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林业保护论文十篇林业保护论文十篇

林业保护论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2:01:41

林业保护论文篇1

关键词:林业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及其涵义

1987年在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领导之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想联合国提交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在报告里提出了我们应致力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且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义:既满足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而自然条件的优劣往往又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

二、林业的定义及目前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

所谓林业,是为进行森林经营组织起来的,以进行木材、林产品生产和保护性资源经营并以后者为基础的基础产业和公益事业。森林经营包括森林的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含病虫害防治与防火)、森林再造、森林抚育和城市森林的建立、管理等一系列林事活动。

我国的林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第一个阶段是林业的初期发展阶段,(1949-1978),即传统林业发展阶段。这是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积累,大量采伐原始林的过程。第二阶段是林业发展的探索阶段(1978-1992),这一时期的核心活动是在集体林区和其它非国有林区进行“林业三定”: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由于对改革的目标认识不足,林业改革的进展,远远落后于其它部门,迄今未走出一条可行之路。第三阶段始于1992年,受世界环发大会和国际林业转轨的发展态势以及我国环境恶化的现状的影响,我国的林业迈向新的发展之路,但这一过程很漫长。特别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般说林区多在山区,而这些地区也是经济上最贫困的地区。因此,基于经济的诱惑,各地破坏性掠夺式采伐利用仍时常发生。这一时期的林业的发展必须落实到林业的科学经营上。否则,再像过去几十年只知道造林、采伐而不知道森林经营,最终将葬送林业的发展。这也就提出了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1992年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上提出的,这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各个方面,我国也已把此定为国策之一。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判定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我国的林业工作者也参与了这一活动,有关方面也提出了标准和66项指标,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正在深化。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实质表现在三个方面:⑴经济能力,即能源、资源、资金和信息使用的效率、效益和增长率,人均收入、资源储量、资本可替代性等;⑵社会合力,即人口容量、人口素质、公共意识、文化道德、生活方式、社会公平性、社会稳定性、体制合理性等;⑶生态支持力,即生态自我调节力、生态还原力、资源承载力、环境资源等。

(二)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觉得主要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管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调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物质保证。在第一产业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其他原料林、速生丰产林、竹林和名特优新经济林建设;在第二产业方面,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促进以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转变的步伐;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加大森林旅游业、花卉业的发展。要采取“以二促一带三”的策略,调整生产力布局,淘汰落后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调整林产工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解决林产品结构不合理和产品缺乏竞争力的问题。调整企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市场,提高企业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3、注重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1)林业的生态效益

就我理解,林业的生态效益是指林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生态方面的正面影响。“人们普遍认识到,森林兼具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等三种效益,其生态效益价值远远大于其经济价值。”林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三种效益,在这三种效益中,经济效益往往最先受到关注,但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情况下,生态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林业的生态效益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以下的这个表格可以看出这一结论:

1999年3月,广东省林业厅依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对重植林生态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如下:

经济价值万元

重植林內部林产品价值417.72

外部吸收Co2放出o2价值8162.00

涵养水资源价值3.27

水土保持价值10.89

保肥价值10.79

旅游价值13320.00

生物多样性价值4.36

空气负离子效应无法评估

滤菌功能无法评估

吸尘功能无法评估

合计21929.01

由以上可见,生态效益实质上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林业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时一致的。

(2)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生态效益经济是在以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约束条件下的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它包括以下五层意义:

其一,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讲求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总量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二,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三,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以保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为约束条件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四,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以绿色产业为重要支柱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其五,生态效益经济是一种经济增长、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的社会再生产活动。

从以上的生态效益经济的定义和涵义我们可以看出,首先,生态效益经济的落脚点在“经济”上,它追求的是一种经济效益,它“讲求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和总量”,它“追求经济效益总量较大化”;其次它又是一种“再生产活动”,它“以保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为约束条件”、“以绿色产业为重要支柱”(3)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实践中的对策

这些年来,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各地在实践中采取了各种对策,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①林农结合式。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逐步建成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林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备的生态经济兼作。如实行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乔灌混交等种植模式,最终使退耕还林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收入的良机,同时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

②造林规模化。从提高生态效应、景观效果、经济效益出发,成片造林力度明显加大,。片林建设以发展苗木基地、经济果林、速生丰产林等经济型林地为主。

③造林多样化。采用多样化的以林养林方式,有的以发展苗木养林,有的以发展林木加工养林,有的以发展经济果林养林。农民还采取林苗结合、林禽结合、林菜结合、林果结合等方式,提高林地产出和经济收益。

四、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机制

以上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集中从政策制度层面进行了理解和阐释。我们知道,除了政策制度,法律是最有效的保证和监督执行机制。以下将简单地从现存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以及存在不足需要完善的地方进行评述。

(一)我国法律中关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现

我们目前关于林业的单行法主要有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下简称《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

在《森林法》的立法目的种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储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是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在这以立法宗旨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的。在总则中,第5条规定“林业建设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偏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第11条规定“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这些规定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反映了我国法律对林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关注。

在第二章“森林的经营管理”中的第14条建立森林资源档案制度、16条政府制定林业的发展计划、18条占用林地时的处理;第三章“森林保护”和第四章“植树造林”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实施条例中的相关规定同样也体现了这一思想。

(二)对我国现存林业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已经设立的林业法律制度的完整性、严密性存在缺陷,在立法思路、立法原则、履行程序、实现方式、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制度内容上有遗漏、空白、不明确之处。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补充和和完善:

(1)首先,重新确立林业立法思路。我国的林业立法,没有全面反映生态规律的要求,没有真正贯彻生态优先、保护资源的立法思想,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立法的先进经验,实行环境保护优先原则。在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及其他利益发生冲突时,优先考虑生态利益。

(2)立法原则的创新。

a、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林业立法充分地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运行规律,重视生态平衡理论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和生态规律。

b、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当充分地考虑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考虑地球环境与森林资源的保护。

c、突出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在进行林业行政立法时,注重林业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我们应当将森林生态环境损益分析立法和对法律规范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别运用到对森林开发行为的预测、评价、管理以及拟定(或既定)法律制度的设计与分析之中,作为指导法律以及确定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以真正通过立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均衡和综合发挥。

(3)在执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一是必须实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健全管理机制,加大管理力度。二是必须加强林地管理,防止有林地逆转,实行林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制度,严惩毁林开垦和乱占林地的违法犯罪行为。三是必须认真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严格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木材运输证的领取、保管、发行和统计报告制度。四是必须坚持依法治林,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抓好林业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工作,将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中,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的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4)在监测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实现对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要以森林资源监测为主体,整合现有监测资源,扩展监测内容,建立健全全国森林资源与林业状况综合监测体系,实现对森林资源和林业状况的综合监测和评价。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采取有力的措施,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监测和林业经营的管理。要依靠科技进步,建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为林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提供平台,全面提高森林资源监测的科技含量和监测成果的时效性。

