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信息技术总结与体会十篇信息技术总结与体会十篇

信息技术总结与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05:28

信息技术总结与体会篇1

关键词:信息化;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

abstract:Urbanizationandsuburbanizationprocesseshavebeendeeplyinfluencedbyinformationtechnology,especiallyinternettechnology.anditsinfluencesonurbanfunctionandspecialstructurehavebeenwidelydiscussedbysocialscholars,architectures,urbangeographers,andsoon.inourcountry,theinformationtechnologyhasbeengreatlyimproved,buttheresearchonurbanmasterplanningininformationerahasbeenlimitedonverynarrowfield.thispaperdiscussestheproblemsurbanmasterplanningfacedininformationera,italsodiscussestheinternetinfluencesonurbanfunctiondesign,urbanspace,urbanfunctiondevelopmentandurbanindustrialstructure.Basedonaboveanalysis,italsoputsforwardsomeideasonurbanmasterplanningininformationera:reformingurbanfunctiondesignprinciple,combinationofthemasterplanningandthesocialeconomicdevelopment,reformingmasterplanningeconomicindexsystemandutilizinginformationtechnologytoimproveefficiencyofmasterurbanplanning.

Keywords:information,urbanmasterplanning,urbanspace

中图分类号:tU98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6)01-0038-03

收稿日期:2005-11-30

作者简介:赵小艳(1979-),女,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化工程中心,数字城市与规划设计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1引言

在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信息及其网络已渗透到城市生产、生活、交通和游憩等各个领域中。工业经济时代的城市功能和结构,在进入信息时代后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面对与以往大不相同的信息化城市,有关城市的所有理论和实践成果都需要重新研究和论证。信息化带来的城市功能和结构的变化、城市空间和城市职能的变化直接反映在城市的土地使用模式上,而土地利用规划是总体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信息化影响下,传统城市总体规划出现了滞后反应,同时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2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滞后响应

我国城市规划发展时间短,发展过程曲折,面对信息化背景下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形势,城市总体规划显得不够适应,总体规划被突破、被改变、被违反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市场行为的作用下显得十分软弱。总体规划的滞后和被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于社会经济政治的研究不够

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社会经济的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城市空间资源的宏观调控手段,是为城市的社会经济服务的,因此必须进行城市社会经济的研究,认清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科学性。但是,目前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单位还是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路和做法,主要完成各城市和区域的建设性物质规划,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政策性调控规划等非建设性规划层面关注却很少,造成“软”规划和“硬”规划的相互脱节,表现为城市规划滞后,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

(2)规划内容对于信息社会的被动响应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席卷而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经济的命运(曼纽尔・卡斯特,2001)。由信息化产生的社会生活的变化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已有所体现。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仍然沿用上世纪90年代初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很多方面都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而信息化社会的内容并没有过多的涉及。信息网络建设、信息产业等相关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总体规划不能不对这些内容反映并进行指导性控制。因此,城市总体规划不仅要适应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要求,而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也应该有前瞻性的研究。

(3)规划编制技术方法落后

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城市总体规划所获取的基础资料和编制成果大都以图纸或文件资料的形式保存,信息存储、流通方式以及信息处理都很不方便,造成总体规划编制周期长、可变更性差等问题。目前总体规划应用计算机辅助涉及已较普遍,工作图和成果图均可在计算机内编辑完成。但信息技术的应用并未进入规划中海量数据、复杂图形管理及分析、信息综合以及辅助等更深层次。信息化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借它山之石,来解决目前面临的技术问题。

3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面临的挑战

3.1信息化对城市功能布局的影响

信息化背景下,由于城市工业布局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大大降低,城市的工业、居住功能布局不再有严格的分区界限。城市中心区将不再是单一的商业功能,而是各种信息最集中的地方,集娱乐办公商业于一体的综合功能区。信息化城市功能布局更多地表现一种空间上的流动,各种城市功能相互融合,将不再有严格的分区界限,而是逐渐呈现一种网络化的布局结构。

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工业企业不必位于城市内部就可以获得所需的信息,城市的工业功能布局呈现向地租较低的郊区扩散。与工业功能紧密相关的城市居住功能也相应地呈现一种边缘化的趋势。此外,随着信息网络、交通网络的迅速发展,城市的功能布局已不仅仅局限在城市内部,而着眼于更大的区域范围。

3.2信息化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城市的功能变化不可避免地引起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变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已经对城市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城市出现了新的空间类型:

a、远程办公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呼啸而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适应新经济时代的生存环境,纷纷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开始呈现办公分散化的趋势。一方面,更多企业走上国际化道路,分支机构、合作伙伴遍布全球,不同地区、不同时区的大量业务往来,使异地办公方式大行其道;另一方面,为了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办公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让一部分员工在家办公。据统计,在美国工作人口的16%――19%是在家中远程办公。

b、远程购物

信息化对传统的零售业和批发业场所产生巨大的冲击。首先是信息化的销售方式,越来越依托于电话、邮政、网络等信息流通媒体进行;其次是虚拟商场,只需要一台能够连上互联网的计算机,就能够向顾客提供远距离、低成本的访问和购买机会。远程购物是指消费者不必亲自到商场购物,而是通过互联网挑选商品,通过远程信息系统订购、使用电子银行完成交易的过程。随着远程购物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传统的商业空间将不再仅仅是购物的场所,而是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综合空间。

c、网上娱乐

信息时代,娱乐方式的电子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收听、下载音乐,观看电视、电影和演出,获取各种娱乐信息,浏览虚拟图书馆,参观虚拟博物馆,参与网络游戏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情景也将成为人们娱乐消费的主要方式,“动感电影”、“太空飞船”等新奇情景娱乐方式正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d、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时代,城市的社会化服务除了大型的医疗、教育设施以外,更多的是以信息网络为支持的社会服务体系,通过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使城市的服务体系,部分进入电子空间,服务的质量、水平、多样化及灵活性大大提高。

e、新的工业空间

在信息时代,创新能力的增强和信息产业的增长对城市工业空间有巨大的冲击。创新功能的集中,创造了一系列新的与全球市场相连的工业空间,涉及到的领域有电子和远程通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核技术、医学技术、环境技术等。在这些新的工业空间中,“高科技信息产业园区”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3.3信息化对城市职能的影响

由于信息技术的复合和强化作用,城市内部各种职能扩展到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甚至转移到网络虚拟空间中。具体表现在某些城市职能(如制造业、传统服务业)向郊区、城市边缘区和次级城市中心扩散,或扩散到城市间的职能分工协作。而另外一些职能部门,主要是生产服务部门,如大公司的总部、金融、信息、保险、广告、传播、咨询等则不断向中心城市、特大城市集中。城市的职能由传统工业生产中心转向服务、居住为主,集金融、贸易、科技创新、文化为一体的多元化城市中心。

3.4信息化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

城市职能的变化直接体现在城市的产业结构上。根据西方工业化进程,可以看出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使英国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方面出现新的发展进程,即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则保持上升势头;近几十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工业不太景气,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却不断地显示出生机和活力,信息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6]。根据近几年城市的发展变化,一些学者研究指出,在信息化技术影响下,我国城市产业结构也呈现类似的发展趋势,即一产、二产比例将下降,三产比例则显著上升。而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房地产、政府和其它服务则呈显著增长趋势。

4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反思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化对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定历史背景下延续下来的城市规划体制和方法在面对研究客体发生巨大变化时,显示出了不适应和力不从心。所以,有必要对当前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观念、方法和内容进行探索和创新。

4.1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原则的变革

即变革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则。目前我国城市总体规划是在预测的人口规模基础上,按照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并以此为依据,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布局。信息化背景下,城市的工业空间、居住空间呈现一种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趋势,城市不断向网络化方向发展。建立在功能分区基础上的城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原则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4.2加强总体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总体规划作为城市空间资源的宏观调控手段,是为城市的社会经济服务,因此必须进行城市社会经济的研究,认清经济发展的规律及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保证其科学性。

在信息化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城市规划需要发挥对经济空间产业布局的协调作用,培养与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网络时代的CBD作为城市增长级的作用正在受到挑战。信息时代的城市规划应分析信息产业,寻求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级,如电子信息港和信息特区等新兴产业。电子信息港是通过信息基础设施集中连接高新技术园区,为中小企业提供廉价的信息服务,使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竞争力[1]。城市总体规划只有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才能不断地适应经济的发展,形成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4.3改革城市总体规划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目前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必须提供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总体规划用地汇总表,城市建设用地以国标对9大类建设用地的比重及人均指标规定作为规划一般性的技术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

