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十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十篇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39:47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篇1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内部控制框架;构建

中图分类号:tU375.4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影响力逐渐增加,内部控制建设与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企业在新时期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由于我国企业在发展中受到信息化建设与内部控制建设之间的相互影响,使我国企业基于信息化的内部控制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一现状直接导致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现阶段我国企业在基于信息化的内部控制系统建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认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之间的关系,要求企业在发展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其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这样才能确保基于信息化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一、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

CoSo在《内部控制――一体化框架》中将其划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以及监督等五个部分,同时CoSo也认为应该将这五个部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所以在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影响研究中可以利用其这一特点。现代企业的控制环境主要包括智力机制、组织结构以及管理体系三个方面,而管理方法的信息化建设与控制模式的信息化建设,是信息化影响内部控制环境的主要表现,企业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董事会和监理会实时、准确、全面的提供信息,对促进企业结构在新时期向扁平化方向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现阶段企业潜在的风险产生几率也在随着信息化建设而逐渐增加,这是因为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整体水平对企业有着直接影响,这便需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科学利用管理方法和技术方法,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衍生的信息风险发生机率,这样才能为企业在新时期的良性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稳定发展环境。

二、基于信息化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一)企业整体战略规划:现阶段企业要想构建出一个科学、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这便需要企业在内部控制系统构建过程中要以战略规划作为切入点,要求企业最高层决策人员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要明确一个核心业务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在开发出后可以实现其自身应用价值。企业最高层决策人员在系统设计中明确出具体的业务目标后,要求企业信息部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人员要分析这一业务目标的可行性,如果可行的话要求相关负责人要根据实际要求拟定内部控制系统框架,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框架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各个部门对其的功能需求。

(二)企业关键业务规划:企业在内部控制系统框架构建过程中明确整体规划方向后,要求相关部门要对企业关键的具体有任务进行有效定制,企业关键业务规划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各职能部门实际工作的需求,然后拟定出信息系统政策制定申请报告由董事会人员进行审批,同时也要确定企业编制业务环节信息系统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关键业务规划中要求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采购部门以及仓储部门等使用部门的相关人员参与进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框架设计中的功能可以满足企业职责分工、权限范围要求。

(三)系统自主研发规划:企业在内部控制系统研发阶段需要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采购部门以及仓储部门等系统使用部门,要根据各个部门实际工作需求提交处信息系统的研发申请,同时要求企业信息部门要仔细审核各个部门的申请后提交管理层进行审批,各个部门的审批报告经过管理层审批通过后由信息部门对其进行需求分析。信息部门在负责系统使用部门的需求分析过程中要结合各个使用部门特点,对信息系统名称、技术性能标准、操作环境、具体工作计划以及费用预算等内容进行策划并编制系统开发的任务书,信息部门所编制的系统开发任务书也要经过企业管理人员审批通过后才可以执行。

三、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现阶段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强化了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基于信息化的业务流程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因人工作业而衍生的项目风险,但信息化背景下的业务处理容易受到放置信息遗失和泄露,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在新时期的风险评估有着一定影响。要求企业在发展中要通过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运行,同时也要求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风险意识,将树立风险规避意识作为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之一,同时也要求企业在发展中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操作控制制度,将加强计算机硬件、软件管理的内部控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现阶段要求企业在基于信息化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构建中,要加强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内部审计力度,同时也要通过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养教育提高其整体素质,只有通过以上措施才能降低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风险几率。

四、结束语

新时期基于信息化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之间的相互影响最为明显,这便要求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中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以及管理体系可以满足其发展要求,最大程度提升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整体效率。

[1]陈默,涂友余,梅磊.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及对策.财会通讯.2006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篇2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系统

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大量的科学的数据和先进的管理手段,为业务人员和基础管理人员及时了解企业运转状态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方式和手段。然而信息化建设投入之大、风险高,见效慢等特殊性,使得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发展缓慢。下面我通过分析企业信息化现状,剖析信息系统的结构,分解信息系统的功能,通过求同存异的方法将现有成熟的信息系统功能,拓展到其他生产和管理中去,实现信息化建设的推广和运用。

一、企业信息化现状

1.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问题。一个信息化项目从调研、设计、开发、测试、实施、培训等到完全实现信息化项目的实际需求并运行正常,往往经历的时间很长,投入的资金较大,风险较高。所以很多企业虽然很重视信息化建设,但在实际投入上还是有一定的顾虑,不会轻易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投入信息化项目建设。

2.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问题。企业信息化建设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缺失问题,懂得信息技术的人员不明白企业的真实业务流程和管理体制,懂得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体制的人员不太了解信息技术,不能完成信息系统建设。

3.企业信息化建设开发风险问题。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由于企业和软件公司都缺乏熟悉企业特点、业务流程、管理特色又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懂设计、会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使得很难整理出一份详尽的项目调研报告,设计出符合企业实际的需求方案,即使信息化项目前期都符合要求,在开发过程中也有可能由于技术、应用或实现方法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信息化项目最终失败。

二、深入分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分解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产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已无法脱离信息技术的支撑,离开信息化技术,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都可能陷入困境,更谈不上健康快速发展了。所以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信息系统的管理也在逐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支撑之一。但由于信息化建设投入大,风险高,见效慢的特点,使得很多企业只是在主要业务或特殊业务实施了信息系统管理。下面我将举例说明利用企业使用的信息系统,拓展信息系统使用范围,推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1.深入分析信息化建设的成果。我们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比较成熟的项目材料进行从新捋顺,找出当时的调研报告,需求分析,业务流程、设计方案等相关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尽可能的捋出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共性问题和标准的业务和管理流程。开滦国际物流公司通过对综合物流信息系统的贸易子系统调研报告、需求分析、业务流程设计等相关材料的分析研究。总结和优化出系统的业务流程:

类似这样的业务流程将成为我们拓展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第一手资料。

2.分解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我们将信息系统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架构进行分析,按照功能进行流程设计。我们还以开滦国际物流公司综合物流信息系统中贸易子系统为例,贸易子系统的业务和管理流程为:

我们通过分解开滦国际物流公司综合物流信息系统贸易子系统可以得到诸如:收货管理、发货管理、票据管理、收付款管理等模块功能。我们通过对这些模块的二次开发和修改,使其能够拥有独立的功能和衔接的接口。

3.按照新项目的功能要求和已有的功能模块,进行新项目的方案实施。我们通过分解信息系统功能可以得到充足的功能模块,将调试好的模块进行整理,作为我们用于开发和实施新项目的内在资源。新项目的需求确定以后,我们按照需求和已掌握的功能模块进行方案设计。一个新项目就像盖一座大楼,我们的各类功能模块就像是盖大楼用的砖和钢筋,我们通过自己的技术水平将砖和钢筋有效结合起来,盖好大楼。开滦国际物流公司就通过此方法引用贸易子系统中收货完成了库存的采购、利用发货完成了库存支领,利用票据管理完成了库存的结算,最终成功的完成了库存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4.利用信息技术和数据库知识完成特殊业务需求。一个项目从需求调研到最终的实施使用,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或多或少的都有些小遗憾,存在一些细节的功能没有实现,但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数据库知识,将所需要的数据进行重新整理、关联、计算,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三、利用信息化成果,拓展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1.节约大量资金。让软件公司给定制开发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少说也得几十万,动辄上百万。即使项目成功实施运行,后期的维护和培训费用也是很大一笔开支。利用信息化成果,拓展开发实施的项目,成本很低,除了需要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学习费用外,其他几乎不产生费用。

