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唯物史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6:16:20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篇1

【关键词】资产阶级革命派,唯物史观,认知方式,建构方式,理解与选择

【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2)18—0030—08

文化传播不是单纯的文化复制过程,而是一种文化理解、选择和创新的过程。唯物史观作为一种与中国传统文化异质的观念体系,其核心理论,如历史的经济分析、阶级斗争学说等,都是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的固有观念不相侔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对于这样一种与中国文化传统异质的观念体系,中国学者在传播初期是如何进行意义建构的呢?它对中国唯物史观阐释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尽管学术界对唯物史观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研究已相对较多,但从认知方式上认识唯物史观早期传播却几乎是空白。事实上,学者对唯物史观的认知态度与方式,直接影响对唯物史观的理解、选择与创造,也必然影响对唯物史观的认知结果。

20世纪初,唯物史观开始在中国传播,最先接触和传播唯物史观的是孙中山、朱执信、胡汉民、戴季陶、林云陔等资产阶级民主派人士。其与后来的、陈独秀等马克思主义学者不同,资产阶级民主派没有马克思主义信仰,他们主要是把唯物史观视为一种有价值的学理和一种社会改造的方法来认知的。他们认为马克思“发现那一种很深邃地‘唯物史观”’,是一种“精确的学理”。“这种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就是科学方法”。据唯物历史观的学说,“全部改造,须以社会经济的组织为中心”,“给社会各个人以正当发展的机会,使社会全体得真正普遍的幸福”。由于阶级立场和革命目标的差异,资产阶级民主派对唯物史观的认知具有独特的方式,反映了20世纪早期唯物史观中国化意义建构的特点。

一、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想为认知

唯物史观的意义中枢

从一般意义上讲,资产阶级是应该排斥和敌视唯物史观的,因为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指导,是对资产阶级进行革命的理论。然而,在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却成为例外,他们不仅热情传播唯物史观,而且还积极运用唯物史观于学术分析和社会实践之中,成为唯物史观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有力推动者。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传播与运用唯物史观,表面上看与常理不符,但在现实中却具有充分合理性。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是世界资本主义浪潮席卷全球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是世界历史的主流趋势。当时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时而起。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以欧美资产阶级共和国为蓝本,试图通过政治革命,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但20世纪初期,也是世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时期。孙中山等人看到,欧美国家虽然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但“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资本主义“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工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痛苦不堪,成为机器的牺牲品。“经济革命之焰”愈演愈烈,使欧美资产阶级“焦头烂额”。以至于“凡有识见的人,皆知道社会革命,欧美是决不能免的”。面对世界资本主义的双重现实,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一方面为打倒封建主义,而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试图使中国走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道路;另一方面为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试图吸取社会主义的因素,“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意图发动一场“完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既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想,又能避免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因此,在他们从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初,便开始关注和研究社会主义,并把社会主义有关理想融入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想之中,希望通过借鉴社会主义的策略,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孙中山认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阶级斗争的社会革命高涨,“这种现象,中国现在虽还没有,我们或者看不见,但我们子孙总看得见的。与其将来弄得无可如何、才去想大破坏。不如今日预筹个防止的法子。”、中山想出的“法子”,是在资产阶级革命理想之中融入社会主义因素,他曾直接说,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即时下底社会主义”。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篇2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人物;评价原则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方式不仅会反映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程度、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法,也是学生历史价值观的一种直观体现。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评价历史人物是课程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学生渗透更多历史人物的评价原则,这不仅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引导,也会让学生明白如何更为理性客观地看待问题,这才是学生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应当习得的素养。

一、唯物史观的渗透原则

在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首先需要遵循的便是唯物主义史观,要将历史人物放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中去进行综合认识与评判,并且要结合相关的时代背景来全面理解与认识一个历史人物。不少学生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采取的方法及自身的思维理念都较为狭隘,会简单地从一件事情上来判定一个人,或者是以别人的一些角度与观点来理解一个人物。这些都不是唯物史观的体现形式,这种片面、单一地看待历史人物的方式,是教师在平时的知识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改善的一个方面,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唯物史观来全面综合地认识一个历史人物,尤其是要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以及社会环境下认识一个历史人物,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才会更为公允。用唯物史观原则评价历史人物,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社会作用,认清历史人物的本质。例如,和思想是那个时代的丰碑,它的产生有历史的必然性。但在充分肯定丰功伟绩的同时,也应看到他在晚年的历史过错;在讴歌思想光芒的同时,也要承认思想的产生、丰富和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它是集体智慧结晶的这一历史结论。只有结合唯物主义史观,才能够全面而综合地评价一个人物以及他的功过,这也是需要学生记住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评价原则。

二、结合历史背景的评价原则

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必须结合特定的时代背景以及历史环境来对这个人物加以评价,这也是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另一个需要遵守的原则。不少学生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都会忽略历史背景因素,而简单地用当下的或者并不是那个历史背景下的一些准则去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这种方式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并不可取,甚至会带来对于很多历史人物的误判。因而教师在给予学生教学引导时,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有结合历史背景去评价历史人物,才是更为可取的。例如,对秦始皇的评价就一定要考虑到当时的社会政治条件。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然而,他焚书坑儒、残暴统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又表现出其可憎一面。如果不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人们很容易把他的残暴统治与他的政治过错联系起来,并归结为单纯的个人问题。只有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分析,才会发现,秦统一六国后,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和社会局限性日益突出,统治阶级日趋腐败,国家权力又过分集中的历史真相。结合历史背景去认识一个人物,才能够对于历史人物有更为全面而客观的衡量,这也是评价历史人物时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一分为二的评价原则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另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原则便是一分为二的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而公正地看待一个历史人物,要看到一个历史人物的功与过、对与错、优点与不足,这才是全面认识一个历史人物应当有的出发点。不少学生在看待历史人物时,要不就是放大历史人物的优点而掩盖其过错,将一个历史人物神化;要么就是凸显该人物的过错与问题而掩盖其功绩,将一个历史人物抹黑。这些都是不合理的,只有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才是更加全面地对一个历史人物进行评判。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原则去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克伦威尔,他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建立了资产阶级,处死暴君查理一世,成立英吉利共和国。当革命处于危急时刻,他能够依靠人民群众力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而当革命成功后,他却镇压掘地派运动,出兵远征爱尔兰,开始与人民为敌,又充分显示出他资产阶级反人民的一面。只有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才能够全面认识一个历史人物,这也是评价历史人物时更可取的一种方式。

