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毕淑敏的散文十篇毕淑敏的散文十篇

毕淑敏的散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1:40

毕淑敏的散文篇1

关键词:毕淑敏色彩比喻

一、散文比喻中的“医生色彩”

毕淑敏自己写到:“若干年后,当我在某一个傍晚开始写作散文的时候,我无可逃避地沾染上了医生的痕迹,犹如我们清晨走过草地,鞋子被遍地露珠打湿,许久许久不曾被风吹干。”[1]可见做医生的阅历对毕淑敏的作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例:“这样,红柳的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幅镂空的恐龙骨架。……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离太阳最近的树》)

在海拔五千米的荒漠皱褶里,在酷寒和缺氧的环境里,红柳居然生存了下来。作者对红柳顽强的生命是珍惜的、欣赏的,可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为了生存的需要,硬是要将红柳及其强大坚韧的根挖出来当柴火烧,这件事在“我”看来,是非常难以接受的。所以对红柳的挖掘,作者使用了两个比喻,把红柳的根比喻成了“一幅镂空的恐龙骨架”,把被挖走红柳的沙丘比喻成了“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睁着的空洞的眼睑”,“骨架”和“摘眼球”的故事,显然在医生工作中最多,作家写作的时候,跳入脑海的第一个感觉恰恰是来自阅历的第一个感受,做医生的人生体验会不时地进入作品中,于是比喻具有了医生色彩。

又如:“先要用硬毛刷子蘸着肥皂水,一丝不苟地直刷到腋下,直到皮肤红到发痛,再用清水反复冲洗,恨不能把你的胳膊收拾得像一根搓掉了皮,马上准备凉拌的生藕。……由于酒精强烈的脱脂作用,手臂也像枯树干,失去少女特有的润泽。……消毒过的手已被管制,我俩就像卸去双臂的木偶,无法接触自己的皮肤。”(《指纹状的菌落》)

上面的三个比喻都是在反映手术前的消毒情况,显然消毒过程不仅严格,时间久了还会痛苦。把胳膊刷得像“搓掉了皮的生藕”,手臂像“枯树干”,手消毒后的人像“失去双臂的木偶”,都是有生活经历的人才可能会使用的比喻。作者的这些比喻只是铺垫,告诉读者常年需要消毒的医生有其他职业的人不曾了解的特殊感受,可恰恰就是在这样的严谨下,一个抓了一下耳朵的小动作,真的因为手感染了病菌从而感染了患者,使患者的生命出现了很大的危险。作者以她从医的经历用独特的比喻向读者诠释了感染和腐败的关系,其分析结果极具社会性,这也是毕淑敏散文灵魂的归宿。

其实,比喻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很多人都能熟练使用。毕淑敏散文中的比喻,确实已经和她二十多年的从医生涯割舍不开,但使用非常恰当,体现着一个特殊领域的独特,因此她散文中有些比喻也就具备了典型的“医生色彩”。

二、散文比喻中的“军人色彩”

“比喻可以造成语言的具体性、实感性、鲜明性,并且可以通过‘喻体’透露说话人对本事物的爱憎情感,表示对本事物的褒贬意味、肯定否定态度。”[2]毕淑敏散文中的比喻,有些恰恰是透过军人色彩实现了她对人或事物的描写愿望。

例:“下水试游,如同一枚鱼雷出膛,速度比常人还快。”(《失去四肢的泳者》)

资料显示,鱼雷,是军队在水下使用的一种武器,速度极快。作者在作品中把一个失去四肢的泳者游泳的速度比喻成了“鱼雷出膛”。作者使用了这个比喻,大概所有的读者都会认为,这个特殊的泳者应该就是比赛的冠军。而结果反差的巨大,引起了所有读者的叹息和深思,生活中亦或是生命中的哲理也由此产生,奋斗和成功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远远大于故事本身。用“鱼雷出膛”来比喻一个泳者的速度快,真的很少见,这大概是从军经历给作者的瞬间灵感吧。

又如:“它们太整齐地如同伞兵一样滑翔过来,以致有一个瞬间,我怀疑,是不是世上已经有一首现成的这样的歌了?”(《蓝不过》)

一个作家写歌词,很长时间找不到感觉,并不意外。突然在某一刻作家灵感大现,妙思泉涌,歌词就那样洋洋洒洒飞进了作家的脑海,作家第一个感觉是什么呢,“太整齐地如同伞兵一样滑翔过来”,有动感,有观感,比喻独特,让人不能不想到作家的从军经历带给她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恐怕连作者也会惊讶原来军旅生活的影响已经嵌入了大脑,揉进了笔端,所以才会有如此的与众不同。

读过很多女作家的作品,诸多作品中比喻的使用真是各具特色,各有风采,表明这很多女作家都是用语的高手。但把喻体表达为“军队的武器”和“士兵”的不是很多,不能不说从军的经历使得她的比喻带上了“军人色彩”。

三、散文比喻中的“地域色彩”

“文学其实是一种包含了三层意指的结构或系统:作者所揭示的生活的某种可能性,由此表达的情感的真诚性以及艺术表现的恰切性。”[3]毕淑敏的散文不仅体现着她的真实生活,还体现着个人情感与人类情感的契合,这一点在她散文的比喻中是可以捕捉到的。

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铸成的坟,毫无动静。”(《我知道的狼》)

半夜,极冷,一个人,惨白的月光下,茫茫大地上的沙丘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作者把沙丘比喻成“一座银子铸成的坟”,把故事中那个人当时的感受描写得准确而充分。“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个可以产生很多故事的特殊地方,这个比喻显得非常独特,作家为什么会使用这样的喻体呢?因为毕淑敏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阿里高原部队当了11年兵。这个偏远的、艰苦的、神秘的生存环境,给了作家一段不凡的生活经历,也留给了作家一个特殊的灵感空间。只有在那里生活过经历过的人,才会在某个情节和某个心境下与那个特殊环境的感受交叉、重叠、共鸣,产生独特的文学价值。可见这个中国特殊的地域,给作家留下了独特的创作素材,作品也表现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

又如:“我后来在动物园见过其他的鹰,比如加利福尼亚鹰,但我觉得那不是鹰,因为鹰是不能关在笼子里的,那是鹰的抽离了灵魂的皮影。”(《天山大侠周涛》)

作者因为在生活过,见过喜马拉雅鹰,相信只有飞翔的鹰才能展示出鹰的本性和力量。她认为一位完整品格的鹰,是包括它无边无际的背景的,所以动物园里的鹰,在作者看来没有了鹰的灵魂,只不过是鹰的“皮影”,一个道具而已。这个喻体也非常独特,是要有和鹰相关的生活阅历的人才可能使用的。再一次印证了“艺术源于生活”的真理,也再一次印证了那个特殊的地域带给作者的特殊影响,体现了她的文学愿望。

这个特殊的地域,给作家的创作带来了特殊的色彩。

四、散文比喻中的“女人色彩”

“女性对于世界和自我的认识往往是经由切实的生活经验实现的,这使得女性的思维方式带有浓厚的经验性特征,我把这种以女性个性经验为起点的思维称为知性思维。”[4]从毕淑敏散文的比喻中,可以观察到作者从生活经验到理性认识的升华,也是她散文中比喻的独特性的体现。

例:“城市是一粒粒精致的银扣,缀在旷野的墨绿色大氅上,不分昼夜地熠熠闪光。”(《旷野与城市》)

这样的比喻,怎么看都像是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把一粒粒精致的纽扣,细心地缀在一件墨绿色的大氅上,这分明是一位女性正在做一件盛装。把城市比喻为“银扣”,把旷野比喻为“大氅”,大概是细腻柔和的女人不必太费心思就可以想到的手法。这个比喻使读者一下子体会到了作者的女人情怀,真是女性使然。

又如:“那几天,捧着各色歌词通读,反复看音乐电视六十分。眼盯歌星,嘴中念念有词,活像一个逃课的女中学生。”(《蓝不过》)

这个比喻中本体和喻体都是人,只不过本体是女人,喻体是女孩儿。作者作品中的女人是成熟的、理性的、淡定的,但当这样的一个女人遇到了一个不小的创作困难,又暂时寻找不到有效的方法的时候,应该出现一反常态的举动,什么样的一反常态呢,“捧着各色歌词通读”,“反复看音乐电视六十分”,“眼盯歌星”,“嘴中念念有词”,完全是一个追星族“女孩儿”的形象,用网络新词表达就是“超萌”的样子,这个形象足够接近中学生。读者把作者的这个比喻和大众生活对接一下,便可以想象到作者当时的样子,急躁和可爱跃然纸上,一个女人不管年龄多大,女孩的情怀也会时而闪现,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也许才是真正的生活。

就作家毕淑敏而言,行医带给她理性和淡定,从军带给她奔放和大气,带给她磅礴和豪情,做女人带给她细腻和柔和,这样丰富的阅历和情感,交织在作家的作品中,使得作品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丰满而深刻,扎实而独特,吸引了众多的读者。本文虽然只是对毕淑敏散文中比喻的独特性进行了探析,但仅仅是从这一个小侧面,我们便能领略到作家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认真思考的人生态度。毕淑敏的作品,对社会,是一笔财富;对求学者,是学习的典范,细细品来,有各个角度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毕淑敏.毕淑敏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7):2-4.

