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程标准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9:02:04

学习课程标准的方法篇1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藏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61-01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无定法,但好的学法总是伴随优秀的教法诞生,好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使设计的问题必须针对教学的关键和知识的重难点。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难度适宜,并能启迪学生思维,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和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使学生在藏语文课堂教学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浓厚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能动性。因此优化藏语文课堂教学关键就在于教师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上课开始时教师可灵活运用课端激疑,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课中持趣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始自终保持最佳学习状态;上课结束时,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分思索余地,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兴趣。

2.重视学生习惯的培养

有句名言:"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这就是说,如果学生从小养成学习藏语文的良好习惯,将来他就能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和外人点拨辅导的情况下,也能饶有兴趣地去读书、去学习。尤其是对于藏语文这门基础学科,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保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重视学生的习惯培养,并及时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学生们坐姿都能够做到头正、肩开、足安;遇到问题,学生主动去查找工具书,争取自己解决;上课认真听讲并做笔记等。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持之以恒。培养良好的习惯,家庭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教育要和家庭教育相结合,老师和家长必须多沟通,使学生好的行为在课堂内外可以一以贯之,不好的行为可以利用家庭和学校双重的作用,加以克服。吕叔湘先生说过:"在藏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地练习和实践。"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将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3.加强师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藏民族文化特别丰富,大学里有研究生班、博士班,学无止境,藏语文老师如果停留于现有的文化知识,就会跟不上时代,就会在教学生涯中掉队、落伍,也就教不好学生,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学习,相互补充,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学生才会对老师感兴趣,才会对小学藏语文加强学习,也才会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只有探索和学习才会了解更多。

对于学生来说,课本教学当然是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我们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在藏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人本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当好服务员,和学生做朋友,不断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氛围,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中,主动发言、主动提问,同学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用心感受所学知识,教师也应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让他们有选择性地接受藏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4.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既要研究自己"如何教",又要研究学生"如何学",还要注意研究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确定课堂教学方法,使教法与学法协调同步。在学生学法的过程中长期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才能证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有C统一。

学习课程标准的方法篇2

关键词:3w2H;课程标准;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251-02

一、引言

课程标准是教学计划制定的基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确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准性教学文件。课程标准也是进行教材的选用编写、教学组织与管理、进行教学质量评价、规定相关教学资源运用于获取来源的重要依据。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的高技能专门的生产一线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内容符合生产一线的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开发突出职业素质与技能培养的课程标准,必须科学准确地把握高职课程标准内涵,基于学习认知自然规律的开发原则对课程准确定位,明确课程目标,遵循学以致用的课程开发基本规律,确定课程内容,系统设计学习情境、评价方式,提出能力持续性拓展与不断完善教学闭环的方法。课程标准制订得是否科学、严谨、实用,关系到高职教与学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通过3w2H方法对课程标准的设计中的关重内容做了一些探讨。

二、3w2H模型的建立

课程标准的开发设计必须围绕职业方向,突出职业特性,明确其价值问题与方向问题;必须突出能力培养,目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明确其靶心问题;必须突出培养方法方式与评价体系,指出其方法问题;必须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阐明如何实现持续学习的机制性问题。鉴于此建立3w2H模型:课程标准设计的科学与实用:(1)为什么学习(whytostudy)?(2)学习什么(whattostudy)?(3)学成什么样子(whattostudyto)?(4)怎样学习(Howtostudy)?(5)怎样持续学习(Howtocontinuallystudy)?

三、课程标准设计的3w2H设计体系与实施对策

一般的课程标准基本结构通常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五部分组成,主要阐述的是此课程的性质、承前启后课程以及课程需要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设置教学内容与标准,明确如何进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实施中设计的资源与需求。现有课程标准较为完整地解决课程的目标性问题,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基于3w2H的设计模式可以对现有课程标准进行有效的补充。课程标准应充分公开,教师与学生应在开课之前仔细研读并充分理解。如此才对所学内容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制定有效的教学与学习计划。

1.为什么学习(whytostudy?)――价值问题。学习的目的需要明确,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有长足的进步,才能表达此类事件的必要性,要表达学习的必要性,必须明确影响其必要性的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课程标准中要对此做明确的界定,且要针对影响其必要性的因素做详细的剖析。以期完整地体现本课程的设置与学习价值,准确表述为什么学习这个首要的价值问题。

2.学习什么(whattostudy?)――方向问题。一旦理清楚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这目标问题,下一步就必须明确学习的方向,此时必须明确学习什么内容,需要从空间、时间、技术、组织系统四个方面来拓展所学内容,并作出职业性的设计,如图2所示。

课程标准中应对此部分内容做周密设计与分解,明确学习内容所有需要涵盖的内容,围绕能力提升,逐一展开,并作出细化。

3.学成什么样子(whattostudyto?)――靶心问题。学习内容一旦确定就需要制定出学习的评价标准:学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效果,这是一个靶心问题,即学习的目标。目标一旦确定,如何实现目标就成为优先考虑的内容,如图3所示。

课程标准中涉及课程的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应完整有效。从有效性角度来看,学习目标必要有详尽的事前计划来实现,在整个过程中应有确定的方法,并且能在评价或者学习中得到明显的提升。最终达成学习的理想与愿景,实现技能或者知识的标准化与简单化。

4.怎样学习(Howtostudy?)――方法问题。学习目标一旦确定,必须有一定的方式与途径实现这个目标。从主观上来讲,必须有明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状态;从客观上讲,必须设定科学的学习方法,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从管理上讲,应该阐明或规定有效的学习质量控制体系,如图4所示。

这个问题中,首要解决的是学习态度与学习状态的问题,只要在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所以在课程标准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掘上。

5.怎样持续学习(Howtocontinuallystudy?)――机制问题。在学习过程中要保证学习的连续性、有效性,要充分防止潜在的障碍与阻止实现目标的问题发生。要充分考虑到影响学习与持续学习的主要因素及其保障系统,做好前期策划,最终实现预定的结果。如图5所示。

基于以上情形,不仅要充分认识到惰性在影响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要创造良好的持续学习的条件,并不断保持与改进。在课程标准设置中,应采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用专业正能量来激励学生,促进持续学习的不断进行。

四、结论

以3w2H的事物认知思路,采用逐层剖析的方法,阐述了课程标准设计过程中应该关注的细节问题。3w2H设计思路不仅表达出课程标准的设计要充分认识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学习这门课程的哪些内容、学成什么程度、学成什么结果,进而设计与提出如何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如何在此基础上做持续的学习与持续的提升;而且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天明,熊焰.探析课程政策周期的模式:以爱尔兰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08).

