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58:02

思想政治概念篇1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

概念都是以一系列肯定的判断句来表达的。不管是单句还复句,都有完整的句子结构,采用分析句子成分,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一般不会感到困难。如:商品、货币、理想、民主、政党……对句子较长、结构复杂的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效果更佳。

用这种方法,首先找出句子的主、谓、宾三个主要成分。从总体上明确概念的大致含义,其次是把握宾语的限制定语逐个分析。明确概念具体的适用范围,一般来说,重点往往放在对定语的正确理解。

例如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1)这一概念的主谓宾成分“民主是……国家制度。”就从总体上表明了民主的基本特征,使学生明确民主的大致含义。

(2)是不是“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就是民主呢?分析句子不难看出,不是。“民主是指出一定阶级范围内”即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对国家的管理只是统治阶级的事,而被统治阶级不可能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因此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

这样分析说明以后,学生不但能较好地理解和把握民主的概念,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为讲好后面的基本原理打下了好的基础。

二、比较法

比较是为了鉴别加深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它一般是找出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或共同点)深挖概念的内在实质,这也是人们常用一种方法.既适用于一般相关的概念,如:货币与纸币,国体与政体,经济利益与经济效益……,又对相似相近的易混淆的概念显其优点。

例如:货币与纸币

区别:

(1)从概念表述看:货币是商品交换自发发展的产物,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强帛使用的货币符号,它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2)从概念的实质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本身具有价值,具有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纸币作为倾向的符号本身没有价值,不具有行使价值尺度的职能,只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流通手段。

(3)从概念的产生看:货币是在商黼交换发展过程中,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的。纸币是在倾向充当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的。

联系: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两者相当,纸币就是具有与货币同等的购买力。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通货膨胀。如果不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龄为基础纸币的存在就毫无意义,如同废纸。

三、归纳法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个性到共性的认识规律。作为反映同类事物共同具有的本质特性的概念,是人们在已知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出它们共同的本质属性,再加以概括而形成的。它内涵丰富,涉及面广,而中学生知识面较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往往只能理解其中的一、二个方面,或只能列举一些具体现象。其至把现象看成本质,从而产生片面的认识,运用归纳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已知到未知地辩证讲解,便于学生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概念的正确的深层的含义。

例如:“物质”这个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十分重要。但这个概念也比较抽象,学生往往只能举出一些具体的物质现象,把它与物质的具体形态混淆起来,因而讲解首先例举大最自然的、社会的物质现象,然后层层深入分析,归纳抽象出它们的共同属性。

四、倒举法

概念作为一种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如果单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只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书奴”,如果从抽象到抽象讲,又陷入死记硬背的混沼,而且这样求得的“死”知识,忘得也快。因此针对概念本身的特点和中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对一些抽象、深奥的概念可以举例还原,理论联系实际,从日常生活中选择一些较为贴切、典型的、富有趣味性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也可引用寓言、故事、成语、典故、比喻、谚语等帮助学生理解。

思想政治概念篇2

一.分层法

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不同的层次,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也有不同的层次。分层法就是把这些概念分成不同层次,进行层层讲解,从而达到对概念全面深刻的理解。如“按劳分配”这一概念就可分成以下三个层次:(1)分配什么:个人消费品;(2)分配标准:按提供给社会的劳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来分配;(3)分配内容: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的人不劳不得。还有高二思想政治中的“规律概念也可概括为(1)本身固有的联系;(2)本质的联系;(3)必然的联系这三个方面。其它诸如“农村产业结构”、“剩余价值”等都可用分层来讲解。

二.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把两个相近相似的概念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把易混淆概念区分开来。例如在高一思想政治课中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概念,它们共同点在于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范围和程度的不同,前者的范围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而后者的范围是“部分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又如农业、工业与第三产业这三个概念也同样可以从劳动对象、劳动手段、目的以及类四个方面来对比把握,找出其中的区别和联系。另外第三产业与服务业,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积累与消费,量变和质变,内因和外因等均可用此法来讲解。

三.关系法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和周围事物没有联系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有些思想政治课概念往往是从相互关系中来下定义的,因此掌握相互关系,就可比较完整准确地把握它们。例如“物质”和“意识”这两个概念就是从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中把握的,物质即“客观实在”,这一“客观实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而意识本质上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发达高度完善的物质的特有机能,是物质的反映。”当然我们还可以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把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概念,从是否承认事物的联系、发展、矛盾来把握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概念,这样既把握了关系,又从关系中把握概念,对学生来说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属和种差法

思想政治概念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探析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88-04

