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1:40:44

医学教育方法篇1

[关键词]教学方法,创新,双语,共享

在医院的第一课

医学与其他专业有着很多明显的区别,选择到医学院学习的学生。不是怀着对救死扶伤的无限向往就是怀着对医学知识的无限热爱才走进这个领域的。

在学校之外,医院是他们最想去的地方。而在进医学院之前,他们也从没有以一个未来医生的视角去感受真实的医院环境。现实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的医学生要到大三上期诊断课开始后才第一次踏进医院。为什么不在他们一开始进校或者最迟在专业课开始后就让他们去接触医院呢?为什么非要等到医学基础课程都上完了非去医院见习不可的时候才去呢?如果他们的第一堂大学课或者第一堂专业课在医院里度过,当他们再回来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相信想到医院里那些求助的眼神和病床上那些脆弱的生命时会更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

最优化的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针对培养国际化的医学高级人才特别是医学科研人才和医学教育人才开设的,医学七年制和医学八年制的专业也开设这些课。由于双语教学要求较高,学校的资源相对较少,而长期学习这类课程的学生也不太多,且分散于各个学院。因此最好从学校层面出发,打破学院间的界限,调配整个医学院校最好的教学资源,同时也尽量集中需要长期学习这类课程的学生。通过这种最优化配置之后再进行双语课程教学。

完全自主的进展类课程

医学领域发展迅速。为了跟上发展的前沿,医学类院校会开设一些进展展望类课程。这种课程由老师讲述显得苍白无力,可以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完成。将全班随机分成几个组,在老师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方向去追踪这一方向上最前沿的研究或者发展。然后轮流分组作报告,老师在这其中加以引导、指导和补充相应的基础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邀请该领域的专家来教室为学生们介绍。

不可或缺的人生引导

医学其实是一门终生需要学习的学科。怀着满腔热情的医学生这一生的医生之路或者是医学工作者之路究竟应该怎么走其实并没有完全地想清楚。然而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这么一门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医学人生有所思考的课程。也许这门课程开设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可不可以简化一下,就集中或者有系统地对一些知名医生或者医学工作者的人生轨迹作一介绍。或者就让自己学校附属医院的医生们来为医学生们上一两堂能实实在在影响他们一生的人生课。

网络的资源共享

医学教育方法篇2

关键词:-BL系列教学设计模式;中医教育;现代教学

现代教学设计模式在近些年的中医学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在高等中医院校,教学本身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干预行为,与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密不可分,即任何一种或几种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劣及应用得成功与否,直接由其是能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来决定,教学设计模式的选择和有效应用是提高高等中医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兹以-BL系列,即pBL、tBL、LBL、CBL几种现代教学设计方法在高等中医教育教学中进行有效应用的情况进行研究和探讨。

1-BL系列有效教学设计模式概况及组成特点

-BL系列教学设计模式目前在中医高等院校很多课程的教学中都在积极地推进与尝试,但鉴于各课程之间的知识体系的不同,决定着教学模式某种程度的不可复制性,下面对-BL系列教学设计模式的特点并结合其应用于中医实际教学中的适用度和优劣性进行分析和归纳,以期更恰当地选用于中医实际教学中,更大地提高中医高等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1.1pBL教学设计模式

1.1.1pBL特点与优势pBL(promblem-basedLearning)教学设计模式的提出建立在让学习的过程由教师主导转化为由学生主导、教师辅助的教学改革目的的基础上,基于问题的抛出,由学生个人查阅、分析、总结资料,再按小组进行讨论、总结出知识要点[1]。pBL教学设计模式适用于中医院校中没有接触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较低年级学生,在课堂组织形式方面属于精英式教育[2],每6~8名学生为1小组,每组配1名教师,小组在围绕案例问题的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旁听和辅助,不参与任何形式的探讨。pBL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就在于:(1)能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意识,借助学习问题的提出学生将自己对知识的获取、组织形式、相关学科知识的涉猎均发挥至极致,达到更好地学习知识的目标;(2)锻炼了学生对知识学习和吸收的批判性思维,敢于对问题进行质疑,进而借助学习工具自己去探究;(3)有助于中医学各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2pBL存在的问题pBL教学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是,(1)学生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索式学习模式下的基本功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容易不扎实,不利于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2)若多门课程同时开设以学生自我探索式的教学设计模式为主,学生的课业负担势必加重,直接影响教学的实施和效果;(3)在考核评价方面不够客观化、科学化。

