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的活动形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49:29

保护环境的活动形式篇1

农村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农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环境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支持者一直是城市污染的消纳方。但近年来,我国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污染问题却越发严重。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环境教育在我国虽已开展多年,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重点一直在城市,对农村环境教育宣传工作还显得相当薄弱。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普及覆盖面不广,农民的环境意识淡薄,这样的情况从根本上讲,主要是环保价值观的缺失。

解决我国农村的环境问题,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开展农村环境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民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农民行动起来,农村的环境问题才能有望解决,小康生活才能真正全面实现。因此,需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农村人群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意识和认识水平,提高他们参与保护家园的意识。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由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农村相对薄弱,我国农民普遍缺乏环境意识,由此,化肥、农药、秸杆、家禽粪便等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民们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因此,环保宣传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应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作为今后宣传工作重点,面向乡镇和农村,运用广播、报纸、黑板报等形式加大对农村居民环境知识的宣传工作,让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如何帮助减少在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染。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创新农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形式,大力提倡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坚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图书、报刊、幻灯、网络等各种载体,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片、培训以及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大力宣传农村生态恶化对农民生存环境的危害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着重宣传有关节水、节电、节肥、节药的生态农业实用的环保科普知识,围绕打造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向农民宣传绿色食品知识,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努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动员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从自身做起,自觉地维护、建设良好的农村环境,形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氛围。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作用,不仅要参与生态环境意识教育,而且要在生活和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起到模范表率作用,以此带动整个农村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顺利进行。

政策教育提高农民的环保法制意识

要全面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努力提高农民的环保法制意识。要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要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宣传环保工作方针政策,增强环保国策意识,树立科学发展和环保法制观念,普遍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平衡生态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和农民群众的特点,采取符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形式,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送到农民身边、农户家中,使环保法律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农村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

结合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污染事件,要加强对农民的警示教育,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摄制、制作一些以破坏环境为题材的警示教育片到农村巡回放映,将查处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公之于众,以案说法,教育农村广大群众,唤起农民环境忧患意识,使农民群众进一步加深对遵守环境法律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和文明意识,提高农民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更加珍惜环境、珍爱家园。

开展活动营造珍爱环境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活动日”,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环境宣传活动。由政府或村委会组织开展环境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农民参与“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爱鸟周”、“中国植树节”、“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保护母亲河行动”等系列科普、纪念与实践活动,让农民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在农闲时期可以组织农民对照参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既借鉴先进的生态模式,又吸取惨痛的经验教训,让农民有切身的体会,在生产生活中自发地保护环境,自觉形成环保意识,从而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营造一个人人珍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环保教育从娃娃抓起

教育部门要把农村环保宣传教育试点与学校环境专题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在农村学校里大力普及环境知识和环保理念,教育孩子从小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以点带面,吸引父母邻里关注环保,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要将农村中小学生纳入环保宣传队伍,充分挖掘学生作为环境保护的宣传队和生力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文明素养和参与积极性。中小学阶段是接受人生教育的黄金时期,加强农村中小学生的环保知识教育,其成本低效果好。当他们成为农村的中坚力量时,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将会有极大的改观。

培育典型以点带面

保护环境的活动形式篇2

关键词职业学校;环境教育;课程设计;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3)23-0031-0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1年《修订的关于技术和职业教育的建议》,要求把环境保护教育作为职业学校的公共课程[1],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已经成为国际职业教育界的一项共识,并且日益受到重视。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的环境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职业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成效还不显著。当下职校学生环境素养不高,具体表现为学生的环境意识淡漠、环境知识缺乏以及环境行为不良[2]。本文尝试从环境教育课程的视角,呈现当前职业学校环境教育现状,探析支持职校环境教育变革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方案。

一、职校环境教育课程现状

(一)课程设置失衡

长期以来,人们在不自觉中将职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把职业教育的目的囿于培养职业技能、满足岗位需求。这导致大部分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呈现出“基础文化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的典型二元结构,很少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现代人所必备的综合素质培养,忽视了学生环境素养的养成,对环境教育没有投入足够的课程、师资、教材等教育资源。据调查,绝大部分的环境类课程都局限在环境相关专业中,也就意味着非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在学校中接触、参与到环境类课程中[3]。

(二)教师知能受限

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始终是课程教学的核心要素,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环境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当前在大多数的职业学校中(开设环境相关专业的除外)普遍缺乏具备环境教育相关背景的专业教师,而其他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又从来没有接受过环境知识、环境保护、环境教育等相关领域的系统培训。这就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能关注本课程的教学,既无意识也没能力把环境教育融入到自己的课程中,极少创设渗透环境教育的学习机会,更不用说对环境教育课堂教学的探索研究。

(三)课程形式零散

从环境教育的课程组织形式来看,课程设置失衡、专业师资不足等原因,导致以必修课形式开设正式课程受到了很大限制,因而大部分学校只能以课外学生活动的非正式课程形式来开展环境教育,主要包括德育、讲座、竞赛、观影、社会实践等,这些形式的环境教育尽管看上去丰富多彩,但由于活动的随意性较强,缺乏专业性与系统性课程的支持,注定在环境教育的有效性方面大打折扣,难以对学生环境素养的培养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四)专业教材缺位

专业教材是一门课程的重要支撑与系统表征,一个完善的环境教育课程体系离不开专业的配套教材。环境相关专业中使用的教材专业性较强,不适合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学习。而非环境相关专业没有开设正式课程,主要采用渗透式、活动式的课程形式开展环境教育,所以目前国内尚不多见系统的专门的环境教育通识教材,这也成为影响环境教育课程开展的一大瓶颈。

二、职校环境教育课程设计

(一)课程内容框架

1.环境意识的形成与强化

环境意识是指个人对环境所形成的一种带有道德色彩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其核心内涵是个人具有维持良好环境、生态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持续发展观,并且愿意选择公认的行为并付诸于个人行动[4]。在某种程度上,环境意识是个人环境素养发展的根本所在,比环境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环境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思想上尊重环境、从情感上热爱环境,形成正确对待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态度,培养全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职业观、生活观和世界观。在环境意识教育中,要激发学生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更要让环保意识扎根学生的思想、融入学生的血液,成为他们心中一种积极并且时尚的生活理念。

2.环境知识的习得与巩固

环境知识主要包括:对环境系统内各要素形成基本的认识;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人类面临的环境热点问题、危害以及成因;懂得如何解决、预防环境问题的方法手段;通晓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常识;明白与职业岗位密切相关的环境知识等[5]。环境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系统掌握有关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以及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必备知识,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环境知识体系。调查发现,相对于环境意识而言,基本环境知识的严重缺乏成为学生环境素养构成的最大短板,也进一步阻碍了学生环保行为的养成,比如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如何低碳生活等[6]。

3.环境能力的掌握与提升

环境能力是指运用一定的环境知识确定和解决周围、地区及全球环境问题的能力[7]。主要表现为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能够认识、分析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的能力,以及具有保护环境行动的能力。环保能力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并付诸行动解决问题,提高他们有效参与环境保护的技能。因此,环境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对环境的认识能力、判断能力、积极保护环境的能力、有效参与治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对公众宣传教育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与各自专业有关的环境问题,改善和优化环境的技能技巧,使学生构建起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整体素质结构。

4.环境行为的养成与内化

环境行为指的是个人在环境意识的支配下,在一定环境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系列有利于环境保护与发展的行为习惯。环境行为的养成则是个人环境素养的外在现实表征,是衡量一个人环境素养的可靠标准。环境行为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利用所学环境知识与能力,逐渐养成环保的职业行为习惯以及个人生活习惯,改善工作环境、提升生活品质,并且能够影响周围人群,形成一个较大范围的环保型社群。

(二)课程组织形式

1.显性课程

开设必修课与选修课。针对当前职校学生环境意识淡漠、环保知识缺乏的现状,将零星散布于思想政治、人文社会等课程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剥离出来,选择材,安排固定课时,设立独立的环境教育正式课程,一方面通过正式课程的开设来凸显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另一方面,能够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更有效地向学生系统传授环境知识,以弥补学生环保基础知识零散、不足的缺陷。应以学分制为基础,根据具体课程内容特点以及学生需求,开设一定分值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侧重基础性环境教育内容,是学生养成环境素养的必备知识,如开设人与自然、环境与生活等课程;选修课则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人需求,更具趣味性与灵活性,可开设环保小窍门、环境法规等课程。

