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托管市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46:50

少儿托管市场分析篇1

一、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燕子”儿童托管服务公司

经营范围:儿童托管、课后辅导、营养配餐服务的提供

项目投资:20万人民币

场地选择:xx市xx路

项目概述:如今社会,上班族的压力越来越大,出现了许多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导致孩子性格变得孤僻,自卑的例子。创办“燕子”儿童托管服务公司,将父母亲无法照顾的儿童组织起来,管吃、管睡、管学习辅导,解决家长与儿童双方面困难,而且利用系统的管理教育,培养儿童的自我约束、独立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造福下一代。

二、市场分析

目前,xx市的儿童托管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这是我及身边熟人常谈及孩子读书后,因上班远而不能及时带小孩,也有谈到小孩读书后,因吃不好午饭变瘦了。谈论更多的是,父母文化程度低辅导孩子做作业成问题,代沟问题等,由此产生一种想法,如果能把这些小孩组织起来,保证孩子们吃得香、睡得好,同时辅导他们做作业,难道不是一个很好商机吗?

1.市场需求分析

据悉,现在xx市有小学几百所,各小学都不同程度出现托管难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各小学平均有900名学生,新生入学需要托管服务约60%,需要辅导各科作业约45%,需要美术、音乐、英语等辅导约30%,需要单科作业辅导约20%。但是,现在小学的托管服务一致不好,经常出教学事故。

从上述数据分析:

①当今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以前大有提高;

②当今的孩子竞争性强、压力大;

③父母投入社会工作多,难以照顾好孩子;

④教育社会化的程度需不断提高。

2.市场竞争与前景

社会进步必然存在竞争,在创业阶段必须重视行业竞争,据有关报道,目前,xx在开发家教、托管服务市场的时间不算很长,但普遍存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如:货不对板、师资不合格、服务质量差等。只要扬长避短,制定自己的竞争优势,突出优点,创新发展,才能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从创业项目来讲,只要重视竞争对手,采取“全方位发展,服务多元化,以优质服务取胜”的经营方针,一定能成功。

三、成本预算

1.薪资预算

说明:专科课程辅导老师不做工资预算,故不计人经营成本。组织一个班另外聘辅导教师,只计提成。

2.投资预算

说明:

(1)对原经营场所只是修补性质的简单装修。

(2)要充分利用原经营场所的基本设施:电器、办公设备、桌、椅、床等,用旧添新。

3.经营成本预算

说明:

(1)学生伙食费用:按每月160名学生计算:其中有80名学生是午、晚餐的,估计240餐次,每餐伙食收费1.50元,则每天伙食费用共360元,按月30天计,每月有22天工作日,计算得每月伙食费用是7920元。

(2)学生伙食标准:针对少年儿童饮食需求,按不同节令制定出符合标准的菜谱。

(3)失业人员创业在税收政策方面有一定优惠。

四、盈亏分析

l.经营目标

(1)实现招生目标:全年l920人次,即每月160名学生。

说明:

①l920人次,实际是每月160名学生的重复。

即:160×12个月=l920人次。

②160名学生是以4个小学计算,平均每个小学录取40名学生,则:4×40=160名。

③每个小学平均900名学生,按录取40名计算,则只是每个学校的4.4%的学生。

(2)主营业额目标:全年营业额:768000元(托管服务)。

【2】托管所创业计划书优秀范文

主要经营范围

范围:中午托管、下午作业辅导、假期托管、周六周日托管

地址

地址:澳门花园南门商品房

办托管班原因

我是农民的孩子,我深知放学没处去蹲在学校门口等爸爸妈妈的滋味,课堂上老师讲课跟不上的滋味。当老师让大家写创业金点子的时候,于是我想到了办一家孩子高兴家长放心的托管中心。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科技技术的发展,社会竞争加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有针对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广州五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城市儿童的教育月消费额已超过了39亿元。这一情况从儿童消费的绝对量方面证明了儿童消费市场的巨大。消费者调查机构公布:儿童消费在家庭总支出当中所占比例超过33%的已占到家庭总数的90%,其份额已构成了家庭消费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人上小学的时候曾被父母送到托管处托管过,在托管处有让我高兴的地方,也有让我厌烦的地方。所以,我知道什么样的托管班是孩子们喜欢的,什么样的托管班是孩子不喜欢的。在写计划书前也跟着老师考察过多家小学生托管班,经考察我们发现了现有的托管班所存在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托管班才能够吸引小学生尤其是学生家长呢?我们调查了不少学生及家长。为办托管班曾积极地向老师探讨教育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学习了如何和孩子沟通。

本市有小学二十二所,据不完全统计各小学平均有900名学生,新生入学需要托管服务约40%,需要辅导各科作业约20%,寒暑假需要托管的占30%。目前,本市的儿童托管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一个老大难的问题,有上班远而不能及时带小孩,因吃不好午饭变瘦了。谈论更多的是,父母文化程度低辅导孩子做作业成问题,代沟问题等,由此产生一种想法,如果能把这些小孩组织起来,保证孩子们吃得香、睡得好,同时辅导他们做作业,难道不是一个很好商机吗?

本市在开发家教、托管服务市场的时间不算很长,普遍存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如:师资不合格、服务质量差等。我们将根据孩子个体在学习、生活方面的不同情况详细分析后,制定符合个体发展需要的教育辅导模式,真正做到尊重个体,扬长避短。关注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为家长分忧解难。为在竞争中取胜我们特制定了托管新概念。

品牌优势

以优质的服务打造自己的品牌,本着服务家长,教育学生的宗旨,很好地拓展及补充学校教育所欠缺和难以满足的综合性,均衡性教育。

管理优势

管理者会一直坚持严格的服务管理标准,并结合国际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用心服务好每一位学生和家长。针对孩子年龄特点制定适合于他们的办学模式,服务质量高,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理念优势

坚持“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的服务理念。坚持五心服务,即爱心、信心、细心、耐心、恒心。

师资优势

聘请钢笔字好的退休教师为辅导教师。可以作为本托管中心的一个特色。

少儿托管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集体儿童;体格发育;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为了解5年来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与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笔者对钦州市城区幼儿园2004年与2008年3~6岁集体儿童体检结果做了对比分析。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取2004年与2008年钦州市市区幼儿园集体健康体检记录中3~6岁的儿童。2008年的总人数为6648人,2004年的总人数为3366人。

1.2方法回顾性分析各年龄段儿童的体质量、身高、营养不良、肥胖、贫血、视力异常的变化情况。体质量、身高参照世界卫生组织0-6岁儿童身高、体质量参考值及评价标准。血色素低于110g/L为贫血。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

2.12008年与2004年3~6岁集体儿童体质量、身高达标情况比较各年龄阶段儿童体质量、身高的达标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2008年与2004年集体儿童营养性疾病的检出情况与2004年相比较,2008年贫血、营养不良的检出率明显减少(p0.05),以轻度肥胖为主。视力异常的检出率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儿童体质量、身高变化显著体质量、身高是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指标,是儿童营养状况的重要反映。2008年与2004年相比较,集体儿童体重、身高有着显著的变化。原因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营养供给和生活环境有了改善;另一方面钦州市妇幼保健院近几年来对幼儿园的膳食管理进行监督指导,按规定每周制定带量食谱并定期进行营养分析,及时调整膳食,保障儿童的营养供给。