信息化背景下,随着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发展以及信息产业的兴起,任何城市都可以凭借信息、交通网络参与区外经济、社会交流,引进产业,吸引人口居住。而在城市密集区,城市之间的相互通勤、相互分工更加突出。现代城市各功能之间以及城市与城市之间是相互渗透的,其参与区域分工的产业基地很难通过自我进行平衡,如跨国企业生产基地的进入是无法用人均工业用地指标来进行控制的。企图在城市内部的土地使用结构的平衡在信息化背景下是难以合理实现,难以符合规范要求的比例结构。

信息化引起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城市向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转换,产业用地规模受资金投入与技术投入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技术带来的生产设备自动化的发展使企业的职工人数大大减少,使新兴制造业基地的指标超出了传统城市土地使用结构的框框。同时企业内部逐渐出现分散化,其服务功能与生产功能逐步分离,企业研发、物流中转等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各类新兴产业用地不断增加,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增多,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

居住、生产、游憩和交通等城市功能的实现往往要以空间或土地为依托。但信息时代实现了电子购物、电子金融、电子娱乐、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使这些功能的实现方式部分虚拟化,即与传统的商场、银行、学校和医院相比,这些城市功能的实现不再完全依托于空间或土地,或者说,对空间和土地的依赖性大大降低,而且,城市交通功能的实现也开始部分虚拟化,大量城市活动的完成不再完全通过轮子,互联网络将承担和替代部分现有交通网络的运输功能[6]。上述功能的虚拟化将导致对城市土地需求量的减少,城市的土地结构需要进行变更。

此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居家办公”越来越普遍,加上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展,城市居民在选择居住地时,考虑更多的是居住环境的影响。而低密度、环境优美的郊区往往成为人们的首选。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多处住宅也逐渐流行。这些都使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呈现逐步发展的态势。

4.4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总体规划设计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步发展,如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虚拟现实(VR)和网络协作等技术的具体运用,可以实现现状基础资料的快速获取、三维动画模拟、空间信息的快速分析等功能。将这些技术应用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中,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而且可以实现公众参与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总体规划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KtCHinRm.towardsgeographiesofcyberspace[J].progressinHumanGeography,1998,22(3):385-406.

[2]李和平,严爱琼.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24(4).

[3]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第一版.夏铸九,王志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6月.

[4]年福华,姚士谋.信息化与城市空间发展趋势.世界地理研究,2002,11(1).

[5]孙斌栋.信息化与城市总体规划.上海综合经济,1999(3).

[6]王飞虎.信息化影响下的城市及城市设计初探[m].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2.

[7]威廉・J・米切尔.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第一版.吴启迪,乔非,俞晓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

[8]谢守红,汪明峰.信息时代的城市空间组织演变.山西师大学报,2005,32(1).

信息技术总结与体会篇2

【关键词】电子课本;电子书包;信息技术学科

【中图分类号】G436【文献标示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1-0047-04

目前全国许多地区都在积极探索电子书包的应用,上海虹口区的基础教育电子书包计划、广东佛山南海区的智能课堂等项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英特尔、联想、戴尔等信息技术公司也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一系列电子书包应用的实践和探索,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保加利亚等国家的电子书包探索研究也正如火如荼。电子书包推进的关键之一就是电子课本的建设,如果各学科的电子课本没有建设好,电子书包在课堂中的应用就无法常态化,所谓的电子书包推进只能作为一种探索与试验,无法真正意义上全面推进。因此,电子课本的建设是一个亟需研究的问题。信息技术学科也在积极开展电子书包的应用,本文围绕该学科电子课本的建设展开论述。

电子书包与电子课本

电子书包实际上构建了一种数字化的学习环境,由“学习内容”、“移动终端”和“服务平台”三部分构成。基于这种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其中“学习内容”指优质的数字化教学与学习资源,具体包括电子课本、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读物、多媒体素材、作业等。其中电子课本最为重要,它是电子书包顺利推进的关键。

黎加厚教授指出,推进电子书包应用的第一步就是,将学生要看的书变成“电子书”。但目前已有的电子课本多是“纸质课本的翻版”,并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的电子课本呢?电子课本应该是以现行的课程标准为内容依据,以先进的教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以科学直观的视、音、图、文等多媒体形式实现学习内容的数字化和交互功能的智能化,多角度、多维度地呈现学习内容,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电子课本设计的总体思路

电子课本的设计应该以先进的教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内容依据,采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有机整合,最终以视、音、图、文等形式电子化地呈现出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方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即电子课本不仅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编排,更应该是体现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的物化载体。

1.电子课本设计的理论基础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学科要着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让学生了解信息化社会中的行为规范等。其中,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信息素养的关键能力。首要教学原理强调“面向完整任务、聚焦解决问题”,与这一关键能力十分吻合,因此,我们选择首要教学原理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电子课本建设的理论基础。

首要教学原理又称为五星教学模式,是由美国教学设计专家梅里尔教授于2002年首先提出的,具体包括五项基本原则。

(1)当教学内容在联系现实世界问题的情境中加以呈现且学生介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2)当教学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相关经验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3)当教学展示论证了要学习的东西,而非仅仅告知学生相关的信息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4)当教学中要求学生尝试运用刚理解的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5)当教学中学生受到鼓励将新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或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根据首要教学原理,电子课本设计应该围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展开,在讲述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设计合理的主题活动,使学生面向任务,聚焦问题的解决。学生使用电子课本进行学习的过程具体体现为:通过构建知识点的逻辑结构图以及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已有信息技术相关经验来激活原有认知;通过展示作品样例的制作过程以及提供系列相关“帮助”来展示论证新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通过进行适当的小练习以及开展自主实践活动,尝试应用新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解决新的问题;通过作品交流与展示以及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质疑、辨析,来促进新学习知识的融会贯通。

2.电子课本的技术特性

电子课本一般以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为载体,平板电脑强大的多媒体呈现及人机交互功能,使得电子课本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有着纸质课本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呈现、多种形式的人机交互、多个教学内容的关联。在保证教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强课本的阅读性。

多媒体性。电子课本不应该只是传统课本的数字化翻版,而是应该突破纸质课本只有静态文字或图片的限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多样化的呈现手段,采取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多层次地动态呈现学习内容,加强学习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交互性。交互性是电子课本最突出的特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将电子课本的某些知识用人机互动的形式予以呈现,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电子课本目前主要以平板电脑为载体,平板电脑的多点触控屏幕技术革新了传统电脑的操作方式,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操作体验,用户的手指在屏幕上跳跃、滑动,便完成了对电脑的操作。平板电脑还可以通过声音输入或者视频输入实现人机交互。因此,电子课本应该充分设计交互功能,让学生通过交互更好地体验相关内容,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关联性。传统课本的知识和信息基本是按线性结构来排列的,而电子课本可以全面实现教学内容和素材的超链接,因此,各个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设计学习目标、过程、评价及资源等链接,按照网状结构组织学习内容。这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便于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个性化的学习,适合目前倡导的探究性学习。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电子课本的内容设计与开发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多采用项目式主题活动的形式编写,以完成具体任务为主线,将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隐含在任务解决过程中。这种体例设计虽然能让学生在任务中应用技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忽视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学生难以提炼信息技术知识点,难以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更难以形成知识基础。

电子课本呈现出来的结果应该是“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即电子课本不仅应该完成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编排,更应该作为课程教与学活动过程的物化载体;不仅应该包含学科的相关知识,还应该将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学策略嵌入其中;不仅应该考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考虑帮助学生提炼学科的知识体系。因此,电子课本一方面应该根据各个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科学的阐述,另一方面应该设计各种主题活动,将知识与技能融入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完整任务中。从体例上来说,设计电子课本可以将信息技术每一个模块的学习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系统阐述,第二部分是主题活动的设计。

1.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

这部分应尽量设计交互软件、序列图、动画、文字、图片等多媒体形式,系统呈现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使用动画来呈现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原理。信息技术的某些知识和原理是比较复杂深奥的,如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因特网和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难以用比较简短的话语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楚,但学生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简单了解。我们可借鉴国外电子书“ourchoice”中以交互动画形式呈现风能发电原理的方法,将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利用动画或交互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感知和理解。

通过视频来演示信息技术相关操作。信息技术学科涉及许多技能的操作,在撰写课本时相关技能的表述是比较烦琐的。纸质课本一般通过操作界面截图加上文字标注和文字说明的形式来表达,占据课本比较大的篇幅,学生看起来也比较困难。在电子课本中如果使用视频,操作步骤会更加清晰,操作过程会更加详细。