[2]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3):67-68.

毕淑敏的散文篇2

前几日,有幸读到毕淑敏的《你永远不要说――雪域高原的传奇故事》一书,读后犹如食过橄榄嚼过甘饴,回味无穷:

毕淑敏17岁便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来到海拔5000米的高原阿里当兵。与她同去的共有5名女兵,毕淑敏和战友小如、果平、河莲、小鹿。毕淑敏当班长,她们既是战友,又是姐妹、朋友。在苍茫的雪域高原上当兵,生活是艰苦的,但每个人都充满了乐观,她们一起用心演绎着生活的快乐音符。毕淑敏用饱含琼浆玉液的细腻笔触,绘声绘色又轻松幽默地描述出雪域高原上的生活经历:

昆仑之行:毕淑敏和战友们一起连着坐12天的汽车才到达藏北部队,后来又经过一周的乘车跋涉,才到达了阿里。高原上的路陡峭难行,车子在“搓板路”上行走,就像跳摇摆舞。一会儿抛上浪尖,一会儿跌下深谷。幸亏大米压住了车厢,要不然人们就像滚珠似的在车厢里蹦跳不止。一天车坐下来,整个身体活像一把用了一百年的旧椅子,所有的关节处都要散开了。

昆仑之吃:高原上奇冷,一年要生九个月的炉子;高原缺氧,要烧焦炭。他们吃不上新鲜蔬菜,吃干菜和酸菜罐头,吃脱水菜炒肉;每年八九月份山下最热的时候,几卡车新鲜蔬菜经过6天的长途跋涉,运到高原上,但严寒使所有的蔬菜都改变了风味,吃到嘴里,都是雪花的味道;能供给女孩子打牙祭的东西太少了,她们偷偷地用手术刀割冻羊肉,用毛衣针穿上羊肉块烤羊肉;空投来的西瓜,随着降落伞飘到了雪原深处。

昆仑之喝:高原缺氧,水烧到60度就开了,食堂统一烧水,男兵女兵们提着水舀子、暖瓶,在那里排队等待40分钟;要喝茶就自己煮,抓把茶叶扔进硕大的搪瓷缸子,炖在火炉上,像熬中药似的焖着。

昆仑之眠:睡铁床,床上铺着薄薄的褥子,下面垫着草垫子。晒被子成为奢侈的节目。昆仑之眠充满着陷阱,有些人在梦中就醒不过来了,她们每天早上起床看见大家都活着,就觉得很幸运,心中充满了重生的快乐。

看过毕淑敏亲身经历的故事,觉得不只是有趣、新颖,还感动于她对心灵探索的价值及给人以启迪的哲理。她不是用沉重,而是用乐观诙谐的口吻描写了她的高原从军经历,那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是沉浸在美好中的一种享受,是那种无论在何种艰苦的环境中都充满生活情趣,充满对美的热爱的情怀。

毕淑敏的散文篇3

孝女、贤妻、良母,是著名作家毕淑敏作为一个女性的家庭角色。她做过多年的儿科、妇产科医生,同时她也是女儿、母亲、妻子,她写作的视角、流露的情感,也有着深厚的女性关怀的意味。

早年的“幸福记忆”被唤醒

有一年,毕淑敏自敦煌归来,兴奋地同母亲谈起戈壁的黄沙、祁连的雪峰。一直安静听她“喋喋不休”的母亲,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才3个月大的时候,我就怀抱着你,走过西域黄沙迷漫的古道。”

毕淑敏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讲过这段往事。母亲笑了笑,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当年也没有火车可坐。从星星峡经柳园到兰州,我每天抱着你,天不亮就爬上装货卡车的大厢板,在戈壁滩上颠呀颠,半夜才到有人烟的地方。你脏得像个泥巴娃娃,几盆水也洗不出本色……”母亲讲着讲着,眼圈儿不觉得泛红了。

静静地倾听母亲的描述,毕淑敏这才知道自己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当年的感动源远流长。她无法想像当年母亲是如何抱着自己一路颠簸一路风尘地来到北京的。

毕淑敏突然意识到,在自己和最亲近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毕淑敏说:“我们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我们失败与成功每一次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她是世界上第一个认识我们的人。我们何时长第一颗牙?我们何时说第一句话?我们何时跌倒了不再哭泣?往事像长久不曾加洗的旧底片,虽然黯淡却清晰地存放在母亲的脑海中。”

从此,毕淑敏爱听母亲讲起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她说,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自己一个机会,让我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

晚年的母亲尽管白发满头,但头脑清醒,也很健谈。看着慈祥的母亲,听着她讲“那过去的事情”,毕淑敏的心一次一次被打动着。随着母亲的讲述,毕淑敏早年的记忆被唤醒,开始清晰起来,温馨的感觉油然而生……

生活的咸淡里体味幸福

毕淑敏籍贯是山东文登。但她没有在山东生活过,只是小时候随父母回老家探亲时待过短暂的几天。前些年,毕淑敏利用自己在山东讲学的机会,特地去一趟文登。到了老家的村口,只见几个葱农正忙着把新挖出土的大葱进行清洗打捆,满目葱绿,春意盎然。毕淑敏走了过去,葱农一听说是北京来的大作家,匆匆放下手中的活,围着她攀谈起来。毕淑敏向他们了解了一下大葱的种植特点与销售行情,并自己掏钱买了一把大葱。葱农说什么也不要钱,毕淑敏却坚持付费,葱农最后捱不过毕淑敏,还是象征性地收了费。

到了老家门口,毕淑敏看到一口机井,这是母亲故事里的井。她想到这家乡的水一定是母亲的最爱。就用随身携带的矿泉水瓶子灌了满满一瓶家乡的水。她试着喝了一口,清清凉凉,顿觉心旷神怡,疲劳尽散。她巴不得把家乡清新的空气也打包带回北京给母亲,可惜这是做不到的。

“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回到北京,母亲看到女儿自文登带来的大葱与井水,有些激动。大葱飘出的香味让母亲回味着儿时的生活,纯净透彻而甘甜可口的井水让老人不禁忆及老家的人与事,割舍不断的是对故里的依恋。

这些年来,毕淑敏写过的数百万字作品中,有关父母的文字并不很多。“不是不想写,而是因为特别尊崇他们,我的力量还不足以更深刻地理解他们以及他们那一代人,包括他们生活的环境和经历的年代。”这不是一种个人的谦逊,而是一种对长辈的敬畏!

好吃的是饺子。有一年,母亲亲手做好一盒饺子托人从石家庄带到身在北京的毕淑敏那里。那人叫毕淑敏马上尝尝,因为毕妈妈曾一会怕咸了,一会怕淡了,念叨不停。毕淑敏就吃了一口,但“什么滋味都没尝出来,只觉得喉咙口很热,像有块炭卡在那里,其他感觉都抵不过那热……”毕淑敏吃在嘴里,感动在心底。

包裹着温情的饺子,像根心弦,无意间触及,撩拨出的是一曲悠长的旋律。毕淑敏记得,早年受生活条件限制,吃饺子只能捱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地包上一顿饺子,就成了全家人的节日。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历历在目。包饺子,自然是母亲的“拿手绝活”。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饺子自然不再是稀罕食物了。然而,母亲依旧在一些年节包饺子,给子女送饺子,原来在母亲的眼里――饺子象征意味极浓,圆满、团圆、合家欢乐。品尝着鲜美的饺子,毕淑敏俨然看到母亲爬满皱纹的额头和那稀疏的白发,泪水不禁在眼眶里打转。

毕淑敏连连说,味道很好,不咸也不淡。来者听后,很高兴地表示要告诉毕妈妈“您女儿很喜欢吃您包的饺子”。毕淑敏却匆忙地拒绝了,因为如果说好,母亲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做这件事情,那她太辛苦了。并一再嘱咐他要说“饺子从石家庄带到这儿,路太远,都馊了,没法吃了”。