开展实习实训教学。职业学校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理论教学,而且要充分发挥职校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利用在现实工作场景中的实训教学,将环境素养培养作为实训教学的独立任务单元,强化学生对环境知识的习得与应用,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境能力与环境行为,让环境保护回归职业综合素养。如在实训企业中近距离地接触了解企业关于环境保护的规章、条例,在生产中了解生产原料的节能、废物处理、噪音减少等环保技术的应用。

设置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具有较大灵活性和趣味性。其一,成立各种环保兴趣小组,激发学生对环境知识与环境科学的兴趣,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组织开展趣味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环境保护的意义与乐趣。其二,开展环保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技能。例如,可以围绕某一环境主题让学生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和数据,然后通过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或环保论文,对改善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2.隐性课程

校园环境营造。环境素养要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不仅需要教师明确的教育引导,也需要在一个良好的环境道德氛围中熏染形成。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引导学生对环境的态度与体验,自觉培养环保意识,提升环境道德素养。学校应把环境与文化、环境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环境熏陶中,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情感和责任感,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学科教学渗透。在文化课中,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找到环境教育渗透的最佳结合点,把环境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环境教育。在专业课中,教师可以将环境教育与相关行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运用多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和能力,培养学生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并积极地参与保护环境,付出实际行动。

学生校园活动。在正式环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以环保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够起到深化、巩固学生环境意识和知识的作用,而且还能锻炼、提升学生的环境能力。比如,以“地球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为主题,组织学生散发环保宣传资料、进行宣传活动;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环保活动,普及环境知识,以此促进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水平;举办以环保为题的作文竞赛、书画竞赛、知识竞赛和演讲会等活动,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增长保护环境的知识。

三、职校环境教育课程之实施

(一)强化师资培养

第一,开设环境教育专业,支持正式课程实施。建议高等师范院校开设师范类环境教育专业,为职业学校(也包括普通教育)的环境教育培养专门的师资力量。第二,吸引高等院校非师范类的环境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充实师资队伍、提升整体水平。第三,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师资源,重点挑选若干名有发展意愿并有成长潜力的思政、人文、地理等相近学科教师,引导其转向环境教育,通过专项培训、在职深造等多种途径,使其具备任教环境教育课程的基本专业知识与能力,成为学校环境教育主讲教师,负责和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环境教育。第四,重视发挥兼职教师队伍在环境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通过聘请高校、行业、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组织中的专业人士担任学校兼职教师,来指导、组织、参与学校各类环境教育课程的实施。

(二)落实教学原则

科学性与综合性。在环境教育过程中,要求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避免由于信息发达而造成的知识失真。环境保护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领域,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教育中也需体现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素质教育相综合的特性。

生活性与专业性。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素养,养成环保的生活习惯与职业习惯。一方面,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合理组织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从生活中来,然后再把环境知识带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不同的专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不同的知识能力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环境教育时牢牢结合专业特性,突出专业特色。

参与性与实践性。环境保护本身就是一项具有很强参与性与实践性的事业,而参与意识与实践意识也正是环境意识中的核心要素。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避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把环境理论知识生硬地强求学生死记硬背。应通过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并以实践的方式使学生习得知识、形成技能、养成习惯。

(三)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首先,组织环境专家、行业技术人员、环保部门官员以及社会团体代表等环境教育相关者制定教学大纲,编写材及配套资料。教材以课程内容框架为基础,结合职校学生学习需求与认知特点,以一种生动灵活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提供参与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投入课程学习,并持续维持强烈的学习动机。其次,建立职业学校环境教育信息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采集、整理、汇总包含文本、图片、影像、动画等形式在内的多媒体环境教学素材,具体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师教案、教学课件、案例分析等,构成一个丰富的环境教育网络资源库,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以及便捷的交流平台。最后,加强职业学校环境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配备必要的环境保护仪器设备,为实训教学提供服务;同时,深化学校与行业企业、环保部门等单位的合作关系,加快建立校外环境教育实习实训基地,满足环境教育实习实训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段宝平,楼史进.中等职业学校应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4):54-55.

[2]花海蓉等.高职学生环境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南通地区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3(1):41-43.

[3]贺文瑾.中等职业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现状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7):34-37.

[4][7]周炳军.中等职业学校环境教育探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5]张建君.环境·生活·职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陈建昌.中等职业学校环境教育现状调查分析[J].环境教育,2000(6):4-8.

ConceptionofenvironmentaleducationCourseinVocationalSchools

ZHanGJian-jun

(ningboForeignaffairsSchool,ningboZhejiang315000,China)

保护环境的活动形式篇3

但是,20*年11月以来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湘江镉污染事件,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国乃至湖南长沙已进入一个污染事故高发期,我们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污染防治任务相当艰巨。环保管理机制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环境保护的科研、监测、宣教等各方面基础力量还很薄弱;环境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未来20年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最具活力的阶段。中央相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等新理念将成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系;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实质性提高,必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政策体系;循环经济、新能源、区域经济平衡等必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告诉我们,环境必将从纯专业层次进入到经济、社会层次,进而达到政治与文化伦理层次。这是我们环保事业的机遇,也是环保宣教工的机遇。

20*年是学习贯彻国务院的关键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作为环境保护事业的“起家”基础,环境保护工作“四个轮子”之一的宣教队伍,要学习新知识、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与时俱进,以宣教人特有的方式和活力,以党性修养当中迸发出来的良好心态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成为环保战线最活跃的先行者!

因此,我希望环保宣教工能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改进各项工作。首先,统一认识,加强思想建设。要提高政治敏感度,强化纪律意识,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环保宣教工作。宣传教育工作队伍是环境保护的主力军、生力军、先锋队,环境保护靠宣教起家,也得靠宣传教育发展。环境保护不仅是一个专业,更重要的是一个理念,是新的文明和新的文化形态,宣传这种理念需要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环保宣教工要把宣传环境文化与促进环保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相结合,把宣传教育活动上升到环境文化层面,传播环境文化,繁荣环境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市局今年准备与三湘都市报联合开办环境周刊,这是一块很好的宣传阵地,市局各处室、各区县要养成环保宣传意识,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倡导绿色文明,宣传环境保护工作动态和成果,在树立环保形象、争取领导和群众支持上狠下功夫。

其次,狠抓落实,加强基础建设。要深刻理解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全市环保中心工作为轴心,定好位、服好务。环境保护事业头顶着天,连接着国策与宏观战略;脚踩着地,连接着全社会民众的利益与关注点。要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密切联系工、学界和人大、政协等组织,结成最广泛的环境保护同盟军。另外,要围绕“创建生态市”这个工作中心,突出和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环境保护理念,广泛开展“创绿”系列活动,倡导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和环境价值观念,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社会道德观。要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灵活多样的创生态市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环保意识。从抓环境意识、抓环境理念、抓生态环境入手,让人们都建立起和谐的心态来支持、参与我们的环保活动,形成整个社会都来关心环境、爱护环境、改善环境、维护环境的良好舆论氛围。我市的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些成绩,今年要继续深入开展这项工作,通过复查督查、培训交流、表彰奖励等手段不断提高创建质量和水平;同时,要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建设新农村”和总局关于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要求,大力开展绿色村的创建,把环境保护的管理和理念渗透到农村乡镇,开展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建设。

第三,注重学习,加强业务建设。要端正业务指导思想,不断探索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律与特点。环境宣教工作是一门艺术,要不断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拓宽宣教领域,提升宣教品味,发展宣教事业。要研究宣传内容,在学习、熟悉环境保护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科学发展观、循环经济等理论学习,全方位了解国际国内形势,把环境保护的内容放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中去审视把握,要将大环境的理念贯穿到宣教工作中去。要研究宣传对象,针对各级领导、企业家、社区居民、农民、青年学生等不同社会群体的不同精神需求,确定合适的宣传内容和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宣传。要研究宣传方式,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极开展内容丰富、主题明确、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宣传对象乐于接受的宣传教育活动。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今年“六五”组织各区、县集中到市区开展环保宣传,并不是以往形式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大家回去想好办法、出好点子,拿出一些新的、效果好的宣传形式和内容,要使宣传活动能给市民留下些什么,而不是“六五”宣传一过、点一撤,就烟消云散了。

