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与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11:17

土地经济与管理篇1

关键词:管理体制;改革措施;集约化水平

我们在利用土地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改变了它,这就造成了生态平衡的破坏。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盲目地利用土地资源,而是要提前预防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浪费,超前管理土地资源地开发,让土地资源的使用形成良性的循环,为后续的使用埋下伏笔。进行土地市场管理模式的完善是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措施。

1加强土地管理与土地市场管理的原因

地球上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人类自从诞生以来,衣食住行、生产、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是来源于我们居住的地球。地球上的大气、浩瀚的海洋、涓涓的河流、茂密的森林、美丽的草原、肥沃的土壤、珍贵的野生动植物等,形成了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也为我们的生存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长期以来,随着人们对经济发展的渴求,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已经超出了它能承受的范围,人类无形中对自然环境进行着改变,这已经使我们的地球伤痕累累。人口不断的增加,生产活动被迫地增多,这些已经形成了恶性的循环,地球的压力在不断的增加,环境也随之不断的恶化。很久以来,大气污染就成为了一个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生产活动的增加推动了重型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废气和废水慢慢地就造成了大气污染、水污染。现在一个新的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便是土地资源的匮乏。土地资源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需要大量的土地来给人民居住,另外,我们需要大量的耕地来种植农作物来给人民提供粮食。但是相比我国紧缺的土地资源而言,我国的耕地资源已经到了匮乏的程度。面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而是要主动出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及土地市场的关系,加强对于土地资源的管理力度。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土地也应该进行相应的市场化改革,并且不断地完善土地市场管理模式才能应对逐渐出现的土地市场问题。土地的市场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或者个人因为个人私欲占据土地的现象。

2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土地监管存在漏洞,现行土地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现行土地管理实行“条块结合”管理体制。由于各级土地管理部门行政上受同级党委、政府领导并对其负责,地方土地管理部门实际上是执行同级党委、政府的意图,很难对一些地方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形成监管制约。这是一些地方城市建设过度扩张、项目不合理大量占地的重要原因。要进一步出台加强土地管理的有力措施,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指标,停止大规模新征土地,降低经济增长对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在地少人多的基本国情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保护耕地、节约用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必须永久实施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国家战略,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健全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综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有限的土地资源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3完善土地管理模式的主要措施

积极引导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规模经营的前提。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必然加速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必须坚持农村土地流转始终“姓农”。承包地流转要坚持农地农用原则,坚决制止土地流转“非农”倾向,绝不能以流转为名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务必做到土地流转不流失。必须坚持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确保农民享有土地流转自、流转方式选择权和价格收益谈判权等合法权益。必须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土地流转服务中介组织,健全评估制度,规范流转手续,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必须加强土地流转的引导和管理。公平享有土地增值收益,弱化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要遏制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改变目前“卖地”越多、财政收入越多的现状,有必要考虑将土地收入由原来地方政府自行支配的预算外收入,全部或部分纳入中央统一掌管的预算内国税收入,从根本上弱化地方政府与土地的利益关系。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完善土地管理配套措施和体制机制。要对土地管理法规和政策进行修改完善。坚决制止滥用征地权。同时加强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忧患意识和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自觉性。要加强全国土地监管信息体系建设。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建立健全土地监管网络信息系统,完善举报奖励机制,对土地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全方位管理。要加强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能力建设。把土地管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节约用地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惩处措施,对违规建高尔夫球场和高级别墅的要严肃查处。要大力加强执法监督检查。有关土地管理法规必须严格执行,不得以任何理由变通。建立健全土地和耕地定期检查、动态巡查、不定期抽查责任制,及时发现问题,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就是要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和土地利用率,使土地利用包括耕地、草地、建设用地、生态涵养用地等更加科学合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把市场和行政两种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利于实现土地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又利用规划、政策、法律等手段的调节作用,满足不同收入人群和不同用途对土地的需求。要研究以物业税替代土地出让金制度的相关改革。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实行物业税,把土地出让金一次性的缴纳变成在使用过程中间,分年度以物业税的形式交给政府,成为地方政府主要税源,一方面可以降低房价,稳定城市住房价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的节约。在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土地托管中心、土地代管所等中介的基础上,可以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交易市场,或放在现有产权市场交易,让土地经营权流转起来,逐步走上土地市场化和土地集约化之路。这是节约用地的根本之道。

4、结论

通过上文的探析,我发现经济发展与土地管理及土地市场管理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的问题是我国的土地资源是非常紧缺的,加强土地管理及土地市场监管的力度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土地资源的严格管理可以防止土地的浪费,土地市场体制的改革可以保证我国的税收,这些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是非常紧缺的,特别是可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力度是我们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高永年,刘友兆.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变化及其动因分析-以昆山市为例[J].土壤,2004(36).

土地经济与管理篇2

关键词:地籍;宏观经济调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0-0010-02

当前,土地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既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又是国家加强国家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还是抑制经济增长过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迫切需求。而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是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保障,是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土地管理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把好土地“闸门”,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需要全面、现实的地籍成果作为支撑和依据。

一、地籍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内涵分析

1.地籍的内涵分析。地籍,俗称土地的户口,是用来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用途和价值等基本状况的籍册和文书档案。地籍具有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和连续性等基本特性。而对地籍的管理主要是国家为建立地籍和研究土地的自然状况、权属状况和经济状况而实行的一系列工作措施体系。现阶段中国地籍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开展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信息管理、地籍档案管理等内容。

2.宏观经济调控的内涵分析。宏观经济调控是指国家为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的平衡,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与控制。当前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任务一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二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二、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1.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是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着眼全局,通盘考虑,综合运用行之有效的各种手段,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使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能够合乎客观需求。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当前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突出问题,地籍参与宏观经济的调控,有利于尽快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

2.健全、科学的地籍体系是有效参与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依据。真实、准确的数据是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和依据,建立健全、科学的地籍体系可以全面掌握真实的土地资源和资产状况、土地产权状况以及土地的变化动态等基础信息数据,,为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制定规划、计划提供科学的基础依据,充分发挥了地籍参与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调控的“闸门”作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全面发展。

3.地籍管理相关政策制度是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坚强的法律支撑。要使地籍参与国民经济宏观经济调控取得好效果,必须要使地籍相关政策制度与宏观经济形势相适应、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2006年8月31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2007年10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物权法》正式实施;2006年12月7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2008年2月1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公布的《土地登记办法》正式实施;2008年2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土地调查条例》。这一系列与地籍管理相关的政策制度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坚强的法律支撑。

三、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内容和手段分析

1.土地调查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全面、现势、准确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调查是对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状况;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状况所进行的土地资源和资产状况的清查。通过土地调查可以全面查清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为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翔实的数据信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运用遥感技术和土地调查等手段和计算机、监测仪等科学设备,以土地详查的数据和图件作为本底资料,对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分析的科学方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具有监测成果的多样性、监测体系的层次性、技术要求的区域性、技术手段的综合性等特点。