1.2tBL教学设计模式

1.2.1tBL特点与优势tBL(team-basedLearning)教学设计模式最初是LarryKmichaelsen于2002年提出的一种以团队协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3],tBL在某种程度上是pBL的进一步创新型教学模式改革,其形式主要以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包含的内容是:(1)先将学习要点呈现给学生;(2)学生自学的过程;(3)进行课堂测试一(学生单人独立完成);(4)进行课堂测试二(问题同测试一,形式采取小组内讨论,选举代表发言);(5)教师对知识要点进行精讲;(6)布置作业(分小组讨论,学生进行自我总结);(7)小组内互评(各小组内各成员间互相评分)。tBL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就在于:(1)其考核形式总体来说属于形成性评价,即通过每次讨论、发言及测试、小组内互评进行综合评价,相对科学合理;(2)相较于pBL基于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tBL通过不同形式的测试及课后作业,保证了以学生为主进行学习的目的,通过后期的教师精讲知识点又保证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切实把握。

1.2.2tBL存在的问题tBL教学设计模式存在的问题是,(1)学生对于此种教学模式的耗时长,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后时间,直接影响其对于知识的同化吸收效果;(2)tBL更强调当前课程的知识目标,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学生很难再有可能涉猎相关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知识点的辐射效应差。

1.3LBL教学设计模式

1.3.1LBL特点与优势LBL(Lecture-basedLearning)教学设计模式,即为我国最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授课形式,无论大班小班均适合。LBL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就在于:(1)节省师生的知识传递时间,教师不必多花精力设计知识点问题,学生不必课后花更多精力进行自学;(2)解决了大班授课的问题,一位教师完全可以胜任大班的授课形式[4]。

1.3.2LBL不足与问题(1)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几乎没有主动思考的过程;(2)对于记诵知识点不得要领的学生而言,学习效果甚微,课堂有效教学率低;(3)学以致用无从谈起,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仅仅是通过教师单方面的输出,而通过学生在实际应用方面的再次输出的效果不容乐观,毕竟没有经过学生本人的主动发现知识、建构理论框架的过程。

1.4CBL教学设计模式

1.4.1CBL特点与优势CBL(Case-basedLearning)教学设计模式,顾名思义是以具体案例(case)为导引,案例中贯穿的问题为基础,学习的主体为学生,教师的角色为小组讨论的主导,掌控整个讨论的方向、讨论的深度和广度[5]。CBL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就在于:(1)符合教学目标的真实案例的导入高度模拟临床实例,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实际应用之间的间隙最小化,更好地内化知识;(2)将书本上的知识具体化,有利于锻炼学生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2CBL存在的问题(1)CBL所贯穿的案例分析、讨论耗时较长,不利于整门课程的授课,只适用于个别知识点的学习,故建议结合其他教学模式同时开展;(2)CBL教学设计模式对教师本人能力的要求很高,教师需要全面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发展动态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进展,选择典型案例的能力,全面控制整个课堂节奏的能力,而教师这一切的付出目前仍无法进行量化,确定其工作量[6]。

2-BL系列有效教学设计模式在中医高等教育中的应用

以上-BL系列有效教学设计模式目前在中医高等院校的多门课程及专业均有开展。鉴于-BL系列教学设计模式各有利弊,尤其结合各校及各课程本身的特点,具体实施形式应各取所长、因课程特点而异,总体来说如中医基础类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以记诵基本知识为教学及学习的主要目的,在教学设计方面就更应以教师的启发式讲授知识为主,适合应用-BL系列中LBL或LBL+pBL的模式,突出教师的教的基础之上,结合着问题的提出具体解决实际问题,将会化繁为简,如中医诊断学课程中,在学习脉诊这个重点内容的过程中就可以采用LBL+pBL的设计模式,因为脉诊的内容对于大一第二学期的新生来说既难以理解、抽象,又无具体的临床体会,故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先采用LBL,即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具体而详细地交代临床常用脉象的特点、诊脉时的注意事项及其临床意义,继而在学生对脉诊有了初步且系统的认识后再采用pBL模式,即教师按照课程目标抛出关于脉诊的具体问题,学生在实训室结合着脉诊类仪器的实际操作进行研究和探讨,将之前教师讲授为主的知识内容更加内化、巩固为自身容易理解接受的知识。中医临床经典类课程(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及中医临床类课程(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外科学等),由于在学情方面学生已有了中医基本理论知识的储备,授课过程中以中医临证思维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教学设计模式的选择方面就可以应用pBL、tBL、pBL+tBL、或pBL+CBL双轨式教学模式。如《金匮要略》中第九篇胸痹心痛篇的“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原文中的2个方证是临床常用经方,是学习重点。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得知,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中医基本理论和中药方剂已然掌握,本条文中的枳实薤白桂枝汤是由前次课学过的瓜蒌薤白白酒汤演化而来,人参汤的组成及功效特点在方剂学中学习过,所以对于这两个方证学生并不陌生,而是在对胸痹心痛气滞不通的具体临证思维方面缺少训练,因此可以考虑在教学设计模式方面采用CBL或tBL+CBL双轨式或pBL+tBL+CBL复合式教学模式,充分结合各教学模式的优势,使学生完全主动地将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延伸的、前沿的相关知识灵活运用于分析、解决实际临床问题,将在CBL中的case及pBL中的问题、tBL中的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立体地将仲景在诊治胸痹心痛的临证思维呈现在学生面前,不再是单纯的、空洞的知识传输,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真正构成了中医临床类课程的有效教学课堂,真正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