另外,要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监测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应急系统,有效防范重大突发森林资源破坏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林业保护论文篇2

关键词:阿尔山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

阿尔山林区开发建设七十年来,由于过度的采伐,使得阿尔山林区的可采资源已经到了枯竭的临界点,目前林区的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如何保护好内蒙古大兴安岭绿色资源、修复好北疆生态屏障,笔者认为,全面落实国家及自治区有关生态保护及国有林区改革的意见,深入研究林区森林资源保护的内在规律,正确处理好林区转型发展同生态保护的关系,明确强化林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为林区注入发展的活力,充分分析阿尔山林区现有的生态功能区资源,抓住国家强化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机遇期,探索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保护发展的有效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坚持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的主要特点及发展目标

立足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阿尔山林区转型发展、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体现以生态为核心、以全员创造为本促进阿尔山林区协调的必由之路;是快速建成小康林区实现美丽的林区梦的必然抉择;是促进阿尔山林区融入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屏障、生态安全战略的客观需要。因此把握和认识目前快速推进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对最大限度地增强阿尔山林区全员职工的责任担当意识,促进广大干部职工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生态资源的新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坚定不移地推进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最终使阿尔山林区走上协调、可持续、绿色发展的新路,就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的生态观,调动起阿尔山林区全员的积极性。

实行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强调,以突出生态核心支撑和绿色发展理论为基础,按照生态优先、保护发展的绿色经济理论搭建起来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当前以阿尔山林区功能区资源为研究对象,以绿发展布局生态产业;以可持续发展保护利用林下生态资源,发展庭院经济;以林区生态建设循环发展为目标发展森林经营项目;以林区生态经济融入区域经济带动林区职工动起来、富起来。

(一)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与传统发展型林区的区别

1.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强调生态保护,核心是生态建设;而传统发展型林区是以林业经济效益发展为重点,核心是经济效益。

2.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是以森林生态为主体功能区内所有资源为管理对象的,追求健康低碳、绿色协调、可持续循环发展;所以,阿尔山林区生态项目发展必须是建立在森林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前提下的林下资源科学合理规划循环开发与利用;只有森林生态资源得到严格管护才能强有力地推进阿尔山林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而森林资源消耗型林业是以林木资源及副产品综合利用为经营对象作为林区发展核心。

3.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一切以生态建设为核心,林区所有产业发展及经济活动必须服从服务于生态保护与建设;而森林资源消耗型林业主要突出效益为先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

4.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的自我发展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强调以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保护制度为重点,创建阿尔山林区绿色开发、循环发展新架构,科学制定阿尔山林区森林生态资源循环利用方案,严格森林、湿地、河流等为重点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管护,确保阿尔山林区按照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式发展,倡导绿色生活,发展林区生态文化(森林文化);而资源消耗型林业的自我发展和完善能力相对弱化,没有突出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林区循环发展方针,在资源开发与节约中,把效益放在了优先位置,靠资源消耗支撑林区经济持续发展。

5.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属“五位一体”生态战略体现方式,是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而资源消耗型林区是与产品经济相适应的,属经济利益优先体制下以产品产业型发展为主的模式。

(二)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推进目标

阿尔山林区实施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重点强调生态保护的核心责任,其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传统发展型林区不同,推进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要对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的内涵有一个系统认知,全面理解推进的基础就是生态建设保护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协调发展为努力方向,理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绿色发展的统一关系,把握阿尔山林区生态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保护系统,实现48.3万公顷的阿尔山主体功能区生态保护的全覆盖。

二、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基础

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是以森林生态资源保护、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实施基础的,其理论核心是生态文明的发展与人们生存的基本行为活动需求需要。然而这种现代文明与基本生存活动一定要有一个可以支撑其健康发展的生态系统,只有满足人们和社会需要的生态环境,发展才可以持续;只有在保护生态资源、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的大前提下,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开展森林经营项目保护开活动,阿尔山林区社会也才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目前阿尔山林区社会的经济发展一定要坚持以森林生态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坚持推进功能区生态系统的生态资源、生态产业良性循环发展,生态环境的整体持续改善,形成相互联系的林区生态发展新模式。

(一)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是目前林业发展中不断创新完善的实践理论

其发展来源于生态经济学理论,即现在需求阶段林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出现了巨大变化就是森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森林生态系统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关联关系,得到人们的认知。探讨解决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关系、生存与良好的实践问题迫在眉睫。生态建设保护发展的生态保护发展的经济理论等正是在生态与发展之间矛盾较为突出的现实中逐渐形成的,探索生态保护发展经济理论就是要解答森林生态建设与生态经济绿色发展的同一从属关系,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突破,阐明生态保护是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核心,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是方向,生态产业森林经营是重点,职工庭院经济是林区富余职工安置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是深化国有林区改革、实现和谐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

(二)坚持生态保护发展阿尔山林区是实现林区转型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为严峻课题

要想坚持生态保护发展阿尔山林区、实现林区转型发展,就要求林业局按照不同区域资源状况、林地保护条件及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林区入手,全力打造林地区域经济新一体化的体系,保证阿尔山林区功能区生态建设、区域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协调发展,努力探索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与森林生态保护、发展的新路。

三、建设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需要坚持的原则

建设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需要坚持的原则有:1.生态保护优先与生态产业绿色循环发展的原则;2.优化生态发展项目与坚持森林生态资源保护利用为主体的原则;3.体现生存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同步的原则;4.坚持森林生态资源优先保护、森林经营有序发展、林下资源科学利用统筹规划推进的原则;5.坚持培育森林主体资源与生态产业开发及低碳发展并行的原则;6.坚持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与阿尔山地区区域经济融入一体化的原则。

四、建设阿尔山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应把握的重点

实现阿尔山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其核心建设就是要强调森林资源管护网络化,责任目标化;坚定推进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坚持生态产业、绿色经济、森林经营、民生改善项目规划发展;坚持阿尔山林区绿色经济、低碳项目循环发展;坚持突出保护阿尔山林区内森林生态为重点;坚持森林林下资源规划开发;以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坚持生态文明、生态产业、森林经营和林区森林文化四位一体的全位投入为绿色发展目标,通过国家政策支撑、自我发展、自我修复,实现森林资源有效增长、林区经济绿色发展,林区进入低碳、文明富足的生活方式,全方位提升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质量。

