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24:46

计算机网络基础技术篇1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有一个形成、发展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截止目前这个过程仍在方兴未艾地继续进行着,迅速的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和不断深入,我们已渐渐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1资源共享。资源指的是网络中的所有数据资源和软硬件资源。共享是指网络用户能全部或部分的使用网络内的共享资源,如网络游戏。资源共享包括数据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和硬件资源共享。

 

1.2数据通信。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之一即数据通信。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用户连接到internet上,再利用internet在计算机之间快速可靠地传送文件、程序和数据(如新闻报导、体育赛事、交通信息等),及多媒体信息(如影视、声音、动画和文字等)。

 

1.3综合信息服务。综合信息服务是指由各行各业根据自身需求,搭建的一个业务功能强大且内容丰富的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能够为社会公众、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提供全面的数据查询和信息咨询服务。

 

1.4分布处理。分布处理是指组成网络的多台计算机协同工作,并且协同工作的计算机之间按照协作的方式可实现资源共享和进行信息交流。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如今从日常生活中的交费、车票购买、银行存取款、网上购物,到尖端科技领域的导弹轨迹控制、卫星发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日益渗透到各个领域中,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乃至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成熟,各种网络需求的不断增加及internet的迅速普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2.1通信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信息通信,包括在线聊天(飞信、mSn、QQ等)、e-mail、ip电话等服务。其中,在线聊天和e-mail以其功能丰富、方便快捷、操作简单等优点(特别是在线聊天,可实现视频、语音聊天等功能),迅速成为最受广大网络用户欢迎的服务之一。

 

2.2多媒体信息服务。多媒体信息服务是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即采用多媒体信号进行信息交流。包括网上娱乐、网络电视、电视会议、www服务、远程教育和音乐点播等。

 

2.3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数据库的应用系统,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指出的是,分布式数据库特别适合于网络管理信息系统。

 

2.4办公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可以将一个单位的其它办公设备与办公用计算机连接成网络。网络办公可以加强外部和单位内部的沟通与联系,加快单位内部的信息流动,提高工作效率,并有利于减少日常开支。

 

2.5网上交易。网上交易是指包括期货证券业务、在线交费、服务行业的定售票系统、金融系统的银行业务和网上购物等在内的电子商务系统和电子数据交换。

 

除上述之外,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决策、工业自动化控制、数字图书馆全球信息查询与情报检索、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等领域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问题

 

如上文所述,在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在享受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优越性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意识到对网络不正确利用可能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甚至是危害。

 

3.1对社会的负面影响。首先,由于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还不够完善,网络中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真实性和虚拟性,使得网络管理也存在着严重的不规范性,导致网络安全无法可靠保证。这也正是诸如传播反动信息和色情信息、制造传播可疑程序和病毒、利用木马程序窃取商业机密和国家机密、金融诈骗等利用网络的高科技犯罪事件一直呈现高发趋势的主要原因。

 

其次,对网络信息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上存在巨大差异,会导致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衡,经济差距越拉越大。

 

再次,当前网络特殊的语言修辞符号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许多不合语言规范的现象层出不穷,网络语言现状令人担忧。引导并规范使用正确的网络用语,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3.2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其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自控能力及辨别是非的能力欠缺,因而极易受到不良网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弱化了青少年理性思考的思维方式,反而强化了其凭直觉感性接受事物的方式。另外,青少年迷恋网上交友、网上聊天和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不但影响心理健康,而且有损身心健康。事实证明,长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人在真实世界的人际交往能力。此外,网络也是暴力和色情等文化垃圾传播的土壤,有调查显示,青少年的犯罪手段多来源于网络。

 

2)对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网络上充斥着追求奢侈、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腐朽的价值观,大量接受此类信息,对生理和心理都不够成熟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势必会动摇传统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趋向。

 

总之,尽管网络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我们还是应当一分为二的正确看待它。应清楚的看到,只要正确利用网络,其所带来的利是远远大于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提供了超乎寻常的便捷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们的生存空间。同时网络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不断的改变思想观念,完善行为方式,敢于迎接挑战,努力推动人类社会向着更高阶段不断发展。

 

作者简介:

计算机网络基础技术篇2

 

护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是一项综合了护理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一门专业性学科。护理工作者要掌握护理学,就必须先对护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护理教学老师就要通过课堂的讲解、操作演示,辅以教学录像,再通过大量的课堂练习和临床实习让学生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形、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拓展学生思路,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

 

1.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的优势

 

1.1多媒体教学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护理学基础时,可以接触到大量的名词,且内容枯燥、知识点关联性非常的强、逻辑推理少;同时,还有很多的人体结构挂图、模型等。这种平稳、静态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全面展示的效果,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抽象的、复杂的知识点通过文字、图像、影像等反应出来,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比较直观生动,更好地展示护理工作的特点,通过大量的图片、影音、动画等实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扩展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护理学基础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不断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运用能力等的全而发展[1]。

 

1.2有利于护理学基础中动态内容的展示

 

护理学基础中动态性比较强的内容,比如病人出入院的护理,通过常态教学,很难使学生有直观和透彻的理解和掌握,而多媒体却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首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将护理学基础中的动态内容,重新构建三维立体图象,使学生能从人体的体表一直观察到深层结构,并可随时从不同部位,不同角度反复观察[2];其次,通过三维动画和实体录像等形式,将深奥的理论形象生动、直接地展现出来,使复杂、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简单,有利于学生对护理学基础的掌握,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效地实现教学效果。

 

1.3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现代医学的发展,对护理学的内涵也提出新的要求: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在不断增加,各校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新增了课程门类,教学计划在不断调整,护理学基础授课学时被减少,但教材未变,使得教学课时变的非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时,可以快速调出各方面的信息,有选择地应用于教学,可实现护理学课程之间的内容交叉,有利于护理学知识的融合,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多媒体教学在护理学基础中的运用,增加了信息量,极大丰富了教学资源。知识的相关性与临床应用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展现,有利于知识框架整体性的形成。

 

1.4有利于教学相互发展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发挥了强大的优势,改变了教学的枯燥、无味,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最主要的一个前提就是教师首先要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知识,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术,完成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之间的知识和角色转换;多媒体教学也是对教师能力的一种挑战,只有全面掌握新知识和新力法,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以满足教学需要,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教与学的良好环境[3]。

 

2.多媒体技术在护理学基础教学应用

 

多媒体技术是把计算机技术作为核心,将图像处理技术、视频技术、语音处理技术整合在一起,利用计算机的图像信号进行加工、储存、转换、控制、编辑等过程。它和幻灯片、投影仪等简单的组合不一样。专业人士曾经说过,多媒体技术会改变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最后就会使整个教育界发生很大的改革。实施多媒体教学必须要具备三方面的条件。

 

2.1要有良好的硬件保障

 

想要展开多媒体教学首先要具备相关的硬件条件,它是开展多媒体教学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通常情况下必须要有各种视频、多媒体计算机、灯光控制系统、投影仪、影碟机、音箱等。如果学校有条件,可以根据高标准的硬件设施,并且构建校园网络,为教师提供健全的电子备课室等,教课地点可以选择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最好在较大面积的多媒体教室内进行授课。

