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汇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48:10

内部审计汇报篇1

强化内审服务监督功能

努力为堤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内部审计是内审机构对所属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独立监督和评价。它具有“防范”胜于“纠正”,“监督”寓于“服务”,“整改”优于“查处”,的先进审计理念和查隐患、堵漏洞、测风险、提建议、促管理的重要功能,是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加强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帮助领导上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得力助手,更是促进廉政建设的有力保障。2002年我局重组内审机构以来,我们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积极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后续审计;狠抓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和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起“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上下协调,内控严密”的内审工作新机制,使审计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在财务管理、权力监督制约、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2年以来我们共完成了对局属单位的审计次,其中:财务收支审计次,经济效益审计次,经济合同审计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次,专项资金审计次,同时完成审计调查次,审计总金额达万元,查出违纪金额万元,查出挪用资金万元,纠正账务差错笔,金额达0.万元。对查出的问题,均下达了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限期做了纠正和处理,严肃了财经纪律,维护了财经秩序;对被审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94条,得到了被审单位的采纳。几年来,由于我们的内审工作开展的扎实有力,不仅得到了被审单位的好评,同时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肯定:2002年以来我们科先后有三人被评为全省纪检监察先进个人。省汉江局也连续几年被评为全省纪检先进单位。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向大家汇报如下:

一、领导支持队伍建设兵强马壮

汉江局党委历来就非常重视纪检监察和内审工作,一直在策划组建一支强有力的专业队伍,2002年,为了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和内审工作,局党委深入调查充分论证后果断决策,成立了集党内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职能于一体的监察审计科,并在全局构建了工程、财务、审计、民主理财小组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我们还精选了一大批思想作风好,责任意识强,既懂纪检监察工作又具备审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充实到内审队伍,同时从纪检监察和审计两个角度加强培训,使其既熟悉纪检监察业务,又是内部审计工作的行家,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局人、财、物的审计监督和服务。为我们做好纪检监察和内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局领导对内审工作的支持还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对我们上报的每份审计报告,党委书记、局长郭民华和党委成员都认真传阅,并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及时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支持和鼓励审计人员大胆开展工作;帮助解决人员和经费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在充实内审人员、改善办公手段、优化审计环境、协调周边关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积极开展各项审计工作

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改进审计方法,是内部审计工作适应和促进堤防事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在局纪委书记李良松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努力克服战线长、项目多、分布广的矛盾,不怕吃苦,敢于负责,扎实工作,努力在审计观念和审计方式上实现“三个转变”、“四个围绕”。“三个转变”:即由查错纠弊为主的财务审计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审计转变;由监督为主向监督服务并重转变;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四个围绕”:即围绕堤防事业发展的中心任务、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围绕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同时,采取三项强化内审服务监督功能的措施:在项目安排上,突出重点,把握热点;在人员组织上,上下结合,专兼结合;在工作方式上,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通过采取上述方法、措施,较好地完成了一系列的审计项目和任务,

(一)以财务收支审计为重点,加强对基层单位财务的监督、管理和整改

2006年我们组织专班对局属十八个单位的财务收支、专项资金使用、职工福利费发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重点内审。通过内审,我们要求各单位对审计出的七个具有共性的问题(即核算方式不够一致,原始凭证不够规范,审批手续不够健全,财务附件不够明细,民主理财不够到位,福利发放不够统一,现金管理不够严格)及时进行整改。一是局监察审计科牵头,会同党办、人劳、计财等相关科室组成督查组,到所属各单位逐件落实审计整改情况,做到了事事有落实,件件有结果,对审计结果进行公示、公告,自觉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二是针对审计查出的具体问题,在落实上下功夫。对审计查出的变更预算拨款单位,滞留预算资金,业务招待费超支,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大额支付现金,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通过整改将已批复预算支出及时拨付给用款单位,保证国家财政资金准确、及时、有效的使用;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支出,对不符合规定的支出坚决不予报销;加大货币资金管理力度,严格按照财经制度管理现金,降低财务风险;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对不符合会计制度规定的核算业务逐一进行更正;对固定资产进行彻底清查,做到账卡相符,账实相符。三是为了防范各单位违规设置“小金库”。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规学习和警示教育,增强领导干部维护财经纪律和廉洁自律的自觉性,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强化内部控制,从源头上杜绝“小金库”、账外账问题的发生;加大财务核算中心的监管力度的和覆盖面,要将各单位内设机构的预算外收支一律并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并纳入财务核算集中管理,不留监督的盲区和死角。四是结合整改和后续审计,促进和加强了财务管理系列规章制度建立。各单位对审计中暴露出的问题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充实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基本上做到靠制度管人,靠制度管钱,按制度办事。通过上述工作的梳理,为我们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开展审计工作铺平了道路。

(二)以离任审计为重点,促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2003年我们根据省厅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企事业单位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从此有规可依,这对促进领导干部勤政廉洁和全面履行职责起到重要作用。近五年来,我局监察审计科根据局党委的安排,先后对所属18个单位的“一把手”进行了离任经济责任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先后提出了审计意见和整改建议120余条,纠正了包括职务犯罪在内的违纪违规问题,规范了管理,教育了干部,内部审计部门自身的权威、作用、地位在工作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多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我们主要发挥了以下作用:一是对任期内的财务收支情况、经济效益实现情况、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经济责任制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内审摸清了被审计单位的家底,分清了责任,使交接双方交的清楚,接的明白;二是对领导干部任期和任期中的经济责任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将审计结果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存入本人档案,为干部管理部门考核和任用干部提供了重要依据;三是通过审计发现领导干部违纪违规问题和线索,及时报局有关部门给予教育和处理,通过对领导干部违纪违规问题的处理,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和廉洁自律意识,既及时挽救了犯错误的干部;同时也促进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四是发挥经济卫士作用,加强了对我局经营管理的监督,有效的防范了经营风险,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单位及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五是通过查隐患、堵漏洞,进一步的规范了各项规章制度,有力加强了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起到了为汉江堤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目前,我局的离任审计面已达到100%。做到“凡离必审,先审后离”。

(三)以关口前移为重点,强化审计质量的提高

市场经济条件下,堤防建设和管理工作,更需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和服务作用,它是促使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所属单位领导班子廉洁自律、依法行政和合法经营的有效途径,也是推进基层财务预算管理的有力措施。2003年我们试尝将审计关口前移,在对局机关费用开支由年终审计变为年初预算审计尝到甜头后,从而使我局领导决定对所属单位申请专项资金、重大项目投资、基本建设项目等,都要求内审机构安排事前审计,不审计不拨款,不予审批项目。2005年以来,全程内审监督和服务工作更加规范,一是基层内审机构负责人参与了单位资金管理工作,事前“监督”和“服务”的功能得到了的拓展;二是对所属单位提出的投资项目,从投资论证,到项目的招投标、效益情况,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服务,防止了国有资产损失;近几年,局机关在大额购物方面,如车辆和办公设备购置均实行了集体采购;局机关环境改造、局域网建设等数额较大的项目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在闲置资产处理方面,局下属的后勤中心、信息中心等闲置资产处置,全部组织公开对外竞价拍卖,拍卖价值高于评估价值2万余元;在林木销售方面,今年共对18600余立方米林木实行了公开竞价销售,多增加收入120余万元。此外,在事务公开方面,局机关招待费、小车维修费、领导干部电话费做到每月公示一次,上述举措得到了广大职工的广泛认可和欢迎。

三、下一步做好内审工作的几点设想

(一)争取领导的理解支持尤为重要

内审工作往往会涉及到一些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没有领导的支持,不说寸步难行,最起码是无法放开手脚。如果内审工作要实现全过程的监督和服务,就必须参与到堤防建设管理的一切经济活动中去,只有深入其中,不断强化事前事中的参与,事后审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发现问题后才能找准原因,才能更好地建言献策,因此营造宽松的审计工作环境,领导同志们的理解支持尤为重要。

(二)强化对内审工作和经验的宣传

要积极宣传内部审计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国家对内审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要求,宣传内审为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的积极贡献,宣传内审工作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总结宣传内审好的技术、方法,使之交流、推广,进一步扩大内审工作影响,尽力为内审工作的不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三)加强执行内审制度的力度

制度建设是保障。近几年来,我局的监察、审计工作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凡工作涉及到的领域,都做到了制度先行。在认真落实审计《规定》、《准则》和上级文件的基础上,结合我局实际先后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使审计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但执行制度的力度还须进一步加强。

(四)加强防范审计风险的意识

内部审计汇报篇2

作为内部控制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体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的成败与效果。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部非现场审计逐渐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文章拟对简政放权背景下外汇局做好内部非现场审计进行思考并提出构想,切实提高审计效率。

关键词:

简政放权;外汇管理;非现场审计

一、开展内部非现场审计的必要性

随着“五个转变”和简政放权的不断深入,便利涉外主体已取得良好成效,但由于部分业务的特殊性,仍然需要审核、留存重要性凭证和较多佐证资料。同时,外汇局还面临较为明显的法律风险以及快速变化外部环境,如业务办理流程是否规范,处理涉外主体咨询、举报程序是否合规;又如面临不断加快的改革步伐和频繁出台的政策等。上述多种因素使得强化外汇业务非现场审计、提高审计技术,丰富审计手段势在必行。

二、目前利用外汇业务系统开展非现场审计的实践探索

(一)经常项目业务非现场审计

1.货物贸易相关工作记录情况

通过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查询可了解审计对象货物贸易记录情况,如检查审计对象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对重点监测企业开展调查和系统处理,是否按规定开展非现场和现场核查,现场核查中发出通知书、对企业进行分类等各个环节是否符合时间等规定要求,是否有为没上名录企业办理收付汇以及为B类企业办理超登记表金额收付汇等银行违规提示和外汇局相应操作是否及时得当等。

2.个人结售汇业务开展情况

利用个人结售汇系统查询结果,了解审计对象辖区个人结售汇业务情况。关注异常数据波动,核对结售汇属性,是否存在超限额存取钞以及一对多、多对一等异常业务以及异常业务相应的处理情况等,据此初步判断审计对象对辖区个人结售汇业务的外汇管理情况。

(二)资本项目业务非现场审计

可通过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开展对审计对象的非现场审计。

1.数据质量控制情况

通过该系统“合规性与异常指标”菜单下的“异常指标”和“滞留数据管理”菜单下的“滞留数据的管理”功能,查询异常信息和滞留数据信息,了解审计对象对异常信息和系统滞留数据的处理是否及时准确,对数据质量控制和对银行的督促管理是否到位。

2.特殊核准业务开展情况

可利用系统中“核准件管理”模块的“核准件查询”功能,了解审计对象在账户核准以及原币划转、a股减持资金汇出等特殊核准业务的开展情况,并对其中相关业务进行抽样调查。

3.超越权限办理业务情况

可对审计对象是否超越权限审批资本项下业务进行检查,通过系统查询审计对象是否办理特殊目的公司、中资企业短期外债等业务,与审计对象向上级申请办理业务情况进行比对,据此检验审计对象是否存在超权限办理业务情况。