接受问题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和前沿问题,受到学界普遍关注。其原因在于:从大背景上来看,我国社会历史已从革命战争年代转向和平建设状态,以往囿于战争和紧急状态所采取的强制、命令、灌输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目前看来已明显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软性”、“柔性”、“隐性”、“美性”、“可接受性”,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重要方式。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来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式教学模式严重扼杀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造成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状况。从思想政治教育所承载的思想政治理论方面来看,理论陈旧、晦涩、抽象等,也导致了受教育者不愿意接受。所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已成为当前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但是,综观学界关于接受问题的研究,始终存在着一个本体论的问题,即究竟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到底如何界定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的原本规定是什么,学术界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只有全面准确界定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的概念,才能建构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一、目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概念的界定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接受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于自身需要,在环境作用影响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等多环节构成的、联结的、完整的活动过程。通过有效的接受社会和社会群体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就可以被内化为接受主体的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1]此概念,具有全面、细致、深刻的特点,较充分地概括了接受的内涵。以这一概念为基础,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是,此概念仍有进一步挖掘的余地:如把接受概念界定为“内化为接受主体的品德思想,并外化为品德行为”,这确实是一种以过程的形式界定接受的概念。任何事物都是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但是这一过程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接受过程,而只是接受过程的一个阶段。在内化为思想品德,外化为品德行为之后,看似一个接受周期结束了,其实不然,还会继续发生着接受活动。因此,这一定义给人一种割裂感,接受活动是一个反复循环、无限延伸的过程。同时,这一定义也不能反映接受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螺旋式上升、不断升华、不断跃进的过程。在内化阶段,受教育者对接受客体“反映、选择、整合、内化”,这显然是受教育者的接受,无可厚非。而“外化为品德行为”实质是内化的一种外显效果,或者说是内化的目的,在受教育者外化的过程中,仍然包含着接受――“反映、选择、整合、内化”,而且这种接受是在前一阶段(内化)的基础上更为高级的接受,是向着更高层次的接受。这并不是否定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外化阶段,而是突出外化阶段更高层次的接受。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升、不断跃进的过程,并且接受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提升、不断跃进的过程,真正表征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性和有效性。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接受概念的深入理解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动是一个复杂系统,包含丰富的内容,必须从多维度予以界定。

(一)接受的非理性维度

接受的非理性维度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论主体接受的具体状况如何,其接受行为最初一定是一种非理,凭着感觉、感受、兴趣、偏好等,人们做出最直接的反映。即便主体接受到一定程度,其间也掺杂着大量的非理性因素。这些非理性因素始终起着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所以,非理性因素是接受不可忽略的重要维度。“实际上,人作为认识的主体是一个有意志、有情感并有认知能力的统一整体,人的任何心理因素包括非理性因素必然会参与到认识活动中,对认识的形成与发展发生作用。”[2]

接受的非理性维度主要体现为正反两方面。就其消极方面来看,受教育者没有感觉、没有兴趣、消极、懈怠、偏执、主观等,都会影响受教育者的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方法、形式以致内容等不当,极容易导致受教育者在最初感觉上就不予以接受。就其积极方面,受教育者积极健康的态度、情绪、兴趣、意志等,是接受活动的重要支撑因素。无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形式,还是对思想政治理论本身,这些非理性因素都是促使学生接受的重要支撑。

受教育者的接受活动中掺杂着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大部分学生停留于这些非理性中,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所以,不可忽略接受的非理性阶段,从而促使学生进入理性阶段。

(二)接受的理性维度

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是一种理性的行为,只有达到理性的程度,才标志主体的真正接受,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对于主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维度,同样包含正反两个方面:

第一,怀疑、批判、否定,即不接受或者说接受的反面状态。不接受也是接受的一种状态,只不过是反面状态。要真正揭示接受的本真状态,离开其反面是不可能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根据就是,要想真正界定一概念的本质规定,离开该概念的反面状态,直接界定该概念的内涵,是得不出真正有效的界定的。怀疑、批判、否定等正是其反面状态的主要表现。

首先,怀疑。怀疑是人类对获得真理的可能性、对已有信念或判断的正当性、对人类一定时期所获得知识根据的质疑。怀疑并非对知识的简单否定,而是通过怀疑对熟知事物的进一步探究。正如笛卡尔所说:“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也就是说,要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入之见,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以外,不要多放一点别的东西到我的判断里。”[3]所以,怀疑体现了在主客体之间,主体有意地把自身与客体区分开来,在主客体之间设一条“警戒线”。对所接触的客体,要经过警戒的盘问。在确证无误的条件下,客体才能进入主体,主体才能予以接受,是主体增强自身,而不是主体客体化。

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这一客体,人们存在怀疑是正常的。对于思想性的客体,人们要想接受它,总是要把其和自己原有的思想进行比对,凡是有不一致、有偏差的地方,都会出现怀疑的心理。怀疑其是否过时、是否正确、是否有用等等。关键的问题有两个层次:第一是对于初学者或者接受到一定程度的主体来说,要尽快消除其怀疑,破解其怀疑的依据,打破其设定的“警戒线”,为其顺利和持续接受铺平道路;第二是接受了思想政治理论的主体,则要以思想政治理论为核心,对思想政治理论所倡导的核心意识形态以外的思想、意识等持怀疑态度,划清界限。这是坚持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的必要条件。

其次,批判。批判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否定,是从暂时性的角度去审视客体存在的一种方式,意味着主体对客体不满,客体与主体的期待有一定距离。批判的前提是主体对客体有一个理想的预期,希望所批判的客体朝着自己的预期状态转化。批判源于主体对自身的肯定与提升。经过对客体的批判,使之改变和完善,主体才能予以接受,才能把客体主体化,带来主体的扩充与发展。

批判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直接批判,批判客体存在的缺陷,披露客体存在的谬误,找出客体存在的不足。通过直接的批判,祛除客体不良的成分,使客体获得新的发展,主体才予以接受。二是间接批判对客体的有关认识,即打破对客体的传统认识,消除对客体的错误认识,树立对客体的正确认识。通过间接批判,形成对客体良好的认识氛围,创造有利于主体接受的环境条件。所以,批判是促使主体接受的重要动力,是主体深度接受的重要支撑。

