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相关专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57:49

大学化学相关专业篇1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材研究

一、背景

21世纪新型人才评判标准中必不可少的一条就是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能有效地进行技术沟通和交流。在社会对既掌握专业知识又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前提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和改革成为必然。

为了适应社会对21世纪新型人才的更高要求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自身需求,各高校纷纷开设拓展课程,如南京林业大学开设了《英美文学赏析》、《跨文化交际》等;中国矿业大学开设了《中国文化概况》、《西方文明史》、《商务英语会话》等。就目前大学英语开设的目的和授课内容而言,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可以分为通识类拓展课程和专业导向类拓展课程。前者基于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理论,打破学科领域的界限,以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为导向;后者基于eSp(englishforSpecialpurpose)理论,以服务学生专业学习为导向。温州大学2011年2月开始在商学院和化学学院进行专业结合的大学英语的教学试点,开设了专业相关的拓展课程,如《国际商务英语沟通》和《英语中的化学元素与生活》。其中《英语中的化学元素与生活》就是一门基于eSp理论的面向化学专业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着重促进与学生专业知识相关的英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是在开课初始,由于当前国内出版的专门面向化学专业的大学英语综合教材寥寥无几,已出版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有关化学方面的教材出版近乎为零,目前只有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应用提高阶段系列教材。随着专业与大学英语结合的拓展课的纵深发展,相应的教材开发也必然需要随之发展和提升。

二、相关研究

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又称为专门用途英语,在国外已有悠久历史,并且受到足够重视。这是由英美等国的应用语言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到了20世纪80年代,研究eSp的人越来越多,其中paulineRobinson(1980)指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实现一个确定的目标,以及学生学习英语以便获取自己所从事专业或不同体裁的知识或技能[1]。Strevens(1988)也曾指出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旅游英语、新闻英语、科技英语等。他指出eSp的4个区别特征:(1)需求上满足特定的学习者;(2)内容上与特定专业和职业相关;(3)词汇句法和语篇上放有特定专业、职业相关的活动的语言运用;(4)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2]。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的Laurenceanthony教授在语料库语言学、专门用途英语、教育技术等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他在2007年就开始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方面的探索,认为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着重结合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技能(eSp教学)、对于高年级的学生,着重对学术英语能力(eap教学)方面的探索[3],如今他的改革已经取得了卓越成效,并且出版了多套相关教材。

同时,随着中国国内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多门拓展课程的教材也逐渐得到开发而随之相应出版,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应用提高阶段教材系列备受关注,涵盖了商务经贸、农科、文科、理工、美术等专业,还从牛津大学出版社引进用于专业英语学习与提高的自学教材,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人体生物学、商务、地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2003年出版的针对化学专业学生所编写的《新世纪理工科英语教程:化学与化工》教材实际上更多关注的是专业知识学习,适合已熟练掌握化学专业英语术语的高年级的化学专业学生使用。然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仅有学习专业知识的需求,同时更关注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对于处于基础阶段的化学专业学生来说,在学习化学专业双语课程的同时,需要修读一门化学专业与大学英语结合的拓展课程,帮助其解决语言难题。比如对于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双语教学课程“有机化学”,要求二年级学生使用美国康奈尔大学Johnmcmurry编写的国外全英语教材“organicChemistry”第七版教材。该版本以最基础的烯属烃(alkenes)的介绍说明开始,逐步转向复杂的化学原理内容,全本共分为31章,涉及结构与键合、极性共价键(酸和碱)、有机化合物(烯属烃及其立体化学)等内容。[4]因为所有的说明都是全英文的,再加上诸多复杂多变的化学专业词汇,学生均反映学习该教材时遇到许多语言问题,如看不懂、词汇多、结构复杂等问题,更多的是专业词汇不易识记、英语语法基础不好、口语不好、化学元素或化合物能写出符号或分子式却不会读与写其英文全称,等等。归根结底,面向化学专业的拓展英语教材的设计和选材必须以学生的语言基础和语言发展需求为根本,能够有效地帮助其解决专业学习中的语言难题,同时,还需要增强其专业文化修养。

因此,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应该通过化学专业的双语教师与英语专业教师的双方合作,共同开发适合低年级的专业学生使用的大学英语拓展教材,使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真实实现大学英语“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得到不断关注和深入。

三、化学专业与大学英语结合的拓展课程教材的内在要求

1.专业与大学英语结合的拓展课程教材的独特性

与化学专业的双语课程相比,专业与大学英语结合的拓展课程教材则像科普读物,不过并不局限于对化学现象、化学原理的说明,也包含了很多隐藏在化学元素背后的文化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帮助缓解紧张的学习情绪,营造轻松的交流氛围,在使用中识记专业词汇、深化专业知识的理解、开拓思维等。双语课程的教材专业性强,学习强度大,学生容易紧张,为更多地掌握专业知识,往往会忽略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专业与大学英语结合的拓展课程教材要以双语课程的导读课为基准,要由英语专业的教师为主要的编纂人员,在化学专业双语教师的指导和配合下进行选材、确定教材框架等,且对修读该课程的学生进行前测和后测对比分析,同时结合学期结束时进行的问卷调查作为教材编写的意见反馈,使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真实实现大学英语“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和传统的通用大学英语教学相比,专业与大学英语结合的拓展课程教材的教学目的更加明确:以英语为工具和载体,立足于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综合语言技能。其教学的内容与学习者的专业相关,并与专业双语教学课程同步,是专业教学的基础;其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以四、六级考试为准绳的唯一性,突出学生的专业导向,加强英语知识和专业学习的紧密结合。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依托,能极大地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加强对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的学习及应用英语技能阅读相关文献、相关报道,进一步锻炼语言能力,隐藏在化学元素背后的文化知识,比如名家逸事、化学元素命名的典故等,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帮助其提高学习兴趣,更能为高年级的专业学习奠定扎实的语言基础,实现逐步与eap接轨。

教材应紧密结合学生的英语与专业学习的需求,教材的内容拣选、词汇的编写以及练习的设置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其专业为导向,而不是使之完全专业化,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技能,同时满足其专业发展的需要,提高专业文化素养。

2.专业与大学英语结合的拓展课程教材的师资力量

正如anthony教授所提出的那样,进行专业与大学英语结合拓展课程教学的教师不一定和专业教师一样精通专业知识,也不需要在专业知识方面超过学生。但是,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一方面要提高其语言知识的应用,另一方面应该适当地拓宽相关专业知识领域,不断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改进和完善化学拓展课程的教材,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要求拣选教学内容,提升化工文化意识,适合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内容的陈述、演说、展示等目标,并且使其能够阅读与翻译化学专业书籍的英语原著,也能有效地归纳、提取专业信息与知识,为其专业双语学习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3.专业与大学英语结合的拓展课程教材的可持续发展性

拓展课程改革逐步得到深入发展,随之发展的首先就是进一步开发拓展教材,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仍是不可改变的目标,同时教材的研发必须紧密结合专业,设置多样性的教学素材,为双语课程学习做好铺垫。

四、新教材的设想

温州大学化材学院专业的双语教学课程“有机化学”要求使用美国康奈尔大学Johnmcmurry编写的国外全英语教材“organicChemistry”第七版。因为所有的说明都是全英文,再加上诸多复杂多变的化学专业词汇,学生均反映学习该教材时遇到许多语言问题,如看不懂、词汇多、结构复杂等问题,更多是易忘记专业词汇、英语语法基础不好、口语不好,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本项目组成员与化材学院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有机化学”的任课教师余小春老师进行了讨论与交流,认为化材学院的本科生在完成大一一学年的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学习后,应该选修一门跟他们专业课程尤其是双语教学课程“有机化学”衔接紧密的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帮助解决学生在双语课学习中遇到的语言问题。在此共识的基础上,项目组成员于2009年上半年开始着手开发、设计与本教材对应的课程“英语中的化学元素与生活”,并于下半年9月份正式向学生开放修读,其教学内容根据“有机化学”引进版英文教材所体现的工程文化组织而成,其教学材料通过网络、图书馆书籍、期刊等多渠道搜集而成,其章节主题与“有机化学”的英文教材主题相关,从而起到了专业双语教学课程有机化学的导读作用。

本教材共设六章,即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各有一个主题,包含两篇与话题相关的文章;每个单元主题鲜明,包括化学与自然、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有关化学的故事、化学名家、化学的发展历程等方面。本着实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转换,实现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过渡,实现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不同时空的连接的理念,第一个单元的主题为化学与自然,因为自然既是热门话题,又是人们生活的大环境,与生活息息相关。第二单元的主题为化学与生活,相对第一单元的环境问题而言,生活就是人们身边的、日常的发生现象。环境、生活中存在许多与化学相关的表象,通过第一、二单元的话题学习,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从环境变化、日常生活的表象出发,向专业原理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第三单元化学反应是化学专业知识与英语联系最紧密的一个单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在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化学发明等方面进行相关的文化探索。第六单元既是对第一单元至第五单元的总结,又是对未来化学发展的一个展望,引发学生思考化学的学科前景。

每个单元分三大部分,各部分各有侧重,导入热身练习的设计按照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复合式听写形式,既帮助学生深化对主题的认识,又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课堂活动部分包含两篇课文a篇和B篇,均为科普文类型的阅读素材,a篇为课内精读课文,课堂活动组织主要围绕a课文进行,B篇为补充阅读课文,以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和广度。a、B两篇课文中出现的化学专业词汇为学习重点,教师以课文为依托,由点入面,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词汇。而且a课文后配有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应用练习,包括词汇运用能力的习题(单词与短语)、词汇扩展练习、翻译练习与写作练习等。课后活动部分的专业词汇专栏和专业词汇扩展说明为学生的专业词汇识记提供了便利。

化学专业词汇多,而且变化多,不易识记。本教材中各个单元对于文中出现的化学专业词汇进行了体例统一的标注,以引起学生重视,并针对专业词汇添加适当的英文释义及相应的化学符号和公式,在单元末尾以专栏形式汇总本单元中出现的化学专业词汇,增加词汇扩展学习说明,提示相关的化学专业词缀或词根信息,并设置相应的练习,通过增加词汇复现帮助识记。

同时针对化学专业的学生普遍英语听、说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教材就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设置了学生最不擅长的填空听写练习、选用某些词汇的篇章写作练习、应用文写作练习等,注重单词与词组的正确使用,有效指导学生在用中学。

五、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应该立足于教学对象的专业实际,着重增强学生对专业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实施分类教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推动了课程教学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迫切需要专业与大学英语结合紧密的课程教材。

参考文献:

[1]戴明忠,涂孝春.eSp及大学英语教学.成都大学学报.2009(2):126-128.