毕淑敏可以想像得出,母亲是清早,一个人披衣起身,孤零零地擀皮,孤零零地包……为了不让母亲再这样起早摸黑孤零零地辛苦为她做饺子,她就只好撒一个小小的谎了。

在父母的余年感悟“幸福”

在毕淑敏当医生的岁月,她碰到过很多次死亡,面对许多生命的突然消失,毕淑敏有刻骨铭心之感。毕淑敏说她原来是个“幸福盲”,而让她彻底转变的是父母的去世,他们都是含笑而去的。“笑着,幸福着离开――这是父母留给我最宝贵的遗嘱。”

2001年,在母亲被诊断为肝癌后的第一时间,毕淑敏实情相告母亲,没有像一般家庭做些隐瞒,说些善良的谎言。因为她知道,母亲很聪明,很敏感,就是隐瞒也拖不了多长的时间,一旦她知道了会更加的痛苦,导致病情治疗越来越不理想。

镇静的毕淑敏有分寸地向母亲阐述病情,盼母亲配合治疗。毕淑敏告诉母亲,医学可以有各种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老人宽慰了许多。母亲经过一段心理调整之后,开始接受并勇敢地面对这一事实,日常做好营养保健的护理与饮食调理,积极地配合肝癌治疗。

当中西医治疗都对母亲的病无效时,朋友介绍了偏方,由多种化学元素配成的粉末。为了印证药物对癌症病人没有副作用,毕淑敏替母亲先试吃药,后来陪伴母亲一同用药。毕淑敏的先生尽管有些感动,但是还是发出了自己反对的声音:“你没这种病,跟着吃药干什么?万一出了问题,老少都赔进去。”

这时,毕淑敏耐心地给先生做起思想工作:“妈妈患了癌症,对她来讲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这个时候是非常孤独的,对她实施的又是一种新的疗法。如果出现什么偏差,对她的身体造成的影响就会很大。我是一个正常人,又有当医生的经验,对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什么的,反应更敏感一些。我先吃,如果没问题,妈妈再吃,保险系数就大了。”先生劝阻不住,只好看着她每天陪着吃药。

起初就被医生宣判“死刑”的母亲,后来有了3年零8个月的生命奇迹。这或许是上帝被毕淑敏的诚心所感动。2005年1月,母亲临终时,很清楚地对儿女们说道:“我非常幸福,这辈子很满足……”

毕淑敏的散文篇4

关键词:生命关怀精神生命社会群体

毕淑敏是个典型,她的人格和文品是统一的。毕淑敏每一部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毫无例外地都以生命和死亡为主题。现在许多人都在研究毕淑敏的作品,但绝大多数都是从死亡意象、女性价值方面去探讨。而从生命美学方面去研究,目前只有少部分学者曾经提及过,但并没有做出更深层次的探讨。从美学理论讲,生命包含肉体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统一体。而“生命美学”一词是人类的生命追求或在精神时空里,或以精神方式得以实现。从精神生命的深度抒写方面分析毕淑敏的作品,有利于揭示作者的一些现实性,亲历性的内容呼唤大家珍惜生命。

毕淑敏,著有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素面朝天》、《性别按钮》、《提醒幸福》等等。

?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精神生命是指人类的生物生命的变式和补充,包括人物、精神时空及满足生命愿望的生命活动。我们不能说人的精神生命需要的满足比生物生命的满足更“高级”,但它确实体现了人与动物的某种根本区别。不过我们切不可忘记,人的精神生命的需要往往和人的生物生命密切相联。它是生物生命的变式和补充。

1、爱情。正如毕淑敏所说,她一直觉得爱情这件事情是有生物基础的,这可能跟她是医生有关。男女相恋会散发出发达的荷尔蒙,那是相当有力量的。

毕淑敏的首部爱情小说《鲜花手术》是一部有着鲜血般艳丽和不锈钢器械样冷凝的作品,将生命与爱交织成斑斓的丝毯,柔暖而炫目。讲述的是一段“纯情浪漫悲歌。在当今社会,95%的女性都要求男方有独立住房。在人们的爱情观似乎越来越现实的今天,作者不知道读者看了这个爱情小说,是否会有隔膜。但是我想说,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曾有过一些坚定、勇敢,为了情感不惜代价的人。在他们精神生命的爱情观中体现了更深层次。当然,读出爱的同时也发觉了人性中那些感人至深的闪光点。

故事以一位军医出身,只身一人到异国考察的中年妇女柳子函为叙述者,以柳子函对Y国的接待员游蓝达娓娓道来的故事为线索,将一个30多年前发生在柳子函身边的动人凄美的爱情故事缓缓地铺展开来。

柳子函和黄莺儿一起入伍,建立深厚友谊。两人成为女士实习军医时,被安排共同照顾卧床不起的英雄连长宁智桐。在黄莺儿的悉心照料下,连长奇迹般的恢复了,且与黄莺儿坠入爱河,后来又有了爱情的结晶。但在军队里,纪律像钢铁般坚硬而无情。黄莺儿与宁智桐的爱情违反了军纪,一旦被发现,其后果严重程度可想而知。黄莺儿为了彼此的进步与功绩,被迫从医院里接来手术器械,让没有丝毫医疗知识及经验的宁智桐为自己做人工流产。不料,黄莺儿大量出血,濒临死亡边缘,宁智桐无奈之下求救柳子函,在她的强烈建议之下将黄莺儿送入医院。黄莺儿勉强保住了性命,却又偷偷离开医院,从此下落不明。而宁智桐因处分而被派到了劳教所。30年后,柳子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么多天来一直倾听自己故事的游蓝达竟是当年黄莺儿的女儿。原来,宁智桐当初不小心将一条大血管剪破,才导致女友大量出血,而孩子也因此侥幸保留了下来。不是无奈之辞所能涵盖得了的。是悲哀!是时代造就的寒彻心骨的悲哀!这样一段故事就在柳子函出Y国访问旅途中对陪同游蓝达的讲述里渐渐浮现并清晰。小说于痛楚的历史中追忆凄凉的美,与平淡的现实中感怀温柔的痛。叙述线索交织缠绕,叙事视角切换自然。

爱原来可以这样纯洁明净,这样伟大。爱的力量,让一个女子为男人的名誉和前途而毅然放弃了自己和他的爱情结晶。我相信她肯定曾经犹豫过,曾经失落过,甚至绝望过。但她还是勇敢地克服了一切恐惧,抛开了心里时常驻扎的可怖而挥之不去阴影,抛开在脑海中那些了鲜血和痛苦交织的画面,抛开了一个怀孕的女人对孕育在自己身体里的孩子的期待和怜爱。这是她的精神生命中的爱情在支撑着她前进。

真正纯洁的爱,都与俗世里人们倾尽所有追求的物质的东西脱离关系。它来自人们对真实,自然的爱的执著。在现实的大背景下,人们总是力图尽快地得到急需的东西,满足内心不断膨胀的占有欲。为了这些东西,不惜换上一幅麻木,虚伪,狰狞的嘴脸。少了真实的情感,多了精心的伪装。少了为爱付出,多了为欲索取。在交往过程中,也极少需要心与心之间真正的交流,而过多地看重他人所拥有的,和自己所缺少的。因此,当我想象着黄莺儿面容惨淡地躺在血泊之中,那些素白的床单像盛开的红色鲜花,透出咄咄逼人的杀气。当我想象她在手术之前镇定自若地告诉爱人手术的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并坚定地告诉他,她相信他。我想人的精神生命对人的外在生命行为有相当大的支配。人的精神生命在诞生的时候起,就具有依附性和独立性前者指的是它对人的物质生命活动的依附。我不能不为之感慨,为之震撼。因为爱的精神,所以毫无条件的相信,彻彻底底的信赖。又因为相信而变得泰然自若,无所畏惧。

2、人格尊严的关怀。毕淑敏对生命有独特的感受,其作品许多人物都为生命尊严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其实,尊严是一种对自己的珍惜和对他人的尊重,是人生自我完美之后心灵和精神获得的高层愉悦以及社会对个人价值的确认。尊严是人的人格确证。毕淑敏的作品从生命的高度关注人的尊严。“昆仑系列”小说展示了在生命的“亡区”。

人的肉体生命的脆弱,从精神生命的角度对人的尊严给予高度重视。毕淑敏十六岁离开北京,参军到昆仑高原。昆仑高原海拔五千多米,常年冰天雪地,气温零下四十度,无树木、花草,更无青菜水果。严寒使人神经麻木,失去知觉,作品《昆仑殇》写道“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大脑,浮游于冰血之中”。昆仑高原不仅寒冷,而且缺氧。人稍不慎,就会被缺氧倒地冻死。恶劣的自然已远远超过生命的忍耐性,导致人自然生命本能的物质需求无法满足,死亡便成了生命的必然,生命的存在倒是奇迹。严寒、缺氧像恶魔一样时刻威胁着人的生命,稍有疏忽,死亡之神便会不期而至。

