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的心理辅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54:07

少儿的心理辅导篇1

摘要:以公共图书馆的公共性社会职能为逻辑起点,结合其少儿部服务对象的特定性,针对当今社会频发自然灾害给儿童带来的影响,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少儿部应肩负的新的使命和责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社会职能

近年来,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人们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心理及精神健康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在其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职能的基础上,作为社会信息枢纽和公民的终身学校,其公共性的社会职能应以社会的需要和公共利益的全新的价值取向为目标,势必可以建立有效的项目机制和提供相关的服务帮助受灾的孩子重拾快乐、重建信心和重获希望,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尽其所能支援灾区重建,从而使其任务职能得以延伸和深化。

对于自然灾害给受害者带来的实质性创伤和精神障碍,压力、焦虑、压抑及其它情绪和知觉问题,政府和社会各专业机构及组织都积极地行动起来,希望最有效用地发挥各组织机构的职能,积极帮助受灾群众。这也是深化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促进国家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要求。和谐社会的实现是需要通过政府职能部门的创新来实现,在不断积累的基础上,探索适应新环境新变化和新挑战的新的运行方式。

少年儿童一直是灾后心理援助关注的重点,作为担负着图书馆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图书馆的少儿服务部门,其服务职能应是与时俱进、不断延伸和深化的。

一、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工作对履行灾后儿童心理辅导及救助的必要性。

1、主体的性质及职能。

公共图书馆的少儿服务部门作为国家事业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以一定方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一定形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以改善社会公众的生活水平与福利状况,经费主要由国家财政拨给,受国家机关尤其是政府部门领导的社会组织。其教育性、社会性、服务性的性质决定了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部门的职能。它是课外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和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乐园。

2、客体的特殊性。

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工作的对象主要是社会适龄少年儿童。其中作为较特殊群体的一部分受灾儿童,比其它儿童更需要关注。自然灾害影响人们心理健康,使人产生焦虑、愤怒等应激反应,儿童比成人更脆弱,他们更需要具备公共职能的机构提供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需要充满尊重、和谐、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

3、职能延伸与服务客体的有效链接。随着民主制度下对服务型公共管理体制的倡导,社会对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要切实解决公共服务覆盖面不广的问题。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部门完全可以凭借自身优势和力量承担起灾区重建中的儿童灾后救助部分工作,帮助政府和社会分担压力。探索和建立灾后儿童心理重建的有效工作运行模式,为国家未来的灾后儿童心理援助工作建立应急预案是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部门应该承担的使命和义务。

二、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工作对灾后儿童心理辅导及救助措施的可行性。

1、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部门是少年儿童信息文献资料中心。其具备丰富的信息文献资料和馆藏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和少儿电子读物,网络资源等。书籍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有力的教育引导工具使图书馆承担这一社会角色具备了丰富的物质条件。这些丰富的馆藏资源是为灾后儿童提供心理帮助的首要基础。

2、宽敞明亮的馆舍可以成为少年儿童素质教育与个性发展的新天地。对于灾后儿童,幽雅清新舒适的阅读环境使其能在视觉和感官体验中得到宁静的慰藉。

3、有一批素质高,服务态度好,对孩子有爱心的耐心的优秀的馆员队伍。对于从事少儿工作的图书管理员来说,良好的职业素养、丰富的知识储备、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和乐于助人的天职心态,让其从传统的文献借阅到少儿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总结出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具备和儿童及家长沟通的能力和技巧。

三、实践模式探究。

1、运用图书馆自身优势建立少年儿童问题咨询中心。采用“请进来”的方式。

(1)聘请专业人员成立少年儿童心理咨询室。

5.12地震发生以后,全国各地心理学机构和组织,包括一些心理服务公司、心理咨询中心,一批来自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和心理咨询师及学员都积极参与到心理救援的大潮中来。图书馆可以与这些专业人士取得联系,以聘请志愿者的方式设立心理咨询室,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启动应急心理救援预案时开放咨询室,接受受灾学校、社区和家庭的儿童到馆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

(2)组织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和课外活动。

以读书活动为主,运用主动性、科学性、新颖性原则,推荐新书、好书、励志书和充满温情的绘本书给孩子们阅读;组织故事会,听故事,讲故事,培训小故事员,开展故事演讲赛;组织情境童话剧演出,帮孩子们指导角色扮演、排节目,让孩子们来扮演故事书中的角色,培养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爱心;利用馆藏视听声像资源,给孩子们开展音乐欣赏活动和播放动动画片等活动,增添阅读乐趣,为他们尽早走出阴影,获得心灵重建创造条件。

2、“走出去”模式。以台湾大学图书信息学系副教授陈书梅女士发起的“送儿童情绪疗愈绘本到四川”活动为例。

“送儿童情绪疗愈绘本到四川”活动和《儿童情绪疗愈绘本解题书目》展现了图书馆界对社会的重要意义。如何帮助儿童,改变其不良行为,抚慰个别心理承受巨大创作的孩子?建立一套阅读推广机制,精选优质读物,以阅读治疗为途径,以舒缓情绪、维护儿童身心健全发展为目标,协助灾区儿童心灵重建,帮助灾区孩子心理康复、提升心理品质是少年儿童图书馆可以发挥的除一般知识性、教育性文化功能以外的服务功能。推广阅读治疗活动,增强孩子对自然的认识与对情感的体验,从而使其能通过阅读达到自我修复和疗愈的作用。孩子们可以“透过认同书中人物的角色,然后看到了书中的角色,了解我不孤独,我不是唯一的受难者,透过书中情节角色描述的遭遇,故事主人翁的描述之后,跟着它走一遭,把情绪释放出来,得到情绪净化的效果。”

图书馆可以以流动服务站的形式,送书到灾区、受灾的学校、社区和家庭,让孩子们感受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温暖,通过阅读,逐步处理负面情绪,完成自我成长。

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部门参与灾后儿童心理辅导与救助的体现了其作为公共事业单位的职能和作用,与党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和谐社会构建思路是一致的。对推动公共图书馆少儿服务事业的建设也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吴慰慈图书馆学概论.

[2]熊钟琪少年儿童图书馆(室)工作.

少儿的心理辅导篇2

  2018年,在市团委的带领和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XXX少先队以XXX少工委X届X次全委(扩大)会议为契机,全面履行团结、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的基本职能,有效推进少先队、学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发展,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一、少先队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推进思想引领,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祖国的朴素感情。开展“红色旗帜代代相传”、“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XX场次,覆盖少年儿童XX万余人。加深少年儿童对党和国家的朴素情感。开展新年圆梦微心愿活动,在全市各族贫困家庭少年儿童中征集节日心愿,通过微信平台愿望清单,由爱心人士进行认领,全市近200名贫困家庭孩子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实现了新年愿望。还组织这些贫困少年儿童感受阜康文化建设,观看了电影,一起度过快乐的节日。开展“科学家进校园活动”3场次,覆盖少年儿童800余人次;举办“书香润心灵 悦读促成长”读书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与书交朋友,与智慧牵手,让书籍为少年儿童开启心灵之窗,覆盖少年儿童4700余人次。在“六一”期间在全市举办了“红领巾喜迎 我是党的好娃娃”少先队鼓号队大赛暨阜康市少先队员卡通形象会,通过鼓号队展演进一步提升少年儿童的仪式教育,增强仪式感。