再次,否定。否定是主体对客体强烈的排斥和对立,主体对客体不予接纳甚至二者之间出现一种敌对的关系,以消灭对方为己任。否定是不接受的极端表现,也是接受的直接对立面。否定的实质是主客体之间在质上的对立,主体质的规定性与客体质的规定性截然相反,二者在性质上完全不同,无法达到沟通和协调。主体不接受某事物,意味着主体接受了该事物的反面,这是造成主体与客体矛盾的根源。对于否定,我们还应看到其积极方面,即否定之否定,辩证的否定。主体接受客体,要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主体才能真正接受客体,使主体自身获得发展。

对待思想政治理论,否定是必然存在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人们对待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呈现多样的看法。一方面,针对来自各方面的反面看法,要针锋相对,否定其错误和用心,以自身的真理性去说服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另一方面,针对来自思想政治理论内部的否定观点,则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以否定之否定为动力,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自身丰富和完善,以发展了的理论吸引受众。

总之,应正视不接受的各种表现,承认接受的反面情况,这是我们研究接受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们研究接受的重要意义所在。

第二,反思、信仰、践行,即接受的肯定状态。接受概念本身是侧重于肯定状态而反思、信仰、践行是肯定状态的主要关节点。

首先,反思。反思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是对思想进行再思想,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借用黑格尔的话,是“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5]。反思内在包含了主体对客体的反映、选择、整合、内化等环节,是理解概念、形成判断、构成推理的过程。为什么说接受思想政治理论首先要表现为反思呢?这主要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自身最大的特征就是思想性,即是一种理性的思想政治理论。对于这样一种高度抽象、理性的思想政治理论,唯有反思,对其进行再认识、再思考,才能真正深入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在精髓。所以,反思是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的基础。

反思同样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反思思想政治理论内在的思想、逻辑、指向,并且进一步揭示构成思想政治理论的前提、根据,构筑思想政治理论逻辑支点,促使思想政治理论变革和发展。其次,对主体自身的内在思想进行反思,反思自身思想的不足,反思自身思想的层次,反思自身思想进一步发展的根据。这是主体思想高度的自省与觉解。通过自我反思,主体会对思想政治理论做深一步的接受。

其次,信仰。接受不仅在于反思,更重要是信仰,把所接受的客体作为自己相信、信赖的对象,并以之为求索奋斗的目标。当接受从反思阶段进入信仰阶段,意味着接受已转化为主体内在的精神动力,指引主体不断自觉、不懈追求、奋发图强。此时接受已是一种从一般的理解上升为执著的信念,已把所接受之物视为价值目标,并可以排除种种困难甚至做出巨大的牺牲,为所追求之目标持之以恒、永不懈怠。所以,信仰是主体高度自觉的表现,是主体认定所追求之目标是高尚的、是神圣的、是可以付出全部心血去实现的。一旦主体形成坚定的信仰,就会成为主体一生的永恒追求,无论艰难险阻,主体都会为之奋斗终生。

主体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是以思想政治理论为信仰,为指引人生的精神动力。我国思想政治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值得信仰的科学理论。“科学信仰的情形是:将得到科学证明的真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活动信仰和信念。坚持相信已被证实的科学真理,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信仰,并用它指导自己的行动,力图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其真理性,使理论真理变成现实。马克思主义就是如此。”[6]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执著的信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广大劳动群众在艰难困苦的革命战争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可见,信仰对人们、对历史的重大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信仰,是接受的最高境界。

再次,接受是一种践行。践行是一种身体力行、躬身实践。在践行中,主体将内化的理论外化为实际的行为效果,并在行为效果中验证所接受的理论是否正确,是否有效。所以,践行是接受由心理状态转化为实践状态的桥梁,也是主体实现由理论状态转化为物质状态的质的飞跃,在实践活动中主体的接受获得了物质根基,在实践效果中主体的接受找到了最终的归宿。践行是接受最后的落脚点,一系列的怀疑、批判、否定、反思、信仰都要最终落实到践行中,在实践的效果中验证主体接受行为的一系列过程。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7]也正是由于践行,思想政治教育获得了存在的根据。

主体思想上内化思想政治理论,并在践行中将其外化,是主体接受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人就是以实践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的,实践本身既是精神性地把握客观对象,也是实体性地改造客观对象。在精神性地把握客观对象的过程中,是以实体性的活动为根基;在实体性地改造客观对象的过程中,是以精神性地把握客观对象为前提,但最终是要在实践中改造客观对象,达到预期的价值理想。所以,主体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最终是要回归到实践中去的,实践是主体接受行为的最后落脚点和最终归宿。马克思说:“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使受教育者掌握理论,更在于指导受教育者的实践活动,以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

(三)接受的美学维度

审美是主体审视客体时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亦即客体的某些特征、属性作用于主体的感官系统,在主体的体验中感受到了一种享受、快乐。一般来说,美首先是直接的,是客体刺激主体的感官系统所带来的直接美感。但是,更为深刻的美是内在的,是主体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只有当主体从心里往外感受到某一个客体美时,美才在主体的内心世界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主体对任何客体都是存在审美需求的,对于能带来美感的客体,主体也乐于接受。而对于不能带来美感的客体,主体就会产生一种厌恶感,进而会远离客体,对客体采取拒斥的态度。

主体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的过程中,美感如何体现呢?可以肯定的是,思想政治理论带给主体的绝不是外在美、直接美,而是内在美、间接美。正如恩格斯所言:“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9]。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专门的思想工作,它给予人的是能够正确、深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它是抽象美,以内在的逻辑给人以严谨、缜密;不是小美,而是大美,以最宏大的视域给人以广阔、深邃;不是单一美,而是复合美,以有机的理论体系构筑了思维的殿堂。所以,当我们领略思想政治理论的博大精深,成功运用思想政治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的效果时,我们会由衷体验到思想政治理论的美感。

结语

综上,接受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系统,不仅包括初始的非理性阶段,也包括理性阶段;不仅包括接受的反面状态,也包括接受的肯定状态;不仅包括反思、信仰等内化阶段,也包括践行等外化阶段;不仅是一个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的接受周期,而且是螺旋式上升、不断升华、不断发展、无限至上的过程。对接受问题的研究与重视真正代表了以受教育者为中心,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目的,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

注释: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91.