[2]Strevens,p.eSpaftertwentyyears:are-appraisal.inm.tickoo(ed.),eSp:Stateoftheart(1-13),1988.

[3]anthony,L.examplesofeSpinactioninJapan:CentralizedeSpforscienceandengineeringschools.inH.terauchi,Yamauchi,J.noguchi,&S.Sasajima(eds.),eSpinthe21stcentury:eSptheoryandapplicationtoday(pp.163-166).tokyo,Japan:taishukanpress,(2010).

大学化学相关专业篇2

提问:请问执业药师考试报名需要什么条件么?

解答:报名条件有以下几点。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获准在我国境内就业的其他国籍的人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报名参加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1.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医学、药学、生物化学、中西医结合、药品营销、临床、化学制药)中专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七年。

2.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医学、药学、生物化学、中西医结合、药品营销、临床、化学制药)大专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五年。

3.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医学、药学、生物化学、中西医结合、药品营销、临床、化学制药)本科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三年。

4.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医学、药学、生物化学、中西医结合、药品营销、临床、化学制药)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一年。

5.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医学、药学、生物化学、中西医结合、药品营销、临床、化学制药)博士学位。

报考执业药师是否要先考药士

提问:我是药学专业的大专生,想考执业药师,执业药师必须从药士考起吗?

解答:首先您应该区分好执业药师考试和卫生资格考试中的初级药师考试。

执业药师考试是行业准入式考试,考过后在药店驻店工作中用处比较大。而初级药师考试属于卫生资格考试的药学职称考试,分为药士、药师、主管药师等,是用于职称评定的凭证,在医院工作中用处比较大。您要先弄清楚是在什么工作中需要的证件。

其次,大专生报考执业药师条件是:取得药学、中药学或相关专业(化学专业、医学专业、生物学专业)大专学历,从事药学或中药学专业工作满五年。

大专生报考初级药师条件是:取得药学专业专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指定与自修项目是什么意思

提问:听说执业药师考试还有继续教育,还有什么制指定项目和自修项目,都是什么意思?

解答:执业药师考试都是要进行继续教育的,指定项目为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职业道德等,是执业药师的必修项目。执业药师参加指定项目学习每年不得少于7学分。

自修项目为执业药师自行选定的项目,如参加学术会议、专题考察、撰写论文、专著等。

大学化学相关专业篇3

【关键词】创业教育;影视艺术专业;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J8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03-02

随着我国科学与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影视艺术专业,影视专业学生的数量也逐渐增加。我国影视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进行大量的招聘活动,与此同时也在对大量的工作人员进行解雇,高职影视艺术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本专业的相关工作,大量学生毕业后纷纷从事其他行业。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应开设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一、高职影视艺术专业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内的工作人员已经饱和,新毕业的学生由于没有经验很难进入影视行业发展。我国影视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收视率低的节目纷纷停播,进一步导致大量的工作人员失去工作。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了更好地吸引人们的注意,使节目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各节目的改版频率也日渐上升,进一步导致影视专业人员流动性过大,学生缺少相应的工作经验致使学生很难找到工作,节目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改版频繁,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相关高职院校应该以影视行业的这一特点为依据,完善影视艺术专业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为影视艺术行业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

随着智能设备与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快速普及,移动新媒体快速兴起,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工作人员需求。相关调查显示,近10年来移动新媒体的发展已经对我国传统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我国许多传统的节目纷纷进行改革,时至今日人们通过移动设备可以对几乎所有的电视节目进行观看。我国各大电信企业也为移动设备推出了4G服务,5G服务也正在完善,更好地提高了移动设备使用效率。通过移动设备观看节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习惯,以移动设备进行节目观看的人群主要是年轻人。

相关专业人员近几年开始探索个媒体,个媒体的诞生与兴起都是对传统媒体发展的补救。移动新媒体的产生与兴起也是对传统媒体的一种补救方法。碎片化的播放形式已经成了信息化时代的主要表现形式,由于我国传统的影视行业缺少这种碎片化的形式,所以导致了移动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碎片化形式在影视艺术行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种形式真的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吗?什么样的表现形式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信息时代?这些都是影视艺术行业专业人才需要认真考虑的。

一种新兴的影视艺术专业的无形资产投入为各高职院校影视艺术专业的学生创造了无数的创业机会。世界权威机构针对全球各种职业进行分类,将15个行业认定为创意行业。影视艺术专业的主要方向有电影、动画、电视节目等多个就业方向。

各高校在对影视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创意产业方向的培养,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就业与创业。创意产业的形成主要需要新鲜的创意与专业的才华,利用我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进行经济活动,不需要大的工作场地、先进的科学设备以及大量的资金投入。这种创意产业的兴起可以更好地促进刚刚毕业的学生进行工作与创业,更好地解决影视艺术专业就业难的问题。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正是利用了创意产业的兴起进行创业,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的技术与知识,进行了成功的电视拍摄,并取得非常大的反响,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为自身更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正是高职院校影视艺术专业创业教育取得的成果,更好地体现出了高职影视艺术专业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也成为了各高职院校主要的教学发展方向。

二、创业教育实践探索

(一)以企业工作实质改革教学课程

随着高职影视艺术专业创业教育的普及,各高职院校应该确定对影视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主要以相关的文化传播企业、电影企业、电视企业等为方向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国家的相关规章政策对这一情况做出了指示,各高校在对影视艺术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进行思维创新,以企业的工作实质等实际情况为依据,专业正规地为学生提供专业的知识技能传授,使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作,提高影视艺术专业的就业率。高职院校在对影视艺术专业课程革新过程中,应该结合影视艺术行业相关企业的工作实质进行相关课程的优化。以广告公司为例,学校可以根据广告公司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平面设计技能,广告导演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个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影视艺术行业对相关节目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探索,使节目更好地适应了不断变化的环境,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收益,节目收视率得到了提高。在信息化时代中,各种影视节目想要得到更多的收视率必须进行各种创新,5分钟一笑点、10分钟一包袱,提高人们的观看效率。以这种情况为根据,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一定要具有自己的特色,同时还要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例如学生在进行短视频制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让学生的视频节目更加多元化,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经常制作各种类型的影视艺术节目。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纪录片过程中同样要让学生的作品多元化,并指导学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相关视频剪辑软件让学生对作品进行优化与完善。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经常制作一些非主流的相关作品。

(三)模拟市场环境提高实习基地现代化水平

随着我国影视艺术行业的不断发展,各高职院校的影艺术专业相继成立,许多高职院校都拥有自己的实习基地。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影视基地的专业设备相对老化,其主要的目的也只是让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练习,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这种实习基地的设立不能起到充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只能是一种浪费。学生在这种基地进行学习,只能对老化的设备进行使用,不能对影视艺术行业先进的科学设备进行了解与使用,在学生毕业后没有足够的实习经验,进一步导致学生就业率降低。相关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对实习基地的建设,投资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如顶级的视频编辑软件,根据市场的环境对实验基地进行改革,加快实习基地现代化进程,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我国影视艺术行业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三、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很关键

(一)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各高职院校在对影视艺术专业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过程中,建立评价机制可以更好地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与提高专业技能的掌握。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中,通常都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影视艺术专业学会生的影视作品与考试成绩都没有教师评价重要。在实际生活中,教师的相关评价与影视艺术行业的情况存在很多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作的创意作品可能不被教师所看重,但影视艺术行业相关单位却极为重视。因此学校应该以影视艺术行业中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更好地为影视艺术行业培养专业的人才。科学评价机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更好地促进创业教育的实施。

(二)明确的评价主体

在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过程中,明确评价的主体对完善评价机制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评价可以更好地提高评价机制对高职院校影视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在学校评价过程中,不能以传统的评价思维与方式对影视艺术专业学生进行评价。学校评价的主要作用是以评价所得的信息为依据,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更好地完善高职院校创业教学管理。

在学校评价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严格地根据高职院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加强学生与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学校评价的效率,真正实现学校评价的作用。其次是国家相关部门的评价,国家部门评价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可以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影视艺术专业创业教育水平,但在相关部门的评价机制中并没有对创业教育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国家相关部门在评价过程中应该以学校评价为依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

(三)评价机制的内容

随着各高职院校影视艺术专业创业教育的普及,更好地提高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是各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方向。高职学校的相关领导人员应该建立创业教育的相关组织,并利用专业的人员对组织进行科学的管理,同时学校还应该对创业教育组织进行一定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并对影视艺术专业学生设立创业教育课程,同时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不断地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实习。

(四)评价机制的方法

高职院校对影视艺术专业进行创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毕业时可以更好地进行相关的工作,为影视艺术行业提供大量的专业人才,评价机制的建设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在工作中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学校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进行科学的评价,例如试卷评价、调查评价等。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可以更好地促进高职影视艺术专业创业教育的发展与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影视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导致高职影视艺术专业的学生就业率降低,高职院校应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并通过以企业工作实质改革教学课程、提高学生的个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等方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行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芳.高职影视艺术专业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08).

