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企业组织工作总结十篇企业组织工作总结十篇

企业组织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1:53:39

企业组织工作总结篇1

一、积极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党员队伍综合素质

按照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从今年月日开始,积极投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使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在公司党委高度重视下,组织部精心策划,周版权所有密安排,全力以赴开展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工作。从公司本部到基层各单位,都成立了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主要领导但任第一责任人或直接责任人,公司党政一把手对先进性教育活动不仅亲自抓、具体管,而且在各个环节都能够做到率先垂范,把这项工作作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并带头参加学习,带头查找问题,带头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二是认真制定公司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实施方案以及整个活动的整体推进计划。各基层单位都结合实际制定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实施方案及每个阶段的推进计划。公司党委先后次召开先进性教育活动协调会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公司机关和邯郸地区各单位每个党员统一制发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笔记本,统一印发参考材料份,下发文件、通知份,编发简报期,举办专题报告会次,座谈会次。并对地区各单位党员学习笔记进行了检查。为了找准问题,我们通过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做到内外、上下“两个结合”,向党内外群众、基层各单位征集到对公司领导班子的条意见建议整理细化,并提出了具体整改措施,强化边学边改。此外,各单位还注意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工学矛盾,做到了“两不误、两促进”,并坚持了“一步一回头、步步搞验收”,缺了课的要补上,达不到要求的不转段。做到了时间不少,人员不缺,内容不减,标准不降。在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在强调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积极进行了一些“自选动作”,一些基层单位结合实际开展了“党的基本知识竞赛”、“演讲会”等形式的活动。给基层各单位下发了反映优秀党员典型事迹的电教片和宣传材料,组织全体党员观看学习,使党员在学习教育活动中查摆有标尺、学习有榜样,有效地增强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效果。

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公司党员干部素质有了新提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了新加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夯实;党群干群关系有了新改善,群众对党的向心力和信任度不断增强;机关党员的工作作风明显好转;企业生产经营有了新的突破;党建工作有了新推进。

二、强化党组织制度建设,认真做好换届选举工作。

⒈组织部按照集团公司党委的指示精神,认真筹备召开了公司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大会对过去五年来的工作做了认真的总结和回顾,确定了今后四年党的工作目标、任务。大会主要进行的议程有四项:一是听取和审议公司第八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二是听取和审议中公司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三是公司第一届委员会;四是选举公司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号召各级党组织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员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员工为实现公司的长足发展而努力奋斗。在党代会闭会期间,我们严格按照《公司第一次党代会闭会期间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的实施办法》要求,有序地组织开展代表活动,充分发挥党代表在各个领域的作用。同时,选举产生了出席集团公司第二次党代会的代表。较好地完成了党代会的筹备组织工作。

⒉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工作需要,为了便于管理,转换机制,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我们对个新上工程项目及时组建了相应的党组织,对个项目党组织进行了调整,同时撤销了个项目党(工)委、支部。基层有个单位进行了换届选举,组织部及时对换届改选的单位进行了业务指导,发放了学习资料和组织部编写的《党支部工作指导手册》,有个单位及时补选了党委委员和支部委员,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四月份,对基层工程项目进行了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十一月份,对部分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及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考核,同时对党委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完善,保证了党组织工作的有序开展。

⒊认真抓好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的落实,重申公司各单位要严格按照集团公司党委的要求,督促指导基层党组织开好今年先进性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今年所属基层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召开率达,且生活会质量较以前有明显提高。为了高质量地开好公司领导班子先进性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公司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协调会议,认真做到广泛征求意见,开展谈心活动、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召开支部组织生活会等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安排意见,明确要求,责任到人,为开好这次生活会奠定了基础。

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由于领导高度重视,大家态度积极、准备充分,会议质量较高,取得了实效。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这次专题民主生活会,使自己的党性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思想和认识得到了一次新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做立党为公、廉洁从业的表率;做依法治企、民主治企、科学治企的表率;做学习型领导的表率;做求真务实的表率;做讲团结、顾大局、比奉献的表率。这次生活会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深化工程项目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为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总体水平,增强党支部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围绕生产经营中心,利用各种形式,在开展“创先争优”、“党员先锋工程”等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创建“党支部建设示范点”活动,活动中严格执行《党支部建设示范点考评办法》以考核促建设,把创建“党支部建设示范点”活动同创先争优、先锋工程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目标一致,内容互补,相互促进。有效地提高了全公司党支部建设的整体水平,推动了企业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工作。

四、加强党员电化教育,增加党员教育活动载体。

为配合公司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组织部积极响应集团公司的号召,投入人力、物力、资金拍摄了以《堡垒、旗帜》为主题,反映公司基层党组织精神风貌和党员先进典型事迹的电化教育专题片。这些电教片在基层播出后,产生了很好的反响,也给予了较好的评价。同时,分别获集团公司最佳金奖、银奖和铜奖,公司组织部也获得了组织奖。有效地促进了全公司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五、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大力提高党员的整体素质。

坚持发展党员的“十六字方针”严肃制定发展党员计划,把培养工程技术骨干和生产一线青年作为重点,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政审、预审、培训和推优等工作,坚持发展党员公示制,努力提高发展党员工作质量。截止月底,发展党员名,占全年发展计划的。其中:工人党员人,占发展党员总数的℅;管理干部人,占℅;专业技术干部人,占℅。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人,占发展党员总数的℅;高中以下文化人,占。岁以下的党员人,占发展党员总数的岁的党员人,占℅。男性党员人,占发展党员总数的℅,女性党员人,占℅。

六、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提高组工干部自身素质。

为了切实加强和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党建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组织部积极参加集团公司党委组织部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的“争创模范组织部门、优秀组织工作者”和征集“优秀党建工作论文”等活动。去年组织部荣获集团公司组织部授予的“模范组织部门”荣誉称号,一名个人获“优秀组工干部”称号,有篇论文获一、二、三等奖。今年以来,我公司各级党组织及全体共产党员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党委的号召,针对新时期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积极探索,深入调研,认真撰写了具有较高水平的党建论文和工作论文。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客观分析了版权所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现状、形势任务和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方法、途径和措施;有的文章还从工作探索的角度入手,就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拓宽思路,创新载体,增强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理性的思考,提出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这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创新,推进公司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些好的论文组织部及时向集团公司进行了推荐。组织部还坚持从自身建设做起,坚持自学政治及党建理论,努力掌握党建工作方法和现代化办公技能,提高工作效率,注重作风建设,坚持经常深入基层现场指导,把精力放在基层,工作做到一线,以工作实绩推动公司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

七、存在问题和不足。

×年,组织部克服了人员少,工作量大等困难,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企业经营生产需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表现在:

⒈在党员管理教育方面。一是学习资料少,内容比较枯燥;二是党组织活动形式比较单一;三是由于项目分散、工点多、战线长、任务紧,党员不易集中,开展活动有困难。

⒉在党建工作的创新上还有明显不足,还局限在正常的工作上,没有深入发掘基层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

⒊深入基层帮助指导工作少,对新上岗的党务干部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

⒋对基层布置工作多,检查落实少,有些工作只是在局部开展,还没有在全公司推开。

企业组织工作总结篇2

内容摘要:企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形式适应社会变迁的要求而发展演进。系统地对日本建设企业组织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归纳梳理,有益于为我国建筑企业组织的变革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日本建设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倒金字塔模式

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组织内部各个有机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式或形式,以求有效、合理地把组织成员组织起来,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协同努力,是企业全体职工为实现企业目标,在管理工作中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利方面所形成的结构体系。合理优化的组织结构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前提和手段,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

企业组织结构的形式

职能型结构是现代企业最为基本的一种组织形式。在管理分工上实行集权控制,企业内部按职能或生产经营程序划分为若干部分,各部门只有很小的独立性,权力集中在企业最高决策者手中。一项工作需通过部门分工的系统,从上往下逐层传递才能布置下去;基层的信息也要通过系统逐层向上反馈。

控股型组织结构是实行公司内部分权的一种形式,在控股型组织结构中,母公司持有子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份,下属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形成相对独立的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使子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和自由度,对提高子公司的积极性、规避和分散经营风险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控股型组织结构的管理运作主要是依据资产纽带,且子公司又具有法人资格,使控股公司总部往往难以有效地控制子公司(周茂清,2000)。

事业部制结构是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结构,既纠正了职能型组织结构过度的集权,也避免了控股型组织结构的过度分权。公司总部掌握重大决策权,进行战略决策,而各事业部则负责自己的日常决策,既使公司的高层领导得以摆脱日常经营工作,集中精力考虑公司长远的、重大的战略性决策,又使各事业部在统一发展战略的框架内谋求自我。

矩阵制组织结构实质上是职能型组织结构的一种变种。在原来按职能划分的职能型结构的基础之上,再建立一套横向的目标系统,把按职能划分的管理机构(研发、供、产、销)与按产品或项目划分的小组结合起来,使同一小组的工作人员既与原职能部门保持组织和业务上的垂直联系,又与按产品或项目划分的小组保持横向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矩阵,有利于加强职能部门的横向业务联系。

多维立体组织结构又称多维立体矩阵制,是矩阵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把矩阵组织结构形式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组织结构模式。在多维制结构中,除了事业部、职能机构外,还有按地区划分的组织系统,最适用于跨国公司和规模巨大的跨地区公司。

日本建设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

(一)职能型组织:基本的组织类型

20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建设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最基本的职能型组织。职能是指企业为了生存下去的机能,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担当抽象的、间接功能的称为职能参谋组织,担当企业具体职能的称为直线组织。由直线、职能参谋组织通过直线领导组成的组织形式是企业经营组织的基本形式,被称为职能型组织,见图1。

职能型组织的特点是企业管理权力高度集中,优点是各级管理机构和人员实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每一个职能部门各自履行一定的管理职能,所开展的业务活动将为整个组织服务,组织形式相当稳定。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处于低效率的经济中,职能型组织结构发挥过巨大作用。但当建设企业经营规模扩大时,客观上要求增加组织层次,随着组织层次的增加,信息必须经过多个层次的传递,上下沟通容易失真,使组织缺乏效率。同时,由于各个职能部门都只负责某一个方面的职能工作,内部组织各职能部门间横向沟通不畅,协调困难,惟有最高领导层才能纵观企业全局,建设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权集中于社长身上。因此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对职能型组织进行全体的统一非常困难(尹艳红,2009)。

(二)事业部制组织:分权型组织结构

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把职能型组织分成了很小的、富有柔软性的经营单位―事业部。总部和事业部内部仍然按照职能制结构进行组织设计,保证了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因此事业部组织并非与职能型组织相对立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以后,有复数总社的建设企业增加了。根据对已上市的157家建设企业的总社(总店)所在地的调查,在大阪设置总社的29家建设企业中,在东京也设置总社的有15家。这种复数总社制,从组织的视角来看,可以认为是市场导向的区域事业部制导入的案例,区域事业部制组织结构见图2。

在日本建筑行业内,清水建设、竹中工务店、鹿岛建设、大成建设以及大林组被称为日本的“大手五社”(指总承包型的综合工程公司)。成立于1892年的大林组,原来总店设在大阪,1970年在东京设置东京总社,总社部门中既设有规划、人事、劳动、会计、技术研究所等的战略职能部门,也设有土木、建筑、营业等直线部门,而商业登记上仍把大阪作为总店。2010年大林组又一次进行组织结构上的调整,将东京总社改称总社,总店改称大阪总店,同时在东京设立东京总店,即一个总社(所在地为东京),两个总店(东京总店、大阪总店),名古屋分店以西属于大阪总店管辖,其余属于东京总店管辖。通过这样的组织调整可以看出,大林组营业主体已经转移到东京,从组织结构来看,总公司为集团性组织,呈现典型的区域事业部制结构,总公司的专业部门、技术部门、事业部均为综合性部门(李舒峰、李福和,2008)。

同一时期,清水建设(1804年创业)也进行了组织结构的调整。清水建设在东京设置一个总社,其在1970年对组织结构进行的调整,调整的要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技术开发本部、营业本部、城市开发部、不动产部等部门的成立,引起的战略营业据点的设置;二是由于在建筑•土木两部门里技术•原价•预算•事务等的服务部门的编入,所导致的事业部制性格的强化;三是把建筑设计部门由以前的匠心•构造•设备等职能型组织,向按最终用途而分的项目型组织的过渡。几个“本部”同时成立,使各部门的自立性被强化,清水建设产品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意向相当明确,见图3。

