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十篇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十篇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8:48:07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篇1

关键词:艺术教育;儿童音乐艺术

迄今为止,国内外诸多专家、学者对儿童艺术各领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儿童动漫、儿童影视、儿童广告、儿童游戏、儿童音乐、儿童美术等方面都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使得儿童艺术越来越成为儿童精神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从近些年看,针对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缩水现象。造成儿童艺术整体研究结构上的失衡。以下将简要评述儿童音乐艺术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

“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重音乐与幼儿生活的联系,注重幼儿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有机整合,提倡幼儿自主地感受、体验、探索和创造音乐,鼓励幼儿独有的个人感受和个性化的表现方式,并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帮助幼儿形成完整的审美心理结构等等。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为该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有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李亚丽《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学法的探索》、金亚文《音乐教学审美功效研究》、周洁嫦《音乐教学要善于创造美》、林白玲《从审美的角度调动学生音乐的兴趣》、程英《审美与快乐式幼儿音乐教育初探》、陈岚《谈音乐审美教学法》、郑丽《幼儿音乐游戏中的审美体验》。

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

在儿童音乐领域,如何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音乐教学活动,一直是儿童音乐领域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这方面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可以说也是最多的。为了能更清楚地呈现,笔者对其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归纳:1.以国外著名教学法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覃晓宁《铃木音乐教学法给音乐教育的启示》、李琦《浅谈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育》、刘文靖《奥尔夫教学法浅识》、娜仁其木格《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中小学音乐教学》、梁燕《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影响》、徐颖《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给我们的启示》、陆建珍《美国综合音乐感在教学中的运用》、崔伟《探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音乐教育观》、谢春燕《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幼儿的启发》。察觉民《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构成》。2.以针对目前儿童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刘莉萍《音乐教育存在问题及创新途径研究》、张卫民《点击儿童艺术教育实践中的异化现象》、张占春《音乐课程改革中的“反音乐教育”现象》、赵大刚《谈幼儿音乐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误区》、吴欣光《小学音乐教学误区》、侯杰《对综合艺术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3.以教材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赵继红《幼师音乐教材改革初探》、韩天寿、吴霞飞《从幼儿音乐教材视角谈学前教育管理缺失――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调查分析》、《小问题、大思考――对当前幼儿园音乐教材错误问题的调查分析》、王信东《云南省小学音乐美术乡土教材建设与研究》。4.以儿童舞蹈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夏珊珊《浅谈幼儿舞蹈能力的形成与培养》、吴婉媚《儿童舞蹈教育浅探》、陈波《浅谈幼儿舞蹈的童趣性》、王萍《浅谈幼儿舞蹈的学与教》、赵焕生《浅谈幼儿舞蹈的编排技法》、齐娟《幼儿舞蹈教学新探索》、商策《浅谈幼儿舞蹈的创编艺术》、杨秀敏《幼儿舞蹈教学的生命线》、樊星《论基本功训练与幼儿舞蹈教材开发》、文畅《兴趣培养―幼儿舞蹈教学的成功所在》、朱宝仙《少儿舞蹈活动的几点思考》。5.以儿童钢琴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张应辉《儿童钢琴现状思考》、康晓蕴《浅谈儿童钢琴教学》、姜晓琳《怎样培养儿童的钢琴兴趣》、张丹宁《儿童钢琴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陈宇兰《谈儿童钢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作用》、杨振《谈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儿童钢琴教学》、罗魏《论儿童钢琴教学中创造性音乐思维的培养》、海宏《儿童钢琴教学中的几个心理问题》、李斯娜《学前儿童钢琴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薛瑾《儿童钢琴学习心理问题初探》。6.以儿童声乐教学为切入点进行的研究。田丹《儿童声乐教学中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臧欢《儿童声乐快乐教学初探》、魏桂珍《谈儿童声乐教学》、唐建平《儿童声乐教学的作用与训练方法》、赫嵘《关于从事儿童声乐教学工作的初浅探析》、张郁《儿童歌唱教学与训练》、李福《论赏识教育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宁馨磊《声乐早期教育中的快乐教学》、秦玮蔚《儿童声乐教育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李宝秀《浅谈儿童歌唱教学及兴趣的激发》、陶小卫《儿童学习声乐的教学体会》。

三、从儿童音乐心理角度进行的研究

儿童音乐心理研究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基础课题。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进行的:1.从幼儿自身审美心理建构的角度,来说明幼儿音乐审美心理功能的发展与培育。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杜悦艳《论学前儿童音乐审美经验的建构》、薛瑾《钢琴教育与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魏欣《论音乐审美教育的心理功能》、尹娟《浅议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化教学》、孔起英《论儿童审美与艺术行为的心理机制》、印小青《论儿童审美心理结构发展的三个标志及特点》、张富生《音乐美育中的心理因素分析》。2.从幼儿智力发展的角度,来研究音乐教育对于幼儿智力发展的作用。王子婴《幼儿音乐创造力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郑虹《儿童音乐创造力培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霍华德•加德纳《艺术•心理•创造力》、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李芳《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杨望舒《幼儿多元智能中的音乐领域》、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武艳《多元智能理论对舞蹈教育的启示》。3.非智力因素对儿童音乐心理的作用与影响。张静《在音乐活动发展幼儿非智力因素》、张双琴《歌唱于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王诗春《浅谈钢琴学习对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孙伟《幼儿民间艺术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李馨怡《幼儿钢琴教育对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分析》,余红梅《挖掘音乐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4.从美育的角度探讨音乐教育对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的作用。修海林《美育与音乐教育的若干理论问题》、秦艳《幼儿音乐素质的结构与要素分析》、沈建洲《幼儿艺术教育的性质》,李小琰《童心•童话》,张殿柱《美育与儿童的全面发展》。

从上述研究成果看,我们可以看到从教学策略角度研究儿童音乐艺术教学的研究者是最多的。可以说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一般的选题范围。因为这一选题的研究者多是从事普通音乐教育的工作者,在自己的研究或工作范围内选题,自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从研究内容上看,大家研究的内容多是对儿童音乐艺术教学实践的思考与反思。当然,这其中不乏研究角度新颖、论述精彩的论文,但数量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感觉难有新意。因此,要想在这一领域进行突破,必须要求研究者避免材料的堆积,避免对问题表面的分析,应突破传统儿童音乐艺术实践的研究模式,过于阐述具体而细微的问题,而忽略将儿童音乐艺术领域中的理性思考纳入到实践问题分析的过程中去,利用理性层面的辩证性思维来看待儿童音乐艺术感性层面的问题,从而获得客观、深入的结果。其次,从审美角度进行的研究成果也是很多的。“审美”是这些年来音乐教育领域出现的热门词语,可以说针对音乐教育中审美层面的研究超过了任何一个时期,这是人们对音乐教育本质了解越来越清楚的表现。很多研究者纷纷从审美的角度展开对音乐教学的分析,其中又以对基础音乐审美教育的研究最多。在“审美”这个热点、焦点上选题,这本身就意味着更受人关注,因而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我们看到在2004年郭声健博士撰写的《音乐教育论》书中,就对审美教育做了深刻的分析,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此后,更多的著作与论文开始对音乐教育中的审美价值展开研究,获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看,针对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数量很多,但往往多是泛泛而谈或者说是现象罗列。许多论文有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跑的感觉。因此,如要从审美角度进行思考,必须要求研究者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或者在别人不同的层面上选题,或者要从新的角度选题。从学科边缘或交叉点上选题,已成为未来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的一个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试图从两门甚至更多的相关学科上进行较深较独到的研究,也形成了一批有一定水准的科研成果。比如郭蓉《关于音乐审美心理过程几个问题的研究》、宁晓芬《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培养音乐内心听觉能力》、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研究》等论文中涉及的学科就包括了心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知识内容。其实,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里,完全可以将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起来,这样会有效避免撞车,较易获得突破和取得成果。比如湖南师范大学吴跃跃教授国家教育部课题《音乐教育对少年犯的教化功能及实践研究》将音乐教育学、犯罪心理学结合起来。魏豪扬硕士论文《社会音乐教育之音乐艺术培训市场营销研究》是将音乐教育学、文化策划学、市场营销学结合起来,对社会音乐教育活动中包含的客观存在的市场经营管理实践和现象进行解释和阐述。这些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当然,这类选题要求研究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跨学科综合与分析。否者,就会感觉一知半解而生拉硬扯,牵强附会。最后,从冷门和盲点上选题,也是目前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一个方向。冷门和盲点,或是因为远离当时的焦点、热点,或是一时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问题。或是尚未被绝大多数人意识到的问题。这样的研究成果在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有,但还不多。比如以上列举的论文张琴《儿歌教学如何启迪幼儿智力》、何化均《音乐―开发幼儿智力的一把钥匙》、陈瑞委《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肖庆玲《舞蹈教育与多元智能发展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体现。这样的选题由于有其本身的价值所在,一旦其价值被人发现,研究出成果,便会向热门和焦点转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相信这类选题还不少。

