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散文诗的特点十篇散文诗的特点十篇

散文诗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1:42

散文诗的特点篇1

[关键词]散文诗意电影电影语言艺术价值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1.003

“中国散文诗意电影”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诗电影,中国诗电影,散文化电影,散文诗式电影等一系列相关理论之上的。因为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对这类影片进行权威性统一性的定义,故本文将我国具有某一种美学特性的影片定义为“散文诗意电影”,即:在叙事上采用开放性姿态,摒弃传统叙事手法,不追求因果关系结构,淡化情节,弱化冲突;在结构上不以严密的时间序列为线索,多采用松散、自由的框架结构;在情绪表达上化外在的叙事张力为内在的心理张力,强调节奏感在剧情推进中的作用及情感的表意作用;在艺术风格上着重意境的渲染,多呈现出自然含蓄的诗意风格。在这一界定中,“散文”强调此类影片的叙事和结构特点,而“诗意”则旨在突出影片对意境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此类影片在美学上一个最为显著的特性即为强调情绪而非情节对影片的推动作用。

纵观我国电影史,从早期的《小城之春》、《林家铺子》、《早春二月》,到八十年代的《城南旧事》、《边城》,再到九十年代的《那山那人那狗》、《我的父亲母亲》,直至近些年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香巴拉信使》等,都是散文诗意电影的代表之作。由此可见散文诗意电影是我国电影的一脉重要分支,其优良的传统和在当前的发展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艺术(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及综合艺术,拥有一套完整的符号表达系统,即电影语言。不同于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传统艺术,这种语言同时诉诸于观者的视觉和听觉,从而形成了一种全方位的立体的观感经验。本文即从电影语言入手,探究散文诗意电影在视听语言上的风格化特点。

从某种角度来说,电影是用镜头来讲述故事的艺术。因此这里首先讨论的是散文诗意电影的画面特征。单就电影画面本身来说,它和我国传统艺术中的诗歌和绘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在中国古典美学中,诗和画并不是两门孤立的艺术,相反,它们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散文诗意电影也可以说是天然的诗与画的融合。这一点直接的体现在此类电影的构图方式上。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有过这样的论述“美的形式之积极的作用是组织、集合、配置。一言蔽之,是构图。使片景孤境能织成一内在自足的境界,无待于外而自成一意义丰满的小宇宙,启示着宇宙人生的更深一层的真实。”[1]正是以中国绘画这种独特的构图方式为美学根基,我们可以看到散文诗意电影多用镜头的摇移和长镜头来体现中国画长卷轴的构图方式,从而消解了蒙太奇式的主观切割,也使影片具有了一种气韵生动的幽远意境。

在影片《小城之春》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长卷式画面的灵活运用。整部影片是在一个横移镜头和俯瞰画面展现的颓废的城墙中开始的。不同于绘画,电影是由一系列画面构成的流动的整体,因此我国古典绘画中的这种散点透视和长卷式的构图方式表现在现代电影中,就变成了这样一种摇移镜头和长镜头的运用。这样的镜头贯穿了影片的始终,甚至在人物对话中也采用了这种缓慢移动的镜头运动。如章志忱初到戴礼言家的那晚,随着镜头的摇移,我们依次看到了唱歌的戴秀,凝望周玉纹的章志忱,床上病怏怏的戴礼言,端药给戴礼言的周玉纹。这一个画面依次交待了全剧五个出场人物中主要的四个人物,并在镜头的移动中隐含了这四个人物的关系,同时也表现出了一种压抑与希望并存的复杂意境。

正是摇移镜头造成的这种类似古典长卷的绵延不绝的画面,精妙的传达出了散文诗意电影所追求的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这种叙事上的间断成就了情绪上的连贯,从而使影片张弛有度,气韵生动。

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电影画面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景别的运用上,而这自然也成为了散文诗意电影诗化表现的一种体现手段。基于电影语言理论和中国传统美学,我们可以看到电影镜头中的全景(大全景)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我国古代的山水画,而特写镜头则近似于我国传统绘画中的人物画。因此,我们就以全景和特写这两种景别来论述散文诗意电影画面中的意境感。

说到全景镜头对意境的展现,一个最为经典的例子就是由陈凯歌执导的《黄土地》。在这部影片中,黄土地和黄河常常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出现在银幕之上,充当了叙事的主角。而黄土地与黄河丰满形象的塑造则是靠全景镜头来完成的。在这种全景镜头里,黄土地的形象是荒凉而沉重的。天空仅仅占据了很小的比例,而人物则以一种更为弱小的姿态出现。这样的画面其实是有语言的,人们从这一片静态中看到的是一个民族古老的传统,是某种不可更改的力量和庄严。和黄土地凝重的静形成对比的就是黄河水波涛汹涌的动。虽然对黄河水的表现运用的也是全景镜头,但导演却有意回避了渲染黄河水的一泻千里,而是拍这条浩瀚大河的局部,这样就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加了一种温暖感与亲切感。于是,这片土地变得荒凉却不冷漠,沉重但不哀怨。可以说,这种静态镜头、凝固式的视觉感受成为了《黄土地》标志性的镜语方式。而从影片对黄土地和黄河的全景展现上,观众感受到的是一种气息、一种氛围,一种对古老土地、古老文化的关注与审视。

与《黄土地》中的全景镜头形成对比的是《城南旧事》写镜头的运用。因为这是一部以英子的视角表现童年记忆的影片,所以英子的“眼睛”成为了影片重要的表现意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此,在本片描写英子眼睛的特写镜头中,我们看到的不光是一双纯真的眼睛,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英子的内心,体验到的是英子真实的情感。例如英子在街上看到昔日的朋友小偷被抓走的时候,镜头里出现的始终是英子的一双眼睛。但这不是一双普通的眼睛,这其中包含了疑惑、懊悔、不舍、伤感等种种复杂的情感。这些感情是无法通过语言表达的,而这一双眼睛足以道出英子内心丰富且复杂的感情。正是这双眼睛给了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也精妙的传递出了一种画外之音,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悠远意境。

除了画面本身的构图与景别,电影中的色彩也是一种很好的表意工具。正像中国古代绘画中用墨的浓淡重浅来传达意蕴一样,电影也可以用色彩来完成对诗意的追求。任何颜色都是有着特定的表意作用的,因此,每种颜色都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而一部电影颜色基调的选择也势必是导演主观思想意识的一种外化与流露。在张艺谋担任导演的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色彩就成为了影片诗意的重要体现因素。本片对色彩独具匠心的应用体现在黑白与彩色画面的处理上。在这部影片中,现实生活以黑白的影调呈现在银幕上,相反,回忆却是以一种饱满的彩色展现的。于是,现实的哀伤与回忆的温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现实中,父亲的去世令母亲的生活陷入了彻底的黑暗,相伴走过大半辈子的人就这样先走了,带走了母亲生活的一切色彩,生命只剩黑白。可在回忆中,一切都是那么鲜亮。各种色彩以极高的饱和度出现在银幕上,比如母亲的红棉袄。在这里,颜色也是写意而非写实的。当时的社会环境其实更适合用灰暗的色调表现,但当时的感情确是鲜活的,是纯真的,正如这些饱和度极高的颜色。正是这种色彩的应用,使影片弥漫着一种浪漫的诗意。

以上简要分析的是散文诗意电影如何利用画面造型元素体现独特的诗意,下面来看一下声音这一元素在影片追求意境上的作用。电影是一种影像——声音的综合性媒介手段,因此声音对于影片来说是一个同画面一样极其重要的因素。电影中的声音主要包括音乐、音响和人物语言这三个方面。音乐在电影中最主要的作用即情绪的渲染,而在有些电影中,音乐也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电影叙述的角色。例如电影《城南旧事》中的主题音乐《骊歌》。在二十年代时,《骊歌》就是一首传唱度很高的学堂歌曲,而《城南旧事》中对此歌的重复性表现更是使这首歌再次获得了流行的生命。在影片中,这首歌以不同的变奏形式贯穿了整部影片。它是英子对于童年一份珍贵的记忆,同时也是英子内心世界的含蓄表现。在不同段落的歌声渲染下,观众的情感得到了有效的积累,从而也获得了逐次增强的情感冲击,直至与影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可以说,正是这种成功的音乐的使用,才使得本片在视觉、听觉的双重空间中成功地构建了一个记忆中的童年,也才使影片有了一种哀而不伤的意境。

而在人物语言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散文诗意电影多采用画外音的形式,如《小城之春》、《城南旧事》、《青春祭》、《那山那人那狗》、《我的父亲母亲》、《草房子》、《暖春》、《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画外音的形式是一种小说式的语言,而它之所以被广泛的运用于散文诗意电影中,也是由这类影片的特点所决定的。散文诗意电影表现的多是细腻的情感,是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但这类影片的主人公常常是寡言的,语言不是他们宣泄情绪的主要工具,于是画外音就成为了他们与观众沟通的一个有效手段。就像海德格尔的论断:自然语言由于与人的亲近性而具有一种对于人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活动的特殊表现力。因此,这种画外音形式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影语言对于人的亲近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画外音这种形式也更利于表达影片意境。画外音带来的多是一种对于往昔岁月的回忆,而回忆本身就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是过去的现实生活在人脑中的一种诗意化存在形式。因此,主人公通过画外音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夹杂着怀念和感慨的朦胧的诗意感。

综上所述,对电影语言风格化的运用形成了中国散文诗意电影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注释

[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20.