[2]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70.

[3]笛卡尔著.王太庆译.谈谈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5]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8.

[6]刘建军.马克思主义信仰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8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6.

思想政治概念篇4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演变;启示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0-0144-02

思想政治教育是自阶级和国家产生以来一直存在的一种实践活动,它具有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这项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的形式不同,其名称概念也不尽相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产生的,其概念和内涵随着我党革命建设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发展和演变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性质,更准确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科学的发展规律。

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历史演变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相结合的发展过程,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不同,所使用的名称也有所不同,但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每一次变化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结合当时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和任务而提出来的。

(一)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前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一方面为宣传马克思主义,扩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为使革命在更大范围内走向高潮,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多使用“宣传”类概念,加强“宣传工作”,以此激发广大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斗争精神,引导中国无产阶级将斗争转向政治领域,引导中国革命走上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中国革命战争年代,我党一直处于严峻的战争环境下,担负着沉重的战斗任务,革命战争是当时的主要任务,因此格外重视军队的“政治工作”,1934年在红军第一次全军政治工作的会议上,、、王稼祥等党和军队的领导人,提出“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一方面来加强军队红军战士共产主义的教育,另一方面为了“肃清”党内存在的一切非无产阶级的错误思想,使官兵战士具备无产阶级情感,提高无产阶级政治意识。

另外针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倾向,党内出现了指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名词“思想教育”,即用无产阶级的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错误思想,从而使党内思想达到统一。

总之,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主要在军队使用“政治工作”一词,而军队“政治工作”这一概念的实际内涵实质上已经超越了军队范围,它既内在地囊括了军队的“政治工作”,也内含着党内的“思想教育”,即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来教育全党、全军乃至全国人民,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保持人民军队的革命性质,永葆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最终保证并加强党的领导。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结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共产党掌握国家政权并成为执政党,人民群众获得了翻身解放,党的中心任务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三大改造完成之后,不断发展生产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成为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非政治性的内容日益增多,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日益加重,因而,在革命战争时期所使用的“政治工作”这一术语也有了新的变化。1951年,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概念,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使用和阐述了此概念。

然而在进入60年代,特别是“”开始后,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影响下,各行各业强调“政治挂帅”,因而,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政治思想工作”逐渐取代了其他提法,成为比较统一的提法。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上的拨乱反正和继续发展时期,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不断发展和成熟的时期。从第一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应成为一门科学”①的论断到“我们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科学,科学地做思想政治工作”①这一说法的提出,学术界展开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的潮流。此后,党中央于1984年提出大专院校“有条件的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②同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开始招生。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设立,“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就成为规范的术语,思想政治教育逐渐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思想政治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取代了“政治思想工作”的提法,并统一了许多相似的术语,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比较统一的标准提法。2005年12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被正式设立,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并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应用学科。自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一步完整化、系统化、科学化。

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体现了其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灌输的实践活动,具有意识形态的教育功能。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有所变化,但它们在体现并实践无产阶级政党的意识形态性上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总结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经验的产物,是有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教育的含义与功能的。因为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来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最终是要反映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与党的历史任务、中心工作密切相关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事业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国共产党向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说,它的成败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的成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其方向和重点要与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相一致。党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中心工作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侧重不同,相应地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名称也会因此而做出调整,因此,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是与党的历史任务、中心工作有着密切关系的。

(三)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是认识与实践不断统一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提出和演变的过程,反映了从革命斗争过程到建设过程的思想工作的历史,反映了概念发展从实践到认识、从社会需要上升为理论需要的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几个概念: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这些概念的历史沿革,并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和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字面表述的简单变化,而是一个思想发展的过程,是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些概念都是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得来的,都是来自于社会现实的需要,其概念的变化和发展也是因为生活实践具体地发生了变化。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也随着实践的深入变得日益成熟和完善。

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是一门科学,准确地把握其概念内涵是我们掌握这门科学的一个基础。从中国共产党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这一视角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演变,有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与功能,也为我们更好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这门科学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邱光伟,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思想政治概念篇5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概念阐释

实效是指事物或者是行为达到某种效果,而这种效果是通过和特定的目标比较而得出的。实效性,是“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是实践活动结果对于目的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亦即实际效果问题”。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实践的结果是否达到目的,或者结果接近目标的程度,就是所谓的实效性。实效性是人们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实践价值的标准。同时,实效的获得也蕴涵着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因此实效既是实际的效果和要达到的目标,也包含了实现目标取得效果的实践过程,是目的、过程和效果的有机统一。实效既是行为的出发点,也是行为的最终归宿。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通过课程的形式,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就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其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概念特征分析

(一)内涵的复合性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衡量其效果的重点,不仅仅是大学生当前的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即“当前量”,更重要的是经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这一渠道后在原水平基础上的“增量”。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既要指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静态水平,又要指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动态增量,其标准应该复合这两方面的元素。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渐近的、连续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既要指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当前,更要指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未来,应该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