《昆仑殇》中毕淑敏曾说“死亡像一把把利刃悬挂在半空,时不时抚摸一下我们年轻的头颅”“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是无法想象在那样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人自身的生命力是何等软弱”!在生命的“亡区”,人的肉体生命是脆弱的,死亡成了生命的必然,但死亡与生存的对立却又标志着精神生命存在。而精神生命的存在正体现出生命尊严的伟大和崇高。精神生命是人的尊严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因而生命是最宝贵的。确实,生命固然重要,但尊严更不可忽视,没有尊严的生命好比一个百无聊奈的躯壳,会遭遇世人的摆布和社会的践踏。

尊严是一种追求自我的完美和对他人的尊重,否则,生命的尊严就会丧失其根本意义。尊严不仅是健康活着的人应有的,生命垂危的人也应有尊严。《预约死亡》中,生活在里面的都是行将就木的病人,作品揭开了病人们在临终前对生命尊严的诉求,赞颂了在临终关怀医院给病人以关照的医生护士和女大学生志愿者,是他们用爱心让那些邋遢无能自理的病人实现其尊严的,体现出他们“施爱于万物”的博怀。病人在临终时能得到他人的关爱,在不能自理时能得到他人的呵护和帮助,在临终后有无私的使者把你的灵魂放到一个安宁的地方,这是精神生命得到尊严的见证,这种无私的爱和精神是人类超道德的生命境界。尊严是一种追求自我的完美和对他人的尊重。否则,精神生命的尊严就会丧失其根本意义。

3、心理。生理是心理的镜子。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朋友和杀手。许多人的疾病其实是自身心理攻击生理造成的。在当今社会,人们都面对各种不同的压力。如:工作、学习、生活等等,所以心理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精神生命的范畴。

《拯救》是国内首部心理治疗小说。据统计,乳腺癌已经位居全球女性癌症的首位,大多数患者不单单要承受死亡本身的挑战,还由于女性象征的丧失,更承受着比普通癌症患者更大的心理压力。毕淑敏认为自己应该借小说来探讨癌症病人的心路历程。《拯救》讲述了心理学博士程远青刊出广告,面向社会招募乳腺癌病人,组成心理治疗小组的故事。

我认为这篇小说在题材和内容上讲述的是心理师和病人之间的医疗故事,同时其所描写和运用的也是正宗的心理学方法,从心理师的布局、到心理咨询的客体、心理咨询的过程、心理师的培训、就职、日常工作,以及碰到疑难问题的同跻督导、自身碰到心理问题的更高层的心理督导,全部囊括在内,可以说〈女心理师〉是对心理咨询工作的全方位展示。为了使故事有典型型,作者还有意选取了七、八个有代表性的心理案例,包括夫妻感情危机、单亲幼儿心理、同性恋心理、高官心理障碍、临终隐秘等多项心理客题,基本上男女老少、生老病死、婚姻事业、人生万象无所不包,各种心理治疗措施也有详细描述。

其次,该书的价值还在于对心理治疗过程的深入探索。一段比较写实,是贺顿接受督导后境界提升解开了大芳与丈夫的心结,以令人惊讶的方式揭示了最终谜底:人所说的不一定是所想的,人所想的不一定是想要的,人的心理是如此之复杂,以至于要看穿真相实在是太难太难。第二段是着墨最深、篇幅最长的贺顿接受心理督导过程。包括对催眠的描写和心理创伤成因的揭示。我不知道毕淑敏是否真正见过催眠和心理分析治疗。但她那杆充满想象力的造化之笔还是用以无比丰富的写实与比喻,向我们展示了催眠治疗的全过程,以及治疗前后宏大、深刻、复杂、复杂又细致生动的心理变化。也让人们更加重视心理上的治疗。

现代人剪裁精良的西装里面,常常包裹着一颗疲惫焦虑的心。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人陀螺一样周旋于周末加班、情感危机、银行贷款到期和办公室里各种流言蜚语之中,焦头烂额,身心疲惫。身体的劳累还可借咖啡缓和,心灵的困惑却无方破解。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功能上的完满,而不仅仅是肉体上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毕淑敏作品中体现的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不光只是个体的生命体现,而是存在于社会的。所以社会生命的存在让我们也感受到社会生命的重要性。

人的精神生命是人的现实生命的翻版,或投影,人在现实中追求什么,他的精神生命也在追求什么。人的精神生命对人的外在生命行为有相当大的支配力,精神生命还可以对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活动进行详细的反思,人如果没有精神生命就还是凭着本能应对自然的低等动物精神生命是肉体生命的升华。文章引用自:

毕淑敏曾说过:“真正的小说家应该也必须是思想家。”黑格尔说:“艺术家所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毕淑敏所依靠的生活的富裕是她对生活的贴近体察和切身的体验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学使命感。就是这些丰富了她作品的内涵。毕淑敏的作品不是单纯地解释了死亡意向,它融合了人类思考的各种产物,是人类社会的大方向。毕淑敏的作品不只能从死亡的方向来谈生命,而还能够从肉体生命、精神生命及社会生命去探讨和分析三重生命里面所包含的作品的内涵,结果和意义是不一样的,也是深入和广泛的。而她以人的生存都以生物生命(肉体生命)为前提,精神生命为支配,社会生命为方向的。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这里不仅仅是要探讨这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呼吁人们都能够更深入的了解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把自己真正的生命充分而又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让人们更新对生命的意识和对生命的关怀,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参考文献:

[1]盛英.毕淑敏小说与生命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9)

[2]施津菊.毕淑敏文本中死亡意境的美学追求与文化建构[m].中国文学研究,2003,第2期总第69期

[3]吴立艳.毕淑敏:女性宝贵的是对人生的尊重文化・人物[J].中国图书商报,2004,(09)第a08版

[4]于呐洋.毕淑敏和她的心理咨询中心[J].周末专刊・阅读,法制日报,2002,(12)第t00版

[5]蔡安延,赵华.毕淑敏小说中死亡意象的精神蕴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第五卷第3期2003,(09)

[6]焦会生.对“正视死亡”的深切呼唤――评毕淑敏中篇小说〈预约死亡〉[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1期

毕淑敏的散文篇5

2010年10月,新书尚未上市,文艺社就已经成立了以谢不周为组长,营销部人员和编辑组成的营销小组,笔者作为营销的策划、执行者之一,有幸参与其中。我们对图书的内容定位、外观设计、营销策略等进行了细致讨论,并制作了详尽的营销方案。从2010年12月底新书首发至2011年的7月,营销小组有条不紊地持续开展了时间跨度为8个月的宣传营销活动,目前营销活动仍在继续。

数字首发属创举,在线阅读成潮流

手机、平板电脑、mp4、电子书阅读器等新媒介新技术的使用与流行,都将人们的阅读引领到了一个新阶段――数字阅读。作为传统出版社,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蓝色天堂》的数字首发、手机在线阅读推广,便是适应趋势、抓住机遇的表现。

2010年12月25日,与中国电信天翼合作,在广州北京路联合书店举办新书《蓝色天堂》首发暨作者见面会活动。会现场,毕老师与大家分享了旅行中的各种趣事,讲述如何从不同角度去看世界,改变自己,同时现场教大家使用手机登陆天翼阅读平台免费阅读《蓝色天堂》。《蓝色天堂》成为中南传媒第一本数字和纸质互动发行的新书。其后又与天闻数媒合作,在中国移动阅读基地、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手机终端平台,推出在线阅读。并在移动业务中植入毕老师新书讯息,通过手机这一强大中介,实现与读者亲密接触。

网络宣传是主打,微博营销成亮点

网络宣传是目前影响面广、见效快、互动性强、费用低的宣传方式。所以,我们选择了以网络宣传为主体,突出微博营销,使《蓝色天堂》的宣传营销极具信息时代新特色。一方面,我们与腾讯、新浪读书频道合作,开辟了“蓝色天堂”专题页面,运用微博与读者互动,700多万毕老师微博听众,随时在线关注新书花絮和相关活动。2011年2月22日,毕老师做客新浪《微访谈・微博读书会》,和众网友一起探讨“行在心里,心在路上”,为大家讲述环球的感悟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毕老师“祝福所有朋友们,能够背起行囊,在某个清晨出发,去看壮丽山河、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从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汲取养分,你会觉得天空高远、心胸开阔”。微访谈过程中,我们邀请网友参与毕淑敏《微访谈》投票大调查:“如果给你40万去旅行”,300多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5位优秀的提问者获得了新书。