五、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推进的主要目标

实现阿尔山生态发展型林区建设的目标,关键是实现林区体制机制及职能的根本转变,一是管理及运行体制从传统的政事企合一体制向政事企分开管办体制转变,二是林区由以木材主体经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粗放管理型向生态保护发展经济林区型转变,促进林区经济可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和林区进步。抓好林区两个转变即可为林区发展生态经济林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推进阿尔山林区生态建设是使阿尔山林区转型发展快速融入阿尔山市区域经济的重要举措,事关阿尔山林区改革事业的成败和林区社会的稳定及职工民生改善的大局,所以林区要按生态保护发展经济林业模式发展林区,按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融入阿尔山市区域经济重点要推进的工作。

(一)以发展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阿尔山林区从以往林区发展旧模式转为森林生态资源保护为主步伐,突出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低碳建设体制,实现政事企体制分开。

(二)按国有林区改革发展的整体思路,实现林区的管办分离,生态保护一业为主;生态经济循环发展低碳为主;生态绿色项目规划开发;森林经营项目有序推动;富余职工安置庭院经济发展规范化、结构多元化;生态产业布局科学化;最终形成良好的阿尔山林区森林生态资源有效保护体系,林区经济融入区域经济,自身生态产业活力显著体现。

(三)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深化林区改革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的前提下,努力更新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强化管护机制,全面提高保护职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管护能力,制定阿尔山林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维护阿尔山林区整体利益。

(四)加大阿尔山林区科技投入力度,为有效地开发和引进行业技术成果服务于阿尔山林区的生态建设与保护,服务于森林经营、生态产业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应用成果在林区生态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及森林经营项目的推进上的效能。

可见,阿尔山推进生态保护发展型林区建设必须要坚持突出林区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坚持生态核心,从阿尔山林区现实出发;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协调并进;处理好局部利益全局利益的关系;坚持阿尔山林区发展与阿尔山市区域经济的融合,实现阿尔山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技术一体化是阿尔山林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总目标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王先国.生态经济林业理论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7(05).

[2]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3]赵丽芬、江勇主编.可持续发展战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林业保护论文篇3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环江县林业局覃志杰

(第二篇)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要切实强化林业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林业、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着力解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可以说,这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学习,我们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自然环境保护各项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谋划自然保护项目,构建和谐保护区社区,大力推进木论保护区的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

科学发展观对做好林业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当作当前自然保护事业发展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正确把握时展要求,深刻认识保护区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现状,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科学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自然保护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自然保护工作

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及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保护区自然保护和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工作方法,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是还应该看到,与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愿望相比,我们的自然保护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社区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生态建设与资源合理利用等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林区维稳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总结以往成功的实践,更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目标任务。新时期自然保护工作要有更高、更新的目标定位,要用科学发展观确立新时期自然保护工作的新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新时期自然保护工作的新实践。

树立和落实正确的自然保护发展观,涉及到保护区所在地环江县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生态生态强县工程实施的各个方面,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林业与自然保护部门责任重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然保护工作,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必须坚持从自然保护实际出发,建立体现经济与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长效机制,推进自然保护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自然保护工作的一些思考

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是对林业部门提出的新任务,是我们党为林业工作确立的新目标、提出的新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生态文明,大力推进现代林业发展,进一步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林业发展目标,在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结合保护区实际,研究制订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然保护工作目标、任务、重点和措施。就自然保护工作而言,今后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自然保护工作:

第一、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一个中心,生态文化名城”战略目标,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好局属各部门的业务活动,切实加强对贯彻活动的组织领导,把十七大精神落实到林业具体工作当中。

第二、结合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林区维稳。林权制度改革是广西林业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林改本身。由于历史原因,保护区建设时期的特殊性,保护区涉农边界的群众对对保护区的界线划定认识不足,如果处理不好会造成新的纠纷。因此,针对要始终把林农作为林业建设的主体,把林农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做好林改的宣传工作,让林农充分认识到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认识到在自然保护的前提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让林农深刻体会到改革带来的成果和实惠。

第三、是结合gef项目的实施,深入开展问计于民活动,使项目实施既能满足gef项目总体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社区经济发展需要。按照项目的设计要求,认真实施社区合作项目,深入开展问计于民的调研活动,调查研究社区的急需和所求,能干项目的实施给社区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林业保护论文篇4

浅谈森林分类经营规划与管护刘德斌,杜秋玲,贾相华

日本的林政梁启军,张波,张力

小议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问题安邦治,王淑萍

浅谈管护经营责任区等级问题刘清宇,赵子廷,李健

森林价值评价单巍,赵大伟

镜泊湖森林旅游业的开发构想宁波

择伐作业技术问题的讨论付景峰

紫椴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李林业勘查设计伟娟,于东华

人工落叶松纯林存在问题初探刘永强,张兆利,娄安石

前苏联针叶种苗生产技术例解李欣宁,张绍鹏,张少莉

天保工程商品林经营区不应排斥大径级用材林培育刘淑梅,顾培倩

卡尔曼滤波模型在森林资源动态发展预测中的应用于建军,吴立春

系列林分收获表的研制张少莉,王义法

落叶松造林塑料薄膜覆盖实验报告张永光,张洪林,刘亚娟

松林生物量表编制例解刘晓莹,万淑荣

试论森林抚育间伐技术张海波,孙毅

林层结构与材积生产率--商品林经营模式的理论分析侯庆友,李威,赵子廷

谈枯枝落叶层的测定顾培倩,葛熙升,李德福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蛇类药用现状与保护对策林业勘查设计兰春梅,贾喜波

黄瓜香深开发浅析荆洪晨,尹振波

黑木耳袋料栽培克服污染的方法薛庆友,杨福胜

木炭业产品开发及利用(Ⅰ)--神奇的木醋李裕国,李欣宁

浅谈气候变暖的成因张绍鹏,刘秋民,尹东生

浅谈公路桥涵养护孙剑波

国有林业企业财务人员管理模式浅析唐革

林业气象站上的网络信息应用张焕春,宋炳义,孙国芝

向您推荐《走近绿色》一书沈国舫

简述营林事业的科学经营管理崔宝贵,吕军,刘佩民

浅议森林分类经营吕宜芳,李敏,张有为

提高森林覆被率的途径王兴广,李汝峰

森林后备资源培育的探讨张东升,郝锦莹,苏盛刚

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回顾程伟,杨滨丽

浅谈采伐方式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夏白杨,季振伶

营林生产"拨改买"初探赵殿君,张英

浅谈如何发挥森林资源监督工作的权威性王振堂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探讨王隋忠,张力,柯建华