3.土地登记和统计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有效的土地产权保障,规范了土地市场秩序。土地登记是依照法定程序,对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审批、注册登记、确认、发放土地证书的法律制度。中国土地登记具有强制性、公信性、完整性、连续性和保护性的特点。只有通过土地确权登记,才能确认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维护土地公有制不受侵犯。

4.土地分等定级估价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土地等、级、价体系。土地分等定级估价是在特定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和价格化的过程。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的目的是评价和划分土地的质量等级以及建立土地的价格体系。

5.地籍档案和信息管理体系的建立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数字化、航空航天遥感和3s等高新技术,在地籍管理中广泛应用,促进了管理方式的转变,提高了管理效率、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应用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体现是其信息直接反映每一块宗地的特征,它包括宗地的基本信息(位置、面积、利用类别、等级等),权属管理(所有权、使用权、他项权利等),附着物信息(地上、地下建筑及各种设施情况),文档信息(调查原始资料、法律、条例等)和图形信息(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

四、建立完善的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措施体系

1.土地调查的基础数据要科学翔实。开展和实施土地调查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土地调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要保证土地调查数据具有全面性、现势性和准确性。只有科学翔实的土地调查数据,才能够准确反映土地利用现状,才能够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建设用地审批、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第一手基础资料,促进土地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2.土地变更调查要进一步规范化和细化。《土地调查条例》规定,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土地调查,并且要求每年都要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变更调查不仅保持了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而且使实地界址点位逐步得到认真地检查、补置、更正,使地籍数据中的文字部分逐步得到核实、更正和补充。土地变更调查所需时间较短,可以及时准确掌握各地年度全部实际建设用地数量和耕地保有量等土地变更数据。

3.完善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体系。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成果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和保护等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建立完善的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体系,修改完善土地遥感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监测成果的标准化;加大遥感监测及其成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应用遥感监测成果,为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决策支持,为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制定提供分析成果数据依据。

4.强化土地登记制度体系建设。土地登记是土地权属管理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它不仅是依法确认土地权属、保护和管理土地的重要制度和关键环节,也是掌握土地动态变化的重要途径。土地登记对明确土地产权关系,保护土地权利人的利益,保障土地交易安全,维护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土地登记制度体系建设不仅能够有效的保护土地产权者权益,还可以建立健全土地市场体系,为保护土地资产,保障权利人合法权益,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物权保障作用。

5.建立完整统一的土地统计体系。目前中国已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城乡土地分类体系,进行土地统计和汇总就必须要按照统一的土地分类标准和综合统计的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统计标准,包括规范统计指标名称,统一指标解释;规范统计调查时间,明确统计时段;规范统计调查范围,明确统计对象;规范统计数据的采集方式,形成相对完整的土地统计体系。

6.加强地籍信息系统体系建设。加强对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变化状况、土地产权、土地价格等地籍基础数据的信息系统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地籍数据库,可以提高土地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和进行土地科学性决策,同时积极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能够及时向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基础性和公益性信息服务,满足各个行业发展的用地信息需求,从而不断提高地籍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叶公强.地籍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6-13.

[2]杜海平,詹长根,李兴林.现代地籍理论与实践[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34.

[3]编委会.《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与地籍管理操作规范化、数字化实务全书[m].北京:土地科学出版社,2006.

[4]张国玉,吴建廷,周立军.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地籍信息系统的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07-210.

[5]汤建国,陈刚.城乡地籍一体化管理的探讨[J].地理空间信息,2006,(4):55-56.

土地经济与管理篇3

关键词:统筹规划;监管机制;服务管理

新农村整体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农村经济原有的调控、管理与规划形式提出了创新的要求,针对当前土地流转形式的多样化、规模的扩大化以及速率加快、主体多元等发展局势,需要管理部门加强与企业、经济单位等相关组织的联合,从整体、长效发展的层面出发,制定规范性的管理机制,强化流转流程的监管,合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调动农民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全面、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1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

1.1全面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收益

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速率逐步加快,对农民整体经济收入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土地经营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使得土地资源的配置结构不断优化,土地经营效益的收入途径被进一步扩展,农民可以通过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形式获得更高的收益;另一方面,土地经营的规模化、集成化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升,缩减了农业生产的实际成本,对土地价值的开发更深入。从当前农村经济整体发展形势来看,由于部分农村农业生产与经营模式相对滞后,大量的劳动力外流,荒废土地的比例提升,导致土地资源被浪费。农村土地流转被提出和实施落实后,农户家庭即使不从事农业生产行业,也能够得到由土地流转获取的租金,全面提升了农民的农业经济收益,也对新农村的快速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2提高了农业生产资源的整合效率

农行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现代化发展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与农业产业整体结构改革的推进,农业生产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形式也需要进一步调整,才能更好的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差异化需求,深入农民群众,落实乡村振兴建设战略。在土地流转的综合管理机制建设方面,政府与农民、企业及相关经济组织的合作更深入,基于协同化建设与管理思维,在转变了原有流转管理形式的同时,整合了农村经济产业链,通过建立农产品深加工、打通上下游农产品生产与销售渠道等方式,为集成化的土地经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优化了土地资源实际开发与利用形式,加快了农业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速率。

1.3推动了农业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建设

在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合理的土地流转规划与形式,可以为绿色、高效、科学的农业生产提供支持,同时,对于农业产业集成化效应的发挥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生产与经营主体将分散、小规模的农业资源集中整合,借助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实现产能的提升。除此之外,生产方还可以结合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对原有的生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推进多元化经济产业模式的建设,降低单一化生产的风险,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综合质效,是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的重要途径。

2土地流转综合管理形式转变面临的风险问题

2.1土地流转模式的多样化转变

土地流转形式、经营主体、管理环境等方面的复杂化、多样化特征,提升了土地管理的实际难度。与此同时,农业经济受管理形式改革的影响,产业结构、布局与发展规划也需要进一步深化调整。当前阶段,按照土地流转性质的不同,具体经营模式分为交换、转让、出租、股份合作四种。从农业经济现展形势老看,存在土地流转速率差距较大、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较为偏远地区的农村,存在流转效率低、面积小、形式不合理等问题,土地经营形式的改革停滞不前,不仅对现代化、机械化农业生产模式的建设具有一定的阻碍影响,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协同化建设目标的落实。需要相关管理部门予以重视,集中资源,大力推进土地管理现代化改革的全面实行。