(三)国际收支和结售汇统计业务非现场审计

1.国际收支统计

通过分析国际收支涉外收付款统计系统数据,可以实现对审计对象在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方面的非现场审计,如检验被审计单位的非现场核查开展情况:是否按旬开展,是否及时发现申报主体有逾期申报、错误申报等情况。一是数据及时性审计,二是数据准确性审计,三是数据完整性审计。

2.银行结售汇统计

对银行结售汇统计的非现场审计,主要是利用外汇账户数据、个人结售汇数据及银行结售汇统计数据的比对,以发现异常线索、跟踪异常情况。对公结售汇统计方面,可利用“新版银行结售汇统计系统-查询分析“功能与”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与分析系统-灵活分析与查询功能实现。对私结售汇统计方面,可利用“个人外汇业务非现场监管系统”功能实现。

(四)银行结售汇业务市场准入业务非现场审计

对银行结售汇业务市场准入情况的审计工作,应着重于审计业务办理的合规性及数据采集的完整性两方面。

1.业务合规性审计方面

从金融机构外汇市场准入核查系统中查询了解审计期间该审计对象是否办理了结售汇业务市场准入、变更或退出。对新设准入业务,应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关于外汇交易主体相关业务市场准入合规性审查中有关问题的通知》(汇综发[2006]14号)的规定,核实对于需要上级局进行市场准入合规性审查的业务,审计对象是否按照规定向上级局申请进行市场准入合规性审查,从而掌握是否存在市场准入合规性审查环节违规操作的情况,并可在现场审计时进一步了解核实该笔市场准入业务是否存在备案资料不全等情况。

2.数据采集完整性方面

对审计期间审计对象录入“银行外汇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业务准入信息进行查询,重点关注录入要素不全的情况,并可适时列入下一步现场审计的重点;同时,比对“银行外汇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与审计对象报送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报表》中准入、变更或退出信息,重点关注两者存在信息不符的情况并列入现场审计的重点。

(五)外汇案件查处业务非现场审计

外汇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基础查询,可查询出辖区某检查期间所有案件的具体信息,包括立案信息、违规与处罚信息等,审计人员可在非现场对各项案件信息进行初步分析:一是查看案件录入状态;二是查看案件来源;三是查看违规与处罚信息的相关表格;四是查看案件的罚没款信息。通过上述方法,基本可以从及时性和准确性等方面实现对外汇检查案件查处成效的非现场审计。

(六)银行管理考核情况

通过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考核系统进行相关信息查询,了解审计对象是否及时、准确、完整地录入银行考核相关信息。如查询审计对象在该系统中选择的考核内容、指标名称、违规问题、扣分标准是否准确,录入扣分原因是否完整,对银行评价是否客观等,据此初步掌握审计对象对辖区银行的管理监督执行情况。

三、简政放权背景下做好外汇管理业务非现场审计的构想

当前,外汇管理简政放权将会持续深入推进,外汇管理业务也随之从前台审批、核准更多的调整为事中事后监测分析和管理。在此背景下,非现场审计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更加准确、高效的实现审计目标。

(一)建立健全非现场审计质量控制体系

一是完善的审计工作分级负责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明确责任、分担风险,前期准备结对即明确参审人员的各项职责,审计组长、主审、一般审计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二是严格的审计复核制度,建立并健全主审、审计组长、作业复核三级复核制度。三是健全的内审日记制度,提高内审人员对审计日记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将其作为提高内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举措,不折不扣地遵照执行;四是提升审计风险意识,基层外汇局内审风险存在于所有审计项目和整个审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任一环节的失误,都将导致审计结论出现偏差,形成审计风险,必须高度重视。

(二)规范和创新现有审计方法

一是审计操作程序规范化。目前外汇管理局的内审操作程序是现场审计的操作程序,不能够适应非现场审计的需要。在开展非现场审计之前,不仅要制定规范化的非现场审计操作程序,还要针对所审计的事项制定详细的、系统的审计方案,其内容应包括所审计的事项、需要被审计单位送达哪些审计资料、采取何种审计方法、采取何种信息采集以及分析的方法等内容,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是审计手段新媒体化。更新审计手段,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各项便利条件,尽快开发非现场审计软件,建立和完善审计机构内部网络,积极开展网络审计。一是审计软件,可实现非现场审计系统与业务管理系统的连接,在不具备修改数据权限的前提下,实现直接从业务管理系统抓取数据及信息,并导入到审计软件中进行整理、分析和判断,转化生成内审人员需要的结果。二是网络审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展网络审计,通过人机结合,基于网络中各类业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非现场审计。

(三)开发内审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

随着外汇业务的快速电子化,几乎所有重要业务都已实现计算机网络处理。内部审计可将外汇业务系统有关法律文献、规章制度、操作手册、薄弱环节及风险提示等进行收集分类,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建立内部审计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为非现场审计提供科学、全面、标准的信息平台。

(四)建立内审纪检联合监督机制

目前基层外汇局具有监督职能的部门除内审部门外还有纪检监督部门,两部门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对外汇局各项工作进行监督。纪检监察室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对内审人员开展非现场审计具有良好的帮助作用,从某种程度上也可将其视为是对非现场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验证的过程;而对内审人员查证的问题,还须依靠纪检监督部门进行处理。因此,联合监督机制的建立,将能真正促进非现场审计监督职责和作用的发挥。

(五)推动审计队伍年轻化、信息化

内部审计汇报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部门决算;决算汇审

中图分类号:F8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2-0066-03

根据全国人大提出的要求,财政部自2000年开始自上而下进行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十多年来,初步实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构建了较完善的财政预算及预算执行管理系统。随着财政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推进,某省财政厅继推行部门预算系统之后,2010年开始在全省财政预算单位推行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为财政资金实现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部门决算是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反映,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编制部门预算、进行财政绩效评价、分析财政资金管理情况的基本依据。主管部门做好部门决算汇审,对提高部门决算信息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部门决算汇审中存在的不足

(一)难以适应财政资金拨款方式改革的要求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教育厅及所属二级预算单位的财政资金拨款,通过财政管理系统,由省财政厅根据预算直接下达指标和额度,各单位按规定使用和支付财政资金。负责各二级预算单位部门决算汇审的主管部门是教育厅,不再是财政资金的二级源头,不承担财政资金的转拨,并不掌握和监督所有二级预算单位的适时财政资金及拥有完整的资金信息。部门决算汇总审核的重点之一,包括单位财政资金的预算和收支余的核对及其分析。在部门决算汇审中,教育厅虽然不掌握相关财务信息,但必须承担部门决算汇审任务;掌握相关财务信息的二级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分别承担部门决算汇审基础信息的编制单位和省级最终汇审。在二级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间核对财政资金信息,由于存在二级预算单位数众多、预算资金管理精细化、财务信息不对称、部门决算汇审时间紧任务重等客

观实际,需要安排有经验的专人负责核对大量繁杂的数据和信息,仍然存在反复调整账务和反复核对,带来数据和信息核对不够准确、影响汇总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难以全面分析部门决算汇总信息,汇审质量与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二)难以适应财政管理改革的要求

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下,资金管理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预算和资金管理精细化,资金流变得分散零乱。财政部门决算根据财政精细化管理框架来构建,所有资金有关专项的反映,都要按不同的文号以收支余分别进行连续核算和反映,包括每一笔财政资金的功能科目、经济分类科目,非税收入对应于所有收费项目及编码的上缴、拨款和结余及其明细。适应国家提倡机关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部门决算中还要反映单位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财政资金开支的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等相关信息。教育厅所属事业单位,将实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关国有资产管理及固定资产折旧的信息反映、高校成本和费用信息反映等,部门决算汇审需要汇总、核对和审核的数据与信息量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部门决算汇审效率的必要性

(一)财政信息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

综合以上情况,目前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已基本成形,新体制下的部门预算系统和财政财务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已全面投入使用,系统为促进精细化管理、实现财务信息的规范性与及时性提供了保障,教育厅决算汇审小组在汇审过程中使用数据库技术对大量信息进行批量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将零星工作进行系统改进,充分使用省财政厅财政财务一体化信息成果,使之成为决算汇审工作的起点,按精细化管理及新的事业单位财务准则体系的要求,进行规范的预算指标管理、预算执行管理、核算管理,结合改进工作流程,将工作中常用的数据库分析方法进行总结、整理,编制程序并应用到实践中,最终解决每年决算汇审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难题。

(二)信息技术利用能满足管理要求

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财政国库管理研究和财政资金管理研究;缺少有关信息技术利用及开发应用软件等方面研究,难以核对财政资金预算、资金拨付预算、资金使用预算、预算资金使用的反馈信息等。通过梳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使业务流程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整合财政资金管理各类信息,提高部门决算汇审效率,同时促进财政资金绩效分析,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三)决算汇审利用信息技术成果需整合提升

为提高决算汇审质量,提高汇审工作效率,教育厅从2008年开始进行了相关数据的收集,进行了信息分析和技术整合探索,深入分析部门决算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需要改进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同时使用数据库工具处理繁杂而庞大的零星财务数据,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不断改进奠定了基础。按照这种思路和方法,2009―2011年三年间,实现了审核信息从以前的6~7名核对人员减少到2人,核对时间从7~10天缩减到2~3天。连续3年与省财政厅数据一次对接成功。2012年部门决算汇审过程中,充分利用省财政厅财政财务一体化系统的现成数据,结合汇审小组积累的经验,通过数据库分析,提前2周向财政厅提供的数据提出质疑,最终省财政厅认定教育厅的数据是正确的。因此,在以往汇审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总结和思考提升,研究开发比较完善可靠的数据核实分析软件,有助于提高部门决算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实现财政资金预算下达、预算核拨、资金使用、部门决算反映与汇总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促进部门决算及时完成、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分析等。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部门决算汇审的思路

部门决算汇审数据来源,包括部门预算文件,财政一体化系统、财政账务系统、教育厅财政一体化系统数据,教育厅账务系统中转拨款数据,单位财政一体化系统数据,单位账务系统数据,上报汇审报表数据等。这些数据核对一致,是保证部门决算汇审数据准确的重要基础。数据整理与核对,包括部门决算汇审前、汇审中、汇审表形成后、汇审表定稿后等流程,实现所有数据核对相符、相关信息准确、与预算批复一致。

(一)部门决算汇审前数据核实

预算与系统数据内部核对。部门预算文件与财政一体化系统、财政账务系统数据核对,形成财政厅的拨款和拨款支出数据。部门预算文件、教育厅财政一体化系统数据、教育厅账务系统中转拨款数据核对,形成教育厅的转拨款数据。部门预算文件、单位财政一体化系统数据、单位账务系统数据核对,形成单位收到拨款和拨款支出数据。核对不符的数据,各数据来源方核对核实处理。

预算与系统数据下发核对。财政厅的拨款和拨款支出数据与教育厅的转拨款数据、与单位收到拨款和拨款支出数据初次核对,形成初次核对数据。下发至各单位,由各单位核对核实,并将核对核实结果反馈教育厅。教育厅根据反馈结果,对于核对不相符数据分析原因,反馈给数据来源方核实处理,最终形成决算汇审前部门决算报表编制工作底稿。

