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9:50

企业信息化现状篇1

关键词:企业业务全球化;信息化建设;企业竞争力;现状;对策

企业业务全球化的背景使得我国企业面对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企业只有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将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及时有效的为企业提供参考数据,从而增强企业的战术层、战略层以及决策层的指导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基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的现状,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许多困难。本文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出发,进一步探讨企业业务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1~5]。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随着企业业务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完善,常桂英通过对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分析表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存在以下问题:缺乏主体意识、需求分析不够、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较高等[1]。吴定怡对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表明,只有树立信息化的观念、构建信息化管理体制,才能提高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2]。霍吉林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存在重视程度差别较大、新旧企业信息化差别大等问题,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不足、管理人才缺乏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3]。笔者认为企业业务全球化趋势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随着企业业务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国家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力度逐渐增强,但由于电子网络容易受到病毒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电子网络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制约了在企业中的发展。其次,企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普及率不高的问题。企业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主要受资金、人才、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使得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些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周期较长,资金回收较慢,带来的利益不够弥补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资金,基于这些因素,使得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停留在初级阶段。最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合力度不够。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服务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但在实际中,许多企业基于信息化的认识水平不够等因素影响,使得企业的信息化整合力度不够,不能达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企业业务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针对企业业务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普及率不高、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企业要想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就要坚持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坚持诚信,提升企业与政府、社会、内部的信息互动能力,提高信息整合的力度,进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首先,政府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建设。电子网络的不安全因素导致企业信息化进程开展缓慢,针对这一重要制约因素,政府应加强网络的监管力度,出善的法律、法规保障电子网络市场的稳定发展。安全稳定的电子网络市场有助于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其次,企业坚持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坚持诚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包括企业定位、制度保障等环节。资金、技术等因素使得部分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不够,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企业定位有助于企业认清企业发展的方向,加大投入,进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企业信息化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增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此外,企业只有坚持诚信原则,才能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最后,企业要注意提升企业与政府、社会、内部的信息互动能力,有助于提高信息整合的水平,进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企业只有提升企业与政府、社会、内部的信息互动能力,才能充分把握市场发展的动向,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效果。企业增强内部信息互动,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各个环节中的联系,进而提高信息整合的水平,防止信息孤岛的产生。例如,中兴、华为等企业的成功,一方面是企业对自身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能够通过制度等措施和手段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完成,提高企业在业务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是企业能够坚持诚信经营的原则,增强企业内部和社会、政府间的信息互动能力,把握市场发展方向,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结语

企业业务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普及率不高、整合力度不够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表明政府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建设;企业坚持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坚持诚信,提升企业与政府、社会、内部的信息互动能力,提高信息整合的力度,进而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常桂英.浅谈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8(6):38-39.

[2]吴定怡.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探[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7,27(10):40-43.

[3]霍吉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推进对策[J].现代农业,2009(10):76-77.

[4]刘全喜.湖南长株潭地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探析[J].企业经济,2013(2):163-166.

企业信息化现状篇2

关键词: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对策

1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现状

1.1会计信息化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

当前我国多数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薄弱、层次差距显著、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普遍存在。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97.3%,而其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不足10%。大多数小微企业粗放经营、组织架构不合理、决策机制不完善,管理水平和管理制度相对滞后,对于信息化意识淡薄,不愿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系统辅助企业管理;其次,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资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会计信息化建设投入的经费严重不足。

1.2会计信息化人才匮乏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实现会计信息化需要既具备较高的会计业务处理技能和管理能力,又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的基本维护等知识的高水平人才。目前在会计领域,能够完成传统的手工记账的可谓人才济济,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精准地运用到会计业务中并能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的人才却十分稀缺。小微企业多是民营企业,能够为员工提供的待遇、发展前景、保障等都无法与大中型企业竞争,因此,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不愿到小微企业就业,加之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小微企业也不愿聘请高级别信息化人才,导致小微企业缺乏会计信息化建设所必需的既懂信息技术、又懂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会计信息化建设难以有效推行及实现。

1.3会计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相脱离

会计信息化要实现采购、生产、销售一条龙,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这就要求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高度共享,但从我国目前小微企业实践来看,大部分小微企业财务软件只在财务部门使用,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使用仅仅停留在单一功能——会计核算上,将会计信息化误读为会计电算化,利用计算机替代人工对会计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完成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生成报表等基本会计业务的处理,只是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却极少利用会计信息系统进行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与控制等工作,更没有深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使会计信息化建设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无法有效衔接,导致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不能共享,未能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发挥其应有的管理作用。

1.4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会计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会计信息化的实现需要配套相关的社会服务体系。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点低,基础设施差、信息交流困难等问题。针对小微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尚在起步阶段,鲜有为小微企业服务的信息化咨询及监理等中介机构,导致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自身难以突破,又难以寻求外界帮助,信息化目标难以达成。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对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不重视,没有对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统一规划,缺少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2会计信息化问题的对策

2.1提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转变发展思路

小微企业管理层首先要转变发展思路,清醒地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把信息化建设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之中,设立专业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机构,制定本单位会计信息化工作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建立会计信息系统,组织会计人员参加会计信息化培训,监督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所必需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保障,逐步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

2.2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

会计信息化的突出特点是会计参与管理、辅助决策,因此,小微企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基础,会计业务流程、岗位设置、权限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应合理、规范,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企业业务的信息化处理程度来界定会计岗位以及对应的岗位责任制度、业务流程等,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信息的沟通和监督与内部控制的信息化要求相适应。

2.3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优秀人才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关键,企业应根据本企业实际,强化企业员工对企业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大力推广普及企业信息化知识,通过组织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高、中级管理人员与系统维护人员尤其是会计人员的专业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尽快成为既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精通现代会计知识和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进而培养高级别企业信息化人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资源保障,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2.4加大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支持

政府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外在支撑,企业是加速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内在症结,政府和企业共同发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政府应当加强政策引导与推动,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为小微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完善会计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等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等体系,确立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用以指导小微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为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及运行环境,并做足做好配套服务,以尽快实现小微企业信息化。

2.5积极发展会计信息化外包和第三方咨询服务

小微企业要实现会计信息化,离不开企业自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与培育,但是目前小微企业的现状无力承担大量专业化高级别人才的培养,必须积极借力外部会计信息化专业化优质资源,将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任务全部或部分外包给会计信息化专业服务机构,积极倡导小微企业信息化外包服务,做好小微企业信息化外包和第三方咨询服务配套建设和服务工作,加快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解决小微企业信息化人才匮乏问题。

2.6积极推进SaaS模式的推广与应用

SaaS模式是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的捷径,会计信息化的SaaS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表现在:企业无需支付购买系统及维护等高昂的费用,而是通过网络使用会计信息系统,服务提供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保证企业信息数据的安全,节省成本、简单易用,降低了小微企业购买软硬件的成本,也克服了小微企业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和专业人才匮乏的缺陷,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大大降低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门槛与成本,也大幅度降低了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风险。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小微企业只有积极应对,积极推进信息化的实现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爱红.我国小微企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索[n].光明日报,2014-04-06(5).

