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故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27:14

对联故事篇1

经典对联一对船儿紥港湾,一船秀才,一船官。当官本是秀才作,先做秀才后做官;

两个女人一样长一个女儿,一个娘。为娘本是女儿做,先做女儿后做娘。

雏凤学飞,万里风云从此起;

潜龙奋起,九天雷雨及时来。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重重叠叠山青青山叠叠重重;

弯弯曲曲碧水水碧曲曲弯弯。

天上月圆,地下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日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坐北向南吃西瓜,皮朝东甩;

思前想后读左传,页往右翻。

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二更鼓四面锣,哐哐哐哐。

东典当,西典当,东西典当典东西;

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

一犁耕破路边土,今日“芒种”;

双手捧住炉中火,明天“大寒”。

洞庭八百里,波滔滔、浪滚滚,宗师由何而来?

巫山十二峰,云重重,雾霭霭,本院从天而降!

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

风吹腊烛,流半边,留半边。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趵突泉啸八声,石上四声,石下四声,声绕一池春水;

寒山钟声十响,寺内五响,寺外五响,响传百里客船。

水底日为天上日;

眼中人是面前人。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沈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经典对联故事一

一日,寇准与友同游,乘兴出对曰:水底月为天上月。从无以相对。杨大年

刚好赶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众皆喝彩。

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对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道:四诗风雅颂。王

字石夸其对句:真乃天造地设。

苏东坡与黄庭坚在松树底下走棋。一阵风吹来,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

句曰: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黄庭坚对道:柳边垂钓,柳丝常伴约丝悬。

新婚之夜,苏小妹欲试新郎秦少游朐之才,将秦拒之门外并出对曰:闭门

推出窗前月。秦少游左思右想不得其对,徘徊长廓。苏东坡风状,虽替妹夫焦

急,却又不便代劳。突然,他灵机一动,拾起一块石头,投进盛满清水的花缸

里。秦少游听到“卟通”一声,顿时领悟,脱口而出:投石冲天水底天。苏小妹闻声大喜,急忙迎进新郎。

某日朱元璋与刘伯温下棋。朱出对曰: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刘伯

温对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合。朱刘之对各合身份,用词绝妙。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家夫车水。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

车,车停水止。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

传诵一时。

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留宿新科状元翁正春家中,翁即兴

出对曰: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见联中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

接着和道: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次日翁送叶上路,经过池塘时,叶说:翁

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未必。你看: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翁正春不

意被将了一军,寻视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应道: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完,二人相视大笑。

徐晞上任,守令率诸生相迎。诸生以徐出身贫寒,相见时颇为无礼。守令

心中恼怒,乃出对考诸生: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诸生面面相觑,无人

能对。徐答曰: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诸生惊报,再也不敢小觑徐晞也!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

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

瞪口呆。

程敏政人称神童,宰相李贤欲招为婿,指着席上果品出对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对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大喜,乃将女儿配之。

十一

戴大宾五岁时,应童子试。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阁老”。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众皆大笑。

十二

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

近一个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

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十三

沈义甫八岁时,其师命对云: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沈对道:青山原不

老,为雪白头。师爱其聪明,赞之不绝。

十四

清朝侍学士荣光,因争设津浦铁路车站,受到舆论的谴责。津门某报撰联云:

芝光争设车站,求荣反辱面无光。该报悬赏征对,应者纷然,佳作有:胜保妄

谈兵,未胜先骄身莫保。又一联:载振为藏娇,千载一时名大振。联语所述均

为实事,且与上联工力悉敌,一时传为笑谈。

十五

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同年十一月二日,日军侵占大连。败讯

传来,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有人愤然书联于北京墙头:万寿无疆,普天同

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慈禧垂帘听政二十余年,丧权辱国,死后却被尊为

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对此,有人书联嘲之:垂帘廿余

年,年年割地。尊号十六字,字字欺天。

十六

苏昆名丑杨三在演白蛇传时,讽刺了李鸿章的卖国行为,后被李迫害致死。

对联故事篇2

(1)诸葛亮一生数字对过去,有人用数字,作诸葛亮一生的上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这上联作出后,很久无人能对,成为有名的“绝对”。经过多少年代,许多人曾去研究,终无结果。直到清代,一秀才姓伍,仍以诸葛亮一生业绩,用五方五行对了出来。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卦,水面偏能用水攻。

“绝对”逢生,传为佳话。

(2)杨贵妃妙对唐明皇传说,有一天晚上,唐明皇和杨玉环登上楼台赏月,唐明皇即景吟出一联:

二人土上坐

杨贵妃极机敏,应声对道:

一月日边明

唐明皇所吟上联,无甚出奇,不过将“坐”拆成两个“人”字和一个“土”字而已;杨贵妃所对下句,则不一般:既将“日”和“月”合成“明”字,符合出联要求,又采用比喻手法,将明皇比做日,把自己比成月,月亮只有依靠太阳之光才放光明,妃子只有依靠皇帝才能得宠,借景抒情,极尽其曲意奉承之能事,亦显其聪慧机敏之才。

(3)谢觉哉撰联嘲绅士谢觉哉(1884——1971),湖南宁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法学家。1905年7月,在湖南宁乡县为山区肖家湾这个僻静小村里,人们奔走相告:“谢焕南中秀才了!”

谢焕南是谢觉哉青少年时代的名字。他自幼学习勤奋,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扬。21岁时,他承父命参加科举考试,成为中国最末一科的秀才。

谢觉哉的父亲很自豪,他决定办几桌酒席庆贺。

这一天谢家热闹非常,道喜的宾客络绎不绝,其中,也来了一些绅士。父亲忙叫谢觉哉出来陪客。但是寻遍屋里屋外,连他的人影都不见。

这时,一位绅士发现收礼的地方贴了一副对联,忙叫道:“你们快来看对子!”大家跑去一看,原来是谢觉哉亲笔书写的:

十数年笔舞墨歌,赢得一张倒票;

两三月打躬作揖,赚来几串现钱。

这副对联无情地嘲笑了那些道贺的绅士。他们顿时像泼了一盆冷水,高兴而来,扫兴而去。

对联故事篇3

那年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爷爷采购了一些对联和鞭炮。他说:“鞭炮等过几天再放。现在的重要任务是——我们一起贴对联,好不好呀?”

我一听,就举起手喊道:“我也贴!可是这些红色的纸怎么贴呀?”

大人们一听就哈哈大笑起来,用眼睛撇撇我:“不会贴就不要贴了嘛,在一边看我们贴吧!”

我努努嘴:“不嘛不嘛,这不公平!”

