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2:09:47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篇1

1.1学校管理体制老化、不健全

在教育管理上,学校不同程度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部分工作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制度老化不能适应新的办学思想,难以发挥制度的效益性;内部管理体制僵化,又难以有效地进行全方位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即使有一些规则,由于管理落实不到位,也没能扎扎实实去完成。管理这一问题已构成制约学校快速发展的瓶颈,也成了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桎梏!教学质量不高,教师负担过重,忙于应付繁重的检查。农村中学一般一人上两班课程,有些老师还兼担任班主任工作。学校的常规检查注重数量,忽略质量,必须做到课课有案,逢案必详。有批不完的作业,改不尽的作文,写不够教案……根本无暇顾及更新理念,改变教法,更谈不上针对性地辅导学生,高质量从何而获?

1.2学校领导素质不高,管理能力有限

首先是有的学校领导者没有从根本上抱着对社会负责、对学校发展负责的态度来理解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没有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知道未来社会需要人才的标准,片面认为只要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就是人才。其次是学校领导缺乏基本的理论和管理才能,不懂管理规律,不能制定出有效的科学地评价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只知道用高压政策和物质刺激的方法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忽视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没有考虑到教育工作周期性长的特点,急功近利,盲目给教师施加压力,造成教师处于人人自危的高焦虑状态。第三,领导频频变动教师,学生无可适从。现行的教师评估制度以分数为衡量标准,每学期学生考分低下的教师必遭淘汰出局,马上更换新教师,尤其是上毕业班的老师,更换更加频繁。学生随时都在尝试着适应每位老师的教学方法,有时还没有完全适应一种方法却又换人了,又得重新调整,重新适应,教学无可适从,对学习索然无味,无兴趣可言。过频更换教师,打击教师积极性,打乱教师的计划步骤,认为多做纯属枉费心思。

1.3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良莠不齐

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农村中学教师专科毕业的只占少数,大部分是先上车后补票的中专毕业生,少部分是“民转公”。而目前中学青年教师比重过高,结构不合理,使得热情有余经验不足的教师难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另外,一部分人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的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和做法,服务意识差,观念陈旧阻碍了学校的健康发展。产生了小胜即满、小绩即安的情绪,滋生了“骄傲自满、自以为是”的心态。在这样的心态影响下,工作“软、懒、散”作风虚浮问题出现,备课、上课不认真,甚至有的教师不备课就上课,晚来早走等现象屡屡出现。“家事重于校事,人情胜于工作”的观念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占据了主要位置。工作中常有见钟就敲,见佛就拜,一切敷衍了事现象出现。文化层次不一,教学业务水平不同,教师现状如此,教学成绩可想而知。这是造成教学成绩低下的根本原因。

1.4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负担加重

新课程改革以来,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安排表的规定。课程设置与课改前相比,内容更丰富、结构更合理,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以素质教育为主的人文宗旨和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农村中学普遍存有课程课时分配不合理,与相关规定不符的现象。课程表排课有待科学指导和进一步规范。课程开设不齐全,部分课程形同虚设,随意删减相关的课程,增加某些主科课时,加重学生负担,在课序编排中缺乏科学性,没有按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安排利于教学的课序,使教学大打折扣。

1.5学校设备简陋,资源利用率低

农村中学没有先进的电化教学设置,仍是粉笔加黑板,顶多有一个电脑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也是僧多粥少,利用率低,充其量只能说是装门面的一种摆设。沿行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农村中学有限而丰富的资源就是图书阅览室。图书室藏书虽多学生却难睹真容,阅览室闭口谢客,室内“处处惹埃尘”,图书阅览室的作用未能发挥,学生阅读面不广,限制了对知识的汲取和拓展,质量从何而得?

1.6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瘸腿“而行

当今社会中“拜金主义”严重在影响了人们的意识,“读书无用论”死灰复燃,又因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落后的影响,在家长和学生心中,读书的目的就是“读几年书长大打工”。学校在这方面没有很好和家长做好沟通,所以导致家庭教育的失策。农村家长文化层次和素质较之于城市比较低下,在对孩子教育思想和理念比较陈旧落伍,教育方式、方法各不相同,要求亦千差万别:

(1)慈母恶父,口径不一。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态度,言行不统一,口径不一致,宽严无度,慈母严父,一严一宠,在管教中产生意见分歧矛盾,孩子无可适从有空子可钻。这种家庭教育自设障碍,增大学校教育难度。

(2)以打代教,疏于教导。农村许多家长还奉承:“棍头打出聪明崽”、“不打不成材”……生活在这种教育暴力型家庭中的孩子越打越反感,越打越惹事,家庭对孩子粗预和痛打的教育方式阻碍学校的正常教育。

(3)放任自由,忽视教导。许多家庭至今还认为:孩子少时只学点文化,长大才学做人。他们信奉:“树大自然直”,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孩子长大后自然就懂事了。所以只把孩子往学校一推就万事大吉,从而忽视对孩子的正确教育。这将有意无意地孤立学校教育。正由于学校在管理中忽略了这方面的工作,缺乏对家长的教育和引导,造成了家长和学生对学习观念理解的错位,一定程度上也成为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绊脚石”。

2提高农村中学教育管理质量的对策

2.1转变学校的管理模式,实施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并不是新生事物,虽然被经常提及,但它没有真正地在管理过程中生根发芽,在现实中往往是流于形式,有名无实。究其根源是受传统的管理观念束缚太深,习惯于权力支配、无条件服从这样落后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扼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教师不仅仅是被管理者,同时也是管理者,具有双重身份。古人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要实现真正的民主管理,必须充分体现以教师为本的主体思想,营造一个宽松的管理和心理环境,唤醒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这才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效益的管理,有赖于大家的相互尊重、共同参与、团结协作。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转变“家长式”的工作作风,打破单一的、封闭的工作局面,增强民主意识、团队意识,采取柔性的、开放的管理措施,把广大教师当作合作伙伴,与教师进行广泛、深入的交往和探讨,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的“参政”、“议政”、“创新”、“求异”,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而取得最大认同和理解,这是畅通管理渠道、保证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

2.2加强学校领导的培训,提高学校领导的管理能力

当前,国家教育部和各级政府部门提出“办好每一所学校,选好每一位校长”的决策,就足以印证学校管理者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目前许多省、地、市教育部门对城区、农村各中小学校长进行培训,充分证实了国家对学校管理的重视,也真正将管理者的作用提到一个高度。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从业务技能、个人形象、社会交际、待人接物、言行举止等方面着手。因为一个学校管理者他的每一言每一行都会影响他的团队。可以说,学校管理者的精神面貌、工作态度决定了整个师生团队的精神。

2.2.1学校领导要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素质教育的基本原理与要求,明确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树立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教育理念,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个根本出发点来统筹安排学校的工作。

2.2.2要提高现任学校领导的管理理论水平,必须组织他们学习《学校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等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使学校的管理措施和方法符合管理理论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请名优校长讲学,学习优秀管理者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提高他们理解和运用管理理论的能力。

2.2.3应要求校长研究教师心理,激发教师高层次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能够愉快地工作。要加强对农村学校管理者(主要是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是基于管理群平均年龄结构偏高,思想老化、保守,管理水平普遍较低,难出绩效的现状而作出的策略。基础教育改革呼唤高素质的校长队伍,而校长培训是促进校长专业成长、提升校长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

2.3教学机制革新,为课改搭建平台

常规工作和检查拘泥于数量,无形中加重教师负担,教师分身乏术,无暇反思更新,导致教无新法。在教案编写中要有所偏重,不妨改变为既重数量更要质量,即在保证课课有案的前提下,允许详简结合,关键是每一文体类型能拿出一两份有分量的精品教案,与同仁共阅参考,互相促进。这样能逐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作业作文批改上亦应有所创新,作文抓住训练重点有针对性地批改,不必面面俱到,或采用多形式的批改方式,从根本上减轻教师的负担,给反思和课改留点时间和精力,为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作点贡献。常言道:“教有教法,教无定法,各施各法。”每个学科,都集基础性、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每位教师都设计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和方案,使各种不同的教学风格和艺术被学生所接纳。

2.4配置现代化设备,充分利用资源

学校在配置多媒体教室的同时,最好每个教室配置电视、投影仪,在收看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同时,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结合影视图像理解文本,提高学习兴趣又能开阔视野,关注社会,陶冶情操。同时班级要酿造文化氛围,订些报刊杂志,既丰富阅读教学又开阔视野。学校最宝贵的资源是图书阅览室。开放利用这一资源进行课外阅读可以巩固延伸拓展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造就良好的品格,培养自学能力。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促进人不断发展的文化场所,它应该追求一种文化品味,体现一种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文化底蕴,从而达到时时引导人、塑造人、实现自我超越的教育目的,进一步地推动学校科研学术氛围。

2.5学校与家庭携手并进,齐抓共管

学校必须与家庭联系,齐抓共管,多方合作。教师有义务和责任与家长勾通,指导家长改变思想,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在孩子的教育上达成共识。

2.5.1父母统一口径,互相协调。如果父母口每项不统一,对孩子的教育就很难成功。父母首先要达成共识,指向和目的应该一致,观点必须统一,并且把握适度,要让孩子能够接受。因此,家长教育孩子的态度统一,宽严尺度要一致,目的要求与老师一致。

2.5.2用“不教不成材”代替“不打不成才”。“打”是一种惩戒,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之法,在过去的家庭教育曾发挥过作用,不过在现代家教中这种方式会导致孩子性格扭曲。孩子会将父母方受到的惩罚和委曲在同学身上加倍释放,久而久之,孩子道德丧失,人品变坏,所以惩戒须有度,多在教育上下功夫,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篇2

明天是第32个教师节,很高兴与大家一同庆祝这个光荣而温暖的节日。首先,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教育战线广大教职工及离退休老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

今天的座谈会,我们把主题聚焦乡村教育,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之所以作这样的安排,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民生的热点在教育,教育的短板在农村。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涵,教育的均等化、优质化更是近年来群众关心、各方关切、舆论关注的热点。相比城市,乡村教育投入保障不足、教育设施落后、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乡村教师在全市教师拔尖人才队伍中的占比很低,全市正高级教师和省第一批教学名师中甚至没有一名乡村教师。可以说,全面小康的短板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短板在乡村教育,需要更大力度提升乡村教育水平。

第二,农村的未来在教育,乡村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知识改变命运,更改变农村面貌;教育培养人才,更决定农村未来。我市乡村中小学教师和在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就读的学生占全市比重约40%,他们是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不可或缺的力量,是农村发展的希望所在。乡村教育发展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连着学生、连着学生家长、连着千万家,关系乡村文化传承、关系农村建设发展、关系青少年成长成才,必须作为一项战略性紧迫性任务来抓。

第三,教师职业很伟大,乡村教师更可敬。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乡村教师在艰苦条件下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智用情用力撑起了乡村教育的蓝天,点亮了农村孩子的未来,播下了农村发展的希望,是新时期“乡贤”杰出代表,令人敬佩,更加需要给予关心和培养。作为党委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大家创造更好的教学生活条件。

刚才,丽虹副市长宣读了表彰通报,并进行了大会表彰;元良同志对《镇江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作了解读,各级各部门要扎实有力抓好落实;4位乡村教师代表的发言,让我们深受感动和启发;3个部门的表态,让我们感到振奋与鼓舞。下面,我也围绕今天座谈会的主题作个发言,与大家交流三点想法。

一、要以科学的机制和方式,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乡村教育要发展,首先乡村教师队伍要稳定。这一问题已经越来越现实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从全国看,2010年至2016年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3万降为330万,短短六年流失率高达30%;从镇江看,虽然相对全国来讲乡村教师流失现象并不明显(过去三年乡村教师流失率1.6%),但地位低、条件苦、待遇差、晋升窄等问题长期存在,导致一部分乡村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待不长”“留不住”、往城市跑。怎样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稳定队伍?