第四,整和资源,加强品牌建设。要充分整和全系统资源优势,形成全系统宣教工作密切联系的大格局;要加强联系与沟通,上下联动、齐心合力,把环境宣教事业做大做强。要研究报道内容,选准报道时机,加强报道的策划组织;要建立健全制度,及时召开会,向社会通报环保工作的进展;要主动向媒体提供背景材料,适时组织采访活动。要抓住环境类重大纪念日的契机,做好重点突出的宣传教育工作;要积极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环境保护,使每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真正成为公众踊跃参与的环境节日;要将重点宣传与日常宣传工作相结合,努力打造一批环保系列宣传活动经典品牌项目。

保护环境的活动形式篇4

工作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环境保护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全省各级环保宣教部门要研究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围绕全面完成重点环保任务,以提高全民环境意识为着力点,创新工作

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环保宣教力度,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一、总体思路:全面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七次会议精神,大力宣传《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按照《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年)》,围

绕环保中心工作,以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为重点,以党政领导干部和重点企业负责人、青少年、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为主要宣传对象广泛进行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宣教工作要坚持贴近群众、贴

近生活、贴近实际,创新方法、丰富手段;坚持正面宣传、正面引导;坚持走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路子。通过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加强环境保护,建

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宣教主题

20*年全省环境宣传教育主题是:“环境保护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要围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精神,结

合各地区环保中心工作,紧扣环境宣教主题,开展好宣传教育工作。

三、宣教要点

(一)全面深入地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组织环境保护工作者、民间环保人士及致力于环境保护的专家、学者进行多层次的理论研讨,就落实

科学发展观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一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对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理论文章和专著。邀请专家、学者组成演讲团深入到工矿企业、

街道、社区、学校、农村,广泛宣讲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怎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深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升环境保护工作地位。

(二)大力宣传《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决定》是总结过去、指导当前、引领未来环境保护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级环保部门要把宣传贯彻《决定》作为宣教工作的重点

,与落实宣教工作各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贯穿于环境宣教工作的全过程。要通过电视、广播、图书、报刊、网络等有效手段,大力宣传;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环境保护工作者要切实领会《决定》的精

神实质,为贯彻落实好《决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宣传好《“*”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20*年,我国将出台《“*”国家环境保护规划》,我省也将出台《“*”*环境保护规划》。

通过宣传教育使环保系统广大职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为全面完成“*”环保规划打下坚实思想基础。各级环保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把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精神和我省环保工作取

得的成绩、现状及今后的规划及时、准确的传达给广大公众。

(四)组织好“六•五”世界环境日的宣传工作。今年我省“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会场分别设在*市和玉溪市,通过两个重点城市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辐射和带动全省各州、市的宣传活动。各地要

结合工作实际及特点,组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引导公众正确认识我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形势,大力普及环保知识,正面宣传我省和当地在生态保护和湖泊、污染治理方面采取

的措施和成果,努力使宣传活动产生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

(五)大力推进“绿色创建”活动。认真组织好第三批省级绿色学校的评选与表彰工作;推进绿色社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管理,结合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特点及要求,进一步完

善和深化创建指标体系,赋予“绿色创建”工作以新的内涵;继续做好相关培训工作;组织好社区居民、学校师生开展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题的环境保护活动;组织创建活动经验总

结与交流活动;今年要完成创建省级绿色学校70所,省级绿色社区40个,合同有关部门启动绿色大学或绿色酒店的创建工作。

(六)进一步加强决策层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宣传教育。切实加强对各级党政领导的环境教育,继续开展县级环保局长和县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决策

层的“科学发展”的决策水平。进一步加强环境信息公开工作,不断完善和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和机制。

(七)持续推进环境文化建设。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题,结合*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通过征集、创作环保公益歌曲、赞歌、散文和*各民族有关环境保护

的民风民俗(文字、图片、实物)等,推出一批感染人、激励人、教育人的环境文化作品,营造有利于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文化氛围。

(八)全面启动面向农村的环境教育。各地要认真落实20*年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座谈会上提出的“要启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指示,结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精神,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广播、电视、图片、挂图、幻灯、文艺表演等,开展环保知识下乡活动。把环境宣教工作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农村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

建设。

(九)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新闻制度,提高新闻水平,及时宣传报道重大的环境保护活动和重要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用好*日报、春城晚报已有的环

保宣传版面,力争在*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开设环保专栏节目。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户外广告,形成立体的、全方位的宣传,加大环境保护对外宣传力度。积极邀请新闻媒体参

加执法检查和环保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提高效益。一是加强省、州(市)、县三级环保部门宣教工作的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各地要认真总结《20*年-20*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落实情况和“

*”期间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与经验,找出存在问题,明确努力方向;二是加强与环保nGo组织的联系,搭建政府与环保nGo组织沟通、联系的平台,积极引导nGo组织以正确的方式和途径参与

环保事业;三是加强与省内外、国内外环境宣教部门的合作,学习先进经验和方法,联合开展宣教活动,提高环境宣教工作效益。

(十一)加强环境宣教队伍的能力建设。各地要根据《全国环保系统环境宣传教育机构规范化建设标准》,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提高环境宣教队伍的工作能力建设;各地要在认真

保护环境的活动形式篇5

传统风俗是一个地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风尚、习惯的总和,作为一种社会传统,对社会成员有较强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制约作用。我国自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关于风俗的文化概念,传统风俗观认为,“风俗”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是指风土等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俗”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模式。传统风俗兼具自然与人文的特性,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方式,是人类环境文化的“活化石”。随着现代社会先进科技的应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但是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明显,尤其是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活形态。要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最根本的是要唤醒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正确规范人类的行为。传统风俗是几千年来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中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行为规范是解决生态破坏和文明冲突的有效方法,有利于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

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

我国的传统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不同地区、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同,风俗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不相同,因此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各民族、各地区的风俗虽有很大差异,但是在生态伦理方面却有着相同的精神内涵,尊重生命、崇敬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是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的共同之处。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各地区、各民族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下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信念的道德规范。

(一)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形成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源自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主要是指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社会条件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等因素。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无法理解,认为“万物皆有灵气”,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力量在控制着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命运。在这种有限的知识背景下,人们屈从于大自然,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心理,并借助于想象把自然力量形象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一些较原始的思想和习惯。

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人们对自然有了更多的认识。人们受统治阶级的影响,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敬畏自然、顺从天命的思想,许多风俗被自上而下推广起来,并在风俗中形成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生态伦理,一些保护环境的村规民约逐渐形成,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上有了合法依据。传统风俗受宗教因素的影响也较多,在宗教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三个阶段,一些宗教思想和宗教仪式里也带有明显的生态伦理思想。“文化因素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影响较深,我国传统文化充满了极富生态价值的伦理理念”\[1\],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无不主张“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理念,为“人与自然平等观”奠定了理论基石,并从文化高度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风俗。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度掠夺自然资源都遭到了自然的报复,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具有生态伦理内容的风俗。传统风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转变。齐文英,王玉晴: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转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第25卷第3期

(二)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风俗中蕴含的生态伦理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人们通过神话传说、、民间禁忌、日常礼俗、生活习惯等方式传承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更多地包含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2\]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反映出的尊重自然的观念。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各民族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从事特定的生产、生活,并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从事游牧的民族,草原是他们生活生存的基础,一般崇拜水草神,以祈求保佑水草丰美,牛肥马壮。生活在山区环境的民族,山林是他们获取各种丰富物产的依靠,一般崇拜山神、树神。无论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是一些民族的原始宗教,都存在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主张保护动植物,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藏族人每年都有对神山、神湖的朝拜活动,诸如为神山跳神、转山(经)等,人们一般不到神湖捕捞鱼类或其他水产品。彝族则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同源,贵州从江苗族则认为人与动物来源于同祖,许多少数民族还把某种动物或植物当作自己的祖先。土家族、白族认为自己是白虎的后裔,彝族、纳西族、傈僳族则都认为自己是黑虎之后。”\[3\]许多民族都认为一些山林草木和动物都有灵气,并把它们神化当成自己的保护神,对其敬畏、祭祀,禁止人们对这些图腾物进行伤害,以求其保护。在民族的影响下,一些山林、草地的生态平衡受到保护,动物多样性得以延续。