(二)部门决算汇审中的信息核对

编制上报部门决算报表。各单位根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预算文件、工作底稿等会计资料,编制本单位部门决算报表,形成部门决算上报数据。教育厅接收各单位上报部门决算报表数据后,形成教育厅部门决算汇总表。

报表与工作底稿核对。教育厅部门决算汇总表、各单位部门决算汇总表与工作底稿信息核对,根据核对结果形成反馈意见,对于核对不一致信息分类梳理,反馈给信息来源方核实处理,最终形成决算汇审中部门决算报表审核工作底稿。

(三)部门决算汇总表形成后的信息分析

部门决算汇总表与财政核对。教育厅部门决算汇总表、各单位部门决算汇总表与财政厅有关信息核对,根据核对结果及信息来源,如存在差异或调整、核实信息,再进行信息反馈、核实处理、上报汇总;所有信息核对核实准确无误,形成上报财政厅的部门决算汇总表和决算报告。

部门决算汇审后工作总结及分析。教育厅部门决算汇审后,通过分析工作底稿、差异形成原因、调整事项整理、核实信息情况,对汇总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从汇审总体思路、工作组织、流程设计、实施步骤、工作方法、软件优势和不足等方面,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优化完善。

四、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部门决算汇审的解决方案

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部门决算汇审,要解决包括信息来源多、信息量庞大、审核任务重、工作时间有限、工作重复简单、差异情况复杂、审核要求高、汇审质量必须保证等技术问题;实现汇审工作流程化、多用户同时参与、协作中互相牵制、提高汇审效率、保证汇审质量、实现信息共享等目标。

(一)系统开发思路

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应实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财政管理的信息融合,信息技术与决算报表软件的兼容,信息技术与单位账务的衔接,符合决算报表有关反映部门预算执行、预算核算决算一致、财政资金收支、非税收入征缴、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收支、“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等信息要求;符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要求;符合决算报表改革及变化要求。切合教育厅部门决算汇审单位实际业务和特点,建立在服务于高校教育经费反映的前提下,覆盖包括财政资金绩效分析、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债务规模变化及管理、三公经费管理及控制等资金支出重点关注信息。

(二)系统模块与功能

利用信息技术实施部门决算汇审,主要运用Delphi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和网络技术,开发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要涵盖并运用移动设备、Delphi语言、软件开发工具、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实现处理大数据的多维分析、业务处理和存储,提供实时信息以实现准确审核与决策,使部门决算汇审在内部牵制中达到流程化及规范化,实现部门决算汇审报表变化可调整,满足信息源各方需求。

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解决方案,以财政厅、教育厅、单位部门决算报表反映的资金为对象,以财政厅、教育厅、单位的财政一体系统和账务系统为资源框架,立足于各方资源的优化整合。系统拟包括任务、录入、报表、审核、汇总、分析、打印、传送等模块。任务模块实现信息管理和分析管理功能;录入模块实现自定义录入、数据录入、数据运算、数据插入、数据删除、数据复制、数据提取功能,数据提取功能包括财政数据提取、教育厅数据提取、单位数据提取和部门决算系统数据提取;报表模块实现基础数据报表、工作底稿、单位报表、汇总报表功能;审核模块包括审核数据、审核数据有效性、审核数据一致性、核对户数、审核结果查询;汇总模块包括完全汇总、分类数据汇总、单位数据汇总、选择汇总等功能。分析模块包括预算分析、预算执行分析、决算分析、差异分析、绩效分析等功能。打印模块包括数据选择打印、报表选择打印、工作底稿打印、审核结果打印等模块,传送包括数据传入、数据传出、导出excel、批量传入、批量传出等功能。部门决算汇审辅助系统模块及功能如图1所示。

(三)部门决算汇审的突出变化

2013年部门决算汇审的突出变化,包括信息数据传输无纸化,部门决算会审定稿必须要求书面材料,其余所有信息数据传输,通过网络或电子数据上报,在辅助系统形成工作底稿,实现部门决算汇审网络化和无纸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汇审成本;报表编制与财政财务改革政策衔接,既强调报表数据反映真实、支出去向准确、报表分析结合管理、预算执行反映清晰,也加强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财务制度、三公经费管理、公务卡制度等财政财务改革政策的衔接。注重更加科学规范的汇审工作流程,建立起部门决算与部门预算、财政管理与会计核算、财政改革与管理要求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重视部门决算汇审信息安全,在辅助系统及信息数据传输处理中,对于信息和数据,重视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和环境安全,保障部门决算数据的安全保密。

随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财务制度、三公经费管理、公务卡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改革不断推进,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不断增强,部门决算随之呈现新的变化和要求,某省教育厅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部门决算汇审效率和汇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将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到预算管理、跟踪预算执行进度、动态监控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将部门决算汇审工作前移,实施从预算到决算的全过程管理。

【参考文献】

内部审计汇报篇4

【关键词】分析程序;绩效;环境因素

分析程序的引进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时间和成本。审计人员在执行分析程序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寻找造成异常波动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因此,分析程序执行绩效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率地找到造成非正常波动的主要原因,即不但要求在找寻非正常波动的原因时花费尽可能少的时间和成本,而且要求尽可能完整地查找出所有造成异常波动的原因,尤其是主要原因。如果遗漏了一些重要的原因,势必导致对某些重要审计领域的遗漏,从而加大审计风险。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审计师执行分析程序绩效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如被审计单位所提供信息的质量与类型、外部社会环境、被审计单位的内部环境、审计师的时间压力和成本约束等。

一、信息因素

(一)财务与非财务信息

在分析程序生成假设和确定审计范围这两个阶段,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审计技术发展阶段的初期,审计师更关注财务信息。主要原因在于财务信息是导致法律纠纷和诉讼的主要诱因。Carcello及palmarose调查了由于客户破产而导致被诉讼的世界六大会计公司,得出结论认为:财务会计信息和有关公告是导致审计师面临诉讼的最主要原因。Lys和watts(1994)进一步提供证据表明,针对审计师的诉讼通常是由虚假的财务信息呈报,如错误的净资产、收入、负债引起的。类似地,Harwood(1997)也发现,与财务有关的信息被原告引用的频率最高。

然而,现代审计已处于风险导向型审计,不重视非财务信息,将大大损害分析程序以致于整个审计工作的实施效果:首先,没有全面考虑各种类型的信息,将损害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预期账户余额进行预测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寻找非期望波动是极其重要的。其次,审计师找到非期望波动后,下一步重要的工作是提出足够数量的合理假设,造成异常波动的真正原因应该包括在其中。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审计师更倚重于财务信息,没有充分考虑非财务信息,那么将生成不完全的假设束,从而不利于分析程序绩效的提高。最后,将审计师教育和训练的重点集中在财务信息上,会导致其无法形成将非财务信息与财务信息进行有效整合的能力,会大大地影响审计师形成较精确的预期账户余额的能力。

尽管重视非财务信息对于减少审计风险具有重大意义,但一直以来,有关非财务信息对审计师职业判断影响的理论研究很少。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有了不少针对非财务信息对分析程序影响的研究:Graham进行了一项以拥有重要的非财务信息(如与客户关系的长短、产业背景)的测试者为对象的实验研究,以检验非财务信息对分析程序的意义;asare和Davidson(1995)也认为需要研究宏观经济状况、客户所在行业的特点等非财务信息对分析程序的影响。所有研究都表明,如果审计师能同时考虑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在实施分析程序中将更能有效地发现错报。

(二)汇总信息与非汇总信息

信息还可以按信息的加工程度分为汇总性信息和非汇总性信息。这两种信息对分析程序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aiCpa第56号审计准则――分析程序指出,以更具体详细的数据为依据做出的关于账户余额的预期比使用汇总性信息更可能检查出报表错误,即认为使用月度数据比使用年度数据效果更好,使用分公司及生产线的数据比使用总公司的数据效果要好。关于汇总性信息与非汇总性信息对分析程序效果的影响,国外理论界也进行了很多的经验研究。这些研究分别检验了在以各种水平的时间性非汇总性数据(例如分别以月度、季度、年度财务数据作为分析信息时)作为分析程序的信息来源时,分析程序的绩效(wild,1987;Dzeng,1994)。研究表明,在对账户余额进行预计时,运用月度模型比运用季度和年度财务模型得出的结果更为准确。

此外,有关研究还表明,同时使用各地和业务分部的销售额和收益额比仅仅使用总公司的相关信息可以导致更准确的余额预计(Roberts,1989;ahadiat,1993)。这一类研究主要调查公司业务及地理分部数据在执行分析程序中的有用性。结果表明,当分部资料可以获取时,同时使用有关分部信息可以更为准确地预计总公司收益,其具体运用是分别预计各个分部的销售收入和收益金额,然后再汇总成整个公司的账户余额。所有这些研究,总体上支持了SaS52号关于分析程序执行中应当充分重视非汇总性信息的建议。

为什么非汇总性信息要优于汇总性信息?学者提供了很多解释:不同的服务及其成本在汇总性信息中被平均分摊了。因此使得汇总性模型比非汇总性模型更缺少准确性。这表明,随着输入信息异质性的增加,基于非汇总性信息的预测结果较汇总性信息预测结果准确性大有提高。Rogerson(1983)认为,考虑到信息异质性的影响以及非汇总性模型的相互独立性,非汇总性模型可以让研究者更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即从理论上讲,运用非汇总性模型可以导致更高的解释力和预测力。同样,分析程序使用的微观(非汇总性)模型被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比宏观(汇总性)的模型更好,因为微观模型是在一个更具体、更详细的规模上运作,这就允许对模型所要描述的各种过程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和预测。当然,汇总信息对于评估整体审计风险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汇总性信息和非汇总性信息对分析程序绩效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激励机制及时间压力

在分析程序的有关研究中,动机作为一个影响绩效的重要变量,往往同其他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对审计师的业绩施加影响。针对人们不同的动机,需要不同的激励,有物资激励,也有精神激励。激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被审计单位;二是来自会计公司和社会。来自被审计单位的激励,往往会导致分析程序绩效的低下。相反,来自会计公司和社会的激励则有助于审计师从效果性和效率性方面切实提高分析程序的绩效。

时间压力也是影响分析程序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时间压力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具有刚性的时间压力作为观察变量。所谓具有刚性的时间压力,是指在规定的时间限制内要出具审计报告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审计工作只有进行到临近审计报告签发日期时,时间压力才会对审计师的业绩产生显著影响;第二类时间压力,是考虑机会成本的时间压力。这种时间压力在审计工作的每个阶段都会对审计师的行为及决策特征产生重大影响,包括审计计划阶段、审计外勤工作阶段。因此审计师必须在各种相互冲突的审计任务的时间安排上求得平衡。同时也必须在同一审计任务的不同作业的时间安排上求得平衡,而且许多时候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审计任务,往往要牺牲个人的闲暇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拖延都会导致业务机会、个人闲暇以及营业收入的损失。