利用文艺社积累的网络媒体资源,我们在40多家门户网络、地方主流网站新闻报道、阅读推荐、连载上百次,百度“毕淑敏蓝色天堂”可搜索到相关结果约27700个。榕树下、网易、中工网等网络媒体专访毕老师,进行网络视频直播。在毕老师的粉丝聚集的“毕淑敏吧”,我们滚动新书上市信息,预告新书内容和毕老师行程。新书上市后,组织湖南师大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撰写读后感、精彩书摘、发表主题帖,使《蓝色天堂》成为“毕淑敏”吧的热门词眼和强档图书。

以目标读者为营销对象,传统媒体持续发力

《蓝色天堂》一书的目标读者,以大中学生、公务员、女性职场白领、旅游爱好者为主。针对不同的目标读者群,我们选择了不同的传统媒体进行宣传,而宣传形式主要有评论、人物专访、新闻、书摘等,软文与硬广告相结合。如与《都市主妇》《精品购物指南》等达成联盟,进行联合宣传,针对的是女性小资读者群;在《校园尚》《花溪》等刊物进行新书精彩选摘,在北京电视台青少年频道《书香北京》栏目做专题节目,考虑的更多是大中学生读者群;在《新民周刊》《东方文化周刊》等高端文化生活刊物进行专栏推荐和作者访谈,针对的是商务精英阶层;在《光明日报》《工人日报》等党报党刊发表书评、新闻,主要面向公务员群体;在《环球游报》《青岛画报》等旅游休闲刊物刊登人物故事、图片等,吸引了一大批喜欢旅行的朋友关注环球游和《蓝色天堂》。

《蓝色天堂》的营销宣传,一波接一波,引发了媒体的持续报道。2011年上半年共发表报道200多次。其中,专访20多篇,重点报道30多次,报纸和网络连载20多次。北京卫视《书香北京》、河北卫视《读书》特别为新书制作专题节目,北京文艺广播为《蓝色天堂》制作了广播朗读,安排在黄金档播出。媒体持续有节奏的报道,既有力促进了图书销售,同时使图书在读者群中口口相传,树立起口碑。

活动与阅读结合,好玩又有效

活动营销,成为越来越多图书推广的选择,《蓝色天堂》也不例外。为了进一步拉近毕老师与读者的距离,以奖励为触点,营销小组与腾讯读书频道合作,策划开展了“蓝色心灵之旅”票选活动,将有奖、征文、购书读书、评奖几个环节整合为一条龙。广大网友与毕老师同写“#旅行的意义#”微博,5位神秘评委投票选出10条最精彩的“#旅行的意义#”的微博,毕老师在其腾讯微博(t.省略/bishumin)上这10条微博,按每条微博被转播的次数排名,评出一等奖,获免费环球游船票。随后,在公证处的见证下,抽出二三等奖各一名,获五折、八折船票一张,50名幸运网友获得毕老师亲笔签名书。此次活动,网友参与、转发和评论活跃,总转发数几十万次,评论上千条,网友纷纷发私信表示感谢和对毕老师的祝福。

2011年1月9日下午4点,毕淑敏新书《蓝色天堂》腾讯网友见面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腾讯读书演播厅举行。50名读者报名参加,每人向毕老师提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和毕老师留影纪念。1月22日,湖南文艺出版社联合北京图书大厦,举办幸福的智慧――毕淑敏《蓝色天堂》图书签售活动。毕老师携自己的这部幸福的智慧散文到场与读者朋友互动交流,并为现场购书读者签名留念。这两次活动,营销小组在百度毕淑敏贴吧、豆瓣、微博、人人网等通道提前预告,见面会后应读者们的呼声组建了两个毕淑敏读者QQ群,和读者朋友沟通毕老师的最新动态和《蓝色天堂》的阅读心得。

在《蓝色天堂》热销之际,湖南文艺出版社联手京东启动了“微博有奖征文活动”,以#蓝色天堂+蓝色天堂书里船票典藏号#为开头,针对毕淑敏《蓝色天堂》,撰写微博发表书评(必须为原创)。优秀征文作者,“空中水滴”等读者4人,交通食宿全免,与毕淑敏同游青岛(4月15日-17日),共进晚餐,交流人生和读书心得。此次活动,92人参与,发起讨论40多个,微博转发上千次。活动进一步拉动了图书在网店的销售,《蓝色天堂》连续两个月位居京东文学畅销书top5,并位居散文类排行榜第二名,年度文学书排行榜第七名。

通过这些活动,加强了毕老师与读者的互动,制造了有趣味的文化新闻事件,使环球游、心灵幸福等观念深入人心,引起社会共鸣。同时,我们将这些活动及时反馈给媒体,媒体的宣传报道,有力刺激了读者购买。

“四个轮子一起转”,全程营销见成效

毕淑敏的散文篇6

品味一本书,就好像与一个“灵魂”作一次交流。我们阅读不同的作家的作品要以不同的心态去读。品味一本书,要品好的书。毕淑敏的文字比较平实,贴近我们的生活;舒婷,是一个坚强而又幽默的女性,阅读她的作品,使人感到坚强……他们都是近代的作家,写的作品也是比较新鲜的,毕竟他们所生活的年代比较贴近我们;鲁迅的文字是犀利的,郭沫若的散文诗是浪漫的……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到不同的知识。我比较喜欢徐志摩那细致柔婉,毕淑敏的散文是实在的……我最喜欢看《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的,其中最使我感动的一句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次。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首往事时,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感到羞耻”在这,我品味到保尔·柯察金的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品味着这么好书我能够感受到精神上以致在灵魂上的共振。

品书,是浪漫的。毕淑敏说过:“阅读是一种孤独。”而我,却认为阅读是一种浪漫。我们可以坐在书桌旁,在绵绵春雨下,品尝一杯浓郁的红茶,品味一本好书。是多么有情趣的啊!

品书,是一种乐趣。别人说:“品味着《孟子》我感到它的“理趣”,品味着《三国》我感到它的“智趣”,品味着《水浒》我感到它的“义趣”,品味着《红楼》我感到它的“情趣”,让人荡气回肠;老庄的玄妙,太史公的深邃,苏子的旷达,易安的细腻,让人陶冶性情;浮士德的探求,安德列的追寻,保尔的顽强,老人与海的拼搏,让人奋发进取。躲进小楼,畅游在书海当中,那是最惬意的时候;理清思路,品味着其中的语言,圈点、批注,积累运用是最好的品书方法。”

写书的人都是富有经验的老手。他们会从生活中品味出各种各样的味道。有甜有苦、有酸有辣……都一一从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来。阅读他们的作品,我们有如经历了一个人生。同样地感受几个不同的作家作品,我们有如经历了几个人生。我们感受作家的思想,更可以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的道理,这些道理却是会使我们感到如获至宝的道理……

毕淑敏的散文篇7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9月

作者简介

吴念真,1952年出生于台北县瑞芳镇,本名吴文钦。1976年考入辅仁大学夜间部,主修会计学,开始从事小说创作,大部分以中下层人们的生活为背景,连续三年获得联合报小说奖。

1977年,吴念真开始接触剧本创作。第一个剧本《香火》即引起明骥先生的注意,此后受邀进入电影公司担任编审,参与了《海滩的一天》《儿子的大玩偶》《恋恋风尘》《无言的山丘》《悲情城市》等多部重要电影作品。

吴念真近年来在舞台剧方面表现活跃,由他编剧执导的《人间条件》四个系列每次上演都反响热烈,而他自己担当主角的广告也颇受欢迎,其乡土草根和诚恳诉求的形象令人记忆深刻。

内容简介

心底最挂念的家人,日夜惦记的家乡,一辈子搏真情的朋友,以及台湾各个角落里最真实的感动!它们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虽然情感朴素又恣意,喷薄出的却是强大的生命能量与心灵启发。

母亲在念真的婚礼上,穿着一辈子没穿过几次的旗袍和高跟鞋坚持跪拜一百下,以谢神明保佑“像我这样的妈妈,也可以养出一个大学毕业的孩子”;那个神算子一样的相命师缓缓道出一切皆属必然;跑片小弟领着一群孩子在海边,把影片拉得长长的,一边跑一边对着阳光看;暗生情愫的技工和中学女生在公车上面对面,各自沉默地吃着面包;更有给念真带来屈辱又为他做面子的弟弟,写遗书说“你要照顾家里,辛苦你了,不过,当你的弟弟妹妹,也很辛苦”。