第二,生产劳动折射出的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为了调适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生产方式上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传统社会以农业为主要生计,农业生产中有较多的生态保护民俗。田地是农民的命根,人们基于对田地的特殊感情,在祭祀田公、地母的名义下,实施着“酬田”、“酬地”的民俗行为。白族等民族每至岁末,将垃圾聚堆焚烧,然后把焚烧后的垃圾灰撒到田地里,称为“酬年”。在农业活动中,人们为了免除休耕带来的损失,采用轮种的耕作方法,即同一块地,每年种植不同的庄稼,农民称为“换茬”,轮种方式有利于地力的养护。蒙古族在生产实践中,创立了“草库伦”的草场保护方法,即把草场用栏杆或其他材料做成的藩篱圈围,在围栏内以人力更新植被,使牧场得到必要的休养。青藏高原的牧民一般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们在不同季节有组织、有规律地在不同的牧场之间进行循环式的放牧,其“轮牧制”的生产方式对草原生态的平衡十分有益,这种周期性的轮牧,较好地解决了草场使用与牧草再生的问题,使一些牧场在轮休期内得以恢复,从而很好地保护了高寒草原的生态。20世纪50年代前我国南北方均有不少民族从事狩猎生产,如北方的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以及南方的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等,都把狩猎当作主要或次要的生产方式之一。但是各民族的狩猎都有一定的规则和禁忌,人们一般不打产崽、孵卵、和哺乳的动物,春天通常很少狩猎,以保证野生动物的繁殖。这些狩猎规则和禁忌,对保护生物种群起到了很好作用。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主动调适生态环境的做法形成了特有的生态保护民俗,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第三,日常生活体现出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我国各个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体现生态伦理的风俗。“生活在云贵高原的侗族,婴儿生下后,家人就在山上栽下100棵杉苗,直到18年后才砍伐作为男婚女嫁的费用。人们不论是在路边还是在其他地方,一旦发现乔木的幼苗都会主动把它保护下来。”\[4\]水族人对生长在村寨内和附近的古树敬若神明,并加以保护。土家人在婴儿诞生后会按照习俗栽下几株树苗,称为栽“喜树”。普米族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就是将刚出生的孩子拜寄给一棵粗壮的树木或某种强悍、灵敏的动物,希望他们像拜寄的动植物一样生机勃勃、强壮敏捷。纳西族明确规定禁止在水源头杀牲畜丢弃脏物,白族腊月的“净水节”,傣族的“泼水节”都表现出对水资源的爱惜和重视。在传统的生态保护民俗中,人们重视自身生存环境安全与卫生的保护。这种风俗一般通过节日仪式定期地表现出来。如岁末的除尘活动,新年之初对节日垃圾处理的“送穷”,正月十五对老鼠、狐狸、害虫的驱逐,端午洒“百药水”、挂艾、插菖蒲等,都表现出对疫病之害的有效预防。合理、健康、积极的生态保护民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积极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国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是各地区、各民族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中包含着被动和主动的生态伦理意识。由于人们的活动受环境的制约性较强,对自然产生的主要是敬畏心理,从而被动地保护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使人们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有主动意识的生态保护行为。

二、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与局限

总体上看,我国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体现了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理念,为现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世代传承与发展,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现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传统风俗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的一些观念和做法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

(一)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保留了早期人类社会真实的精神风貌,又蕴含着无穷的生态智慧。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答案,其精神内涵促使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提供了思想条件。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保持和自然、人文生态旅游景观的开发,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的思想条件。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生态环境管理的不足。“现代生态环境管理强调政府的功能,生态环境保护仅靠政府的作为不仅会消耗大量公共资源,而且难以取得成效。”\[5\]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环境立法和执法的不足,不仅内在地调整了人们的生态心理,而且外在地规范了人们的生态行为。各种生态保护风俗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形成了指导人们行为的“自律机制”,它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环境保护的效果,是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硬性约束方式难以达到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会对人们产生内在约束力和精神激励,可以最大化地调动公众参与,降低生态环境管理的成本,有效弥补政府生态管理的不足。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补充。现代生态伦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是从西方传习过来的,我国领土广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情况极为复杂,其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与现实的脱节。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已经内化为各地区、各民族的特有的文化,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还适应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复杂性,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可以更好地指导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它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自我淘汰、自我更新,其精神实质永远不会落伍,表现形式也会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生态平衡提供了一个内源调节机制,“为当今生态问题的解决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6\]。

(二)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局限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一些消极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作为传统农业社会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规范,还不能与现代社会有效契合,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合理之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首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全面。“许多地区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建立在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的心理基础之上的,多表现为宗教崇拜或民间禁忌”\[7\],这种朴素的生态伦理观仅能维护被崇拜的部分环境要素,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力上存在既保护又破坏的现象,这与现代环境治理理念是有很大差距的。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不科学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如因果报应思想、风水观念、神鬼观念等虽然能约束人们的一些行为,但是却容易使人们陷入无知和愚昧,是与以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现代文明社会相悖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还存在因循守旧的观念和做法,在生产生活中的落后习俗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容易被现代社会异化。现代社会文化呈现多元性,各种文化不断交融,影响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一些地区民族风俗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许多传统风俗被异化,在利益的驱使下失去了生态保护的伦理观念。”\[8\]有的民族的生态保护风俗成为发展旅游业的装饰,成为当地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逐渐倾向于形式化和利益化,变成了一种庸俗的实用主义。

三、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现代转换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被改变,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也面临着被异化的风险。我们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其中的不合理成分,并对其进行重构以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促进传统理念与现代方式的结合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只依赖科学技术,还要动员一切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资源,特别是传统文化的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理,对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不是宣传旧的环保方式,而是要认识到传统生态伦理的精神实质,是对“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的觉醒和回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民族文化保护》中提出“要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由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缺乏科学知识的指导和先进技术的推动,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挖掘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内容时,要将传统生态理念与前沿科技结合起来,使其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不断升华,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转化到适应当代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上来。要创新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形式,改变不科学、不文明的行为方式,将传统的生态伦理理念寓于现代的活动载体之中,同时又不破坏古老的风俗习惯。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之中,同时要推广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以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效果。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内核是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汲取的养分,但是要使其脱离特定的地域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就要改变传统的活动方式,结合现代方式将其基本理念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

(二)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许多科学的、辩证的自然生态观的思想因子,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毕竟是一种朴素的、直观的、经验性的自然观”\[9\],按现代科学的实证性和精确性要求来看,是不可能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作出全面而又准确的科学解释和说明的。因此,我们要继承其中所包含的科学性、合理性因素,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生态科学、生态价值和生态责任意识,实现向现代自然观的转换。首先要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成分进行强化和引导。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在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作用是积极的,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宣传其有益于生态保护的思想观念,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精华部分转化为政策或民族地区的法律,以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其次,要将现代的自然观念灌注到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之中。要抑制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消极内容,并阻止外界错误价值观侵入,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促使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受到现代文化和观念的指导,从而在内容和结构上得到优化。再次,要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生态保护风俗。但是由于地域性、民族性差异,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伦理体系,各地区、各民族延续着传统的生态习俗,很少去借鉴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有益成分,因此应尽快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使在价值上相宜的生态风俗文化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理念上交融、方法上交流的生态保护机制,使积极、健康的生态伦理观成为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三)推进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制度化建设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衍生出来的习惯法和成文法,具有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规范作用,但是由于缺少制度上的保障其约束力和强制力非常有限,一些传统的环保措施尚处在自发和零散的低水平上,离现代制度文明所要求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准确性还有较大的距离,生态环境的保护仅靠人们的内在约束力和自制力远远不够。现代生态文明的构建,必须以制度化和规范化作为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限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是基于自然崇拜和等提出的,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形式简单、观念落后、组织零散,制度化层面的内容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克服简单朴素的思维,在村规民约和民间禁忌的基础上建立环境保护的现代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利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规避不合理、不合法的做法,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管理增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组织性,通过教育和奖惩手段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按照现代制度文明的要求,进行文化法制建设和文化体制建设”\[10\],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得到弘扬。

四、结语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要采用现代法制手段和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应该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修正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价值标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对当今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现实价值,它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促进作用。在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时,我们应该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予以重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重要价值的同时,必须对其进行重构,通过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全面搜集和认真整理,注入新的时代内核,使之转换成现代的生态伦理观,以符合新时代生产与生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万师.论“天人关系”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J\].江东论坛,2011(1):50.