事业部制组织既有分散的事业部,又有负责协调、监督的公司总部,保证了必要的协调和控制。由于事业部实行独立核算,更能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更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事业部内部各部门间容易协调,不需要高层管理部门过问;各事业部之间有比较,有竞争,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由于公司与事业部的职能机构重叠,构成管理人员浪费;由于实行独立核算,各事业部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影响事业部之间的协作,一些业务联系与沟通往往也被经济关系所替代。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建设企业中开始出现有利于加强职能部门间横向业务联系的矩阵制组织结构。

(三)矩阵制组织结构

20世纪80年代,适用于涉及面广、临时、复杂的重大工程项目的矩阵制组织结构在建设企业中开始出现。在建设生产中,根据不同的设计而建造的生产对象(建造物)所具有的单件性,把这样的生产对象称作为项目,把建筑、土木等生产一次性建造物的每一个现场组织看作项目组织。经营组织中常设的建筑、土木部门本身虽然不能说是项目组织,但如果把它们考虑成是一个个项目的集合,也可以把建筑、土木部门解释为项目组织的一种形式。见图4。

建设企业的经营组织,由建设生产采用的项目组织、企业整体经营采用的职能型组织,构建成矩阵组织结构形式,一位工程项目经理作为项目负责人,项目成员从建筑企业的各职能部门抽调,共同形成一个临时的项目经理部。由于矩阵制组织能够对职能部门实行一元化管理,相比较事业部制来讲浪费很少,更容易与社会的变动相对应。

建设企业的矩阵制组织结构能根据工程任务的情况灵活地组建相应的项目机构,且工作目标明确,能围绕工程项目的建设开展各项工作,便于将企业的横向与纵向关系相结合,有利于协作生产。

(四)倒金字塔模式矩阵制组织结构

20世纪90年代初,CS(顾客满意)理念下的“倒金字塔模式”矩阵制组织,成为建设企业新的经营组织方向。CS领域的组织理论中开始使用“倒金字塔模式”组织结构一词。所谓“倒金字塔模式”,是象征性地表现CS的想法的言词。顾客分为外部及内部顾客,外部顾客是企业产品的消费群体,内部顾客即企业的员工。通常以社长为顶点的金字塔型组织图,在倒金字塔模式中则把社长作为组织结构中的最低端,以倒三角的形式表现出来,组织的最上层是“顾客”,距离顾客最近、最直接地提供服务的是第一线公司职员,建立使一线员工最容易工作的场所,支持其工作是上一级公司员工的职责。CS指出社长位于距离顾客最远的位置,距离第一线员工也最远,从这个角度来看,CS使经营组织反转,使组织从统治功能转换为支持功能,即管理者对在其之上的员工进行支持,提供帮助,而核心人物是工作者本人。

利用倒金字塔模式的观点,对建设企业的矩阵制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使建设企业组织不再是一种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而呈现倒金字塔模式矩阵制组织结构,逐步实现向扁平式组织结构的演进,见图5。现场的项目组织的目的是实现顾客满足(质量保证),由于项目组织以前忙于庞大的事务处理,从而没有充分的时间更好地满足顾客,利用倒金字塔模式矩阵制组织,通过强化总社的支持功能,使现场项目组织从更多的事务处理中解脱开来,能一心一意地更好地面对顾客,使顾客满足。

在这种组织结构中,职能型组织从以前对现场“统一管理”的指挥、命令的立场转向信息、顾问服务的立场,“现场”成为总社的“公司内部顾客”,现场的事务处理型性业务,由来自总社的信息和顾问部门进行标准化的服务,使现场工作得以减轻。通过对项目组织内员工提供支持服务,使其尽可能地从产品本身(包括设计、制造和供应过程)着手,提供顾客满意的建造物。职能型组织的功能转变为以对现场的信息和顾问服务成为中心,提高了现场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玲.企业组织结构的探索与创新[J].决策,2009

2.周茂清.国外企业组织结构的演变、发展趋势及我国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J].南京社会科学,2000

企业组织工作总结篇3

【关键词】工程企业;组织绩效;考核办法

工程企业一般包括设计企业、工程总承包企业和施工承包企业等几种类型,本文所述工程企业是以笔者所从事的工作单位作为模型,这是一家由施工总承包企业和设计院合并重组后设立的,以设计、epC和施工管理一体化的中石化直属工程企业。

一、工程企业组织机构特点

工程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一般坚持有利于项目运作这一原则,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单元、项目管理单元和项目执行单元。其中项目执行单元主要包括专业设计室、分(子)公司和各类项目部。综合管理单元和项目管理单元构成公司机关职能部门,公司对项目执行单元实现强矩阵模式管理,由生产主管部门组建项目部,并按系统管理模式派出人员执行项目,设计业务由专业设计室派出人员组建设计业务执行团队,施工业务的核心部分由公司直属施工分公司承担,其余外包。

二、工程企业管理机制模式

企业向各类组织下达目标指标,签订年度或项目周期的绩效目标责任书,期末开展指标考核和管理工作考核;企业各类组织的中层管理人员同时开展全员绩效考核,工作业绩与所属二级组织绩效考核情况以及个人绩效考核情况挂钩,考核结果作为计发年度或项目执行周期绩效奖的依据。

三、工程企业各类组织的绩效指标体系构成

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绩效考核的前提,而关键绩效指标(Kpi)的设立又必须符合企业的特点,并能满足内部管理的需要。根据工程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情况,各类业务单元的Kpi设置均应抓住其工作目标、管理需要和考核模式。一般来说,上级单位对企业下达的绩效目标指标的分解落实是企业对二级组织设定的主要依据。因此,对企业具有生产经营性质的二级组织来说,经营性指标的设立很重要,指标数值一般来源于对企业年度目标值的分解;而企业机关职能部门,一般以部门的职能履行情况为主导。下面按照不同业务单元,分别描述对应的指标体系设置情况。

1.企业下属各分(子)公司的绩效指标一般由三部分构成:经营性指标、管理性指标和激励约束指标。(1)经营性指标一般包含产值总收入、期间费用总额、期间利润三项内容。其中,上交上级管理费可以单独立项,也可以合并在利润指标中进行考核。(2)管理性指标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目标,一般包括技术、安全、质量、项目执行进度、企业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和资产管理等内容。其中项目执行指标包括承包合同履约率、一级进度控制点完成率等。(3)激励约束指标是企业设定的为鼓励二级组织在某些业务方面主动地开展工作,这些工作有些是正激励,属于加分因素,有些是负激励,属于减分因素。这些工作可以包括:技术/管理创新情况、市场开况、队伍建设、干系人满意度等内容。其中技术/管理创新、市场开发为激励指标,队伍建设、干系人满意度为约束指标。激励约束指标是否设定,一般根据企业在这些工作方面的需要情况和企业整体发展水平而定,指标所覆盖的范围也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有些指标可以作为管理性指标设定,开展硬性考核,有些指标作为激励。

2..专业设计室是工程企业设计业务的主要生产单位,他们一般不承担经济指标,主要负责设计项目的组建、项目执行和设计人员队伍建设等工作,因此,对专业设计室的绩效指标设置一般只包括项目执行指标和费用指标两部分。(1)项目执行指标。专业设计室的设计项目执行指标主要有设计质量、人力资源调配、科技创新、干系人满意度等内容所构成的指标。(2)费用指标。费用指标由企业财务部门每年初下达,主要依据部门上年费用预算,结合上级下达的年度费用指标分解情况设定目标值。

3.企业直属项目部(总承包项目部、施工/施工管理项目部)是企业设置的临时机构,一般以完成某单个项目为目标,具有周期性、临时性和独立性的特点。而项目又是工程企业的成本中心和利润主要来源,一般在指标的设定与下达中,一方面要考虑项目管理的特点;另一方面还应考虑以利润为主导,并定期开展工作考核。对这类二级组织的绩效指标由四部分构成:经营性指标、管理性指标、激励约束指标和项目考量指标。(1)经营性指标主要包括目标成本、目标贡献和目标管理费三项内容。在指标权重设定上,可以考虑以效益为主导,以成本管控为手段,以利润为主要考核内容。(2)项目的管理性指标设定一般是以项目执行的五大控制情况为基础,即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和合同,另外还应考虑项目执行的效率在业务单元中的横向比较。(3)激励约束指标可以独立设定,也可以与管理性指标合并设定,内容由企业牵头部门会同各相关部门根据管理需要决定。(4)项目考量指标:企业要考虑到项目执行的一些特殊情况,通过这一类指标进行区分,以达到在薪酬体系设置上的尽可能的公平。项目考量指标一般从项目规模、项目难易度两个方面专门考虑。规模是以月均完成产值为衡量标准,难易度主要是从项目业主性质、管理要求、项目的工期等特殊的要求方面进行考量,一般给予纯外资项目、短期检修改造项目特殊照顾,因其执行难度大。

4.企业机关职能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包括职能履行指标和费用指标两部分。(1)职能履行指标的设定主要依据是该部门的职能和上级主管单位的工作指标分解。每年初,职能部门根据企业总体目标要求,结合本部门职能履行需要,制定年度主要工作指标。部门职能履行指标应不少于三项,且便于量化考核。上级单位下达的年度绩效指标为机关职能部门的归口管理指标,应作为部门必设指标。(2)费用指标每年初由企业财务部门根据各部门上报的年度费用预算,结合上级下达的费用指标分解情况下达给每个部门。

四、组织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保证与职责分工

1.成立企业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构成如下:企业主要领导任组长,企业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考核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为:审议绩效考核办法;研究部署绩效考核重要工作事项;听取绩效考核工作报告与实施奖惩。

2.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可以设在企业的企管部门,也可以设在人事部门,其主要职责为:组织制定或修订绩效考核办法;组织签订绩效考核责任书;组织跟踪绩效考核责任书的执行情况;汇总审核机关系统主管部门提出的考核意见;组织提出年度绩效考核计分方案;反馈年度绩效考核计分结果;牵头做好考核兑现工作。

3.企业机关有关职能部门需要参与对二级单位的组织绩效考核,绩效考核职责如下:负责下达年度指标值;负责考核期内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负责约束性指标、项目考量指标考核及加减分认定;负责各类组织管理工作考核以及项目部过程考核;负责考核结果认定及绩效奖兑现。

五、组织绩效的指标下达

1.绩效指标下达流程。(1)各分(子)公司绩效指标下达流程:每年初,由企业主管部门和业务归口部门依据上级下达的指标分解情况,结合企业自身管理的需要,进行各分(子)公司各项指标目标值的对接与下达,结果由企业管理部门汇总;这些指标主要包括经营性指标和管理性指标。(2)专业设计室绩效指标下达流程。一是项目执行指标:每年初,由设计业务生产管理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下达项目执行指标目标值,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部门。二是费用指标:每年初,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根据部门年度费用预算,结合上级下达的费用总体情况,下达各职能部门/各专业设计室的年度费用指标,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部门。(3)企业所属项目部绩效指标下达流程。一是企业费控部门在项目承接之后,组织进行项目经营性指标的测算与下达工作,测算结果经与项目部对接,并牵头下达各项指标,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部门。二是各系统主管部门根据管理制度要求和管理目标需要,下达管理性指标,经与项目部对接后下达,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部门。(4)机关职能部门绩效指标下达流程。一是职能履行指标:每年初,由企业管理部门牵头,各部门根据企业年度总体目标要求,结合本部门的职能履行需要,制定部门职能履行指标,经分管领导审核后,交企业管理部门汇总,报企业领导办公会审查。二是费用指标:每年初,由企业财务部门负责,根据部门年度费用预算,结合上级下达的费用总体情况,下达各职能部门/各专业设计室的年度费用指标,结果反馈给企业管理部门。

2.绩效责任书的签订。企业管理部门汇总各项指标的下达结果,编制各分(子)公司、专业设计室、各类项目部、机关职能部门的《绩效目标责任书》,交由企业经理(或授权分管经理)在年初或项目开工初期与二级组织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