书中的小弟和小妹,老兵或女孩,仿佛就在身边,和我们一起经历着生命中的惊喜与惶恐。作者是台湾人,深沉的文字底下透出浓厚的中国人乡土情怀,感动着同根所生的人们,让我们想念共同的祖先和血脉。

媒体评论

台湾作家、导演吴念真是从土里来的行吟诗人,读他的《这些人,那些事》,你可以感到一种隐忍克制的悲凉,好似晚秋广袤的大地,它越是沉默克制,置身其中的你越是受困于此。那些他一字一句顿首讲来的故事,明明和当今读者的生活有着河与岸的距离,而且他少用形容词,好似一首歌总是平稳得没有高潮,甚至在描写残酷的死亡时,他的目光里似乎也平静如水,于是你以为自己不会掉下去,你会把这些人的故事仅仅当成是故事,好像你少年时阅读的《读者》和《心灵鸡汤》,但是掩卷的那一瞬间,你觉得自己着魔了,你掉进了别人的故事里。不,是你在别人的故事里观照到了自己的生活。你在那口看似很浅显的枯井里看到了时光的惨白、生命的荒芜和人性的豁达。

――《常德晚报》

他不怎么用形容词,比喻也用得很吝啬,叙述得尽量平淡,平淡得似乎一点儿线索都没有,一点儿伏笔都没有,只是很白描地告诉读者一些画面,画面感很强,告诉你一些对话,很生动地很隐忍地告诉你发生的故事,他自己好像不在故事里,又好像也在,他几乎不评论这些人事,只是叙述。我们知道,相声说得好,说的人往往若无其事地平静,而听的人看的人,有时候尚自可以油盐不进、刀枪不入,有的时候已经五脏俱碎,吴念真就真有这种本事。

――《南国今报》

作品节选

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儿都不亲,就连“爸爸”似乎也没叫过几次。这个爸爸其实是她的继父。

改姓的事被同学问到气、问到烦,所以这个爸爸对她来说不仅陌生,甚至从来都没好感。

那男人对自己的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则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较厚。

阿照大学毕业申请到美国学校的那年他从工厂退休,妈妈希望阿照先去上班赚钱,男人却鼓励她念书要趁年轻、一鼓作气,说他的退休金可以拿去用。那天,阿照好像才第一次叫了他一声“爸爸”,连自己都感到了可耻。

妈妈过世后孤孤单单的爸爸也没给阿照增加什么负担,把房子卖了钱让阿照帮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

后来,因一个军中朋友的过世,让他萌生了给朋友们拍照的念头。他去世后,阿照整理他遗物的时候看到了那些照片。

阿照一边看一边想象着他为了拍这些照片所有可能经历过的孤单旅程,想象他独自坐在火车或公路车上的身影,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踟蹰的样子,他和他们可能吃过的东西、喝过的酒、讲过的话以及最后告别时可能的心情。

当最后一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阿照先是惊愕,接着便是无法抑制的号啕大哭。照片应该是使用自动模式拍的,他把妈妈、弟弟还有阿照留在家里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后全部摆在一张桌子上,而他用手环抱着那三个相框朝着镜头笑。

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2009年秋。”

阿照说,那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

《蓝色天堂》

作者:毕淑敏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月

作者简介

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孝心无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等,散文集《婚姻鞋》等。多篇文章被选人现行新课标中、小学课本。

内容简介

2008年,毕淑敏与儿子一道,自费四十余万,搭乘邮轮,完成从海路环游地球一周的壮举。但这更是一部心灵幸福散文集。每篇文章皆是美文,全书题材独特,知识丰富,如玛雅文明如何消失,如金字塔的世界之迹与冈齐波仁峰的神秘关系,如西方殖民者竞利用天花征服广袤的南美大地等。精致的文字加上个人在旅途孤独中对人生命运的深入思考,作家深入自身思想深处,还尽可能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的万事万物。《海中央》《倒时差》《明信片的轮回》《告别啊告别》等一批优秀篇章,都真实地体现了作者的这一想法,写得可圈可点。作为当代最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小说作家,毕淑敏从心理学、医学、人文科学的角度,在书中穿插了不少对各种心灵问题的剖析和解答――自信、自卑、快乐、焦虑、悲伤、希望、恐惧等这些潜藏在意识深层的东西,思考与探索和谐平衡的心灵艺术。

媒体评论

“旅行”是《蓝色天堂》的主题词之一。目前,“在路上”作为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时尚。是什么让人们向往旅行?《蓝色天堂》给足你33个理由――看不同的风景和文化;从原来的窠臼中跳脱而出;扩大自己心理的能量;追寻某种在现实中失去的东西;到一个没有人认识的地方,忘掉自己是谁;用婴儿的眼光去看世界……毕淑敏以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为你一一评说。

――凤凰网

毕淑敏用灵性的笔触,让我们领略了世界的美景。如写加勒比海的水,蓝到令人昏眩。“我所说的昏眩,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真实感受。如果你久久地凝视着海水,就会断然生出潜入它怀抱的欲望。所以,忠告朋友们,如果有一天你到加勒比海,无论海水多么美丽湛清,你也不能目不转睛地探身望着它。加勒比海是有魔力的,会温柔地吸附你人海。”此刻,毕淑敏带着我们在文字中穿越了一个个国度,文字带来的视觉刺激与探险游历,唤醒了记忆深处的出行因子。

――《光明日报》

作品节选

旅行不管远近,是需要理由的。

旅行最普遍的理由――远方有故事。

小时候,都喜欢听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我们瞪大了眼睛,随着颤抖的声音,幼稚的脑,被故事勾引着,插上翅膀,飞向远方。在我们懵懂的小心眼儿里,第一次产生了惆怅。为什么好玩儿的事请都发生在远方?有趣的人,都生活在很久之前?对于时间和地点的不确定性,是为了留有更多发挥想象和虚构的空间。如果说这事就发生在前两年,地点就是邻村,所有的光环,都被嗑咬得跑风撒气了。从幼年时代,就对远方充满了期待。如果我们没能满足愿望,总会觉得那原因是自己走得还不够远。就算把整个世界都走了一圈,你还会把目光投向遥远的宇宙。这可是一个没边没沿的空间,你渺小的生涯,穷尽永世也走不到头……

第二个原因,为了看到不同的景物,激发自己的荷尔蒙。认真讲起来,这句话的前半段――看不同的景物,是我问询他人的时候,常常听到的话。这句话的后半段,却从来没有人讲过,是我狗尾续貂加上去的。那些说看不同景物的人,说完了前半截话,就没有下文了。看景物干什么呢?总不能呆呆地看完就完了,什么也不曾留下吧?然后呢?我问。

没有然后。看完了,就回家了。

再然后呢?我穷追不舍。

再然后?被问到的人轻轻重复着,好像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终于,他回答:在家里待上一段时间,就烦了,厌倦了。浑身的血液又开始激荡起来,蠢蠢欲动。这时候,我知道,又该出发了。我就会再次走出家门,去看不同的风景。

我停止了追问,估摸着是问不出什么新鲜东西了。看完了新的风景,他又回家了,过一段,再次出发。循环论证以至无穷。

于是我把这句话补足――看不同的风景,激发自己的荷尔蒙。

远方是魔术师。你在熟悉的地方,很少能生发新奇的思索。尽管有很多人说,他们的发现是在床上昏睡的时候,半梦半醒中灵感来拜访,但我还是顽固地认为,那些想法的胚胎,还是来自走动的步伐、驰骋的飞马、腾云驾雾的机器等等快速移动的时刻。这时你的身体在变化,却又不需要太费力(走得不要太快,如果气喘吁吁,自然没希望遐想),最有利于荷尔蒙的分泌,分泌出来又无须补充到身体的肌肉里发动兴奋,那就只有兴奋大脑了。大的思考需要大的舞台,大的背景。旅行会逼着我们看名山大川,看万米高空上的雄阔景致,看奔涌不息的大海……这都将强有力地刺激我们的思维。

在我们的身体里,栖息着一个奇怪的悖论。身体是属于自己的,这一点毫无疑问。可是身体里寄居着一个我们不认识、不能控制的陌生人,它大模大样地反客为主,操控着我们的方方面面。它不高兴了,我们就会生病。它昏聩了,我们的免疫系统就敌我不分,乱杀滥砍自己人。它擅离职守,就无法识别入侵的毒菌和伤害,反倒认敌为友,养虎为患,酿出大祸。它若是一发脾气开始捣乱,要命啊,人干脆就崩溃,出现各种致死的问题。反过来说,它若是勤勤恳恳坚守岗位,人就可以颐养天年万事顺遂……这就是荷尔蒙内分泌系统。

