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保险业务合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01:12

互联网保险业务合规篇1

为规范互联网保险经营行为,促进互联网保险健康规范发展,日前,中国保监会印发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的,标志着我国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制度正式出台。

去年12月10日,保监会曾对《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征求意见稿已经征求了很长时间,此次监管办法也是综合了各方的意见。

7月18日,十部委联合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支持有条件的保险公司建设创新型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保险销售等业务,鼓励保险公司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合作,提升互联网金融公司风险抵御能力。

据了解,该《办法》首次明确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定义,是指保险机构依托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等技术,通过自营网络平台、第三方网络平台等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保险服务的业务。并以鼓励创新、防范风险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基本思路,从经营条件、经营区域、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方面明确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的基本经营规则。

同时,《办法》明确了参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主体定位,规定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销售、承保、理赔、退保、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等保险经营行为,应由保险机构管理负责。此外,《办法》还规定,保险机构及第三方网络平台不得将相关信息泄露给任何机构和个人。

部分险种可跨区域经营

互联网保险产品能否跨区域经营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办法》规定,保险公司在具有相应内控管理能力且能满足客户服务需求的情况下,可将四类险种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区域扩展至未设立分公司的区域。

基于互联网方便、快捷、跨地域等特点,《办法》适度放开了部分险种的经营区域限制,如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定期寿险和普通型终身寿险;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为个人的家庭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能够独立、完整地通过互联网实现销售、承保和理赔全流程服务的财产保险业务等。

此外,中国保监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并公布上述可在未设立分公司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的险种范围。

一位从事保险研究人士认为,《办法》对机构网点少的小公司是利好,尤其是对信息化做得比较好的小公司,就可以在网上争得全国的地盘。

一家中型保险公司电商事业部负责人表示,《办法》对中小险企还是有些支持,最重要的是有些业务没有开设机构的也可以开展,不受区域限制。不过,这对大型保险公司会有些冲击。

互联网保险有效监管路径

目前,该《办法》还没有对互联网保险产品做出特殊规定。尽管互联网保险产品种类繁多,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但与传统保险产品并没有本质上差别。因此,《办法》未提出单独报备“互联网专用产品”要求,而是采取与线下产品一致的监管要求,由保险公司根据自身管控水平、信息化水平及产品特点,自主选择符合互联网特性的产品开展经营。保险监管机构主要通过事中监控和事后监督等措施,实施退出管理以加强对互联网保险产品的监管。

《办法》坚持“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思路,通过明确列明禁止,建立行业禁止合作清单等方式,强化了保险机构和第三方网络平台的市场退出管理,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市场调节机制,督促保险机构及相关第三方网络平台依法合规经营。明确要求保险公司加强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客户服务管理,建立支持咨询、投保、退保、理赔、查询和投诉的在线服务体系,鼓励保险公司创新服务方式,确保客户服务高效便捷,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对于跨区域销售的产品,对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或保险标的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保险公司没有设立分公司的,保险机构应在销售时就其可能存在的服务不到位、时效差等问题做出明确提示,要求投保人确认,并留存确认记录。一旦发生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销售、承保、理赔、退保、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等保险经营行为,应由保险机构管理和负责。而第三方网络平台经营开展上述保险业务的,应取得保险业务经营资格。

《办法》对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部分第三方网络平台对保险业务不熟悉,合规风控意识薄弱,导致违规承诺收益、产品信息披露不合规等违法违规现象,作出明确规定。《办法》要求明确第三方网络平台的业务边界,强化其参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行为约束:一是明确职责定位。第三方网络平台可以为保险机构开展互联网业务提供辅助支持。若第三方网络平台参与了互联网业务的销售、承保、理赔等关键环节,则必须取得相应的保险业务经营资格。二是强化合规管控。《办法》明确了第三方网络平台的业务规则,并要求保险机构加强对第三方网络平台等合作单位的管控责任,切实履行将保险监管要求告知第三方网络平台的义务。三是实施监督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第三方网络平台有配合保险监管部门日常监管和现场检查的义务,若有违反,保险监管部门可以责令保险机构终止与其合作。

互联网保险业务合规篇2

互联网保险一方面是指保险人和投保人或被保险人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保险信息的咨询、投保、交费、核保、保单信息的更改、保险合同的续约、以及保险的索赔和理赔等相关业务;另一方面是指保险中介机构基于互联网实现内外部的网络化管理。

我国的互联网保险在近几年发展的极为迅速,以2011~2013年的相关数据指标来看,第一个数据指标是互联网保险公司数量,2011、2012、2013这三年保险市场上经营互联网保险的公司数量分别是28家、34家、60家,年均增长率为46%。2013年在60家经营互联网保险的公司中有44家寿险公司,占比为73%,有16家产险公司,占比为27%。同时,在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60家公司中,有中资公司39家,占比为65%,外资公司21家,占比为35%。第二个数据指标是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2011~2013年,我国互联网保险保费依次是31.99亿元、106.24亿元、291.1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01.68%,其中人身保险的保费由10.31亿元增长到54.46亿元,增幅达到了428.23%,而财产保险的保费由21.68亿元上升到了236.69亿元,增幅为991.74%。截止到2013年,在60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中,保费规模排名前三甲的公司是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第三个数据指标是互联网保险投保客户数,2011年为815.73万人,2012年为2251.57万人,2013年为5436.66万人。通过以上三个数据指标可知我国的互联网保险无论是从绝对数还是相对数来看都呈现出一种高速发展的状态,发展前景十分光明。

二、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保险的法律体系存在漏洞

互联网保险是在信息网络技术的大环境下展开的,而在互联网领域内存在错综复杂的风险,这些风险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能够得到有效的遏制。可是我国的互联网保险发展至今不到二十年的时间,与其相配套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也明显滞后。我国在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法虽然对我国的保险业的发展做出了有关规定,但是在有些方面并没有涉及到互联网保险领域,比如互联网保险的电子签单和电子支付方面。2004年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2007年国家有关部委提出了《关于促进电子商务规范发展的意见》,这些法律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但是比较粗略,缺乏针对互联网保险发展的具体内容。另外,我国的保险法律规范同其他法律规范的衔接与配套也存在问题。

(二)互联网保险的经营模式有待改进

现阶段我国有官方网站模式、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网络兼业模式、专业中介模式、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模式等五种基本的互联网经营模式。通过官方网站的模式进行保险产品的营销需要在网站上进行产品的宣传,为了产品的宣传需要大量的广告资金的投入,以便吸引客户,而且官网需具备丰富的产品体系。同时,官方网站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及后期的维修调整。因而,官方网站模式对资金的要求程度较高。我国互联网保险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存在明显的监管漏洞,很多销售保险产品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都没有取得保监会认可的保险中介资格,不再保监会的监管范围之内。网络兼业模式是保险产品网络营销极为受欢迎的一种模式,比如说一些旅行网站、铁路和航空售票网站等都属于这种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存在市场秩序混乱、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些兼业的人只是附带的销售保险产品,缺少相关的促销手段。2012年保监会正式向社会公布了包括中民保险网等19家企业在内的获得网上保险销售资格的网站,专业中介模式开始形成。专业中介模式也存在明显问题,如产品单一,各互联网保险中介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有自身特色的保险产品。另外大部分公司在互联网保险中介方面的投入都有所顾忌,担心投入之后线上的销售状况不加,使得成本大于收入。现阶段我国的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经营规模较小,而且运营模式仍然处于探索时期,为了促进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我国的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三)我国的互联网与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问题

互联网保险正常、稳定的开展保险业务的前提就是要具备安全的互联网环境和可靠的信息系统。然而,我国的网络领域面临着四大安全隐患,一是我国的信息系统开发技术落后,软件创新能力差,在系统的设计、开发、安装与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人为问题。二是“黑客”通过使用病毒等非法手段恶意攻击保险公司的网站。三是由于保险公司的一些员工为了个人利益,私自泄露客户的信息,侵害客户的权益。四是保险公司的互联网系统自身存在缺陷。互联网与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必然会影响到互联网保险营销过程中的安全认证问题、在线核保问题及网上支付安全问题。而这三个过程是互联网保险营销中必不可缺的环节,所以互联网与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是各互联网保险公司都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促进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的建议

(一)加快有关互联网保险的法律规范建设

互联网保险的外部环境的构建需要相关的信息化法律法规的约束。国家立法部门应该要明确我国互联网保险在那些方面处于法律管束的“真空”地带。有关互联网保险的法律规范应该涉及到电子签名、网上支付、网上信息安全、网上购买保险环节等方面,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法律条文,弥补保险法对互联网保险这些方面的监管不足。有关互联网保险的信息化法律法规和保险法以及其他法律的衔接问题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模式,再结合我国的法律体系和互联网保险发展状况加以摸索,使得法律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

(二)改善现有的互联网保险经营模式

官方网站模式应该要整合成一种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能对保单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操作的综合平台,从以前的单纯的介绍公司和产品、新闻的网站,扩展到一个具有营销和客服功能的平台,提供咨询、对产品在线自助投保、自动审核、付费、自主客服和理赔等。对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应该要增强它的规范化、合理化,提高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入互联网保险领域的门槛,需要取得保险中介资格。网络兼业模式则要做到提高互联网保险营销的市场效率,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促进保险产品的营销。专业中介最主要的是进行产品的创新,丰富产品的多样性,比如可以进行长期险的销售、尝试设计符合目标人群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要逐渐扩大对互联网保险的投资,转变对互联网保险的认识,探索新的运营模式。

互联网保险业务合规篇3

【关键词】网络营销;保险;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保险网络销售正在保险业内逐步拓展,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一方面,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应用可以支持保险业细分风险,提供更精准的保险定价,提高行业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技术,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可以准确预测消费者的需求,实现精准的“场景营销”,改变传统保险依靠人海战术、效率低下的现象。虽然互联网保险的兴起给保险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拓宽行业的发展空间,但保险业在“互联网+”保险创新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要特别关注新业务带来的诸多问题,与时俱进,整合资源,顺势而上,促使“互联网+”适时融入保险业,迎来业务拓展的新飞跃,为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一、“互联网+”网络保险营销的优势

“互联网+”时代下保险网络销售是指保险企业利用计算机系统、在线网络和相互作用的数字媒介进行市场调查、产品推销等一系列经营活动,从而更有效地促成个人和组织交易活动的实现,以达到保险企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

“互联网+”网络保险营销的优势主要是:

(一)降低经营成本

保险公司通过“互网+”网络销售保单,可以省去花费在分支机构网点及营销员方面的费用,保险险种、公司评价等方面信息电子化后可以节省印刷费、保管费,保险公司经营成本具有大幅度降低的潜力。

(二)增添销售机会

由于人力、财力等多方面的限制,传统的保险销售模式只能与部分客户接触,互联网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信息交换、交易,随时随地为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群提供24小时服务的特点,使得保险人不易联系到的一些崇尚快节奏高效率而又不喜欢经常被陌生人打扰的人群通过互联网就可以为其服务。因此,网络保险营销使更多的人成为保险新客户,大大增添了保险新的销售机会。网络作为有效销售渠道拓宽了保险业务的时间和空间。互联网特点使得保险业务可以延伸至全球任何地区、任何一台上网电脑,实现全天候24小时作业,促使保险市场进一步向国际化、全球化方向发展。这种随时随地的、富有灵活性与应变能力的服务理念可以有效推动保险商品的销售。