1.最重要的是加大投入。投入问题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要在保持教育投入稳步增长的前提下,更多向农村学校倾斜,持续增加学校校舍、实验仪器、图书资料、信息化设施、运动场地等“硬件”投入,不断夯实人均经费、贫困助学制度等“软件”基础,打造更多标准化现代化的农村学校,让更多乡村教师拥有事业发展的好舞台。办好教育既要舍得花钱,更要把钱花好。要树立“一盘棋”思想,结合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调整优化教育布局,采取“大手牵小手”“片区管理”等手段缩小城乡差距,让更多农村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强化“高效益”导向,每一个项目、每一项工程都要厉行节约、精打细算,避免低效投入、铺张浪费,通过经费整合、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估,确保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2.最迫切的是提高待遇。就是要加大教育领域“投资于人”的力度,把《实施方案》明确的乡村教师人员经费、培训经费、工资待遇、补助政策等全面落实到位,尤其对偏远贫困地区要实行差别化补助政策,实行特殊津贴制度,逐步形成“越边远、越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让他们有劲头更有奔头、留得住更待得久。在提高物质待遇的同时,还要积极响应和创造性落实国家开展的“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颁发工作,对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的教师给予相应的待遇和荣誉,切实提升他们的职业成就感,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关爱乡村教师的浓厚氛围。

3.最根本的是输入人才。就是要引导更多优秀教师愿意下乡、扎下根来。一方面,要拓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探索统筹规划、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招聘机制,为乡村学校持续输送优秀高校毕业生和成熟教学人才。另一方面,要促进城乡师资合理流动,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等途径,县域内重点推动县城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乡镇范围内重点推动中心学校教师到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确保始终有稳定数量的优秀教师队伍活跃在乡村教学一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典型更具感召力。要善于挖掘乡村教师中的先进典型,广泛宣传他们甘为人梯、淡泊名利、教书育人的感人事迹,引领带动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教育事业。

二、要以鲜明的导向和要求,提高乡村教师素质

乡村教育不仅要有大楼,还要有大师,更要有大爱,乡村教师也要有成为教育家的目标追求和雄心壮志。希望大家坚守立德树人的理想,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学生构筑自主畅游的池塘、点燃追求理想的火焰,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让教育家在镇江农村大地更多涌现。

1.在农民对教育需求显著增长的时代,倍加重视强化责任担当。历史告诉我们,凡是乡村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总会有一批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乡村教育家。比如民国时期晏阳初、陶行知、梁漱溟等,他们身上都有一种自信之光、荣耀之光、尊严之光,这种光芒无一例外地都来自他们对乡村教育的深刻信仰和责任担当。当前,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期盼通过学习知识跳出“农门”,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期盼孩子通过教育改变发展轨迹,这些都对乡村教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乡村教师要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提起气来、沉下心去,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坚定地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2.在思想多元化更加凸显的时代,倍加重视塑造高尚师德。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是一部活的教科书、一种无形感染力、一股强大正能量。当代乡村学生面对着深刻变化的社会、丰富多样的生活、形形的思潮,思想多元、思维活跃,乡村教师只有自己立得住、行得正,才能把孩子引导好、教育好。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核心位置,引导广大乡村教师把教育作为一种崇高的事业,正德厚生、传道授业、释疑解惑,深怀爱心、保持耐心、充满信心,既教会学生求知,更教会学生做人,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成为学生爱戴、家长信任、社会尊敬的好老师,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3.在知识更新明显加快的时代,倍加重视锤炼专业本领。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教师的尊严哪里来?为人师者,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身处“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时代,广大乡村要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这样才能摆脱“本领恐慌”、增强站在三尺讲台上的底气,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和自身专业成长。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

三、要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质,促进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就好像一场长跑比赛,困难很多,压力很大,既要有持久战的准备,又要有实现弯道超越的智慧,根本途径就在于主动的改革和自觉的创新。我市作为全省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一定要乘势而上、借势而为、造势而进,把改革作为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关键一招”,在“三个化”上下更大功夫:

1.扶持举措精准化。近两年,各级各层相继出台扶持乡村教育发展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去年4月中央深改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去年年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今天会上又下发了《镇江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这些文件含金量高、操作性强,关键要细化落实、真正落地。党委政府在具体扶持工作中,也要坚持精准务实,真正找准问题、明晰路径,靶向施策。比如,对于乡村教师专业培训机会少的问题,可以专门办班、定向培训;对于乡村教师职称评审难的问题,可以专人负责、开辟绿色通道;等等。在此基础上,统筹兼顾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各方面需求,实现供需对接、接好地气,抓到点子上、解决在关键处。

2.体制机制科学化。乡村教育要有大的发展,必须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更大功夫。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落实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在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完善督学评议机制等方面持续努力,尤其要按照8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不断激发学校自主办学的活力;搞活工作机制,对于农村学校和乡村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教研活动难、信息沟通难等现实问题,要打破区域和学校界限,整合现有资源,实现共学、共研,共享、共赢。

3.教育教学优质化。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更是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发展的根本归宿。当前,学校课程改革浪潮和信息化浪潮交织、叠加,对教育教学与时俱进、提质增效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学校和乡村教师要主动投身学校课程改革,大力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切实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和“多样化人才”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基本方向,努力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合一。一个好教师影响学生一辈子,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带领学生一起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真才实学。“一个好校长等于一所好学校”。农村学校的校长要矢志成为热爱教育、真懂教育、善抓教育的教育家,用科学的理念引领带动农村学校和乡村教师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展现新作为、在提升教育质量上交出新答卷。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篇3

[关键词]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教育互动平台

[中图分类号]G40-05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1.008

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我国学者对城乡基础教育的研究,从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论述的较多,如褚启宏[1]分析了城乡二元教育结构制度的形成及其思想根源,吕雪[2]在研究了我国城乡教育政策的演变后提出了通过弱化二元社会结构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等。但这些研究往往以政策为出发点,在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方面与实际结合稍显不足。分析和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难题,改变城乡基础教育现状,是实现河南省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基于此,本文拟在对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立足河南省情,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措施,以促进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一、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也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3]。河南省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城乡基础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仍存在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质量优劣不一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基础教育的发展。

1.城乡学校教学设施配置不均衡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多建立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学校经费有限,教学设施严重不足。2007年,根据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切实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桌凳更新配置工作的通知》(豫教财〔2007〕31号)精神,河南省全面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桌凳更新配置工程,基本解决了全省中小学课桌凳残破、缺失的问题,根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自带桌凳上学的现象,初步改善了河南省农村中小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但是与广大城镇中小学教学设施配备情况相比,农村中小学的校园校舍、教学仪器和设施、图书资料和多媒体电教设备等,仍然相对落后和不足。

2.城乡学校师资力量相差悬殊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师资配备上虽采取了多种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和措施,使城乡教师队伍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但综合考虑编制水平、福利待遇、能力素质、专业发展等方面因素,教师在选择工作地点时往往偏好于城镇学校,从而造成农村师资力量缺乏、城乡师资力量悬殊的局面。另外,受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体制、教育人事制度等的影响,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差、待遇低、培训和进修机会少,这也带来农村师资的结构性短缺。

3.城乡教育经费投入相差较大

近年来河南省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虽不断提高,但教育投资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仍然存在着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在分配的时候城市占据优势,而乡村学校在布局、数量、师资力量、管理水平、支持力度等方面均处于劣势。特别是一些县(市、区)实行教育办公经费的划拨与学生人数挂钩的政策,使得一些规模小的学校教育经费寥寥无几。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村残疾儿童享受基础教育的机会更少,特殊教育仍是农村基础教育的软肋。

4.城镇巨型学校使得教育资源过于集中

由于经费充足、师资优良、生活和交通条件便利,城镇地区的中小学校呈现爆发式的发展态势。依据国内外的研究与规定,在校生超过2000人的中小学校为巨型学校。从郑州市教育局网站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截至2013年底,郑州市区有小学206所,在校生29.08万人;初中85所,在校生1381万人;高(完)中60所,在校生7.8万人,而这些学校有一半以上都超过甚至远远超过巨型学校所规定的学生人数。巨型学校的出现使得教育资源过分集中,虽然在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升学比例等方面占据着优势,吸引着更多更好的生源,但我们也应理性地看到它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城市的土地寸土寸金,很多巨型学校在建设用地面积上较为固定,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密集地盖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等,而学生人均活动占地面积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活动范围和质量;其次,导致了“规模不经济”现象,巨型学校的各项发展指标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导致失衡,造成办学成本增加、资源过度浪费,在这种态势下优质教育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再次,会给学校周围带来不利影响,如学区房价格急剧上升、周围交通拥堵成灾、安全隐患频发等。

二、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需求,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基础教育政策与机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之处日益凸显,城乡基础教育差距逐步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掣肘。

1.城乡二元制度的影响

我国城乡基础教育的发展深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和制约。有学者指出,当前有14种城乡二元制度支撑着城乡二元结构[4]。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二元结构中既有教育内部的制度根源,如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城乡分治、“分地区、有步骤地普及义务教育”的“梯度发展”安排[5],这一制度安排直接导致城乡有别的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投入体制、教育人事制度等;也有教育外部的制度根源,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等。在城乡二元教育制度制约下,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等问题日益突出。

城乡教育二元制度的思想根源和价值基础在于对农村和城市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促进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变,我国逐渐形成了“以农补工”“重城轻乡”的城市中心发展观。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城乡有别的教育政策与教育制度,教育资源配置明显倾向于城市,从而拉大了城乡基础教育差距。