(二)目标的契合性

根据“效果”一词的含义,效果是某种行为的效果,而这种效果是这种行为的结果和原先设定的目标相比较后得出的判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之间相比较后得出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之间契合度越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就越高。“实效”是“行为结果”和“行为预设目标”之间的契合度。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教学目标设定得越具体,其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有效性也就越容易彰显。

(三)过程的动态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的发展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过程都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中,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也[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是处于社会中的发展个体,其思想行为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不同的变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样处于发展的社会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教学内容也要不断地将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纳入其中,教学对象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这也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过程具有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性”。

(四)效果的差异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施对象是不断变化发展中的个体——充满朝气的大学生。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大学生因其成长经历和阅历的不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不同的大学生个体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对于知识的接受、认同、内化、外化等方面都表现出了个体的差异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也因个体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概念的内涵解析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就是一种以教学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系统化行为,就其本身来说,衡量其教学有效性也应该包括知识层面接受、理念层面内化、实践层面外化三个维度。

(一)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知识层面的接受程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理论体系课程化、体系化后,按照教学要求和大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转化为教学体系,通过教学的形式,以知识的形态传授给大学生,以提高大学生理论水平和行为能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理论的认知层面,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当前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等各种关系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原则、规范的理解和认知,这是激发政治情感、形成政治信念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基础性目标。因此,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知识层面的接受程度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基础性维度。

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澄清几个认识。首先,是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授”的误解。诚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其目的不能局限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价值引导和观念的形成。没有知识的传授,价值的引领和观念的形成就是“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思想观念的形成不会自发形成,正如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学说也是完全不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只能是‘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东西’”,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并不能自发形成,只能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而形成。因此有效的“知识传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的前提。其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衡量不在于教师的“知识传授”,而在于“知识接受”。这种接受,不能停留在外在压力下的“被动接受”,而必须是政治认同下的“主动接受”。因此,衡量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仅仅用卷面考试成绩来衡量,显然是片面的,我们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考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必然也必须要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知识层面的掌握程度看作一个重点考查因素。

(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理念层面的内化程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之一,是大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包含的内容形成知识性接受。但“接受”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初始,实施思想政治理论的目标在于培养大学生形成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并以此指导实践,也即是说将知识内化为思想观念,观念再指导行为。因此,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理念层面的内化程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性维度。

理念内化,就是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转化为其自身思想体系,内化为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从形式上看是外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改造,实质上是在外界思想引导下受教育者自身产生思想,进行思想体系的“建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场域内,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其本人原有的思想素质、周围环境影响、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都有关联,只是影响的大小和方向不同而已。因此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准确把握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并“因势利导”地克服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影响,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影响,这些都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和内化,其动机有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如果这种接受只是由于外部原因,如学生为考试而学习记忆,那么这种接受是被动的,这种内化是浅层次的、暂时的。只有这种内化的动机来源于内部,学生认同思想政治理论所承载的政治理论,理论的接受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能够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这种接受才能变为主动,这种内化才能变为深层次的、永久的。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因为学生仅仅停留在知识接受程度,没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承载的理论体系内化为自身的思想体系。当然,解决这个问题,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一个难点,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意义所在。

(三)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实践层面的外化程度

人总是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又通过自身的主体性实践活动来对社会发生作用,能动地影响、改造着客观世界。因此,观念的形成,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定信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以,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以后,外显出的实践活动状态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的重要结果,这才应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设计者、实施者最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因此,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在实践层面的外化程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终极性维度。

实践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的支撑点,更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归宿点。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课程目标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需要,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其次,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内容来源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实践,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伟大实践成果来验证教学内容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再次,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只有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实践,才能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归宿,学生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离开了“行”,去谈“知、情、意”是没有意义的,离开了外化的实践去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也毫无意义。在具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中,一方面,要转变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采取讨论式、研究式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其“主动思考”、“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增加知识”,更要“增强能力”。另一方面,要改变单纯的以知识考核为手段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评价方式,增加过程性、实践性的因素,将考核重点放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过程性、动态性和复杂性,单纯的知识考核模式,不足以或者不可能衡量出一个人思想素质的好坏,同样也无法评价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效果。“高分低能”不仅会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甚至会完全消解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对于社会的发展,对于大学生自身成长来说都是无益的。

当然,知识接受、理念内化、实践外化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体现的三个维度,而且是相互关联的三个维度,我们不能脱离其中任何一个维度来谈教学的效果。从某种层面来说,知识接受、理念内化、实践外[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DYlw.net]化都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目的,教学效果的衡量不能或缺任何一个方面。从另一个层面说,知识接受只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起点,理念内化是过渡点,实践外化才是终点。因此,这三个维度对于教学实效性来说其含义和价值是不同的,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递进体现,其实现过程和衡量标准也是一个由简到繁、由短到长的过程。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要充分把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特点和维度,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60.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38,1237,1504.

[3]葛喜平.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究[m].学术交流,2009(9):168.

