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职业素质和素养的区别十篇职业素质和素养的区别十篇

职业素质和素养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35:52

职业素质和素养的区别篇1

关键词高职骨干院校理念识别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理念识别mi(mindidentity)原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CorporateidentitySystem)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CiS形象识别系统,由mi(理念识别mindidentity)、Bi(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和Vi(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这三个部分组成。CiS形象识别系统在企业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同和运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形象识别系统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和重视。

众所周知,理念识别(mi)在建立CiS形象识别系统中是处于灵魂和核心的地位的,要想建立起高职骨干院校形象识别系统,首当其冲的任务当然就是要确立好学校鲜明的理念识别系统,以体现学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价值观体系。那么,在高职骨干院校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围绕哪些重点内容,来设计高职骨干院校理念识别系统呢?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1把握全局,确立好合符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学校发展方向的办学宗旨与办学定位

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理念识别(mi)其具体涵义应该是反映学校明确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方向、体现学校自身个性特征、得到社会普遍认同、能够保证学校正常运作以及长足发展而构建的的价值体系。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明确“办学宗旨和办学定位”。而要想确立好办学宗旨和定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1认真学习教育部相关文件,明确高职教育办学目的和发展方向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国家了很多关于高职院校建设的文件以明确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和发展方向。早在2004年4月国家教育部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要求,确立了高职教育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国家教育部2006年11月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2010年9月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2011年9月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中,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的确立,也都是围绕着“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科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这一总体思路进行的。高职院校的建设,特别是高职骨干院校的建设,在办学宗旨和办学定位的确立过程中,必须符合国家教育部所提出的总体要求,明确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确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1.2所确立的办学宗旨和办学定位,必须体现行业和地域特色

高职骨干院校的建设,在不违背国家教育部所提出的总体要求的前提下,如何凸显学校发展方向和特色的办学宗旨和办学定位,才是高职骨干校建设中最值得重视和思考的问题。

我们知道,高等职业院校最终输出的是高技能人才和技术服务,由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师资队伍和装备设施等客观条件的约束,高职学院所提供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和技术服务往往会指向某一个或某一类行业,成为行业发展的支撑力量。而绝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是由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立和建设的这一办学背景,又决定了其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特殊性,也对高职骨干院校的建设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所以笔者认为高职骨干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定位的确立,一定要体现鲜明的行业特色和区域特色,才能完成其办学的最终目的。如湖北省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就结合十堰市的区域经济特色提出了“围绕轮子转、促进武当游、拓宽扶贫路、保障清水流”的办学思路和学校的发展方向:

“围绕轮子转”是指针对十堰市东风汽车行业的需要,做强做优做大汽车类、模具设计与制造类专业,使之成为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品牌专业;多渠道吸纳资金,与合作企业共建以汽车零部件生产为主的校内科技创业园,办好专业兴产业,办好产业促发展;

“促进武当游”是指顺应武当和神农架旅游的形势,培养优秀的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和艺术设计人才,参与武当文化、汉水文化的保护、发掘工作,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发展;

“拓宽扶贫路”是结合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集中连片的秦巴山区的情况,加大县域经济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订单”培养和免费培养力度,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为秦巴山区的扶贫开发提供人才、智力和技术支持;

“保障清水流”则是要加快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紧缺型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开发,服务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建设工程,为“一江清水流北京”做出贡献。

湖北省十堰职业技术学院结合行业和地域特点所提出的这一系列办学思路和定位,值得其他高职骨干院校学习和借鉴。

2结合实际,制定出学院师生能够达成并获得社会认同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竞争能力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它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能否培养出具有高尚的职业情操和较强的职业能力、能够适应工作需要并得到社会认同的学生,是衡量高职骨干院校办学水准的首要尺度。如何结合实际,制定出学校师生能够达成并获得社会认同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竞争能力,使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定位落实到实处,使学校的每一个师生都有明确前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应该是高职骨干院校理念识别确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方法来做好这一工作:

2.1树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观,彰显人才培养特色

早在2006年11月,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教育部就启动了“高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很多高职示范性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和能力的制定,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高职骨干院校的建设”的工作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比如同样是面向航空行业的国家高职示范性院校,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人才规格定位是:坚持培养服务航空事业、服务国防事业、服务区域经济急需的应用型“适销对路”的专门人才,坚持把学生培养成为在技术应用、智能操作和高技能工作岗位上的高级“蓝领”的人才;而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则秉承“立足民航、服务地方、面向世界”的办学理念,特别注重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和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通用高技能人才,实现了毕业生就业市场国际化。

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确立人才培养规格时,不仅针对顺德的制造业经济为当地培养生产一线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还运用了超前意识来制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竞争能力,以满足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需要。如顺德市虽然五星级酒店很少,但是学院领导却始终向酒店及旅游管理系的师生灌输“走出顺德,与国际接轨”的思想理念,并要求全系师生以五星级酒店员工的能力标准来设置教学课程、开展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工作。超前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培训方法,使得广东省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酒店及旅游管理学生具备了很强的服务意识和技能,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欢迎。

2.2针对行业和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规格

高职骨干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竞争力的标准时,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理念就是一定要适应行业和市场需求。例如近年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的快速崛起,就得益于学院“瞄准产业设专业,瞄准岗位开课程、瞄准需求育人才”的独特的人才培养思路。针对旅游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这一市场需求,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将原有专业进行了改造、优化,开设了航空乘务与日语导游、韩语导游、闽语导游、旅游艺术、电子商务等新专业。大量增加了外语课时,为大中专学生同时配备了外教,要求中专生必须通过专业英语的基本功要求,大专生必须通过部级考试。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为了适应了市场需要,大力倡导、着力推行的外语教学和专业设置改革,突出了本校学生的特色和竞争能力,不但使学生就业率和社会认可度明显增强,而且大大提升了学院办学层次和水平,积淀了学院发展内涵,成功实现了专业教育与国际品牌教育的接轨。

2.3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服务于区域经济的人才

服务区域经济,推动区域产业,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在人才培养理念的确立过程中,如何结合区域经济和产业来制定人才规格和要求,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湖北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确定了“立足黄冈市,对接大武汉,面向大别山,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后,就号召广大师生员工要发扬老区精神,扎根老区、服务老区、建设老区、回报老区。在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导入老区红色文化元素,利用校企合作平台,构建“4+1”(4个素质拓展平台:思想政治素质拓展平台、职业素质拓展平台、人文素质拓展平台、身心素质拓展平台,1个保障机制)学生素质拓展,培养“素质高、适应快、发展好”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全面提升学生素质。迄今为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已经为大别山区及周边地区输送了10余万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黄冈市乃至大别山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高职骨干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规格和竞争能力的标准时,一定要结合行业的发展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标准和能力应该具体、明确和详尽,着眼于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才能使其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精心设计,概括出独特的学院精神和价值观念

高职骨干院校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学校师生较长时间的努力,更需要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在这个过程中,要想使学校的办学理念深入人心,使全体师生对学校有较强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使学校在社会上具备良好的口碑和美誉度,在高职骨干院校理念识别系统(mi)的建立中,就一定不能忽视这样一个问题,即形成独具特色、彰显个性的学院精神和价值观念。

3.1提炼出易记上口的理念口号,拟定出特色鲜明的校训

纵观CiS识别系统在企业管理和经营过程中的运用,我们可以发现,凡是世界上著名的企业,无一例外的都能用精炼的语言形成鲜明的理念口号来反映企业的经营观念和价值体系。如麦当劳的经营理念是:“时间、质量、服务、清洁、价值”;北京同仁堂的企业精神是“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海尔集团的价值观是“真诚到永远”,质量观则是“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等。

从以上这些著名的企业所拟定和设计的口号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高职骨干院校识别理念的建立,也完全可以用精炼的语言传达独特的学院精神和价值观念并使其广为传播。而拟定特色鲜明的校训,则是值得倡导的一个最佳方式。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很好地传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北京舞蹈学院的“文舞相融,德艺双馨”等校训则是体现行业特点的佳作。下面二所高职院校的校训的拟定是值得效仿和学习的: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校训是:厚德尚能。“厚德”指出了该院坚持“以德为先”的办学理念,做到以德治校,以德治教,以德治学。“尚能”意为重视能力培养,重视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求学校师生确立以能力为核心的质量观和以技能谋求自身发展的办学理念。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校训是:致用致美。“致用”强调了将学与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治学态度,突出了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根本目的。“致美”则要求艺术设计人才具有高尚的情操、较高的文化素养、审美水平,不仅能够创造美的艺术作品,而且要有美的心灵和行为方式。“致用致美”这一校训符合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根本要求,也可以满足社会对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长久渴望。