2.社会价值取向偏差导致的教育评价体制偏差

农村经济上的落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影响了城乡居民的教育投资能力,城镇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支付能力和获得能力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精英教育思想,以及农村教育不重要、读书无用的价值取向,使城乡适龄人入学机会的差异显性化。从教育评价体制来说,由于整个社会忽视素质教育,过分注重学历,逐步将学业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和教师工作业绩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导致教育资源过度向城市、名校集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3.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加剧了发展的不均衡

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往往体现在校园规模、师资规模、学生规模、升学质量等方面,一些办学规模较大的“名校”绝大部分分布在城市,很难在乡村中找到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例如,郑州市金水区重点小学文化路一小在校生人数3700多名,在职教师130多名,2014年招收8个普通班,每班78人左右,2个国际班,每班50人;纬五路一小在校生4000多名,在职教师130多名,2014年招收8个班,每班80多人。[6]而广大农村地区小学的入学人数很多都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一个自然班的标准,有很多乡村小学每班甚至不到10人;农村学校教师的数量也是不能保证的,有的老师甚至分别给几个年级授课。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愿投入更多的教育成本让孩子到乡镇甚至到城市上学,进城务工者也是不遗余力地把子女带到务工所在地的城市上学。随着乡村基础教育生源逐渐向城镇转移,优质的师资也因多方面的因素想方设法往更好的学校调动,结果就导致了生源、师资这两个最基本的教育因素更加集中,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城镇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多,乡村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少,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7]

三、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可供借鉴的外地经验

1.北京市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作为教育行政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北京市通过加强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使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向不发达地区倾斜、向基础薄弱学校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以解决城乡基础教育不均衡问题。同时,北京市还通过建立对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追踪制度、市区(县)和学校三级教学管理责任制度、电子学籍管理制度、社会评价监督机制等综合配套制度,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弱化升学升级考试,促进教育资源在不同区域、不同学校间公平、合理地流动和配置。在基础教育均衡问题上,北京市还采用差异系数等进行计算,初步确定均衡程度的判断标准,同时致力于提升素质教育水平,改变过去单纯以升学率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的办法,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作为评价和考核区县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领导政绩的重要内容。

2.杭州市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计划

2006年9月,杭州市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小学名校集团化战略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指出,以名校、重点学校为主导,通过这些学校来投资、承办、参与入股等方式,施行名校参与新校、名校参与民校、名校协同名企、名校协同弱校,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办学模式,通过名校、重点学校的品牌管理、优质师资等输出与指导,带动新办学校、弱势学校在短期内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整体水平。该意见还结合当地学校布局和发展现状提出,除了部分农村和落后地区外,今后由政府投资的新建学校原则上只建新学校,不取新校名,不挂新校牌,由名校来进行管理。杭州市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尊重学校发展的内在规律,对加入教育集团的各成员学校,实施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积极引进现代学校制度,以期实现政府教育投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最优化。

3.张家港市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城乡无障碍流动

为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张家港市确立了城乡教育同步规划、办学条件同步改善、学校管理水平同步提升、教师素质同步增强、教育经费同步增长、教育满意度同步提高的目标。在具体做法上,一是通过一整套完善的促进城乡师资均衡配置和城乡教育优质均衡的导向机制、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来推动区域优质师资均衡发展;二是通过校长轮岗、市校组团支教村校、政策向薄弱学校倾斜等措施,带动城乡教育资源合理流动;三是通过“两统一差”,促进全市教师人事工作统一管理、待遇统一标准,在评先、晋级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管理,实施政策向农村、支教教师倾斜。

四、促进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2005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教育均衡发展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将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并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得到很大改观。但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分离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使城乡形成了两个封闭的教育体系,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仍任重道远。为促进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打破体制障碍,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体制

建立合理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体制,首先需要关注和改变过去“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在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上下大工夫,改变县级财政中教育支出不足的局面,由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基础教育财政支出,保障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均衡,提高农村地区办学条件,保证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其次要改革教育人事制度,研究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以切实保证农村师资待遇和水平,加大对城乡教师统筹调配力度,完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促进区域内师资均衡配置。最后可以通过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改革,逐步打破城乡二元体制障碍,保证农村人口能享受无差别化的基础教育,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权利。同时,各地区还要考虑到自身基础教育发展的特点,包括教师的分配、调动、收入,入学生源的地理环境、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基础学校的布局、辐射力度、承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在基本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育规划,形成合理协调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体制机制。

2.提升基础教育规划水平,完善学校网络布局

河南省应结合城镇化建设实际,提升基础教育规划水平,完善学校网络布局。一要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规律和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原则,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辐射半径,合理确定学校规模,科学调整农村中小学校布局,加强学校建设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联系,规范城乡学校空间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高教学资源使用率和使用水平;二要研究制定优质教育资源倍增计划,充分发挥名校、名师的带动作用,通过“以城带乡”“名校+弱校”等措施,促进农村中小学校建立与发展,推动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3.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城乡教育互动平台

构建合理的城乡教育互动平台,必须坚持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理念,从宏观上把握和引导,政策上合理调控城乡教育资源,确保教育政策支持、师资投入、教育引导等方面统筹发展,促进农村教育多元化,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首先,应加强网络教育互动平台建设,加大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力度,构建区域教育网络系统,实现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其次,应加强政府和学校联动平台建设,建立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保障[8];再次,应加强城乡师资流动对接平台建设,合理调控区域间的城乡师资流动,给乡村教师提供发展空间,增强城镇教师为农村中小学服务的意识,形成合理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最后,应加强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以实现学校优质资源――图书资料、教学设备、教育管理等硬软件与较近弱势学校共享,从而提升基础教育设施利用率。

4.充分发挥政府对基础教育的引导职能,加大监督督导力度

政府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过程中的职能应主要是根据立法通过行政管理对其他主体行为进行引导,并为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公民受教育权利的获得提供重要的保障与服务。[9]因此,政府应根据教育立法、通过教育行政管理权的使用,建立教育监督、督导机制,最大限度保障城乡居民获得公平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强制各级地方政府教育经费落实,督导城乡教育质量、师资待遇水平一体化情况,逐步提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

5.有倾向性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注重均衡发展

首先,合理配置师资队伍。乡村师资队伍的来源可以多样化、多渠道,同时还要对长期在乡村服务的教师给予鼓励,在工资、晋级、调动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补偿。其次,合理配置基础设施。城镇学校规模一般比较大,基础设施和设备较为先进,而与城镇学校相比,很多乡村学校在办学条件、办公条件甚至安全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基础设施的配置上要考虑到乡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而非按照师资力量、学生人数比例来绝对化地进行基础设施的配置和改造。再次,统筹城乡教育投入。只有加快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农村整体经济实力,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在教育资源的国家政策投入方面,要深入调查和了解城乡教育人口、教育差异的发展现状,使教育投入向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和山区倾斜,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在区域上的均衡发展。

五、结语

实现基础教育在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先进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虽具有指导性和借鉴性,但我们必须结合河南省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调研、全面把握,有前瞻性地制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和指导文件,以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褚启宏.城乡教育一体化:体系重构与制度创新――中国教育二元结构及其破解[J].教育研究,2009(11):3.

[2]吕雪.城乡二元结构下我国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3]张保庆.树立科学发展观,确保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n].光明日报,2003-05-09(03).

[4]郭书田,刘纯彬.失衡的中国――城市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5]周治麟.城乡教育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探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2.

[6]郑州金水区10所重点小学盘点:班制/优缺点/划片/指数/学区房/历史/师资[eB/oL].(2014-10-13)[2014-10-20].http:///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366&page=1&authorid=283.

[7]王海燕.河南省城乡义务教育失衡的调查与反思[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7.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篇4

[关键词]乡村教师;乡村教育;创新思维

发展义务教育,重点在乡村,关键在教师。近十多年来,改善乡村教育成为国家重点解决的教育问题之一,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多项措施,有效促进了乡村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但乡村教育质量提升不明显,生源向城镇流动的趋势依然没有减缓。主要原因在于一些措施的有效性不足或者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有些政策还会造成新的不公平问题。2015年4月,国家的《计划》,是我国解决乡村教育衰落问题的一个重大举措。但其能否有效落实,成为一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

一、从“支教”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政策深度不断突破

从20世纪末开始,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将城乡教师均衡配置问题提上重要议程。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次提出通过城镇义务教育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一年的方式,尝试性解决我国乡村缺乏优秀教师的问题。2002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明确提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的基本原则,并且把“建立教师转任交流制度”作为实现计划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重点。从此,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启了教师交流制度。2003年9月,教育部要求:“建立城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增加选派东部地区教师到西部地区任教、西部地区教师到东部地区接受培训的教师数量。”同时,在人事制度方面进行配套改革,要求适当提高乡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并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进行适当补贴。

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教师编制时要向农村学校倾斜,新增教师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需求;采取有力措施,实现同一区域同类教师工资待遇基本相同,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在高级专业职务聘任和表彰奖励中的比例等,重点强调给予乡村教师待遇倾斜。2006年,《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具体提出:探索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教师计划”),落实高校毕业生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组织师范生实习支教等三种支教形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智力支教活动;推动乡村教师到城镇学习,并将现代化的信息化教育手段与支教措施结合等。同时,教育部、人事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了“免费师范生”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2010年,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指标性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明确“将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建设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此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规划,着力于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具体配套措施,以及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加以落实。到2013年8月底,全国已有22个省(区、市)地方政府出台了关于教师流动的相关政策,不少地区摸索出卓有成效的经验和做法。

2015年4月1日,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计划》,以举措“力挺”乡村教师,包括“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通过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关键举措,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计划》是我国政府对乡村教育支持政策的重大突破,是对制约乡村教育瓶颈问题的精准发力,标志着我国政府深刻认识到了乡村教育优质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在于教师整体经济和政治待遇的提高。同时,这一计划首次将社会力量纳入,有利于发挥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的力量,共同解决乡村优质教师不足的问题。这一重大利好政策,让众多关心教育的人士和乡村百姓看到了乡村教育的希望。

二、政策落实力度有限,优质师资流出不流进依然严重

21世纪以来,我们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政策步步推进。在很多地方,优质师资下乡也成了常态,但乡村教师的整体素养并没有得到本质的提升。现有的政策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一是不能有效、可持续地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实际上,不只是乡村教师的待遇不好,整个教师行业的工资水平都不高。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偏低,直接导致了中小学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近20年来,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的学生及比例持续下降。有数据表明,近年来,师范专业的学生录取分数线低于同层次的非师范专业学生。甚至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师范专业录取分数线出现偏低、学生整体素质不高的情况。