议天保工程与森林分类经营崔雪艳,潘春燕,彭秀君

黑龙江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评价庞恒才,安和芳,张奎平

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徐辉,张捷,沙庆益,王久伟

建立生态经济型林业初探刘彦华,张利,张淑华

谈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王子英,李德全

生态经济学与生态学、经济学关系的研究李敏,李晓慧,丁驿

森林生态效益分析王兴广,史慧杰,高文君

森林旅游经济效益的价值评价马志伟,王悦桐

谈农业生态旅游徐辉,张捷,张晓滨,王淑云

浅谈森林旅游经济管理现代化尹龙海,沈红,滕锡东

森林旅游景观美学评价张波,张翎

森林水土保持效益机理的研究李敏,杨克

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主要功能金哲根,邹存利,王轶南

森林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张利,于海滨

论云冷杉林分的合理择伐强度王镇,万清泉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低产林经营技术的研究林业勘查设计卢丽华,宋文友,周荣胜

快速计算平均直径简介林玉秋,王艳

速生杨树营造技术孙永兴,韩继林,韩同森

速生丰产林幼林抚育技术的研究周国忠,谢爱林

林区苗圃不同类型土壤供肥特性的研究,吕超,段敬生

沙松人工速生丰产林调查分析曲海红,宋文友,秦秀云Http://

测定森林生长量的方法探讨彭秀君,苏建坤

红皮云杉纤维林培育浅见田宝贵,远皓,卢凤英,张雅清

绥阳林区主要虫害预测预报方法远皓,卢凤英,田宝贵,张雅清

苗木立枯病的生态防病技术孙东辉,王文成

杨树烂皮病及其防治方法郝锦莹,孙东辉

杨苗黑斑病的研究与防治王文成,宋文有,杜海梅

谈如何协调三大效益之间的矛盾周立新

霍邱县公益林资源现状与经营管理对策梁华铭

实施天保工程搞好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詹毅,毕福传

对森林资源管理部门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问题的探讨娄志伟,刁福兴

浅谈对退耕还林的认识魏天明,任景利,刘雪峰,刘胜林

刍议林权问题张力,柯建华,吴海龙

实行分类经营后对商品林经营的几点思考王巍,吴海龙

林业调查设计院小队经济承包初探刘淑杰,滕锡东,娄文利

简述保护和恢复阔叶红松林的必要性贾清峰,冯忠孝

林口林业局土地资源经营利用分析王振亭,冯佳彬

浅谈绥阳林业局经济林的开发与利用吴华丽,娄文利,刘淑杰

对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若干关键问题的探讨潘义,姜玉玲

古树名木保护对策郝敏

落叶松人工商品林的培育与经营孙丽玮,陈震,孙向辉,王建光

工业造林在全世界纤维供给中的作用张少莉,任景利

辽宁省公益林、商品林最佳结构初探徐军

青海省互助县北山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经济价值评估林业勘查设计刘成胜

遮荫小拱棚扦插育苗技术的应用汪峰,张辉,党柏森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木采伐有关问题的讨论郭修生,潘义

浅谈地表植被变化对地方气候的影响张伟,马金奎,孟凡林

"小班经营、单株培育、采、更、抚系统工程研究"的培育方法和效果分析毕福传,詹毅

混交林的优点及混交原则概述高加民,郝长彬

绥棱林业局2001年秋季森林火灾的气候分析孙国芝,孔繁玲

应用不同药剂和饵型灭杀森林害鼠的试验褚继芳,李国龙,宋显全,董双波

防治病虫害的林业防治法介绍娄文利,刘淑杰,吴华丽

栽培甘草生长发育动态的研究谷会岩,周蕴薇,于晓梅

浅析森工企业质量管理咨询及质量管理现状魏海林,魏海萍

简述推进林业产业化的有利机制崔先江,陈宝贵,徐衍武

利用tm影像图编制林业局区划略图的探讨尹振波,王令福

大豆新品种的引进实验孟凡林,张伟

德国迪芬巴赫贴面板生产线性能分析王剑波,宋文梅

掌握高科技适应林业入世后知识经济的需要仲崇玺

人造板生产防水工艺剖析韩文明,郭万良

浅析财务比率分析法腾锡东,刘淑杰

试论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与技术郑秀云,楚孔利,郑秀财

浅谈生态型森林的采伐和集材方式的选择广兴宾,刘坤,田维志

森工企业局系统综合诊断模型的建立张进伟,解士学,常玉梅

对红皮云杉造林和透光抚育技术的研究楚孔利,郑秀云

谈失水对苗木生理指标的影响臧敬艳

浅谈云冷杉林分的采伐强度及恢复途径黄树坤,高学武

菌根和造林成活率的研究张永光,张洪林,陶涛

浅谈大海林地区气象因子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林业勘查设计王艳杰,张威

指接薄木的应用与开发途径初探刘殿阁,吴振海

山杨种源及家系的选择孙博

浅论镜泊湖区域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王庆跃,黄铁福,刘杰雅

杜鹃的栽植与莳养张全,曹文英

刺五加的药用价值及人工培育效益可行性研究冯亚斌,杨福荣

青年和成年雉鸡的饲养管理赵敏

林业保护论文篇5

关键词:东北地区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可行性;必然性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1-0179-1

1绪论

森林是人类和其它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是自然界最丰富和稳定的基因库、资源库和能源库,对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为国家的经济、国防及科技建设事业提供了不可估计的价值。

我国分布着丰富的林业资源:全国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比上一次清查净增0.2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净增2.15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149.13亿立方米,净增11.28亿立方米,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我国的林业资源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其中东北区森林资源面积为6×1011hm2,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28.1%,是全国最大的林区,包括名列“中国十大森林”的长白山红松阔叶混交林和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林。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大部分、吉林省东部、辽宁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大兴安岭林区。东北林区是国家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又是东北区平原的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价值。

东北地区林业资源尽管丰富,但是随着自然因素和人类的不合理开发的影响和破坏,使其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遭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其森林功能严重减退。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林业资源的主要输出和储存基地,对其进行可持续的科学的发展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2对现阶段东北地区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可行性与必然性研究

建国以来,国家及东北各省政府对改善林业资源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森林整体质量下降。(2)荒漠化扩展。

此外还存在诸如土地恶化、土壤污染、森林植物、动物各物种濒临灭绝等严重问题。给东北的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都将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后果。

可持续发展自提出以来,遍受到世界各地国家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关注,尤其在我党十七大报告中,主席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更高的位置,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同时在此大环境下,我国林业资源尤其东北的森林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和环境建设的一部分,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口号和进程中,也给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建设和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另外,在现阶段人们心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的提高以及东北林业资源本身的雄厚的基础和优势,都使之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也成为了必然。

3对于现阶段东北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改善土壤植被质量

土壤是森林资源必不可少的部分,土壤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的质量。因此对东北地区的土壤进行检测、规划及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3.2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努力扩大森林覆盖面积