2.2土地流转管理机制存在滞后性

从当前农村地区土地开发形式来看,尽管土地流转的整体交易量大幅度提升,促进了土地资源开发效益的全面提升,但由于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交易平台的建设不成熟,使得部分土地流转管理流程不规范、信息公布不及时,交易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出现该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农民在土地流转交易流程中缺乏专业性、针对性的指导,对土地的经营管理模式认识不全面,使得流转行为存在不科学、随意性强等问题,如部分土地流转项目以口头约定为主,或是签订合同未经专业机构公证等,存在巨大的法律风险;二是部分经营者未按照合同对土地进行开发,擅自更改土地用途,没有遵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开发,对周边生态造成了破环性的影响,对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科学性发展有着不利影响。

3基于乡村振兴角度优化土地流转综合管理机制的具体策略

3.1统筹全局,科学规划土地流转整体建设路线

在现代农村建设规划不断优化改革的背景下,土地流转的整体规划、实践形式与管理目标等都发生了对应的转变,为有效、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目标,需要中央与各级政府单位发挥统筹协调、政策引导方面的作用,在正确认识农村经济创新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细化管理目标。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统筹规划工作,从宏观建设层面出发,对土地流转相关政策与地区土地实际流转面积、速率、范围等信息进行调查分析,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科学、高效的应对土地流转经营带来的相关给个风险。同时,在特殊地区,应根据土地开发利用具体形式与需求,制定针对性的经济建设规划,全面落实土地经营管理规划,为土地价值的合理开发夯实基础。另一方面,管理部门应建立高效协调沟通渠道,引导区域土地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经济单位深化合作,基于市场需求,加快农业产业链的建设与完善,加强资源整合开发,明确协同化现代农村建设目标,为土地流转项目的有序、高效推进提供保障。

3.2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流转管理与服务体系

新时期,政策在乡村地区的全面实行,转变了原有土地经营管理模式,为更好地提升流转工作的服务质效,管理部门应按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按需规划的原则,建立健全流转管理与服务体系。具体来讲,首先,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对法律事务处理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项土地经营管理与服务的质效。针对该种情况,相关管理与经营单位应在加强沟通协调的基础上,立足地区实际发展状况,逐步健全法律体系与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强化管理内容建设,为中介单位的服务工作提供规范依据。其次,完善土地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土地管理相关单位应结合地区土地信息管开发与管理需求,构建起服务更完善、管理更高效、信息整合更及时的管理平台,对土地相关经营信息、流转情况、价格与成交量等信息进行公布,突破信息壁垒,动态披露信息。第三,注重服务主体的优化建设,组织规划专业能力强、法律认可的服务单位。如,土地管理单位可以根据具体的流转经营服务需求,建立专业的服务大厅、窗口等,维护流转市场的秩序,为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础。

3.3强化监管,制定覆盖土地经营全过程的规范机制

土地流转范围的不断扩大、速率的快速提升、交易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在提高了土地资源整合开发效率的同时,也使得流转管理面临的风险更复杂、纠纷数量逐步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群体参与土地流转项目的积极性。为更好地规范土地流转交易行为,强化管理力度,土地管理相关部门应建立起覆盖土地经营全过程的管理制度,制定标准化的监管机制。在制度实际建设与实行阶段,首先,应明确流转主体,根据土地基本信息与经营要求,制定配套的定价方案,确保合同的有效签订与权威认证,为土地实际经营活动提供可靠的指导;其次,应根据现阶段土地流转主要面临的风险与纠纷问题,建立对应的处理中心,由专业人员对纠纷进行调节、处理,提升管理质效;第三,应建设起动态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于土地开发行为、效率、影响等进行分析与评估,深度挖掘土地资源的开发价值。如,对于荒废用地,如果调查结果显示土地两年内没有进行耕种,应将其纳入流转管理单位,自动进行土地流转开发。

4结语

农业发展形势的复杂化转变,在促进了经济管理改革机制不断深化的同时,也对土地流转相关管理政策、体系提出了创新的要求。土地管理相关单位应在正确认识土地流转对地区农村经济积极作用与风险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土地流转整体管理路线、建立健全流转管理与服务体系、确立覆盖土地经营全过程的监管机制等举措,加强土地产权流转规范性管理,为新时期乡村振兴现代农村建设战略的全面落实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努尔古丽·吐尔逊.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及城乡规划的思考经验[J].南方农机,2020,51(7):82.

[2]柯桂平.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J].法制与社会,2020,(24):154-155.

土地经济与管理篇4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区域经济;国土资源规划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271-01

一、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与用地供给矛盾的关键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强化对于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与用地供给矛盾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通过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对国土资源进行科学的统计以及调研,充分了解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评估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以此为依据对土地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对于违法用地、不合理用地的情况进行及时整治,并从宏观角度对区域内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规划,确保区域内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促进依法用地、集约用地政策的有效落实,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有效途径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加强能够提高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性,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结构的优化,也能够有效提高区域土地资源的产能与经济价值,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促进区域财政条件的改善,从而有能力加强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也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此外,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强化也能够更好的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区域生态条件,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3.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是帮助政府发挥统筹管理作用的重要手段

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加强,不仅有利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使丰富且有限的国土资源得到合理规划、利用和开发,使土地资源创造出更大价值,而且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有利于政府发挥统筹管理作用,切实贯彻和落实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前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国土资源的使用缺乏有效监管,违法违规用地现象严重

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国土资源的管理力度,但在国土资源的使用过程中,违法违规用地的现象仍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其中不乏一系列的政府工程、重点工程的违法用地情况,这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管理工作人员执法的难度。一些地区为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土使用审批监管力度上也十分不足,对于一些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但会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合理使用的工程项目,相关部门采取放任包庇的态度,加之对土地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也有所不足,这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土资源管理的困难程度。除此之外,在矿产资源管理方面,由于监管点多、线长、面广,并且存在着人员少、装备差、经费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也造成监管难度大,监管效果不理想的现状,使违法违规现象难以杜绝。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我国的国土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也不利于区域环境的治理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征地环节繁琐,国土资源开发审批效率低

在国土资源的管理与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征地的问题,从我国目前国土资源开发征地环节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着征地环节繁琐、审批流程复杂等问题,对于开发项目具有一定的影响。征地环节所涉及的部门相对较多,包括林业、环保、发改、规划、劳动等多个部门,在相关材料的出具与手续的办理方面常常需要花费很长时间,项目开发单位可能需要在不同部门之间反复奔波,这样必然会增加项目报批所耗费的时间,审批效率难以得到提高,也对项目的进行造成影响。

3.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激烈,发展与保障之间平衡困难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必然会伴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大量城市建设工程对于土地资源都有着较大的需求,而我国还面临着农业用地的日益紧张的现状,在农用地转用指标上有着严格的限制,这就形成了严重的供需矛盾,并且这种矛盾仍在不断的加剧,这也给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带来的极大的困难,区域经济发展与农业用地保障之间的平衡关系难以实现。