2.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由于软件公司不了解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情况,如果开发一个新项目,前期的需求调研,需求确认、方案讨论等涉及到很多部门和人员,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后续的实施及培训也牵涉很大精力。利用信息化成果,拓展开发实施的项目,由于开发实施的人员就是企业的员工,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相当了解,没有必要大范围的调研,实施和培训也不会牵涉很大精力。

3.降低新项目的实施风险。由于新项目是利用信息化成果,拓展开发实施的项目,是企业内部人员编制完成的,对于企业的特点、员工的操作习惯,管理架构等都可以考虑的更全面。设计和开发出的系统更利用员工的使用和企业的管理。

4.有益于新项目的维护和数据安全。利用信息化成果,拓展开发实施的项目不涉及企业外部人员的介入,不仅降低了企业内部数据外泄的风险,保障了数据安全,也使得企业内部人员完全掌握了新项目的设计方案和程序代码,能够根据业务需求和功能要求随时进行维护,满足新需求。

5.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信息技术人才,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实力。利用信息化成果,成功拓展开发实施一个新项目,那就标志着企业拥有了一批高素质信息化建设人才。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篇3

一、中小企业认可信息化的作用

1、认识到位

调查结果显示,60.8%的中小企业设置有专职信息化建设和运行部门,说明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在企业中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高度。而且其中有31%的企业由首席信息官或副总经理主管信息化工作,39%的中小企业专门设置了信息化部门的部门经理专职管理企业中的信息化工作。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已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有32.5%的中小企业对实施信息化的成果表示满意,而12%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成果不满意,5.5%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成果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但基本认可信息化对企业发展有益。仅有2。8%的企业认为信息化没有明显的应用效果。信息化所带来的成效已经得到中小企业的认可:34.6%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37.1%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库存资金占用率,46.9%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提高了企业商品流通效率,62.5%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人工成本,49.5%的中小企业认为信息化降低了决策成本,高达68.1%的中小企业享受到了信息反馈多带来的市场机会。

2、人才缺乏

调查结果显示,80.9%的中小企业只配有5名以下it技术人员,技术力量较为薄弱。it技术人员的数量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水平,技术力量缺乏可能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瓶颈。企业中信息化程度越高则越需要较多的熟练应用计算机的员工,可以熟练使用计算机的员工只占总数的38.1%,一半员工停留在一般应用计算机的水平。

二、中小企业伯患化建设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1、硬件设备情况

调查显示,几乎所有中小企业都配备了电脑,其中拥有10台以上电脑的中小企业占47.9%,有6.2%的中小企业甚至已经拥有100台以上的规模。有18.7%的中小企业还拥有5台以上的笔记本,71.9%的中小企业配备有专用的服务器,而且有21.5%的中小企业拥有3台以上的服务器。可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2、网络设备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受调查企业都拥有至少一台网络设备。26.2%的企业拥有5台以上网络设备。所有受调查企业都拥有至少一台专业存储设备。21.2%的企业拥有5台以上存储设备。

由于中小企业整体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打印机产品在受访企业中的配备率很高,91.6%的中小企业配有打印机,甚至有57%的企业配有3台以上的打印机。

3、网络平台建设情况

企业内部网的建设为实现企业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基础网络。各企业虽然信息化建设的程度不一样,但多数企业都利用已有的it资源,建成了完善程度不同的内部网络。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仅有17.3%没有建设局域网,仍然处于单机操作的阶段,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局域网的价值,并且建设了本单位的局域网。在被调查企业中,82.7%的企业拥有局域网,而且有50.6%的企业局域网已覆盖了全单位的所有部门。

4、主干网带宽

企业上网需求正在迅速上升,大多数企业通过宽带主干网接人互联网。12.7%的受访企业通过100m以上宽带接入互联网,48.3%的企业通过100m以下、10m以上宽带接入互联网,通过10m以下带宽接人互联网的企业仅占39%。对于具有较多上网需求的企业来说,互联网接入带宽直接影响数据传输的速率,也影响着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效果,因此,加强接入服务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具有重大的意义。

5、联网率

全面实施信息化需要将企业中的计算机紧密联系在一起,即全面实现互联。企业计算机联网率越高说明企业信息化实施覆盖范围越广,员工参与程度越高。从调查结果看,34.8%的中小企业计算机联网率超过90%,42.5%的企业内部计算机联网率低于70%。中小企业中计算计联网率总体水平较高,但还需要继续加强,以便在企业内部全面实施信息化。

在被调查企业中,只有23.9%的企业没有自己的独立网站,51.4%的被调查企业已经建成了网站,并有独立的顶级域名。此外,还有24.7%的企业表示正在建设或将要建设独立的网站,全面地实现企业上网。

6、电子商务

四成中小企业已开展电子商务应用,近一半中小企业尚未开展电子商务应用。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相对竞争力的变化影响,要从B2C和B2B两个层面来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中小企业不能以中大企业的系统架构来建设其电子商务系统,应有自己的一套建设原则,否则容易遭遇人才不足、系统不相容、导入经费过高、组织不适应等问题。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三大阻力

技术人才缺乏、资金匮乏、内部业务流程不规范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三大阻力。值得欣喜的是,中国中小企业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已基本达成一致,只有不到15%的被访者认为企业领导是信息化建设的阻力。

中小企业由于行业分布广泛,薪资水平稍欠竞争力,对既懂行业又懂技术的人才吸引和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信息化促使企业营销、采购等管理环节更加透明,这必然会触及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经济利益,降低他们用信息化手段梳理业务流程的积极性。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

1、信息化持续投入状况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购买,到网络的构建和大型管理软件的上马,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尤其是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更需要稳定的资金投入,否则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后退。统计结果表明,35.9%企业的信息化没有稳定、持续的信息化投入。

2、近两年信息化投入与销售收入比重

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逐年升高。从2003年、2004年这两年信息化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比重来看,该比重均值呈上升趋势,2003年该比重均值为1.16%,

2004年则为1.35%,比2003年增长16.4%。与国外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通常在2%--3%之间相比,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存在较大差距。这表明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3、信息化投入结构

从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结构来看,本次调查结果并不支持“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重硬轻软现象”的结论,中小企业硬件、软件、服务三部分投入的比重均值依次为49.7%、30.2%、25.5%。这个投入结构比例表明,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趋于合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度过硬件投入的大规模初期阶段,今后的硬件投入会朝着升级、换代方向发展。

五、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

1、软件系统需求

2006年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安全将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两大热点,财务管理系统的新建、完善、与其他系统的互联互通成为44.6%企业的重点,信息安全也是近四成企业的建设重点。另外,30%左右的企业将计划建设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