[4]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思想政治概念篇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261-03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开始突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视阈,利用社会科学出现的新工具、新视角展开研究,例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位等,这些研究对于丰富现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项耗费人财物资源的经济行为,需要进行教育投入和教育产出的系统分析,由此就出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趋向——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研究。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可以发现,题目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的论文共有26篇,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绩效内涵、绩效特点、绩效评价等三个方面,整体上侧重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略显不足,开展此方面的研究正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可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研究已经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并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实践的不断深入,会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焦点。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成果较少。本文在借鉴已有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以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研究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绩效体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运作状态及其目标实现程度。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的取得体现出较强的过程性,这种过程性通常会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外环境的多重影响,既表现为积极的、基础性的方面,也表现为消极的、制约性的方面,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实现过程体现出复杂多元的特征。消除和弱化消极层面的影响,提高和增强积极层面的作用,需要构建一定的机制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的管理。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研究,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意义。

1.有利于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取得的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取得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过程,内外环境因素不同程度地产生作用和影响,这些因素与绩效取得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本质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取得的规律。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取得过程涉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形式、类型和内容复杂多变,使得绩效取得规律呈现出多样化的表现,如何有效把握绩效取得规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绩效最优化,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认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能够更加有效地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取得的规律。

2.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内容。各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环境因素都可以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既是组成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目标和任务的依据。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研究,能够更好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内容,明确绩效过程内容各层面之间的内在关系,增强对绩效过程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利用水平。

3.有利于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的体系。现有的绩效评价研究主要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结果的评价,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略显忽视。实际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更多地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这就需要突出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过程的管理,通过构建教育绩效管理机制,有利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水平。

4.有利于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的视阈。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完善的理论体系,已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基础学科。近年来,随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角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例如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学研究、系统论研究、有效性研究等,这些研究对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现有的研究仍然不能够适应和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势的发展需要,这就需要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而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研究正好契合了现有形势的要求。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机制的概念特征

思想政治概念篇7

关键词:正名;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8-0161-05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到现在已经历90多年。90多年来,我党对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十分重视,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对外开放事业广泛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当前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问题,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与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的良好氛围,是摆在我党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伟大任务。因此,科学地挖掘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并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

随着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于2005年的设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相继成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在今天的学术界,思想政治教育又成为了热门话题,似有成为某种特别的“显学”的倾向。然而,在这种貌似学术繁荣的背后,却隐含着这样一种陷阱。即某些研究者急于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进行淡化处理。或试图以某种价值中立的名义来祛除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的政治色彩。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认真地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即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名”问题,“名正”方能“言顺”,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都应该依据于某种恰当的理论逻辑起点与深层的概念内涵。唯有特定的理论梳理与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实效性”与“长效性”方可得到逐步的解决。而为了求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名”真实意蕴,我们首先需考察学术界对何为“思想政治教育”都作了哪些定义。

通过我们对国内十二种文献综合比较分析。发现这些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展开论述:有以功能角度而言,如陆庆壬、王勤、苏振芳主张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特定目标的实现。思想品德的转变与指导实践行为”为核心;有以内容的角度而言,如陈秉公、邱伟光与教育部思政司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心理”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有以目的的角度而言,如袁礼周认为“解决问题,提高能力,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有以主客体价值关系而言,如张耀灿、仓道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在于主客体需要的满足;有以目的与内容相结合的角度而言。如孙其昂认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育新人,动员大家为当前和长远目标而奋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议题。

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从多维度展开了争鸣,没有形成绝对一致的意见,但这并不代表着这个领域研究的弱化。恰恰相反,多样化的探索正说明学者们对基本概念,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元问题的充分兴趣。正所谓“名正言顺”——展开对这个学科的本质内涵的探究,离不开概念的逻辑起点。

二、“思想”与“政治”的“教育”抑或“思想”的“政治教育”?

我们党在开始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之前,经历了一个长期的酝酿和成型的过程,就一般而言,我们将之归纳为:政治工作(教育)一思想工作(教育)一政治思想工作(教育)一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这四个主要阶段或环节。

思想政治概念篇8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如何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认识不一。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还是同一层次、同一性质的理论?其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界定存在以下三种看法:(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即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2)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的、原则和功能等具体内容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3)是以西方行为科学、人格理论和心理学为借鉴,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概括为“人格分析规律”等一些具体的指导规律。

笔者认为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的认识存在分歧主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的分歧,正是由于这种分歧才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存在不同意见,当然这些不同意见未必是不好的。笔者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分歧在于:(1)“思想政治教育”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而提出的,主要是在实践中约定俗成的,它的提出和演变有一个历史过程。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在不同条件下提出的概念就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使我们在把思想政治工作当成一门科学在回溯的过程中,自然出现了对历史概念仁者见仁的不同看法。(2)“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合成概念,我认为至少包括了“思想政治”和“教育”两个概念,当在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时难免都脱不了从各自成熟的概念群中去寻求这一合成概念的规律,自然就有了把教育过程的规律当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把思想政治的任务、目的、功能等具体内容界定为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不同认识;而且从系统性上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倾向性是不同的,总是在特定阶段倾向于某个方面,因此使两种观点都有较多的支持群体。(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需要操作的实践工作,如何在实践过程关注教育的对象,关注教育对象对所接受价值的反映,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而且在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上,西方有比较成熟的关于人的教育发展的理论可以借鉴,这些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是有益的好的补充,因此出现以西方行为科学、人格理论和心理学为借鉴,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概括为“人格分析规律”等规律的观点也属正常。(4)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使这上概念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关系,每一个新的关系或交叉关系又成为这一学科的新的方面,对其规律的总结表现出滞后性,难以指导现实。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思想品德的现实水平、与某一具体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乃至社会民展的关系,使其作为一门学科展现出其方方面面,这些方方面面的新关系又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长期以来正是由许多专家、学者讨论、比较、争鸣的不懈努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上形成了很多一致的看法。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持的规定性即客观性的普遍性,使人闪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有统一也有分歧,但总的来说,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对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笔者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指导意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是科学的学问,要充分认识其规律,不能把其简单化和概念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涉及多种因素和复杂的关系。这种多样、多变和复杂的因素和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从表面看与其他问题无二,有人认为只需从整体把握,处理好偶然问题和人为的随意性即可,这实际上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化,否认了其规律和科学性,危害是很大的。