爷爷笑了笑,拿起一张对联给我示范了起来:“看,就是这样贴!你要不试试,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我认真地看爷爷贴了一张,倔强地说:“那我试试,人总要有个第一次!”

我拿起一张“抬头见喜”,问爷爷:“贴在哪里好呢?”

爷爷拉我来到了后窑,指了指炕边的墙上,对我说:“来,就在这儿吧!我们先走了,你慢慢贴。”

我仔细一瞧,炕上还有个人在睡觉呢!“会是谁呢?”我思索着,“大家忙得热火朝天,他却睡得这么香!”我快步走上前,拉了拉被子,想看清这人的庐山真面目。我看清了他的脸,不禁大吃一惊——怎么会是妈妈!

我没有叫醒妈妈,因为她白天收拾家收拾得累了,不贴对联也是情理之中。

我蹑手蹑脚地拿着那张“抬头见喜”,贴在了妈妈身后的墙上。但是,妈妈还是醒来了。她撇了我一眼,笑了笑,又沉沉地睡着了。

我轻轻地贴上那张“抬头见喜”,穿上鞋子走了出去。啊,妈妈看起来真的是累了,她,劳累了一天又被我吵醒了。

后来妈妈醒来了,我就骄傲地指着那张“抬头见喜”对她说:“妈妈,你看呀,我会贴对联啦!”妈妈笑了:“好,你贴的真好啊!”

又快过年了,我对爷爷说:“要么今年买红纸,对联咱们自己写。”

爷爷说:“好啊,那我就买红纸写喽!可是如果不知道该写些什么,那怎么办?”

我说:“查资料!”

爷爷十分高兴:“好啊,你今年也和我们一起贴吧!”

对联故事篇4

abstract:inthispaper,theanalysisofthecausesoftheblack-spotassociationclusteringmethod,themethodfirstcalculatetheaccidentfactorsandtrafficaccidentsofcorrelationdegree,andthenusedynamicclusteringanalysisoftherelationalclustering,accordingtotheclusteringresultsandrelateddegreenumericalsizewillblack-spotcauseintoprimaryandsecondaryandnegligiblecause,andapplicationofthismethod,theshareoftheblack-spotcauseanalysis.

关键词:事故多发点;关联度;动态聚类

中图分类号:U47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Keywords:accident-pronelocations;incidencedegree;dynamicclustering

0.引言

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占道路长度较少,却集中了大量的交通事故,且常引发特重大恶通事故,是公路上安全行车的“瓶颈”。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成因复杂繁多,找出主要成因,有针对性的加以改善,能以较少的资金投入,大幅度减少事故发生频率,降低事故严重程度。

对于某一事故多发点,其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形态不是唯一的,即使是相同形态的交通事故,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成因复杂繁多。因此,有必要结合事故记录、有关人员问讯笔录、现场调查等,确定出事故多发点的主要成因,使下一步实施的安全改善技术对策具有针对性[1]。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关联-聚类法基本思想是首先计算事故多发点处的事故因素与事故次数的关联度,再将所得关联度聚为三类,进而将事故多发点的成因归为主要成因、次要成因及可忽略成因[2],此方法主要包括两大步骤:事故因素关联度计算和事故多发点成因聚类。

1.事故因素关联度的计算

事故多发点处的事故因素与事故次数的关联度计算包括以下3步:

以各事故因素所引发的事故数为影响变量,将事故多发点处的总事故次数作为各影响变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变量。根据实际的数据拥有情况,选取适宜的时间跨度(半年、季度、月份等)对影响变量和结果变量进行划分;

然后计算结果变量与各影响变量间的关联系数,记与的绝对差值为,最小绝对差值为,最大绝对差值为(i=1,2,3,…,m;t=1,2,3,…,t),关联系数由下式计算:

(公式1)

再后对取其平均值,则得到与之间的关联度,即

(公式2)

公式中―为分辨系数,当时,分辨率最好,习惯上取[3];

m―事故因素的个数。

2.事故多发点成因的聚类

事故多发点的成因聚类选用聚类分析中的“动态聚类法”,将事故因素关联度计算结果聚为三类,再依据各类中的组元的关联度数值将事故多发点的成因归为主要成因、次要成因及可忽略成因。事故多发点成因的聚类过程具体如下:

(1)选择事故因素关联度的最大值、中位数、最小值作为聚类的初始凝聚点[4]。计算与(i=1,2,3,…,m;j=1,2,3,…,m)间的欧氏距离:,得到关联度距离矩阵D。

(2)将所有事故因素的关联度值归并入与其距离最近的凝聚点中,将所有关联度值分为,,三类(i=1,2,3,…)。

(3)重新计算,,的重心,将重心作为新的凝聚点,转到(2),直到某一步骤所有的新凝聚点与前一次的凝聚点重合,则聚类过程结束。

(4)最终绘出事故因素关联度聚类谱系,将聚类为3类,依据各类中组元的关联度数值大小,将事故多发点的成因分为主要成因、次要成因、可忽略成因。

3.方法的适用条件

此方法适合于针对一条高速公路具体某个事故多发点进行微观检测,对特定某个事故多发点(如某个交叉口)的成因进行分析时使用。

4.实例分析

现结合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上的典型事故多发点―哈伊互通立交桥说明关联-聚类分析法的过程及分析结果。

(1)道路条件及交通事故状况

哈伊互通立交位于绕城高速公路K63+844.48-K66+092段,全长2.25km,为哈伊高速公路的哈绥段与绕城高速公路相交叉而设置的喇叭形立交桥。该立交绕城公路入口分为长春(飞机场)和松北区(呼兰区)两个方向,哈伊高速公路哈绥段主线为双向四车道,匝道处均为双向两车道。

该处2004年至2006年累计发生交通事故32起,按当量事故次数由大到小排序,其在绕城公路上12个事故多发点中位居第4。

(2)关联度计算

分析数据来源于哈双公路管理处,交通事故数据的年份为2004年至2006年,选择按照“半年”的时间跨度进行划分,整理后见表1。

按照公式1和2计算得此事故多发点的事故因素与事故次数间的关联度值:,,,,,,。

(3)事故多发点成因聚类

选取初始凝聚点G1=0.670,G2=0.686,G3=0.723。。计算各关联度值之间的距离,计算结果见表2。

按最小距离原则对所有事故因素进行初始分类,得初始分类结果为:,,。

重新计算、、的重心,分别是0.672、0.686、0.713,再以它们作为新的凝聚点,按最小距离原则归类,结果仍是:,,,因此聚类过程终止;

根据各类关联度数值的大小关系,可知即匝道处车道数突减与匝道1处曲线半径过小为该事故多发点主要成因,即交通标志设置不合理与车速过快为次要成因,即夜间照明不足、路面破损与恶劣天气为可忽略成因。