[2]肖姣娣.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09).

[3]裴|.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突出艺术教育特色”的实践与探索[J].歌海,2014,(02).

大学化学相关专业篇4

【关键词】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

一、研究背景

“十一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在20%以上,比同期GDp增长速度高出约10个百分点,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2013年“两会”后,文化部部长蔡武提出“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要继续保持这一增速,而且文化产业增加值要占到GDp的5%左右。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文化创意人才成为紧俏资源。而各级政府颁布的文化产业规划中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文化人才短缺的问题,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也在“主要任务”部分提出要强化人才支撑,以培养高素质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鼓励高等院校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全面提高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了贯彻党和国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2012年7月2日,国家统计局颁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该分类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五层:第一层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两部分;第二层根据管理需要和文化生产活动的自身特点分为10个大类;第三层依照文化生产活动的相近性分为50个中类;第四层共有120个小类,是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具体活动类别;第五层为含有部分文化生产活动小类的延伸层。该分类同时又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7个大类,25个中类,65个小类,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第二部分包括3个大类,25个中类,55个小类,是文化产业的相关部分。

2012年9月,教育部在时隔14年之后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相较于1998版本科专业目录,我国本科专业的专业类别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名称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其中新增了艺术学学科门类,特设专业154种。

那么,从本科专业设置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支撑力度如何呢?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试图描述两个分类目录之间的对应关系,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探索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中文化创意类专业的设置情况,客观描述本科专业对文化产业门类的覆盖情况,以说明本科阶段高等教育对文化产业的支撑情况。通过发现尚未覆盖的盲点或覆盖不够精细的地方,从而为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决策提供参考,以利于专业方向、新建专业和专业培养层次的设置,从而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当然,教育层次是多样的,不同层次的教育为文化产业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本文只是从本科专业设置的角度来看本科层次教育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支撑情况进行描述,不能等同为整个高等教育界对文化产业的支撑情况。

三、研究方法

笔者深入学习《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最新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三个文件,在深入了解相关行业和本科专业的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将文化产业的产业类别名称和本科专业专业名称逐一进行匹配;对难以匹配的专业,则辅以访谈法,询问该专业的专业人士以确定能否匹配及匹配程度。最后,再从多个角度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本科专业对文化产业类别的覆盖情况。

四、研究发现

1.产业类别与本科专业的对应情况

整体来看,本科专业中共有86个专业与文化产业分类中的行业具有对应关系,即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等明确提到文化产业分类中的相关行业,或者该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知识技能是文化及相关产业对行业内人才素养的基本要求。但是其对应程度有强弱之别,对应数量有多寡之分。

从对应强度上来看,强对应指专业和行业的对应关系密切,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直接提到了文化产业分类中的相关行业领域,甚至在名称上的用字都是相似的;而一般对应则指名称虽不同,但是在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中与文化产业分类中行业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只是关联的程度弱于强对应关系。例如,与“新闻出版发行服务”这一文化产业类别的对应中,新闻学、编辑出版学、传播学、数字出版、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学等专业是强对应;而市场营销则是一般对应甚至是弱对应,其对应的是“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的零售与批发业务”。

从对应数量来看,分为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种类型。一对一指某行业唯一对应一个本科专业,而一对多则指某行业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科专业相对应或者一个本科专业与多个行业相对应。如“文化艺术服务”中的“图书馆与档案馆服务”中类下的“图书馆”小类与图书馆学专业一对一对应、“档案馆”小类与档案学专业一对一对应,“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中的“会议与展览服务”小类与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和文化与科技专业呈现一对二的对应关系,而“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中的“歌舞厅娱乐活动”小类与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舞蹈编导、音乐学、舞蹈学等均有对应关系。再如工艺美术这一本科专业就对应了“工艺美术品生产”中的“金属工艺品制造”“漆器工艺品制造”“花画工艺品制造”“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制造”“抽纱刺绣工艺品制造”“珠宝首饰及有关物品制造”和“地毯、挂毯制造”等文化产业小类(表1)。

2.本科专业对文化产业行业的覆盖情况

覆盖情况用“覆盖率”这一指标来表示,即与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有对应关系的文化产业行业数目占文化产业行业类别总数的百分比。根据计算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大类覆盖率、中类覆盖率和小类覆盖率。覆盖率反映了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供给情况,其中小类覆盖率对此的刻画最为细腻和准确。根据统计发现,以只要本类别下有相关行业被本科专业覆盖,即作为本行业类别被覆盖的宽松标准计算,10个文化产业大类均被本科专业覆盖;中类中除“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两个大类下中类覆盖率为86%、“文化用品的生产”大类下中类覆盖率为38%外,其他中类均被相关专业覆盖;从整个中类来看,专业覆盖率达到80%(表2)。

从文化产业120个小类的角度来看,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对文化产业类别的整体覆盖率为82%。其中除“文化艺术服务”下小类覆盖率为92%、“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下小类覆盖率为64%、“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下小类覆盖率为87%、“文化用品的生产”下小类覆盖率为53%、“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下小类覆盖率为90%外,其他大类下小类覆盖率均为100%。未能被相关专业覆盖或者覆盖专业不清晰的行业小类名称详见表3的最后一列。

三、结论

1.大多数文化产业类别有相应的本科专业与其对应

文化产业10个大类下大部分中类、小类均有相应的本科专业与其对应。整体来看,本科专业目录中共有86个专业与文化产业分类中的行业具有对应关系。而且对应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一对一、二对一,还有多对一的对应关系;在对应强度上有强对应和一般对应之分,这86个专业中近80%均为强对应。

2.本科专业设置对文化产业行业进行了较好的覆盖

文化产业10个大类均被本科专业覆盖,中类覆盖率达到80%,小类覆盖率达到82%。其中“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工艺美术品的生产”5个大类下的小类覆盖率达到了100%,“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两个大类下小类覆盖率超过90%,“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大类下小类覆盖率超过85%。

3.教育主管部门对服务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较为重视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本次专业目录调整中将艺术学从原来的文学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提升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门类,并对其下的一级学科和专业进行了详细合理的设置;二是在154个特设专业中共设置了12个与文化产业有关的专业,而且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形势需求的契合度较高。比如特设专业中的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文物保护技术、艺术与科技、知识产权等专业。

四、启发与建议

1.通过加强与文化产业的联系增强一般对应本科专业的特色与竞争力

比如市场营销这一专业与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工艺美术品的销售、文化出租服务、广播电视电影专用设备的批发、舞台照明设备的批发等多个文化产业中都有对应关系,其主要对应的是这些文化产品的发行、批发、销售等行业活动。因此,应当根据开设学校的整体环境重点培养文化产品的市场营销人才,招生时以“市场营销(文化产品营销)”,或者更细分的名称进行招生,从而增加该专业的独特性与吸引力。再比如“第二部分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中的“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文化贸易与拍卖服务”下的延伸行业“拍卖”部分,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就在经济管理系下的工商管理专业以增加“拍卖与典当方向”的名义,进行了专科和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

2.新开本科专业以覆盖目前尚未覆盖的文化产业类别

对于本科专业没有覆盖的文化产业类别,可以考虑开设相关专业或者将在高职高专中已经开设的相关专业提升到本科层次来办。比如“乐器制造”这个专业在本科目录中没有,勉强可以与其有所关联的是“产品设计”这个专业,但是当前这个专业主要培养的是玩具、文具、餐具、纪念品等与普通消费者紧密相关的产品的设计,对于物理知识、乐理知识要求较高的提琴、钢琴等乐器产品的设计却很少涉及。但是在高职高专目录中却有这一专业,而且一些高职学校还办出了特色。比如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首创了“乐器制造技术专业”这一高职院校特色专业,而且其学生设计的乐器还多次获得全国性大奖。

3.通过专业群协同培养实现对某些综合性强的文化产业类别的交叉覆盖

很多文化产业行业是综合性的行业,不是一两个专业就能够简单对应上的,需要通过系统的顶层设计为其培养适合的人才。可以通过将与该行业对应的多个专业结合成专业群,联合培养相关人才。比如近几年我国游艺行业发展迅速,露天游乐场所游乐设备制造需求较为突出,但是人才却相对缺乏,不得不通过进口等方式解决。而“露天游乐场所游乐设备制造”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机械制造、电子信息,还涉及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等领域,因此应该选择有条件的高校,将相关专业培养方向定为“游乐设备制造”,从而通过专业群协同培养的方式解决这些文化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问题。

(注:本文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3年度社科计划重点项目《高校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成机理与运营机制研究》过程性成果,课题编号:SZ201310012007;北京服装学院《世界城市背景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学术创新团队过程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t-05)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周易军.论高校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作用[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2(2).

[3]国家统计局设管司.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12-7-31.

[4]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2011-7-31.

[5]成琪.五年来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0%[oL].中国经济网,2012-5-30.