因此,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当成一门学问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告诉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是同社会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是息息相关的,要在大的环境中去考虑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胶柱鼓瑟,不能生搬硬套。社会主义有自己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有自己的任务、目的和功能。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在模式上改变过去“你说我听”的僵硬模式,尝试体验式、经历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现在的红色旅游;尝试对某些问题设置情景,测验数据,通过对比推广更加好的形式,改变过去典型一推到底,一刀切的模式;尝试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和信息源,时刻关注社会风气和价值判断,有目的地进行纠偏等等诸如此类的办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是实践性的工作,在工作中要一切落到实处,反对不切实际的空价值和假道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小到个体对个体,大到社会对大众,具有双向性。在一定程度上互为主体,相辅相成。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过程中,把思想政治工作简单看成不出事或者通过教育、告诫、警示等单向度的办法为主要内容是错误的。一切理论和实践的内容必须是具有可行性的和可推广性的。为此一定条件下的试点是必要的,它可以显现出主客体的反馈信息。

同时,只有明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才能对具体规律有更加清楚地认识,在具体工作中对症下药,借鉴成熟的经验,更好地应用于工作。

三、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周围的经济形成一致,不能孤立自身和孤立自身文化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不是脱离实际的。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方法和功能是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不应该固步自封,要充分考虑其多样性和可能性,所讲、所学、所行都是与社会主流相适应。要充分考虑到作为社会人的本质,考虑到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的肥众是全社会,既然是全社会的教育,这就从本质上区别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区别。拿学校为例,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那如果学生的学业不好或身体不好乃至道德上有瑕疵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失败吗?笔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有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简单说,最高目标就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最低目标就是不违犯国家法律的社会公民,而不是简单的以一概之。

思想政治概念篇9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实现路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由三个独立的概念即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构成,但是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这三个概念之汇总。“思想政治教育”虽然是由这三个基本概念组成的,与这三个概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这三个概念都有自身特定的内涵与外延,由这三个概念所形成的新概念――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新的内涵。一个最基本的困难就在于学术界、理论界对思想和政治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同的,不同的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解释框架体系。

2.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从而导致人们对它的接触必须是循序渐进的,因为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使人们对其概念的认识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误解。因此要深刻认识这个概念就要分析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等几个概念,并对它们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区别,通过这些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充分的认识。

3.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由领导阶层的统治思想所决定的,是以其本身利益为根本的。

(2)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科学性的特点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运用中慢慢凝结出的精华,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个运用层面上的一个属性,它的科学性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违反人类基本常理的。

(3)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性。发展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在运用中一个关键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并且会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熟慢慢凸显出来。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第一,具备政治性。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为主要的特点,通常所指是思想政治的本身便拥有政治性。

第二,具备整体性。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涉及许许多多方面的知识和因素等,由此可以看出它必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拥有整体性这个特征。

第三,具备多样性。由于大学生是一个不确定的个体,呈现出多样化,其年龄也会随不同的人而发生变化,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对象和年龄都是多样化的,反映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路径的选择

科学化最基本的呈现方式就是贴合客观的规律,它的规律性又大体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呈现。第一,是必须要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规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贴合教育本身的规律,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要一丝不苟地探索教育的主体关系和客体关系,教育和管理两者之间的联系。第二,是必须要贴合大学生成长的规律。必须要让大学生从内心建立起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并且要不停地去剖析和研究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方法及其思想行为特点。必须扎实地落实好教育承接的对象,及其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认识到大学生思想的发展程度及其发展的特征。第三,科学化的规律必须得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运用规律,即实践规律,在上文中解释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运用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它能够有力地促使该项工作由凌乱的管理转向科学化的管理。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路径的选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政治性

政治性即方向性,在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大学生对于党和国家来说,是珍贵的人才资源,是希望,上文阐述过对加大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力度,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层次的意义,在此不做赘述。所以,即使可供我们选择的路径再多,我们也必须要坚定不移地遵守两个方面原则,那就是方向性原则和政治性原则。为了能够科学化地按照一条正确的路径去延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放眼于党和国家对于大学生的教育理念以及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法,从根本上切实完成党和国家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并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选择上。

2.根本性

通过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我们可以学习到,要彻底地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正如上文中所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选择科学化路径时,有很多种方法,一一开展太过繁琐,我们还必须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选择的路径是不是能够适应。若要想取得关键性的成果,就必须牢牢地抓住其中的关键性、根本性的地方。

3.整体性

系统是由若干软件组成的集合体,同样路径也是由很多方法构成的。

4.操守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所面向的是鲜活的、具体的研究对象,与此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很好的展现出来。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选择科学化的实现路径的时候,要将政治性、根本性、整体性原则和操作性原则结合起来,同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除此之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实现路径的选择既具备现实性,又具备指导性,也就是说,既要有存在实现路径的可能,也要有可操作的空间,要符合现实中的实际现象。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现路径

1.在思想上要有科学化的认识

(1)始终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作用。注重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领域中的主导作用,确保其指导地位牢固不可动摇,与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有着直接密切的关联,与此同时,也会对塑造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的人才造成影响。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广大人民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贯穿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展现我国国情和划时代特征的同时,还探索出世界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化路径的必经之路。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认真贯彻和执行党的教育政策方针,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自身的使命感。