综上所述,从审美与快乐角度进行的研究和从教学策略角度进行的研究,占据着勿庸置疑的主导性地位。这样的研究成为热点,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从国外儿童音乐艺术研究的内容来看,艺术与多学科知识的结合,特别是将心理学的实证方法运用于儿童音乐艺术研究领域,已成为研究的常态。因此,开阔我们的研究视野,增加更多有价值的学术研究生长点,是我们儿童音乐艺术研究者急需要做的工作。毕竟,儿童艺术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可能性;儿童音乐艺术的研究,亦当如此。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

乐出版社,2006

[2]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幼儿艺术综合教育研究【m】.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篇2

论文关键词:个体道德发展道德心理研究儿童心理理论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研究的外延和内涵大小是不同的,前看是儿重对他人心理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而他人的心理内容很丰富,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有知、情、意三方面,个性心理又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儿童对他人心理的不同子系统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就相应的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的不同研究内容,儿童对这些不同的子系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按照韦尔曼的观点;对他人个性特质的认知是到七八岁后才能形成。品德是社会性中的核心成分,它们也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些方面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其他主题都是道德心理领域的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理论虽然在次级结构中可以分为知、情、意,但就其是本质来说只是认知,因此要比道德心理的外延小一些。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篇3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市场需要大量劳动力,我国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人口不断增加,并逐渐由单身流动转为家庭流动,于是出现了大量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子女。2005年全国14周岁及以下流动儿童数量已经由2000年的1410万人增加到1834万人。流动儿童这一社会群体的队伍越来越大,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近十年来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加以梳理。

一概念界定

查阅文献发现,研究者很少专门给流动儿童下定义,有些即使给出了定义也基本相同。比如直接引用《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里的定义,即“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或在此基础上概括、延伸。像余益兵等把流动儿童概括为外来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金灿灿等则界定为“随父母离开家乡外出生活学习,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没有流入地户口的6~15岁(义务教育阶段)儿童”。所以,在流动儿童的概念界定上,学者们基本是达成一致的。

二研究数量

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流动儿童,能搜到几千条记录,而且由题目可知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在日益丰富。但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是怎样一个趋势呢?分别在中国知网和维普网上限定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时间限制为2000~2011年加以搜索,结果分别有48条和50条记录。其中中国知网上涉及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文献数量为:

可见,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在近年来基本是呈现上升趋势,但显然也并未达到有些学者说的“近两年有关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数量激增”。所以,对这一研究现状应该有清晰、客观的认识,既不能盲目乐观,更要积极开展有关研究。

三研究内容

总结发现,近年来我国对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适应状况的调查分析。目前,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主要是调查、测量其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状况,且多以各地方为例。调查涉及多种心理维度,如心理幸福感、孤独感、抑郁等。很多研究表明,整体上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如自我评价低、抑郁和孤独感较强、自信心不足。但也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处于中等或以上水平,并未出现学习适应不良。另外,还有研究发现,流动带来的家庭和教育环境变化对个体智力、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

2.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研究。综合发现,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王文忠等发现心理健康状况是家庭环境作用于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和同伴关系的中介因素。吕绍青等认为现实中的不平等造成的排斥、歧视[8],也可能使流动儿童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加重心理负担。邹泓等发现,教育资源享有状况、师生关系、学业行为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3.从其他视角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还有些学者采取了不同的视角去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比如唐咏,郭志巧分别从生态学和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研究思路,丰富了该方面的内容,值得提倡。

四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关于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从简单的现象描述、浅显的理论分析、定性研究,到影响因素以及影响机制的探索,量化研究,再到制定干预措施及实施、评价,经历了逐步深化、细化、系统化的过程,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然而,暴露出的问题也应特别注意。

1.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工具混乱。如果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完善统一的研究工具会很大程度地限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当前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采用的方法基本是问卷调查、量表测量,个案研究和严谨的实验研究很少。且问卷和量表的使用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时候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使得互相矛盾,缺乏可比性。

2.取样不平衡。首先,大多研究都是选取某一个地方的流动儿童作为被试,从而使得研究结果的推广受到限制。其次,取样多是小学和初中的流动儿童,忽略了更小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在学校的被试,这样就不能纵向、全面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

3.对流动儿童存在刻板印象。大多是从弱势、问题方面开展流动儿童心理研究,忽视了流动儿童的积极面。虽然流动儿童属于社会特殊群体,需要更多关爱与帮助,但不能因此就被贴上“问题”的标签。其实有些研究已显示流动儿童没有适应、自卑等问题。所以,还是需要更多积极的导向,更多地去挖掘、宣传流动儿童积极的方面。

五研究展望

为了更好地了解流动儿童,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在今后可以作如下努力:首先,以积极的角度去看待流动儿童,创设一个和谐的研究氛围;其次,以更丰富的视角去研究,覆盖更多流动儿童,使得研究结果有可比性,推广性;再者,重视纵向研究,丰富研究方法,完善研究工具。

总之,流动儿童是随着中国改革和发展出现的一种特殊群体,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点。所以,应该高度重视流动儿童问题,加强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更好地为关爱流动儿童的各项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余益兵,邹泓.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

[2]郭志巧.社会工作反歧视视角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中的运用[J].江南大学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

[3]金灿灿,屈智勇,王晓华.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10

[4]周皓.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与发展--基于“流动儿童发展状况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J].人口研究,2010

[5]邱达明,曹东云,杨慧文.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

[6]王瑞敏,邹泓.北京市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

[7]王文忠,徐莎莎,刘正奎等.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

[8]吕绍青,张守礼.城乡差别下的流动儿童教育[J].战略与管理,2000

[9]邹泓,刘艳,李晓魏.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教育科学研究,2008

[10]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幸福感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8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篇4

【关键词】儿童音乐心理学应用价值

儿童音乐心理学是音乐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研究儿童在学习、表演音乐时的心理活动现象及其发展的一门科学。

儿童心理学中所指的“儿童”这一概念是广义的,它是指孩子出生到成熟(18岁)之间的整个阶段。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18岁前各个年龄期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诸如:儿童各年龄期的音乐感知(包括:音乐听觉的音高感、音长感、音强感、音色感等)和绝对音高感知的培养与发展;不同年龄儿童的音乐记忆和适应儿童的科学记忆方法;儿童由浅到深的音乐想象发展及培养;儿童最初的音乐思维方式及对儿童的音乐思维启发与诱导;儿童音乐表演时的情感表达;意志在儿童学习音乐时的作用与培养;儿童气质和性格对音乐学习、演唱、演奏的影响及调整;儿童音乐能力的健全与发展……上述诸方面都是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范围。随着儿童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其研究内容还会不断增加和深入。

儿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首先,儿童的各种音乐活动都是受其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所支配的。因此,对儿童音乐心理的研究,对提高与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这门学科可以对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提供心理理论的指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和规律,科学地进行音乐教学。还可帮助教师总结儿童音乐教育经验,提高音乐教学自觉性与水平。

儿童音乐心理学具有上述科学性与应用性,但是,这门学科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广大中、小学和幼儿音乐教师站在儿童音乐教育的第一线,应义不容辞地承担建设这个学科的责任。怎样研究与应用儿童音乐心理学呢?首先,应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以此作为理论指导。同时,还应对儿童心理学有概括的认识,因为这门学科可使儿童音乐心理学趋向理论化与系统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际的研究,对儿童学习音乐进行分期、分步骤的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做出系统的记录,这就是观察法。与孩子们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兴趣喜好、情绪、能力与毅力等,做出记录,对各种问题,作出科学的答复,这就是谈话法。实验法是当今最普遍采用的科学的方法之一,也是我们应大力提倡的方法。其做法是规定一定的时间、地点、命题,必要时要设置对照实验,经过测量,取得数据,再用统计的方法做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与结论。以上介绍的方法不是孤立进行的,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注意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对每个发展,都要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下面简单介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一些音乐心理特征。

乳儿期(出生―1岁):这个时期乳儿的音乐听觉反应不太精细,也较缓慢;满两个月时就能区别一般的铃声或门声,有高低音的反应;三个月时有可能区分彼此相距八度音程的音调;五至七个月时能对大三度和小三度的音程有所辨别;在满周岁时孩子有的有较好的节奏感,能用准确的身躯动作表现出来。