(三)普及保险业务

在“互联网+”环境下,保险公司可以用公司网站、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全球电子广告,向顾客有关保险动态、防灾防损咨询等信息,既能扩大保险宣传,又能提高服务水平,还能克服传统营销中借助报纸、印刷宣传小册子所固有的信息量小或成本高、时效差的不足。

(四)强化便捷服务

“互联网+”保险营销具有互动性,可以通过有效互动大幅度提升保险公司服务质量。由于网络的在线服务可以是全天候的,所以网络营销有即时与快捷的优势,能与客户保持长久、及时的信息沟通,网络成为了客户与保险公司双方双向沟通的最佳媒介。一方面,客户可以在网上比较多家保险公司的险种和报价,方便快捷地选取一个最适合的险种,保险经营者也能迅速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意向:另一方面,客户们也能通过网络更直接地了解保险经营者的情况。同时,网络还可以为客户提供许多相关内容的“一站式”方便快捷的服务。

(五)提高服务效率

在产品管理方面,对于保单变更、声明、批单及失效复效处理等事项,网络保险因其是一种“凝固服务”(frozenservice)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无纸化的保单为业务管理节省大量的空间:其次,客户提出保单变更、复效等要求时,可以通过网络向保险公司提出,双方在网上进行洽谈,并将最终结果在网上实现。对于客户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双方都在网络营销中获益。另外,“互联网+”网络保险营销对于保险公司招募员工、与业务员之间的业务往来、加强业务员与客户及准客户的联系和加强母子公司的联系、数据传递等方面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互联网+”保险营销的现状

当前,全球“互联网+”保险营销方兴未艾,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一)欧美国家网络保险发展现状

网络保险营销最早出现在美国,随着产品、渠道和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美国和欧洲国家的保险公司在利用网络进行内部管理的同时,更着重发展网络保险营销,网络保险在西方国家已经普遍被人们所接受。2009年以来,美国有93%的保险公司至少设立了一个公司网站,其中,有一部分的保险公司甚至设立多达4个网址,并且网站的设立都比较规范和健全。超过43%的保险公司把发展互联网业务作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有高达890万的消费者通过网络选购保险产品。欧洲各国的网络保险发展也很迅速。英国建立的“屏幕网站”提供7家本国保险商的汽车和旅游保险产品,用户数量每月以70%的速度递增。在英国,个人财产保险总保费中网络营销的比例从2000年的29%增加到目前的50%,法国安盛保险集团自1996年在德国试行网上直销,目前,这个集团约10%的新单业务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

(二)中国网络保险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保险业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2000年以来,各保险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网站,很多第三方保险电子商务出现,标志着中国进入网络保险历程。中国人保财险、太平洋保险、中国人寿保险、金盛人寿、泰康人寿等保险的电子商务网站先后正式开启:国内首家集证券、保险、银行及个人理财于一体的个人综合理财服务网站

平安公司的pa18在京正式向外界亮相,“网险”、“e家保险”、“买保险网”等第三方网上保险超市也陆续开始上线运营。

从各大保险公司近几年的信息化动作来看,网上保险直接渠道、网上保险间接渠道、手机保险均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人寿、平安保险、泰康人寿、太平洋保险、中国人保财险的电子商务系统和手机投保系统,以及易保网、中国保险网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均在近几年有较大投入:中科软、尚洋信德、新保软件等保险行业软件和服务厂商也纷纷推出相应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2015年以来我国互联网保险业经营主体大幅增加,截至2015年底,我国已有110家保险公司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比2014年增加25家:2016年以来又有新的发展,全国保险行业已经有近八成保险公司通过自建网站、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等不同的经营模式开展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目前,互联网保险已步入迅猛发展快车道。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整个“十二五”期间,互联网保费规模从2011年的32亿元飙升至2015年的2234亿元,增长了约69倍,在保险业总保费中的比重从0.2%攀升至9.2%。此外,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试点不断增多。目前中国市场上共有4家全国性互联网保险公司,分别是:保监会2013年批准成立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6月批准成立的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康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心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互联网保险蓬勃发展,也引来了各路资本的积极参与。《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7月,已有35家互联网保险领域的公司获得融资,在多元资本的参与下极大地丰富了保险行业生态。

三、当前“互联网+”网络营销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正在快速成长之中,众多保险企业已经从中受益,发展势头不减。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一)我国网络环境有待改善,网络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网络在我国的普及率还比较低,广大客户的网络投保意识不强。网络的普及与网络保险的发展息息相关,从我国网络的发展来看,只是在个别大中城市网络普及率较高,国民上网率较低,而且网络的硬、软环境不佳。诸如上网资费较高、网络信息传递速率极低等,业已成为网络经济的“瓶颈”,自然也是网络保险的制约因素:其次,网络的安全、“认证”问题。网络保险是在开放的网络上实现,网络交易及款项支付,最重要的无疑是安全问题。目前,关于网上支付有一系列可以遵从的安全标准。国际上大致有两种:Set和SSL。SSL协议使用方便,造价低,Set比SSL协议复杂,在理论上安全性也更高。安全和便捷,网上支付二者都要兼顾。当前网络安全尚未稳妥解决,网络安全协议亟待确立。实现安全的网络保险,重要的一点是要解决网上身份认证的问题。因此,实现交易各方身份的确认和不可否认,建立安全认证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二)网络保险的法律环境有待健全完善

按照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合同签订或变更,必须有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亲笔签名确认,不得由他人代签。这一规定虽可维护保险市场的秩序,但无法适应发展迅猛的网络经济要求。同时,就网络支付而言,涉及电子签单和电子支付等方面内容也相对滞后,需加以完善,确保支付安全。1999年10月,我国开始实施的新《合同法》也在合同中引入了数据电文形式,从而在法律上确认了电子合同的合法性。但我国《合同法》关于电子合同的规定还只是粗线条的,并且缺乏具体而详细的内容,实际操作起来还比较困难,所以我国《合同法》关于这方面的规定与国际立法趋势有相当大的差距。2004年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电子签名法》,这标志着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法律”正式诞生,但仅此一部《电子签名法》是远远不够的,缺少其他有关电子合同的法律配套规定必将构成阻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大法律障碍。对于保险业而言,它除了受常规法律的约束外,还受《保险法》及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因此针对保险网络营销的相关电子商务的法律问题更为复杂与滞后,不仅牵涉到进一步完善问题,也牵涉到保险法律法规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与配套问题。

(三)保险业对发展网络保险的准备不足

网络经济刚刚起步、保险业发展尚不充分,发展网络保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周密计划和精心准备。但目前情况是,无论是保险企业,还是保险监管部门对发展网络保险都未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就保险企业而言,首先,公司的管理、组织结构和服务体系的调整不够。主要表现在保险企业对互联网缺乏深刻的认识,公司尚未按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进行调整与转型。同时,公司服务及管理水平不完善,网络与保险的结合不仅不能提升公司的服务水平与形象,使得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得到全面升级,反而有可能放大公司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缺陷。其次,网上核保问题仍未解决。网上核保是制约我国网络保险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核保需要考虑的风险非常多,它需要考虑被保险人的年龄、职业、健康状况、财务状况、家庭背景等等许多因素,在现行的社会信用体系下,通过网络实现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沟通难度较大。不解决这个问题,网络保险经营的品种、范围就受到极大的限制。此外,我国保险业尚未做好网络保险与现有营销渠道如何接轨的方案及技术准备。就保险监管部门而言,网络保险的操作规则的制定、运作过程及结果的监控方法、手段和技术等问题尚未作充分的研究和规划。加强对网络保险运行机制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监管体系,防范网络保险人虚假信息、投保人的个人信息不实以及网上索赔欺诈等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的产生,是保险监管部门应当立即着手处理的问题。

(四)互联网+保险营销实践的不足

互联网保险存在信息披露不充分和信息安全风险等问题。部分销售保险产品的第三方平台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充分、弱化保险产品性质、缺少风险提示等问题,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此外,支撑互联网金融的大稻荨⒃萍扑愕刃录际醴⒄够共怀墒欤安全机制尚不完善,而互联网保险的业务数据和客户个人信息全部电子化,信息安全若得不到有效保障,将有可能酿成业务数据和客户信息丢失、泄露的重大风险。据CYBeR-DiaLoGUe数据行销公司调查表明,在“互联网+”保险网络销售具体操作过程中,尽管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保险信息和报价,但是,在最终作出购买决定时,至少有80%的在线保险申请者需要有专门人员当面提供服务并协助整个购买过程。因此,合理的选择是将保险网络营销与传统展业模式有机联系,实现保险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

四、“互联网+”网络保险销售模式探析

“互联网+”网络保险销售前景广阔,机遇与挑战并存。正视矛盾、解决问题,适时拓展“互联网+”网络保险销售范围,积极探索“互联网+”网络保险销售的有效途径,是当前保险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加快网络基础建设

要紧跟时代步伐,为开展“互联网+”网络营销奠定物质基础。政府可以直接投资,也可以间接引导企业投资即为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及收等政策方面的扶持,扩大网络覆盖面,加快与计算机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改善服务质量,调低收费标准,使网络消费在人们的承受能力之内,为网络营销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宏观环境。

(二)创建良好营销环境

由于保险产品的无形性、保险条款的繁杂性、保险服务的互动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保险的网络营销。因此,需要保监会和保险行业协会等相应机构制定有关网络保险的管理办法,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办法、电子保险合同管理办法等,使网络保险的业务运作和风险防范有法可依,为网络营销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三)打造网络保险品牌

保险公司网站是一扇保险公司与客户交流之门,要创建“互联网+”网站域名,网站包含了丰富的保险公司信息,它可引导客户上网,通过网络动态、及时、全面向顾客传递信息,方便客户浏览和及时沟通。

(四)提升网络服务质量

快速和周到的优质服务是进行网上直销的保险公司战胜竞争对手的法宝。众所周知:服务贯穿于电子商务的全过程,保险本身是一种分散和转移风险的金融服务,把两者叠加在一起的保险电子商务,必然以向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为目标。保险客户服务根据其功能分为两个层次:基础服务,高附加值的服务。基础服务就是保险公司利用电子商务系统的互动优势,为客户提供服务来实现保险产品的市场价值。保单售前,客户点击保险公司网站了解公司的背景、险种条款、投保流程、既往赔付案例等信息,之后可能向保险公司发出投保意向信息:保单售后,保险公司在线提供保单信息查询、保全变更、续期交费、理赔报案和给付。

(五)开发网络保险产品

大力开展险种创新,开发适于网络的保险产品,既是对保险网络营销的要求,也是保险营销创新发展的契机。网上保险产品既要从技术上适合网上销售,又要从市场上满足客户的保险需求,如果能取得这两者的交集,推出的网上专用保险产品必然会取得产品竞争优势。像戴尔计算机公司网上直销电脑一样,戴尔公司会按客户的电脑设计方案为其组装产品,电子商务时代的网上保险产品也可按保障范围拆散成一个个零件,由网上客户自行选择,保险公司即时将众多零件组合成客户所需要的整机。多元化、个性化的组合险种必将成为最受欢迎的网上产品。