四、结语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并且掌握一些重要的评价原则。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以唯物史观作引导来认识与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并在评价历史人物时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去展开。此外,教师要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人物,这样才能够更为准确、客观和全面地评判一个历史人物。

参考文献:

[1]杨历春.初中历史人物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2]林兴龙.论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5.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篇3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处在剧变的前夜。中国封建主义史学,同样孕育着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社会的巨变,还是史学的变革,从本质上说,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时代的呼唤。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和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实际危险。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特别是八国联军的入侵,表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瓜分中国的步伐,使中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救亡图存”、“求强求富”,彻底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成为当时先进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追求。然而,封建主义的思想和文化已无法解决中国社会发展提出的这个尖锐的问题。为了实现“救亡图存”这个历史性的任务,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的真理。

魏源(1794—1857),湖南邵阳人,《海国图志》的作者,近代中国著名爱国思想家之一,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人。他激烈批判封建文化,鼓吹变法图强,重振国威以洗刷鸦片战争失败的国耻。魏源的思想核心是“悉夷”、“师夷”和“制夷”,如果说“悉夷”、“师夷”是手段,那么,“制夷”则是目的,即“师夷长技以制夷”。他还以俄国彼得大帝为例来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俄罗斯摆脱鞑靼蒙古人的统治,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后,“始抗衡欧罗巴洲各国”,俄国“人犹雄悍,未谙西洋技艺”。到彼得大帝时,他“聪明奇杰,离其国都,微行游于岩士达览等处船厂、火器局,讲习工艺,旋国传授,所造火器、战舰,反优于他国,加以训兵练阵,纪律精严。迨至近日,底利尼王攻取波兰国十部落,又击败佛兰西国王十三万之众,其兴勃然,遂为欧罗巴最雄大国”。[①]应该指出的是,魏源所说的“悉夷”和“师夷”,并非仅指工艺、科技等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包括西方的思想文化,所以他在《海国图志》论述自己变法图强的思想时,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在这部被称作是“简明世界史”的著作中,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历史、地理、宗教、文化、教育,以至风土民情等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内忧外患进一步促进了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1898年,严复所译赫胥黎《天演进化论》一书出版,该书系统阐释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理,使中国思想界深受震动。此后,不少欧美和日本学者的社会进化论著作,陆续译成中文出版,如马君五译《斯宾塞社会学原理》(1903年)、赵兰生译《斯宾塞干涉论》(1903年)、吴建常从日文转译美国吉丁斯著《社会学提纲》(即《社会学原理》)、章太炎译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1902年)、麦仲华译有贺长雄的《社会进化论》,以及欧阳钧译远藤隆吉《社会学》(1911年)等。进化论日益深入人心,使中国民气为之一变,成为广大爱国知识分子思想解放、变法图强的新的思想武器。

进化论作为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思潮,同样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封建史学的基础,进化论和进化历史观成为当时新的史学思潮的理论基础,它的出现向“天不变,道亦不变”等封建传统思想,以及“一治一乱”等封建史观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20世纪初,梁启超以进化论、进化史观为理论基础,发起了“为史界辟一新天地”的“史界革命”,揭开了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序幕。他认为“史界革命”的意义远超出学术本身,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史学是社会的折射,中国史学的陈腐和落后,是中国社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不能立于世界之林。

梁启超对封建循环史观和进化史观作了明确的区分,认为循环是“进化有一定之时期,及期则周而复始”,而“进化者,往而不返者也,进而无极者也,凡学问之属于此类者谓之历史学”。[②]在此认识基础上,他多次阐释其历史进化思想和进化史观,他说:“数千年之历史,进化之历史,数万里之世界,进化之世界也”,而且“天下进化之理,无有穷也,进一级更有一级”。[③]因此,他强调历史学的性质是“叙述数千年来各种种族盛衰兴亡之迹”,而历史学的精神则是“叙述数千年来各种种族盛衰兴亡之故”。[④]

进化论和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有着直接的联系。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领导武昌起义帝制,积极捍卫共和制度,为改造旧中国立下了丰功伟绩。他的政治思想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宝贵遗产。应该指出的是,社会进化论不仅是孙中山历史哲学思想的核心,而且也是他的整个政治思想的基础。他说,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问世后,“则进化之学,一旦豁然开朗,大放光明,而世界思想为之一变”。孙中山将达尔文进化思想与其政治理想结合起来时,突破了生物进化论和一般社会进化论的思想局限。在他看来,人类历史分成物质进化时期、物种进化时期和人类进化时期三个阶段。他强调人类的历史是一个由蒙昧到文明的进化过程,但又反对人类社会的进化照搬动物的进化过程。因此在人类进化时期,应当用“仁义道德”代替“弱肉强食”,用“互助”、“仁爱”代替“竞争”、“杀戮”,只有这样,才能消灭种族压迫和仇视,实现“天下为公”的美好理想。[⑤]二

早在19世纪70年代,欧洲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学说即开始传入中国。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开始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进程时,王韬和张宗良撰写《普法战纪》,记述了巴黎无产者的伟大斗争。20世纪初,留日学生马君武、朱执信等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事业,并在《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附社会党巨子所著书记)》、《德意志革命家小传》等著者中,评述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中所论述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传播,社会主义思潮逐渐成为有影响的社会潮流,这是和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五四”之后,马克思主义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日益产生着更加重要的影响。正是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史学异军突起,成为20世纪上半期中国史坛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核心,而且也是当时社会思潮之一的社会主义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对20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无可替代的重要影响。等开始用唯物史观认识和分析中国历史,向封建主义史学和当时颇有影响的历史进化论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1919——1920年,在《新青年》等刊物发表《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史观》、《研究历史的任务》、《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等文章,表明他已彻底摆脱了庸俗进化论的影响。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还对史学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初步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概括,强调“发明历史的真义的是马克思”。[⑥]