婴儿期(1岁―3岁):即先学前期。四度、五度音程可以辨认,出现了最初的学习音乐活动,可以模仿成人歌唱或弹琴拉琴动作。这时音乐记忆迅速发展,可以记住两三个乐句,有对音乐兴趣的表现。在这个时期可以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开始阶段。

幼儿期(3岁―7岁):即学前期。这时期儿童的感知能力发展较快,除各种音程外,还可听辨一些简单的和弦;可以记住八到十六小节的乐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乐曲。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增大。

童年期(7岁―12岁):即小学阶段,又称学龄初期。已有观察音乐现象的能力,注意观看别人的音乐演奏、演唱,也能听辨较难辨别的和弦音。音乐记忆内容与篇幅增大,音乐想象开始自由地活动。在练习时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并能产生美好的音乐前程的理想。

少年期(12岁―15岁):即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这时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进步迅猛。记忆、思维、能力、意志、兴趣都趋向成熟。

青年初期(15―18岁):即学龄晚期,相当于高中阶段。这时已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并自觉地进行学习。音乐听觉敏锐,能辨别各种音程及和弦,是音乐记忆表现最良好的时代,思维方法逐渐科学化。

上述都是一般的儿童音乐心理特征。儿童之间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异,有的儿童有超常的音乐心理特征,表现出突出的音乐天赋;但有一些儿童对音乐反应较为缓慢,落后于正常的音乐年龄心理特征。这些个性特征对研究者来说是需要分别对待和处理的。

参考文献:

[1]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篇5

儿童心理学中所指的“儿童”这一概念是广义的,它是指孩子出生到成熟(18岁)之间的整个阶段。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18岁前各个年龄期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诸如:儿童各年龄期的音乐感知(包括:音乐听觉的音高感、音长感、音强感、音色感等)和绝对音高感知的培养与发展;不同年龄儿童的音乐记忆和适应儿童的科学记忆方法;儿童由浅到深的音乐想象发展及培养;儿童最初的音乐思维方式及对儿童的音乐思维启发与诱导;儿童音乐表演时的情感表达;意志在儿童学习音乐时的作用与培养;儿童气质和性格对音乐学习、演唱演奏的影响及调整;儿童音乐能力的健全与发展;上述诸方面都是儿童音乐心理学研究的范围。随着儿童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其研究内容还会不断增加和深入。

儿童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首先,儿童的各种音乐活动都是受其不同年龄的心理因素所支配的。因此,对儿童音乐心理的研究,对提高与发展孩子们的音乐活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研究这门学科可以对儿童音乐教育工作提供心理理论的指导,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了解不同年龄的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和规律,科学地进行音乐教学。还可帮助教师总结儿童音乐教育经验,提高音乐教学自觉性与水平。

儿童音乐心理学具有上述科学性与应用性。但是,这门学科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广大中、小学和幼儿音乐教师站在儿童音乐教育的第一线,应义不容辞地承担建设这个学科的责任。怎样研究与应用儿童音乐心理学呢?首先,应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以此作为理论指导。同时,还应对儿童心理学有概括的认识,因为这门学科可使儿童音乐心理学趋向理论化与系统化。更重要的是进行实际的研究,对儿童学习音乐进行分期、分步骤的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做出系统的记录,这就是观察法。与孩子们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兴趣喜好、情绪、能力与毅力等,做出记录,对各种问题,作出科学的答复,这就是谈话法。实验法是当今最普遍采用的科学的方法之一,也是我们应大力提倡的方法。其做法是规定一定的时间、地点、命题,必要时要设置对照实验,经过测量,取得数据,再用统计的方法做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与结论。以上介绍的方法不是孤立进行的,应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注意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对每个发展,都要进行观察、思考与研究,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深入的研究。

下面简单介绍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一些音乐心理特征。

乳儿期(出生—1岁):这个时期乳儿的音乐听觉反应不太精细,也较缓慢。满两个月时就能区别一般的铃声或门声,有高低音的反应。三个月时有可能区分彼此相距八度音程的音调。五至七个月时能对大三度和小三度的音程有所辨别。在满周岁时孩子有的有较好的节奏感,能用准确的身躯动作表现出来。

婴儿期(1岁—3岁):即先学前期。四度、五度音程可以辨认,出现了最初的学习音乐活动,可以模仿成人歌唱或弹琴拉琴动作。这时音乐记忆迅速发展,可以记住两三个乐句。有对音乐兴趣的表现。在这个时期可以是儿童音乐教育的开始阶段。

幼儿期(3岁—7岁):即学前期。这时期儿童的感知能力发展较快,除各种音程外,还可听辨一些简单的和弦。可以记住八到十六小节的乐曲。可以完整地演唱、演奏一般的乐曲。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增大。

童年期(7岁—12岁):即小学阶段,又称学龄初期。已有观察音乐现象的能力,注意观看别人的音乐演奏、演唱。也能听辨较难辨别的和弦音。音乐记忆内容与篇幅增大,音乐想象开始自由地活动。在练习时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并能产生美好的音乐前程的理想。

少年期(12岁—15岁):即学龄中期,相当于初中阶段。这时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进步迅猛。记忆、思维、能力、意志、兴趣都趋向成熟。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篇6

【关键词】沙盘游戏;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心理治疗;随机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R749.94,R49.055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9-0691-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9.01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儿童较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之一,也是儿童心理门诊最多见的病种。aDHD患病率达3%~9%,病因尚未明确,若不能及时得到有效诊治,会导致儿童出现学习成绩差、社会适应不良、自我评价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儿童的身心健康[1]1-126。因此寻找一种有效且可行的aDHD的治疗方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目前关于aDHD儿童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及两者的联合治疗[2]。药物治疗虽可有效地改善症状,但其长期效果可能与未知的危险因素相关联,加之副作用大,严重影响其治疗的依从性;而现有的aDHD心理行为治疗方法中很多又存在着与儿童沟通困难、治疗依从性低、操作性低等问题,给aDHD的心理行为治疗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如何有效可行地治疗aDHD(Sandplaytherapy),是当前我国儿童心理研究中的难点问题。

沙盘游戏(sandplaytherapy)日本称之为“箱庭疗法”,是一种通过深层心理来促进人格改变的心理治疗方法[3]。该疗法由多拉.卡尔夫发展创立,主要以荣格分析心理学、东方哲学和文化及卡尔夫的整合性思想等为理论基础[4]25-50,以人本主义理论作为治疗前提,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有“自我治愈力”,是一种融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行为等多种心理学理论于一体的综合性心理疗法。此外,沙盘游戏以其独特的非语言方式,寓治疗于象征性游戏中,可作为治疗师与儿童之间良好的沟通媒介。在沙盘游戏过程中,儿童利用各种形象的玩具模型,在盛有细沙的沙盘里建立一个与个体内在状态相对应的沙盘世界,能将无意识心象以三维图画的形式在一个外观的世界里显现出来[5]。这样不但有利于治疗师了解与把握儿童问题,也可以使儿童的无意识和意识逐渐得到整合。因此,沙盘游戏在儿童的心理治疗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越来越多心理学者开始着手对沙盘游戏治疗aDHD儿童的个案研究。我国台湾的林明清[6]用沙盘游戏有效地治疗了一例aDHD儿童,内地的徐洁、张日[3]也发表了关于个体沙盘游戏结合家庭沙盘游戏成功治疗一名10岁aDHD男孩的个案报道。这些均都提示沙盘游戏尤为适用于aDHD儿童的治疗。本实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进一步探讨沙盘游戏治疗对aDHD儿童的干预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向广东省湛江市第七小学一至四年级(7~14岁)学生家长发放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abbreviatedsymptomquestionnaire,aSQ)。共发放问卷1257份,回收有效问卷1136份。经计分程序进行筛查,选取问卷总分大于全国常模划界分15分[7]的儿童,共105名。然后将这些入选的儿童及其家长邀请到学校,向愿意参加沙盘游戏的学生家长发放知情同意书,并由1名儿科主任医师和4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根据DSm-Ⅳ的诊断标准[8]与家长进行结构式晤谈,同时观察儿童表现。通过瑞文标准推理测验(RavenStandardprogressivematricestest,Spm)检查,排除智商(iQ)<80分的儿童。随后向这些儿童的班主任了解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并排除患有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病、严重躯体疾病及神经系统等疾病的儿童。最终确定3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5人,女5人,年龄7~11岁,平均(9±2)岁。将30名入选儿童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人。

1.2工具

1.2.1瑞文标准推理测验(Spm)[9]

共有60张图组成,分成5组,每组12题,分别测试知觉辨别能力、类同比较能力、比较推理能力、系列关系能力、抽象推理能力。正常儿童测试总分不低于80分。这项测验在本研究中主要用于排除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