[2]李欣欣,郑春潮.小微企业会计信息化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28-29.

企业信息化现状篇3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与内涵

1.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

目前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概念有很多,但对于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还不是很多,本文旨在根据相关学者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理解,总结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煤炭企业信息化是将煤炭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人力资源等各个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网络化信息系统加工生成企业所需的各项信息资源并提供给各层管理者。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更加合理配置,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信息化是指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研究开发、市场销售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是煤炭企业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发信息资源,充分调动人力资源,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并应用到企业生产、管理、安全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安全生产能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一个系统工程。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2、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信息化的前提。要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有选择、有步骤的实施信息化。煤炭企业是信息化的主体。煤炭企业要至始至终把握实施信息化的主动权。煤炭企业的管理方法、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信息技术和开发信息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是企业信息化的物质和资源基础。调动人力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必须重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尤其是开发信息化人力资源。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竞争力、安全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目的。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到组织结构调整、企业流程重组、管理方法创新等贯穿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

由此可见,要根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明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主体,了解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手段,抓住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为实现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来实施企业信息化这一系统工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没有固定的标准和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目标,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断变化和持续发展才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真正内涵。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二、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

1.煤炭企业外部环境现状

(1)政府和管理部门支持力度不够

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推进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但总的来说支持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扶持不够,在财政、税收、信贷、人才等方面没能提供太多的优惠政策;二是国家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政策引导不够,国家为推进煤炭企业信息化而颁布的专门政策、法规比较少,且涉及范围比较小;三是国家对一些促进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力度不够。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炭企业信息化有效、顺利实现。

(2)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发展落后

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法律、法规建设和信息化的咨询、评价及监督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遥感技术和智能技术等,如果信息化基础设施没有建立并发展起来,就缺乏煤炭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我国在针对信息技术本身及煤炭行业具体实施信息化尤其是安全信息化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信息化的咨询及监督机构发展缓慢,煤炭企业实施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就需要煤炭企业咨询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再结合煤炭企业自身来实施信息化。而目前我国还很缺乏这种信息化咨询机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另外,我国也缺乏对煤炭企业信息化效果的评价和监管机构,没有形成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咨询一监督-评价机制。

(3)外部信息技术供应商开发能力有限

企业信息化建设日益依赖外部信息技术供应商,煤炭企业也不例外。一方面由于外部信息技术供应商自身的研发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煤炭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时间较短,经验积累不够,有的外部供应商一味强调标准软件的通用性,不考虑煤炭企业的特点,很难开发出适合煤炭企业信息化的产品,而且也缺乏售后服务意识,不能保证煤炭企业

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2.煤炭企业内部环境现状

(1)煤炭企业的特殊环境问题

首先是煤炭企业生产环境和条件特殊,我国煤炭生产主要是井下作业,而井下开采条件复杂多变,容易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井下瓦斯爆炸及煤尘爆炸等都是矿井生产中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煤矿井下的潮湿环境,会对电气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等产生腐蚀性影响,这对各种设备的隔潮性、绝缘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是煤炭生产运用大机器体系,技术装备复杂,煤炭生产所采用的成套钻探、采掘、提升、运输、通风、供排水、供电、选煤等设备,种类之多和技术复杂程度都是其它生产企业少有的,这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带来难度6。再次煤炭企业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煤炭企业生产过程具有事故较多、风险较大的特点,在其生产过程中,通风、排水、供电等任何环节发生故障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这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

(2)观念和人才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煤炭企业的领导者尤其是一把手对信息化的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目前,不少煤炭企业领导的信息意识不强,观念陈旧,认为购置计算机、能联网、上mis、erp等软件系统、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实现了信息化。这些观念都是由于对信息化认识不深刻造成的。另一方面煤炭企业中层领导和基层人员对信息化的理解也影响到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很多中层领导和基层人员消极对待信息化,一些中层管理人员害怕信息化引起新权利分配、为了保护本部门的利益等原因,对煤炭企业信息化采取消极的态度。一些基层人员只是被动的接受和参与一些工作,认为煤炭企业信息化影响了他们已经熟悉的旧的工作方式,对采用新的技术抱一种怀疑的态度,不肯接受新的事物,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实施。

煤炭企业缺乏相应的人才特别是复合型的信息化人才。首先,煤炭企业员工平均知识素质低。由于煤炭行业的条件艰苦,使得煤炭企业引进信息技术人才有一定的难度。另外,近几年一些煤炭企业由于效益不好,人才激励政策不到位,信息化人才流失严重。其次,煤炭企业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不足。既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采用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又要重视对信息化战略意识的培养,不能只重视技术和技能的培训,而忽略对管理、业务及信息化理论的教育。煤炭企业对员工教育培训不足也制约着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

(3)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管理在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煤炭企业信息化投入不足和投入结构不合理。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并且煤炭企业信息化投入结构不尽合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缓了煤炭工业信息化的进程。第二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缺乏合理的规划。很少有煤炭企业从煤炭企业的总体发展,采用系统和结构化的方法制定规划,致使信息化工作没有明确的实施步骤、程序,往往急功近利,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而采用实施某一套或几套子系统,从而导致后期软件系统的种类繁多、难以兼容。第三是煤炭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落后、组织结构不合理。由于煤炭企业长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煤炭企业的管理体制、模式都比较落后,并且煤炭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型垂直结构,部门众多,机构重叠。第四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信息化建设是建立在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管理基础上的,它要求信息处理具有规范性、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和安全性,随着集成程度的提高,传统的管理思维、方法和制度都要做相应的变化。第五煤炭企业忽略对信息资源管理。很多煤炭企业还没有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基本数据和信息的采集、处理、利用等工作做的不够,而且对于煤炭企业数据库的建立还不是很完善,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也不利于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三、推进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企业信息化现状篇4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发展趋势