六、组织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施

1.企业下属各分(子)公司及项目部绩效考核组织实施。(1)绩效考核分为指标考核与管理工作考核两部分。指标考核即为各类组织经营性指标、管理性指标、激励约束指标、项目考量指标在考核期满完成情况考核;管理工作考核主要是考核评价各类组织在考核期间各项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和公司制度执行情况。(2)绩效指标考核流程。一是各分(子)公司绩效指标考核:每年初,财务部门牵头进行各分(子)公司上一年度经营性指标完成情况考核;企业管理部门牵头进行管理性指标完成情况与约束性指标实施情况考核;考核结果量化得分情况由企业管理部门汇总。二是项目部绩效指标考核:项目执行完毕,内外部结算工作完成后,项目经理将考核兑现申请表报企业管理部门,企业管理部门会签后交由费控、财务部门进行项目经营性指标考核,考核结果量化得分情况交企业管理部门;同时企业管理部门牵头进行管理性指标、约束性指标与项目考量指标考核,考核结果量化得分情况由企业管理部门汇总。(3)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考核流程:一是各分(子)公司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考核:企业管理部门牵头制定公司各部门对分(子)公司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考核细则。每季度末,企业管理部门牵头分别对各分(子)公司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其中第四季度末的考核要考虑全年的总体情况。考核结果量化得分由企业管理部门汇总。每季度的考核得分均交人力资源部门。分(子)公司年度得分一般考虑全年的得分情况,可以取平均值,也可以设定各季度的权重。二是项目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考核:企业管理部门牵头制定企业各部门对各类项目部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考核细则。每季度考核一次,考核得分交人力资源部门。项目部年度考核得分一般考虑全年的得分情况,可以取平均值,也可以设定各季度的权重。项目结束后,最终管理考核得分可以考虑所跨各年度得分情况,进行加权计算。

2.专业设计室与机关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的组织实施参照上述流程执行。其中,专业设计室的考核测评主要包括业务开展、沟通协调、执行力、服务意识、团队建设等内容,机关职能部门的测评主要包括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三项内容,由一般由企业分管领导、机关相关部门、相关项目部和相关分(子)公司参加;考核主体的权重一般考虑分管领导的稍高一些;测评得分取平均分计算。

七、考核计分办法

1.各分(子)公司及项目部考核计分办法如下:(1)各类组织考核得分的基准分均为100分。基准分的构成及权重(具体计分方法详见附表)如下:考核基准得分a=K1S1+K2S2+K3S3,

其中:K1:经营性指标考核得分;S1:经营性指标所占权重;K2:管理性指标考核得分;S2:管理性指标所占权重;K3:管理工作考核得分;S3:管理工作考核所占权重;一般来讲,盈利能力弱的工程企业,可以考虑经营性指标应占主导地位,盈利能力强的企业,应考虑管理性指标占主导地位。(2)考核总得分m=a+K4+K5,其中,K4:激励约束指标总得分,K5:工程总承包项目、施工项目的项目考量总得分。

2.专业设计室、机关职能部门的考核计分方法参照上述办法执行。

八、考核结果的运用办法

1.每季度的管理工作考核结果与二级组织的业绩奖金总额发放挂钩,并分解到各具体管理岗位;挂钩方法由企业薪酬分配方案决定。

2.各类组织年度/期间绩效考核的总得分,是中层管理人员年度/期间绩效奖兑现的主要依据:绩效奖=S基×m×R1×R2×R3,S基:中层管理干部年度绩效奖金基数,该数值由企业年度薪酬方案决定;m:组织绩效考核总得分;R1:岗位系数;R2:个人年度业绩考核得分系数,计算方法如下:R2=1+(个人得分-班子成员年度得分的平均数)/100,个人绩效考核执行企业的《全员绩效考核办法》。R3:各类组织类别系数。

企业组织工作总结篇4

今天上午,我们到*公司等5户非公企业进行了现场观摩,刚才,县委组织部*部长、县非公党工委*书记分别就如何加强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辅导和安排,工业园区、*街道办事处2个基层非公党工委和*公司等4户非公企业就如何抓好党建工作做了发言,看过、听过之后,很受鼓舞,很受启发。县委*书记亲自主持座谈会并要讲重要意见,希望与会同志认真贯彻执行。下面,我就加强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寻找差距,增强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县委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议精神,按照“无组织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已规范抓创新,软弱涣散抓整顿”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强化管理为基础,以发挥作用为核心,以规范提升为重点,以培育典型为抓手,创新举措,完善机制,丰富载体,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非公企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推动了非公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在去年5月份召开的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上,我县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在全省进行了书面交流。总结经验,成功的做法主要有五点:

一是多方联动,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县委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全县基层党建组织责任体系,经常召开会议研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推行目标责任制,初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学习借鉴深圳经验,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靠实了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非公党工委成立后,积极开展走访调研活动,全面了解掌握全县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情况和党员情况,建立了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名册,摸清了底子,找准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理清了工作思路。加大宣传,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和宣传,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是建管并重,提升组织建设水平。县委紧紧抓住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中的组建、管理等基础环节,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有力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本着应建必建的原则,针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不同情况,因企制宜、一企一策,采取延续组建、单独组建和联合组建等办法灵活组建党组织,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目前,全县共组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12个,其中:党委2个,党支部9个,联合支部1个。注重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党员的管理,逐步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

三是注重选育,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把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作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关键,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加强了非公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通过内选、兼任、委派等办法,配齐配强了党组织书记。采取举办培训班、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加强对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的培训,有效增强了党务干部的业务能力。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深入各企业帮助开展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了企业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四是培引结合,建立人才保障体系。把加强非公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县人才建设体系,着力为非公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及时把企业职工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今年共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5名,发展党员23名。注重加强对党员的学习教育,党员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党员普遍成为了企业的高层、中层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骨干。推进人才强企战略,落实优惠政策引进高技能人才,促使人才要素向企业聚集,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五是创新载体,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全县非公有制企业中广泛开展了以“争当生产模范、争当技术骨干、争当营销能手,树党员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三争一树”党性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创建活动,党员的党性观念、责任意识显著增强。组织企业有能力的党员与困难党员或职工结成帮带对子,通过送、帮、带、促等多种措施,使贫困党员职工切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引导党员树立为企业发展服务的理念,组织党员开展“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大讨论”活动,党员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典型的培育力度,采取年初争创、年中督查、年度考评等措施,开展了“党建综合示范非公企业”创建活动,豫华公司、*公司被县委命名为“党建综合示范非公企业”,发挥了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与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与广大党员群众的愿望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有四难:一是组织组建难。一方面,少数企业主对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建立党组织缺乏热情,担心党组织开展活动,占用时间、人力、财力,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增加成本支出;部分新建企业的私营企业主,由于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生存和竞争压力大,对待党建工作持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得不到业主的支持,很难在企业建立起党组织。另一方面,不少企业规模小,尤其是商场、超市中人员流动性大,给党组织组建也带来很大难度。二是发展党员难。由于非公有制企业人员流动性大,入党积极分子难培养,导致党员发展对象源头不足;非公有制企业员工社会关系和过去表现难掌握,组织考察把关难度大,发展质量难保证。预备党员转正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流动性大,对预备党员的表现难掌握,跟踪考察操作难。在个体工商户中发展党员责任主体不明确。三是党员管理难。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由于其特殊的经济地位,部分党员雇佣思想严重,党性意识淡化,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甘愿做“地下党员”、“隐性党员”,有时转组织关系怕麻烦,成为了“口袋党员”。有的党员在非公企业工作时间不长,认为一旦转了组织关系,再流动就困难了。总之,非公有制企业党员顾虑重重,给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四是作用发挥难。由于非公有制企业的出资人是私人老板,企业的人、财、物、权均属业主,要让业主心甘情愿地让党组织发挥监督、领导、维护作用,现行的利益机制和制约机制显得薄弱,致使一些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对自身的地位和职责及发挥作用的途径、方式认识不清,对党员发挥作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不明确,找不准工作结合点。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时间、场所等缺少保证,个别企业由于条件所限,活动场所难以提供。

二、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大力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

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紧紧围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加强新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巩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成果,扩大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覆盖面,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上,侯长安部长指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是落实省委“保证抓党建”部署,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现实需要。今年,市上还要召开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我们要高度重视,扎实工作,全面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为全市召开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做好准备。要做好我县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解决好上面的“四难”问题,任务十分艰巨,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新党建理念,找准非公党建工作的结合点。要从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出发,改变以往就党建抓党建的做法,将工作定位在沟通政企关系、协调劳资关系、密切党群关系上,扎实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将工作重点放在为员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上,让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成为员工中的政治核心;把工作重心放在为党员提供教育、管理和服务上,使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成为党员的力量源泉、活动之家、服务中心;着力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克服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找准党的工作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发展要求、员工发展愿望的结合点,坚持求同存异,扬长避短,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等手段开展工作。

(二)创新设置模式,建立优势互补的管理网络。非公有制企业类型多、分布广、规模不等、情况千差万别,加强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必须健全组织体系、完善管理制度,要按照条块结合、内外结合、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结合的思路,探索实行新的设置、管理模式。一是单独设置。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且各方面条件具备的非公有制企业,在车间、班组、工程项目部等都单独组建党组织,实行单位管理。二是联合设置。对因党员人数不足3名不能单独组建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按照属地就近或业务相近的原则,联合组建党组织,把分散在各单位的党员纳入管理范围,实行属地管理。三是行业设置。对行业特点明显的新社会组织,依托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规模产业链条等建立党组织,实行行业管理。

(三)创新活动载体,打造发挥作用的广阔平台。在活动方式上,要坚持“小型、业余、分散、务实”的原则;在活动方法上,要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在活动安排上,坚持工作时间与业余时间相结合,以业余为主。一是围绕服务企业发展谋划活动。定期组织职工党员代表与企业领导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广泛开展“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活动,为企业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二是围绕企业的急、难、险、重任务安排活动。把企业的中心工作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心,把生产经营中的难点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点,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带头学习技术、带头研究创新、带头建功立业。三是围绕各类争先创优组织活动。积极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六个好”非公企业综合示范点创建、“四好”非公企业领导班子创建和“三争一树”、“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党性实践活动,通过各类争先创优活动的开展,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四是围绕建设和谐企业设计活动。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建立党组织和党员联系职工、定期走访制度,开展送温暖等活动,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建立健全互帮互助机制,促进社会和谐。五是围绕塑造企业形象筹划活动。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主线,树立“尊重人、关心人”的理念,从物质、精神等各个层面去满足职工不同层次的要求。同时,把党建工作与打造企业团队精神融合起来,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增强企业凝聚力融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四)建立健全制度,构建长效的工作机制。一是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党委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度、领导干部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定期会商研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制度等,切实增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责任。二是完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把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列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进行考核,并予以表彰。把是否支持企业党组织开展工作,作为企业主参评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参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重要条件。在评选文明企业时,要把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情况作为重要指标。三是完善党群资源整合联动机制。要充分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大力推进“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工作,建立组织建设联动、工作部署联动、宣传发动联动、作用发挥联动、督促检查联动的五联机制,进一步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强化责任,部门联动,激发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活力

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任务,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优势,既要讲究策略、注意方法,又要积极作为、稳步推进,推动我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全面开展。

一要切实提高认识。一方面党务工作者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推动者,要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进一步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工作的薄弱环节来抓。另一方面,业主是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要有责任意识和工作热情,力争在党建工作中取得新突破,打造新亮点。

二要加强协调指导。县委组织部要牵头抓总,负责宏观指导,县非公党工委和5个基层非公党工委要具体负责,有关部门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在全县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群策群力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工作格局。县非公党工委各组成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切实沉下去,调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既要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生产发展负责,更要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负责。

三要坚持示范推进。“没有重点难以突破,没有总结难以提高”。抓典型、育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目前,我们围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是总感到活动载体不突出,效果不明显,还没有总结探索出有影响力的工作经验。各单位要认真总结探索,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把好的经验做法宣传出去。要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会、座谈会等方式,及时总结经验,查找和改进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推动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平衡开展。

企业组织工作总结篇5

纵观90年代以来的企业环境变化,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最深刻地改变了企业经营环境。信息革命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普及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的应用,而是激进的组织变革的内在原因。大多数有关信息技术与组织变革关系的描述可以归结为信息加工和传递成本(以下简称信息成本)对组织结构、行为变革的影响。

一、信息成本与组织变革理论的评介

1、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在完全信息的市场假设下,利用市场分配资源是最有效率的,获知有关卖方、买方、定价、合作行为的信息不需要时间和成本,信息成本为零。但是,从现实的市场状况来看,新古典理论的完全信息的假设难以成立。所有的市场都存在信息不完全的现象,要获得市场信息,必须支付一定的信息成本。

2、70年代以来兴起的交易费用经济学认同新古典经济理论,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发展。他们认为:

(1)产生信息成本的大部分因素是信息压缩。信息压缩是指交易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一方掌握了与交易有关的更多的信息,而另一方要想获得此信息要花费一定的代价,因此,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会产生机会主义倾向。