1920年秋,在北京大学史学系讲授《唯物史观研究》,同时还开设《史学要论》、《史学思想史》等课程。如果说《史学思想史讲义》是我国最早用唯物史观总结西方史学发展历程的西方史学理论研究的专著,那么,1924年5月出版的《史学要论》,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专著。他强调历史研究不能脱离先进世界观的指导,历史学应该重视理论的概括和总结,不能永远停留在史料的记述和整理上,从而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方法论基础。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是风云变幻的中国大革命时代的产物,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同中国革命实践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等马克思主义者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自觉地回答当时中国社会发展中提出的一系列尖锐的问题。继之后,郭沫若、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等堪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优秀代表。他们不仅是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历史学家,而且是自觉投入争取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坚强战士。他们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历史学研究与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的史学思想和一部部精品力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宝贵财富。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诞生之后,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中国历史上究竟经过了那些社会经济形态?这不仅是重大的史学理论问题,而且是当时中国革命的现实问题。它涉及到中国的历史进程和世界各国有无共同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学说,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否适用于中国?中国社会史论战的中心内容,是中国历史上究竟经过了那些社会经济形态?在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坚持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中国和世界各国有共同的发展规律,中国革命是符合历史矛盾运动方向的产物。这不仅彻底粉碎了的反革命“文化围剿”,也使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经受锻炼和考验。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没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就没有新中国。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斗争中,马克思主义史学做出了它应有的贡献。三

以上简略的回顾使我们认识到,在20世纪,史学理论研究作为中国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脉搏一起跳动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史学理论所依托的有生命力的史学思潮,往往和反映社会历史矛盾运动发展趋势的社会思潮有着直接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是分不开的,史学思潮同样也是社会思潮,或者说,史学思潮是社会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上世纪初在我国广泛传播的进化论—进化史观,以及后来代替它的唯物论—唯物史观等……,当然,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史学发展历史上,还曾出现过其他种种史学理论或史学思潮,但很快就消失了。它们之所以昙花一现,成了过眼烟云,是因为它们脱离了史学自身发展所离不开的时代的需求,脱离中国史学所依托并深深扎根其上的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

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进化史观和唯物史观,最初都是少数先进知识分子个人的选择。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20世纪初八国联军的入侵,使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加剧,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魏源、严复等宣传社会变革和进化思想,以“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为核心的社会进化论风靡一时,救亡图存、求强求富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他们的选择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个别人的选择才有可能成为社会的,以至整个民族的选择。梁启超等顺应历史大势倡导新史学。这样,以进化史观为理论基础的新史学自然有了存在和发展的土壤,并对中国新史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样,、蔡和森、李达、瞿秋白等中共早期领导人当时对唯物史观的选择,虽是少数人的个别的选择,但是这种选择符合历史矛盾运动的前进方向。尽管最初这种选择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并不大,但却充满了生机和希望,所以俄国十月革命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工农革命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少数先进分子的选择逐渐成为阶级的、社会的选择。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不仅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社会思潮,而且也是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基础。

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他的发展总是和社会的发展同步的。不难看出,任何一种反映社会要求的崭新的历史观,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历史学思潮,同提出并发展它们的人们一样,都是历史的产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任何人都不可能超越历史,同样,任何一种历史观、历史思潮也不可能超越历史;如同任何人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一样,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出历史学的理论和史学思潮。那种脱离历史学和社会发展实际,凭一时的冲动和激情,动辄就宣布有了什么“创新”,或想创造出什么新的理论体系来,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20世纪中国史学研究的实践证明,理论是基础,任何一次史学实践的重大发展,都是以理论的进步为前导。在古老的历史学中,史学理论是常青的,从而使历史学永葆青春,成为不断前进的动因。“”结束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揭开了崭新的一页,历史科学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人们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的指引下,冲破了极“左”思潮影响下盛行的种种精神枷锁,在历史研究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但是,在前进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不加分析地将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统统接受过来,对精华和糟粕不去区分,并企图以此来“改造”中国历史学,显然,这些既脱离中国史学传统与现实,又脱离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的种种主张是不可取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当前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自觉地站在时代的前列,顺应历史的潮流,将历史研究同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投身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去。在不断加强历史学基础研究的同时,重视对策性和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历史研究,即使是对“古老的过去”的历史研究,也应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只有从中国史学和中国社会的实际出发,才有可能充分实现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和科学认识功能。这样,历史学不仅在推动积极的社会变革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且在这过程中,自身也将不断完善,在社会和学术的实践中得到健康的发展。

--------------------------------------------------------------------------------

[①]魏源:《海国图志·俄罗斯国总记》。

[②]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

[③]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十》;《自由书·成败》,《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

[④]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篇4

【关键词】马克思;唯物史观;创立

一、马克思之前人们看待历史的观念

在马克思之前,人们都是用唯心史观看待历史的,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理论中长期占统治地位。列宁认为,马克思唯物史观产生之前,所有思想家的观点都是唯心的。唯心史观是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原因归结为精神因素的社会历史观。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点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杰出人物的主观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唯心史观有着种种表现,大体可归结为两种理论形态:主张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的主观唯心史观和主张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决定历史的客观唯心史观。这两种形态的唯心史观实质相同,都坚持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都是用历史本身之外的因素解释历史。它们共同的基本主张是:颠倒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真实关系,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无视物质生产活动,抹煞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只有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等少数杰出人物才是历史的主宰,全部世界历史不过是英雄人物实现其思想、意志的过程,就是至高无上的意旨也只能“启示”他们并通过他们表达出来。

二、创立唯物史观的历程

(一)唯物史观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1.《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是创立唯物史观的开始

在《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深入分析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阐明了一系列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这在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马克思自觉地将哲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了起来,从针对“副本”的批判进到了针对“原本”的批判,即从对宗教、国家和法的批判进到了对市民社会(物质生活关系)的批判,形成了探索和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异化劳动理论,朝着发展历史一般规律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其次,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由于深刻的揭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把社会历史看成是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历史,这就把生产劳动看成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此外,《手稿》通过异化劳动理论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为科学的解释人的本质奠定了基础;还分析了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对异化劳动的研究,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的根源,深化了对阶级斗争理论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形成。