大学化学相关专业篇5

【关键词】自主创业;医学生;专利转化

2016年2月29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举行会上表示,2016年就业形势复杂且艰巨,今年高校毕业生同中职毕业生以及初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大约共1500万左右,青年的就业群体十分庞大。为了探讨医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专利转化的程度、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不足等问题,本文就宁夏医科大学《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为例进行了相关问题的分析。

1医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当下大学生创业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的时候,本项目团队提出了医学相关的《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这个创业计划。“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以现有医学实验的各类器材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传统器材的不足,如易产生较大测量误差,实验工具使用较繁琐,不人性化等方面进行改良,经过大量实验验证其优良性能后可快速投入生产营销的产业链中。未来我们会将前期积攒的收益投入到新的业务的研发中,将产业转型为更具有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型公司。我们计划公司核心业务为以下三点:第一,利用现有的已经成熟的6项专利,设计成适合医学类科研实验室以及各医学类院校使用的产品;第二,进行市场调查,熟悉各医学类院校使用的实验器材种类与材质,权衡优劣后对现有的实验器材做出适合于各个地区使用的统一的实验器材;第三在现有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想法,发现实际情况的不足与缺失,不断研发新的高效的实验器材,提高实验的可操作性与精确度。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医学生在这样有利于创业的大环境下创业现状仍不太乐观。根据《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这一创业计划分析发现医学生在创业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1.1医学生在创业方面理论知识不足

对于医学专业学生,受到专业的自身限制,在市场、经济、政策、风险分析等多方面创业必备的知识都存在短板,因此不能够很好的把握市场方向,了解商业活动中所透露出的各种讯号,就更加无法对所选择创业方面的市场行情做好理性和正确的分析,容易盲从,容易误判[1],使医学生在起跑线上就受到了极大地阻碍。例如《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的项目组成成员,均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于本专业知识熟悉,但是当涉及到市场导向,营销策略,财务分析时,我们就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同时我们就发现,不仅仅是该项目团队存在这样的问题,对于医科类院校,这次、这种创业短板普遍存在,进而造成医学生中虽然不乏有许多前景广阔的创业计划项目,但创业率以及创业成功率远远不及理工科院校的这种现状。

1.2医学生创业方向上受局限

对于医学生,在创业方向极大地受到专业的限制。我们仅仅能够做出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创业计划,例如一些生物医药的开放,医疗技术创新等,在方向的选择上面远不如理工科,可以涉及到生活,饮食,交通,服饰,物流等各个方向。例如《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在于理工科极大地结合的基础上,仍然存在的很多不足。该创业计划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对现有医疗器材的改良为各医学类高校提供便利。但是仅从核心技术如产品怎么样加工出来,如何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这些方面来讲我们不如理工科院校,我们的优势在于身为医学生我们知道现有的医疗实验器材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怎么进行改良,因此很容易获得相关专利,但是对于如何将这些仅存在与图纸上的专利概念生产为产品,同时这些产品是否在实践中经受得起考验我们就很难根据专业知识进行判断。

1.3医学生创业热情不高

对于医学生,受到专业的限制,想要创业的学生比率远低于理工科类大学。根据《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在前期的一些调查发现多数医学生本科毕业后主要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考研或是规培,最终的想法是进入医院当医生;第二类毕业生选择医院相关行业如医疗器械销售,医药代表等,虽不从事本专业工作但也不需要通过创业来谋求就业机会;第三类毕业生选择留校当老师或是从事相关科研工作。因此基于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比较少了,但是由于目前医疗环境恶劣,创业率有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同样的因为专业限制,想要创业的学生多数会选择与校外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同学合作进行创业而不是同专业同学,但这也仅仅是少数,因此医学生创业热情不高是医学生创业现状不乐观的主要主观原因。

2医学生专利转化生产力现状分析

2.1“校企合作、专利转化”

大学生创业一直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但是对于缺乏实际管理能力,资金紧张的大学生群体尤其是医学生而言,直接进行实体创业具有相当大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校企合作”是医学生创业的一根救命稻草。我们可以利用自身的研发优势,通过专利知识产权质押入股的方式,使其形成科技研发和专利技术持有协同转化创业的可持续循环[2]。例如《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的创业计划就是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在初期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时候于已经具有一定基础的公司、厂家进行合作,提供专利技术获得一定的客户源以及市场占有份额,在随后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自立门户,实现自我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同时医学生在专利的研发上往往不是个人行为而使团队行为,作为医学生容易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想要解决问题,而这些问题常常是当下比较前沿的,同时在校学生可以得到在校老师学校的协助,在强大的科研团队下更容易产生有价值的专利。这些专利不仅具有高质量,投入生产后往往也具有高效率,因此假使这些专利保持“沉默”,对于社会而言将是极大地损失,因此医学生科技创新研发出的专利向生产力转化具有极大地必要性。

2.2医学生专利转化生产力的现状

大学生科技创新研发出的专利向生产力转化,是指大学生在攻读学位期间,通过从事科研工作研发出科研成果,进行专利技术的申请、转让或持股创业,进而从事商业活动的行为[3]。国家不断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研发能力的培养,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培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机制,引导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研发,而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研发与技术转化协同创业的更是成为一种新兴起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形式[4]。但是目前我们发现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专利处于“沉默”状态。根据《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具体分析我们发现以下三点问题。2.2.1医学生研发的专利很没有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例如《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该项目拥有6项专利,最早的一项专利申请批准是在2013年,可是直到该创业项目参加2016年大学生“创青春”创业比赛前这些研发专利的老师和同学都没有将其转化为成品机生产力的意识。我们分析认为在校师生仅仅认为专利可以作为研究成果在评选职称,学年综测上作为加分项,没有真正的发挥这些专利的可利用价值。加之本文前部分提到过的医学生创业热情不高,没有将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强烈意识,才导致了这些专利就不会“沉默”了如此长的时间。因此是否有专利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是推动专利转化协同创业的关键因素之一。2.2.2医学生研发的专利不被市场认可以《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为例分析,我们发现,即便我们具有专利转化的意识,医科类大学身研发的专利也很难受到市场的认可。例如该项目的专利之一多用途记滴器,我们联系了相关厂家,但是由于现有的记滴器虽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作为实验中使用并没有特别高的要求,考虑到这一点,很少有厂家愿意打破当前的市场局面冒风险去生产一批虽然多用途,精确但是有可能缺乏市场的新的记滴器。还有类似的其他三通道的一起专利器材,因为类似的原因加之目前许多高校均多次反复使用自己组装的原理相似的器材,因此厂家认为没有购买专利产生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除了这些因素外,医学生参与研发的其他与医药相关的专利就更加难以进入市场了,因为不仅仅是技术的前沿性,同时药物的安全性以及相关副作用等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因此国内的药物多数是在一些基础药物的机制上进行改良而很少去支持新药的开发。这就导致了专利虽然得到了有关专家认可,但很少有相关企业对其感兴趣。2.2.3医学生专利意识差,未投入生产前已经存在相关产品例如《拓维医疗实验器材有限公司》的6项专利,虽然没有投入生产,但是我们发现许多医院以及学校已经在使用相同原理的器材。这是因为专利在网络上是随时可以查阅到的,只要掌握专利的关键点就很容易的生产出来,因此公司还没有进入市场就受到很大的打击。尤其是很多医学院校,当他们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后。他们也会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只要不进行批量生产,利用组合的方式同样可以做出相应的器材,加之现在多数器材非一次性耗材,多次使用损耗率低,因此市场需求极度下降。同时作为没有相当创业热情和专利转化意识的医科类学生以及老师来说,多数情况下不了了之,使得类似的产品很难推入市场。

3结语

我国是人口大国,每年大学毕业生就有几百万,很多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为了提高就业率,国家就要特别增加引导大学生创业,对大学生创业方面的投资力度也是相当大,对于医学生的创业扶持政策也层出不穷,保证其在艰难条件下的创业热情。根据调查显示,从2006年起,国家为大学生专利发明者、中小企业及中小投资人搭建了一个公益性的交易平台———《全国专利技术转化交易平台计划》,这使得跟过优秀的专利项目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实现自身的价值。医学生创业时要学会创业形势的多样性,学会利用国家政策、根据自身的优劣势选择合适的创业方式和途径。在缺乏社会经验等劣势的前提下学会利用自身社会资源,积极求助,同时要学会分散投资风险,拓宽融资渠道,稳步推进创业进程,一步步走向创业成功。

参考文献:

[1]符茂.“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与培养策略分析[J].现代交际,2016(03):125~126.

[2]王帅,汤斌,罗曼曼,等.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专利转化协同创业的校外合作机制[J].科学创业家,2014,04(下):238

[3]王帅,汤斌,饶懿,等.大学生科技创新与专利转化协同创业的校内沟通机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3):5~6.