(2)当信息分布比较对称,交流免费或不昂贵时,即信息成本近似等于零时,通过市场配置资源是最优选择。在这种市场中,信息极端分散在各企业中,以至于不需要花费信息成本就可以实现信息的完全分配;当信息成本高昂时,在组织内部进行交易,可以比市场分配资源更有效率。这是因为:第一由于内部组织的激励机制倾向于合作,削弱了机会主义倾向,因此,也削弱了利用信息压缩来谋取自身利益的动机;第二内部组织中的监督和控制上的优势也有利于消除信息压缩的条件;第三内部组织在评估成员的绩效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种优势不仅能够识别出有经验和能力的成员,而且能够消除内部成员“搭便车”的机会主义倾向。因此,信息成本高时选择等级组织的形式,信息成本低时选择市场形式。

(3)信息技术对组织变革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成本上。从传统观点上看,经济学家往往把“技术”定义为产品产量的增加和效率的提高。而现在一种全新的观点是从信息成本的角度来认识,将“技术”定义为每单位信息成本的变化。

信息技术对组织变革的影响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使信息在市场中的分布更加对称和均匀,由此降低了信息成本,使具有较少等级的企业组织更具有竞争力;另一方面,促进了分散化的组织的发展,这种组织的分配效率高于等级组织。

(4)分散化组织形式的分配效率高于等级组织的原因在于:分散化组织可以将有限的、固定的信息交流渠道替换成众多的、弹性的信息交流渠道,这些交流渠道可以分为纵向交流渠道和横向交流渠道,交流渠道的扩大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使组织内成员更对称地掌握信息,降低了信息成本。

同时,从等级组织向更分散化的组织形式的转变将满足雇员个人自治和个人负责的需要,提高雇员的能动性,增加组织事业的凝聚力。从根本上讲,市场可以看作是最分散化的组织形式。

3、成本效率的结构安排是由单位或个人在信息革命的驱使下创造的:

该观点认为近些年来大多数企业进行了组织变革,建立起了适应信息革命要求的全新的组织结构安排,这种安排适合信息的采集、处理、传播,信息成本较小,可以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

以上有关信息成本与组织变革的论述代表了国外对组织结构创新趋势的研究成果,它揭示出企业组织结构向非等级化组织转变的趋势,可以作为我国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变革的参考。

二、组织结构创新的趋势

1、无边界趋势

新技术在组织变革中的影响形成了无边界的趋势。无边界原理实质是企业各部门的职能和界定依然存在,但部门间的边界模糊化,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得以提高,已经远远超过各个组成部门的功能。无边界的目的在于使各种边界更易于扩散和渗透,打破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更有利于信息在各部门的传递和对称分布,利于各项工作在组织中顺利开展和完成。目前,已有一些企业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比如,名列最有发展前途的美国戴尔计算机公司利用无边界化创新自己的组织,将戴尔计算机作为核心,把注意力放在供货方式和市场开拓上,从外部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并与之建立伙伴关系,使之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与之共享数据库、技术、信息和资源,节约了信息成本,形成了快捷的供应和维修特性。

团队的具体模式可以有新事业开拓组、混合小组和生物组织等。新事业开拓组是由不同专业、部门的有志于革新的人员组合成的一个特定项目的设计开发组织,常用于拓展新地区、新领域的新业务;混合小组是由不同思想、不同专业的员工组合起来在沟通、协调、决策和落实成员责任等方面获得优势;生物组织按产品、市场或区域划分为若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单位——事业部,各事业部以真正下放的处置权指挥所属单位的生产经营,近似于生物体一样独立存在、发展和生长。

2、网络组织

网络组织也可以降低信息成本,使信息成本接近于零,同时可以实现信息交流的极大化。网络组织突破了传统组织的纵向等级和横向分工,将组织的成员以网络的形式相互连接,这样就可以使大型组织保留小型组织的一些优势:比如对客户和环境变化的弹性和全面负责,信息、专门知识等资源以及合作性的工作、责任、奖励等在全组织范围内的分配。网络组织的最大特性就是松散和动态的连接、以任务为中心。

目前,已有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在探索网络组织的具体实施形式。比如,清华紫光集团通过探索建立网络组织,促进了信息流通,具体做法是: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公司总部负责对企业统一宣传、支持和指导,总部下面一般采用事业部,技术相对成熟的则采用于公司制,以解决技术人员的持股问题,在子公司中又有控股子公司和非控股子公司之分,同时还与其他地区或产业合作,形成产业性子公司;组织结构扁平化具体体现在财务和决策两方面:总部负责在年初时与各部门制定任务要求,分公司自主进行日常管理和项目运作,年底上缴利润,面向战略的决策由集团总部作出,面向市场的具体决策由分公司自主作出。在运行方式上,充分发挥外包企业、虚拟企业的作用,进行虚拟运作,有利于企业集中优势资源进行科技创新,提高科技竞争力。

3、类似市场的组织形式

如前所述,低信息成本倾向于选择市场形式,因此,许多企业内部的行动可以采取市场化的形式。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将一个企业分割成若干个小的单位,它们之间只有临时的、契约化的关系。假如某单位需要某个产品或服务,组织内就有几个单位能够提供此产品或服务,每个单位基于其技能、交易记录、产品或服务获得的难易、竞争动态提出自己的竞价,供购买单位选择。

与无边界化趋势和网络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前两种组织形式在变革后仍旧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它与外界保持着清晰界限;而市场化的形式模糊了组织和外部的界限,难以分清是组织形式还是市场形式。

三、信息成本与企业组织变革理论对我国企业组织创新的启示

1、组织变革思想超前介入

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主导产业,我国将不断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探索适合高新技术企业特点的管理制度,特别是目前较少研究的组织结构的创新。

作为一种非常具有新意的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思想,信息成本与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理论为我们指出了信息成本要素对组织变革的重大影响,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思路。该理论完全是超国界、超制度的,可以适用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对我国建立高效运转的企业组织结构大有裨益。

1、对我国企业传统的组织结构的突破

我国企业大部分还是按传统的组织结构运作的,内部的层次和职位等级分明而严密,各种职能和规则分割清晰,导致组织运作的低效率、信息成本的高昂,长此以往就制约了企业的活力。西方企业信息成本与组织变革理论的提出,也是基于企业求生的欲望,与我国企业的要求同出一辙。因此,借用此理论,有助于我国变革传统的组织结构,建立低信息成本的组织结构。

2、在具体模式上的创新可以更大

本文列举了几种有新意的组织结构,我国企业可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探索出新的其他模式,关键是要降低信息成本,以上这些组织结构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创新的思想和意识。

作者:吴京芳 来源:《经济观察》2000年第六期国家重点企业:中国企业的希望——来自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的报告 

2001-08-09

国家重点企业是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经贸委根据动态管理的原则选定的520户规模大、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这批企业以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为主体,非国有优强企业和部分商贸企业为辅,分布在26个行业和除青海、西藏外的29个省区市。

来自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国家重点企业数量仅为全部工业的0.3%,但其资产总额却要占全部工业的近六成,销售收入占四成多,利润占五成多。国家重点企业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主导地位逐渐确立,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特别是大企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代表着中国企业发展的希望。

增长保持良好势头

2000年国家重点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990价)18452.8亿元,增长16.4%,增速比1999年提高3.5个百分点。实现销售收入34213.9亿元,增长17.3%,增速比1999年提高4.8个百分点。在较快增长的同时,保持了较高的产销衔接水平,产销率99.6%,比1999年提高0.4个百分点。

铁路、电子、医药、航天、航空、纺织、轻工行业的重点企业生产增速高于重点企业平均水平。石油与化工、电信、交通、纺织、航天、航空、内贸、电子、轻工行业的重点企业销售收入高速增长,增速都在19%以上。

全年实现出口交货值1742.1亿元,增长35.6%,增速比1999年提高28.4个百分点。出口主要集中于电子、石油与化工、冶金、机械、纺织和船舶行业的重点企业,这6个行业重点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合计1446亿元,占重点企业出口交货总值的83%,比重比1999年提高6.1个百分点。

出口大户明显增加。出口交货值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202户,比1999年增加35户。实现的出口交货值合计1690.2亿元,占重点企业出口总额的97%,比重比1999年提高2.2个百分点。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北京邮电通信设备厂名列出口前五位。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全年实现利税总额4658.3亿元,增长39.7%,增速比1999年提高25.6个百分点。其中利润总额2298.8亿元,增长70.7%;税金总额2359.5亿元,增长18.7%,增速比1999年分别提高46.2个和9.8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14.6%,比1999年提高2.1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少数行业的企业效益优势明显。在重点企业所涉及的26个行业中,全年实现净盈利的22个。利润主要集中在石油与化工、电信、电力、冶金、电子、机械(含汽车)、烟草、轻工这8个行业的重点企业中,利润总额合计2153.7亿元,占全部重点企业利润总额的93.7%。

石油与化工、冶金、纺织、交通行业重点企业由于市场明显好转,产品价格上涨,利润总额比1999年增长1倍以上。电信行业重点企业由于业务发展迅速,盈利水平大幅提高,利润总额增长52%。传统盈利大户电力行业重点企业盈利水平持续提高,利润总额增长27.6%。电子行业重点企业在通信器材类生产企业带动下,盈利持续增长,利润总额增长15.4%。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家电类产品价格下降,家电企业盈利明显减少。在汽车盈利大户的拉动下,机械行业重点企业利润也保持了较快增长。烟草、轻工行业重点企业利润下降。

2000年,重点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7.4,比1999年提高19.2,比全国工业高出9.6。从构成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的指标看,绝大多数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总资产贡献率8%、提高1.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5.1%、下降1.9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1.2次、提高0.1次,成本费用利润率7.4%、提高2.5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5.6万元/人、提高30.2%,产品销售率99.6%、提高0.4个百分点。

从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看,少数企业效益优势比较突出。在516户企业中,综合指数在150以上的企业有150户,比1999年多11户企业,占重点企业中工业企业数的31.8%。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轻工、石油与化工、机械(含汽车)、医药、烟草、纺织、冶金等13个行业。

大户增盈减亏明显

2000年,国家重点企业中盈利企业455户,占88.2%,盈利额合计2388.7亿元,增长70%。其中盈利额超过1亿元的企业177户,占34.3%,比1999年增加12户;盈利额合计2278.1亿元,占盈利总额的95.4%,比1999年提高4.8个百分点。

前10位盈利大户分别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广东省电力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宝钢集团、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利润总额合计1649.9亿元,占重点企业利润总额的71.8%,比重比1999年提高13.5个百分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连续两年居盈利大户首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宝钢集团公司利润增长较快,已跻身于前10名。

2000年,国家重点企业中有60户亏损企业,占11.6%。亏损企业主要分布在核工业、兵器、船舶、航空、煤炭和内贸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89.9亿元,比1999年下降10.5%。

亏损额主要集中在兵器、煤炭、交通、轻工、机械行业的重点企业,亏损额合计64.3亿元,占亏损企业亏损额的71.5%。亏损大户的减亏效果非常明显,24户亏损超过1亿元以上亏损企业亏损额合计71.9亿元,比1999年下降18.9%。

大型企业优势凸现

少数大企业集团的收入、利润、资产在重点企业中所占比重逐年递增。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国家电力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销售规模分列前3位,实现销售收入合计10765.1亿元,占重点企业的比重为31.5%,实现利润总额占40%,资产总额占33.7%。

前10位企业销售收入合计16952.4亿元,占重点企业的比重为49.5%,与1999年持平,比1998年提高1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合计1490.1亿元,占重点企业的比重为64.8%,比前两年分别提高13.4个和16.8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合计37558.9亿元,占重点企业的比重为52.1%,比前两年分别提高3.1个和4.2个百分点。

前100位企业销售收入合计27950.8亿元,占重点企业销售总额的81.7%,比前两年分别提高0.9和2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合计2030.2亿元,占重点企业的88.3%,比前两年分别提高11.3个和17.4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合计58159.7亿元,占重点企业的80.6%,比前两年分别提高0.7个和2个百分点。

2000年,重点企业的发展很不均衡。从销售收入排序看,有111户企业位次上升20位以上,占21.5%;有3户企业位次上升50位以上。同时有些企业由于机制不活、技术进步慢和适应市场能力低等原因,发展缓慢,名次比1999年有较大幅度下降。

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

2000年,重点企业的整体实力继续提高,重点企业绝大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均呈上升趋势,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的41.6%;实现利润总额占53.9%,比1999年提高3.7个百分点;拥有的资产总额占58.2%,比1999年提高3.3个百分点;净资产总额占67.4%,比1999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重点企业都是本行业的排头兵,是行业经济发展的骨干和龙头,是效益大户。2000年,冶金、石油与化工、烟草、电力行业重点企业的利润占行业利润总额的比重都在60%以上。