散文诗的特点篇2

【关键词】结构美网状结构多点排列结构线状结构非线状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72(2013)05-038-02

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我国散文诗以鲁迅的《野草》为发端,经何其芳等人的大力推崇,而不断得到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出现了郭风、柯蓝等专事散文诗的大家,他们以“短笛”、“叶笛”唱出了一代人的心声,到耿林莽这一代的散文诗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在质和量上渐成规模的新文体,特别是1985年邹岳汉在湖南益阳创办《散文诗》杂志出版试刊号,标志着我国散文诗发展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从此,散文诗走向了空前繁荣时期。目前散文诗的主要阵地《散文诗》杂志发行网点遍及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欧美各国,不仅是中国大陆创办最早、坚持最久、发行量最大的散文诗期刊,也是大陆诸多诗刊中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泛者之一,可见其之魅力。下面本文采用例证的方法谈谈散文诗的审美结构。

结构是事物各要素与要素之组合和链接。结构学已进入现代哲学、现代美学、现代政治经济学等领域。后结构主义者把结构看成一个动态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现代散文诗或通过新的句法结构的创造来改变现实,使文本内容有一种异质的流动,或吸取科学创造中的逆向思维,几件事并置叠加,形成藤蔓缠绕的网状结构,或凭借自身阅历往里边填充内容的“空框结构”等,都是写作中可随机形成的结构法。可以打个比方,一章散文诗应是一幢设计新颖的美丽的建筑,语言是建筑材料,它的外形和内部的室和室的联系便是结构解决的任务,首先要紧密,又要坚固和多样。现代散文诗和建筑结构往往采取两维结构和多维结构法,垂直的窗框给人简约感、严峻感,而网状结构的支承却又纷繁厚重、控制了天空的整体。立方体是向三面敞开,可略离开中轴线却勿远离中轴线,主体和配套建筑之间,共享和互参。建筑艺术力图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无限空间,散文诗却力图把客观的时空转化为主观时空。可见,建筑和散文诗大都采用线型结构,也可单线结构、双线复调结构、多线立体交叉结构,当然也还有多点排列结构、非线性结构等结构。

一、网状结构

米兰・昆德拉在谈到小说的结构时指出:“从小说的历史开端起,小说就试图避开单线性,在一个故事的持续叙述中打开缺口……使人物可以从小说的线性结构中走出来。”他要求小说要包容现代世界中存在的复杂性,而又不失结构上的清晰性。小说正是避开了单线结构,运用了复线结构。我们把创作的复线结构称之为“经络网状结构”,之所以称为“经络网状结构”,是因为我的全部作品都是由一条主线和几条副线组成,主线就相当于人的大动脉和神经主干,副线就相当于人的神经网络和血管网络。通常由一条主线、几条副线纵横连贯、互相交叉,采用影视剧切换镜头的方法设计情节、塑造人物、刻画心理,力争达到笔断意不断的艺术效果。

现代散文诗借鉴了西方小说的结构方法,换质换位,把几件事并置叠加,成如藤蔓缠绕的“网状结构”,凭借自身阅历往里边填充内容。现代散文诗和建筑结构差不多,往往采取多维结构法,立体地向三面敞开;建筑艺术力图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无限空间,散文诗却力图把客观的时空转化为主观时空,极力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

二、多点排列结构

“散文往往求全,完整叙述事物过程,诗和散文诗则取其一点、一线、一角,以点代面,以一当十,作简约性勾勒”(秦华载于《原野・争鸣》的《读耿林莽先生的〈散文诗:“化散文”和“散文化”〉》),有人说诗是以“线”抒写生活,散文是以“面”反映生活,而散文诗则是以“点”折射生活,常常精选生活的一个镜头、一件小事、一个侧面或一个片断,常常从作者情感燃烧的那一点辐射开来,把这些细小的点辐射排列在一起,形成环环相扣的情感冲击波,冲动读者的心弦,准确表达作者主题思想,进入诗的境界。

三、线状结构

线状结构,就是各个组成部分按时间或空间或逻辑的顺序连接起来,呈线状延展,由始而终,由头至尾,一步步向前发展。散文诗结构特征是跳跃性,诗化的跳跃是扩大容量必然的要求。要从一个联想飞跃到另一个联想,要从一个场景迅速转换到另一个新的场景,意象摇曳、叠加,贯穿连结的是相通的点。散文诗的结构美就是片断到片断,是一二个(乃至多个)点的巧妙连接,是跳跃的美和暂歇的美,是给读者以无限想象的空白美。散文诗结构中,一个片断接一个片断,这种跳跃性在读者情绪中留下短暂的空白,这是散文诗独特的空白美。

四、非线状结构

诞生于十九世纪末,成长于二十世纪的散文诗,是世界现代文学的新品种,属于“私儿”、“灵胎”、“另类”,被大人先生们逐出家门,不准入庙堂,恐怕是必然的事。然而,这种新文体却为现代作家所偏爱,一百多年来,大师辈出,点亮了文学的星空。因为它本是现代文学形式的一种演变,挑战文学同有的形式框架,用新的语言形式,表达现代人的内心感受。二十世纪后半叶,科学家从分数维形态中看到了非线性的结构美,散文诗的结构也应是非线性的诗和散文各种元素的混成。我们不必再拘泥于散文诗是“诗的散文化”还是“散文的诗化”或是诗与散文的结合,散文诗不同于诗,不同于散文,有自己的独特的构成。

散文诗人马拉美认为,诗与散文的界限正在消失,诗的语言应引入空间范畴的自由语言,所有的符号又还原为原生独立的有机体;具有优秀散文那样的简炼和硬度,要像军官发出命令那样简短有力,具有与情绪精确对应的节奏,那就是散文诗。非线性结构的散文诗犹如中国的大写意画――齐白石画虾,减一笔就是胜利!这种文学手段叫做省略暗示法,或曰省略加强法,把潜台词、下意识、各种词句省略,甚至情节的突然转移及倒叙也包括在内;此转折和转移乃结构手法之创新,并非无意识的,而是深层意识的。如当代散文诗诗人喻子涵的《门》:

太阳沉睡在宁静的午夜。当我突然醒来,我已踩响漆黑的旋律。多少年不再发光的星辰在脑子里流闪;一座座石墙,一道道门坎,荆棘与血块铺垫的金色大道,我向你走来时泪光滢滢。

坚定地坐下来,就在这积满尘垢的十字路口。你不要再问我从哪里来,那里实在太远,杳杳然如天籁之音飘过之处。我已忘却家乡丢失在哪里。支起我疲惫的身躯,舐抚我的伤口,心灵的尖塔在第一千连一座城垣的上空闪烁珠光。

向一道门走去就意味着死之复生,跨过一道门就意味着生之复死。生命就在这一千连一道门之间飘过迷迷朦朦的小雨;一丝丝凄绝的回忆、淡淡的忧思、清涩的怀想,化成缕缕的温暖、辛酸与迷梦,既像清明时节泥泞小路上的幽幽哭声,又像墓园里、石碑前一束无名的洁白的小花在雾露中的清香。

终于,我跨过最后一道门看到了天边的一轮星。我向他祈祷。天国的光辉普照我的灵魂之舟,使我生命的黑幕缓缓下降接受忏悔的沐浴。我划向一座灿烂的云岛。彩云上坐着的慈航的母亲,我只期冀她轻轻地一笑,我的灵魂便永远有所皈依。

《门》这篇散文诗写午夜梦回穿越一座座石墙,跨过一道道门坎的心理幻觉,表面是在叙述上遵循空间转换的秩序(跨越一道道门坎迈向通向天国的大门),其实它通过多种情绪的冲突,形成一种奇特的“意识流”,全文所构筑出来的是一种整体性的情境,这大概就是处于生命历程中的恍惚忧愁之感,其中相互矛盾的意象的暗示以及相当游移不定的事件的纠缠,又使得这种糅合着自然情绪和社会情绪的情感,分不出哪是主要方面,哪是次要方面。“心灵的尖塔在第一千零一座城垣的上空闪烁珠光”,从“心灵的尖塔”到“第一千零一座城垣”,再到“闪烁珠光”,意象之间的跳跃完全是由主观情感来支配,这说明诗人内心情绪触角无序性,接近潜意识情感状态的原生态。但这种非线性的结构为作者提供自由的写作空间,作者可根据主题的需要来驰骋自己的主观的感情,可超出时空的限制;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联想、想象的空间,行文中的许多空白,吸引着读者去一一填补,一一解开,从而走进“天马行空”的意境之中,获得审美愉悦的享受。

总之,散文诗的结构美是多方面的,这里就不逐一而述了。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散文诗的特点篇3

我们把掌声、鲜花、奖项送给各位散文诗的作者、研究者和倡导者,与其说是对他们非凡成就的激赏和褒奖,倒不如说是对一种坚持和坚守的称赞和颂扬,更是对一种孜孜不倦、矢志不移、百折不挠的人文精神、文化精神、创新精神的肯定和弘扬。