(二)以推进少年儿童“融情教育”为抓手,加强少年儿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少先队活动课说课大赛、“在祖国的怀抱中”主题队日活动直接参与少年儿童1312人;“千名各族少年儿童与内地少年儿童书信手拉手”、“百名中学生与内地大学生结对子”活动中实现结对少年儿童1049人;“我在城里(农村)有个家”等融情活动直接参与少年儿童1256人,引导各民族少年儿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开展“你来我家吃馓子,我到你家吃粽子”等融情实践活动15场,参与少年儿童9276人;“民族团结好伙伴”、“少年儿童共话民族情”等15场主题队日活动的开展,直接影响少年儿童4274名,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少年儿童的交往、交流、交融。在六一前夕,与宣传部、教育局联合举办百名美德好少年颁奖典礼,同时,组织各民族少先队员600名、贫困学生50名,为他们献上一台精彩的儿童木偶剧《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少年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面对各种困难,要有勇敢、自强、自信的品质。在暑假期间开展“红领巾双语”小课堂活动6场,聘请优秀返乡大学生为辖区流动务工人员子女、访惠聚人员子女、贫困家庭子女开展学习辅导、趣味思想教育。

(三)积极开展“牵手行动”关爱活动,竭诚服务少儿成长。制定了《阜康市重点少年儿童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牵手行动”任务分工及督导考核办法》和《阜康市重点少年儿童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制度及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与任务,170名重点少年儿童实现了与帮教辅导员的结对。充分利用“3·5”中国志愿者日、宪法宣传月等节点,在全市各基层团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安全自护、防灾减灾等宣传教育活动3场次,并组织重点少年儿童参与其中,切实提高少年儿童群体应变自护能力。开展“献爱心促融情助稳定”爱心捐助活动,组织全市各级少先大队收集旧教材、工具书、文化用品、闲置衣物等1200公斤,通过整理发放给需要帮助的少年儿童。

(四)持续提升自身建设,夯实少先队工作基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团结、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的核心作用,更好地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激发少年儿童的成长梦、成才梦、报国梦,提高我市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科学化水平。下发《关于做好校级少先队员代表工作的通知》,加强了少先队中队、小队建设,推进小干部任期轮换制度,规范小干部民主选举程序。努力加强少先队基础知识的教育。在各少先大队,利用少先队阵地及“六一”儿童节等节庆日,加强少先队队史、队礼仪、队基础知识等教育,增强少先队员的荣耀感,各校的少先队基础知识水平进一步增强。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巩固(红领巾)广播站、队室、主题中队会等阵地,加强少先队组织对社团的指导和干预。将辅导员培训作为工作重点,为辅导员的成长创造条件。开展了阜康市辅导员技能技巧大赛,选派了3名辅导员参加昌吉州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力量。组织开展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1次,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职业道德好、有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能掌握少先队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有效指导少先队活动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辅导员。

二、学校共青团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做好学校团员青年思想引导。扎实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大宣讲15场,受教育学校团员青年近2000余人。举办“书香润心灵悦读促成长”读书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与书交朋友,与智慧牵手,让书籍为少年儿童开启心灵之窗,参与团员青年1200余人。通过开展各类团员青年体育赛事、“去极端化”小品文艺巡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约10场次,覆盖团员青年4000余人,深化团员青年的“去极端化”教育工作。坚持用优秀学生团员典型激励少年儿童,大力开展“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先进典型评选,挖掘学生团员身边的温暖与感动,教育引导学生向身边典型学习。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团员青年,举办了“青春喜迎同心建功总目标”青春分享·音乐会,并对优秀青年进行表彰,进一步教育全市广大青年团员继承“五四”光荣传统,弘扬“五四”精神。

(二)有效开展学校团员青年关爱行动。以“法治进校园”为抓手,增强学校团员青年法治意识,充分利用“3·5”中国志愿者日、宪法宣传月等节点,组织普法宣传员、法律援助志愿者宣传法律知识、政策法规等,受教育团员青年3500余人在全市各学校团组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自护、医疗救护、防灾减灾等实践演练活动,受教育团员青年2700余人,切实提高少年儿童群体应变自护能力。

    (三)抓好学校团组织建设工作。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如学校党团联系例会制度、民主评议考核团建制度等,将学校党建与团建工作结合起来,并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当中,做到党建带团建。在学校创新的开展民主评议团员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团员学习团的基本知识,重温《团章》,让学生评议团员的表现,通过找差距、查不足,不断增强团员的意识和素质。实施“青春面对面”机制,定期开展团员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思想和成长,针对不同类别学生普遍面临的思想困惑和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收集和总结,为学生教育引导工作打好基础。加强班级团支部、年级团总支、学校团委各级团组织建设,规范选举程序,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入团标准,提高团员质量,规范团员注册程序,规范数据信息统计,按照“一证一卡一档一信”的要求,实行团员规范化管理。坚持执行入团宣誓、戴团徽、唱团歌、过团日和“三会两制一课”等工作制度,狠抓团员意识教育。

(四)助力学校团员青年健康茁壮成长。为促进学校团员青年健康成长,坚持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则,合理设置团员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在管理设置方面,依托学校团委和团总支层层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组,日常活动的开展由学校团委统一负责管理,面向校内外广泛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在内容设置方面,结合学校团员青年的特点及实际,立足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适当的面向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做到有的放矢,不走过场。如:“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天山天池山地马拉松赛事、第二届天山武林大会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适当的参与各类社会层面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但提升了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同时,增强了各学校团员青年间的交流、交往和交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员有待稳定。少先队辅导员属于少先队组织,更属于学校。由于学校领导存在“大力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思想对少先队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学校在安排辅导员上,随意性很强,人员调换比较频繁,影响了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发展。

二是评价有待完善。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兼代其它学科,不是专职地从事少先队管理和研究工作。而学期结束后,评价少先队工作的重心往往是该辅导员所带班级的教育教学成绩。没有专职的工作定位,造成少先队辅导员的地位不被重视,工作也就不能正常开展,评价也难以定夺。

三、解决办法

   一是逐步解决学校“缺人干事”问题,增强少先队的自转能力和服务功能。督促学校对少先队辅导员做到随缺随配,每年至少对少先队辅导员进行一次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明确工作任务、掌握工作方法,尽快成为少先队工作的行家能手。

二是两把尺子给辅导员“定身”要使少先队辅导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应该首先解决其身份问题。在对辅导员评价时,要用两把尺子去衡量。将辅导员在少先队工作中取得的荣誉纳入职称考核内容,落实辅导员各项待遇,让少先队辅导员和广大教师从政策上感受到少先队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以“青春喜迎党的”为契机,开展专题报告宣讲、青春故事分享、团队仪式教育、网络主题活动等,教育引导各族团员青年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通过XXX及寒假重要节点,在各少先大队中广泛开展“你来我家吃馓子,我到你家吃月饼”、“我在城里(农村)有个家”等品牌活动。

少儿的心理辅导篇3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意义

1.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长期以来,我省少先队组织在党的领导和共青团的带领下,在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立足江苏发展实际,坚持实践育人途径,广泛开展“雏鹰争章”、“手拉手”、“新世纪我能行”、“弘扬三创精神,做新一代江苏人”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少先队活动,用正确的思想启迪少年儿童,用科学的知识充实少年儿童,用生动的实践锻炼少年儿童,用先进的典型激励少年儿童,为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全省少先队工作,是服务“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发展大局,培养具备高尚道德情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新一代江苏人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需要。

二、当前少先队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3.少先队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青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省少先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对少年儿童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以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体验教育,发挥少年儿童的主体作用,引导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少先队团结、带领和服务少年儿童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少先队组织在少年儿童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多方参与、协调一致、共同努力的少年儿童工作机制,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少先队工作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当前,我省少先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小树立建设家乡、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思想品德更高尚的新一代江苏人。(2)教育引导少年儿童认真学习科学文化,打好知识基础,树立钻研精神,增强实践能力,成为科学知识更丰富的新一代江苏人。(3)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增进开放意识和世界眼光,成为眼界思路更开阔的新一代江苏人。(4)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新时期江苏精神,培养创造思维,发展健康身心,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做创业创新更有本领的新一代江苏人。