2.《神圣家族》中对唯心史观的批判推动了唯物史观的创立向前迈进一大步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首先揭露了思辨哲学的秘密,唯物辩证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针对鲍威尔等人的“自我意识”哲学,马克思认为思辨唯心主义的秘密就在于把概念独立化、实体化,即把本来是从个别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般当作独立存在的本质,并把它看作是客观事物的创造者,而客观具体事物只是一般这个独立存在的本质的简单存在形式。接下来,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针对鲍威尔等人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唯心史观,马克思明确指出,不是观念决定历史,而是物质生产决定历史。最后,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英雄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鲍威尔等人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英雄反对群众,精神反对物质的历史。针对这种唯心史观,马克思不仅强调了物质利益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且还特别强调了工人阶级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指出无产阶级“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明确指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主体,这是唯物史创立过程中的一次意义重大的发展。

(二)唯物史观的创立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为唯物史观的创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首要的观点。在《提纲》中,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正是基于此,马克思深刻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科学的说明了人的社会本质,正确地阐述了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进而阐明了时间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在《提纲》中,马克思揭露了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指出旧唯物主义既无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更看不到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旧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者一样,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看作是精神的作用,而不是客观的社会实践,从而在看待历史的问题上是唯心的。科学实践观的提出,为马克思全面创立和阐发新世界观,特别是新历史观找到了正确的立足点,因此,恩格斯将《提纲》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2.《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全面的阐发

《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指出费尔巴哈除了知道人们之间被理想化了的感情关系之外,根本不知道还有其他社会关系。并强调指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才是自己考察历史的出发点,人们为了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就需要衣、食、住及其它东西,因此物质生活本身是第一个历史活动,并由此阐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接下来,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他们指出,人类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分工,分工不仅使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三者彼此之间的矛盾成为现实,而且导致了对人的强制行束缚。并指出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通过对分工范畴的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说明了生产活动与分工的相互关系,正是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才形成了其他社会活动形式以及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并造成阶级对立。正是在分工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运动及其一般的发展规律,并由此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运动规律: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有着能动的反作用。这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辩证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最后,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市民社会作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至此,形成了完整的关于社会形态的学说,唯物史观初步形式。

(三)唯物史观的具体阐述

1.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公开的阐述

马克思将自己行将创立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完全建立在辨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确立了这种崭新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即客观的、运动变化着的社会生产关系,这表明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则,不仅是本质的理解社会历史本质的前提,也是一切具体学科所必须坚持的基本前提。马克思进一步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基本原理,花了大量的篇幅精确的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并以此取代了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分析,使唯物史观的表述更为精确与科学。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批判了蒲鲁东的唯心史观,第一次使用了“生产关系”这一唯物史观的科学概念,进一步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规律。

2.《共产党宣言》对唯物史观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整个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的解答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及其发展趋势这一时代课题。他们指出,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辩证法,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的产生和消亡都有历史必然性,因此都具有暂时的性质,其根源就在于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还深刻阐述了阶级斗争的理论,指出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客观经济规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他们把唯物史观的理论运用到革命的实践当中,并使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唯物史观的表述更为系统和精辟。

参考文献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篇5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唯物史观;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a849.1;1)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6―00012―03

历史唯物主义,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即共产主义为终极目标,并以“无产阶级解放”为初始动机或出发点,直接聚焦各个国家“现实中的共产主义”或“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如果人们忽视“唯物史观”那些“场外”的“动机”,无视唯物史观在具体形式上的民族化趋向,就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自觉地让它落入历史独断论窠臼或黑格尔式的“历史哲学”命运。而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坚持了“历史”的唯物主义或“实践”的唯物主义逻辑,大大推进了唯物史观的深化,在其具体形式方面“收获”了很多。

――对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新思路

深层次地看,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可归结为研究社会发展动力的科学。只是旧唯物主义把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动力视为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动力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问题上不仅坚持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的“动力的动力”,而且结合本国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作了“深入的具体的研究”。

尽管唯物史观当年在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分析了“蛋糕不够大”的问题,但主要着眼于“蛋糕分割不公”即生产关系“变成生产力的桎梏”: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因此,马恩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基本范式是“阶级斗争”。“将近40年来,我们一贯强调阶级斗争,认为它是历史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世界在和平建设时期由于固守这个“经典”出现了“动力”长期严重不足的尴尬。邓小平理论超越这一“经典”,有针对性地提出“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主张通过体制改革解放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就在于采用现代市场经济形式为企业营造“把蛋糕做大”的活力与市场环境),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通过教育(包括国民教育与非国民教育形式)培育富有潜力的、新的生产力,着眼于“把蛋糕做大”或者说扫清制约“做大蛋糕”的一切包括“蛋糕分割不公”在内的体制性与非体制,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解决社会矛盾问题的基本途径,从而有效地克服了社会主义世界“动力”长期不足的痼疾。这些对那个处理社会基本矛盾的“经典”作了力度不小的“调整”,是在基础理论层面对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新推进。若没有这种“调整”,让“动力”不足的痼疾继续蔓延下去,必将招致社会主义事业如西方政治家所断言的结局――“大失败”。用经济学家的话说,就是“能否有效率,正是决定一种生产方式能否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而且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经济的高效率,社会主义实现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的价值观,也会由于缺乏物质基础而成为镜花水月、空中楼阁”。

――对社会主义领导力量的新认识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历史观领域必须作“归根到底”的理解,并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所有的具体动力形式或可以替代社会主义社会其他动力形式。否则,就把这个天大的真理“抽象化”或“公式化”,徒有社会历史规律的“形式”而无社会历史规律的“内容”。实际上,这一“根本动力”真正发挥作用往往离不开具体的动力形式或具体的历史主体。因为“历史不过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那么,由什么样的“人”去“活动”呢?当然不是一般人,而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人”或者说“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这种“由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表现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根据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深化了这个具体的“主体”问题或“动力”问题,用政治学语言说,即所谓“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比如说,揭明了和平建设条件下“共产党”的角色转换问题(如从“革命”党转变为全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两个先锋队”);紧扣党与人民或官与民之间的“关系问题”,强调“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是从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历史逻辑”出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影响全民族的“先富”政策予以深刻“解读”:党提出这项政策首先是面对广大劳动群众的,应该鼓励他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作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则不能看到群众和基层党员中有人先富起来就坐不住了,就想自己也先富起来。

如此把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与“人心向背”问题联为一体,打通“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党的先进性”之间的“通衢”,进而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这就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力量”问题的认识,用总书记的话说,即“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对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科学新判断