3.2贫血、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贫血、营养不良是危害儿童生长发育的常见病,本次调查表明,钦州市集体儿童贫血率明显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得到了控制。这些与生活水平提高和加强托幼机构膳食管理,提高膳食质量有关。肥胖人数有所增加,主要分布在公立幼儿园,以轻度肥胖为主,虽然总体发病率不高,但应引起重视。

3.3重视儿童眼的保护随着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儿童户外活动场所越来越少,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是引起视力异常的主要原因;大部分个体幼儿园是家庭作坊式,教室采光差也是原因之一。因此,保证儿童有足够的活动场所和户外活动时间,改善教室、寝室环境是保护儿童视力的重要措施。

3.4儿童龋齿防治工作仍需加强各年龄组乳牙龋齿发生较普遍,发生时间早,发展迅速。预防儿童龋齿病的关键在于家长早期的防龋意识,有效的的饮食管理、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科学使用氟化物[1]。提高家长的防龋意识,对乳牙做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积极地采取补救措施才能有效的控制儿童龋齿的发生[2]。

参考文献

少儿托管市场分析篇3

【摘要】目的了解2010~2011年宽城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每例手足口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每例患者感染来源。结果按月份发病分布除3月无发病外,其余各月均有发病,7、8月份发病最多。按年龄发病1~5岁发病最多。按职业发病散居儿童发病最多,托幼儿童次之,学生最少。按地区发病9个街道1个乡镇均有发病。结论手足口病发病夏秋季高发,流动人口多的地区高发,5岁以内儿童高发。2010~2011年手足口病由eV71病毒、Coxa16型和其他肠道病毒引起,提示我们要加强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提高各集体单位聚集性传染病的发现和报告能力。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eV71型;Coxa16型;流行病学分析作者单位:130051长春市宽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科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Coxa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最常见。宽城区2010年1月至12月共发病397例,2011年1月至12月共发病283例,通过流行病学分析,了解宽城区手足口病发病规律。1材料和方法

数据来源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长春市宽城区2010年1月至12月和2011年1月至12月手足口病发病数,并逐一调查问卷。基本情况包括发病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联系电话等,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发病就诊情况,外出史,接触史,发病7d前外出就餐史,手足口病症状体征,就诊情况。宽城区区在手足口病高发月,自2011年开始6~10月份每月采集5份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送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进行流行病学分析。2结果

2010~2011年全年手足口病发病分别为397和283例,占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7231%和5473%,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102/10万和5776/10万,无死亡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分别为22例和30例,其中eV71型分别为13例和9例,Coxa16型两年为均1例,其他肠道病毒分别为8例和20例。病例99%有口腔溃疡,手足疱疹98%,发热比率39%。2010~2011年聚集性疫情分别为7起和3起,其中2010年4所幼儿园和3个家庭聚集性,2011年1所幼儿园和2个家庭聚集性疫情,2011年某幼儿园某班手足口聚集性疫情7d内共发病8例,罹患率为833%,首发病例发病前接触过确诊的手足口患儿。其余患儿发病前和潜伏期的手足口患儿有密切接触。8例患儿中发热5例,占6250%,在手、足、口腔均有疱疹,其中8份咽拭子样本分离出3株eV71毒株(阳性分离率为3750%)。2010~2011年分别有11例和2例被诊断为重症(发病率为224/10万和0408/10万),2010年我区第一例重症出现脑水肿和肺水肿等严重症状,请北京专家前来会诊,经过2个多月治疗,最后痊愈出院,其余重症病例均有高热,抽搐症状,经住院治疗,均痊愈。3讨论31按月份发病情况2010~2011年分月报告发病情况显示:2010~2011年1月宽城区报告手足口病为13例、2月1例、3月0例、4月28例、5月55例、6月118例、7月167例、8月90例、9月83例、10月52例、11月49例、12月24例,构成比分别为1月191%、2月015%、3月0%、4月112%、5月809%、6月1735%、7月2456%、8月1324%、9月1221%、10月765%、11月721%和12月353%。我区手足口病季节分布显示,5月病例开始增多,6~9月为发病高峰,10~11月出现一个次高峰,12月份病例明显减少。32地区分布病例分布在9个街道和1个乡镇。其中兰家乡发病最多,兴业街道和柳影街道发病次之,发病率高街道流动人口较多,租房户较多,人员密集。发病率低街道外环境较好,流动人口相对较少,宣传工作做得到位,居民防病意识较好。33人群分布性别、年龄分布:1~5岁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段,占发病总数的9315%,手足口病发病最小的儿童3月龄,最大年龄16岁。男女性别比为16∶1。(详见附表)按年龄分布,2岁儿童发病最多,1岁和3岁次之,6岁以后逐渐下降,随着年龄增加各年龄组发病比率及重症比率依次降低,2010年的11例重症中7例3岁以下儿童,2011年2例重症病例均是2岁儿童,说明年龄越小儿童发生重症危险性越高。34职业分布幼托儿童2010年87例,2011年69例,散居儿童2010年304例2011年209例,学生2010年6例2011年5例,构成比分别为2294%、7544%、162%。我区出现手足口病病例的学校和托幼机构2010年~2011年分别为53家和40家,因出现病例建议暂时关闭的幼儿园2010年53家,2011年10家;建议部分班级停课的学校、幼儿园2010年5家,2011年累计达到30家。35综合分析由于近几年我区手足口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其并发症也有增高的趋势,从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看,手足口病的高发年龄为1~5岁的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主要原因可能为该年龄组的儿童免疫力低,幼托儿童相互间密切接触,部分幼儿园卫生条件差,幼儿园教室和寝室空气流通不畅,所以易引起交叉感染。36采取的控制措施对每个散居病例和发生病例的托幼机构进行了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理。认为虽然手足口病传染性较强,但只要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时得当,是能够有效控制该病的传播流行的。疫点处理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综合防控措施:①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及早的隔离治疗,并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患儿进行监管和随访,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的接触,杜绝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活动。②有病例发生的幼儿园进行彻底的终末消毒处理,教室加强开窗通风,被褥等置于阳光下暴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③加强食品卫生和饮用水卫生管理。④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落实严格的晨、午检制度和病因追查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和报告。⑤同时大力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发放宣传单、《致儿童家长的一封信》、出黑板报、上健康教育课等宣传手段,让儿童和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做好患者粪便等排泄物的处理。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勤晒衣被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该病流行期间家长要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提高防病意识。疫情流行期间,我们严格落实以上防控措施,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报告的所有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交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监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医生及兰家乡村医分片包保,每天对辖区内托幼机构晨检工作进行指导。37家庭如何进行手足口病消毒如果家庭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除了及时就医、还需对患儿的餐具、用品等进行日常消毒,当病儿痊愈后还应对所有物品进行一次终末消毒。

由于肠道病毒对紫外线及热敏感,对污染物品可首选暴晒及煮沸消毒。也可从超市里选购有卫生许可证的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配制后,采取浸泡或擦拭消毒。371粪便可用“84”消毒液以2∶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120min。372食、饮具煮沸或用25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min。373生活用具、玩具等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min。374患者衣、被单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min或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375盛放排泻物的容器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20min。376饮用水烧开后饮用。