三、不断健全中小学少先队工作“三纳入”体系

5.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格局。要在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中建立和健全少先队组织,确保少年儿童都能参加少先队的组织,接受少先队的教育,参与少先队的活动,受到少先队文化的熏陶。

6.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划和管理范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本地区教育发展的规划之中,纳入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范围。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负责同志要参与同级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工作,与共青团组织的分管领导同志共同担任少工委主任。要和共青团组织共同在市、县(市、区)少工委设立少先队总辅导员,并给予与其工作职责相应的待遇。

要把中小学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教育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按照不低于学校中层干部的标准配备大队辅导员并给予相应待遇,要选聘优秀班主任或优秀青年教师兼任中队辅导员。要认真落实《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制度,鼓励和支持辅导员参加少先队业务培训,积极实行辅导员任职资格培训。

要把少先队基础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一部分,建好少先队队室、鼓号队,积极创办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网站和少年军(警)校、少年科学院等阵地。

7.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少先队活动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保证每周有相当于两课时的少先队活动时间,还要充分利用晨会、夕会及节假日、寒暑假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要支持少先队组织全面实施《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独立自主地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大力倡导学校少先队教育特色,开展富有特色的少先队校本活动。

要把少先队教育科研纳入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倡导教育科研部门与少先队工作学会共同开展少先队教育科研成果评选活动。有条件的地方可试行设立专职或兼职的少先队教研员。

8.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办学质量的评估标准。要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督导评估范畴,作为学校综合性督导评估的具体内容。在评选“和谐学校”和示范学校时,要把学校团队工作作为重要指标。团委、少工委要定期评选少先队红旗大队和优秀中队;要严格按照少先队先进集体的创建标准,定期评选“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

把辅导员工作纳入教师的考核评估体系之中。辅导员的工作量要折算成相应的教学工作量。辅导员在少先队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应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成绩同等对待,并把它作为教师聘任、职称评定、评选先进、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少工委要定期联合表彰“江苏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江苏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和“江苏省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辅导员应有一定的比例。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少先队辅导员,共青团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要联合人事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的指导和支持,积极推动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具有少先队特色的“雏鹰争章”活动的健康发展。中小学生“成长记录袋”要记录少先队员参与少先队活动的情况及收获,形成正确的素质评价导向。

四、积极建立全社会关心少先队工作的新机制

9.着力加强少先队活动的项目化建设。各级科技部门要支持少先队开展各种少儿科普和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各地少年科学院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推动一批科技馆、科研院所等作为少先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各级教育、农业部门要对农村少先队“争当文明小使者”、“争当科技小能手”活动给予指导和支持。各级体育部门要支持少先队建立红领巾体育社团,开展“中华少年小甲a”足球游戏活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各级教育部门要指导和帮助少先队组织按照《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试行)》要求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认真做好少先队辅导员心理教育的培训工作。

10.积极推动少先队工作进社区。各级民政、教育、科技、文化等部门要与共青团和少先队密切协作,积极参与社区少工委的建设,共同活跃社区少先队的活动。各级教育部门要督促学校积极参与所在社区的少先队组织建设;创造条件在节假日向社区少先队组织开放校内活动设施;鼓励教职员工在节假日、寒暑假开展“辅导员向社区报到”活动,参与社区少先队的工作。

11.不断壮大少先队志愿辅导员队伍。要把少先队志愿辅导员纳入志愿者的整体管理体系。各有关部门都要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在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优秀青年人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热心少年儿童工作的社会人士中推荐、选派、招募少先队志愿辅导员,支持和协助少先队做好志愿辅导员的培训、使用、管理和考评等工作,力争实现城市学校每个中队、农村学校每个大队和每个城市社区都至少有一名志愿辅导员。

12.大力营造有利于少年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各级文化部门要结合编制落实“全省未成年人文化建设项目”,加强校外少儿文化设施的建设,有计划地组织创作一批少先队文化作品,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参与文化艺术活动;加强对少年儿童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文化娱乐场所和网络的管理,特别是加强对学校周边的经营性文化娱乐场所的监管,净化学校周边环境和少年儿童上网环境。各级各类校外教育机构和其它社会组织要积极为少先队事业发展提供广泛支持,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少年宫(家、站)、体育场(馆)、影剧院、素质教育基地、爱国主义阵地等场馆,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面向少年儿童,服务少年儿童,配合少先队开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分发挥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引导功能。

13.切实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经费保障。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少先队工作的投入力度,按照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将必要的少先队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学校必要的少先队工作经费要从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

五、切实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14.把少先队工作作为事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局的重要任务,加强领导和指导。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的要求,以少先队活动为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支持少先队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

15.共青团要切实履行好“全团带队”的职责。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明确少先队工作在共青团事业中的基础地位,把少先队建设纳入团建的总体规划,把少先队建设的目标任务纳入团建的目标任务,将团带队工作情况纳入团的工作考核指标。市级团委应设少先队工作部门,县级团委应有专人负责少先队工作。共青团的各级领导班子要经常研究少先队工作,一把手要亲自过问,分管书记要切实负起责任。要努力协调社会各方面为少先队办实事,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一些关键的、落实起来难度较大的问题,团组织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出面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促成问题的解决。各级团委每年应划拨10%的团费专门用于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要加强各级少先队工作学会的建设,重视少先队理论研究工作。各级团校和青少年研究部门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少先队研究。要重视发挥队报队刊在少先队事业中的积极作用,发展少先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少儿的心理辅导篇4

刚才,少工委副主任__*同志就20__年的工作进行了布置,我完全同意,希望同志们明确今年的工作目标与任务,紧密围绕教育系统的中心工作,结合学校工作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好工作计划,认真抓好落实,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下面,我再谈三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明确我们从事的事业是神圣的,工作是光荣的工作

少先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党把团结、教育少年儿童这一神圣职责赋予了少先队组织;少先队组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少年儿童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科学,通过加强组织建设为少年儿童提供锻炼机会、搭建成功舞台;广大少年儿童在少先队组织里,勤奋学习、快乐生活、自主发展、健康成长。少先队辅导员和少先队工作者按照党的要求,依托少先队组织,把少年儿童组织起来,在实践中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正因为少先队把党对少年儿童的要求融入到具体的工作,同时又通过一项项具体工作满足着少年儿童成长的需要,所以说少先队事业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少先队工作是一份光荣的工作。

二、要明确职责、不负重托,用行动实现自身价值

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年儿童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少先队的各项工作和任务都要依靠少先队辅导员来具体实施。少先队辅导员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当好少年儿童人生追求的引领者,少年儿童实践体验的组织者,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服务者和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保护者。

辅导员要用鲜活通俗的语言、生动典型的事例,向少年儿童传播做人做事的道理,引导少年儿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辅导员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为少年儿童创造体验的条件,搭设体验的舞台,营造体验的氛围,通过真情实感的体验,让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满腔热情地关注少年儿童的成长,帮助他们解除困惑,为他们提供全面、具体、科学、有效的服务;辅导员要切实维护少年儿童的利益,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发展,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要在少先队基层组织中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善于调动、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积极营造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从青年干部的角度,我想对在座同志提三点希望

一是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作为具体从事学校少先队的干部,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好与坏,少先队组织的强与弱与在座同志息息相关,党把少先队事业交给了你们,是信任,更是重托,每名同志要认识自己责任的重大,希望大家要加强学习,潜心研究,准确地把握工作方向;要周密筹划,细心安排;科学布置工作;要狠抓落实,并善于总结工作的经验,争做学校改革的先锋。

二是要体现创新意识。创新是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少先队事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所学校少先队工作的领导者与实践者,大家要时刻注意时代的变化与少年儿童需要的变化,要在少先队工作中体现创新性,要通过我们的工作中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创新不只是形式上的创新,而是要从少先队工作理论研究、促进少年儿身心健康发展、教育活动的有效性等方面创新。要积极打造少先队工作的品牌,坚持用品牌项目体现我们思想和工作上的先进性。用品牌项目带动整体工作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