1.2.2aDHD父母评定量表第4版(aDHDRS-iV-parent)[1]213-240

根据DSm-iV诊断标准编制,分为2个分量表,注意缺陷分量表和多动/冲动分量,共由DSm-Ⅳ的18个项目构成,其中每项按0(从无或很少)~3(严重)4级记分,总分及分量表分数越高表示儿童aDHD的症状越严重。该量表在本研究中主要用于对aDHD儿童核心症状的评估及疗效评定。

1.2.3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arentsymptomquestionnaire,pSQ)[10]

共48个项目,包括多动指数、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冲动及焦虑6个因子,因子总分越高表示儿童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越严重。问卷在本研究中主要用于aDHD儿童症状与伴随问题的评估。

1.3干预过程

遵循沙盘游戏治疗的原理,按照其治疗步骤,对实验组儿童进行为期12周的沙盘游戏治疗,每周每位个案各进行1次沙盘游戏治疗,每次60min,共12次。对照组不给予干预,继续其正常的学校学习与生活。沙盘游戏的治疗步骤:(1)开始阶段。取得儿童的信任后,向儿童介绍沙盘游戏的材料及时间限制,并明确告诉儿童可以自由使用它们,自由建造任何自己喜欢的图景或故事。(2)作品制作阶段。当儿童开始制作沙盘作品,治疗师以关注的目光静默地陪伴儿童并做记录。(3)作品的理解、体验阶段。沙盘作品摆放完成后,治疗师与儿童围绕沙盘作品进行交流,了解沙盘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并陪同并鼓励儿童对其沙盘世界进行探索与体验。(4)拍照与拆除。对沙盘世界进行拍照存档后与儿童共同拆除。

1.4疗效评估

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童进行aDHDRS-iV-parent与pSQ评估,评估工作均由心理专业人员严格按照心理测量学原则进行操作。本次研究中治疗前两组儿童的各项评估指标数据均命名为前测数据,治疗后两组儿童各项评估指标均命名为后测数据。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沙盘游戏对aDHD儿童的治疗效果。首先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Shapiro-wilk检验)。若数据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x±s)表示,推断两组均数有无显著性差异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若数据资料总体方差不齐,则选用近似t检验(t′检验),同一组处理前后比较采用配对设计的t检验;若数据资料为偏态分布,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Q=Q75-Q25)]表示,推断两组数据有无显著性差别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同一组处理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p

2结果

2.1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aDHDRS-iV-parent评分比较

沙盘游戏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aDHDRS-iV-parent总分与分量表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2周的沙盘游戏治疗后,实验组儿童的总分及注意缺陷、多动/冲动分量表分均比治疗前得分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

根据已有研究[11-14],本文将aDHDRS-iV-parent的减分率≥25%评定为有效,结果实验组15名aDHD儿童经过12次的沙盘游戏治疗后,12名有效,3名无效,有效率为80%。

2.2治疗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pSQ评分比较

沙盘游戏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pSQ各因子得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2周的沙盘游戏治疗后,实验组在pSQ的多动指数、多动冲动及学习问题3个因子得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0.05)(表2)。

2.3沙盘作品的变化和发展过程

本研究中aDHD儿童在治疗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沙盘作品的变化也反映了他们的症状改善和心理成长。每个儿童的12次沙盘作品大多都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参考前人有关沙盘治疗阶段划分的基础上[3,15-16],本研究沙盘将治疗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问题呈现阶段、抗争及积极重构阶段、统合转化阶段。沙盘作品的主题是对作品所表现的象征性意义的总括,反映来访者内在心路历程的变化[4]114-118。表3通过列举这些儿童在各个阶段的沙盘场景或主题及沙具的种类与摆放情况,呈现儿童在沙盘游戏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历程。

3讨论

迄今为止,关于沙盘游戏对aDHD儿童治疗效果的研究尚少,经笔者查阅只有两例成功个案报道[3,6]。个案研究虽有一定程度的代表性,但结论缺乏普遍性,难以推广至较大的群体,需用其他研究方法验证。为此,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沙盘游戏对aDHD儿童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沙盘游戏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aDHD儿童的核心症状(注意缺陷及多动、冲动),而且能改善其伴随的学习问题,可以作为一种治疗儿童aDHD的有效手段,且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本研究为沙盘游戏治疗aDHD儿童的有效性提供了更可靠的实验证据支持。

沙盘游戏治疗能在aDHD儿童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笔者认为其心理学机制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①沙盘游戏能为儿童提供发泄不良情绪和表达攻击行为的途径,让他们能将精力和过剩能量转化到适当的行为中去,减少他们的多动、冲动及攻击[17]。②沙盘游戏帮助aDHD儿童将注意力集中于一种具体可感的、自我主导的活动,沙子和玩具的可触性、可移动性又能通过触觉与运动觉作用于个体的大脑神经,从而有效减少儿童对具体的物件和活动的注意力分散[18]。另外,能使儿童获得持续快乐的沙盘制作过程能促使aDHD儿童不自觉地将其注意集中于当下行为以及沙盘这个有边界限制的空间,这也有助于他们的注意力训练。③在制作沙盘过程中,儿童可以感受自己的力量,获得一种可控感,随着“可控感”的找回,儿童的自控能力逐步得到提高,有助于改善其多动、冲动;此外,沙盘游戏还有利于儿童的自信心培养[19-20]及阅读能力的提高[21],对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也有着积极作用[22];多方面共同作用能促进其更自觉有效地学习,带来其学习问题的改善。④在沙盘游戏过程中,人本主义的关怀贯穿全程。治疗师采取无条件积极关注和共感理解的态度,为儿童营造一个“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陪同并鼓励儿童对其沙盘世界进行探索与体验,并对儿童的作品和感受不干预、不评价,让儿童能摆脱aDHD标签的负面影响,降低被评价的担忧,自由地进行内在探索,从而逐步唤醒儿童内心深处的自我治愈和自我发展的力量,达到治疗目的[3]。⑤沙盘游戏的制作过程及其所使用的玩具为儿童提供了表达各种情感、探索生活经验、检验现实极限、发展积极自我以及自我理解、自我控制的机会,在治疗师所创造的包容、接纳的氛围内,儿童能正视其内心冲突并对其进行思辨、选择和重组,从而逐步获得心理成长。

沙盘游戏是治疗aDHD儿童的可行性高又易于被家长和儿童所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广阔运用前景。然而本研究限于人力物力,样本量仍较小,评估手段不够完善,且尚未进行停止治疗后的远期疗效评定,有待大量随访工作给予证实。

参考文献

[1]苏林雁.儿童多动症[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

[2]刘津,王玉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4):247-249.

[3]徐洁,张日.箱庭疗法应用于家庭治疗的理论背景与临床实践[J].心理科学,2007,30(1):151-154.

[4]申荷永,高岚.沙盘游戏: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张日.箱庭疗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120.

[6]林明清.一位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儿童的沙戏治疗历程分析研究[D].台湾:国立台南师范学院,2002:12-15.

[7]欧萍,陈曦,钱沁芳.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9(3):201.

[8]戚元丽,于瑞丽,王祖承,等.美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量表在中国试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9):583-584.

[9]张厚粲,王晓平,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在我国的修订[J].心理学报,1989,2:113-120.

[10]苏林雁,李雪荣,黄春香,等.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的中国城市常模[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4):241.

[11]weberw,VanderStoepa,mcCartyRL,etal.Hypericumperforatum(StJohn'swort)for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inchildrenandadolescents: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J].Jama,2008,299(22):2633-2641.

[12]Spencert,BiedermanJ,HeiligensteinJ,etal.anopen-label,dose-rangingstudyofatomoxetineinchildrenwith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J].JChildadolescpsychopharmacol,2001,11(3):251-265.

[13]RatnerS,Laorn,BronsteinY,etalSix-weekopen-labelreboxetinetreatmentinchildrenandadolescentswith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J].JamacadChildadolescpsychiatry,2005,44(5):428-433.

[14]李晓青,洪建国.非中枢兴奋类新药阿托西汀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J].世界临床药物,2005,26(6):352-356.

[15]allanJ,Berryp.Sandplay[J].elementSchoolGuidCounsel,1987,21(4):300-306.

[16]张雯,张日,徐洁.强迫思维女大学生的箱庭疗法个案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4):886-890.

[17]Campbellma.theValueofSandplayasatherapeutictoolforSchoolGuidanceCounsellors[J].austJGuidCounsel,2004,14(2):211-232.

[18]SteinhardtL.FoundationandForminJungianSandplay:anarttherapyapproach[m].London:philadelphia,pa:JessicaKingsley,2000:53-56.