关于(经济文化落后条件下)社会主义社会建成的时间长短问题,一直是社会主义历史观中的一个“棘手”问题。《共产党宣言》提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哥达纲领批判》具体地做出了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要经过“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判断。列宁针对经济文化落后东方国家的特点具体指出这种“过渡时期”具有“漫长而复杂”性,认为“由于历史进程的曲折而不得不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那个国家愈落后,它由旧的资本主义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就愈困难。”他在《国家与革命》一书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科学上的差别问题”(详见《列宁选集》中文第3版第3卷,第199―200页),在《论合作社》一文强调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没有从理论所规定的那一端开始”。在20世纪60年代初意识到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然而,对像中国这类欠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究竟要创造哪些条件、经历多长时间的认识,我们长期处于“不完全清醒”状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追问”,一是提出了一个富有智慧又有分寸的理性词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历史”涵义给出了一个定性又定量的系统规定。相反,历史上的“新经济政策”、“新民主主义”论之所以未完成其理论“功能”而过早被废弃,就历史维度而言在于缺失这样一个“定性又定量”的系统规定。二是基于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起点与世界现代文明发展史的特点列出了建设、发展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时间表”: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这几乎给出了这个问题的“谜底”,为当代中国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过程中避免“欲速不达”或“揠苗助长”奠定了历史理性之基。

然而,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是没有冒现“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急于求快”的现象或情绪。科学发展观郑重提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两个“没有变”,不仅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智慧的坚执,而且是对某些忤逆或有意无意模糊这一历史智慧的“返祖”现象的一种郑重警告。

――对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的新发现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关于姓“资”姓“社”问题的尖锐争端,其显性指向是要不要继续“改革开放”的政治问题,而潜在的思维“背景”是持什么样的历史观标准,对我们确立、建设的社会主义(制度)作怎样的性质定位、价值评判。以往在这个问题上的基本结论是:搞社会主义就是实行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按劳分配、无产阶级、共产党领导等。这的确是当年“显现”新型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的重要机制或“骨架”,反映了社会主义初创时期本质性特征,但并非社会主义之至“善”境界或终极目标,社会主义并非仅仅是资本主义的“对立物”、“竞争者”,而是它的“超越物”、“优胜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层次上的创新在于突破了原有历史观标准的“边界”,把人们从以往专注于社会主义的“理想”性、“纯洁”性拉向其现实性、实践性或价值性,达到了对社会主义历史趋势或本质的系统认识。比如说,邓小平理论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与世界现代文明发展的普遍成就,明确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从以往关于社会主义诸多特征、属性中明确地提炼出一个带“终极”性的层次即“社会主义的本质”。世纪之交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上升到居于整个社会政治结构的“政治文明”层面;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拓展“社会主义”的视野,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置于整个宇宙物质系统内,把基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身心之间的“社会和谐”境界纳人“社会主义本质”范畴,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简约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使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更加挨近“共产主义”,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更为理性。因为马克思便把共产主义社会视为“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篇6

有的学者认为,多元化史学思潮在中国已经形成,而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理论缺陷,使唯物史观的理论影响在下降,故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应当发展成为唯物辩证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系统史观,其中包括将哲学认识方式、科学认识方式相结合以探求各个文明地区和各个国家、民族以及各个社会分域的历史发展规律,从事历史理论研究;也可将价值认识方式与科学认识方式相结合。

有的学者认为,历史研究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自觉抵制“指导思想多元化”以及“左”倾思想影响下的简单化、概念化、公式化和教条主义等错误倾向.唯物史观传人中国之后,中国历史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唯物史观面临着来自诸多方面的挑战。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被误解或歪曲,在一些人的思想中造成较严重的混乱,澄清这些混乱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其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国际上出现了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并在国内思想界有所反映,历史研究领域也出现了否定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错误倾向;其三,外国历史学理论思潮大量涌人国内,但由于缺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分析,致使一些人误认为这些理论是可以代替唯物史观的“科学理论”;其四,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发展和科技革命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提出了诸如“现时代的本质和特征”等重大的理论问题.唯物史观需要面对现实,在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概念、方法和理论范畴,关注新的增长点,而不是故步自封,使其能及时地回应社会的呼唤,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了应对唯物史观面临的严峻挑战,第一,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第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正确认识包括史学在内的所谓学术研究“与国际接轨”;第三,高度重视史学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不仅要重现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史学理论研究的辉煌,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当代中国和世界,把当代中国的历史科学、史学理论不断推向前进.

有的学者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指坚持基本原理.近一个世纪历史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这种理论才提供给了人们认识历史问题的最锐利的武器,而那种赋予唯物史观的过多含义.把本来不属于它们的范畴的东西也当作其基本原理去宜传的教条主义,反倒有碍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健康发展。今天,我们还必须通过历史研究的实践,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史学理论和方法,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有的学者认为,新的历史时期,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史学中运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挑战:第一,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缺乏深入的了解,教条化甚至是情绪化看待唯物史观;第二,迎合西方某些史学理论,对唯物史观作所谓的“修正”与否定;第三,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对唯物史观做剪裁与歪曲以至否定,第四,通过各种形式的历史题材文艺作品,宣扬与唯物史观相左的历史观念.所以,必须正确认识唯物史观在运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与发展唯物史观应付出更多的努力:其一,在对唯物史观及其指导下的史学研究进行认真反思的基础上,加強对唯物史观产生背景、时代意义、根本内涵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准确理解和把握其灵魂与精髓,澄清当前史学界的一些模糊认识;其二,根据新的历史形势,将对唯物史观的坚持与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其三,从学术发展的规律来看,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要在新世纪获得更大的发展,关键还在于要有一大批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优秀学术成果;其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唯物史观的学术根基广布于哲学、历史等各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具体研究工作中,而作为学术与普通大众之中介的文化教育、文艺作品能否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则是唯物史观能否深人人心的重要前提。

有的学者认为,目前研究中存在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在运用唯物史观之理论上的公式化与教条化;另一则是沿袭唯心史观的“从思想到思想”的诠释模式.实际上,唯物史观的思想源于“现实生活过程”的原理,为我们在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本体”论与方法论。按照唯物史观的要求,我们应在三个层面上展开研究,即从广大民众、统治阶级或日益崛起的新兴阶级与思想家本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出发,去分析相应的思想文化形态、思想流派、思想家的主张,唯有如此方能正确地阐明各种思想文化现象的本质,进而揭示其发展演进的历史规律。