这一措施直接起到了保护森林的作用。同时建立森林保护区。

3.3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建立林业科学的管理制度

同时制定合理的林业利用计划,保证了在制度上的先进性。

3.4保护森林中其它物种

保证其繁衍数量。有助于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3.5节约资源

让人们充分认识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4结论

林业资源对于人们的衣、食、住、行来说,是赖以生存的资源基地,保证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保证了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发展等的正常进行。而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林业资源的储存地和输出地。所以,对东北地区林业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阐述了对保护和利用东北地区林业资源的一些成就,说明了其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同时列举了对其进行开发保护的具体措施,说明了东北地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有利于东北地区林业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对于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林业保护论文篇6

【关键词】林业资源保护措施森林防火管理措施

我国国土面积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林业资源,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方面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对于林业资源的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促进其可持续的发展和利用以及制定合理的森林防火措施也就成为当下相关部门所考虑的首要问题。

一、对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保护的概述

本文将从林业资源管理的相关理念以及其所属的支配权、我国林业资源保护的现状以及相关先进理论方面的内容对其进行概述,具体内容如下:

1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管理的理念分析

对于林业资源本身来说,其除了具有非常大的经济效益之外,也具有非常大的环境保护方面的功能,能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林业资源在其生产过程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排他性,因此在对其进行开发和生产的过程中必须使其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下进行,以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根本的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同时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也起到了非常有利的推动作用。

2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的所属支配权粉刺

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倡导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战略结构,对于林业经济来说,其作为国有产业,政府通常会采用公开招标等形式将林业资源的开采权转让给采伐者,但是政府在其作业的过程中也会对其进行严厉的监管,确保其各项工作都是符合国家林业资源保护的规定的。因此,对于林业资源的所属支配权来说,其不仅是对林业资源本身的支配作用,同时对于采伐者本身也有一定的约束和保护,促进整个采伐过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推动整个林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我国林业资源保护的现状分析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林业资源保护的工作经验,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的相关数据发现,林业资源长久以来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不断促进相关林业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使其以一个整体的模式进行运作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由于我国林业资源的保护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因此在各项制度当面还处不成熟的阶段,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大形势;其次,相关林业局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导致很多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疏忽,严重影响了林业资源的保护工作;第三,由于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乱砍乱伐的现象,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最后,由于相关管理人员对于林业资源保护的意识相对单薄,在其工作中不能做到尽心尽力,这些都是制约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保护工作发展的重要原因。

4我国林业资源保护方面的先进理论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明显增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逐渐紧密,我国在这一时代的大环境中不断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林业资源的保护来说,为了更好的促进其发展,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对其科技投入,不断促进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发展。

二、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的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

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的森林防火管理方面的情况进行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将其管理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1森林火灾的危害性

森林火灾作为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发展中最为严重的灾害类型,其发生不仅会对林业资源造成非常严重的破坏,同时对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安全威胁,长久以来如何对其进行控制和治理一直都是相关部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分析

对于森林火灾来说,其主要产生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火源、氧气和可燃物这三大种类,由于在森林中的树木和氧气都是纯天然的,因此一旦有火源威胁,那么非常容易造成森林火灾。一般来说,现阶段我国森林中的火源主要可以划分为自然火源和人为火源这两大种类,造成火灾次数较多和破坏性较大的主要是人为火源,因此相关林业资源保护的工作人员应该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大对森林内部的巡逻和管理工作,避免火源的出现。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应该对森林周边的居民进行安全防火教育,增强其防火意识,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火灾预警装置,一旦出现火灾就需要相关部门的人员立刻对其进行扑救,将火灾的危害减少到最小。

3不断加强对野外火源的管理工作

加强对野外火源的管理工作也是现阶段我国森林防火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相关林业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对森林内部生产以及非生产的用火现象进行严格地监督,对于一切可能出现的火灾情况进行铲除,不断加大对于野外火源的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在一些重要的节假日和春季以及秋季森林人数相对较多的时间,相关部门应该加派人手对整个森林进行巡逻,加大其工作密度,同时对于违反相关管理规定的人员及单位应该进行严厉的处罚。

结语:

随着林业资源的不断发展,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讨论,重点对其保护措施以及管理措施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希望能对未来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促进环保型国家的建设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民侠.森林可持续经营法制保障体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

[2]刘新宇.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森林培育模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3]包玉华.非公有制林业法律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4]刘羿.县域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林业保护论文篇7

关键词:中宁县;国有林场;改革

中宁县国有林场在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苗木培育、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为维护中宁县生态安全,培育森林资源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逐渐暴露出管理体制不顺,经营体制不活,基础设施落后,投入渠道不畅等问题,造成国有林场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公益职能不断弱化,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不相适应,改革势在必行。

一、中宁县国有林场基本情况

中宁县共有轿子山、清水河、县林场3个国有林场,土地总面积28322亩,林地面积26825亩,现有职工494人。

二、中宁县国有林场改革主要做法

明确国有林场功能定位。制定印发了《中宁县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方案》,并上报自治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审定批复,明确将中宁县的轿子山林场、清水河林场由不定级别事业单位升格为副科级事业单位,县林场确定为不定级别的事业单位,将三个国有林场均定性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工作。

切实解决好人的问题。一是科学核编。核定林业三场事业编制由258名减少到120名。二是引入竞聘机制。竞聘上岗人员达104人,待2017年通过事业单位人员招考补齐。同时对竞聘上岗的事业编制人员,所需工资、津贴等经费60%列入县财政预算,管理、技术人员实行全额工资和福利制度,骨干技能人员实行按岗取酬,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妥善安置富余职工。对未竞聘上的138名富余职工,切实解决好生活问题。首先,在政策落实上平等待遇,即落实国有林场职工享受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五险和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保障性住房、国家低保政策。其次,增加富余职工承包苗圃、果园面积,作为基本生活田(园),实现自主创业,县人民政府将林业三场水利配套设施、交通道路、人畜饮水、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中宁县农业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同等享受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第三,安排部分人员进入公益林管护岗位,鼓励职工兴办农家乐、发展林下经济等增加收入;对临近退休人员(男职工55岁以上,女职工45岁以上)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补助,每月发放300元生活补助费,直到退休为止。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基本完成富余人员消化吸收工作,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