(4)现场调查结论

此处的匝道处与哈绥公路相比车道突然变窄,驾驶员很难察觉此变化,使得由哈绥公路驶来的车辆驶至与匝道交叉处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匝道处线形为竖曲线终端连接270°急弯,视距条件不好,驾驶员驶过此处时如果车速过快,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其次,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较快,匝道处缺少有效的减速设施;缺少警示标志,部分标志指示意图不清晰,且存在施工时设置的标志,对现状交通并不起警示作用,反而影响了驾驶员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

肖慎,过秀成.模糊聚类法在公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成因分析中的应用.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2,2(3):40~43

傅立编著.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93~306,218~250,295~306

对联故事篇5

一、故意关联性的内涵

所谓共同故意关联性,是指共同行为人之间主观上的相互沟通,相互认同。它要求行为人对实施的行为或要达到的目的有意图联络,相互联系,即通过语言、文字、动作表达,意思明确,意向联通。

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共同故意的关联。主观上的联络才能有行动上的协同。人是有思维的,当不同的人聚集一起共同参与某一活动时,必定要通过各自的大脑思维,达成一致的观点,而一致的观点必须通过语言、动作等将信息传递到对方,相互沟通,使之了解。意思联络是人聚集活动的主观必要条件。主观上不关联只能是单独犯,而不是共同犯。即使同时同地进行同一犯罪,如某甲看到某企业仓库看守不严,前去盗窃,某乙看到后也去盗窃,但双方事先没有商量,作案时也没有合作。这是事先无预谋的同时犯。同时犯与共同犯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之间没有主观故意的关联。同时犯对各自实施的犯罪承担责任,而不是对犯罪总和承担责任。主观上关联是实施共同故意内容的桥梁。存在于不同行为人之间的同一目的,必须通过某种形式形成串联,才能共同实现。共同故意关联是共同犯罪的前提。不同行为人为了达到共同犯罪结果,把各自的力量联合起来,他们之间有联系、有配合,只有这样,才使各人的犯罪活动具有统一性,形成有机整体,成为共同犯罪。①

共同犯罪故意关联性是主观上的共同认识和相互认识的统一。共同犯罪在认识因素上是共同认识到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所带来的后果,意志因素上都希望或者放任所产生危害社会的后果能够实现,在特定条件下某种非共同犯罪(如同时犯),也可能在认识因素与意志因素上达到共同性,但是不会相互认识,而共同犯罪是在认识共同性基础上的相互认识,即共同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是共同犯罪人对本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他人共同实施犯罪的认识,共同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共同犯罪人在认识本人行为和他人行为基础上,对本人和他人行为会造成的危害社会的结果持希望或放任心理态度。共同犯罪的故意是双重认识和双重意志②。所以对共同犯罪中故意关联性的理解是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一致前提下的两个单独故意的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故意关联性的形成方式

故意关联性通常由事先通谋的方式形成,事先通谋一般是一方提出犯意,通过语言、文字、影像资料等将犯罪意图信息传递给对方,其他人表示明确同意或沉默(不反对)。事先预谋可能比较具体,有行动目标、分工协作、作案工具、潜逃路线、分赃方案等等,也可能比较简单,提出犯意,其他人响应或默认。然而随机作案,没有特定的目标和要求。在即时性起意犯罪中一般没有事先预谋的过程,但是也有行为人犯意明确表示,请求或者指使他人参与的情况,其他人呼应或默认并实施犯罪行为。这种方式是事先预谋的特殊情况,与事先预谋没有本质区别,组织犯、教唆犯都属于事先通谋的故意关联性。

行为默契是共同犯罪的故意关联性形成的特殊方式,是指在即时性产生的共同犯罪中,行为人不一定或者不需要用语言来明确表示进行犯罪活动,只要有人着手实施行为,其他人就心照不宣,展开行动相互作用。临事起意是行为人开始实行犯罪之际或者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即时性产生的共同犯罪故意,由于客观情况的复杂性、特殊性,决定了这种共同犯意的联络多样性。片面共犯是单方的行为默契,虽然片面共犯一般是临时起意的共同犯罪,但也不排除片面共犯者事先得知对方准备实施犯罪,而跟踪并暗中给予帮助或者给予其他积极行为,从而促使犯罪结果的实现,行为的默契配合,可以是他人的主动作为,也可以是有法定义务的人的消极不作为。法定义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职务或业务要求的义务、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等。所以行为默契虽然没有明确的意思表示,也是共同犯罪故意的一种有效联络。

行为默契要成为共同犯罪故意联络,必须排除错误认识,人的认识受各种因素制约,不能把基于错误认识而形成的行为默契也作为共同犯罪行为。无言语表达的行为默契要构成故意关联,必须具备三个要素:(1)有共同的情感为前提。后行为人与前行为人有某种关系或对受害方有过节矛盾,这样才能符合帮助、报复或其他原因等共同犯罪的动机,如果毫无关系是不可能参与共同犯罪的。所以,司法实践中必须查明后行为者与前行为者的关系,比如同乡、同学、朋友等。(2)行为相互作用为条件。客观上后行为对前行为起帮助作用,共同制约被侵害对象的势力。(3)主观认识为基础。先后行为者都知道双方在相互帮助,增强了自已的势力,或者后行为者单方知道可以利用前行为者的行为状态。这样,达到这三个要素,就应该推定主观故意上具有关联性。

三、故意关联的方向性

对联故事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整合力量,全面加强对辖区道路交通事故的联动管理,落实责任,提高效能,让市民满意,让领导放心。

二、实施机构

市新区综治办

市交警大队

市法庭

三、目标任务

目标任务:对辖区道路交通事故,做好基层诉讼与非诉讼解决机制的衔接,完善基层诉讼与仲裁、行政调处、人民调解、商事调解、行业调解以及其他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之间的衔接机制,解决社会矛盾纠纷。

四、实施措施

(一)整合管理资源。

在管理过程中,综治办、交警、法庭三部门联合行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战斗力。通过实现管理资源的共享,进一步提高执法管理工作效能。

(二)加强沟通联动。

实现联勤联动机制,关键是构建一个畅通高效的联络网。综治办、交警、法庭将通过各自部门,将情况通报给联勤单位,联合管理、及时处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双方要加强沟通,了解相互的管理职责,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三)互补管理职能。

根据管理职能和有关法律法规,综治办负责辖区各单位的治保部门出面协调本单位当事人之间关系;交警部门主要负责道路交通事故事故认定、赔偿调解等工作;法庭主要负责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调解及判决等工作。实施联勤联动机制,综治办、交警、法庭三部门除严格履行各自的管理职责外,还要注重相互的协调与配合。