[2]李本书.民族生态伦理观念的批判与重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5.

[3]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552.

[4]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51.

[5]王劲,王学川.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与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J\].科技管理研究,2011(15):234.

[6]康琼.自然的崇拜与禁忌—解读民族民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J\].伦理学研究,2009(5):62.

[7]张奎,赵娴.云南省少数民族民风民俗与环境权的相关问题研究\[J\].学术前沿,2010(4):258.

[8]卢黎歌,李小京,等.生态伦理思想的觉醒与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

保护环境的活动形式篇6

传统风俗是一个地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风尚、习惯的总和,作为一种社会传统,对社会成员有较强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制约作用。我国自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关于风俗的文化概念,传统风俗观认为,“风俗”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是指风土等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俗”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模式。传统风俗兼具自然与人文的特性,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方式,是人类环境文化的“活化石”。随着现代社会先进科技的应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但是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明显,尤其是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活形态。要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最根本的是要唤醒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正确规范人类的行为。传统风俗是几千年来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中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行为规范是解决生态破坏和文明冲突的有效方法,有利于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1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我国的传统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不同地区、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同,风俗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不相同,因此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各民族、各地区的风俗虽有很大差异,但是在生态伦理方面却有着相同的精神内涵,尊重生命、崇敬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是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的共同之处。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各地区、各民族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下和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形成的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信念的道德规范。1.1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形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源自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主要是指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社会条件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等因素。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无法理解,认为“万物皆有灵气”,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力量在控制着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命运,在这种有限的知识背景下,人们屈从于大自然,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心理,并借助于想象把自然力量形象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一些较原始的思想和习惯。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人们对自然有了更多的认识。人们受统治阶级的影响,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敬畏自然、顺从天命的思想,许多风俗被自上而下推广起来,并在风俗中形成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生态伦理,一些保护环境的村规民约逐渐形成,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上有了合法依据。传统风俗受宗教因素的影响也较多,在宗教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三个阶段,一些宗教思想和宗教仪式里也带有明显的生态伦理思想。“文化因素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影响较深,我国传统文化充满了极富生态价值的伦理理念”[1]。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无不主张“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理念,为“人与自然平等观”奠定了理论基石,并从文化高度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风俗。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度掠夺自然资源都遭到了自然的报复,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具有生态伦理内容的风俗。1.2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风俗中蕴含的生态伦理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人们通过神话传说、、民间禁忌、日常礼俗、生活习惯等方式传承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更多地包含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2]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族反映出的尊重自然的观念。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各民族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从事特定的生产、生活,并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从事游牧的民族,草原是他们生活生存的基础,一般崇拜水草神,以祈求保佑水草丰美,牛肥马壮。生活在山区环境的民族,山林是他们获取各种丰富物产的依靠,一般崇拜山神、树神。无论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是一些民族的原始宗教,都存在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主张保护动植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藏族人每年都有对神山、神湖的朝拜活动,诸如为神山跳神、转山(经)等,人们一般不到神湖捕捞鱼类或其它水产品。彝族则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同源,贵州从江苗族则认为人与动物来源于同祖,许多少数民族还把某种动物或植物当作自己的祖先。土家族、白族认为自己是白虎的后裔,彝族、纳西族、傈僳族则都认为自己是黑虎之后。”[3]许多民族都认为一些山林草木和动物都有灵气,并把它们神化,当成自己的保护神,对其敬畏、祭祀,禁止人们对这些图腾物进行伤害,以求其保护。在民族的影响下,一些山林、草地的生态平衡受到保护,动物多样性得以延续。第二,生产劳动折射出的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为了调适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生产方式上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传统社会以农业为主要生计,农业生产中有较多的生态保护民俗。田地是农民的命根,人们基于对田地的特殊感情,在祭祀田公、地母的名义下,实施着“酬田”、“酬地”的民俗行为。白族等民族每至岁末,将垃圾聚堆焚烧,然后把焚烧后的垃圾灰撒到田地里,称为“酬年”。在农业活动中,人们为了免除休耕带来的损失,采用轮种的耕作方法,即同一块地,每年种植不同的庄稼,农民称为“换茬”,轮种方式有利于地力的养护。蒙古族在生产实践中,创立了“草库伦”的草场保护方法,即把草原用栏杆或其他材料做成的藩篱,在栏杆内用人力更新植被,使牧场得到必要的休养。青藏高原的牧民一般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们在不同季节有组织、有规律地在不同的牧场之间进行循环式的放牧。其“轮牧制”的生产方式对草原生态的平衡十分有益,这种周期性的轮牧,较好地解决了草场使用与牧草再生的问题,使一些牧场在轮休期内得以恢复,从而很好地保护了高寒草原的生态。20世纪50年代前我国南北方均有不少民族从事狩猎生产,如北方的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以及南方的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等,都把狩猎当作主要或次要的生产方式之一。但是各民族的狩猎都有一定的规则和禁忌,人们一般不打产崽、孵卵、和哺乳的动物,春天通常很少狩猎,以保证野生动物的繁殖。这些狩猎规则和禁忌,对保护生物种群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主动调适生态环境的做法形成了特有的生态保护民俗,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p#分页标题#e#第三,日常生活体现出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我国各个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体现生态伦理的风俗。“生活在云贵高原的侗族,婴儿生下后,家人就在山上栽下100棵杉苗,直到18年后才砍伐作为男婚女嫁的费用。人们不论是在路边还是在其他地方,一旦发现乔木的幼苗都会主动把它保护下来。”[4]水族人对生长在村寨内和附近的古树敬若神明,并加以保护。土家人在婴儿出生后会按照习俗栽下几株树苗,称为栽“喜树”。普米族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就是将刚出生的孩子拜寄给一棵粗壮的树木或某种强悍、灵敏的动物,希望他们像拜寄的动植物一样生机勃勃、强壮敏捷。纳西族明确规定禁止在水源头杀牲畜丢弃脏物,白族腊月的“净水节”,傣族的“泼水节”都表现出对水资源的爱惜和重视。在传统的生态保护民俗中,人们重视自身生存环境安全与卫生的保护。这种风俗一般通过节日仪式定期地表现出来。如岁末的除尘活动,新年之初对节日垃圾处理的“送穷”,正月十五对老鼠、狐狸、害虫的驱逐,端午洒“百药水”、挂艾、插菖蒲等,都表现出对疫病之害的有效预防。合理、健康、积极的生态保护民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积极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是各地区、各民族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中包含着被动和主动的生态伦理意识。由于人们的活动受环境的制约性较强,对自然产生的主要是敬畏心理,从而被动地保护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使人们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有主动意识的生态保护行为。2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与局限从总体上看,我国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体现了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理念,为现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世代传承与发展,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现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传统风俗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也包含一些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观念和做法。2.1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保留了早期人类社会真实的精神风貌,又蕴含着无穷的生态智慧。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答案,其精神内涵促使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首先,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提供了思想条件。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保持和自然、人文生态旅游景观的开发,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的思想条件。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生态环境管理的不足。“现代生态环境管理强调政府的功能,生态环境保护仅靠政府的作为不仅会消耗大量公共资源,而且难以取得成效。”[5]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环境立法和执法的不足,不仅内在地调整了人们的生态心理,而且外在地规范了人们的生态行为。各种生态保护风俗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形成了指导人们行为的“自律机制”,它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环境保护的效果,是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硬性约束方式难以达到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会对人们产生内在约束力和精神激励,可以最大化地调动公众参与,降低生态环境管理的成本,有效弥补政府生态管理的不足。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补充。现代生态伦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是从西方传习过来的,我国领土广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情况极为复杂,其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与现实脱节的情况。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已经内化为各地区、各民族的特有的文化,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还适应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复杂性,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可以更好地指导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它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自我淘汰、自我更新,其精神实质永远不会落伍,表现形式也会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生态平衡提供了一个内源调节机制,“为当今生态问题的解决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6]。2.2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局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一些消极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作为传统农业社会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规范,还不能与现代社会有效契合,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合理之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首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全面。“许多地区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建立在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的心理基础之上的,多表现为宗教崇拜或民间禁忌”[7],这种朴素的生态伦理观仅能维护被崇拜的部分环境要素,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力上存在既保护又破坏的现象,这与现代环境治理理念是有很大差距的。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不科学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如因果报应思想、风水观念、神鬼观念等虽然能约束人们的一些行为,但是却容易使人们陷入无知和愚昧,是与以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现代文明社会相悖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还存在因循守旧的观念和做法,生产生活中的落后习俗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容易被现代社会异化。现代社会文化呈现多元性,各种文化不断交融,影响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一些地区民族风俗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许多传统风俗被异化,在利益的驱使下失去了生态保护的伦理观念。”[8]有的民族的生态保护风俗成为发展旅游业的装饰,成为当地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逐渐倾向于形式化和利益化,变成了一种庸俗的实用主义。3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现代转换#p#分页标题#e#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被改变,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也面临着被异化的风险。我们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其中的不合理成分,并对其进行重构以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3.1促进传统理念与现代方式的结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只依赖科学技术,还要动员一切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资源,特别是传统文化的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理,对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不是宣传旧的环保方式,而是要认识到传统生态伦理的精神实质,是对“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的觉醒和回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民族文化保护》中提出:“要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由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缺乏科学知识的指导和先进技术的推动,因此,我们在充分挖掘传统风俗中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时,必须要将传统生态理念与前沿科技结合起来,使其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不断升华,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转化到适应当代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上来。要创新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形式,改变不科学、不文明的行为方式,将传统的生态伦理理念寓于现代的活动载体之中,同时又不破坏古老的风俗习惯。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之中,同时要推广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以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效果。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内核是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汲取的养分,但是要使其脱离特定的地域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就要改变传统的活动方式,结合现代方式将其基本理念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3.2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许多科学的、辩证的自然生态观的思想因子,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毕竟是一种主要朴素的、直观的、经验性的自然观”[9],按现代科学的实证性和精确性要求来看,是不可能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作出全面而又准确的科学解释和说明的。因此,我们要继承其中所包含的科学性、合理性因素,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实现向现代自然观的转换。首先,要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成分进行强化和引导。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在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作用是积极的,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宣传其有益于生态保护的思想观念。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精华部分转化为政策或民族地区的法律,以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其次,要将现代的自然观念灌注到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之中。要抑制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消极内容,并阻止外界错误价值观侵入。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促使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受到现代文化和观念的指导,从而在内容和结构上得到优化。再次,要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生态保护风俗。但是由于地域性、民族性差异,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伦理体系,各地区、各民族延续着传统的生态习俗,很少去借鉴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有益成分,因此应尽快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使在价值上相宜的生态风俗文化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理念上交融、方法上交流的生态保护机制,使积极、健康的生态伦理观成为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3.3推进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制度化建设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衍生出来的习惯法和成文法,具有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规范作用,但是由于缺少制度上的保障,其约束力和强制力非常有限,一些传统的环保措施尚处在自发和零散的低水平上,离现代制度文明所要求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准确性还有较大的距离,生态环境的保护仅靠人们的内在约束力和自制力远远不够。现代生态文明的构建,必须以制度化和规范化作为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限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是基于自然崇拜和等提出的,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形式简单、观念落后、组织零散,制度化层面的内容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克服简单朴素的思维,在村规民约和民间禁忌的基础上建立环境保护的现代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利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规避不合理、不合法的做法,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管理增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组织性,通过教育和奖惩手段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按照现代制度文明的要求,进行文化法制建设和文化体制建设”[10],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得到弘扬。4结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要采用现代法制手段和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应该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修正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价值标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对当今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现实价值,它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促进作用。在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时,我们应该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予以重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重要价值的同时,必须对其进行重构,通过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全面搜集和认真整理,注入新的时代内核,使之转换成现代的生态伦理观,以符合新时代生产与生活的要求。