(2)始终贯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意识形态属性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化路径的必经之路,注重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确保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识领域中的指导地位,逐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路径的实现。

2.教育理念上的科学化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同时也是教育理念科学化的核心。以人为本对教育理念的作用,体现在价值观的指导和方法论的指导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把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任务,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存在于教育界的主要问题,并且也是存在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的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2)树立育人无价的教学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一般可以由成本和价值来诠释。成本,即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指的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所消耗的资源与所付出的代价之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本主要有:第一,经济投入成本,指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物质方面的支出,其中包含工作人员的工资支出及其福利待遇支出、办公经费支出和基础性建设投资支出,等等。经济投入成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科学化路径的基础。第二,文化投入成本,指的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文化宣传所耗费的成本。第三,政治投入成本,指的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消耗的政治资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路径的实现,要树立育人无价的教学理念,不计较成本的耗费,拼尽全力,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充足的条件。

3.制度设计上的科学化

(1)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势,要求我们以育人理念为核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机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防止出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度注重形式而忽视实质性的现象。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一的个体,它本身是复杂的,它既包括横向上的社会、学校和家庭,也包括纵向上的小学、初中以及大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现,需要构建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需要思想政治教师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发展的路径。

(2)建设保障体系。财力保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需要仔细钻研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剖析现在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在此基础上建设保障体系,并且不断完善保障机制。除此之外,要始终坚持育人无价的教育理念,根据实际工作的真实需求,针对不同的项目投入不同的经费,保证大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设备和学习环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路径的实现奠定基础。

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知识的认知水平在不断的提升,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教育理念愈来愈成熟化,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要不断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现路径,争取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军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现路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思想政治概念篇10

【关键词】“治国理政”执政理念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识码】a

所谓“治国理政”,是指一个政党治党治国治理社会治军与全面执政的一套完整、系统的制度和能力;而“治国理政思想”,是关于一个政党治党治国治理社会治军与全面执政的一套完整系统的制度和能力的思想体系。随着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深入推进,如何概括、提升、表述其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就显得日趋突出了。

“新思想”是比“新理念”、“新战略”更具有概括性、涵概性、包容性、通透性的一个概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根据并围绕这段论述,经过认真深入细致的分析思考,窃以为,“新思想”是比“新理念”、“新战略”更具有概括性、涵概性、包容性、通透性的一个概念,它实际上包括“新理念”和“新战略”,“新理念”和“新战略”都是“新思想”的不同体现。因而,用“治国理政新思想”来概括和表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是对“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这种表述会更全面、更准确、更科学、更规范,更符合实际和实践走向,更易于国际社会对话交流,也可以把过去人们所注重且强调的“民族复兴”、“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囊括进来。

“治国理政”是一个较为规范的概念。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讲,它具有以下内涵:要注重党政主导、社会参与、法德并治、协商共治、能力现代;要用制度、思想、价值观和能力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要用制度、思想、价值观和能力治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用制度、思想、价值观和能力治理国家权力以及国家与市场、社会、公民的关系,治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要用一套科学完备有效的制度进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在社会结构转型的进程中有效破解难题、建构秩序,实现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使中国拥有治国理政上的国际话语权。

使用“治国理政新思想”表述的依据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即是为了有效解决“如何全面治理社会主义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一崭新的历史性重大课题。指出,“相比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相比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这就是说,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历史、时代和实践提出来且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也力求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是实现既充满活力又达到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全面的整体转型升级。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处理好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力量、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关系。在这三种根本关系中蕴含着三种根本机制――动力机制(发展、市场)、平衡机制(稳定、社会)和治理机制(改革、国家政府)。能否使社会充满活力(动力)而又达到和谐(平衡),治理是关键。治理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个人能做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从而使社会充满活力又达到和谐。

三是正确处理好国家、市场、社会和公民关系的应有之义。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治理国家权力,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市场、公民个人的关系方面积极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并力求为此提供一整套完备稳定管用的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其目的在于既使国家权力在制度框架内运作并具有较强的国家能力,也能使市场规范运作,又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并达到和谐,还使每个公民能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四是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应有之义。为适应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总要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积极主动实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既努力实现治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又努力提高国家机关的履职能力。正如所指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性、程序化。”

五是顺利实现社会结构整体转型的应有之义。在社会主体日趋多元与社会主体日趋注重平等、能力、参与、民主、协商、制度和法治的发展进程中,必然要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实质,就是前面所讲的,即党政主导、社会参与、法德并治、协商共治、能力现代。

六是破解建设难题、建构良性秩序、拥有中国话语权的应有之义。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是破解难题、建构秩序、唱响中国。这既需要一整套完备规范有效的制度体系,又需要领导干部具有运用制度体系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还要凭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唱响中国,且用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即话语体系对这种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进行阐释和传播,以拥有国际话语权。

七是用“治国理政新思想”这一具有普适性的概念范畴表述,不仅有利于更好地总结、概括、提升和整合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党的十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成果,而且也容易被理解、接受,易与国际社会进行对话交流。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最伟大的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中国跻身世界强国的行列。在各种外交活动和场合中,世界许多政要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和议题,就是“治国理政新思想”。而且,“治国理政”也是国际社会通用且易于传播、对话、交流以及理解把握的一个概念。因此,讲“治国理政新思想”,甚至在必要的时间、场域、语境和条件中使用“治国理政新思想”这种具有标志性的表述,既可以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也可以为国际社会提供有益启示,还可以使中国拥有治国理政的话语权。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哲学教研部主任,一级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