3.2全盘思考,传达学院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

高职骨干院校理念识别系统(mi)的建立,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如何把学校比较完整的理念识别系统(mi)通过精炼的文字传达出来,使学院师生把握学院价值理念的精髓,使广大的社会人士留下深刻印象,是每个高职骨干院校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2010年就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单位的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校训:笃学立信淬砺成人

学院精神:永远创业无止境,一切没有不可能;

核心价值观:不求最大规模,但求质量特色;

学生培养目标:进来的是学生,走出的是能手;

就业理念: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能手,让每一位能手成为就业抢手;

办学标准:老师教得好不好,学生说了算;学生学得好不好,企业说了算;学校办得好不好,就业说了算。

办学模式:工厂本色定教学,产业本色定专业,企业本色定教学,车间本色定实训,岗位本色定课程。

我们可以看到,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学院办学目的和理念,运用极为精炼的语言,不仅对学院师生价值观念的建立、终极目标的实现、教学标准的评判、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向社会各界人士宣扬了学院的价值理念和办学目的,在社会上树立起了学院鲜明独特的美好形象。

总之,在高职骨干院校的建设过程中,学校理念识别系统的建立,对内可以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对外则可使社会公众更明晰地认知学校,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建立起鲜明的学校品牌形象,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创造整体的竞争优势。如何建立学校理念识别系统,是高职骨干院校建设工作中的首要任务,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晨.论“CiS”与高职院校形象的塑造[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2]颉晓明.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和人才观念[J].中国科技信息,2009(11).

职业素质和素养的区别篇2

[关键词]高职营销人才能力模型建构

[作者简介]侯瑾(1979-),女,江西南昌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工程系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北京10004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北京市属高等院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资助项目“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pHR201108435)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21-02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人才特征是有较高的应用技术水平,以获得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目前,营销专业人才市场出现“供需两旺,供需矛盾”状况,企业对应用型营销人才有较高的需求,而大量高职专业毕业生特别是营销管理类学生却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是数量过剩,而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缺陷,对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未能与时俱进,毕业生的胜任能力与企业需求脱节,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营销管理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研究中小型企业营销专业岗位群及各岗位任职资格,我们通过整理和分析对40家中小型企业中84名销售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360名从事营销岗位的大学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建立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素质能力模型,并参照素质模型,有针对性地制定能力培养发展计划和专业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一、能力素质模型

能力素质模型是以工作行为方式来定义和描述员工完成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技巧、品质和工作能力。该模型划分不同层次,并描述了不同层次的具体行为状况,确定核心能力的组合和完成特定工作所必需的行为高度。能力素质模型明确地界定了岗位胜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工作技能、综合能力、工作经历、工作经验及个特征。能力素质方法在国际上特别是先进企业中得到普遍接受和广泛运用。任何一个组织机构的每个岗位都需要有相应的胜任能力要求,建立岗位的胜任能力模型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建立有效的能力素质模型可有效地招聘优秀人才,有针对性地培养所需人才,提高人才培养和开发的效益。通过综合多个关于能力素质模型研究结果,我们建立的营销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包括五个步骤:岗位素质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明确岗位的素质,编制岗位能力素质数据字典,素质模型形成和确认,验证能力素质模型。

二、营销人才岗位群

在调查北京企业营销人才需求、营销岗位过程中,我们走访调查大量企业,对从事营销岗位的高职毕业生进行岗位信息调查,同时收集人才市场招聘信息,整理出适合高职毕业生企业营销岗位群。营销类:营销员、销售代表、销售计划员;营销服务类:市场信息员、客户管理员、企划专员;营销管理类:客户服务经理、区域经理,及各岗位群包含的多个岗位。

营销员岗位,职责是完成销售目标区域客户拜访、市场调查、开发工作;针对本销售区域市场提出专项回访或全面回访建议,及时收集市场情报及销售信息,建立客户档案;与企业相关部门做好协调工作;做好讨债清收工作,完成营销主管布置的其他工作。任职资格为掌握营销技能和方法,市场营销及客户拜访等操作规程,产品各营业网点的情况;熟悉企业的制度、办法,销售其他部门操作规程;具备电子化办公、日常英文交流和工作分析能力;掌握商品营销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条例和办法。

市场信息员岗位,职责是负责各类信息的收集,包括新产品、行业、竞争对手、科研单位及各院校等方面的信息;收集行业对手竞争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提出对策,建立竞争对手信息资料库;将收集到的信息分类,并进行分析,作出信息报告;对借阅档案详细登记,并按时收回;对所管理档案的丢失、损坏、泄密负责。任职资格为相当熟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有较强的文字组织和处理能力;熟悉企业的产品线,有较强的公共关系处理技能和组织协调能力;有敏锐的市场观察力,对市场的产品变化分析有前瞻性;具备良好的英文阅读与理解能力,英文听说能力强者更佳;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

客户服务员岗位,职责是为保护公司的无形资产,建立翔实的客户档案;优化公司客户结构,对客户实行分级管理,并加强与公司大客户的联系。任职资格具备贸易、商品知识或营销知识;具备商务和营销操作技能;具备熟练运用电脑能力;较强的沟通和社交能力;具有较强的公共关系处理技能和组织协调能力;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有相当的客户开发能力。

销售代表岗位,职责是负责销售现场工作;销售服务工作。任职资格为掌握市场营销、客户开发等知识,具备一定销售工作相关知识;熟悉市场营销工作;掌握商业运作模式;有地区商品促销网络和销售关系。

三、营销岗位能力素质字典

根据前期大量企业调研收集到的营销岗位群的信息,结合高职院校的特征,我们分析归纳出适合高职院校营销岗位群的各个岗位的能力因素、营销岗位任职资格的关键能力。针对能力因素构建了知识、专业技能、核心能力和品质四个指标,对四个指标进行具体的素质名称划分,赋予不同的素质代码,并由这些岗位关键能力因素构建出能力素质字典。

基础能力素质(素质类别a),包括沟通能力(素质代码a1)、团队合作能力(a2)、耐压力(a3)、主动积极性(a4)、冲击与影响力(a5)、学习创新思维(a6)、客户服务意识(a7)、组织规划管理能力(a8)。

专业技能素质(素质类别代码B),包括公关技巧(素质代码B1)、良好的业务谈判技能(B2)、掌握市场调查预测的方法(B3)、信息收集与媒体分析的技巧(B4)、零售产品及宣传产品的宣传、摆放和陈列技能(B5)、财务技能(B6)、计算机运营技能(B7)、英语技能(B8)。

知识素质(素质类别代码C),包括专业知识(素质代码C1)、行业知识(C2)、管理知识(C3)、法律法规知识(C4)。

品质素质(素质类别代码D),包括政治素质(素质代码D1)、思想素质(D2)、道德素质(D3)、职业道德(D4)。

四、营销岗位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

通过对市场岗位群中营销岗位的能力素质分析来构建市场营销技能型人才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根据部分营销岗位群的具体任职资格中要求的素质能力因素在同一职业中出现的频率情况来构建能力素质模型。如运用市场信息员的任职资格中的能力要素来构建相应的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如图1。某项能力因素出现的频率越高,在能力素质模型中该项能力因素曲线的位置越高,表示该项能力素质在岗位中越重要,说明该项能力为该岗位的核心技能。现假设a2即团队合作能力在市场信息员岗位中的标准是6分,表示a2能力的认可度为6分,满分为10分。营销中要求某项能力标准越高,那么在模型中该项能力因素曲线的位置就会越高,也就意味着这个岗位需要某方面的技术专才。营销岗位群中不同的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图各不相同,若将各岗位的能力素质模型图进行比较,重叠部分越多,则表示这几个岗位的技能要求相近。企业可以根据这个因素考虑进行岗位合并。针对高职院校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其技能能够覆盖两个以上的岗位要求的能力因素区域,则意味着我们培养的人才能够胜任多个营销岗位,是真正意义上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五、营销岗位能力素质模型在高职教育中应用

建立营销岗位群素质能力模型后,确定了营销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基本目标,对于高职院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就应该从三个方面出发,见图2。

第一,从岗位素质模型出发,学生可以了解本专业就业目标岗位群及能力要求,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明确方向,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职业方向提供相应的课程学习指引。

第二,结合营销岗位的素质要求来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明确每一门课程相应的能力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培养内容。按照纵向营销技能标准(如市场调研、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客户服务等),结合营销岗位能力素质字典所列的“专业技能”,从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计划,并实施模块化教学,注重结合学生的潜在素质因材施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

第三,从岗位素质模型出发设计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课堂教学中应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开发教学项目内容,使学生获取和掌握营销专业知识与各项技能,如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区域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企业合作,采取基于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形式共同完成。在课外,利用丰富的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如成立市场营销协会和创业协会、定期组织营销技能赛、开办各项专题讲座、鼓励学生建立或参与商业实体。

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可以将岗位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品质等用行为方式描述出来。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的能力素质模型,选择适合营销岗位的技能人才,这对企业发展来说尤为重要。高职教育作为一线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门教育机构,必须担负起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责任。通过构建岗位群能力素质模型,让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高职院校可以和企业共同合作,构建和完善营销专业人才适合的岗位素质模型,改善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提高高职学生关键能力,有效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家林.营销人员素质模型的构建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5).