保护环境的活动形式篇7

今年是全球开展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的第三十四年,联合国环境规划暑确定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我国将今年的环境日主题确定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该主题旨在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建设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工业园区、绿色社区等环保实践活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家园。我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在全省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六·五”世界环境日暨响应“全国百名市长进绿色社区”宣传活动。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努力提升环境宣传水平环境宣传教育是贯彻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是提高环境意识,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途径。抓好环境宣传教育,领导重视是关键,统一认识是基础,组织落实是保障。今年以来,我省按照“总体策划、分级负责、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要求,把环保宣传工作作为全面完成环保目标任务的重要措施,及早安排,精心组织,落实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省局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各处(室)分工落实的环保宣传机制。各市、州环保局都成立了由环保、宣传、教育、广电等部门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落实了措施,靠实了责任。二是创新主题,精心筹划。3月初,省局下发《2005年甘肃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要点》,对全省做好“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进行了具体安排,要求各地州市都要紧紧围绕我省“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的纪念世界环境日主题,以报告会、座谈会、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整个活动,从具体化、地方化、形象化、平民化“世界环境日”主题入手,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以宣传为先导,以解决影响当地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确定本地区的宣传主题,深入宣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省各地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在当地重要媒体上开辟“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的宣传栏目,以揭示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宣传新成绩、新观念、新思路为重点,力求纪念活动有声势、有深度、有实效。三是落实经费,保障有力。省局及各市、州环保局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推进”的方式,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大环保宣传教育的投入,全省累计宣传活动投入经费110多万元,保证了各项宣传活动的顺利开展。二、充分发挥《甘肃经济日报·人与环境》作用,创办《甘肃省环境宣传教育简报》,进一步拓展环境宣传教育的平台《人与环境》自2003年1月创刊以来,已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实践证明,《人与环境》作为指导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舆论阵地,以及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信息、新闻的主要平台,在进一步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实施,大力推动环境保护基本保护国策的落实方面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改进编采工作,始终坚持倡导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办刊宗旨,紧紧围绕全省环保中心工作,坚持改革创新、实事求是的办刊原则,本着把握重点、追踪热点、解剖难点、推崇亮点的方针,共出刊23期,编发各类环保新闻稿件(照片)300余篇(幅)全面报道我省环境保护工作所取得的成就和环境保护的严峻形势,受到环保系统和各界读者的肯定。定期召开编委会对这项工作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改进了编采工作。特别是《人与环境》在全省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当天推出四个专版,刊发十四个市州长谈环保短文,并配照片和签名,苏荣书记、陆浩省长仔细阅读了专版。在“六·五”期间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全面介绍了我省的环境现状以及全省各地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发挥了环保宣传主阵地的作用。我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于今年四月份创办了《甘肃省环境宣传教育简报》,集中反映省、市(州)、县(区)环境宣传教育动态,扩大了宣传范围,有力地推动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三、围绕“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的宣传主题,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深入人心的宣传活动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宣传活动,我省本着总结新经验,宣传新成绩、新观念、新思路的原则,围绕环保中心工作,按照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深入宣传,进一步提高了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一)、围绕绿色主题,搞好重点宣传活动1、6月4日上午,在我省绿色社区——新港城开展了“全国百名市长进绿色社区”活动,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张政民与兰州市政府副市长马琦明参加了本次活动,并就创建绿色家园、营造和谐社会与社区居民进行座谈,兰州人民广播电台同时进行了现场直播;6月5日在兰州市东方红广场举行了以“我心目中的绿色家园”为主题的少儿百米卷现场绘画比赛,兰州市三县五区联动举行了“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承诺签字仪式,近10万人签名承诺,同一时间,还举行了环保进社区、学校,播放环保题材电影等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环保工作人员现场接受环保咨询和投诉,发放宣传材料。活动期间,兰州市环境保护局还召开新闻会,2004年兰州市环境质量公报,并在《兰州日报》上刊发。在《兰州日报》、《兰州晚报》黄河水质状况周报(或月报)。2、为纪念第三十四个世界环境日,我省在天水市设立主会场,召开纪念“6·5”世界环境日暨“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动员大会。甘肃省文明委、省环委会、省环保局、天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有关领导出席本次纪念大会,并对甘肃省绿色单位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同时举办了“兰天杯”人与环境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大会还表彰奖励了何苗等16位天水市“环保小卫士、绿色小天使”。大会结束后,省环保局局长赵伟民、天水市市长张广智、常务副市长冯沙陀等省、市、区领导走进了天水市安居小区,就创建绿色社区等热点问题与小区居民进行了交谈。活动期间,省环保局、天水市在清水县召开部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动员大会和环境保护与和谐社会报告会,省环保局、天水市和清水县的有关人员共5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天水市环保局、市教育局、共青团市委、市广播电视合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清除白色污染,创建绿色家园”活动月。为了更好地突出世界环境日主题,天水市制定了“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活动实施三年规划,(二)、各地积极探索“创绿”新思路,全面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白银市委宣传部、市科协、市环保局、市教育局、市司法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环保科普宣传“大蓬车”进农村、进社区宣传活动;“大众参与,唱响绿色环保”百名市民演唱会,将宣传活动推向高潮;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委、市环保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联合发出了《创建绿色单位》倡议书,以实际行动营造文明、和谐、清洁、安定的社会环境。