企业信息化实际上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它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依托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在企业实践中一个动态过程。其实所谓的信息化,也就是指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中普遍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所有的信息资源,以达到使社会各单位及人民大众可以随时随地都可以享用这些资源以及互相传所需要的信息。其本质就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与分析

a)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详见图1。b)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许多企业都有跨区域经营与国际商务。诸如公司网站、信息门户和邮箱等基本信息的应用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利器,可以有效地支持跨区域业务。

2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促进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a)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变革过程的管理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必然涉及到企业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组织行为变革等方面。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变革。在信息管理改革中通过改革目标为导向,以确保方向性,可监控性以及有领导的管理环境,使整个改革过程中的计划,形成有效的项目团队和项目管理流程;在新的领导方式管理企业变革的支持下,宣传和提高对信息的核心价值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员工,提高业务人员的新的工作环境的性能。b)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企业运作管理因此,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能否成为一个战略信息系统,取决于它能否满足一个或多个方面的要求:1)可以用来作为一种工具,在商业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2)可以与一个组织提高其经营绩效的综合?3)可以用来开发新产品或服务?4)它可以用来改善企业组织与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吗?。c)对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化实施过程的管理企业信息管理是指系统,为企业建立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访问计划,实施和运行的企业信息组织、过程控制、协调和指挥,使企业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上的投资回报最大化。企业信息化的运行过程管理主要包括信息化过程的规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指挥。事实上,有:(1)计划,这主要是指企业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规划的过程中,企业信息化蓝图,找到的信息差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确定的企业信息,然后确定主要内容、投资计划、实施步骤和实施目标考核指标等。(2)组织主要是指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决定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职能。它包括对首席信息官的功能的测定,一个信息组织成立后,一个信息项目团队的建立,一个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以及技术和信息工作者的绩效评估。(3)控制主要是指对企业信息化过程的有效控制。(4)协调主要是指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各种矛盾的调整。协调包括首席执行官、首席信息经理之间的关系;协调业务部门与it部门改善关系,企业战略和信息战略协调;不同项目之间的资源配置协调、信息协调不同责任之间的矛盾。(5)通信是指通过发出命令、指示和其他形式对组织内的个人施加影响。信息化规划的目标或领导者的决策成为全体员工的统一活动。d)企业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策略1)企业信息化建设应遵循总体规化-分步实施的策略2)我们应该一步一步实现企业信息化3)要建立企业决策的信息支持系统4)要制订有关的标准和规范5)要考虑的是企业的应用基础

3结论

实施国民经济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也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其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对国民经济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作者:刘洁单位:包头铝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众托.信息化与管理变革[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企业信息化现状篇5

[关键词]村镇企业;信息系统;信息化

自上世纪以来,信息化已逐渐成为各个国家乃至国家中每个中小企业战略发展中的一大要素。信息技术是新兴技术,在过去的几年中它已悄无声息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变革,带动着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个企业不断向前发展。虽然很多大企业都不断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更新。但对于相对落后的村镇企业来说,它还是一个比较陌生且新鲜的事物。“十三五规划”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构建覆盖城乡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因此在新时期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村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村经济,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村镇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在如今网络已成为当代人的必需品,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村镇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浏览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商品,而且消费者都会通过各种比较,最终决定自己的购买行为。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1.86亿,与2014年底相比增加800万。目前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64.2%和30.1%,相差34.1个百分点。农村地区10-40岁人群的互联网普及率比城市地区低15-27个百分点。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总理提出制定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对于每个消费者个体来说,都逐渐具有了互联网思维,而且尤其是在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的出现,对传统企业有了很大的冲击。而如果此时的村镇企业还是陈旧的就近销售或是老客户销售的经营模式的话,那么我想企业很快就会失去竞争优势,濒临破产。建立信息化的村镇企业已变得尤为重要。这样也有助于村镇企业走出去,吸引外面更多的消费者,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村镇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如今这个时代,村镇企业如果想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及使自己得以生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进行信息化建设,保证实时的获得市场信息。但是,目前我国村镇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还有些距离。我们必须承认村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化的手段在村镇企业管理中的运用程度还不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村镇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基础设备相对落后、人员素质不高、知识水平较低、管理信息系统不完善等方面,都严重制约着企业快速高效地发展。许多村镇企业的经营者受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在管理上比较松散,经营管理多以经验管理为主,缺乏科学管理和长期战略规划。虽然在当今形势的逼迫下,不少的经营者已经意识到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信息系统,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手段欠缺。使得信息系统在村镇企业中实施就变得十分困难。而且信息系统等信息化事物对于那些农民出身的经营者来说是一个比较陌生且具有挑战性的新事物。

3海外村镇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21世纪,在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一场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浪潮,抢占信息领域的制高点已成为各国国家层面上的战略目标。面对信息化如此高速发展的势头,很多国外的村镇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了想要发展壮大甚至说是想要生存下来就要紧跟世界的信息化趋势,使自己的企业尽快实现信息化。不仅企业自身如此,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也意识到,村镇企业信息化建设将在社会经济进步和国家经济结构变革中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对欧盟10个国家的村镇企业的调查中,反映通过i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信息通信技术)增长收入的有33%到41%;提高业务流程效益为38%到64%,改善客户服务质量的有40%到54%。以上的这些数据都客观地反映了信息化在欧盟的村镇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可知信息化对企业有着重要影响。从应用普及来看,中国同国际水平相比仍然相差很大。加拿大60%的企业采用线上采购的方式,丹麦32%的企业选择在线销售,而中国企业的这个数据不超过10%,现在只有9%,这种悬殊是摆在我们面前严峻的形势。虽然中国制造,在当前的形势下在世界范围内还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以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来看,如果我们的管理和信息化跟不上趋势,很快就会与国际脱轨。那么中国制造也不再成为我国村镇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优势了,相应的我们的村镇企业会逐渐被淘汰。