设计游戏来巩固信息技术相关技能。除了特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外,一款较好的教学游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任务分析能力和系统规划能力、允许学生进行不同角色体验、开展实验等,还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学完新知识之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再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操练所学的技能,在锻炼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能提示学生这些知识和技能适用的场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枯燥无味的练习变得趣味十足,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主题活动

按照首要教学原理的理论,主题活动可分成“活动情境和任务”、“活动和任务分析”、“方法与步骤”、“总结与点拨”四个组成部分来设计。

活动情境和任务。德国一位学者对情境有过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是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对于知识,犹如汤对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中,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信息技术学科电子课本的主题活动应该设计与活动相关的情境,在情境中明确具体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需要完成的任务。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创设“虚拟化场景”,或者利用视频技术呈现“现实情境”,甚至利用“增强性虚拟现实”技术来创设虚实结合的活动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快地理解任务。

活动和任务分析。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其中对学生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重要内容。体现在教材中,对任务或者问题的分析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而这往往是目前信息技术教材比较欠缺的,导致教师在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时也往往忽略组织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

在电子课本的设计中,要充分发挥电子课本移动终端载体的特点,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能直接在电子课本中对有关任务进行书面的讨论与交流。活动分析应该主要围绕完成活动任务的思路来设计,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同时通过“流程图”来呈现完成活动的思路。此外,还要分析活动涉及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可以设计活动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的逻辑结构图,新的知识与技能、学过的知识与技能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分别表示。另外,如果活动的任务是需要制作作品的,那么在电子课本中可以呈现作品的样张,通过交互的形式让学生针对活动的成果(样张)进行交互,具体表现为手指触摸到样张的内容,会突出显示或通过其他效果显示,并罗列出完成该内容需用到的知识与技能。

方法与步骤。方法与步骤环节应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样张制作过程的主要步骤,即样张制作过程的展示。以主要几块内容的完成过程演示,不涉及具体细节的操作,通过“声音+动画演示(或操作录屏)+文字显示”的形式,其中文字主要采取粗线条形式,提纲挈领地表示完成完整样张需要的主要内容与步骤。二是样张制作过程的互动演示,可以通过交互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活动成果(样张)的制作过程,如手指触摸点击各块内容,可弹出视频或其他交互内容,介绍样张的操作过程,即类似提供系列相关的“帮助”(提供具体细节技能的操作帮助)。

总结与点拨。“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描凤,重在点睛。”总结与点拨也是电子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结,学生巩固所学,将所学知识形成一定的体系和框架。通过点拨,可以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应用,拓展学生视野,激起学生不断学习的欲望。在电子课本中,总结与点拨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对任务完成过程或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总结,尤其对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所起的作用进行点拨。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或简单图示的形式进行,这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二是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与点拨。用简单的文字、图片或动画对主题活动中所涉及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原理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总结,用文字或图片序列的形式对所学的技能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和点拨,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三是对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性应用和拓展性学习的点拨。即除了解决本活动中所涉及的任务外,所学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应用于哪些情境、解决哪些问题以及学生还可以在课外自己去探索和学习哪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电子书包的教育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各个学科电子课本的建设也成为电子书包进课堂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电子课本的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学科电子课本建设的总体思路及体例,即基于一定的教学理论(如首要教学原理),按照课程标准(如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如增强现实技术、数字化游戏技术、视频技术等),来呈现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主题学习活动)。关于电子课本中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点的选择、主题活动的设计、技术实现形式以及课堂应用形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单位: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参考文献

merrill,m.D.Firstprinciplesofinstruction[J].educationaltechnologyResearchandDevelopment,2002,50(3),43-59.

肖焕之.信息技术教材离经典有多远[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9):87-88.

吴永和,祝智庭等.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3).

胡卫星,张婷.电子书包的系统构建与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

顾小清,傅伟等.连接阅读与学习:电子课本的信息模型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3.

信息技术总结与体会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基本原则

随着西藏教学信息化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要在教学中发挥最优效果,就必须与所授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根据学科教学和教学对象需求,恰当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才能优化教学效果。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学习活动中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以更好地完成课程学习目标。我认为,在西藏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应立足西藏实际,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运用恰当的教育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

现代学习理论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每一种理论都有其适合西藏特点的正确性,然而,当推及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时却没有一种理论显示出普遍的合理性。在西藏,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现代化教学条件有限。因此,必须运用恰当的教育理论指导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认知主义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控制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上。行为主义能促进对需要机械地记忆知识或具有操练和训练教学目标的学习。建构主义提倡给学生提供建构理解所需要的环境和广阔的建构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式地学习。www.133229.Com因此,在西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应用中,应该兼顾各种理论的合理成分,根据西藏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及西藏现有教学媒体等多种变量,灵活地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二、根据西藏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程研制理论和实践,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建构起整合型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活动新形态。人类的思维类型可按抽象思维、具体思维、有序思维和随机思维进行组合,不同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的人学习成效与他们所选择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有关。西藏的学生对主动将外来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欠缺,比较喜欢有人际交流的学习环境,并且需要教师明确的指导和讲授。在西藏特别是西藏农牧区,大部分学生不愿意独立学习,个人钻研,不适应结构松散的教学方法或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环境。因此,西藏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根据西藏学生的特点,实施针对性强、层次简单的整合策略。

三、根据学科的特点构建适合西藏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科有其固有的知识结构和学科特点,对学生的要求是不同的。在西藏,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社会学科类科目的课程,而对于自然学科类科目的课程或由于学习基础较差或由于学习过程有困难等原因处于抵触状态。为此,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结合不同类别科目的特点,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社会科学类科目可以尽量模拟出最接近生活的真实的学习情境,提供给学生反复练习的机会。自然科学类科目则应通过信息技术尽最大可能将抽象的规律变具体,将枯燥的学科内容变生动,给学生创设认知环境,让他们经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再由抽象思维到具体思维的过程,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科,既有相同的整合原则,也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整合策略。

四、结合西藏实际加强学生的动手活动

在西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喜欢实践性较强的学习内容,而信息技术恰恰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实践领域。因此,在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新观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恰当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动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积极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足够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学习活动结果具体化,让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目的。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体验,具体操作,反复练习,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事实上,在西藏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可以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主体性的舞台。

五、立足西藏实际应用各种媒体

不同的教学媒体特点不同,作用不同,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范围及影响也不尽相同。印刷媒体抽象性较强,价格低廉,携带方便,但不能从多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听觉媒体在教学中通过声音来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内容比较直观,但随意性较大,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且传播范围有限。视觉媒体和视听媒体能多角度、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开展教学活动,但造价较高,投资较大。信息技术是一种综合技术,是一个多层次、多专业的复杂体系,

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它的发展是由许多单元技术支撑的。在西藏,虽然现代化教学手段较内地要落后一些,但常规媒体如摄象机、电视机、录音机、照相机等比较普遍。在进行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应该掌握各种媒体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利用多种媒体制作适合西藏教学的电子作品。

六、针对西藏教学特点进行学习结果作品化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是提高其学习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总结学习结果能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结构,承上启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继续学习做好准备。在西藏,由于学生普遍良好学习习惯缺乏等原因,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过程中往往忽略总结反馈环节。因此,在学生获得学习成果之后,应及时要求学生将学习成果总结、给其他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上的各种人员。这个学习环节在西藏教学过程中犹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总结能力,养学生的交流力、表现力、约束力,并使学生分享更多的学习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

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有效作用越来越明显。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有效整合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作为西藏教育战线的工作者,必须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要性,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恰当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推进西藏教育教学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总结与体会篇4

随着以物质和能源为基础的工业经济逐渐向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转变,信息正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在国家明确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和“改革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大背景下,研究高校的信息战略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的新课题。

现代大学制度的理解

经过几百年的不断改革与探索,现代大学逐渐形成了一整套顺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管理模式,即现代大学制度。它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为核心理念,覆盖宏观、微观两个维度。宏观维度关乎体制,即大学与利益相关者,如政府、社会、大学等的关系;微观维度关乎机制,即大学内部的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制度规范等。本文主要从微观维度入手,来探讨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的高校信息战略。

现代大学制度视域下的高校信息战略

1.高校信息战略的定义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和先导的新技术革命席卷全球,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结构,使人类逐步步入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信息资源在现代大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其战略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资源管理开始更多地介入大学的战略管理层面,信息战略也进入一些学者的研究视野,并逐渐进入大学的实践领域,成为与科研战略、人才战略、发展战略等同等重要的职能战略。高校信息战略是基于高校总体发展战略的需要,将信息作为战略性基础资源,以教育科研的信息需求为导向,从战略管理的高度讨论高校信息的发展和管理问题,为实现大学的战略目标建立和扩大其竞争优势,而对其教学、科研与管理活动中的信息目标、远见、方针、政策以及功能所做的总体谋划。它结合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实际,匹配内外部环境和要素资源,为大学建立竞争优势服务,并提供一定的支持。