少儿的心理辅导篇5

不可回避,社会现象影响着纯净的学校教育,情感、理想、信念教育和引导扰,强化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淡化了学习的本质目的和兴趣。但教育是有情的,是温暖的,让人有信心、有勇气、有力量去面对竞争、面对困难、面对挫折。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人在追求个体利益的同时,还有对群体和整体利益的追求;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还有对精神的追求。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在完成系统学习知识任务时,在为未来升学作准备的过程中,需要理想引领、情感抚慰、精神力量、人文关怀。更应从系统论角度深层地研究、探讨、实践少先队组织建设,才能打好根基,既尊重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竭诚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实现少年儿童对少先队真正的喜爱和认同,更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努力为党的事业培养合格的预备队和可靠的接班人。基于此,广州市越秀区桂花岗小学开展了小学体验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

一、少先队组织的系统特征

1.少先队组织的系统定义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少先队在学校管理系统中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也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部分。从微观上说(操作层面),它是点状的工作,似乎不需要太多的理论道理,用各种实践活动支撑起就行;从宏观上说,它是块状部分,就是一个系统,每个要素都将影响着它所产生的实效。

2.少先队组织的系统特征

(1)少先队组织的整体性特征。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把事物看成整体,把系统的组成部分看成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合的要素,重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整体效益。少先队组织是教育实践的大讲坛,其所有的活动实践意义、教育意义都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不断创新少先队活动方式方法,发展每一名学生的潜能,推动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少年儿童成人成才。

(2)少先队组织的关联性特征。少先队组织内有两大群体,一为辅导员群体,一支队伍;二为少年儿童群体,又是一支队伍。两个群体内的每一份子就是一个个体,是构成了少先队组织群体的元素,每一个群体是构成少先队组织系统的元素。

(3)少先队组织的等级结构性特征。少先队是我们党创立并领导的少年儿童群众组织,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全团带队是党赋予共青团的重要职责,是少先队组织接受管理的主要特征。团组织应在思想、组织、工作、队伍以及作风上带好少先队,支持少先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少先队的工作是自上而下布置的,上至全国少工委,下至基层学校;工作对象由少先队员的良师益友辅导员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以注重党、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

(4)少先队组织的动态平衡性特征。当代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和群体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少先队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少先队组织要把握本质,敢于突破传统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束缚,从实际出发,研究和把握少年儿童的认知、意识、信念、情感形成的一般规律,在社会变革中发现和尊重当代少年儿童新的思维和行为特征,充分发挥新媒体和艺术、动漫、游戏、流行时尚等元素的作用,传播重要的思想内容,形成有效的活动载体。

(5)少先队组织的时序性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少先队组织让红领巾事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认真研究和把握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深入开展丰富有效的主题教育活动,用少年儿童身边的鲜活事例,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易于接受的语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种子播撒在少年儿童心田。

二、少先队组织的系统理论依据

1.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思考少先队工作意义

积极教育指以学生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力量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为主要途径,最终达成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而实施的教育。积极教育重视技能、态度、行为、交流风格等方面的教育,强化个体自信、自尊、忍耐、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等积极品质,以此激励和促进个体和人类的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将任务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比如: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习惯的养成、积极人格的塑造,积极认知方式的形成、积极意志品质的磨炼、积极心态的调整、积极组织与积极关系的建立等。只有进行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才能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理想感召力。

2.从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思考少先队活动内容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五种需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用五个需求层次理论来研究少先队工作是新思路:关注到人的生命价值,从小引导少年儿童认识生命的珍贵和自我保护的重要,由此引起孩子规范自我行为,约束自我行为;用高级体验的情感让孩子懂得自尊和尊重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在与人交往中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在品德教育中保护孩子的成就意识是为孩子健全人格、正向心理形成的重要基础,其成就感需要在体验过程中经历“风雨”得到升华,也正是自我实现。

3.从团体辅导—体验学习方式思考少先队工作方式

辅导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不仅助人成长自我,也助己肯定生命的价值。辅导过程主要运用体验学习技术来帮助师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和控制自我,促进心理和谐,培养积极人格,开发头脑潜能,改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以建设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并辐射到社区,促进全人发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助人自助、全人发展”是当今国外、港澳台地区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的效果由此外显为:重礼仪、有教养、肯负责、积极向上的形象。深层教育意义反映为:不同教育机构、不同教育人共识教育理念,持久地为不同时代、不同人群服务,影响一代代人成长。

由熊少严主编、江耀强编著《学生辅导的理论与技术》首次提出,用辅导的理念与技术进行德育工作,把德育的着眼点放在少先队员身上,重视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性发展,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校园氛围,使孩子的潜能得以自主、能动发展,能自信地面对人生,适应社会、完成个性化、社会化的人生历程,即是德育辅导。

辅导的技术手段就是体验学习的过程:亲身经历、体验(行)——观察反省、内省(情)——总结领会、归纳(知)——积极尝试、应用(意),这四个进程其实代表学习过程中两个主轴的终极点。通过内省重整“体验”带来的学习和成长,也只有经历“内省”的过程,才可分析我们的实验与生活,反思内省是开启其中蕴藏意义的最佳途径。

少先队工作的基本途径是体验教育。把辅导—体验学习原理及操作方式引入少先队工作,为培养“人格健全,气质尔雅,社会有用”的人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为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从学会关心他人、爱父母、爱老师、爱身边的人,进而延伸到对广大人民的感情,认识到自身的生活和未来成长与国家紧密相连,在实践锻炼中形成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锻炼强健体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三、少先队组织的系统操作原则及策略

1.系统规划,有效衔接

(1)创新组织机构,落实实施途径。我们前瞻性地改革少先队组织,创新建立了“双轨制”,即一为以班级为单位的班中队组织,二为打破年级、以兴趣爱好为媒的雏鹰中队,每位少先队员都是两个组织元素的成员。两者的功能定位是:规范+发展。班级中队的首要任务是行为规范养成,抓好基础。班级中队每周开展一次中队会议或主题中队活动,每周轮流主持红领巾电视台和文明服务岗,每月更换一次中队墙报和红领巾阅读角的资源,辅导员还可以根据班级队员的情况,按照省少工委的雏鹰争章要求考取相应年级的雏鹰奖章。雏鹰中队的职责是爱好能力发展,让少先队员发展个性,培育群性,练就能力,树立信心,立足社会。

课程落实,常规、发展双翼并举。根据新课程设置要求,我们考虑使用两个课时满足“双轨制”中队活动需要:每周一的班队会课,以行为规范要求、少先队常规训练为主题;每周一节的雏鹰中队活动,由少先队员与辅导员共同制定活动内容,有固定少先队员召集人,按少先队活动固定程序(报告人数——出队旗——唱队歌——活动——呼号——退队旗)进行活动。

(2)辅导员队伍多元化,强化少先队组织意识。实行“全员聘任辅导员”。全员,就是全校专任教师都聘任为辅导员,分为班级中队辅导员和雏鹰中队辅导员,赋予每一位教师少先队辅导员角色,提高少先队组织在教师心中的地位,增强教师推进少先队组织建设的使命感。每学年开学随着班主任到位,班级中队辅导员同时产生;每年少先队建队日就是雏鹰中队辅导员诞生的日子,光荣而值得纪念。

辅导员培训上岗,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必修课。以“少先队基本工作要求、少先队活动组织要求、少先队辅导员基本职责、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基本要求、团体辅导——少先队辅导员活动带领技巧”为课程设置,通过培训让辅导员重视少先队组织及工作,树立辅导员责任心和提升使命感,规范辅导员工作行为,掌握辅导员工作技能,为服务于少先队组织积累条件。