在分析程序中,其时间压力体现在分析程序的每一个阶段。例如在审计计划阶段必须依靠分析程序以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如果审计师面临较多的审计任务,则在寻找造成异常波动原因时,下意识地会减少原始假设束和精简假设束所包含的假设数量,并减少审计范围及审计工作量。显然,在这种时间压力下,分析程序的执行效果会大大降低。同样,当审计师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审计任务而牺牲个人闲暇时,势必造成审计师处于焦躁状态中,这必然也会影响审计师执行分析程序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总的来说,时间压力对分析程序负面影响较大。

三、其他环境因素分析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许多其他环境因素在不同程度上会对分析程序绩效产生影响,这些因素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事务所内部环境因素和事务所外部环境因素。

(一)内部环境因素

组织内的层次结构是指组织内部的复核层次,在多数事务所都建立了复核制度,不同的复核制度对分析程序绩效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从复核的形式来看,由集体做出的复核,明显更有利于纠正确定异常波动原因时原始假设束和精简假设束的遗漏;从复核的层次来说,增加复核层次同样有利于恰当地确定假设的数量,从而更准确地确定审计重点。

除组织内的复核层次外,责任关系也是一个影响因素。责任关系包括事务所内部的责任关系,也包括审计师对社会大众的责任关系。对审计师来说,责任关系包括明确主审审计师对一项特定审计业务的责任关系,一旦该业务爆发诉讼,则由该审计师承担主要责任;同时也要对执行业务所要消耗的人、财、物进行定额控制,这样将有利于审计师自觉提高执行分析程序的效果和效率。

(二)外部环境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因素是指与生成会计报表相关的被审计单位的环境要素,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管理人员的诚实状况、经营哲学、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状况等。在执行分析程序时,信息的输入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一环,而信息大多数来自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如果被审计单位没有良好的控制环境,则审计师得到虚假信息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进而会从根本上影响分析程序的执行绩效。

社会环境包括审计和会计准则的完善程度、审计师的法律责任、报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需求、审计市场竞争状况等。不同的环境因素,对分析程序绩效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例如,审计会计准则愈完善则要求审计师更严谨地进行工作,否则便要承担更多的法律责任。审计师执行分析程序时也会更谨慎,从而有利于从提高效果性的角度,提高分析程序绩效;而如果会计公司面临一个激烈竞争的审计市场环境,为节约审计资源,审计师在执行分析程序时其效率性可以大大提高,但效果性却很可能会降低。因此,社会环境因素对分析程序的影响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综合权衡,不可一概而论。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继勋.审计判断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

[2]D.Jordanlowe.2000theUseofForesightDecisionaidsinauditorsJudgement.BehavioralResearchinaccounting.

内部审计汇报篇5

关于审计程序

由于对《外汇收支情况表》的审计一般是在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同时进行的,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审计策略,即将外汇收支情况表的审计看成是一个审计事项的审计,在对相关会计科目进行实质性测试确认的基础上,检查汇总相关科目外汇交易的发生额,然后进行交叉核对来确认。具体的审计程序包括:

1.获取企业编制的《外汇收支情况表》和编制底稿,核对报表项目间勾稽关系是否正确。

2.获取企业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合同章程、组织机构代码证、外汇登记证、验资报告等资料的复印件,并与原件进行核对。

3.复核《外汇收支情况表》中与会计科目直接对应的各项目期末数是否正确。与会计科目直接对应的项目包括报表“资产方”的第一项至第六项、“负债及经常项目差额方”的第十一项至第十九项,对应会计科目一般是资产负债表项目的一级科目或明细科目,略有变化的“应收外汇账款”项目与审定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相关外币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对应:“应付外汇账款”项目与审定的“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外币贷方明细科目对应:“境外投资”项目和“境内外汇投资”项目与审定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短期投资”的明细对应,但是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的,要按成本金额填列该项目:“实收境外资本”项目和“实收境内外汇资本”项目与审定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科目对应,重点关注投资时的资本溢价和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的情况。

4.关于其他特殊项目,对上述科目的借贷方发生额的对应科目进行分析,分别业务内容将发生数交叉索引到下列项目中,确定这些项目金额是否正确。

(1)审核“结购汇差额”项目。根据编制的“外币货币资金”项目明细表中本年累计购汇金额和累计结汇金额计算,注意应补充未通过企业外币账户的结购汇情况。

(2)审核“经常项目差额”项目。经常项目差额=(“企业外币计价结算的货物、服务、无形资产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单方面经常转移”)-(“企业外币计价结算的货物、服务、无形资产采购”+“外国投资者和境内外汇投资者投资收益”+“外籍人员工资总额”)。“经常项目差额”项目为负债类科目,贷方(收入)为正,填列时要注意正负号。

(3)审核“非外汇形式资产”项目。“非外汇形式资产”项目主要包括投资业务、与实收资本有关的筹资、以人民币支付外籍人员工资、不涉及本企业转移债权股权等非外币核算业务。具体包括“人民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资本对价转移”、“单方面资本转移”、“其他”五个明细项目,这些明细项目应根据对与会计科目直接对应的各项目交易的审核分析,交叉索引过来汇总的发生额,折算为美元,并计算汇率折算差额。特别要注意“资本对价转移”、“单方面资本转移”核算内容的区别,“非外汇形式资产-资本对价转移”项目核算外方股东收购中方股东股权以及外方收购中方债权人债权、中方股东收购外方股东股权以及中方收购外方债权人债权,公司股权或债权的所有人发生变更,但不涉及核算科目的变化:“非外汇形式资产-单方面资本转移”项目核算外商投资企业对外汇金融债权或股权的单方面豁免或单方面放弃、境外金融债权人对外商投资企业债权单方面豁免以及境外股权人对外商投资企业股权的单方面放弃,公司核算的股权或债权内容发生变化。

(4)“汇率折算差额”项目。汇率折算差额审核是根据直接分析的科目以及“非外汇形式资产”各项目汇率折算差额交叉索引进行汇总:“汇率折算差额”项目为资产类科目,各项目折算后要注意汇率折算差额的正负号。

5.检查《外汇收支情况表》附注是否正确。

(1)获取企业对外担保资料,审核是否符合外汇法规规定,披露是否恰当。

(2)审核外方所有的未分配利润年末余额计算是否正确。利用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后的结果计算,特别注意合资、合作企业当存在投资一方在约定时间出资不到位或未按约定时间出资的,不能直接按约定分配比例计算,需要取得公司董事会有关决议。

(3)复核其他资产所占比例的计算。其他资产项目是一个调节平衡项目,理论上应为零,实际审计中应根据重要性标准的选择合理控制。

6.检查有无违反外汇法规的情况。这应在科目凭证抽查、科目分析时进行,主要关注:①外币存款账户的开立是否经过批准;②外币存款账户是否超限额;③资本项下业务是否经过外汇局批准;④有无超范围使用外汇账户的情况;⑤有无未经外汇局批准单笔提取现钞1万美元以上的情况;⑥有无未经外汇局核准,会计师事务所为外商用人民币投资进行验资的情况。

7.验明《外汇收支情况表》内容已恰当披露。在确认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后,要对报表整体披露进行合理性分析。

关于审计工作底稿

1.外汇收支情况审计程序表。它是整体反映审计程序执行情况的底稿。

2.外汇收支情况表试算平衡表。主要包括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项目。它是确认企业编制的报表金额是否正确的汇总底稿,并核对各项目间发生额的勾稽关系是否正确。

3.各项目具体底稿,主要包括明细表以及其他审核分析底稿。明细表的项目包括客户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备注,金额包括货币单位和数额,备注填写有关业务内容及分类。明细表要将会计明细科目按照《外汇收支情况表》中项目明细重新分类,例如“应收外汇账款”项目就要分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其他应收款,并在明细表中标注与试算平衡表及其他明细表的交叉索引。

由于报表中大部分交易都通过“外币货币资金”项目,所以该项目包括的明细账户明细表最为重要。明细表中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分别具体交易内容编制,借方发生额涉及的交易包括收到的投资款、货物服务及其他贸易收入、购汇、外汇股利及利息收入、借入款项、账户间转账存入;贷方发生额涉及的交易包括采购付款、结汇、偿还借款、支付利息、支付外籍员工工资、账户间转账转出。各明细账户分别编制后再进行汇总,并将账户间转账互相抵销,形成“外币货币资金”项目的明细表;对于未通过外币银行存款账户核算的外汇收入直接结汇、直接购汇支付应通过“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的审计,分别增加“外汇收款、结汇”或“购汇、购买商品支付”的发生额。

审计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熟悉《外汇收支情况表》的编制方法以及各项目间的勾稽关系。《外汇收支情况表》的审计是一项新的内容,会计师事务所应该进行专门的培训,使执业人员掌握《外汇收支情况表》中的项目含义及编制方法、包括哪些非外币交易、各项目间的勾稽关系以及容易发生的错误。

2.当注册会计师代编《外汇收支情况表》时,应明确划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2003年是编制《外汇收支情况表》的第一年,我们在执业过程中常常遇到企业会计人员不能正确编制该表,要求我们代为编制,我们这时需要与客户另外签定一份代编报表的业务约定书,以明确责任。同时,我们要求代编报表的底稿应单独装订存放,代编报表的执业人员与审计该报表的人员不能是同一人。在审计完成后,我们获取的管理当局声明书中也要明确其编制的会计责任,并在审计后的报表上签字盖章。

内部审计汇报篇6

关键词:外汇管理;经常项目;真实性审查;贸易便利化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6)06-0012-05

一、经常项目真实性审核的内容和特征

(一)经常项目真实性审核的主要内容

真实性审核作为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所有经常项目收入(结汇)、支出(售汇)和划转(境内)、贸易项下收、付汇核销、外汇账户开立及收支等管理内容,不仅涉及居民和非居民,对公单位和个人,而且涉及特殊经济区域(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承担了维持经常项目交易的正常秩序,监测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特点和趋势,打击利用经常项目可兑换渠道进行的违法行为,保证资本项目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任务。

1.对贸易项下外汇收支实行进出口收付汇核销管理,以货物流和资金流的一致性作为真实性审核的原则。通过审核出口货物报关单和有效凭证,验证其交易背景的真实一致性,并为税务部门的出口退税提供依据;通过进口货物报关单和有效凭证审核进口到货情况,验证其交易背景的真实一致性。

2.对非贸易项下的对公单位服务贸易外汇收入没有限制,仅要求及时调回境内;服务贸易外汇支出实行分类管理,除法规不明确的且超过一定金额的项目由外汇局进行真实性审核外,提供与所属项目相对应的有关单据就可以直接到银行办理售付汇手续。

3.对个人外汇收支主要实行限额管理。个人外汇收入的提取或结汇,按照居民审核外汇来源、非居民审核外汇用途的原则实行限额管理,限额以内由银行直接办理,限额以上由外汇局进行真实性审核后到银行办理;个人因私用汇不施加限制,只要能够提供与支付手段相对应的有效单证,证实其交易的真实一致性,就可以按照不同的权限管理要求,办理购汇支付或从其外汇账户中对外支付。