二是我们在解决乡村教师的问题上,一直采用“堵”的思维。这也是无法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的主要原因之一。至今为止,提升乡村师资质量的政策基本围绕“农村校的教师流失潮怎么制止”“优质校的名师不愿‘动窝’怎么办”这两个问题制定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希望优秀教师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不鼓励其进城和流动,这就是典型的“堵”。各地制定政策给补贴、给评优、给高级职称职数、给荣誉,目标就是想办法“堵”住农村教师进城,“堵”住农村教师到沿海优质学校。部分倾斜政策可能蕴含新的不公平:其一,对班级学生人数多、压力大的城镇教师不公平;其二,对大部分同等水平却没有名额晋升的乡村教师不公平;其三,对希望获得优质教育(当高级职称不代表优秀时)的乡村学生不公平。

三是虽然基础教育县级负责制促进了义务教育“双基”目标的实现,但近年其弊端也越来越显现,很多地方存在“政策一大步,落实一小步”的现象。如教师交流政策在地方的落实难度很大。骨干教师下乡加剧了县城学校专任教师的紧缺,部分紧缺学科的教师不得不同时任职两所学校的课程教学,加重了支教教师的负担和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优质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科研活动的开展;农村学校教育设施和生活设施贫乏,导致下乡教师陷入成就感低下、生活负担加重等问题,导致教师为评职称而下乡,不能主动积极地融入农村学校,不能安心农村工作,使支教效果有限。

《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的调查结果显示,65.7%的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在有流动意愿的农村教师中,68.6%的教师想到教育质量更好的学校任教,90.33%的乡镇教师希望到县及以上城市任教,93.35%的村屯教师希望到乡镇及以上地区任教。可见,优质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仍然是人们对乡村教育的美好期许。从20世纪90年代就产生的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年龄老化、结构失衡、教育观念陈旧等问题,仍然是困扰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

三、创新思维,促进政策落实和乡村教师队伍结构优化

由于乡村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深受个人、社会、政策、经济、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计划》及其他政策能否真正落实,必须以人为本,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具体落实政策,也只有以人为本,出台能够解决实际困难的有效措施,才有可能受到教师的欢迎。

1.有效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首先,必须摆脱以奖励少数代替激励全体的传统思维,包括扬弃以职称奖励乡村教师的旧思维,制度性地、大幅度地提高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计划》多次提到提高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但是,一线教师们既担心《计划》不能落实,也担心在地方落实时操作性不够强。如今,已经进入G4时代,国家有必要也有能力给予教师更好的待遇。特别是对于长期坚守乡村的教师以及轮岗支教的教师,无论职称高低,国家都应该大幅度提高其薪酬和补贴,并以制度规定的形式促进落实。比如,可以学习台湾等地区的教师薪酬制,经过学校和社会评价合格的教师,可以根据其任职年限加薪:同时,给予乡村、海岛学校教师大幅度倾斜。

其次,应将所有乡村教师的补贴纳入省级统筹,统一标准、统一发放。省级以上政府必须大力提高乡村优质师资的资金支持,切实解决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师待遇区域差异,引导优秀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山区县域和乡村学校教育。

2.拓宽优质师资进出乡村学校的渠道

首先,必须全面实施轮岗制度。理性流动是提高乡村教师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很大程度上,乡村教师进城到优质学校任教,既能促进其教育理念的更新,又具有取长补短作用,是形成多样性教育教学方法的主动性过程,从本质上促进了人才流动以及各类学校多样性的存在。鉴于此,我们的政策也必须与时俱进,改变鼓励教师“扎根”乡村的单一思路,在一定的服务年限下,鼓励乡村教师走出去,为其提供更多的上升空间和更广阔的舞台。这样,才能使其专业不断成长,同时又能满足年轻教师成家和照顾家庭的合理需求,让其在农村的任教期兢兢业业。这也是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引进更多的新鲜血液补充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策略。

其次,突破以编制招人的旧思维,提倡扩大“特岗教师”制度,引入社会新鲜力量激活乡村教育。“特岗教师”以岗定酬、以岗招人、岗位固定、人岗分离的特点突破了原有公办教师的管理模式,符合现代管理趋势,可以解决公办教师的编制问题和地方财力有限的问题,以及终身制造成的职业倦怠问题,还可以通过高待遇吸收到高素质、有志于从教的师范和非师范毕业生,为乡村教育带来更多新理念、新方法。

最后,提倡地方师范院校作为实施免费生制度的主体。相比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地方院校学生更“下得去”,因为他们的就业期望值相对较低,又来自本乡本土,使他们对乡村更有情感上的认同及更符合其照顾家庭的愿望,一些地方院校实施的全科教师培养计划也更符合小型学校的教学需求。目前,全国已有近20个省份出台相关政策,但还应推广并加大“地方院校免费师范生教育”的政策范围和力度。

3.以结合乡村实际的教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古今中外的名师同时也是研究专家,他们不仅书教得好,更著有大量的论文和著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35年的教育生涯里,都没有脱离过教育教学第一线;同时,他一生中写了40多本书,600多篇论文,1000多篇供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我国小学教育家李吉林在长期的小学一线教育教学中不断反思和研究,先后出版《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等专著七部;她创立的“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其研究成果曾连获10年一度的全国首届、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正如朱永新所说:“教育科学研究不是学者的专利,教育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应该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因为最贴近教育实际,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正是中小学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篇5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教育;空间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教育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了实践路径,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上升,积累了一定的人口数量红利,但是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人口数量红利的消失,中国人力资本面临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挑战。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一直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不懈奋斗,减贫成效卓著。尤其自2013年以来,学术界对于减贫脱贫的研究也从对物质贫困、经济贫困的探索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及人的本质的探索上。张全红、周强认为中国贫困的主体一直都在农村,而且导致农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也实现了从收入到教育的转变,教育维度对贫困的贡献率不断攀升,说明改善农村教育,消灭教育贫困已成为实现农村减贫脱贫的最有利渠道。

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断推进,跨地区人口流动加剧,使得人力资源空间配置问题空前突出,在这过程中政府的调控速度跟不上人口流动速度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障碍所带来的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导致教育回报尤其是农村的教育回报降低,从而影响农村教育积极性。相反的,改善农村教育,发挥政府在教育供给上的重要作用,主要是要权衡教育投入和教育回报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从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改善农村教育就要求政府加大空间政治治理力度,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优化资源空间配置,减小教育投入,增加教育回报,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基础。

1教育扶贫背景下中国农村教育现状

农村教育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中国教育更好发展的重要抓手。

1.1当前我中国教育现状

1.1.1整体教育现状。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不断探索、构建起基本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中国各级各类教育均取得长足发展,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进入到攻坚阶段,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规模大幅增长、高等教育规模稳步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但是从当前中国劳动人口高中阶段教育的占比来看,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与一些人均GDp相同的国家相比也明显较低。

1.1.2农村教育现状。要改善农村教育现状,关键在于提高青少年的教育水平,尤其是农村青少年。在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农村教育问题作为中国整个教育格局中的短板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国家密切关注农村教育的发展,前后出台了十几项相关政策,涵盖农村教育的各个层面,国家多项政策也向农村教育倾斜。尽管如此,当前农村教育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仍不能忽视。例如,教育资源、教育设施匮乏所带来的学生培养形式单一问题。其次,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所带来的家庭教育问题也十分突出,家庭经济条件也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桎梏农村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问题以及教育资源空间配置问题仍不容忽视。

(1)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城乡教育差异。教育的社会与经济功能的一方面体现就是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影响。党的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就是主要矛盾转变的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一直以来,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协调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突出的矛盾,政府也通过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扶持,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地区之间的差距,但是随之产生的生产要素地区间的配置问题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包括资本、劳动力等。因此,解决教育不均衡发展背后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才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最好的途径。

(2)区域教育投入不平衡所带来的城乡教育差异。中国的教育公平是在教育政策法规约束下实现的地区间教育教学资源的公平以及学生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公平。但是区域教育投入受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制约,决定了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造成了地区间教育以及城乡教育的差异。张锦华度量中国各地区教育贫困状况发现西部地区是全国教育贫困最严重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整体素质不高,这背后就是地区经济发展能力不足所带来的教育投入不平衡问题。另外,即使是同一地区的城乡之间也面临教育投入不平衡问题。

(3)政策补偿条件下农村教育的发展。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实现教育公平本身难度较大,其中政策补偿在缓解教育城乡差异和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公平配置上具有重要作用。张锦华提出通过完善政府对教育干预的体制机制建设,针对弱势家庭和教育贫困地区采取补偿性的倾斜政策,是更好地促进普及教育、增进教育公平的手段。事实上中国政府也一直致力于消除教育贫困,实现区域教育公平。

1.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教育目标

中共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立足于乡村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描绘了中国乡村未来发展的蓝图。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途径在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农村教育肩负着壮大自身力量,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完善乡村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作用。站在中国整体教育格局上,最根本的就是消除区域教育不平等,实现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均衡发展。

2农村教育的空间政治经济学

通过对中国农村教育现状的梳理,空间资源配置不平等和教育投入的差异成为桎梏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提高中国农村的教育数量和质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乃至整個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2.1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生产要素区域发展平衡,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坚强后盾

中共报告中所提到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细化和创新,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板块,其中农村教育是推动这些战略实施的基础性工程之一。当前农村教育所面临的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匹配,教育格局无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等问题,追根究底还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因此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行路径,一系列战略的实施将更好地推动农村教育高速、高质量的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不遗余力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战略实施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态势良好,基本保持协调发展基调,区域间差距趋同性逐步提升,下一阶段在继续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坚定不移地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包括加快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促进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和均衡等。其次要不断完善区域经济治理能力,政府充分协调地区发挥自主自管自治能力。最后统筹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对困难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

2.2改善资源空间配置模式,提升农村教育投入水平竞争力

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的城乡不匹配是农村教育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城乡教育基本均衡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优质均衡并重,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农村教师筛选和聘用要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农村教师的选配不以义务教育考核方式为标准,而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完善艺术、体育、小语种等领域教师的配备。建立农村教师信息化跟踪管理平台。二是优化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与学生培养需求相匹配。除基本的教学楼、教室等教学要素的配置外,现代化信息技术引进是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保证。三是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减少农村学子的教育投入。加大投入的方式很多,首先就是要发挥政府的作用,也就是财政支持;其次就是充分利用政策优势,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村教育进行扶持。四是政策性扶持农村教育,提升农村学子学习、工作竞争力。

2.3调整农村教育格局,优化输出数量、质量

农村教育要想实现教育输出上数量与质量的并重,最好的途径是在基本实现优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调整教育格局,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阻碍,一是学生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教育成果期待值低,不愿继续学习;二是农村高中办学条件差,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匮乏;三是农村家庭教育观念固守陈旧,高中教育回报率低。因此,农村实施高中阶段教育首先就是要扩大农村高中阶段办学规模,提高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师资水平;其次是加大农村高考改革力度,高考招生向高中教育弱势地区倾斜。

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最快也是农村家庭最能接受的途径。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快职业院校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二是大力推广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成为更多不能接受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农村学子的选择。三是实行有效的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就業竞争力。