[19]pearsonm,wilsonH.Sandplay&Symbolwork:emotionalHealing&personalDevelopmentwithChildren,adolescentsandadults[m].melbourne,Vic:australianCouncilforeducationalResearchLtd,2001:30.

[20]张日,陈顺森.箱庭疗法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应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0(3):143-146.

[21]张日,耿柳娜.箱庭疗法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3,26(2):354-355.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篇7

关键词:儿童;心理健康;标准;评估;测验;影响因素;干预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303-02

一、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我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主要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儿童的心理健康研究概况如下。

1.儿童心理健康标志

本文所说的儿童主要指正处学龄前和小学阶段,而且年龄比较幼小的未成年个体,社会公认年龄段为0-12岁。

儿童正处于发展时期,其心理健康标志与成年人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个比较一致的判断依据,有代表性的说法有:

(1)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为: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3)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4)行为统一和协调;5)性格特征良好[1]。

(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简要归纳为:1)乐于学习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2)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3)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5)健全的人格;6)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7)热爱生活、集体,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9)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2]。

对于影响心理健康标准确定的因素,有人分析了心理健康标准确立的三种影响因素:人性观、价值观和文化[3-4]。

2.主要评估方法

心理健康的评估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心理测验法、生物医学检查、收集档案记录、健康史报告等,国内目前对儿童心理健康及相关的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法。之所以多采用问卷调查法是因为它具有效率高、经济、省时等优点,而且目前的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方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利用问卷法。

国内目前应用于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最普遍的测量工具是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由于该量表使用方便,信度和效度的反映也不错,所以自从被引入国内至今,就一直受研究者们的青睐。

由于是从国外引进的量表,文化背景方面有很大差异,用它来研究所有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我国儿童的一些发展上的问题,肯定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近些年我国不少学者根据不同的研究和实践要求,编制了不同的测量工具。比较常用的有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t)、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ppCt)等。

3.主要测验

心理特性是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测量无法直接测查人的心理特质,而是通过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推论其心理特质,因此,心理健康测量具有间接性。心理健康测量评价总是与其所在团体中的大多数人或者某种人为标准,因此,心理健康测量具有相对性。任何测验都不可能测量人的所有的行为,特定的测验只测量它所要测定的行为领域的一个行为样本。因此,心理健康测量具有代表性。心理健康测量还具有客观性。因为,测验工具从编制到施测、记分以及对结果的解释都经过了标准化。

当然,由于心理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某些心理特性的认识可能还有偏差,因而,对心理健康测量的使用必须慎重。

4.展开的主要调查

杨宏飞总结《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999年间,我国中小学生心健康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类文章发现,一般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基本在10%~30%之间[5]。俞国良等采用CBCL量表调查了36所城市幼儿园的457名3―6岁幼儿,结果发现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5.1%,主要表现为抑郁、强迫性、交往不良和攻击性等心理行为问题[6]。规模较大的调查还有:江苏、浙江两省1985年对1095名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了调查;1992年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筛查了2万多名4―1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广州市1994年对1000名青少年的心理行为进行了调查;中国科学院心理所1997―1998年对北京市8869名青少年进行了心理行为问题进行了调查;2000年北师大课题组(沃建士主持的国家教育部“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地区抽样选取16472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2001年对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广泛调查[7];杨建文等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应用SCL-90和自编调查问卷对江苏省1762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5心理健康主要问题:

幼儿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主要有:(1)小儿多动症;(2)社会行为问题包括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等;(3)性格和情绪问题包括任性、自私、固执、娇气等;(4)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等;(5)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等;(6)意志力薄弱、耐挫力差;(7)学习上的问题包括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等[6]。

小学生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主要有:(1)学业问题如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多发生于小学阶段,尤其是初入学儿童中,大多属于从学龄前期向学龄期过渡中的暂时性问题。(2)情绪问题包括情绪不稳、自控力差、反应过度等。(3)品德行为问题如偷窃、常打架、骂人、说谎等,往往男孩多于女孩。(4)不良习惯在短时间内不易改正,如吮吸手指、咬指甲、习惯性眨眼等。(5)青春期问题问题常发生在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如吸烟、吸毒、自杀、犯罪等[8]。俞国良的一项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压力事件的研究中,则发现有30%属于学习方面,40%属于人际关系方面,其他方面的占30%。学习、自我、人际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小学生心理不健康表现形式的主要方面[9]。

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多于正常群体,其中,学习困难儿童主要表现为活动过度、攻击行为、违纪、分心、智商偏低、神经质、冲动、固执、笨拙、孤僻等;肥胖症儿童的问题主要是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自卑、焦虑水平高、孤僻、退缩、内向、抑郁、社交能力差、幸福和满足感低等;精神发育迟滞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胆怯、无安全感、社会退缩、生活自理能力差;工读学校学生的问题通常为品行障碍、智商低者比常人多、精神病性、人际敏感、抑郁;盲校学生的问题主要是自卑、情绪不稳、爱发脾气等[5]。

儿童的心理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必须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时不仅要考虑儿童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而且还要顾及其发展年龄,这是因为儿童在不同的年龄表现不同的行为。儿童心理工作者还要深入地了解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发展阶段不同具有的意义不同。

6.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受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8]。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及母亲怀孕期间的情况,这些因素决定了儿童先天的身心发育状况。后天环境因素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生活、学习、娱乐的家庭、学校及社会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因素(家庭结构、父母个体因素、家庭教育、家庭养育类型、家庭气氛、家长的期望水平)、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社会风气和传播媒介)及儿童自身因素(儿童的健康状况、入学年龄等)。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奠定了儿童的气质基础,而父母的文化、个性、教育方式和态度则直接影响着儿童个性的发育和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Rutter指出,父母长期不和、关系紧张、冷漠的家庭关系是儿童精神障碍的高危因素,比精神病家庭、离婚破裂家庭的影响更大[10]。

7.干预研究

儿童心理干预性研究:治疗性干预主要由医疗机构主持,包括一些个案研究和大样本研究,有效治疗了诸如学习困难、多动症、恐怖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发展性干预多由学校心理老师进行,有效提高了参与实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5]。

二、儿童心理健康工作的展望

1.目前大多引进的国外量表,由于社会文化方面差异较大,不太适合我国儿童的实际,在了解现状方面极可能有偏差。将来,更多符合我国国情的较统一的科学测查工具和标准应该会出现。另外,整合性的研究、评价标准、干预措施将会受到更多青睐。

2.查找资料过程中发现,目前针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而研究干预措施和方法的有效性及进一步改进的文章较少,更多的是对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提出探索性干预措施。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实施起来远比初期的调查麻烦和困难,大的城市情况也许会相对好些。将来随着心理健康工作的继续深入,情况一定会改善。

3.儿童心理健康与儿科学、儿科保健学、儿童精神病学、儿童神经病学、优生学、健康教育学等密切相关。各学科联合协作进行病因调查、治疗干预、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研究,将成为发展趋势。

4.随着我国教育培训业务的发展,必将有更多的专职和兼职人员源源不断地加入到我国近5亿儿童的心理健康服务大军之中,从而进一步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万钫.学前卫生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62-63.

[2]郭黎岩.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7.

[3]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4):48-52.

[4]刘华山.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J].心理科学,2001,24(4):480-481.

[5]杨宏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9.

[6]俞国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4-69.

[7]沃建中.走向心理健康发展篇[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9-10.

[8]彭迎春,倪进发,陶芳标.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9(3):192-195.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篇8

一、课题的提出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研究”是基于共生理论研究成果、针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劳动力流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数量进一步扩大,伴随而来的“留守儿童”数量必将进一步扩大,“留守儿童”现象将会也必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城镇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学校总人数30%,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学校总人数的40%。而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仅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就近XX万人,而且还有增长趋势。“留守儿童”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和缺位,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一些儿童内心产生严重自卑感,性格孤僻,行为懒散,我行我素;一些儿童因心灵空虚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迷上电子游戏、;有的甚至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由此可见,“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现实问题。关注留守儿童是学校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需要。留守儿童身上明显存在的监护权缺失、安全无保障、情感缺乏、性格缺损、道德教育出现真空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学校全面育人目标的达成。关注留守儿童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曾指出: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和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依然严峻……从负面看,父母外出务工使家庭教育缺位,对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它最终会演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现象会影响农村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共生理论是一种有助于促进留守儿童发展的理论。“共生”一词的概念源于生物学,指不同种属的生物一起生活。在我国古老的中医学说中,也早就提出了“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的“共生理论”。共生理论和方法在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开始应用于社会领域,主要是医学领域、农业领域和经济领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应用,首先为西方社会学者们所提出。他们认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具有高度知识的人与生产工具的综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因此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已经结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西方的一些社会学家提出了一种“共生方法”的理论来设计社会生产体系,强调社会生产体系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与关系。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共生理论”认为到,共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的本质是协商与合作,协同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互惠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必然趋势等。依据“共生”理论来看待和分析学校教育中的发展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宏观重大关系问题就是一种“共生关系”。如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师、家长、学生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协同进步,共同成长的共生体,三者之间是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而作为共生体一部分的留守儿童群体完全有可能依据共生体的有效交往资源得以生存、转化与协调发展。