[2]孙传远.当代美国课程研究之“域”――《当代课程问题》的检视[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08).

[3]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学习课程标准的方法篇3

关键词:课程设计要素;课程标准;课程指引;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5-0123-02

上世纪末,世界许多国家为增强综合国力,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教育改革。顺应这一强劲的教改大潮,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也相继发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1](以下称“课程标准”),香港地区也于2002年制定了新的英语“课程指引”[2](以下称“课程指引”)。黄显华(2000)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课程要素做出了较为详尽的分析,提到了目标,教学机会的选取,教学组织,学习方法,评价方法,实施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对课程的整体看法或研究等要素。[6]该项研究综合了前人的理论,对课程设计的要素进行了深入的扩展延伸,因此本文将以此课程设计模式为蓝本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对香港和内地两套英语课程标准文件进行比较分析。

一、目标

1.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与目标的关系

“课程指引”指出,“课程总体目标是使每一个学习者能够适应信息科技进步带来的社会和经济需求的改变,包括以英语为手段,以娱乐、学习或工作为目的,从事资料的翻译、使用和创造。”“课程标准”则提及“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两份课程文件都不约而同地体现了课程目标与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密切关系:目标须针对时代需要,积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两份课程文件均重视文化与英文教育的关系。“提供学习者扩展有关其它国家的知识和经验的机会”(“课程指引”)以及“提高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扩展视野”(“课程标准”)的目标表达语句同时出现在两地的课程文件中。

值得一提的是,“课程标准”指出,目标包含“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这反映了政治环境对课程目标确立的影响,由于历史的惯性,内地尤其重视政治因素。

2.“以学习者为本”与目标的关系

“以学习者为本”即围绕学习者各方面的特性,正确处理学生、知识和社会三者间的关系,合理构建指向学生发展的整合的课程结构。[7]两地的课程文件总体都强调“以人为本”和学生多元化发展,照顾个别差异,但具体体现的方式略有不同。“课程标准”提出“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应“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指引”提及“每个班级是由具有不同动机,学习方式,倾向,需求,兴趣和能力的学生组成,教师应当考虑每个学生的差异,正确地帮助他们学习。”可是两地课程文件均没详细地说明学习者有哪些特性,而课程目标又如何因应这些特性作调适。

3.目标的清晰程序

“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总体目标细化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分九个级别详细描述了学习者学习之后预期应取得的成果,体现了对英语语言学习者发展性学力培养的重视。“课程指引”则从“人际交流”、“知识”和“经验”三个维度出发,制定了不同阶段的目标。

二、教学机会选取

1.教材选取与目标的关系

“教材是一定时空背景下,教育理论,课程目标,学科知识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物化’,是教育目标与教学活动的中介。”[8]“课程标准”中醒目地强调“英语教材要以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为编写指导思想”,“课程指引”则只是在“教材的使用”部分才提到“教师使用教材时必须牢记本阶段的学习目标”,“将教材内容与学校英语课程标准相比较,确保其涵盖了学习目标。”显然,“课程标准”对教材与目标一致性关系的规定较“课程指引”更为明确,有利于更好地保证教材的正确选取。

2.教材选取的标准

“课程标准”列出了教材选取和编写的五个原则:发展性和拓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思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灵活性和开放性原则。“课程指引”则认为“学校选取教材时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能力和兴趣,考虑到他们已经知道什么,需要学会什么,和什么可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效率。”相比之下,“课程标准”对教材选取标准的界定趋于取向型,而“课程指引”则基本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功能型。

3.适应个别差异的程度

“课程标准”在教材的选取原则中规定“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允许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教材除了包含课程标准规定要求掌握的内容以外,还应提供一定量的额外内容,供有能力的学生选择学习。”而“课程指引”则除了强调学习者个体差异外,还指出了校本课程的存在,对差异的重视程度胜过内地。

三、教材组织

1.教材序列性的原则

“课程标准”规定教材的编写要“依据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不同年龄段和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需求需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应该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课程指引”则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有必要加以完善。“课程标准”还进一步指出,“低龄阶段或初期阶段的教材要重视语音基础和听说能力的培养,高级阶段要侧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这些规定体现了英语学习的特点,遵循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可以说是“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

2.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内地“课程标准”没有提及英语教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但香港“课程指引”强调了“跨学科课程设计”,要求英语教师多与其他学科教师合作,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评价资料等方面将英语学习和其他学科内容联系起来。

四、教学方法建议

1.教学工作的组织

“课程指引”在课程规划中专门论述了中央课程规划,开发校本课程规划,合作研究和发展课程的项目,在学校、社区、高等教育部门和政府教育部门合作研究的基础上促进课程发展、传播课程改革经验并培养课程改革和设计的领头人,可见香港对教学行政组织的能动性与课程研究的重视。良性运作的行政组织对课程与教学工作会大有裨益,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理念在“课程标准”中没有被提及,说明内地的课程改革忽视研究促进教学的作用,缺乏探究改革效果的眼光,因此可能会影响课程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后劲。

2.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部分十分详尽地列举出九项教师的教学原则,明确学生应自主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香港则描述性地表明教师应当规划并组织活动以最大程度地增加学习者课堂内外接触英语的机会,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

3.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建议“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资助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课程指引”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就是鼓励学生独立学习,还专门讨论了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内地和香港都很重视,例如“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要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课程指引”则列出“交流,构思,询问,解决问题和推理”是学习和使用知识的五种基本方法。

五、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方法建议

1.评价的目的

eisner(1985)认为评价共有五个主要功能:(1)诊断;(2)改良课程;(3)比较;(4)估计教育需要;(5)确定目标是否达成。[9]“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评价有监控教学,提供教学反馈,改进课程的功用。“课程指引”则举出通过反馈衡量目标实施情况,判断学习过程和结果等评价的目的,还强调了标准比较而不是筛选比较的评价原则,使教学评价更加人性化,更关注学习者个人的发展。

2.评价的形式

两地的课程文件都提到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多种评价的功能,取向上趋于一致。在评价采用的具体方法上,香港和内地都很多样,例如纸笔及口头问答,测验,游戏,演讲,方案研究,学习档案,过程写作等。而“课程标准”则列出听力,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等等,它们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课程标准”不但在评价形式上,而且还在终结性评价的细节问题上做出了规定,例如“听力测试在学期学年和结业考试中比例不得少于20%;避免单纯语音知识和语法题,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性试题,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课程标准”还对低年级的教学评价的特殊性作了专门论述,认为低年级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在评价方面的规定比“课程指引”更加细致,科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m].北京,2001.