4.耕地占补指标紧缺,制约建设用地报批

我国的耕地资源日益紧张,虽然国家严格的制定了耕地占补平衡的规定,要求严守18亿亩耕地资源的底线,但在区域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对可开发耕地的补偿耕地资源不足,无法实现耕地占补的平衡,这也就导致一些建设用地受占补指标限制,报批受到制约,无法进行项目的开发,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

三、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1.国家应加强对地方国土资源的监管力度,增强国土资源违规的处罚力度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工程与重点工程的建设应严格进行监管,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应由上级政府部门发出整改通知,对于逾期未进行整改的相关工程,予以强制叫停,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另外要加强对项目设计规划环节的监管,应确保工程项目设计规划方案符合国土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与规定,严格对国土资源开发项目进行审批,从审批环节杜绝违法违规用地现象的发生。加强对地质报告编制及采矿、探矿权价款的评估,对矿山测量、基础测绘、土地开发整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矿山企业考核进行合理的管理,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秩序。以此来保障国土资源利用的规范性、合理性,促进区域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2.实行国土资源审批手续集中办理,提高审批效率

对于符合要求的开发项目,应通过审批效率的提高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审批手续的办理过程中,政府可以设立集中办理点,从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人员,将相关事务的咨询、材料出具与手续办理等工作集中到一起,减少了项目开发单位在审批过程中的隐性时间消耗,大大提高了审批的效率,也更有利于项目开发建设的有效进行。

3.加强政府领导与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

政府应加强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领导,从对国土资源的科学规划着手,以科学的规划指导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在规划过程中对区域土地资源进行准确的分区,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相结合,促进区域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同时还要改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方式,对区域内土地资源进行集约化管理,如区域内工业园区建设用地,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工业园区生产实际需要,对工业园区建设进行集约式规划,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做到对区域土地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在缓解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的同时,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结

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支持,因此要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严格把控国土资源的开发与使用,并加强对区域国土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提高国土资源规划的科学性,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国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各项活动,确保国土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提升有限的国土资源利用效率,并通过合理的规划与管理,促进区域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土地经济与管理篇5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管理模式;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研究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经济形势出现看了重大变化,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人过的增长,各个产业的扩张使得国土资源成为了极为稀缺的资源。社会形势的变化使得传统的管理制度显现出了较多的缺陷及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改革,而改革的方向及形势应与与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保持高度的一致。我国社会经济逐步开放化,国土资源管理方面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政府应不断更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方式、模式等,强化国土资源的管理水平,做好保护资源的工作,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保障。

1.管理理念的转变

我国现代的经济形态属于现代市场经济,而国土资源的性质较为特殊,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其是不仅仅是一种资源,在某些条件下也是资产或者资本,兼具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现代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成熟,其价值形态的资本作用越来越明显,其使用的性质也有了较大的变化,以往其均是作为适用性资源使用,而现代其越来越多的被作为投资或投机的标的物进行使用。在该社会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也需要逐渐进行改革,将以往陈旧的管理方式逐渐淘汰,逐步由重视资源、资产属性管理转变为资源、资产、资本属性综合性的先进管理理念,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形势[1]。

2.管理职能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的基本环境下,政府的职能相较计划经济时期有了较大的变化,现代其职能主要包括调节经济、管理市场市场,监管社会状态并进行各项公共服务。市场经济的特点之一在于其形式较为灵活,企业性质较为多样化,市场十分活跃,政府的主要职能也需要与之保持一致,积极实行政务公开政策。在国土资源管理方面需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原则及管理准则,重点进行转变政府职能,使之能够合理的履行政府功能,加深对于国土资源及民生状态的关注,及时回应相关问题,加强社会管理及多种服务,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逐渐改变政府职能性质,逐步建立服务型政府,与现代经济的状态相适应[2]。

3.管理模式的转变

现代政府管理总体发展步骤可以分为条款式集权管理阶段、权利分割下放阶段、垂直型的管理模式阶段最后演变为大部门综合协调阶段,该流程构建了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发展框架。因此今后管理体制改革的大体趋势即为大部门管理体制,其主要特点为综合性协调,对于国土资源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在国家管理体制改革中,应先是在充分认识到计划经济中集权式的管理体制的缺陷及落后性,不断将权力下放,使得地方政府具有更多的自由裁量权,挖掘发展潜力,激发活力。该情况也会出现一定的缺陷,即地方权利及力量不断膨胀,会逐渐衍生出地方保护主义,限制中央的调控能力的充分发挥。因此国家需要逐步的回收工商、审计、国土、安监等各个部门的权利,构建垂直管理模式,重新定义地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保障中央职能的顺利实现。现代社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该垂直管理模式推行不够彻底、垂直单位与当地政府之间的矛盾等,需要引起各个部门的关注。国家也开始根据职能的关联情况逐渐探索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在该系统中通过协调妥善解决各种管理问题[3]。政府管理体制的目标转变为综合协凋,对于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及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4.管理方式的转变

国家对于国土资源的管理的重点越来越集中于统筹资源保护与资源保障的关系,并根据情况采取了保障增长的各项措施。该现象集中体现了国土资源管理的重点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即由过去重视各类行政审批和程序性的工作内容,转变为将重点集中于国土资源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管理方式更加贴合宏观经济,并适应社会发展。国家赋予政府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权利及职能后,国土资源的管理也逐渐渗透至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各个方面。传统管理中,单纯的以保护资源为出发,没有全面考量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求而制定的各种规划方案,已经明显的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因此国土资源管理需要在保护资源和关注宏观经济发展状态的同时,重视资源开发过程中各个环节和资源产品的供求关系,实现保护资源和促进发展的综合性职能[4]。

5.管理形式的转变

政府的职能设置中,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行业已经取消了强制干预措施,取而代之的是政事分离、政企分开,政府逐渐放开权力,国家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对于市场对资源配置应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如果放任市场自行发展,政府监管不足,也会使市场出现混乱状态,因此需要在政府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发挥出市场供求关系的的最佳效益。国土资源部门属于政府机构宏观调控的构成部分,需要掌握市场规律,完善或者调整政策,科学的引导市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出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而将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相结合。

6.总结

我国现代的经济体制有了较大的发展,已经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各个类型的企业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均有了较大的提升,加之人口增长,城市化的深入,城市人口密度极大,对于国土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攀升,其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由于现代社会形势的变化使得传统的管理制度其无法适应现代的发展,改革是必要的。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国土资源管理制度的改革趋势,在实践中还需要管理及领导人员全面把握当前的社会形势,合理制定出科学的改革方式,保护好国土资源,并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晓林.开展细节化管理深化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J].浙江国土资源.2011(09):23-25.

[2]宋振丽.在服务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中释放信息化正能量[J].现代经济信息.2013(16):

[3]邓锋,石吉金,姚舜禹.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总体趋势与若干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24(05):30-32.