2.4提高教育空间治理能力,为农村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篇6

[关键词]城乡统筹职业教育变革

[作者简介]王利华(1979-),男,陕西勉县人,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广西南宁53000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课题编号:DJa080197)、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虚拟―仿真―全真’实训体系的建设与创新研究”(课题批准号:桂教人[2012]41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05-03

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这是新时期我国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实现社会和谐、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而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集中地,如何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其先导性作用,是职业教育发展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承担的任务

(一)职业教育发展应为缩小我国城乡发展差距服务

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使城乡居民共享我国改革发展的共同成果。①职业教育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首先,职业教育应着力于缩小城乡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层次较低,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粗放式生产,导致生产效益低下,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这是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向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转变的重要抓手,能够从根本上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其次,职业教育承担着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历史重任。国内外学者对教育个人收益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经验表明,教育对提升个人收益水平具有直接的正相关作用,尤其职业教育对农民个人收益的提升就更为明显。农民通过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了一技之长,进而能够融入城镇化建设中,收入水平也随之大幅提升,与城市居民在收入方面的差距也得到进一步缩小。

最后,职业教育应当为缩小城乡之间的文化差距服务。在农村大力普及职业教育,使更多的农村人群在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同时,受到科学文化、法律常识、现代化民主文明理念的熏陶,进而在农村地区形成民主文明的社会发展风气,缩小与城市地区的文化发展差距,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树立新的标杆。

(二)职业教育发展应为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服务

目前,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劳动力市场上也存在城乡分制的二元格局,严重影响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因此,城乡统一的人才市场亟待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的构建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职业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国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二元结构的原因是多元的,总的来讲,有两大根源:一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度的影响,致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无法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这也是制度层面对劳动力市场产生的负面影响②;二是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在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偏低也就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短板问题,农村居民转向城市就业也就毫无优势可言。

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高速推进中,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较为迫切,这就需要发挥职业教育在其中的作用。众所周知,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惠及广大农村居民,农村居民在接受职业教育的相关培训后,能够有效地提升其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在城乡劳动力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这也是打破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状态的最好途径。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出现松动的前提下,以提升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技能素质来逐渐弥合城乡劳动力市场之间分割的现状,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这将成为最有效、最科学的途径。

(三)职业教育发展应为实现我国“三化”建设服务

根据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精神和内在要求,大力实施“三化”建设,即要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以及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步伐。可以说,“三化”建设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着力点,“三化”建设的过程也是我国城乡一体化不断发展的过程。职业教育作为连接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以及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点,要发挥其在“三化”建设过程中的助推器作用。

首先,职业教育担负着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大职责。农业产业化建设是基于市场导向的前提下,不断地将农业生产与经营的各个环节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农业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合作经营为依托,以生产基地为纽带,促进农业产、供、销一体化,最终实现农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助力器,通过对农村居民开展职业化培训,在农民向职业化农民或市民转换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受益人群越多,农业生产的附加值也就越高。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的层次和水平的重要支撑力量。

其次,职业教育承担着农村工业化发展的重大任务。要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应以农村产业作为重要的突破口,首先实现城乡产业的统筹发展,在农村大力推进高效益、无污染的工业建设。而职业教育发展不仅关系着农村工业的发展水平,而且对我国工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我国,推进农村工业化,必须突出职业教育,努力为农村工业化提供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最后,职业教育承担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历史使命③。我国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目前(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2.6%,但是任务依然严峻。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要加速非农化建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有效地向城市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强化对农民向城镇转移培训的力度,要将对农村人口的转移培训放在与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

二、城乡统筹发展视野下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有悖于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

鉴于城乡统筹发展周期的长期性、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发展任务的艰巨性等特点④,职业教育发展要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办学模式和办学体制方面与其相适应。这就要求根据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和体制。

城乡统筹发展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具备以下三种办学模式:第一,内涵型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职业教育内涵型发展模式一般是指职业教育根据社会发展的现状,为满足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而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并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办学形式和办学结构,通过职教内部结构的调整来提升办学效率和质量的教育发展模式。第二,外延式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就业导向式发展模式)。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和根本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外延式的职教发展模式就是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对办学的调控作用,同时兼顾学生的就业意向,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与培训活动。第三,开放式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城乡统筹发展对人才需求也日趋旺盛,尤其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高素质开放型人才,这也就要求职业教育开放办学模式,帮助受教育者有效地离农、适应多种非农业生产工作。

然而,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有悖于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在很多层面上还无法满足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上还存在着许多盲目地进行扩张办学、单纯追求办学规模和数量而忽略办学质量、严重偏离社会发展需求的现象。还有一些职业院校行政力量干预办学过多,是典型的注重行政导向而忽略市场需求的单一式、封闭式、僵化式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显而易见,当前的职教发展模式和体制与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是相背离的,如何创造与城乡统筹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新模式,是当前职业院校和教育管理者必须深思的现实问题。

(二)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数量无法满足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

城乡统筹发展的直接目标之一就是改变我国人口的城乡结构化水平,提升农村人口的基本素质,改善农村居民的生存与生活环境。⑤当前,我国还存在着农村人口基数庞大、人口素质水平较低、农村生产力较为落后等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从职业教育入手,强化对农村人口的职业教育培训,将农村存在的大量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而我们必须正视这一庞大的职教工程,其涉及我国数亿人口的教育培训问题,需要大量的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师参与。尽管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与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相比,仍然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仍然无法满足受教育群体的需求。与此同时,由于历史遗存问题,很多职业教育资源存在着闲置的问题,在职教培训领域也还存在着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问题,直接导致职业教育办学和培训效率低下,职业教育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无法适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要更好地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以及职教资源的整合力度。否则,以现有的职教规模和数量是无法满足城乡统筹发展目标所需要的庞大规模的教育培训任务的。

(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与城乡统筹发展相背离

从根本上看,职业教育要想更好地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上符合其发展需要,在保证满足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提下,还要具有一定的适度超前性和针对性。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职业院校和职教培训机构缺乏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宏观把握,自身也缺乏发展的前瞻性战略部署,在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布置上存在着错位、越位的问题,难以与城乡统筹发展相契合,甚至出现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城乡统筹发展相矛盾的问题。以上职业院校的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四多三少”,即职业院校热门专业多、趋同专业多、长线专业多以及投入少的专业多⑥,复合型专业少、新型专业少、涉农专业少。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与复合型并重的人才,并且随着现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提供大量的高科技专业人才,人们对新兴专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要更好地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加大对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以及教学内容的变革。

(四)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与城乡统筹发展不相协调

城乡统筹发展要求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必须是城乡统一的,并且能够面向我国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培养相应的人才。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城乡统筹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将由创新驱动的内生型经济增长作为主导。同时,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人力资本的素质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这也就要求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随之作出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要求。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来看,行政性力量过度干预、部门分割的条块化管理体制较为严重,职业教育城乡二元分治,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城乡统筹建设的顺利开展。因此,革新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以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考虑的紧迫任务。

三、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步伐

(一)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贯彻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办学观念

职业教育应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资源。然而,当前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仍然很大,很多地方特别是东部发达省份遇到了招工荒的困境。对于职业教育而言,这既是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很好的机遇。职业教育要牢牢把握住这一战略机遇,树立起为城乡统筹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不断地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调整教学课程及内容。一方面,职业院校要转变过去以升学为主的人才培养理念,要切实以受教育者技能的培养与提升为根本,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实现有效转移就业服务;另一方面,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立足当前社会发展的现实,同时认真研究城乡统筹发展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对未来人才的需求,从而不断地调整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以提升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契合度。职业教育要主动融入城乡统筹发展中,保持与城乡统筹发展的一致性与协调性。

(二)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体系,以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作为出发点

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关系着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走向,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如何做好职教规划,对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的影响。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只有紧紧以服务于城乡一体化发展为落脚点,才能得到长足发展。

一方面,要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投入规划体系。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仍较为薄弱,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与城市职教发展差距较为明显,十分不利于教育的城乡统筹发展。鉴于这种现状,首先,政府在制定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规划时,要适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尤其要增加对农村职教的投入,确保职业教育发展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其次,在进行职教结构化经费投入规划时,要平衡好常规性经费与专项经费之间的比例,在常规经费投入规划中要能够保障城乡职校的日常有序运转,同时在专项经费的投入上保证城乡居民对职教培训的特殊需求。

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⑦。城乡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也适应于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城乡二元发展结构不仅表现在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在教育基础设施层面也表现得较为明显,尤其是在职业教育领域。因此,要根据城乡统筹发展对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办学设施提出的要求,加大对农村职业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力度,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

(三)强化职业教育城乡之间的联动与合作,作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着力点

城乡职业统筹发展的核心在于城乡之间的联动、合作,在合作中寻求共同的发展,继而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然而,我国职业教育一直走的是分离发展的单行道,城市职教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农村,导致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正如马克思在其经典著作中所写到的:“城市人的经济发展速度快于农村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他(她)生活在社会化的生产当中,在社会经济增长中所交往的群体是社会人,而乡村居民是生存于农耕的文化社会中,生产交往的主体是土地。”⑧从中可以看出,社会化的生产与协作是提升个人产值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要想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必须让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工作和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教育与培训扮演着重要角色。只有加强职业教育的城乡联动与合作,共同开展教育培训,才能进一步提升劳动力专业就业的层次和水平,才能真正实现有效的人口转移。与此同时,在对已转移到城市就业的农民工群体的培训上,要实现城乡职教联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城乡统筹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资源。

(四)革新职业教育发展的管理体制,提高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是职教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顺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分治、城乡有别、城乡分策”的领导和管理体制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发展差距,导致城乡职业教育分别成了两个封闭化的圈层,对城乡统筹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打破职教政出多门、条块化的管理体制,必须对现有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进行革新,以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从职业教育管理与领导体制上看,要以地级或以上的省市级政府作为统筹城乡职教发展的管理主体,这既是可行的,又是有效的。相对于县级城市,地级市及以上的城市拥有较为雄厚的财力和广阔的管辖范围,能够对区域的教育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领导、统一运营。以地级以上的政府作为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也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要“强化省、市(地)级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也将更加有力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注释]

①姜作培.城乡统筹发展视野下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J].成人高教学刊,2010(6):35.

②唐智彬,李永红.论城乡统筹发展视野下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J].职教论坛,2009(13):5.

③张涛,罗旭,彭尚平.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2(27):5.

④俞启定.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职业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12(4):75.

⑤姜作培,李汝.城乡统筹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46.

⑥张涛,邓治春,彭尚平.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及机制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3(3):7.