职业素质和素养的区别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

一、高职教育专业质量概念

高职教育专业质量是一个多维的概念,是高职院校在高职招生专业的基础上,按照高职教育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专业现有的资源条件下,为受教育者提供的掌握本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服务的优劣度。它不仅包括满足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知识、身体和心理以及综合能力的现实需要,还要满足受教育者未来的职业发展与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能力是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标准是随着高职教育发展而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新问题。高职教育在操作层面上已从以学科型培养模式逐渐转移到以就业、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的模式上来,人们正普遍认识到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为目的。高职教育观念的转变必将带动高职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因为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然而,仅仅以职业技能为培养目标必然将高职教育引向培养单一的“职业人”的误区。现代高职教育应以社会需求为前提,打破单一的、工作定向的教育观念和方式,使理论知识与职业技术有机整合,综合能力与职业发展相统一,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培养和塑造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职业人。

二、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标准框架

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标准是高职教育的航标,高职教育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质量标准,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高职教育,否则就会迷失方向。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逐渐到来,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对知识的内涵,特别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能力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能力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创新能力对人们的影响日益重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次,情感和态度也将社会性目标之外的人文目标包含进来,也成为影响人们发展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标准应该建立在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均衡发展上,实现高职学生个体发展的整体最优。其中知识方面要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显性知识包含学科理论性知识、素质性知识和部分经验性知识,隐性知识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包括工作过程性知识和部分经验性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交替螺旋上升完成了高职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包括技术能力、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情感包括心理状况、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高职教育专业质量标准框架见图1。

三、高职教育专业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受高职教育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的制约,也受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整体考虑高职教育系统在整个教育系统以及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高职教育内部和外部规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特点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综合因素。从外部影响因素来说,主要包括政府的宏观教育政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支持、职业资格标准与职业准入制度、政府、社会以及各种组织和个人的经费投入、生源的规模和智能结构及水平等因素。从内部影响因素来说,包括专业办学理念、专业特色、师资队伍规模、结构与水平、课程设置状况、实习与实训设施与效果等②。

高职教育专业质量受外部和内部两大因素的共同影响。外部因素系统包括区域经济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模、政府的宏观教育政策、职业资格标准与职业准入制度、经费投入、生源规模与智能结构及水平、社会对人才的期望值等。其中经费、政府的宏观教育政策、职业资格标准以及生源规模与智能结构及水平是重要影响因素。在内部影响因素中,专业资源包括师资队伍、教学基础设施、实习实训基地与设备、专业特色和图书资料等,其中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与设备是关键因素:管理体系包括管理队伍、教学管理方式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运行与管理、课程设置、规章制度、评估与控制等。其中课程设置、评估与控制是关键因素;教育环境包括校园文化、育人环境和学术气氛,其中学术气氛是重要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关键因素对专业质量的影响最大。

首先,课程是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世界成功职教经验证明:课程、教学和评价是成功、有效的三大“核心支柱”,而课程则是处于核心地位,课程是达成职业教育目标的“基石”③。高职课程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内容,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教学组织进程,最终决定了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

其次,高职教育实习与实训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掌握职业技能、适应未来社会职业需要的主要途径,是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习与实训效果直接决定高职教育的成败。

再次,高职教育师资也是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高职教育师资建设应本着“数量上充实,结构上调整,素质上提高,能力上增强”的原则,采用校内校外结合的方法,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由高职院校专职教师、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高职教育专、兼、聘三结合的师资队伍是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保证。高职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内容的培养,归根到底是通过教师传授的,教师的规模、质量、结构决定了教育教学效果,最终决定了高职教育专业培养质量。

最后,高职专业质量评估是验证专业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高职教育培养目的是满足社会区域经济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要,培养质量如何,关系到高职教育的成败,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质量评估机制对于促进高职教育专业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注释:

①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2005-11-10(1).

职业素质和素养的区别篇4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决定了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是其最终目标和评价标准。除了显性的专业技能、隐性的潜能和创造力之外,良好的职业素质也是职业人不可或缺的[2]。这其中囊括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上进的精神品质、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及日常行为习惯、团队意识、人际关系等。显然,这些元素与高职生所处的区域社会、校园、班级、年级和宿舍存在着莫大的联系。因此,职业素质实则是在某种特定校园环境和特定文化孕育催生下生成的,即高职文化校园建设的必然产物。

2文化校园内的区域文化适应与职业素质养成路径探索

2.1区域文化适应与职业素质养成的关系

高职文化校园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使命使得文化建设的脉络和重点变得明朗。区域文化优势,尤其是区域内的一般价值观、生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等,与职业价值取向具有正相关关系[3]。因此,高职生区域文化适应又与职业素质养成存在一致性。具体体现为,区域文化适应为职业素质养成提供了可能性和催化剂,而职业素质的养成又可促进高职生对区域文化的适应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的融合。因此,区域文化适应力的提升与职业素质的养成在实现路径上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在文化育人的目的和归属上又形成了合流。

2.2区域文化适应与职业素质养成路径探索

1)当地区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文化校园。对于提升高职生区域文化适应力和促进职业素质养成来说,当地的区域文化是最为直接、最易挖掘、最具效用的文化体系。它具有极强的现实可操控性和亲和力,同时还是庞大而又极接地气的文化资源。将当地文化中饱含的人文价值、工商理念、职业品质、创造精神等文化内涵融入文化校园的建设中,与提升区域文化适应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初衷相吻合。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依托高职生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特点,创造校园文体活动载体,营造区域校园自然融合氛围。校园文体活动的传统载体可以为各类团学组织,如团委、团支部、学生会、班级、年级、社团、科协等。通过这些组织开展与区域文化相关的校园文体活动,最易在学生群体中推广发扬开来,并为之接受。同时,还可以创造新的活动载体,如通过党支部、宿舍群,专业群来组织活动,或是将党团关系建在宿舍、专业上,甚至可以创新学生自发组织活动的机构,如通过网络机构或是自媒体等开展校园文体活动。第二,依托独具特色的本土区域文化气息,传播传统地区文化和民俗文化,提升区域文化适应。每个区域都具有独特的地区气息和民俗文化,这些文化气息蕴藏着深厚的区域文化内涵,通过文化校园建设将这些气息融入其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高职生的适应能力。如可以通过校歌、校训、校徽等来传播区域价值观,也可以通过路标、路牌、建筑名称、道路名称等校园标识来彰显区域特色,还可以根据地区地理地貌、风土人情等特点来布置校园景观,如在校园中广布雕塑、山水、楼阁、长廊、草坪、树木等,或是缩影当地的著名景观以增强文化效果。在营造气息方面,高职院校还可引入当地的民俗文化,在校园或是校园周边创造出原汁原味的地区风味。第三,依托学校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有步骤、有计划地融入当地区域文化,以此提升文化适应,促进职业素质养成。一是可以利用社会、旅游、文化等特殊专业的专业性质来传播区域文化,由点向面推广和辐射;二是利用开设与区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介绍当地区域内的传统文化习俗、人文风情、美食旅游、地方方言等;三是邀请文化学者在校园内开设区域文化层面的专题讲座,或是开展校园博物馆、图书馆的文化观摩和宣讲,以此来增进区域文化的宣传力度;四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加入区域文化的内容,在高职生学习技能的同时,普及专业技能所依托的区域文化精神品质,用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第四,依托区域内企业行业与学校间的紧密合作,将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文化中,提升高职生职业适应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的区域文化正在传扬,当地的企业行业与区域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结下了不可分割的纽带。因此,职业适应力呈现的不但是对区域文化的适应力,也是对职业素质获取程度的明显表征。可以通过政府、学校、企业行业三方合作,为高职生提供更多的企业参观、见习实习、城市建设、志愿服务的机会,让他们边学边做,学以致用,增进交流,通过了解行业企业文化来感受当地的区域文化。