(六)营造网络营销平台

保险网络营销的发展需要一个强大的网络平台作为技术支持。美国市场的保险网络营销中,仅有20%是通过保险公司专属网站进行的,而第三方网站却占到了80%,后一种模式往往是由独立的商家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即中立的网上超市,提供来自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和价格,不受时间、空间和品牌的限制。相比之下国内保险公司各自为政,网络保险市场严重分割,造成了目前的网络营销一直难以形成合力,无法在总体上获得足够规模的客户群体。国内第三方网络平台基本上只扮演“二传手”的角色,接到业务还是转向保险公司传统渠道。因此,国内网络营销可以通过同业公会牵头的方式,制定电子商务经营规则,建立完善统一的网络平台。

(七)提高保险员工素质

“互联网+”网络保险销售业务客观上要求保险业员工素质的整体提高,适应网络时代的新需求。一是对于老员工,要促使他们尽快更新知识,跟上新时代的步伐。要严格考核,进行网络知识考试,不及格者予以清退:二是对于新员工,要把好进入关。新员工至少应该具备大专以上文化水平且熟练网络操作:三是要在员工中确立诚信观念,对于有意无意曲解保险条款造成公司和客户损失的业务员要严加处理:四是要结合网络营销,适时对员工进行网络知识培训,促使员工精通网络,在“互联网+”网络保险销售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八)探索营销互补模式

根据当今中外保险业发展的现实,保险业的整合营销思路应该是“两条腿”走路、“三种方式”并举。“两条腿”是指保险营销中,既要使用传统展业模式,也要利用现代网络推销保险商品。“三种方式”是指传统模式销售、网络销售以及传统与网络结合的保险销售方式。

第一,对于条款比较复杂、投保人难以理解的保险品种,宜采用传统模式销售。为降低保险传统营销模式存在的道德风险,必须改革保险服务交易的环境。在保险服务的社会环境中,除了要提高保险中介人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服务水平以及处理同顾客关系的技巧外,重点要通过培训与考核提高保险中介人对公司忠诚度以及对投保人的责任感。同时为保险服务交易提供一个适宜的自然环境,有利于提高投保人对保险服务的满意度。

互联网保险业务合规篇4

近几年,互联网保险发展迅速。2015年1至5月,共有91家保险机构开展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累计实现保费收入659.93亿元,互联网保险占总业务规模已达5.7%。但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销售行为触及监管边界、服务体系滞后和风险管控不足等风险和问题,亟待规范。7月27日,保监会召开会,对《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进行详细解读。

放开部分险种经营区域限制

按现行监管规定,任何保险产品的经营区域仅限于保险公司注册地以及已设立分支机构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而《办法》有条件地放开部分险种的经营区域限制,如对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定期寿险和普通型终身寿险;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为个人的家庭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能够独立、完整地通过互联网实现销售、承保和理赔全流程服务的财产保险业务等。

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解释,对于未明确放开经营区域限制的其它人身保险险种,一是考虑到一些险种可能无法通过互联网实现销售、承保、理赔等全流程服务,有赖于分支机构的设立满足其产品经营服务需求,比如健康险;二是部分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难以有效突破保险本质,而是简化成重收益轻保障的理财产品,偏离了保险保障。

他表示,对于没有放开区域限制的人身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仍然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也可以继续与第三方平台进行合作销售,但前提是,保险公司不得将这类产品销售给本公司尚未设立分支机构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保险公司或第三方平台应该通过技术手段,识别投保人的地理位置,而且,作为保险公司来讲,应该作好消费者的说明和解释工作,包括风险提示以及可能无法提供服务的提示。

在《办法》明文放开区域限制的险种中,并不包括车险,但此前不久,并无线下分支机构的众安保险获批可开展互联网车险业务。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刘峰说,如车险等一些保险产品对售后服务的要求很高,原则上在无解决方案之前,监管部门禁止这种跨区域经营。不过,如果保险公司能够提出有效解决方案,那么经监管部门审核后,也可开展该类业务。之所以批复众安开办车险业务,是基于它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即与平安财险合作,后续的理赔服务完全依托平安财险的网络来进行。

规范高现价理财险近期或约谈几家公司

就人身保险而言,目前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的大部分为存续期短、收益高的网销理财险。目前,一些网络在售的理财险预期收益率高达6-8%,且短至三个月或一年便可零手续费退保。去年9月,理财险借助网络渠道快速发展,期间出现了一些公司违规销售及过分夸大收益率现象,保监会曾集中整顿网销理财险,一时间,网销理财险曾纷纷下架。不过,近段时间,网销高收益理财险悄然回归。在第三方互联网理财平台招财宝上,大部分短期理财产品均为保险机构开发的万能险种,期限三个月到三年不等,显示的历史年化结算利率最高达8.02%。

对此,袁序成说,保监会已注意近期部分保险公司的网销产品偏重强调高收益,近期可能会约谈几家公司,要求他们按新出台的《办法》进行规范。去年保监会曾要求存在销售误导行为的公司进行整改,整改期间停止互联网业务。如果再发现部分公司有违监管部门规定,可能会禁止其在一段时间内甚至是不再允许其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

《办法》关于“信息披露”部分规定,“保险机构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不得进行不实陈述、片面或夸大宣传过往业绩、违规承诺收益或者承担损失等误导性描述。”袁序成表示,对于互联网人身险业务的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要能做到如线下业务的投保、承保等流程,保监会根据《办法》对高现价理财险加强规范。

第三方平台参与经营要取得资质

保监会称,在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过程中,部分第三方网络平台对保险业务不熟悉,合规风控意识薄弱,出现了违规承诺收益、产品信息披露不合规等违法违规现象。因此,《办法》明确了第三方网络平台的业务边界,强化了其参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行为约束:一是明确职责定位。第三方网络平台可以为保险机构开展互联网业务提供辅助支持。若第三方网络平台参与了互联网业务的销售、承保、理赔等关键环节,则必须取得相应的保险业务经营资格。二是强化合规管控。

互联网保险业务合规篇5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概述

所谓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融资模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迅猛的发展,具体体现在用户数量和资金规模上。央行数据显示,电子支付业务增长较快,移动支付业务保持高位增长;2013年移动支付业务16.74亿笔,金额9.6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2.86%和317.56%。新华网的报道显示,互联网理财产品在近一年的时间内,发展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例如互联网理财领域的“余额宝”,截止到2014年2月,其客户数已超过6000万人,资金规模已超过2500亿元。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发展快和管理弱等特点,并在国家支持互联网创新的背景下,得到迅速的发展。

“高效共享”、“平等自由”、“信任尊重”的互联网精神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进而形成以点对点,网格化共享互联,信息交互,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金融体系。虽然成熟可靠的互联网技术为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但是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监管体系与传统金融的监管体系相比,在合法性、规范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尚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将会产生诸多不确定的金融风险,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影响国家和社会的繁荣稳定。要控制金融风险,需有完善的金融预警机制作为保障。所谓金融预警机制主要是指各种反映金融风险警情、警兆、警源及变动趋势的组织形式,指标体系和预警方法等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并且以经济金融统计资料为依据,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是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判断和识别金融风险,是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核心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结合收集的历史数据,结合数学指标、统计模型、数据挖掘等模型、算法判断和识别金融风险,是当今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中的研究热点。传统的金融风险预警方法主要有三大类:景气指数法、指标体系评分法和模型法。景气指数法,通过综合许多经济因素为一个或一组景气指数来经济动态走向;指标体系评分法,通过筛选指标、编制指标体系、给与指标赋分来给出金融安全状态的较为完整的评价;模型法,通过将与金融危机发生的相关因素纳入统计模型进行检验来预测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爆炸式增长的客户数据是一个亟待开发的资源,数据中所蕴藏的无限信息金矿若以先进的分析技术加以利用,将之转换为极其有价值的洞察力,能够帮助金融企业执行实时风险管理,成为金融企业的强大保护盾,保证金融企业的正常运营。数据是下一个“intelinside”,未来属于将数据转换成产品的公司和人们。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预警体系的建立,应根植于互联网中的大数据,结合传统的金融风险分析方法,利用统计、计算机、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手段,从数据的海洋中甄别、判断互联网金融中潜在的风险;并且还能通过数据掌握客户动态,企业经营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益。

二、互联网金融中的数据及特点

1.互联网金融的数据。与互联网电子商务一样,互联网金融作为金融信息化的形式,离不开参与互联网金融活动的企业、客户,以及相关的金融服务或产品。与传统金融活动相比,互联网金融活动更容易收集、整理、存储用户信息、用户交易数据、服务或产品信息,甚至还能存储用户在交易过程中对互联网平台的使用情况、操作行为,以及沟通、留言等信息。从互联网金融数据的构成形式来看,主要包括:用户数据、交易数据、用户操作及行为数据、金融服务或产品供给情况,以及文本数据(包括:电子邮件,即时聊天,以及留言等)。

(1)用户数据。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离不开用户的参与。为保障用户在交易过程中的金融安全,保证日常金融活动的顺利进行,金融企业针对用户信息的管理工作是十分严格的。通常情况下,用户的基本信息会被收录和存储到企业信息系统之中。作为互联网金融的服务对象,用户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用户规模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规模,还间接反映了企业的发展前景。

(2)交易数据。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向电子信息化方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活动离不开用户交易。互联网金融企业为用户交易提供了互联网平台媒介及相关金融服务。为保证交易安全,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便于回溯和取证,系统会记录用户通过互联网平台交易的过程。长期积累的交易数据不仅可以用来分析用户的交易偏好,也可用来侦测用户的异常交易行为,为防止交易风险提供依据。

(3)用户操作行为数据。互联网金融平台不仅是互联网交易的媒介,也承载着传递信息,宣传金融服务的作用。与传统金融不同,互联网金融平台无法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感知客户的感受,发现客户的异常行为。因此,为了提升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服务质量,了解客户的操作行为习惯,通常会记录客户的操作行为。

(4)文本数据。作为信息传递的平台,互联网中存在大量的评价,留言,沟通交流信息,这些信息体现了民众的舆论动向。金融运行的基础为信用与预期,这种特征使其更容易受社会信用与预期舆情的影响。金融舆情能够通过一定的作用机理对互联网金融运行产生现实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关注和应对小的金融舆情,则有可能酿成大的金融危机事件。

(5)其他数据。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外部因素会影响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行,例如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物价水平,进出口、行业发展状况等都会对互联网金融产生影响。为保证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正常运行,应该全面,细致的整理和收集相关的数据。

2.互联网金融数据的特点。与大数据一样,互联网金融数据具有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和高速性(Velocity)等三大特点。三大特点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当今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新局面。

(1)规模性。所谓规模性指的是,互联网金融数据的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无法通过当前主流的分析工具来及时处理。互联网金融数据的规模体现在用户规模增大、交易规模增大两方面。一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的门槛较低,效率较高,互联网金融的参与者更具有广泛性、规模性,更加平民化导致互联网金融用户规模较大。另一方面,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加之互联网企业的平台、用户、以及大数据优势,互联网金融的用户规模、交易规模很容易迅速提升。