 

2.2软件的支持

 

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技术条件是软件。它主要的工作是发挥硬件的作用。实施多媒体教学必须的软件主要包括三个方向的内容:①构建多媒体教学各学科的教材库和教学产品的工具软件;②建构各种通用软件和操作系统;③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作品。这类作品应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上课前后能够帮助学生自学的功能。对于一些水平高的产品,还应该具有将学生具体掌握的学习情况及时的反馈给教师,并能够给出相应的数据分析的功能[4]。

 

2.3教师多媒体技术的加强

 

教师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者。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具有独立操作各种多媒体设备的能力,可以熟练掌握计算机进行教课,具备很专业的创新意识,自觉的把各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实际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实时的将国内外医疗护理的先进方法给学生进行讲解,将各种学术展示给学生,指导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积极的进行讨论和研究,并且能够按照课堂教学的需求,独立完成教学所需要的多媒体作品。

 

3.结语

 

总而言之,与传统的护理教学相比,多媒体在护理教学上显示出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多媒体教学综合的将教学的内容和信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不但让学生有了生动和形象的理解,还在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上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尽管如此,我们也要合理、科学的运用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不断的运用中寻找更加优化教学的方法,提升多媒体对护理教学服务的效果,促进护理教学的整体发展。

计算机网络基础技术篇3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软件技术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1(c)-0000-00

项目来源: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重点项目《软件技术专业仿真式企业课堂与虚拟公司模式研究》(2013039)

1计算机网络课程在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计算机网络是高职电子信息大类各相关专业必修的重点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充分掌握和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网络应用技术和应用方法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掌握至少一种主流软件开发平台,具有较强编程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人才。一般来说,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重视开发软件的教学忽视计算机网络方面知识的教授,而软件技术涵盖游戏软件技术、网络软件技术、网站开发技术、软件测试技术和前端开发技术等方面,这些技术的开发、运行和维护均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平台而非传统的单机系统,因此让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及其相关课程对软件技术专业是十分重要的。

2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2.1调整课程体系

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以就业岗位分析为导向,充分考虑课程与职业的关系、与职业能力和职业标准的关系,那么计算机网络课程就应该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的这一基本要求之上,针对软件技术专业所需要的计算机局域网技术和网络操作系统知识设置相应内容,以够用为原则,砍去软件技术专业不需要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其他的内容。课程内容应当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第二,是局域网技术;第三,是网络操作系统。由于软件技术专业的其他专业课都需要计算机网络知识,因此,《计算机网络》作为专业课是与软件技术专业的其他的基础专业课开设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

2.2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除了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同时还应通过对各种案例的分析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强调综合实训和工学结合,内容更具体、更细致。据此,把课程体系中的三部分内容作了细化,第一,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应涵盖以下内容:计算机网路基础、、广域网组网技术基础、internet与intranet技术基础和网络安全技术等;第二,局域网技术应涵盖以下内容:tCp-ip协议、子网规划、局域网实用组网技术、网络互连设备及应用技术;第三,是主流网络操作系统。既包括适度和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又有比较详细的网络技术指导,特别是软件技术中需要用到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要加强学习和实践。

2.3优化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采用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的三明治教学方法,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方法使课堂互动,实践教学采用合作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在第一个部分的教学中,理论知识主要通过各种案例传达给学生,使原本枯燥呆板的理论知识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使他们很快地理解,实践教学主要向学生提供相似案例情境,让他们模仿之前的案例自己去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技能。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这部分是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学生自己组织知识的能力比较差,所以在教授这一部分的时候应尽量避免知识点过于分散,而应注意组织一个实际应用中涉及到的几个知识点一起教授,协议、技术部分和组网部分相交融,告诉学生协议这样设置时与之匹配的组网应该是怎样的,使学生认清协议的重要性和作用,再通过案例告诉学生什么情况下应该组什么样的网、采用什么协议和网络设备,最后在实验室给出相似的案例情景,让学生自己分析和动手组网设置协议等。在第三部分的教学中,要注意讲授网络操作系统与一般的操作系统的区别,在实践的时候也应侧重操作网络设置和网络管理的部分的实践。

2.4改革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应该充分发挥考核的教学功能、教育功能、督促引导功能、检测鉴定和评价功能,考核要能够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方案相一致,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考核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检验也要重视动手能力的检验,既要注重形成性考核也要重视终结性考核,考核方式中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30%,其中,平时出勤、作业、实训表现和实训报告占10%,平时实操测试占20%;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70%。

3结束语

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更新,必将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提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软件技术也正日新月异,软件技术专业的开办与设置要与时俱进,那么该专业所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上也应随之改变并与之相适应。一旦软件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那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都应用随之发生变化,以适应专业的要求,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变也会带来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变革,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软件技术的动向和需求,也要有能力优化课程教学。

计算机网络课程在软件技术专业中的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适合的的教学内容、充实教学资料库、调整教学和考核方法,并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和项目实训,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黄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电脑学习.2010

[2]王鑫.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2)

[3]许桢.对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S1)

[4]刘钢,邹红艳.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6,(4)

计算机网络基础技术篇4

伴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变革,计算机网络技术成为我国信息网络化建设的主要发展技术。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给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伴随着教育制度的逐渐完善,我国各大高校的教育建设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为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加大提升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实现网络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本文通过阐述了构建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的主要教学计划,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改善、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三个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实施途径,以确保我国高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改革课程体系实验课程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在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学领域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从网络实验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还是从应用层面来看,都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我国各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师资力量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基于此,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说我们亟需对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进行改革和创新,及时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和改革手段,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1构建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自21世纪以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现代网络化发展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学习习惯、生活习性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计算机应用岗位的人才对计算机技能操作水平及综合素质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符合大学生就业岗位的标准需求,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在计算机网络计算课程体系建设中教师始终要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模式的改革,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推进和实施“实例化教学”模式,本文以网络模式为突破口,深入分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模式的构建、实验及应用,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体系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构建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的主要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等得以迅速发展,但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体系在高校网络技术领域之中仍然薄弱,教师在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应积极教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同时还要具有维护及管理大小型网站以及网络技术应用开发的能力,从而向国家培养和输送具有高技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啊专科层次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将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的主要实践环节包括计算机接口技术、局域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以及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基础切实可行的实施在实验课程体系之中。

3优化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的教学思路

3.1目标的确定

“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可以应用在现代企业的管理当中,同样适用于教育领域,当今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的争夺,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也应该以满足市场所需为原则,结合现代大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出合理、科学地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目标,例如: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原本就是以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学校和教师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设定,将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及应用课程作为开设的一门基础类课程,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针对此门课程可以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首先,在教师的指导讲解后,让学生对局域网技术、计算机基本操作实训、局域网组建实训、网络综合布线技术、tCp/ip技术实训、网络安全技术实训等知识有一个概况的了解和清晰地认识,这部门属于第一层次的目标,其次,在充分知晓必备的基础知识后,要求学生掌握诸如可视化的对象编程以及高级语言的编程和设计,具备一定思想高度,该部分为第二层次的目标,最后,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基础知识积累,使得学生能够对计算机领域中的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合理的开发、设计与研究,进而达到将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课程充分相结合的目的。