2)区域文化在文化校园中碰撞、体验与融合。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从而带来了各具特点的区域文化气息。高职生在适应高职院校所在地的区域文化的同时,还要面对其他地区的文化合围。这种合围既增加了高职生文化适应的广度和难度,也为适应力的提升创造了更为丰富的条件与可能。在适应其他各地区文化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与适应高职院校当地文化相类似的方法,依托各级力量,融入校园文化。首先,各地的区域文化在初入校园时必然会出现激烈的碰撞。高职院校应鼓励这种碰撞,并提供良好的平台。如可以通过新生交流会、区域联谊会、地区交流会、区域代表座谈会等形式,促进新生之间、地区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在条件允许下的情况下,还可以开展各具区域色彩的文体活动,鼓励高职生参加。在各类交流会、座谈会、联谊会和文体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切勿将其演变为单纯的交友会、歌舞会等,而应注重区域文化交流的内涵和层次,因此这也需要学校层面的有效引导。其次,加强高职生对各地区区域文化的感性体验。如果说碰撞着重于思想、理念和内涵的交流,那么体验区别于碰撞的地方则在于其更重感性生活实践,更重理论联系实际,更重相互交流与渗透。高职院校可以在学校内或校园周边经营小范围的各地区特色饮食,也可以在学校内针对所有在校学生开展独具地区特色的专场活动,还可以创新课程实施方式,利用学校人文类课程或专设的选修课程,通过图片、视频、物品展示、现身说法、现场展示等介绍各地文化现象,增强学生对各地区区域文化的感性体验。最后,在文化碰撞与体验后,无论是学校层面或是高职生本身,都应经历融合的过程。高职生在潜意识中不断感受和适应其他地区的区域文化,并与家乡的区域文化形成意识行为上的再加工。学校层面则应有意识地提炼各地区域文化的共性、优势和精髓,并与当地区域文化融合,形成文化校园的内涵补充。这种融合后的文化内涵可以进一步通过各种形式回馈给高职生,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成为他们提升区域文化适应力、促进职业素质养成的法宝。

3结束语

职业素质和素养的区别篇5

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十一五”时期全国教育“普及、发展、提高”三项任务之一。然而,发展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属于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实际上就是基于人文关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供给水平的提升,包括供给能力、供给机制和供给质量,需要特定的动力机制发生作用。其外在动力机制主要是对人才类型需求多样化的适应,内在动力机制则是技能型人才素质规格的实现。但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尚未良性运行。

关键词: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动力源;动力机制

近20多年来,发展职业教育一直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2006年底,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又进一步明确: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要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招生规模达到850万人左右,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乃是“十一五”时期全国教育“普及、发展、提高”三项任务之一。然而,发展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属于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发展职业教育是通过一定的制度、政策,增加经费投入与优化资源配置来做大做强这一类别教育事业,即政策学和管理科学的概念;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则是作为区别于普通教育的这种教育类型本身的体系、结构、形式和功能等,朝着有益于国家和民族富强进步方向的演进,属发展学的概念。发展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可能正向同步、正向非同步或反向变化。这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历史就可窥其一斑。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类别及其素质规格的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加上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和高等教育扩招,全国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急剧下降。显然,主要依赖于政策推动的所谓大发展不能等同于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当前,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目标,需要全面认识新时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涵、发展的动力源及其作用机制。

一、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基于人文关怀的职业教育培训供给水平的提升

职业教育源于人类为持续发展而对生存与生活经验尤其是相关技艺的传授,职业学校教育的产生则是欧洲工业革命后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而提升一线操作职业岗位人员素质的特殊需要。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不同历史形态的职业教育从内涵到外延、从形式到内容始终随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科技更新及人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发展演变。当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基于人文关怀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供给水平的提升,即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供给能力的增长、供给机制的优化和供给质量的提高。

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真正意义在于关怀个体的社会存在与发展。一方面,当代职业教育直接推进了人的社会化。当今社会,由于职业的技术化并进而形成较强的技术壁垒,人们要胜任岗位就必须获得相应的职业素质,而职业教育则通过专门的教育培训使人在客观上获得了这种素质,从而融入了社会;另一方面,当代职业教育直接为人的自我发展与完善营造现实舞台。人的发展是一个有限的过程,这是由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决定的。在客观有限的发展中,要尽可能地谋求最大发展,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良好的素质基础,尤其是素质结构的优化;二是持久的外在激励,能够不断获得发展的动力。实际上,现代的职业角色的综合性和主动性,使职业素质特别是技能素质已经成为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如果一个人在其一生的某一时期受过良好的职业教育,不论这种教育是否立竿见影,只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即能够拥有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才智、创新精神、心理、思想道德等方面获得一定的比较优势,这个人的发展就具备了持续的条件。换句话说,经过中等职业教育培训将实现劳动者自身潜质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人性格志趣与社会需求的统一,甚至职业生涯与人生理想征途的统一。从这一层面而言,当代职业教育就是在提供技术技能教育培训服务基础上的全面职业素质教育,需要面向所有人。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时所强调的,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因而,当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是面向所有需要接受中等层次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人,包括短期内缺乏大学教育需求的青少年和成人,能够为其获得或重新获得相当程度的职业素质提供良好的教育与培训。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中等职业教育的供给水平必须与社会发展相应提升。具体地讲:一是供给能力的增强,即以职业素质养成或职业素质结构优化为目标的教育观念变革、师资条件改善、培养培训机制的优化、设施设备和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在较大程度上表现为职业学校或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培养培训能力的强弱。二是供给机制的优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又表现为对全社会接受中等层次职业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其招生入学机制、学籍管理制度、学业评价制度和毕业制度等,能够满足社会所有人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需求。三是供给质量的提高。主要是教育培训过程、形式结构等方面的优化。

从20世纪80年代后兴起的整体发展观看,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包括规模增长、体制结构完善、质量的提高和效益的增强。但这四个方面除了规模主要是指在校或在学的学生数量外,其他三方面的真正意蕴都还处于探索之中。就数量来说,学界认为,教育发展首先是一个数量多少的问题,表明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和个人的需求。人们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经历的几个阶段的区分,也主要是以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数的时升时降进行的判断。所谓的效益增强,目前还存在较多分歧,有偏重教育效率和收益,也有侧重社会效果与增益的。至于质量提高,必然是与素质达成或素质结构改变直接相关的一种状态的描述。事实上,一种教育的质量全部蕴藏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每一环节和任一关系都会对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具体落实到某一环节或某一即时关系,人们对质量的争议,诸如质量标准问题、质量评价机制问题等,也就产生了。

从可持续发展观看,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本质上来自对社会及其个人的教育培训能力的增长和供给质量的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主要体现在教育培训机制的优化方面。按照1987年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挪威前首相格·布伦特兰向环境委员会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表述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当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既是现代教育体制内一种类型教育自身的发展,特别是人气的兴盛;又是整个教育系统结构功能的完善与加强;还是社会的整体进步。提高全民的职业素质是社会大系统良性运行的重要条件。

作为一种服务,当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对社会需求的应答,包括现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结构变化的需求,以及人的社会存在与发展对自身职业技能素质提升的需求。实质上,这种应答也就是职业教育与培训供给水平的不断提升的过程,是与整个社会大系统协调运行的过程。其中,供给能力不仅包括教育培训资源量的增长,也包含体系结构的不断完善;供给机制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规模,并关乎社会效益;供给质量既决定了社会效益和个人收益水平,也对职业教育规模产生重大影响。

二、当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外在动力机制:人才类型多样化的适应

动力机制是指一个事物赖以运动、发展变化的不同层级的推动力量,以及它们产生、传播并发生作用的机理和逻辑。作为高中阶段教育的一个主要类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动力机制起作用,而且这些动力甚至其作用方式可能与普通高中教育不同。循着对动力机制研究的一般思路,我们可以从内在动力机制和外在动力机制两个子系统进行分析。内在动力机制是发展过程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内部推动力,外在动力机制则是发展的最主要的外部推动力量。