2、硬件产品需求

2006年中小企业对it硬件保持较高的购买热情。台式电脑有64.2%的企业意向购买,打印机、笔记本电脑、pC服务器、网络产品有40%以上的企业打算购买;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带动安全产品的需求,35.8%企业计划购买安全产品。

3、信息服务需求

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指导咨询、新技术讲座,需求比例分别高达63.3%、57.3%,对信息化建设评估、项目监理的需求比例也在20%以上。

4、对it产品的选购因素

从台式pC机的主要品牌提及率看,性价比较高的国产品牌在中小企业中大受欢迎。调查结果表明,联想遥遥领先,其次是方正,兼容机排名第三。国外晶牌DeLL、Hp、iBm的提及率明显较低。

在pCJ艮务器领域,品牌集中度低于台式电脑领域。iBm和联想差距不大,二者共同占据中小企业pC服务器的半边天:DeLL提及率第三,Hp第四,二者提及率近30%。在打印机领域,Hp、联想、epSon是中小企业打印机的三大晶牌,提及率分别为28.5%、17.7%、14.9%。不论企业规模如何,互联网均是用户获取相关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中小企业在产品购买时比较谨慎。59.2%的企业在决策前会从互联网上查询相关信息,货比三家,努力寻找最优选择,还有44.7%的企业会直接到市场上询问比较。当然,厂商或经销商的推介作用也不容忽视,它能对44.9%的企业购买it产品产生影响。

统计结果表明,中小企业对价格敏感性降低,采购时“性能比”成为最关注的因素。此外,应用案例参考、技术趋势分析、厂商/经销商信息对三成企业的采购过程有影响。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信息化在现实应用中给企业带来的成效已经得到中小企业的认可。中小企业对硬件、软件、服务的投入日趋成熟和合理。几乎所有中小企业或多或少地配备有电脑,大多数中小企业配备有专用的服务器及建设有局域网,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企业上网需求正在迅速上升。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及操作人员素质不高,信息化应用水平低是当前信息化面临的三大突出问题,也是与国外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差距所在。

以上三大突出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竞争压力加大,利润空间低,导致无力投入,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迅猛,技术更新快,企业人员培训严重滞后于信息化的发展速度。电子商务的应用,将造成管理方式的改变,传统型中小企业无法适应内部的自我变革,从而带来信息化深度应用的阻力。

(二)建议

国家已把企业信息化作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摆到突出的地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逐步建立由政府、中介服务体系和it厂商参与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支持、服务与保障体系,形成一个完善、诚信、高效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服务体系,是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中小企业

在信息化进程中,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应分阶段、分目标、有层次地推进。根据企业自身存在的管理问题和企业发展战略,在充分了解总体需求的基础上,对哪些问题需要调整管理解决的,哪些可以由实施信息化解决的,进行业务流程分析,制订信息化规划和选型方案,决定是外购、定制、租用还是自主开发,这样可以减小盲目性,提高中小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信息化建设应遵循“财务――物流――生产和成本――电子商务――全面信息化”的应用路径,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初期企业可采用虚拟主机方式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自己的网站可向用户提供企业信息、产品信息、服务信息等服务,把自己的网站建成企业的专门宣传频道,向用户推广企业的产品。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可以购买一台服务器由专业部门托管。当企业真正发展壮大之后,网络已不仅是简单的商务应用,而是涉及科研开发、生产制造、在线交易、企业管理、远程通信等诸多领域,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建设企业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方案已很成熟,企业可以利用专业服务商的技术和设备,也可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系统。

面对调查中发现的信息化人才短缺问题,建议中小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信息化人才机制,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信息化实施是“一把手工程”,重视人员培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进行信息化相关的管理培训和项目管理培训,分别对高层人员和参与的业务人员采取不同的培训内容与方案,以便企业各层次人员掌握不同程度的技术知识与业务知识。

2、政府主管部门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应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政策、信贷、税收、培训等方面为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政府应充分利用各行业建立起来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构造公共信息网络。这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进行信息查询,而且能有效降低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帮助中小企业利用“信息高速公路”进入国际市场,发展电子商务等。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及地方网站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3、行业协会

研发具有自主产权和行业业务特点的信息系统,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中介组织应组织编制本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标准,做好各信息系统的整合工作,建立行业系统信息化技术支持中心。可以利用现有的生产力促进中心、it企业、专家组等共同组成的制造业为主体的信息化技术支持和中介服务体系:根据行业的特点,集中开发一批特色软件产品:培训一批高水平、符合行业特点的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为行业信息化的持续、快速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篇4

一、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内涵

信息化建设就是充分利用先进的企业思想以及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以及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以及调控,使得企业的管理做到科学化、有效化,从而促进企业利润的增加,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也是如此,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实现对于企业档案管理的网络、信息化,通过档案管理信息化以及数字化,实现企业档案服务的高效化,从而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资源共享,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的效率,为企业档案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便利。

二、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存在问题

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科学的工作,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档案管理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于提高企业档案管理科学性以及有效性至关重要。我国企业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经验还不是很丰富,在实际的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总体来讲,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我国很多企业进行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但是总体来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与程度都存在着不平衡的现状。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可以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高效化,但是对于那些规模小、效益差的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设置无从谈起。第二,基础条件薄弱,技术、资金不足。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基础条件、技术、资金的要求很高,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很难做到基础条件、技术、资金的高水准,加上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缺乏,甚至缺少相应的设备以及技术支持,导致企业对于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深度以及力度不够,给企业档案管理带来不便。第三,缺乏统筹规划,盲目建设。目前我国企业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着规划以及组织建设,另外,加上企业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以及标准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定,导致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低效率、高重复建设建设问题严重。第四,与其他信息管理没有实现有效衔接。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不是孤立的,是同企业其他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相结合的,例如文书处理、生产活动等方面都与档案管理信息化密切相关。由于我国企业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机制以及管理机制上存在问题,导致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同其它管理环节以及生产环节缺乏必要的联系,为能够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同其他信息化管理的有效结合。

三、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策略探析

(一)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

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是企业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毕竟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是由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来执行的。为此,企业应该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招聘以及培养。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极其科学。专业性强的工作,它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的要求极高。档案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增加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基础以及专业知识学习,包括信息技术、法律、管理学科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另一方面,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还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档案管理市场意识,使得档案管理信息化适应市场需求。另外,企业还应该加大对于新技术的引进,从资金、技术等各个方面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队伍建设。

(二)加快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制定

标准规范以及规章制度是企业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企业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保障,只有在一定的标准规范以及规章制度约束下,才可以更好地做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企业应该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机构,增强人员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责任意识,强化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机构管理职能。其次,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在基本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信息化管理制度体系执行力,使得企业档案管理真正的做到有法可依、有规章制度可依,从而促进信息化档案管理的科学化。

(三)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注意原则

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注意的问题有很多,总体来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原则。第一,实用性原则。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促进企业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有效化。第二,逐步推荐原则。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它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时间以及精力,企业应该抓住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大好时机,实现企业管理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步前进。第三,效益原则。企业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一旦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应该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同企业的短期以及长期效益相结合。第四,全面协调发展。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不是孤立的,需要同其他部门其他人员进行相应的合作,必须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经济基础相协调,必须与企业的信息需求相协调,必须与信息技术发展相协调,必须与全国信息化工程相协调。