(2)多样性。所谓多样性指的是,互联网金融数据的数据类型,除了有结构化的数据以外,还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例如文本数据。此外,还体现为互联网金融活动的多样性,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在线支付、还贷借贷、理财、保险等服务,丰富了互联网金融的形式。常见的互联网金融活动包括:B2B电商金融、B2C电商金融、网销基金(网络理财)、网销保险、银行电商、p2p网贷、网络支付、众筹融资、虚拟货币等。

(3)高速性。所谓高速性指的是,互联网金融数据的到达与处理必须及时高效,不允许较长的延迟,不及时将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宣传,互联网用户的响应速度提高,加之用户规模较大,数据的增长速度呈指数增加。

可见,要从大数据中识别、发现互联网金融中潜在的风险,需要有处理大数据规模性、多样性、高速性的能力。要应对互联网金融中的大数据问题,需要建立完备科学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目前大数据主要的处理模式可以分为流处理和批处理两种,其中批处理是先存储后处理,而流处理则是直接处理。不论以哪种方式处理数据,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都要从数据出发,识别、发现、预警、监控、预测互联网金融中潜在的风险。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1.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设计原则。

(1)系统性原则。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是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测、预测、预警的系统,是一个大的体系,必须涵盖互联网金融活动的全过程。必须考虑到互联网金融活动中的每个参与者,包括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提供者,中介机构、用户,以及政府、监管机构等;还须考虑各种交易行为,甚至民众舆论动向。同时,还需兼顾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经济指标、行业发展情况等。

(2)时效性原则。由于互联网金融数据具有高速、变化的特点,说明实时处理分析的重要性,目的就是实时防范和减少金融风险,及时识别、判断金融风险,及时对风险进行预测和响应,在时间上要连续,在内容上要连贯和可比。

(3)可操作性原则。在数据的收集、管理时,要有利于风险的识别、判断、预测;在系统的构建时,要结合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简单、可靠、易行;在数据分析过程中,选取的指标、统计方法、相关判别准则要易于分析、有利于操作,不仅能快速的识别、判断、预测风险,做出预警,还能辨别风险的源头。

(4)科学性。设计过程中应尽量考虑采用可量化的指标,同时也要设置一定的定性指标,以进一步系统地反映定量指标所不能表征的金融风险。对于定性指标也要给出准确的判断标准,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的误导,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

(5)弹性原则。系统的设计应兼容既有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保证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系统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保证系统中功能、模块应能独立运行,功能各异,相互补充,避免冗余。

2.以数据为中心的系统的层级。

(1)数据管理层。数据作为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整个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企业在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互联网金融预警系统过程中,必须健全为企业服务的数据管理机制,建立与企业规模相匹配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职责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加工、存储,提供方便、可靠的数据操纵接口,以便其他层级用户的使用。数据中心管理数据时,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安全性;并兼顾可靠性,保证数据中心正常运营,为风险的预警提供数据支持平台。

(2)数据整合层。要从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海洋中实现金融风险的预警,必须对金融风险有透彻的定义和认识。从金融风险的定义出发,确定分析需求,对数据进行重新整合,提取与之对应的分析数据。数据整合是保证分析结果可靠性、准确性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说数据是预警体系的基础,那么需求则是预警体系的灵魂。数据提取层的任务包括:风险的定义、分析需求的确定、数据的整合与提取。

(3)数据分析层。数据分析是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控制的实施手段。全面的数据分析系统,应包括现行的指标体系、统计模型,及人工智能方法;同时兼顾与企业相适应的相关指标体系、统计模型等方法。数据分析层的功能应包括:风险识别、判断,风险预警,风险监控,自动上报、信号系统,风险预测,风险评级等功能。

(4)数据解释层。来自数据分析层中的每一次预警、每一个报告,都须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以及企业外部经济运行环境,行业背景来进行解读。目的是更系统的评估风险,评价风险的可靠性,风险的危害程度,产生的根源,可采取的控制手段,弥补数据分析层的不足,为企业决策管理者提供更完整的决策依据,从而减少企业为规避风险所产生的损益。数据解释层应健全风险响应机制,建立风险应急小组,为及时处理风险提供依据。

结合以“数据”为中心的体系设计原则,从系统性、时效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弹性来看,预警体系涵盖了以数据为中心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的各个环节,即数据的收集、数据提取、数据分析和数据解释;各层级紧紧相扣,又相互独立,为企业风险控制管理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数据中心的建设,有利于加快企业的信息化,提供企业管理水平,降低因企业管理缺陷导致的内部风险;统筹兼顾、持续改进,降低企业管理经验成本。

四、结论与机制实施建议

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目的是,预防或降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变化或其他原因使资金、财产、信誉遭受损失。本文介绍了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状况入手,介绍了互联网金融的数据及特点,说明了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系统层级。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不仅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和减少金融风险带来的损失,也能帮助企业提高、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基于大数据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作为保障互联网金融正常运行的工具,在传统金融互联网化的时代背景下,将会得到快速的发展。在系统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建立科学、体系的考核评价机制。数据作为风险预警机制的核心,一旦离开操作数据的“人”,将毫无用处。因此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体系的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保证系统顺利实施。考核机制应从数据的角度出发,以建立全面、可靠、弹性、实时、安全的数据体系为目标,对参与者在体系建设中的效能进行评估,量化参与者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奖励为体系建设做出贡献的参与者。

(2)要注意事物发展的阶段性,由易到难,逐步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不是简单地借用传统金融风险系统,或者新系统的重新开发,而是在传统金融风险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建立与大数据为中心的风险预警系统,本质是传统金融行业向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转变。实施的过程中,企业要做系统的评估,从简到繁,从易到难,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稳步建设以数据为中心的金融风险体系。同时,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实践,有条件的创新,建立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要求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3)制定科学规范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实施、操作程序。为保证系统实施、操作的规范性,应制定科学、规范的程序。在预警系统实施的过程中,应以数据为中心,制定明确的系统实施计划,包括确定系统实施的进度、参与者、目标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等。同时要制定系统使用的行为规范、操作流程,明确参与者的权责、业务范围、数据权限等;制定风险分析、上报、反馈和监测机制,保证及时发现风险,且得到及时响应。

互联网保险业务合规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互联网+”;会计变革

信息技术变迁不断改变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引领着一场生活、工作与学习的大变革,推动着思维、商业和管理的大革命。信息技术变迁同样影响着会计的发展。会计操作方式上从手工变成会计电算化、业务财务一体化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对企业会计模式、处理方式、数据共享、会计信息质量特别是在及时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互联网+”时代,保险公司正逐步扩大互联网保险领域,预计未来将不断涌现出新的产品、新的营销模式、新的商业模式。企业产品、营销模式、商业模式的变革正影响着企业的会计变革。随着“互联网+”与会计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会计管理工作必将取得更大的突破。

1信息技术变迁阶段

1.1信息技术的变迁

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1946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可以将计算机硬件技术划分为五个阶段:1946~1958年: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58~1964年:第二代晶体管电子计算机;1964~1970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至今:正研究第五代智能化计算机。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经过tCp/ip交换协议、万维网,现已进入由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开启移动互联网阶段,移动互联网正在逐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经济活动方式。正成为“连接一切”的中心,促进融合,完成跨界,打通传统企业思维的篱笆。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2015年两会上提出“互联网+”战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重点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1.2“互联网+”时代特征

信息技术以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为特征,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马化腾在《“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中写道: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发生态、连接一切为“互联网+”时代特征。“互联网+”正深入的渗透到各个行业,如金融、制造、物流、零售、教育、医药等行业。不管这些行业愿意与否,公司文化、经营理念、商业模式、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和合作伙伴等都正在进行变革。

2“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变革趋势

2.1助力会计技术演进升级

基于互联网生态及互联网用户的需求,如何设计才能更好的需求,直击用户痛点。德国有工业4.0,美国有工业互联网,我国有中国制造2025等,“互联网+”时代下,C2B模式运用,可以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马云认为,未来的世界由数据驱动,用数据来打造更适合需求的C2B模式。而在C2B模式下,怎样核心成本,如何创造更高价值,每个需求能给企业带来多少价值?生意将是C2B而不是B2C模式,用户改变企业,而不是企业向用户出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发展为会计技术的演进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产品数据、运营数据、价值链数据及外部宏观数据实时、动态、集中的处理会计相关数据,对实时数据的精准分析,可以更规范、高效、便捷的进行会计核算,支持企业实时决策,打造核心竞争力。

2.2大数据引领新的财务管理模式

目前,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集团公司如中国人寿、阳光保险、国家开发银行等企业已经实施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SharedServiceCenter,简称FSSC)是企业集中式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上的最新应用,使企业会计工作从过去的集团内分散式的独立核算模式转变为集团总部集中式的财务共享模式,其目的在于解决集团公司财务机构重复设置和集团内财务沟通效率低下的问题。公司财务集中是根据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结合内部各个业务部门的战略需求优化流程、改造系统、并通过现代网络技术与外部服务体系的无缝链接,将财务数据、资金收付、会计核算、信息披露、财务分析等从传统的会计组织中分离出来,集中作业的一种现代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实现公司流程、制度、岗位、职责、服务标准化的目标,最终达到衍生服务、防范公司经营风险、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公司运营成本的目的。

2.3“互联网+”变革会计生态

“互联网+”已正重塑新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关系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在会计生态中包括政府、企业、会计人员、会计事务所等。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试点会计电算化起,会计管理部门从制度、准则上不断规范会计行为。应积极落实简政放权,让政府会计管理越来越互联网化、智能化,打造新兴互联网管理平台,涵盖在线受理、联网管理等功能,不断创新会计管理工作;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在线教育机构等对会计人员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建立具备会计从业人员考务管理、在线考试、远程培训、继续教育等多功能的系统,创新新常态会计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我国财政部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引导一般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催生了新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变成企业会计人员转型管理会计的催化剂,云服务和大数据使得全面预算、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实时数据决策变成了可能。新的管理工具在企业在经营、投资和筹资决策中发挥更大作用。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挖掘我国众多会计师事务所被忽略的“数据金矿”,收集客户信息建立行业或者全企业客户信息数据库,经过智能分析,挖掘隐藏经济价值;同时,互联网在线服务使得会计代账、会计培训和财务咨询更加便捷、高效、节约;创新服务模式,研发“云审计”平台开启“智能审计”,提升会计事务所审计效率。大数据使得过去抽样审计变成总体审计,及时发现企业不规范财务行为,规避审计风险。国家税务总局从2016年起开始推行增值税电子发票系统,电子发票系统让税务管理更加高效。商家可以节省领取发票和处理发票的相应成本,通过互联网办理相应的税务活动。同时,开票人员也可以随时与税务联系,提升工作效率。基于税务数据开展的融资平台等让税务数据的价值得以体现。