毕淑敏的散文篇8

关键词:关键;智慧;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20-01

近几年,我们语文教研组加大了课改的步伐。我也在语文课堂上尝试着进行创新教学。根据我的摸索实践,我觉得在语文课堂上有两点创新,我受益最大:

一、抓住关键,从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的引入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比如学习戴望舒的《雨巷》,讲课时先从赏析歌曲《丁香花》开始,引起学生的向往,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这样,再讲解诗歌鉴赏知识,学生学习的效果便很好。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自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课堂上的示范朗读和名家的配乐朗读的录音赏析,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去探究去体会。我们知道,没有情感的教育是失败的,没有情感的课堂是痛苦的,让学生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在课堂上能真情流露,与主人公共命运,与作者形成情感的交流与对话,以情来陶冶学生,这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毕淑敏的《我很重要》时,课堂上根据学生当时的懒散状态,我调整了本来安排好的内容,临时增加了很多没有准备的“题外话”,重点介绍了作者毕淑敏。我讲了她的经历,详细讲了她如何成为著名作家,又如何自学取得文学学士学位,心理学博士学位。让学生意识到成功的路不只一条,没考上高中,只要努力,照样也能成才!我希望学生能在毕淑敏的经历中思索,感悟,并从中学会成长。而这时,我发现学生们的眼神也是最专注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了,课堂上的注意力还会分散吗?

二、要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激发学生们的智慧之火

毕淑敏的散文篇9

半个多世纪前,一个名叫淑贞的女孩诞生了。可是,她一出生,生母便因产后大出血身亡。于是,这个无辜的小生命理所当然地被视为了不祥的征兆。还在襁褓中的她便被过继给了一个远房亲戚。

就在淑贞长到18岁,正值风华正茂的时候,家中许下了婚约,把她嫁给了一名身患重疾的男子冲喜,婚后不久,这个男人便因肝病撒手西去。

这段噩梦般的婚姻和不幸的身世,让淑贞从此下定了终身不嫁的决心。

一年后,淑贞便从昆山来到了上海,进入新华毛纺厂工作。

在工作中,淑贞认识了一名同事―――玉凤。相近的身世,相似的不幸,把这两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女子,变成了义结金兰的好姐妹。她俩将身边所有的积蓄拿了出来,买下了位于上海东北部共和新路上的一处二层楼的民居。

那一年,玉凤身边还有一个15岁的养女,名叫月如。1958年夏天,在玉凤和月如的张罗下,淑贞从一对外地来沪逃荒的夫妇手中,收养了一个才一岁不到的女孩,取名月琴。那一年,淑贞已经40岁了。就这样,一对不是母女的母女,不是姐妹的姐妹,便共同生活在了同一个屋檐下,而且这一住就是40年。

20年过去,牙牙学语的月琴出落成一个美丽动人的妙龄少女。然而,她血液中的不安分与野性,却让淑贞和玉凤胆战心惊。

她很早就混迹于游手好闲的年轻人中间,不愿读书,也不愿好好上班。她抽烟,烟瘾很大。她不但彻夜不归,还趁家中没人,撬锁偷钱,甚至偷偷地把男孩子带进了卧室……

1980年的3月,她局促不安地告诉养母,她好像怀孕了。月琴还告诉她们,她快结婚了,男的叫沈国成,是一艘江轮上的船员。

5月,他俩闪电般地结婚。9月,月琴产下一子,沈国成替儿子取名沈彬。

在当时,面对月琴一致公认的标致美貌,沈国成对她真的是一往情深、呵护有加,虽然他们从3月相识到9月孩子出生,不过大半年,两人便已有了越轨的行为,因此,沈国成并未对月琴多少有些蹊跷的产期,产生过怀疑。

月琴对对方的感情,更多的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于是,在婚后,月琴的红杏出墙便成了不可避免。

沈国成作为船员,常年在外工作,难得回家。但每次回家,耳边总是太多关于月琴的流言蜚语。时间一长,沈国成便不得不从一开始的不屑一顾,终于变成了忧心忡忡,满腹疑虑。

一日,他借口跑船外出,在半个小时后,突然回家,果然不出所料,沈国成在床边看到了他这一生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月琴忏悔、保证、承诺。虽然这对她从内心深处来说,只是掉几滴眼泪给沈国成一个体面的台阶。

不久,月琴故态复萌,风波频生。夫妻关系走向极端恶化。月琴主动提出离婚,并于1988年4月和沈国成在民政局办妥了协议离婚的手续。

对于财产,月琴只字未提,只要求儿子沈彬跟她。那一年,沈彬不满8岁。

一瞬间揭晓的身世之谜

离婚后的沈国成,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在与解脱,可是谁又会料到,这场不幸婚姻的阴影注定了要跟随他一生。

1989年的1月,在离婚后的一年不到,沈国成又收到了月琴的来信。

在信中,月琴告知沈国成,她因盗窃被抓获,身陷囹圄。

月琴将要服刑2年,她希望沈国成念在夫妻一场的情份上,暂且先将沈彬接回去,代为抚养2年,等她出狱后再说。沈国成出于对孩子的责任和难以释怀的一段旧情,一口答应了此

可是,人是这样奇怪的一样动物,当他越想忘记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会越不容易忘记。

沈国成清楚地记得,那是1989年的5月,他手牵着小沈彬在初夏的夕阳下散步,他童心大发地陪着儿子一路调皮地玩耍,快乐的笑声伴随着他们轻快的步子。

可是,命运的安排,往往就是那么离奇与巧合。他们的笑声吸引了一个路人,她一眼认出了沈国成,并叫住他,一阵寒暄之后,两人在街头驻足,聊了很久。

回到家中,沈国成的脸色凝重,一语不发。那一晚,他失眠了。沈彬回到自己身边4个多月,沈国成感受到的所有幸福在刹那间烟消云散。

那个路人是月琴入狱前的一个同事,她告诉了沈国成一个惊人的秘密。而这个秘密竟是沈彬的身世。

原来,月琴虽然在社会上结交了不少狐朋狗友,但她当时最倾心的还是与她在同一个工厂工作的小伙莫枫。莫枫相貌堂堂,且写得一手漂亮的美术字,是小姐妹一致公认的白马王子。

凭着月琴娴熟的情场技巧和经验,很快轻易地将莫枫俘虏了。但是,在得到对方的同时,她也清楚地明白,由于自己的名声,对方永远无法和她成为名义上的夫妻。于是,她毅然决定要怀上对方的骨肉,作为永远的纪念,而这个纪念便是今天的沈彬。

这个同事还告诉沈国成,沈彬是月琴和莫枫的骨肉,这在当时的华州印刷厂是尽人皆知的秘密。大家只不过碍于情面,不便将真相向沈国成和盘托出。如今,沈国成既然已和月琴离了婚,她实在不忍心看着沈国成蒙在鼓里,才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告之于他。

承诺的分量

这样的故事,突然在一瞬间揭晓,沈国成懵了。

快10年了,才突然发现自己在众人眼中竟是一个那么可怜的、屈辱的、窝囊的形象,他愤怒了!

沈国成在一气之下,将月琴与莫枫告上了法庭,要求他俩承担起生父生母的责任。

上海市南市区人民法院在受理此案后,委托上海血液中心对当事人进行了亲子鉴定,月琴在当时,还被特意从监房提到了中心血站进行了检测。

结论是清楚明白的,莫枫才是沈彬真正的生父。按理,沈彬应由莫枫带回去继续抚养。

然而,在沈国成的内心深处,又是多么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呀!