定西市市、县(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全体人员,在城区繁华地段设立环保宣传咨询点和群众来访、环境案件举报点,开展了以绿色消费、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文化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环保领域的重要体现为主的宣传活动。在这次宣传活动中定西市共展出环境保护宣传图片板面25块,散发传单20000多份,展示最新环境警示教育挂图400余幅,悬挂横幅标语20条,装备宣传车10辆,各县(区)分管领导分别作了电视讲话和现场动员讲话。陇西县还联合相关单位18家、1700人参加了此次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了1200人参加的“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为主题的小学生签名活动,企业代表和学生代表的现场发言把宣传活动推向高潮。临夏州环保局与和政县城建环保局联合举办了“珍惜爱护水资源”征文获奖学生和指导老师等80多人参加的“环保夏令营”活动。参观了全省环境教育基地——和政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南阳渠引水灌溉工程及南阳渠引水灌溉工程水源地——牙塘水库。韩季安副州长从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号召广大青少年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酒泉市开展系列宣传周活动,并在全社会掀起“创模”热潮。市直及肃州区各部门,中央、省属驻酒各单位、各企事业单位,驻酒各部队,各学校、厂矿、街道办事处等,都在单位门前悬挂“创模”横幅、插宣传彩旗,或办宣传板报、墙报等形式,营造了良好的“创模”舆论氛围。在酒泉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创模”动员大会,市委领导作了动员讲话,公布了酒泉市城区“创模”的实施方案,签订了“创模”目标责任书。在电视台播出酒泉市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及“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市政府领导电视讲话,播放环保专题片。敦煌市主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在“六·五”发表题为“保护敦煌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的电视讲话。在媒体播放《生命的呼唤》自然保护区录像片,《环境质量公报》,开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宣传专栏;在市政广场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咨询服务;出动宣传车,组织中学生鼓号队、仪仗队在市区主要街道进行流动宣传,散发宣传材料;与国土局、团市委联合组织开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全市万名中小学生知识竞赛活动;与政府办、市委宣传部、文化局、水务局、林业局、电视台等部门联合开展“敦煌绿洲周边行”专题活动。张掖市6月5日,市、区两级环境保护部门联合在中心广场设立宣传咨询点,发放宣传手册、环保购物袋。同时在广场大屏幕滚动播放环保“绿色”标语,并播放环保法律、法规录音,在居民小区进行“创建绿色家园——从绿色家庭做起”宣传及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展示活动。并组织环保志愿者,开展“创建绿色家园——从绿色家庭做起”游行宣传活动。陇南市环委会和武都区环委会共40多个成员单位在市区主要街区路口悬挂40多条环保宣传横幅,营造出浓浓的环境日宣传氛围。6月3日,市委宣传部、环保局、武都区环保局等单位联合“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举办了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暨“绿源”环保志愿者协会成立文艺晚会。6月4日,市政府副市长范本彦发表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电视讲话,呼吁全社会、各阶层、每个人都以实际行动来创建美丽、富饶、和谐的陇南“绿色家园”。全省其他市(州)也以报告会、座谈会、知识竞赛、专题讲座、图片展览、悬挂宣传横彩、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人人环保,天天行动”的良好氛围。嘉峪关市对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从4月初便积极拟订了“六·五”宣传工作方案和总计9万元的宣传经费,并得到市政府的批准通过,为整个活动的开展从组织、方案、经费、场地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六·五”期间,举办了《嘉峪关市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市民行动手册》进万家活动,在公交、出租车等前后视窗制作张贴“雄关是我家、创模靠大家”等宣传标语。嘉峪关市环保局还投入3万元资金印刷了15000册内容为含有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和嘉峪关市创模指标对比完成情况等文字,采取浅显易懂的卡通图画形式,呼吁市民关注环境保护。《嘉峪关市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市民行动手册》于6月3日在全市20所中、小学及幼儿园进行了集中发放,起到了通过学生将环保宣传传入万户千家的作用。四、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引导社会舆论,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新闻媒体是搞好环境宣传教育的主阵地。我局在研究部署今年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的同时,特别强调新闻宣传的重要性,局领导要求新闻宣传与各项活动通盘考虑,统一安排,同时研究,同步组织实施,让新闻宣传活动在各类宣传活动中始终发挥主导作用,起到强化各种宣传效果的作用。今年我们主动与新闻单位联系,邀请记者参加新闻会、座谈会、各种宣传纪念活动,给他们提供各类报道线索,使他们对“六五”宣传计划心中有数,手中有素材,加强了宣传环境保护工作的真对性。“六五”期间,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环境保护新闻会,境外有关新闻单位、中央驻甘各新闻单位、省内各主要媒体的40余名新闻记者出席新闻会,省环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新中了2004年全省环境状况公报,并且介绍2004年全省环保工作完成情况和今年环境保护主要工作安排及进展情况。“六·五”期间,我局还在甘肃经济日报、兰州电视台等省内主要媒体开辟专版、专栏,并播放了大量的环保公益广告。同时,我们积极做好各项对外宣传工作,今年上半年接待各种新闻媒体40余人次,协调有关领导和处室、单位介绍环保情况,提供有关资料,对组织的“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采访、央视报道黄河甘肃段等重大事件进行了权威的报道,维护了环保部门的形象和权益。五、存在的问题此次“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受教育人数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为历年之最,为环境保护工作深入人心奠定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1、宣传工作的投入不平衡,一些重点污染城市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投入不大,力度较小。2、环境宣传教育新机制没有完全建立,公众参与形式的多元性要进一步探索。3、宣传内容单一,深度不够,如何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为契机,进一步推进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4、宣传的方式仍然不够多样,在实际的宣传工作中,喜闻乐见、生活化的宣传形式较少,单纯的理论性宣传较多。对上述问题,我们将在今年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中努力改进,以实现环保宣传的正常化、生活化和规范化。

保护环境的活动形式篇8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幼儿学习的生命,没有兴趣或丧失了兴趣,幼儿的知识获取和智能开发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也不例外,从培养浓厚的兴趣入手,在感兴趣的学习中渗透环境教育,让幼儿快乐、轻松、自然地接受教育。

幼儿时期的儿童有独特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要把这样一个属于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展示给他们,就需要教师在复杂抽象的环境科学与轻松、形象的儿童活动之间建立一座桥梁,让幼儿对环境活动产生兴趣,在兴趣活动中加深对环境教育的理解及它的重大意义。

从事幼儿美术教育工作多年了,我感到幼儿对于美术活动具有极大的兴趣。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

一、幼儿环境教育可以通过绘画课进行

幼儿喜爱绘画,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涂鸦、参照到想象、创造。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也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渗透进去。例如,大部分3岁幼儿入园时还处于无目的地涂鸦,这时应教幼儿学习绘画中的基本的竖、横、曲线的方法。我就设计“小羊吃草”“小鱼游泳”等内容去满足幼儿涂鸦的需要,并把教学内容与环境教育渗透进去。