2.4“互联网+”为会计人员转型带来机遇

会计人员必备新技能和新思维,过去,财务会计人员主要从事简单、重复的基础会计业务,转型管理会计后,要求管理会计利用财务会计信息,参与分析决策、创造价值、提供战略支撑,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现代化管理体系涵盖全面预算、财务分析与预测、战略规划、资本运作、风险控制和绩效管理、商业模式等。转型管理会计,创新思维模式和优化知识结构是当前会计人员紧迫需要解决的问题。

2.5拥抱新的会计环境

“互联网+”时代所独具的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的特征,创造了会计新常态。过去会计注重信息处理和提供、事后决策,互联网时代更注重实时数据的分析使用和辅助决策、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会计的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功能在互联网时挥更大的作用。政府管理部门创新管理模式,企业利用大数据等构建新的管理体系,会计事务所创新服务模式,会计人员转型管理会计,新的会计环境正在引领会计变革。

3“互联网+”背景下保险企业应对措施

3.1从互联网需求出发变革产品设计

传统保险主要涉及人身意外、大病或者财产受到损害等领域,互联网保险从用户需要出发,汇聚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账户安全险、失恋险等新险种出现。保险企业需深入辨析互联网商业模式和潜在风险,包括C2B定制、互联网互助模式等,提出满足用户需求的系统化解决方案,使得保险产品更加贴近互联网用户需求,以更快的优化迭代速度打造保险产品。首先,满足和服务互联网用户的需求。80后、90后逐渐成为消费的主流群体,其网络消费、网络支付习惯促使互联网保费爆发式增长,满足用户群体的网络渠道需求,这一部分仅是将传统的险种增加新的营销渠道。其次,服务于互联网用户的保险个性或新需求。互联网保险可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可以满足保险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为网游群体推出“网游险”,为热爱公益群体推出“扶老人险”等。第三,将保险产品嵌入互联网的消费购物、游戏等应用场景,加强“场景刺激”,如“运费险”等。

3.2重构消费体验,变革传统分销模式

加大渠道广度与力度是当前保险行业的主要分销方式,旨在不断扩大保险公司市场份额,降低单位保费成本,保险公司从而实现规模成本优势,以规模优势换取市场利润。在“互联网+”时代,保险公司可以利用新技术不断创新产品分销模式,提升产品分销效率。第一,通过建立移动商城,移动终端与电商终端相结合等手段改造提升现有渠道效率。第二,从客户体验着手,借助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网络,传播口碑,强化“客户是互联网保险的核心”的思想。无论是互联网保险产品本身还是保险后续服务,依靠良好的口碑都能飞速且低成本的传播和扩散。第三,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实现保险产品个性化,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保产品的迭代优化,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与客户需求完美结合,创造真正的价值。

3.3精算+数据+运营的智能化核心经营能力变革

传统保险精算的逻辑、工序、方法和工具等在“互联网+”时代遭遇巨大挑战,依靠抽样数据的统计分析、精算,而大数据时代“样本=全体”,提高保险企业精益管理水平。在进行互联网保险前期可能最重要的是基于互联网的历史数据缺乏。同时,数据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数据运用能力在互联网数据开放平台中怎样体现。传统保险企业要依靠互联网提高核心经营能力,需依靠信息技术在运营体验与运营成本方面做到极致。

3.4创造利润的价值链变革

目前,保险行业价值链条上的展业、承保、理赔、投资等环节,都由保险公司自主完成,承保利润和投资利润是目前保险行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互联网保险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保险企业通过与价值链上下游企业的互动探索,能实现多方共赢的格局,互联网保险了来自保险价值链或生态圈的利润。

互联网保险业务合规篇7

一、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当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到来以后,互联网保险这种全新的保险经营方式应运而生。互联网保险是指保险公司或中介机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借助互联网来支持保险发展的商业行为。同传统保险相比,互联网保险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时效性、经济性、交互化和灵活性。

近20年来,我国互联网保险快速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1997-2007年的萌芽期。1997年,互联网保险公司信息网成立,标志着我国保险业进入互联网时代。2000年,太平洋保险、中国平安和泰康人寿相继成立了自己公司的门户网站。本阶段互联网保险未能实现大规模的发展,只能起到门户资讯的作用。

第二阶段,2008-2011年的探索期。淘宝等商务平台的兴起为带来了互联网金融的新一轮发展,优保网和慧择网等保险中介与保险信息服务网站纷纷出现,使互联网保险快速发展。本阶段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较小,其战略价值也未能完全体现出来。

第三阶段,2012年至今的全面发展期。利用官网、保险超市等方式,各保险公司大力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以万能险为代表的新型保险产品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获得了爆破式的发展,众安保险的成立则对传统保险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这一阶段,互联网保险全面发展,主要商业模式形成。

最近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保险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从上表可以看出,2011到2013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总体增幅达到810%,年均增幅达到约201%。可以预计,互联网保险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会。

二、当前我国互联网保险的主要商业模式

最近几年,互联网保险快速发展,由于互联网技术差异、保险营销策略和理念的不同,形成了几种主要的商业模式,具体可以分为:传统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嫁接模式、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虚拟的保险公司模式(完全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和移动互联网保险模式。

(一)传统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嫁接模式

传统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嫁接模式是目前的主流模式,它是指传统保险公司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保险产业的内容和形式等进行改造,以实现对传统保险营销模式的重大变革,但主要业务还是依据母公司的传统部门来完成。

具体来讲,它有三种子模式。第一种是官方网站模式。它是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为营销和展现自身品牌所建立的自主经营的官方网站。第二种是网络兼业模式。它是互联网时代衍生出来的兼业模式,因其门槛低、办理简单而受到欢迎。第三种是专业中介模式。它是专门在互联网上进行保险的中介机构,例如优保网等。

(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模式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既不属于保险交易双方,也不属于保险经纪人,但它利用互联网为交易双方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一般来讲,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具有借助网络、流程专业和相对独立等特点。该平台介绍保险行业的信息和咨询,不仅服务于投保人,将不同公司的保险产品进行比较并给出专业的分析和建议,而且服务于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为其提供宣传和网上销售。

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电子商务网站,例如淘宝、京东商城和天猫等。它们一般拥有大量的用户,便于销售保险等金融产品。第二类是综合类网站平台,例如新浪和搜狐等。它们也开始尝试在网上销售金融产品,保险产品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三)虚拟的保险公司模式

虚拟的保险公司模式它是完全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实体保险公司,而是纯粹的虚拟保险网站。它直接在互联网上经营保险业务,服务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和灵活性特征。众安保险和安盛天平互联网车险公司的成立,宣告虚拟的保险公司正式诞生,它对传统的保险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

(四)移动互联网保险模式

移动互联网保险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保险经营活动,包括手机投保、短信投保和移动理赔等形式,可以利用的技术平台包括微信、微博和腾讯QQ等。和一般的互联网保险相比,它的终端是移动的而不是固定的,目前经营的主体依然是保险公司而没有第三方的加入。它具有打破了时空限制、互动和运营成本低等优势。

三、当前互联网保险商业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大发展为互联网保险市场提供了新的机遇,但是当前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商业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互联网保险产品体系较为落后

现阶段,我国互联网保险主要是“低价值、低粘度、标准化”的产品,产品品种较为单一,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具体表现为:第一,短期意外险种的比重过大;第二,健康险的专业服务滞后;第三,长期寿险未形成规模。

(二)互联网保险服务体系滞后

当前我国互联网保险服务体系滞后。从客户服务来看,虽然多数公司都使用电子邮件、短信、电话、微信等方式和客户沟通,但是主要是保险公司对客户单向进行的信息发送,客户的信息反馈较为困难;从运营角度来看,大部分保险公司只是通过互联网完成了前期的宣传、投保和支付,而理赔等后期工作大都需要线下来完成。

(三)互联网保险相关机制和法律不健全

2011年,美国寿险网上直销占比接近10%,车险网上直销占比约30%,而我国互联网保险占整个保险市场的份额不足3%,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随着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的深入,市场准入与退出、风险处置制度等相关机制亟待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也需要不断建立。

四、对策与建议

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快速发展,各种互联网保险的商业模式正在形成和完善,我们应当及时选择合适的互联网保险发展模式,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同时,我们要明确当前各个互联网保险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完善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当前的互联网保险模式:第一,完善互联网保险产品体系;第二,提升互联网保险的服务水平;第三,健全相关机制和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m].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14(2).

[2]杜洪全.浅论网络保险的发展策略[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7).

[3]李琼等.关于我国网络保险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武汉金融,2013,(6).

(作者单位:广东财经大学经贸学院)

互联网保险业务合规篇8

一、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

1、业务合理性难以界定。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合法性难以界定,这导致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游走于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灰色区域,网络支付平台就有可能成为“帮凶”。如与传统业务相比,包括二维码支付、虚拟信用卡在内的创新业务,涉及不少新的技术、新的流程和新的识别技术,这些金融创新无法受到既有规则管辖,存在一定风险隐患。目前,在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没有建立相关安全技术标准、统一的业务规则和相应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安排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如果仅通过后续“叫停”的方式,容易引起支付机构的强烈反应及社会的强烈反响。2、存在支付风险。一是交易对象不清。互联网金融交易虚拟化、交易对象跨区域、甚至跨国界,交易对象难以确认,风险难以掌握,且互联网金融交易时间短、速度快和交易频度大,若发生风险,不利于开展风险防控,同时不利于资金的追踪及交易流水的还原,对反洗钱和账户实名制制度产生较大的冲击。二是存在客户信息泄露、资金被盗取的风险。目前对互联网金融安全较大的威胁是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非法获得个人和企业支付信息,容易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客户信息等。除此以外,与传统商业银行有着独立性很强的通信网络不同,互联网金融企业处于开放式的网络通信系统中,这就导致互联网金融体系很容易遭受计算机病毒以及网络黑客的攻击,容易造成客户支付信息泄露、客户账户资金被盗取。以携程“泄密门”为例,2014年3月22日乌云漏洞平台消息称,携程系统存技术漏洞,可导致用户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等泄露,随后3月23日携程官方宣布,93名潜在风险用户已被通知换卡。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在过去半年因网上购物遭遇问题的网民达2010万人,其中因个人信息泄露和账号密码被盗分别为42.9%和23.8%。3、资金的第三方存管监督尚不完善。2013年,人民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2014年,人民银行公布了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银行清单。但是,目前支付机构对客户备付金存管并未完全到位,资金第三方托管机制未完全建立。在此情况下,部分客户资金仍沉淀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账户中,有可能存在资金被挪用甚至被携款跑路的道德风险,这不仅将对客户带来资金损失,也容易影响整个行业的形象。4、增大央行进行货币信贷调控的难度。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受法定存款准备金体系的约束,这实际上导致了货币乘数的放大。随着余额宝的快速扩张,其他支付机构也纷纷开发类似产品,如腾讯财付通、百度百发等。在互联网金融热潮的推动下,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已突破1万亿元,约占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1%,占银行理财产品的10%。而网络支付平台的便捷性,如资金由支付宝转入、转出余额宝的“短、频、快——操作时间短、可频繁操作、资金快速到账”的特点,让越来越多的人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加速了货币成数的放大。