吸纳家长义工,充实辅导员资源。家长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分子,是学校工作的有力支持者。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可估量的资源和特长,学校应利用这些资源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人生。同时,我们也把家长聘为雏鹰中队辅导员,让家长重温少先队组织性质,坚定不移地支持少先队工作,使少先队组织形象扎根在新一代家长和少年儿童心中。

(3)以“雏鹰争章—晋阶”制为载体,记录成长。一方面,我们把全国少工委颁布的基础奖章和星级雏鹰奖章渗透到班级中队,设计了民族精神章、自理章、文明章、好朋友章、科技章等,利用《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结合班级中队辅导主题活动,以体验教育的方式,达到争章训练以及考章的目的。辅导员根据少先队员日常生活及学科学习情况,按各自年级的要求进行定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另一方面,让队员们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需要参加雏鹰中队活动,设有绳棒、心理剧、茶艺、无线电、航模、烹饪、阅读等中队,自己动手设计中队的标志雏鹰奖章,民主选举出最合适的,每一个奖章都包含着队员的集体智慧,40枚校本雏鹰奖章就这样诞生了。

2.主题引领,分层实施

(1)一年级新生适应辅导。我们把先修章与校园适应营地活动结合在一起,让新生在少先队领袖和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步入校园,学习交往,了解少先队的知识,确立自己的目标等。通过认识环境、相互认识、团队建立、亲子辅导等营地体验活动,使新生产生对校园、对少先队的向往。创设一种团体氛围,让每个队员在团体活动中成长。

(2)学长、领袖培训。学长的选择有自荐、同学推荐、辅导员推荐等灵活方式,推荐的唯一条件是,最近的学习或生活有明显的进步。服务的期限为一个月,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结对班里协助辅导员,带好自己的小师弟、小师妹。这一个月还有两周一次的学长培训活动,他们通过体验学习的方式,学习社交互动技巧,提高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定目标,统筹安排,有序开展工作。工作期满,由对口班的辅导员和小队员们进行总结和评价,并颁发领袖章。

少儿的心理辅导篇6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谈话和对少年儿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就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代少年儿童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使命。他们的人生历程伴随着祖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进程,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将在他们的不懈奋斗中实现。引导和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是关系到国运兴衰和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

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特别是加强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少先队首要的工作任务。

少先队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共青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的要求,把少年儿童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少先队组织的神圣使命。把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团结、引导、教育少年儿童中发挥积极作用,是少先队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做好少先队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二、充分发挥少先队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号召,这是全面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然选择,是21世纪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工作,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为少先队组织开展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施少年儿童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思想品德教育为灵魂,以培养少年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全体少年儿童主动地全面发展。

少先队实施少年儿童素质教育,就是要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少先队的优良传统。要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少年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要继续深化“手拉手”互助活动等富有实效的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创造出少年儿童易于接受的活动形式,培养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

少先队实施少年儿童素质教育,就是要大力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带领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体验是少先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优势所在。要引导和组织少年儿童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按照江总书记“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题词的要求,不断深化“中国少年雏鹰行动”,把“雏鹰奖章”作为衡量少年儿童内在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依据,通过“雏鹰争章”等有效活动载体,激发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愿望,开发他们自身的潜能,帮助他们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接触现代科学技术,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转化为少年儿童的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少先队在加强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要针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开展生动有趣、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艺术活动,把德育、智育的要求和增强体魄、学会审美结合起来;要围绕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把课外活动和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要针对社区正在成为少年儿童重要活动空间的现实情况,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少先队组织,把校外和校内的活动结合起来;要配合扶贫支教工作,大力加强农村少先队组织建设,把城市和农村的少先队工作结合起来;要主动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三、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是人民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少先队工作的关键,也是学校整体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要采取积极措施,切实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

要认真做好学校少先队辅导员的选拔、聘任工作。将那些热爱少年儿童、熟悉少年儿童工作、作风正派、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选拔到辅导员岗位上来。大队辅导员一般按不低于副教导主任的条件来进行选拔、配备,学校在聘任大队辅导员时,要报上级教育部门和团委备案。有条件的省(区、市)、地(市)、县(市)可以在同级团委或教育部门设总辅导员。

要在政治、工作、学习、生活上关心少先队辅导员。重视推荐优秀辅导员加入党组织的工作。要将辅导员的工作量折算成相应的教学工作量。在教师聘任、评选先进时,要将辅导员从事少先队工作的能力和成绩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辅导员享受中小学教师教龄津贴,有条件的地方可参照班主任津贴或教学课时津贴标准为少先队辅导员发放岗位津贴。全国优秀辅导员每五年表彰一次。教育行政部门表彰的优秀教师和共青团组织表彰的先进个人中,少先队辅导员要占一定的比例。

学校要重视提高少先队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把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作为学校师资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正常师资培训渠道,为他们参加学习、培训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学习、研究现代教育思想,确立正确的儿童观、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增强他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能力。要鼓励少先队辅导员创造性地开展少先队工作,提高少先队工作水平。

要在巩固学校辅导员队伍的基础上,不断壮大志愿辅导员队伍,调动家长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积极性,力争实现城市学校每个大队、中队,农村学校每个大队以及每个雏鹰假日小队都至少有一名志愿辅导员。

四、切实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

少先队工作委员会是少先队经常性工作的领导机构,由共青团和教育部门共同组成,与同级团组织的少年部门合署办公。区县以上都应成立少工委,有条件的乡镇、街道也可成立少工委。加强少先队工作部门的干部配备,选拔优秀青年干部从事少先队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

全团带队是党赋予共青团的重要职责。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明确少先队工作在共青团事业中的基础地位,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团的总体工作之中,进一步加强对少先队组织的领导,健全少先队各级工作机构,保证必要的编制。各级团委不能把少先队工作机构等同于一般业务部门,更不能以任何理由随意撤消或合并。要为少先队开展活动出思路,指方向,鼓励少先队组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把少先队工作作为检查、考核基层团委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团委的活动经费中要有合理的比例用于少先队活动,同时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支持,将少先队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努力加强各级少先队工作学会的建设,重视少先队理论研究工作。各级团校和青少年研究所要设立少先队研究室。要重视发挥队报队刊在少先队事业中的积极作用,为少年儿童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

少儿的心理辅导篇7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意义

1.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加强少先队工作,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团结教育少年儿童的核心作用,对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努力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实现人民富裕安康提供强大的后备力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我省现有6—14周岁的少年儿童约1200万人,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少先队员。面对全党全社会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形势要求,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全省少先队组织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坚持用正确的思想启迪少年儿童,用科学的知识充实少年儿童,用生动的实践锻炼少年儿童,用先进的典型激励少年儿童,进一步发挥好少先队组织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明确我省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3.少先队工作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党的教育路线和方针,遵循少年儿童成长规律,充分发挥少年儿童的主体作用,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竭诚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促进全省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4.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要任务是:(1)加强少年儿童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与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大局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2)加强少年儿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道德,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3)加强少年儿童综合素质培养,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勤奋学习,打好知识基础,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课外校外活动,培养过硬本领,不断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4)教育引导少年儿童锻炼体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磨炼勇敢顽强的意志,以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学习生活。

三、把少先队工作纳入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格局

5.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本地区教育发展规划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督导评估范畴,并作为学校综合性督导评估和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应担任同级少先队工作委员会的领导职务,并切实发挥作用。

6.充分发挥少先队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实施课程改革、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少先队“雏鹰争章”等活动的指导和支持,不断丰富“争章”活动内涵,完善“争章”活动体系,把“雏鹰奖章”作为衡量和评价少先队员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推动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具有少先队特色的“雏鹰争章”活动的蓬勃发展。各级教育、科技、民政、农业和文化等部门要积极支持少先队开展“雏鹰争章”、“民族精神代代传”、“手拉手”、“平安行动”、“少年小甲a”等实践与体验活动,通过项目合作、提供场所和经费支持等方式,帮助少年儿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要把少先队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规划。小学和中学明确一名校领导分管少先队工作,保证每周至少有相当于两个课时的少先队活动时间,保证必要的少先队活动经费。把少先队基础建设作为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建设好少先队队部室、鼓号队、广播站、电视台、网站等少先队活动和教育阵地。支持少先队组织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以及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活动。