少儿托管市场分析篇4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5岁以下儿童多见。大部分患者可无明显或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一般仅需对症治疗,预后良好。极少数病例可有脑炎、心肌炎、肺水肿、弛缓性麻痹等并发症,个别危重患者因多种原因导致死亡。肠道病毒传染性强,容易在学校及托幼机构引起暴发和流行。

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及三间分布情况

2011年我市报告手足口病患者342例,发病率50.69/10万。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24例(eV71感染8例;Coxa16感染15例;其他肠道病毒感染1例),重症病例3例。无死亡病例。

年龄及性别分布:男227例,女115例,男女之比约2:1。发病年龄1个月~24岁。0~3岁发病209例(61.11%);3~5岁发病99例(28.95%);5~7岁发病24例(7.02%);7岁以上发病10例(2.92%)。5岁以下儿童发病308例(90.06%)。

地区分布:疫情波及我市24个乡镇街,发病例数居前5位的乡镇街依次是:新和镇(41例);一座营镇(33例);杏岭乡(27例);康大营镇(19例);山城镇(19例)。

职业分布:幼托儿童67例(19.59%);散居儿童259例(75.73%);学生6例(1.75%);农民1例、其他9例。

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情况

2009年全国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情况:eV71感染47.89%;Coxa16感染31.38%;其他肠道病毒20.72%。吉林省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情况:eV71感染42.85%;Coxa16感染37.66%;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占19.48%。2010年全国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情况:eV71感染52.73%;Coxa16感染27.98%;其他肠道病毒感染19.29%。吉林省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情况:eV71感染37.33%;Coxa16感染37.94%;其他肠道病毒感染24.73%。全国手足口病病原学结果显示,eV71感染比例呈现上升态势。吉林省eV71感染比例呈现下降态势。

手足口病由eV71感染比例较全国及吉林省明显偏低,且没有上升态势。见表1。

2010年重症病例中,81.66%eV71感染,3.73%Coxa16感染,14.61%为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死亡病例中。92.32%eV71感染,0.78%Coxa16感染,6.90%为其他肠道病毒感染。

2010年全国手足口病重症发病率1.58%;吉林省重症发病率1.07%;梅河口市重症发病率1.58%。

手足口病疫情流行规律分析

手足口病疫情预测预报:手足口病疫情在2008年未列入丙类管理前呈现较低发病水平,列入丙类管理后,报告发病率呈现上升态势,2009年达到发病最高峰后连续两年呈现了明显下降及低发态势,手足口病疫情在没有抗体儿童聚集增多后即会出现一次高发,即2~3年会出现1次大流行。我市已连续两年呈现低发态势,今年截至2月13日,无手足口病病例报告,而去年同期已报告7例。由此分析,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仍不会出现高发。见图1。

手足口病疫情流行规律分析:见图2。

本市手足口病疫情自6月下旬开始出现上升态势,7月下旬开始出现缓慢下降,8月下旬出现迅速下降态势。流行高峰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

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认真做好预防性消毒:要保持手部清洁,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保健人员在晨检时接触不同儿童时应进行彻底洗手或快速手消毒。儿童活动室、教室、寝室等要保持良好通风;对玩具、桌椅等物品及食堂、卫生间、教室、寝室等场所每天消毒1次;衣物、被褥等要勤洗勤晒;每天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发病班级物品必须与其他班级物品分开消毒和保存。

少儿托管市场分析篇5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防治;调查

学校和幼儿园人群高度密集,接触密切频繁,容易导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学校和托幼机构是我国传染病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1],学校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认识高低、各项防治措施是否落实,对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的发生至关重要。为了解当前我区各类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发现当前学校传染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市区学校传染病管理的模式,为改进和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2014年10月,在教育部门配合下,我们对长治市城区所辖各类中小学开展了传染病防治现状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长治市城区所辖各类中小学及幼托机构。

1.2方法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等有关法规制作调查问卷,培训调查人员,采用现场查看、询问、核实的方式填写有关问题和内容。主要包括传染病防治组织建设、设施配备、管理制度、知识知晓等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1.3统计分析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共调查城区各类中小学校、幼儿园75所。其中中学24所、小学21所、幼儿园30所。按举办主体,公办53所,民办22所,其中中学5所、幼儿园17所。

2.2组织建设情况各类中小学校、幼儿园中,以正式文件下发,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组,并有明确分工的有41所,占到54.67%。其中24所中学中,公办有传染病防控领导组文件的11所,占中学的45.83%,民办5所中学中,有1所,占中学的4.17%;专职校医配备总体为24%(18/75),其中民办机构校医配备率为4%(1/25);设疫情报告责任人机构有36所,占到调查机构48%,其他详见附表。

2.3基本设施情况调查75所学校机构,有24(32%)所设专业校医室,其中中学、小学、幼儿园分别为8、2、14所;配备常规消毒灯或剂(如紫外线灯、84消毒液等其中一项)的共56所(74.67%),有专门用于晨检的体温计的47所(62.67%),各类公办机构均高于民办机构,详见附表。

2.4制度建设情况调查75所机构中,有36所(48%)学校制定了应对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32(42.67%)制定了详细、规范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同时对75名学校制定的疫情报告人提出5道传染病相关基础知识,回答对3题为及格,结果及格数(及格率)分别为中学7(29.17)、小学10(47.62)、幼儿园10(33.33%),各类学校及格数分别占调查学校的9.3%、13.33%、13.33%。详见附表。

3讨论

中小学生及幼托儿童具有人群易感性高、抵抗力差、聚集性大等特点。欧洲的一项调查表明,学校是空气源性传染病的高发场所[2]近年来,从我市各类传染病聚集性疫情看,主要发生在学校和幼托机构。各类学校能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各项校园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是有效防控校内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关键所在。

3.1本次调查75所各类教育机构,从传染病组织建设看,建立传染病防控组织,明确相关责任的学校占到54.67%,有专职校医的仅占到24%,指定并明确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占到48%。由次可见我区各类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极不平衡,只有少部分领导高度重视,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麻木不仁,认为传染病是卫生部门的事。当然,这与多年来无专职校医配备也有关。尤其是小学和民办幼儿园,校医配置缺口很大,直接影响到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实施[3]。

3.2从被调查校园传染病设施配备情况看,常规消毒设备和晨检设施拥有率普遍较低。如公办机构体温计拥有率为76%(38/50),民办为36%(9/36),民办机构普遍较低,有37.33%(28/75)学校就没有最基本的晨检设备;从校医室建设看中学有8所公办,民办均未设置。21所公办小学有校医室的只占调查小学的9.52%(2/21),民办幼儿园拥有率仅为20%(4/20)。说明我区各类学校应对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情况不容乐观。

3.3从传染病防控制度建设看,各类机构制度传染病应急预案率为48%,公办机构55%(33/60)高于民办机构12%(3/25),中小学高于幼儿园,主要与缺乏专业医务人员有关。同时相当一部分预案、制度只流于形式,缺乏可操作性。从传染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看,及格率仅为36%,主要对传染病发生的3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疫情报告时限回答正确率低。有相当调查对象认为学校传染病暴发后,第1责任在卫生部门。可见,他们对传染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因此加强对学校、托幼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传染病应对能力是当务之急。

3.4建议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密切配合,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落实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首先要提高各类教育机构领导对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认识,要有忧患意识,依法依规将学校传染病工作落到实处。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配备必要的卫生专业人员,落实晨检、疫情报告、接种证查验和消毒隔离等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各级卫生专业机构要依法加强对校园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对民办教育机构加强准入审核和日常监督,增加督导频次;再者要强化学校、托幼机构安全、卫生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开展应对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应急演练,切实提高校园传染病防控能力和水平[4]。

参考文献:

[1]金连梅,荆瑞巍,罗莉,等.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暴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55-59.