2.高校信息战略的内涵

第一,高校信息战略是一种竞争战略。高校信息战略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信息战略目标与高校的总体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以信息战略支持总体战略,使高校获得竞争优势。它的主要目的是以高校的信息需求为导向,以信息资源建设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和网络建设为手段,建立起适应高校生存环境、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社会化、现代化的服务格局和功能体系,为高校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持。

第二,高校信息战略是一种派生战略。高校信息战略从属于高校战略管理和高校信息管理两个领域,是二者的交融与派生,是一种跨越战略管理和信息管理的交叉性、融合性战略。高校信息战略是为实现总体战略和单位战略而对高校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活动,以及对其相关要素资源进行的统筹安排,是高校信息活动要实现的任务、目标以及实现这些任务和目标的方法、措施的集合体,是关于高校信息资源和相关要素资源的目标及其实现的总体谋略。

第三,高校信息战略是一种职能战略。高校信息战略是应用于高校信息功能领域的战略思想,是高校总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服从和服务于高校总体战略,支持总体战略的实现。一般而言,一所高校需要三个层次的战略:总体战略、单位战略、职能战略。信息战略是职能战略的一种,其内容主要涉及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公共服务、社区服务、网络建设、电子传播等各个方面,其资源范围主要包括各种媒体形式的教学资料、科研信息与数据、教学和科研相关的管理信息等。

高校信息战略的构成

高校的信息战略是由信息技术战略、信息系统战略、信息管理战略等几个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根据组织信息战略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几个要素是在组织信息化的过程中先后形成的,一般而言,首先是信息技术的引进与革新,随后转向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设,接下来形成组织的信息管理战略。

1.信息技术战略(itstrategy)

信息技术战略是关于高校信息技术的发展目标及其实现的总体谋划,主要由使命(mission)、愿景(vision)、中长期目标(mediumtolong-termobjectives)、策略路线(strategypoint)四部分组成。使命阐述的是信息技术存在的理由、目的及其在高校中的作用;愿景目标阐述的是高校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结果;中长期目标则是愿景目标的具体化,即高校未来几年内信息技术发展的目标;策略路线阐述的是高校实现中长期目标的具体途径和路线,主要围绕应用(application)、数据(data)、技术(technology)和组织(organization)展开,包括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方面。

高校信息技术战略就是在战略组织规划的指导下,确定高校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发展阶段、建设重点、总体方案、所需资源以及实施方案等,它详细描述了高校信息技术部门的运作机制及其执行情况,覆盖高校信息技术的环境设施、数据处理机制、信息传递渠道等。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战略的规划与执行需要涉及诸多部门,而并非只是投资计算机硬件或者软件系统这么简单的事情。信息技术战略不仅仅是高校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实施,其作用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将高校的各类信息数据以最快的速度流向最需要的部门,而且还要发挥战略作用。

高校信息技术的战略作用主要体现在高校的运营决策方面,如信息系统战略决策、信息管理战略决策、办公自动化实施决策、财会电算化实施决策、教师科研管理系统决策、教务管理系统决策、就业管理系统决策等。所以,应该实现从高校战略到信息技术战略的转变,从组织战略的高度出发而不是从信息系统需求的角度出发,避免陷入脱离组织发展目标而进行盲目投资的困境;要从引进现代大学制度的管理理念、治理模式和实践方法出发,而不是局限于高校的技术变革,以充分利用高校现有的资源满足关键的需求,避免所建立的信息系统无法有效地支持高校的决策。

2.信息系统战略(iSstrategy)

信息系统战略是关于高校信息系统长远发展的目标,是为实现高校总体战略而采取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战略方案,用于确定一所高校的长期信息需求。系统,顾名思义,就是以某个核心内容为出发点的相关信息的整合。所以信息系统战略,就是以高校的某一种目标为中心点而构建起来的众多信息的聚合,并将这种信息资源的聚合逐渐反馈到高校运营的各个环节中去,以确保在高校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可以方便地获取、存储、共享和使用恰当的信息。从功能划分的角度来看,高校信息系统战略是一类独立的战略;但从功能实现的角度来看,高校信息系统又必须与高校战略相融合。此外,信息系统战略还是信息管理战略行之有效的系统资源。

高校信息系统应该是一种具有竞争性的系统,这种系统在高校内部可以提高运作效率和效益,在外部则可以直接提高高校的竞争能力。因此,高校信息系统战略应该集成为高校总体战略的一部分,这样既能扩大高校的视野、提高运作管理能力,又能提升其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所以,信息系统战略应建立在高校发展战略基础之上,短期与长期并重,描绘高校未来的信息化蓝图以及如何获取并实现这些蓝图的路径。可以说,制定信息系统战略的过程,就是将信息技术、信息系统融入高校以促进高校的成功管理并提升高校综合竞争能力的过程。

高校信息系统战略并不等同于高校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因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变化会使高校通过引进信息技术赢得的竞争优势难以持久。开发信息系统战略,可以采用由顶向下的过程,以高校领导者为关键因素,并采取战略性观念。其具体过程为:外部环境分析、业务活动分析、信息技术分析、机会分析、多选性分析、评估与成本分析、实施计划。在这一过程中,信息是一种战略性资源,也是关键因素,信息系统战略应该充分注重高校内部与外部的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流,这些信息流构成了信息战略的基础。

3.信息管理战略(imstrategy)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应用及其与组织业务的整合,会给组织带来巨大的冲击,不仅使其运行方式发生了改变,而且使组织对于信息的管理逐渐上升到组织战略的高度。大量的信息在给组织的发展提供有益资源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其造成干扰,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功能,是组织对信息管理战略的现实需求之所在,也迫使组织把信息管理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上议事日程。信息管理战略是在一个更加系统、更加科学的层面上对高校的整个信息工作进行统筹规划,通过加工、整理使之有序化与优质化,从而实现由无序向有序的转换,促进高校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

高校信息管理战略主要涉及信息资源、信息体制、信息人员等方面的内容。信息资源既包括信息本身,也包括信息在交流、处理和传播过程中的相关要素,如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信息网络、信息政策等;既包括关于高校自身发展状况的内部信息,也包括政治、经济、自然资源等外部信息,是一个层次复杂、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高知识密集度、高技术密集度的综合化的资源集成。强化信息资源开发、提高信息增值应该成为信息管理战略的重要内容。信息体制是指与高校信息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管理权限及相应关系等相关的制度、方式、方法的总称。信息机构主要由供应部门、处理部门、使用部门、咨询部门和管理部门组成,而信息机构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则可以采用两种常用模式:水平式与垂直式,水平式即把信息机构与其他部门并列置于组织最高管理者之下;垂直式即把信息机构置于整个管理层次的顶层。信息人员是指依靠信息完成其工作的人,主要由信息采集人员、数据处理人员、信息技术开发人员等组成。这些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包括通用素质与专业素质两类。通用素质是指适用于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素质能力,专业素质则是指完成信息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特殊素质。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信息人员队伍,是高校信息技术战略、信息系统战略和信息管理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4.高校信息战略各部分的联系

高校信息战略3个组成部门之间的联系如下:信息技术战略以信息活动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信息供应为导向,重点关注高校的信息供应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活动所需要的技术。信息系统战略以信息部门或者信息功能为基础、以信息业务为核心、以信息需求为导向,重点关注产生信息的各业务单元并随时满足内部或者外部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信息管理战略则以信息组织为基础、以信息管理为核心、以信息联系为导向,从战略的高度进行高校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工作,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这3个战略会随着高校信息目标的改变、信息技术的发展、软硬件设备的更新以及高校的不断发展而变化。

对于高校而言,实施信息战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实施信息战略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走向现代化、信息化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高校作为知识创新与传播的主体,要想发挥其“新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的作用,理应走在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前列,实施信息战略并以信息化带动高校发展。

其次,实施信息战略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我国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进程中,实施信息战略,可以增加对高校的内部挖潜和外部利用,整合高校的招生就业、人才培养、绩效考核、科学研究等环节的各类信息,从而有效分配各类资源。实施信息战略可以提升高校管理决策水平和效率,并通过信息技术促进高校组织结构优化,实现管理机构的扁平化,改革传统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进行学校治理,增强高校综合竞争能力。

最后,实施信息战略是适应高校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随着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的广泛应用,高校传统的教学科研模式被彻底改变。面对信息技术对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功能带来的巨大挑战,高校必须以实施信息战略为着力点,按照综合化、规模化的方向,从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配置信息资源,引入新型教育科研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参考文献:

[1]张波:《基于组织层次的信息战略研究》,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吴立彦、李春海:《企业信息战略》,载《现代情报》,1999(04).