四、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农村等领域的少先队工作

8.积极推动社区少先队工作。要把社区少先队工作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推进。要在社区成立少先队工作委员会,落实专人负责,把社区少工委建设作为社区党建带团建的重要内容。教育、科技、民政、文化等部门以及中小学校要积极推动和参与所在社区的少先队组织建设,鼓励广大少先队员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发动教职员工和社会各界人士担任社区少先队志愿辅导员,创造条件在节假日为有组织的少先队社区活动开放校内活动设施,有条件的县(市、区)教育局应选派骨干教师担任社区教育指导教师。要把少先队员在社区活动情况列入其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县(市、区)青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场所应向社区少先队组织免费开放。大力发展和建设各类少先队校外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科技活动基地、文化体育基地、少年军(警)校和国防教育基地等,鼓励社会各界结合自身特点为少先队员提供各种活动和实践基地。

9.进一步重视和抓好农村少先队工作。把农村少先队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文明村镇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少先队在传播文明理念、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上的独特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要适应农村城镇化发展和学校布局调整的需要,重点抓好乡(镇)中心校的少先队组织建设,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把农村少先队工作作为检查、考核基层团委工作的重要内容。乡镇要建立少先队总队部,并积极推动成立乡镇少工委。要按照“有组织、有阵地、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的基本标准,加强对农村少先队组织的分类指导和督导评估。支持少先队广泛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探索建立城市和农村学校少先队对口支援机制,要加大对农村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表彰力度,注意在少先队的各类评优中保证农村少先队所占的比例。教育、科技、农业等部门在劳动实践活动和场所建设中要重视发挥少先队作用,支持少先队开展“争当科技小能手”等农业实用科技实践活动和“争当文明小使者”等倡导现代文明新风活动。

10.积极加强和改进中学少先队工作。要建立和完善保障中学少先队组织正常开展活动的长效机制,广泛开展富有中学少年特点的少先队活动,切实发挥少先队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推优入团”工作,将获得县(市、区)级以上雏鹰奖章等优秀少先队员优先推荐作为团的发展对象,使优秀少先队员在共青团的正确引导下锻炼成才;进一步规范离队仪式和入团宣誓仪式,发挥仪式教育的独特作用,根据中学少先队员的身心特点,中学新生入学可举行换戴大红领巾仪式。广泛建立少年团校,加强中学少先队员入团前教育和团队衔接工作。

11.加强民办中小学校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少先队建设。各级少先队工作委员会要加强对民办学校少先队工作的指导,将其纳入工作范畴。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模式的新变化,加大指导、督查力度,帮助民办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建立和完善少先队组织,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使适龄少年儿童都能加入少先队组织和参加少先队活动。

五、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

12.建立和完善少先队辅导员选拔、配备和聘任制度。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各市、县(市、区)、乡(镇)应在同级团委或教育行政部门设总辅导员,按不低于同级团委或教育行政部门中层副职选配。聘任各级总辅导员,由同级团委提出人选,会同教育部门一起考核,共同颁发聘书。乡(镇)总辅导员可由乡(镇)团委负责人或乡(镇)中心小学大队辅导员兼任。各地可根据需要聘请校外总辅导员。小学十五个教学班以上,初中一、二年级八个教学班以上的学校应设专职大队辅导员,不足以上班级数的学校应设兼职大队辅导员。大队辅导员均按学校中层干部进行管理,享受相应待遇。中学大队辅导员是党团员的应担任校团委副书记,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团委备案,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撤换,并做到随缺随补。大队辅导员要参加校务会议。中队辅导员一般由班主任兼任。为保证少先队工作的延续性,应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

13.进一步落实辅导员的待遇。要重视推荐优秀辅导员加入党组织的工作,重视做好少先队辅导员的转岗安置工作,优秀的大队辅导员应列入教育系统后备干部培养序列。少先队辅导员从事少先队的工作量计入本人在岗工作总量,并相应酌减授课时数,大队辅导员每周兼课不超过6课时,超过部分按超工作量计算。大队辅导员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应纳入学校有关专业资格评审考核,其业绩考核应以其少先队工作实绩为主要依据。

14.建立和完善辅导员培训、考核制度。各市、县(市、区)共青团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辅导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市、县(市、区)、乡(镇)少先队总辅导员和学校大队辅导员进行工作考核,在教师聘任、职称评定、评选先进时将辅导员从事少先队工作业绩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加强少先队辅导员的培训,按照省、市、县(市、区)三级分级负责原则,积极运用网络、培训班、交流营、轮训、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培训辅导员。各级团委、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为辅导员的学习交流创造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将“辅导员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保证他们参加培训的时间和经费。

15.重视做好优秀辅导员的表彰、奖励。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少先队辅导员,人事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给予表彰和奖励。教育行政部门、团委等共同表彰的优秀辅导员与同级获奖优秀教师享受同等的政治荣誉和经济待遇。各类少先队奖励获得者的事迹和获奖情况,应记入本人档案,并作为考核、聘任、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16.做好少先队校外志愿辅导员的招募、培训、管理、考评和表彰工作。把志愿辅导员纳入志愿者的整体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少先队活动中的作用,鼓励优秀青年人才担任县(市、区)、乡(镇)和农村学校少先队志愿辅导员。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性,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经常服务的方式,认真选聘热心少先队工作、懂教育、责任心强、有能力、有一定经验的人士担任少先队志愿辅导员,开展成长励志、平安自护、心理辅导、法制和网络安全教育等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力争实现城市学校每个大队、中队,农村学校每个大队和社区少先队组织至少配备一名志愿辅导员。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辅导员要给予表彰、奖励。

六、切实加强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和指导,积极营造有利于少先队发展的社会氛围。

17.要把少先队工作作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的要求,以少先队活动为重要载体,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中的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广东省青少年保护条例》等,支持少先队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支持少先队组织面向孤残、流浪、留守和边缘少年儿童等少年儿童群体开展救助和关爱活动。有关部门在研究制定涉及少年儿童工作的政策时,要认真听取少先队组织意见,在成立有关青少年工作机构时,应注意吸收少先队干部参加。

18.加强各级少先队工作机构建设。少先队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少工委)是少先队经常性工作的领导机构,由共青团和教育部门共同组成。少工委办公室相当于团委的职能部门,一般与同级团委的少年工作部门合署办公,享受同级职能部门的待遇。各县(市、区)以上都应成立少工委,要保证各级少先队工作机构有必要的人员编制和运作经费。不能把少先队工作机构等同于一般业务部门,更不能以任何理由随意撤销或合并。县级以上团的领导机关负责少先队工作的同志应是同级团的常委会成员,尚未成为常委会成员的,根据工作需要应列席团的常委会。认真选拔和配备优秀的青年干部从事少先队工作,并保持少工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要加强各级少工委的机制建设,加大对少先队工作和下级少工委的指导、管理和督查力度,进一步充实和优化各级少工委的工作队伍,确实发挥少工委在少先队工作和少年儿童事务的领导核心作用。

19.保证必要的少先队工作经费。各地要按照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把少先队工作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各级团委每年应划拨一定比例的团费专门用于少先队辅导员的表彰和培训,各级少工委组成单位应大力支持少先队工作的开展。