4村镇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由以上的各种分析可知在当今时代,信息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壮大所必须的手段,而信息系统承担着信息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的功能。企业要实现信息化就离不开信息系统。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合性的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将涉及到企业体制和结构的变化与调整、业务部门间流程的协调,而且在系统开发应用的各个阶段,需要人、材、物的全力配合。在这里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大体分析村镇企业的发展趋势。首先村镇企业应该引入一套用于内部管理的eRp系统,对内部资源实行有效、精确地管理以此来解决村镇企业的管理上的松散。使村镇企业的管理由经验式逐渐走向科学化。将企业内外部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总体与局部的最优配合。通过整合各种信息,实现业务数据和市场信息的共享。通过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再造)优化企业流程,消除重复劳动并增强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和工作质量。以此达到降低库存、加快资金周转的目的。其次,逐渐建立村镇企业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以面对近几年频繁出现的网上商店的威胁。发挥自己的价格优势。将自己的品牌打入全国进而进军全球市场。2013年中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营收规模为194.5亿元,同比增长16.4%。2014年一季度中国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市场营收规模为50.4亿元,同比增长14.0%;二季度中小企业B2B电子商务市场营收规模为56.4亿元,同比增长18.6%。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B2B电子商务发展较为稳定,相信在未来村镇企业通过电子平台能够实现更大的利益。实行电子商务就离不开完善的物流系统。据专家估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国中小型物流企业的数量将以每年16%~25%的速度发展。然而,我国目前1000万家村镇企业中,信息化水平还不容乐观,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由以上数据可知,我们要实现村镇企业的电子商务,就要快速发展村镇物流企业的信息化,为村镇企业的产品流通提供物流支持。但是村镇现代物流行业起步晚,技术匮乏,再加上农村环境的不确定性、发展的不均衡性和需求的局限性造成了物流信息化在村镇企业中难以实现。

5结语

在当今的形势下,村镇企业的信息化已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本文从信息化对当今的村镇企业的重要性以及村镇企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借鉴发达国家村镇等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我国村镇企业数量多,地理范围广,行业差异大,而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问题多,任务艰巨复杂。本文只是对村镇等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作了初步研究,在实践中还会出现很多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解决。而这当中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要有长远的、战略性的发展目标,坚定信息化方向,构建适合自己的信息系统平台,提高核心竞争力,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自己争夺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史灵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郑州大学,2002.

[2]王建国.初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及发展思路[J].安徽农学通报,2006(08).

[3]孙素芬,罗长寿.北京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10).

企业信息化现状篇6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标准化;流程再造

中图分类号:tp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6-1436-02

2008年底引发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面临困境,影响了美国,乃至整个欧洲,也对企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但是危机就是机会,如果企业在危机中练好内功,完全可能迎来更大的发展。

本人了解了几个知名it企业,他们的业绩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减少,反而有增无减,说明大部分企业都意识到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希望通过企业内部加强管理,利用这个机会厚积薄发,等待迎接下一个挑战。

信息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战略资源,也是企业管理的基础。通过信息,更好的做出决策,做出计划,企业的效益就从有效的信息管理中自然而然地获得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是时代所需、发展所需。掌握好信息技术、利用好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全面管理,才能全面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水平,提高竞争力。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对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它是一项企业管理流程的再造,需要决策层、管理层、技术层、应用层等各个层次的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其次,它需要以一定的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为基础,要求企业具有很强的内部控制能力,准确地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实施到位。

1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

1.1部门级信息化

信息化管理简单的讲就是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沟通和数据采集和处理,把大量繁杂的信息进行有序的组织。

目前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仍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等办公自动化阶段,即信息管理处于辅助工作和业务上的管理支持。

具体形式表现在每个部门根据需要,打印简单的文档,编制二维表格,收发电子邮件。购买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通用专业软件完成某个部门的某项工作,如财务部采购财务软件实现财务、进销调存核算工作,造价师购买预算软件实现预决算等。他们都是实现公司的某个部门的需求,某项工作流程的需求。是部门级的信息化管理。由于这些业务大同小异,标准统一,通用性强,专业人员只需通过学习应用软件若干个月,就可以顺利实施了。

部门级信息化管理与企业级信息化管理有着非常大的区别,部门级信息化管理一般完成了某个部门的现有手工业务,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先进技术处理大量数据,模拟手工作业来降低劳动力的强度。解决初步的信息沟通和共享。

部门级信息化管理没有把信息整合,数据没有统一标准和解释,自成一体,不能作为高层领导的决策依据。

目前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仍局限在部门层面上;还未走入企业级信息化。更不用说实施eRp、CRm和SCm等生产、业务控制方面的管理了。

1.2管理层的认识有限

一些企业管理者把信息化建设仅仅理解为购置计算机和计算机操作,再购买相关的软件就认为实现信息化管理了,或者直接建立一个企业网站就达到目的了。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这种认识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他们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要打破原有的管理框架,改善管理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将新的流程式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引入到企业中。

管理者在信息化建设上“注重设备、轻视流程变革;注重开发、轻视管理;注重形象,轻视维护和数据。因为设备是有形的,数据管理是无形的,有形的更加容易看得见摸得着,更容易出看得见的业绩。

同时管理层自身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有限,不能更多更深的了解应用计算机。对使用计算机采取回避态度,或者不支持,在实施过程中尽量少提供或不提供管理信息,使得在建立企业模型时缺失信息来源。1.3应用层的素质限制了数据采集器的使用

现在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招聘的员工文化素质低,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放松或者不进行培训,都直接间接的造成了应用层的素质低下,他们不理解信息化管理的目的,应用计算机的原因,更不用说去积极的掌握数据采集器的应用,反而对于应

用数据采集器初期增加的工作量,排斥数据采集器的应用。即使勉强使用后,出错率高,或者使用情况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没有及时输入;几个部门需要配合数据输入时相互推诿等。

1.4管理及制度的执行力

前面已经提到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要打破原有的管理框架,改善管理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建立新的管理制度,废除不必要的工作,削减人员,将新的流程式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引入到企业中。

一些中小企业成立初期和成长期由于要适应市场,没有时间和精力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又由于规模小,转型方便,造成制度的随意性和人为性。使得企业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尤其是制度的执行力,造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信息录入的不及时,不准确。