[2]于建新.崇左市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治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0):946-947.

少儿托管市场分析篇6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393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可引起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自2008年5月2日起,国家将此病纳入法定丙类传染病管理[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敦煌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

病例诊断:手足口病定义参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版)》制定的标准。

数据处理:对敦煌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运用卫生统计法、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

结果

一般情况:敦煌市2008~2011年共报告1066例手足口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37:1,所有病例均伴发热,手足口均有斑丘疹、疱疹,符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版)》诊断标准。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

年龄分布:患者年龄6个月~38岁,0~7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占总发病数的86.87%。病例性别年龄分布,见图1。

职业分布:手足口病的职业分布前3位的依次是散居儿童458例(42.96%)、托幼儿童420例(39.40%)和学生181例(16.98%),发病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82.36%。

时间分布:疾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5月~7月,占发病总数的83.02%,发病高峰在6月份,占发病总数的44.84%,与全国的发病高峰相一致。手足口病发病时间变化,见图2。

地区分布:敦煌市12个乡镇均有病例发生,其中沙州镇和七里镇发病例数最多,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7.81%和22.05%,各乡镇手足口病发病率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有数种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此外柯萨奇病毒a的其他株或肠道病毒71型也可引起手足口病。柯萨奇病毒是肠道病毒的一种。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口腔在内的整个消化道,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料、水果等经口进入体内,并在肠道增殖。手足口病一般1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

通过敦煌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显示,发病的男女性别比1.37:1,以0~7岁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疾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月~7月,占发病总数的83.02%;沙州镇和七里镇发病例数最多,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7.81%和22.05%。

敦煌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因素:①受国内及周边地区流行因素的影响;②易感人群免疫水平低,无特异性预防方法,一旦有传染源传入,极易在托幼机构等人群密集场所引起流行[2]。因此,了解手足口病发病状况,做好托幼机构的防控工作,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发现疑似手足口病患者,通知家长带患儿就诊,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并动员患儿居家隔离,减少交叉感染,及时对患者接触的物品进行清洁消毒,做好环境、物品和用具等日常性清洁消毒,加强教室和宿舍的通风,提高公众的防病知识,将相关预防措施落到实处,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参考文献

少儿托管市场分析篇7

一、背景介绍

二、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分析

1、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家庭教育情况:一是隔代监护型(占84.85%),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二是亲朋监护型(占9.96%),即把孩子托给亲朋好友,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三是自我监护型(占5.19%),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条件,监护的责任就让予了孩子自己。

3、留守儿童父母打工地域分析。数据分析显示,在县内打工的占30.4%,在县外打工的占69.6%,父母打工主要是集中在县外。

4、打工父母回家频率分析。外出打工的父母每年回家34次的占63.2%,一年回家12次的占30.6%,一般在家停留时间较短。结果表明:外出务工的家长回家频率低,与留守孩子沟通和交流较少,更说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

5、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分析。

从全校的总体情况来看,有23.38%的留守儿童寄宿或全托,有24.24%的留守儿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有52.38%的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或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生活上的单亲家庭合计为32.03%,隔代抚养为63.20%,家庭缺失的情况较为严峻。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较高,有5.19%的留守学生认为现在的生活很好,91.77%的留守学生认为一般,只有3.04%的学生认为现在的生活不好。

三、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教育存在一些负面影响。统计数据表明,留守学生在学习成绩、智力水平、身体发育、思想品行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而存在障碍、缺陷的比例则明显高于其他学生,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习较差。调查中发现,一方面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的学习成绩下降。那些父母在外的家庭,由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往往不能给予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工作,也没有时间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因而,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如果学习上有了问题,孩子向家人求助的比例最低。

2、放纵自由。一方面由于灌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地以苏锡常地区为主,常年在外奔波,空闲时间少,因而回家频度极低,与留守子女联系较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另一方面,由于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留守儿童生活的支付能力较强,所以在物质生活的满意程度上,留守儿童的满意度更较高;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第三方面,青少年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由于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舍不得管,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3、亲情缺乏。亲情关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大部分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有感情距离,不想和他们沟通,大部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也只仅是尽到自己的本职(做饭、洗衣、接送等)。

少儿托管市场分析篇8

留守儿童问题突出表现在生活、学业、行为和道德素质四个方面,若谈到基本人权,就必然涉及到针对他们的权利保护。1991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出儿童权利保护的一般原则,包括无歧视原则、最大利益原则、保护生存权和发展权原则、尊重儿童意见原则。其中最大利益原则与成人权利差异最大,它要求“关于儿童的一切行为,不论是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的考虑”③。根据《儿童权利公约》(CRC)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儿童所享有的权利和成年人的权利相差无几,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④。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的这些基本权利存在着以下困境:生存权遭到威胁、发展权无法保障、受保护权被侵犯、参与权被忽视。出现留守儿童种种权利困境的重要原因是家庭监护的缺失以及监护保障机制立法不足。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监护人的法定类型,当前对于留守儿童监护方式有四类:单亲监护(约52.3%)、祖辈监护(约36.9%)、其他亲友进行的上代监护(约8.3%)、成年的兄姐或自己进行监护(约2.5%)。[3]但这些监护方式的效果并不理想,事实监护人的能力欠缺以及家庭教育和亲情的严重缺失,致使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仍无法得到保障,儿童的权利困境并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在单亲监护中,由于农村劳动力不足及家庭子女众多,父母一方在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时,对孩子的保护和教育时间有限,难免会出现照顾不周、监护不力的情形。在祖辈监护中,大多数老人文化程度不高、体弱多病,由于忽略与孩子的心理沟通,缺少道德约束,导致孩子形成放纵任性和高度依赖的性格。在其他亲友进行的上代监护中,由于血缘关系疏远,监护人和留守儿童间难免产生亲情的隔阂,留守儿童缺少家庭存在感,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而成年的兄、姐由于缺乏家庭监护经验以及学业和生活问题的困扰,很难及时保障弟、妹的生活和学习。至于自己进行监护,会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更不可取。关于监护保障机制,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赋予了法定监护人以外的其他具有监护资格的完全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未成年人住所地的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可享有未成年人的监护监督权。这种监护保障制度存在很大缺陷,实际可操作性不强。首先,监督主体复杂,法律对上述个人、单位和组织赋予了相同层级的监督权,对各监督主体的监督内容没有作细致规定。其次,监督主体的职权和职责不明确,法律缺乏对有关监护监督人的责任规定,导致上述监护监督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这容易产生相互推诿和不作为。最后,监督主体的能力有限。大部分基层组织缺乏专业的人员配置和资源,他们的权力也是有限的,不能够针对每个家庭、每位儿童进行监督。此外,根据法律条文的解释,这里的监护监督主体的职权更多被理解为是一种权利,而不是职责或义务。