企业组织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党建工作企业创新

伴随着全球轨道交通建设蓬勃发展的步伐,在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国中车的正确领导下,株洲电机公司加快转型升级、创新突破,企业核心竞争实力不断增强。随着株洲电机公司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多种股权形式的子公司,包括由公司与私营企业合资成立的混合所有制公司。这些子公司处于竞争性行业,立自主经营。在当前“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总体形势下,株洲电机公司党委协助所辖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理清自身类别及职能定位,建立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相适应、符合有关制度规定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子公司党组织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有效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积极促进企业高效、灵活运营。

1混合所有制模式的党组织建设的实施背景

公司控股的广州中车骏发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骏发公司)由公司与民营企业合资成立。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多次调研指导,协调解决了党员组织关系调转、党组织结构体系搭建等实际问题,推进广州公司党建工作逐步规范化发展。但是,混合所有制模式下,党组织建设面临诸多问题:一是产权结构的多元化,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发生了变化,如何围绕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渠道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二是引进非公有企业的管理模式,传统国企的管理思想、方法、模式必然要按照市场化要求和效率原则进行改革完善,这种工作方式的改变要求党建工作必须与之相适应。三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具有追求低成本、高效益的特性,党建工作面临与其逐利本性之间相互兼容的挑战。党组织的机构设置、人员配置、活动经费以及活动组明显会面临其他投资方的成本控制的制约。基于解决现实问题与达到实际工作要求,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加强党的建设,通过有效工作推动企业发展已成为公司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2混合所有制模式党建工作的探索研究

株洲电机公司党委主要从基础建设、职能梳理、制度体系建立、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抓好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等多个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深化对混合所有制模式党建工作的研究,探索并建立既符合中央、上级党组织有关指示精神又保障行政与党建双促进、互提升的工作体系。

2.1固本强基,夯实党建工作基础

在广州骏发公司成立初期,株洲电机公司党委结合其实际工作需求及现有党员人数,设置成立广州骏发公司党总支;2015年7月,按照“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要求,结合骏发公司组织结构以及生产经营活动延伸实际情况,公司党委指导广州骏发公司党总支完成组织架构搭建及班子选举的工作。随后,公司组织部门与广州番禺区委进行了联系,通过多番协调沟通,顺利完成广州骏发公司34名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2.2明晰定位,强化制度体系建设

株洲公司党委于2016年7月正式立项,专题研究混合所有制子公司党组织职能职责及基本党建工作制度。前期,由公司党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各党群部门学习并专门研究《中国共产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央《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司党委工作规定(暂行)》、《公司基层党组织工作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初步提出混合所有制子公司党组织的职能职责;在此基础上,与有类似情况的中车株洲研究所等公司进行深入交流研讨,进一步理清混合所有制子公司党组织功能定位,学习并借鉴这些单位所属混合所有制企业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先进经验、典型做法;此外,公司党群部门多次与广州骏发公司党总支进行沟通交流,专门听取其对混合所有制子公司党组织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对之前方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

通过三个月的调查研究,公司党委明确了不同类别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具体职能定位:对于株洲电机公司绝对控股(股权比例2/3以上)的混合所有制子公司(称为绝对控股型混合所有制子公司),如果全面承担市场主体的地位,设立子公司党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对株洲电机公司不绝对控股但为第一大股东的混合所有制子公司(称为控股型混合所有制子公司),应设立子公司党(总)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对非株洲电机公司控股或为第一大股东的混合所有制子公司(称为非控股型混合所有制子公司),应协助子公司设立党组织,并由其上级党组织管理。按照定位分类设定,广州骏发公司属于控股型混合所有制子公司,应设立党(总)支部,主要从加强组织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群团工作等方面着手落实,为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根据前期研究成果,公司党委制定并印发《混合所有制子公司党(总)支部工作规定》,对党建基础工作、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等五个方面主要内容作出具体界定,形成与企业生产经营中心相适应、符合有关制度规定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用于指导广州骏发公司党总支日常工作开展。

2.3巩固提升,落实党建工作责任

为督促指导广州骏发公司党总支持续加强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及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建责任落地,切实增强党建工作活力,公司党委与其签订《党建目标责任状》和《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其纳入公司党群组织绩效考评范畴以内,以周督促、月联系、季度检查通报、年底考核验收的考评督查机制,对其党建工作落实情况实施检查、回顾和总结,通过目标管理、绩效管理与过程管理的统一,实现对混合所有制党(总)支部工作的全程闭环化、标准化管理,推动党组织建设更好地服务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

2.4加强联系,做好日常指导管理

按照实际工作需要,株洲电机公司党委采取实地调研指导、组织开展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及在线交流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业务工作,对广州骏发公司党总支工作进行培训与督导;利用“党建工作沙龙”、党群工作信息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搭建起党建工作分享交流平台,逐步建立基层党组织工作经验交流分享机制,引导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组织与本部各基层党组织、其他子公司党组织定期开展党建工作创新经验共享,业务难题共克的专项活动,共同研讨探索企业党建工作的好思路、妙做法,积极推进党建工作整体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5宣教力导,抓好思想政治工作

株洲电机公司党委利用“新中车,中车心”宣教活动的有效形式,引导骏发公司广大员工树立“同一个中车”意识;加强“明德成器,利物益世”核心理念(株洲电机公司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eVa核心价值观宣传,促进株洲电机公司核心文化普及到广州骏发公司、渗透到骏发公司各个单位、每位员工,并落实到行动;加强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形势任务教育等工作,及时阐释市场环境的新变化和企业创新变革的新任务,宣贯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实施步骤,切实把广州骏发公司全体干部员工的思想和行动汇聚到推动企业发展上来;加强混合所有制子公司文化建设,强化母子公司文化融合,形成既集中统一又包容开放的文化体系。

2.6落实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建立混合所有制子公司领导班子述职述廉工作机制,把子公司领导班子对党忠诚、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遵守党的纪律情况作为向公司党委进行述廉述责的重要内容;督促广州骏发公司党总支定期向公司党委、纪委报告履行主体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及时请示报告涉及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情况和问题,主动汇报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展情况;定期开展混合所有制子公司巡察工作,对巡察反馈的问题和意见,认真分析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协助骏发公司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及措施,明确责任、提高效率,有序推进巡察反馈的问题和意见逐条逐项得到整改落实,形成工作闭环。

2.7因势利导,加强对群团组织的领导

在制度层面,株洲电机公司党委明确了广州骏发公司党总支对群团工作的领导责任,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文件制度f助其组建了工会、团组织,切实组织实施并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民主评议、民主监督;动员骏发公司积极参与“双创”竞赛、“新中车新贡献”劳动竞赛等活动,着力解决公司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充分发挥员工创新创效精神;指导骏发公司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内部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员工业余生活,有效营造企业内部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支持共青团组织生动活泼、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突击队作用和联系广大青年职工的桥梁作用。

3混合所有制模式党建工作的实施成效

经过持续2年多的混合所有制党建管理模式及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广州骏发公司已逐步形成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致力于推进党建制度化,激发党组织工作活力,为营造和谐良好环境,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3.1组织机构趋于完善

广州骏发公司党总支现已基本完成“总支-支部-小组”三级党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工作,总支委员会现共有5名成员,总支下设2个支部、6个党小组,专兼职党务工作者共计10人。

3.2工作经费得以保障

为确保党组织有工作条件、有费用办事,株洲电机公司党委主要从三个方面帮助与支持广州骏发公司党总支落实党建工作经费:一是根据《株洲电机公司党委活动经费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要求,按照党员总数,以300元/人为标准,每年向广州骏发公司党总支拨发部分活动经费;二是每年将骏发党总支缴纳党费总额的60%至75%予以返拨;三是督促并指导骏发党总支参考《规定》相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党建工作经费,按照上年度员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安排纳入企业管理费用。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发展党员和党员培训教育、联系群众和党员服务、开展党组织会议及活动、表彰奖励、党建理论研究及调研工作、其他日常性党建工作。

3.3基础党建逐步规范

按照《混合所有制子公司党(总)支部工作规定》具体要求,骏发公司党总支认真落实“”、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党员党性分析等基本制度,进一步规范党内组织生活;严格落实“双培养”方针,落实公示制和票决制,持续做好在生产经营、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和生产一线中发展党员工作;定期梳理更新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基础信息台账,对于重点工作及重大活动相关资料实行电子档与纸质档“双重备份”的存档方式,实现党建工作痕迹化管理。

3.4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围绕生产经营,骏发公司党总支将主题活动融入企业发展,先后实施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培训、党员突击队、“创岗建区”等活动,注重突出体现党组织活动的时代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同时,组织技能运动会、青春风采大赛等竞技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郁氛围,充分调动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有效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3.5“命运共同体”理念初步树立

通过组织开展“新中车,中车心”宣教活动,质量大反思、工业4.0等形势任务教育活动等系列举措,着力强化了“同一个中车”意识、“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广州骏发公司的宣贯落地,使骏发公司广大员工对中国中车、母公司的价值理念、现实形势、总体任务有了全面的认同与理解,进一步构建了母子公司统一的价值体系、文化体系、品牌体系,促进了母子公司之间多方面的协同与融合。

3.6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有效建立

2年多以来,在株洲电机公司党委的指导下,广州骏发公司党总支坚持从严治党与依法治企相结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党总支书记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抓好分管领域党风廉政建设;全面配合株洲电机公司党委对公司开展巡察工作,并针对查出的问题、不足之处,切实制定整改方案并推进有序落实;围绕党性党纪党规等主题内容,骏发公司党总支扎实推进廉洁文化建设,通过组织观看教育片、开展专题宣讲、组织领导干部、广大党员研读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促进党规党风党纪教育深入人心;坚持抓住重点环节,坚持把涉及企业人、财、物、事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执行作为日常监督的重点,加强对授权、行权、用权过程的监督。恪守八项规定,严肃整治“”,净化企业发展环境。

3.7群团工作蓬勃开展

企业组织工作总结篇7

论文关键词: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性问题;组织非结构性问题;组织文化;管理分权

1a公司的组织结构材料背景:

a公司是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成立于1998年,由某大学计算机系的王教授及几位青年教师共同创办,产品主要是各种应用软件和网络集成系统,主要的客户为银行、税务、海关、民航等部门。公司创立初期仅有20名员工,王教授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组织部门划分为技术开发部、客户服务部、财务管理部,各部门设经理一名,员工若干。

公司员工都是具有良好专业背景的科技人员,学习能力强,能独当一面。他们工作很努力,与客户加强沟通。王教授更是事必躬亲,不仅抓经营管理,有时还亲自动手编写应用程序。

凭借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和优质的产品与服务,a公司实现了超速发展。到2002年,销售收入已近亿元,员工增值150人。由于业务扩大,人员增多,需要进一步分工,公司于是对组织结构做了变革。公司仍设董事会、总经理职位,但在总经理下分设人事员和总经理办公室两个辅助职位,总经理负责部门由原先的三个变为市场营销部、软件部、网络部、采购部、工程部、客户服务部、研发部、行政部八个部门。a公司现在的业务流程是:市场营销部负责开发客户、签订合同、软件部和网络部负责按合同进行设计,采购部负责采购所需设备,研发部负责研制新产品和引进新技术,行政部则负责公司的内部管理。

组织结构的变革带来了许多问题:各部门之间权责不明,沟通不畅;员工士气低降,抱怨较多;常常不能按时交货,售后服务质量下降;经营业绩下滑。王教授在公司的各个场合总是反复强调公司的使命和员工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但收效不大。

2针对a公司组织问题,现探讨如下:

a公司成立初期由于企业规模限制,人员较少,采用了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在该形式下,企业责权分明,指挥统一,人员精干,信息沟通方便,反应快速灵活。

随着a企业的发展壮大,在直线制的组织结构形式上发展为直线——参谋制形式,为高层管理者配备了人事员和总经理办公室两个参谋机构,参谋机构人员可以发挥他们的专长,弥补管理者的不足,减轻他们的负担,同时参谋机构或人员对下级管理者和作业人员无指挥权。,但这种形式的缺点是高层管理者高度集权,难免决策迟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只有高层管理者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负责,各参谋机构只有专业管理的目标要求;参谋机构和人员相互间的沟通协调差,各自观点具有局限性;不利于培养后备人才。

2.1非组织结构性问题解决

(1)各部门之间权责不明

解决方案:根据组织目标和计划任务的要求,规定各层次、机构、职务、岗位的职责和相应的职权,通过设置组织结构图、职务说明书以及制定各规章制度来明确他们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和信息沟通方式。同时,考虑到该企业是科技技术型企业,在职能设置上必须给予研发部一定灵活性和收缩空间。