1.5数据没有达到标准化、规范化

前面已经提到:由于企业规模小,为了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市场,便于转型,造成许多业务规则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人为性,为了节约成本,没有专职的标准化人员,在建立数据模式时,很多数据口语化,数据概念不全面,或者没有定义,或者有多种表达方式,描述性语言的多样化和随意性,产生数据的不准确。从而导致统计出的数据没有代表性,毫无意义,不能成为领导的决策依据。

1.6资金问题

中小型企业成立初期主要是添加设备购置器材,成长期的资金主要是用于扩大再生产,其次中小型企业的现金流紧张,很难有多余的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即便有,也是企业内部的多年积累,不可能长期稳定的投入,而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人力、物力、资金的长期投入。大型国企可以每年有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而中小型企业很难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银行也根本没有为信息化建设的融资,政府更没有此项补贴。使得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举步艰难。

1.7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

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企业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中小型企业最缺乏复合型人才,复合型需要专业、能力、经历的积累。中小型企业的专业人才在本企业积累了一定的专业、能力、经历后,多数会应聘到大型企业锻炼成复合型人才,或者再到中小型企业发展成为专才。很少有积累了能力和经历的复合型人才再应聘到中小型企业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知道既懂企业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大多数都是聚集于it类企业,当这些人才想离开it企业时,多数选择大型企业,因为其工资待遇较高,其二大型企业项目大,业务范围广,事业发展空间大,这是中小型企业无法企及的。1.8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软件缺乏

国外的信息化软件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端,也是发展者,但首先价格昂贵,如:Sap,oRaCLe公司的产品,动辄上百万,中小型企业根本是望尘莫及的;其次不适应于中国国情,由于中国企业的中国特色,使得这些软件处于水土不服的尴尬局面。

而国内信息化软件又难以符合中小型企业的个性需求,就拿我公司举例:我公司是一家集市场、设计、施工、管理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企业,国内市场上按照行业分别有市场、设计、施工、管理各方面的专业软件,他们在专业上无不精通,但中小企业不同的运营方式有所不同,不可能完全匹配本企业;同时要建立我们公司企业级信息化管理,就需要这些方面各个专业软件的整合,存在二次开发的需求,开发费用从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

2对策

2.1企业级信息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

企业级信息化要打破原有的企业管理框架,将新的流程式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引入到企业中去。企业从部门级信息化迈到企业级信息化的最大难点,不是引进一个新系统,而是引进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这是一个突破点。我们叫流程再造:针对企业业务流程从根本上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在成本、质量、服务、周期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指标方面获得戏剧性的效果。

在企业流程再造中,我们会发现现有的业务流程之所以绩效很低,很多是与企业的信息流程中的滞后、等待、残缺和不能共享有关。如我公司相对于收取管道直饮水的水费工作:先由抄表员上门收取水费,采用人工开票,回公司后,还需要抄表员每个小区进行统计核对票据和金额,再由统计员将各小区水费进行统计,绘制报表。这其中的大部分工作是不产生价值的,反而造成时间的延误,所以,在企业流程再造中,我们要把业务流程中抽出或提炼出信息流程来,如果采用计算机处理,抄表员人手一个抄表机,抄表时就已经把水费输入到抄表机,回公司后只需将数据导入到服务器,企业管理者就可以直接读取数据,查看统计报表了,计算机将其余的工作都已处理。2.2第一把手参与的原则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专业性强,一个企业的不同部门站在各自部门的角度提出模糊的需求。而信息化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对于企业来讲是个整体的框架需要最高层管理者参与信息化规划。

制定信息化规划应准循的原则是:第一把手参与的原则、自上而下的信息战略规划、局部详细的数据库设计。建立企业模型。

2.3自上而下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进行自上而下的信息战略规划的目标就是达到信息的一致性。没有全局的规划就没有数据的一致性。这里指的自上而下不是管理层闭门造车,是通过几上几下的反复讨论推敲形成标准的数据。

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包括以下几点:

1)数据项定义的一致性指在企业的不同部门,对一个数据项的定义和含义统一约定。

2)数据项结构的一致性:同一数据项在不同场合其结构(长度,类型等)应一致。

3)数据记录结构的一致性:含有相同关键数据项的记录,在不同地方不同表中应结构一致。

4)更新时间的一致性:数据按月周天在不同子系统中交互更新处理,要保证相同数据的不同拷贝具有相同值。

5)更新规则的一致性:对不同数据拷贝,处理和更新的规则不同,尤其是分布式处理和小型机的用户,要求统一规则,不出现不相容的数据。妨碍数据的完整统一。

规范化:规范化不仅仅指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对输入系统的信息也要规范化。

2.4组成从事规划工作的组织

从事规划工作的组织是核心小组,它负责编制企业的信息结构图,建立企业模型。小组成员应包括,数据处理人员(具有丰富的数据库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财务主管、业务经理、客服经理、客户分析员(数据录入人员)等。

小组成员还应聘请外来专家顾问进行培训和指导,熟悉数据库、了解各类软件工具的功能和用法的技术专家给予方法论的指导。企业业务专家指导建立企业模型,挑选参与项目的客户分析员。

3结束语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繁杂而长期的工作,在做到以上几个对策的同时,还要保证资金的供给;依托国内信息化管理软件。同时对企业人员的进行宣传和培训。加深企业中层干部对信息化建设的理解,使他们成为推动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并挖掘和培养企业自己的信息化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现状篇7

【关键词】石油工程;信息化;发展;原则;趋势

1.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现状

石油工程板块的经历多次专业化重组,而石油工程企业的信息化也经历多次飞速发展,信息化是推动各业务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步骤,大规模的信息化也标志着石油工程企业专业化企业走向现代化企业的建设征程,通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石油工程企业将整体转变发展方式,大力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走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道路,为石油工程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商。

2.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在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在各企业总部的建设推动下,在信息化基础建设、生产运行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已经部分建设了相应的信息化应用,但由于其石油工程企业的主要业务仍是工程建设,随着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原来的信息化不能很好满足满足工程建设的信息化要求,石油工程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工程,石油工程施工厂所多集中在沙漠或者交通极不发达区域,工程工程密集的技术需求、使得信息化在石油企业发展中面临一定的挑战。同时石油工程的信息化发展相对其它行业,即是挑战也是机遇,石油工程企业施工的厂所不固定,信息化基础建设需要多次投入,石油工程企业的密集技术需求对应着信息化深度发展需求,这些也是信息化能够在石油企业飞速发展的基础。着眼于石油工程企业未来发展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建设以生产为核心的信息系统,建立信息化运行保障体系势在必行。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全面的技术体系建设,牵涉到的业务面广泛、技术体系结构复杂。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体制下,由于信息和网络的开放性,石油工程企业的信息安全建设也受到一定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才能保障信息化的顺利实施和正常运转。