大学化学相关专业篇6

一、当前省内国际商务专业呈现的特点

在项目的调研阶段,通过进行大量学生问卷调查,通过走访相关院校的同类专业,通过相关企业的访谈,我们较好了解了企业和学生的现状,对学生的岗位情况、同类专业的办学情况、企业的要求等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应该说对我们而言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深入了解和学习的机会。

经过大量的调研和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国际商务类专业呈现以下特点:

(一)专业国际化成为趋势,学生就业前景看好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商务专业相关对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种类繁多,主要集中在外贸类人才、营销类人才与物流货代类人才。随着我国出口贸易额稳步提高,加之国家对于跨境电商的扶持力度加大,大量岗位虚位以待。这些业务的开展很大程度依赖于中外合作往来,从而对于毕业生的国际化程度与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顺应时代潮流,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国际化程度,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调研组发现,国际商务相关企业最倾向于聘用高职、本科的学生,尤其愿意招聘专业对口的学生。由于高职学生在校内接触大量实际、应用知识,步入工作岗位以后可以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使得他们在就业市场中有着良好的前景。另一方面,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由于接受较多外语方面教育,同时也掌握大量商务专业知识,对于进入国际化企业有先天的优势,也有很强烈的意愿。鉴于企业、学生需求强烈,相关高职院校更应该加大力加强专业的国际化建设,以顺应市场需求。然而,调研组也发现,当前企业对于国际商务高职毕业生的评价并不理想,大部分企业认为毕业生的实操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仍需大力提升。

(二)广东省内各城市国际商务发展水平参差,业态繁多,人才培养难度较大

广东省内分布着大大小小众多国际商务相关企业,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深圳、广州、东莞等地,粤东、粤北等地区则较少。这些企业从事的业务也各不相同,其中最常见的包括外贸类、营销类、物流货代类、财务类、电子商务类。不同业务的企业所设置岗位千差万别,对于毕业生的需求也大相径庭,导致学生技能培养难度大大提升。如何总结、归纳不同岗位群的工作内容与能力要求,从而加强毕业生的竞争力,是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中亟需解决的课题。

(三)当前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国际化程度总体不高

虽然地域特色、行业的变化与发展对高职毕业生与相关院校的国际化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通过在校生与毕业生的调查,本课题组发现,当前高职院校中开办国际商务专业的部门国际化程度尚不理想。离学生满意、企业满意的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虽然国际商务专业冠以“国际”之名,但是如何体现国际性并不明确。专业国际化与否关系着学生的切身利益,是提升学生软实力的重要因素。然而,大部分院校当前只停留在开设外语课、国际贸易、国际营销等理论课程,没有真正实现学生国际化交流、国际化贸易实务能力的落地。如何提升专业的国际化水平还需要相关院校进一步探索。

(四)部分院校积极探索国际化建设道路,取得突破

虽然相关院校的总体国际化水平还差强人意,但是有部分院校已经在探索国际化建设的道路中迈出了不小的步伐。例如,在当前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一些学院都在跨境电商方面加大投入,与大型网络平台如敦煌网、阿里巴巴等加强合作,开展实际贸易业务,开设了国际电子商务平台操作、在线国际贸易实战、网络营销实务、电子商务实务等有关课程。有些院校依托行业、校企合作的专业优势,将校企合作落实到专业的国际化建设,如与企业共建在线国际贸易实战中心、网络营销中心等。还有一些院校与国外大学、教育机构合作,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引入原版教材等。这些举措都为国际化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建设坚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国际商务企业对于外语能力、沟通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通过调研发现,由于岗位需要,国际商务企业不仅对于毕业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学生的沟通能力也要求较高。然而相关企业普遍反映,当前的毕业生外语能力、沟通能力很多尚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毕业生也反映,现在高职院校的外语教育仍然不能显著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而且他们也提出,外语水平的提高对于他们的长期发展极为有利。另外,在沟通能力方面,纵观各大院校的课程设置,针对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设置的课程与实训基本空白。因此,高职院校极有必要对于当前课程进行改革,强调外语课程的应用性以及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

(六)学生认为高职院校的教学过于理论化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因而课程设计需要以实践为导向,而通过对国际商务学生的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仍然认为学校的教学过于理论化,同时,企业也反应学生的动手能力、实操教育仍然较为缺乏。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对于课程的改革、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入势在必行。

(七)国际商务学生对于高职院校认可度欠佳,但对专业兴趣强烈

通过对在校生的调研,本调研组发现,大部分学生选择高职院校是出于考不上本科的无奈之举,这对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较大的打击。然而值得欣喜的是,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大部分是出于自己的爱好与选择,说明学生对于专业有较高的认可度。这与国际商务专业较高的就业率、薪酬水平不无关系。

二、针对上述特点在制定专业标准时应关注的问题

针对上述的问题,课题组建议在未来制定专业标准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注行业趋势,及时调整课程体系

对一个专业来说,专业标准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础,而课程体系则是核心,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国际商务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在外贸行业、货代行业、国际营销行业就业,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跨境电商逐渐补充或者取代传统的外贸方式,国际结算的方式和物流的形式也发生变化,国际营销中新媒体营销、整合营销、直复营销也日益广泛,这些产业变化应该及时反映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中,以保证我们培养的人才能顺应产业的变化。

此外,信息化对于教育行业也同样带来变化和影响,慕课、微课的发展渐渐成为一种趋势,学分互认、弹性学分制将会成为必然,如何针对这种趋势,在课程体系中进行体现也应该是专业标准应该考虑的问题。

(二)联合企业,制定分层的专业标准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广东省内的国际商务类的专业发展参差不齐,建议在未来联合一些优秀国际化企业参与专业标准的制定,针对国际商务相关行业业态繁多、岗位繁多且差异大的情况,根据每个学校具体的情况,进行分层专业标准的设计,比如说对于典型行业能力需求中的共性,例如学生沟通能力、外语能力、实操能力等能力,可以设计通识课统一培养,在专业拓展课上,可以根据学校不同的差异,根据用人单位岗位的差异,进行分层设计,以满足各个层面学校的需求。

(三)引进行业标准和国际标准,提升国际商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在未来,把行业标准引进专业标准,同时借鉴国际标准将是有价值的探索与实践,建议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要求,引进行业标准;同时多方比较国际商务类专业在职业教育发达区域的做法与实践,尤其是职业教育发达程度较高国家,如德国、澳洲等国相关行业标准和专业标准,取长补短,进行必要的借鉴与创新。

同时,结合广东省的对国际类人才的需求现状,加强课程设置及内容的适用性、实用性、应用性,探索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利用信息化的契机,进行“厂中校”“校中厂”的探索,例如,利用国家对于跨境电商大力扶持的契机,加大在跨境电商方面的投入,具体可以与大型跨境电商如敦煌网、速卖通等合作,将网络营销实务、国际电子商务等课程的设置与跨境电商的实操高度融合,真正让课程的设置和内容和要求落地,在校企共育中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鼓励部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进行“本土化”与“国际化”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此次调研中发现中外合作办学是一些国际商务类专业国际化的途径,学校采用全部或者部分的国外专业标准培养学生,学生全部或者部分学习外方课程,该部分课程全部是英文教材,学生较好地提升了英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成绩合格可以获得双文凭,为学生就业及出国升学带来了更多机会。应该说,这种模式对于提升学生与专业的国际化水平都有重要意义,这类学校的国际商务类专业的国际化本身也走在全省前列。但是这些专业依然面临问题,因为按照外方体系进行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同时忽略了“本土化”的课程改造,因为有些外方课程并不适应国内学生的学习和培养,而毕业后国内就业的学生仍然是多数,对于这类走在前面的专业,建议未来在专业标准的调整中能根据学生就业的岗位能力,对外方课程进行适度整合,进行本土化改造,增加本土化的教学资源;同时在专业标准中适度增加本土化的课程,让学生提升本土化的就业能力,通过“国际化”和“本土化”课程的融合,为国际商务类专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经验。

(五)加大英语课的教学,提高对国际商务类专业英语水平的要求

从调研可以看出,学生普遍对国际化的专业有浓厚兴趣,这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也和广东地区国际化的程度及较好的就业市场都分不开,但是学生普遍感觉在校期间课程的国际化程度和应用性都不够,说明我们的课程体系在国际化和应用性方面亟待提高。

作为国际化,首先英语是个重要工具。首先,在必要时可以在录取时增加对英语的要求;其次,建议国际商务类专业要加大英语课程的学时,提高对专业英语水平的要求,促进该专业的学生更好掌握国际化的工具;最后,在专业课上在有条件的学校建议采用双语教学,适度选用英文教材,让英语进一步和专业课有机结合,通过这种融合,能进一步提升英语水平。

(六)培养一支双师型、专兼结合的国际化教学队伍

对于国际商务类专业的国际化而言,离不开国际化的一支队伍,一批合格优秀的双师型的、国际化的教师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专业标准设置中,应设置有效机制,促进高职教师与企业、行业的有效互动,例如,对于教师下企业制定一定的激励机制,让教师了解熟悉企业的要求,可以在教学中贴近企业实际,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专业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为行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同时,要和合作企业建立有效机制,通过“订单培养”“企业进校”等方式促进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实现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再者,专业国际化的建设有赖于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因而相关院校需要提高专业教师的国际化程度,可以通过聘用有留学经历的教师或者外教、派遣教师去国外院校交流访学等提升团队国际化的水平,以保证专业国际化教学的实施。

三、对后期研制相关专业标准的建议与思考

在后期研制最后的专业标准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课程体系

在职业能力分析完成的基础上,再组织研讨专业的课程体系,讨论如何实现课程和职业能力的呼应,总之这个课程体系应该体现和核心岗位的对接,和核心职业能力的对接,在课程上要进行大胆的解构和重构,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同时探索如何进一步压缩学时学分,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和课堂外的学习。

(二)关于专业标准

在后续研制专业标准中,要关注国际上同类专业的建设情况,争取把国际借鉴在专业标准中进行体现,通过一些国际比较,增加这个专业的“国际特色”。

同时,针对前面调研省内相关院校和专业发展不均衡的现状,能进行分类、分层的专业标准设计,以让研制的标准有更大的适用性,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能和职业标准或者技能考证进行一个关联。

(三)关于课程标准

在前期调研中,已经反映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欠缺,和企业的要求有较多的距离,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课程改革还没有深化,大多数老师还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思路里。因此,省标准的制定要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在研制课程标准时,能进行大的突破和改革,能拿出体现工学结合特色的标准,能体现课程的发展趋势,能把好的模式和设计在课程标准里面体现,要体现先进性和方向性,争取在省内给予示范与引领。

同时,对于专业一些特色课程,争取在这次项目研制中,尝试进行项目化课程、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的探索与实践,争取把这些能反映进课程标准里,能为兄弟院校的课程建设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大学化学相关专业篇7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00-02