提高了森林资源管理水平。一是增加国有林场森林资源面积。通过对国有林场改革,实现了在土地属性不变的情况下,将黄河护岸林7186亩明确县林场管理,将市民休闲森林公园5000亩国有林地明确清水河林场管理,新增森林资源12186亩。二是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首先,摸清家底。对场内森林资源按林班、小班逐一进行清查,因地制宜,制定森林资源经营方案,严格按照森林资源经营方案进行经营活动。建立了森林资源监测点,严格监测林业三场森林资源动态发展情况。其次,创新管护机制。对于林场国有公益林日常管护和抚育,引入市场机制,由林场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购买管护服务;县林业局负责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总体管理,实现了层级和精准抚育管护。三是,引入离任审计制度。对国有林场场长建立森林资源保护和林地保护,实行森林资源增长考核和离任审计制度,确保中宁县森林资源逐年增长。

三、中宁县国有林场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是林业三场富余人员安置困难较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国有林场改革方案》(中发〔2015〕6号)和《宁夏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宁政发[2015]9号)文件精神,在安置职工方面,《方案》明确,在改革期间,对符合条件的职工,可按国家和自治区相关规定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根据自治区人社厅《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退休待遇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宁人社发[2015]164号)文件精神,符合男职工年龄55周岁以上、女职工年龄45周岁以上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一线职工,经本人自愿,可办理提前退休手续。但林业三场职工是否属于繁重体力劳动的职工,没有文件明确,99名提前退休人员无法提前退休,提前退休人员进入了富余人员行列,富余人员增多、安置成本和难度增大,如何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和维稳工作任务艰巨。二是国有林场改革补助资金用途问题。根据国家国有林场改革方案,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缴国有林场拖欠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国有林场分离办学校和医院等社会职能费用,中宁县林业三场不存在分离办企业的情况,林场职工“五险一金”已通^天保等渠道资金解决,也不存在补助的问题。这块资金已到位,如何使用还有待商榷。

四、中宁县国有林场改革的建议和对策

一是富余人员的妥善安置和维稳工作,建议上级有关部门出台文件明确将林业三场职工纳入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一线职工,可提前3-5年退休,以便中宁县国有林场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二是拓宽补助资金用途,建议根据林业三场实际情况,将国有林场改革补助资金用于管护费用的补贴、富余人员的安置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同时做好改革后期收尾工作,进行费用测算及列支,将增加林场各项费用正式列入县财政预算;完成林场森林资源小班图表卡建档工作,根据《国有林场改革试点验收办法》做好自治区验收准备工作;制定好林业三场基础设施规划,并纳入政府相关部门规划。

林业改革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国有林场是具有公益性质的特点,不能操之过急,应在林场现有条件下,合理的调配自身的管理,实现自身的创新灵活式发展,既要保持科学的发展观,也要坚持自身发展的特色,激发林场建设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芳丽;覃焕金;;高擎国有林场改革的旗帜――广西林朵林场场长李新田带领职工以改革促发展纪实[J];广西林业;2012年03期

[2]魏晓宁;;当前我区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对策[a];第八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林业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宋跃伟;;松阳县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浅析[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林业保护论文篇8

关键词: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林业改革;推动;引领

进入21世纪,人类已逐渐从长期对自然的索取、破坏而遭受的惩罚中觉醒,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人类将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进入生态文明的新阶段。为了推动林业改革,促进林业生态平衡、经济发展,积极构建林业生态体系对其林业改革与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为此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论题。

一、生态文化体系构建在林业改革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现代林业改革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当人们对生态、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与理解越来越深刻的时候,生态文化体系构建已经成为了现代林业建设与改革的重要部分,发展成为现代林业三大奋斗目标、三大支柱之一。从某一种程度来看,林业没有生态文化体系的支撑,将是一个缺少文化内涵的现代林业。

近年来,我国接连推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这些政策、策略的推行和执行为林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在现代社会,如何服务好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林业主管部门应从以往的物质文明建设转变为以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生态文化体等物质和文化生态并重发展、共同建设的现代林业,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林业的重大使命。林业改革数十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绩。当前,林业建设已经从单一的物质文明建设发展为物质文明和文化文明并重的新局面,进入了一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一个全新的时代,林业主管部门应按照生态良好、产业发达、文化繁荣、发展和谐的要求,建设一个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林业。从这一层面来看,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已经发展成为了林业建设与改革的重要内涵之一,也是引领现代林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林业生态文化是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产物,因此,林业生态文化以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为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林业环境和林业产业的发展就不会推动林业生态文化的发展。因而,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应以先进的生态建设为先导,要以发达的林业产业为基础,大力开展林业产业基地、调整产业结构、打造产业品牌,并与各种文化相结合,做好林业产业与历史文化、社会文化、自然文化、人文文化之间是的衔接,全面建设林业生态生态建设。如果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是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的物质基础,林业生态文化就是生态环境和林业产业发展的“精神食粮”,足见生态文化建设在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内容分析

日前,林业主管负责人在全国林业厅会议上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林业工作要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着力构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六大体系,推动我国林业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满足新社会主义新时展的需求。”所谓的六大体系包括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体系、生态产品生产体系、支持生态建设的政策体系、维护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等,其中生态文化更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培育崇尚自然的文化,摒弃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动,倡导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生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在人们尚未清楚认识自然、看清自然环境对人、社会、经济重要性的同时,生产活动中大多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此认识到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能过度地从自然中索取以过度消费掉自然资源,应形成节约优先、集约利用、适度索取和消费的文化取向。由此可见,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典型,增强生态意识,繁荣生态文化,树立生态道德,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价值观,努力构建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富有感染力的生态文化体系。”为此可将生态文化体系构建分为陈生态文化导向机制、驱动机制和约束机制。

三、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措施分析

(一)生态文化导向机制

1、政策导向

政策导向,就是指政府运用行政手段,通过政策引导措施实现国家在落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方面的战略目标。例如,利用经济杠杆、金融政策、投资政策和政府采购政策等工具支持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这就要求政府明确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限制什么,倡导环境保护、节约减排。同时,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消费方式,为人们生活提供向导。

2、舆论导向

舆论导向,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工具通过社会和大众喜闻乐见的报道、专栏,及电影、戏剧、文学等形式弘扬生态文化,宣扬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正面引导社会大众,让大众在这种潜移默化中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真正发挥舆论的导向和监督效果。

3、市场导向

所谓的市场导向,是运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通过经济工具调整资源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倡导绿色消费,进而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与此同时,大力执行市场准入机制与认证机制,各地组织部门严格限制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低效益的产品进入市场,并积极推进绿色工业发展,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二)生态文化驱动机制

1、政策驱动

政策驱动,就是在政府推行的产业政策下,利用产业政策所产生的驱动力建立健全与完善的清洁生产机制,积极倡导新型产业发展,带动传统产业升级,通过此渠道拉动生态文化体系发展。为了做到这一点,政府部门应通过政策驱动积极鼓励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和洁净能源产业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发展机制,进而推动林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利益驱动