3.石油工程企业未来信息化建设原则

3.1石油工程企业发展建设定位

建立以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系统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系统。完善信息化与工程企业中心业务的高度融合,根据石油天然气行业综合数据信息标准与规范,实现勘探开发数据信息采集、管理、应用与,为油田勘探开发生产、经营及油田地质研究、采油工程提供结构化的应用数据元和录井基础地质研究成果提供综合性信息平台,全方位的体现信息化技术在石油工程企业中心业务上的服务水平、建立符合中石化油田勘探开实际的综合数据信息服务模式,扩大信息化在石油勘探生产中的服务领域。

3.2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指导思想

石油工程细分企业众多,部分企业已经部分建立了各自的信息化系统,包括初步的基础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相关规程的制定。但以往的信息化管理规程适合原有的管理体制,信息化系统适合原有的体制架构,基础建设进行基本的建设,配备了基础的硬件设备,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应该按照部门的要求,遵照“整体规划、业务驱动、结合已有成果、突出重点、边建设边应用”的指导方针。整体规划:各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建设统一考虑,各项建设内容遵循共同的规范、标准、体系、服务。业务驱动:围绕各石油工程企业的业务应用建设,为业务服务。结合已有成果:以原来信息化建设成果为基础,进行建设。突出重点:把握重点工程和重点应用,集中解决和实现。分步实施:按计划分阶段逐步进行信息化建设工作。

3.3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总体目标

石油工程企业应该按照石油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原则,遵循“化是过程、统是原则、建是重点、用是目的”的工作要求,结合石油工程公司的实际情况,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

3.3.1资料数字化:各类数据信息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地采集传输入库,规范化、合理化管理,达到一次采集,多次共享目的;

3.3.2业务信息化:以最全面的数据信息,规范、统一、优化石油工程业务流程及业务管理和运行模式;

3.3.3科研生产协同化:利用数字化应用平台打破专业、部门之间界限,加强内部联系,协同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3.4现场可视化:通过自动化监控和视频实时传输,实现石油工程企业生产指挥的桌面化;

3.3.5管理决策科学化:为决策层提供及时、全面、准确而有效的信息,使决策者对需求做出迅速反应,科学决策。

3.4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发展理念,坚持集中统一管理,坚持持续投入机制,加快整体推进步伐,为提高公司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支撑。这一战略原则可归纳为三方面:

3.4.1坚持“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的六统一原则,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

3.4.2坚持“成熟”和“兼容”的技术选择,确保系统的成功建设和应用。

3.4.3坚持“实用”和“高效”的建设标准,确保信息化的协同效益。

4.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4.1以大系统为基础推动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横向发展

以大系统(石油工程原始数据采集、工程综合信息平台、石油工程基础数据、工程成果数据库系统、工程全程可视化系统等)为基础推动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专业系统横向发展,如石油工程中的水平井地质导向可视化信息系统研发、实现与现场作业单位进行工程施工数据信息化共享服务(知识、视频及数据),建立协同智能的工程施工信息化视频系统及调度系统,以大系统为基础稳步推进信息化专业纵横向发展。即是完善信息化与石油工程中心业务的高度融合,根据石油天然气行业综合数据信息标准与规范,实现石油工程施工数据各专业信息采集、管理、应用与,为石油勘探开发生产管理、生产运营以及油田地质研究、钻井工程、测录井工程、试采气等工程作业提供结构化的应用数据元和综合性信息平台,全方位的体现信息化技术在石油勘探中心业务、核心业务上的服务水平、建立符合石油工程企业施工实际的综合数据信息横向服务模式,扩大信息化在工程施工生产中的服务领域。

4.2以数据库整合为核心推进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纵向发展

信息化纵向发展以各石油工程企业现有数据库资源为根本,经过历年的讯猛发展,石油工程企业沉积了大量的施工数据,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石油工程企业应不断加强公司跨专业数据库整合力度,提升现有数据库知识挖掘力度,工程数据体再集成再创新力度,在保证原来数据成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争取更多的信息科研项目,以工程施工相关数据库整合为核心推进石油工程信息化纵向发展,在企业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石油工程企业信息资源中心建设纵向发展主要是多元异构数据库整合、多专业、跨系统的整合,数据库的整合是核心,也是信息化纵向发展的必经之路。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随着石化总部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数字化油田战略的提出,勘探开发领域逐步扩展,而各类开放或半开放的数据库系统是成果的集中体现,数字油田信息化发展必须是各类数据库整合的前提下进行。公司信息化纵向发展将以数据库整合为核心,加强数据整合创新力度,使得数据资源能变为信息化创新资源,通过数据纵向发展及挖掘,推动智能油田发展。

4.3以新市场、新方向为契机拓展石油工程企业信息化服务内涵

石油工程高端业务发展将以新市场、新方向为突破点,同时伴随着拓展信息化服务内涵,信息化也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尤其是新兴市场的发展,新市场的信息化起点特点往往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精、尖技术,只有牢牢把握工程施工市场方向,才能逐步掌握石油信息化高端业务核心技术,通过石油工程信息化高端服务能使信息化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例如工程工程中的钻井业务,现有高端业务主要是推进全新的可视化钻井、录井、导向系统研发,建立以生产综合信息平台以及生产运行管理与指挥平台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系统,加快以施工工程生产综合信息系统为基础石油的协同办公共享研究,建立信息化高速网络,使得生产信息系统到科研信息系统之间无缝连接。实现生产到科研的系统化信息服务体系,在生产综合系统后台研发上实现与其它石油工程核心信息系统对接,把综合信息系统的服务领域进行有效拓展,使得信息化技术真正服务于工程企业核心领域。