[2]theCurriculumDevelopmentCouncil(CDC).englishLanguageeducationKeyLearningareaCurriculumGuide(primary1-Secondary3)[m].HongKong,2002.

[3]tyler,R.w(1949).principlesofcurriculumandinstruction[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4]nunanD(1988)SyllabusDesign[m].oxfordpress.

[5]黄政杰.课程定义及其改革意涵[m].台北:汉文书店,1999.

[6]黄显华,霍秉坤.寻找课程论和教科书设计的理轮基础(增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7]龙世佳.关于新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几个问题[J].教育探索,2005(11).

[8]韩艳梅.大陆《语文课程标准》与台湾《语文课程纲要》之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2003(3).

学习课程标准的方法篇4

关键词:课程标准;.net网站开发;CDio;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1引言(introduction)

在各高职院校提升内涵建设的今天,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成为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然而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的规范化问题逐渐成为了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培养能够从事企业计算机应用项目设计、开发和维护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岗位核心能力+基础能力”为导向来构建项目课程体系,在教学中实施CDio工程教育理念。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教学中究竟按照怎样的标准和规范来实施,科学制定课程标准对于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考核、规范课程教学过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无疑具有重要意义[1]。笔者以《.net网站开发》课程标准为例,探讨了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制定的意义、思路和内容。

2高职课程标准制定的意义(Significanceofhigher

vocationalcurriculumstandardsdeveloped)

课程标准是对某门具体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教材编写及实施要求等要素的规定。制定课程标准就是研究课程的总体功能定位、课程目标定位,选择能达到目标的课程内容,并确立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等实施环节的基本思路[2]。高职课程标准作为课程实施的参照,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课程改革的方向,是高职教育改革中的关键问题,是真正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落到实处的保障[3]。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1)课程标准的制定有利于任课教师更好地了解课程的性质,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的设计思路,使任课教师更为灵活地组织教学。

(2)课程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规范课程的教学。课程标准是教师备课、教案和讲义撰写、教学进度安排、实训安排的基本依据,科学的课程标准能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授课进程,尤其对同一门课程有不同老师授课时更需要一个合理科学的课程标准。

(3)课程标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意识。课程标准从课程实施的进程出发,除强调对知识的了解、理解和应用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课程标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标准注重工作过程的考核,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践体验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5)课程标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课程标准给教师教学留出了足够的创造性空间,便于教师不断学习学科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6)课程标准有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课程标准是由高职院校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课程研究专家结合专业岗位(岗位群)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开发的,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3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设计的总体思

路(thegeneralideaofhighervocational

computerapplicationtechnologymajor

curriculumstandardsdesign)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设计需要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由学校牵头,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行业专家共同成立课程标准建设小组。通过对计算机相关职业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剖析、选取和序化,归纳出课程所需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教学中实施CDio工程教育理念,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接、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1)调研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的典型工作岗位及岗位职责,分析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

(2)由行业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和专业课程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通过对计算机典型工作岗位的分析,构建课程的“职业能力分析表”,编制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

(3)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融合计算机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课程新技术的发展确定课程具体内容,并结合职业教育的课程观、教学观、能力观,以项目化教学来组织课程内容,根据项目的不同阶段选择和序化课程项目。

(4)实施CDio工程教育理念,按项目的生命周期和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来组织课程内容,并按照课程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课程的实施。

(5)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考察和评价,建立考核知识、能力、技能与素质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完成对课程的评价与考核。

4《.net网站开发》课程标准的实践(thepractice

of.netwebsitedevelopmentcurriculum

standard)

4.1课程描述

在课程标准的最前面以表格的形式对课程进行描述,指明课程名称、课程类别、课程学分、课程学时、教学组织方式、适用专业、先修课程、后续课程、制定人及审定人。如《.net网站开发》课程标准的课程描述为:课程名称:.net网站开发,课程类别:必修,课程学分:4.5,计划学时:70(理论35+实践35),教学组织:教学做一体,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先修课程:数据库技术与应用、C#程序设计、界面设计,后续课程:.net框架体系、软件测试。

4.2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包括课程的职业岗位(群)分析、典型工作岗位和课程性质。《.net网站开发》课程定位包括网站开发相关职业岗位(群)分析、课程典型工作岗位(岗位职责)和课程性质。该课程的相关职业岗位(群)定位为四大类网站开发:技术类、设计类、编辑类和交流推广类,与本课程相关的典型工作岗位是网站开发工程师和网站维护工程师,因此可以在课程标准中设计“典型工作岗位、岗位职责与职业能力”表,让授课教师明白该课程在典型工作岗位中的实际需求和地位,以及要培养适合该岗位的学生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及素质。

课程性质主要是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和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中的地位。《.net网站开发》的课程性质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讲授目前流行的开发语言,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及体系的最新主流技术,具备web编程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动态网站项目的开发,达到网站开发工程师及网站维护工程师的任职要求,并为企业级网站开发打下基础。

4.3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哪些典型工作任务,具备哪些基本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并需要达到计算机职业资格标准的相关要求。在《.net网站开发》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设计了“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及课程目标”表(表1),和计算机程序员职业资格标准表。

4.4课程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的设计需将职业资格标准有机地融合到典型工作任务中,突出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设计分为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在总体设计中概述了项目构成,并对大项目进行任务分解。如《.net网站开发》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总体设计为:针对课程的岗位目标和能力目标,设计了综合教学项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和实践项目“在线音乐点播系统”。并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主线贯穿整门课程,该系统分解为六大项目:网站规则与搭建、用户登录模块、学生管理模块、教师管理模块、后台管理模块、公共类设计。接下来将每个项目又进一步分解成工作任务。

在教学内容的详细设计中对项目进行细化,明确每个项目拟实现的能力目标、相关知识点、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学时,如《.net网站开发》课程标准的详细设计详见表2。