四、总结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篇5

关键词:项目管理;电网企业;财务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正在日益加快,使得企业面临项目规模越来越大且越来越复杂的局面,为保证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项目管理的思想和知识被逐渐引入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我国电网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而财务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项目建设大多依靠过去的一些不成熟经验,缺乏了科学理论的指导;项目管理的应用更缺乏实际经验,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我国电网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急需建立完善、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体系指导,帮助财务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

一、电网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注意问题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企业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得企业的产业链不断延伸,更多元化了企业的经营模式。为满足企业越来越多的业务发展和集团化管理模式的需求,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最终阶段是完成企业级决策型财务一体化管理系统的建设。根据财务工作自身的特点,电网企业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有以下方面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第一,要注重电网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协同问题。比如说,核算型财务软件,过去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随着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就要将会计核算、资金流向、资金预算等多个业务进行协同管理,进而扩展到整个企业系统内的财务协同管理。第二,要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效率的问题。从传统的单用户单任务处理型的财务软件到如今的B/S计算模式,先进的计算模式使财务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依托项目管理的思想,财务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介绍

(一)项目启动阶段

项目启动阶段是项目的定义阶段,包含企业财务现状及需求调研,项目可行性分析等内容。通过问卷或者访谈、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对企业财务的需求和现状进行了解,对比二者之间的差异,以完成项目需求建议书。

(二)项目准备阶段

项目的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有:确定财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实施步骤,以及相应工作的负责人。财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主体是财务部,财务部是未来真正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然而,仅仅依靠财务部是无法完成系统建设的,还需要信息部的配合。

(三)项目执行阶段

项目执行阶段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开发实施以及推广应用4个重要的阶段。对于每一个阶段,项目小组都需要召开阶段性评审会议,组织财务人员以及使用财务一体化信息系统的相关工作人员对系统进行讨论和交流,保证最终系统与相关工作人员的需求相符。

(四)项目结束阶段

项目结束阶段设计到项目的验收和后续的评估工作。组建由专家、测试员、纪录人员共同构成的验收小组,对财务一体化信息系统进行必要的测试、审核开发文件,对项目的工作和项目的成果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并给出验收小组的验收意见,最终颁发验收证书。

三、财务信息建设项目知识领域的管理

(一)需求管理

财务一体化信息系统的需求收集是需求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除了对企业内的财务需求进行收集,同时引入财务咨询机构对需求进行梳理和补充,引入专业的it咨询团队,对系统的设计和架构进行完善。

(二)变更管理

为贯彻落实财务一体化信息系统的项目思路,保证系统版本的统一,成立变更控制小组,对系统版本进行控制,确保需求规格说明书得到应用,加强系统版本的配置管理。一旦系统开发中出现需求变更,就需要向变更控制小组提交变更申请,由变更控制小组组织召开变更评审会,对需求变更提出解决方案和版本迭代计划。

四、结束语

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最终阶段是开发财务一体化信息系统,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系统,能够为企业的决策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财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项目。我国电网企业在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运用了项目管理的思想和知识,以保证财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篇6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会计信息化

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需要适应这种发展形势,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将会计和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促进我国企业更好地发展。信息化属于信息时代的一项重要成果,应用于企业会计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帮助我国企业更好地实现经营发展理念,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控制策略,并进一步提升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真实性。通过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合理运用,能够确保整个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并获得一个良好的经济效益。这就使得会计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指的是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将会计学和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并且通过对传统会计模式的整合,最终产生一种新的会计模式。会计业务的信息化管理离不开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在信息时代,信息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阶段信息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资源。通过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能够有效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显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总的来说,信息化技术对于企业会计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企业会计信息的调控以及反馈工作,可以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对自身经济决策的制定。企业通过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能够在日常的财务运行过程之中来保证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另外,通过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实现对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行成本,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就需要进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2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简析

21没有全面的认识到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

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并会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比如现阶段会计信息化建设程度还无法满足我国市场经济的需要,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建设的过程中依旧缺乏一个良好的建设效果。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我国的传统会计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传统的会计管理方式也已经难以充分满足现阶段会计行业的发展需求。但是目前依旧有一些企业对于会计的信息化建设没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并且难以理解信息技术与其他要素之间的联系。一些企业认为会计信息化建设只是相关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并且直接忽视了创业体制以及管理观念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导致企业难以形成一个规范化的企业信息化系统。

22企业会计的内部管理薄弱

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受到企业相关管理层的应对方式以及态度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部分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管理,管理力度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而导致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由于内部控制力度的薄弱,存在岗位设置缺乏科学合理性等诸多的问题,这样也会影响到该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成果。在信息化时代中,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比如如何进行专业人才的吸引,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出信息化的效能,这些管理职能的缺失,也就会导致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种种阻碍,并且会严重影响到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具体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就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管理职能,并且在一个良好的企业管理条件下,来形成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系统。

23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使得传统的会计法律法规也难以充分满足现阶段的市场需求,并使得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也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是在目前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就会计信息化方面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也无法有效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并导致了诸多的会计软件出现了无法兼容的现象,并阻碍的我国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24相关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现代企业对于会计专业人才以及高端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这也就要求现阶段的会计人员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良好的计算机技术,并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财务软件的相关操作应用。一些现代化企业中虽然拥有着众多的会计人员,并且能够精通相关的会计那业务,但是能够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计算机知识的会计人员相对较少,并且缺乏对相关软件的应用技巧以及方法,这些也是在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个重要难题。

3进一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对策

31提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知

会计信息化作为企业生存以及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会计行业发展的必然途径。而网络会计作为会计以及网络两者结合产生的产物,其对于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会计人员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需要会计人员在掌握了良好会计能力的基础上,还需要精通相关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这样才能够解决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因此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之中,首先需要提高自身对会计信息化的认知,并且需要会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能够从信息社会这一角度进行出发,来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要求企业i导对于会计信息化建设进行高度的重视,并且充分发挥出相关财务软件的性能。而企业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员工们的信息化培训,并需要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更进一步的完善,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信息化会计人才,并且为企业自身的会计信息化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2加强企业自身的内部管理力度

企业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诸多新的问题,比如说一些会计人员无法有效运用电子记账的模式,或者企业会计数据库的安全程度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该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发展。此外,相关管理经验的缺乏以及内部管理力度的不足,还会制约该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说企业就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并且改变传统手工记账的方式,来建立起一个全新的会计管理模式。而企业只有明确了解到会计信息的作用,才能够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来进一步强化企业自身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同时企业还需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做好相应财务软件的审批以及授权工作。通过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力度,并且为相关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进行相应权限的设置,才能够确保整个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33完善我国的信息化政策法规体系