3.2方法的改善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个实际的例子,来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在每一节课中适当引入教学案例,这样不仅让枯燥、空洞的理论知识得以具体形象化,而且在实际的讲解操作中。锻炼了学生思维分析能力,提升了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也有利于师生的交流和探讨,经过细致地研究讲解,让学生掌握一定实践经验,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创造性的激发具有明显效果。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设定任务,以促进其积极研究探索。

3.3内容的优化调整

教学内容的优化调整同样对于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及应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十分重要,结合课程中主要的三个方面的知识:数据库原理、数据库接口技术以及数据库应用,做出进一步的优化与调整,以便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可将各种网络设备的特性、网络的构架、双绞线的制作和测试、以太网和虚拟局域网的安装配置、子网的划分、路由器的配置等各种网络技术的知识点融入在实验教学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以此达到专业技能的培训目标。

4总结

总而言之,在现代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大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社会的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大高校应充分利用国内外现代化网络技术对当前的教学技术进行改进,针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实施合理地改革与完善,真正对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课程体系在不断地实践中运用合理的改革方式,以此来实现计算机教学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宁.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和实现[D].新疆师范大学,2014.

[2]董毅骅,陈盈,吴雀屏.计算机网络实验群的规划与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2(03):98-101.

[3]贺杰,郭慧,甘金明.浅谈以工程能力为主导的计算机网络类实验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2(04):70-71.

[4]杜少坤.基于网络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3):210-211.

计算机网络基础技术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交换测试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4)02-0038-01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为了能够让多台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人们利用线路将计算机连接起来,然后设计一个传输协议,形成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不同计算机之间不但可以进行数据的交换,还可以进行一定的协同工作,因此非常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建成了覆盖全球范围的因特网。受到特殊的历史因素影响,我国的科技起步较晚,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最新的统计调查表明,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但是人均使用的网络带宽,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是根据实际数据交换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早期,受到当时计算机性能等限制,网络带宽比较低,人们利用同轴电缆等作为远距离传输的媒介,在实际传输的过程中,需要将数据转化成相应的电信号,由于同轴电缆的带宽有限,而且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损耗,因此传输的效率比较低。在近距离的网络传输中,人们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介,在有效传输范围内,传输带宽可以达到百兆级别,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对主干线媒介网络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同轴电缆已经无法满足使用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使用光纤作为主干线进行数据的传输。与同轴电缆等线路相比,光缆的带宽很高,而且光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利用全反射原理,自身几乎没有任何损耗,因此传输的效率很高,目前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都开始采用光纤作为主干线,我国的东南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实现了光纤入户,人们可以使用到百兆的家庭网络,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网络技术水平。

2计算机网络交换测试技术的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向网络运营商提出申请,然后运营商分配相应的资源,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可以自行的选择网络带宽,通常情况下,运营商会给出几个固定的带宽,让用户进行选择,如目前我国家庭使用最多的为四兆和两兆的宽带,不同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经济水平不同,使用的费用也具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很多用户在办理了相应的套餐后,发现实际的网速达不到运营商给出的标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信号传输中的损耗,以及网络使用高峰期时,主干线比较忙碌,可能会导致网络延迟等。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使得用户实际使用的带宽,与套餐中注明的标准一致,必须依靠先进的网络交换测试技术,对网络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的结果,运营商可以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用户的权益,由此可以看出,网络交换测试技术对于用户和网络运营商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计算机网络交换测试技术的应用

3.1合理分配资源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而线路的铺设等,必然需要一定的成本,因此用户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要向运营商支付相应的费用,在使用计算机网络时,网络带宽能够直接决定传输的效率,运营商会根据基础设施能够承载的带宽,以及用户的数量等,制定相应的套餐,使用不同的带宽支付的费用也不同。而如何确定用户端使用的带宽,就需要依靠网络交换测试技术来实现,利用先进的测试设备,在固定的地方对实际带宽进行测试,如果发现带宽与标注的存在差异,运营商就需要及时的进行调整,由此可以看出,运营商对现有资源的分配,就是建立在网络交换测试技术的基础上。由于我国信息技术的水平较低,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初期,对于网络交换测试技术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测试的结果不够准确,随着近些年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运营商为了合理分配自身的资源,从国外引入了一些先进的测试设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网络交换测试技术的水平。

3.2故障检测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要想向这样庞大的用户群体,提供一个优质的服务,必须具有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但是受到我国经济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较低,在近几年才开始采用光纤等先进的传输媒介和设备。正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够完善,导致我国计算机网络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网络出现故障后,没有及时的进行修复,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的使用,由于网络传输的距离通常比较远,在发生了故障后,首先要找到故障发生的位置,然后才能够针对性的进行修复。在传统的故障检测中,只能利用一些传统的电子设备,通过电压和电流等,判断故障发生的位置,这样的方式检测效率很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找到故障的具置,如果能给充分的利用网络交换测试技术,就可以很快的找到发生故障的地点。

4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得到了普及应用,但是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对网络基础设施和交换技术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都开始采用光纤作为传输的媒介,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计算机网络的稳定,人们利用网络交换测试技术,对运营商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在网络出现故障时,也可以利用交换测试技术进行检测。

参考文献

[1]赵慧玲.核心网络交换技术的演进[J].电信技术,2009(01):63-65.