(2)经营业绩下滑

致使销售下滑的原因有:技术落后、营销锏咯不当、售后服务恶劣等。而在众多原因中,以技术落后带给企业的打击最为致命。尤其在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生产领域,其竞争之惨烈非可与其他领域同日而语。因此,作为科技产业必须要将产品研发及技术推进放在首要位置,为此,企业要建立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实验室;提高研究小组的工作效率,具体来说要做到:是构成研究小组的人员结构合理化,加强提高科技人员创造力的训练,给予研究小组成员充分的自由,只设定最终目标,具体符合实现则可放其决定,鼓励研究人员广泛同外界交流;高度重视企业外部科技力量的作用,具体来说,企业可以购买高校专利,与高校建立合作研究;投资风险企业。

a企业在市场方面,首先应看清楚市场需求趋势,考虑当前和长远的需求前景。对a企业发展初期而言,员工学习能力强,注重和客户的沟通,自然了解了市场需求,因此能生产出适应市场需要的畅销产品,而随着企业组织结构的改变,直接生产工作的员工失去了与客户直接交流的机会,又由于生产部与市场营销部的交流障碍,极大影响了其对市场需求的准确把握。因此,建立各部门,组织机构的有效交流渠道是极为重要的。

2.2组织结构性问题解决

通常,组织结构设计具有五条基本原则:

(1)目标至上、职能领先原则。(2)管理幅度原则。(3)统一指挥原则。(4)责权对等原则。(5)因事设职原则。

在以上组织设计原则指导下,精简组织机构,提高工作效率:综观a企业壮大后组织结构设计,过于细化下设职能部门,致使机构臃肿,从微观而言,则过分细化了人员分工,致使职工易产生厌烦情绪、对工作不满。针对上述症结,从精简高效原则看,a企业应合并软件部与网络部,合并采购部与工程部,并将行政部职能划归于总经理办公室内,以此使得管理层次较少,管理人员较少,费用较低,信息沟通有效,管理层次呈扁平结构,有利于发挥下层管理者和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企业可在相关联的工种内实现岗位轮换,丰富扩大工作的内容,即有利于消除工人厌烦情绪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3延伸——组织健康发展建设

(1)组织文化

企业组织文化是一种人心凝聚剂,是提升企业竞争的无形力量和资产,从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市场竞争的需求来看,a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

a公司企业组织文化建设步骤如下

第一、明确企业理念;

第二、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塑造鲜明生动的企业文化的视觉形象。

第三:与执行力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

所以,企业可以从规章制度、工作与决策、典礼、仪式、员工培训等企业日常行为中一点一滴渗透进企业文化,并在企业内部组建企业文化战略推广等相关部门,由专人负责。

(2)企业分权管理艺术

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分权管理制度的建立,通过权利下放实现有效管理的目的,同时也是实现科学管理的关键。

分权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改变组织设计中的权力分配;对主管人员在工作中授权。

对于a企业来说,其组织规模正不断扩大,组织活动趋于分散化,同时存在培养后备管理队伍的需要,因此,a企业不仅应通过第一种分权方式减轻管理层压力,促进企业绩效,同时采用对主管人员授权的方式,培养企业管理后备军。

企业组织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组织氛围;工作疏离感;民营企业

1概述

工作疏离感就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个体所从事的工作无法满足其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感体验,它是反映人的工作心理状态的一项重要指标。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工作疏离感己经成为工作生活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并且认为工作疏离感可以看作员工工作动机下降的一种征兆,降低员工的工作疏离感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从而从整体上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而民营中小企业作为组织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由于其管理环境和管理制度的规范性特点,使得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工作疏离感,员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进行员工管理是提高企业绩效的关键。工作疏离感作为衡量员工工作心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只有明确这一指标的客观状态及对影响这一指标的客观组织因素进行调节,才能更有针对性的采取管理措施。而已有相关研究证明对员工工作疏离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其所在的组织环境,如果员工对其组织环境的感知和评价是负面的,必然不认同其组织,感到自己与组织及其工作环境格格不入,形成工作疏离感。工作疏离感轻者产生工作倦怠,重者使人厌倦人生,甚至精神崩溃。但遗憾的是,大多数组织并不了解员工的工作疏离感及其危害,更不用说如何应对和管理员工的工作疏离感。因此,了解员工的工作疏离感现状以及企业组织氛围对员工工作疏离感的影响,可以有针对性的发现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具体的组织氛围营造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组织有效稳定的发展。

2研究设计

2.1研究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2.1.1员工工作疏离感

本研究依据王月新对工作疏离感的定义,在本研究中将员工工作疏离感界定为:员工在工作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从而产生的无力感、无规范感、无意义感、社会疏离感、自我疏离感等消极情感,包括五个纬度,分述如下:

①社会疏离感,指教师不能有效地融入到工作群体之中,感觉不能与同事建立良好关系,进而产生的人际孤独感。

②无规范感,指教师对在工作中运用非社会期望的手段和方式来达成目的现象之感受。

③无力感,指教师不能良好控制自身现实与将来而产生的无助感。

④无意义感,指虽能完成工作,但并不带来成就感,甚至觉得工作本身毫无价值和意义。

⑤自我疏离感,指教师认为工作仅仅是作为谋生的手段,从而产生的对自身的不认同。

2.1.2组织气氛

本研究采取富对组织气氛的界定,将组织气氛定义为:组织环境要素与组织成员相互作用下而形成,并能为成员所知觉,从而影响组织成员心理和行为反应的一系列具有独特性的组织属性集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管理伦理,管理者的道德素质在管理行为上的反应,表现为管理行为是否民主、正直,是否关心组织成员。

②领导效能,是指领导是否具有良好的管理素质和技能,是否有威信,组织管理的效果如何。

③人际和谐,指组织领导和成员之间在工作、生活中的亲密、关心、合作、团结的风气和良好的关系。

④人际疏离,指组织领导和组织成员之间在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团结状况,以及组织各种场合下出现的不满与混乱情形。

2.2研究工具

①工作疏离感量表。该量表是王月新编制而成的员工工作疏离感测量的量表。量表共28题,有社会疏离感(6题)、无规范感(8题)、无力感(6题)、自我疏离感(4题)、无意义感(4题)五个维度。量表采取7点记分,完全符合记7分,完全不符合记1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工作疏离感越高。原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81,因此在本研究中直接采用。在本次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4。

②组织气氛量表。该量表是修订富编制的组织气氛量表而成的。在本研究中该量表包含管理伦理(3题)、领导效能(15题)、人际和谐(10题)、人际疏离(8题)。量表采取五点计分法,从“从来没有”到“一直有”分为五个等级,分别计分为1、2、3、4、5,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组织气氛越好。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9。在本次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82。

3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for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4研究结果

本研究选取四川省南充市辖区的市、县、乡镇10家民营企业的员工作为调查样本,采用选取的《工作疏离感量表》《组织气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收回有效问卷303份,有效率为67.3%。样本基本分布情况见表4-1。

4.1工作疏离感总体情况

本研究使用的《工作疏离感量表》采用7点计分,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7分,分数越高说明疏离感的水平越高。员工被试工作疏离感的描述统计基本情况见表4-2:

从表中我们可以对目前中小民营企业的工作疏离感做一个大致的了解。量表总的平均数为3.7828854,表明员工被试工作疏离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得分最高的维度为无规范感,平均分为4.0627063,表明在组织中通过非正当的手段来完成工作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其次是无意义感维度,为4.0280528,说明员工对自身价值要求和判断比较低。社会疏离感的得分最低,为3.3492849,说明员工能较好地融入工作群体,并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这可能与员工的年龄分布有关,青年员工占相当大的比例。

4.2个人背景变量上工作疏离感的差异比较

如表4-3所示:运用SpSS17.0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和F检验,对不同性别员工被试在工作疏离感总体及各个维度上的总平均分进行差异分析,发现不同性别的员工在工作疏离感5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无显著差异,说明性别对员工的工作疏离感没有显著影响;对工作疏离感总体及5个维度上的总平均分进行不同婚姻状况(单身、已婚)分组上的差异分析,发现他们在工作疏离感总体及无规范感、无力感、无意义感三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和极显著差异,其他维度得分差异不显著;对工作疏离感及其各维度上的总平均分在不同年龄组上进行t检验得出:工作疏离感总体及无规范感、无力感、无意义感三个维度的得分在年龄分组上差异显著,其他维度差异不显著;对不同工龄的员工被试在工作疏离感及其各维度上的总平均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工作疏离感总体及无力感、无意义感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在教龄分组上差异显著,其他维度差异不显著;对不同职务层次员工样本在工作疏离感及各维度上的总平均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只有社会疏离感这一维度的得分在职务层次分组上存在显著差异;对本科以上、本科、专科三组不同学历员工被试在工作疏离感及各维度上的总平均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只有自我疏离感这一维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将企业所在地分为市、县、乡镇三个组别被试在工作疏离感及各维度上的总平均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无力感和无意义感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极显著差异。

4.3组织气氛与员工工作疏离感的关系

4.3.1相关分析

对员工工作疏离感、企业组织气氛两个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4-4所示。

由表4-4可知:工作疏离感总平均分及各维度平均分与组织气氛总平均分及各维度平均分(自我疏离感维度与管理伦理维度,无规范感维度与人际和谐维度除外)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其中与组织气氛的人际疏离维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组织气氛其余维度均为显著负相关。

企业组织气氛和员工被试工作疏离感之间存在着比较密切的相关关系。组织气氛与工作疏离感(0.470)、无规范感维度与工作疏离感(0.457)、无力感维度与工作疏离感(0.416)、自我疏离感维度与工作疏离感(0.333)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且相关高于0.4,为中度相关,人际疏离维度与工作疏离感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值达到0.531,为中度相关。

4.3.2企业组织气氛对员工被试工作疏离感的回归分析

把组织气氛的四个维度作为自变量,员工被试工作疏离感总体作为因变量,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管理伦理和人际和谐这两个维度被剔除,人际疏离和领导效能依次进入回归方程,结果见表4-5。

从表4-5可以看出,人际疏离、领导效能先后进入回归方程。多元相关系数为.570。确定系数为.325,即人际疏离、人际和谐能联合解释社会疏离感的32.5%的变异量。标准化回归方程为:

工作疏离感=6.458+0.471×人际疏离+(-0.215)×领导效能

5研究结论与建议

5.1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四川省南充市10所民营中小企业的303名员工进行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①中小民营企业员工的工作疏离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②企业员工工作疏离感受婚姻、年龄、教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工作疏离感总体水平上,已婚组显著高于单身组;36-50岁年龄组显著高于35岁以下年龄组;16-20年工龄组显著高于5年以下教龄组。

③组织气氛各维度与工作疏离感呈显著相关,领导效能维度、人际疏离维度与工作疏离感各维度均为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管理伦理维度与社会疏离感、无规范感、无力感、无意义感维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人际和谐维度与社会疏离感、无力感、无意义感、自我疏离感维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④企业组织气氛对员工工作疏离感有预测作用。其中组织气氛的人际疏离维度对社会疏离感、无规范感、无力感、自我疏离感、无意义感有预测作用,人际和谐维度对社会疏离感、无规范感有预测作用,管理伦理维度对无规范感、自我疏离感、无意义感有预测作用,领导效能维度对无规范感、无力感、无意义感有预测作用。

5.2建议

5.2.1重视企业员工中工作疏离感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南充市民营中小企业员工工作疏离感的研究发现,企业员工工作疏离感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已婚组员工被试的工作疏离感明显高于单身组,所以企业领导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这种差别,多关心已婚员工在生活中的困难,并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安心于工作。对于单身员工,应该提供一定的培训、晋升机会,并在工作中给予一定的自,使其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在企业员工的年龄和工龄分组上,研究结果显示中老年员工、工龄长的员工比青年员工、工龄短的员工有更高的工作疏离感。企业应该给予青年员工在工作上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提供适当的机会让青年员工得到锻炼,安排一些有难度又有挑战性的工作,使其在工作中得到学习的同时,获得在工作中挑战自我的成就感,这样可以更快地提高青年员工的工作能力。

5.2.2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①重视并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本研究显示在自我疏离感这一维度,本科以上组比本科组和专科组有更高的自我疏离感。说明本科以上组的员工对自身有更高的期望值,而在工作中没有使这种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便会产生较强的自我疏离感。所以重视员工的合理需求,并提供条件给予满足,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作疏离感。所以企业领导者应该根据员工的不同需求以及自身特点,合理进行工作安排。