有的学者认为,唯物史观也是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虽然时下没有人会对马克思主义应该丰富和发展持有异议。但是一旦涉及原创性的经典结论,人们便很难有所突破,往往使丰富发展流于一句空话。而新的文化哲学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因为新文化观具有它的理论生命力,对社会历史现实问题具有容纳解释能力,不像其他哲学思潮和流派很少明确阐述自身与唯物史观的关系,甚至有意回避或搁置。

有的学者认为,唯物史观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即这一理论系统不间断地且广泛、深入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与信息的交换,之所以这样在于其具备下列特点:第一,这一理论体系是实践的理论体系,即理论之冲破象牙塔、学院的禁锢。摆脱纯意识之形式转化为社会物质力量,是通过实践实现的,而社会实践本身就具有广泛联系,从而构成开放系统;第二,这一理论体系具有广泛的、长时间的社会适应性,从而既具长时间合理性又具有解读和发展的空间,第三,有生生不息的一代又一代学人、思想家薪火传承,宜传诠释,发展创新.开放的系统较之封闭的系统最大不同在于,它不是一次性地完成就终结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主要参考文章: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篇7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对外贸易;经济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一门纯理论性的学科,它所研究的领域是关于社会所有学科规律的抽象总和,而且是在实践中被证实了的一个与现代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学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直接影响到“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是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这些问题都是对社会经济发展根本规律的深刻认识,都能直接影响当今社会经济的跨时展。因此,我们更应该深刻探究历史唯物主义问题,让自己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去认识中国社会经济与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以此挖掘出中国经济背后存在的客观问题。

既然如此,那又该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呢?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的看待经济全球化浪潮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呢?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又是如何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历史导向的呢?在当今我国高速发展的对外贸易环境下,我国是否也存在历史唯物主义所提及的“发展问题”呢?最后,历史唯物主义又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研究提供了哪些办法呢?基于这些问题,本文试图从总体上审视历史唯物主义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关系。从理论到实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来指导我国对外贸易研究。

一、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也适用于研究国际贸易学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任务是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生活,研究社会现象的一般联系和关系,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阐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社会生活现象丰富繁多,由此涉及到的学科也种类复杂。倘若我们从各门学科特定的研究对象出发,那么我们研究的规律就可称之为特殊规律。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研究的是对一般事物最本质的,起源的发展规律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人类的认识工具,它与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是以生活中的某一领域或某一局部为对象,从某个特定的方面去研究社会。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与具体学科不同,它并不局限于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和某个现象,而是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试图从总体上、全局上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然而这种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同时也包含了社会中的那些特殊规律。总之,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各门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般指导个别,但又不能替代个别;个别体现一般,但又不等同于一般。

国际贸易学是研究商品与劳务在国际间流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关系及有关上层建筑发展规律的科学。通过对国际贸易方法的研究,使得一切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在国际社会间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国际贸易从古到今,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了。伴随着社会进步,国际贸易的形式也在不断改变,但其发展的核心并没有改变。一切国际贸易都只能是社会物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物质为第一物,社会意识永远为第二物。这两者的关系从来不会因为人的意识而改变。倘若我们不遵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味以统治者的主观意识为判断标准,我们就会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就会犯远古时期我国对外贸易固步自封的错误。由此可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是可以为国际贸易学研究提供方法的。

二、辩证统一地看待经济全球化浪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物质力量是生产力,而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生产力也得到了极大的飞跃。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给生产力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动力,一些国家开始进行专业分工,在此基础上更有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对国际分工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推进了国际分工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分工更是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得到了空前发展,从刚开始的物质生产资料交换到国际人员流动,到信息跨国传递,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在广度方面,从刚开始只在发达国家间实行的国际分工,现在以不断向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递延。这种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来,而中国,作为一个正在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

经济全球发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客观趋势,然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应该辩证统一地对待它的发展,既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也要认清它的消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中站稳脚步。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许多好处,首先,全球化的浪潮给发展中以及不发达国家提供了机会,让这些国家真正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这些国家虽然科技程度不够发达,但他们大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劳动力资源。因此,他们可以通过出口这些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来谋求自身的发展,不断积蓄货币资本来发展国内经济。再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跨国企业也在不断壮大发展,跨国公司的身影不仅仅在发达国家中出现,在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中也屡见不鲜。这些跨国公司建立在发展中以及不发达国家,不仅活跃了当地经济,由于知识的外溢,更给当地带去了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这些宝贵的财富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希望。

然而,事物皆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单单看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更应该看到它对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第一,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的不平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其较强的科技实力,主要出口科技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附加值高,且在专利发明被打破之前一直拥有垄断地位,所以在产品出口时攫取了大量的货币资本。相反,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发达国家,由于科技实力的落后,只能出口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附加值低,可替代品较多,因此大量出口此类产品不但不能提高这些国家的综合实力,反而会拉大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第二,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发达国家的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生产的产品属于高端产业链的产品,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发达国家生产的产品均属于中低端产业链的产品。发达国家大都只是开发产品技术,而把产品生产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以及环境污染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不断受到威胁,社会压力不断加大,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因此受到的阻碍。

三、历史唯物主义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提供历史导向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中第一位的东西,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派生物,是第二性的东西。列宁说:“所谓客观的,并不是指有意识的生物的社会(即人的社会)能够不依赖于有意识的生物的存在而存在和发展……,而是指社会存在不依赖于人们的社会意识。”[2]由此可见,我们社会的发展应该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不应该由统治者的思维意识来决定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关起大门,闭门造车,不跟其他国家有任何贸易往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思想一直贯穿在劳动者脑中,统治者想通过这种方式来维系自己的统治地位。虽然这种闭门造车的时期也曾经有过昙花一现的美丽,但这繁华仍旧是短暂的。在经历了乾隆,康熙年间为数不多的经济繁荣期后,我国经济就开始一蹶不振,落后的思维方式,简单重复的手工劳作,低下的效率使得我国经济大大落后于其他国家,因而清代末年一再受到西方国家的侵略。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很久,直至改革开放。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打开国门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吸收西方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就在改革开放的这一年间,我国进出口总额就达到了355亿元,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于此同时,当年我国GDp创下2683亿美元的新纪录。历史的发展趋势要我们打开国门,要我们与时俱进,倘若我们违背这种客观规律,固步自封只能将我国发展带进一个死胡同。

