制着教学前行的方向;“过程与方法”好比操作系统,控制着教学的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好比动力系统,提供着教学目标能够实现的动力。我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总结为如下“三维目标”:①知识与技能:回归本源;②过程与方法:忘掉技术;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个性发展。

知识与技能:回归本源

再好的信息技术,最后的使用者是“人”。实际上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归根结底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的体现。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可能有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应用。教师对技术的使用,不但要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要争做一个“坚持阅读、坚持实践、坚持反思、坚持写作”的教师。坚持了阅读,大脑中就有了东西可以输出和调用;有了实践,定会将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能够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之路走得更好;有了反思,可以促使一个人不断进步,在应用信息技术经历的基础上就会逐渐积累起经验,少走弯路;通过写作,能够让人摆脱“奴役”走向“自由”,让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做得更好。

一位教育者,不管怎么变,都要做一个对学生真诚关怀和爱护、博学并热爱所教科目、用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来讲授课程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应该是深得学生的喜爱;这样的教师,他回归到了教育教学的本源上;这样的教师,他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来“促进人,解放人,发展人”。

教育家顾明远说:“技术并没有改变教育过程的实质,但技术改变了教育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我们应用信息技术到学科课程之中,回归本源是遵循了教育的规律,只是用信息技术来优化了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转变了学习方式,最后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成长。

过程与方法:忘掉技术

我想,如果把信息技术比做一把剑,那么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争取做一个“剑人合一,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包容一切”的教师。因为,应用信息技术的最高境界是“术”而不是“技”,在初学或者逐渐掌握信息技术的阶段,可能应用信息技术的时间会多些,但从信息技术在各阶段中的应用来看,据《教师信息化调研报告》揭示,越到教育的创新阶段,其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少,甚至有的教师可能很少使用信息技术来上课,但他能够把信息技术通过“大道无形”的方式来应用,化有形的信息技术于无形之中。比如,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在对我们进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时,很少讲某项技术的应用,他主要讲这是一个“新时代、新技术、新教育、新人”的社会,激发起大家热爱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来学习和生活。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运用信息技术的最高境界就是“忘掉技术”,但别忘记心中要时时保存一个最重要的对象――学生。“忘掉技术”不是不用信息技术,而是将学生放在第一的位置,以学生为主体来教学;“忘掉技术”也意味着,当不用技术时就坚决不用,因为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而应用工具达到的人文效果才是其目的。

苹果公司产品设计师乔尼说:“为什么我们认为简单就是好的?因为对于一个产品来说,我们喜欢去控制它。规律就是简洁,如果找出复杂中的规律,就易于驾驭产品。简洁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也不是把杂乱无章的东西抹掉,而是挖掘复杂性的深度。要想设计得简单,就必须挖掘得足够深。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准确把握产品的精髓,从而判断哪些不重要的部分是可以拿掉的。”因此,优秀的教育者,他善于把握教学的规律,他已经精确掌握了教学的本质,了解了学生,他会用最少的技术来实现最大化的人的个性发展,而不是用“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技术来显示自己的信息技术实力。

教有法,无定法;技有术,无定术。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好方法,适合自己的技术就是好技术,哪怕再简单的信息技术练到极致也能成为每个教师教育教学的绝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个性发展

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实现“教得幸福,学得快乐,社会满意”的教育目标。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得到个性化学习需要的满足。比如,在传统的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听课是同步的,过后想再听一次就不可能了。有了信息技术以后,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多次、反复观看网络上的学习视频,并且网络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推送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数字学习资源,这样的网络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实践的过程之中,教师应顺从人类的特征――发于自然;利用环境根据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帮助学生辨识环境和设计行为――顺乎自然;使之形成良好的稳定的行为特征,在未来社会生活中能兑现潜能奉献社会,自由、健康、快乐地生活――成在自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和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能更好地“自我学习,自我成长”。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之后,学生更容易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每个人的个性更容易得到张扬,众多的个性聚集在一起,就有了丰富的教育世界。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我相信,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就是学生的幸福之源。