(四)实施步骤

1、人员机构联动,确保处理交通事故案件工作机制

无缝对接

为解决交警部门和法庭在处理交通事故案件时机制、

程序不畅等问题,由新区综治办、交警大队、法庭共同成立联动工作领导小组,分管综治的管委会领导为组长,综治办主任、法庭庭长、交警大队大队长为副组长,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设为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联动工作中的沟通、协调工作。成员单位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座谈会,总结联动工作经验,研究解决处理交通事故案件的新情况、新问题。交警大队定期对人民调解员的法制培训,提高人民调解的调解能力和法律意识。

2、调解联动,确保交通事故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化解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后,交警部门的调解不再是提起民事赔偿诉讼的前置程序,交警部门的行政调解案件数量下降。由于交通事故案件通常争议大、当事人人数多等各种原因,诉至法庭的交通事故纠纷调解率也不高。因此虽然相关法规未将调解作为交警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必经程序,但为了更好的化解矛盾,交警部门要尽可能组织调解,每宗案件调解不得少于2次,两次调解时间间隔3天以上,并制作调解笔录。交警部门在处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民事调解过程中,针对被告人积极理赔的情形,可书面建议法庭对被告人从轻处罚,法庭应充分考虑交警部门量刑建议。在调解过程中三部门均可邀请对方相关人员协助调解。为了统一执法力度,法庭制作了《交通事故调解中各项损失计算标准参考》,供交警部门调解时参考。对于经交警部门调解成功的案件,若当事人申请法庭制作民事调解书,法庭在收到申请后2日内审查并制作民事调解书。

3、工作联动,确保处理交通事故案件工作效率最大化

提前收集证据材料,确保案件准确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中常出现肇事司机与车辆所有人之间存在挂靠、借用、租用、车辆转让未过户、被盗等复杂情况,这给法庭查明事实、确认责任主体造成很大困难。为此交警部门在处理事故发生时,就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及时、全面收集相关证据,查明车辆实际所有人、支配人及流转情况。

提前财产保全,保证权益实现。有的肇事方在事故发生后转移、藏匿、毁灭财产,致使法庭判决难以执行。为此,交警部门对无法达成调解的案件就直接告知受害人向法庭提请财产保全申请,并将法庭制作的格式化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书交给当事人填写,并告知其诉讼相关事宜。法庭作出保全裁定后,送达当事人及交警部门,由交警部门保管查封车辆至法庭对查封车辆作出处分为止。

协助查扣车辆,多领域合作。为了充分发挥交警部门在查扣控制车辆方面的有利优势,对非交通事故案件的其他执行案件,法庭如须查扣车辆,交警部门在收到协助查扣通知书后予以配合。

4、救助联动,确保事故受害人最大限度地得到救济

为加强对交通事故受害者的救助力度,交警部门保管法庭查封车辆时保全期间的停车费用原则上由肇事方承担,但若肇事车辆依法定程序处理后所得款仍不足支付赔偿款的,可由交警部门减少或免除停车费用。对于经济困难的重大交通事故案件受害人,综治办、交警部门和法庭应分别从各自职能方面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尽可能的减、缓、免受害方预交诉讼费用。

5、宣传联动,确保交通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普及

为了增强大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从源头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综治办、交警大队与法庭定期共同举行交通安全宣传,并将宣传教育范围拓展到社区、工厂、单位、学校和家庭。

五、工作要求

(一)广泛宣传,深入发动。要对新的工作机制进行宣传,切实抓好内部动员部署工作;对目标任务的实现,要充分调动电视、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的积极性,加强社会舆论宣传,获得市民群众的支持和配合。

对联故事篇7

19世纪60年代,由于过多的煤矿安全事故的社会影响,美国国会也曾提出关于成立联邦矿业局的法案,以建立联邦矿山安全管理体制,然而由于受当时对煤矿安全认识水平的限制和立法经验不足,法案极不成熟,因此,法案颁布后没有推动矿山安全管理体制的建立,当然对煤矿安全几乎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重大矿山灾害事故仍然不断发生,如西弗吉尼亚州造成362名矿工死亡的矿难(美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重大的矿难),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响,民众要求政府采取行动,以控制严重的重大事故的发生。在18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治理煤矿安全的第一部联邦法规,标志着规范矿山活动的联邦立法的开端。由于该条例的法律位阶较低,相关的规定较为宽泛,所以没能够有效地规范煤矿开采行为,对煤矿安全产生的作用有限,之后的20年煤矿每年因事故死亡的人数仍然超过2000人(1907年人数更是高达3000多人),这一时期(20世纪初的前十年)也是美国采矿史上最为黑暗惨痛的时期。于是国会1910年通过成立矿业局的法案,隶属内政部,同时赋予矿业局管理采矿企业安全的责任,以减少采矿引发的事故,这是美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建立的重要标志性事件,自此,矿业局会同各主要产煤州陆续制定了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些规定和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同时还加强了煤矿通风设备和安全仪器(如瓦斯检测器等)的开发和应用。这些安全措施的实施明显地促进了美国煤矿安全状况的改善,但当时国会出于保护资本主义高度自由市场经济环境考虑,未授予矿业局进入煤矿的调查权。直到1941年,美国颁布了第一部烟煤和褐煤矿井全国性安全法规,并在煤矿区开始建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派驻煤矿安全监察员和检查员,依据该法文,联邦调查员有权进入煤矿,进行年度检查,获取相关信息,但没有制定和安全与健康相关的条款,这一举措使煤矿事故率下降,1947年国会授权又制定了第一部关于煤矿安全的联邦法规,到1949年美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降到了585人,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1.3。