计算机网络基础技术篇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什么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支柱。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对社会生活和生产各个领域的支撑和带动力持续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就是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理论和技术。学什么开设的主要课程有:信息技术基础与计算机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离散数学、算法与数据结构、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编译技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接口与通信技术、UniX/LinUX体系及编程、电力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及应用等。做什么毕业生可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国有企业以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企事业单位,朗迅、贝尔、西门子、摩根斯坦利等外资企业,华为、中兴、恒生电子、阿里巴巴、联创、百度等民营企业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其应用的研究、设计、开发和系统维护等工作,或者在政府部门、电力系统、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的研究、教学、开发、管理工作。软件工程是什么软件工程是以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知识为基础,面向实际应用的需求,研究采用工程化的开发方法、工具和管理原则研制高质量软件的学科。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其中的软件系统变得越来越庞大和越来越复杂。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比如有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比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更加高效,同时提高了生活质量。学什么本专业的主要课程有:信息技术基础与计算机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编译技术、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技术与UmL、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电力信息化及信息安全等。做什么毕业生可从事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自动化处理、计算机安装与维护、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和专业服务器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动态商务网站开发与管理、软件测试与开发及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商品贸易等方面的有关工作。可就业单位包括摩托罗拉、贝尔、西门子等外资企业,华为、中兴、阿里巴巴、苏宁电器等国内著名企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国有企业以及国防院所等。网络工程是什么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能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和通信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各类网络系统的组网、规划、设计、评价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获得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与通信系统的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特别是应获得较大型网络工程开发的初步训练;本专业是专门为网络领域人才市场供不应求的迫切需要而设置的专业。学什么开设的主要课程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科学概论、计算机网络、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操作系统、数据库、数字通信原理、分布式计算技术、嵌入式系统、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网络信息检索、高性能计算技术、密码学与网络安全等。做什么毕业生可在研究机构、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教学、科研、应用系统开发、系统管理,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设计、施工、维护、计算机软、硬件产业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还可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本专业有持续和广泛的人才需求。信息安全是什么网络是一个虚拟而又实际存在的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账号和密码可能被盗、私人资料可能被窃或破坏、聊天和邮件内容可能被监听、甚至整个计算机完全被黑客控制;在国家安全和军事领域存在更可怕的危险,秘密资料被窃取、军事系统被入侵、攻击甚至破坏等现象都有可能会出现。信息安全专业就是为解决此类问题而开设。信息安全能够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信息安全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安全技术等领域;确保网络硬件、软件及数据不受偶然或恶意地破坏、更改、泄露,使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学什么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包括网络及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计算机平台安全、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等信息安全理论与信息安全工程的较宽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学生具备信息安全领域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综合技术,能从事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安全硬软件系统研发、信息系统安全评估与分析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创新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人才。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信息安全导论、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嵌入式系统、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离散数学、计算数论、信息论与编码理论、信息安全基础、信息安全实验课程、计算机密码学、信息安全工程与管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与tCp/ip、数据库原理与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隐藏、入侵检测、计算机病毒等。#p#分页标题#e#做什么毕业生可在朗迅、贝尔、西门子、摩根斯坦利、趋势科技等外资企业,华为、中兴、阿里巴巴、千橡、富士通、苏宁电器等民营企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国有企业以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国防院所从事信息安全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发应用,或在政府部门、高校等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或教学工作。物联网工程是什么“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按约定的协议,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物联网是以感知为目的,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达到现实世界和信息虚拟世界完美统一。在未来的日子里,物联网就像水和电一样触手可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无时无刻离不开物联网。物联网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有广泛的需求和应用前景,例如自然灾害检测与预防、环境监测、交通物流、城市管理、医疗护理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技术篇7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企业信息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是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中所列计算机基础课程之一。为使该课程能够对普通高校学生更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笔者对该课程的定位、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讨论,并期望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1课程对象的特点

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的普通高校学生可能来自各种专业背景,对课程内容会具有一定的预期。由于中国互联网用户在2010年12月已经达到4.57亿[2],对于基于因特网的信息技术和应用需求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但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属于基础课,选修此课程的学生具有哪些特点?他们具有怎样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背景,又可能从事哪些形式的工作?

我们经过对几年来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技能测试和毕业生的去向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因特网技术在中国的普及,即使来自边远地区的学生也具备使用网络的经验。在学习计算机网络之前,大部分高等院校为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或“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计算机类通识课程。其中,计算机网络的内容(包括实验)会占据一定篇幅和时间,但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的基本应用并不陌生。

2)除了上面提到的两门课程外,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的学生所具备的其他前序课程很难预知,这给课程的开设和内容的选定带来困难。

3)学习本课程的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会进入各种类型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与计算机和网络有关的工作。

2计算机专业和非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的区别

与为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网络”相对比,非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有以下不同点:

1)可以确定与计算机有关的前序课程,但后续课程则无法确定;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前,一般已掌握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后继课程可能会有“组网技术”和“tCp/ip”等。所以,为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阐述。

2)目前一般学校开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为48学时(包括实验时数)左右,课堂授课学时在32学时左右。而课程内容大部分是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的简化,比较适合于工科专业的学生。但对于人文、经管类专业,则显得比较艰深,且应用方面的内容偏少,内容缺乏针对性。

3)由于对网络应用的熟悉和对深入学习网络应用的预期比较难以满足,造成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兴趣减弱,选课学生数量减少。

3课程改革的思路和实践

如何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有很多方案可供选择,例如,传统的计算网络课程通常把重点放在网络理论,在数据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分层讲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具体内容[3];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类课程,则把重点放在路由器、服务器配置和组网技术上[4];计算机网络应用类课程,偏重介绍HtmL、网页设计和网络程序设计等[5]。

对于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果学习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由于缺乏必要的后续课程,所学的内容很难转换成为实践技能;如果学习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类课程,所需要的实验条件可能难以保证;在计算机网络应用类课程中,如果需要学习网络编程,一般需要有程序设计方面的前序知识。

这样,一门针对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必须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课程内容应该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网络知识内容有传承、有区别;

2)应该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在企事业单位工作时可能用到的知识;

3)由于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应用系统可能涉及网页设计、网站管理、网络编程、数据库等诸多内容,即使不能一一尽述,也应该通过一定的模型和实例进行这些知识的普及和训练;

4)有一定的理论内容,便于学生深入对网络知识和理论进行探讨。

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在课程定位、教学实验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等作了以下改革和调整。

3.1课程的定位

为学生日后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提供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关的应用技能。为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准备基本的理论知识基础。

3.2教学和实验内容的组织

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与选课学生的交流,我们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的主要内容划分成四个方面:懂、建、管、用。

1)懂:认知网络,了解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2)建:建设网络,利用各种网络设备和技术,建设企事业单位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

3)管:管理网络,保证客户端、服务器、网络、数据安全和可用,进行网络信息和控制。

4)用:使用网络,客户端、服务器、网络操作系统(noS)、资源、创作软件的选择、比较、应用。

理论内容与实验内容构成1U1的比例,务求所学习的理论内容可以转换成为工作技能,或能够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相映证。

3.3主要的改革内容

把课程的核心从网络体系结构逐渐转移到企事业单位信息基础构架上。换言之,是把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应用的课程重点从以往的对通信理论的关注和网络建设技能的培养转移到运用、掌控和应用资源子网内的各类资源上来。

把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主要内容压缩简化,突出与企事业单位应用有关的内容;淡化通信子网的理论内容,说明当前网络技术中影响企事业单位网络应用发展主要因素和发展方向。例如,在因特网环境下,分析多媒体通信所受到的制约因素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方案。

企事业单位信息基础构架是网络化企业的主要信息技术模型。该模型2003年由FlashmapSystems公司()的Jefftash提出,并在企业界有重要影响[6]。一般来说,企业信息基础的构件主要可以分成六个方面:网络通信设施、主机(或智能设备)和网络操作系统、客户端软件、服务器软件、中间件、管理类软件。

1)网络通信设施。

从企事业单位的角度来看,网络通信设施的主要功能是建立企事业单位内部的网络并与其他广域网络相连,由于考虑到企业信息设备的总体拥有成本(totalCostofownership,tCo)和竞争策略,必须仔细规划信息系统的端接设备、服务器硬件、网络介质、交换、传输和安全设备以及广域网互联或因特网接入方案。