想要进一步加快企业会计的信息化建设,就需要从自身国情出发,并在吸收与借鉴国外相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法规。借助于会计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能够有效保障信息数据以及计算机的安全,并能够对会计的信息化规范加以明确,来为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保障。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作为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综合能力的增长以及自身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国现阶段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程度比较低,并且无法满足信息经济的实际发展需求,这也就要求会计人员、政府以及各个组织建立起一个长期的合作信息交流管理,并在充分发挥出各方力量的情况下,才能够有效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34加大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人才因素是影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国家也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并且让人才意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所在,并且投入更多的时间以及精力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整体素质。此外企业还需要充分考虑到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来进一步加强对共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及再教育工作,并且构建一个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的会计人才队伍,并使得所有的会计人员们能够拥有良好的计算机技术以及过硬的会计专业能力。在此过程中,还需要企业积极对吸收相应的高端人才,并且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应用,从而实现企业会计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会计的职能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并且会从魍车暮怂阈妥变为管理型,在管理会计这一模式下,能够使得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充分融合为一体,并且可以在财务会计在现有核算为主这一基础上,添加参与决策以及开展市场经济分析等相应职能。此外,在信息化时代中,信息可以被直接作为一种资产进行计量,而信息的增值能力也将逐步超过其资本的增值能力,因此说企业如果想要取得一个良好的发展,就需要充分重视自身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力度,这样就能够使得该企业的会计行业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职能,并且为该企业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4结论

企业的会计信息化计划对于企业发展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能够使得会计机构在原有资金核算的基础上,来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中,并且能够对现有的市场经济情况进行有效分析。但是大部分企业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很难实现对企业管理的加强,严重影响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速度。因此,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自身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变得更加的完善。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增强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从而为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宗天现阶段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013(9).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016-02

20世纪后半叶,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己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新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如今,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始制定自己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战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信息化理应被放在了最优先发展的位置。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政策,促进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力争在新世纪的全球化竞争中谋求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经济,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解决就业问题的重大举措。中小企业信息化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有利于推动产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素质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促进国民经济高效运行。对中小企业自身而言,信息化拓展了其生存空间,提高了其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满足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中小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加速我国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适应国际经济网络化、信息北的要求。

目前,我国各类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其工业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左右。在流通领域中,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也是安置社会就业的主体,据统计,中小企业吸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因此,在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应该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一项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

一、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

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信息化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日本在1986年就提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改革的建议方案,加拿大建立了健全的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支持体系,韩国在其中小企业结构高度化政策中,特别强调对中小企业的技术现代化、信息化的支持。借鉴国外经验,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必须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技术和人才培训、构造公共信息网络、加快网络法律建设等方面提供援助和服务。

二、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策略有别于其他企业

中小企业由于在人才、技术、资金上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比,但是其规模较小、生产管理环节少,需要信息化的数据也往往要少的多,实现起来也往往要容易的多,且可靠性也容易保证。因此说,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中小企业要搞好信息化建设,应该重视和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强化企业领导者对企业信息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认识都不足,认为企业规模小,生产管理过程比较简单,用不用信息化照样能管得好。另一方面,认为中小企业缺乏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资金也不宽裕,没有必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从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因此,企业领导者首先思想观念必须转变,认清信息化建设对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其次,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研究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技术方案,做好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准备。

2.做好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整体规划

企业信息化系统不仅要求满足现实的需求,还必须兼顾今后的发展,一定要有长远的打算,做好调研工作,搞好信息化系统的整体规划。

3.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

企业信息化虽然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它可以分成若干不同阶段。中小企业由于在人才、资金、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规划确定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围绕提高效益这个中心,制定企业信息化的分期分阶段实施计划,确立每期每阶段的任务和目标,采取阶段发展、逐步推进的办法,不断地创造条件,循序渐进地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最终实现全面信息化。

三、加强自身基础建设,推进信息化进程

一是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市场反应能力的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必然要求引入现代管理体制,通过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将从上而下的金字塔型管理系统进行扁平化、内部网络化。而我国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其业务流程是无设计的,随意性很大,根本无法运行。因此,企业信息化投资与建设,必须与组织设计紧密结合,重新设计和优化企业业务流程,重建每道工序、每个部门的数字化基础,使企业内部信息传输更便捷。这也是国际上成功的企业信息化必须辅之以专业的管理顾问长期合作的原因所在。从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实施的经验来看,业务流程重组、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是企业信息化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才培训。企业信息化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通过招聘、培训等形式,不同程度地使企业全员尤其是主要领导接受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培训教育,使新的信息理论知识与已有的自身业务相结合,促进生产经营管理的创新和优化。同时,理顺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企业信息化得以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建立数据库,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企业信息化是以数据为中心的,其核心是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果说信息网络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的“路”,信息处理硬软件设备是企业信息化的“车”,那么,企业的内外信息资源就是“货”。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根据发展目标,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科学、统一、全面的数据指标体系,在数据的采集、录入、存储、处理、分析、应用及共享、开发、利用上下工夫。只有建立准确、全面的数据库,才能为企业管理服好务。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21-0000-01

SmesinformatizationtechnologyServiceplatformResearch

XuChang,YaoZhuojun

(ZhejiangBusinesstechnologyinstitute,ningbo315000,China)

abstract:thispaperprovidesaninternet-basedenterpriseinformationtechnologyserviceplatformforSmesintheinformationtechnologytosolvethemanyproblemsencounteredintheprocess,toenableSmestobetterunderstandtheimportanceofinformationtechnologyandthebenefits,providinginformationtechnologyservicesandinformation,sothattheSmesthroughinformationtechnologytoachievebetterdevelopment.

Keywords:Sme;informatization;Serviceplatform

一、引言

目前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率明显低于国外,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同时,缺少人才,缺乏意识,相关知识贫乏是阻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平台可以帮助、支持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所需服务,从而壮大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本平台也可以鼓励未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对需要建设信息化建设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资讯,提供信息化建设的平台从而进行更安全有效的信息化建设;对已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资讯和注意点,使其更好的继续信息化建设。

二、平台概述

(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逐年攀升,中小企业已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扮演者不可获取的角色。在占市场份额如此之大的中小型企业中,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不足10%,而信息化建设必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然而,很多中小企业并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带来的优势,信息化建设的知识也并未在中小企业中普及。同时,目前来说,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相应知识贫乏,缺乏信息化建设意识,缺少建设人才等缺点。因此,针对上述的一些列问题,本文阐述了一个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希望以此使信息化建设更好的融入到中小企业之中,为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需求提供一个全面的服务。

(二)平台设计。平台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的资讯,业界新闻,有关方面知识与政策,成功案例展示,为有实力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公司提供宣传平台,同时也是为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但没有技术支持的企业提供需求的平台。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有:新闻动态(包括业界新闻、专家论坛、电子生活)、电子商务、成功案例、产品宣传、政策法规、建设知识、技术支持、企业需求等,结构如图1所示。

根据上述要求,平台主要需要实现如下几个功能:

1.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些最新的信息化建设的动态,专家对信息化建设的建议,掌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化建设内容。让企业能够对信息化建设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对他们进行企业信息化相关引导。

2.向中小企业展示实行信息化建设的成功案例。例子是最有说服力的,通过成功案例,一方面,让企业的管理者们能够实实在在的看到潜藏在信息化背后的巨大效益。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参考借鉴的样本,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可以怎么做。

3.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了解政府政策法规,具备一些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各地的地方政府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持积极态度的,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和补贴政策来鼓励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通过这个功能模块,企业可以及时的了解政府对于信息化的工作和投入计划,为企业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做建设方向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参考。