(一)修订完善阶段(1952~1976年)以通过《1952年煤矿安全联邦法案》为标志。1951年12月下旬西法兰克福发生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19名矿工遇难,再次引起公众极大关注,1952年第82次国会将《公众法552》颁布实施,并通过了《1952年煤矿安全联邦法案》,主要在于防止重大灾害,要求对地下开采煤矿进行年检。规定了地下开采煤矿的安全要求,尤其是对高瓦斯煤矿提出更加严格的标准,该法案赋予联邦监察员更大的权力,有权下发撤离危险区的命令和违纪处罚通知,规定州监察员在州的计划体系下进行监察时也须遵守联邦政府规定的标准。同时规定对于不听从撤离指令或拒绝调查员进入矿区检查的矿主,将给予民事处罚,但并未对违反安全条例的行为做出罚款的具体规定。该法案有37条是关于煤矿安全与健康的标准,增加对无烟煤煤矿的管理,但未包括露天煤矿和那些矿工低于15名的地下煤矿。可见1952年的法规仍存在许多不足,次年立法委员会对之修改,取消了关于小规模矿井(井下职工少于14人)免检的规定。煤矿灾难性事故仍然接连不断的发生,要求建立一支专门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呼声越来越高,有关报告于1963年8月提出。196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966年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安全联邦法案》,将1952年煤矿法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的井工开采矿山,该法案是1952年法案的延展,制定了金属和非金属矿山职业安全与健康标准,标准分为建议性和强制性两部分,增加了对小型地下煤矿企业的监管,明确提出了对地下矿山必须进行一年一次的例行安检,对于屡次违规的矿山,联邦监察员有权下发违法通知和关闭命令,并增加了教育和培训项目等。然而,煤矿重大恶性事故依旧不断发生,煤矿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立法进程仍然不能跟上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于是1969年国会通过《煤矿安全与健康联邦法案》(通常简称为《1969煤矿法案》),该法案比此前的那些法案都更加全面和更加严格,法案包括了露天和地下开采的所有煤矿,并规定露天煤矿一年必须进行两次安检,井工开采的煤矿一年必须进行四次安检。该法案扩大了联邦政府对煤矿的执法能力,《1969煤炭法案》规定对所有违规行为要处以罚款,并制定了对故意违法行为的刑事处罚条例,规定了针对所有煤矿的更为严格的安全标准,并建立了职业健康标准,规定了对因煤尘吸入(尘肺或“黑肺病”)引起的进行呼吸性疾病造成完全或永久性残废的矿工的赔偿。《1969煤矿法案》比《1952年煤矿法案》前进了一大步。它不但规定了详尽的强制性安全与健康标准,还规定了严格的安全监察制度。该法律规定若发现违法作业时,矿主将受到警告、罚款以至关闭矿井的处罚;对于故意违法的矿主,由联邦法院追究其刑事责任。此外,监察机构有权调查任何一起事故,并追究责任。如1970年底,芬利煤炭公司一个矿井瓦斯爆炸,死亡38人,经理被判3年徒刑,罚款7.5万美元,公司被罚款10万美元。1977年,煤矿违法事件罚款总额达到1200万美元左右。《1969煤矿法案》的颁布实施,标志着煤矿安全立法逐步走向成熟,对煤矿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年,即1968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有331人,千人事故死亡率2.31,1969年下降到203人,千人事故死亡率下降到1.52,之后持续下降,到1972年,事故死亡率人数下降到152人,千人事故死亡率下降0.96,首次降到了1以下。

(二)日臻成熟阶段(1977~至今)以《1977年矿山安全与健康联邦法案》的通过为标志。在1969年《煤矿安全与健康联邦法案》和原有的《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安全法》的基础上,通过合并和大量修改后制定出来,并于1977年10月由美国国会通过《1977年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法案》(简称《矿山法案》),1978年3月9日当时的卡特总统签署生效。该法修改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矿山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体制做了重大调整。将内政部内部的安全管理职能从内政部划转归劳工部,新机构命名为“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由一名副部长领导。二是根据该法案设立了独立的“矿山健康与安全联邦调查委员会”,对矿山安全与健康管理局进行独立的监督(对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做出的强制性决定进行司法复审),使煤矿生产和安全健康监督监察最终形成了高度独立、相互分权制衡的科学的管理体制,煤矿安全管理的公正性大大增强。三是加强了所有采矿工业的联邦健康与安全规定,将煤和非煤开采包括在一个法案内。四是大大加强了“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的权限,调整并加大了联邦机构的设置。五是规定了矿工代表可直接参与矿山安全事务,为工会和工人参与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保证,改善了矿工权利,加强了因矿工行使这些权利而遭受矿主报复对矿工的保护,鼓励矿工及其代表多参加与健康和安全相关的活动。六是规定加强安全技术研究和矿工安全培训。七是进一步加大了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八是规定所有地下煤矿必须拥有救援队。2006年国会进一步通过《矿山改善与应急新法案》。修订补充了《矿山法案》中地下开采煤矿应急方案,专门制定了地下煤矿应急方案,增加了一些有关矿山救援队和废弃矿区的新规定,规定了矿山灾害发生后的报告制度,即矿山灾害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并增加了矿山事故的民事赔偿额度,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发生矿山事故的成本。美国煤矿目前执行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主要是1969年国会通过,1970年3月1日颁布实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联邦法》;1977年10月国会通过,11月9日颁布实施的《1977年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法案》一般简称《矿山法》;2006年国会通过《矿山改善与应急新法案》是上述法案的补充。职业安全与健康法的执行机构是隶属劳工部的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它的监督与复审则是一个独立的由总统任命的执法机构———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复审委员会,它的职能是监督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依法行使权力,受理机构和个人对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决定的投诉或复议,从而使其的权力受到有效的监督。为了更好地执行《1970年职业安全与健康联邦法》,美国联邦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局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详细的、便于操作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标准,汇编入《联邦法典》的第29卷中;同时由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主持制定并颁布实施了一整套详细的矿山安全与健康法细则,汇编入《联邦法典》的第30卷中,且每年根据煤矿职业安全与健康、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现状补充修订一次,成为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执法的重要依据。执法和监督在美国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监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执法监督工作的程序由事故预防、调查处理和最后的仲裁组成。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根据《1977年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授权,主要任务是强制执行法定的矿山安全与健康标准,消除矿山死亡事故、将危害程度减低到最低点;保证使美国矿山的安全与健康环境得到改善;为了保证执法的公正,在联邦层面上成立了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复审委员会,根据《1977年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法》的职能则是对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的执法行为进行司法复审(其5名委员由总统直接任命)。从而形成了煤矿安全管理的立法、执法和监督的完整的闭环体系。