[3]王亚南:《基于信息系统的企业信息管理战略投资探讨》,载《中国商贸》,2011(03).

[4]赵丽娟:《企业信息战略研究》,载《科技信息》,2006(12).

信息技术总结与体会篇5

 

“生活含有教育意义,过什么样的生活即受什么样的教育!”生活教育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课如何教学呢?下面笔者就该话题谈几点体会。

 

一、生活教育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总原则

 

总的来说,生活教育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应该坚持“双生”为本,“双生”即学生和生活。

 

第一个“生”是指学生。生活教育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体应是学生,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回归学生熟悉的生活,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设计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信息获取”这部分内容时,就从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这个视角出发,打开网络“天气预报”实时查询,那么与生活实际的情况相比较结果如何呢?可以以此为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去调查网络中的各个天气预报网站的准确性和同步更新速度,以此为依据评选出最理想的天气预报网站。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既完成了信息获取,同时也服务了生活应用。

 

第二个“生”是指生活。生活教育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回归生活是生活教育理念的核心,其主要教育思想是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引入到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学中来,并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生活能力得到提升与发展,实现学习兴趣和生活情趣的双增长。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信息技术与社会”这部分内容时,笔者从学生熟悉的一则著名漫画“在因特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和一个网友撰写的“别以为你是一条隐藏很深的狗”出发,以此为社会话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以网络匿名的方式讨论这两则信息带来了哪些新的伦理问题。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的分析大多涉及电话、广播电视的信息传播结构,及信息传播结构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等方面。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现象的评价与讨论之中,不仅促进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与内化,还有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构成双向的有益的联系。

 

二、生活教育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教学与生活是联通的,从教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出发,以此为切入点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可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1.挖掘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思想。

 

信息技术是如何发展的?信息技术是社会与科技进步、发展的结果,也是生活智慧的结晶。注重挖掘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思想,能够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的形成。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信息管理的三种技术”这一内容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挖掘信息技术思想,如生活中分类管理春夏秋冬的衣物、学生平时管理个人的书籍等都与信息资源管理的思想相一致,这样的处理不仅弱化了信息技术知识的纯理论性,而且拉近了知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着信息技术思想。在此基础上,再布置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的任务,整个学习过程就水到渠成了。

 

2.提取生活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体验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互联网+”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提取信息技术在生活中具体的应用,以此作为教学资源来构建信息技术课堂是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数据库管理方式”时,笔者先让学生登录学校网站,到图书查阅系统中去检索学校图书馆存馆的书籍,学生在检索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到数据库管理方式的特点。

 

提取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实际上是给学生创设体验知识应用的机会,获取直接经验的平台,将间接知识转化成直接经验,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3.开拓运用信息技术的生活渠道。

 

知识在运用过程中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也是知识内化最有效的途径。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在课堂上注重生活化教育的渗透,还应该开拓运用信息技术服务生活的渠道。尤其是作业的布置,应该要避开纯理论性的作业,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服务生活中去。

 

例如,我们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每学期按照事先安排的课程计划开始学习。每门课程由多名教师讲授;一个教师可以讲授多门课程;每个学生学习多门课程,学期结束后通过考试,教师登记每门课程、每名学生的成绩,并得到确认后存档。请根据上述要求绘制e-R图。

 

信息技术总结与体会篇6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研究》已被省教科院成功立项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2018年度规划课题,为了保证课题方案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之中,根据相关要求,我们课题组定于今天开题,下面,我代表课题组作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请领导和老师们指正、审议。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我们所要学习和运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予以支持的相关内容。包括教育教学资源的下载、办公系统的操作、ppt的制作和使用等等。

所谓“课堂教学优质化”,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在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枯燥、抽象的学科知识转化成形象、生动、鲜明的电子信息,变单调为丰富,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的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从而实现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

国外信息技术与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研究起步较早,比如美国特别重视信息技术对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的研究。就课堂教学而言,他们通过整合打造轻松愉快、乐学善学、精彩灵动的教学新时空,“使学习变得更有趣、更容易、更广阔、更加丰富多彩。”。英国早在教育中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使用计算机,如名为“国家计算机辅助学习发展计划”(nationalDevelopmentprojectforComputer-assistedLearning,nDpCaL)的研究。“把计算机整合到课程中的观念”(integratedComputersCurriculum)就是这项研究所提出来的,主要强调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合理利用,可以培养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意识以及应用等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法国也十分重视。法国教育专家指出:“在动态环境下,空间图形性质和几何教学之间的联系得到了强化。”早在1985年,法国就要求学生从小学第四学年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而且把“计算机入门”作为必修课设立到“科学技术”学科中,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软硬件环境的配备,为课程整合的良性开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正所谓“突破现状是发展的必然。”。

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正在进行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的教育改革。2000年4月6日,教育部长陈至立在新加坡召开的以“为了21世纪学习化社会的教育”为主题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次教育部长会议上作了题为《面向21世纪教育的改革创新》的发言。她不仅明确提出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中国面向21世纪教育的目标,而且强调“通过积极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使中国教育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2012年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政策集中出台。根据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年)》的要求,到2020年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想适应的教育信息现代化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这对未来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意见和总体方向。2012年4月,刘延东关于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了“三通两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导向,即“宽带网络校校通、教学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强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这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是,尽管信息技术平台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在全国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在农村小学课堂中的研究与实践还属于起步阶段。同时,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课堂深度融合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理念上的高接受度和低层次的实际运用的矛盾、信息技术的百花齐放与无统一标准之间的矛盾,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结构和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模式之间的矛盾、立足于听课老师和领导的信息技术的虚假热闹和立足于学生的学,不断优化学生的学法之间的矛盾……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如何让信息技术平台真正促进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学校的提升,如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如何有效地整合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如何使整合达到最佳状态?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探索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我们想从“课堂教学”这个点上做一些探索和研究,通过行动和反思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为推进新课改进行一些尝试。而这,恰恰是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所在。鉴于此,我们提出《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研究目标:

1.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培养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搜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能力。

2.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的有效途径、策略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将“减负增效”落到实处。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研究内容:

1.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小学学科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途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教师的教学向“以学定教”的学生主体方向发展。

2.研究如何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使得课堂教学实现最优化,进而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3.研究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变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为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怎样最大程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成为所有学生发展的平台,最终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形成。

研究假设:在信息技术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小学生寻求探索之火的原动力大大增强,多媒体成其为聚精会神的心理动因,孩子们最大程度地身动、心动、神动、肯学、想学、会学的念头一再高涨,其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是事半功倍的。

拟创新点: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介入,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身心发展和创新发展;重要的是,现代化信息技术是否促进了每一个孩子们的成长,从而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发展、都能提高,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的难以忘怀的思维之光、自由之光、创造之光,以及思维的交锋、情感的交融、经验的积累、思想的领悟,才是我们更加需要的境界。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先对相关的理论资料进行学习和总结,如:国内的研究现象以及研究的理论依据等等。之后,通过相关调查对当前数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明确情景的创设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产生的作用,并通过寻找数学课堂情景创设的基本途径来有效的将数学情景有效的应用到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并通过总结分析形成相应的报告。最后,通过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和总结,形成最终的结题报告。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要求课题组成员借助网络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方法,关注与本课题相关的最新动态、最新理论以及已取得的相应成果并大胆吸取借鉴相关文献理论中的优秀成果,为展开研究做好理论铺垫。并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实施,深入开展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师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开展合作研究活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通过开展公开教学、交流研讨、专题分析等一系列活动,探究如何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3.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的分析,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应用与实践中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兴趣爱好产生的影响。

4.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认真撰写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积极探索我校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实际操作方案,通过撰写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总结信息技术在学科课堂教学运用实践中的经验。最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策略和方法,撰写研究报告、等。

5.成果分析法:积极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实现课堂教学优质化的操作方案,最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具有实际操作价值的策略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汇总资料,并选取有价值的课题研究成果进行推广,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三)技术路线:调查分析——>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实践研究——>实验比较——>形成结论——>修正完善——>总结成果——>推广应用

(4)实施步骤

(1)启动阶段:2018年5月到2018年9月,成立《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农村小学课堂优质化》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查阅资料,初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发展动态,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育手段的重要性,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增长点和切入点;组织课题参与人员系统学习有关运用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对全体实验人员进行运用信息技术培训;调查信息技术在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发现问题,提出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中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的研究思路,撰写开题报告,制定研究方案。