散文诗90年,恰好映照了王国维先生归纳的文人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时此刻,我们分明体悟到了,灯火阑珊处的回眸所见,散文诗正因为幅明先生命名的“混血”以及融合时代元素,而在玉树临风之际,更让人看到风姿绰约、风采照人、风光无限。

我们感叹,散文诗90年的漫漫长路;我们惊叹,散文诗90年的辉煌成就;我们慨叹,散文诗诗人90年的开拓、奋进与坚守。

散文诗一路走来,还要一路走好,而且要一路走向灿烂、繁荣。

与其说是一种文体,散文诗倒不如说是会思考的人类的一种会心的微笑。

诗篇、歌章、散叶,寄情、咏态、抒怀,叙事、写生、临摹。散文诗的轻灵简约,散文诗的清浅厚重,散文诗是抚摸、慰藉人们心灵的一泓甘泉、一掬清风、一抹微笑,亦解渴、亦消暑、亦鲜活、亦惬意。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进化的象征,而诗意的想像与写作则把人类文化推向形而上的峰巅。散文诗的出现,把人的诗意思考推向更自由的国度,更潇洒的境界,更广袤的氛围。

散文诗可歌可泣、直抒胸臆;恣意妄为、挥洒自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散文诗百岁春秋、万种人物、亿篇佳什已荡尽世上风流。

这种诗意的豪迈,装点着我们的文坛,支撑着我们的时代,使我们诗的国度、富有诗意的民族、日趋和谐的社会,更加凸显自己的特点和特色。

这种会心的微笑,是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更为深遂的理解和品评,是对精神灵性、语言精粹、思维飞扬更为深刻、更为宏大的把握和展示,是对中西文化、古今文化、雅俗文化融会贯通、高度交合、重铸辉煌的真实写照。

我们为散文诗人的幸运、际遇、高歌奋进而高兴,为这些时代的、歌手、鼓手、号手,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我们为散文诗的行吟、诵读、传承、流淌而激动,为这些文化的标志、品牌、窗口、奇峰兀立,感到无限的幸运和欣慰。

散文诗的特点篇4

关键词:周作人新诗理论《过去的生命》

《过去的生命》是周作人唯一的诗集,诗集序中称自己的诗的文句都是“散文的,内中的意思也很平凡”,“算是别种的散文小品,能够表现出当时的情感”[1]。诗集中的《小河》曾在诗坛引起极大的反响,一时好评如潮,胡适更称此诗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他是我国现代白话新诗的开拓者之一,虽然并不以诗名世,但在新诗开拓者中却是资格较老的比较成熟的一位。

作为新诗的开拓者,周作人主张诗体自由化、新诗散文化,主张新诗像散文那样自由地抒写真实情感,抒写性灵,反映人生。他将语体散文运用于诗歌写作,实现了诗歌语言和形式的解放。在《过去的生命》序中,他说把诗“拿去当真正的诗看当然很失望……与普通散文没有什么不同”[2],一方面是自谦,另一方面表明他的诗的特色,即新诗散文化的特点。周作人的第一首新诗《两个扫雪的人》:“阴沉沉的天气,香粉一般的白雪,下的漫天遍地。天安门外,白茫茫的马路上,全没有车马踪迹,只有两个人在那里扫雪。”[3]简洁朴素、舒缓自如的白话,不加雕琢,向读者展现了一幅雪景,创设出一种情境,虽是散文的语言,表达的却是诗的意境。早期的白话诗在语言的使用上大都给人力有不逮的感觉,胡适即承认他的“尝试”之作不过是小脚女人放大脚,属于半新半旧的东西。胡适指出,早期的白话诗人大都不免如此,只有“会稽”周氏弟兄除外。

周作人强调用散文写诗。之前的白话诗也在力求形式的自由,但仍然没有摆脱旧诗词的樊篱,取消平仄、对仗,但仍然抛不开韵脚的限制。但并不是说现代诗就一定不用韵,不过对与旧诗词争夺统治权的白话新诗来说,韵脚的局限是相当致命的。周作人能打破传统诗歌韵律的限制,《小河》是第一首不押韵的自由诗:“一条小河,稳稳的向前流动。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我生在小河旁边,夏天晒不枯我的枝条,冬天冻不坏我的根。如今只怕我的好朋友,将我带倒栽沙滩上,伴着他卷来的水草。”[4]《过去的生命》提出:“这过去的我的三个月的生命,那里去了?没有了,永远的走过去了!……我仍是睡在床上,亲自听见他沉沉的他缓缓的,一步一步的,在我的床头走过去了。”[5]诗有散文的味道,但又不是散文,有“诗”的流动。

关于诗歌语言,周作人认为,诗的语言“非真实、简练不可”,对于只有数行的小诗,这简练的功夫尤为重要。必须在构思、剪裁,在字句的锤炼上用心,然而又要不失其自然的风韵。《歧路》强调:“荒野上许多足迹,指示着前人走过的道路,有向东的,有向西的,也有一直向南去的……而我不能决定向那一条路去,只是睁了眼望着,站在歧路的中间。”[6]《秋风》载:“一夜的秋风,吹下了许多树叶,红的爬山虎,黄的杨柳叶,都落在地上了……也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称他是白的,黄的。”[7]还有很多诗句看似平淡、简短,却那么清隽自然、耐人寻味。他要求诗的语言必须“含蓄”、“朦胧”,不能太浅露直白。他批评中国的文学革命受古典主义的影响,一切作品都像个玻璃球,晶莹剔透得太厉害了,没有一点朦胧,因此少了一种余味和回味。他主张为了含蓄,诗要多用暗示和象征,并且带一点罗曼蒂克的意味,他认为象征是诗的最新的写法,但很旧,在中国古已有之,这是和诗是以抒情为主的特征相适应的,抒情要尽可能地讲究艺术,尽可能地避免浅露的直白,在语言的表现上要求含蓄。周作人的诗歌,虽然数量不多,但大多以简练、含蓄的语言表现出委婉的诗意,并且表现出一种冲淡意远的独特风格。

周作人看重诗歌感情的真实,要求诗人在创作时,用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情思,如:“我是文艺爱好者,我想在文艺里面理解到别人的心情,在文艺里面找出自己的心情被别人理解的愉快。在这一点上,如能得到满足,我是感谢的……”[8]这虽然不失专门对诗歌讲的,但作为人情迸发的声音的诗歌,其所表达的感情真挚动人。对于特殊文学形式的诗歌而言,感情的所谓真实,不单是非虚伪,还需有迫切的情思。周作人主张写诗的第一条件是表现实感,而且这实感须达到迫切而不能忍欲言的炙热程度。第二条件是要有恰好的句调,可以尽量表现这种心情,那么这在作者就是真正的诗。

另外,与要求诗歌表现生活所孕育的迫切的真情相联系,周作人特别强调诗歌对于诗人的个性的表现和创作的自由。这是周作人的诗歌主张中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他认为,我们的思想无论如何浅陋,文章如何平凡,但自己觉得要说的时候可以大胆地说出来,因为文章只是自己的表现,所以凡庸的文章正是凡庸的人的真表现,比讲高雅而虚伪的话要诚实得多了。五四后几年以来中国新文艺渐渐发达,各种创作都有相当的成绩,但还有不足,太抽象化,执着普遍的一个要求,努力写出预定的概念,却没有真实地强烈地表现出个性,其结果当然是单调。他表示,希望摆脱这些枷锁,自由地发表从土里长出来的个性,并要求给予诗歌作者充分表现真实的个性为前提的最大的创作自由。

在内容与思想的现代性上,早期的白话诗人虽全力挣脱,却仍然丢不掉旧诗词趣味的束缚,在诗歌表现题材内容上显得较狭窄。在诗歌反映思想的现代性方面,一些早期白话诗更是“步履蹒跚”,这方面的突破首先是周作人实现的,他竭力提倡“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其人道主义色彩在“五四”作家中是最浓厚的,在诗歌中歌唱劳动、平民、自由平等、人类的爱,这在中国传统诗词中是少有的,在此前的新诗中也不多,因此使周作人的诗歌具有了更多的现代性,与传统诗歌划清了界限,真正使新诗成了“新”诗。《小孩》之二:“我真是个偏私的人啊,我为了自己的儿女才爱小孩,为了自己的妻才,为了自己才爱人,但是我觉得没有别的道路了。”[9]又如《背枪的人》:“那背枪的人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兄弟”[10],再如《两个扫雪的人》:“祝福你扫雪的人!我从清早起,在雪地里行走,不得不谢谢你”[11]等,体现的都是一种新型的伦理道德观,以新型的思想观念观照社会人生,使得他的诗与同期的其他诗相比具备更强的现代性。

周作人的新诗及其创作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

首先,受中国传统自由诗体论的影响。作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他曾反对过旧文学,但对传统文学不是一概反Φ模他所反对的是唐宋家特别是韩愈的散文和桐城派的散文,道学化,八股化,没有言志,没有真情实感。他重视对传统文学的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古代杂文学做过相当全面的研究,其诗歌及散文小品明显受到晚明小品的影响。另外,在内容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主张诗歌散文化,与唐宋诗歌散文化理论基本相同,主张诗歌自由地表达情感,与晚明公安派、竟陵派抒写性灵的主张有明显的相似之处。由此可见,周作人的诗歌创作理论既吸纳唐宋诗歌散文化理论,又吸纳晚明公安派、竟陵派的诗体论,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很强的包容性。