土地经济与管理篇6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经济;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市的发展早已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土地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时下,我国的城市化建设逐步加快,土地的经济作用突显,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土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支配,以此来促进土地使用的良性发展,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城市发展与土地的关系就是土地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所以我们要认真的分析城市化与土地经济的关系,以市场经济作为土地配置的基础,促进土地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本文从城市化与土地的关系出发,论述了城市化土地增值的影响因素,并着重分析了城市化土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1.城市化与土地的关系

城市化建设需要利用到土地,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城市化建设对土地的需求要适度,不能不考虑土地的滥用或侵占因素,所以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要处理好土地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一个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会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并且能够极大的促进土地经济的发展。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人均占地与城市化建设的规模、投入、速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农村的人均占地远远高于城市,这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农村土地的集约经济,并且这种集约管理土地的方式能够极大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所以国外很多城市建设都是以提高土地利率为出发点进行城市化建设。

2.城市化土地增值的影响因素

土地增值是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之一,笔者认为影响城市化土地增值的主要因素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政府主导因素

我国的政府部门在城市化基础建设上会投入使用较多的土地资源,这使得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扩容,并且在这种环境下土地自身的价值也得到了提高。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政府会对城市的交通、电力、供水、医疗、商业等配套设施进行建设,这些工程对土地的需求量是巨大的,而政府必须给予一定的土地来进行建设,导致土地价值的提升,并逐步的带动了附近地区土地的增值。

2.2土地功能扩大

土地功能扩大也是造成土地增值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随着城市化经济的发展,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被转化为商业用地的情况非常严重,很多耕地都被改为办公楼或商业用地,尤其是城市化建设中的商品房,使得农业用地转变为商业用地,土地价值飞速提升。

2.3房地产的发展

城市化建设使房地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也引发了城市用地的紧张,城区内的建设用地很难满足基础设施用地的需求,这也引发了我国城市土地价格的飙升。我国的房地产政策逐步改革,伴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升,房地产市场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尽而带来的高楼层、高房价也促进了土地价格的增值。

2.4聚焦效应

我国的土地价格会产生相应的聚集效应。在我国经济发展背景下,各行业的区域性发展存在聚集性,产业结构和区域集中的形态使得各地区形成了产业经济区,而产业聚焦的效应引发了社会对土地资源的迫切需求,供需关系的不协调引发了土地价格的攀升。

3.城市化土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3.1建设完善的市场体系

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土地的使用和分配进行管理,这时应建设一套完整的土地市场化体系,其可以对城市土地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节,促进城市建设用地配置更为合理,同时还能够有效的进行集约利用,帮助城市化建设协调发展、可持续化发展。

3.2强化土地管理

城市化发展离不开有效的土地管理,只有严格的进行土地管理才能够确保土地的可持续使用,所以我们应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和城市化发展的规模出发,按照国家颁布的土地管理制度进行操作,严格贯彻土地的审批流程。同时加大力度对非法或违法占用的土地进行查处,加强执法力度和管理力度,避免土地的流失和滥用。

3.3城市的综合开发

城市化建设是一个复杂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其涉及的方面较多,需要对整个城市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和整合,才能使城市能够稳定快速的发展,考虑到城市开发的各个阶段,土地的利用也要趋于合理。城市化发展中会遇到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的问题,这时需要进行统一协调,处理好两者之间的改造与开发的比例,协调利用好土地才能实现城市化发展的高效益。

3.4科学规划城市土地

城市的规划是城市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城市规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需要认真的分析城市化进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土地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在规划化城市土地时,我们要制定完善的计划,以实现城市化土地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土地的利用要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土地配置不合理,则需要进行协调,从城市的长远发展来进行重新规划,以保证土地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其次,制定详细的城市发展规划书,规划书是土地使用的基本原则,以规划书来制定土地使用的范围和投资标准,使城市化建设更具备科学化、宏观化;再次,城市化发展中的土地规划应具备权威性,政府在加大管理力度的同时,也要完善土地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这可以为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土地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麒云.2012年中小城市土地经营形势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2(1).

[2]王玉波.基于治理理念的城市土地经营研究[J].求实,2012(6).

[3]汤世华,樊风雷.土地利用变化的遥感监测及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以增城市:1998--2003土地利用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5).

土地经济与管理篇7

关键词:经济法;行政法;界限

作为新兴的法律部门,经济法与传统的民商法和行政法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正如施米托夫教授在分析英国经济法的要领时所指出的:“经济法应位于商法与行政法之间。它与商法分享对经济事务的调整,与行政法分担政府管理的职能。”[1]关于经济法与民商法的界限,随着民法通则的颁布和民商事立法的完善,法学界的看法已基本趋于一致了。但经济法和行政法的界限如何划分,这仍然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有不少专著、文章都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述,但显得过于抽象,本文意在通过对土地管理法的分析来具体论述经济法与行政法之关系,使经济法的本质特征能被较直观地把握。

对土地可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首先,它是民法上的物;其次,它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再次,它又是行政管理指向的对象。我国的土地管理法正是基于土地的“物”、“资源”及“管理对象”的多重属性进行综合性立法的。因此它集民事性规范于一体。而其中经济性规范占着很大的比重。《土地管理法》共分八章,除总则(第1章)、法律责任(第7章)、附则(第8章)外,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第2章)主要由民事规范构成,监督检查(第6章)主要由行政性规范组成,其余三章,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3章)、耕地保护(第5章)、建设用地(第6章)基本上是经济性规范,只是个别兼具行政性规范属性。

土地管理法中这些经济性规范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立法宗旨(第1条)、基本国策(第3条)、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第4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第17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第24条)、土地调查制度(第27条)、土地统计制度(第29条)、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对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制度(第30条)、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第31条)、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第34条)、土地划拨制度(第54条)、土地有偿使用费专项使用制度(第55条)等。此外,还有一些关于促导性措施的规定,如关于奖励的规定(第7条)、鼓励开发未利用土地(第38条)、鼓励土地整理(第41条)、支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从事开发经营、兴办企业(第50条)等。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如关于增加安置补助费的规定(第47条)、征地补偿方案须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的规定(第48条)等。

上述这些规定,体现了经济法的一些特性,以此为基础可分析出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如下差异:

首先,经济法与行政法调整的社会活动领域及其调整宗旨不同。经济法,又可称之为经济政策法,是国家管理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宗旨是执行国家经济政策,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如国家针对(文秘站:)耕地严重流失,建设用地外延式扩张的现状,基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提出了”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为了执行这一国策,于是进一步完善了《土地管理法》,以法律的形式将上述政策要求制度化、规范化。由此可见,经济法带有极强的经济政策性,是国家贯彻经济政策的手段。就其宗旨而言,是为社会公益的。如为了确保现有耕地规模,防止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土地管理法规定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在农用地内,又划出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这都是基于我国耕地面积有限、开垦潜力不大、农村人口众多这一现状考虑的,以期达到确保农民生活水平、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益目的。因此,国家一定阶段特定的经济政策是经济立法的依据,保证该经济政策所确定的社会公益目标的实现,是经济法的功能和宗旨,它有着特定的、具体的经济内容。行政法则与此不同,行政法以国家行政主体的设置及其职权行使为其调整领域,其宗旨是保障国家行政职权的依法行使和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受行政机关的侵害。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由于历史传统不同,关于行政的认识也存在着差异。英美法系侧重于控权说,重视程序规则,认为“行政法涉及对行政机关的授权;行使行政权力必须遵从的方式(主要强调法定程序规则);以及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2].而大陆法系侧重于保权说,以行政职权及其行使作为研究中心,“强调的是行政行为,即作有效意思表示的主体资格,意思表示的有效成立要件,有效意思表示的法律效力(意思先定力、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有瑕疵意思表示的补救

和违法意思表示的法律责任,以及紧急状态下的意思表示问题”[3].由此,不管是英美法系的行政法,还是大陆法系的行政法,都不十分关心行政管理活动的具体社会经济内容及其要实现的社会经济政策目的。这是行政法区别于经济法的一个根本点。以我国土地管理法第6章“监督检查”为例,该章规定了监督检查的主体(第66条)、可以采取的措施即职权(第67条)、关于身份公开的程序规则(第68条)、其他职权及公法上负担的义务(第68、70、71、72条)等。这些规定充分关注的只是行政组织及其权力设置、行使、制约、监督,而不大关心活动的具体经济内容和要实现的经济政策目标。总之,经济法和行政法都分担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但其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管理的具体内容和要实现的目标,后者侧重于管理主体及其职权。其次,经济法与行政法立法上所遵循的科学原理不同。经济法主要以经济学的原理为指导,如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土地调查制度、土地统计制度、土地利用监测制度等,就是在经济学原理的指导下,将一定的经济技术手段运用于土地管理,以期达到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在这里,立法只不过使其获得了强制执行和一体遵循的效力而已。行政法则主要以政治学原理为指导。如土地管理法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分级审批的规定(第21条)、将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内容的规定(第25条)、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的规定(第44条)、关于监督检查的规定(第6章)以及关于行政责任、行政救济的规定(第7章)等,体现了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司法机关之间,行政机关上下级和管理相对人之间相互监督的关系,这些都是政治学分权制衡原理的运用。

再次,经济法与行政法追求的法律实施所要达到的社会效果不同。法律的实施效果指法律的实施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而法律所追求的则是积极的影响。经济法的实施追求的是,它所执行的特定的社会经济政策目标得到全部或部分的实现,整个社会经济呈协调有序持续发展的状态。就土地管理法而言,是要通过实施实现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科学化、合理化,耕地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护,整个社会经济在此基础上能够得以持续发展。而行政法实施要追求的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民主化、法治化,即依法行政。具体言之,就是行政主体的设置、职权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行政活动做到合法、合理,一旦违法,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还是以土地管理法为例,它的实施在行政方面就是要实现土地行政管理的法治化,使国家的土地行政管理职能得到实现。总之,经济法追求的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效率和有序,行政法追求的是国家政治生活的规范和进步。

最后,从经济法与行政法既相区别又相渗透的客观现实和辩证关系出发,应该注意到二者间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就法律部门的划分而言,具有主观性的一面,它并不是法律现象客观的必然的界限所惟一导致的。这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法的部门划分是相对的,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是由立法和法学的主观性决定的。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为法律部门之间的交叉性和层次包容性,也表现为同一项法规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时期可以属于不同的法律部门。“[4]而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一些法学者却未能足够认识这种法的部门划分的相对性。有的行政法学者基于经济法调整手段的不完备、无独立的责任制度等,就否认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地位;而一些经济法学者则从论证经济法有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的独立的、完整的调整手段和责任制度出发,没有令人信服地论证经济法具有像民法、刑法、行政法这些传统的法的部门那样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与此不同的是,有的学者独辟蹊径,从反思和重新确立法的部门划分标准出发,既看到了经济法与行政法的差异,又看到了两者的交叉、重叠,既论证了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部门法的地位,同时也”纯化“了行政法的研究范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从法律史的角度指出了新兴法律部门对传统法律部门在制度上大量借鉴的客观现象[5].总之,经济法与行政法二者间的界限是相对的,经济法在调整手段和责任制度方面大量地借鉴了行政法的某些做法;同样,也不能以此否认二者是不同的独立的部门法。得注意的是,现代法律更加关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和特定事项。在立法上,一方面,新的法律部门不断出现;另一方面,法律部门相互渗透和综合性法律文件的制定。前者如环境法、社会保障法等,后者如本文分析的土地管理法。这在法学上,既要求具有开拓意识的新领域的法学工作者的涌现,也要求不同部门的法学者对同一立法文件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进行研究和阐释,不是相互否定,争夺地盘,而是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共同繁荣法学事业。

注释:

[1](英)施米托夫:《国际贸易法文选》,赵秀文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2](美)伯纳德·施瓦茨:《行政法》,群众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3]叶必丰:《行政程序法的两大模式——两大法系行政程序法之比较》,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1期。

土地经济与管理篇8

【关键字】国土资源;规划;措施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国土资源(territorialresources)是指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所包含的所有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等)。国土资源按照存在形式的不同,分为土地资源、矿物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等。国土资源是一个国家及其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整体国民经济协调、持续发展有巨大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水平,加强国土资源的规划管理研究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

1.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必要性

国土资源是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合理地规划管理国土资源尤为重要。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是指在保护国土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以便促进社会、环境、资源、人口及经济的协调发展。

国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保障,通过合理的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的调节,中国属于人口大国,如若国土资源没能得到合理的规划及管理,社会将会陷入一片混乱,且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问题。因此,只有进行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才能保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带动整个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利用资源优势对天然矿产资源进行开采,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带动经济增长。只有进行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2.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2.1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也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进行改善,相关的国土资源相关法律不断的出台及更新,这其中就包括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等。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从传统的计划分散管理,改进到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统一集中管理。目前,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始终与国土资源的开采利用方面存在很多的矛盾。比如,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国家征用土地建设与园林保护间存在的矛盾。这些矛盾都会导致资源利用、分配的不平衡,进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到影响。

2.2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体系较落后

中国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起步比较晚,同时发展也比较缓慢,因此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陈旧的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体系在现代科学发展观的严格要求下还存在许多问题。由于国土资源体系的落后,导致国土资源难以实现市场的优化配置,违法、违规的用地、乱开采资源的现象层出不穷。没有一个完善、先进的体系,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监察力度也难以提升;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方法、措施也相对落后,直接制约中国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2.2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相关法规不够完善