(2)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制定研究计划,具体实施研究,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参与学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与学,探索有效的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模式,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教与学的优化,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进而培养高素质现代人才的目的。实施期间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人准备一节公开课,在有效整合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索,收集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等。形成阶段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

(3)总结结题阶段:2020年3月至2020年5月,整理课题研究资料,收集优秀论文、教师研究案例等,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四、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课题负责人张瑞清,一级教师,长期从事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曾多次获得过辅导站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和县级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多次获得镇级和县级“优秀教师”和“先进个人”称号,2015年获得了县级“骨干教师”荣誉称号。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曾两次参与了省、市课题研究工作,2008年9月他参与研究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改中提高学困生数学成绩研究》经专家评审,通过鉴定;2017年9月他作为第一参加人研究的武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顺利结题。在课堂教学中他善于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撰写的论文《浅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在2004年5月荣获武威市现代教育技术论文评选小学组三等奖;撰写的论文《提高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做法》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看法》分别在《天祝教育》2010第3期和2014第1期上发表。

课题组成员刘生俊,一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23年,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曾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师”。撰写的论文《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初探》和《构建初中语文教学互动课堂刍议》分别在《中小学教育》和《语文天地》上发表。

课题组成员马维兰,二级教师,市级农村骨干教师,曾多次荣获镇、县、市级优秀教师、少先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具有很强的语文教学基本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工作,2015年10月,撰写的论文《农村美术教育该走向何方》在省级期刊《教师》杂志第261期上发表。

课题组成员吴永珍,二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达13年,工作中善于钻研,曾多次获得辅导站各种奖励,现为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撰写的《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发挥错题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于2016年5月发表在《吉林教育》上,作为第一参加人参与研究的武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易错题集的建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探究》于2017年9月通过鉴定,顺利结题。

围绕本课题,我们进行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18年3月,我们确定了课题,组织了课题研究小组,围绕课题进行一些相关的调研工作,查阅了相关资料和书籍,了解国内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水平,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课题的核心概念、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等进行多次研讨,最终完成了课题申报报告。

学校现代化教学硬件设施较为先进。每个班级都有“班班通”一体机、视频展示台;学科任课教师人均配备电脑一台,且已接入互联网。这些为我校开展“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优质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环境。辅导站和学校领导注重教育科研工作,开学初提出了在我校开展“常态课优质化、优质课常态化”教学研究工作,我课题组选取其中一点研究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优质化,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学校积极筹措经费,准备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参与教师的研究素质;建立健全了教科研制度,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五、课题成果预期和呈现方式:

信息技术总结与体会篇7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信息技术;有效结合

现代工业体系中,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技术层面占据关键而特殊的地位,俨然成为现代工业的标志性技术,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置、操控职能实现机械设备自动化操控水平的大幅提升,对现代工业的发展产生极强的推动推动作用。

1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概述

1.1自动化控制

自动化控制是针对电气设备的操作形式进行描述的,与传统的机械操控相比,自动化控制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流程进行自主运行,完成特定的动作,从而达到生产产品、提供服务等要求。在实际生产中,pLC技术就是典型的自动化控制应用,被广泛的应用到农业、工业、军事等领域。根据自动化的程度与发展阶段的不同,自动化控制可以分为半自动控制和全自动控制,前者要求人员参与到设备运行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后者则仅需要进行编程,明确控制的要求和程序等,无需参与直接的生产过程。

1.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管理、处理各类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总称,是依托计算机、通信技术等发展而来的,借助特定的信息系统和应用软件能够发挥特定的功能,达到操控设备运行的目的。近些年,随着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数据的传输、处理等方面获得较大幅度的提升,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也获得较大幅的拓展,体现在机械领域,通过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结合,实现设备运行的自动化、智能化。

2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在机械领域的应用

2.1高精度设备操控

机械制造业中,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与机械设备的操控精度有极大的关系。长期以来,机械零部件的加工主要借助优秀操作工人的熟练操作实现,加工精度难以保证,不适合所有零部件的加工,极大的限制了常规电气、机械设备的制造水平。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加工精度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上,从而提高机械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将GpS系统应用到机械加工中,实现加工精度的提升,极大的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精准度。

2.2实现机械设备运行的综合监控

近些年,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机械设备的功率大幅提升,机械设备操控所需要处理的信息也大幅增加,给操作工人造成极大的难度,增加了机械设备安全运行的难度。针对此问题,设备制造企业从机械系统入手,设计并配置大型机械的闭路监控系统及超声波障碍探测系统,实现机械设备运行状况、位置的信息化反映,为操作工人提供全面、真实、动态、实时的运行参数,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系统对机械设备的关键区域进行动态检测,及时发现运行异常并给出警报,提高了机械故障处理的效率,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

2.3机械设备自动化综合控制

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中,中央微处理器是自动化的核心所在,是信息处置、指令下达的关键设备,其信息处置能力直接决定机械设备自动化的控制水平。而中央微处理器的制造是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的,实现对机械设备运行各项参数的综合集成,汇总到微处理器中,实现信息的综合处置,给机械设备提供最佳的运行指令。

3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控制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3.1数字化技术

一般来说,机械设备的操控系统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机械系统,二是电气系统。机械系统的操作主要由中央微处理器实现,而电气系统的运行操控需要将各类数据信息转化为电气信号,进而给予高效的传输、分析和处理,以此实现电气系统运行参数的高效处置。

3.2现场总线技术

简单来说,现场总线就是工业数据总线,是处理各类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和执行机构等之间的信息传递的主要设备,自上世纪末兴起以来,在机械设备操控、智能建筑等方面应用广泛,成为电气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实际的应用中,现场总线应遵循简便、高效的原则设计,形成结构简单、信息传递效率高、系统稳定性好的现场总线,实现各设备的通信互联,增强系统的整体性。

4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控制中的应用

伴随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智能化、网络化已经成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从生产线发展而来的工业生产控制体系成为机械制造业的主体设施,其发展必然朝着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这使得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控制中的结合更为紧密,催生出许多先进的融合技术,如拟人智能、线性分程控制等,极大的提高了工业生产控制的效率和操控水平,成为推动机械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5结束语

综上,当下的社会发展离不开现代工业的发展,而工业的发展则需要依托高校的控制系统实现,无论是机械设备的研发,还是工业生产控制技术的提升,都需要将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控制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融合,形成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加强信息的传输、分析和处置能力。此外,还借助网络实现现代工业信息控制的云计算化,推动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从钊.自动化控制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6(33):70-71.

[2]常虎子.矿山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08):00079-00080.

[3]祁艳,王锦辉.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04):210-210.

信息技术总结与体会篇8

一、课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小学英语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和技巧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为了不断开展学科课程的整合和提升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对多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在英语课堂上学习英语、融入课堂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小学英语学习氛围。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第一,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学情境化。传统单一式板书教学不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小学生爱动的天性使得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因此可以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包括常见的情境对话(situationaldialogue)和角色扮演(roleplaying),使小学生接触到的单词具象化、生活化,既能强化记忆,又能锻炼口语,激发了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如国外每年最热闹的ChristmasDay,如果单纯地告知学生这个节日类似于中国的春节,学生会产生疑惑:国外的圣诞节也要放鞭炮拜年吗?但是如果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通过视频文件生动展示国外圣诞节前的筹备工作以及一家人乃至整个国家如何庆祝圣诞节,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圣诞节欢快的气氛。因此,信息技术在情景教学方面能把抽象的单词通俗化,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把枯燥的教学情境化,通俗易懂,寓教于乐。

第二,营造良好标准的英语学习环境,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语感语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音频或视频播放器播放纯正标准的英文诗歌和儿歌,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课堂听课注意力,又能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气氛,久而久之,小学生不再畏惧英语、怕说英语。

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课余调研与公开课的反映,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所取得的成果予以肯定,但是也存在下列问题。

第一,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课件制作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上还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频频出现教师对计算机操作不当使电脑死机等情况而影响上课。在课件制作方面,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对课本内容直接复制粘贴,文字冗长,重点不突出,学生抓不住重点语句和单词,无形中加重学生学习负担。

第二,课件过于花哨,流于形式。很多教师认为使用图片可以更直观地表达所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在课件中叠加放置了很多图片,而且很多图片与教学内容并无多大关联。而过分花哨的内容无形中分散了小学生的注意力,弄得学生不知重点在哪儿,一头雾水。