5.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现状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现状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用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为手段,利用软件系统为平台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有效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作,是每个企业所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不仅是高科技信息技术的运用,同时也是全新的管理思想与管理理念的引入。从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效能来说,其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开放式管理,实现了功能的外包与虚拟组织的设立等。信息化的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自上而下的单一形式向多方位、专业化、全面的方向发展与转变。信息化的管理无疑给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效率带来了极大地提升。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更为人性化,同时能够提供各种形式的自助服务,利用信息化的平台,部门领导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管理员工,例如对员工的薪资、个人考勤、休假等情况进行了解。其作为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开辟了更为丰富的员工和人才的交流渠道。信息化的管理使得企业与员工之间有了更良好的互动,员工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跨级别、跨部门表达各种想法与意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融管理技术与信息技术于一体,利用先进的理念与技术,使其完整的管理流程与内容得到体现。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如今企业管理领域的热点内容,就其应用现状来看,具体包括数据电子化、流程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三个层面。如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但在具体的实施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管理硬件水平较低。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的硬件要求较高,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的操作水平,对建立资源库所需的设备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应用能力普遍不高,应用能力的不足阻碍了信息化进程的发展。

2.缺乏资金支持,缺乏人力资源软件产品与厂商。目前我国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中普遍面临着资金问题,信息化建设前期需投入一定量资金,软件产品的开发与购买都需大量投资,并且系统升级、系统维护以及人员培训等都是一笔不菲的投资。资金支持的缺乏成为一项难题。同时,信息化软件产品不规范、软件供应商水准参差不齐,一些软件产品仍然以“人事管理”为中心,市场上没有突出的管理软件品牌,无法适应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需求。

3.专业人才的缺乏。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发还处在相对初级的阶段,由于我国企业管理者观念上的差异,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的不完善,导致专业的人才缺乏。当前有不少企业领导者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够,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信息管理体系优势无法得到足够发挥。并且企业人员的管理意识观念相对落后,只把重点放在能够直接创造效益的工作。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应用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企业必须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加大管理力度与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优势,从而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现针对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应用提出几点个人建议。

1.管理层需提升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作为企业的领导者,需要及时更新观念,树立起现代意识,跟上时代步伐,领导者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对人力、物力与财力都应当全力支持。其次,领导者也应当积极参与到信息化建设当中,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设计、规划实施等,都需要进行一定的了解,亲力亲为,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充分重视与解决一些非技术问题。

2.创造信息化应用的基础条件。企业应当加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创造信息化应用的基础条件。企业首先需增强员工的信息化意识,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氛围,并且,企业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与锻炼,提高员工的应用技能。同时可以向技术应用水平高的企业学习,实现信息共享,借鉴成功经验。

企业建立与完善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工作迫在眉睫,我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起步较晚,软件与硬件各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因此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当中,更加需要多动脑筋、坚定决心,解决存在的问题,客服各种困难,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现状篇9

关键词:企业物流;信息化;现状;应对策略

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代物流企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缺少现代化的物流,那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会得到快速的发展。现代物流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将物流中原本分离的各个环节紧密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

一、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1.自动化设备技术应用现状。我国企业物流信息自动化设备技术应用的主要环节是配送中心,它的主要特点是产品品种多种多样,数量比较大。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在一些物流环节上应用了物流自动化拣选设备。物流自动化拣选设备主要有两种自动化设备:一种是拣选自动化设备,另一种就是自动分拣设备。拣选自动化设备能够指导工作人员的拣选操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拣选准确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自动化分拣设备能够帮助物品自动进入组货通道,节省人力资源。

2.动态信息采集技术应用现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用户的交货期也越来越短,这就给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实时物流的理念。动态信息采集技术能够对物流过程进行准确的掌控,移动中的货物本身就携带着有用的信息,所以,更加准确、快速地读取移动中物品的信息可以提高物流的速度。

二、阻碍我国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问题

1.对信息化认识不足。我国物流企业对信息化认识的不足主要体现在: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在推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国不少物流企业存在着保守残缺、拒绝接受新鲜事物的观念,对物流的信息化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企业内部一些高层领导对企业物流的信息化也没有充分认识,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更是没有具体设想,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模式以及手段等认识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有些物流企业认为只要在物流管理中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就是实现了物流的信息化,没有对物流信息化做具体的了解。

2.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落后。信息技术应用和物流设备的落后严重阻碍了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的落后,阻碍了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企业也就不能根据市场做出快速的调整,各企业间的竞争力也降低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层次大多比较低,主要应用在办公自动化和日常的处理方面。信息系统也不完善,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物流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另外,我国的物流设备也比较落后,一些先进的设施没有得到应用,如立体仓库、自动导向车系统等。和国外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设备相比有很大差距。

3.环境问题(信息化安全性难保证)。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安全性还没有得到有效的保证。我国政府还没有出面为信息化建设做出统一的规划以及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同时我国的物流信息化也没有成熟的法律体系的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网上营销缺少必要的配套系统,如信息系统、支付系统、采购系统等,这都造成了企业间电子化难以实现。除此之外,我国的信用消费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应对策略

1.认真选择信息化合作伙伴。物流企业在选择信息化合作伙伴时,一定要认真、慎重,所选择的信息化合作伙伴应该在物流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专业的信息技术能力,最主要的就是应该具有对物流管理进行分析的专业人员。物流企业应该在分析自身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和自身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合作伙伴,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提高领导素质。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技术具有相对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所以对物流企业信息化进行建设的相关领导应该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首先,应该具备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教育背景,拥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其次,还应该梳洗物流企业的各个环节、对物流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战略有充分的了解。最后,对企业的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信息系统有全面的认识。

3.构筑物流企业的安全的信息化平台。为了保证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安全性,首先,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和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这是构筑我国物流企业安全信息化平台的前提和基础。其次,相关政府部门还应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法律规定,这就为我国物流企业信息的安全性提供了法律保障。最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需要进一步提高完善,完善网络营销系统,完善信用消费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4.选择或开发更科学、安全和功能强大的信息化新技术。物流企业应该密切关注我国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相关技术人员应该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的物流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eDi、GpS、eRp等,来开发更科学、安全和功能强大的信息化新技术。另外还应该把本企业的发展和全球的物流网络融合在一起,促进本企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我国物流企业应该尽快克服物流信息化技术的难题,选择更安全和功能更强大的信息化技术,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信息技术平台。这就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在全球化过程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晓艳,张君英.建立和发展物流信息平台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探讨[J].物流科技,2011(05)