医学教育方法篇3

1医学类专升本学生的特殊性

医学类专升本学生经过三年的大专学习,其中两年的理论学习和一年的医院实习。学生掌握了医学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技能。但是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不够系统、全面,需要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来加强和深入。我校医学类专升本学生学制三年,其中有半年的医院实习环节,相对于普通医学本科学制5年的学生,专升本的学生通过专科和专升本获取本科学位需要6年时间。

2医学类专升本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

2.1自信和自卑的矛盾心理

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我校的学生,是各医学类专科学校中的优秀学生,他们在以前的学校受到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崇拜,能够进入本科学校继续学习,有着强烈的优越感和充分的自信。然而来到陌生的本科学校,面对人数众多的优秀本科生,曾经高考失利的他们心里难免会产生自卑的情绪。

2.2适应能力强但缺乏归属感

医学类专升本学生通过三年的大专学习,对大学的生活较为熟悉,自主生活能力较强,学习目标明确,人际关系也能较好的处理。但是这种成熟独立让他们更显的个性,很难融入新的班级集体中。大部分同学对学校、学院甚至班级态度冷漠,各项课外活动参与积极性较差,总体缺乏归属感。

2.3学习积极主动、目标明确却急功近利

医学类专升本的学生经历了择业,找工作的艰辛,对于提升自我能力毫不懈怠。他们善于主动学习,而且学习目标也非常的明确。学习动机有很强的功利性,学习上擅长投机取巧,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很大部分同学热衷于考取各类证书,他们认为这是找到理想工作的保障。

2.4思想复杂、心理问题较多

医学类专升本学生经过医院实习,跟社会接触较多,同时经历毕业求职或考研,面对前途的压力,这些经历导致他们的思想复杂,难免产生较多的心理问题。

3面对医学类专升本学生的特殊性及存在的诸多思想问题,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尤其需要关注和合理的疏通解决

3.1以入学教育为契机,通过优秀典型,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入学教育在学生全面了解所在本科院校的基本概况、文化背景、教学方式和学籍管理等信息基础上。通过往届医学院类专升本学生的优秀典型中,教育和引导“专升本”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修正消极的自我评价,恰当地认同自己。引导他们充分肯定自己在激烈的专升本考试竞争中成功胜出所具备的实力和优势,建立自信。同时教育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实践技能较强的优势和自己基础理论薄弱的劣势。最重要的是要使他们明白专升本学生与普通本科生具有一样的学业能力,会拥有相等的成功机会。要引导他们摆正心态,准确定位,抓紧时间进入学习状态,使自己具有更扎实的专业基础、更高的技能水平、更强的社会实践能力,从而满怀信心地融入普通本科学生中。

3.2做好班级建设,增强师生感情,让学生心有所属

在学生入校后,辅导员老师除了通过主题班会、进宿舍等方式关心了解学生,让学生感受学校和老师的温暖,获得学生的信任。还需要做好班级建设,培养班级核心,带领学生干部组织学生开展学习、生活交流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在日常的相处中增进师生感情,使专升本学生在本科院校找到归属感。

3.3引导学生形成新的学习观念

医学专科阶段是培养掌握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具有医学技能,能从事医生职业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学生在医院的实习机会较多。而本科阶段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本科教育知识的讲授不仅要向学科的纵深发展,还要注意学科间的横向关系。与此同时,本科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因此,依据本科阶段培养目标,引导学生踏实学习,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竞赛,提高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同时关注相关学科,了解医学前沿发展的趋势。让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医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3.4多渠道了解学生,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医学类专升本学生的思想复杂,出现很多问题防不胜防。但大部分学生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适应,经济,心理和就业几个方面。作为老师,除了组织学生干部积极的配合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比如QQ,飞信,微信,微博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关注他们思想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并预见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对应的帮扶措施。

4结语

医学教育方法篇4

【关键词】医德;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人文素质是人最基本的素养需求。对于医学生来说,在整个人文素质教育中,医德又尤为重要。究其原因,就在于医学生是未来的医生,需具备良好的医德才具备成为一个优秀医生的必然条件。在此意义上,加强以医德为核心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就显的尤为重要。

一、在教育内容上,构建以医德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要构建以医德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不仅要重视一般素养的教育,而且还要突出强调把这些人文素养融入到医德教育中去。对于这一问题,可以充分依据人文素养的基本内容来开展这一工作,具体来说,这一教育体系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构成。