②适当放权给员工,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研究显示,在“无力感”这一维度上,市区企业员工比乡镇企业员工有更强的无力感,县城企业员工的无力感平均分也高于乡镇企业员工。可以看出市、县级企业的员工由于更多的受企业政策、企业领导的约束,对工作拥有较少的自,不能有效地控制工作的结果,拥有较高的无力感。所以在可行的范围内放权给员工,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拥有一定的自,可以使员工有较大的兴趣进行工作的创新和对自我积极性,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及主人翁意识,提高员工工作卷入水平。

5.2.3建立公平合理的晋升、奖酬机制

研究显示在员工的工作疏离感的五个维度上,无规范感和无意义感得分最高。说明在中小民营企业员工中存在较普遍的运用非期望的手段完成工作的现象,从无规范感这一维度包含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员工晋升管理和绩效管理方面的不规范性。同时较高的无意义感也说明,不规范的晋升管理和绩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对工作意义及价值的判断,所以建立公平合理的晋升、奖酬机制可以有效地降低员工的工作疏离感。

5.2.4营造和谐的企业人际交往环境

在对不同职称分组上的员工被试进行工作疏离感的方差分析发现:在社会疏离感这一维度上,职务层次为高层管理者的员工比职务层次为基层管理者的员工有更高的社会疏离感。这说明在企业中是有关系不和谐、不团结的现象存在的。同时,研究结果也显示:企业组织气氛的人际疏离对工作疏离感的五个维度都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所以改善企业中存在的企业领导、员工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的不团结状况,以及企业各种场合下出现的不满与混乱情形,可以有效地减少员工在这种环境下的工作疏离感。

5.2.5领导者应注重管理的道德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中显示,组织气氛中的管理伦理和领导效能能预测工作疏离感的无规范感和无意义感两个维度,管理伦理还能预测自我疏离感,领导效能能预测无力感,可见管理者的管理伦理和领导效能对降低员工的工作疏离感有重要作用。

管理伦理作为企业管理者一种管理道德素质的行为表现,主要体现在正直、民主、关心员工等方面,所以要提升管理伦理,就应该在员工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正直、民主的管理方式,使自身具有的良好道德品质在管理过程中也得以体现。良好的领导效能在于管理者是否拥有良好的管理技能,达到组织管理的良好效果。要拥有良好的管理技能,在于有科学并且适合自己组织的管理思想、理论作为指导。树立符合自身企业特点和员工特点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可以有效地引导员工行为。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员工的利益同步于企业的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宫下一博,小林利宣.年轻期にぉけゐ疏外感の发展と适应との关系[J].教育心理研究,1981,(29):197-305.

[2]王月新.中国员工工作疏离感的因素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教育学系,2006.5.

[3]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词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4]杨东,吴晓蓉.疏离感研究的进展及理论构建[J].心理科学进展,2002,1.

[5]张玉香.公务员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气氛、工作压力状况及其关系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11.

[6]潘孝富,孙银莲.中学组织气氛量表的编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2).

[7]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企业组织工作总结篇9

关于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为了认真学习兄弟省市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做好今年全市组工会议的准备工作,市委组织部、市委办公厅、市委研究室共同组成考察组,由市委组织部周鹤龄副部长、邵正平秘书长带队,于去年11月10日至13日,赴浙江省义乌市、温州市、绍兴市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期间,考察组与浙江省委组织部,金华市、义乌市、温州市、绍兴市委组织部领导、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等进行交流座谈,并实地考察了义乌市小商品城、浪莎针织有限公司、温州市大虎打火机厂、康奈集团公司等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情况。这次考察时间虽短,但印象深刻,收获不小,不仅使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处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思维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而且还使我们了解、学习了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先进成果和宝贵经验,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启发了思路。一、浙江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一)浙江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非公经济发展很快,到2001年底,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00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10.5%,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47%。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达180.81万个,从业人员777.62万人。在温州等地,非公有制企业已超过全市企业总数的90%,实现工业产值超过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适应非公经济发展的需要,浙江省较早开展了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探索。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十四大以前为起步探索阶段,党建工作进展缓慢;十四大召开至1999年为指导探索阶段,浙江省委加强了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领导和指导,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开展;1999年以来为规范探索阶段,浙江省委下发专门文件,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逐步规范,主要做法有:第一,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的力度。一是省委领导亲自抓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省委书记亲赴各地,深入非公有制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专题调研;由一名副书记和组织部长担任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召集人。二是建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金华市、义乌市、温州市、绍兴市等都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充实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力量。三是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召开专题会议、对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部署落实。第二,以较大规模企业为重点,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内党组织的组建工作。浙江省采取分批分阶段、先易后难的方针,首先抓住重点,开展党的工作,即50人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要有党员,100人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要建立党的组织。具体做法包括一是通过双向选择的方法向基础薄弱的企业选派党的工作员,密切党与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群众的联系,为建立党组织奠定基础。二是温州、义乌等市建立领导“联系一个点、负责一条线、包好一个片”的党建工作责任区,指定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直接抓联系点企业党建工作。三是指导各地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工作和党员尤其是“隐性”党员的组织关系转接工作,为企业建立党组织准备条件。第三,创新载体,灵活设置党的基层组织。除重点抓好较大规模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工作外,浙江省还从该省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推动有党员但尚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通过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村企联建等方式,加大党组织组建力度。一些市、县根据非公经济的发展特点,依托新载体,创建党组织设置的新模式。义乌市小商品市场发展很快,多数非公有制企业集中在小商品市场中,该市形成了依托小商品市场建立党组织的模式;绍兴市有的地区以纺织工业为主,有的地区以精细化工为主,有的区域以家具制造为主,经济发展呈现区域经济、块状经济的趋势,该市从其块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组团式的方式建立党组织;温州市非公有制企业自发组成的各种行业协会、商会等数量很多,则依托行业协会、商会等建立党组织。第四,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开展党组织活动。一是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1996年底温州市神力集团公司总裁决定筹资2.7亿元上一条生产线,企业党支部了解到这个项目市场前景不好,力劝企业改变决策,使企业免遭破产的厄运。二是帮助化解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以及员工之间的矛盾。很多企业建立了劳资矛盾调解委员会协调劳资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稳定了职工队伍。三是结合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需要开展工作。义乌市小商品城党委针对个体劳动者在语言沟通、营销策略、电脑知识等方面的学习需要,创办个体劳动者培训学校,免费对经营户进行培训,受到经营户的好评。第五,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一是指导各地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包括:内部选拔和让一些素质好的转制企业党支部书记留任;结合双向选择,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的工作员;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招聘党务干部。一些市、县,还在机关选拔干部,采用挂职锻炼等的办法,到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的工作。二是切实抓好以党支部书记为重点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的培训。主要形式有:举办骨干培训班,组织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书记到中央党校、省委党校、北大、清华、复旦、浙大等名校培训。第六,抓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开展。一是逐级建点,形成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示范群。二是明确示范企业的要求:“班子精干高效、党员形象突出、促进发展有力、政治优势明显、自身建设扎实”。三是注重示范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金华市建立示范点以后,各县(市)非公有制企业到市级示范点学习的就达到了300余批次。(二)浙江省加强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改革开放以前,浙江省社会团体不到30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中介机构基本没有。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些年来,浙江省新社团组织迅猛发展,已经广泛分布到各个领域。到2002年5月,全省经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共有9738个,专、兼职工作人员4万余人;民办非企业单位7422个,从业人员10万余人;经工商行政部门登记的中介机构4782个,从业人员4.3万人。为了引导新社团健康发展,近年来,浙江省开始对新社团党建工作进行探索。2000年初,浙江省委对加强这一领域党建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2002年初,浙江省委又提出把探索和加强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作为2002年省委抓党建的一个重点。浙江省各地、各部门从调查研究入手,积极探索,努力推进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主要做法有:第一,从实际出发,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一是对各类新社团组织进行复查、登记和清理整顿,为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做好新社团组织中党员组织关系的转借工作和发展党员工作,壮大党员队伍,为新社团组织建立党组织和发挥党的影响力准备条件。三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建”的原则和“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巩固一个”的要求,重点做好在规模较大、人数较多、实力较强的新社团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第二,创新载体,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主要是以“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十带头”等活动为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的活动。第三,加强工作指导。一是建立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把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目标。二是理顺隶属关系,很多市、县明确规定,新社团党组织原则上隶属于业务主管单位或挂靠单位的党组织。二、几点启示考察中,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给人总的印象是工作扎实、有特色、操作性强、有理性思考,有良好的社会效应,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方面,温州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温州市各级党组织致力于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支持非公经济的发展,储蓄了丰厚的民间资金,去年市民存款达1600亿元。该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利用这些民间资金,建成了一批水利、交通、电力、通讯以及城市建设项目。温州机场、铁路、欧江一、二、三桥等一大批项目,都是利用民间资金而建设的。温州市非公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改进、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城乡居民的就业和收入不断改善,反过来,又促使该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越来越受到业主的欢迎、员工的拥护、群众的支持。与温州市的情况类似,浙江省很多县、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工作、非公经济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形成了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好循环。浙江省的做法,对我们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很有启发,主要有以下几点:1、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找准工作突破点,有明确的目标定位。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数量众多,50人以上的企业虽只占企业数的10%左右,但占职工总数的53%。浙江省委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确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突破口和“三年两目标”的具体目标:以较大规模企业作为党组织组建的重点,用三年的时间,努力使50人以上的企业都有党员,100人以上的企业80%单独建立党组织。这使得各级党组织在开展工作时有目标、有重点、有抓手,产生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应。目前,浙江省20000多家50人以上企业中,有党员的企业已占95.6%,虽尚无党员但已有入党积极分子的占4.3%;在9000多家100人以上企业中,已建立党组织的占93.5%。这表明,从实际出发,制定合适的工作目标,形成科学的工作策略,对于推动全局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2、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组织设置要灵活,不拘一格。浙江省的绝大多数两新组织规模小、变化快、人员流动频繁,没有党员或仅有个别党员,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条件。针对这种情况,浙江省在重点做好规模较大的企业建立党组织的同时,对那些规模小、变化快、人员流动频繁的非公有制企业,依托行业协会、市场等载体,建立党组织。这些做法,突破了“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党组织建制方式,对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的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起了积极的作用。3、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党组织活动要与两新组织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结合起来,不能就党建论党建。在考察中,我们了解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有效开展活动的很多典型事例,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通过协调企业与社会、政府、职工等的关系,为企业发展铺平道路;有的通过开展企业文化等活动,凝聚、联系职工,增强企业职工对企业和企业党组织的认同感;有的通过为企业出谋划策,使企业健康发展。凡此种种,都使企业党的工作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在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中的“有为”,实现党组织的“有位”,避免党的工作与企业发展“两张皮”,赢得企业主、职工的支持和拥护,值得我们学习。4、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在考察中,浙江省委组织部和有关市、县组织部同志都谈到党务干部的重要性。谈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能否有效运转,关键在支部书记。基于此,浙江省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并把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热心党的工作、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队伍作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人才库,通过内部选拔、公开招聘、组织选派等多种方式,配置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其中,他们在机关中选拔干部,派到非公有制企业挂职两年(在挂职期间保留工资等基本待遇),开展党的工作,两年后自行决定回原单位或留在企业中的做法,很有力度。这些做法,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5、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但不能够机械地照抄照搬。在考察中,我们发现,上海市的两新组织的情况与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新社团组织的情况有很多不尽相同之处。例如,浙江省一些市、县,民营科技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资本也相对较少,因此这些企业没有被列入其“三年两目标”的工作重点之中。而在上海,很多民营科技企业,虽然人员不多、规模不大,但却拥有大量资本;从长远来看,未来这类企业在数量与规模等方面还会不断增长,这就使我们不能不关注这类企业的党建工作。又如,浙江省民营资本雄厚,较少有外商投资企业,上海市却有万余家外商投资企业。还如,浙江省的商会、行业协会等,很多是经营者自发建立的,民间性很强;上海市的很多行业协会,原来是隶属于政府有关部门的,现在虽然脱钩改制了,但仍带有一些官方色彩;等等。所有这一切,决定了我们不能够简单地模仿浙江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社团组织党建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而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走出具有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路子。三、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在学习考察浙江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对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学习,对上海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下一步,建议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结合对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学习贯彻,深入调研,研究确定下一阶段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目标定位和突破口。二是从两新组织实际,依托不同载体建立党组织。突出重点,做好在企业规模较大、党员和职工队伍稳定、有合适的支部书记人选的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同时,对那些规模小、变化快、人员流动性大的两新组织,从其实际出发,依托工业园区、商住楼宇、流通市场、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等不同载体,建立党组织。三是着力建设一支具有一定规模、高素质的两新组织党务干部队伍。逐步建立全市两新组织党务干部人才库。探索通过组织选派和市场中介机构推荐等方式,把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的党务干部人才导入两新组织的机制,扩大两新组织党务干部的来源。充分利用党校和干教基地等的作用,抓紧对两新组织现有党务干部的培训。四是做好在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研究制定两新组织发展党员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探索建立适合两新组织变动快、人员流动频繁等特点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新机制。五是逐步建立一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明确示范点的要求,逐步形成示范点群,不断总结推广示范点的经验,形成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良好氛围。六是总结经验,研究制定关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规范性意见。