4.5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包括教学组织、教学模式和教学建议等。《.net网站开发》课程的实施按CDio理念,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这个大项目,按项目的需求分析、设计、调试、运行到交付的生命周期流程进行划分;按“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做学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按“效果展示关键技术讲解学生模仿课堂演练综合实训真实项目实战”流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探究性学习、互动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学习策略。在教学中建议充分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小组协作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获得CDio理念中的构思(确定任务,确定技术路线,小组分工)、设计(自主协作、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形成方案)、实施(团队协作,项目制作)、运作(活动评价,成果交流)的整体训练,同时完整地体验整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以便在工学结合的实践环境中能以团队协作形式完成真实项目的开发。

4.6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职业能力的考核,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来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并让行业企业教师参与对学生的考核。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想学、能学、乐学”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net网站开发》课程注重考核学生的操作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15%)+技术知识考核(85%)”组成。平时考核包括“平时作业(5%),平时考勤(5%)+课堂表现(5%)”;技术知识考核包括“子项目过程考核(60%)+期末考试(40%)”;子项目过程考核又包括对六个子项目的考核,每个子项目占10%,重点考核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团队协作、团队竞赛、作品展示、小组汇报、小组互评等方面的情况。

4.7教材选用及参考书

这部分属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net网站开发》课程选用的教材、实训指导书、参考书、软件环境、工学结合及相关网络资源等。

5结论(Conclusion)

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的制定需要行业企业专家、课程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要充分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发挥行业企业的主导作用,在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调研计算机的相关工作岗位,分析典型工作岗位(职责)和知识能力需求,融合计算机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原则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采用一体化、项目化、工作过程导向、案例等教学方法,结合教师、企业、社会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以及从模仿到创新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杨君,袁利鹏.高职课程标准制定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

研究,2011(4):61-62.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9.

[3]张圣喜,贺军,李喜梅.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标准制定的研

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9):110-111.

作者简介:

李淑飞(1974-),女,硕士,副教授.研究领域:计算机智能信

学习课程标准的方法篇5

一、地理课标紧扣时代脉搏

地理课程标准开门见山地提出地理课程改革的特定时代背景,概括起来有两大方面:

一是全球变化形势的要求,二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全球变化形势方面,地理课程标准指出,目前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改革注入了活力。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地理科学的发展方向,开阔视野,追求新目标。在素质教育方面,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应由“学科中心”转向“活动中心”,由“知识本位”转向“技能培养带知识”、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强调“依纲(教学大纲)扣本(教科书)”,教科书被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没有权力、没有机会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提出“该教什么”的问题。推进素质教育,就要摆脱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书本知识的现状,强调教材不再具有唯一的正统地位,而仅仅是众多的学习资源之一。学习地理课程标准,我们应该考虑到:作为地理课程学习载体的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从内容编选范围上,要把积累、迁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作为编选指标,尤其是长期得不到足够重视的乡土地理,要增值、要升华。从运用范围上讲,要超越以往地理课程只限于课堂教学的观念,要扩大学生接受地理教育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关于课程性质,地理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地理课程兼有社会学科性质和自然学科性质。无论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所研究的对象都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既有内部的联系,又有外部联系。人们根据科学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来区分不同科学,从而准确确定了地理科学的性质。对于地理教师来说,课程性质要求我们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熟悉地理学科、地理教学的具体特点,而且要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经济活动,着眼于未来,通过交流与合作,加强知识的综合,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基础地理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初步的地理科学探究能力。

二、地理课标提出了教学的新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六大基本理念,大体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课程构建、评价机制关于学习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提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这一理念涉及课程变革中的“生命色彩”问题。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从而激活、唤起学生在复杂多变时代求生存、求发展所需要的一种基础性的学习能力,使地理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呈现出生命活力。在此基础上,地理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更说明地理课程应该关注并能够影响学生的生命历程。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这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充分体现,更是时展的需要。地理教师要与时俱进,克服“急功近利”的倾向,树立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思想,对学生的生命价值与生命尊严的实现倾注满腔热情,把地理课堂上与学生的交流,视为生命的对话与沟通。关于学习方法,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作为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虽然没有提出当前地理教学存在的弊端,但是,一改过去那种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立足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不言而喻的。“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本,提出了地理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必须重视学法指导,把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解决学生的发展问题。作为地理教师,还要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善于积累科学的学习方法,并注重自身授课方法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影响。关于课程建设,地理课程标准有两条基本理念,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这两条基本理念,充分考虑了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所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以及对个人发展所展示的挑战和机遇,阐明了当代地理课程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地理课程观。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强调“地理课程要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说明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基础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多渠道地开发和利用地理课程资源,从课内走向课外,重视开发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社区课程资源。诚然,强调校外课程资源,并不意味着忽略教科书,因为我们说的地理课本身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只有把组成课程系统的各种要素放在整体中去考虑,使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才能发挥各种要素应有的功能,才能保证课程的整体性优势。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地理学科纲领性文件中,如此极力强调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这也是第一次。网络化时代,信息技术交往频繁,且日益发达,它是人们逐步融入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从中获得生存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段。我们要把信息技术作为生活要素来培养学生,作为地理教师,要有效使用各种教学媒体,要讲究使用教学手段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要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概括”方面的探究学习。

三、地理课标设计思路新颖灵活

学习课程标准的方法篇6

关键词: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学实验

1、问题的提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教育部于2001年制订了《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已从《大纲教材》的改革,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教育教学目标与标准,体育与健康的界定,不同学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水平,身体和心理的同步发展,充分体现了现代体育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如何适应新的变革,是我们体育教师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为了跟上时代的要求,尽快掌握和熟悉体育新课程标准工资教学,我们选取《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学初探——新课程标准教学的成效、问题和思考》这一课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

2、研究目的和研究目标

2.1目的:

本课题对体育新课程标准的五个领域及目标进行比较系统的探索研究,其目的在于如何通过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体育的基础知识、体育与健康方法、体育与身心、体质与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机地揉和、串连、塑造,营造以身心健康为纲的崭新的体育教学。通过检测、评价、分析达到获取新课程标准教学对提高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意义效应;获取新课程标准实践中的认知、问题和今后继续探研的方向。

2.2目标:

(1)研究新课程标准对增强学生体质的效应;(2)研究新课程标准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健全的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上的效应;(3)研究新课程标准教学在发展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实践能力,树立终生体育思想和掌握终身体育能力上的新的教学手段、方法,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教学,从而探索较为适应我校实际的新课程标准教学模式;(4)研究新课程标准教学,体育课的评价方法和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测评评价方法。我们把研究目标的重点放在第一第二方面。它们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方向,是新课程标准贯彻素质教育成效的主要依据,也是本课题的研究重心。研究目标之第三、第四点是本课题由此引出的教育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它们是新课程标准教学贯彻素质教育的措施、手段和方法,起着保证作用。