2)主机与网络操作系统。

由于在企事业单位中,两类设备在端接设备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这就是普通用户pC和作为企业服务资源驻留并提供服务的服务器。用户pC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直接关系到企事业单位每位员工的生产和工作效率。现代pC的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但也复杂和脆弱。一个简单的网络故障可能发生在应用软件配置、病毒作祟、操作系统缺陷、网络带宽、域名服务器故障等。所以,在用户pC和操作系统的选择、维护和更新上,必须有全局的规划和考虑,以便保证信息环境的正常运行。而服务器则是企事业单位具有全局影响的资源,尤其需要向学生介绍服务器设备中大量使用的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基本应用。并考虑服务器硬件和操作系统的规划、选型和升级对企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直接的影响。

3)客户端软件(Clientware)。

因特网不同于传统电信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新的网络应用方式不断涌现,除了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C/S)的应用如万维网、Ftp、电子邮件、telnet之外,对等网(p2p)应用开始席卷因特网的带宽。无论是C/S还是p2p的应用模式,选择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界面友好的客户端软件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

4)服务器软件(Serverware)。

服务器软件运行在企事业服务器上,其特点是多线程、多应用程序同时运行,为众多的客户端提供服务。由于具有全局性的影响,其工作性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网络的普及,服务器软件的选型、安装、配置、测试和优化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技能。

5)中间件(middleware)。

在企事业单位信息基础架构中,有一类非常重要,又常遭忽视的应用软件,这就是中间件。中间件是在两个应用程序(或进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软件。在我们讨论的基于因特网的企事业单位信息基础架构中,中间件处于操作系统和网络之上,服务器软件(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与客户端软件之间,管理类应用软件的之下,作用是为处于自己上层的管理类应用软件提供运行与开发的环境,帮助用户灵活、高效地开发和集成复杂的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应用软件。

6)管理类软件(manageware)。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多的转向B/S结构,也就是基于web的信息系统。因特网社区中,基于web的管理类软件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managementSystem,

CmS),它有以下特点:

(1)CmS的运行需要依赖所有企业信息基础架构中其他构件的服务。

(2)CmS门类众多、专业性强。大致的分类包括门户类、论坛类、e-Learning、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等等。

(3)由于开源软件(openSourceSoftware,oSS)的存在和繁荣发展,直接采用CmS应用系统和进行二次开发可以缩短企业信息基础架构的实现周期和成本。

由于上述原因,今天的企业信息基础架构(尤其是对国内的中小型企事业单位)的实现可以由传统的it技术开发方式转向资源技术(Resourcetechnology,Rt)开发方式。

4课程内容与实验设置

在上节所述理论模型的指导下,我们所开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学生对现代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常用的协议、应用方法以及企业信息基础技术有较清晰的概念,学会计算机网络应用、建设、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初步了解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培养对企事业单位网络平台实际应用管理能力。因此,我们设定了相应的理论课程内容和实验,以48学时为例,我们将课程的理论内容和实验按1U1安排,也就是24学时授课,24学时上机(参见表1)。

5重要的实验案例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课程改革中,由于企事业单位信息基础构架的引入和实验学时比重的加大,对课程实验内容的充实、实验间的逻辑关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们举出课程改革中,我们所设计的实验序列,希望给读者一个感性的认识。

1)客户端比较与评估。

作为一般的网络用户首先面对的是各类网络应用的客户端,学会选择和评估客户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技能。以浏览器为例,由于浏览网页是互联网上最普及的应用,而浏览器则是互联网应用中最常用的工具软件,它的性能、功能和安全性将直接影响我们使用因特网的体验和感受。由于国内的大部分企业网站(例如,大部分网上银行)是针对微软的ie浏览器设计的,所以针对ie浏览器的应用和优化内容属于必须的教学内容,而其他的别具特色的一些浏览器设计,例如,Firefox的属性页面对了解网页的设计、文字编码、媒体应用和链接非常有用;谷歌Chrome的简洁、明快和高效也与ie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作为C/S的典型应用,腾讯QQ和谷歌地球也是用来反衬B/S应用的客户端选择和对比的重要案例。从企业信息基础构架上看,该实验属于客户端类(Clientware)。

2)小型服务器程序的安装与测试。

在web服务器上以HtmL页面超文本的形式企业内部信息,提供企业内外部信息交流的方式,构成了企业内联网的基本结构。在tCp/ip网络上建立并配置web服务器是企业内联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这个实验中,使用一款称为Xitami的小型web服务软件。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web服务器的工作原理、基本安装、配置和网页的与测试。与之相关的实验包括简单网页制作(使用mSoffice组件)、计算机中的防火墙软件的设置(大部分pC防火墙软件会屏蔽web服务器的功能)、使用DoS中的网络指令检查本地主机的ip地址和端口占用状态(图1)、Ftp服务器资源以及实名和匿名登录(Xitami支持Ftp服务和实名登录)。进一步的扩展实验内容包括服务器程序的参数定制和测试。从企业信息基础构架上看,该实验属于服务器类(Serverware)。

3)局域网上的协议分析器实验。

协议分析器也称为嗅探器(Sniffer),是网络实验中的重要工具软件,可以形象地展现网络通信的过程,例如,利用CommView对捕获的数据通信内容重新构建通信的“会话(session)”过程。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进行协议分析也许并不是课程的重点,但协议分析器在说明局域网工作原理和通信流量、通信内容的构成、网络安全、网络病毒攻击等方面,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生动的教具。例如,在讲授网络安全保障时,该软件分别用来针对pC、服务器进行通信进程和内容分析、安全保密通信测试和局域网健康状况的诊断等。从企业信息基础构架上看,该实验可以在网络通信设备、主机与网络操作系统两类组件的结合部,进行系统的分析、诊断。

4)标准服务器套件的安装与测试。

当前常见网站的构成,无论采用哪种技术方案,一般需要包含web、数据库、邮件、Ftp服务器和中间件程序,例如,tomcat+JSp+oracle或iiS+aSp+SQLServer。我们采用的是apache+pHp+mySQL方案,主要理由有两点:一是有apacheFriends这样的优秀软件可方便非专业的学生实验;二是在pHp平台上,有无数开源的内容管理系统可供选用。作为企业web服务器的重要应用,web内容的访问认证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由于企业网站,往往存在一些访问,可能需要在web区设置访问许可机制。从企业信息基础构架上看,该实验属于服务器类(Serverware),并需要中间件支持。

5)内容管理系统的安装、配置与定制。

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内容管理系统的安装与测试。由于不同的专业,需要、管理的内容大相径庭,所以在内容管理系统的选取上,有很大的空间。一般建议以门户类(portal)作为经典案例教

学,无论在系统配置、内容与管理、网站功能的扩展上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作为课程的大作业,可以按照不同的专业门类,分别布置,如师范类学生可以使用“魔灯”(moodle,一款著名的学习管理系统),管理类学生可以选用sugar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的可以选用osCommerce等。使用内容管理系统的重要意义在于,实验中用到的开源项目,一般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工程训练价值,是与社会需求和全球化的it发展趋势一致的。这就使得这门课程的实验可以具有前瞻性,并直接发挥社会效益。从企业信息基础构架上看,该实验属于管理类(manageware),是整个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为学生了解企事业单位基于因特网的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了钥匙。