推进当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外在动力机制主要是对人才类型结构需求多样化的适应。首先,人才类型结构需求多样化实际上成为当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源。历史地看,人才类型结构需求随生产发展而演变,而且这种演变既起源于社会功能的分化,同时也导致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从“十一五”到2020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区域传统产业结构面临调整与升级,大量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出现,我国将迎来一个劳动力需求结构剧烈变化和各行业各职业岗位高技能人才需求急剧上升的历史时期。同时,区域人才结构的变化也为区域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最基本的条件。世界银行2000年底发表的题为《增长的质量》研究报告,把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视为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而且,世界银行的专家对192个国家的资源存量作过统计,发达国家的物质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构成为16:20:64,也就是说,人力资源是全球国民财富中最大的财富。但目前,我国人才结构比例却严重失衡。一方面,一些人高能低就,即高文凭、高能力的人只能干低文凭、低能力的人就能胜任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高素质工人缺乏。以北京为例,180万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70万,仅占38%;受过系统中等职业教育的仅占15%;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以上的仅占3.5%,而按我国现阶段工业水平的要求,高级技工至少应占7%。湖南的比例更低,2005年全省共有高级技工0.6万人,仅占企业技术工人的0.46%,其中高级技师仅233人,高级技工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0-40%。有人预言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制造工厂,但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12、日本的1/11;我国电子业是美国的1/18、日本的1/13。各类技能型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多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适应一线从业人员类型结构变化的需要,特别是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的需要,也就成为当代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基础,实际上推动、牵引和加速了当代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其次,这种动力源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发生作用,从而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其中,就目前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政府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对一线从业人员类型结构需求的变化,并通过政策和行政力量将这种关注付诸行动,比如大量的经费扶持、培养培训师资、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等,实际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外在动力机制。从理论上讲,政府推动的主要依据在于经济的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区域特点、产业结构、劳动就业制度、人力资源存量与人才层次类型的需求结构变化等,现实中也是由这些方面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规模、专业设置、师资配备、设施建设、培养方向和培养形式等。

适应人才类型结构需求的变化,政府和企业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来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根据人才结构需求的不同层次,确定对应的教育类型与等级,制定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标准、培养培训师资、划拨实训基地、安排职工培训经费等;二是要求学校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和课程教学,使其尽可能与数以万计的职业相对应。

三、当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人才素质规格的实现

人才素质规格是从业人员承担相应的社会功能所必备的能力和品质的总体要求,主要是指能够胜任所从事职业岗位工作的人的知能结构。要在职业学校使人的知能结构发生变化并达到相应要求,需要有不同的培养培训机制、不同的教育教学内容及其相应的课程体系、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实施体系等。否则,这种职业教育实际上就是低效率或虚假的,其社会认可度极低,难以持续发展。实际上,人才类型结构是由从业人员的素质结构决定的。区分和认定一线从业人员中的技师、高级技师、技术员等,主要依据是其素质结构,包括经历和经验。我们所说的人力资源开发,也就是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人的素质的系统工程,大体上有二个维度:一是开发的广度,即教育培训的普及程度。从20世纪末开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决策及其系统运行和具体实施都把致力于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基本理念,而且特别能够让人骄傲的是,我们尽了很大努力重视了基础教育的部分阶段,已经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二是开发的深度。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已经在向增加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度方面努力,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得以大幅度提高,职业教育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因而,全面研究经济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所需求的各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素质规格,并据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最大可能地使所有学生合格毕业并得到社会认可,也便成了当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同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本身存在一个自身的竞争问题,实现相应的人才素质规格也是职业教育机构形成竞争优势的根本。

作为当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技能型人才素质的基本规格及其变化既有一定的可预测性,又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不同区域、行业的具体情况而形成差异。从人才结构理论看,社会所需的人才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其中,技术型人才(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和技能型人才主要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运用成熟的技术和智能(而不是单纯的体能)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和决策转化为物质形态的产品,以及直接执行各种操作,是一种智能型的操作人才,其基本素质规格是能具体地从事某一种职业的工作,能运用已有的、成熟的、规范化的技术和管理规范直接生产现实的社会物质财富或提供各类服务,把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的理论、设计、规划和决策变成具体的物质形态。不仅如此,当前,形成职业教育毕业生素质规格的因素主要有就业需求、行业(职业)标准和国际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宏观就业市场特别是行业(职业)的标准对各类从业人员素质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职业学校所培养人才的规格,即合格标准,从而成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最主要来源之一。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普通高中教育的内在动力源。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普通高中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提高青少年的基本素质,包括为升学准备的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因而,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与中等职业教育既有一定差异也存在共通性。实际上,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关系是一种差异与共通并存的关系,这是由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的一种约定俗成性以及两类教育的内在功能决定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服务于人的发展和服务于社会方面都存在价值区别。在服务于人的发展方面,普通教育主要从人的内在身心结构来关注人作为高级生命体的自然价值,即人类特有的生命潜能、性灵和人格的尊严,并侧重理想层面的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以及人与整个客观世界的关系;职业教育则关注人在劳动分工中的社会价值,关注人的现实层面的发展的全过程性,即人的整个职业生涯,从外部条件来关注人在社会中的物质生存状态、以职业性劳动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状态及这种作用所产生的诸如人的社会地位这样的最终结果。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价值方面,普通教育重在“心”素,而职业教育重在“物”素。二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内容和实现方式上富有个性。凡有利于开发人的身心所包含的一切积极因素的教育内容,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准则、法律制度、思想道德也都应归为普通教育的范畴,其认知内容不以应用为唯一目的,而重在认识过程的本身。职业教育则是以职业需求为准则,主要以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为核心,以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为辅佐。在实现方式上,普通教育体现了较强的国家意志性和国家的干预性,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相对单一,有较强的计划性,其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依赖于政府、专家的评价和监控,其次才是社会公众的感受。职业教育则赋予受教者和教育主体更多的主动权或选择权,其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依赖于市场竞争和受众的评价。三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可以相互联系与渗透。具体地讲,可以实现时空联系、层次联系和在功能延伸上渗透。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源通过教育系统内部,以及中等职业人才使用和管理系统发生作用。作为一种内在动力机制,技能型人才素质规格的实现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中等职业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持续追求。对人才素质规格的实现,是当代所有学校“正规”教育的最主要推动力量。为了增强学校的生存竞争力,职业学校的行政管理、教育培训、鉴定考试方面都会由此产生一系列改革,并由学院式、学术性道路走向职业性、应用性轨道,为企业提供真正有用的人力资源。二是社会特别是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认可的恒久激励。没有社会认可的规格,实际上就是一种单方面的臆想,也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目前,这种动力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很少发生作用。因而,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际上缺乏内在动力机制的强劲推动,以至于人的社会存在与发展对职业培训的需求目前也不能成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源。

当然,在国际高级职业人才的素质导向中,都强调未来从事职业生活的核心能力,且被认为是未来从事一切职业的必备的通用能力。职业院校在进行专业变革和人才培养时,也会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达到这样一个标准。而且,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体系变成了一个不断提高的技术水平的动态大系统,许多工作岗位的知能内涵更为丰富,技术含量不断增加,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素质规格要求逐步提高。具体地说,职业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具有应变、综合和创新的特征;人才的专业技能应是智力技能与动作技能的结合,并侧重于创造性智力技能的养成;人才的技术应用能力中主要应加强专业基础理论的内容。为适应这种形势的需要,职业教育需要不断深化体系内特别是课程教学改革,相应调整培养机制和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刘合群。职业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p22.

[2]聂劲松。论职业学校的培养能力。职教论坛,2005(5).

[3]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p29.

[4]辛忠杰。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平衡机制。新华文摘,2007(6).

[5]肖化移,聂劲松。从人才结构理论看高职人才培养规格。职业技术教育,2005(19).