⑦潘岳生,唐智彬.试论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观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0(10):14.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篇7

关键词:城乡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差异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7-0114-02

我国的地理范围比较广阔,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差异比较大,经济发展区域化的差距也非常明显。事实证明,教育水平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在一些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教育质量相对较好,发展速度很快,教育资源也比较丰富。而对于一些偏远地区以及广大落后的农村地区来说,师资力量等教育资源非常的有限,教育质量相比于条件较好的城市来说存在不小的差距。就中学英语教学来说,农村地区的英语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与城市地区的英语教师有着很大的差距。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也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解决当前时期存在的教师专业素质差距的问题,以进一步实现教育均衡化。

笔者认为教师的专业素质至少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仅拥有专业知识还不够,还需要教师有极高的教学能力,体现为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以及对课堂环境和课程进度的把控能力等。二是教师还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存在一些教师歧视学困生、贫困生等现象,可以说这是教育的毒瘤,这种现象在农村学校的教学中较为常见。总的来说,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衡量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要具有一定的教学组织与实施的能力;最后,要有较高的人品修养与现代化的教学语言知识。因此,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内涵非常丰富,在具体的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一、差异化及其成因的情况分析

为了对城乡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的差异化进行准确的研究,本文采用了发放问卷的形式对本省的数百所城乡中学的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在问卷发放方面,对城市英语教师和农村英语教师所发放的问卷的数量基本一致,收回的数量和有效问卷的数量也都非常接近。本文的主要内容也是建立在问卷调查的结构之上,根据问卷的调查结果,对城乡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衡量指标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不仅分析了其差异化及其原因,也对其中的相同之处作了简要的分析。

(一)相同点分析

对学科素养以及教学水平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从上岗前接受教育的情况来看,英语教师所学的知识基本上都不全面,就教学论来说,只有5%的英语教师学习过这一课程,大部分英语教师没有学习这一课程。在其他课程方面,也只有25%的教师学习过英汉语言比较的课程,而教育史更是只有大约10%的教师学习过。由此可见,城乡中学英语教师所掌握的教学理论都比较有限,并且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城乡中学的英语教师的阅读范围也比较狭窄,主要是教育理论和英语语言两类书刊,对于其他读物接触得比较少。这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综合其他学科进行教学非常不利,对于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更是比较有限。

在教师的科研能力方面,虽然城乡的英语教师都认可教育科研对于改善教学质量的作用,也都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c意识,但是在方面,数量还比较少,参与的教学课题项目也非常少。对于教师来说,要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既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校重视对教师的这一能力的培养,创造较好的环境去支持教师的科研创新。学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对于学校完善办学体系、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优质课程的开发、体现办学特色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作用。

在参加在职的培训方面,农村教师也参加过各种级别的教师培训,主要涉及课程标准以及教程和教法等培训。虽然授课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态度,但是由于培训的期限一般都比较短,教师只能在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等方面接受一些指导,对于许多深层次问题无法进一步获得指导。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和生活中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修养,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即便城乡英语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有许多的相同之处,但是差距依然是客观存在的。作为农村教师和教育从业人员要对这些差距有清醒的认识,然后才有努力缩小差距的方向和动力,进而提升英语教师整体的专业素质。

(二)差异化的主要表现

首先在学科素养以及教学的水平方面存在差距。第一,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在职前教育时期所接受的教育水平与城市中学教师相比存在差距。在这一时期,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农村中学的英语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和相关的教育课程较少,在一些课程中这一差距体现得更加明显。比如在英美文学方面,85%的城市英语教师都学习过这一课程,而农村中学只有45%的教师学习过。开展英语教学的重要载体就是语言的表达,英语词汇中的文化信息比较丰富,其中对语言的理解取决于对文化以及风俗的理解。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要有非常丰富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要对各种文化都有所了解,对于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有有所了解,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自己的知识对学生的一些语言误用现象进行指导。在其他课程的学习方面,比如教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等,城市中学的教师都有明显的优势。由此可见,中学英语教师在所接受的教育方面存在不小的差距。第二,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需要进一步提升。就英语的语言知识及其技能方面来看,大部分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都认为自己应该进一步提升口语方面的能力,过半的英语教师认为应该对写作能力进行重点的提升,还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需要对英语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语法和词汇以及语音等进行提升。[1]而相对来说,城市中学的英语教师认为自己需要在各方面能力进一步提升的比例均低于农村英语教师的比例。第三,在教育知识以及教育的技能等方面,农村中学教师认为自己在制作课件方面和科研方面以及教学活动设计方面的能力都比较欠缺,而城市中学的英语教师则认为自己比较欠缺科研能力以及教学反思的能力等。可以看出,由于生源与教学资源的差异,城乡教师对于自身能力的认识存在比较大的差异。

其次,科研能力方面,很明显,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科研能力要低于城市中学的教师。在现阶段对教师科研能力评价的标准主要是教师发表的有关教育的学术论文。虽然这一评价方式存在诸多弊端,但却是目前较为合理的评价方式。就调查情况来看,城市中学英语教师的数量要高于农村英语教师;而就获奖情况来看,城市英语教师获得的各类奖项的比例都高于农村中学。在科研课题方面和学校对科研的奖励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农村中学由于科研奖励的体系比较落后,教师的科研动力也无法得到有效激发。

最后,在培训方面。城市中学英语教师比农村中学教师获得的培训机会更多,并且培训的档次也更高。一般来说,城市中学的英语教师参加的多是地市级以上的培训活动,而农村中学参加的培训活动多是乡镇级别或者学校内部的培训工作,实际的收获肯定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

二、缩小城乡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差距的对策分析

(一)促使教师形成终身学习意识

英语学科具有很强的特殊性,不同于母语的学习。一些英语知识如果不及r复习很快就会遗忘,因为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对于英语知识的运用并不多,缺乏应用英语的环境。对于英语教师来说,英语是一门蕴含着丰富知识与文化的语言,要开展好这一语言的教学工作,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仅在职前要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自己的终身学习英语知识的意识,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英语素养和教学能力。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主动性进行调动,更加自觉地去学习;其次,对于一些培训的机会,要倍加珍惜,积极参与其中并且认真学习,接受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与理念,这对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非常有利。

(二)及时反思提升自我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求英语教师不断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从其他方面来说,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师的英语实践关系比较大,及时进行反思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2]并且反思是在教学活动中一个持续性的过程,由发现问题,然后进行反思,再进行总结,最后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通过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来对自己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

(三)拓展培训范围

传统的一些培训工作只是针对城市中学的英语教师,这对于农村中学的教师来说非常的不公。在新时期,信息和交通都非常发达的条件下,一些教育培训活动的范围应该覆盖到农村中学,应该给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甚至就现阶段的差距来看,应该重点针对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开展一系列的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其专业素质,同时也是对以往农村中学培训资源较少的一种弥补,并且对于缩小城乡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差距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三、结语

城乡中学英语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的差异是由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其根本性的影响因素。在新时期,大力推动教育公平的背景下,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城乡中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差距,对于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化等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参考文献: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篇8

一、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1.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增长快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云南省总人口达4596.6万人,居全国12位、西部第3位,其中农村人口为2978.6万人,占总人口的64.80%[1]。云南农村人口中16~20岁的占8.02%,与全国相比,农村人口中低龄劳动力比例偏大,这意味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人力资源数量的稳定上升。

2.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总体水平较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云南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总体水平仍然较低,难以适应当前农村的发展。一是文化素质较低。全省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尤其是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更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省农村劳动力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3.8%,未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85.7%。在6岁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5%;二是思想素质较低。云南地处边疆,大部分农村人口居住在交通闭塞、发展缓慢的山区,农民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以维持基本生活,小农经济思想观念浓厚;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内容和形式单一,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缺乏创新精神。三是技术素质、管理素质较低。仅有14.3%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不高,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2]。大部分农民没有接受过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教育与培训,缺乏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弱。四是身体素质较低。由于全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活条件不佳、医疗卫生设施落后、住房条件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的提高。

3.农村人口就业结构调整慢,就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结构是人力资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标志。由于云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大部分年轻有技能、有文化的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的人口主要从事第一产业,仍然保持传统的就业形式。2008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省农村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占78%,虽比2000年下降5.49个百分点,但仍然是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就业的最主要的行业;第二产业占9%,比2000年上升1.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13%,比2000年上升1.32个百分点[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近年农村人口就业结构及其变化,一是就业结构调整缓慢,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长幅度不大;二是就业结构不合理,三个产业的农村人口就业比例失调,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仍然过大,农村就业结构仍是典型的传统型。从GDp构成和人力资源就业结构的角度来看,2010年全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05.81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23.93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90.40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为15.3∶44.7∶40.0[4]。2010年末全省城乡总就业人数2765.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671.3万人,第二产业348.6万人,第三产业746.0万人,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结构比为60.4∶12.6∶27.0。全省现有的人力资源就业结构不合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差距较大。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分析

1.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利用率低

2010年云南省GDp总值为7220亿元,仅占全国总量的1.8%,人均GDp居全国倒数第三,农村人均年收入为3952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16065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为4.07,而全国城乡差距指数为3.23[5]。由此可见,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云南农村人口多,加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就业难。2010年云南农村人口为2978.6万人,农村整半劳动力占农村常住人口的67.2%,富余劳动力达811.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6%,其中,昭通市149万人,红河州77.4万人,曲靖市70.76万人[6]。由于劳动力多、素质低、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开发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慢、转移难,农村人力资源利用率低。

2.农村基础教育落后,职业教育基础薄弱

近年来,云南农村教育事业虽有很大发展,但由于欠账多,政府投入经费有限,农村各级各类教育经费严重短缺。2010年云南省完成教育支出374.8亿元,占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6.4%,教育支出中用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经费较少,基础教育设施落后。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8年,而云南省农村人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5年。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知识更新速度慢,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优秀教师大量外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途径。云南省各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较为重视,但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存在着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思维定势,加之农村职业教育生源质量低,招生困难,教育质量不高。同时,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地方经济不发达,社会融资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偏小,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较为缓慢。

3.农村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

云南各类优质人才51%聚集于昆明、玉溪、曲靖等滇中地区大中城市,这些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并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全省绝大多数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就业人口思想意识较为落后,科学文化素质低,掌握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少,现有的农村劳动力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

4.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落后,人力资源身体素质较低

人的健康是从事生产劳动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条件。劳动力的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某个地区劳动人口持续工作的状态和时限[7]。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身体素质的途径之一。近年来,云南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总体水平仍然很低,一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经费逐年下降,政府投入比例偏小;二是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费用支出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支出;三是农村医疗设施简陋,农村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差,影响农村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云南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和挑战