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更多棘手问题,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霸权主义的压力以及国际贸易摩擦频繁升级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大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门真正的哲学,它的任务就是回答自己时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它表明社会的历史本质上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历史,生产方式的变化首先是从生产离得提高开始的。”[3]这就告诉我们,当代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发展问题”,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才是发展的主线。而对外贸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马车”之一,在这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当中也应该顺应国家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适时转变外贸出口结构,把大量出口粗放型产品转移到大量出口技术和服务密集型产品中去。

四、历史唯物物质方法论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研究提供了方法

4.1从社会历史出发和生产实践出发

从历史事实出发,不脱离实际是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发展研究的根本要求,是进行一切理论研究包括国际贸易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哲学。它强调社会物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的反映,唯有社会物质才是第一位的东西。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应遵从历史发展的实际出发,不能照抄西方国家的国际贸易理论原则。倘若因为盲目崇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学原理,而妄自剪裁自身发展史实,就会犯下教条主义的错误。第二次科技革命后,西方国家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应运而生了许多经济理论。这些经济理论在西方国家迅速传播开来,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得到了很好的运用。发达国家的这些经济理论不仅指导了西方国际的经济发展,更在全世界范围内流传和被其他国家学习运用。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西方某些经济理论已经开始与社会现实发生背离。进入第四次科技以后,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国际市场正在经历一次重大变革。在电子商务出现以前,国际贸易主要是以劳动分工为基础的,在大批量生产的基础上工厂可实现边际收益递减。然而,现在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有力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过去一些国际贸易理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近些年,国际分工的物质基础正在从资本、技术向信息和知识转变,国际商务贸易比重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因此古典经济学中讲述的使国际贸易得以进行的“国际贸易绝对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相对比较优势”将要演变成“信息比较优势”和“知识比较优势”,这些比较优势又将背离企业边际收益递减的理论,将会实现边际收益递增。国际形势的新变化,不容我们忽视。我国在开展对外贸易时,就不能按部就班的照抄西方的国际贸易理论原则,而是从现代社会的生产实践出发,认清当代国际市场发展的新形势,在经济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做出对外贸易发展的具体决策。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篇8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哲学;实践性;整体性;多维性

中图分类号:B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8-0460(2012)03-0048-0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总的结果”的表述,斯大林把其放在社会历史观上,认为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的所作的天才的表述”,即所谓的“唯物史观经典表述”。自此,我国学界沿袭此观点。近年来有学者认为“总的结果”“只是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而不是他的哲学社会历史观”。那么,“总的结果”究竟是什么?马克思生前未明确指明,但在《序言》里说:“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的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恩格斯“他从另一条道路(参看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显然,能指导哲学领域的研究和批判的“总的结果”,其理论高度超出了社会历史观和社会学理论,从其形成过程、实质内容和本质属性来看,它只能是马克思实践哲学一般原理,具有哲学的整体架构。

一、“总的结果”的形成过程

“总的结果”的形成过程是马克思实践世界观的理论化过程。实践是劳动、社会生产、物质生产、物质生活、改造自然的活动、科学实验等的总概括。实践世界观就是关于从实践去理解包括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在内的整个人类世界的根本观点。实践世界观的理论化这里是指实践世界观理论的研究与建构以至于形成实践哲学的一般原理,“总的结果”是实践世界观理论化的结果。

第一阶段:实践世界观探究的开始。1842—1843年,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让他深思的是:议会即国家为什么要对一个捡枯枝的贫苦农民进行惩罚?由此他怀疑和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对德国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抗,它就不会对自己本身,而会面向只有用一个办法即实践才能解决的那些课题。”这给批判思维规定了实践方向,顺此深入便认识到:“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此时的批判把他引上了实践哲学研究之路,1844年1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于1843年10月中-12月中)的发表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研究开始的标志。

第二阶段:实践世界观维度的哲学直观到实践哲学的基本命题的提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对实践世界观维度的哲学直观。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之后,就在《手稿》中对实践作哲学直观,试探其世界观意蕴,审视实践与人类世界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异化劳动对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一切奴役关系、普遍的人的解放与劳动有关。“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世界历史、自然界都与人的劳动及其结果有关。“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此时他超越了经济学家“劳动是人的能动的财产”的观点,初步直观到实践与人、社会、世界历史、自然界和理论等的关系。

《神圣家族》(写于1844年9-11月)是对实践世界观维度的深入探索。马克思用自己“现在所达到的成果”去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帮助广大读者识破思辨哲学的幻想”,再叙述“对现代哲学和社会学的肯定的见解”。此时以实践为武器反对思辨哲学,获得了比以前更深刻的认识:“从历史运动中排除掉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排除掉自然科学和工业”,就不能“达到即使是才开始的对历史现实的认识”;“不去认识(比如说)某一历史时期的工业和生活本身的直接的生产方式”,就不能“真正认识这个历史时期”;“把历史同自然科学和工业分开”,就如同把“自身和世界分开一样”;“历史的发源地”就“在尘世的粗糙的物质生产中”,而不是“在天上的云雾中”。这里,他进一步说明了实践与人、历史、社会、自然界、理论等不可分割的联系,断定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开始构想实践哲学关于以实践为直接源头的人类世界图景。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篇9

【关键词】史料分析;以生为本;探究创新;理论与史实统一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通过对具体生动的历史现象的叙述,分析揭示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达到观点和材料的辩证统一,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这不但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在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然而现在的高中生即使是高三的学生在试卷中普遍存在主要问题是:基础知识弱,原理不清;审题能力弱,理材不清;解题技巧弱,应试无技;知识迁移弱,重组不会;思路狭窄,扩散不足等。这说明学生利用史实、运用史实、解决史实的能力弱,达到“史论结合”就更无从谈起。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解决着个问题呢?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做到什么,不如教学生如何去做。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灵活巧妙的运用史料分析法去做到史论结合,即史料分析、以生为本,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1提高认识,更新理念