4.对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境内关外”特殊经济区域实行区别政策,贸易项下对区内企业的外汇收支实行不核销政策,货物进出“二线”而引起的外汇收支由区外企业向外汇局办理进出口收付汇核销手续,体现了对保税区与境内非保税区之间的“二线”区域严格管制,对保税区与境外之间的“一线”区域相对放开的原则。

(二)经常项目真实性审核的主要特点

1.实行货物流与资金流一一对应、交易主体与收、付汇主体一一对应的管理模式。利用出口收汇、进口付汇核销管理制度对境内外进出易项下的货物流和资金流的流向、数额等进行一一对应和匹配,达到监督及时足额收汇、到货的管理目的。这一管理模式近年来正在逐步向批量、总量对应管理模式过渡。

2、采取依托海关、税务等上游管理部门核实交易真实性的管理原则。贸易项下的进出易行为以海关的进、出口货物报关单作为交易背景真实性审核的最主要依据,而在服务贸易项下则主要以税务部门完税凭证作为真实性审核的关键性依据。

3.以外汇指定银行现场审核、外汇局事后监管作为真实性审核的管理手段。除“限额以上”的经常项目交易外,绝大部分经常项目收支通过银行按照外汇管理的各项政策规定进行柜面审核后办理,外汇局则通过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非现场数据采集、办理核销,同时不定期对外汇指定银行进行现场合规性检查。

4.以计算机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真实性审核的管理平台。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通过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系统、出口收汇、进口付汇核销管理系统完成对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数据的采集和进出口收付汇的事后跟踪核销工作,通过海关的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完成进出口报关单的真伪鉴别和数据采集等操作。

二、经常项目外汇管理面临贸易便利化进程的挑战

(一)贸易便利化的意义、作用和要求

贸易便利化旨在为国际贸易活动创造一种协调、透明和可预见的环境。它以国际公认的标准和惯例为基础,通过各种手续和程序的简化或取消、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标准化,削减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交易成本,降低交易的复杂性,改善一国的贸易环境,同时使政府的管制措施更为有效。

贸易便利化已成为wto多哈回合谈判的议题之一,贸易便利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已被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普遍接受。据apeC统计,贸易便利化将使贸易实际收入增长5%,实际可给GDp带来026%的增长。

我国已开始进入后wto时代,随着关税壁垒的不断降低,简化贸易手续、推进贸易便利化变得日益重要起来,因此,消除繁琐手续带来的人力、时间、资金消耗,减少名目繁多、形式各异的文件证明带来的不必要的延误,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等“大通关”手段打破因信息垄断造成的壁垒,节约政府管理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本,为进出口企业及其他贸易中介公司创造更多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对我们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有关贸易便利化的措施内容不仅涉及海关、检验检疫等“货物流”管理部门,而且也对相应“资金流”的外汇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可预见、透明的政策标准,使各种程序和手续更简便、更透明、更公平,最大限度地减少进出口企业办事的盲目性,降低守法成本。

二是建立高效的管理流程,提高事务处理效率,减少进出口企业的人力消耗,缩短等待时间,帮助进出口企业提高资金周转速度。

三是建立便捷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各种管理信息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减少或取消纸质凭证的制作、传递,适应eDi等电子商务发展要求,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交流、协调,加快各种信息的传送、响应速度。

(二)推进贸易便利化是经常项目真实性审核改革的方向

实行经常项目下的真实性审核是目前我国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过渡性安排”。它一方面要求切实恪守可兑换的承诺,对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支不再实行管制,为对外贸易和交往的扩大提供便利,达到服务经济的目的;另一方面要求在实现人民币完全可兑换前,维持经常项目交易资金流动的正常秩序,保证资本项目管理的有效性,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

1、真实性审核是贸易便利化的基础。真实性审核是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经济交易管理原则。在当前外汇资金流入压力增大、交易方式日趋灵活的情况下,通过真实性审核,不仅能够监测经常项目外汇资金流动的规模、特点和趋势,而且可以遏制性质不明的外汇资金通过经常项目渠道进出境。因此,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可兑换的背景下,实行贸易便利化必须以真实性审核为前提,脱离真实性审核基础的贸易便利化将使当前处于向人民币完全可兑换过渡阶段的外汇管理正常秩序无法得到保证,冲击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2、贸易便利化是真实性审核的改革目标。在经常项目可兑换框架内推进贸易便利化,既是履行我国加入wto所作承诺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对外贸易和交往规模迅速扩大的客观要求。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涉及面广,既有居民又有非居民;管理业务量大,既有进出口贸易,又有其他非贸易。真实性审核在发挥其管理作用的同时,必须按照贸易便利化的要求,对真实性审核的内容、形式和手段进行制度创新,形成高效、便捷的管理模式,为对外贸易和交往发展提高优良的服务。

贸易便利化并不排斥政府进行有效的管理,高效率的管理不仅有利于降低经营者的交易成本,也有利于管理者减少管理成本的支出。在防止管理失控的同时,最大限度提供贸易便利化各项服务措施,实现管理者与经营者的“双赢”是新形势下经常项目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当前真实性审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是2002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外汇资金流入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增大,外汇储备大幅上升,出现了外汇资源相对过剩的局面。以往我们在外汇稀缺时期形成、发展起来的经常项目外汇管理传统模式不仅在真实性审核的指导思想、政策措施方面有待于进一步调整和充实,而且需要充分考虑贸易便利化进程的客观要求,在管理方式、手段上进行改进,满足日益扩大的对外贸易和交往的需要。

1、“一一对应、逐笔审核”的管理模式无法适应贸易规模日益扩大、交易主体不断增加和交易方式日趋复杂的形势发展。

一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的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随着新的外贸法的实施,放开了个人对外贸易经营的限制,交易主体成倍增加,货物流与资金流“一一对应、逐笔审核”的管理模式已难以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也不能满足进出口企业的交易需求。尽管近年来进出口收付汇核销政策作了多次调整,但是,无论是批次核销,还是总量核销,仍建立在对每一户进出口企业的每一笔收付汇进行“一一对应、逐笔审核”基础上,导致手续繁多、效率低下,不仅耗费了大量的管理成本,而且增大了进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现行法规未涉及的复杂多样的交易方式,无法达到交易主体和收付汇主体“一一对应”的管理要求。在出口项下出现了境外付汇方与境外进口方不一致或境内出口方与境内收汇方不一致的现象,进口项下出现了境外收汇方与境外发货方不一致或境内进口方与境内付汇方不一致的现象。此类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方式往往在管理政策上无法得到认可,使得真实性审核工作陷于被动。

2、现行真实性审核的政策规定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变化、发展。

目前,对贸易项下交易真实性审核是以与货物流、资金流相关的有效单证作为审核依据的,非贸易项下交易的真实性审核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游行业主管部门的批准件进行管理。近年来一方面随着以保税区为代表的特殊经济区域的出现、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和国内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转变,进出口企业通过保税区吐货物、跨国公司境内外母子公司关联交易等情况不断出现,虽然此类交易行为确有真实的贸易背景,但在审核的关键凭证――进出口货物报关单与商业单据之间存在不一致性,由此引发了贸易物流与现行真实性审核政策规定的直接冲突。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上游行业主管部门的原审批职能弱化或取消,实行了市场化运作,由此造成了在非贸易收支审核中可供判断交易真实性的有效凭证越来越少,建立在纸质单证基础上的真实性审核机制的适用性逐渐降低,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均感到无所适从。此外,对电子商务项下的交易活动目前尚没有真实性审核的政策依据和手段。

3、真实性审核的技术手段不能满足贸易便利化的需要。

目前真实性审核所依托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明显差距。一是各系统独立性强,相互依赖度低,缺乏数据之间的整合,主要满足于各类业务柜面的微观操作管理,而综合性的分析、监测和预警功能相对薄弱,缺少全局性的管理效果;二是目前除了正在试点的出口收汇网上核销报审系统外,缺乏更多的面向进出口企业和个人的网络服务平台,制约了更多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出台;三是与相关的上游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进展缓慢,除了与海关在出口报关信息实现了批量交换外,进口报关信息交换等方面仍有待协调,而与其他部门特别是与非贸易收支管理有关的上游行业主管部门的信息共享则基本没有进展,这不利于审核凭证可信度的提高,也增加了减少真实性审核纸质凭证的难度。

三、进一步推进以贸易便利化为主要内容的真实性审核制度改革

我们认为,经常项目改革既要保证真实性审核的严密性,又要满足贸易便利化的要求,关键在于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带来的外汇管理面临的金融环境的变化,实现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三转变”,不断深化改革,准确寻找管理定位,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放宽政策限制,简化管理程序,切实推进贸易便利化。

(一)转变管理理念,适应外汇管理面临的金融环境发展的变化

1、外汇管理应尽快从重流出轻流入转向流出流入均衡管理。为此,要抓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等法规和各类具体规定。

2、改变程序性重复的审查模式,推行关键要素审核模式,并逐步从事前管理向事后管理转变,弱化直至取消事前管理,加强事后的统计、监测和监督检查,满足企业和个人的经常项目外汇需求。

3、改变按交易行为逐一审核的管理理念,推行按交易主体分类管理。在遵循流入流出均衡管理和贸易便利化的前提下,逐步试行按交易主体信用等级分类管理的办法,实现对资金流的持续监管。

(二)建立全口径的经常项目外汇交易信息系统

具体思路是:改变目前允许不经外汇账户进行外汇收支的做法,规定所有对公的外汇收入资金必须先行贷记进入外汇账户,结汇时再转出;购汇对外支付时,售汇资金也必须进入外汇账户后再进行支付。另外,改变目前银行在账户系统上记录外汇收支信息时不全面的情况,规定要将所有要求填写的收支交易项目填写完整,使外汇账户信息系统全面地反映一个交易主体的所有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情况,同时完善和进一步增强外汇账户管理信息系统的查询监测功能,实现按区域、交易类别、结算方式、交易附言、交易编码、统计时限、交易金额等检索要项,对跨境收支、境内交易和结售汇资金的多维交叉查询、统计分析和实时监测。

在建立比较完整的对公经常项目外汇收支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整合和完善外汇账户系统,包括:一是将个人外汇收支交易信息逐步纳入该系统,建立主要以身份证号码或护照号码为识别码的个人基本信息,将所有个人外汇收支纳入外汇账户系统,实现对个人外汇收支和结售汇的逐笔监测,使外汇账户信息系统真正成为完整反映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情况的信息数据系统,同时,以身份证明号码为识别码,也有利于解决目前无法有效区分居民和非居民外汇收支的问题。二是有效整合各种系统,建立起各系统间有效的联系机制。通过开发接口程序,对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数据进行统一采集管理,通过剥离外汇账户系统中的数据,用于国际收支申报、大额可疑外汇资金的报备和银行结售汇数据统计等,从而既使外汇指定银行摆脱了不同系统多次申报的麻烦,又大大提高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建立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1、加快信息资源共享与促进贸易便利化。促进贸易便利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简化对诸如此类的上游管理部门提供的证明材料的审核。由此,进一步开发网上政务系统,加快与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网络实现对经常项目真实性审核所需要的上游管理部门的证明材料的审核,是从根本上简化手续,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必经之路。