二、课题概念阐释

留守儿童是指远离双亲或单亲,多数依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的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随着大量农村成年男女向城镇转移就业,而多数人没有携带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许多农村儿童远离双亲或单亲,成为农村家庭的留守儿童,多数依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

共生理论。“共生”一词的概念源于生物学,指的是不同种群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传递,从而能够合作共生。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存在于社会与经济领域之中。“共生理论”认为:共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的本质是协商与合作,协同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互惠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必然趋势等等。该理论强调种群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运用共生现象普遍性的观点来看待人类社会中诸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关系,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关系存在的客观性,从而按照共生原理不断推进其向优化转变,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研究,就是学校基于对共生理论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现状的分析,研究探索出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加以引导、梳理、教育策略,促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积极融入学校主流环境,获得健康快乐成长的研究。

三、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以共生理论观照和分析、解决学校教育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尚属新生领域。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已开始并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成果,但这些研究基本侧重于一般理论研究方面,而针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智力的教育和实践研究是不够的。已有的研究往往注重现状的分析,但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智力的教育还没有较完善的方案出台。已有的研究往往注重针对性矫治留守儿童问题,但从系统层面解决这一问题还鲜有涉及。本课题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借鉴共生理论,针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智力的教育作进一步的理论梳理和实践探索,以探索适合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二)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共生理论下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过程就是构建更加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1、开拓共生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新进展。

2、构建更加和谐的育人环境。

3、进一步探索出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4、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适应当前农村现状的要求,对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新农村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基于共生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在学校,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加以引导、梳理、教育,促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实现教育目标,构建和谐校园。在家里,使家庭更加和睦、幸福,促进农村家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家庭。在社会,对促进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学校基于对共生理论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加以引导、梳理、教育,促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并探索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二)研究的内容:

a、共生理论下的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研究。

b、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现状。

c、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

d、探索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三)研究重点:

适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力图以“研究——尝试——反思——生长”为研究模式,力图在研究中尝试,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生长。

1.文献资料的搜集与学习。广泛搜集、学习,把握国内外教育教学关于共生理论、留守儿童研究的先进理论与成功经验。

2.现状调查与分析。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

3.探究试验的实践研究。在切实把握应然与实然状态的基础上,提出试验方案,开展如问题留守儿童个案研究、留守儿童情感补偿的实践研究、留守儿童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困难矫治研究等。

4.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教训,建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发展模式。

六、研究安排

(一)研究思路:基于对共生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思想、智力教育的研究,并通过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教育。在心理教育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包容、向上”;在思想教育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自强、协作”;在智力教育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进步、成才”。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XX年5月—XX年10月),准备阶段。

建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落实课题研究人员。组织研究人员深入调查,分析现状,确立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方案。根据研究方案,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规划研究经费,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XX年11月—XX年12月),实施阶段。

1、认真按研究方案开展研究,通过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现状,不断发现新的情况,贴近学生,走近学生。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让学生留得下,学得好,生活开心,家长放心。

2、根据“留守儿童”现状,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在活动中受启发,在交流中受教育,在相处中求愉悦,从个性中找共同点,从共性中找差异。收集案例,加以分析,因材施教,探索出教育“留守儿童”的新方法,新措施。初步拟定留守儿童发展方案、提纲,总结规律,分析提高。

第三阶段(XX年1月—XX年7月),总结阶段。

1、总结经验,搜集成果,整理档案,撰写研究报告。

2、初步制定《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方案》并付诸实施。

3、申请课题结题。

七、研究预期成果及保障措施

(一)预期成果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分析调查报告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研究阶段小结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研究阶段小结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智力教育的研究阶段小结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共生发展的研究阶段报告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制度制度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方案制度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共生发展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二)保障措施

1、人员条件及资源保证:

人员条件是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保证。从参与课题的人员结构看,本课题具备很好的人员条件。课题主持人及核心组成员均从事管理工作已经有多年,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课题研究工作经验,并共同合作参与一项市“十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圆满结题。

其他人员多为学校各年级的班主任、有教学经验的学科教师,长期在中小学一线工作,他们构成了课题研究具体实施队伍。从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已有经验看,这支队伍都是很出色的。

2、在确立本课题之前,我们查阅了许多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资料,对一些学生及其家长作了科学的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到当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问题。在农村中小学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确有必要性和很大的实用价值。

3、课题研究的条件保障:

领导支持:两所学校领导都大力支持课题的研究,曾专门召开会议,鼓励课题组开展工作。

资料与设备保障:学校为了保障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已配置大量教育科研、教育理论类书籍。学校还为课题组配备了多台微机,便于上网查阅资料。

经费保障:学校计划提供5000元作为课题启动资金,能充分保障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篇9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认知能力认知训练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04.074

abstractCognitivedisorderisoneofthecoresymptomsofchildrenwithautism,whichisreflectedintheintelligence,memory,attentionandotheraspectsofautism.Fromthispointofview,autismisakindofinformationprocessingisnotperfectforthecharacteristicsofcognitiveimpairment.thispaperinrecentyearsdomesticexternalautisticchildrenwithattention,memoryandbasiccognitiveabilityofmakeacomprehensiveelaborationandanalysis,andtriestofindproblemsandfutureresearchdirectionsoftheexistingresearchinthisfield.

KeywordsaSD;cognitiveability;cognitivetraining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也被译为自闭症)是于婴儿期起病的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表现为情绪情感表达困难、社交互动障碍、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困难,以及在生活中表现出限制的行为与重复的动作、明显的特定兴趣;无法使用正常的语言进行表达,也无法进行社交活动,常有某些刻板和重复性的动作和行为。①认知异常也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之一,它体现为孤独症儿童在基本概念认知、记忆力、注意力等方面的异常。从认知的角度看,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普遍缺少对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仅注重某一特定细节而忽视细节之间的关系,缺乏一定的认知灵活性,无法对事物或概念进行概括、迁移。

图形符号是认知的核心之一,它被普遍运用于教授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而缺乏认知能力则导致儿童无法识别图形符号,②继而无法在缺乏口语的情况下运用辅助沟通方式进行沟通(如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要求孤独症儿童从沟通簿中选出目的物的对应图片)。③所以,认知能力是儿童生活自理、进入社会的必备前提:对自然的认知可以使这些儿童加深对物体、周围环境的理解,为后续的相关训练提供基础;而对社会的认知可以提高他们对情绪的理解能力,促进沟通行为的出现,从而让他们能够较好地成长,融入社会。自孤独症谱系障碍进入人们视线的几十年来,各种认知训练理论与方法被广泛研究并实践。

1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认知障碍相关理论

国内外专家从各方面探究了孤独症认知障碍的原因,对孤独症儿童的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作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由Frith和Happe提出的“弱中央统合论”。④他们认为,孤独症儿童在认知方面表现出仅注意局部细节而忽略其他特点的现象,体现了中央系统的失能,即弱的中央统合功能(weakCentralCoherence,wCC)。该理论认为,孤独症儿童在面对范围广泛的刺激时,难以进行统合,所以他们的认知加工表现出关注微小细节而忽略了整体。因此,弱的中央统合即可以影响视知觉处理任务,同时也影响到语义理解任务。⑤

“心理理论”(theoryofmind,tom)是指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识,最早由SimonBaron-Cohen于20世纪后期提出。心理理论是指孤独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内心活动(如需求、信念、意愿、情绪等)的认识,并以此理解不同行为,对他人的各种行为作出适当反应甚至预测的能力。⑥心理理论被广泛认为是社会认知发展的基础,以及进行人际沟通的前提。它体现为孤独症儿童的心理推测能力以及社会性发展等方面。

2国内关于孤独症谱系障碍认知方面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对于aSD儿童认知的研究可被分为非社会认知与社会认知两个部分。其中,非社会认知可分为四个方面,即基本概念认知、注意力、记忆能力和执行功能;而关于社会认知的研究包含了对人、表情识别及情绪情感的研究。但是,国内研究者们多是采用直接评估的方式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能力进行研究,鲜少针对某一种认知训练方法进行探索。