4.为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而自身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技术的企业提供一个寻求信息化建设服务、技术支持的平台。企业可以使用该平台获取信息化建设相关的咨询、开发等服务,当然也可以直接在平台上进行信息化项目外包。

5.为有能力提供信息化建设技术的技术公司提供一个宣传的平台,寻求项目开发的信息。平台除了为企业提供信息化的相关服务,也为技术开发的公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项目渠道,他们可以通过该平台发掘他们的客户,并为客户提供信息化的相关服务或承接项目开发。

三、结束语

中小企业要想在国内乃至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的信息化势在必行,它将成为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企业在做足本地市场的前提下,应大力实施跨省乃至国际化经营战略。要实施跨省乃至国际化战略,离开信息化将寸步难行!如果企业还停留在原来的认识水平上,则会丧失许多发展的机会。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本平台提供了一个将信息化建设的参与多方融合在一起,一方面让企业能了解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内容、了解政府层面的相关政策、寻找信息建设的服务机构;另一反面,也为提供信息化服务的机构搭建了一个发掘客户,寻求项目合作的渠道。相信通过该平台的运作,能有效的促进地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在生产力、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慧娟,王淑营,孙林夫.面向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aSp服务平台[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11

[2]朱周华,.一种基于SaaS模式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架构[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6

[3]杨宏,李春炳.助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iCt服务平台[J].中兴通讯技术经营管理,2007,1

[4]游文丽,王彤.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3,2

[5]马立林,李红.基于SaaS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模式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2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篇9

关键词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系

abstractinthepaper,thebasicframeofinformationsecuritysystemofmanufacturingenterprisewasstated.thenthestatusandexistingpro-blemsofmanufacturingenterpriseinformationsecuritysystemwasanalyzed.furthermore,andthe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proposed,soastooptimi-zetheenterprisetechnicalinnovationdecision-making,protectthe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scientificmanasenent,improvetheinnovationandefficiency.

keywordsmanufacturerenterprise;technicalinnovation;informationsecuritysystem

面对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www.133229.com制造企业能否更快地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制造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制造企业最终能否改变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弱势地位。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无论是对于技术创新,还是市场占有率,信息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1]。构建信息保障体系逐渐成为我国制造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我国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仍存在部分问题,阻碍着我国制造业全球化的进程,因此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架

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起着巨大作用,现如今,信息已成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需要信息服务作为前提保障,充分的企业竞争信息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企业信息价值链的形成能更好的为企业基础创新服务[2]。

1.1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的硬件基础

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对与制造业相关的环境、政策及市场需求等信息进行检索、收集、整理、分类、建档,从而建立的为本企业服务的保障体系。现阶段网络是信息获取的最主要方式,以网络为基础的硬件设施为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1.2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的文化氛围

1.2.1塑造信息文化。制造企业信息文化是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元素。制造企业信息文化对制造企业具有积极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辐射功能。制造企业信息文化建设的滞后会严重影响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制约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加强制造企业信息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1.2.2培养信息人才。在员工层面,制造企业必须加大现有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信息管理方面人才的比例,加强制造企业的信息知识教育;在劳资层面,应制定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在实施透明化的同时保证严格执行,提高员工在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积极性;在领导层面,应重视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制造企业信息文化建设,设立制造企业首席信息官,负责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其配套建设。在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中增大信息部分投资以及构建信息检索体制也是其关键因素。

2我国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构建的现状

我国制造业起步较晚,主要依靠丰富的资源进行生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2.1制造企业信息意识逐渐增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制造企业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已形成相当大的生产规模,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4位,约为美国的1/4、日本的1/2,接近德国。在面临全球化竞争压力时,我国制造企业多数开始认真思索出路,逐渐意识到信息在技术创新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并逐步引进信息搜索人才,进行专业信息检索,以保证企业技术创新。据调查显示,80%的制造企业认为开展电子商务有助于产品宣传,7%的企业认为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

2.2制造企业逐步建立信息保障体系

随着信息保障在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实现企业信息化及全球化,我国制造企业开始着手建立信息保障体系[3]。据世资讯于2008年4月对全国25个省市的百余家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高,92.5%建设了企业内部网,76.3%建设了财务管理软件,73.8%建设了企业外部网站,36.5%建设了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28.8%建设了客服中心系统。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则因其规模小、资金不足、研发力量弱,主要通过建立联合信息保障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来进行技术创新。据调查表明,现今多数制造企业已通过创建本公司的网站实现自身信息程度增值,并提高对外宣传力度。

3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1制造企业信息意识淡薄,存在信息障碍

据统计,目前国内大约有250万家制造企业,其中有97%为中小型企业,他们对信息化的介入程度不高,信息意识淡薄,实施信息化的比例还不足10%,并且大多数量以独立的形式部署和实施。我国现有的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主要依靠内部力量进行技术创新,从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企业存在着明显的信息障碍,即无法获取相关信息,缺乏对新技术趋向的机会意识和把握。我国制造企业缺乏信息文化氛围,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够明确或仅有制度而没有执行,更没有在物质、制度、精神层次上形成本企业固有的信息文化氛围。

3.2制造企业信息化投入少,信息基础设施利用率低

尽管我国制造企业在信息保障体系构建方面已有所提高,但据对国家重点制造企业的调查显示,一方面,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仅占企业总资产的0.3%,与发达国家大企业信息化投入占总资产8%的水平相比差距甚远,而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更低。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配置了电脑,但约75%的企业电脑应用还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和人事管理等基本信息处理方面,企业内部internet建设相对较薄弱,信息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

3.3制造企业信息人才缺乏,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需要精通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所需的人力资源短缺,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多数企业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无法对企业信息化进行科学规划和建设,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造成企业管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一致性和适时性得不到保证,一些重要数据也未能实现自动采集和生成,企业管理基础薄弱。

3.4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分散,信息传播体制不完善

制造业产、供、销、人、财、物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存在大量信息交换。然而,现今我国制造企业人工管理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大大影响了管理决策的科学性。随着行业协作的加深,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逐渐增多、合作方式和伙伴类型日益复杂,这类问题显得更为明显,时刻束缚着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而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多元化经营也令客户数量倍增,客户类型多样,信息分散导致企业失去做决策的最佳时机。

4制造业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制发展策略

4.1塑造信息文化,强化制造企业信息意识

制造企业信息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元素。企业信息文化建设的滞后会严重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制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因此,应加强企业信息文化的建设。建设企业信息文化,从物质层次上说,应提高企业信息系统软硬件建设的水平,制造企业应配置装备计算机、电话、传真机、网络、多媒体等基本现代化设备,充分开发信息资源,发挥信息的效用,实现信息的价值,并重视现代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就制度层次而言,企业应设立企业信息文化领导小组和企业信息化工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本企业的信息工作,并由此建立信息汇报制度、电子文件管理办法,内外协商,交流控制,企业员工信息化培训等标准化管理措施,强化制造企业信息意识。