利益驱动,就是运用国家税费杠杆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严格按照“谁污染、谁受罚,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增加生产者消耗资源、能源的成本,让那些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的生产者承担相应的经济补偿,使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激励驱动

激励驱动,就是要求国家鼓励发展循环经济,形成再生资源循环回收利用体系,利于保护环境。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一定的政策扶持、和税费减免等措施全力支持现代生物技术和高新技术为依托产业发展,并加强废旧物回收利用,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增强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索取的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三)生态文化约束机制

1、法律约束

法律约束,就是运用法律手段建立和完善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调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关系。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利于加大环境保护的监管力度和执法力度,使全社会的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置于环境保护之下,进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并达到构建林业生态文化体系的效果,推动林业改革。

2、道德约束

所谓的道德约束就是将伦理道德、社会道德、思想素质等扩展至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增强社会民众的责任意识,并肩负起这份责任做些对环境保护、生态维持有益的行为。自然环境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了家园,全国政府、团体、社会、厂矿企业、事业单位、接到社区、学校等,每一位公民都应承担起这一份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责任,并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3、制度约束

制度约束,就是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为了做到这一点,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充分考虑生态补偿因素,秉持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理,利用补偿制度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由于补偿机制初行,可在各地方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并建立遗传资源惠益共享机制,全力保护生态环境。为了确保生态补偿机制发挥切实作用,建立行之有效的社会补偿制度,可采用对口援助、经济补偿等形式自上而下、自东向西逐步实行,补偿对生态环境贡献者,进而形成良好的机制。

四、结论

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实际情况,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措施的实施有着一定的差异性,为此,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加强探索,才能达到既定目标。林业改革与建设是以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为前提,林业要想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积极发展好生态文化建设。在未来的工作中,林业主管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提高林业生态文化在建设上的规模水平,健全与完善林业法规体系,为推动林业健康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呼木其勒图.生态文明与现代林业浅析[J].内蒙古林业.2011(08).

[2]贾治邦.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大力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J].生态文化.2007(05).

[3]范明祥,魏红侠.生态文化在推进河北林业建设中的实践[J].中国林业.2007(19).

[4]郝燕湘.森林公园:林业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J].中国林业产业.2007(10).

[5]许尔君,袁凤香.以科学发展观理念促进林业生态文化体系构建[J].中国林业.2009(14).

林业保护论文篇9

原广东省省委书记林若同志讲话林若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司长寇文正同志讲话寇文正

中国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施斌祥同志讲话施斌祥

广东省林业局局长邓惠珍同志讲话邓惠珍

广东省林学会理事长梁星权同志讲话梁星权

生态文化无影灯森林经理陈敏豪

林业在人类生存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庞雄飞

林业的核心在于经营--我所理解的森林经理学张建国

对森林经理学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南林业调查规划陆兆苏

我国21世纪森林经理发展趋势分析陈谋询

关于实施林业分类经营问题的几点思考谭光明

继承和发扬改革与创新--对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理的一些认识徐国祯

面向现代林业的森林经理理论与实践金大刚

以森林经理为核心构筑林业可持续发展格局王尚明,杨国清,张瑜杰,何国华

林业数据库设计与标准化问题探讨柯善新

地理信息系统在广东林业中的应用邓鉴锋,王琪

林业快速评估初论何丕坤,赵书学

基于小班取证推理的林业遥感数据分类方法研究肖红生,罗富和

应用arcViewGiS开发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内业统计模块的研究王本洋,罗富和,陈义刚,肖红生

中山市自然保护区规划陈世清,陈锡沐,陈红跃,许冲勇

关于新形势下森林经理工作改革的几点看法包拓华,周光辉,骆期邦

南方集体林区家庭林业研究王永安

站村联营是集体林经营的一种好形式庄尔奇,常智慧

南方森林经理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陈平留,郑德祥

森林经营与森林经营制度刘伟平

关于林业规划设计调查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有关规定修订的探讨唐小平,张浩荣,翁国庆