其次,吸纳了国外诗歌、诗论的因子。受法国象征派诗歌和诗论影响,他所说的象征不是西方象征主义诗学本题意义上的象征,而是作为中国传统诗学所说的一种创作方法的象征。尽管他所受的法国象征派诗歌、诗论的影响不深,但综合其译介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的诗歌,以及在《小河》的引言中提及波特莱尔的诗歌,他的诗论与象征主义的诗论有相同之处来看,包含着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和诗论的因素,是受到它们的影响的。而他翻译的日本诗歌都诗形短小,含蓄蕴藉,能使人感到言外之意,周作人的诗也强调含蓄,由此可见他也受这日本诗歌的影响。

周作人的新诗创作理论同时受到中国传统诗学和法国象征派诗学和日本诗学的影响,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独特的作用。

周作人之前,胡适就已提出诗体大解放,“作诗如作文”,“须讲求文法,不做无病之,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12],周作人在胡适的诗歌理论之后进一步强调要解放诗体,对进一步解放诗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周作人的诗歌创作理论把新诗散文化的形式与自由地抒写真情实感联系在一起,这为新诗既解放诗体,又克服因解放诗体不当而造成的形式粗糙等毛病指明一条途径。周作人主张新诗“平民化”即“大众化”,他的诗歌朴素单一,文字接近大众化,形式平凡自然,对诗歌的大众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周作人的新诗从形式到内容再到理论都发扬着五四时代的个性主义精神,反对“文以载道”,让诗歌真正回到“言志”和“抒情”的道路上。

当然周作人的新诗并没有完全达到完全成熟的现代诗的地步,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过于散文化,过于质朴,使他的诗显得过于平淡,诗的特质不够充分。但结合新诗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看,周作人的诗无疑代表初期白话新诗的高水平,他的新诗创作为同时代和稍后的新诗作者们提供示范和借鉴,推动新诗的成熟和壮大。他虽不以诗歌名于后世,但他对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作过重要而独特的贡献的,他的新诗创作理论即使在今天仍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2][3][4][5][6][7][9][10][11]周作人.过去的生命[m].长沙:岳麓书社,1987.7(1):1,1,3,5,27,31,23,50,9,3.

散文诗的特点篇5

2001年颁布的新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有机结合的教学目标。它的颁布与实施,给传统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的创新机会。面对社会的发展,教学理念的更新,语文教学逐步在课堂目标的设置、教学内容的解读、教学评价的优化等方面进行系列的改革创新。如何使改革后的语文教学真正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是语文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语文诗意的追寻是致力于语文素养培养的创新方法,它从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追求语文教育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通过诗意的追寻教学,让学生在熏陶感染、情感启发、体味唤醒中主动习得知识,在对知识的个性体味中获得精神世界开放性建构,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优势,促进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

语文诗意的追寻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因教学内容中蕴涵着丰富的诗意的追寻因素,二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潜在的诗意的追寻能力。那么,如何发现、挖掘教材中的诗意的追寻因素,将教学关系转化为一种诗意的追寻关系,使教学活动成为丰富而灵动的诗意追寻活动呢?

本文仅以散文为例,研讨语文诗意追寻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抒写的文体。散文形式自由,题材多样而极富有艺术性,具有独特的诗意质感,学生能够从自然亲切的形式中了解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散文诗意追寻教学,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散文的能力和欣赏散文形式诗意、语言诗意、意境诗意的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1.追寻亮点,创造诗意氛围

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诗意的追寻教育的特点,多形式、多角度地进行教学设计,将教学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整合形成“诗意的追寻场”,以产生整体效应。

首先,要利用散文中丰富的情感因素,激起学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产生潜移默化的诗意的追寻效应。

其次,发挥散文语言诗意的作用,教师用自己的声音、语言传达出一种情感,渲染出一种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氛围里,情不自禁地调动自身的情感因素去体验散文作品的语言风格、意境和形象。

第三,就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设备,将平面的“抽象”的散文,变为立体的、直观的、具有视听效果的立体画面,形成一种“诗意的追寻场”,诱导学生进入诗意的追寻感受中。

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可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将春天抽象无形的勃勃生机转换成栩栩如生的鸟语花香,百花争妍,万象更新的意像画面,制作成幻灯片,并配以施特劳斯的《春天圆舞曲》,形成诗意追寻媒介,创设了诗意追寻情境,这样的诗意追寻意境就是诗意的追寻教学的最佳环境,在这样一种教学环境中,通过画面、声音充分调动学生的诗意的追寻情趣,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以保证语文诗意的追寻教学的定向性和目的性。

再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公认的美文经典,其意境充满诗情画意,其风格清新隽永而又含蓄。由于作者心灵的苦闷使这篇有诗意的散文平添几分淡淡的哀愁与忧伤,因此,作品中的自然诗意就不单纯是自然的物象,而是作者心灵情绪意象的凝聚和折射。因而,引导学生对文本所描绘的自然诗意进行鉴赏时,必须注意其外部结构的表现形式和内部结构的情感渗透。即:既要引领学生感知经过作者心理折射的自然诗意的外部形态,又要诱导学生体味作者渗透于其间的情感以及表达这种情感的艺术形式,以此培养学生的诗意的追寻感知能力,体会作品意境诗意。另外,声情并茂的朗读也是调动学生情趣,使之沉浸于诗意的意境之中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样是《荷塘月色》,在朗读之前,教师先从诗意的追寻的角度向学生简介此文,然后进行朗读。朗读时要注意把握音调的轻缓和柔和,读出作者那种淡淡喜悦中夹杂着淡淡哀愁的意境,读出作品那种朦胧、空灵“像笼着轻纱的梦”一般的意境,特别突出其柔性诗意。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诗意的追寻活动中。哲学家黑格尔说过“诗意的追寻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即散文的诗意的追寻教育是靠文本本身诗意的魅力来吸引读者,使读者自己产生深切的情感体验,凭着自身心理需要和兴趣爱好,对诗意产生渴求和向往,继而在不断的阅读行为里逐渐形成诗意的追寻感受、诗意的追寻意向与诗意的追寻品味。当然,教师应该先具有较高的诗意的追寻能力,才可能成为学生诗意的追寻感受的启蒙者和导航人。

2.分析文本形象,启发诗意想象

想象,在心理学上的意义是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智力结构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诗意的追寻想象是诗意的追寻移情的深刻化,即人在诗意的追寻观照中,把自己的情感移入对象之中,使之物化,从而体现出人的性格思想。

散文以“散”得名,题材不受时空的任何限制,宇宙之大,昆虫之微,凡联想所及,皆可入文。散文的结构常以散开为能事,穿插引申,纵横交错。诗人泰戈尔曾说过:诗像一条小河,被两岸夹住,流得曲折,流得诗意;而散文就像涨大水时的沼泽地,不见边缘,一片散漫。散文的表现手法也灵活多变,或夹叙夹议,或借助比兴,有精致曲折的细腻描绘,有气势磅礴的渲染铺陈。散文的艺术形象就往往隐藏在活泼多变,纵横自如的看似散漫的题材与结构之中,给人以深广、多层的诗意的追寻空间,有的则蕴含在生动逼真的意境之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文本的思路,抓住文本的线索,捕捉其诗意的追寻对象。教师应从诗意的追寻形象着手,对它进行分析鉴赏,以启发学生的诗意的追寻想象,达到对作品更深层次的诗意的追寻把握。

例如吉林省特级教师吕志范,是这样引导学生分析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写春天的句子“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

吕:春天到了,小草长出来了。小草怎么长出来的呢?作者用了“偷偷地”,就是说小草趁人家不注意,让人毫无觉察地,无声无息地从土里长出来。但是没有用“长”而是说从土里(吕老师用右手的食指作了个向上的手势)――

全体学生齐声:钻出来了。

吕:用“钻”这个词,写出小草的生长是很不容易的。它要穿过厚厚的土层,有时碰到石块,就要顶翻他们,然后茁壮成长出来。可见一个“钻”字,就写出了春草虽小,但是它们的生命力,却是极顽强极旺盛的,大家看,“偷偷地”和“钻”这些词,用得多么好呵!