20.积极推动少先队文化的繁荣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各级少先队工作学会和少年儿童研究机构的建设,支持少先队组织开展少先队文化和少年儿童问题的研究。有关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要重视和积极参与对少先队先进文化的理论研究。要积极推动少先队先进文化和各类少儿文学、艺术、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结合,挖掘、培育和创作富有艺术感染力、体现少先队先进文化的少儿文艺作品,充分发挥少先队先进文化对我省少儿文化繁荣发展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少儿的心理辅导篇8

方法选取温州某中学初一学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对照组不进行团体辅导。采用儿童孤独量表与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于团体辅导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成员进行测评。

结果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团体辅导后实验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明显下降,且与前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团体辅导对托养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寄养家庭照护;社会适应;团体处理;干预性研究;儿童

【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10)06-0681-02

effectsofGroupCounselingonSocialCommunicationofFosteredChildren/LiChang-jin,HUanGwei-jing,LinXuan-xian.Departmentofappliedpsychology,wenzhoumedicalCollege,wenzhou(325000),Zhejiangprovince,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groupcounselingwhichaimedatfosteredchildren'ssocialcommunication,andtoprovideevidenceforimprovingfosteredchildren'ssocialcommunication.methodsFortychildrenwererandomlydividedintoexperi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theexperimentalgroupreceivedgroupcounseling,whilethecontrolgroupdidnot.ByusingtheChildrenLonelinessScaleandtheChildren'sSocialanxietyScale,thetwogroupsweretestedbeforeandafterthegroupcounseling.Results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scoresoflonelinessandsocialanxietybetweentheexperimentalgroupandthecontrolgroupbeforegroupcounseling(p>0.05).aftergroupcounseling,thescoresoflonelinessandsocialanxietysignificantlydecreasedintheexperimentalgroup(p0.05).ConclusionGroupcounselinghasobviouseffectonlonelinessandsocialanxietyofthefosteredchildren.

【Keywords】Fosterhomecare;Socialadjustment;Groupprocesses;interventionstudies;Child

托养儿童是指非父母教养的儿童[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加,托养儿童的现象也日渐增多。不少家长因为经商、办实业而无暇顾及子女,或将子女长期托养在别人家中,其中以教师、祖辈和亲戚家为主。有资料显示,温州个别乡镇学校托养儿童的比例达到50%以上,全国其他地区也存在类似现象[1]。托养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与教育,容易出现孤独感、社交焦虑等社会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2-3]。本文就团体辅导对托养儿童孤独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进行实验研究,以期为改善托养儿童的社会交往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温州某中学初一学生,通过宣传招募的方式,在班会时间由班主任和研究者共同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所有被试均能理解问卷内容。共获得符合标准(非父母教养1a以上,儿童孤独量表得分≥46分或儿童社交焦虑量表得分≥8分)的托养儿童40例,其中女生23名,男生17名;年龄在12~14岁之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名。实验组进行团体辅导,对照组不进行团体辅导。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1)儿童孤独量表(Children'sLonelinessScale)[4]。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共有24个项目,其中16个条目是有效评定孤独的项目,用于评定儿童的孤独感、社会适应与不适应感以及对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的主观评价,10条语句指向孤独,6条指向非孤独。16个项目的得分之和即为孤独感得分,总分范围为16~80分。得分越高,儿童孤独情况越严重。另外8个条目是插入条目,和孤独的测量无关,主要询问一些业余爱好和活动偏好问题,使得儿童在回答时能够更坦诚放松。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anxietyScaleforChildren,SaSC)[4]。该量表采用3级评分制,包括10个项目。主要反映儿童害怕否定评价和社交回避等苦恼,信度和效度好,可作为辅助临床诊断、科研及流行病学调查的筛查工具。10个项目的总分即为焦虑得分,总分范围为0~20分。中国城市常模以8分作为划界分,即总分≥8有社交焦虑障碍的可能[5]。

1.2.2研究程序对实验组成员进行团体辅导,共8次,每周1次,为期2个月;对照组不进行团体辅导。第1次团体辅导前及8次团体辅导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后测,当场收回问卷。

结合托养儿童的心理特点,参考相关资料[6-7],本次团体辅导方案的实施主要分为以下4个阶段:(1)初始阶段,促成成员间相互认识,介绍团体辅导的目标和具体安排,形成团体规范;(2)探索阶段,分2次进行,主要是自我探索和分享,学习自我认识和了解他人,促进团体的良好沟通;(3)深入阶段,分4次进行,主要针对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技巧进行学习和讨论,模拟生活情境进行演练,形成团体的情感支持和互动;(4)结束阶段,分享总结参加团体的心得体会,处理离别情绪并结束团体活动。

8次团体辅导的主要活动有:(1)棒打无情郎,猜猜我是谁,无家可归;(2)自画像,人际关系中的我;(3)优点与缺点,分享我的之最;(4)瞎子与哑巴,不可能的任务;(5)我来帮助你,怎样让他不紧张;(6)人际财富,大家一起来;(7)矛盾aB剧,脑力大激荡;(8)回首来时路,祝福留言卡。

1.3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干预前2组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2组干预前后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

2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团体辅导前后孤独感和社交焦虑量表得分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孤独感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团体辅导后实验组的孤独感得分和社交焦虑得分均明显下降,且与前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3讨论

本研究针对托养儿童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进行团体辅导的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研究结果显示,团体辅导后,实验组成员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儿童的孤独感包括感到缺少社交技巧、缺乏社会信任、感到孤立;儿童社交焦虑不但包括了主观上的焦虑,而且包括了社交回避及害怕否定评价[4]。孤独感与焦虑是儿童经常体验到的情绪状态,也是2种高发心理和行为问题[8]。在托养儿童中,孤独感和焦虑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已有研究表明,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9],教师的肯定和父母的支持是影响儿童孤独感的重要因素;父母外出是影响儿童社交焦虑的因素[10]。方晓义等[11]研究表明,青少年所有亲子沟通问题均与抑郁、社交焦虑和行为问题呈显著正相关。托养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恰恰缺乏亲子教育和亲子沟通,而托养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生活、学习以及成长的困惑,非常需要来自父母的精神支持和经验指导。但是不少托养儿童的父母并没有认识到亲子教育和亲子沟通的重要性,认为把孩子托养在教师家中,花钱上补习班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因此托养儿童更多的是得到父母的物质给予,而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却很少。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给团体成员提供了一个现实生活的缩影,使其能在团体辅导中获得较多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并在安全、信任的气氛中去尝试学习或改变行为。因此,对托养儿童进行团体辅导,可以让他们在团体中找到归属感,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缺失感,获得来自团体的情感支持,并且在团体中学习人际交往,增强人际适应能力。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团体辅导对改善托养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有效性,值得在学校教育中进行推广。

4参考文献

[1]宫本宏,王晓敏,蒋爱云,等.温州市12~16岁托养儿童行为问题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91-992.

[2]张皑频,杨德兰,侯有华,等.城镇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行为特征调查分析.重庆医学,2008,37(8):844-847.

[3]张顺,王良锋,孙业桓,等.小学“留守儿童”社交焦虑现状流行病学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7,34(3):441-443.

[4]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48-249,303-304.

[5]李飞,苏林雁,金宇,等.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4):335-337.

[6]傅宏.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0-97.

[7]JaCoBSeDe,RoBeRtLm,RiLeYLH,著.赵芳,杨静慧,许芸,译.团体咨询:策略与技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86-389.

[8]张妍,吕培瑶,刘志强,等.小学生社交焦虑和孤独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55-956.

[9]辛自强,池丽萍.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作用.心理学报,2003,35(2):216-221.

[10]邓自鑫,郭成,王金花.我国留守儿童焦虑与孤独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9):80-83.