一是从组织结构上来看,要完善以医德教育为核心的工作队伍建设;组织队伍是确保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当前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主要工作队伍是学校学生工作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部门、辅导员等。应该说,这种组织建设的方式是能够提升医学生的医德素养的。但是也应该看到,这种方式不仅单一,而且传统。为了有效的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学校还应该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比如在保持原有优秀做法的基础上,在每个班级指派专人负责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当然应该指出,每个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不同,各学校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科学设置机构。另外,学校还要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制定专人负责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定期检查医德教育的实际情况,确保医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是从教育内容上来看,要丰富以医德教育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教育内容;要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必须在教育内容上有一定的创新性。目前,各学校在实施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方面,大多数注重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等。较少将医德教育融入到这些教育中去。实际上,在进行各种形式的人文素质教育中,都可以涉及到医德教育。比如,在进行思想教育时,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突出的医德案例进行教育,不仅能够让医学生接受到思想教育,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接受到医德教育,这样就起到了双重教育作用的目的。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在今后的人文素质教育中,要切实把医德教育融入其中。

二、在教育方法上,重视医德教育的途径革新

教育方法是确保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对于学校来说,要想在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医德教育,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这着手。

第一,创新教育方法。长期以来,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学校一般采用的教育方法无外乎是思想说教、案例教育等。要强化以医德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教育方式革新。一方面,学校要充分改革原有的教育方式,比如把说教的教育方式转变成为身教的方式,让教师用良好的医德行为去影响医学生,从而达到身教的目的。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各种先进的教育方式提升教育效果。比如学校可以充分的运用网络平台,建设以医德为核心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网站,在这一网站里,不仅要具有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板块,而且还要有医德教育的板块,特别是要把医德教育的相关内容设置的比较醒目的地方。只要学生一进入网站,就可以接触医德教育内容。

第二,依据不同阶段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一般来说,在医学院学习的四到五年时间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是有所不同的。实际上,对于医德教育来说,也是如此。比如在大一时期,可以对医学生进行医德品质的重要性、专业思想等内容进行教育。在大二、大三时期,可以对医学生进行医术等方面内容的教育。在毕业实习阶段,可以对医学生进行医德修养、医德情操等方面的教育。总之,要把医德教育贯穿于医学生学习生涯的全部,而不仅仅依靠某一个时期,否则是难以起到较好教育效果的。

三、在实习教育中,重视学生的医德实践

实习教育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那么,要想在医学生实习阶段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强化医德教育,就需要重视医学生的医德实践。

对于医学生来说,毕业实习阶段是他们经历大学教育的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不仅检验着医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还检验着他们的人文素质。因此,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在这一阶段进一步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许多学校采取了种种策略,比如通过检查实习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具体表现,或者指派就业指导教师调研等。学校要注重这一阶段的医德问题,较多的关注医学生的医德等方面的表现情况,从而更好的督促学生在实践岗位中做一名优秀的医生。

总而言之,以医德为核心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医学生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需要,而且还是学校搞好医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不管对于学校还是对于医学生来说,都必须重视医德培养,特别是要把医德的培养贯穿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中去,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超.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以某医学院校为例[J].湘潮(下半月),2013(12):35-36.

[2]张明,张文钰.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途径的探索和实践[J].科技信息,2013(03):157.

[3]蒙成光.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式与手段创新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03):58-59.

[4]沈秀敏,姜能志.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J].西北医学教育,2009(04):680-681.

医学教育方法篇5

现代教学理论暂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教学方法分类的标准。按照具体的实施方式,高校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般可以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指教师和学生主要运用语言来传授、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

第二类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实验实习法、演示法、参观法等。

第三类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自学指导法、练习法等[1]。

教学方法是教育的灵魂。上述这三类方法在目前的教育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不同的专业种类、不同的教师具体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教学方法种类更为多种多样,但是到底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适合现在的医学教育的呢?

医学教育是一种终生的教育,有调查表明医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在未来的行医过程中运用不到5%。医学教育对任何一个成功的医生来讲,只是一种基础教育,因此对于医学生来讲,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而对于那些在医学院校任教的老师来讲,最重要的教学是教学生学会学习[2]。也就是说,教学的过程需要老师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启发、去激发学生本人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把学习当作任务变成把学习当作兴趣。

医学教育分多个层次,对于高职高专这个层次来说,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院校结合的发展道路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医学教育者必须解决的一大课题。现代医学教育已经有了新要求: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转变,从单一学科深入走向多学科的融合,从封闭式教学走向开放式教学[3]。它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适合基层的医学人才,在有限的三年教育时间内,让学生一方面掌握比较充分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掌握最基本的满足基层临床需要的一些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在理论授课当中融入与之相关的临床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不忘巩固理论知识,这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