当前,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应运而生,极大地促进了新时期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持续发展,加快了教育现代化步伐。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条例,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一重要发展战略目标。在学校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教育教学资源起到关键性作用。新形势下,市场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注重会计专业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对此,高职院校要根据会计专业教学特点,全面、客观分析其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现状,采取可行的措施,在共享网络资源的基础上,优化配置专业教学资源,提高其利用率,提高会计专业教学水平。

一、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性

客观来说,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优化配置各类教学资源,使其得到最大化地利用,有效打破“条块分割、信息闭塞与垄断”的局面,确保高职院校顺利转变已有的办学模式,构建一种全新的校际合作发展关系。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从不同角度入手有效整合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二者一系列教育资源,共同构建科学的合作机制,进行必要的一体化建设。比如,构建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促使信息化、职业教育二者处于统一的网络结构体系中,进一步拓展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空间,使高职院校加大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集约建设力度,顺利实现资源融合共享,尽可能避免会计专业教学资源重复建设现象的出现,从而全方位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整体质量,加大内涵建设力度,促进新时期高职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就高职院校来说,会计专业招生数量较多,但这方面办学投入并不多,急需有效解决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问题,建科学化的信息平台,确保信息安全,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的管理,确保构建的资源共享平台系统处于安全、稳定运行中。

二、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现状

在教育事业发展浪潮中,我国已将高职院校财政投入放在核心位置,但没有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出现各自为政现象,导致高职院校教学以及实验实训一系列资源利用率低,很多教学资源被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就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来说,其现状并不乐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

首先,资源共建共享意识不强。在运营管理中,高职院校资源共建共享意识薄弱,没有全方位深入了解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价值,没有将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落到资源共建共享中,不注重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享,误认为是相关部门所有。

其次,职业教育管理模式落后。在共建共享会计专业教学资源中,高职院校没有根据主客观影响因素,优化完善已有的管理体制、管理理念等,加上教育行政部门过分干涉高职院校相关工作,导致各院校占有的教学资源处于不平衡状态,过分注重其硬软设施建设,导致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管理模式陈旧,在共建共享教学资源方面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最后,资源共享相关法规不完善。在共建共享会计教学资源方面,已有的法律法规需要进一步细化,使其更加明确、具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否则会影响相关操作,不利于共建共享机制的构建,导致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积极性不高,不重视已配置的教育资源。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

(一)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法规。政府部门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结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共建共享情况,制定一系列合理化、科学化的政策,优化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法规,构建对应的激励制度,对其进行一定的资金补贴与奖励,提高高职院校进行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身办学成本,不断提高自身办学质量。在会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给予高职院校、参与人员一定的照顾,比如,资源配置、项目审批、经费投入,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为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相关部门要优化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法律法规,根据各方面实际情况,权衡各参与方利益,提高各方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利用率。

(二)注重与社会乃至企业资源共建共享。在会计专业教学资源规划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意识到和社会、企业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性,以社会市场为导向,采取相关的优惠措施,吸引大批企业等参与其中,借助多方面力量,共建共享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借助共建形式,将优质的各类社会与企业资源融入其中,为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注入新鲜的血液,充分发挥自身人才与科技信息资源优势,为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平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职院校可以购置现代化设备,与企业结合生产实际相结合,生产设备的所有权归高职院校所有,将生产经营权交给企业,企业负责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对教师、学生先进专业技术的培养。这种校企合作模式,在充分发挥先进设备的同时产生出最大的生产效益,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企业的生产实际同步,设备资源得到充分共享。

(三)优化完善教学资源管理模式,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在共建共享会计专业教学资源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优化完善已有的管理模式,深化改革当下的实验实训设备管理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有偿、开放”服务制度,提高其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利用率,制定合理化的人才竞争上岗机制,结合社会市场需求变化,设置相关的岗位,提高人才聘用要求。高职院校要根据会计专业教师各方面情况,构建合理化的专职教师队伍库,优化利用柔流手段,采用教师校际兼聘,多鼓励优秀的会计专业教师到其他院校进行讲学,提供跨校服务,逐渐实现区域中会计专业教师的互聘共享。在兼职会计专业教师聘任与共享方面,高职院校要构建兼职教师资库,定期安排他们到院校中讲课,开展相关的讲座,在指导会计专业学生实习的基础上,参与到会计专业建设中,进一步提高其综合水平,更好地进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四)注重课程开发,注重实践教学。在共建共享会计专业教学资源中,高职院校要注重会计专业课程开发,根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效组织会计专业教师进一步开发相关课程,如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等,开设一些培养高端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课程,如税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等。而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方面,高职院校要将重心放在会计从业证方面,注重会计初级证书相关课程的开发,充分发挥专兼职教师多样化作用,深入开发会计专业教学相关资源,如课件、试题、课程教学大纲,供区域内所有高职院校共享共用。

在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完善相关的设备设施,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力度,顺利实现资源共享,为行业、企业、员工培训等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优化完善实训中心财会软件模拟操作系统等,确保学生可以自由选课,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就校外实训基地来说,高职院校要进行数据信息互通,多和相关的行业、企i等沟通、交流,加强彼此间的联系,构建“教、学、生产”相结合的会计专业实训基地,为会计专业学生提供更多实训实习的机会,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加强和行业企业间的合作,顺利实现双赢。

总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难度较大,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高职院校必须将其放在核心位置,全方位正确认识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注重和社会、企业资源的共建共享,优化完善相关的教学资源管理模式,注重会计专业课程开发与实践教学,加大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优化完善教学模式,进行项目化教学、实训教学等。以此,顺利实现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使其得到优化利用,避免出现浪费与闲置现象,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提高其办学水平,不断促进新时期高职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建军.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2

[2]孙玲.探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北京: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

[3]舒岳.中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4]杨春艳,齐向阳.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践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2)

[5]易梅香.关于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5)

大学化学相关专业篇8

关键词: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40-01

1关于高职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与就职岗位

机电一体化也叫做机械电子工程,最开始是日本用来表达电子工程与机械工程相互结合的术语。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不管是职业学校亦或是大学,都已然发现,未来的工业尤其是机电方面的设计运行与维护创造,只能由那些精通电子系统与机械系统的人去完成。故而,高职学院培养出的人才除了懂得机械领域与电子领域的相关知识外,精通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也是必要的。在机电一体化方面,无论是高职院校还是普通本科,它们的主要内容都是教学生相关领域的知识与技能,除了深浅程度外大致是相差不大的。但有待改善的是,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机电一体化专业地方教育只是在借鉴早已发展成熟的机械专业与电子专业的教学方法与内容,但对于怎么让学生讲两者很好的结合却缺少经验,很显然,这才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精髓。由于其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一般大学的普通本科教育希望学生完成相关的培训之后具有机电领域的创造与分析能力,相对应的,高职院校是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生打造为拥有某些典型系统的维修与分析的能力。笔者所任职的高职学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了能够使学生经过三到四年的培训后拥有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相应能力,既进行了为期数周的社会调研又邀请了众多相关行业的专家与由其他学校组成的教师组以及从本校毕业的毕业生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最后一致确定了毕业生适合的相应职务。其中包括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运行维修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调试与安装以及机电一体化生产线的维修与维护。为了能够让专业毕业生能够胜任相应的就是岗位,那么相应的职业能力毋庸置疑是不可或缺的。显然,职业能力是相应职业以及其他几门相近职业所必需的能力,其可以大致归分为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故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毕业生既要拥有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专业能力又要有一定的方法、社会、专业能力。

2构建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服务于工作任务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应用为目的的教育,故机电一体化专业就是以工作岗位为目标而设立的,对工作岗位的流程进行分析,一一列出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其专业课程的内容是以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主要目的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此确定课程的种类以及相应的要求,选择以及整合课程的内容,而最关键的是紧握行业的发展脉搏并对此增设相应的课程以培养学生该方面的能力。显而易见,工作岗位上的流程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都需要不同的技能与知识。综合大量的资料与分析,笔者以为,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设置关于机箱结构的控制系统。这一部分所需要的机械技能与知识为,从业人员需要具有电路的安装与维修,所需材料的硬度与刚性,系统的散热性能、防辐射性能以及减震性能等方面的机械知识与能力。而高职学校也就此开设了机械制造学、机械基础课程、技术测量等学科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第二部分是电气的掌控。在就业后的工作流水线上,关于此的主要问题是继电器的控制与维修以及可控编程电路的控制与维修,而学校对此开设了电气控制这门学科来教学生解决上述所遇到的问题。第三部分是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毫无疑问,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是开发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在工厂流水线上所运用的技能与原理为单片机的运用原理与信号的处理、采集以及传感器的应用。为此,高职学校开设了电子仿真技术与电子技术以及单片机工作原理等科目来培养学生相关方面的能力。此外,为了确保电气与控制系统电路的正确连接,即电路板的设计与制造。对此,毕业学生最少要了解国际上通用的电路板的辅助设计软件,并且,至少要掌握其中一种,相应的,学校开设了最广泛最流行的protel组织教学。

3创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

学校对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实际与理论的相互联系。这方面,应采用系统方法论的观点,所谓系统方法论就是将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理论与实际教育相互紧密的结合,从本质上改变专业的思想与方法,避免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独立的局面,让学生通过几门不同的课程从各个方面了解同一个实验案例或者知识点,以此加深学生对课程和专业以及各个零散的知识点与整个整体之间的联系。因此笔者以为,如果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由一个老师教授,那么则可以相对较容易的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互交融的目的。因为,在理论教学里,老师能够通过学生所表现出的问题和学生对理论的了解程度方便的进行实践教育,从而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相关知识并可以灵活的在生活中运用。对此,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实训室以够学生使用。比如,实训室应该有一小部分作为教学区,该区应该装备相应的多媒体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以供老师教学使用,而实训室的其他部分应该有一些实训器材,方便学生在学习上完理论知识后直接上机实践,从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这对以后的工作时至关重要的。在学校装备了精良的硬件设施后,老师在课程的讲授中应该运用现场教学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动手实践明白的绝不一味地在课堂上讲解,尽最大的努力将理论延伸到实训产地实验室等能够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地方。而显然,只有有了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高效率的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的相应的知识。而作为老师,很显然需要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兼备,而如何提高老师的素养可以通过让老师参加培训班或者让老师到工厂向一些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学习,让他们在生产流水线上训练实际与理论互相结合的技巧。以此,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便牢牢把握住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重点,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以及创新与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彭朝阳.浅述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16-118.