3、研究对象及研究时间

本课题以本校2001年度高一级(10个教学班)625名男女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从2002年3月至2003年7月,即三个学期为本课题的研究时段。

4、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方法使用

4.1文献资料法

4.2问卷调查法

本课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采用心理问卷的方法在实验的前后进行,另外还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实践课进行观摩和书面调查。

4.3现场观测法和评价法

本课题研究过程进行40个课的观摩,其中实践课30个,体育与健康知识理论课10个。观察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设计、目标实现、措施、手段;身心发展效应、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效果等十个方面具体量化进行课的评价。

4.4测试对照法

根据课题研究目标,采用实验前后对学生身体形态、功能、素质,心理表现的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和对照。

5、实验过程

5.1、准备阶段:2002年3月至2002年4月

5.1.1、组织有关人员学习;

5.1.2、邀请专家讲课,交流实验设想;

5.1.3、进行有关人员培训,组织参观学习。

5.2、实验阶段

5.2.1、成立课题教学实验组;

5.2.2、设计问卷调查表,完成实验前基础调查;

5.2.3、制定教学计划;

5.2.4、交流实验计划;

5.2.5、开展公开课观摩周活动;

5.2.6、实验反馈调查。

5.3、实验总结阶段

5.3.1、收集统计整理资料;

5.3.2、分析评价,完成总结材料。

转贴于6、研究结果

6.1、体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一种身体活动过程,而且是心理活动、身心相互作用,在学习中获得如何使自己与他人、群体与社会保持和谐关系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由于实验中有效加强教学各要素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教学空间,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发生明显变化,对实验前后各项情感指标进行率的检验均呈显著差异。(表1)

表1实验前后各项情感指标检验

调查内容

实验前%

实验后%

p

对体育课喜欢或比较喜欢

20.2%

87%

<0.01

对体育课有快乐体验

12.5%

75.2%

<0.01

师生关系好或比较好

32.2%

88.3%

<0.01

个性得到发展或充分发展

11.6%

70.8%

<0.01

学习潜能发挥或充分发挥

28.6%

78.8%

<0.01

与伙伴合作或较好合作

25.2%

85.6%

<0.01

6.2、在实验过程中,加强了课的联系,结合多种新的教学模式,采取相对集中的课时安排,结合体能活动,加强教学的系统性和有序性,使学生情感、认知、技术运动等方面均达到学习目标要求促进学生对所学教材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对教学内容的健身价值的认识、运用技能的理解,健身方法手段运用和基本知识的了解等检验结果如:表2

表2实验前后学生认识调查率检验

调查内容

实验前%

实验后%

p

教学内容健身认识了解或很了解

26.8%

82.5%

<0.01

对运动技能的理解多或少

15.7%

80.4%

<0.01

健身方法了解

28.9%

79.3%

<0.01

基本知识(含竞赛知识)

21.8%

88.5%

<0.01

6.3、加强对课程目标体系的了解,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学习评价等方面都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和学生情感体验,增强学习主体意识和学生内驱力,使学生学习成为自我表现挑战、团结合的过程,使学生学习掌握技能,提高体能。在10个实验班625名学生中,运动能力、基本技术、身体素质指标、身体机能(台阶测试)实验前后自身均值比较有显著意义。表3、表4、表5、表6。

表3耐久跑实验前后运动能力均值检验

项目

人数

实验前

S

实验后

S

p

1000米跑(男)322

248’’

±13.3

231”

±15.2

<0.01

800米跑(女)203

236’’

±15.4

218”

±18.66

<0.01

表4掌握排球连续传、垫球次数对比

n

S

p

实验前

210

8.91

1.82

<0.01

实验后

210

30.2

5.92

<0.01

表5掌握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人数对比

抽检人数

掌握

基本掌握

未掌握

p

实验前

210

82

45

83

<0.01

实验后

210

116

62

27

<0.01

表6台阶测验指数前后对比

S

S

p

实验前男

46.2

4.32

41.8

4.21

<0.01

实验后男

55.41

5.82

52.81

5.67

<0.01

6.4、通过本次实验,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乐学、会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又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体会到教学内容,健身价值和内在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增加了课内外自主学习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也活跃了第二课堂。在30个实践课现场观测中,有抽测的12个实践课中,课练习密度达到48.6%以上,最高达到61.2%,课的负荷指数达到1.48以上,最高达1.92,在自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问卷调查中,每周三次锻炼的人数由原来的6.4%提高到56.6%,有些班级学生自觉成立班级球队、锻炼小组,成立毽球俱乐部,开展课余运动、竞赛,有效地促进课内外结合,巩固学习成果,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7、结束语(结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课程结构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采取按体育功能目标划分学习领域的结构体系;确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基本目标,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独特功能。

7.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根据学习目标的达成来设计教学方案的,因此,课程方案设计应以学习目标作为主线来进行教学安排。将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促使教师的终生学习、探索与提高。

7.2、教学内容达成学习目标的手段,从目标角度看,只要能达成目标的手段都是可取的。关键是如何组织各种教学活动,也即是组织教法。要加强组织教法的改革,确实做到以学生为本,加强对学生学练法的指导,针对学生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开发教学资源,采取课内外结合组织教学。

7.3、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体育课程学习不能仅限于课堂学习。课堂学习是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的部分。新的学习方式是要加强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学习目标,并选择学习内容、方式和途径。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提高,其学习效果才能得以巩固与发展,使其终生受益。

7.4、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心理评价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不可否认,体育对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功能作用。新的教学理念强调在教学中应强化体育这方面的功能作用。但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方面存在一些现实困难。首先是教材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评价,问卷的设计不够严谨,不够科学。学生为了追求较好的评价经常在回答问卷时不客观,长此下去将造成不良的影响;其次,要求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作出客观评价必须采用心理专业问卷,而这些问卷的评价有一套非常的操作程序和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这一点普通的体育教师很难做到。

学习课程标准的方法篇7

关键词:大数据;慕课;电梯曳引系统;电梯法律法规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7-0189-02