2、建立相关管理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一是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海关总署、外经贸部等12个部委管理的信息流、资金流和货物流的电子底账集中存放在公共数据中心,在统一、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物理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从根本上简化进出口核销手续,促进贸易便利化。二是实现与税务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可以通过税务部门对不予征税的各种情况提供的规范性条款,直接将判断为免税的收付汇项目传送给税务部门,等待税务部门的实时确认后予以办理收付汇手续,从而减少管理环节,简化收付汇手续。三是建立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包括建立与外经贸部门对于对外经营备案、技术进口合同登记、对外承包经营权等信息的共享、建立与港务部门对于进出港海运信息的共享、建立与商标主管部门对于商标转让许可信息的共享、建立与知识产权局对于专利转让许可信息的共享、建立与公安部门对于个人护照信息的共享、建立与旅游管理部门对于出入境旅游数据的共享等等,最大限度地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建立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平台,既减少管理环节和管理成本,又形成强大的监管合力。

(四)促进外汇管理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

1、改革核销制度,进一步简化核销手续。一是实现逐笔核销向总量核销的转变,以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国际贸易运作方式多样化的需要。建立“进出口收付汇核查系统”,分别采集电子口岸和国际收支申报系统的进出口报关数据和银行收付汇数据,外汇局定期对各企业一定期间的收付汇和进出口金额进行总量匹配核销,实现监管模式向交易主体总量核销的转变。二是建立进出口收付汇非现场监测体系。通过外汇收支异常变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规范的异常情况报告制度,提高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能力,对发现的大额和异常的交易信息进行延伸检查,并将企业的守法情况与信用等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增加未来交易活动成本的方法对违规行为进行惩处,使核销管理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对违规资金流动的监测以及调研分析上。三是实行一户式管理。以企业代码作为企业的身份识别标志,打破进出口管理相互隔离的局面,对企业的进出口收支实施统一管理,对核销率、未核销金额等监管标准进行统一考核,对于发现有不正常外汇收支的企业,对其进出口收付汇统一进行限制,改变目前进出口与外汇收支之间单向监管的局面,实现进出口核销之间的数据共享,达到对主体进行进出口核销联动监管的目的。

2、推行意愿结售汇制,取消账户事前核准管理。

随着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外汇储备急剧增长,账户限额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弱化,我们认为,应抓住这次改革契机,推行经常项下经济主体意愿结售汇制,取消账户限额和结汇期限管理,调整目前账户事前审批的管理模式,改事前审批为事后监管,由银行直接为企业办理相关基本信息和账户登记手续,并及时传送至外汇局数据中心,外汇局对其进行合规性、准确性的事后监管。实现企业意愿结售汇,有利于企业灵活运用资金和调整资产组合,最大限度地降低结售汇成本,增强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

3、取消限额管理,实现对主体直接监管向银行间接监管的转变。

建议取消限额管理,除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的特殊项目仍需按权限审批外,其余可全部下发到银行进行真实性审核,以便利真实贸易活动的开展,并通过采取诚信申报的作法,使大额交易活动能直接明了地突现出来,便于通过大额可疑报告来获取真实的交易情况,对大额异常外汇收支进行重点监管。

在放开限额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外汇指定银行在外汇政策传导和管理中的作用,强化由外汇局监管银行、银行监督企业和个人的外汇指定银行“代位监管”模式,将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监督检查作为中心工作,强化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深度。

参考文献:

[1]吴晓灵.中国外汇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朱永强等.wto框架下贸易便利化问题探析.华东经济管理.2003;6

内部审计汇报篇7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日常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外汇管理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也日趋成熟。跨境流动资金分析、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经常资本项目外汇管理等系统相继上线并不断完善,外汇管理领域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网络化。在这种形势和环境下,传统的外汇管理内部审计迎来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适应形势变化,改变原有的审计方式,积极探索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以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从基层外汇审计工作开展现状出发,对外汇管理领域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和审计系统设计思路进行探讨,提出广泛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开展的建议。

关键词:

基层外汇,计算机辅助审计;建议

一、外汇管理领域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含义

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和审计管理活动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利用计算机技术,来执行和完成某些审计程序和任务。在外汇管理工作中,它并非专指对各外汇管理系统的审计,还包括对传统的外汇管理审计。外汇管理工作中计算机辅助审计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审计业务中,审计人员利用word等电子表格、各外汇管理系统中的一些功能,对审计数据进行统计、检索、筛选、分析。如,用外汇管理系统统计分析功能统计外汇业务发生笔数,检索一定期间内业务办理的具体电子信息;用电子表格软件筛查金额较大、交易频繁等可疑信息,对相应业务档案进行复核;在外汇业务审计中,利用wps等字表处理软件,将审计工作底稿输入到计算机中,用于编写审计报告等。二是指开发并利用专门的软件进行外汇管理审计。一方面,用于审计情况汇总。根据工作需要,编制专门的汇总软件,自下而上,从审计底稿开始,对审计情况进行逐级汇总。其优点是能全面、准确反映审计情况,避免错漏和防止人为操作,便于统一定性、统一处理。另一方面,直接用于协助审计人员用设定好的审计方法进行审计。开发专门外汇管理审计软件,按照审计要求检索、筛选、分析审计数据,发现疑点,分析识别风险事项,利用网络技术随时开展内部审计,这是外汇管理计算机辅助审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外汇管理领域计算机辅助审计的作用

(一)提高工作效率。传统的审计作业,以纸质的业务台账、业务办理凭证和各种登记簿为对象。开展审计时,需要将相关资料搬到审计场所。审计缺乏重点,时间长、效率低。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人员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开展工作,从而实现检索、筛选、分析、快速计算,资料整理也可实现自动化。还可根据筛查出的违规线索或调查事项,多次调阅资料,有重点地开展审计,极大地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二)降低审计工作风险。在传统外汇审计工作过程中,如果想要查找某一类问题,需要在相关凭证和台账中逐页查找,并手工抄录,这种原始传统的工作方式容易出现遗漏和错误。计算机辅助审计能够对所有被审计外汇业务电子信息进行全面疑点扫描、筛选;能够通过设置外汇业务异常指标,对被审计对象业务办理异常线索进行跟踪,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全面审计、重点审计,降低因信息不全、不准确给审计工作可能带来的操作风险。

(三)创新审计工作模式。外汇管理领域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使外汇管理审计实现实时在线审计、异地远程审计、跨部门联合审计和开展各信息系统审计,创新和丰富了审计模式。

(四)提高审计工作准确性。审计工作过程中,有很大的计算工作量。传统的审计方式是靠人工来完成的。人工计算,极易出现差错。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程序进行计算,既快又准,不容易出现错误,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准确性。

(五)保障审计工作质量。作为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审计工作底稿都是手工填写。计算机辅助审计,可以根据外汇业务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比较完整、规范的工作底稿模板,实现自动取数、计算,自动编制工作底稿,节省了编写时间。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形成的工作底稿更加规范、更具系统性。针对从工作底稿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跟踪后续整改情况,可使审计成果利用价值大大提高,外汇业务风险也大大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审计工作质量。

三、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设计思路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关键是辅助审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其发展思路也是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的建设思路。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建设是一项系统、专业、持续的工作,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其开发应满足以下功能需求。

(一)审计数据采集与转换。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前提是能够将各个外汇管理系统电子业务数据采集转换成所需要的数据格式,包括查询、分析、比对、抽样等审计业务操作。计算机辅助审计要求数据的采集与转换,能够实现对被审计对象的外汇业务数据一次性、选择性、自动化方式的数据采集。通过审计数据采集与转换辅助系统的应用,对被审计单位实行全面审计提供必要条件。

(二)进行审计数据查询。计算机辅助审计应该为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数据查询工具,包括:报表查询、审计抽样、业务数据查询、查询结果数据的表格化及图形化展示,按照不同时间、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条件筛选查询等。通过使用这些查询工具,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三)审计业务数据分析。计算机辅助审计要求在审计数据查询结果的基础上,为审计人员提供常用的审计分析方法,具体包括:数据趋势分析、数据对比分析、数据结构分析、业务关联分析、报表要素分析、自定义指标分析比对等。所有数据分析支持图形、表格的表现形式。通过分析辅助工具的应用,为内部审计提供丰富的作业工具,工作人员能够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入地开展审计,工作事半功倍。

(四)审计文书管理。计算机辅助审计应能提供一定的审计模板文档,并可按照工作程序进行各阶段文书归类。应能提供包括审计通知书、审计方案、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初步意见书、审计报告等常用审计文书,同时各项文书应支持智能化生成、支持自动化归档。通过辅助文书管理应用,减少审计作业人员文书编制的工作量,实现审计资料的自动化整理。

(五)审计程序管理功能。审计程序管理功能,能够规范审计作业,实现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进行动态管理,随时检查工作进度,实现审计作业过程管理与审计方法的有机整合,规范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

四、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开展的建议

(一)强化计算机知识培训和使用。一方面,把计算机辅助审计普及性学习和骨干培训相结合,打造一支素质较高、适应计算机辅助环境下审计工作要求的干部队伍。另一方面,注重学用结合,积极引导审计人员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外汇审计业务有效结合,在工作中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切实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二)完善审计标准与准则。目前,外汇管理有关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规范较少。因此,应在原有的外汇管理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适应的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在制定标准和准则时,一要坚持在计算机辅助审计实践基础上,研究制定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标准与规范,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外汇管理信息化要求的审计业务操作管理标准和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体系。二要注重对计算机辅助审计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对计算机辅助审计过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等方面做出明细规范。

(三)建设审计基础数据库。审计人员可以利用审计数据库,随时检索、查询、调阅有关历史数据、历史资料、历年的审计报告和审计工作底稿,外汇管理现行的法规、规章和制度,高效率完成审计任务。建立审计数据库,能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劳动,极大地提高外汇管理审计质量和效率。

内部审计汇报篇8

挪威政府石油资金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政府提供长期的预算资金保障。按照政府石油资金法的规定,挪威财政部负责资金的管理,并建立投资组合基准,对石油资金的投资收益进行衡量。挪威中央银行代表财政部负责资金项目的具体执行。

石油资金的运行机制是将从石油工业获得的资金及利息暂时存储在一个中转账户中,然后按季度划转到该项目设在中央银行的独立的账户中。该账户是石油资金的投资组合账户,完全用于金融投资和外汇现金存款。投资账户由中央银行单独成立的工作组进行管理,目的在于实现资金的保值、升值,并根据国家金融和外汇政策买卖外汇,平抚外汇波动,实现挪威克郎与其他欧洲货币之间的汇率稳定。

1996年5月,第一笔转入挪威政府石油资金账户的资金大约为20亿挪威克郎。截止到2000年6月,已有资金3046亿挪威克郎,大约相当于330亿美元。2001年底,拥有的资金达到700亿美元。根据预测,该资金在2020年前将会继续增长。