大学化学相关专业篇9

按照以上对文化产业学的学科属性的理解和文化产业学科体系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当前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为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氛围和条件。相关研究机构纷纷成立,文化部先后授予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多所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称号,多所研究机构都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学术中心。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中国文化产业三十人论坛《、中国文化报》的《文化产业周刊》《、中国文化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蓝皮书》《、光明日报》的中国文化产业高峰对话及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推选等等,都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中具有全国影响的事件,不仅推出了一批学术研究成果,而且也推出了一批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具有一定影响的学者,更重要的是搭建了政(政府)产(产业)学(教学)研(研究)对话、互动、促进的平台,显示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蓬勃生机。当然,在文化产业学科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如同文化产业发展本身显示出的“泡沫”现象一样,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也同样存在盲目上马、基础不稳、定位不准、培养模式同质化、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与现实需求脱节等现象。第一,作为交叉型学科,文化产业相关学科之间常常相互分离、融合不足。如前所述,文化产业学是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学科群之间的化学融合而不是简单的物理相加,但目前部分文化产业研究者仍然简单地用原来的学科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文化产业,体现出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上的某些局限性。例如其中源自人文学科的一些研究往往缺乏量化手段,使得文化产业研究缺乏经济学基础;而源自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则又可能缺乏对文化特殊性、文化创意性的差异认知。而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许多学校还只是将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学的不同模块简单组合,缺乏真正学科交叉之后所产生的学科范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事实上,文化产业经济学,并不是文化学与经济学的简单相加,版权经济、文化折扣、外部利益等等体现的恰恰是文化产业特有的经济学特征。第二,作为新兴学科,文化产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研究还比较薄弱。该领域的研究者目前大多以文化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等人文学科学者为主,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学者介入相对较少,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都比较偏向于文本研究和社会研究传统,文化产业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还缺乏深入分析。到目前为止,虽然文化产业的概论性、描述性著作出版了多部,但对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国情下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研究仍然比较零散和肤浅,比如对政府、企业、市场的关系以及版权经济特点、文化产业规制、国际文化贸易、文化产业投融资规律、文化产业整合与产业结构、文化市场特性、科技创新的文化价值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都远远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对理论研究的迫切需要。第三,作为应用型学科,文化产业学科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不足。目前文化产业研究和人才培养,主要的学术力量仍然大部分来自于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文化产业的实践结合还严重不足。据对15所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院校的统计,实践课程平均学分数为25,总学分平均数为168,实践课程占总学分的平均比例仅为15%②,缺乏经济管理学科那种比较悠久和成熟的产、学、研互动的基础和机制,导致文化产业学科的人才培养有可能学非所用、学用脱节,不能完全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甚至出现一方面产业界对能够打通文化与产业界限的人才需求如饥似渴,另一方面教育界培养的文化产业毕业生却难以找到相应的对口工作,以至于有人调侃说:文化产业有前途、文化产业最缺人的说法在现实面前似乎没有得到证明③。应该说,文化产业学科作为应用型学科,如果缺乏实践领域的呼应、检验、互动,很难体现出学科的生命力。因此,重视学科的交叉性,不仅强调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创意之间的学科结合,更要强调对文化的产业性和产业的文化性的整体认识;重视学科的创新性,在回答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同时,形成文化产业的基础理论、研究范式、研究概念和研究方法;重视学科的应用性,在学科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假设新问题,预期新问题。只有这样,中国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的确还刚刚起步,未来任重道远。

二、当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

任何学科都具有双重使命,一方面是形成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另一方面则是培养与本学科定位相一致的人才。文化产业学科从1993年开始设文化艺术管理本科目录,1998年开始设置相关的公共事业管理之后,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山西大学等高校都先后在相关专业招收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文化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等本科专业方向的学生。2004年,教育部又批准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云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05年,中央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山东艺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等高校和两所独立学院也相继开办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之后,全国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专科性大学和学院纷纷开设与文化产业、文化管理相关的专业和方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办与文化产业管理有关的学科专业的高校已超过70所。在文化产业学科中“,文化产业管理”由于应用性强、人才培养需求突出,成为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最多、发展最快的专业方向,相关人才培养几乎涵盖了高等教育的所有层次,有的学校培养专科、本科等应用技能型人才,还有学校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综合性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等)、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艺术类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如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都纷纷加入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行列中。目前国内的文化产业相关学术机构和专业方向(包括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经济学、艺术管理、传媒管理、制片管理等等)主要分布在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众多不同的一级学科中,甚至也包含在财经院校、外语院校、旅游院校、体育院校的相关更加专业的学科中,成为了高校发展最快的新兴专业群之一。这既是教育专业自身不断整合与分化的结果,也是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产生的回应。目前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上大多处在“自选动作”的试验阶段。有关研究考察了17所样本本科院校的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各学校的专业建设往往受到所依托学科的影响,课程设置差异很大:中央财经大学着重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的课程,华东政法大学则强调法学类的课程,山东大学的课程重点在如何使文化资源变为文化资本,中央戏剧学院重视剧团和剧院的管理,北京舞蹈学院重点加强国际艺术经营与交流等等。这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学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不同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文化产业课程体系、建设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高校任课教师的“因人施教”和学科的“娘家”背景。正如该研究报告所说:“专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有些专业教师尽管在学科的大背景上与文化产业管理是相契合的,但也存在一个学科转向的问题;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教学体系尚不健全,尤其是实践基地的建设严重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要。”④

三、对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的建议

文化产业作为一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出现的新兴交叉学科的历史相对短暂,学科的交叉性又使学科的边界比较模糊,但是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重要性、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都越来越明显,这都促使要强化学科建设的自觉性和整体性,推动文化产业学学科建设的高水平发展。应该说,这种发展需要一定的学术积累和知识积淀,也需要人才培养的更长时期的探索和总结。而当下最紧迫的是:为学科建设的发展奠定基础,包括学科目录的基础、学术组织和学科平台的基础、人才培养的基础。

(一)设置相应的文化产业学科目录名正才能言顺。学科目录的制订在一定程度上是学科定位的基础性工作。文化产业作为交叉学科,它的学科归属一直存在争议——既可以设在经济学或者管理学学科中,也可以设立在文化创意学科群中。目前文化产业学科大多分散置于各传统学科的分类下,文学、艺术学、传播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之中都分别自设了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方向,比如艺术学科中的艺术管理、企业管理中的文化产业、经济学中的传媒经济学、电影学中的制片管理、戏剧学中的剧院管理等等。艺术管理、影视制片等存在于艺术学,传媒经济、传媒经营与管理、广告学等存在于新闻传播学,体育产业管理等存在于体育学,旅游管理存在于旅游学等等。学科设置的归属比较复杂,难以形成比较统一的学科组织、学科规范和学科共同体。因而,在学科目录设置上,考虑到文化产业学科的这种重叠、交叉的特点,以及学科内部所需要的逻辑性,将文化产业学从所有学科中完全独立出来比较困难,也未必必要——因为文化产业如果脱离了各交叉学科的背景支撑,可能会更加势单力薄。因而,我们可以考虑将文化产业学的相关分支,分别设立在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相关的文化创意学科中,各个不同分支相互依存,形成一种交叉性的学科集群。在这样的思路下,可以考虑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13745-2009)》中,原来的“39630管理学”目录下,新增“文化产业管理”;“48790经济学”目录下,新增“文化产业经济学”;“45760艺术学”目录下,新增“艺术管理”“,54860新闻学与传播学”目录下,新增“传媒管理与经营(”替代原有内涵和外延都相对狭窄的“新闻事业经营与管理”)。具体学科设置如下所示。以上学科,既基本满足了文化产业学科的覆盖要求,又尊重了学科发展的传统和历史,同时也体现了交叉性的特点。而在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这一高校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目录中,建议可以在经济学门类中,将“文化产业经济学”设置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在管理学门类中,将“文化产业管理”列为一级学科;在艺术学门类中,将“艺术管理”列入一级学科;在文学门类中,将“传媒经济与管理”列为新闻传播学的二级学科。具体设置如下所示而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颁布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目录中,目前文化产业相关的方向也散见于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以及综合类之中,实际上也可以考虑在现有的22个大类之外,增加“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大类,将分布在各个学科中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相关的课题集中起来,使申报、评审的学科标准、学术评价相对一致。除马列—科社、党史—党建、哲学、宗教学、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民族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教育学、体育学、心理学、国际问题研究等22大类之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单列,其中包含文化法规与政策、文化公共管理、公共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传媒经济与管理、艺术管理、文化市场等相关内容。以上的学科划分,既满足了目前大多数文化产业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符合文化产业的交叉学科特征;既考虑了学科属性上的共同性,也考虑到了学科发展的差异性;既在科研组织上可以操作,也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可以定位,从而体现出既有差异又有共性的一个交叉的文化产业学科集群。