二、代管家长法理分析

(一)代管家长的法律性质

在一定程度上,代管家长承担了“监护人”的角色。在实践中,代管家长一般是指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达成协议,约定在监护人外出务工期间,代替履行监护职责的个人或组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民通意见》)第二十二条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也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也就是说,法律规定只有在例外的情况下,可以将监护职责转移给其他成年人。监护权转移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依照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发生;二是依照习惯产生,但此种情况是专门针对具有“公益”性质的机构而言的;三是给予特别委托而引起的监护权转移[4]。从实践上看,在监护人长期外出的情况下,代管人负责照管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学习和安全等工作以获得报酬。因此,代管家长属于上述第三种情形,即以监护职责为转移的委托监护。委托监护一般仅仅是因为法定监护人在行使监护活动中的外出务工等临时行为障碍而发生的委托,它不同于监护的设置,不是监护开始的原因。委托监护只是监护人“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监护职责的委托并不代表监护人资格也随之转移[5]。监护职责的转移是“非身份关系”的变动,并且可以准用《合同法》关于委托合同的一般规定。留守儿童委托监护是以现存的监护双方法律关系为前提,它受监护法律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但并不会引起监护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同时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也具有与一般委托合同关系不同的特点:第一,委托监护涉及到被监护人利益,具有利他性,不仅仅是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第二,委托方具有法定的监护权,必须在监护期间行使对其部分职责的转移;第三,委托监护并不能变更原有监护关系,不能彻底免除法定监护人的全部责任。

(二)代管家长现象中存在的法律关系分析

1.权利义务关系

当前代管家长现象中存在的法律关系主要是委托(监护)人与受托(代管)人之间的关系,即平等民事主体间特殊的法律关系。委托人的权利、义务内容包括:委托监护合同订立的权利;对代管人进行监督和约束的权利;任意解除委托协议的权利;履行监护责任转移的义务;提供报酬和激励的义务。受托人的权利、义务内容包括:委托监护合同订立的权利;收取利益和相关费用的权利;任意解除委托协议的权利;履行监护职责的义务;处理委托事务的义务;向委托人报告情况的义务。此外,协议双方所签订的委托合同受《合同法》一般原则和条文的制约。双方当事人之间产生履行合同的义务,其中任何一方违反协议的约定,都必须向另一方承担违约责任。但是委托监护不同于《合同法》规定的一般委托合同关系。首先,委托人并不丧失其监护资格,作为留守儿童家长的法定资格没有任何改变,委托监护协议的签订不能全部免除委托人的所有职责。其次,委托监护合同是涉及被监护人利益的合同,该协议的性质具有利他性和债务性。

2.民事责任关系

在代管家长的双方法律关系中,监护责任的转移是其核心,在实践中也最易产生矛盾纠纷。监护责任分为两种:一是失职和滥用监护权的责任;二是替代责任[6]。受托人失职和滥用监护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托(代管)人违反委托协议侵害委托(监护)人的合法权益,例如没有履行及时报告的义务,越权管理留守儿童的财产等行为。对此应当以双方合同的约定以及《合同法》的相关法律原则和条文进行归责。二是受托(代管)人违法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利益,例如遗弃儿童,甚至对其实施家庭暴力等。对此应当以《刑法》和《侵权责任法》等有关法律原则和条文进行归责。替代责任主要表现在留守儿童与第三人之间发生侵害的情形,对此应当以《民通意见》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归责,即在委托监护民事责任关系中,委托(监护)人承担的法律责任是无过错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且其责任是不能通过双方协议免除的。受托(代管)人承担的是过错责任,只有在受托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被监护人或他人权益受到侵害的,才承担全部责任,但双方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当前代管家长存在的法律问题

留守儿童代管家长由市场主导产生,为完善留守儿童的监护制度提供了新思路,为解决留守儿童困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代管家长刚刚起步,正在探索和试行中,这必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

(一)法律规定不完善

在实践中,代管家长的顺利运行缺乏详细的法律参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律没有规定当事人的资格,尤其是对代管人的资格缺少强制性规定。另外,法律对委托人的资格缺少规定,在留守儿童法定监护人缺失的情况下,其亲友能否行使委托监护?第二,对于可被委托的被监护人,法律缺少范围上的约束。法律必须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切实利益,特殊情况下,身有疾病的未成年人或不满周岁的婴儿能否成为被委托的对象?第三,对于将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的特定事由,法律缺少详细规定。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父母外出务工可以将监护权委托给他人,那么除了监护人外出务工,其他条件下能否行使委托监护,并且这些委托监护发生的特定情形由谁来监督?第四,法律需要明确委托监护事务范围。委托事务,是委托监护合同的标的和核心内容。由于监护人和代管人双方法律知识程度有限,在约定过程中,对委托监护职责的内容缺乏详尽的约定,导致了纠纷的产生。

(二)信息不对称

留守儿童的监护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代管人的行为、品德和自身条件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委托和代管两方所获得的信息资源是不平衡的,监护人一般处于不利的一方,很难及时监督代管人是否作为。在实践中,有的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务工的迫切需要而不得不接受代管,而有的留守儿童在遭受体罚的状况下会产生畏惧心理。此外,由于儿童家长的长期离开,很难及时准确地把握孩子的真实状况。出于这样的特殊情况,代管人可能会对留守儿童人身安全、生活质量以及学习成绩等利于监测的方面更加强调,而在一些较难监督的方面,如对孩子个性和爱好的培养、心理和亲情的沟通等方面,所付出的较少。此外,代管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也会隐瞒其弱势条件。代管家长作为一种新生的社会现象,目前缺乏法律的规范和政府的监管,代管人的资格得不到法律的约束和政府的认证。因此,这些都导致了家长的信息闭塞,对保证留守儿童健康发展及维护家长的权益非常不利。

(三)约定不明确

“委托—”理论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委托人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及应如何根据可观测到的有限信息设计出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来奖惩人,使之产生为委托人的利益努力工作的动力,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7]。在实践中,家长与代管人之间的协议一般比较简单,甚至是口头约定,许多情况下会因为约定不明造成报酬和奖惩方面的纠纷或矛盾,这不利于激励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以及市场健康持续地发展。另一方面,大多数代管人甚至是教育代管组织,没有经过注册登记,这样家长和政府监管部门就很难对其市场进入、运行情况以及服务质量进行科学地评估和管理。而委托人与代管人之间的协议缺乏法律监督,是双方之间纠纷产生的根源。因此,必须加强委托协议的监管,对委托人和代管人双方进行约束。

四、法律规制和政府责任

(一)完善委托监护立法

留守儿童代管家长涉及到未成年人的人身权益及财产权益,因此,应当由享有立法权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进行立法予以规制。在制定的相关法律中,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立法原则

委托监护应以维护未成年人最大利益为原则,凡是不能促进接受监护的儿童状况明显改善的、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委托监护一律禁止。同时,应当明确规定及区分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2.明确委托监护发生的条件

未成年人的监护是其父母的法定权利和职责,其权利主体不能随意变更,其职责也不可以轻易委托给他人。只有在监护人因特殊原因无法实施监护职责时,才能发生委托监护。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父母外出务工、经商、疾病等特定原因都可以实施委托监护,但由于监护资格的不可转移性,法律应当对委托监护进行限制:第一,为了防止父母借委托监护来逃避监护责任,在哺乳期的婴儿不得委托给他人(父母有重大疾病或被判处刑罚无法实施监护等强制性规定除外)。第二,为了未成年人的利益,根据儿童年龄和健康状况(有疾病的儿童原则上不能委托)对委托监护的期限做出规定,并需要明确规定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定期探望的义务。