(一)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云南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快速增长,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但从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支出角度来看,农民增收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1990年至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0.6倍,而农村居民仅增长8.1倍;城乡收入差距由3.09倍扩大到4.07倍,城乡收入的绝对差额增长了11.82倍。近年来,云南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城乡差距仍然是阻碍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城乡消费支出差距也在不断拉大。1990年至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了7.15倍,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增长5.65倍,城乡消费支出差距由2.58倍扩大到了3.25倍,城乡消费水平绝对差额增长了8.1倍。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相比,不仅在消费数量、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还在教育资源、医疗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着更大的差距。云南省不仅自身的城乡差距不断拉大,而且与全国平均水平也相差甚远。2010年云南人均GDp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3.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6.8%。目前云南城乡收入差距为4.07∶1,而全国城乡收入差距为3.23∶1。云南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8.2%,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不仅存在差距,而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机遇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云南经济稳步增长,2006~2010年全省GDp总量由4001.87亿元上升到7220.1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由7817元上升到15749元,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0070元上升到1606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251元上升到3952元,外贸进出口总额由62.3亿美元上升到133.68亿美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岗位的增加,各级财政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力度的加大,都将为全面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供坚实基础。

2.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创造了开发条件

云南有着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富余劳动力达811.8万人。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为农村亟待开发的庞大劳动力资源创造了极好的开发时机和条件。

3.农村教育的统筹发展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随着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农村教育将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待开发的农村人力资源赢得较有利的开发条件。同时,随着农村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又将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给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的挑战

1.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挑战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农、林、牧、渔业所需的劳动力规模将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将会被闲置,仅仅依靠发展传统农业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式已不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云南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而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对劳动力素质要求又不断提升,直接导致素质较低的农村劳动力很难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那么庞大的农村劳动力将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

2.经济转型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挑战

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经济结构、发展方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城市和乡村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当前云南经济结构属于资源型结构,较为单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高,科技含量较低,技术和人才缺乏,过分依赖不可再生资源,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将加速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经济发展的关键已不再是资金和土地,更多地依赖劳动者素质和对新技术的掌握。如何有效地提供与之相应的人力资源,是对当前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严峻挑战。

3.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挑战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教育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当前云南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布失衡,导致了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虽然现在政府已经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但是由于受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市占有的教育资源远远多于农村,使得农村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这对进一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一个极大的障碍。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

云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坚持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背景,坚持以人为本,以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为中心,强化人力资本功能,坚持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开发与质量开发相结合,优化农村人力资源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推动社会、经济、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一)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增强科技意识

城乡一体化进程不仅需要改变当前农村的面貌,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更新意识,逐步普及现代文明,让广大农民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逐步创建学习型农村、学习型家庭,使广大农民不断吸收新思想、新知识,真正树立“知识致富”、“科技致富”的理念,掌握并运用各种现论知识来指导生产劳动,增强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农民的潜能。

(二)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

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云南农村教育水平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是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开发的重要举措。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力求教育经费投入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加强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二是促进城乡教育公平。合理规划和配置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增强农村师资力量,采取适当的行政手段让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女享受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待遇,以体现教育公平;三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级政府应重视并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县、乡、村三级农民科技和教育培训体系和基地,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技能与知识的培训教育力度。同时,建立并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务输出培训体系,提高农民务工技能,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三)着眼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分层次、分区域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分层次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梯级开发是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第一层次应对各村支部、村委会及党员中表现突出的农民进行培养,着重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成为新型的现代农村基层管理人才;第二层次应培养大批农业技术推广、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及服务业等方面的带头人,把他们培养成为农村现代乡土人才和骨干;第三层次应全面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为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性,应根据云南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村人力资源素质状况实施分区域开发。针对昆明、曲靖、玉溪等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的专业技能以及创新意识的培训,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新型农民,鼓励拥有一定经营管理经验的农民自主创业,同时结合小城镇建设需要,有效地进行就地转移培训,加快当地城镇化建设和二三产业的发展;针对大理、红河、楚雄、普洱等较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应结合当地骨干产业的发展,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专业技能培训,加速劳动力资源的就地转移,有效地支持地方经济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同时向省外发达地区开展转移培训,输出一定的富余劳动力;针对西双版纳、昭通、怒江、迪庆等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旅游、生物等资源和产业优势,集中对农民进行相关产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在加快当地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开展转移培训,向昆明、曲靖、玉溪等地输送农村富余劳动力,多渠道、多层次地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篇9

农村教育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条件,可以有效提升农民的素质。针对中国农村教育的作用与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包括乡土意识薄弱、教学缺乏实践、教师待遇低、教育功能单一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加强乡土意识培育,发扬农村传统美德;增加实践教育,培育地方人才;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社区文化,丰富农村教育功能。在新时代,需要不断创新农村教育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农村教育的价值。

关键词:

农村教育;乡土意识;教育功能;地方人才;社区文化

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村教育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2014年底,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为6186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5.23%[1],农村人口基数依然庞大,迫切需要农村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如今,农村义务教育基本上实现了免费模式,越来越多的农民孩子上得起学,而随着职业教育在农村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技能。但是在当前的中国农村,很多观念还是比较落后,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教育的发展困境依然存在,探讨我国农村教育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农村教育的意义

我国的农村教育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有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剖析了教育在农村地区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农村教育的理论与价值。例如,陶行知把农村教育看作是立国之本,他认为中国的农村非常落后,农民的人口又多,只有抓好农村教育,中国才会进一步强大[2]。晏阳初则认为农村要发展,教育需先行,农村教育是帮助农民脱离“贫穷、愚昧”的主要途径,是中国富强的基本要素[3]。如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的重要任务,而在这其中,农村教育凸显出重大的作用。

(一)农业发展离不开农村教育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农业大国,中国一直重视农业的发展,可以说,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所在,是养活十三亿人口的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则是我国社会安定团结的重大工程,所以农业的稳定发展是我国现代化愿景实现的基本条件。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跟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尚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有必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对我国的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教育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根本手段,为了突破农业发展的瓶颈,需要不断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然而一直以来,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在观念上也难以改进,很多农民的孩子仅仅把读书当作通往城市的桥梁,而忽视了教育的本质,使得农业人才日益缺乏,农村生产力增长缓慢,技术措施止步不前,造成大量的土地荒芜、土质退化,加上森林的滥伐,使得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恶化,极大地影响到农业的稳定发展。面对这一现状,若对农村教育加以重视,在教育的过程中传播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知识,使更多的农村科技人才脱颖而出,逐渐转变农民的观念,提倡环境保护,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农业发展,进一步展现农村教育的意义,我国的农业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局面。因此,农业发展是离不开农村教育的,两者相辅相成,农业发展离不开农村教育,而农村教育也是以农业发展为前提的,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加强农村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决策。

(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是发展农村教育无论在教育学领域还是经济性领域,都认为经济和教育是分不开的,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是由经济所决定的,而经济的发展需要教育推动,教育水平跟不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同样,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也是密不可分,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其收入是成正比的,从中可以看出农村教育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出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农民都住上了新房、开上了小车,缩短了与城市的差距,而这些成绩的获取,与党和国家重视农村教育息息相关,包括农村教育政策的推出及教育基础措施的落实。当然,这只是一个宏观上的现状,具体来看,我国贫困县、贫困村的数量依然不少,文盲与半文盲的人口比例较高,许多农民的教育文化程度只有小学水平,落后的农村教育对农村生产力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发展农村教育是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前提,只有不断加强农村教育的质量,完善农村教育的基本设施,改变农村教育的传统观念,以此来调整农村社会的文化结构,才能从整体上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三)农村教育是提升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受封建社会影响,当前依然有不少农民含有封建思想,例如重男轻女思想、迷信思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的整体素质。而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民素质的内涵也发生了改变,除了传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之外,还增加了农业技能素质、农业理论素养等。可以说,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而我国的不少农村地区,存在封建意识浓厚及小农经济思想等,且缺乏环境保护观念,法制意识薄弱,农业技能低下,农民接受新科技、新事物的能力较差,造成了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为落后[4]。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农村教育跟不上,教育体制落实不到位,从而与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脱节。因此,要重视农村教育,并将其作为提升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使农民真正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力量,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困境

虽然我国的农村教育理论起源较早,但真正实现质的飞跃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在农村地区的普及,新一代农民的文化程度得到了普遍提高。如今,我国的农村教育实现了多元化发展,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农村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地加强,农村教育体制正在成功转型。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清当前农村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乡土意识薄弱,农村教育只是“跳板”;农村教学缺乏实践,“死读书”现象严重;农村教师待遇较低,师资流失量大;农村教育功能较为单一,社区文化落后。

(一)乡土意识薄弱,农村教育只是“跳板”在我国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城乡二元结构永远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虽然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户籍改革也在进行中,但城市与农村之间所存在的“鸿沟”,短时间内是难以抹平的。相对于农村来说,城市所具备的优势巨大,无论是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地理位置、居民保障制度、人均收入水平等,农村都远远比不上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农村甚至是“落后、封闭、保守、贫穷”的代名词,加上城乡户籍改革尚没有完全到位,农民若要落户城市,除了在城市购买商品房之外,另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送孩子上大学,利用教育打开通往城市的“门”[5]。鉴于经济水平,很少有农民能够在城市买得起商品房,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村教育几乎是通往城市的唯一途径。城乡二元结构不打破,这一现象将一直存在,同时也是农村传统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考上大学,当上城市人”是当前大多数农村子女教育的头号信条,但也造成了农村子女乡土意识薄弱,农村教育仅仅是一块“跳板”,而很多农村学校只强调升学率,无论是教学目标还是教学内容,都以升学为目的,很少有涉及乡土本身的,这也是农村学生乡土意识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可能了解全国各地的人情风貌,对一些著名城市、山川风景了如指掌,但不一定了解本土的情形,缺乏本土文化的传承,甚至有一些农村大学生落户城市之后,很少再回农村,甚至看不起农村。

(二)农村教学缺乏实践,“死读书”现象严重在教育领域,理论结合实践是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理论需要实践来验证,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两者是统一的[6]。但农村教学通常偏重升学率,“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存在,加上农村子女的重要目的就是通往城市,对于必考的教材,他们通常能够倒背如流,为了应试而读书,实践操作极度缺乏,“死读书”现象严重。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方面,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以及中小学生的接受能力,重理论的做法还不至于让学生偏离人生成长轨道,但高中教育甚至职业教育还采取这种做法,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使得他们实际动手能力低下,社会立足本领不足。而当前我国城市的就业形势严峻,并非每一位农村大学生都能够在城市里找到工作,如果无法在城市立足,很可能要重回农村。由于这些学生在教育的过程中,只会理论知识,与现实脱节严重,就算回到农村也不一定能快速掌握劳动技能,这就给农村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反过来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农村教师待遇较低,师资流失量大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决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基本因素。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师的待遇有了明显的改善,地位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尊师重教”成为社会上的一种良好风气[7]。但是农村教师跟城市教师相比,待遇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甚至有扣发工资、延期发放工资、发放不足额等现象发生,加上农村教育的行政干预较多、教师缺乏培训和交流、居住条件得不到改善、教师的娱乐设施匮乏、升职涨薪机会较少等因素,使得一些农村教师难以安心工作,如果有转行或工作调动的机会,他们往往更倾向于外面的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师资的流失量大,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的教师队伍,“招不进人、留不住人”的问题较为突出。如何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前农村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困境。据相关数据统计,2010-2013年间,全国乡村教师数量由472.95万降为330.45万,短短三年时间,乡村教师流失率达30%[8]。农村教育要发展,保持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所以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农村教育功能较为单一,社区文化落后农村教育不止为城市输送人才,还要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农村教育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许多农村地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功能较为单一,教育定位和教学模式很少涉及培养农业人才方面,这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相脱节。基础教育实行的基本上是单一型的理论教育,完全脱离了劳动生产,素质教育不多,创业教育几乎没有,而职业教育也大多以理论为主,缺少培训基地与实践课程,大部分学生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拿到文凭证书。农村教育功能的单一化,跟农村社区文化落后也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农村劳力基本都进城打工,仅仅依靠留守的老人孩子,是难以繁荣农村社区文化的,这间接造成了农村文化培育的滞后,如何脱离农村成为大多数孩子的向往,他们能做的是勤奋读书、考高分、上大学,这与一些农村学校应试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甚至有些学校相互间还会攀比,送出去的学生越多,越以此为荣,使得农村教育功能难以朝多元化发展。