职业素质和素养的区别篇6

关键词:高素质旅游人才;地方旅游经济;职业素质现状;旅游资源;职业素质

当今高职教育有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高等职业教育要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完善现代教育体系,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职业素质,推进科学技术创新,着力提高职业教育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的能力。为此我们特别注重转变思路,在厘清了旅游专业职业素质的特点后,建构了基于企业第一质量需求和职业人才成长培养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合适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地方经济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地方经济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情况分析

我院所处的四川省遂宁市从2007年开始大力打造旅游城市品牌,推进遂宁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的进度,“依托遂宁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原则,按照‘主推两条环线,突出三大主题,做响四大品牌,打造五大精品,建设十大景区’的思路,以精品景区塑造和旅游市场主体培育为突破口,通过3-5年的努力,把遂宁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观音朝觐圣地和成渝经济区著名的观光、休闲、康乐、度假旅游胜地。”为了实现这个强市富民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市政府还明确表达了对旅游人才的渴求,实施人才兴旅工程:“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实行突出贡献旅游人才奖励制度,建立旅游技能大奖、完善旅游人才住房补助办法等评选和奖励制度。”

地方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也为高职旅游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既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又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之路。为此我们走出校门,请进旅游业内专家和市场高手,共同研讨旅游专业建设如何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问题。经过市场调研和行业走访,我们发现,由于市场劳动力过剩,我市旅游行业基本不缺普通的、基层的从业人员,急需高素质、高技能型的专业人才,这是提升本地旅游品牌形象和旅游品质的保证。旅游业要得到高速度、高质量的发展,必须依赖大批既有扎实的旅游业管理理论、又有较强的旅游岗位工作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为此,我们根据多届学生在旅行社和酒店实习的反馈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职业素质的需求,认真分析了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社会、市场的需求之间的差距。根据本地旅游资源的特色,改进人才培养措施,让学生在校期间积累了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功底,切实做好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充分准备。

二、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分析

高职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指导下,把从业技能的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而素质教育就有些勉为其难了,由此造成高职学生在素质教育方面存在诸多不足。有研究表明,人生成功因素中的85%取决于积极的职业态度,15%才是来自本人的职业技能。从这个角度看,提升大学生职业品质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们逐步实现社会化的过程,这是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关键所在。目前旅游专业的学生在职业素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对旅游职业认识不到位,缺少职业意识和职业热情。许多学生在选择旅游专业时比较多的是基于喜欢旅游、喜欢玩的感性选择,还缺少把它当成终身职业来追求的理性思考,更非热爱该职业。同时在实习中反映出学生缺少职业意识,遇到困难和问题,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归结到客人和实习单位,继而带着情绪任性而为。

2.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薄弱。学生普遍对从业的辛苦程度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无论是在旅行社还是酒店工作,旅游业都是一个较为辛苦的行业,与学生粗浅认识有很大差别,对刚入行的学生来讲这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大部分学生在实习结束后选择放弃这个行业,转而从事辛苦程度较低的其他职业。

3.在工作中缺少对职业技能精益求精的追求,马虎应付,责任心不强。作为服务行业,旅行社和酒店的工作流程都较为繁琐,注重细节,需要极大的耐心。学生表现出缺乏细致周到耐心的服务精神,不能正确对待挑剔的顾客的要求,甚至马虎应付。

4.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亟待提高,工作的自主性较差。旅游企业大部分时间都是面对面为客人做服务性工作,很难做到满足每一位客人的要求,投诉率较高。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的人是难以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的。有些学生遇到问题或突发事件,不是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是显得焦虑无为,找领导抱怨客人,甚至还在情绪上表现出极不耐烦、极不情愿的状态。

5.在团队精神、协作精神方面还十分缺失。现今的高职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思考问题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重视“我”的程度远远大于他人,依赖性较大。而当今职场的要求却是相互协作大于独立表现,这是很多用人单位十分看重的职场品质。

三、结合地方旅游资源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

(一)本地旅游资源特点分析

遂宁地处川中丘陵腹地,蜀中交通要冲,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形态,历史文化和农耕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佛教文化的影响源远流长,旅游资源有如下特色:

1.旅游资源丰富,结构富有吸引力。市政府着力打造了众多优秀景区:中国观音故里旅游区、中国死海旅游度假区、宋瓷文化旅游区、观音湖休闲度假旅游区、龙凤峡风景旅游区。

2.旅游资源品位较高,突出了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的特色。市政府充分挖掘和提炼观音文化、盐卤文化、宋瓷文化、历史文化等核心文化,大打文化旅游之牌。为了重点挖掘和展示观音文化,市政府还利用涪江围江造湖,并以观音湖命名,把观音文化提炼和上升为爱心文化、慈善文化、和谐文化,突现了观音文化的时代特色。

3.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知名度。遂宁已有1660多年的历史,广德寺、灵泉寺、观音传说、宋瓷等早就名声在外,特别在川内佛教信众中颇有威望,留下了无数历史记载、故事和传说。

4.具有较大的区位优势。遂宁作为川中交通枢纽,交通十分方便快捷,游客来自四面八方,客源形式多样化。

(二)结合地方旅游资源特点,有效提升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加大服务地方旅游经济的力度

1.加强职业意识教育,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从学生选择这个专业开始,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关注旅游行业的新闻,搜寻行业案例,增加对职业的熟悉程度,培养职业兴趣。聘请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以及成功毕业生来校讲学、作报告,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加深学生对旅游行业的了解和从事该项职业的决心,帮助其树立职业理想。

2.树立责任心,培养吃苦耐劳的美德。让学生在与社会接触中锻炼自己、磨练意志,懂得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自己及家人的生活,孝顺父母,承担责任。一个敢于承担家庭责任的人,才懂得承担社会责任。

3.在实习实训中有意识加强学生团队精神、协作能力的培养,设置必须共同完成的项目或作业,让学生体会在共同努力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集体意识,团队意识、他人意识。

4.重视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有意识营造一个学生愿意表达、乐于倾诉的和谐信任的教学环境,增进师生感情,畅通沟通渠道。让学生学会储备情感,善于审美,具有感恩心态、关怀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锻炼的机会,学会为了完成目标任务,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5.为地方旅游事业的发展积累丰富的地方文化知识,加强培养学生的职业操作技能。

本地旅游资源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广泛渗透,几乎是“一景一故事,一景一历史”。由于学生知识积累欠缺,阅历尚浅,还很难深入透彻地理解历史、参悟佛理,讲解时就显得干瘪生硬,没有感染力和生命力。还有的一边为游客讲解观世音仁慈宽厚的博爱情怀,一边对需要帮助的游客熟视无睹,这显然是有悖于所宣讲的内涵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主要有以下措施:

(1)充分利用我院涪江文化研究所和人文科技训育中心的特色文化馆的职能,为学生深入了解学习地方特色文化提供有利资源。请进当地研究地方文化的专家学者做专题报告,以生动形象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从学生进校开始就实施“综合素质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每期阅读各类书籍10部,并做读书笔记。派专业教师检查指导,选出优秀者在读书报告会上进行交流。

(3)每学期举行专业技能大赛,聘请业内专家到场指导。加大奖励和宣传力度,激励学生热爱本专业,树立从事该项职业的信心。

总之,高职专业建设只有在地方经济的强大支撑下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地方经济也要和教育紧密联系合作,才能可持续发展。

注释: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六章.

[1][2]《中共遂宁市委文件》(遂委发〔2007〕16号).

参考文献:

[1]苏立.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能力素质现状调查〔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第3期.

[2]李俊菊.有关上海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探讨〔J〕.管理观察,2009年第5期.

职业素质和素养的区别篇7

论文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素质教育是当前各类学校教改的热门话题之一。文章对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实施素质教育作了探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对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意见,但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是值得每位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认真去探讨的,本文就这方

面作一些粗略的探讨。

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素质是能够稳定、长期发生作用的基本能力结构,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身心素质等。

由于素质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结构体,所以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及定义也是众说纷纭的,但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素质教育思想所强调的是,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以学生为本,要注意素质的提高。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会陷入以下的误区:(1)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教师的教学过于控制人的个性的发展,即过于鼓励学生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专心听讲的“好学生”角色行为,抑制学生独立思考、独辟蹊径、与众不同的“独立”行为;过于重共性轻个性、重义务轻权利、重服从而轻内在能动;(2)以为开发智力就是素质教育的最重要内容,或者是全部内容,并有意无意地用开发智力来代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认为在教学法中多设计一些问题,多启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就素质教育了。其实创造力与智力不同,创造力包含许多非智力因素,如人的个性和独立性等。创造力强的人智商一定高,但智商高的人不一定创造力就强,也就是说,培养创造力一定要开发智力,但开发智力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因此,混淆开发智力与培养创造力的区别,用开发智力代替培养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一大误区。(3)认为“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技能,把“教”变成了“训练”。“教”和“训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的内容是深邃丰富的且许多内容是没有唯一答案的,没有错与对、好与坏之分的,如书画的欣赏,“教”的方式是点到为止的。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是“教”的方式,点到为止地把知识或技能传给学生,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训练”则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受训者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忽视受训者的主动性。许多教师没有区别“教”和“训练”,把“教”混用于“训练”,甚至把“教”变成了“训练”,把学生训练成掌握某种技能或训练成考试高手。(4)学校或教师只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的结果,而轻视学习的过程、学习方法及解决问题的独特性。

二、改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得明确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目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

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所提出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可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个掌握、四种能力和一个健康。