3.明确代管家长的资格

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尤其是代管家长应当具有一定的监护能力。就委托监护合同而言,委托方必须是具有监护权的监护人,并且符合法定的监护人任职条件;受托方应当是具有监护能力的完全行为能力人。就代管监护人监护能力而言,代管监护人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品德良好,无犯罪记录;第二,年龄适当,身体健康,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和感情沟通能力;第三,经济状况良好,无债务纠纷;第四,有足够时间和卫生的场所对每位留守儿童进行监护。

4.确定委托监护合同的形式、要件

委托监护合同是家长与代管人之间存在监护职责转移的法律证明,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是解决法律纠纷的依据。基于合同对于委托监护的重要性,委托监护合同应当是书面的形式。特定情形下,可以由他人代书,但应该由两名以上无相关利益人见证。此外,监护权的内容包括人身、财产和民事行为等方面,但实际上代管监护人不可能承担所有的监护职责,其所承担的只是某一方面有限的监护职责⑤。例如对留守儿童食宿营养的保障职责、合理范围内的人身保护职责以及相应的教育、心理辅导的职责。这个有限的监护职责需要由协议具体、明确地规定,并且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

(二)强化政府责任

在留守儿童面临权利困境的时候,政府应当承担重要责任。在留守儿童代管家长模式中,代管人提供的是准公共服务,这需要政府的参与和干预。制定针对政府责任的法律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政府承担国家救助责任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宪法宣告是人权保障的前提,行政救助是人权保障的常规手段,司法救济是人权保障的最后屏障[8]。随着现代福利制度的确立,以保护弱者为目的,国家公权力已广泛介入到家庭内部关系中,行政救助已成为国家干预私权利的重要方式。行政救助主要是为了在公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出现危机时给予救济。由于最低生活保障是一项综合性权利,因此行政救助实际上也是对公民的生命权、人身权、健康权和财产权遭受社会风险所提供的一种救济[9]。任何公民权利状况的极端恶化,中央政府都有以某种方式促进其改善的义务和责任,不能置之不理。因为权力本身就是责任,就是职责[10]。为了弥补留守儿童的权利缺失,需要构建完善的国家监护制度,加强国家权力对监护的干预,采取行政救助的手段以增加留守儿童的权利和利益。在未来制定的《社会救助法》中,应将失去监护的未成年人列入政府救助的对象,并通过制定政府行为规则,明确政府的法定责任,提升政府的社会救助意识。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国库收入的富余,应立法将财政资金筹措和拨发制度纳入社会救助法律体系当中,为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和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财政支持。同时应立法规定福利机构的权利和行为规范,保障受救助者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

2.建立国家监护机构

国家监护制度是指由政府代表国家设立监护机构,在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缺位等非常态情况下,为其提供生存和发展保障的监护制度。而在我国现行的监护制度中,国家监护主体模糊且缺乏可操作性。《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了未成年人在监护人缺失的情况下,由“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民政部《关于规范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和社会散居孤儿收养工作的意见》提出:生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对被收养人有严重危害可能的,由被收养人的监护人作为送养人,民政部门可以委托社会福利机构代为接收送养意愿。由于缺乏强制性规范、资金保障和专业人员,相关单位和组织作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并不能保障未成年人的国家监护得到有效落实。为了更好保护失去监护的未成年人,应当由政府设立国家监护机构,在未成年人第一顺序监护人缺位等非常态时期,为其提供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根据政府职能和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可以在民政部门下面设立相应层级的国家监护机构。设立国家监护机构,其作用有三:其一,可以由国家监护机构对监护人行使监督职能,保证家庭监护的到位;其二,对迫切需求政府救助的留守儿童承担及时有效的国家救助责任;其三,对承担委托监护的自然人或社会组织的服务进行监督和约束。3.规范政府监护机构的责任在留守儿童代管家长模式中,由家长提供资金,代管人为留守儿童提供相对稳定的教育服务和成长环境。这一方式承担了重要的公共责任,为政府和社会减轻了压力。但政府对代管家长的监督存在很大的空白,目前大多数代管人为留守儿童提供的生存条件较差,主要是利用自己家里的空房或租用民宅开办代管组织;代管人专业素质较低,多数没有注册登记,也没有公开挂牌营业。政府监督责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无法查明哪些儿童由代管家长监护;未能对代管人进入市场的标准进行规范;缺乏对留守儿童所享受的代管服务质量进行评估和管理;代管人所具备的资格也无法得到有关机构的认证[11]。在留守儿童代管家长模式中,政府监护机构应当承担重要角色,应当承担以下责任:第一,提供合同范本,指导代管人和家长双方协议的签订。第二,出台针对代管家长个人或教育组织的指导质量标准,规范其服务行为,明确其社会责任。第三,建立留守儿童教育代管组织的市场准入制度以及信息披露机制。第四,向代管人提供资金、政策和教育资源方面的支持。

五、结论

少儿托管市场分析篇9

关键词:入园;优质;教育资源;不平衡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2

都说孩子是早上八九点钟出生的太阳,对于刚到入园年龄的小孩来说,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为了把握住人生的起点,社会出现了种种奇怪的现象。进入21世纪以来,在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逐步提高,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也不断增加。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人民群众对早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状况虽然较为乐观,但生活品质的提高让更多家长所追求的“质量”更是关注,希望可以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接受更优质的教育,那么如何才能解决入托难,“入好园”的问题也引发我们的思考。

一、“入园难”的内涵解读分析

入园难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形成的,是经过很多矛盾长时间积累的结果。对于如今的入园难问题,发展到了入“优质”的幼儿园难的问题。难在优质又价廉的公立幼儿园,难在优质又昂贵的私立幼儿园。根据萍乡市教育局的调查数据显示,萍乡市入托难问题基本解决,近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2015年入园率接近98%,当务之急是入好园问题。什么导致如今的入园难,入好园更难呢?

1.学前教育的体制建设不到位

学前教育的发展是“以公办为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体”,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面向市场,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独立实体。从长期看依靠企业办园转变为在市场竞争中独立生存与发展,需要幼儿园自身的改革和办园机制的转换,也需要相应配套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然而,近年来全国各地公办园建设数量十分有限,而且学前教育配套设施建设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一直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现幼儿园规划建设数量严重不足,同时受企事业单位分离社会职能的影响,原有社会办园的规模严重萎缩,再加上公立幼儿园质量高,供大于求,民办幼儿园参与市场运作,学费太贵,在普通百姓中需求少,导致幼儿园数量供需严重不均衡。在萍乡地区,分为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其中公立幼儿园分为公办和公办性质幼儿园。公办幼儿园直接由政府,行政部门管理;公办性质幼儿园由妇联,事业单位等举办,其土地,财政拨款有公办性质。而私立幼儿园主要是民间资金筹集,有法人代表,向当地政府申请,相关收费由物价部门核准备案,就可开办。因此资金有限,成本相对过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改善办园条件难以实现,从而严重地制约着优质的民办幼儿园的发展。