4.2制定政策保障,加大信息设施投资力度

首先国家应制定有利于企业融资的金融政策,尽快制订相应的法规政策,修改已有法规中与信息时代不适应的部分,尽快同国际法规接轨[4]。同时适当削减计算机软硬件关税,以减少企业购置费用,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政策保障。其次,制造企业自身也应在信息体系构建方面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及资金,争取实现外部融资,资源共享,保障自身技术创新能力。

4.3培养信息人才,促进企业信息化

要实现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制造企业必须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和招聘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加强制造企业的信息知识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具备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树立信息观念,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形成与企业信息化相适应的新的精神观念,增强实践企业信息文化的自觉性,使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企业信息价值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有机和谐统一[5]。同时制造企业应更重视信息化发展和信息文化建设,设立制造企业首席信息官,主要负责制造企业信息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及其配套建设。

4.4构建信息检索体系,完善信息传播机制

根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需求的特点和要求,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我国制造企业现有的信息体系不足以保障信息的及时供给,这就要求加快制造企业信息体系的重构,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检索体系,完善企业发展的信息传播机制[6]。要满足企业自主创新的信息需求,一方面企业自身要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寻求自主创新信息需求的自我满足。大型企业可通过建立内部信息机构来提高信息能力,逐步完善制造企业信息传播机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规模小、研发力量弱,企业间可以建立联合信息保障系统,通过信息的共享达到预期目的,或经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获得最新的、适用的科研成果,或进入专业数据库进行检索,与其他图书情报机构合作,共建企业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级政府及信息机构加强针对企业的信息服务,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5参考文献

[1]吉家凡,张红霞,张建媛,等.企业自主创新信息保障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8,28(7):135-137.

[2]赵文鹏.传统制造企业的创新与信息化[j].中国设备工程,2004(5):14-16.

[3]李玲,王淼.以信息化为支撑促进制造企业转型与创新[j].科技成果纵横,2007(4):33-35.

[4]常永华.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需求及支持系统研究[j].情报方法,2004,23(12):38-40.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篇10

【abstract】inlightofthecharacteristicsofgastradeinChina,weanalyzedthecurrentsituationofmiSapplicationingastrade,thepracticalsignificanceofsetting-upgasmiS,andwealsodiscussedaboutthemaincomponents,guidingprinciple,constitutionandfunctionofasyntheticmiS.atlast,wepointedoutseveralimportantproblemsyouneedtoknowinsettingupthemiS.

【关键词】燃气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化

【Keywords】fuelga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information

一、燃气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我国城市燃气企业从90年代初期就不同程度地开始致力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在长期的探索、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建设经验,企业信息化的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来,“西气东输”工程、“数字供气”、建设信息社会等的出现,对燃气企业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以生产管理、管网管理、营业管理、信息化办公为主要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得到长期的应用实践,已经成为城市燃气企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与此同时国际天然气企业的信息化大都采用以SCaDa为基础的数据系统,它很好地解决了设备实时运行状态监测的数据采集、分析等支持功能;以eRp/eam为核心,并与SCaDa系统对接,对设备的运行、维护实施全面的在线实时管理;以GiS为辅助系统,与SCaDa系统、eRp/eam系统整合,形成实时在线的一体化数据管理平台,全面提高城市燃气信息化水平。与之相比较,我国城市燃气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1、信息系统机制薄弱,体现在:生产的安全性低,对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差,资产利用率低,输配和管理成本高。

2、企业体制、机构和人才与信息化的建设要求不相适应,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有一些城市燃气企业的领导在理念上还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信息化建设只完成了传统的业务流程管理,还远没有实现信息化带动企业现代化的目的;虽然建设了基础数据库、积累了大量数据但是尚不注重数据的整理和挖掘。

4、缺少一个规范的燃气信息统一管理平台(燃气企业信息门户);一些子系统各自为政,信息的处理和流转只局限于本部门,不能在整个公司进行很好的共享,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二、燃气信息化的实际意义

燃气企业的业务性质与一般的企事业单位有很大的不同,燃气是易燃、易爆、有毒的产品,燃气企业面对着千家万户的服务需求,管理着全市范围内纵横交错的地下管网和大量设备。因此,所研制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必须要为安全稳定供气的严格要求服务,必须要为做好用户服务这个工作宗旨提供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这就要求燃气企业必须以整体信息化为出发点,将企业运营相关的所有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在此基础上针对燃气运营模型的要求,统一规划,构建生产调度、管网运行、营业收费、用户服务等专业应用系统,形成燃气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此外,燃气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也是响应国家确立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思想。燃气信息化不仅适应城市信息化迅速发展的需要,而且对燃气企业的企业现代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来说至关重要,充分体现了燃气企业“数字供气”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水平。。

三、燃气信息化系统的组成

按业务内容、业务性质和服务对象的不同,燃气企业目前的业务模式,可以分下面几个部分: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包括业务咨询、信息查询、业务申报受理、业务投诉受理、用户服务热线等);营业收费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抄表、收费、与银行间代收燃气费数据处理);GiS系统(燃气管网运行管理、维护等);eRp系统(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料供应管理、工程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经营计划等);SCaDa(包括燃气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及供气调度等);企业门户网站(展现公司形象、提供用气常识、安全知识等)。

燃气企业信息系统建设内容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见图1。在这个关系图中业务应用系统和辅助支持与决策系统统一运行在公共信息平台上;业务应用系统与辅助支持与决策系统数据通过中心数据库平台实现双向互通;业务应用系统中只有客户服务中心系统和营业收费管理系统直接面对用户,GiS、SCaDa和GpS系统是公司内部生产运行系统,主管部门和外部相关机构只与业务发展管理系统联系。

四、燃气信息系统建设指导思想

建设高水平的燃气行业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从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和资源条件出发,调动企业内外多方的力量,运用行业内领先的现代化科技手段和信息网络技术,对企业的整个运营系统进行完善和更新,形成适应企业发展变革和社会服务需求的先进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对业务的整合,实现业务流程的优化和业务创新,以信息技术再造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市场响应能力,提高社会满意度,实现燃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1信息化建设原则

燃气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应遵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原则;统一标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系统开放原则;技术先进、可靠、实用原则;“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信息安全原则。

(1)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坚持标准。总体规划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燃气企业在信息化建设前要制定建设规划,统一规范标准,以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为导向,做到结合实际、重点带动、分步推进、按标准进行建设,让信息建设与管理建设同步进行。

(2)系统设计要先进、可靠、实用。要利用成熟可靠的公用网络,根据燃气企业各个分支机构分散在整个城市的特点,采用方便、安全、可靠的Vpn虚拟局域网,保证数据的实时准确传输。整个系统的规划要站在一个高的起点,信息产业几乎每年都要更新换代,所以做系统规划的时候在充分考虑技术成熟性的同时必须采用国际标准的计算机软硬件和信息网络技术开发系统,确保系统的先进性。

(3)系统运行的开放性。系统必须十分注意开放性,选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操作平台,便于开发、使用、维护、管理和系统升级的支持;应用软件设计开发也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相关系统中留有相应的软件接口,使各类数据资源得到很好的共享。在实用性方面,随着人们管理意识的提高,计算机的应用更加追求实用效果,要完成人工作业,还要完成很多过去人们想做而无法做到的工作。