第三,本末倒置,过度使用信息技术教学,忽视了传统教学手段的重要性。由于多媒体课件可以极大满足小学生视觉听觉上的需求,逐渐让学生们放弃主动思考和交流,课件内容过于丰富,信息量巨大,已经超出了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范畴,爱记笔记的学生会埋头只顾记笔记,基础稍差的学生会跟不上教师的上课节奏。而且学生一节课长时间盯着屏幕,对学生的眼睛也有害处。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以高技术、高学历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里,对劳动者知识和技术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断满足人们对知识更新的需求,已成为现代教育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这也对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的创新人才。正如日本学者增田米二认为的那样: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唯有实施信息素养的教育。因为这种教育注重知识的创新。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着密切联系,是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性特点的新型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也可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人民教育》一书中也写到21世纪的新型教育模式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任何时间与自己需要的、高水平的人士相沟通,以获得最需要的学习指导建议、学习信息和学习资源,采用最有效的学习模式实现学习目标。这种新型教育模式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据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无校园围墙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它将成为21世纪教育实效性、自主性、终身化发展目标的基本模式和基本途径。”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在《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说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课程整合就是要将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解决“两张皮”的问题。要求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将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我们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从知识的传授过渡到对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持续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把学习看作是信息处理的过程,即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其“万物于眼前,观古今于须臾”的特质,不但有利于激发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极大地拓展学习内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正因如此,“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促进我校学生英语素质的教育”已经成为我校教师的共识。

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开始走进学校课堂,如今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司空见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越来越重要。这与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优势、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受课群体的特征不无关系。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也并非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它具有两面性。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趋利避害,制定相关策略,争取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同时能保留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优势。

我校每班都配置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每班一台笔记本电脑,光前网路覆盖整个校园,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多媒体教育资源与英语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工作,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和较完善的激励措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也十分重视计算机操作。所有的英语教师接受了教育资源应用培训,能较熟练地操作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从事教学工作,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的运用了信息技术。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关系并没有因此发生重大改变,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等到进一步的发挥;其作用仅仅停留在辅助教学上,仅仅是教师教学手段的补充,它更象是录像,只能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东西,以此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概念界定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通过控制文本、声音、图像和影像等媒体语言实现人机交互,使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交换更为直观便捷。信息技术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单一的黑板板书式教学方式,利用计算机进行演示,其中穿插着各种不同的声音、图像和视频文件,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而且新的教师、媒体和学生三者交互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由传统的填鸭式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发散思维,教师充当启发和引导的角色。

小学英语教学

加拿大心理学家DonaldoldingHebb认为,人类言语功能的影响因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大脑中先天就有专门的语言中枢,能够处理抽象语言符号;另一方面是语言环境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作用。而小学生年龄段一般处于8岁到12岁之间,此时的学生正处于儿童时期,后天语言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小学英语教学处于小学生接触英语的初级阶段,与高中应试教育注重读写能力有很大不同。小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小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语言学习习惯,培养小学生敢说敢讲,不怕出错,不怕张口的学习习惯,这对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有很大帮助,避免口语脱节。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得他们在接触一门新的外语时,总会试图表现自己,希望教师肯定自己。因此,教师需领会学生这一心理,适时的表扬与引导会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建构过程,是一种活动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就能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小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就是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在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时,教师应成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多媒体和网络则是学生在主动学习、协作探索时的认知工具,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最终达到小学英语课程所要求的各项目标。

信息技术教学是现今高等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信息技术教学的推广普及,大部分城市中小学也已配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信息技术教学中多种信息传播方法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但随着多媒体的广泛使用,教学逐渐呈现出诸多问题。有关学者与一线教师针对有效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作了相关研究与调研。多媒体信息的呈现形式需与学习者的知识经验、视觉空间能力及学习能力水平等相适应,才能达到最有效的学习与教学。多媒体被当作传统投影仪来使用,且演示文稿过度注重声音图像的美化而忽视教学内容。过多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则会使教学流于形式。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只能作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不能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

二、研究内容

在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教学结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验。运用多媒体技术,实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寻求并验证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结构,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研究条件

(一)硬件条件

我校每班都配置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每班一台笔记本电脑,光纤网路覆盖整个校园,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多媒体教育资源与英语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工作,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和较完善的激励措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教师也十分重视计算机操作。所有的英语教师接受了教育资源应用培训,能较熟练地操作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从事教学工作,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的运用了信息技术。

(二)人员配备

本课题由具有二十多年教龄的小学高级教师李宜斌主持开展,课题组成员均为一线的中青年教师,人员结构合理,并且都热衷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其中部分同志还开展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有相当的教科研能力。另外我们课题组成员还积极参与各种网络培训和外出学习机会,更通过网络和书籍阅读了大量相关的书籍和资料,还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数据保证。因此本课题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的方向,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三)时间保障

我们在课堂上获得研究数据和结果,课下进行整理和总结,坚持每周开展课题研究分析会,就课题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分析。

四、研究对象

以开设英语课程班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在重视实践和探索,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观察和总结,加强对教学实践过程的反思,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2、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反复研究《英语课程标准》,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整理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同时注意加强对教师教案、课堂实施过程、教学成效的分析研究,全面掌控研究进程。

3、个案研究法:在大量课堂教学实践基础上,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科学课堂教学个案(比较成功的或遇到问题较多的),取得经验教训,验证理性认识,为行动研究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4、经验总结法: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参加教学观摩和教学研究活动,及时撰写教学论文,不断提炼经验,探索规律。

六、研究目标

1、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活动特点,积极探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3、适应时展的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有效技能,使每一位教师成为信息的提供者,发挥教师潜在的知识能力,从而带动课堂教学的创新。

七、研究途径

1、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在英语课堂中适当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授课,提高课堂趣味性,增加课堂容量,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促使学生想学、愿学、乐学,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强化主体意识,建立合作机制、评价和奖励机制,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3、把本课题研究与培养青年骨干英语教师结合起来,提高英语教师队伍素质。

4、建立定期交流总结经验制度。及时总结课题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并适时调整研究思路。

5、开展课题研究与实践,由点到面教师加强交流探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效率。

八、研究验证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表,数据收集分析和成绩统计来验证。

九、预期成果

本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及形式包括:研究论文、经验总结、研究札记、典型案例、教学或活动设计、阶段成果总结报告、结题研究报告等。

十、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4年5月——2015年5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选择研究课题。

2)查阅有关文献,做一定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对课堂的研究。

3)召开进行课题论证会、制定研究方案。

4)确定试验班级,培训研究人员。

2、实施阶段(2015年6月——2015年12月)

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详细的执行方案的计划,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收集必要的资料、进行阶段总结、积累总结资料、进行中期对比分析。

1)学习阶段

发动全体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多元智力理论及构建主义理论,贯彻素质教育思想,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理念,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手段多样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观察分析阶段

a.调查研究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学生对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英语教学的看法。

b.观摩公开课,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中的优势及学生不同的学习潜能。

c.从现状和优势中分析总结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3、案例研究(2016年1月——2016年5月)

1)从课堂容量、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及情境创设等方面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学生进行对比,探究最有效的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来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2)实施实验计划,探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教学策略和注意事项。

3)通过“总结—尝试—再总结—再尝试”的研究模式,边学边总结,形成阶段性成果,以案例集的形式存档。

信息技术总结与体会篇9

害怕使用信息技术

有的高中历史教师总是害怕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总结起来,这种现象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害怕操作信息技术设备。有一些教师,对于信息技术工具、计算机总是存在畏惧心理,不想也不愿去操作计算机,害怕在操作时损坏设备,或者害怕在授课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影响历史教学质量。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一些年老的教师身上,他们不愿意改变传统的口头讲授方式。②害怕破坏历史教学的特色。一些教师总是觉得历史作为一个传承历史文化的学科,现代媒体的出现可能会破坏历史教学原有的味道。有些教师认为只有全面的教授、细致的讲解才能够真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播放历史片段等都不利于历史知识的传授。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首先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只有让历史教师真正地掌握信息技术技能,他们才会有想法和愿望去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另外,要采用示范课、观摩课以及教研活动等形式来更新历史教师的观念,让他们感受到历史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后的收获和特色,从而真正地改变害怕使用信息技术的畏惧心理。例如,在讲到《打开外交新局面》一课时,教师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放映《尼克松访华》片段,让学生对当时的中国外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影片的镜头中归纳当时中国的社会情况,教师再结合课本进行讲解,学生就能更加容易地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知识。

过度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虽然具有多媒体、超媒体的功能,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仅仅起到媒体的作用。有的历史教师误认为信息技术是一种“全能媒体”,没有从媒体的角度来看待信息技术工具,把整堂课的教学内容都制成课件,不论是课题、例题,还是课文中的字、词、句等,一切由计算机来完成,一堂课上下来,黑板上不留一点痕迹。有人片面追求课件使用率,让学生跟着课件的思路走,自己却没有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和思考问题中去。“穿新鞋走老路”,将新的技术拘泥于传统教学的旧框架中,最后失去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意义。我们知道,多媒体功能在教学中的发挥要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并不是说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教师还需多考虑在什么条件下用,如何使用,而不是处处滥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信息技术总结与体会篇10