毕竟,在9岁的沈彬身上,他倾注了无法计算的心血与关爱。

这份不亲的亲情究竟该如何割舍,沈国成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沈国成最后作出的决定是让所有人吃惊的,他义无反顾地向法院表态,他愿意继续抚养沈彬。

也许,他最后的动摇,竟是因为面对莫枫的苦苦哀求。

莫枫在法院调解期间,多次找到沈国成,称自己如今已与一陶姓女子结婚,并生有一子,如果沈彬介入他的生活,他目前的家庭势必破裂。

原告沈国成、被告月琴、被告莫枫在南市区人民法院的调解下,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一、确认沈彬系被告月琴与被告莫枫之子。

二、在被告月琴未获释前,沈彬暂由沈国成代养,待月琴获释,沈国成应将沈彬交由月琴抚养。

三、被告莫枫应补偿原告沈国成抚育费人民币2700元,并从1989年11月起,每月给付沈国成代为养育沈彬的生活费人民币80元,至沈彬由被告月琴抚养止。

四、案件受理费人民币20元由被告莫枫负担。

本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调解成立日期:1989年10月26日根据这份调解书,沈国成再次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法定的时间是从1989年的11月到1991年1月月琴出狱,共14个月。

1990年沈国成与周敏结婚。婚前,对于前妻的是是非非和沈彬的曲折身世,沈国成只字不提,只说了一句,待月琴出狱,沈彬自会搬走。善良爽直的周敏在一家幼儿园工作,知书达礼的她,对这样的安排没有提出任何的异议,二话没说,对沈彬视如己出,关爱有加。

14个月很快过去,莫枫如期停止了每个月80元抚育费的支付。

1991年1月,一个寒风凛冽的早晨,沈国成带着沈彬守候在监狱的门口。面对刚刚出狱的月琴,沈国成突然已经无法分清自己心中的爱恨情仇,前一夜设想的种种重逢场景,竟无一相似,千言万语,在瞬间,竟化成了对沈彬的一句话:乖,要……听妈妈的话……

呼啸的西风中,沈国成望着母子俩远去的背影,哽咽了。

半年过去,又是一个过早炎热的初夏。沈国成怔怔地望着突然出现在家门口的沈彬,清楚地意识到,好不容易平静的生活又要开始新的麻烦了。

“爸爸!”沈彬一句带着哭腔的呼唤,让沈国成顿时情难自禁,一步冲向前把孩子揽在了怀中。看着衣衫不整、面容消瘦的沈彬,沈国成的心在颤抖,眼泪夺眶而出。

原来,出狱后的月琴带着沈彬借居在一个朋友家中,不久她突然提出有事外出,从此一去不回,杳无音讯。这位朋友在多方寻找无果后,只得将孩子送回沈国成的家中。

就这样,沈彬又在沈家住了下来,而且,这一住,又是10年。

这10年中,沈国成自始至终处在一种复杂的矛盾中。

虽然,对于沈彬,他有一种无可割舍的爱怜。然而,面对这个没有任何血缘的儿子,他又无法不想起那对不负责任的男女―――莫枫、月琴。

日益艰难的生计,也更让他在这种痛苦的矛盾之中备受煎熬。

为了不影响沈彬的成长,他把真相深深地埋在了心底,10年来,不仅周敏不知情,就连沈国成的父母也不知道。这10年他也始终没有放弃过对月琴的寻找。

对沈国成来说,他想到得的只是,在月琴没有把孩子接回去之前,他有责任让沈彬吃好、穿好。

为了支撑起这个备受风雨侵袭的家庭,他不顾自己严重的癫痫不时复发,毅然走上街头,靠踩黄鱼车去赚一些微薄的收入来补贴家用。

医生一次又一次地警告,沈国成,你需要休息。

可是,沈国成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只有找到月琴,亲手把孩子交到她的手上,他的义务才算结束。

亲情的背叛

而此时此刻的月琴又到底在哪里呢?原来,1991年不辞而别之后,她便南下广州,并和一名同样劣迹斑斑、外号叫“小尾巴”的男子公开同居。堕落的生活,使她早已忘记了自己的骨肉,她还染上了毒瘾。

1997年,因为年老色衰,已无法继续操持皮肉生意,她穷困潦倒地回到了上海。严重的毒瘾和性病,很快夺去了她的生命。她死后多日,遗体才被人找到。并且发现,她的肚子很大,似乎有了身孕,而那个叫“小尾巴”的男子,因为贩毒,至今仍在监狱。

而风流倜傥的莫枫如今成为了当年华州印刷厂最出色的人物之一。

他虽算不上什么富甲一方的商界巨子,但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家了。

可是,富足的生活往往并不能带给人们宽阔的胸怀,有时甚至泯灭了许多人的善良与怜悯。

1994年的隆冬,沈彬高烧住院,沈国成面对几百元的住院费用,可真是犯了愁。学杂费、书费、补习费、点心费……

每一次学校的缴费单,都让沈国成头痛不已。为了让沈彬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吃饱穿暖,沈国成已经背了好多债了。

在这不得已的情形下,沈国成步行横穿了大半个上海找到了莫枫,请他无论如何看在自己骨肉的份上,救个急。

而一脸冷漠的莫枫,面对焦虑不安的沈国成,却沉默了许久,随即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从裤兜里掏出了10元钱……

这10元钱啊!沈国成接在手中感到无比的沉重,可是想想躺在病床上的沈彬,10元固然不能救燃眉之急,可毕竟比没有强呀!他犹豫了片刻,还是收了下来,并应莫枫的要求,写下了收条。

签名的时候,沈国成的手不由自主地在发抖。为了这个孩子要牺牲那么多做人的尊严。同时,在他的内心深处,还始终背负着对另外一个人的歉疚,那就是他的妻子周敏,为了不让拮据的生活影响沈彬的成长,周敏甚至主动向他提出,打掉了自己腹中的亲骨肉。可沈国成十分清楚,妻子的这种无私付出,全然都是因为并不清楚自己的刻意隐瞒啊。

2000年4月的一天,一个埋藏了10年的秘密,终于在一瞬间突然曝光。

原来,周敏在家收拾棉被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沈国成当年藏在棉花胎中的亲子鉴定和那张法院的调解书。

恍若晴天霹雳。

周敏被激怒了,她觉得自己整整被欺骗了10年。她为自己的付出所不值。流着泪收拾完自己的衣物,周敏头也不回地径直回了娘家。她不愿意再去承担她已经觉得不值的义务与责任,她选择离开,她发誓,不让自己再受到来自这对父子的伤害。

秘密被捅破的那天,沈彬刚刚度过了他20岁的生日。或许是受沈国成的影响,内敛的性格使得他没有冲动。可突然让他面对一个不是爸爸的爸爸,这份尴尬的失落,毕竟不是可以轻易抹去的。

沈彬跟着沈国成来到了生父莫枫的家门口。开门的是莫枫的妻子。莫枫躲在里屋不肯出来。

“莫枫,你也让孩子看看你吧!毕竟是你自己的骨肉啊!”沈国成隔着门,一遍一遍地向莫枫哀求。可莫枫就是没有任何动静。沈国成带着沈彬离开了。一路上,沈彬没有一句话,成串的泪水情不自禁地滑落在脸庞……

状告生父

2000年9月8日,沈彬和沈国成上法院莫枫,要求他从经济上担负起生父的责任,每月支付600元,直到沈彬找到工作。

在递交诉状的同时,沈彬还请法官向莫枫转交了自己给他的一封亲笔信。在信中,沈彬写道:“亲爱的爸爸: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呼唤。今年4月,当我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我内心非常痛苦,我很想和你一起生活,但我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怕影响了你的生活。亲爱的爸爸,你不要担心,我不会成为你的包袱。你不要怪我,我不你,我就无法找到你,我请求和你单独谈谈,诉说我这么多年的辛酸,诉说我想你的心情,亲爱的爸爸,你理解我吗?”该案公开审理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可莫枫坚持自己一分不给、且坚决不认亲子的坚定立场。甚至面对摄像镜头,还一脸不屑地声称:“怎么就没有人来同情同情我呢?”可令人遗憾的是,世间的情与法并不永远是一致的。这本是一场注定要败诉的官司,毕竟,沈彬已经年满20周岁,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在过去的10年间,莫枫曾经陆陆续续支付过9000多元的抚养费,虽然这点钱不足以抵偿莫枫应尽的道德义务,但根据国家法律的有关规定,抚育费给予的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岁为止,因此法院不能支持沈彬的诉请。

今年80多岁的淑贞,目前已经中风瘫痪,住在昆山老家的一个亲戚家。

与她相伴了大半辈子的玉凤五、六年前便已经离开了人世。淑贞中风瘫倒的头两年,她的生活,全部还都是月如照料的,这个今年也已60多岁的老人,在接受采访时,深情而又朴实地说道,我母亲临死前最放心不下的便是淑贞,她们能这样真情相处40年,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我们做小辈的有责任,替母亲尽这个义务。

为了保护故事中的沈国成及沈彬不再受到曝光后的种种困扰,作者在叙述这个真实故事的时候,隐去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

毕淑敏的散文篇10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悠长的铃声

毕淑敏

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的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我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

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倾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时间那么长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者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

我的脑幕上管记忆一般人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

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薄雾一般散去。“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

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侯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

“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

“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我忙不迭地追问。

“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选自《毕淑敏文集:翻浆》)

1.联系全文内容,谈谈你对本文标题的理解。

2.本文语言形象、传神,请按要求赏析。文章画线句中“抽”的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铃声是无形的,怎么能抽“我”的双腿呢?请谈谈这个词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