企业组织工作总结篇10

刚才,*东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市昌泰纺织有限公司、*利源焦化有限公司等三个企业的党组织负责同志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介绍了他们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经验,我们还书面交流了鑫盛机床有限公司企业法人如何重视、支持企业党建工作的做法。这些企业党组织机构健全、活动健康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做法值得大家学习借鉴。春林部长传达了中组部文件,总书记的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指明了加强非公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方向,为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各级党组织要迅速传达、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为开好这次会议,前一段时间,市委组织部开展了企业党建集中调研活动,部务会成员分成7个组,深入到15家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部务会听取了调研情况的汇报,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及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进行了研究。下面,我就如何贯彻落实胡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讲两个问题。

一、关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也是我们党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部分困难企业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部分企业因改制、改组等原因,放松了企业党建工作。有的企业党务机构被裁减或合并,有的企业没有配备专职党务干部或一人身兼数职,有的企业党组织活动不经常、党员发挥作用无载体、活动经费难保障,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成为制约我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市共有国有企业120多家,拥有党员2.6万名,占全市党员总数的10.7%,如果忽视了国有企业这块阵地,就等于丢掉了我们党赖以发展壮大的基础。因此,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1、抓好机构建设,保证党建工作有领导、有人管。没有一套抓党建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构,没有热心投入企业党建工作的人员,就不可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健康开展。国有企业加强党建工作首先要做好三项基础性工作:一是建好工作机构。中央规定:“大型企业党委,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和有关规定设立组织、宣传、党委办公室等部门。中小企业党组织的工作机构可以分设,也可以设立一个综合机构,内部实行分工。要按照规定设立纪委,并充分发挥其教育、保护、惩处、监督的职能作用。”这是国有企业党组织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必须落实。在企业改组、改制中,不论资产怎样重组,产权关系怎样变化,内部决策和经营机制怎样调整,经济效益如何,企业党组织的设置和调整都要按照规定,按照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和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原则办,始终做到党组织机构设置及人员与法人治理结构及人员同步进行考虑。二是配强党务干部。按照要求,国有企业专职党务工作人员要按职工总数1%的比例配备,这是做好党建工作的基础。在党务工作人员的选配上,要按照“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真正把素质好、能力强、熟悉生产经营和党务工作的优秀干部配备到党务工作岗位上来。尤其要配备好党组织负责人,能够使党组织核心坚强、领导有力、发挥作用好。同时,要落实党务工作者的职级待遇,在工资、福利和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与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同等待遇。三是落实保障机制。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要重视和支持党建工作,为党建工作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教育设施、活动经费和时间保障。按照要求,企业党组织的活动经费,要按职工年度工资总额的1%左右从企业管理费中列支,各企业要确保落实到位。企业董事会还要支持党组织根据《中国共产程》及时进行换届、改选,以保证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2、抓好队伍建设,保证党员素质不断优化、发挥模范作用。目前,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整体水平不高、活动载体少,缺乏深入的、具有创新性的有效办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采取集中培训、选派培训、个人自学、交流研讨等方式,重点进行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业务技能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党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使党员在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当先锋。去年,我们在农村、部分社区和非公有制企业中安装了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实践证明,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容量大,内容新、又实用,前沿的东西多,已成为党员、职工、群众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的新平台。今年,全市农村要全部完成安装任务。我考虑,凡是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都要尽快安装起来,使广大企业党员职工早学习、早受益。要针对不同岗位特点,积极探索党员分类管理的办法,使在职党员和离退休党员、管理岗位党员和一线党员都能得到有效管理。要逐步把退休党员、失业党员的组织关系转入居住地党组织,确保真正管得住、作用发挥好。二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总体目标是,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国有企业绝大多数班组有党员。要积极开展“双培养”活动,把符合条件的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骨干。尤其要注重从中层以上干部、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生产一线优秀青年职工中发展党员,逐步改善党员的文化和年龄结构。三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坚持“”的基础上,健全学习培训、民主评议党员、创先争优、民主推荐以及发展党员公示等制度,探索建立激励约束、发展党员票决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要完善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干部评选机制,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四要创新活动载体。要结合企业特点和实际,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创先争优”、“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党员挂牌上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等主题实践活动,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3、抓好体制建设,保证党组织参与决策、发挥作用。科学的体制,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更好发挥作用、持久发挥作用的关键。一是要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党组织领导体制。即从组织结构上处理好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的关系。从目前的情况看,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要全面推行。即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依法分别进入经理班子和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和董事会、监事会中的党员,具备条件的,可按组织程序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企业董事长可依法兼任党组织书记,并配备专职抓党建工作的副书记,或党组织书记按法定程序担任副董事长。二是要健全适应法人治理结构的党组织工作机制。其中,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机制。在参与内容上,凡属企业经营方针、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重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方案,财务预决算、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中的重大问题,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选拔使用和奖惩,企业的重要改革方案和重要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都应当列入党组织参与决策的内容范围。在参与方式上,可以通过建立党政主要领导决策前沟通制度、党组织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征求党员代表和职工代表意见制度、向党组织通报决策执行情况制度等,保证党组织有效参与决策。三是要完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党组织选人用人机制。要把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市场配置人才有机结合起来,与尊重企业用人权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和各方面人才的考核评价体系,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准确的依据。要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拓宽选人用人渠道。要根据企业实际,建立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和差额考察制度,促进企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规范化。

4、抓好“四好”班子创建,保证能力素质过硬、政治核心坚强。20*年,中组部提出了在国有企业开展以“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为主要内容的“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在今后一个时期,这仍然是我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总抓手。在创建“四好”班子过程中,企业党组织要注重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这是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完善领导班子理论学习的考核、激励、约束机制。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健全决策制度和议事制度,保证企业领导班子高效协调运转。要坚持和完善企业领导人员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班子民主生活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通过学习培训和岗位锻炼,不断提高企业领导班子坚持科学发展的能力、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的能力、带领企业自主创新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使企业领导班子更好地履行肩负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二要谋划企业科学发展。创建“四好”班子,归根结底要落实到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改革创新,着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要在战略创新上下功夫,以战略的眼光和思维制定战略规划,确定发展的目标、模式、步骤、举措,实现高效发展,打造百年老店。要在管理创新上下功夫,结合企业实际,借鉴成功管理经验,有针对性地创新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运作流程等,形成有效制度,解决管理难题。要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之间的合作,探索建立产学研密切合作的创新网络;有条件的企业也可自建或由行业组织牵头共建研发机构,不断创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打造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提高企业竞争力。三要展示好的作风形象。当前,要以开展“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查摆并着力解决好领导班子和个人自身建设上存在的问题,解决好企业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保持稳定方面遇到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来锤炼作风、展示形象。要关注职工的思想、生活和成长,注重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尤其要解决好困难职工和下岗人员的生产生活问题。

以上是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些要求。希望大家按照中央的要求,排查一下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关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今年4月18日,省委组织部召开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上,我市和许昌市作了典型发言,这是对我市近几年来特别是去年10月份开展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集中建设活动”的充分肯定。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完成省委确定的工作目标,我们必须在五个方面狠下功夫。

1、要在进一步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去年10月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后,我市利用3个月的时间,开展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集中组建活动”,采取条件具备独立建、党员不足联合建、企业改制同步建、园区市场统一建、基础薄弱指导建等多种形式,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99个。但是,与省委的要求相比,我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还有不小的差距。按照各县(市、区)上报的数字,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总数454家,单独建立党组织的才390家,仅占规模以上企业数的86%,覆盖率不高。在没有组建党组织的64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中,多数企业没有党员或党员人数不足3名。同时,部分企业主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重生产经营,轻党建工作,不能正确处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有的企业缺乏党务干部或党务干部素质不高,不知道党建工作抓什么、如何抓,党组织活动开展不够正常;部分企业党组织存在依附思想,发挥作用不到位;一些企业不能按要求提取活动经费,党组织活动经费难保障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各级党组织一定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要求上,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2、要在狠抓党组织组建上下功夫。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工作,力争在党的*以前,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率达到100%。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是指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和从业人员在50至99人之间且年营业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因为这部分企业所占的经济比重大、职工人数较多、生产经营比较稳定,能够起到以大带中促小、推动全局的作用。一要进一步摸清底数。各县(市、区)要对辖区内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分布情况进一步调查核实,建立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基础信息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企业经营状况、职工人数、组织设置、党员数量、业主身份“五个清”,确保无遗漏、无死角。二要选派好党建工作指导员。对于未组建党组织的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县(市、区)都要尽快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到企业去,具体负责党组织组建工作,并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等措施,督促党建工作指导员认真履行职责、按时完成组建任务。三要创新组建方式。目前,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的主要困难是党员数量少。按照省委要求,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努力使未建党组织的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都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这是个硬任务,不讲条件。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对于长期在企业工作、组织关系尚未转到企业的党员职工,要动员其尽快把组织关系转到所在企业;二是通过宣传发动、个别访谈等形式,鼓励“隐形党员”、“口袋党员”亮明身份;三是加强与业主的沟通,通过人才交流会、劳动力招聘等,把党员优先招聘到企业就业;四是把发展党员工作向党的力量薄弱的企业倾斜,注重在业务骨干中培养党员;五是把党建工作指导员的组织关系转到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为单独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总之,要按照“怎么有利于组建,就怎样开展工作”的原则,不拘形式,先组建、后规范,在8月底前,使不具备组建条件的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达到组建条件,单独建立党组织。原已建立联合党支部的规模以上企业,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单独建立党组织。四要选配好党组织书记。要把思想政治素质好、懂经营、会管理、热心党的工作、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党员推荐到党组织书记的岗位上来。党组织书记一般要从企业管理层和优秀职工党员中产生,暂没有合适人选的,可由党建工作指导员担任党组织书记。

3、要在加强对业主的教育引导上下功夫。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关键是要取得企业主的支持和配合。一要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引导。《公司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在公司中,根据中国共产程的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公司应当为党组织的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这一规定,为在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要让企业主认识到这是法律的规定,也是的要求,争取他们的支持。各级党组织要以《公司法》为依据,以为准绳,大张旗鼓地在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同时,还要加强与企业主的沟通交流,使他们认识到党建工作是促进企业持久发展的强大政治优势,党员是企业的优秀人力资源,党建工作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根本上是一致的,使他们增强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支持做好企业党建工作。二要宣传表彰支持党建工作的企业主。要发现和培育一批“重党建、抓党建、促发展”的典型,对企业主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大力宣传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生动事例和成功经验,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良好氛围。三要加大对企业主谋发展的支持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主动了解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方面,切实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让业主感受到开展党建工作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更加积极地支持党建工作。四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在企业主中发展党员工作。吸纳那些政治上要求进步、思想上表现先进、经营上业绩突出的优秀企业主加入党组织,让他们身在其中、接受教育。积极推荐优秀党员业主参政议政,激发他们的政治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对于个体私营企业主来说,要认识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离不开党的好政策,所以更应该把企业党建工作抓好。

4、要在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上下功夫。组建党组织不是最终目的,按照规定,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才是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市各级党组织在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发挥作用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要认真总结、不断创新、推动工作。要继续开展争创“五好”党组织活动,实现企业发展与党建工作的双赢互进。要继续开展“两爱三新”(爱企业、爱岗位,新观念、新目标、新贡献)、“党员先锋岗”、“党员挂牌上岗”、“党员责任区”等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做到“三有三带”,即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党员带头学习技术、带头研究创新、带头建功立业,充分展示党员的先进性。要大力开展“三高一流”(党员觉悟高、技能高、业绩高,建设一流党员队伍)活动,结合岗位特点量化标准,细化考核,为党员发挥模范作用创造条件。要积极开展党员承诺制活动,量化党员发挥作用的责任目标,我市一些企业已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探索,大家可以学习借鉴,积累经验,大胆创新。关于党员队伍建设问题,前面我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员队伍建设任重道远,更需要下大力气抓紧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