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诸如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等教学中老问题,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探究精神萎缩,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这就要求教师一定在教学理念上要快速的更新,以生为本,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要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要以学生全面地发展为教学指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史料分析法。

“史”作为历史材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它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学生以此得来的理论只能是僵死的教条,而不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武器。“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有关历史本体的认识论内容,是对史料的分析、概括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里应突出的是理论性。正确的历史理论直接来源于史料,又指导着对史料的研究。

2精心备课,把握方向

史料分析法关系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而学生能力是否提高又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把具体史料的学习与历史理论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仅仅停留在历史材料的表面现象去就事论事,而必须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和观点和方法,从历史现象中揭示出历史规律及本质。在备课中有计划、科学地利用教材,拓宽、挖掘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思考学生可能产生疑问的问题,精心挑选材料,使学生能根据史实发展的全过程,得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的处理好史实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3教授方法,慎重选材

指导学生“到材料中去”,对典型史实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和综合,培养学生提炼、整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逐步提高处理材料能力,最终达到透过历史现象看历史本质的概括归纳能力,引出理论,即“论从史出”。这个培养在教学环节中要润物细无声的注入学生的头脑中,所以材料选择一定慎重:一要具有指导性,短而精,少而明,使学生容易产生正确思维,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二要材料要从易到难,目标的适度,让它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相差度有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三材料要有成效性,有效的材料会激励学生产生新的需要,形成内驱力,对学生会产生积极影响。

4科学设问,探究学习

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启发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所以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所提问题应当是具有探究的、开放性的,没有单一答案的。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充分思考,教师再启迪诱导学生得出答案,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我们发现史学领域原来的一些观点或定论,随着史学的发展,史学理论不断发展,新的史料不断发现,现在看来,有些还存在疑问或还没有定论。这些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去探索,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学生为了得出独特的有见地的见解,必然对史料和史实进行研究和推理,产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从而也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如关于对李鸿章是忠臣还是与日本狼狈为奸?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以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充分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现在高考能力上的要求也正在朝着这一方向发展。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的过程。而史料分析法就是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以生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了学生“学”的活动过程,促使了学生不断创新,从不断发现客体新质,不断改进已有认识和经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通过静听、静观接受现成知识结论的过程。使学生由被动消极地学为主动积极富于创新地学,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了发展,既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又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使学生在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历史现象的同时,学会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史实,丰富和发展理论,最终达到理论与史实的高度统一。参考文献

[1]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郅庭瑾著《教会学生思维》――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陈龙安

[3]闫承利编著《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初中历史唯物史观篇10

历史事件的评价是历史概念的组成部分,是历史知识的延伸,是对历史知识的更深理解和对历史规律的认识,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现象进行理论概括为产物,要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就必须注重对具体史实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的思维过程,这样才能使教学具有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是历史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之一。曾经在高考题中命过大题的有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有洋务运动的历史评价,有分析评价、义和团运动的积极性与局限性等等。高考题启示我们:平时教学中要加强“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事件。本文就历史事件的评价原则、方法和标准发表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

评价历史上的事件,主要是为了弄清历史真相,为后来者提供借鉴,应当遵循事实求实的原则,应该坚持历史主义的方法,就是说应该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当地的环境中去考察,要历史地看问题,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或用现代的标准去评价。

二、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分析、评价历史事件首先要充分地理解历史事件。创设历史情境是充分理解历史事件的关键。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客观存在。过去性是其特点之一。受中学教材篇幅和学生学习课时的限制,教材所引史实一般比较简短。学生要认识、理解那些远距现实生活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创设历史情境。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资料,整合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历史情境化,再现具体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活动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再现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回溯历史,畅游历史长河。学生只有充分感知历史,才能充分地理解。

分析,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是评价历史事件的前提。分析任何历史事件都要从历史事件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考察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等各种因素,综合分析,不带主观偏见和意愿,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符合历史本来面目。要做到这一点,须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把握分析历史事件的各种方法,加以灵活地运用,具体历史事件具体分析。分析历史事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历史原因,历史条件、目的等。时代背景主要指在某一历史事件发生前业已存在的、对该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它回答历史事件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历史条件指影响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各种因素,是历史事件得以发生的不可缺少的各种因素,是历史事件得以发生的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历史原因是引发某历史事件的历史现象。目的是指当事人(集团、政府等)主观上的要求。

其次要分析历史事件的内容、经过、表现等。分析历史事件的内容、表现主要采用按性质归类方法,如明初明太祖巩固政权的举措的内容,可归纳为政治上废行省设三司,增加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鼓励屯田垦荒,发展传统农业经济,思想上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三个方面。

三、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

在全面、正确地分析历史事件后,才可对它进行正确评价。评价是分析的升华,是掌握判断历史事件优劣的标准。评价是认识历史事件高层次的表现,从中可总结经验教训,揭示历史发展规律,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很多,依据其对社会的有用价值是根本点,从而可把标准归纳为以下四点:

1、生产力的标准。所谓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影响和改造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的是物质生产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本身没有阶级性。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是评价历史现象的标准。例如15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贵族用暴力大规模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在圈地过程中,被圈地区的村庄房屋被毁灭,农民破产沦为流浪者,或在法律的压迫下成为雇佣劳动者,所以从人道的角度看,它的发生和发展,都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对英国农业的一次资本主义改造,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阶级和物质上的准备,也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

2、实践的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评价历史事件时,坚持“不唯书”,“不唯上”。例如对19世纪末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的评价,不能仅持批判的态度,应从实践上分析:垄断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发达国家中,除了垄断资本家外,中产阶级渐成为社会最大的利益群体。垄断解决了独家企业无法解决的一系列资金短缺人才缺少等难题,大而强的企业吞并弱且小的企业是优胜劣汰的结果,管理科学也得以进一步发展。

3、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标准。微观研究方法就是从比较小的角度,即从相对的局部意义上去研究历史的方法。微观研究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宏观研究方法,就是指较大的角度即从相对的整体意义上去研究历史的方法。宏观研究是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例如在微观学习世界历史关于政治格局的章节内容后,在复习时应跳出章节的圈子登高一望,可以发现世界格局是从16世纪至18世纪的无世界体系,发展到19世纪的初级维也纳体系,20世纪初又发展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中期雅尔塔体系再到今天的——多极格局。从宏观上可以发现人类历史多极化方向发展的真实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