当今教育的教学方法可谓五花八门,尤其在教改激烈的今天,大家都在不断探索着新的更好的教学方法。但医学教育的理论部分,讲授法是最传统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短期内不可能被完全替代的。只要教师在课堂讲授时能做到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论证严密、抑扬顿挫、深入浅出,就能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根本问题。针对当前教学的客观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怎样对讲授法做出行之有效的改革去符合当前教育的高要求才是最迫切的。因此,我们现在所运用的讲授法更多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改良版”,是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入讲授法的一种演变。第一,让学生成为讲授的主体。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可以采用自学后学生讲解、老师总结的方式,让学生更直接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锻炼学生预习、自主学习、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还可以用在学生对旧知识的复习总结上,每堂课给学生五分钟时间把上节课的知识点梳理一遍,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可以间接督促学生的课后复习。第二,让教师的讲授生动起来。不管是采取朴素的板书教学,还是采取新颖而直观的多媒体演示,讲授中运用“文字+图形”,结合形象有趣的比喻、直观的临床病例,都可以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让课堂互动活跃起来。改良后的讲授法,同时涵盖了自学指导法、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法、问答法、演示法、讨论法等等,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并加以融合,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思想,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因而更适应现在的医学教育。

在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中,理论课总是结合一定的实验课,这是当今医学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目的所决定的。因为我们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实际动手操作理念和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中我们注意合理设置实验的内容,针对不同专业各门课程开设不同的实验从而突出专业特色;较多地开设综合性实验,一方面通过实验来验证所用到的理论知识,通过更为直观而深入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得更牢固、理解地更透彻,另外切实地锻炼了学生的基础操作能力,在实验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还培养了他们遇到问题自己分析并加以解决的能力,有些实验还使得他们在基础教学中就初步接触了一些临床工作的基本技能,为今后走上临床岗位做好了铺垫,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巴班斯基说:“每种教学法按其本性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对于从事教师职业的我们,穷一生精力只为教好书,希望每一个学生会说“我学所收获,我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医学教育方法篇6

>>高校医学专业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开展的实践与思考如何在高校医学专业的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澳大利亚:高校医学专业最难申请探索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才需求调查对民办高校医学专业学生就业的指导意义高校医学专业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新方向高校医学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研究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高等数学学习现状与思考谈加强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德育渗透高校医务室开展健康教育意义研究高校医学类专业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理论与机制研究科学构建职业院校医学专业教育教学管理新机制医学专业学生实习前预防乙型肝炎的健康教育方法刍议医学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浅析医学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的探索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浅谈医学专业学生的美学教育论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德教育包头医学院法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开设与现状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2012-09-10.

[2]李范.美育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医学教育方法篇7

关键词:性健康教育;医学职业院校;对策和方法

2010~2011年,作为临床教学工作者,笔者任教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医护生性健康教育课程,通过两期的性健康课程教学,笔者深刻感觉到:第一,无论是哪一个知识层面的学生,提及“性”,开始都是避而不敢谈;第二,学生性健康知识缺乏;第三,在短短的12学时教学后,学生从开始时谈及“性”的脸红心跳,到学习后能够进行理性思考“性”背后深邃知识的青年人。结合自己教学实际,笔者就医学职业院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性健康教育提出一些对策和方法。

一、优化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科学构建性健康教育课程

普通院校中,性健康教育一般作为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一部分进行教学,更多的是从“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等方面涉及或切入,解决一般学生性健康知识和性道德知识缺乏的关键问题。医学职业院校性健康教育除了解决上述问题之外,更重要的是承担了以下任务:教育引导学生在有了合理的、科学的性健康知识以后,如何发挥职业优势,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能胜任“同伴教育员”角色。为此,笔者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两个层面上构建医学职业院校性健康课程。

(1)构建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性健康课程。医学职业院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性知识”扫盲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内容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针对学生的年龄、生理等青春期特点,入校时由性健康教育老师及时开展“青春期生理知识”讲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结合热门话题,讲授艾滋病等知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不良的严重危害性。第二阶段:由性健康教育老师系统、完整地讲解性知识,笔者主要讲授了“性知识的普及”“性传统及历史”“性道德”“性法律”“正确戴安全套”“性审美”六个方面内容,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的爱情、婚恋等内容,教育引导学生提倡美好的爱情与忠贞的感情的和谐统一。

(2)构建与医学课程相结合的性健康课程。与其他普通院校相比,医学职业院校实施性健康教育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充分利用专业课程阶段教学内容特点,建立相互融合的性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把性健康教育融入医学学习的全过程,让专业课老师也承担起性健康教育的责任。如在学习生理、解剖、药理等基础课时,可以由专业老师针对有关性健康方面的知识,重点阐述男女生殖解剖、生理周期以及避孕药等方面的知识;妇产科老师重点阐述怀孕生理知识、人工流产的危害、避孕药的知识、性传播疾病等方面内容。