6)上网内容管理系统。

本课程的大部分实验,可以直接在mSwindows环境下完成,这对完成实验和课程内容教学的入门门槛并不高。但是,由于实际的网络环境大部分运行在Unix/Linux环境下,所以为学生提供真正的网上和实践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高校的网络实验环境中,为每个参与实验的学生提供一台计算机来安装Linux和相关的服务器环境,存在一定技术、维护和资源上的困难;但是,安装一台Linux服务器系统(Linuz+apachefreinds),并为每一个选课的学生提供一个上网的帐户并不是特别的困难。

在此环境下,不仅可以用来训练学生使用Linux这类网络操作系统,还可以完成上网静态网页、动态网页和内容管理系统的安装、定制等。同时,又有明显的展示、比较、观摩、参考作用。从企业信息

基础构架上看,该实验可以把计算机和操作系统、中间件(middleware)和管理类(manageware)整合在一起,起到一个综合性实验的效果。

在上述实验序列中,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①对于课时较短的课程设置,可以选择上述的3)、4)、5)三类实验内容,这是课程的核心内容;

②对于课时较长的课程设置,可以增加“网页设计与编程”,进一步加工较细粒度的课程和实验内容;

③以上课程的进展方式,可以是“自底向上”(文管类学生可以从客户端内容开始),也可以是“自顶向下”(信息类学生可以从管理类软件开始)。对于后一种教学方案,我们在第一周就把“应用服务器(apacheFriends+CmS)”交给学生做内容管理系统的定制实验。这样,即使在较短的课时(如16学时+16机时的选修课)里,也获得令学生满意的教学效果。

4结语

以上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已经体现在我们的一些网络教课书和课程实践中[7-8],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这种“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在面向人文、经管类专业的教学和部分在职进修培训的教学中,得到授课教师和学生的接纳和好评。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熟练地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与网络有关的问题,并成为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应用的骨干。在2009年5月,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的部级精品课程“计算机网络”培训中,本文所涉的实验框架和内容得到参训的700余位高校教师的肯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3-70.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5.

[3]王卫红,李晓明.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前言,ⅩⅢ-ⅩⅣ.

[4]徐远超.网络工程实用技术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目录1-3.

[5]Davidpowers.pHp与Dreamwaver基础教程[m].陈宗斌,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目录,1-3.

[6]paulGustafson&williamKoff.openSource:openforbusiness[R].FairviewparkDriveFallsChurch,USa:ComputerSciencesCorporation,2004:14-19.

[7]冯博琴,程向前.计算机网络:基于因特网的信息服务平台[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24-126.

[8]冯博琴,程向前.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26-28.

aReformto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andapplicationCourse

CHenGXiangqian

(ComputerteachingandexperimentCenter,Xi’anJaitongUniversity,Xi’an710049,China)

计算机网络基础技术篇8

关键词网络教育,计算机教育,internet

1问题的提出

我们这代大学生几乎都是80年的一代,在中小学很少有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但是根据教育部的文件,我们可以知道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在火热开展,大学的计算机教育也在酝酿新的改革方向。计算机教育是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通过两年研究生学习,我感到了发展网络教育的重要性。早就有专家说过,计算机已成为教育的工具,而不是教育的目标。那网络呢?网络也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是我进行工作和学习的有利工具,尤其在现在的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因此网络教育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地位应该是非常高的,加强网络教育也是真个社会所必须的。

2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和必要性

2.1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2.1.1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可以追溯到80年代,1982年原教育部作出决定:就在清华、北大和北师大等5所大学的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这就是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和计算机教育的起源。[1]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发展至今,可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之为“计算机课程”(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这一阶段大致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计算机课程主要以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为核心(主要内容是BaSiC编程);到8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上的计算机教育专家逐渐认识到掌握计算机这种工具比掌握程序设计语言更为重要,尤其进入90年代以后,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和internet日益普及于是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受到了很大影响而进入了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称之为“信息技术课程”,时间是从90年代中期至今,现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说是信息技术课开展的一种比较好的模式,教育界对它的研究也日渐深入了。

由此看出,计算机教育由单纯的语言学习转向工具学习确实是一大进步,但是,现在信息技术课程又包括什么内容呢,是不是能够满足我们的实际需要,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从中小学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来看,其中涉及到的计算机网络的内容很少,很少有专门开设有关internet网络应用与网络安全等章节。而在此时,我想到曾经盛行的“计算机文化”这一说法,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真的成为了一种文化,同时,internet网络也可以说成为了一种文化,而文化是具有广泛性的,既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又涉及全社会的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应用领域。教育是我们社会的一个重要领域,教育是计算机网络这种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我们在开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时候,我们应该重视网络教育的在其中的价值和地位,我们应该把网络文化潜藏在课程之中,而不是仅仅是为了达到某些教学目标。

2.1.2大学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同样有20多年的历史了,从微机原理,语言程序设计,到计算机文化课程。但是由于近些年受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多元化、专业化、低龄化的影响,大学的计算机课程也需要改革了。[2]以前在大学里基本上开两个层面的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计算机文化基础包括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等,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数据库VisualFoxpro等。显然计算机文化基础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有所重复,但是技术含量却是不一样的。尤其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本身的快速发展及应用的不断深入普及,大学生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的人数也在迅速上升,但是他们到底又不会合理运用计算机和网络,对网络的认识有多少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很多人员对大学生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大体一致,可以概括地说,[3]大学生上网基本上是根据自己需求利用网络资源,包括学习,工作,娱乐等,但是很少他们真正懂得网络知识的却不多,他们也只能在网络上提取现有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的真伪,以及提取方式的快捷和安全性知识比较缺乏。所以说他们还不能够合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缺乏对网络知识的系统掌握。

我自身也有此感受,自从上研以来我一直在关注网络知识学习,我发现我以前在大学时只是被动地利用网络资源,而很少思考为什么会是那样,对网络的深层知识毫无所知,更不会防范和改变网络,这也表明我在大学时所受的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局限性。从这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感到了,计算机网络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的计算机课程也应该有所改革了。

2.2计算机网络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计算机教育的不足之处太多了,在本文我只是想说一点就是网络教育程度不够。

从上述中小学和大学的计算机教育可知,计算机教育是个连续的过程,是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并且从他们的课程设置来看,计算机网络教育在计算机教育中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比例很小。这样会引起几个问题:

1)中小学生陷入网络游戏之中,无所事事;

2)大学生掉在网络海洋中,无法识别和提取有用的资源。

3)无法对付网络的有害性攻击,遇到问题手足无措。

由此看出计算机网络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了适应网络社会,我们必须加强网络教育并不断完善和发展它。