绘画“小鱼游泳”在学习用曲线画水的同时,教育幼儿保护环境。让幼儿知道小鱼喜欢生活在清澈的水里,那如果水被污染了,鱼儿就会死去,只有我们不向水里乱丢乱倒脏物,保护好水的清洁,这样才能让鱼儿有美好的生活环境。通过这堂绘画课不仅使教学目的达到,并增加了幼儿环保意识和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幼儿园的任何教学活动都不会是单学科的教学法,必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体现幼儿学习综合性、整体性的特征。例如,幼儿学习了歌曲“小燕子”常识“鸟儿”后,我及时把绘画“小鸟”添加了进去,使技能掌握与环境教育同步进行。通过绘画进一步了解鸟儿生活的环境――清新的空气、茂密的树林、温暖的阳光,是需要人们的保护和创造的,同时还有人类对鸟儿的爱护。课后延伸活动,设计了让幼儿去想还有哪些动物的生存需要去保护,人类还要制止一些对动物的残杀活动。组织幼儿绘画环保标志,丰富环境保护知识。

绘画课与环境教育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方法比单纯的环境说教效果要好的多,所产生的影响力也大的多。

二、利用多种绘画表现形式进行环境教育

幼儿的学习是非常情绪化的,与兴趣有极大的关系。要使幼儿对学习保持稳定的兴趣,不仅教材必须新颖,教学形式也要不断的变新。为了使幼儿不对环境教育产生厌烦,仍有足够的新鲜感,愿意主动去获取新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情绪进入最佳状态。我利用绘画的多种表现形式进行环境教育。例如,我设计剪贴画“美丽的花园”让幼儿通过动手动脑,把美丽的花园,美好的环境表现出来,并教育幼儿怎样去保护环境,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折纸“猫头鹰”“大象”“青蛙”等活动,渗透进爱护动物,不捕猎野生动物,不食用野生动物和使用野生动物毛皮制作的商品,自觉保护鸟类、青蛙等有益动物的环保知识;手工制作“果皮箱”“小鼓”,让幼儿懂得不乱扔果壳、垃圾,讲话轻声不吵闹。从自身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来保护环境,为创设良好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环境教育渗透在美术主题活动中

我进行绘画教育不仅仅只是通过绘画课、各种的绘画主题活动也能达到教育目的,而且加之环境教育的渗透,更能使绘画主题活动变的丰富多彩。例如,开展环保主题画展“美丽的春天”“小鸟的乐园”等通过幼儿的想象、创造,采用剪、贴、画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内容表现人物、风景、花鸟的不同,使主题画展表现形式多样,在描绘春天万物、红花绿草、蓝天白云,表现大自然美丽风景,鸟儿欢快、自由飞翔、茂密森林、鸟雀共鸣的同时,环境教育就渗透在了其中,并且使画面变的更加生动、多彩,充满生机。

开展“让未来的世界更美好”的幼儿想象画比赛,使幼儿们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新精神,描绘孩子们心事的理想环境:地球是个绿色的大地毯,到处是万紫千红的鲜花。人们乘着绿色的宇宙飞船,飞向那遥远的星空,将每一颗星球都铺上了绿色,每天晚上,满天都是绿色的星星。 开展废物利用手工制作活动。在发展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同时,教育幼儿懂得用废物,变废为宝;让幼儿收集无毒无害的废物进行制作,使幼儿懂得有些废物也可以成为有用品,并使幼儿亲身感受废物利用的乐趣,有最初的成就感。同时教育幼儿不应随意扔垃圾,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保护环境的活动形式篇9

调查时间:2010年8月25月

调查地点:衡阳石鼓广场

调查对象:衡阳居民

调查内容:环境保护的相关调查和宣传

调查目的:为了一场反对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战争,同时也是一场反对人类自身错误行为及观念的战争。促使每个人都能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我们生存的土地也才能生命之水长流,青山绿野常在。环境保护

调查姓名(可不填)年龄职业日期:2010年**月**日

(1)你认为现在电厂的环境如何:a.很好B.一般C.有待改善D.不满意

(2)你认为哪个时间段的环境最好:a.30年前B.15年前C.5年前D.现在

(3)认为下列哪种环境破坏对你的生活和工作影响最大:a.噪声污染B.水源污染C.大气污染D.固体垃圾污染

(4)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环境污染:(多选)a.噪声污染B.水源污染C.大气污染D.固体垃圾污染

(5)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哪些:a.工业三废B.农业生产C.自然灾害D.经济发展而造成的影响

(6)你认为环境问题现在是必须解决的吗?a.迫在眉睫B.无所谓C.到时候再说D.不需解决

(7)在你的周围有没有关于保护环境的宣传或是活动:a.经常有B.偶尔有C.听说过但没有见过D.从来没有

(8)这些活动是有哪些部门组织的:a.政府部门B.民间机构C.学生假期实践D.不清楚

(9)你认为这些活动对于你和你周围的人有用吗?a.效果很好B.比没有好C.形式而已D.浪费时间

(10)那么你参与过这类公益宣传和讲解活动呢?a.参加过B.想参加C.没有

(11)现在你通过这类活动自己对于环境保护意识如何?a.一定要保护环境B.尽力吧C.看情况D.不管我的事(12)你周围的人对于环境保护意识如何?a.一定要保护环境B.尽力吧C.看情况D.不管我的事

(13)会向你周围的人,告诉他们环境的重要性吗?a.义不容辞B.尽力吧C.记起来会D.不会

(14)遇到有组织或个人污染环境你会怎么办?a.个人力量去说服B.举报有关部门C.通过媒体暴光D.多管闲事,随便。

(15)你觉得现在政府,社会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得怎么样?a.做的很好B.力度还欠大C.有待改进D.不好

(16)你知道世界环境日是:a.6月5日B.7月5日C.7月6日D.6月6日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调查,希望您能把你热爱环境的热情奉献给你深爱的环境。

环境调查报告总结:

这次暑假,我利用假期时间,做了一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调查。我在这次活动中采取问卷的方式,就预先设计的16个问题对名衡阳居民进行了调查。因为是初次做社会调查,所以在很多方面有局限性。调查年龄层在14~76之间,职业有学生,医务人员,清洁工,司机等。

调查总结如下:

一.有67.5%的人认为市区环境质量欠佳

二.对市民生活影响最多的依次是固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水源污染,大气污染。

三.普遍认为是受工业三废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12.5%的人认为环境保护没有必要或是不重要。

五.对于周围的宣传,更有75%认为没必要走形式。

六.43.75%对于环境保护只是勉强的去做。

七.12.5%对于检举环境污染认为是多管闲事。

八.82.5%的市民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并不满意。

九.12.5%认为环境保护只与国家政府有关,与群众自身无关。

调查中比较突出的是:

一.噪声,水源,固体垃圾,大气污染,都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存在,并且日益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质量。

二.群众对于国家采取的对于环境方面的保护宣传没有很好的领会,或者是从中受到什么教育,相反认为是走形式。

三.政府各个相关机关也确实存在着形式“亮”于实际形式的现象。82.5%的人对政府工作表示不满。

四.群众过分依赖于政府,认为这只与政府有关,更震惊的是在只认为环境保护是国家政府责任的人中,有2个是大学生,一个教师,更不知道那个教师是如何教育他的学生的,可悲啊。

解决方法:

根据调查者给出的建议总结如下:

一.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

二.加大破坏环境行为的惩罚力度。

三.依靠群众,响应政府,全民参与环境保护。

保护环境的活动形式篇10

国家环保部副部长周建指出,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倡导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全力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加强了污染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同时我们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我们鼓励并支持公众喜闻乐见的环保公益活动开展,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完成环境保护目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环保嘉年华活动形式新颖活泼,以寓教于乐形式引导公众关注环境保护,倡导绿色生活、快乐环保,精心打造环保教育主题乐园,是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的创新之举。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总裁黄德荫介绍说,美国安利公司创立50年来,一贯将环保的理念贯彻到产品、生产、储运、销售等全过程。安利(中国)更将环保作为两大公益主题之一,多年来持之以恒。此次安利非常荣幸与中华环保基金会及各地政府联手,在全国十个城市陆续推出环保嘉年华活动。活动将选择周末进行,突出家庭、参与、体验、互动、娱乐等要素,切实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动力。预计全国十城市将有30万人次亲临参与这场环保教育盛宴。黄德荫并表示,各站嘉年华所有环境教育器材,将在活动结束后捐赠给当地环保宣教部门,实现重复利用。

主办者并宣布将依托本活动开展《十城市公众环保行动力调查》,调查结果将于11月份嘉年华系列活动结束后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