科技经济1体化是科学技术与经济既高度分化又高度整合的1种社会化现象,它大体阅历了3个阶段:在工业化开始的第1阶段,科学技术与经济之间已经经存在着亲密的互相作用瓜葛,先进的思想家已经经认识到“出产力中也包含科学。”这1阶段与经济相结合的科学技术主要是机械力学、动力科学。因为科技经济1体化在这1阶段的初始性,关于它的钻研仍处于定性的阶段。二0世纪以来的第2阶段,科学技术在经济领域的量的扩张扭转了经济系统的宏观性状,也扭转了科学技术自身的社会功能。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经济系统内生变量的命题,以定量的方式刻划了这类科技经济1体化的新进展。哈贝马斯说,科学技术已经经作为“独立的变数”而成为第1位的出产力。与此同时,科学技术与经济的1体化在发展机制方面也臻于成熟,熊彼特提出的立异理论在必定程度上揭露了科学技术与经济1体化的微观与宏观转化机制,动态地说明了科学技术与经济的1体化过程。到第3阶段,科学技术同时在量以及质两方面扩张,构成了网络经济。从全世界规模看,一九九九年互联网用户已经经到达二.六亿户,二000年全世界信息产业总值已经到达近一0000亿美元,全世界信息技术产品的贸易额约为七000亿美元,全世界的电子商务总额约二000亿美元,全世界的信息技术产业以高于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二—三倍的速度在发展,一九九八年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对于全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到达一四.七%。可以说,网络经济作为科技经济1体化的特定形态已经经成为1种现实。

网络经济是科技经济1体化的1次质的奔腾。科学从对于自然物的认识,发展到对于能量的认识,再到今天对于信息的探索,正在从根本上扭转人们的出产方式以及交往方式。信息技术对于整个市场资源配置方式的扭转是总体性的。信息技术的利用,减少了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本钱。信息、知识已经经成为1种主要的出产要素,互联网成为经济的1种载体,电子商务同样成为经济运行的1种主要手腕。网络经济已经到达了信息技术系统与市场经济系统的合2而1,传统的经济结构产生了根本性的扭转,传统的经济概念也产生了质的变化。网络经济已经经显示出史无前例的发展动力,经济的运行已经经呈现了新的特征,以至呈现了“新经济”的概念。自二0世纪九0年代以来,美国维持了一0年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较低的失业率以及通货膨胀率,经济的信息化被认为是发生这类结果的主要缘由。

鉴于网络经济与科技经济1体化的这类因缘瓜葛,因而通过科技经济1体化来理解网络经济的运行法则就是1个首要的视角。本文认为,与科技经济1体化相对于应,网络经济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法则以及市场货泉法则的结合来理解以及认识。网络经济的发展是依照两重法则结合运行的结果,仅仅用信息技术法则或者者仅仅用市场货泉法则都没法完整架构或者说明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法则可以作如下的初步陈说:信息技术的价值或者早或者迟将转变成巨大的市场价值,在这1进程中它表现为1种预期价值,这类预期价值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前导,因此既有动力机制作用又有比较高的风险性。在网络经济中,1些不同的定律表述了这类预期价值。如摩尔定律,它是肯定性较强的1种预期价值,其内容是:二0世纪六0年代之后,半导体的集成度每一一八个月翻1番,与此同时半导体的价格以六次级数在降落。半导体机能每一一八个月翻1番的局面已经经延续三0多年,估量至少还将延续一0—二0年。梅特卡夫法则对于预期价值的表述是,计算机网络的价值等于其结点数目的平方。雅虎法则对于预期价值的表述是,“只要雅虎继续节制着挑战所有历史先例以及逻辑的价格/收入比,互联网将继续是投放金钱的巨大场所。”这1法则试图说明财富货泉的转移方向是在信息资产安排物资资产中构成的名义价格对于传统财务收入维持较高比率之处。上述预期价值拥有3个特色:(一)它是以信息技术价值为基础的,因而其预期内容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二)这类预期价值是网络经济发展的定盘星,人们老是通过这样的预期去重组资本市场,进而试图实现其市场价值。就这1点说,这类预期价值拥有驱动网络经济发展的踊跃作用。(三)这类预期价值老是超前并可能常常高于市场货泉价值,其表现是在网络企业事迹增长的作用尚无传递到股市以前,预期已经经把增长趋势放大或者缩小数倍、数10倍而作用于股市,这就使网络投资拥有比较高的风险性。人们往往用网络泡沫来表示这类风险的存在。

所谓市场货泉法则是指下列的判断:市场货泉价值是信息技术价值的实现情势,网络经济终究必需使信息技术价值转化为市场货泉价值,网络经济的发展归根结柢将通过市场货泉价值患上以确立以及确证。简单的说,网络经济必需拥有效益,必需有自己的利润回报。这是传统经济学原理在网络经济中的反应。就这1点来讲,网络经济仍然不能完整离开传统,网络经济仍然是经济。

总的来讲,网络经济应当也将通过信息技术法则以及市场货泉法则之间维持的必定张力来发展,网络经济中的新现象也需要通过两重法则的某种结合来进行解释。

网络经济的两重运行法则有助于咱们理解美国的新经济现象。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过去10年超过了历史上一0六个月延续增长的记录,到达了一二0个月延续增长的水平,年均增长率为三.五%,近五年四%以上。与此同时,美国近五年的年均失业率为四%,年均通货膨胀率为二%。美国高科技产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已经经占到了全国GDp的三0%。这些情景1方面说明在美国信息技术价值转变成货泉价值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网络经济确切能够实现其市场目标,它的发展是相符市场货泉法则的。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新经济确切患上到了科学技术价值层面的强劲支撑。因为网络经济的商业模式以及技术处于非固化状况,呈现了其收益随范围扩展而延续上升的势头。美国历史上经济的增长率超过二.五%就可能呈现物价水平的延续上升,乃至低速经济增长也会带来物价攀高的“滞胀”现象,而这次高速增长因为是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调剂以及进级引发的,高增长伴同着低本钱,因此使增长与通胀之间的原有链接分离了。一样,也因为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劳动出产率的大幅提高以及就业结构的优化,使患上增长进程伴同着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同时降落,因此原来传统的菲利浦斯曲线描写的游戏规则被突破了。总之,信息技术法则在这里患上到了应有的体现。

对于网络泡沫也需要从两重运行法则的角度来认识。从信息技术法则看,因为信息技术价值老是表现为必定的预期价值,这类预期价值与其可能实现的市场货泉价值总有1个时间差或者价值差,所以如果依照股票价格脱离公司的基本面即算泡沫的话,那末网络经济的运作老是伴同必定的泡沫、必定的风险。网络经济恰是通过预期价值会聚资本而患上到发展的,在这1意义上必定的网络泡沫可以视为网络经济发

展机制中不可防止的1个部份。与传统经济泡沫不同的是,网络泡沫在信息技术价值的支持下,1般情况下不容易成为毁灭性的泡沫。依据传统的经济理论,股市涨幅一五%到二0%即为泡沫经济,而近1阶段的情况是,纳斯达克指数可以1年内连创六0次新高,涨幅高达八五.六%。从历史上看,美国股市的市盈率平均为一四.五倍,而近阶段维持在三0多倍。虽然二000年中网络股市大幅缩水,纳斯达克指数今年3月跌到一八00点,但较一0年前依然超越一0倍以上,目前又回升到二000点以上。呈现这类情况的主要缘由是作为经济原动力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势头仍然不减,经济强劲发展的基础仍然存在。同时,美国经济中的什物经济部份情况仍好,金融业不断立异,通过信息技术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吸引了国外的更多投资,从经济全世界化中患上益很多。所以,以历史上经济泡沫的情景作简单类比来预言网络泡沫的幻灭,立论是不够的。比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莱斯特·瑟罗一九九八年一月五日在《纽约时报》上著文认为今天美国网络股的兴衰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一七世纪二0年代产生在荷兰的郁金香泡沫。这1批判疏忽了网络泡沫继续具有信息技术价值支撑的事实。一样,美国经济学家格雷斯曼在《低估互联网宠儿》中所认为的股票1离开利润就难以定价的观点,也疏忽了影响网络股的因素不单单是利润,还有信息技术预期价值的1面。这后1点偏偏是网络股的特色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