[2]贺彩玲,张玉静.浅析我国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J].价值工程,2011(15)

企业信息化现状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现状信息化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拉动民间投资、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繁荣、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企业的神经系统,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的应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消除了中小企业与市场的空间距离,拓展了国内国际市场,缩短了企业产品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时间,有效弥补中小企业的天生不足,强化了中小企业专业化经营的特长;同时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实现精益化管理,加强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知状况

(1)在信息化建设的认可度方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中小企业司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信息化所带来的成效已经得到中小企业的认可。34.6%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37.1%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库存资金占用率,46.9%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提高了企业商品流通效率,62.5%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人工成本,49.5%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决策成本,高达68.1%的中小企业享受到了信息反馈多带来的市场机会。

(2)在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上,60.8%的中小企业设置有专职信息化建设和运行部门,说明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在企业中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高度。

(3)在企业信息化实施效果方面,有32.5%的中小企业对实施信息化的成果表示满意,而12%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成果不满意,5.5%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成果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但基本认可信息化对企业发展有益。仅有2.8%的企业认为信息化没有明显的应用效果。

2.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中小企业司的调查资料显示:几乎所有中小企业都配备了电脑,其中拥有10台以上电脑的中小企业占47.9%,有6.2%的中小企业甚至已经拥有100台以上的规模;71.9%的中小企业配备有专用的服务器,而且有21.5%的中小企业拥有3台以上的服务器,26.2%的企业拥有5台以上网络设备;网络平台建设方面,被调查企业中,82.7%的企业拥有局域网,而且有50.6%的企业局域网已覆盖了全单位的所有部门;12.7%的受访企业通过100m以上宽带接入互联网,48.3%的企业通过100m以下、10m以上宽带接入互联网,通过10m以下带宽接人互联网的企业仅占39%;34.8%的中小企业计算机联网率超过90%,42.5%的企业内部计算机联网率低于70%。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还有很多需要继续加强之处。

以上只是从硬件方面显示出来的数据,支持信息化的软件的功能模块应有效地贯穿于企业运作的各个过程,这样才能使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在发挥资源整合后的优化效果中得到补偿,这就要求不仅软件表现出来的业务流程合乎逻辑,还要适应企业的实际。不能以软件为中心,否则就会明显违背业务逻辑和管理原则的情况,在国内的一些信息软件商品中屡见不鲜。软件问题从根本上说,是软件的商品化问题。一些公司急功近利和不负责任的做法,不但直接损害了企业的利益,也直接对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成效已经得到中小企业的广泛认可,但不少企业在其信息化建设实施的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人才缺乏

技术力量缺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瓶颈。it技术人员的数量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水平,企业信息化程度越高则需要更多的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的员工,而商务部分调查结果显示,80.9%的中小企业只配有5名以下it技术人员,技术力量较为薄弱,可以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员工只占总数的38.1%,一半员工停留在一般应用计算机的水平。而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由于薪资水平普遍缺少竞争力,加上从而对吸引和稳定技术人才队伍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主要出在实施人员身上。实施人员的管理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不足,特别是缺乏企业背景,了解和解决企业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而实施人员本身的素质同实际所要求的能力之间的差异是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2.信息化建设资金匮乏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无论是服务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硬件设备的购买,还是网络的构建以及大型管理软件的上马,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尤其是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更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否则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后退。商务部调查资料显示,被调查企业中35.9%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没有稳定、持续的信息化投入。

3.信息化建设缺少规划

就我国目前多数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看,普遍存在缺少整体规划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软件使用杂乱,偏重于个人喜好,导致系统兼容性差;各部门独自建设各自的管理系统,信息孤岛比较多;网络和信息安全考虑较少,存在很大的安区隐患。

4.企业管理不规范

企业信息化建设促使企业营销、采购等管理环节更加透明,这必然会触及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经济利益,降低他们用信息化手段梳理业务流程的积极性,这种企业管理中人为因素的较多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系统的深入应用。

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过程中,认为内部的各部门处于从属的地位,只要做好配合工作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中小企业的内部各部门必须在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处于主动和主导的地位,并发挥决定性推动作用。相当一部分企业把信息化建设任务主要交给本企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去实施,这种做法实质上是把一个管理项目转变成为一个计算机项目,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因此本项目还要对信息化的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所牵扯到的企业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例如:业务流程是否需要重组,企业人员是否合作等方面。

5.风险抵御能力不高

由于缺乏客观的需求分析,缺乏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规划,资源相对匮乏、整合效应相对较差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偏离期初的规划,最终不能符合中小企业管理的需要,或者暂时满足后又不能持续适应中小企业管理变化的需要,不能给中小企业带来真正的效益,从而为企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风险。

6.软件语言问题

对于外资企业来讲,汉语与外语的转换过程中是否会出现乱码。因为很多外资企业要求信息系统版本是英语、日语或繁体,但是由于这些企业的操作系统语言又是汉语或简体,那么国产信息化软件外语版本与汉语简体windows环境有时发生不兼容的问题,信息系统软件经常出现乱码的现象。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总结及建议

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进行客观需求分析,降低实施风险

企业在准备信息化建设之前,需要理性客观地进行需求分析:企业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实施信息化能否解决?在财力上能不能支持信息化的实施?基础管理工作有没有理顺?人员的素质够不够高?在准备信息化建设之前是否有咨询公司协助?各种资源能否得到有效地整合?

2.注重规划,保持建设的可持续性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具有系统复杂、实施难度大、应用周期长等特点的企业管理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规划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综合全局考虑建设方案,避免信息孤岛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3.加强培训,注重针对性

培训是成功实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培训的主要目的一是在于改变思想、提高认识,思想不统一决不能进入实施阶段;二是要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不仅要明确信息化的实施会给企业带来那些变化,还要明确告诉各个岗位的人员如何进行新的工作方式;三是培训的内容要有所区分,要针对管理岗位、操作岗位、系统运行和维护岗位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4.以企业为主进行集成开发,重视自身信息化队伍的建设

信息化建设企业应该起主导作用,是否有高素质的应用和维护人员直接影响信息系统应用水平。集成工作要以企业为主去实施,过分依赖软件公司不可能将集成做的深入,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是根本。信息系统的实施过程,不能过于依赖软件公司,要确保在实施阶段企业能够培养出自己的信息系统管理和维护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