审计目标

在石油资金项目效益审计过程中,主要目标在于调查财政部和中央银行是否按照议会的决议以及财政部制定的相关规定和工作指南对石油资金进行管理。具体来说,即是否实现了对石油资金的良好管理,在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上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是否将资金以外汇形式投资于国外的金融工具,以及是否能够保证财政资金作为管理工具的有效性等。

审计

为了确保事实的可靠性,审计人员搜集了大量书面数据,并与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谈话。审计人员还查阅了挪威中央银行和财政部的相关记录,并对中央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测试。所有的审计证据都得到了相关人员的书面确认。财政部的反馈也采用了书面形式,并予以书面确认。

审计报告中关于总论和事实认定的章节送交了财政部听取意见。财政部所反馈的意见,大多数都在审计报告的终稿中得以反映。

审计中所采用的适用于独立绩效审计的审计标准和准则来源于议会的决议、法案、法规、效益目标、工作指南和公认的实务标准。审计人员已经将具体的审计标准告知了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并且就这些标准以及报告中所认定的事实进行了沟通。

审计重点

审计报告中重点阐述了风险管理环境和使用外部服务人员这两项重要内容,因为这两个领域是实现资金良好管理最关键的因素。

(1)风险因素

挪威中央银行必须认真金融风险因素,建立一套安全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应对管理资金和外汇贮备所面临的大量经营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管理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利率和股票价格变动所导致的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化。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或经营对象不能履行其义务而遭受损失的风险。管理风险则包括其他所有金融和非金融因素造成的风险。

市场风险必须与预期回报率相联系,投资管理的主要目标在于在既定的回报率下实现风险最小化,或者在可接受的风险标准下,实现收益最大化。挪威中央银行为了获得较高的收益率,时高估了风险因素,采取了积极的风险标准,有利于实现预期收益。

(2)外部服务人员

为了规避由账户结算、存款管理和使用分包商所导致的风险,挪威中央银行聘任外部专家从事专门的投资管理,并对这些外部服务人员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挪威中央银行挑选和聘任著名的外部投资机构对石油资金的股票投资指数进行管理,并与一家负责股票交易结算的全球性存款银行签订了合同,指定其为股票交易人。此外,还邀请高水平的证券公司和股票经纪人对内部利率和股票期货的内部交易进行咨询。

在选择外部投资机构时,中央银行采取的标准主要包括衡量其公司规模和在股票指数管理方面的经验、投资过程、经营系统、与中央银行的沟通程度、其内部控制状况、经营队伍和投资主管的工作能力、交易成本以及收取的费用等。中央银行还注意考察投资公司在“智能化”交易方面的能力。

审计结论

1998年,挪威中央银行的投资回报率比基准投资组合的回报率高0.2%,1999年高1.25%,2000年高0.2%,而2001年仅高出0.02%.审计报告认为石油资金执行部门所取得的成绩是令人满意的。1998年全年度的预期相对风险,即实际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相对于基准投资组合收益率的标准方差,一直保持在1.5%的限定范围之内。与其他国际资金管理机构执行的同类投资行为相比,管理成本也是较低的。

审计人员还发现政府石油资金项目建立的基准投资组合对资产和货币的分布位置也予以了充分考虑。所选择的市场都功能良好、流动性强、并且有适当的和机构对其进行调控。财政部所制定的石油资金管理战略反映出其对风险和收益比例的慎重考虑。

挪威中央银行的管理和控制能力符合国际同类资金管理的实务标准。实际上,挪威中央银行正以完善的石油资金管理和控制系统与其他国际同行的做法相比,要求更为严格,严格遵循着政府所确立的指导原则,与中央银行内正使用的管理系统相匹配,并且满足挪威证监会所提出的内部控制要求。

审计人员还发现挪威中央银行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系统,但在完成规定任务方面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因此在股票投资和委托管理方面聘请了外部人员协助。审计结果认为提供外部服务的机构都具有必要的行业标准,都来自银行监管较为完善的国家。审计报告中认为项目管理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1998年,挪威克郎面临下滑压力,但挪威中央银行继续从市场上购买外汇,加剧了挪威克郎贬值压力;执行单位在向议会汇报石油资金在外币资金累计净值方面的真正增长情况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挪威中央银行只公布了石油资金整体的收益情况,未公布石油资金临时中转账户的绩效情况,因此无法对使用临时中转资金的效果进行评价,以及财政部应对将来石油资金收益对挪威经济的进行综合性等。

挪威审计长公署概况

挪威是世界上较早从宪法上规定审计制度的国家。早在1814年的挪威宪法中就规定,议会应任命审计长来监督检查政府公共账目。的挪威审计长公署成立于1816年,隶属议会,独立于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门,属于典型的议会制审计体制。

审计职责

审计长公署的工作任务由挪威宪法第75条、1918年制定的《政府账目审计法》以及其他议会法规、决议共同规定。主要职责包括审计中央政府账目、审计各部及其下属部门的账目、监督各部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国有大型和银行的管理、监督公共财产的使用和管理、向议会报告审计结果等。此外,审计长公署还负有向政府行政部门提出建议的责任,以便促进政府管理和指导的有效性。

组织结构

审计长公署在审计长委员会的领导下工作,该委员会由议会任命的5人组成,任期4年,主席由审计长担任。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制定战略性长期工作计划、批准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批准审计工作中新的法规及指南等。公署下设7个司—6个审计业务司及1个综合管理司,现有雇员450人,其中有90人在全国20个派出审计机构工作。

审计类型

审计长公署从事的审计类型主要有三种:财务审计、公司控制审计和效益审计。财务审计主要针对中央政府各部及其下属部门,目的在于检查这些部门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以及是否按照规定对公共资产进行管理等。

由于大型国有公司的经营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状况,挪威审计长公署十分重视对国有大型企业管理情况的监督审计。公司控制型的审计主要是评价负责管理大型国有公司的政府各部是否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并且按照议会的决定和意图对这些大型公司实施管理。

效益审计是对政府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进行的系统分析评价。审计长公署利用效益审计手段对政府管理的特定领域进行审查,从而更好地规避风险、避免浪费和低效的出现。

报告体制

审计长公署通过一系列的报告向议会汇报其审计成果和工作状况。

每年秋,审计长公署向议会提交一号报告,主要是报告上一年度中央财政审计以及重大事项审计的结果。每年春,审计长公署向议会提交其年度工作报告,即二号报告。此外,公署还对外公布一系列报告,即三号报告,向议会说明已完成的效益审计、公司控制审计和不与政府资金直接关联的其他事项的审计结果。此外,还有一些不需向议会正式报告,但又具有重大影响的审计结果会被写入审计长公署行政报告中。所有这些报告都向公众披露。

内部审计汇报篇9

第二条因公临时出国用汇包括出国进行考察、访问、学习、经贸洽谈、新闻采访、举办展览、出席国际组织会议、短期培训或研修等用汇;经财政部门批准的其他用汇。

第三条学校及所属各单位、部门在组织因公出国团组时,应努力压缩参团人数,尽量控制出国时间,严禁绕道旅游,避免重复考察,节约外汇开支。

第四条外事处、港澳台办和计划财务处设专人负责出国用汇的管理、监督工作,其中出国由外事处负责管理,赴港澳台地区由港澳台办负责管理。

第五条出国人员凭出国任务批件供汇联,培训团组还须持国家外专局或市引智办的确认件到外事处或港澳台办办理外汇开支预算申请手续。

第六条外事处、港澳台办编制出国团组外汇开支预算应按照《江宁大学临时出国(境)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执行。根据标准制订住宿费、伙食费、公杂费、零用费及自费购汇的用汇指标预算,对没有固定开支标准的项目用汇,原则上不予安排,因工作需要确需安排的,应提供相关的依据。

(一)城市间交通费:包括一国或多国城市间交通费,应在国内购买往返联程机票时,尽量包含在国际旅费中,确需单独开支的,应事先在出访计划中列明,可参照有关资料和根据惯例制订预算,但不得超过同程间国际机票的价格。

(二)境外其他费用:出国团组申请参展费、场租费、会议注册费等项目用汇,应提供与国外承办单位签订的合作协议、合同文本及会议通知等资料。

(三)出国团组在出国期间由外方负担的有关费用应从供汇预算中扣减。

(四)出访国家在规定中无开支标准的,比照毗邻国家的标准提供预算(毗邻国家由财政部门确定)。

第七条出国团组向外事处或港澳台办办理外汇开支预算申请手续时,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必须真实。

第八条计划财务处对出国团组外汇开支预算进行真实性审核,审核内容包括:出国任务批件是否是原件;国外邀请函是否真实可靠;国外活动日程安排是否明确、详细,路线是否经济合理;国外是否有收入,对方是否提供资助;人民币经费预算是否已落实。

第九条对有开支标准的项目,计划财务处应按《江宁大学临时出国(境)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进行审核;对无标准的开支项目,在报外事处或港澳台办审批后,计划财务处方可按出国团组与境外接待方签订的"合作协议"及咨询的出访地物价水平核定相应外汇。

第十条在审核出国实习、培训用汇时,计划财务处除按财政部、国家外专局颁发的《关于出国实习培训人员费用开支标准和管理办法的规定》(〔93〕财外字第600号)执行外,还应对"培训合同"中有关开支项目进行审核,包括付款程序是否合理,培训费开支范围是否符合规定,具体授课天数是否合理等。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予办理供汇:(一)手续不齐全;(二)有关资料反映情况不具体、不完整、不真实;(三)境外活动安排不合理,存在浪费行为;(四)超出规定范围和标准,又不同意压缩预算。

第十一条出国人员应在出国前10——15天持出国任务批件供汇联、培训团组还须持国家外专局或市引智办的确认件、外事处或港澳台办填制的《临时出国代表团组外汇开支预算表》、经经费主管领导审批后的借款单,到计划财务处申请办理购汇。计划财务处对出国团组用汇申请审核后签字盖章,由出国团组向政府主管部门办理批汇手续,并持政府主管部门核定的"临时出国代表团组外汇开支预算表"及"预算内非贸易非经营性用汇申请书"(简称用汇申请书),到指定的中国银行办理购汇手续。

第十二条出国团组必须按批准的用汇项目和限额预算使用外汇,不得擅自突破和擅自挪用,结余的外汇必须退回。

第十三条出国团组和个人对下列费用应全部上缴,不得挪用或私分。

(一)国外接待部门和国际组织等赠发的零用费、生活补助费、住宿费等,出国前已经领用相关费用的;

(二)住宿费、机票的回扣和公款利息收入等;

(三)出国团组和个人取得的其他应上缴收入(包括从事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的劳务费、出国展览的展品销售收入等)。