2.1认知能力相关研究

国内专家们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基本概念认知进行了深入研究,贾林祥(2007)指出,孤独症儿童进行对话时,其所运用到的词汇数量非常有限,无法准确运用已学的词汇进行表达或沟通;他们也存在不能准确运用代名词的现象,比如他们会把“你”说成“我”等。⑦曹漱芹、方俊明等人(2010)通过对12名汉语孤独症儿童进行类别判断任务,发现孤独症儿童既有一定的分类能力,但又难以形成类别原型和抽象概念。⑧

由于注意力和记忆力是认知能力的前提,研究人员同样发现了它们重要性。杨明利(2009)考察了孤独症儿童在信息集成过程中视觉注意方面的特点,结果发现在这个方面孤独症儿童的整体认知能力并不存在缺失,⑨与国外研究结果不一致;其还对孤独症儿童的词汇―语义层次的认知加工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发展儿童在词汇认知和语义理解方面差异显著。

由于执行功能与注意和记忆关系密切,并且包含高级认知能力,执行功能也是孤独症谱系障碍认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杨娟等(2006)对十九名aSD儿童进行了包含视空间工作记忆任务在内的三种执行功能任务以及智力测验。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执行功能发展水平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存在执行功能障碍。⑩

2.2认知训练相关研究

国内研究者们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认知训练研究较为分散,且尚未找到一种系统的认知训练方法。陈淼(2010)通过对150名孤独症儿童参加前一后测的结果对比,发现使用基本认知能力训练课程训练20周后,被试的各方面基本认知能力测试成绩显著提高,而认知的其它方面也有所改善,只是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赵娜、宋佳等(2012)考察了认知综合训练对儿童的注意力的不同方面(如注意力的持续性、抗干扰性等)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综合训练可以提高观察组对数字、形状的短时记忆能力。在社会认知方面,王凤梅等(2014)对三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情绪情感干预,结果发现情绪情感认知训练可以促进孤独症儿童对他人表情的识别能力,并且提高他们的情绪理解能力。

3国外关于孤独症谱系障碍认知方面的研究进展

同样,国外研究者大多是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水平进行评估研究,从认知训练方法的方面来看,国外专家的研究重点是各种干预体系和理论,而非具体的某一种认知训练方法。但是,现有的关于孤独症认知评估、训练的研究,也为特教老师、家长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太田阶段法是由日本太田昌孝教授于1992年提出的一种评价孤独症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方法,它依附于言语解读测验(LDt-R)为主体,测验结果可以有效地指出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能力所处的发展水平,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被广泛运用于日本的孤独症儿童干预之中。

mariekedeVries等(2014)通过对121名孤独症儿童进行一组随机对照实验,对两组儿童分别进行工作记忆与认知灵活性的认知训练,结果发现两组儿童在总体干预效果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认知训练虽可以促进工作记忆与多动行为,但高流失率、不显著的干预效果说明孤独症儿童也许并不适合此类干预。

mirtalebipour等(2015)通过对10名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开展了为期一个半月的认知训练,以前―后测的方法检验了认知训练对孤独症儿童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训练对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认知训练对8~12岁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有重要作用。

4认知训练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的方向

我国目前对孤独症儿童认知训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状态,只是少量考察了一些基本认知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而忽略了认知的其他层面(如社会性认知等)。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们要同时关注非社会性认知和社会性认知,开展一系列促进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力求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开发一套能够被广泛使用且行之有效的认知训练课程。同时,我们还要克服被试流失率高、研究样本差异较大等困难,深入研究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认知训练,促进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发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73224)

注释

①陶国泰,郑毅,宋维村.儿童少年精神医学[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94-195.

②melissaLallen.intentionsvs.resemblance:Understandingpicturesintypicaldevelopmentandautism.Cognition,131(1):44-59.

③Bondya.,FrostL.peCS:thepictureexchangeCommunicationSystemtrainingmanual[C].SeminarsinSpeechandLanguage,1998:144-159.

④FrithU.autism:explainingtheenigma[m].oxford:Blackwell,1989:100.

⑤williamsonp.,CarnahanC.R.,etal.Readingcomprehensionprofilesofhigh-functioningstudentsontheautismspectrum:agroundedtheory[J].CouncilforexceptionalChildren,2012.78(4):449-469.

⑥周祝琴.自闭症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8(1):76-78.

⑦贾林祥.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及其形成原因[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00-104.

⑧曹漱芹,方俊明,秦金亮.汉语孤独症儿童分类能力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10.2:311-314.

⑨杨明利.孤独症儿童中央统合功能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⑩杨娟,周世杰等.孤独症儿童执行功能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5:475-477.

陈淼.孤独症及相关障碍儿童基本认知能力测查表的编制及教育训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赵娜,宋佳等.行为问题儿童注意力及短时记忆力认知综合训练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2.5:536-537.

王凤梅,李艳玮,张秋月,等.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能力干预的个案研究[J].中国康复,2015.2(2):133-134.

郭云.太田阶段法在孤独症儿童认知发展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

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篇10

【关键词】幼儿教育研究;人种志;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丰厚描述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1/02-0011-04

目前,在我国的幼儿教育研究中,人们开始重视“人种志”方法的运用,但是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研究者对该方法的认识不够深入等原因,在现有的一些研究中出现了对该方法误用的现象,其中较为典型的表现是只强调对“人种志”方法固定化格式和规范性程序的简单套用,导致我国的幼儿教育研究在指导思想和学术话语上仍缺少根本性的变化,在整体研究格局上也没有发生结构性的变革。针对现有工作中的难点和困境,幼儿教育研究要开拓新的领域,必须实现研究视角上的转变和方法论上的突破。本文拟对新旧两种教育观进行比照,并对“人种志”方法的特点及其可行的研究策略进行阐述和探讨。

一、两种幼儿教育观

20世纪,在幼儿教育研究中起主导作用的学科是发展心理学。〔1〕这是一门以其自认的“科学”为基础的学科,它将儿童的发展视为由不同阶段构成的线性运动过程,认为儿童的成长受到生物本能的驱使,每个人都必将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传统儿童观认为,儿童与成人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的无知,〔2〕儿童向成人的过渡只能依靠其知识的不断获得。于是,知识成为儿童发展所需的唯一精神给养。当知识成为教育中最核心的因素时,幼儿教育也就成了小学教育的准备期,幼儿园大量选用成人看重的学科知识编制成课程,将知识系统地灌输给学前儿童也成为必然的选择。〔3〕由于过分强调知识,儿童被从外在的文化、环境、交往关系中剥离,教育成为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唯一普适性道路。在教育过程中,个体的差异性被忽略,儿童作为人的主体性已消失殆尽,成为处于良好控制条件下实验室中的、拥有能够满足实验所需之变量的“客体”。可见,在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中,教育只是为达到儿童发展这一目的而存在的可操作的手段和工具。当教育成为一种工具时,参与教育的人的主体性就被严重忽略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成了分发营养的机械工作者,儿童(作为学生,而不是作为人)也就自然成了接受知识的“机器”。

幼儿教育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促使幼儿教育研究者们对教育参与者的主体性以及教育的本质进行深刻反思。与此同时,他们也受到了来自现象学、生态心理学理论的重要影响。于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开始形成。

新教育观认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他者”的互动形成意识,产生经验,经验构成了儿童的知识系统,为儿童继续认识世界奠定了基础。由于与成人的知识系统存在差异,儿童对世界有着独特的认识,经历着不同于成人的生活。在这独有的生活里,儿童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他对世界的好奇与渴望。在新的教育观中,儿童不再是可以任凭涂画的“白板”,也不再是只能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已具备丰富经验的对学习有着自内而外需求的主体。

要对儿童进行教育,教育者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儿童已有的知识系统及其成长的需要。这就回到了一个原初性的问题:儿童的知识系统是如何形成的?传统的教育观认为,儿童的知识是通过教育获得的。但是,当教育还未进入儿童的生活时,儿童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因此,新的教育观认为,儿童是在生活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感知觉的体验,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得经验并构成知识系统的。对于儿童来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文化、家庭、同伴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儿童知识系统的形成。由此可见,只有进入儿童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儿童已有的知识系统和成长的需要。而当教育进入生活时,幼儿教育的本质就发生了改变,“知识”被“成长”所取代而从传统的核心地位上撤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儿童的主体性得以彰显,教育在“生活”的过程中通过两主体间的互动自然生成了。教育不再是一种手段,而是以关系存在为基础的“教化”过程。

当教育成为关系存在而不再是手段时,教育的着重点也要从寻求普适化的教育策略转向关注教育发生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情境中,通过深入调查以及细致观察,进入儿童的生活世界,依靠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随机应变地处理事件的教育机智,在与儿童的互动过程中身体力行地教化儿童。因此,在新的教育观中,教师同时成了教育的研究者。新的教育观对外在影响以及儿童个体间差异性的强调,使得面向较大群体、去背景化的量化研究方法显得格格不入。