二、监管对策

(一)加速立法、明确监管方向。建议尽快界定互联网金融的范畴、市场操作规范和监督管理主体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相应的行业技术和业务标准,主动进行业务监管,避免后续“叫停”监管方式带来的被动。在互联网金融的网络支付方面,人民银行作为支付机构的首要监管部门,也应尽快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加强对参与互联网金融的支付机构(以下简称支付机构)的指导培训,针对已经存在或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隐患和苗头进行风险提示,密切关注、因势利导,从健全内控机制、完善支付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强化风险防控,提升支付机构内在抗风险意识和能力。

(二)鼓励创新,进一步防控风险。互联网金融开展的业务创新,经常可能涉及现有法律法规的空白地带和不清晰的规定,由于缺乏现有的制度约束,依靠企业内部的有效合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的理念、方向、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应坚持“底线思维”,要求支付机构业务创新准备阶段不仅要对照现有的法律法规合理识别和评估风险,还需要从更广的角度,根据一般的法律原则、市场惯例和支付机构合规管理目标,识别业务开展过程中发生的潜在合规风险。从自身实践并总结国内外支付机构的先进经验,强化合规管理,注重从战略上控制风险,把合规管理和内控建设作为机构发展的生命线和基础来抓。

(三)推进互联网金融实名制建设。推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办理过程中的身份认证、网站认证和电子签名等实名制度,要求支付机构要认真落实反洗钱制度,严格按照要求对客户身份真实性进行识别,按规定设置支付业务系统中的客户身份信息要素,实行动态管理和更新,确保发生的每笔交易应具可追溯性。

(四)加大客户备付金管理。备付金管理是互联网金融监督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必须从业务、制度、系统等多方面建立严密的监控网络,防止备付金被占用、挪用、隐匿。一是定期审查支付机构自有资金和备付金账户。结合支付机构报送支付业务数据、自有资金、备付金账户的银行对账单,与支付机构报送给税务的财务审计报告进行核对,防止少报、瞒报备付金数据。二是为防范系统性支付风险,应积极探索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作为客户备付金的风险补偿机制。风险备付金拟从税后利润、高管工资和控股股东分配股利、发行或配送所获资金及营业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缴存至人民银行。

(五)完善信息保护措施。支付机构应当按照客户金融信息保护的要求,依法合规收集、保存、使用和对外提供客户信息。一是建立客户身份信息保密制度,设置信息安全岗位,明确岗位在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二是加强关键岗位员工的安全培训,确保员工了解各自岗位职责以及违反安全规定可能导致的后果,使安全保密意识渗透到每个员工观念、意识、思想、行为中去。三是引导支付机构优化信息保护管理流程,完善信息保护的内部管理制度,将覆盖信息采集、处理、传输、维护的全流程管理纳入支付机构风险管理过程,明确信息泄露风险控制点,及时更新防火墙、身份识别认证、数字签名等网络安全监控技术、防止恶意窃取客户信息的行为。四是加大对客户的安全提示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向公众提供通俗易懂的安全操作指南,提示相关的安全风险和注意事项。开设安全教育专栏,提醒公众谨防虚假地址连接、注意对支付通道的敏感信息进行保护。

(六)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纳入金融消费者保障范围。完善互联网金融投诉机制、畅通互联网金融消费的投诉渠道。推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成立,通过行业自律,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数据平台,以平台风险提示信息,通过主流媒体对非法互联网金融平台、高风险互联网金融产品及支付业务风险等及时向投资参与者进行预警、提示,人民银行等主管部门重点关注和择机检查其业务开展情况。

互联网保险业务合规篇9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监管;发展模式;监管体系

一、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①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将对金融产品、业务、组织和服务等方面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正成为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伴随着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现实,对其风险和监管的认知与实践却相对滞后。2014年开始,以p2p为代表的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爆发许多危机,借款人失踪、资金不知去向、平台无力支付导致其无法运营。这些事件使得业界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关注加大,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

许多研究者就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与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于宏凯从第三方互联网支付、p2p、众筹、虚拟货币和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五方面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业态。汤皋总结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高风险潜伏性、业务和机构合法性界定困难、监管体系狭窄、监管措施不完善五大风险,为此提出应加快互联网金融立法来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王念、王海军等对互联网金融产生的背景、概念及基本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在实现普惠金融、促进交易脱媒、推动利率市场化和中小企业发展四方面造成的巨大社会经济影响。徐庆炜和张晓峰从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和特性出发,深刻剖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九大风险。张丽娟、王鸿雁认为我国互联网金融中存在着包括缺乏个体客户的保障措施、风险抵抗力差、较严重的安全性和同质化、缺乏支援经济建设的社会责任和监管措施、合法性难以界定等问题。

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方面,谢清河通过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和互联网金融相关文献回顾,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建议加强技术应用、构建经营安全运行机制、加强人才培训以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运营。谢平、邹传伟、刘海二重点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特殊性,指出对传统金融的功能监管也适用于互联网金融,但要突出监管的协调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混业监管。毛玲玲从法律界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必要性的一致意见出发,分析互联网金融在风险控制方面的难题,指出互联网金融监管路径中蕴含的法律风险。张光涛从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和规范发展的角度,指出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亟须以新的思维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高汉根据互联网金融的类型和特点分析了其风险,认为应该从征信制度、业务许可证制度、纠纷救济制度和行业自律准则四方面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法律制度。

总之,现有研究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与风险都有较多的涉及,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建议,但从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出发,结合国外相对成熟的监管实践和经验,构建适合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经营模式及风险进行剖析,同时借鉴美国监管经验,构建适合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框架和体系,以确保互联网金融产业健康运行。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经营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经营模式

对于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分类,现有研究大部分都是按具体的业务类型描述,并没有详细统一的归类标准。本文将互联网金融产业按照经营模式将其分为四类,如表1所示。

1.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传统金融业务是在固定的物理点上进行的,服务成本较高而且有时间限制。在互联网时代,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和技术,可以将传统业务移植到互联网上进行,包括网上银行、证券和保险产品的网络销售、网上基金等形态。这类运行模式以互联网为手段,为客户提供在线服务,包括产品销售、交易结算、信息查询等功能。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许多传统的金融业务会大量依赖于互联网技术,使传统金融交易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具有服务快捷、效率高并且成本低等优势。

2.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金融服务。根据金融业务发展的现实需要,互联网被作为平台引用到金融业务当中,为交易双方提供金融服务。这类模式的典型代表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它是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与支付结算功能紧密结合的产物,它本身并不是金融机构,只是在卖家、运营商以及买家之间起中介作用的平台,具有成本低廉、快捷方便的特点。根据我国《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第三方支付的服务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发行以及管理、银行卡收单以及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支付服务。第三方支付可以分为独立运营和依附于平台运营两种模式:与其他互联网企业合作,提供除担保功能外的支付功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独立运营模式;依靠电子商务网站提供支付结算与信用中介功能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依附于平台运营模式。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基础上还演化出许多创新的金融业务,为客户提供理财和资金融通服务,比如余额宝、阿里小贷等。

3.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业务模式完全不同,它将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引进到金融业务中,利用网络与信息将众多有投资机会的分散投资者汇聚于同一的平台,使资金供需双方更加方便快捷、透明及平等地参与投融资。这类互联网金融模式对网络技术更为依赖,金融业务流程都在线上进行,是对传统金融服务的全过程取代,其典型代表是p2p网络信贷和众筹融资。p2p网络信贷是指资金拥有者通过第三方建立的网络融资平台将资金以信用贷款的方式出借给资金需求者,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融资和投资具有高收益率和进入门槛低、交易方式灵活的特点,并且不需要抵押担保,对利率、期限的选择范围也较大。众筹融资是指融资者通过网上的融资平台向众多的投资者融资,虽然每位投资者投资的金额可能不多,但通过少量的投资,投资者就能够从融资者那里获得回报。其中,商品众筹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是最常见的众筹方式。

4.金融支持的互联网化。金融支持的互联联网化在本质上不属于金融业务,它是为金融产品在互联网上的销售、投资等业务提供服务的第三方服务平台,主要将线下的金融中介服务功能以“搜索+比价”的形式转移到互联网,提供包括产品和业务咨询、搜索、理财教育、保险与信贷信息咨询等服务。通过这些服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用户对金融产品和业务的认识,促进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融合效率的提高,一般有三种模式:资讯类、搜索类以及金融产品超市类。金融支持的互联网化发展速度快、效率高,能有效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将成为未来互联网金融服务重要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虚假操作和欺诈问题。虚假操作和欺诈问题主要存在于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金融业务、全新的互联网金融以及金融支持的互联网化这三类经营模式中,尤其以p2p与众筹融资比较突出。由于平台信息不透明,违规者为拉拢投资者,对平台融资规模、融资来源以及资金用途等信息都进行虚假包装,夸大项目优点进行虚假宣传,以吸引更多资金流量。违规互联网平台还会许诺非常高的收益水平,使得投资收益率远高出社会资金平均收益率,对平台的稳健运行造成重大威胁。

2.分散投资者的利益保护问题。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历史较短,投资者的理性程度和投资经验都有限,使得他们很容易出现“羊群效应”等非理。个体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的金融知识了解程度不高,同时其风险承担能力也不高,导致他们在互联网金融中极易受到危害。

3.交易信息安全问题。互联网金融是基于大量数据与信息开展业务的,交易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这就对网络信息安全提出了更大要求。在互联网信息防护能力较差的情况下,若不法分子窃取用户信息资料进行非法操作,或违规的操作人员为牟利导致交易双方交易信息泄露,对用户、投融资者还是对互联网金融本身都将造成毁灭性冲击,严重情况下将导致互联网金融坍塌。

4.信用风险问题。互联网金融平台在选择融资对象时,是基于借款者提供的身份信息、财产证明、信用记录等资料基础上做出的决策。目前我国互联网征信系统还未全面普及,对于借款人的信用判断主要还是依据央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在缺乏有效征信系统支持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于借款人的所有信息也无法全面了解,这就加大了信用风险。投资者的信用问题也同样不可忽视,比如不轨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回应后先投入一部分资金,待平台展开一系列业务且项目也平稳进行时,却无法收到后续资金,投资人不做回应甚至消失,导致项目受损。

5.产品及平台机构的法律地位问题。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机构和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蜂拥而现,但其合法性有待商榷。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成立之初对其业务范围大多会有所划定。随着规模的扩展,业务范围不断延伸,实际业务与最初划定相差较大,对超出的业务范围及其合法性未做说明,投资者难以做出明确判断。另外,目前我国并没有明确的监管机构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监管机构责任分配尚不明确,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平台及产品的合法性无法进行有效追踪。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分析

2014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暴露出的风险问题较多,从学界到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思路、范围、措施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相关监管机构立法滞后,难成统一的监管体系

互联网金融极强的创新能力使得其产品、经营模式和从业机构层出不穷,监管机构的立法无法迅速囊括所有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要想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相对较为困难。监管机构无法在其发展之前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此对其监管采取的是密切关注而非实际监管的态度。以目前出现了大量问题的p2p行业为例,尽管2015年7月人民银行等部门颁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从主体层面上明确规定银监会将监管p2p,但具体监管措施仍未。表2是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