一、引言

慕课即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是大规模开放式在线网络课程,具有:门槛低、规模大、资源共享[1]。mooC课程对参与学习的学习者不设置起点要求,任何层次的人都可参与学习;体现在课程的覆盖面、针对的人群很广;共享优质资源。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指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习者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帮助学习者成为独立的、具有批判思维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思考者。”[2]《电梯标准与规范》慕课的建设目标即为学生“授之于鱼”,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批判的学习的能力。

《电梯标准与规范》慕课的特点在于“采用短视频形式,且每一次视频后面都有测验,有互动,有讨论,便于呈现自己和老师看到知识的掌握程度,其创新在于让每一堂课程通过互联网学完”。慕课与微课的内在联系为:微课不等于微视频;系列微课近似于慕课;慕课的内核近似于翻转课堂[3]。

电梯标准与规范慕课时代的开启必将引发电梯工程专业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的重大变革。《电梯标准与规范》慕课将成为推进电梯工程专业高校教学改革、改善电梯工程专业高校教学质量。

二、《电梯标准与规范》慕课建设内容

1.《电梯标准与规范》慕课建设形式。《电梯标准与规范》慕课主要由教学视频、阅读材料、课程作业、小测试、讨论、建议、论坛等几个部分组成。电梯标准与规范课程的教学视频时间可以不定,有些可以由若干微视频构成。学习者需要阅读规定的、与课程相关的材料;可以通过网上平台与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与讨论;需要参加课程小测试;课程结束时,学习者需要参加结业考试。

《电梯标准与规范》慕课采用Cmoocs形式,电梯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不再是单个人的活动,而是连接电梯标准与规范不同知识源的过程,是一个电梯标准知识点的连续、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每位学习者构成一个知识源,学习者通过交流工具、对话等方式相互学习,获取所需知识。“知识是一种网络现象,通过网络进行建构与传播;知识并非固定的实体,而是来自学习者之间的交互。”[2]

2.《电梯标准与规范》慕课建设方法。电梯标准与规范慕Cmoocs不是由教师教授主讲全部课程,而是强调学习者个人通过与其他学习者交流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者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好学之”,学习者需要提供并分享一定的课程资料与学习资源,并对其他学习者的观点进行评价。教师的教学视频只是学习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他学习活动则全部由学习者在相互交流与合作中完成。

3.《电梯标准与规范》慕课建设内容。《电梯标准与规范》慕课的目标人群是计划取得学分与大学学位的中学毕业生,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应用,注重知识的趣味性设计,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反馈与教学管理等。

《电梯标准与规范》慕课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电梯标准与规范基础知识、电梯法律法规体系、GB7588-2003(2015年修订版)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将其相应的知识点细化作为慕课与微课的教学任务,在经过慕课与微课的上传讲解之后,结合学生的反馈评价及时地进行调整教学内容,整体教学过程形成良好的闭环反馈教学系统。

三、《电梯标准与规范》慕课的不足

《电梯标准与规范》慕课建设中的缺点表现为学习者提供的资料很多与课程无关,资料不具权威性,学习者只重视慕课主讲教授提供的资料,对同伴贡献的资料漠不关心等缺点[2];学习者大多对同伴的相关讨论和评价不以为然,认为不具有参考价值;学习者不能准确判断同伴提供的知识源是否正确、是否有用。《电梯标准与规范》慕课教学过程中,教授-学习者和学习者-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反馈也十分有限。《电梯标准与规范》慕课平台上的留言板教授与助教们根本无法一一回应,学习者也无耐心仔细阅读并进行相关讨论,这使得教学效果打了折扣。在今后的教学过程,要进行循序渐进地调整,以克服其缺点,并逐步形成系统的管理模式及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与相关标准。

四、结论

虽然《电梯标准与规范》慕课还不成熟,有一些缺点,但慕课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了教学效率,改变了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创造性,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翻转课堂的互动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运用慕课的优质资源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解决电梯标准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包括理解标准、产生想法、准备电梯设计行动、计划学习方法、评价学习活动、评价学习资源、回馈与互动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将改善电梯工程专业高校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姜艳玲,等.翻转课堂与慕课融合促进教学资源均衡研究[J].教学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2015,(4):109-113.

[2]王海波.国外当前慕课发展中存在问题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5,(4):25-30.

[3]谢贵兰.慕课、翻转课堂、微课及微视频的五大关系辨析[J].教育科学,2015,(10):43-46.

学习课程标准的方法篇8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过程与方法;准确理解;有效落实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057-02收稿日期:2016-05-19

多少年来,我们强调教师要把“授人以渔”作为自己教学的重点目标,这个“渔”即获取知识的“方法”。新课改更是要求教师把“过程与方法”当作每节课要完成的“目标”之一,更加明确地要求教师“授人以渔”。可是到目前为止,部分教师对这一目标的理解仍然存在着模糊现象,一般把它理解为教师教的过程和教师所使用的方法(即教法),与教学设计中的“教学方法”混同起来。这一误解,不仅使这一目标没有了被落实的可能,更使新课改的精神难以被落实。

一、如何理解“过程与方法”与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目标的设计理念一样,高中语文仍然从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三维目标),通过三个方面要素的融会整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落实到目标体系中去,意味着学生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学习过程,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事实上,实践的过程和适合自己学习个性的有效方法是获取新知、全面提高能力的保障,是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之必需。课程目标直接强调或蕴含着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因素,例如,“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这里特别强调过程意识,同时也包含方法因素。为什么要重视“过程与方法”,这是由国家新时代的育人标准决定的。有观点认为:“(新时代的)学力指的不应是靠灌输、训练得来的死记硬背的知识,而应是‘活’的能力。它不是指学习结果,而指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不同于学习后获得的能力或达到的水平,而更反映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符合新时期需要的认知。

我们不是主张去知识化,任何学科都有自己赖以存在的知识体系,掌握必要的知识,是获取相关能力之必需。确保语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前提是教师个人的多角度课文研读,一位连教材、课文都无法进行独立阅读、欣赏的语文教师,是一定设计不出有训练价值的语文课的。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任务是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知识积累,不注重积累的语文教学,首先是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

但是,“教学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学习”,对于初高中学生,我们强调的是不能止步于知识的传输,而要使学习上升到方法的习得、习惯的养成。“教懂”课文不是目的,培养与训练能力才是目的。这个能力的获取,不是靠“教”能够实现的。所以新课改语文教学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的规律。据此,在课堂教学方面,从理念到手法,从教案(学案)的整体设计到细节的精心安排,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到课堂教学结构,都必须而且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组织与开展属于学生的大量语文实践活动。这就是所谓的“学生活动充分”,也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充分占有时间的前提下,学生去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进行语言学习、技巧习得、能力发展、思维训练。