二、推动美国煤矿安全管理与立法发展的主要动力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1891年前美国煤矿无法可依,煤矿事故频发,年煤矿事故死亡人数超过2000人,到如今(2011年)美国成为世界上煤矿立法和安全管理最为完善的国家,每年生产煤炭超过1.1Gt洗精煤(相当于1.6Gt原煤),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少于30人,120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推动美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和立法进程的主要动力反映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动力,即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条件和相对自由的社会舆论环境。由于经济社会相对发达,整个社会对安全事故高度敏感和较低的容忍程度,煤矿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媒体跟踪追捧,舆论高度关注,产生巨大社会压力,引起政府和全社会对煤矿安全事故的高度重视,从而大大推动和加快煤矿安全立法的进程。如1968年11月20日,位于法明顿附近的固本煤炭公司9号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78名矿工遇难,几天后矿井被封。同日,康苏尔煤矿发生瓦斯大爆炸,又有78名矿工死亡,触发煤矿工人大罢工,社会舆论哗然;在此之后,又有发生了几次矿山安全事故,造成170多名矿工死亡,事故的不断出现,使得采煤业成了美国最危险的职业;同时,成千上万的矿工由于吸入过量煤尘而患尘肺病,致死致残严重,迫使美国联邦政府制定更加严格的煤矿法规。二是行政动力,1973年,通过行政手段(内政部部长签署行政命令),设立矿山安全监察局,该机构独立于矿业局,负责实施以前由矿业局行使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的职能,避免了矿业局既负责矿山资源开发,又负责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当资源开发与行使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矛盾时难以处理的问题,从而使矿山安全管理体制向独立、分权制衡迈出了重要一步。美国以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为主导,从煤矿安全事故中总结惨痛教训,完善煤矿安全法规。几乎每一条煤矿安全法规背后都有对应的事故教训,煤矿煤矿事故发生后,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立即组织专家调查组,对发生事故的内、外部原因进行系统深入调查,提出基于事故科学分析的调查报告和煤矿安全修法补充草案,提交议会审议通过,如《1977年联邦矿山安全与健康法案》形成和完善过程即是行政推动立法完善的很好例证。该法案到目前为止仍然执行,已经影响了美国煤矿安全生产35年以上,并将继续产生影响。该法案的实施,推动了煤矿安全产生历史性的变化,安全状况持续改善,美国煤矿安全形势得到彻底改观,恶性多人事故已基本杜绝,工伤事故率稳步下降。煤矿事故伤亡人数由1977年的272人(百万吨死亡率0.21),下降到1980年事故死亡133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17,进而到1989年事故死亡68人,百万吨死亡率为0.08,10年中年平均事故死亡94人,百万吨死亡率下降了52.9%。从1980年起,美国对煤矿安全考核采用20万工时死亡率。进入90年代,美国煤矿事故伤亡人数继续减少,是历史上的最好水平。1990年美国煤矿事故死亡66人,1999年事故死亡34人,10年中年平均死亡45人,20万工时死亡率降到了0.03,2008年事故死亡30人,20万工时死亡率降到了0.02,和1977年相比事故率下降了6倍。煤矿进入到了长期安全稳定的一个崭新的本质安全生产阶段,引领煤炭行业成为美国安全状况最好的行业之一,行业社会形象达到大大改观。通过以上阐述和分析可知,煤矿安全法律制度完善的基本路径是:(1)煤矿发生安全事故;(2)强烈的公众反响;(3)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4)经验教训总结;(5)提出修法议案;(6)立法机构审议通过修法。其职业安全与健康方面的立法程序主要包括:第一步,事故调查;第二步,由劳工部长主持,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或咨询委员会等提出立法方案建议,草拟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标准)的方案;第三步,通过国会参众两院小组委员会举行听证会,并经两党议员辩论;第四步,取得一致意见后表决通过;第五步,总统签署生效成为正式立法],并严格实施。

三、结论

对联故事篇8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学生公寓;安全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152-02

一、引言

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近两年的时间内,“互联网+”这个词在各行业内风靡起来。“互联网+”利用互联网的信息通信技术把所有融入互联网内的各行各业有效贯通起来,并且迅速发展,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们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领域。“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及管理等各方面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及防范成为当前高校变革的主要问题,高校公寓安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公寓安全体系构建进行研究,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公寓安全事故的成因及问题,提出构建“互联网+”高校学生公寓安全体系,为维持高校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二、高校学生公寓安全事件类型及成因

(一)高校学生公寓安全事件的类型

1.自然灾害类事故。包括由于天气、火灾、洪涝及地震等原因所导致的高校公寓安全事件,此类安全事件危害性大、破坏力强,对学生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重则导致家破人亡,轻则财产损失。

2.财产损失类事故。发生在高校学生公寓财产损失类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财物失窃。包括校外人员及校内人员进行的盗窃行为所造成的学生或教职员工的财物损失,该类学生公寓安全事件较为常见。(2)抢劫。主要是来自外界的不法分子针对高校学生开展的财物抢劫事件。(3)诈骗。包括校园内诈骗、网络诈骗和电信诈骗。诈骗是目前高校校园发生率最高的校园安全事件,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伤害,网络诈骗及电信诈骗少则几十元,多则上万元。

3.暴力安全类事故。一方面,属于来自不法分子对社会不满,而对高校学生做出的宣泄性暴力袭击。另一方面,涉及来自社会对高校学生的进行暴力报复的安全事件,该类事件主要是由于学生及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的冲突而引起的暴力事件。再者,来自高校学生内部所引发的暴力事件。

4.政治类安全事故。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西方敌对势力长期以来都想通过渗透一些反动势力到高校大学生当中,以达到阻碍和破坏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频繁煽动发生的暴力事件等危害公寓安全事件。

5.生命安全类事故。主要是发生在高校学生公寓内的伤亡事故,包括自身原因造成的伤亡事故,以及公寓硬件、软件设施或者他人因素导致的伤亡事故。

6.疾病类安全事故。包括在校园公寓内发生的急慢性疾病。

7.违法犯罪类安全事故。主要包括公寓内发生的触犯了刑事法律法规的安全事故。

(二)高校学生公寓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

1.学生安全意识防范薄弱。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安全素质。主要原因是涉世未深,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知识的教育与学习。(2)缺乏安全防范技能。主要原因,未经系统的教育和训练安全技能和安全防范技能,在发生安全事故时难以做到自我防护和控制。(3)自控能力较弱。自控力、意志力和毅力薄弱是当前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4)预判性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未能准确预判安全事故的发生。(5)缺乏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后未能及时地控制事态的延伸和协调有关人员进行安全事故的处理。

2.“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冲击。“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主要载体,以致生活不能脱离“互联网+”。但凡事都有着两面性,“互联网+”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进行违法犯罪的一个主要途径,比如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并且,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犯罪活动还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趋势,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涉及领域越来越广,越来越深入,犯罪手段也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特别在高校纯净的校园里面,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冲击比较大。

3.高校安全教育及防范体系的滞后。主要表现在:(1)高校当前沿用的安全教育手段和材料比较落后,一方面难以适应当前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预防,另一方面不能适应和预防不法分子开展的政治性犯罪和诈骗性犯罪。(2)高校安全防御防范体系未能及时更新。很多高校的防御防范体系未能及时搜集当前校园安全事故的事例进行备案、分析,做出防御防范措施及方案,导致在同类安全事件发生之时措手不及。(3)尚未建立区域性“高校―高校”“高校―公安机关―医院”等部门的联合防御防范体系,未能做到及时的联勤联动。