二、幼儿教育研究与“人种志”方法

“人种志”方法最早应用于人类学研究,是一种有别于传统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新型研究方法。20世纪20年代,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发生了由“从原始人群身上寻找现代人进化历程的痕迹”到“去了解某一种族人的观点、生活态度,摸清他们对自己的世界的看法”的转变。显然,要想尽可能地获得贴近被研究者生活的资料,依靠传统的主观臆想的方法是不行的,人类学研究者需要进入日常生活情境中去获取资料。在幼儿教育中,游戏、绘画、讲故事等是儿童表达对世界的理解的有效方式,因而这些日常活动也成了教师进入儿童世界、研究儿童文化的最佳途径。在幼儿教育中运用的“人种志”方法,是与文献研究中忽视现实场景和实验室研究中对研究场景严格控制不同的一种新方法,它强调研究者要在自然的情境下获取有关儿童的行为、表征的原生态资料。

在“人种志”研究者眼中,人类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文化”是广义上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4〕它是通过人际互动产生并作用于人的,在个人身上表现为知识系统的形成并对个体行为发生规范作用。因此,要对人进行考察,必须进入其所处的文化。作为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有机体,文化的各个部分各具功能又相互关联。对处于特定文化中的人进行考察,需要将其放置在其文化形成、发展的内在结构和功能系统中进行宏观把握。

另外,作为在某种文化中成长的人,研究者在对一类人群进行研究时难免会受到自身价值观念的影响。这在传统的人类学研究中不难找到例子。〔5,6〕而在“人种志”研究中,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合理性和独立存在的价值,研究者对所研究的文化都会保持尊重的态度,都会给予理解,而不会以一种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另一种文化的优劣。在“人种志”研究者看来,某一组织或个人的行为、观点都与其隶属的文化相关,对某一事件或现象进行理解,都应从其相应的文化背景出发。因此,“人种志”方法要求研究者将先入为主的观念悬置起来,用“当地人的眼睛”看世界。

正如前文所述,儿童的眼中有着与成人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在儿童知识系统直接作用的基础上建构而成的,包含着缜密的内在逻辑性及合理性,反映着一定时期内儿童对外界的认识程度。因此,研究者在与儿童互动的过程中,应该放低自身文化的权威地位,真正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到儿童的世界里去感受儿童的体验。

“人种志”方法非常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因为研究者用“当地人的眼睛”看世界的过程实际是对“当地人”对世界的“理解”的阐释。阐释是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对话”中发生的。“对话”意味着“对他人的意见作一种反思性的探索和努力去了解其中的含义,在过程中谈话的几方有建设性地面对彼此,历经冲突及在不断改变观念的过程中寻求立足点。在成效上,对话是对沟通的分析,是为求成长与了解而不断地对意义产生质疑的超越语言学的过程”。〔7〕可见,这种“对话”强调的不是“主体”对“客体”的判断,而是持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两个“主体”在对同一种关系的理解上所达到的“融合”。可见,这种“对话”需要建立在对话双方的平等关系上。在“人种志”研究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发生了改变――研究不再是“主体”(研究者)对“客体”(被研究者)的单向观察,而是在两“主体”的互动关系形成过程中自然生成的。因此,在幼儿教育研究中运用“人种志”方法,研究者与儿童在平等地位上的互动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三、“人种志”研究常用的策略

参与式观察是“人种志”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策略。虽然这是一种在幼儿教育研究中被广泛使用的质的研究策略,但由于存在许多因误解导致的误用现象,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策略的相关问题作出澄清。首先是观察内容的选择。目前有不少研究者认为,质的研究是没有预先假设的,只要在观察就是在研究,无需考虑观察的内容。然而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在幼儿教育中进行观察是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儿童的特点以及儿童发展的需要,为更好地促进儿童成长服务。因为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所以在幼儿教育中进行观察需要有内容上的倾向性。幼儿教育是动态的、连续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又有着复杂多样的主题,因此研究者要在观察之前限定一个相对宽泛的主题。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从前人的研究、研究者的兴趣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事件中获得启示。其次是研究者的参与方式。研究者的参与方式根据研究者的进入程度可以分为半参与和全参与两种方式。其中半参与又可分为观察式参与和参与式观察两种,前者以观察现场活动为主,研究者在活动中起到的是组织、贯穿的作用;后者则是研究者担任活动中的某一角色,在与儿童一起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可以说,后者比前者的参与程度更深一些。而全参与是指研究者完全进入到活动之中感受儿童的体验。三种参与方式各有特点。幼儿教育活动具有多样性,在幼儿教育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观察的内容以及具体活动的特点灵活选择参与方式。

深度访谈也是在“人种志”研究中常用的策略,是一种与有着缜密结构、程序的访谈方式相对应的非结构式访谈。类似于参与式观察,研究者在进行访谈之前只需要根据访谈目的进行内容概况的设计,具体问题要在访谈的过程中自然生成,提问的形式以开放式为主。需要注意的是,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要对被访者的回答进行引导和解释,使访谈不偏离主题,同时研究者要有及时捕捉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以便进行深入的追问。因此,深度访谈需要研究者有足够的敏感性。敏感性的获得无疑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但一些技巧的运用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是对被访者整体背景的了解。儿童是在环境中成长的个体,会受到来自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因素的影响。只有对儿童的成长背景有深入的了解,研究者才能迅速准确地理解儿童的语言和行为的意义,从而有效地把握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在幼儿教育研究中,深度访谈的对象除了儿童之外,还可以包括家长、同伴等相关人员。其次是在研究过程中要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在访谈过程中,除了语言外,研究者还可以结合语境对被访者的表情、语气、肢体语言等细节进行细致观察,从而获得更多的、言语所不能囊括的隐性信息。第三是善于对被访者提供的信息进行反思与分析。儿童的知识系统构成了其不同于成人的世界,因此同一种表达在儿童那里也会有不同于成人的含义,这就需要教师依靠对儿童背景及经验的深入了解,对信息进行文本分析。特殊含义的产生之处往往正是教师需要深入探究的切入之处。

在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上,“人种志”方法强调丰厚描述。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是获取原生态资料的有效手段,但进行一项研究仅仅是为了获取资料吗?正如一些实证主义者所提出的质疑,如果研究是事无巨细的记录,那么研究的意义何在?在“人种志”研究中,通过观察与访谈获得的资料是富含意义的。比如在幼儿教育中,儿童在日常情境下的行为、表征都是其在构筑世界和阐释现实时所用的概念和符号,这些概念和符号是教师理解、进入儿童世界的桥梁。因此,对这些富含意义的现象的记录本身是有研究价值的。在这种理解下,儿童活动中的各个细节应是文本呈现的重要来源。与实证研究中的表格、图表以及科学性的语言将所观察到的现象过分简约化相对应,“人种志”研究要求研究者尽可能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丰厚描述,将细节展现给读者。另外,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更好地理解儿童的世界,因此,研究者对所观察现象的意义解读也是研究结果中的重要内容。在表达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使用通过另一事物来探索和理解某事物的技巧,因此在呈现的文本中,研究者可以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将自己对儿童的解读呈现出来。在“人种志”研究中,研究者也是处于特定背景下的人,尽管在研究过程中会尽量将自身的价值观悬置起来,但其对儿童的解读仍无法完全摆脱来自自身知识系统的影响。因此,研究者除使用文字外还可以通过录像、照片等详实记录方式呈现原始材料,供读者自行解读。出于对多样化理解的尊重,“人种志”研究结果的呈现强调的是丰富的描述或“展现”,而不是概念化的“告知”。

“人种志”方法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不仅丰富了学科研究的方法,还意味着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有可能学会做研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贴近儿童的活动,贴近儿童家庭生活的实际,这样获得的生动资料本身就是有价值的研究发现。

参考文献:

〔1〕朱家雄.从对科学主义的崇拜到主张学前教育走向生态: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反思〔m〕//朱家雄.中国视野下的学前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4-126.

〔2〕刘晓东.论儿童教育的出路〔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8,421(11):1.

〔3〕刘晓东.中国学前教育需要革命性变革〔J〕.教育导刊,2005,(7):26-28.

〔4〕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36.

〔5〕洪颖.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民族志方法讨论〔J〕.清华大学学报,2007,(4):100.

〔6〕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绍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6.

〔7〕卡洛琳・爱德华兹,等.儿童的一百种语言〔m〕.罗雅芬,连英式,金乃琪,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41.

applicationofethnographymethodinpreschooleducationResearch

wangDan,YangGuangxue

(CollegeofpreschoolandSpecialeducation,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