教例中,吕老师通过对小草“偷偷地”和“钻”的劲头的描绘,引发学生的诗意的追寻想象,不仅理解了词语运用之妙,而且领悟到小草的旺盛的生命力诗意,使学生对那诗意妙的结论式的比喻“像刚落地的娃娃”等有了更好的诗意的追寻把握,对散文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诗意的追寻领悟,从而理解和感受到整个春天的诗意。

散文诗意的追寻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散文作品的形象感受,实现对诗意的认识,领悟其中的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从而产生诗意的追寻移情,进行诗意的追寻联想和想象,最终实现想象力蓝天翱翔。

3.品味意境,提高诗意追寻的能力

意境是指散文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述到:“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第7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版)这里的“境界”就是“意境”。文学作品的创作,从这一意义上讲,是人与自然的交换。人以他的“意”与自然交换,自然的“象”表现了人的“意”,从而构成作品的意象。作家从“意”出发对“象”进行渲染、挥洒,便构成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对“象”进行集中概括,便形成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散文往往充满诗情画意。散文中的意境是作者艺术创造的结果,是散文产生艺术力量的源泉。好的散文像诗一样具有深邃的意境。作家总是在描绘客观景物之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从而构成一种情景交融、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学习散文要注意引导学生领会这种艺术境界,培养学生的诗意的追寻能力。

散文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明白,散文创作者往往把强烈的感情、独到的见解熔铸于描绘的对象中。作者不论是写人生还是写自然,不论说“自家事”还是说“人家事”,无不是从自我感悟出发,这种感悟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诗意的发现。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也是作者对客观生活的深刻感受。于是散文往往含有深刻、隽永的情、理、意、味。因此,散文虽然“形散”,但总是围绕着作者感受最深、融入思想感情最充分的生活经验而展开的。如屠格涅夫的散文《麻雀》,以白描的手法,简洁的语言,写下了生活中见到的瞬间的情景―――麻雀与狗的对峙、抗争,显示出母爱的力量,闪出哲理的火花。这就是散文的意境,它是一幅幅饱含着作者真挚情感的生动画面,是作者思想情感的再现,更是作者心境、心声的吐露,蕴涵着精辟的生活哲理,深刻的艺术灵感。教学中,教师应把握这种典型形象,用描述性的语言加以引导,通过一定的方式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激发起他们的联想、想象,从而提高诗意的追寻能力。

4.把握风格,拓展诗意追寻的个性

古人有“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第一流的胸襟方可为第一流的诗人”,其实,“境界”、“胸襟”就是人格。布封说:风格即人。在散文的诗意的追寻过程中,教师必须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探求把握作品的风格,感受作者的人格,由作者的“境界”,进入到作品的境界,才能够产生真正的诗意感。当然,散文教学中,教师切不可以自己的诗意的追寻经验代替学生的诗意的追寻感受,也不能要求学生产生同样的诗意的追寻感受,“人格是不可让度,不可分割的”,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发展他们的独特性,通过每个学生的独立想象,产生独特的诗意的追寻感受,从诗意的追寻教育中使学生的诗意的追寻个性得以拓展,人格得以完善,从而,用这种诗意来陶冶自己的情操,完善自身的素质,以促进素质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散文诗意的追寻教学,不仅要讲解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所具有的特征、规律,使学生弄清它与其他文学样式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探索不同作家、不同作品的风格,通过各种途径学会鉴赏散文,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在鉴赏作品、把握风格的过程中,探询掌握作者的思维特质、艺术个性,从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心世界。如苏轼著名的《前赤壁赋》,全文摇曳多姿,文笔似闲散,意脉却流畅而完整。正如苏轼在《文说》中的自评:“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这段话虽不无自炫,但确确实实,苏轼的文章无论比之早期的韩、柳,还是比之同时的欧、曾,都要少一些格局、构架、气势之类的人为讲究,如行云流水一般,姿态横生,并且吻合他自己的情感基调与个性特征。也正是这种对作品风格的探求、鉴赏,使学生顺理成章地去领悟、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与个性特征,从而使学生从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人格魅力,获得深层次的诗意的追寻感受。

总之,散文是一种形式极为舒展,内容极为丰富,表达方式极为灵活,语言极为优美诗意的体裁。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单纯地只讲授谴词造句、篇章结构,而应该把散文作为具有诗意的美文来讲授、来欣赏,揭示散文潜在的多种形态的诗意,引导学生感受形式的诗意,品味内容的诗意,鉴赏风格的诗意,使语文散文教学真正成为塑造学生诗意的人生、诗意的心灵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席勒《审美教育书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2]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9年9

[3]叶朗《欲罢不能》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4]万福成李戎《语文教育美学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5]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7]区培民《语文课程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散文诗的特点篇6

关键词:废名诗歌;散文化语言

现代诗歌的语言从古典的文言文演变为囊括诸多语言资源的混杂型白话文,既体现了语言的历史性,又存在着语言的过渡区间。诗人废名在散文化语言的诗歌表达上,既尊重汉语语言本身的特性,又要在不断的语言变化中打磨出符合表达需要的语言方式,在继承中创新。这是诗歌散文化走向艺术成熟的重要的探索。

一、废名诗歌散文化语言理论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废名就提出“诗的内容,散文的文字”。他认为,“旧诗的内容是散文的,其诗的价值正是因为它是散文的。新诗的内容则要是诗的,若同旧诗一样是散文的内容,徒徒用白话来写,名之曰新诗,反不成其为诗。”[1]废名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谈论新诗的。

第一,散文化的文字要能行写性情,应该体现为人格的充溢而不仅是调子。比如“枯藤老树昏鸦”这种诗句与胡适的《两只糊蝶》相比,前者只是调子,后者却有诗人的性情,前者是模仿的,缺乏个性的,后者则不尽然。因此,能不能用一种语言写出个性是诗人评判诗歌写得成功与否的一个先决条件。

第二,散文的文字不避雅俗,范围很广,但诗句要符合散文句法规范。他认为“散文的文字这个范围其实很宽,《三百篇》也是散文的文字,北大《歌谣周刊》的歌瑶也是散文的文字,甚至于六朝赋也是散文的文字。我们可以写一句`屋里衣香不如花',只是不能写'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五七言诗与长短句词,则皆不是白话新诗的文字,他们一律是旧诗的文字。”所以诗歌文字可以不避雅俗,但要尽量表现个性,发挥文字的功用,符合散文的语法特点。比如“远处有灯火了红色的稀”这样的诗句是旧诗的姿态不符合中国散文的句法。

第三,诗歌的散文语言必须要能自由地表现完整的、完全的,立体而丰富的幻觉与想象。他认为古诗散文的内容是情生文,而新诗不是依靠这种思维程序,新诗的诗意不是情生文,文生情的,而是通过奇妙的幻觉和文字的穿插营造一种浑然一体的、不可用散文复述出来的内容,如温庭筠的词与李商隐的诗一样。他们表现的是文字相融之际构造出来的一个完整的想象。

因此在废名看来,虽然一首新诗看上去只是随意运用散文的语句而已,但它所表达的内容却是不可用散文复述出来的。至于这种散文的语句,是如何在废名自己的诗歌创作里生发诗意的呢?他又是如何利用散文的形式来表现他那不可改动一字的完整的、浑然一体的想象的呢?在废名的诗歌里,他运用了许多古典诗句的结构方法,加入到符合散文句法的白话文中,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一种别样的现代感性,为新诗语言的成熟做出了独特贡献。

二、废名诗歌语言的表现方式

废名深受传统道教禅宗思想的影响,对古典诗歌尤其是温李派诗歌推崇备至,也曾自言自己的文章受到六朝文章影响甚多。废名对传统诗文的喜好流露到他的诗歌创作中,就使得他的诗歌渗透着一股或浓或淡的古意。[2]

1、省略

阅读废名的诗歌一个很鲜明的感受就是,他每一行诗都是可懂的,每一行诗也都合乎散文的语法要求,但是一旦将诗行连缀起来,便有种晦湿难懂的感觉。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诗人在行与行的连缀中间运用了许多传统诗歌的语法关系。中国古典诗歌句子是语义块与语义块的结合,这种结合关系是自由松散的,它不受理性逻辑关系的控制,加之古典诗歌有字数和格式限制,呈现出既浓缩又灵活的关联状态。废名诗“深夜一枝灯/若高山流水/有身外之海”,这一句诗谓语若、有之前均省略了主语,若之前的主语应该是灯与我,有之前的主语也省略了,按照语义理解应该是这种灯我相照的惺惺相惜让我有仿佛有身外大海般的自由辽阔。从而,造成一种朦胧恍倘、若即若离、左右跳荡的审美感受,与整首诗歌凄清迷离的意境相符。

2、交叠

交叠是古典诗歌另外一个重要的语义联系方式,如“悬萝弱筱垂清浅,宿雨朝敏和翠微”,悬萝弱筱与宿雨朝暾分别形成了两组交叠语象,交叠是使物象集中呈现的方式,在这些密集的语象背后往往是诗人强烈的情感。在废名的诗中这种语象交叠的句子十分常见,如“星之空是鸟林/是花,是鱼/是天生的梦”“思想是一个美人/是家/是日/是月/是灯/是炉火”,又如“我想写一首诗/犹如日,犹如月/犹如午阴/犹如无边落木萧萧下”。当废名运用英语句型结构时,抽空了是字句的判断说明作用,他将缺乏逻辑联系甚或具有矛盾对立秩序的宾语(或主语)赋予给主语(或宾语),造成不同性质不同质地语象的交叠,极大地拓展了诗歌的表现力。这种“伪语法”(叶维廉语)是在貌似符合语法规则的情况下进行的诗语创作,它为现代诗歌带来了多层复义的内涵和奇妙的陌生化效果。