第十四条出国团组在国外的外汇开支必须取得原始凭证,并经经办人、证明人和团组负责人签字,确保费用开支真实、准确。

第十五条出国人员必须妥善保管所有单据。出国团组应在回国后15日内到外事处或港澳台办和计财处办理外汇核销手续。核销时必须凭有效票据填写"出国团组国外费用开支明细表"和"临时出国用汇核销表",并由临时出国团组负责人或本人签字。所附的各种原始单据必须用中文在凭证背面注明开支内容、日期、数量、金额等,并由经办人签字。数额较大的开支单据必须要有出国团组负责人签字,对应由个人负担的和不能报销的单据予以剔除。此外,还应提供出国护照或港澳地区通行证、上抵、离境日期复印件。经外事处或港澳台办签字盖章后,送计划财务处审核盖章,由出国团组报政府主管部门核销。出国团组在没有办理外汇核销手续前,组团单位或出国人员所在单位不得办理财务报销手续,严禁坐支和转移外汇资金。

第十六条出国团组向政府主管部门核销出国团组外汇前,计划财务处要进行以下审核:

(一)出国团组外汇开支的原始单据等资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送审时间是否超过规定时限;

(三)送审材料是否齐全、完整;

(四)各开支项目是否符合规定开支范围和标准;是否有单项超支互相挪用行为;是否有外方已负担费用而重复报销问题;是否有收入而隐瞒不报行为等。

第十七条对下列开支不予核销:

(一)超出规定开支范围和标准的开支;

(二)无原始单据的开支;

(三)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国外活动路线、增加出访地点和延长出访时间的开支;

(四)属于不应该负担的开支或因私发生的开支等。

第十八条出国团组如有外汇结余,应按照政府主管部门的核销意见,办理退汇,办理退汇的类型包括:

(一)在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用汇手续后,因故没有使用外汇;

(二)出国人员未按原计划出访,变更了时间、线路、人数等;

(三)发生外汇结余的。

第十九条办理退汇手续时,由出国团组持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财政部统一印制的"预算内非贸易非经营性用汇退汇通知书",到中国银行办理退汇手续。没有办理退汇手续的,出国团组不得报销其人民币开支。

第二十条"双跨"团组的参团人员只能向组团单位支付在国外开支所需要的等值人民币,不得以外币形式结算。

内部审计汇报篇10

关键词:外汇管理;现场核查;方法探索

现场核查是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主体监管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衔接综合分析、非现场监测和柜台业务核准工作,对外联系企业个人、金融机构等涉汇主体。现场核查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直接关系到外汇管理的权威和效力,因此,对现场核查的流程及方式、方法进行初步探索十分必要。

一、现场核查准备

现场核查准备须以非现场监测提出的需要纳入现场核查的企业清单为基础,结合国际收支形势及调控重点,根据现场核查人员配置和当期管理要点,确定现场核查工作顺序,明确优先核查的企业名单,并确定后续核查的时间安排。

1.企业范围界定

一是对外汇局在重点监测结论中确定“列入现场核查”的企业实施现场核查。二是按照《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指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企业实施核查。

2.异常原因分析

现场核查要以非现场监测分析掌握的情况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梳理落实企业指标异常的本质原因为目标。现场核查实施前,核查人员应充分利用各方面信息,特别是非现场监测阶段的监测记录和结论,对被核查企业有关情况进行进一步剖析,指明核查方向,增强核查针对性性,提高现场核查效率。

(1)了解企业各项监测指标。熟悉导致企业纳入重点监测的异常总量核查指标,根据各类明细数据和信息,进一步确定企业指标异常的具体现场形式,如进口多付汇、出口少收汇、来料加工工缴费率过高等。

(2)深度挖掘存在异常指标。通过分项监测及企业报告情况,对存在异常的指标按时间序列进行深度挖掘,初步得出某项指标波动情况及发展趋势。

(3)比较分析综合指标。查看企业进出口商品等明细数据是否属大型设备、大宗商品或税务关注类商品等,通过直接投资系统等其他外部信息渠道进一步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结合经验初步判断导致企业贸易外汇收支异常的问题所在。

3.数据资料准备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贸易收支业务规模与特点;表现异常的监测指标、可疑交易明细数据;非现场监测过程中形成的历次监测记录与结论;服务贸易、收益、直接投资等相关项目收支情况;被外汇检查部门立案查处的有关信息;海关、税务等有关部门对企业的分类或关注信息。

4.核查顺序确定

核查企业确定后,根据企业指标异常程度、异常收支涉及的时间段、异常金额的大小等,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安排先后顺序。

(1)异常和可疑业务,包括涉及合同或易对手或交易商品或贸易类型等,较为明确的企业。对于通过非现场监测和分析已全面掌握企业信息,找到异常原因的企业,确定核查的一笔或多笔业务,进行核查。

(2)异常和可疑业务发生的时间段较为明确的企业。对于此类企业,需集中火力在某个时间段,深度挖掘企业信息,对异常时间段进行定位,优先进行核查。

(3)对于存在异常或可疑、但收支规模较大的企业需要全面、深入地展开核查。企业异常收支规模较大,从海量数据中逐一找到异常原因往往比较困难,需要综合其他各类信息,进一步深入挖掘。比如,可以按照合同号码比对相关数据,确定需要核查的异常和可疑业务,有针对性开展核查。

5.核点确立

现场核点的确立要紧密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外汇管理工作重点及外汇收支结构特点,在外汇资金流入较多的阶段,侧重流入企业核查;流出多的时候,则侧重流出企业。货物贸易的主要行业、重点企业和主流贸易方式,都可确立为现场核点。

二、现场核查实施

1.审核企业报告

一是审核报告内容的准确性。重点审核企业报告的报关额、收付汇额、贸易信贷报告、差额报告等数据与监测系统的数据是否一致;二是审核企业说明解释的真实性。通过对企业提交资料的分析,判断报告的可信度和真实性,挖掘异常或可疑业务的深层次原因。三是审核企业关于指标异常原因解释的合理性。

2.约见谈话

约见谈话是企业报告核查方式的进一步延续。约见谈话应把握约见节奏,严格控制间隔时间,避免企业通过重新签订合同、提供虚假报告、准备假账等非法手段隐瞒事实,应付现场核查。约见谈话分层次逐级进行,一般程序为:业务办理人员、高级业务人员、高级管理人员。按照约谈对象的层次准备不同的谈话要点:对于业务人员侧重于业务办理的微观方面,对于高级业务人员侧重于业务背景的中观方面,对于高级管理人员侧重于外贸整体形势的宏观方面。

3.现场调查

在企业报告或约见谈话基础上,企业对导致监测指标异常或可疑的业务仍无法提供合理解释的,可进一步采用“现场查阅和复制被核查企业相关资料”的核查方式,核实企业核查期内货物贸易的真实性。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且通过企业报告和约见谈话无法合理解释的,可以采取现场调查:非现场监测结果偏离较大异常或可疑资金流金额较大;企业报告和约见谈话过程中,存在解释不合理,持抗拒态度或遇事推诿,且有重大违规嫌疑;单个合同项下累计单边货物流或资金流较大;其他较为严重的异常或可疑情况。

三、现场核查相关材料的审核方法

1.基础单证审核

基础单证真实性审核是指将日常使用的申报单、关单、箱单等日常单证比对合同的有关内容进行单单、单证的检查和核对,从而发现问题。单证审核应遵循合规性、全面性和对应性的审核原则。

单证审核的方法包括纵向审核法和横向审核法两种。纵向审核法指以信用证或合同为基础对规定的各项单据一一审核,要求有关单据的内容严格符合信用证或合同的规定,做到“单证相符”。横向审核法是在纵向审核的基础上,以商业发票为中心审核其他规定的单据,使有关的内容相互致,做到“单单相符”。

单证审核要点有:一是合同的主要条款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是审核重点。二是单证是否齐全,货物名称、数量、金额等是否一致,单证出具或提交的日期是否符合规定,特殊单证是否按规定进行第三方认证确认等。三是提供的文件名称和类型是否符合要求。

2.财务数据审核

企业财务数据是企业经营状况的详细记载,其中涉及的原始会计凭证,能够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外汇业务的本来面貌。核查前,应基本熟悉常用到的会计科目,并掌握单个会计科目借贷双方反映的经济生活以及各会计科目之间的密切联系。常用到的会计科目有原材料、来料加工料件台账和入库单证、应付职工薪酬、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其他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等。

3.贸易信贷数据审核

贸易信贷与贸易周期息息相关,掌握行业贸易周期,有效甄别交易行为的真实性。不同行业的贸易周期一般都存在差异,掌握不同企业的贸易周期能够更深入地剖析企业贸易情况,结合贸易方式和行业特征,审核贸易信贷数据与贸易周期是否相匹配,并据此判断企业贸易信贷是否合理。

4.关联数据审核。

货物贸易收支过程中,存在与人民币跨境交易、非贸易、资本项目关联的情况,如贸易外汇与非贸易合并收支,外商投资设备物品产生的单边货物流。审核方法有两种:一是以被核查企业主体,不区分结算币种,将其本外币货物流和资金流全部纳入核查范围。核查中需关注报关币别与结算币交叉、深加工结转项下人民币结算等业务。二是完整呈现资金流动链条,延伸核查企业购汇前本币资金来源或结汇后本币资金流向及用途,以判断识别异常交易行为。

四、现场核查分析

1.单证分析。充分运用内部系统数据资源,综合考察企业资金收付、进出口、贸易信贷、以收抵支等单证信息,结合企业性质、规模及历史贸易收付汇业务特点,逐家对被核查企业货物流与资金流的匹配及总量差额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2.报表分析。报表资料(财务报表、验资报告、外汇收支情况等)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外汇收支、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企业资金流与货物流的变化最终会通过财务报表项目或者会计科目增减变动表现出来。因此,将总量核查数据与企业财务报表数据及审计报告附注披露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相关会计科目的培养变动是现场核查的重要方法。

3.综合信息分析。货物贸易涉及商务、海关、税务、银行等多个部门,综合分析相关部门的管理信息是查证企业报告差异原因的有效途径。采用商务部门审签的加工贸易业务批准证、三来一补企业国内购料申请表相关信息核查来料加工企业工缴费率;采用海关审签的加工贸易手册核查企业的进出口报关价格;采用税务部门审签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核查加工贸易企业实际出口销售收入;借助人民银行征信部门的企业融资信息、支付结算部门的人民币资金来源与流向信息等,分析判断数据差异是否真实合理。

4.行业周期分析。不同行业的贸易周期一般都存在差异,掌握不同企业的贸易周期能够在核查时给核查人员一个企业运营的基本轮廓,能更深入地剖析企业贸易情况,结合企业的贸易方式和行业特征,审核企业贸易信贷数据与企业贸易周期是否相匹配,据此判断企业贸易信贷是否合理。就出口而言,加工贸易企业的贸易周期一般为2.5月至3个月;矿产品出口的贸易周期一般超过90天;一般商品货物的出口周期大约在90天内,出口流程大致相同,但随货物的生产周期不同、合同签订的结算方式的不同也会出现一定的时间差异。就进口而言,随进口货物的不同,海关检验的时间存在差异,同时根据合同条款规定的货物的定价方式的不同,付款周期也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