二、建设青春活力的性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拓展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1)性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性健康教育成功的前提。普通院校性健康教育一般由生理老师或思想政治课程老师完成,而医学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专业老师优势,建立由生理、妇产科等专业课老师组成的性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笔者认为,在性健康教育的课堂上,作为性健康教育教师的,其年龄不能太大,否则易产生“代沟”。因此,有了一支年龄适合、具有青春活力的专业课老师组成的性健康教育队伍,有利于充分发挥老师知识结构、年龄优势等方面的特点,便于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增加亲近感,医学职业院校性健康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2)积极采取案例研讨式教学,不断拓展课内外教学交流与互动。在上课时,笔者积极采用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将平时收集整理的大量病案、图片、录像等带入课程。例如,在讲授婚前时,笔者将寒暑假后少女堕胎率比平时高30%、少女怀孕呈现出低龄化(最小的才10岁)等数据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对婚前进行讨论,所有学生对婚前和人流的危害性都有极为深刻的认识。上课时,笔者注意到性健康教育还要分“性别”对待,男生、女生有不同关心的重点,各种案例、数据尽可能激发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切入点。

本人的体会是:真正打动学生,让学生有感触的只是一句话:性,由心而生。如何看待,全在于你的想法。因此,通过性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有此体会,也就达到了性健康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医学教育方法篇8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成人医学教育学员临床实习质量的策略方法。方法分析影响成人教育学员临床实习的因素。结果提出了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策略方法。结论只有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临床实习过程,成人教育学员的临床实习质量才能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教育,继续;临床实习;因素分析,统计学;教学

更新和改革教育体制,是21世纪中国教育必须优先解决的重大问题,而如何提高成人教育学员临床实习质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近年来,成人教育学员实习质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社会信誉受到冲击。究其主要原因是临床实习质量得不到保证。现将影响成人教育学员临床实习的因素、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策略方法分析如下。

1影响成人教育学员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

①无法保证实习时间:成人是社会一分子,同时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常常受工作、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困扰,难以全身心投入到临床实习中去。②心理障碍: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害怕受到同学、带教老师的耻笑,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学员,有可能自己的学生与自己在一个班实习,也有可能带教老师是自己的同学,总担心学不好没面子。③混文凭的思想严重:学不学一个样、实习与不实习一个样、好与不好一个样,混个文凭是许多学生的最终目标。④己所求与实习关系不大:有些学员已经在单位定下所从事的专业,仅希望重点了解本专业的情况,不想泛泛的实习。⑤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交通不便、实习地点偏远等。

2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策略方法

2.1坚持以人文本,深化教学改革

2.1.1教学相长,改革教学方法成人教育学员在认知方式、记忆策略、思维方式和学习动机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研究表明,成人教育学员更喜欢按既定的目标学习,注重实效和有实际意义的研究与探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改变以灌输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坚持获取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原则,尽可能多引导学员自学,帮助学员养成“要学习、会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学员的自学能力。结合学员的工作岗位,灵活运用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调查法和指导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员之间交流探讨,增强教学实效。

2.1.2注重实际,改革实习模式目前成人高等教育主要有以下5种实习模式。①权力控制模式:依据学籍管理规定,要求学员必须按照教学计划脱产实习1年,否则不予以颁发毕业证书。此种模式表面上看严格控制学员实习,可以保证实习质量,但实习质量最差。②习惯管理模式:根据客观实际需要,主动变革教学计划,但受习惯思维模式的束缚,维系原有的管理模式,仅仅是临床实习时间从1年减至半年,实习仅限于完成教学计划的书面规定,形式有但无实习过程,何谈实习质量。③爱心领导模式:利用星期六、星期天进行临床实习,人性化管理,又能落实实习计划,控制实习过程,体现出教育管理者的关心、爱心和对学员苦衷的理解,但星期六、星期日也是医院的休息时间,大查房、手术、讲座、临床操作检查、病人均较其他时间少之又少,实习机会减少,实习质量得不到保证。④情感管理模式:统筹协调带教医师和成人教育学员的工作时间,即每周带教医师5d工作时间中有2d是成人教育学员自己的休息时间,这样成人教育学员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在医院正常工作日进行临床实习,此种模式可以保证实习学员更多地参与临床诊疗工作,获得更多检查操作的机会。缺点是松散,全靠学员自觉遵守实习纪律。⑤合理化管理模式:由于成人教育学员多在全日制教育中曾经临床实习1年,而且本身就在临床工作,只是在接受更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印证临床实践。我院采用加大专业课程的临床见习学时,取消独立的临床实习过程,也就是说见习和实习混在一起,由学校统一安排时间去临床实习。经过运行,学员反映效果不错,也得到临床带教老师的充分认可。

2.2提高临床教学能力,保证学员的实习积极性

2.2.1加强专业理论的培训,完善持证上岗制度成人高等教育不是简单地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体系、观念、内容及方式,而应针对成人的特点进行教育。这就必须加强成人教育理论的培训工作,凡担任成人临床实习教学任务的医师在上岗前须参加诸如成人教育学、成人心理学、成人教育管理学等成人教育理论课程的短期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成人教育特点,运用相关理论,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临床教学和实习效果。