三、当前农村教育困境的解决措施

针对当前农村教育所存在的诸多困境,迫切需要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否则这些问题的持续存在,将阻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今,农村教育日益凸显出其作用和价值,如何对农村教育体系进行创新,使农村教育的发展走出困境,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加强乡土意识培育,发扬农村传统美德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无论在文化还是经济上都较为落后,虽然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面要求,党中央和国务院也再三强调要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并于2015年2月1日正式《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9],这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十二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展现了党和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决心,但是城乡之间所存在的差距短时间内依然是难以拉近的。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农村在落后城市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长处,例如空气更加新鲜、环境更加优美、民风更加朴实、邻里更加和睦,这些都是城市难以比拟的。农村有很多传统的美德,例如诚恳、守信、勤俭、尊亲、敬长等,并得到很多城市人的认可。这些农村的道德体系和伦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有必要加强农村孩子的乡土意识培育,增强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人生道路有很多,走进城市并非是唯一的一条,为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跟家乡人民共同富裕,也是非常崇高的信条。随着乡村旅游热、“农家乐”、“乡村养老”等热潮的兴起,很多农村地区也迎来了致富的机会,农村教育应改变观念,多创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扬农村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二)增加实践教育,培育地方人才在传统的农村教育中,奉行的是理论教育,很少与生活、生产相连,很多农村子女的目标是通过读书走向城市,这种价值观念也造就了他们“死读书”的背景,其产生的结果是忽视了农业技术与生活技能,并成为农村生产力低下的主要因素,这显然不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因此,农村教育应增加实践教育内容,促进农村子女的农业技术掌握,提高生活技能的培训,这有两个方面的好处。第一,农业技术的掌握可以帮助农村子女获得更多的生存技能,为将来返乡创业做好准备,同时还可以推动农村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从理论传授型向职业教育型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服务面,培养出更多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第二,生活技能的提高使得农村子女更加了解生活的真谛,学习到更多的人生知识,包括精神面貌、人际交往、生活常识等,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和更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实践教育还可以培育出更多的地方人才,由于农村社会比较分散,很多人守着三分地就满足了,如果没有人组织与号召,就不会有积极性,而地方人才正是带动农村社会改进与发展的“领头羊”,代表着创新与改革。地方人才应该熟悉本土的地理地形、人情风貌,在家乡建设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利用本身掌握的农业技术创业致富,在当地树立起标杆,充分发挥出榜样的力量,并且能够通过技能“传帮带”、帮助农民推广优良农产品,带领家乡人民共同致富[10]。

(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在待遇上差别较大,相关部门应重视该问题,通过各种融资途径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以留住更多的教师人才。例如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教育资金辅助,或者跟相关社会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以定向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式,争取到这些机构和单位的资金支持,以此来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师待遇,激发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11]。此外,在农村教师住房、评职称等方面,也尽量能给予优惠、开“绿灯”等,使农村教师能够教得“称心”、住得“安心”。农村教育还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可持续发展机制,全面提升教师整体上的素质。例如可以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不断对教师编制进行完善,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队伍中来;也可以构建教师培训制度,培养当地的青年骨干教师,建立起教师流失的补偿机制,以此来提升农村教师的素质,并起到稳定教师队伍的作用。农村学校在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培育教师的使命感,自愿投身于农村教育的事业中。相关部门还可以帮助农村学校与城市中的师范院校对接,定点培养师范生,为农村学校招募更多的一线教师。

(四)加快建设社区文化,丰富农村教育功能为了改善生活,很多农村青壮年劳力纷纷进城打工,留守老人与孩子日益增多,农村社区文化较为缺乏,农村教育功能单一化现象严重。在此背景下,农村教育应肩负起社区文化建设的重任,不断加强乡土文化的培育,让更多的学生热爱家乡。从教育功能上看,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是有所区别的,创新农村教育应紧密联系当地实际,不能单纯地学习城市教育,否则可能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12]。首先,丰富农村教育功能应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不断拓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功能,学校既是乡村的信息资料中心,同时还是娱乐活动中心、社区文化传播中心,实现农村学校的多元化发展,全面为农民朋友服务,充分发挥出农村文化的社区效应,使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其次,要充分整合当地农村教育资源和城市教育理念,做到取长补短,以提高农村学校在文化方面的品味,延伸农村教育内涵,发挥自有的教育特色,并加入更多的实践教育内容,走现代化的教育发展道路,提高农村教育的适应力和内在价值。第三,以自然村和行政村为基本单位,以乡镇为引领点,在市县的指导下,做到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安排,在师资队伍、教育经费、基础设施等方面统一规划,在节省资源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地方办学的整体水平,以显著的办学效益实现农村学校的平稳发展,不断改革教学理念,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当地人才。

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篇10

开发意识薄弱和其教学信念趋于传统倾向等。从“规范”与“体认”双重视角建设村小教师队伍,将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村小教师队伍建设规范体认

一、问题的提出

在国家政策影响下,城市与乡镇学校之间在教育教学硬件设施上的差距已明显缩小,教育机会均等现象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村小与城市、乡镇小学的相关差距还比较明显。村小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促进农村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村小”是农村教育的最微小单元。本研究中的“村小”是指市所辖县(区)为了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区域性均衡发展,部分村小合并到乡镇中心小学后剩下的村级小学。由于所剩村小学数量较少,而校舍多处在偏僻的乡村,村小教育教学问题日益彰显。其中,村小教师队伍建设是众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提升村小教师专业素养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农村开花、结果。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规范”管理与“体认式”教师培训模式是突破村小教师队伍建设瓶颈的有效途径。四个方面。

二、村小教师队伍建设薄弱问题的寻根探源

(一)区域教师政策失衡

县域内教师政策的失衡是影响村小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原因。首先,教育相关职能部门出台的一些评优选先政策往往向城市或县城教师倾斜。村小教师常常自我感觉,“农村教师”成了“不是优秀教师”的代名词。市内学校,尤其是一些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多、评优机会多等,这些都成为区域内师资均衡发展的绊脚石。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往往抽调优秀村级教师到乡镇中心校或县城学校任教,村小成了培养优秀教师的摇篮[2]。

(二)教师培训形式单一

研究发现,村小教师主要参加县教育局及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外出进修培训的机会比较少。有的教师由于日常工作量比较繁重,县域内的培训也不能保证按时参加。教师培训在农村与城市的实施过程中并不存在本质区别也影响了农村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简单的、缺乏地域特色的教师培训阻碍了村小教师队伍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规范”与“体认”视角下村小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村小学校硬件设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村小师资配置仍落后于城市及乡镇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弱势遮蔽在漂亮的硬件设施之内。只有政府、社会、学校与教师等多方面协调作用,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提升村小教师队伍素质。本研究从“规范”与“体认”双重视角来探索加快村小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规范”管理是促进村小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

县级政府与教育职能部门等出台相关教育政策,规・119・范教师队伍管理,从“制度”层面确保村小学校与教师的合法权益。

1.建立良性的教师流动机制

村小与乡镇及城市小学教师的合理的、良性的流动是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教育相关部门要为“服务村小”为主的教师流动政策提供便利条件,建设有效的保障制度。例如,在县或乡政府成立教师流动办公室,专门负责流动教师的管理、考核与监督等事情,对于流动教师给予评优评先、经济等方面的资助等[3]。

2.激励机制下的村小教师权益制度的规范建设

为了鼓励更多的村小教师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光和热,地方财政应该把更多的经费投入转移到村小。地方政府与学校领导等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励办法进一步规范村小教师权益制度。例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以设立农村教师奖励基金,评选最美村小教师等。

3.教育督导制度的完善

教育督导制度的完善与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加快村小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教育督导机构在“督”教育政策落实的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导”的引领作用,为提升村小教师素养献计、献策。

(二)“体认”式教师培训模式:从教育理论到实践教学的转移

调查发现,虽然村小教师参加过不同级别的新课程改革培训,掌握了比较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秉承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课堂参与度比较低,以至于村小教育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培训应依托农村教育现场,实现从教育理论向实践教学的转移,引领教师在丰富多彩的“本土化”“体认”活动中,获得“当体之验”,进而提升村小教师专业素养。

1.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校本教研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支点。教师教育相关部门与学校积极配合开展针对性强、高效的校本教研活动。例如,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可以组织“一帮一”的村小校本教研活动,具体内容包括:一名优秀教研员负责一所村级小学,定期帮助其开展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使教师能够从更高的教育理论视角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树立科学的教师观与学生观,进而提升其教育教学能力。

2.教师在“反思”与“行动”中获得教育实践体验

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农村教师培训体制与模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教师学历已经基本达标。但是,传统的农村教师培训往往缺乏学科基础,以专家报告的“满堂灌”为主,存在功利性强、操作性差等问题。这些培训对于提升村小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效果甚微。各级培训机构应该积极开展“行动教育”,创新农村教师培训模式。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案例促进教师积极反思,获得教育实践体验。

3.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农村教育家”的成长

教师学习共同体为村小教师“体认”教育教学理论提供了现实途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可以包括教育教学专家、高校教师、优秀小学教师、教研员和普通的村小教师等。其学习形式可以分为网上与网下两种。以“教学问题”为研究主题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把教师培训工作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加了培训的实效性与科学性。通过名师示范、精品课的引领等一系列活动,村小教师积极反思教育实践,并在教育实践中重新解读教育理念,最终形成教育实践智慧。

当然,影响村小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是多元的,提升村小教师专业素养需要多方合力。本研究由于样本数量有限等原因,可能会造成个别观点有些偏颇,诚与各位同仁商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