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有这样的阐述:“切实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深入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变革教育理念,创新教学与学习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说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融合所产生的力量必将中国教育改革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把握住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三维目标,有益于关注人、服务人、解放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才会真正走向春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S].2004-12-25.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篇9

 【关键词】:电子政务,技术标准,安全保障体系引言

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就是不断创造和利用科学技术的历史,随着以全球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步人一个崭新的网络时代。20世纪9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的兴起,一场新的信息化浪潮迅速席卷全球。这场新的信息革命就是以数字化多媒体集成和互联网络等技术综合而成的第二次信息化浪潮,网络技术是其主要标志。电子政务就是在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政府管理的改革。

而今,电子政务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我国电子政务在经历了办公自动化(oa)工程、三金工程、政府上网工程三个阶段的重点建设后,已从雏形期开始步人成熟,“电子政务”不仅被学者、媒体所接受,而且将最终达到政府政务运作流程上的无缝集成和结合。

 1、电子政务的含义在我国“电子政务”有许多不同的表达,如“电子政务”“电子政府”“政府上网”“政府信息化”“网络政府”“政府办公自动化”等等,均从不同的方面对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由于电子政务的发展还不成熟.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侯卫真、于丽娟在其编写的《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管理》一书中认为,“电子政务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简捷、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1]姬泊在其撰写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建设对策探讨”一文中指出,“所谓电子政务,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运作方式的优化重组和有效改造,构建精简、高效、廉洁的服务型的现代化政府,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透明的管理和服务。”[2]田景熙、洪琢在其所著的《电子政务系统规划与设计》一书中认为,“电子政务是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办公、行政和公众服务的一种方式。”[3]杨雷所著的《电子政务效益的经济分析与评价》一书中认为,“电子政务是政府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职能、调整结构、形成规范的运作流程,成为高效、透明、廉洁、低成本政府,通过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把这种改革的成果固化下来而形成新的行政管理和服务系统。”[4]盛辉、成良斌在其撰写的“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分析”一文中指出,“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进行办公、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种管理方式。”[5]以上文献对“电子政务”这一概念理解的侧重点不尽相同,但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电子政务不仅仅只是把现有的业务、办事流程、公共信息搬上网,而是先要对传统政务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第二,电子政务应用范围涉及三个方面: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社会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第三,电子政务是电子信息与网络技术与政务活动的结合;第四,电子政务的目标是建立高效、透明、廉洁、低成本的政府。

2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

(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根据《第十九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6]: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我国共建成各类网站843,000个,上网计算机总数5940万台,上网用户总人数13700万人,我国域名总数(包括我国国家顶级域名cn和com,net,org等通用顶级域名)为4,109,020个。虽然我国信息化基础设施总数很大,增长速度较,但互联网络的普及程度目前还很低,发展空间仍然非常大。

 (2)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站建设已初步完成。根据《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12月31,我国cn下注册的域名数为1,803,393个。与2005年同期调查的1096924个相比增长了164.4%。我国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在cn下注册域名数增长势头强劲,不同部门局域网已搭建完成。

 (3)政府部门内部的信息化和资源共享使办公效率大幅提高。许多地方政府,如上海,深圳、天津等沿海城市都提出以电子政务为核心内容的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计划。

 (4)政府网站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加强,双向互动性有所提高。根据《2004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显示[7]:在信息服务提供方面,大多数的政府网站提供“政府职能”,“业务介绍”“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政府新闻”。政府网站提供最多的交互性服务有“政府信箱”“留言板”“投诉,举报/信访”“民意调查,意见征集”等。