三、“互联网+”高校学生公寓安全体系

(一)高校学生公寓“互联网+”常规工作管理体系

1.高校学生公寓“互联网+”综合服务体系。该体系主要针对高校学生公寓的常规工作进行服务,涉及学生的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接待和解决学生日常生活当中所遇到的事务性工作,如洗衣服务、维修服务等。

2.学生公寓“互联网+”商业体系。随着国家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决策要旨,高校后勤公寓服务部门也应响应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号召,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在学生公寓的职责范围之内,建立“互联网+”商业体系。(1)建立学生公寓“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2)建立“互联网+”商业服务机构。结合公寓中心的自身,建立“互联网+”商业盈利机构,为学生提供有偿的服务,如代购、邮寄等,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也能为公寓自身的建设筹集资金。

(二)高校学生公寓“互联网+”安全管理体系

1.“互联网+”学生公寓安全现状评估及预警体系。包括安全信息收集系统和安全级别预警系统。一方面,定期对学生公寓常规安全隐患因素进行排查、评估,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操作平台搜集国内外最新的校园学生公寓安全事故,分析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导致事故的原因,结合高校公寓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评估,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通过排查评估及搜集环节,把检查的结果和近期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及时通过“互联网+”等众多平台对广大师生及员工预警、预防信息,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公寓“互联网+”安全教育体系。高校学生公寓是学生学习、工作及生活极为重要的场所,大学生活大部分的时光都会在学生公寓中度过,“和谐公寓、安全公寓”是高校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公寓的最终目的是安全稳定。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手段构建校园公寓安全教育体系,组建:(1)安全基础知识教育子体系;(2)安全事故防范子体系;(3)常见安全事故案例介绍子体系;(4)安全技能学习子体系。通过公寓“互联网+”安全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广大学生安全文化素质,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

3.高校学生公寓“互联网+”安全联动防控体系。(1)高校后勤公寓管理中心与学校校长办公室、学工部、保卫处、教务处等部门形成安全联动防控体系,整合各种资源,做到协同合作、密切配合。(2)形成上传下达、上下贯通,里应外合、内外衔接,综合协调、合理运转的安全应急机构,对于突发的校园安全事故做到整体联动、反应迅速,坚持立足师生、保护生命、减少损失、降低伤害、消除影响,能够切实保障高校学生安全。

4.“互联网+”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发挥以下作用:(1)监督“互联网+”安全体系的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出现的问题及漏洞,及时做出反应,做好整改措施,预防公寓安全体系运行瘫痪,导致校园财产的损失。(2)结合“互联网+”学生公寓安全现状评估及预警体系保障“互联网+”公寓安全体系及时更新,做到安全防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秦玉.移动网络时代高校校园互联网管理与高校育人――基于大学生“手机控”网络素养现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12).

[2]焦晓云.移动互联网时代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5).

对联故事篇9

【关键词】故事教学有效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31-02

“故事”这一文学体裁本身具有通俗性、生动性的特点,对儿童极具吸引力。自新课改以来,随着教学形式的日渐丰富,将“故事”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儿。然而,有些课堂教学设计中对于“故事”的创设效果却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为了减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故事”的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消解,我们来探讨一下故事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有效的语言表述浸润孩童的心智

提到读名著,小孩子们总会苦拉着一张脸。为什么呢?与满幅图画的“小儿书”相比,那些大人们眼中交口称赞的主题、朴实流畅的情节、耐人寻味的语言,一丁点儿都引不起他们的兴趣。苍白无采的语言表达也偏离了小学生理解能力的实际。课堂上通过历史故事的启引能有效化解,为使故事富有感染力,在备课的过程中教者要巧妙地对故事进行“有效化处理”,具体而言,就是要口语化、情趣化,贴近儿童的视角与思维。

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推敲》一课为例,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补充介绍历史上流传的“推敲”佳话,有位新教师“偷了个懒”,将网上找到的片段只粗粗改了改:清代文学家纪晓岚从小就聪明好学。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然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写下一副对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肯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

学生似懂非懂,反问教师什么叫做“老学究”?“家雀”是种什么鸟?更有学生感慨这个石先生真是太残忍了。背后本想顺势而导的“推敲”意味早已抛诸脑后。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先生也以纪晓岚的事例进行了拓展,只不过他在故事的原版叙述上可是“大动干戈”了一番:

“纪晓岚六七岁时,有一天到私塾去读书,老先生很严厉。纪晓岚从家里带来了一只小鸡。上课时,小鸡‘叽叽’叫起来了,先生一发火拿起小鸡往窗外一扔,把小鸡摔死了。先生说:“给你做个作业,我出个上联,你对个下联。‘细羽家禽砖后死’,纪晓岚下联对出来后,把先生的鼻子都气歪了。”

师:你们来对对看,“细”对什么呢?生:“细”对“粗”。

师:“羽”对什么?生:对“毛”。

师:“家禽”对什么?生:对“野兽”。

师:“后”对什么,“死”对什么?生:“后”对“先”,“死”对“生”。

师:正好这位先生姓石,纪晓岚对出来“粗毛野兽石先生”,把先生给气得。(生哄堂大笑)

孙校长这一番改动效果不言而喻。故事本就是儿童最感兴趣的素材。故事中使用的语言应当以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接受能力。形象的、活泼的、儿童化的语言转述吊足了孩子的胃口,在“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中引发学生惊奇、新鲜的儿童情趣,加之以师生间默契的互动,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巩固新的学习内容。当然,若是教者在口述的过程中,辅之以夸张、幽默的身体语言,想来故事更富有感染力。所以说,巧妙的语言表述能有效浸润孩童的心智。

二、有效的情节选择濡染课堂的角落

笔者曾聆听一位教师讲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上课伊始,教师从《冯谖客孟尝君》的故事开始讲起,激情昂扬地为孩子们介绍故事的精彩片段,15分钟后,介绍这个故事的出处――《史记》,接着,让孩子们夸夸这本书,点出这本书是“前无古人”的“辉煌巨著”。

“故事是儿童的一大需要”,教师课堂的开始便设计有趣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求知的情趣,引导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这本是不错的策略。可是,故事的选择真的是有效的吗?冯谖、孟尝君各是什么人?里面的人物关系、时代背景怎么这么错综复杂?这个故事跟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内容有关联吗?学生显然是茫然懵懂的。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故事冷僻了些,大部分学生从未曾听说过。而且故事的内容实际上与要讲的课文内容没有太大的联系,教师在设计的时候也是一讲就丢了,这里对故事的情境创设显然是流于形式了,反而花费了15分钟的时间才导入课题,影响了后面课程目标的进度,对于本堂课的教学来说是无效的或者说收效甚微的。