3、离散

古典诗歌语义块与语义块之间的联系方式之一是语义离散,如“绿垂风折算,红淀雨肥梅”就是典型的例子,它将绿算、红梅拆开,将颜色提到诗句的开头,将第一性的审美感受置前,说明古代诗人“取象”的思维方式。废名在《北平街上多处打乱句子的正常顺序,一是为了强调他前置的部分,二是为了烘托在黑白颠倒的现实世界里,不合语法逻辑的飘忽而逝的思想与感受,传达出类似非正常视角观察到的荒原景象:“木匠的棺材花轿的杠夫路人交谈着三天前死去了认识的人/是很可能的万一着火了呢/不记得号码巡警手下的汽车诗人茫然的纳闷/空中的飞机说是曰本人的/万一扔下炸弹呢/人类的理智街上都很安心/木匠的棺材花轿的杠夫路人交谈着三天前死去了认识的人/马车在走年龄尚青蓬头泪面岂说着死人的亲人。”在一个事理与现象处处相悖的愚蠢的宇宙,似乎只有连续不断的动作才具有特别重要的位置。

4、叠词

叠词是古典诗歌特有的组词方法,指的是字或词的重叠使用,在古典诗歌中叠词十分常见,如《古诗十九首》里面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咬咬当窗。”便连续用了叠字。废名的诗采用了不少叠字词语,如“萧萧马鸣”、“片片拾得”、“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无边落木萧萧下”等。除了叠词还有复辞结构在废名诗中最为显著。复辞是指相同的一个字被隔或紧紧相连然而意义却不相等的语言组织方式,如“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这种复辞方式造成诗歌交错回环的语势,废名诗特别喜爱运用复辞,这就在诗歌中造成一种繁复缠绕、相印相证的效果,如他的《街上的声音》有这样的句子:“街上的声音/不是风的声音/小孩子说是打糖锡的。/风的声音/不是宇宙的声音/小孩子说是打糖谬的。/小孩子/风的声音给你做一个玩具吧/街上的声音是宇宙的声音。”这首诗中,前半部分出现的声音是具体的物理声音,后半部分的声音则是观念的声音,由具体的声音提升到观念的声音,这就是复辞在废名中产生的既同声相应,又回旋上升的情势的效能。■

参考文献

散文诗的特点篇7

关键词: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

电视散文诗是诗画结合的一种新生的电视艺术样式,它以散文诗为基础,以解说引导,以画面拓展意境,以音乐、声响来烘托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快,人们的文化消费呈现日趋多元化的倾向,真正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纯文学作品的人越来越少。相反,影视文化却发展为强势文化,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流。影视与文学的嫁接有助于“高深”的文学阅读直观化,同时也有助于影视艺术增强文化意韵,可以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等电视文艺的出现,是中国文学突围的一种新尝试,电视散文诗就是这种尝试的新生儿。

从第一部具有开拓精神的电视散文诗作品《金海雪山》问世到今天,已有20年的历史。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经历风雨之后得到了媒体的认同,1998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首届《全国电视诗歌散文展播》,在全国形成了广泛的影响。1999年央视创办了《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不少地方电视台也新辟了类似栏目。就传播效果来说,它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人民网评论其“在娱乐、消闲、彩经、传奇为主导的旋转大舞台上撑起一片‘诗意的空间’”[[i]],满足了观众在喧嚣和快节奏生活环境下追求与享受久违了的诗意的愿望。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艺术表现中的虚和实》中提到了绘画、戏剧、书法等艺术样式的虚实艺术,作为新兴的电视散文诗,正成长在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传统文学、影视等注重虚实表现的环境下,它在化合文学与影视虚实艺术后形成了独特的虚实艺术样式。其虚实艺术主要表现在电视散文诗的创作来源于生活之实,其成品是提炼生活精华之虚;电视散文诗内容叙事描写性段落为实,抒情议论性段落为虚;及其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三方面。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运用能激发编导的创作感悟;能诠释电视散文诗的意境和蕴涵深厚的主题;能创造电视散文诗的美感。我们在构建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时要抓住四个重点:注重社会生活的体验和审美素质的提高;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要以虚为主;要像画面一样重视声响的创作;人物是电视散文诗绝对的主角。

1.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成长环境

电视散文诗作为一门艺术样式诞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它必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熏陶,由于它又是诗画化合的一个新生儿,其虚实艺术更多地继承和发扬了其“父母”——文学与影视的虚实艺术基础。

1.1电视散文诗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虚实艺术美学的社会环境中

虚实相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萌芽于中国传统哲学讲究道、无、理、气的哲学思想中。古代艺术家们将其引入艺术思想中,使之成为古代艺术辩证法的思想核心,并广泛应用于中国几千年的艺术创作中。韩林德在其专著《境生象外》中指出,若想使书画作品中“实”的有笔墨处妙趣横生,必须在“虚”的无笔墨处下一番功夫。清代蒋和在《学画杂论》中强调“实处之妙,皆因虚处而生”,也是在肯定“虚”的无笔墨处在书画中的主导地位。我们不难看出,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不仅文学讲究虚实,建筑、绘画、戏曲、音乐等也都讲究虚实艺术的运用,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上的电视散文诗当然也努力遵循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

1.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中国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中国古典诗歌是一门讲究虚实艺术的文学样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提出“境生象外”[[ii]]的诗作观点,认为凡是具有深远意境的艺术作品,都是在具体有形的实象之外,还存在一个与此相联系的无形虚象,因而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宋代范唏文讲究在诗歌创作中情与景的虚实,他说“《四虚序》”云:“不以虚为虚,而以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从首至尾,自然如行云流水,此其难也。”[[iii]]示意通过描写景物来表现思想感情。在当代散文创作中,也非常讲究虚实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是贾平凹的散文。他的文化散文虚实并济,思想与情感并重;他写禅思美文,理不见证,情未抒实,娓娓道来却感染人心。至于风情类和世相类散文也都虚实结合,情理相应,触目染情,释手难忘。电视散文诗是一门电视文学艺术,它的创作基础是散文诗,而散文诗就是化合中国古典诗歌和散文的优秀文体,所以说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植根于文学虚实艺术土壤中。

1.3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

影视艺术的美学特性表现之一便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影视的逼真性来源于其画面的照相本性,影视的假定性是说影视艺术绝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机械照相式反映,必然凝聚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感情,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影视虚实艺术还表现在推动剧情的主要人物的虚化缺席处理与对剧情的无时无刻的在场威胁和影响;通过透过情节中主人公的梦幻、幻觉、自由联想等下意识的冲突,曲折揭示现实加于其心灵上的种种烙印;通过舞台(银幕世界与现实)人生两个对立的世界的相互交织形成的现实与假定的对立等虚实表现形式。电视散文诗声画结合的外在形式说明其本质是一门电视艺术,它孕育于影视虚实艺术门类中,肯定要继承影视作品虚实结合这一优秀艺术形式。

2.电视散文诗虚实艺术的具体表现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题画》云:“江馆清秋,晨起看竹,……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展纸,落笔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心中之竹也”[[iv]]。在这里,“眼中之竹”是展现于眼际的客观存在,是“实”;“胸中之竹”是创作者对“眼中之竹”的体验和感受,是“虚”;“手中之竹”是创作者“胸中之竹”借助于笔墨线条的物化,是“化虚为实”的艺术形象。从“眼中之竹”转化为“胸中之竹”,又从“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也就是“化实为虚”、“化虚为实”的艺术创作过程。

电视散文诗的虚实艺术同样贯彻于它创作的全过程,从创作来源到成品本身,从作品的内容到作品的表现手法,电视散文诗就是编导对现实社会生活及文学作品的电视虚化过程,又是编导通过具体的现实的画面与声音等呈现文学作品主题和意境与自身情感和观点的过程,同时又是编导将影视声画艺术与作品文学艺术二者的优势结合而创造出的实在的同时又是艺术的虚构的作品。它处处都表现着的虚实相生、以实化虚、以虚达实的艺术样式。

散文诗的特点篇8

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进行了许多年,为什么选修课教学没有出现让人耳目一新的局面?为什么语文教师在教学选修课时还要篇篇精讲而不愿进行专题教学?在经过调查分析后,我们找到了两个原因:一是选修课教材虽然在编排上异于传统教材和必修教材,这些文本也足够经典,但依然是文选式的。这种文选式架构,与教师在必修课教学中形成的固有的教学模式不谋而合,教师自然也保持着因循旧有模式的巨大惯性,特别是当选修课教学由理想走向现实后,老师们在观望和迷惘中,渐渐失去了革新的冲动。二是选修教材编写本身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让教师无所适从。如《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的三个专题,它们本身并不能完全孤立,欣赏一首诗歌要“知人论世”,也要“置身诗境”,还要“因声求气”,这三种鉴赏方法并不能断然隔开,按哪一种主题进行专题教学都会顾此失彼。而散文部分也存在着“示例”不够典型及选文与专题主题不匹配的问题,前者如第四专题所选的陆游作品《过小孤山大孤山》,无论是在中国古代散文中,还是在陆游的作品中,这篇作品都缺少代表性,因而也难以承担“示例”的作用;后者如第五专题所选的苏洵作品《六国论》及欧阳修的《伶官传序》,这两篇文章是史论文中的典范,形制规整,把它们列入“散而不乱”这个专题中显然让教师们摸不着头脑。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教学实际中,很多教师对于选修课一直抱有不敢放手的想法,宁愿求全求深,唯恐挂万漏一。其实,选修课自有其特点,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自主性、灵活性远远地超过了后者。选修课在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形式的呈现以及难度深度的把握上教师是有自的。教师可以综合考虑教情学情等要素,科学而富有实效地将教学内容重新整合,突出重点,去除枝蔓,连缀成线,以使教学思路更清晰,学生视野更开阔。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的一些做法,谈谈如何对这一模块进行专题重构。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人教版的选修模块之一,编者从高中生实际水平出发,按不同的鉴赏角度、鉴赏方法设置六个专题,且诗文分列:诗歌部分三个专题,依次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涵咏诗韵”;散文部分也是三个专题,分别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这种以文本中客观存在的、规律性的知识或方法为标准建构的专题,不仅切合高中生的欣赏需要,而且能从几个基本方面充分体现诗歌散文两种文体的各自特点。但确如前文提到的那样,教材编写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进行系统性的专题教学,我们对这一模块进行了一系列的重构。