2.2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1)电子政务的认识上还存在误区。一是把电子政务仅仅当作政府部门的计算机化,把工作与电子政务割裂开来,不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政府业务流程的整合,而是用计算机系统去模仿传统的手工政务处理模式,结果很多政府部门的计算机设备成为高级打字工具,或者成为一种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二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于政府上网,以为把政府的一些政策、法规和条例搬上网络就万事大吉,没有把传统的政务工具和网络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三是部分政府公务员担心发展电子政务会对自身的既得利益构成威胁,对电子政务有抵触、消极情绪;四是由于长期以来不少政府机关已经形成了较为严重的官僚主义思想与作风,对公文旅行、文山会海等现象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2)电子政务发展缺乏整体性规划和统一性标准。由于我国电子政务是在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零散进行的,条块分割较为严重,缺乏统一规划,使得大部分建成的电子政务系统模式不统一,彼此之间很难实现互联、互通、互利用、互操作。一味追求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缺乏统一标准是主要原因。目前,跨部门、跨地区对数据互联共享的需求已十分迫切,电子政务标准化已成焦点问题。

 (3)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未到位。由于我国现行的政府机构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确立起来的,曾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管理运作,尽管现在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但计划经济体制的烙印还随处可见,如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叠严重,审批过多,政府工作缺乏严格的程序,行政流程不合理,透明度低,暗箱操作严重,政府决策科学性差,对政府行为缺乏监督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与电子政务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而要杜绝这些行为,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办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迅速实现电子政务所要求的“一站式”“一体化”服务还确实存在很大的困难。

  (4)电子政务系统存在安全问题。电子政务的安全要求与电子政务平台的开放性要求成为电子政务实施过程巾最难以平衡的一对矛盾。要把握安全与开放的平衡,一方面要把握住哪些信息是政府机密,哪些是开放的;另一方面,在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过程巾要摆脱“安全绝对化”倾向,采取科学评估、科学管理的安全系统平衡这一矛盾。

 (5)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落后。相关法律法规配套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成功的重要保障。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必然涉及到一系列法律问题,主要包括:涉及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如信息公开法;涉及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如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法;涉及商业交易的法律,如网络交易法、商业秘密保护法;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如专利法、著作权法、商标法等;涉及信息安全的法律,如信息安全服务法等。就目前来说,我国加快电子政务的法制化建设内容是建设与政府信息化相关的基础法律,如政府信息公开法,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法。同时,调整一些已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法律,如行政法、著作权法、专利法、刑法等。

 (6)重技术轻政务现象严重。经过调查表明,我国城市政府网站在内容和服务上的广度和深度发展较为迅速,能提供相对充实的信息和服务,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政府网站的充实性指数达到58%。这个调查数据也暗示,现阶段这些网站重视得更多的往往是一些信息量的累积。网站的时效性指数为37%。这表明我国城市政府网站已基本实现了稳定的更新和反馈。尤其是新闻类栏目,其更新速度已令人非常满意。但这些网站在其他服务中表现出来的对客户的反馈周期,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让人难以忍受。网站的艺术性相对较好,指数为43%。

 (7)缺乏专业的电子政务建设人才。电子政务在我国已经开展了5年多的时间,但时至今日,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请一些专业的网络公司进行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后,长期请网络公司人员驻守,一旦网络公司人员离开电子政务系统运转就受到影响,有的地区在市、区级政府部门均实施了电子政务的前提下,真正的电子政务人才屈指可数,个别部门甚至没有一个人懂得操作电脑,在这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电子政务系统其运作情况可想而知。

 3、建好我国电子政务应采取的对策

 3.1转变观念并提高认识创造有利于电子政务发展的良好环境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对此有正确的认识。首先要求从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开始。因为电子政务的实施必然会牵涉到政府各相关部门的既得利益,如果没有主要领导的支持和参与,电子政务的发展势必会流于形式。其次要求广大政府公务员真正树立起“执政为民”的思想,认识到电子政务是贯彻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途径与方法,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体现。再次要求政府各相关部门进行“系统思考”,克服本位主义思想,从整体利益出发,顾全大局,使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3.2制定发展规划并建立统一技术标准标准化是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的提。目前,必须重点建立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我国政府办公特点并与罔际标准兼容的电子政务标准,制定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组织建立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系统,编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修订和制定急需的标准实行方式,构建标准符合性检测机制和实施机制,完善标准咨询与服务体系。