(二)成立相应的文化产业学术和教学组织学科平台是学科逐渐走向成型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科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条件。首先,建议成立“中国文化产业学会(或研究会)”。文化产业研究和教学的快速发展,对全国性的学科协调、组织平台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过去几年,自发组织建立的“全国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联席会议”是文化产业学科的主要信息沟通平台,联席会议除了组织信息交流活动之外,缺乏常设性的稳定的组织形态,也不能承担经常性的组织联络功能,难以对学科发展提供持续支撑。我们建议应该尽快成立全国文化产业学会,组织学术活动、集合学术力量、沟通学术信息、规范学术研究、协调学科建设,条件具备时,可以编辑出版“文化产业研究”学术期刊,推动全国文化产业研究的发展。其次,建议组建“文化产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已有近百所大学设有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和方向,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材建设等等都需要通过全国性教学协调机构来组织交流、研讨和提供相应的指导。教育部可以尽快组建文化产业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教学经验交流,推进全国文化产业相关学科的教学规范化建设,组织文化产业核心课程的教材编写,强化文化产业师资的培训培养,提高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探索独特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因而文化产业学科需要设计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既应该包括学历、学位教育,也应该包括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既要培养从事管理运营的行业高端人才,从事行业研究的学术专门人才,也要培养实践性强的职业实用人才。在本科阶段,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已在管理学目录下设置了“120210文化产业管理(注: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应该说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本科教育的需要,不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制片管理、剧院管理、演艺经纪等等。特别是应该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对学科交叉的高端应用人才的需求,增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与1251工商管理、1252公共管理、1253会计、1254旅游管理、1255图书情报、1256工程管理等并列,面向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甚至法学、历史学、文学等学科招收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复合人才。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强、多学科交融的应用型学科。文化产业专业硕士的培养,既符合文化产业自身的学科特点,也符合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面向行业发展需求,开办文化产业专业硕士项目,是当下文化产业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适应新媒介环境进行全球传播发展,强化经济学、管理学、创意学科以及与信息学科的融合,重视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强化产、学、研互动,推动业界、学界的密切结合,为文化产业培养高端管理人才研究生符合文化产业的学科定位和培养目标定位。建议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积极试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博士的培养,强化文化产业高级人才的经济学背景。

(四)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从目前对文化产业需求的调查、高校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国际相关学科人才培养经验的借鉴来看,当前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遵循自己的一些学科规律。第一,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视学科共性与专业个性、学科普遍性与学校特色的结合。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在文化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的共同基础之上,不同的学校根据资源、需求和整合条件,确定自己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对于包含领域广泛、涉及行业众多的文化产业来说,人才培养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出学科特色和专业品牌。部分院校在这方面已经开始有了比较成功的探索,如上海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等院校都充分结合了该校师资、教学优势以及人才培养传统,设立了影视管理、舞台策划、戏剧管理、会展策划、音乐管理等有特色的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和教学模式上,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第二,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学科的交叉性,真正完成多学科的融合。文化产业作为交叉学科,不能仅仅是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课程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开设一系列从经济学、管理学角度去研究文化产业的课程,使各学科真正在交叉中融合《。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产业市场学》、《文化产业国际贸易》这些基本课程,要体现出交叉学科的特殊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从经济学、管理学视角去理解文化产业,同时也需要学生从文化特性的角度去看到文化产业。第三,在培养体系上,形成通才与专才、高端人才和专门人才的不同层次。如果说文化创意人才主要仍然需要由传统的文学、艺术相关学科培养,文化技术人才主要还是由信息科学、工程技术等相关学科培养,那么文化产业学科则主要是培养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这类人才包含两个不同层次。一是通用性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主要包括文化产业公共管理、文化产业投融资、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企业管理、文化品牌管理、文化市场营销、版权经济管理、文化法规政策、国际文化贸易等等方向。二是文化产业各分支领域的专门人才,如制片管理、美术品经营、演艺经纪、会展策划、影院管理、剧场管理等等。前者可以考虑培养硕士、专业硕士,培养目标是文化产业的高级策划管理者,甚至还可以培养少量的从事文化产业研究和教学的博士研究生;后者则以本科、高职为主,主要培养职业化的专门人才,并与文化行业的直接需求密切结合。第四,在课程和教材建设上,逐渐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从国内外的教学实践以及文化产业对就业人员的知识结构需求来看,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产业管理学、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文化产业市场学、创意学、统计与调查、财务管理等等。此外,文化产业价值评估、整合营销、广告策划与创意、国际文化贸易、新媒体传播、创新与创业、项目管理、案例分析、实践工作坊等等也都应该是重要的课程选项。而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专业定位,还应该开设一些特色的、指向性的案例课程和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五,在办学思路上,重视文化产业学科的本土特色和地域特色。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有自己特殊的背景。5000年以上的悠久文化传统、多民族国家、地大物博文化多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化改革、意识形态惯性等等,都决定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两个特点:中国特色和地域特色。因此,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了解中国国情、历史阶段、地域文化,培养熟悉当地文化、了解区域市场,同时又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更好地服务于本土包括地方的文化事业和经济发展。这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促进本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能为人才培养带来某种“不可替代”的竞争力和差异性,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大学化学相关专业篇10

一、回顾我国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发展简史

1982-1985年,先后有八所院校开设医学检验本科专业,开始了该专业本科层次学生的培养。从1986-2003年,平均每年增加1-2所开设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院校[1]。而2003年后,一些中专升格为应用技术专科,又升格为本科。国内开设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院校快速增加,每年约6-8所。到2011年,至少已有100余所院校开设了医学检验普通本科及高职本科专业,并出现综合大学直接开办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专业的情况(如兰州大学)。在国内医药类开设的专业中,仅次于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位居第三。若按平均50名/年/校的规模计算,每年培养近5000名医学检验本科生。

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开设时,绝大部分院校均定为五年制,毕业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也有极个别院校设为四年制,毕业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而在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规范专业设置时,统一规定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为五年制,毕业学生可授予医学或理学学士学位。近年教育部有规定,新设置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制一律为四年制,毕业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在2012年公布的教育部新专业目录中,已明确统一规范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归属医学技术类,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二、重新认识和定位新专业目录及培养目标

新专业为“医学检验技术”,虽然名称没有太大改变,但明确归属新单独设立的医学技术类,统一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使本专业其内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我们认为,学制、学位及归属类别的改变,主要是强调、突出了该专业的“检验技术”属性,而淡化“临床检验诊断”属性,即业务培养要求由“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应该转变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基础及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而有关诊断性报告的签发、检验所获信息的应用、转化及临床检验诊断,应由具临床检验医师资质的专业人员承担。

三、正确处理几点转换和关系

1.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培养目标的转换。

原有目录中医学检验专业,由原归属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可授医学学士或理学学士的五(四)年制专业,明确归入新设立的医学技术类中,意味着本专业的医学检验技术类人才的培养定位,淡化了其临床医学内涵。

因此,本专业原有培养目标(1998年教育部专业目录),即“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受到医学检验操作技能系统训练,具有临床医学检验及卫生检验的基本能力”,应进行相应调整。

新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改为“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医学检验及医学检验相关临床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能在各级医院、医学研究、血站、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及生产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2.教学思想、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转换。

由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本专业教学指导思想一直强调培养既有医学检验基本技术、又具有将检验信息转化为临床信息、能积极参与临床的人才[2],因此,从课程体系、专业课教材建设及教学内容都体现了这一要求。如前期课程与临床医学专业基本相同,并有一定的临床课,不少五年制院校还有临床实习环节;专业课教材编写及教学内容上,技术相关内容越来越淡化(也与临床检验日益试剂化、仪器化、自动化相关),而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病理生化知识及临床相关内容越来越多;部分专业课教材体系也按临床医学的有关器官系统疾病体系编写等。

为适应新专业目录的要求,首先,教学思想应明确统一在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上,突出医学检验技术的基本属性。因此,应按照新的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思想,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不能简单的认为只需将有关临床课(仅约一学期)砍去即可。并且根据新人才培养要求,“医学检验仪器学”“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课程必须开设或加强。在人文公共课不能动、多数院校实行菜单式课程组合的现状下,怎样得到其他教学单位的支持,构建保证本专业获得所需的基础及相关临床知识的课程体系?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如何设置?

其次,专业课教学内容应按新的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进行较大的改革调整。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和知识结构的转换是基础(目前,临床医学、医学检验专业背景的师资同时并存),是新课程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此外教学内容上在保证医学检验技术为主的同时,在学生临床医学知识较薄弱的背景下,怎样处理无法回避的与临床的联系和结合?

3.配套专业课教材建设的思路转换。

现有教材的编写者,主要以早期开设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的院校教师为主,应该说是主要适应5年制医学检验专业要求,并且过多强调各专业学科的完整理论体系,重复介绍学生已学过的相关基础及专业基础学科内容较多,对医学检验近年出现的新技术介绍不足,未能充分体现“医学检验技术”的特色,与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实际工作存在脱节。

怎样建设与新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思想匹配的专业课教材,是新专业教学质量保证的重要工作。专业课实验教材已有按技术为主线进行编写[3],也符合教育部关于实验课程独立开设,自成体系要求的改革。专业理论课教材编写是沿用原器官系统疾病体系,还是借鉴国外相关专著按技术及检测物理化、生物学特性为主线进行编写?怎样合理处理疾病相关的病理生理、病理生化及临床知识与检验技术的关系及比例?怎样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体现教材一体化设计、立体化建设,加强技术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4.四年制本科培养与应用技术本科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