2.2.2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临床教学质量检查教学质量评价主要是检查成人教育教师职能的履行情况、教学活动各环节的实施情况、工作态度情况等。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量化办法,每学期都要坚持开展这方面的检查活动。可组织同行专家、成人教育学员对带教医师的教学进行评价,院系领导抽查,将综合考核结果上报学校备案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奖励的依据,对不符合要求的教师予以调换。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成人教育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从而提高成人高等教育学员的临床实习质量。

2.3强化实习时间和实习纪律

2.3.1创造条件保证学员实习时间与每一位进入临床课程学习阶段的学员单位联系,把学员课程安排及其目的予以介绍,请求学员单位予以配合。这样做可以避免学员工作安排和实习时间冲突,排除学员实习障碍。

2.3.2强调实习的重要性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把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融会贯通的过程,该过程将为医学生了解、熟悉、掌握各种实践操作技术,培养学员临床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必要的机会和条件[2]。实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医疗后备人才的水平。成人教育应认识到临床实习的重要性。

2.3.3加强实习纪律管理实习学员要自觉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学校的实习纪律,努力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平时工作中要尊重老师,做到眼勤、手勤、嘴勤,多学多想,主动请教,要善于在实践中摸索经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无故旷课学员视情节给予提醒、警告、严重警告、重修等处分。

2.4健全管理制度,加大临床实习基地投入及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2.4.1加大临床实习基地投入,改善实习条件各高校要积极开展校内或校外成人教育基地建设,改善办学设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成人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2.4.2完善规章制度,保证临床实习规范化实习过程中学员要严格遵守相关制度,端正实习态度,约束自身行为[2]。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管理规程,使成人教育临床实习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发展道路。

2.4.3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壮大管理队伍建立管理人员定期业务培训和考核制度,使管理者在工作中有目标、有目的、有方向,从体制和制度上保证管理队伍相对稳定,造就一支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手段的团结、务实、协作、高效的管理团队。

【参考文献】

医学教育方法篇9

关键词:基础阶段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

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肩负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加强和改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把好基础阶段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是一项关系未来医学人才培养、高等医学教育发展乃至社会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的重要命题。

1.基础阶段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

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医学院校内部,在党和相关工作部门领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思想、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与理论,教育和培养医学专业大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与政治道德观念,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职业观和良好的从医道德等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基础阶段医学生,是指入学后年级较低、处于医学专业学习前期、接受医学基础知识学习的医学生,与之相对的是后期临床阶段医学生。基础阶段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如下特点。

1.1导向性。基础阶段医学生,主要由低年级学生构成,主观上思想不是很成熟,自我认知和定位不是很准确,容易出现偏差。而医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学制长、课程密、压力大、任务重、实习多,很多基础阶段的医学生从高中一进入大学便表现出种种不适应的症状。因此,要侧重于对基础阶段的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重新定位自我角色、重新规划未来人生、重新认知医学专业,走好医学人生的第一步。

1.2纵深性。医学生是祖国卫生医疗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担负救死扶伤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责任。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如何,以及在校期间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道德观将影响他们一生,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职业态度、职业理想、人生价值和个人信仰,关系到他们未来发展的问题,关系到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态势。面对起点高,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层次水平相对突出的医学生,要重视基础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特点,深入开展工作。

1.3针对性。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体现医学教育的特色。“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提出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1)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2)医学科学基础知识;(3)沟通技能;(4)临床技能;(5)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6)信息管理;(7)批判性思维和研究七个领域的内容。因此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基础阶段就将落脚点放在努力培养医学生所需具备的各种素质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1.4社会性。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学生在医学学习过程中要把疾病和病人放到社会环境中认识。作为一个未来的从医者,医学生要深入接触、观察、体验社会,才能深刻理解病人、疾病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医者。因此在医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虽然他们接受的是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但对于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校园环境中及早融入社会教育,多创造实践机会,多搭建锻炼平台,这样才能确保基础阶段与临床阶段的无缝衔接。

2.基础阶段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2.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滞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多元交汇,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加上“90后”大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和行为方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学生问卷调查显示,52%的基础阶段医学生认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较枯燥,缺乏新元素。对于基础阶段开设的思想理论教育课,有相当一部分医学生表示以课本说教为主,与时事热点、形势政策、学生实际,以及医学生所关心的医疗卫生改革、医学发展趋势等内容结合得较少,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2.2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客体关系的一种设定,它表述人们对自身行为的要求和内在需要、属性和兴趣的倾向,因而具有主观性、目的性、情感性和非意志性[2]。在对基础阶段医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对于罗列的“主题教育、大班讲评、班级活动、党团生活、个体谈心、课堂教学(‘两课’与形势政策课)、自我管理”几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目前最常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依次是大班讲评、课堂教学(“两课”与形式政策课)与个体谈心,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比例相对较低。