新课程强调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这个“过程”不是教师的讲授过程,而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个“方法”不是教师的教法,而是学生的学法。教师要把认识事物和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实践中学会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如何落实“过程与方法”1真正实现教师、学生、课堂的转变

一些教师不能恰当理解或者难以在课堂落实这一目标,问题的根源依然在以教师为中心,不舍弃“行之有效”的应试模式,对新课标有着潜在的抵制,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等新课程理念依然停留在口号上。新课程要改变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要真正落实新课标“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必须实现“五变”,即变“讲堂”为“学堂”;变“教本”为“学本”;变“装知识的容器”为“学习主人”;变“知识传授”为“学习能力培养”;变教师这个知识的拥有者为终身学习者,学

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激励者和帮助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而这一根本性的转变,第一责任人就是教师。

完成了转变的教师,备课就是站在学生的位置,从学习者的角度,面对要达到的“目标”(学生的),帮助学生寻找路径与方法。课堂学习,就是要让学习者明确要达到“目标”需要经过的路径(过程)和所需要的方法,并由此让学生掌握要达到此类目标应该经历的过程和需要采用的方法,获取经验,并逐步形成理性认知,触类旁通。

2教师要不懈追求、不断学习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目前一些地方新课标落实中出现了矫枉过正现象,为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导致新的形式主义。“以学生为主体”,在一些人看来就是让教师走下讲台,让学生自己去学,学生怎样的举动,都是“好、很好、非常好”,这是一种彻底的误解。“无师课堂”也绝不是“没有教师”的课堂,而是强调教师不再去包办和代替学生的学习。新课改要求“教师”变“导师”。只要稍微关注“导师”的作用,就会明确。新课改给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有相关科目的知识,更要有获取相关知识的方法与技能。教学不再只是呈现知识,而要教给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教师不仅要掌握(其实是不断学习)语文教育教学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更需要不懈探究语文学习的规律和方法,“自觉觉他,自度度人”。

3准确把握学情,以学定教

有教师急于讲授,说是由于学生基础差,故而只能讲。这里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学情,并据此确定恰当的照顾到全体的有层次的教学目标。殊不知,如果学生真的学习困难,即便是教师讲述了,学生依然不会达到目标。不仅自己劳而无功,带给学生的也会是更多的负面情绪。

面对海量的知识,教师们都明白教知识是最省力的,但这不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教师一定要顺应变化了的形势,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质疑、探究、获取知识的“方法”。越是“潜能生”,越要教给方法。

三、结语收获就在过程中。重视“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的创新之举,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重视“一维”目标是落实“三维目标”的枢纽、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2]北京教育学院语文教师培训课程指南项目组中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课程指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学习课程标准的方法篇9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较以前教学大纲有新的突破:一是更加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带来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二是系统提出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三个维度的目标。更加重视隐性目标、人文精神、情感的体验等。三是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打破学科中心论,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关注课程的现代意识,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突破无疑成为课程改革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1、课程目标的全面性

学生的身心应是一个和谐发展的整体,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会引起学生知识、能力与情感诸多方面的变化。课程标准正是从这一新的视角,将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这三方面整合,列为语文课程追求的目标,既体现了教学中应倡导的“以学定教,主体凸现”的学生主体性,又体现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在以往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简直是在沉重压抑下度日,这是语文教育莫大的悲哀,而像于漪老师那样,适时自然地融入情感教育,注重学习“过程和方法”这正是课程标准所大力倡导的,也是极富创意的,现代教育学论认为,各门学科都必须摆脱唯知主义框框,力求做到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和谐统一。这正是课程标准力求达到的目标。

2、学习方式的多元性。

变单一、被动的语文学习方式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变化,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最亮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不难看出“综合性学习”这一要求,第一,打破了“学科中心论”。最终是为了培养综合能力。第二,要重视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探究方法的体验,重视参与,培养个性和人格。第三,要培养课程资源意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都可成为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开发利用资源意识,学校语文教育工作者应重视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就是学习过程突现学生主体性。教师要激发、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探究学习方法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它不是一项课外活动,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决不是那种教师先设定一个答案,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钻入圈套的那种教学,探究的目的不是要学生完成一个课题,发明创造出新的成果,而是培养他们的意识和能力。现代教育论认为,学习方式是决定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因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势在必行。

3、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打破学科中心论,强调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重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是课程标准改革最大的突破点,大大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内容。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的同时,更提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学生视野”,这是过去语文教学大纲从未涉及的领域,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语文课程内容的空间。为改变长期以来分科教学形成的知识相隔断的局面,强化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构建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体系,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

二、语文课程标准改革有诱人入胜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改革,一改以往历次大修改只在行文表述上有一些变动,总停留在语文学科这一层面上的做法,顺应时展的需要,突出了课程改革应有的重点。

1、课程地位有新高度。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作了新的表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至今为止最为恰当的表述,课程标准还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支撑课程有新理念。

课程标准以四大基本理念为支撑。其中最突出的是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这一理念贯穿于课程标准的始终。首先,强调自主性,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近年来,美国兴起的构建主义心理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毫无疑问,二者的主体是学生,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其次,强调合作性。学生对课文及人物形象理解受多种因素影响,心得各异,体会不同。外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国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林黛玉。”就是这个意思,这就特别需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再次,强调探究性,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重在学习过程和方法培养,决不是追求学生探究的结论。探究中包含有训练,探究学习不排斥接受性学习。

课程标准还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这无疑也是一个引人注意的基本理念。

3、教育过程有新特点。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新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是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反对离开教材思想内容的纯工具训练。二是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用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注重潜移默化。三是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母语运用水平。四是开辟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注重对潜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重视隐性教育。五是教学中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用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

4、对教师素质有新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工作,无疑是对语文教育工作提出的全新而具体的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开放意识,对学生、对教材、对评价尺度都要有开放意识。其次,是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会自主学习。一个常年不读书、不看报、不思考的语文教师是不可能适应新要求的。再次,在更新自己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实验,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这是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三、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发人深思的难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改革,有突破性进展,无疑是迄今为止最好的语文教学纲领性文件。但它仍有许多值得完善和改进的地方,需要理论工作者和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