浅谈南方集体林区的森林经理改革项文化,石军南,吕勇

南方森林经理的困境和出路李明阳

广西森林经理问题与思考刘世荣,吴铁明,梁晓峰

创新是提高我区森林经理水平的法宝张伟良

韶关林业发展现状与对策--韶关市林业建设情况调研林海广

广州市森林资源现状及其经营管理曾泽光

商品林经营管理策略陈世清,甄学宁,王尚明,陈孝

城市环境保护林面积的确定甄学宁,陈世清,张伟良

初论城市环境保护林面积甄学宁,陈世清,谢佐章,付德平

广东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建议徐正春

关于城市林业几个问题的思考涂慧萍

国有林场产权问题浅析先锋

梧州市城市林业建设探讨黎春燕,陈义刚

江苏省生态公益林管理模式与经营技术体系研究中南林业调查规划李明阳

对我国森林资源发展及森林结构调整问题的思考周连兴,冯树清

对贵州省人工用材林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夏忠胜

河南省西峡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分析汤孟平,张会儒,张超,李照虎

影响广东省石灰岩地区造林成活率的因素分析吴焕忠

广东省中山市林分改造的措施及效果潘坚,蔡汝照,周润巧,陈岭伟,陈曰东,黄少彬

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浅议文彦

中巴资源1号卫星数据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初探陈雪清

闽北天然阔叶林各林层合理密度的研究陈昌雄

森林资源连清缺失数据修复的理论与方法周科松

罗盘仪小班面积测量的简便计算方法柯善新

RS及GiS技术在风景区规划制图中的应用何华春

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性质及理论解析王翊

不同林分类型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苏树权

澳门海岛重植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林俊钦,叶渭贤,刘凯昌

红树林遥感成图研究综述李春干

论林业生态工程施工旁站监督与巡视检查孙志立

浅谈广西大化县石山区生态环境花金秋

低效马尾松水保林林下植被及生态功能恢复研究Ⅰ恢复技术优化经营模式佘济云,曾思齐,陈彩虹

广东省高要林木生物技术基地规划理念--人与自然在信息时代的整合刘志武,陈钰皓,房仕钢

论经营类型与小班经营法在森林分类经营中的综合运用鄢前飞

论国家公益林的经营管理瞿布英

森林分类经营有关政策、管理体制问题的思考周连兴,宋进春

浅谈江西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杨馥宁,林寿明

退耕还林工程区若干景观特征及相关问题探讨宋进春,但新球

新形势下湖南省国有林场建设面临的困难与对策李玉平

浅谈河南省黄河中游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防火姚国明Http://

福建省红树植物种类分布与栽培技术林銮勇

广西森林资源超限额消耗的原因与对策覃万富

浅议红树林宜林地的区划杨传金

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问题的思考中南林业调查规划李红庆

校园生态景观规划模式探讨陈孝青,朱建新,许秀环,石道良

tm卫星影像图目视判读的难点及解决方法茶枝义

3S技术在广东省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侯长谋,张倩媚,彭少麟,任海

林权证管理系统中Resize对象的应用熊澍

浅析日本的森林公益机能经济价值评价和爱军

漳江口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湿地资源研究黄传忠,池新钦,吕家云

桃源洞自然保护区中山针叶林研究贺良光,全平,覃树玉

南方红豆杉生态特性及栽培技术李金平

南岳大庙植物景观旅游价值分析付美云,高迟,彭蝶飞

辽宁省森林蓄积连年生长率的研究姜生伟

新疆干旱风沙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林药模式的推广应用李杰军

湖北十堰市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探讨孙产力,欧阳世平,马河江,张华宇

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建设项目Bot筹资模式的探讨杨芳

株洲市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生态综合评价侯碧清

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规划李星群,文军

南京秦淮河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探讨黄成才

广州帽峰山森林公园西门森林文化广场的规划设计刘周全,李艳玲

广东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现状及其发展对策黄金国

江西国有林场发展森林旅游业的探讨杨馥宁,周水金

鄱阳湖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考徐聪荣

三江源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刘建军,董得红

基于mapX+VB的县级退耕还林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以双牌县为例刘剑平,曾思齐,肖前辉

系统科学对加快林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徐国祯

对"有林地"技术标准的理解李炳凯

我国石漠化地区生态移民与人口控制的探讨但新球,喻甦,吴协保

"3S"集成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白降丽,庾晓红,彭道黎

湖南永州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对策于乐效,刘剑平,张亮亮

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八角低产林改造技术黄棉

城市生态廊道及其规划设计的理论探讨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肖化顺,XiaoHua-shun

森林公园线状水体景观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方法初探廖秋林,沈守云,LiaoQiu-lin,SHenShou-yun

森林公园野营区的规划探讨但新球,喻甦,DanXin-qiu,YUSu

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杨开良,YanGKai-liang

论辽宁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肖常青,XiaoChang-qing

VeGetation植被指数与森林资源的相关性分析周科松,ZHoUKe-song

元数据在森林资源信息共享中的应用探讨赵春燕,肖化顺,ZHaoChun-yan,XiaoHua-shun

美国森林资源调查方法的变化对我们的启示韦希勤,weiXi-qin

广西青狮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杨宁,YanGning

论我国管护型股份制林场发展的制约因素--湖南江冲村股份制林场调查陈怡,CHenYi

试论旅游概念规划林振华,LinZhen-hua

林业保护论文篇10

[关键词]现代化林业,林业生产,林业保护,人与自然

中图分类号:S7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5-0308-01

前言:对于人类而言,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协调保护与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要摒弃掉传统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利用创新科技完善我国林业监管体系,促进我国林业系统合理完善的发展运行。森林生态系统就是现代化林业的主要经营目标,人们在保护客观世界的同时其实也在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我们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构建一个足以支撑人类社会物质,自然运行机制以及科学合理化的生态机制。总体来说,现代化生态保护就是说要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一、可持m发展的重要性

林业肩负着很多重要的责任,在生态产品、生态文明以及生态建设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承担者,就必须承担起保护生态文明的责任。而林业又是生态建设的主要部分,肩负着植树造林,保护林地、湿地等重要任务。林业资源同时也承担着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历史使命,如建设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改善荒地生态系统。目前全球性环境危机已经逐步显露,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物种灭绝、泥石流灾害、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近年来尤为严重的雾霾――空气污染。上述生态危机中,几乎全部都与林业有直接关系。因此,保护林业资源关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林业可以为人类社会提供生态成果以及物质基础,我们需要努力构建和谐的生态系统,建立完善的林业保护措施,以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稳定发展。

在林业生产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林业资源的问题,无资源就谈不上生产。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因此,林业的生产与保护应该同样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开拓进取,笔者认为创新理念林业资源主要包括森林资源,林地资源以及绿化带等资源,其主要作用就是确保可以有效发挥林业资源对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的制约,以及作为人类社会自然屏障的作用。如今,如何有效保护林业资源已经成为制约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可持续发展的林业资源包括森林资源及林地资源,同时,其最主要作用还是为人类社会提供一个平衡的自然屏障。

二、新时期林业可持续发展中潜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我国林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影响,在林业保护措施方面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具体表现如下:

1.我国尚未树立林业保护措施,尤其是在相对比较落后的乡村,在这些地方根本没有法律意识,或者是法律政策施行的不顺利。人们一心关注如何致富,而不是关注如何通过改善林业生产促进生态平衡,没有完善的环境保护意识。

2.林地被非法占用。由于我国相关政策不完善,林业管理过程中有很多不法分子钻了法律的空子,没有按照国家的政策实行林业管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林地都被非法占用。

3.林业部门管理不善,导致一地多证的问题出现。在农村等地区,由于管理不当以及法律意识淡薄,部分人在使用林地时没有签订合同。同时,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也存在很多非法占用林地的违法现象。

三、新时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就是林业,在我国林业又作为肩负着生态系统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等任务。因此,在推进现代化林业建设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具体措施如下:

1.大力宣传有关生态保护环境的知识,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尤其是林业保护方面。大力提高全民的林业保护意识,实施完善的林业保护措施,开展退耕还林、防止沙土等项目,切实保障林业生态系统建设。

2.推进林业生产,改革生产方式,尤其是林业生产方式。弘扬创新生态文化以及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生产和林业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建设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大力开展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从我国的国情和现有的林业生态建设基础上出发,在现有基础上,积极发挥现代化林业建设。

3.完善关于林业生产等方面的法律措施,推进法律政策的建设,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以及完善的法律体系。大力推进法制建设,不断地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积极完善和构建资源管理体系,防止某些人钻法律空子来满足私利。通过构建完善的林业体系的法律条令,做到依法治林,有法治林。

4.要严格对森林资源以及林业生产进行严格管理,强化监管机制。限制甚至是禁止滥砍乱伐等现象出现,并且施行措施,防护土地沙漠化等。强化预警机制,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提高火灾预警、面对火灾时的扑救能力,科学化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率。

5.增加林业生物防治的工作,科学研制药物降低林业遭受生物侵蚀的受灾率。提高森林自身防御能力,对保护林业资源的人员加强培训。构建一个完备的林业保护系统,来推进现代化林业的生产。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林业资源的生产与保护已经愈来愈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制约力,为切实保障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创新,拓宽管理领域,积极吸取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教训,推动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