(二)传统监管主体的监管立场不适应互联网金融业态

传统金融的监管方面有众多法律规章确保传统金融的稳定、安全运行,对金融运行过程中的非法行为、违规操作、惩罚措施以及预防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如果直接将这些监管法规应用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则是不合适的。相比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的类型、经营方式不断创新,范围、环境等也不断延伸变化,监管对象、主体等要素远超出传统监管体制的范畴,传统金融对于金融监管的监管立场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已无法适用。互联网金融在行业的交叉、混合上比传统金融更为复杂,对它的监管需要全新的监管主体和监管立场,以提高监管效率和消除监管的真空地带。

(三)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力度强弱难以把握

市场机制在互联网金融运行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因此尽管行政监管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通过法律法规来监管约束各类互联网金融主体的市场行为会使交易机制更为高效。但到底采取多大法律监管力度,或者说让互联网金融有多大的空间来自由发展是一个很难测度的问题。法律监管的力度过小无法起到监管的作用,导致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威胁金融体系乃至社会的稳定;法律监管力度过大,会使互联网金融被压制过猛,发展受限,对经济的发展起到负面作用。如何把握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适度性是一大难题。

(四)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范围界定困难

互联网金融业务数据都是在互联网线上进行传输、交换和保存的,其业务范围不断发生着动态变化。监管部门的业务范围被界定后,新出现的业务会迫使监管部门不得不继续更新法律。若法律更新步伐与互联网金融发展创新步伐相差较大,就会使互联网金融发展埋下隐患,可能威胁互联网金融体系的稳定。与此同时,要监管一个业务或交易行为是否非法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要判断其合法性,就要对交易数据进行收集、审查以及公示,而交易数据是可能被篡改、编造的,这加大了监管机构判断的难度。

四、美国互联网金融业监管经验

在美国,互联网作为一项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融行业并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在美国并没有“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而是有很多其他替代性概念,比如“电子金融”“网络银行”等。美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监管采取的是较为宽松的分头监管模式,而不是统一的专门化监管,并与行业自律相结合。金融监管当局对监管职责有明确的划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和贸易委员会(FtC)对非金融机构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进行监管,而对于金融机构从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则是由联邦和州监管机构共同监管。联邦层面的监管机构有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消费者金融保护局(CFpB)、货币监理署(oCC)、美国国会委员会、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Gao)、美国信用办公室等;在州监管层面,大多数州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是按提前取得许可的规定运作的。

(一)传统金融业务互联网化的监管:以网络银行为例

美国对于网络银行的监管,是将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相结合,纳入现有的监管范围,强化不同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使新产生的业务和产品也处于监管的范围内,监管方式是宽松审慎的。美国对网络银行监管的主要机构是美联储、货币监理署(oCC)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监管模式是在传统银行监管的法律法规上加入适合于网络环境的网络银行的监管办法和规则。从技术层面上看,在监管政策、内容、机构分工以监管原则及体制上做出修改,更加突出对交易安全、信息保护与披露、业务的范围等的监管。一些具体的法律法规包括:货币监理署(oCC)1998年2月的《技术风险管理:个人电脑银行业务》,对网络银行的技术风险监管提供指导;1999年10月的《总监手册:互联网银行业务》,对互联网银行发展过程中的风险进行了全面的揭示,提出了风险控制的要点;《互联网与国民银行注册》《电子活动最后规划》《电子资金划拨法》等法规对网络银行发展的秩序、环境进行修正,对监管的原则和范围做出明确规定;美联储1997年12月的《网络信息安全稳健操作指南》,对网络银行的业务监管细则做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1998年6月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针对网络银行业务及其风险的管制规则了《电子银行业务:安全与稳健审查程序》,其他法律还包括《计算机安全法》《数字隐私法》《外包技术服务风险管理》等。

(二)对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金融模式的监管:以第三方支付为例

美国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主要以联邦以及州监管层面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作为监管主体。这是因为在《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中,第三方支付被规定为是非银行机构,只是货币转移业务,对其监管同样也没有专门制定法律,只能在现有法律基础上补充完善。对第三方支付实行的监管属于功能性监管,重点监管交易的过程,对交易机构的监管不是很突出。监管主体的职责划分是:

1.联邦监管层面:按照现有银行保密和反洗钱方面的法律,包括1970年《银行保密法》和1986年《洗钱控制法》、1988年《洗钱改善法》、1992年《阿农齐奥-怀利反洗钱法案》、1994年《洗钱抑制法》、1998年《洗钱和金融犯罪战略法》、2001年《爱国者法案》等,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法律监管,确保第三方支付机构数据的安全性。同时,遵照《反不公平、欺诈和滥用法案》(主要针对金融类机构)和《公平贸易法案》(主要针对非金融类机构),规范第三方支付的行为,使交易行为处于公平的环境中。在监管实践中,也借鉴《诚实借贷法案》和《监管指令Z》对第三方支付中消费者的信用加以规范;同时,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将沉淀资金转移到FDiC的低息或无息账户中,通过存款保险对第三方支付的托管资金进行监管,确保资金安全性。

2.州监管层面:主要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经营许可进行监管,按照《货币服务法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监管,确保其业务是在取得牌照和经营许可后进行的;利用《电子转账法案》和《监管指令e》对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争议解决机制做出规定,确保第三方支付的业务、投资行为是按规定的程序和途径进行的,对于不符合规定的业务惩处以及补救规定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三)对全新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监管:以p2p和众筹为例

对于p2p业务,美国通过对原有法律的补充将其纳入证券业进行监管,实行的同样是双重多头监管,即联邦与州层面共同监管。监管主体包括SeC、州一级的证券监管部门、FDiC、CFpB、FtC,其中SeC是p2p主要监管主体。通过《证券法》将p2p平台发行、出售收益凭证的行为归为证券交易行为,依据此法和《证券交易法》对p2p平台的登记注册、凭证发行方式、业务的准人以及平台的信息披露实施监管。州监管部门按各州地方法规对p2p平台的准人实施监管和监督,确保业务在州证券监管部门登记后进行,保证业务的合法性。FtC借助于《联邦交易委员会法》和《正当债务催收实践法》,监管p2p平台的行为;同时,还要对债务催收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将不公平、欺诈、虚假宣传的行为置于法律监管之下。FDiC主要监管p2p平台及相关机构中的信息安全,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及交易信息,防止信息的篡改、假造以及信息泄露和买卖。CFpB依据《多德-弗兰克法案》《真实借贷法案》《借贷机会平等法案》以及《公平信用报告法案》来监管p2p借贷市场和借贷行为,对p2p行业中的弱势消费者提供法律保护,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总体来说,SeC及州级证券监管部门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进行监管,而FtC、FDiC和CFpB是基于p2p平台中消费者的视角实施监管的。另外,在p2p的监管中,《506规则》《蓝天法案》《投资公司法》《投资顾问法》《资金电子转账法案》《电子签名法案》等诸多法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众筹的监管,美国主要监管主体仍然是SeC。根据美国《证券法》,未取得豁免权、在无SeC牌照的条件下发行或销售证券属于非法行为,但2012年4月签署的《创业企业融资法案》即《JoBS法案》使众筹融资的合法性和规范化成为现实。在《JoBS法案》中,对众筹融资的条件、规模以及融资渠道、享有豁免权的条件和不允许涉及的业务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比如一年内中小企业的融资规模不超过100万美元。对投资规模的规定包括: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下的,投资规模不超过年收入的5%;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规模不超过年收入的10%,并要求融资平台必须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和信息披露,对于披露的信息承担法律责任。

(四)金融支持互联网化的监管

对于基于互联网平台提供金融产品搜索与服务、理财及社交等互联网金融模式,美国没有专门的法律来监管,对它的监管是从准入条件、审核标准、行业运行规则以及完善的信用评级体系来进行的。实践中,主要参考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法案对互联金融消费者提供法律保护,通过授权和不断更新、完善用户信息对用户身份、信息真实性进行监管。

五、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体系的构建

从美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经验看,其主要思路是将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金融业态补充到传统监管框架中,并实行分头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模式。我国金融市场兼有新兴和转轨两大特色,现有监管体系尚不健全,加上立法程序滞后等原因,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亟须填补空白。为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在借鉴美国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经验的同时,结合现实构建适合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框架。接下来从五个层面设计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体系,具体结构见图1。

(一)明确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及监管立场

2015年7月颁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从具体的业务品种对监管责任进行了划分,但具体的监管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在此背景下,各监管主体必须积极研究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发展动向,对潜在的风险问题建立预警和防范机制,做到事前防范和事后监管的完美结合。进一步看,互联网金融产业具有分散化、小规模的特点,单纯的统一监管思路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因此,在监管主体的责任分配上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采用双线多头监管:中央层面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为主;地方层面以地方政府部门、财政、司法等机构和中央监管机构在地方的分支为主;同时,在中央和地方层面分别设立互联网金融工作办公室,确保互联网金融监管拥有明确的监管主体,消除监管缺失的问题。同时,必须在现有监管分工的基础上梳理清晰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对于有争议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和机构,分配给专门的核心监管机构,避免问题爆发时的责任推卸。具体监管主体设想见图2。

(二)确立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模式和原则

在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模式上可以借鉴美国做法,即双线多头的监管模式。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集中统一的监管模式可能致使监管缺失。互联网金融的复杂性和交叉性决定了不可能由单一部门来监管,应采取“中央+地方”的共同监管模式。在统一的监管框架下,制定地区特色的监管方法,监管的目标是保证互联网金融发展有一个公正、合法、透明、安全的环境;同时,互联网金融是极具创新性的产业,监管是为了规范其发展,而不是消除其创新能力。因此,英国采取适当宽松的审慎监管原则,借鉴美国的经验,“先规范后开放”,给互联网金融留出充足的创新发展空间。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全国性统一的制度框架下,也应该允许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制定适当的互联网金融准入、退出、登记和经营许可制度。

(三)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韧饪刂贫群图喙苤魈宓男调机制

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中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准人、退出、业务范围、内控机制等都有相关的规定,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的差别很大,监管机构应根据互联网金融不同的经营模式与特点,制定相应的准人和退出制度。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可以学习美国对众筹融资的法律监管即《JoBS法案》的做法,以《互联网金融禁止业务条例》的形式将各类机构和平台不能进行、禁止涉猎的业务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内控主要是对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行为、过程以及从业人员进行的监管。借鉴美国对第三方支付和p2p的监管思路经验,可从现有监管法律出发,加入《互联网金融交易法》《公平交易法》,对违反法律规定的不公平、欺诈等非法互联网金融行为的处罚加入《刑法》中;按照我国的《保密法》和《网络信息安全法》等的相关规定对互联网金融从业人员行为进行监督,保证互联网金融的信息安全。同时,互联网金融跨区域、跨行业和跨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各监管机构要协调合作,加强信息的交流和分享,对于其他监管机构的指导性监管建议不可忽视,弥补监管的不足并进行完善和修改,提高监管的效率。中央、地方的监管机构要协调一致,形成全面、无缝隙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网,将风险和潜在问题置于可解决的框架内。