1.实施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同志曾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原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也强调:加强与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树立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把德育教育放在各项素质教育工作之首。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重要的。未来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没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是一个庸才,因此,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要把它纳入教学计划和工作计划,并采用有力措施,通过多种途径切实有效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更好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点,这也是教师要提高的素质之一。

3.“三个掌握”是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是适应专业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本条件。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在于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知识、掌握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以胜任某专业技术工作,成为初级专门人才。

4.“四种能力”是中等专业人才的必备能力。

继续学习的能力: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的不断更新,不继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就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学习将伴随人生的全过程,学会学习、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职业内容的不断更新和新型的职业的不断产生决定了现代职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次选择职业定终身的传统择业观念已不是新时期的择业观,一个人一生中会面临着职业的多次变化,即使是同一个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职员也会有新的要求。如果一个人只能在已习惯的、固定的模式里工作,那是很难成功的,在职业选择面前也会显得束手无策的。因此,作为职前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培养学生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立业创业能力:由于国家改变了以前“包分配”的就业制度,一些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的人仍在待业或失业,这现象的主观原因就在于毕业生缺乏立业创业意识和能力,被动地在等待社会提供就业机会,而没有主动的立业创业。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光有文化知识和职业技术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具有创业立业能力和意识,具体内容有:更新观念,实现学生从被动就业到主动创业的思想转变;激发学生创业动机,培养对创业的浓厚兴趣,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调动学生创业的情感,锻炼其创业意志,形成对创业起调节、整合作用的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

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生活的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社会环境的和谐美好等均是这种能力的表现,是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能力。

5.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适应社会的保障。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生活节奏紧凑、工作繁重压力大的环境,一个身体孱弱、心境烦闷、情绪低落的人不可能有勃勃的兴致及充沛的精力去适应激烈竞争的职业世界的。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要有强壮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社会,才能为社会作贡献,才能成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高明海.从高职素质教育谈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j].职业教育研究,2006,(3).

职业素质和素养的区别篇8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多元立体

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是在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对教学及管理工作实施质量检测的组织机构、运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的总称。评价模式涵盖评价指标、评价对象、评价内容、评价目标和评价结果等诸多要素,改革和实践质量评价模式必须遵循事物内在规律,必须满足科学发展需要,必须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实际。衡量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是否有效,唯一依据是评价结果能否得到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三方认可。

一、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改革的成因

(一)传统教学质量评价方式的困境

学生学业成绩测试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传统方式。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反映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考试制度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对教学质量实施评价的误区,众多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职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所谓成绩平平者,凭借其综合素质、学有所用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往往独树一帜,有着不凡的业绩。这种现象对以学习成绩论教学质量的传统评价方式提出了拷问,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建立怎样的质量评价机制才能正确评估教学质量,并以此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教学质量内涵的异构

什么是教学质量?不同的教育类别有不同的定义,广义的解释是教师“教”的质量和学生“学”的质量,但如果要对教学质量的高低进行评价时,就必须明确教学质量的内涵,细化质量评定项目,针对教学质量的组成要素和具体的目标要求进行判定。所以,狭义的教学质量应根据教育类别的不同,具备更加具体的内涵描述,并指导教学质量评价活动的实施。应该指出的是,狭义的教学质量应满足时代的要求,并体现出各种教育门类的特殊性。

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在办学模式、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上存在较大区别。因此,衡量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在评价模式上应与普通教学有所不同,其特征是: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在评价主体上的多元性;工学融合的培养模式在评价内容上的立体性;“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在评价目标上的全面性。以校企合作为办学模式的现代职业教育,决定了人才培养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工学融合的培养模式使课堂与企业岗位产生了联系;“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模式,不但使课程从课本延伸到了项目任务,更使教学的主客体发生了变化;团队合作,考量的不仅仅是单一个体的学习成绩;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营造的是学生综合职业素质。

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存在如此多的不同,反映出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在构成要素上与普通教育的区别,这是促使我们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改革的根本原因。

二、教学质量“立体多元”评价模式的提出

(一)评价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2011年7月,学校正式开展国示范校建设工作,按照国示范校《建设方案》和《建设任务书》要求,在多年开展职业教育工作的经验基础上,尤其是根据教育部“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开展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经验,从社会、用人单位和地区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师资培训的需要出发,结合学校自身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学评价服务于学校、服务于职业教学、服务于社会的原则,认真组织专家研讨,结论是:

1.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改革,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要求(现代职教);

2.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主导,应满足参与各方的自身需求(多元主体);

3.教学质量评价目标的确定,应反映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多元目标);

4.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划定,应贴合人才培养的等级层次(立体全面);

5.教学质量评价内容的选取,应突出质量构成的关键要素(立体全面);

6.教学质量评价方式的探索,应适应人才培养的模式结构(适应系统);

7.教学质量评价对象的定义,要适应教学模式的时空延伸(多元对象)。

(二)评价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评价模式应体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理论上讲,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反映,但如何依靠有效的评价机制来考核、反映和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真实情况,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评价模式与培养模式不配套,不能全面正确地反映人才培养质量情况,可能是由于评价的主体、目标或对象比较单一,评价的指标、内容和方式不够全面合理,导致培养实效与评价结果的脱离。二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不管评价机制如何先进,其教学质量将永远落后于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所以,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变革,必须跟随职业教育的发展、服务于培养模式的改革。因为评价模式根植于人才培养模式,据此,我们建立了“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改革,必须从分析体现和服务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出发”的工作思路。

(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分析

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分析,原则是体现“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找出现有评价体系的不足和漏洞,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评价模式的方向、目标和任务,进而为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改革提供支撑。具体体现在:

1.从社会、企业对职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上,分析职业与专业、能力与课程、职守与训练等评价指标的吻合度。

2.从构成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上,分析学生、教师、课程设置、专业定位、培养方案等评价对象的全面性。

3.从职业教育服务社会需要的目标上,分析专业知识、操作能力、职业规范等评价内容的职业度。

4.从教学质量的评价环节上,分析组织保证、制度建设、工作方法等评价程序的可靠性。

(四)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重构

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包含诸多要素,如何构建一个既反映学校实际需要,又充分满足社会要求的质量保证机制,是评价模式改革的关键。要从对评价体系的实际分析出发,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既能全面反映“工学融合”的培养模式,又能体现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各组成要素,这是构建质量评价模式的基本要求。我们根据现代职教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提出了“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指标立体、评价目标多元、评价内容立体、评价对象多元、评价方式立体”的构建理论(简称“立体多元”理论),其核心内容是:

1.教学质量的评价主体由对职业教育提出需求的参与要素组成(多元),评价指标由反映职业教育质量内涵和水准的层次要素构成(立体);

2.评价目标由反映职业教育终极目标的能力要素确定(多元),评价内容由构成教学质量的管理要素确定(立体);

3.评价对象包含教学实施的时空要素(多元),评价方式体现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结构的保障要素(立体)。

三、教学质量评价模式的建立

基于“工学融合”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型由“多元结构”和“立体结构”两部分组成,评价体系中的评价主体、评价目标和评价对象为多元结构,评价指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为立体结构,列表如下:

(一)评价模式的立体结构

(二)评价模式的多元结构

四、多元立体评价模式的实验

按照“立体多元”评价模型,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主要做法是:

(一)“立体多元”评价机构的重构

教学质量评价机构是评价活动的组织保证,要充分考虑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程度,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结构。

1.执行学校和企业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度。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设计规划由企业专家审定。参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

2.成立工学交替教学机构,评价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保障课程对接岗位的职业要求。

3.衔接学校与社会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改革课程考试制度,突出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价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4.强化校内教学管理,发挥职能部门的质量控制作用,实行工作质量考核制度。

5.健全校内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建立校系两级督导制度,通过多种督导形式,发挥教学督导人员作用,形成督教、督管和督学的立体监管机制。

6.健全学生评教机制,完善学生信息员制度,以动态管理的形式反映教学需求,参与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发挥学生教学主体作用。

7.健全教研工作组织制度,提升教研活动质量,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二)“立体多元”评价标准的细化

评价标准是测评教学质量的依据,是带有指标刻度的检测“工具”,应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在确定评价内容后分门别类制作,其关键在于指标刻度。评价标准由制度、规定、办法、细则、流程和规程等构成,细化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通过办学模式的改革,校企共同参与设置合理的职业专业和教学课程,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形式明确人才培养的标准,制定规范的课程标准,严格论证后作为“规划管理”的评价标准。