并且,从上面的中小学和大学的教学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教育是个连续的过程,是个不断发展的螺旋上升的过程。但是我认为,大学和中学的计算机教育不能脱节,大学和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改革也是连在一起的,要改革必须同时改革,并且要合作改革,使计算机教育在人的教育过程中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因此大家对网络的认识还不够,更不会使用利用网络这种工具。如果想把网络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我们必须掌握这些网络知识。

3必须掌握的网络知识

进行网络教育就是为了掌握和应用网络知识,提高网络素养。知识是进行网络教育的基础,要想达到网络教育的目标就必须掌握网络知识。

1)中小学:在网络方面除了达到利用因特网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目标外,我们还应该增加网络安全和防护方面的学习目标。

[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安排中写到:“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1)学会用浏览器收集资料(2)学会使用电子邮件。”初中的教学内容安排:“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1)网络的基本概念(2)因特网以及提供的信息服务(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4)电子邮件的使用(5)因特网上的其它应用(6)网页制作。”高中:“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1)网络通讯基础(2)因特网以及提供的信息服务(3)因特网上信息的搜索、浏览及下载(4)电子邮件的使用(5)网页制作。”

由此可看出,中小学对网络的学习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应用上,而在防范和安全上重视不够。而要对网络的防范和安全的掌握就必须深入学习网络的基本构架和原理。因此,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而这些在大学中尤其重要。

2)大学中计算机教育的发展

毕竟中小学学习的任务很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我们开设的网络课程也不可能太难,所以在大学中就必须在中学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对计算机网络要有个系统性的认识,了解计算机的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尤其网络协议模型中的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应该有一定的认识,此外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也没个电脑用者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我们现在基本上都用是windous操作系统,但是在使用网络的时候,一些DoS命令也是很重要的。[5]例如:ping,它是用来检查网络是否通畅或者网络连接速度的命令。作为一个生活在网络上的管理员或者黑客来说,ping命令是第一个必须掌握的DoS命令,它所利用的原理是这样的:网络上的机器都有唯一确定的ip地址,我们给目标ip地址发送一个数据包,对方就要返回一个同样大小的数据包,根据返回的数据包我们可以确定目标主机的存在,可以初步判断目标主机的操作系统等。

nbtstat,该命令使用tCp/ip上的netBioS显示协议统计和当前tCp/ip连接,使用这个命令你可以得到远程主机的netBioS信息,比如用户名、所属的工作组、网卡的maC地址等。

tracert,它是跟踪路由信息,使用此命令可以查出数据从本地机器传输到目标主机所经过的所有途径,这对我们了解网络布局和结构很有帮助。

除此之外还有netstatnet,at,telnet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命令,并且很容易掌握,对我们使用网络很有帮助。

当然,只有网络知识是不够的,也要结合实践,否则也是徒劳的。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具体的掌握网络知识,或者说进行网络教育的几种途径。

4开展网络教育的途径

1)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课和课程整合,是教与学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是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学习不够。因此,信息技术课是基础,在信息技术课中多加入些网络知识课程,对课程整合的实施和学生网络素质的提高都有好处。

2)大学中更要开设网络教育应用。在大学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都会开设类似于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网络应用的课程,但是一些文科专业却几乎没有该课程,我认为该课程应该作为一门公共课来开设。在大学中,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网络应用同样重要,都应该成为必修公共课,而计算机应用信息系统(数据库)类的就可以作为选修,有兴趣和必要的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即可。

3)大学中学生自学是种很好的方式,普及计算机,使每个学生都有台电脑,他就会遇到很多网络问题,这种在任务驱动的方法,促使他们自己去学习网络知识。

4)业余时间开展一些网络知识竞赛来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6]比如2001年北京举行了学生网络应用挑战赛,本赛旨在通过比赛普及网络应用知识、建设校园网络文明,对推动网络普及、应用以及规范网络文明产生巨大作用。像这样的活动我们在中学和高校都可以适当地开展,这对网络教育的普及会有很大影响。

5)很多培训班开设也是不错的学习方法,使那些优秀或者对网络编程有兴趣的,更加深入的学习。或者在职工作者和成人学习者可以通过这种途径来学习网络知识。

5结束语

总之,网络已不是专业人士的专有特长,而是一种社会文化,每个人都须具备的素养。在这个信息社会,没有网络,不懂网络,我们进行工作和学习都会遇到困难或者麻烦,会使我们的人生道路很艰辛。教育是培养人的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网络教育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我们一定要把它做好,这样的教育才真正地对社会尽到了责任。

参考文献

[1]何可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通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2]北京外国语大学计算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计算中心

[3]张森.论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今后发展.计算机教育,2005年第10期

[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计算机网络基础技术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化;行动导向

近年高职计算机类专业面临极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体现在计算机类专业报名人数的下降,毕业生的就业率不高,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日益面临尴尬境地。如何创新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已经引起了计算机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教育部计算机教指委对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结论,制定了《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蒋宗礼等国内计算机教育的知名专家研究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课程,提出了这些公共核心课程的组成[1]。“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知识性都很强的专业公共核心课程,如何根据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进行改革对于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改革意义重大。

1“计算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组织现状

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中涉及计算机网络的教材总共有54种,其中属于高职高专适应的教材为19种[2-20],这19种计算机网络教材代表了目前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最高水平。仔细分析后发现:这些教材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一般都是先讲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然后是数据通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网络互联设备、网络操作系统、internet应用、网络安全,最后是计算机网络新技术介绍。在教学内容的序化上一般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这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变成了知识点的说教,将知识学习和动手实训割裂开来;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知识的学习而过分强调动手实训,将课程变成了一门培训课程。

德国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学习追求学习与工作的一体化思想,得到了中国职业教育界的认同[21]。但是目前还很少见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按照这种行动导向的思路进行组织,这说明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上还有待更深入的探索。

2教学内容项目化的理论基础

项目教学是行动导向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是面对一个实践性的、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任务,学生们独立地(相对于教师控制而言)确定目标要求、制定具体计划、逐步实施并检查和评价整个过程[22]。项目教学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能有效加强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和贴近度,整合知识、能力与素质,使得教学过程更容易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职业技能培养的要求。高职教育以促进就业为目的,要求学生在学校所学尽可能与未来工作岗位“零距离”,因此,若按照以前以知识传授为主线的方式实施教学,则会使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去重组他们所学的知识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项目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1)学生自行负责、全身心投入实施较大的、完整的设计方案,强调小组学习;

(2)学习任务的最终目的在于完成具有实际利用价值的成果,无论是能够使用的产品还是具有启发性的研究发现或者能够进一步落实的行动方案;

(3)为了完成作品,学生要把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在行动中分析问题。

尽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有了项目教学作为理论基础,但目前教学还缺少实施项目化教学的条件。主要在于缺乏足够的教学内容项目化的教材;教学内容项目化过程中项目的设计还没有形成标准。尽管这样,由于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对实践的要求较高,而对理论的要求较低,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特别适合实施项目化教学。

3教学内容项目化的具体做法

我们在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过程中,按照项目教学的思想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具体做法如下:

(1)课程项目化实施的前提。

以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为培养主线,从网络软、硬件两方面实验入手;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教学做”一体化。基本理论不追求深刻广泛,而关注其实用性,结合实际的应用举例,使学生融会贯通。

先进性与学术性相结合。适当去除一些陈旧、难度过大及理论过深的内容,增添应用性较强的新内容,使教材能反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符合社会用人需求。

(2)课程教学内容的项目分解。

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对应于一个大项目,然后将大项目分解成若干小项目,从而实现课程在宏观上的序化。根据高职计算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各个行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要求,可以将整个课程对应于一个企业的局域网构建问题。然后将局域网构建这个大项目分解成若干一级项目。这些一级项目按照认知顺序包括:网络用户需求分析、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网络硬件实施、网络软件实施、网络管理与维护、广域网、网络新技术7个部分。

(3)一级项目的进一步分解。

按照项目化教学的要求,7个一级项目可进一步分解成若干二级项目,如表1所示。各个二级项目还可以根据项目化教学的要求和课时的安排分解成若干三级项目,确保一个教学单元能完成一个或多个三级项目。

(4)每个项目的教学情境设计尽可能贴近学生未来工作实际。

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学习到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可能的应用范围包括:校园网络、企业园区网络、办公网络、小区网络、政务网络、网吧等。在设计各个项目的教学情境时必须选取来自这些应用范围的生动实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指向。另外,还要对这些来自应用领域的实例进行再加工,使得每个项目能够覆盖教学大纲对知识点和技能的要求。每个项目的教学情境要满足5个条件:目标性、生动性、探究性、综合性、可操作性。

(5)在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的序化问题上要贯彻教学做一体化的原则。

根据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可以按照图1所示的顺序对每个二级或三级项目的教学内容进行序化。

在以上教学设计过程中,“讲授本项目必须的最基本知识”、“提出项目”的主体是教师;“项目分析”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知识传授”的主体是教师;“项目解决方案设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完成项目”的主体是学生;“项目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因此,在以上教学设计中,教师和学生分别作为主体交替或同时出现,能够确保知识点学习和技能训练两不误,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4结语

本文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以行动导向学习为基础,探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项目化的具体做法。通过研究发现,对于实践性和知识性都很强的课程,运用项目教学的原理,对其教学内容实施项目化,有利于该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同时有利于传授必须的理论知识,最终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宗礼,王志英,李晓明,等.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7(1):45-47.

[2]尚晓航,马楠,陈鸽.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徐其兴.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刘晶U,高良诚.计算机网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周鸿旋.计算机网络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吴学毅.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7]张学军,夏长富.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篇)[m].3版.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8]李秀龙.计算机网络[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9]胡军华.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m].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10]晋玉星,吴丽征.计算机网络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1]王恩波,张露.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12]李畅,吴洪贵.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用教程[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3]王海春.计算机网络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14]朱根宜.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5]褚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6]蔡立军.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m].2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17]黄能耿.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指导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8]季福坤.计算机网络基础[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19]杜煜,姚鸿.计算机网络基础[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20]余明辉.计算机网络构建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21]李斌.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8(16):88-89.

[2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Researchonproject-basedteachingmethodtothe“Computernetworkingtechnology”

Curriculumof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

wenYi-min,tanai-ping

(Departmentofinformationengineering,Hunanindustrypolytechnic,Changsha410208,China)

计算机网络基础技术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16-0000-01

HowtoCarryoutComputernetworkSetuporderly

ZengLi

(appliedtechnologyCollegeofSoochowUniversity,Suzhou215325,China)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socialeconomy,nationaldefenseinformationconstructionandpeople'sDailylife,workofcomputernetworksisgrowingdemand,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hasbecomeanimportantimpetusforthedevelopmentofmodernsociety,basedonnetworktechnology,electronicgovernmentaffairs,remoteeducation,remotemedicaltreatmentobtainedtherapiddevelopment,the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ischangingpeople'sworkmethodsandwayoflife.thisarticleexploreshowtodevelopcomputernetworkformedorderlydiscusses,hassomeofthepracticalsignificanceandguidingsignificance.

Keywords: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Building;Strategy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它的诞生使计算机体系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今社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水平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水平,而且成为衡量其国力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就如何有序开展计算机网络组建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

正如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一样,计算机网络系统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在网络系统中,硬件对网络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网络软件则是挖掘网络潜力的工具。

网络硬件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物质基础。要构成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首先要将计算机及其附属硬件设备与网络中的其他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网络硬件通常由服务器、客户机、网络接口卡、传输介质和网络互联设备等组成。而网络软件是实现网络功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网络软件主要包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通信协议和各种网络应用程序等。在组建计算机网络时,必须从硬件和软件方面都下硬功夫,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顺利通行。

三、如何有序开展计算机网络组建

一般而言,有序开展计算机网络组建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一)设计网络系统逻辑结构图。结构图的设计是计算机网络系统组建的关键环节。结构图能清晰、完整、直观地反映整个系统、子系统和各个模块的全部功能,是进行系统组建和程序设计的基础。系统逻辑结构图的设计应注意两个要点。一是要充分了解系统的功能要求,二是要充分了解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特殊要求。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比较快速、准确地画出一个子系统的逻辑结构图,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这些子系统结构图按照逻辑关系加以组合,得到系统的结构图。(如图所示)

图:计算机网络系统逻辑结构图

(二)项目管理及分包商管理。网络系统内的子项目一般是由各个工作组或分包商负责具体实施。这是网络系统组建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

(三)软、硬件产品的采购。交换机、路由器、UpS电源、服务器以及个人计算机等各类计算机网络硬件,为网络提供了物质基础,但仅有硬件是不够的,还要有软件系统的支持,这才能顺利组建网络系统。

(四)安装、测试和实施。计算机网络实施一般由子网建设、主干网络建设和子干网络建设三部分组成。在这一阶段要谨慎而系统地制定安装步骤,准备各种物理器件、设备和工具。计算机网络实施完成后,要对整个网络进行测试,以确保安装工作的正确性。

(五)联调测试。系统、全面而细致的检测是相当重要的,它是保证网络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对于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线损伤、接触不良、绕线、串线、断路等各种问题,应能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消除布线中存在的各种隐患,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六)系统验收。工程全部完成之后,施工单位应写出竣工报告,将工程技术资料一式3份交送客户,内容包括:使用说明,网络拓扑结构图,设备位置图,网络中心设备位置图,结构布线图,各配线箱的详细资料,各数据点的测试数据报告,各设备的相关参数,工程安装质量报告,工程说明,设备、器材明细表等。

四、结语

如今,从日常生活中的银行存取款、交电话费、信用卡支付、网上购物、QQ聊天,到高科技领域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火箭发射等方面,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已经日益渗透到各行各业中,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乃至思维方式,我们必须加强计算机网络的组建工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网络的自身功能,促进人们的生活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马喜春.计算机网络――企业网络组建及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4

[2]张眸.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组建分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6,10

[3]张海欣.安阳市规划院网络组建方案[J].中国科技信息,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