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水平相比,中国的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不仅体系比较落后,且发展也不平衡。由于国家对国土资源规划的重视度还不够高,因此有关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还不够完善。即使制定了与其相关的《国家国土纲要》、《国土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内容及要求,只是对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作了简单说明及初步规划[2]。没有实际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对于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及措施。这种不够完善的法律法规,对于中国政府征用土地与农民耕地件的矛盾冲突、建设经济开发区用地与居民住宅拆迁等问题,没有实际性的明确规范,进而导致一些冲突事件的发生。目前中国还未建立完善的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法规,因此,国土资源在市场经济中仍然没有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且经常因此引发各种社会矛盾。

2.2.3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实施力度不够

在国土资源规划化管理中,具体实施阶段是最关键的,但在中国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实施的力度仍然比较薄弱[3]。城市、农村、城镇的国土资源开发都显得极度不平衡。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相关职能部门未能做到国土资源统筹性的规划,及资源开采,利用实施过程中没有进行的严格监督控制。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实施力度的薄弱,导致一些城市经济开发区建设肆意地破坏农业耕地及自然环境保护区等等。除此之外,一些矿产开发商也会利用国土资源在规划管理中,监控方面的不足来进行违法违规开采,导致水土流失、山体崩塌,泥石流等现象发生。因此,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实施力度的薄弱,导致资源利用开发是不合理、不健康,一些可控性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3.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措施

3.1创新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体系

针对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体系的落后情况,创新和改进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体系,对国土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国家在进行国土资源体系的建设时,应结合社会、经济、资源、人口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体系。比如,目前面临自然灾害频发的现象,应对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中的灾害预测、防治体系进行创新与改进。对于土地、矿产资源的乱开采现象,应该对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监控体系进行完善,以便更好地进行资源合理利用方面的监控管理。

3.2完善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国土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社会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国土资源的规划管理必须在法律的严格监控保护范围内进行。国土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是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合理、有序进行的保障。逐步完善矿产、土地、海洋等自然资源方面开发利用及保护的法律法规,可以加强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国家应该对国土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国土规划法》、《国土规划编制办法》等进行修订,确保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有法可依。同时在修订和改进国土资源相关法律法规时,还可以吸收国外先进的相关法规制度,结合本国国土资源情况,科学地完善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法律法规,对更好地进行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提供基础性的法律支持。

3.3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实施力度

国土资源的规划管理关系着社会各方面的持续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载体。因此,应结合政府和人民的力量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提升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力。在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经济开发建设、自然环境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加强规划管理的实施力度。比如在资源开采、土地建设时,应该以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准则,科学合理地加强强制力实施的力度。

另外,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监控方面,作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的执法监控机关,应积极履行国土资源管理的监控职能,加强监管力度。对于一些乱开采、强建设的开发商及破坏自然环境的组织或个人予以强力的监管、惩治。在提升监控力度方面,国家还可以赋予公民监督的权力,利用民众参与的力量,科学、有序地进行国土资源规划管理,还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及冲突事件的发生。

4.结束语

面临21世纪经济市场化、资源全球化的挑战,有效地进行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持续发展与进步的基础。要做到科学、有效地进行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必须建立先进的管理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并加强实施管理的力度。通过这些方面的改进,更好地处理国土资源开采、土地征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各种矛盾。加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促进资源与经济以互利共赢的方式协同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卢孝忠.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8(22):149-152.

土地经济与管理篇9

一、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含义

《土地管理法》确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核心措施是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期限通常为10~15年,在规划期内,为了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制定的年度目标,就是土地利用计划。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办法》,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是指国家对计划年度内新增建设用地量、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具体安排。根据定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相应包括三部分:第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为农用地转用指标、占用耕地指标和未利用地转用指标。第二,土地整治指标,分为土地开发指标、土地整理指标和土地复垦指标。第三,耕地保有量指标,分为一般耕地指标和基本农田指标。由于《土地管理法》还确立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占用耕地必须补充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因此占用耕地指标与土地整治指标、耕地保有量指标具有联动关系。为了讨论方便,这里土地利用计划特指新增建设用地计划。

新增建设用地是指农用地(含耕地)、未利用地经依法审批后,土地类别发生变化,转为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是经济建设活动从空间上向外拓展所必需的载体。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了本规划期内的新增建设用地总体规模,确立了经济建设的阶段目标;土地利用计划将其分解到年度,调控着经济建设的节奏。

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内容

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工作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1.制定计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本地区、本行业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议,逐级上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制全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经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2.下达计划

全国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下达至省级人民政府以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国家重大项目指标由国家预留,不下达到地方。下达到地方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由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再行分解,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逐级下达。

3.执行计划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对计划指标实行台账管理,在建设用地审批的规划审查过程中对计划指标进行预安排,并根据批准情况及时核销计划,通过备案专网将相关信息上报国土资源部。未纳入计划或计划指标已经用完的,不得审批新增建设用地。

4.考核评估

每年第三季度进行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中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追加指标的依据。每年年底进行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年度考核,作为下一年度计划编制和管理的依据。考核重点是已经使用的指标占下达指标的比重,即计划执行率。

三、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认识误区

计划管理通常涉及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横向分配问题,二是纵向分解问题。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也不例外,在这两个问题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模糊认识。

1.横向分配:计划执行率高应当增加指标

土地利用计划的执行率从某种意义上反映地方经济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强度。单纯从保障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当对用地需求强烈的地区给予指标倾斜。但是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则需要对这种用地需求进行更加严格的分析辨别,是否能够通过盘活存量土地来解决,是否存在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或经济过热现象。有些用地单位认为存量土地涉及拆迁,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高,而选择申请新增建设用地;有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和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城市建设中铺大摊子;有些城乡结合部农民为了获得高额补偿费,主动要求“献地”。这种性质的用地需求决不能保障,相反应当坚决遏制。

从另一角度看,如果计划执行率的考核结果直接关系着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的增减,则地方政府为了获取更多的指标,给经济建设预留余地,就会想方设法提高计划执行率,最明显的就是在每次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情况考核前,各地纷纷突击批地,突击规模占到年度规模的1/3甚至更多。在此期间,很多审批条件不得不放松,有些地块实际没有对应项目,造成后期批而未用。

2.纵向分解:分解越细越有利于计划执行

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由于管的过细过死,束缚了经济发展,为时代所抛弃。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应当避免这一弊端。我国地域广博,管理级次多。土地利用计划分解是否应当一分到底,指标是否应当落实到每县、每乡、每村?由于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计划指标很难与实际需求完全一致。假设某市下辖10个区县,根据该市整体经济走势,可以相对准确地推测下一年度的用地需求。某区县的经济提速可能与另一区县的经济停滞相抵消,降低了判断失误概率。因此,计划指标分解越细,越容易出现一些地区指标不足与另一些地区指标闲置并存的现象,降低指标使用效率,不利于计划执行。