 3.3加大行政改革并创新政府管理实施电子政务,将使原有的行政方式转换到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它需要业务模式做较大的调整,需要优化和扩展行政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将信息技术在政府机构的应用从简单地取代手工劳动提高到工作方式优化的新层次。更重要的是需要与企业、团体、民众、社会服务机构等众多的网上客体协调。所以,政府要在未来社会中提升管理的权威和效率,要在国与国竞争中取得优势并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如何适应新的行政环境,调整行政组织,转变行政方法,进行行政改革。

 3.4建立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保障体系建立我围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电子政务信任体系,加强关键性安全技术产品的研究开发;建立应急支援和数据灾难备份基础设施。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对政府信息网络的建没、管理、维护、内容和形式的规范进行必要的规定和约束。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产品国产化水平,减少对国外信息技术的依赖。为此,要迅速健全信息安全保护的组织机制。

 3.5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电子政务的立法工作法律是我国电子政务规范、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它已从影响、配合向基础转化,成为了电子政务的基石。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电子政务,其中包括规范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公文、电子信息、电子证件等各项业务的开展.维护电子政务的法律效力.已刻不容缓。

 3.6加强电子政务的人性化与动态交互功能使之更贴近公众我国在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的时候.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例如加拿大,其政府所有的网上服务,都是在对用户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推出的,以充分满足公民的需求和期望。我们也应该注意进一步加强对群众各方面要求的了解,以此为根据来制定工作流程,重视政务网站的人性化设计,在服务的便利性上下功夫,把方便群众、满足群众多种多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3.7建设一支能适应电子政务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公务员队伍电子政务对国家公务员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知识存、应用技能都提出了严峻挑战。政府阚络化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公务员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加强以复合型人才为标准的国家公务员知识更新、电子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国家公务员的综合素质是实现电子政务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政府应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办法,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侯卫真,于丽娟.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姬泊.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建设对策探讨。宿州学院学报,2005(2):104—105

[3]田景熙,洪琢.电子政务系统规划与设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4]杨雷.电子政务效益的经济分析与评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盛辉,成良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分析。科技管理研院,2004(5):l8-l9

法律与信息技术总结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129-02

1引言

目前,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已经十分频繁,其中尤其是以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最多。然而从实践经验上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层次仍然较为低下,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只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一些简单的教学,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补助工具阶段,而未能上升到更高的应用层次。正由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二者之间的整合程度较低,致使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出来。为此,有必要针对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原则及模式进行探究,促使二者整合教学尽可能实现有效化、高效化。

2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

在对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之前,要先把握两者之间的整合原则。笔者通过对自身教学实际经验的总结中得出,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原则应该有以下三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性原则所谓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指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有机地融合到课程教学之中,以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一种方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二者整合需循序渐进,依照一定的操作步骤和规定才有可能达到,并非一蹴而就。也就是说,二者整合需遵循一定的原则。数学教师在推进二者整合时,可按照以下两个步骤有序地推进。

1)开展以小学数学课程知识为中心的封闭式整合。在此阶段中,信息技术一般是充当教学工具的作用,起到辅助教学演示和促进教学交流的作用。

2)开展以教学资源为中心的开放式整合。这一阶段,信息技术不再是充当教学辅助工具,而是成为认知工具,通过将数学学科资源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进一步实现资源深化,进而提升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深度。

与小学数学教学特点相符合的原则众所周知,数学学科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也是重要的工具性学科。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践中,既要进行数学基础知识、基础概念的教学,又要进行数学知识应用及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等的教学。结合这一要求,则可以窥探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要符合小学数学教学特点,以此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等的培养。为此,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时,应当立足于数学课程教学核心概念、学生思维方法及能力等的培养,从学科教学实际出发,对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与运用,以此来促使学生培养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践教学原则无论是对于数学也好,其他学科也罢,教学的主要基石和最终目的都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只有切合实践且成功运用到实践之中的数学教学模式,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价值,才能够经受得住实践的检验,才能够促使课程教学不断完善。对此,基于这一原则,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之中,方能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大致归纳为获得式、探究式以及基于互联网基础的合作式这三种教学模式。