第一,目标制订无梯度。各地情况不一,学生差异很大,统一目标,不可能适合全体学生。对于同一地区、同一学校、同一班级学生也要分层施教,因材施教,因此,目标一元化,不利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实践操作高难度。课程标准怎样更有可操作性。它的实践性不强,因为很多目标是带前瞻性的,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如何处理好,有待实践中不断完善。要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到实践中去,还需要进行大量探索。

第三,师资培训加力度。《语文课程标准》只有文本的意义,而要转变为现实的功效,则有待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努力,语文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是思想观念的挑战,其次是已有教学习惯的挑战,再次是对自身文化积淀的挑战。面对现实,迎接挑战,归根结底要加强学习和培训,更新陈旧的知识、观念、习惯,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使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学习课程标准的方法篇10

1 课程标准解构的必要性

1.1 目前的课程标准只是内容标准,表现标准严重缺失

当老师寻求内容标准与日常课堂教学的对应性时发现,很多章节内容标准通常只是给出了教学内容,没有给出学生应达到的认知水平,过程、方法、情感目标更是严重缺失,全凭老师自己把握,如“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这儿的经历是指“亲自做实验”,还是“观察他人做实验”,由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表现没有任何规定性,老师拥有了太大的自由度,很容易演变成“怎么考”就怎么教,可见,表现标准的严重缺失影响了三维目标的达成。

1.2 通过课程标准的解构,明确课堂评价的标准,宏观规范老师的教学行为

一堂课,不同的老师,为什么教学行为会有很大的差别,其关键是老师的教学观念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不太明晰的课程标准,并没有起到学观念的作用,有时老师们的教学设计偏差还很大,如平抛运动,课标要求:“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有些老师通过理论分析,很快得出结论,然后进行题型训练,整堂课令学生感到乏味,而有些老师则首先让学生观察、发现,然后做理性思考,简单应用,形成研究方法,学生学得有趣、主动,但解题的能力自然差了一些,这两种做法,谁对准错,不能从课标中直接找到答案课程标准的解构就是要根据认知的规律、新课程的理念,明确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形成一堂课的评价标准,回答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科学的解构课程标准其目的之一是:形成三维度评价标准,用评价规范老师的教学行为,改变老师的教学观念,促进老师的教学行为的变化,使标准、教学、评价相一致。

2 从课程标准到学习目标的解构路径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形成了下列简单易行的课标分解路径。

2.1 通过文本研读,形成课堂教学内容结构,明确教学任务

课堂教学内容结构是指教学内容之间的组合形式和活动程序,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前概念、最近发展区与学科知识的逻辑发展的要求,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内容标准进行合理的分块或拓展,并研究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按内容的内在联系安排好先后顺序,使各个部分相互协调,相得益彰,形成课堂教学内容结构,如选修3—3中的“8.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解释”,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的观点解释气体压强和气体实验定律”,仅对关键词“解释”做具体、清晰的描述,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根据知识形成的逻辑关系和学生的现状,对该部分内容标准进行合理的分块与拓展,该内容标准拓展为:①了解统计规律;②知道气体分子运动特点;③解释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④解释气体实验定律,分块或拓展的同时也宏观确定了知识的优化呈现序列,规范课堂教学内容结构,优化了知识的呈现序列,从宏观上指明了教学的方向,该部分主要回答老师“教什么”的问题。

2.2 通过教学任务的分析,形成三维一体的学习目标表述

在形成了课堂教内容学结构、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对各教学任务进行教学分析,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内容:学习内容的分析,明确表达学习结果;结合学情分析,合理设定过程方法目标、情感目标。

2.2.1 学习目标的主体应为学生

主体是学生,学习目标的表述为“学生能”,这看似是一个文字游戏,但确能促进老师的教学观念的潜移默化,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观念的变化对教学的影响是深远的,评价教学是否成功,其直接依据应该是学生收获了什么,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什么,其具体的进步怎么样,而不是教师完成了什么任务。

2.2.2 清晰表达学生“学到什么”,明确学习的结果

该部分内容明确回答了,经过学习学生“学到什么”,明确学习的结果,明确学习的结果主要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学习内容和学习水平,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确定学习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知识的达成水平,学习结果不但要清晰的,而且要可观察、可测量,要达到可观察、可测量的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从下面两个方面人手,进行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

①抓住课程标准中的关键动词,进行剖析,使动词的行为外显指向更明确。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课程标准中常见的学习水平动词有“了解”“掌握”“知道”“认识”等,如根据不同的情况与相应的外显行为动词,则很容易观察和检测。

②抓住其中的关键名词进行拓展,使其内涵更清楚,

对课程标准中相应的关键名词,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的教学经验,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展开,明确教学内容与应达到的学习水平。

如将课标中有“理解功的概念”,抓住其中的关键动词“理解”和关键名词“功”,进行剖析,将上述课标要求改写成:结合实例学生能说明功是标量,能计算恒力对物体做的功;又如课标中有“知道电功与电热的区别”,抓住其中的关键动词“知道”,关键名词“电功”“电热”,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将其解构成:能区分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能说明非纯电组电路中的电功、电热的区别,能计算非纯电阻电路中的电功、电热,经过上述从课程标准到学习目标的解构,则可以非常方便的检测学生有没有达到上述学习目标,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2.2.3 明确回答学生“怎么学”“有何体验”,规范知识的形成过程

设定合理的过程目标、方法目标、情感体验目标,规范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课程标准中常见的体验水平动词有“经历”“反应”“领悟”,如合理选课程内容标准只有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少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明确规定,教师要将过程方法、情感方面的目标合理的渗透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中去,设定合理的过程、方法、情感目标也就是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学科的特点,回答“怎么学”是合理的、科学的,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回答“怎么学”是科学的,实际上是对老师的教学过程进行适当的宏观规范,改变老师的教学理念,通过目标评价促进课堂教学行为的实质性变化,如楞次定律第一堂课的教学,是采用“教师演示实验一快速总结规律一规律的反复应用”的教学流程,还是采用“兴趣激发一学生探究一发现现象一总结规律一初步应用”的教学流程,要在学习目标中就要进行规范,课标中有“经历实验探究过程,理解楞次定律”,将体验水平的动词“经历”解构成:学生通过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并通过讨论交流,发现实验规律,经过这样的解构,对上述两种教学流程孰是孰非就非常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