从过去实行计划指标逐级分解的经验看,每年年底从上到下不得不进行一次指标调剂。这种调剂实际上破坏了计划的刚性和权威性,是对计划本身的否定。

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改进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实践,提出改进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建议如下。

1.完善计划执行情况考核体系,降低计划执行率在考核结果中的比重,全方位多角度考察地方的经济建设用地需求

既然下达土地利用计划是为了实施宏观调控,那么计划的基本依据应当是经济形势和经济质量,而不是计划本身的执行情况。对实施科学发展、节约集约用地、产业效益明显、经济建设处于上升期的地区,即使计划执行率不高,也不应消减其用地指标。反之,即使地方如何强调指标不足,也应收紧闸门,剔除不合理需求,督促其停止外延扩张式的发展,引导其盘活存量,内部挖潜,转变发展方式。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国土资源部门与发展改革、经济、统计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将土地利用计划从部门计划变为政府计划。

2.减少土地利用计划分解层级,省级以下推行土地利用计划额度管理,带项目批地

土地经济与管理篇10

土地法律原则在民法中地位突出,尤其在《物权法》实施后,中国土地立法进入重要时期。土地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现阶段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土地资源的状况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作用更大。随着国家立法部门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调研的不断深入,土地综合有效利用的主要措施——土地整理也已成为深化土地管理的一项新课题,因土地整理涉及环境和资源诸多问题,也是贯彻国家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组成内容,为了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合理有效的利用土地,本文将目前我国法律关于土地整理方面的规定加以梳理,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供广大法律实务者参考。

一、土地整理的法律规定及其概念

《宪法》规定“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等土地整理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在土地利用一章中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这个法律条款实际就是土地整理的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告中、低产田,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以及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认真做好土地整理开发规划工作的通知》等均作为了我国现行土地整理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内容。客观的说我国土地整理法律规范尚不健全,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指导性较强操控性较差。

土地整理是指国家为解决人口、环境和资源问题,对其管辖下的国土资源、空间、环境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建设布局。土地整理是国家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主要途径,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土地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部局,协调土地权益人关系。

广义土地整理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农地整理与市地整理。根据我国国情,现阶段土地整理的重点在农村地区。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2)平整土地,改良土壤;(3)道路、林网、沟渠等综合建设;(4)归并农村居民点、乡镇工业用地等;(5)复垦废弃土地;(6)划定地界,确定权属;(7)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狭义土地整理指农地整理,土地整理包含土地开发、土地复垦。即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利用的要求,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调整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确保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率的良性循环。

土地整理表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1)土地整理表现为一个持续的动态发展过程。土地整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不断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及其生产环境和居住环境的需要,为了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活动、生产活动和社区活动提供优良的土地生产和居住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对土地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在为土地整理提供新的技术与措施,而新的土地整理又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者相互联系,不断发展。

(2)土地整理表现为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相互结合。土地整理,不论是土地生产能力的提高,还是生活环境的改善,都必须以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基础,而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要有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作前提。注重开发,而忽视整治与保护的土地整理,往往会导致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甚至丧失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基本特征,也就不可能体现土地整理的意义,因此,土地整理必须把开发、利用、整治与保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土地整理的内在表现是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土地总量是恒定的,有限的土地资源,其自然供给能力是无弹性的。因此,不论是土地生产能力提高,还是景观环境改善的土地整理,只能通过以改进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从而增加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能力为目的。

(4)土地整理追求的是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相互统一。土地利用系统是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集中体现。就土地利用的基础来看,自然因素是制约土地资源利用的主导因子,追求生态效益是土地整理的基础,所以,土地整理应追求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做到生态上平衡,经济上有效,社会上可行。

二、我国土地整理的原则和要求

土地整理和土地利用规划相统一的原则。土地整理是人类改造土地、建设土地和重新配置土地的活动,服从于并,统一于土地利用规划,可以说土地整理是土地利用规划的继续和实施过程。只有以规划作为指导,才能实现土地利用的宏观效益最佳化,否则,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生态效益,势必给土地利用带来损失。

科学实施土地整理原则。土地整理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因此,对土地进行整理首先要对土地本身的属性、适宜性、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和科学评判,按照自然规律,科学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否则,使土地整理流于形式,失去其本身的意义及应有的作用。

土地整理应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原则。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新时期土地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遏制耕地数量不再减少战略目的要求的,否则,随着我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土地储备资源有限,侵蚀耕地在所难免。

法律、法规保障原则。土地资源和土地管理都需纳入法制轨道,按照不同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土地整理涉及的部门、行业多,适用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多,唯有采取制定行之有效的法律管理手段,增加对土地整理涉及的技术和配合诸多方面的内容的规范,才能根本解决土地置换、搬迁拆迁、耕地保护和旧城改造等问题,从而保障土地整理的目的实现。

三、我国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根据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情况,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目的不明。土地开发整理的目的之一是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满足十几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因此我国的土地开发整理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而不是仅仅为了经济的发展争取用地指标,这一点中央政策是很明确的。但是在许多经济发达地区,有一部分人却狭隘地把土地整理理解为只是为了争取占补平衡,为了地方经济建设多争取用地指标。更有极少数的人只把它当作一项工作任务来完成,根本不理解土地开发整理的真正目的。

对土地开发整理的系统性认识不够。首先,土地资源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能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种物质产品和生态效益,和人类有着十分密切的依存关系。因而土地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如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且生态系统不断改善;反之,土地资源就会被破坏,不但阻碍社会经济发展,而且将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其次,土地开发整理和国土管理工作系统中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权属管理、矿产资源管理、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和农村宅基地管理等管理工作一样,只是一项工作内容。但与它们相比,又更具复杂性和系统性。因为它又与国土管理系统以外的一些职能部门如环境保护、工农业发展、水土利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时候,绝不能没有一种全局观念,不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协调其它部门的利益,只为工作而工作,仅为整理而整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新时代的土地开发整理必须要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不能只考虑眼前的需要或近期利益。而目前还有少数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乱“圈地”,开发区开而不发,土地占而不用。

土地开发整理的质量验收和善后管理上还欠严格。土地开发整理的效果如何?要通过质量验收来把关,新增耕地的肥力及生产力要通过不断的妥善利用才能逐渐增强,但目前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法定标准和监督管理办法。

要克服以上观念和认识的差距,需要通过完善法制体系来实现。土地整理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法规政策来保证。需要修订《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增加或补正关于土地整理办法、土地整理专项资金的管理等内容,应明确规定政府的投资义务。同时,在《环境保护法》中增加土地在生产、服务中的生态问题,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尽量减少废渣排污,适当增加绿色植被等,营造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