故事的讲述与铺陈绝不是教学的附属品,更不是教学的累赘物,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而服务的。课堂上,故事的选择要慎重,信手拈来的设计容易偏离主题。现在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少数老师对于故事的用途更倾向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制造一些欢乐、融洽的学习气氛,从而忽视了用故事来串联教学内容,使之成为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那该如何挑选有效的故事呢?首先要选择符合主题,与文章内容有内在关联的故事;其次要能融于甚至深化教学内容,避免故事在整个教学设计环节中的孤立性、突兀性。在讲述与倾听中,在思考与感悟中,让教学目标悄然达成。所以说,故事的推进不只是一个热闹的符号概念,其背后更背负着教学目标的深度意蕴。故事的选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莫要偏离“有效性”。

毋庸置疑,故事的正确选择与运用能有效浸润学生的心智,濡染语文课堂,使教学生动、活泼、充满艺术性。若能善于挖掘,选材得当,运用自如,总有一天,“故事”情境的创设在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性,将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对联故事篇10

【关键词】气化炉;烧嘴;事故分析;预防改进

德士古气化工艺过程是高压水煤浆与纯氧在工艺烧嘴内混合,呈射流状态进入气化炉,在高温、高压下进行气化反应,生成以Co和H2为主要成分的粗合成气。气化炉烧嘴作为气化炉的关键部件,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状态下,烧嘴的稳定运行对气化炉的长周期稳定运行起至关重要的作用。2011年我公司某化工单位发生一起德士古煤气化炉烧嘴冷却水盘管破裂引起的烧嘴烧坏事故,本文通过对该事故发生原因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改进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烧嘴类似事故的发生。

1事故经过

我公司某化工单位气化装置设置德士古煤气化炉两台。2011年8月29日20时08分29秒,气化控制室操作人员发现其中一台气化炉运行压力突然出现下降,同时向调度室汇报,控制室操作人员立即通过摄像头监控气化框架画面,发现有大量浓烟雾冒出,初步判断为气化框架有气体泄漏,20时08分46秒气化炉氧气流量由28817nm3/h波动至32377nm3/h。由于无法判断具体泄漏位置,为确保装置安全,当班操作人员立即对气化系统进行紧急停车,并同时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指挥后系统切气停车,并通知相关岗位做好工艺处理。两台气化炉先后于20时08分47秒和20时08分50秒停车。气化高压氧气管线紧急隔离,切至空分界区内放空,并对氧气管线进行氮气置换。20时13分气化完成系统停车并进入降压、充氮气置换程序。

本次事故造成烧嘴盘管、外氧喷头烧坏,直接损失虽然较小,但气化炉烧嘴冷却水盘管出现破损后,因温度较高烧嘴冷却水盘管被迅速烧坏,大量高压、高温气体通过被烧化的烧嘴冷却水盘管进出口部位进入气化框架,可燃、有毒气体和烟雾充斥气化框架,直接导致了事故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全厂停车,若非操作人员操作及时,险些酿成重大事故。

图1

2事故原因

2.1直接原因

由于气化炉烧嘴冷却水盘管出现漏点,炉内气体压力远大于盘管内冷却水的压力,导致气化炉内高温、高压混合气体沿漏点进入烧嘴冷却水盘管,导致炉嘴冷却水盘管被烧坏破裂,气体窜出,夹杂炭灰形成大量烟雾。

2.2间接原因

烧嘴冷却水流量低联锁动作延迟时间原设计为10s,时间设置不合理,造成联锁保护不能及时发挥作用,未及时联锁停车,造成事故的进一步发展。

3事故原因分析

1)烧嘴的使用运行管理不到位,没有摸索总结烧嘴常规运行周期,没有建立完备的烧嘴运行记录。该单位烧嘴运行最长周期为67天,事故烧嘴为2011年6月28日投入使用,8月4日连投一次,8月22日连投一次,至8月22日连投时该烧嘴已运行55天,连投前没有对烧嘴进行全面检查和分析;至8月29日发生事故时,烧嘴已运行61天,在已接近最长运行周期的情况下,未及时对该烧嘴进行全面检查和分析。

2)联锁保护原设计存在缺陷,联锁动作延时过长,未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若联锁能在气化炉烧嘴出现故障初期及时动作,可以极大增加装置的安全性,有效避免或减小事故损失。从DCS上的信号延时趋势来看,其烧嘴冷却水温度、流量差等联锁延时时间均为10s,延时时间太长,不利于气化炉的安全运行,本次气化炉烧嘴DCS记录从盘管泄漏到停车期间信号异常持续时间为8S,联锁跳车还没有动作,就手动停车了。

3)气化炉冷却水入口支管段上没有压力测量点,只有进口流量、进出口流量差、回水温度信号,这几种信号反应相对较慢,而压力信号反应最快,说明联锁动作条件不完善。

4预防、改进措施

1)切实把安全生产摆到第一位的位置,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先安全后生产,坚决杜绝设备超检修周期运行。

2)科学制定烧嘴使用周期,做到有计划地使用和更换,特别是连投时,要充分考虑到烧嘴的累计运行时间,运行时间较长的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后,方可继续使用。不能盲目地追求烧嘴长周期运行。

3)对全厂控制系统联锁保护有效性排查,确保联锁保护齐全有效。重点对气化炉、变换炉、合成塔、压缩机、汽轮机等关键设备的联锁动作条件和延迟时间进行分析,并与公司内部其他化工单位相同、相似设备联锁进行对比,对工艺相同但联锁设置差别较大的,重点分析;对不合理的时间延时要按审批程序进行更改。

4)及时与设备联锁软件包提供商沟通,了解联锁软件包更新情况,并对联锁保护进行升级完善。经了解,Ge公司的烧嘴冷却水联锁软件包已经有了升级版,增加了联锁,如冷却水压力的高高报、低低报,流量差的高高报、低低报、紧急停车联锁等,其联锁延时时间为2S。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将气化炉烧嘴冷却水连锁延时时间设定为2.7S,同时在气化炉烧嘴冷却水入口支管截止阀前增设压力测量点,并参与报警联锁,联锁值设为3.0mpa(正常运行值为1.5~1.7mpa)。

5结束语

由于气化炉烧嘴的稳定运行直接决定着气化炉的长周期、安全运行,本文通过一起典型的德士古煤气化炉烧嘴烧坏事故,及对事故发生原因的具体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改进措施,为气化炉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同时可以有效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