少儿的心理辅导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为重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少先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夯实基础,丰富载体,开拓创新,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做好组织、引导、服务少年儿童和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工作,促进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力争做到常规工作扎实,重点工作突出,特色工作鲜明,力求使少先队工作服务于学校的总体发展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工作要点及目标

(一)、组织辅导员认真学习《莱州市学校工作常规》和《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强化大德育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

(二)、深化常规工作,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1、加强德育工作小组的领导,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共建共育网络。做好少先队辅导员的聘任、聘用机制,认真落实辅导员的各项待遇。

2、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平时利用工作例会、辅导员培训,对辅导员工作加大指导力度,加强与辅导员的联系,多听取广大中队辅导员的意见,引导广大辅导员多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少年儿童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继续完善辅导员考核制度,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使广大辅导员能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入少先队工作。

3、继续加强养成教育,引导队员进行自我管理。各中队可以通过设立班级小管理员的方法,使队员们人人有岗位,人人有责任,促使队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大队部通过各项常规评比以及红领巾监督岗的设立,要求广大队员能严格要求自己,将优秀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体现在日常所作所为中。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学少网信息报送工作,通过中队培训帮助队员掌握信息报送方法,引导广大队员上好学少网。

5、做好德育阵地建设。建立不同的校内外德育基地,成立小广播、黑板报、评比栏、图书角、队室、阅览室、兴趣小组、派出所、司法所、烈士陵园、工厂企业等,基地活动要做到经常化、序列化、规范化,做好活动的研究工作,推动实践活动的纵深发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开展少先队各项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快乐参与,健康成长。

1、继续坚持重大节日活动制度,本学期,以学雷锋月、安全教育日、清明节、艺术月、六、一国际儿童节等节日为契机,开民各种纪念活动,旨在通过活动,丰富队员课余生活,使广大队员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活动中享受成长的快乐。

2、开展以《我心中的奥运》主题活动和《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以奥运会召开为契机,将“理想信念、习惯养成、文明守纪、法制环保、安全卫生”等教育内容进行融合,开展特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学校的德育品牌。

3、加强“五老”和校外辅导员队伍建设,定期开展教育活动,做好共建共育工作。完善少先队小干部的选拔、任用、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功能,定期组织学生干部会议和学生代表会议,积极倡导学生参与学校民管理德育队伍实行“目标化管理”,开学之初,与中队辅导员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增强德育实效。同时,健全德育激励机制,修订完善各种考核评价制度,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4、开展以“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为主要内容的节约资源“四个一”活动。具体设想如下: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浪费资源现象和节约资源的典型事例,从平常的学习、生活、行为等细小方面,从自我做起,节约行动付诸于身边的小事,加强平时的宣传教育,不只要规范自己,还要带动身边的家人、亲朋好友,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每一份资源的氛围。开展一次手抄报评比和主题班队活动,出好一期黑板报。

三、每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开展“学雷锋”“安全教育日”等主题教育活动。

2、开展“我的奥运”主题实践活动

3、开展以“四个一”活动

四月份:

1、组织清明节教育活动

2、开展“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教育活动。

五月份:

1、组织节假日实践活动。

2、组织学校艺术节活动。

六月份:

开展好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活动。

七月份:

开展“红领巾心向党”的活动

八月份:

组织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九月份:

开展第六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

十月份:

开展庆十、一假期实践活动。

十一月份:

开展“建设书香校园”读书活动。

少儿的心理辅导篇10

1.问题提出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心理健康的人,情绪愉悦稳定,生活态度积极,人际关系和谐,行为能自我调节和控制。

3——4岁的孩子刚进入幼儿园,尤其大部分幼儿是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因此他们十分的不适应。很多孩子表现出种种心理和行为的偏差:如焦虑、孤僻、攻击、胆怯、多动、情绪障碍等。这些都向我们透露着一个信息:他们正处在心理的冲击中,需要成人的指导和帮助。

3——4岁孩子处在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很低,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识、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有时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它不仅为中、大班幼儿的学习生活作好准备,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一生的发展、成长打好健康心理的基础。

2.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我园小二班25名幼儿进行了测试,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为教师日常行为观察;第二部分设计了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对幼儿进行提问。通过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2.1对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有较强好奇心,但观察、注意的耐心缺乏,很少会自主去探索。

2.2做事缺乏信心,害怕失败和挫折。

2.3在集体面前,比较退缩,不敢大胆表现自己。

2.4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5十分任性,不易听教师、家长的劝导。

2.6同伴间不会交流,不能友好相处,争抢现象严重。

3.确立培养目标

3.1积极的情绪特征:情绪愉快、精神饱满,能适当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3.2良好的意志特征:具有一定的坚持性和毅力,在困难面前不退缩,敢于面对。

3.3对现实的态度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自己):敢于尝试探索新事物,与同伴友好相处,能相互合作、谦让,能正确对待自己,具有初步的判断是非能力。

3.4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乐意寻求新的生活体验,融入到集体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新环境能力。

4.措施及具体做法

4.1心理健康的教育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相融合。

4.1.1游戏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就能发挥增效作用。在选择游戏时我们应该遵循三个原则,即儿童需要原则、游戏的功能性原则和针对性原则。如体育游戏"智斗大灰狼","老狼几点了"等,这类游戏不仅给幼儿带来了愉快,而且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合群意识,提高了合作能力,就比较合适。

4.1.2教学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在各科教学活动及幼儿一日活动中,意义重大,效果明显。如音乐欣赏活动"摇篮曲",在活动中我让幼儿每人带一个布娃娃,在音乐中抱着娃娃哼着歌,哄娃娃睡觉,让幼儿在扮演妈妈的角色中体验妈妈对自己那份浓浓的爱,因为爱是健康心理的基础,只有让幼儿体验到别人对他的爱,才能懂得去关心、爱护周围的人,并从中得到快乐。

4.1.3日常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幼儿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幼儿的健康心理是可以在生活中培养的。如:设立"生活角",让幼儿模仿成人的简单劳动,教他们学习穿袜子、系鞋带、活动;设立娃娃家、理发店、小剧院等,使幼儿在共同合作中锻炼能力,体验合作的愉快,感受一种群体感。

4.2创设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4.2.1教师要对幼儿充满爱心,并让幼儿感受到那份爱与温暖。如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棒","老师可喜欢你了",等此类的赞扬语。

4.2.2日常和孩子交流时蹲下来,上课时面对面和孩子一样坐在小椅子上,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这样,既缩短了教师与孩子的生疏感又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4.2.3有意识的引导幼儿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如让幼儿参与各项规则的制订;参与环境的布置;共同创设活动区等。

4.2.4倡导民主气氛,培养平等观念。如在幼儿发生争执时,教师可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看法,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乱批评一统,或过早下结论,谁对、谁错。

4.3开展辅导,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心理辅导是对幼儿进行健康心理培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它包括发展性辅导和矫正性辅导两种基本方式。

4.3.1发展性辅导。发展性辅导是一种面向全体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水平,挖掘其潜能促进其心理发展的辅导方式。我们主要是通过集体心理辅导活动进行的,就是将辅导者的要求内化为幼儿认知的活动。根据"健康心理总目标",我制订了一学年的心理辅导内容,包括情绪情感辅导、交往辅导、自主自理性辅导、自我意识辅导、失败挫折辅导等,并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实施。

4.3.2矫正性辅导。矫正性辅导是面向全体幼儿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每一个幼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幼儿出现一种或几种偏异行为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如对胆怯倾向型的幼儿运用行为塑造法,对孤独型、被动倾向型的幼儿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暗示法等。通过日常接触了解,我对本班心理问题相对较重,行为偏异较明显的2名幼儿进行了个案追踪及辅导,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4.4家园配合,巩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光靠教师一方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否则,只会事倍功半。因此,我们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巩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一是通过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了我班课题研究的动向和内容;二是通过家长学校讲座和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与幼儿成长的关系,指导家长如何协助我们搞好课题研究工作;三是通过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间隙,与家长作简短交流、沟通思想,统一认识。四是通过与家长电话联系、校讯通的方式了解孩子的培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