一是对与专题主题不契合的个别文本进行替换。如“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专题的“示例”《长恨歌》,该文主要是从讽喻的角度对诗人创作的意旨和作品的主题进行探讨,其他方面如白居易的生平事迹、诗歌创作的背景等均未作介绍,只是建议学生“根据作品本身和相关文献资料作出自己的理解”,而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既可以是歌颂李、杨爱情,也可以是讽喻当时李氏荒淫误国,还可以是爱情讽喻相结合,这种多义性使得对本文的鉴赏即使是介绍了创作背景,这种背景与诗歌的主题关系也不大,这种情形造成了专题目标“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方法在本诗鉴赏过程中的明显缺位。再如第五专题“散而不乱,气贯中脉”中的《六国论》,这篇文章第一段提出了总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而后两个分论点紧跟上:“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接下来,第二段论证对应第一个分论点,第三段论证对应第二个分论点,该文论证非常严密,何来“散”呢?又怎么能作为“散而不乱”的代表?“示例”的作用是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若教材的例子不足以全面概括单元学习的重点,教师则可以另选作品作为赏析示范,如白居易的《秦中吟》、欧阳修的《泷冈阡表》,用它们作为“知人论世”和“散而不乱”的“赏析示例”代替《长恨歌》、《六国论》则是很有示范性和典型性的。

二是对不太合理的专题进行整体重构。本模块第四专题“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是需要进行重点改组的部分。《教师教学用书》在这一部分的“说明”中指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都很重视形象,但二者的形象性又有差别。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艺术,常常有“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因而,诗歌的形象非常发达,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需要仔细品味。中国古代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说是一种比较舒展的艺术,句式散化,篇幅可长可短,表情达意不受格律限制,可以兴之所至,自由挥洒,因而散文中的“意”表达得更为明白显豁。按照这个说明及本专题的主题,这一专题的选文应该诗文对举,以进行对比赏析,但是教材却不是这样。从“赏析示例”的《过小孤山大孤山》到“自主赏析”中的《庖丁解牛》、《项羽之死》、《阿房宫赋》再到“推荐作品”的《西门豹治邺》、《大铁锤传》等,全是散文作品。那么,教学中无论是采用单篇形式还是专题形式,都无法让学生明白在“创造形象”方面“诗文”是“有别”的。为此,我们对这一专题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重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学生们在初中学过的散文,在简要分析后,把杜甫的《登岳阳楼》、《泊岳阳楼下》、《陪裴使君登岳阳楼》和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的一两首拿来作为“赏析示例”对比阅读,使学生明白在描写岳阳楼方面诗歌散文在创造形象时是各有特点的,然后在自主赏析《项羽之死》时,引导学生把它与杜牧的《题乌江亭》、胡曾的《乌江》、王安石的《乌江亭》、李清照的《咏项羽》等一起来阅读;学习《阿房宫赋》时,把它和胡曾的《咏史・阿房宫》一起比较赏析。这样的重构不仅能突出“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主题,让学生明白“散文和诗歌虽然都具有形象性,但各有特点”,而且能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是打破原有专题甚至是教材的限制,依一定的标准选择相关篇目重构专题。主要是同类文本的共性阅读赏析或比较赏析,分析这些篇目的共性与个性。如按照同一体裁建构专题,在学习《项羽之死》时,把它和《西门豹治邺》、《大铁锤传》、《种树郭橐驼传》组合成人物传记专题;按照同一题材建构专题,在学习孟浩然《夜归鹿门歌》时,把它和谢灵运及王维、韦应物、储光羲、常建、李白、杜甫等人同类诗歌集于一处,形成“山水田园诗赏析”专题;按照表现手法建构专题,在学白《越中览古》时,把它和其本人的《苏台览古》、刘禹锡《石头城》、韦庄《台城》、岑参《山房春事其二》合在一处形成“诗词中的对比技巧运用”专题;以流派或风格为标准建构专题,学清照的《一剪梅》时,把它和温庭筠《菩萨蛮》、李煜《虞美人》、周邦彦《苏幕遮》、姜夔《扬州慢》建构“婉约词欣赏”专题;以时间断代为标准建构专题,把陆游、辛弃疾、岳飞、陈亮等诗人的作品集结构成“南宋爱国诗词赏析”专题;以作家属地为标准建构专题,将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杨万里等人的作品集在一起,形成“古代江西籍作家诗词赏析”专题;以某一作家个人的作品为主建构专题,学习杜甫的诗歌,我们选择杜甫的一些作品建构“沉郁顿挫――杜甫与杜诗”专题,当然也可以将不同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如建构“李白与杜甫”、“苏辛豪放词”等专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一选修教材精心选择了中国古代诗文发展的主要时期、重要流派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集中编排,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必修的基础上认识中国古代诗文的特征,掌握诗文鉴赏的基本规律,将已学过的作家作品贯穿起来,从整体上获得对古代诗歌散文发展流变的初步了解。欲达到上述目标,围绕专题主题的单篇精讲教学固然是不能完全摈弃的,但在选修课教学中如果一味墨守传统的教学方法又是教学惰性的表现。我们认为,在当前选修课教学不甚理想的背景下,教师应有专题意识和课程意识,并在继承必修课教学传统中促进选修课教学的发展,在守正中不断创新。当然,这种创新是以建构主义哲学作为基础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知识,这个过程包含着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而另外一方面,选修课教材的设计是给教师和学生留有了改造与重组的余地的。《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编者在“前言”、“致同学们”中分别指出:“文学作品是多种因素的复合体,教材在一些章节中列举一些作品,并不意味着这些作品只能从这一章节所提供的角度进行欣赏。在具体的阅读和理解运用中,完全可以引入另外一些角度,以获得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这套教科书只是提供了一些资源,几个平台,大家完全不必受此局限。”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篇与篇的组合、单元专题的整合,由点入手,以点带面,步步扩展,纵横联系,使单篇课文成为专题乃至模块整体架构中的有机部分,以发挥整体效应,帮助学生通过这种联系获得对诗歌散文的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提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妍.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学构想及实施建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5).

[3]张妍,龙胜祖.选修不是全修.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8).

[4]吴俊.走出语文选修课程教学的误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12).

散文诗的特点篇9

关键词:古典文学;现代文学;深远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164-02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古国,文学的发展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古典文学发展到现代文学,我国的文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历程。我国的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有很大的区别,但是现代文学还是继承并发展了古典文学的精华,之所以现代文学能够顺利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现代文化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源于传统文化的积淀。现代文学是古典文学的发展,更是区别于古典文学的、具有现代文学特征的文学艺术。就我国古典文化对现代文化的影响而言,主要体现在古典诗歌对现代诗歌的深远影响、古典散文对现代散文的深远影响、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深远影响,以及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四个方面,下面进行逐一分析。

一、古典诗歌对现代诗歌的深远影响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国堪称为诗歌的王国。诗歌不仅受到文学界的高度重视,而且还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各种不同层次的选拔活动均有涉及。就我国的诗歌发展过程而言,大体经历了《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最后发展到现代诗。在诗歌的鼎盛时期涌现出很多到现在也无法超越的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等等,他们的诗可谓是诗中的极品。诗歌在我国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为现代诗歌沉淀了深厚的基础。虽然在后,涌现出的各种新诗体都摆脱了传统诗歌的桎梏,但是依旧存在着传统诗歌的影子。比如说,我们所熟悉的胡适先生,在他的代表作《尝试集中》,旧体诗还是随处可见的;再如出自沈尹默先生之手的《三弦》中也依旧存在乐府诗的影子。古诗中的很多表达手法、意境的刻画等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并且古诗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很高的成就,所以在现代诗中依旧借用着古诗的意境刻画以及表达方法。作为新诗代表人之一的戴望舒,他的作品中也依旧有传统诗歌的韵味,并且采用着传统的象征体系。老舍也用曲艺为基础来创作新诗,所以古诗对现代诗有着很深的影响。在现旧体诗并且写得很好的人也大有人在,比如鲁迅、茅盾等等,他们对古体诗可谓是信手拈来,他们通过旧体诗来表达自己对现代生活的情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二、古典散文对现代散文的深远影响