2.师资建设,教学质量不平衡

由于学前教育和其他中小学教育性质的不同,对于刚起步入学的家长来说,考虑的会更细腻。在择园方面顾虑多,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促使了家长们想让孩子上公立幼儿园强烈的心声。因为公办性质的园长是国家编制,老师也是通过市人保局和教育局联合招聘,通过考试进入编制,他的学历要求至少是专科以上(学前教育专业优先),这也是硬性规定;而私立幼儿园的老师是面向社会招聘合同制的,随时都可以离开岗位,流动性较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在为孩子挑选幼儿园时最看重的就是师资和教学质量,而现在公立幼儿园的数量较少,好的私立幼儿园费用高,普通家庭接受不起,导致很多家长想要进入公立幼儿园的强烈需求。

“入托难”也反映了一个供求关系的问题,幼儿园中的优质资源处于“卖方市场”地位时,就自然成为“紧俏商品”,会被众人追捧,这与“小升初”、“初升高”中的择校问题是如出一辙的。

3.思想观念的制约

在大多数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心中,一个优良的集体氛围对于孩子今后的成长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优质的公办幼儿园无疑成为了他们的首选。公立的管理比较规范,安全措施比较到位,更能让家长放心,加上最近一些关于校车问题的新闻报道让家长不得不提高警惕。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上有区于国外的是:总是认为要把最好的给予孩子,而教育是百年大计,更应慎重选择,他们相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4.优质私立幼儿园负担沉重

现在市场经济主导下,各私立幼儿园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开办,各种类型各种办园特色都有,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只能送那种实惠型的幼儿园,但其设施设备都不是很完善,教学质量也明显低下。在萍乡地区,收费超过2000元/月的已经算贵族幼儿园,各项配备都比较齐全可以和公立幼儿园相媲美,但高额的费用不是所有家庭都能承担的起,所以这样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也深深困扰着多数人。

5.公立幼儿园门槛高,数额有限度

让孩子入托公立幼儿园是每个家长共同的追求。公立幼儿园学费便宜,教学质量高,设施齐全,能满足孩子的各项需求。但是进入公立就读门槛高,有硬性规定:每年4月会进行网上招生,首先是优秀招录固定地区,固定单位的子女,等这批报名结束,空余名额再网上填报,采用先来后到制。据《生命时报》进行的一项1万多人参与的调查显示高达92.86%的人认为“上幼儿园难”,其中,71.43%的人认为“非常难”,一方面公立的幼儿园难进,家长彻夜排队为其孩子获得入托机会,另一方面民办的优质私立幼儿园又上不起,学费高昂,比上大学还贵。虽然入托公立幼儿园有硬性规定,但背后不乏走“后门”利用关系,交取一些赞助费等方式帮助孩子入公立幼儿园,以致缺少绝对的公平、公正、公开。这些都是导致限制孩子上公立,接受优质教育的根本原因。

二、“入园难”,“入好园”更难的对策及建议

“入园难”是历史的积累,是政策人为偏移的结果。要从根本上解决“入园难”,“入好园”的问题,各级政府势必要加强管理,制约。采取综合措施才能缓解或彻底解决“入好园”,让每个孩子都有园上,上好园。

1.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幼儿园的创建工作

着力加大政府投入,切实政策保障,建设公办幼儿园新建工程、公办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办园条件改善工程、师资培养培训工程等。通过新建公办幼儿园、接收小区配建幼儿园、增建小学附属幼儿园、新建街道幼儿园、在人员密集的城中村等地建设公办园等方式,提高公办幼儿园接收能力,充分发挥公办园辐射作用,努力改善单位办园条件。同时,通过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的方式,在资金和税收上给予一定的扶持,鼓励其参与到创办幼儿园的工作中来,双管齐下地解决入托问题。另外,通过“建、管、办、评”分离的模式,引导奖励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并对于优质办园的提供更多的政府补贴,降低民办幼儿园成本。同时,对于办学卓有成效的民办幼儿园予以宣传并奖励,政府甚至可以采用发放幼儿教育补贴(入园孩子多则多领,少则少领;进入公办幼儿园的孩子不领)的方式,来体现对每一个城市建设参与者的褒奖与肯定。使公立和民办两者相得益彰,缓解入园难紧张状况。

2.优化幼教师资队伍,加强培训与监管

要全面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多形式进行教师培训,通过在园内开展包括竞赛在内的各项活动,提高幼教的业务能力。同时,加强幼儿园的交流与观摩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观摩、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为幼教工作者提供发表意见、互通信息、探讨问题的机会,使幼教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政府要加强监管,必须持证上岗,严把录用关,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幼教业务能力比赛,提升幼教素质,对于优秀教师予以鼓励与宣传。另外。鉴于非公办教师流动性大,为稳定教师队伍,可以采用人事的方式;督促幼儿园依法与教师签订劳动协议,保证教师的工资、福利、保险等待遇与权益;也可以用法律的形式规定每次的任岗期限,保障孩子的切身利益。建立非公办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制度,尤其要重视组织园长、骨干教师培训。同时,建立年度考核和评优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园长和教师给以表彰与奖励。

3.政府加强宣传,正确引导入园观念

媒体上定期优质幼儿园的排名,私立幼儿园也参与评定。对于办学规范、优质的幼儿园加大宣传,并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参观,让国民深入了解幼儿园的办学流程。同时,政府可通过一些亲子或公益活动,加强幼儿园、家长与政府的联系,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观念,让民众觉得私立幼儿园也是可以办的出色、有特色的,让更多的家长选择优质又实惠的私立幼儿园。

4.政府加大扶持力度,降低优质幼儿园的办学成本

对于私立幼儿园,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除了必要的鼓励、引导、保护、支持以外,还应当拓宽思路,激活机制,以多种途径来实现公益化。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实行财政补助,努力建立起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政府每年要设立专项资金,不断增加投入。对收费较低、学生数不足规定班额的,政府加以补助;对办学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政府予以奖励。同时,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包括在用地、信贷、税费等方面给予倾斜。

5.建立打分机制,保证有限的公立保育资源优先分配给最需要的居民

影响入托的诸多条件中,最核心的标准是父母是否有时间、有条件自带孩子。政府可以设计一份详尽的打分表,根据申请人(父母分开打分)具体情况逐项打分,分数越高,入托排位越靠前。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审核评定制度,防止舞弊现象出现,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另外,国家可以对那种年龄不到3岁但家长又没有时间照顾的孩子进行一个规范的管理,开设一些专门的服务机构,实行“半日托”“小时托”“周末托”等方式以减轻家长压力。其中的工作人员可以招收那些退休教师或有空闲时间的在校大学生,既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又为孩子寻得了良师,也让家长省心了。

6.加强法制建设,把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伸延

学前教育是很重要的国民素质的一个工程,教育部门要重视教育结构的调整,要把学前教育纳入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规划范畴当中,让义务教育向早期教育伸延,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接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支持社会力量办一些特色幼儿园,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的立法与准入制度,同时将学前教育纳入法制轨道,加大法律相关法规的执行与监督力度,强调国家对兴办学前教育根本的法律责任。

从目前的各项政策看,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其政策指向都是化解“入园难”。但毫无疑问,“入好园”、“入园贵”和师资短缺是隐藏在“入园难”背后的问题。如果不能把这些问题联系起来统筹考虑,很可能会造成这些问题此起彼伏的出现,最终导致政策后效的弱化。

综上所述,“入托难”的难点就在于如何能让孩子接受优质的教育,提升学前教育的综合水平。尤其是选择就读私立幼儿园的更应该加强师资教育培训,让孩子在起跑线上画下完美的句号。只有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策扶持,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才能真正解决入“优质”幼儿园难的问题,推动公私立幼儿园的均衡发展,以满足家长的需求,维护教育的平等公正。

参考文献:

[1]虞水平.如何切实化解“入园难”问题[J].人民教育,2010(23).