(四)建立全面的动态监管机制

互联网金融是不断创新发展的新兴行业,固定的监管框架并不能保证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动态监管是保证其稳健发展的必要条件。动态监管首先应从监管的责任分配出发,以补充规定的形式定期更新各监管主体的责任分工,将新产生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置于监管框架之下,保证监管的完整性。监管机构要实时研究互联网金融的动态和发展,发现和识别其中的问题和风险,做好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比如定期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和机构做信用评估并公布;为保证信息和数据的真实可靠,还应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交易过程及交易资金的流向、用途进行监控,保证其安全合法;还要加强监管机构的国际合作,吸取国外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上的可取经验,对未预见的互联网金融问题提前防范。

(五)完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征信与风险提示制度,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互联网保险业务合规篇10

一、有关互联网金融研究的文献回顾

1995年,全球第一家互联网银行SFnB(SecurityFirstnetworkBank,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在美国成立,随后开始在欧洲和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兴起,近些年在中国和日本等地发展迅猛。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取得了很多成果。按照研究方向和内容来看,大致分为三类。1.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研究李博、董亮(2013)将互联网金融模式鉴定为三类:(1)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延伸,电子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都可归纳为这一范畴;(2)金融的互联居间服务,有第三方支付平台、p2p信贷、众筹等;(3)互联网金融服务,如小额贷款公司、基金保险销售平台等。谢平(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以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为支柱,他将互联网金融模式分为八类:传统金融互联网化、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对等联网(p2p)、众筹、大数据在证券投资中的应用、互联网货币、基于大数据的征信和网络贷款、保险等。罗明雄(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有六种模式,分别为:第三方支付、p2p、众筹、大数据金融、互联网金融门户以及金融机构信息化等。郑联盛(2014)认为互联网金融是整个金融领域的新型业态。总结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并归纳为四类:(1)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包括有:为传统金融服务提供服务的机构或平台、互联网与传统金融业务的融合、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金融业务的创新化发展。(2)第三方支付。典型代表有支付宝、快钱等第三方支付机构。(3)互联网信用业务,主要包括众筹、网络贷款等新兴业务。(4)互联网虚拟货币。美国的Google、Facebook、eBay等都发行有虚拟货币。目前,中国对此类业务实行严格的管控,2014年1月起,已禁止比特币、莱特币等互联网虚拟币的销售。虽然学者们在叙述角度上有所差别,但从总体来看,所谓互联网金融不同模式就是各种金融与互联网要素的不同组合,可以概括为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与基于互联网特性而延伸的金融(类金融)服务两大类别。2.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maryCronin(2002)介绍了网络银行的业务特点和竞争优势,为网络银行的发展及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对网络银行的风险防范及控制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谢平、部传伟(2012)认为互联网金融以先进的信息科技为依托,对传统的金融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他运用案例研究,归纳出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三种模式:移动支付、网络信贷和众筹融资。曾刚(2012)运用不同视角,对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进行比较,得出两者之间不仅具有竞争关系,而且还可以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王琴、王海权(2013)在对网络金融的内涵做简单阐释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典型的国外网站的业务和发展,与国内网络金融发展做对比,提出国内网络金融企业要逐步改善金融服务理念,加快推进网络营销模式的多样化和服务品牌化建设。左近业、贺根庆(2014)立足于中国网络金融发展实践,深入解析内涵,把握发展趋势,为网络金融业务拓展和利润增长提供新思路。显然,学者们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是高度认同的,对传统金融机构或管理部门而言,关键是如何适应并充分利用好这种发展趋势。3.针对互联网金融高风险的特点的研究学者提出应该把互联网金融纳入监管体系,并提出多种监管方案。尹龙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探索较早,他在《网络金融理论初论: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影响》、《对中国网络银行发展与监督问题的研究》等文章中,详细分析了网络银行发展的现状及风险特点,结合目前监管实践,提出了有益的监管策略。徐静(2006)指出近年来网络银行在中国发展迅猛,但是监管部门必须对网络银行的风险引起重视,及早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借鉴国外先进监管经验,并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巴曙松、杨彪(2013)认为中国第三方支付与美欧等发达国家相比,在立法层次、分类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及监管等问题上存在提高和完善的空间。鉴于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薄弱的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陈林(2013)从六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形式及特点,指出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具有重要的影响,并在深入比较欧美等主要国家互联网金融监管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王立国、徐爱萍(2014)分析了网络金融风险具有高度隐蔽性、瞬时爆发性、极度渗透性和交叉感染性,在此基础上,从法律、经济、技术等角度创新了监管模式,对及时分析和控制网络金融风险做了积极的探索。这类研究普遍认为,各种模式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蓬勃发展的背后,亟需有效监管,以控制风险,维护互联网金融领域投资者和消费者利益。

二、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分析

1.技术风险从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模式来看,由于其业务依赖于电子信息技术,因此首要风险来源于技术层面。尤其是中国网络技术发展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明显滞后,硬件设施及软件系统大部分由国外引进,中国互联网金融企业不能完全掌握它们的性能,或是系统设计存在缺陷,如开放式的网络通讯系统,不完善的密钥管理技术等都容易引起潜在风险的发生。而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功能,也使得这些技术漏洞和病毒等快速地感染,从而形成系统性风险。这样的例子近年来不断出现:如2014年2月,美国著名的众筹网站KiCKStRaeR被黑客攻击,部分客户数据泄露;2014年3月22日,系统漏洞导致携程客户资料泄露。2.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的资金使用者通常以小微企业为主,这类企业的共同特征是财务报表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因而其不确定性要远远大于一般的银行客户。而中国征信系统数据的不完善,又增加了对这类客户信用状况的辨别难度。央行的征信信息是最完整的,但数据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在数据时效性、全面性和层次性上仍存在短板,其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更差一些。一些利用大数据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平台虽然能收集到及时的数据,但能用于信用评估的数据并不多,而且分析方法和手段也还在探索阶段。二者此消彼长,互联网金融的不确定性要远远大于一般的银行信用。3.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呈现出混业经营的态势,对商业银行法、证券法、票据法、担保法等法律都提出了新问题,急需法律规制,但制定法律必须全国统筹、深入研究、综合考量,这就出现了监管立法相对滞后的局面。2014年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虽然把新型网络金融公司作为影子银行的第一类,明确由央行牵头,统一各部门协调监管,但目前还只是一个宏观框架,没有出台具体细则,在事实上出现了无法可依的局面。具体而言,涉及到以下三方面。(1)商业信息、隐私泄漏的法律风险。互联网金融时代离不开大数据,在海量数据中加工、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为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机构拥有这些信息的所有权,为获得投资人信任,一些p2p网贷平台会把优质借款人的详细信息到网站上,这样不仅会造成网贷平台的商业信息泄露,也会使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隐私存在被泄露的隐患。依据《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的规定,如果互联网金融机构泄漏消费者或投资者个人信息,可能会受到法律的惩治。(2)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法律风险。2015年9月1日,新修订的《广告法》正式实施,强化了对大众传播媒介广告行为的监管力度。为提高知名度,目前很多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广告宣传中涉及虚假和夸大的成分,如“部级”、“最高级”等极限词的使用;“保本”、“无风险”、“保收益”等承诺都属违反《广告法》的行为。(3)金融犯罪风险。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缺乏客户身份识别、交易记录保存和可疑交易分析报告等相关制度,在业务发展和盈利压力的主导下,容易采取一些高风险交易模式,触及了非法集资、非法经营等“底线”: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清算网络或非法集资等犯罪资金,利用网上银行实施地下钱庄违法犯罪活动,网络炒汇、炒金,网络传销,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活动,网上制假售假、洗钱犯罪等。

三、国外互联网金融监管经验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拥有巨大的成本优势、服务优势和竞争优势,从而成为金融发展的巨大支撑;另一方面,较之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又面临更为巨大的技术风险、信用风险及法律风险,这促使各国的宏观调控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监管政策,不断对互联网金融机构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作出适应性调整,以使其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1.完善的法律法规机制明确互联网金融各主体权利与义务,划分利益边界,保护交易双方权益,维护规范、有序的发展环境。美国法律制度比较健全,业务开展方面有《全球及全美商务电子签名法》、《全球电子商务框架》、《统一电子交易法》、《创业企业融资法案》;市场准入方面有《国民银行网上银行注册审批手续》;风险管理方面有《网络信息安全稳健做法指引》、《技术风险管理》、《技术风险管理-pC银行》;现场检查方面有《otS对零售在线pC银行的声明》、《FDiC电子银行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检查程序》等。英国对网络信贷的监管较早,《消费者信贷法》是规范网络信贷的法律;《p2p融资信贷操作指引》用来规范p2p机构;市场准入方面,无最低资本金的门槛限制,但网贷机构要获得信贷机构牌照才可运营。欧盟规范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规有《电子货币指引》、《境内市场支付服务指令》、《反对非现金支付》、《电子签名共同框架指引》等。日本对非银行民间金融公司资金进行管理的法律有《贷金业法》、《出资法》、《利息限制法》等。2.严格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金融的运行基础是互联网,因此,互联网技术安全和管理安全就成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首要任务。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安全包括电子技术、内部管理、自有资本和客户资金管理等。具体要求有:(1)确保任何情况下的网络主机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严格排除各种人为或非人为因素的影响;(2)确保互联网金融交易双方身份、数据、资料的真实合法,交易过程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3)严格保密制度,确保研发新技术、新成果不被窃取,保证客户资料不被非法盗取或者修改。美国《银行机密法》规定,所有网络银行应当建立严格的新开户标准,还要建立网络监控系统。3.高效的行业自律组织很多国家都重视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对互联网机构的监管,运用行业标准来约束机构行为,可以弥补政府机关监管职能的缺陷,也可以补充法律法规的漏洞,及时对新情况作出反映。美国构建了完善的网络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制度框架:(1)决策管理层在业务风险中的职责;(2)网络银行业务的技术风险管理;(3)网络银行业务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4)网络银行业务外包情况下相关风险的控制。另外,英国和日本都是组织自律组织充当“准政府机构”,承担部分政府的监管职能,营造互联网金融良好的市场环境。4.务实的功能性监管体制互联网金融从单一的业务模式开启,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业务模式也随之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平台囿于利润及企业竞争力的考量,纷纷向混业经营转变,金融服务逐渐趋向综合性,逐渐发展为向消费者提供全面服务,金融超市的出现给分业监管也带来了新的难题。为了适应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美英等国开始对监管政策进行调整。1999年,美国修改金融监管框架,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采取了综合监管与分业监管相结合的模式。200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金融服务与市场法》法案,由金融服务局将取代原来的证券与投资委员会,统一行使监管职能,实现了跨行业监管。5.协调的国际合作机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要求日益迫切,国际社会开始构筑一个新的、稳健的国际金融架构。1999年,由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及意大利七大西方工业国成立了“金融稳定论坛”,旨在从全球范围监督各国及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后邀请澳大利亚、新加坡、荷兰、瑞士和欧洲央行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入,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2001年,巴塞尔委员会发表《电子银行风险管理原则》,2003年,巴塞尔委员会《跨境电子银行业务的管理和监管》,2007年,《跨境电子银行业务活动的管理和监督》。

四、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