我国古典散文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与古诗一样在古代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历史上也涌现出很多大散文家,汉代的杨雄、司马迁、张衡、贾谊,魏晋南北朝的建安七子、陶渊明以及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等等,这些人在古代散文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早在秦汉时期散文就开始形成了,并产生叙事以及议论两种形式。到南北朝时期散文得到进一步发展,哲理政论等等形式的散文体层出不穷,散文家也是数不胜数。唐宋年间散文到了一个更加繁荣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描写景物进而来表现作者内心世界的散文作品有很多,比如大家熟知的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柳宗元的《小石城山记》等等。到了明朝,又出现了市井民众所喜爱的适情作品。我们现代的散文都是以古代的散文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虽然格式上没有以前没那么严格,但是,在散文的形式上大都和古代散文相似。现代的散文依旧和古代散文一样语言优美、意境深邃、情感至真。现代散文有时为了读得更加流畅也会力求押韵,这都是古代散文对现代散文的影响。现代散文是古代散文的发展和继承,摒去了格式的枷锁,继承了其优美的语言和特有的表达方式,最终形成现在的散文。

三、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深远影响

在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影响的几个表现中,古典小说对现代小说的影响是最明显的。诸如鲁迅将《儒林外史》这部作品的讽刺艺术应用到自己的小说中,可以说时时可见。在《故事新编》这部小说中,鲁迅应用了大量的历史传说,以及古代神话,也就对古典小说因素的借鉴。同时,鲁迅的小说还有一个行文简洁的特点,这也是对传神写意的良好借鉴。在鲁迅之后,便出现了诸如郁达夫、孙犁等抒情小说家。这些抒情小说作品在对传统诗歌抒情特点继承的基础上,更具有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出自郁达夫之手的小说《采石矶》,引用了大量的中国古诗词,同时还有《迟桂花》等非常注重营造良好的意境。此外,还有一批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小说家,他们通常更加注重小说的故事,不论是小说结构,还是小说语言,甚至是小说的表现方式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古典小说的结构、语言,以及方式等。诸如出自赵树理之手的《登记》以及《小二黑结婚》等都对白描手法进行了集中的应用,对于小说故事性的特别强调,而且还在道具运用等方面对古典小说进行了一定的借鉴,这样的白描方法与话本小说在很大程度上有着相似性。在我国的现代文学中,还有一个分支就是章回小说。章回小说通常采用古典小说中的结构形式与叙事方法,诸如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李涵秋的《广陵潮》以及不肖生的《近代狭义英雄传》等等。

四、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

与前面叙述的诗歌、散文以及小说相比较,现代话剧与古典戏剧之间的联系并不是非常密切,但是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是存在的,古典戏剧对现代话剧的深远影响还是得到了充分体现的。我国现代从事于戏剧舞蹈创作的优秀剧作家大都非常重视古典戏剧创作的经验,吸取古典戏剧的精华。诸如曹禺的《雷雨》,整个戏剧的情节非常符合大众的胃口,曲折的情节迎合了观众的欣赏习惯,尤其是大众对于故事性情节的欣赏习惯。整个剧目通过对戏剧冲突进行全面精心的安排,将整个故事情节一步一步地推向了剧目的高潮阶段,广大观众的心弦被紧紧地扣住了。与此同时,我国的古典戏剧在情景交融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特色,对于词句的写作更是备加注意。在戏剧中的诗词,通常都是抒情诗,意蕴深厚。而在我国的现代话剧中往往正是缺乏这样的诗意浓厚的作品,诸如郭沫若的《屈原》,曹禺的《家》等。在我国的解放战争时期,出现的新歌剧同样也对古典戏剧的一些特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继承与发展,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白毛女》,曲折变化的戏剧情节,可读性强的故事,同时在整个剧目的结构上更是对古典戏剧的写意方法进行了全面充分的运用,此外在音乐的形式方面,也在很多情节中与民歌、戏曲的一些素材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创新。在延安进行旧剧改革时期,曾经涌现出了《逼上梁山》等著名的新编历史剧,这些剧目均是古典戏剧的演变与发展,是现代戏剧家对古典戏剧的创新与改革。

五、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内容上的深远影响

我国古典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除了体现在以上四个方面以外,还有就是主题内容上的影响。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在主题内容方面也对现代文学造成了很深的影响。诸如爱国主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经常表现出来的突出主题,其对现代文学的影响非常大。再如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闻一多,以及郭沫若等的作品,都将前辈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诸多内容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实际苦难,对于现代文学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诸如艾青和鲁迅的作品,都对《诗经》中的风雅进行了一定的借鉴,同时还有《诗经》中体现出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借鉴与应用。《诗经》通过现实主义传统将下层人民群众的辛苦劳作,以及百姓的生存环境、生存状态等充分地反映出来,表达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阿Q正传》作为鲁迅的代表作品,以及《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作为艾青的代表作品,都将现实主义体现出来,表达出下层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以及对政府救治的渴望。

我国是一个文化古国,文学在我国取得的发展是举世瞩目的。就我国的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而言,现代文学不仅有其独有的特征,而且还对古典文学进行了一定的继承与发展。古典文学给现代文学造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相当广泛的,同时还表现在诗歌、散文以及小说和戏剧各个方面。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我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深入挖掘古典文学的精华因素,加强古典文学因素在现代文学中的应用,加强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的结合,探索现代文学发展的新途径,以此来加强对古典文学的学习,摄取古典文学的精髓,促进现代文学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佳.古典文学研究方法论综述[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2).

[2]“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全国学术研讨

会将在武汉举行[J].外国文学研究,2005,(5).

[3]易定军.《试论晚唐山林隐逸诗人》文学研究方法述评[J].安康师专学报,2005,17(5).

[4]夏向军.敦煌文研究综述[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09,(6).

[5]汪淑霞.1994年以来阮籍诗赋研究综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

[6]李冬梅,郭贺.论陈寅恪的文学研究方法[J].沈阳大学学报,2007,19(4).

散文诗的特点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教学实践探索

审美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文学素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不少初中语文老师借助审美教学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完成语文课堂教学任务。单从这一点便可看出,部分初中语文老师已经意识到审美教学的作用和价值,笔者从“阅散文、读小说、赏诗歌”三个层面入手,让学生亲自体悟文本作品的美妙,最终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阅散文,寻美之踪迹

初中语文教材中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初中语文教材中囊括了众多美文,蕴涵美的文章大多是散文,其形散神不散的体裁特征给散文添加了一份神秘之感,所以称散文为开展审美教学的最好体裁。在语文审美教学过程中,老师一定要选定散文篇目,事先挖掘出散文文本中存留的深层美,带领学生寻找美的踪迹,使得学生充分感受散文的语言美、意蕴美、结构美。

比如,教授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这一状物抒情散文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先仔细品阅文章,找出描写紫藤萝外在形态的句子“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找出描绘紫藤萝花朵的句子“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找出描写花朵神韵的句子“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等。仔细解读这些句子,我们便会发现作者将紫藤萝的形状、神韵、姿态写得十分和婉,描写得细致却不繁琐,处处溢出美的踪迹,无须学生细细详读,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美已令人心神向往。

2.读小说,育美之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小说相对于其他文体来说更贴近生活,要是将小说作为审美教学的切入点,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自然是极为有益的。现实情况是,不少初中语文老师在讲授小说体裁的文章时,只停留在划分部分、提炼思想、捋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特征的层面,丝毫没有深入挖掘小说文本中的“美”,也就是没有发挥小说的审美功能。初中语文老师必须改变这一教学惯式,积极带领学生深入故事、读懂故事,在小说解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一短篇小说时,老师可以引领学生先仔细阅读整篇文章的大致内容,然后挑选出文章中母亲的两句话:一是“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二是“你简直是疯了!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随后让学生根据母亲的话语,结合整篇小说内容分析“我”和母亲的人物性格特征。单从母亲的这两句话便可看出,母亲得知叔叔于勒窘迫生活状况后对叔叔于勒的评价,简短的两句话便暴露出母亲自私、冷酷、虚伪、拜金、可怜又可鄙的性格特征,我却只是一个单纯、简单、具有同情心的善良孩子形象。之所以结合文章内容进行人物形象分析,主要起到“以此及彼”的作用,达到培养学生基本审美能力的目的。

3.赏诗歌,晓美之内涵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多具有节奏美、情景美、语言美和意蕴美,其基本囊括了初中语文审美教学所要实现的所有关于美的教学目标,因此老师要重点讲授教材中的诗歌,借助诗歌挖掘出美的真正内涵,鉴赏诗歌中蕴藏的种种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可以鼓励学生朗读诗歌,体验诗歌中的节奏美、语言美,其次跟随老师步伐读懂诗歌语言美、情景美,最后在自我理解、自我体悟的基础上感受诗歌的情感美,继而真正了解诗歌美的内涵。

比如,学习《沁园春・雪》这一首诗歌时,首先,老师应鼓励学生大声朗诵诗歌内容,用心体会北国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冰雪世界,感受诗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其次,老师可适当扩展一些关于的生平经历,以及这首诗的整体写作背景,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最后,可从诗歌的上下片进行细致分析,掌握文中所用的写作手法、鲜明意象,进而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直至知晓诗歌的完整内涵。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审美教学必须继续改进、完善,老师更应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散文、小说、诗歌中的别样美,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审美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爱萍.初中语文探究式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