(4)建设"以人为本"的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要实现内部业务流程自动化,提高效率,改善管理,提升服务素质,最终提高社会满意度;因而便民利民应是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必须保证系统简单易学,建立企业与用户沟通的友好界面,建立用户自我服务系统。

(5)系统的安全性。在地球村时代,安全性是整个系统最重要的部分,建立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机制,制定规章制度,防数据泄密、丢失,防病毒和黑客的恶意攻击。

4.2燃气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

(1)建立统一的企业信息平台。企业信息平台建成一个B/S结构的intranet访问平台,即企业信息门户。完全基于三层结构web应用技术,使企业内部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普通员工都可以通过各自的权限在浏览器上共享、分析、处理和应用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实现生产自动化、运营智能化、管理决策科学化、信息资源化和运作网络化。

(2)建成核心数据交换中心。通过对各个业务环节信息数据的实时全面采集和发送,实现企业运营信息的集中存储,形成一个信息共享体。以完善的信息流和信息共享机制带动整个业务流程运作的顺畅,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决策管理系统对各个业务环节的监控和指挥,并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数据挖掘,实现宏观决策和计划指导,同时建立信息中心实施对数据交换中心及整个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维护、升级等相关职能,并进一步健全信息管理机制,形成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体系框架。

(3)根据实际情况分步重点建成急需的应用系统。这包括营业收费管理系统、GiS系统、SCaDa系统、客户服务中心、eRp系统、oa等。

(4)通过企业信息系统与产业链上其它信息系统的互连和信息共享,实现企业经营的社会化和系统增值,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向飞跃。

五、燃气信息化建设内容及各个子系统功能

燃气信息系统建设是以提高业务的效率和质量为目标,内容包括多个面向具体应用的应用系统以及支撑应用系统的公共信息平台。

5.1系统体系构建

燃气企业信息系统体系应根据燃气企业目前计算机应用体系结构和状况,考虑以下方面:

①适应燃气企业目前的应用背景和现状;②保持与it新技术的同步发展;③建立基于internet技术的主流的Vpn形式的信息网络。

由此考虑其系统体系结构见图2

内部网上(intranet)将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统一共享;在企业外部网上(internet)与政府该系统体系结构比较适合燃气企业的应用要求。它以数据库为核心,在企业、银行、用户相关联,适应社会信息化要求。

5.2统一公共信息平台

建立统一的企业信息平台,重点是建立基础设施平台,搭建全公司的Vpn虚拟局域网络,建立起数据共享机制,数据安全、访问控制机制,各类客户端信息访问机制等。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环境,利用计算机的三层结构技术,实现燃气企业集成平台与现有各类计算机系统的无缝集成及平滑过渡,以及今后新增系统的数据集成。

5.3营业收费管理系统

营业收费管理系统几乎覆盖了直接面对用户的所有业务,包括抄表、收费、与银行间水费代收数据处理等。

营业收费管理系统是燃气企业整个信息化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燃气用户基本数据库的主要数据来源,是城市的基础性公益性大型数据库的一个组成部分。系统不光完成营业收费的管理工作,系统的数据将直接共享应用于城市燃气规划、城市输配燃气管网数学模型、城市GiS系统以及燃气企业各有关管理部门和各有关上级领导决策部门。

5.4客户服务中心系统

客户服务中心是燃气企业与用户和社会各界的直接面对面窗口,也是信息化工程中的关键部分。这部分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司形象和社会稳定。客户服务中心以用户基本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每一个燃气用户建立一组档案,记录着用户开户之日起到现在的所有的情况,使燃气企业对自己的服务对象有一个非常清楚全面的了解,是燃气企业搞好对外服务的基础工作。此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用户报装管理系统、燃气表管理系统和热线服务管理系统。

5.5eRp系统

eRp系统包括燃气企业的办公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仓库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物流后勤管理、燃气表管理等。这些系统良好运行,为燃气企业规范化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并为领导层提供及时、准确的经营信息和辅助决策信息。

5.6生产运行管理系统

生产运行管理系统主要由GiS、SCaDa、GpS等构成。这是以实时动态管理系统为主,包括燃气企业的主营产品—燃气的整个生产处理过程和把产品通过管网系统送到千家万户的整个传输过程。这一部分以基本生产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燃气输配过程进行控制。基本生产信息的数据一方面用于生产运行,另一方面和基本用户数据一起作为管网建模和GiS两个系统的主要基础数据来源。通过管网模型和GiS系统的分析处理,得出的结果可以科学地指导整个生产过程的控制和合理的管网运行,以及对管网的建设和规划提供宝贵的数据。

六、燃气信息系统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燃气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是在新的信息技术支持下成长起来的新型管理系统,过去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燃气企业的“信息孤岛”现象非常明显。在信息技术相对成熟的,新的管理系统体现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模式,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因此老的管理模式和机构设置必须适应新的信息化系统。在这个互融过程中,建设燃气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体现出的几个问题是系统是否成功的关键。

6.1领导重视,企业“一把手”亲自抓,是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保证

首先,最高领导一定要亲自挂帅,实施“一把手”工程。因为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符合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管理手段;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企业管理方式的变化和业务流程的重组;信息公开和规范化管理所导致的管理人员的权限变化。因此从实质上来讲这是一个管理系统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计算机系统。整个系统实际应用都是要体现领导建立在现代化信息平台基础之上管理思想的,所以企业“一把手”和其他主要领导不亲自抓是搞不好燃气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的。

6.2注重“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战略

搞好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战略。信息系统建设要从全局的观念出发组建系统,制定总体规划和分步实施计划。规划重点考虑企业全面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编制系统功能目标。确定部门信息处理应用要求和公司全面管理需要之间的合理配合,根据系统要求和市场技术经济条件,合理配置系统软件、硬件和网络的能力并留有发展余地。

6.3系统建设符合可持续性发展要求

系统建设的可持续性关键是应用程序可以持续使用。这要求应用程序要易于理解、扩充和改动,并可以方便地移植到升级的平台上。对此,在开发阶段就应该按照软件工程的标准,深入分析,合理地做出安排,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结构。

6.4编码技术标准化和管理业务规范化

燃气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涉及到大量的信息编码标准化工作,这既是提高应用水平,信息共享的需要,也是满足今后扩展的前提。重视基础数据开发,实施信息挖潜,是项目成功的保证。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大量时间花费在整理、改进、补充完善传统业务的规范作业制度,形成一套规范的基础数据,达到编码技术标准化和管理业务规范化。

6.5注重人才的培养及梯队的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实施以人为本是燃气企业信息化建设可持续的保证。公司内部必须要建立自己的系统维护力量,这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否则难以完成系统的日常运行。系统维护应当能够完成系统硬件、软件和网络平台的日常维护,处理一般的系统故障、系统参数设置、数据库的维护和备份、用户权限分配、在应用层面上对软件功能和界面的调整修改等。同时,还要求企业员工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型管理工具,而且这也是一个企业走向现代化和成熟的标志之一。各类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相应工作岗位的系统模块的应用,力求操作的快速和数据录入的准确,减少甚至杜绝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