2.3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单薄。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引导者,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影响。医学生因其专业与未来职业的特殊性,更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但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基础阶段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由各医学院校学生工作部主管,对于具体开展工作的骨干力量,近95%的受调查学生选择了日常与他们打交道最多的“辅导员”。辅导员主要围绕“管理”与“服务”两大核心内容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加强基础阶段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3.1仪式教育法。医学生的仪式教育是以医学行业的相关仪式对医学生进行的教育,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凸显了医学生仪式教育的特殊意义[3]。通过仪式教育,能树立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对于医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如新生入学教育中的白袍仪式、宣誓仪式,解剖课程学习过程中对大体老师的致敬与祭奠仪式,护理专业学生的授帽仪式等,这些带有鲜明医学特色的特殊仪式是基础阶段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是对医学生精神与心灵的最好教化。

3.2课堂引导法。所谓的课堂引导,是要发挥“两课”教学主阵地与主渠道的作用,同时辅以形势政策课,通过第一课堂对基础阶段医学生开展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由课堂教学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体系建设,突出理论课程的科学性与系统性,用主流思想和辩证唯物主义引导医学生,客观理性看待与分析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紧密结合医学生的思想实际,关注医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将形而上的理论教学与社会现实、医学教育相结合,避免枯燥的灌输式教学。

3.3实践育人法。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医学生的动手、观察、思考、判断、分析等综合能力都有很高要求。要在医学生基础阶段充分搭建实践平台,帮助他们体验生活,扩大视野,拓展思维,引导他们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增长见识与才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通过“课题型”、“实践型”社会实践项目中让医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让医学生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激发医学生创新思维和主动精神;通过早期接触临床项目让医学生体验职业角色,培养职业道德,提高职业素质。

3.4专业导航法。医学专业学习任务繁重,压力较大,对于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医学生,无法一下子适应医学专业学习,容易情绪波动、思想动摇。另外对于营养、护理等医学小专业的学生,相当一部分是从临床专业调剂过去,对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情况不甚了解,对于未来职业规划与发展感觉茫然,会出现专业思想的不稳定。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分析引导,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师生座谈、实地参观、实践活动等)对入学初期的医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让他们全面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情况等,重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及早做好职业规划,端正专业学习思想,激发学习兴趣。

3.5导师参与法。目前开展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依然是辅导员,可以构建一支班导师队伍,由资深专业课教师担任本科生班导师,与辅导员一起形成双师联动,双线并行。较之辅导员,班导师具有专业背景、人生阅历、社会经验、学术成就等各方面的优势,在医学生基础阶段配备班导师,能发挥班导师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引领、专业指导、科研启发、创新激励等方面的作用,通过班导师的潜移默化、循循善诱、无形渗透,满足医学生知识、心理、能力提升上的各种需求,对于医学生成长成才大有裨益。

3.6网络德育法。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阵地。越来越多的医学生依靠网络接触世界、汲取知识、娱乐休闲。因此对于基础阶段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要适应新形势,探索新途径,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充分利用BBS留言板、电子邮箱、论坛、飞信、微信、微博、博客等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以借助易班等网络平台开展各种医学生主题活动,融入医学元素,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网络思政与日常思政相结合,增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开创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汉君.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0.

医学教育方法篇10

   (1)对照组学员的教学:

   对照组教员按病种对学员进行讲课,理论课程结束后,让学员在医院各科临床上进行实习,实习结束后让学员完成实习报告,并完成毕业论文,并做相应的临床技能考核。而学员在医院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困惑,包括医学上、心理上及社会上的问题则由学员自行解决。

   (2)观察组学员的教学:

   观察组学员在接受病种学习的基础上,教员在平时的讲课及学生见习、实习过程中结合不同学员自学和接受能力,将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诊断方法以及各病种手术的要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并将它灌输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而不是对于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等相关基础内容可以让学员自学或简单讲解。教学的内容应有主次之分,而不是一味向学员灌输基础知识,而忽略了临床诊断的重要性。在以往传统模式的教学下,学生的基本功往往得不到教员的重视,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带教老师可以用一定的时间来训练学生的基本功,提高学员临床基本知识技能。由于学员在医院学习期间,受到时间及病人就诊情况的限制,因此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难以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员可以采用多媒体对学员进行教学,并可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对学员进行授课,既培养学员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员觉得教学不枯燥,在临床实习中,应鼓励学员自己尝试独立操作。

   2.统计学分析:

   本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差异性采用卡方X2进行检验,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学员课程结束后临床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85.5±5.5)分,均为优良以上的成绩,对照组学员课程结束后临床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72.4±6.5)分,两组学员临床考核成绩具有差异性(p<0.05),结果见表1.观察组学员外科实操技能掌握的情况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有9例,掌握率为90%,对照组学员外科实操技能掌握情况达到大纲要求的有7例,掌握率为70%,两组学员对外科技能掌握存在差异性(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