[2]王迎兰.当前“入园难”问题的突出表现极其解决――基于主流新闻媒体报道的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0(11).

[3]立峰.董向东.破解入园难.出路在哪里――聚焦幼儿“入园难.入园贵”[J].甘肃教育,2010(11).

[4]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J].郑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11(01).

[5]侯敬芹.学前教育发展呼吁公平――对学前教育地位的反思[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1).

[6]朱爱国.强化政府责任:破解城乡“入园难”――解读《教育规划纲要》中“基本普及学前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06).

[7]冯晓霞.努力促进幼儿教育的民主化――世界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J].学前教育研究,2002(2):7-10.

网络资源:

1.新浪网健康频道http://.cn/.

2.新浪网http://.cn/.

3.大洋网http:///.

4.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查看更多)com/.

5.新华网时政频道http://.

6.新华网http://.

少儿托管市场分析篇10

【关键词】接种;认知;因素分析,统计学;儿童,学龄前

【中图分类号】R186R1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08)05-0427-02

为了解济宁市学龄前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情况,探讨影响该人群免疫接种及时性的主要因素,为今后疾病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相应的依据,笔者于2007年1-6月对济宁市6所托幼机构儿童的疫苗及时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济宁市6所托幼机构207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其中男童1104名(53.2%),女童972名(46.8%);常住儿童1903名(91.7%),流动儿童173名(8.3%)。

1.2方法采用问卷式调查,收集调查对象疫苗的免疫接种情况、家庭基本状况、家长对计划免疫接种的认识情况、影响儿童及时接种的原因和获取免疫接种相关知识的途径等5个方面的资料。

1.3及时接种率的判定按山东省规定的免疫起始月龄和接种时间间隔实施接种为及时,即卡介苗(BCG)在出生后1个月内完成,乙型肝炎疫苗3剂(HepB)在6个月内完成,脊髓灰质炎糖丸3剂(opV)在出生后5个月内完成,百白破三联制剂3剂(Dpt)在出生后6个月内完成,麻疹疫苗(mV)在出生后9个月内完成;乙脑、流脑、流腮、风疹、甲肝、水痘在出生后24个月内完成为及时。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应用excel输入整理,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疫苗及时接种情况济宁市常住儿童除卡介苗外,其他基础疫苗、季节性疫苗和自费疫苗及时接种率均高于流动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1。

2.2儿童家长预防免疫相关知识获得途径及知晓率在获得预防免疫知识的途径中,72.8%的家长是通过接种场所张贴的宣传资料获取,13.2%的是通过亲朋好友及邻居同事等介绍获取,4.5%的是通过报纸杂志获取,3.3%的是通过广播、电视获取。家长对儿童预防免疫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46.1%,其中对疫苗可以预防疾病的知晓率为92.2%,1岁内必须接种的5种疫苗的知晓率为43.6%,知道“脊髓灰质炎强化接种日”的占26.7%,知道何为计划免疫的为50.6%。

2.3影响及时接种率的因素以5种基础疫苗的及时接种为应变量(及时=0,不及时=1),将儿童性别、父亲和母亲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平均月收入、居住地、对接种疫苗的态度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等纳入方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居住地更换(χ2=8.036,p=0.005,oR=9.061)、接种次数多(χ2=31.972,p

3讨论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各器官系统逐步完善的阶段,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弱,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托幼机构是幼儿相对集中的场所,幼儿群体如缺乏有效的免疫应答能力,一旦有传染源进入,就很容易引起传染性疾病的爆发流行。计划免疫是控制和消灭相应疾病的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手段。对疫苗接种效果的评价可从接种率、接种覆盖率、抗体滴度等方面进行。抗体滴度可以准确反映机体接种疫苗后的效果,但在人群中开展检测工作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为保证,而且要采集血样,儿童和儿童监护人都难以接受,配合程度较差。疫苗的全程、及时接种是保证机体产生高抗体滴度的前提,接种及时率的提高可使接种对象在短期内产生更持久的免疫能力,使易感人群获得高滴度的抗体保护率,避免因接种失败进行重复和强化接种所造成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上的巨大浪费,而且能更好地应对传染性疾病的爆发流行。因此,从成本-效益比值和人群的配合程度上来看,疫苗的及时接种率是评价疫苗接种效果最经济、最直接的指标之一。

2000-2006年岁儿童BCG,Dpt,opV,mV“四苗”接种报告率均保持在97.4%以上[1]。笔者调查显示,济宁市学龄前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率均明显低于我国疫苗免疫报告接种率,尤其是卡介苗,及时接种率只有9.7%。目前,计划免疫提供的卡介苗为多人份装,在儿童出生密度不高的地区,24h内接种会导致疫苗的大量浪费,接种门诊则普遍采取集中接种的方式,以降低耗损;另外,当地的风俗习惯(儿童满月前不易出门)也可能是导致卡介苗的及时接种率明显低于其他疫苗的主要原因。因此,计免接种门诊应主动开展工作,加强与医院妇产科的联系,加大宣教工作的力度,提高儿童家长对健康行为的认识。

调查显示,基础疫苗及时接种率高于季节性疫苗,季节性疫苗高于自费疫苗,单剂疫苗高于多剂疫苗。提示接种门诊应结合所辖地区儿童接种的实际情况,增加疫苗常规运转频率。另外,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合疫苗的研发工作,减少接种次数,以提高及时接种率。

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2]。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率均低于常住儿童,与国内相关报道[3]一致,这可能与流动儿童来源广泛、构成复杂、流动快、家长文化水平低、缺乏计划免疫知识,以及缺少完整、确切的流动人口的管理机制和计划免疫办法有关。流动儿童作为潜在传染源,疫苗接种不及时或漏种都可能会造成疾病的传播,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本次研究将可能影响儿童免疫接种及时性的17项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性别、家庭月收入、父亲职业、家庭子女数等因素对接种及时率无影响,与相关研究[4]有所不同。母亲作为家庭照顾儿童的主要成员,其文化层次决定了其掌握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决定了整个家庭对儿童免疫接种的关注程度;知识掌握的程度可以促进行为的改变,父母掌握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水平越高,儿童及时接种率也就越高。本次调查显示,济宁市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的平均知晓率只有46.1%,因此,多渠道、多途径、多方位开展宣传教育,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提高儿童及时接种率的有效措施。

4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7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eB/oL].[2007-06-01].moh.省略/newshtml/19165.htm.

[2]余晓琼,路秀平,武滨.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中国计划免疫,2005,11(1):73-76.

[3]郭飚,曹雷,曹玲生,等.世界银行贷款疾病预防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实施不同阶段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中国计划免疫,2005,11(5):39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