获得式模式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获得式教学模式主要适用于对数学相关概念的归纳,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更为简单、直观,易于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从而在脑海中形成正确的概念思维,并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获得式教学模式的创建主要遵循以下七个步骤进行。

1)教师要先明确数学课堂教学目的,利用信息技术独特的图文、声音、影像等要素进行情境创设、课堂导入等活动,进而激发学生形成对数学概念的假设与检验。

2)借助现代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将数学概念运用充分的数学案例进行解析和阐释,引导学生进行分类与归纳。

3)提出概念假设,要求学生对所列举的案例进行命名。

4)二次呈现概念相关的案例。

5)进行归纳总结,并成功形成概念,包括对概念本身属性的掌握及概念的规范性表述。

6)理解巩固,应用概念。

7)归纳反思,对概念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归纳和反思,并以此作为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等能力的重要途径。

总体而言,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获得式教学模式中,其对信息技术的总要求较低,只要具备了计算机和投影设备便足以实现。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采取获得式整合教学模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之前,要准备好充足的数学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材料等,以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探究式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运用于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开展讨论与研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规律等的理解,并成功运用其来解决数学教学实际问题,同时培养起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规律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等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创建步骤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

1)明确课堂要讨论和探究的问题。利用多媒体设备等信息技术对探究的问题进行情境创设,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建立起对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等的兴趣。

2)针对问题进行分析。选取解决问题时需要用到的数学概念和规律,并对问题的条件和要求进行有机提取。

3)分组合作,讨论探究。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假设、探究,同时猜想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4)方案共享,评价筛选。教师将小组合作讨论的成果共享给全班学生,集全班之力,对成果、方案进行评价、论证,并筛选出最佳方案、最优成果。

5)利用信息技术对成果进行验证。

6)总结汇报并反思。

在该阶段,教师通常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设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解决过程演示和解决方案的梳理,并且在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所涉及的数学概念、数学规律、探究式教学模式计算公式等进行反思。探究式教学模式对解决数学经典概念和知识等非常有效,如经典的方程问题、相遇问题等,就可以利用此模式进行教学。在创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探究式教学时,需要具备的基础条件是具备较为完善的信息技术设备,诸如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多媒体投影仪等。若学校未能具备这些设备条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

基于互联网的合作式教学模式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合作式教学模式也为小学数学教学优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互联网基础的小学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合作式整合教学,需依托生活实际这一“土壤”,因为不仅是小学数学知识的来源,还是信息技术的应用目的,都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都是为了满足解决生活实际的需要。故而,创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合作式教学,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出发,以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为目的,围绕生活实际,以生活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和规律。该模式的实施也有七步。

1)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导入,并提出问题。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视频、动画、文本、音频等多媒体信息,将其引入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课堂,创设出符合课堂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积极地挖掘、探索和发现情境中所设置的数学问题,开启合作式课堂教学第一步。

2)问题分析,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向。在这一步骤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结题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的条件,引导他们对这些条件进行分析,梳理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和规律,并最终真正确定。

3)分组合作进行信息查找,引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网址、信息记录表等查找所需信息,为之后的合作互动开展铺好资源。

4)交流各自信息。这一步骤是合作式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重中之重。教师在学生小组查找好信息之后,就需要引导他们开展小组讨论、互相交流,通过沟通与交流,来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

5)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证明。在此步骤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数据结果的验证,并从不同的解题方案中评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6)汇报成果。当小组意见达成共同认识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各自的小组分别汇报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

7)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对过程进行反思。基于互联网的合作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能熟练使用互联网工具以及word、powerpoint等文字处理工具。

4结论

综上所述,在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进行整合时,既需要把握好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三个原则,又需要基于三个原则创建出获得式、探究式以及合作式等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二者整合的实现。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应用是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一种颠覆和创新,不仅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而且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方法。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的今天,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进行整合教学必然是大势所趋,对小学数学课程创新教学以及促m教学改革深化等方面,必定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11(8):46-49.

[2]苗逢春.解析信息技术整合于中小学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及其实施途径[J].电化教育研究,2003(6):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