2.通过培养模式的改革,创设工学融合的教学环境,针对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场地、设备、条件、人员和教学管理诸多方面制定配置标准,作为“教学管理”的评价标准。

3.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围绕“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方法,以现代质量管理理论设置课堂教学环节,建立教学实施流程规则,形成对教学质量构成要素的全面监控,将tQC质量管理模式作为质量管理的评价标准。

(三)“立体多元”评价程式的规范

评价工作程式主要指实施评价活动的制度与程序,它是实施评价工作的制度保证。要通过制定各级评价组织的工作程序,明确评价主体、目标和对象,细化评价指标和内容;评价方式则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内容的不同合理构建,并按发展要求不断升级、更新。

五、反思

(一)“人”是实施改革建设工作的决定因素

任何体系或者模式的建立、运行和完善,人是第一要素,人的质量决定一切质量。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人,追求被培养者的质量是教育者的目标,同时实施教育的也是人,追求教育者的质量应该是学校管理的目标。

我们的工作需要有组织和制度的保证,更需要有人的保证,因为开展工作的基础是人。工作的效果和质量由人的态度决定,即使采用了先进的模式或者现代的科学技术,如果没有认真的工作态度都将流于形式、毫无效果。

(二)实践是检验改革建设成果的标准

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是在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对教学质量检测和评估的体系和机制,运用评价模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应该反映人才培养规格是否满足社会需要的实际情况,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学校教学管理的工作情况。

职业素质和素养的区别篇9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目标是围绕实际岗位职业技能而制定的具体要求,应当以产业需求为依据,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具体构成要素包括职业素质、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几个方面。在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中,首先要解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潘愚元教授认为,培养目标是个涵义比较模糊的概念,它可以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或人才的方向、规格和各种要求,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有研究者认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高中文化基础上进行的,为生产第一线和工作现场服务的,承担将设计、规划、决策、规范等转化为现实产品或其他物质形态以及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我国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综上所述,把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技术应用型或实用型(虽措词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是完全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这种应用型人才既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又要掌握较强的发现、解决生产实际中所遇问题的实践能力。这类人才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必追求过深,但又要与普通高等教育基本相当,以便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相区别;实践能力强,尤其是运用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区分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指标,这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基于以上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所以笔者在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中确定了以职业能力是主体。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能力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线性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关系,或至少也是一种平等关系,而绝不是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在培养目标中职业能力的培养占很大比例。所以要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应是职业能力,即职业能力的培养必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应以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人才培养。

二、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是以完善人格、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全面发展、提高人的个体素质为主要目标的,高职学生是复合型专门人才,就应具有完备的、富有个性的素质结构,职业素质具体由基本素质、关键素质、个体素质组成。这三者相互联系渗透,又彼此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是以基本素质为基础,关键素质为基本要求,个体素质为前提共同构成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也是以素质为前提和基础的,如人际交流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劳动组织能力、职业道德等。由此可知,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部分对应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构成中的基本职业能力的社会能力内容及综合职业能力的部分内容。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结构突出的是其实用性,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个人的创新能力与个性的发展,这些能力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最终形成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职业能力,这部分对应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构成中的整个综合职业能力内容。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职业素质培养与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有着莫大的关系,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应是职业能力,即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不应突视职业素质的培养。

三、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1.职业资格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含义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从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工种)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执业资格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工种)实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工种)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职业资格分别由国务院劳动、人事行政部门通过学历认定、资格考试、专家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进行评价,对合格者授予国家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分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证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子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一项制度。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大力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新的就业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和用人单位人事劳动制度相互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市场就业和引导劳动者素质提高中发挥重要作用。

2.高职教育应实施“双证书”制度

职业素质和素养的区别篇10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生心理素质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8-0166-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人才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用人单位的重视。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面向生产一线劳动者的教育机构,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心理素质的定义

心理素质是指以遗传生理为物质前提,在环境和教育作用下,通过社会实践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和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能力。具体到所从事的职业而言,心理素质则是指个体顺利完成其所从事的特定职业所必需具备的心理品质。如勇于竞争的自信力、经受挫折的容忍力、不断进取的坚毅力、对待批评的分辨力、行为决择的自我控制力、环境变异的适应力等。

二、用人单位对高职生心理素质要求的问卷调查及结果

(一)调查对象

中山地区企事业单位251家。单位性质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行业类别涵盖机械加工、电子信息、餐饮、房地产、服装制造、汽车销售及维修等15类中山地区常见的企业类型;企业规模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

(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的问卷参考了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并结合企事业单位的前期实际访谈结果进行编制设计,共计23道题目,涉及不同的高职生心理素质题项,采用4级评分标准,要求用人单位的受访者对问卷题项从“不重要”“不太重要”“比较重要”到“非常重要”进行评分。

(三)统计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集到数据251例,其中有效数据248例,数据采用spssl3.0进行统计分析。

(四)调查结果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用人单位认为介于“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之间的高职生心理素质包括:“为人正直、诚实、守合同、重信用”“自律,工作自觉性高”“具有责任心,忠于职守,愿意担当”“进取心强,有激情,工作积极主动”“吃苦耐劳,办事高效,不推诿”“守时,认真,踏实,务实”和“懂得配合,能够协助他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等7个题项。

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的题目及样本适合进行因素分析(Kmo=0.920,mSa>0.50,Bartlett的球形检验达到显著性水平)。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有五个因素能够共同解释总变量的52.957%,据此将高职生的心理素质提炼为五个因子,分别是:交际与合作、情商与适应、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和创新与应对。

三、高职生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

高职生由于独特的成长环境和受到特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心理素质尤其是职业心理素质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通过问卷访谈,对企业反馈的高职生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统计整理,归纳总结的结果显示:高职生需要提升的心理素质包括沟通合作能力、抗压能力、情绪管理、适应能力、爱岗敬业等。

从目前高校在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情况看,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导向性模糊,不少高校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二是对心理素质尤其是职业心理素质缺乏研究,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任务不明确;三是对高职生的心理素质缺乏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系统性培养方案。

四、高职生心理素质培养路径思考

高职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强、时间跨度大、社会化程度高,且十分紧迫的工作,需要高校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全面推动。结合本研究提出的企业要求高职生具备的五大心理素质因子和近年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上的实践经验,笔者就高职生心理素质培养路径进行了思考,提出“一二三模式”的心理素质培养路径。

(一)以职业导向为基础

职业导向教育集中体现“以学生的生存与发展为本”的思想,侧重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理想和职业志向,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生活发展的要求,树立积极的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认识自我发展的潜能和条件,初步明确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逐步形成职业生涯设计与人生规划能力,做好专业学习和职业选择的准备。因此,职业导向教育可以理解为对学生所学专业所对应行业相关职位的“职业形态认知、职业环境体验、职业前景展望、职业能力要求、职业情形模拟”的感知与认同教育。在本调查访谈中,不少企业反映很多高职生只是为了就业而应聘工作,缺乏对所从事职业的规划和职业前景的展望,值得我们思考。

(二)以两种训练为依托,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其一是进行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根据不同的因子分项目和模块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了提高训练的可操作性,我们将本研究提出的高职生必备的五项心理素质细化分解为14个子项目,如表1。团体心理辅导训练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策划,与各院系心理辅导员老师及学生心理骨干通力合作,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每学期完成一个模块。

表1高职生心理素质训练项目内容和方法

其二是在校企合作的实训中巩固和完善心理素质训练,建立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教育实训基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将学生顶岗实习纳入正常教学考核,规定学生在大学三年期间必须完成半年以上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深入工厂、公司一线,从最基础的操作工做起,熟悉职业内容,培养职业情感,学做结合,知行统一。在具体的心理素质训练过程中,由学校心理学专业老师与用人单位共同围绕五大心理素质因子,设计相应的训练项目,通过让学生参与项目来体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交际与合作技能、情商与适应技能、创新与应对技能、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等,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心理素质。

(三)采用三种评价模式,多角度反馈心理素质训练结果

在心理素质团体辅导训练和实训过程中,灵活运用组内学生交叉互评、教师评分和第三方用人单位评分的方式。通过三种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及时、客观的评价。既重视学生个人的成长,也重视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既注重模块完成的考核,也重视企业意见的反馈,较综合的反映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彭移风.大学生营销职业心理素质训练与效果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2]唐洁.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2006(1).

[3]麻小珍.高职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之管见[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4]黎天业.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的高职心理健康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教论坛,2013(6).

[5]丁茂芬.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训练课程设计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9(11).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教改委托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中山职院心理健康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Yw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