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的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30:55

生产管理的知识篇1

作为一项重要的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并随着信息业革命的到来而得到不断的补充与完善。事实证明,一个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能有效地促进科技的发展,刺激产业的增长,带来经济的繁荣。本文拟就生物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问题做简单阐述,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生物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的不足

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前人难以想象的新时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Genomeproject,HGp)的实施,人类开始有希望能真正解构生命的奥秘。尽管这种探索也许永远没有尽头。

人类基因组计划旨在分析测序人类基因组所有的基因,即由a、t、C、G四种碱基构成的Dna序列。这项耗资巨大的国际合作工程(由美、英、日、法、德、中国等国家合作)被某些学者誉为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进行的一项最伟大和最具影响的研究计划”。当然,这并不是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就是生命探索的尽头了。恰恰相反,随着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Genomics)和医药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等后基因组学(postgenomics)和蛋白组学(proteomics)的兴起,人类对自身的理解又迈向一个新的征程。

伴随着如此动人的生命科学探索的又是无限的产业利润和商机。事实上,也正是由于生物技术产业对此计划的积极参与,才推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与加速进行。虽然早在70年代生物技术公司就已在美国开始建立并运行,但生物技术产业真正的蓬勃发展还只是在90年代初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实施之后。到今天,在美国共有约1300家生物工程公司,其投资约占世界年总投资130亿美元的75%,已累积投入650亿美元,所有公司的市值已达1100亿美元。并且,这还并不包括近几年由传统的制药业跨国公司转变而来的生物技术公司。

我国的情况却令人担忧。目前,无论是生物技术研究还是生物技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我国还处于“跟随”或“参与”的状态,虽然也不乏有突出的例子。比如我国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工作中只占大约1%的比例,而美英则占约85%,其中英国占近三分之一。又如我国虽然也有200多家生物技术公司,但年销售额上亿元的也只有两家,并且全国生物工程产品的年销售额总和还不如美国一家中等规模的生物技术公司。据我国专家比较,我国的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都比美国要晚10~15年。

造成这些不足与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体制上的,也有经济上的。为此,我国也已开始实施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中国科学院的“创新工程”、国家“八六三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等,都收到了一定效果。在产业界,也已开始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如与研究机构的紧密联合、借助于风险投资资金、有限公司转为股份公司并上市运行等,也呈现渴望快速发展的势头,前景是堪为乐观的。

在生物技术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如果此问题再不被重视的话,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界不仅将要面临越来越被动、道路越走越窄的局面,甚至还会反过来影响到我国生物科学研究的发展。这就是生物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2 生物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涉及的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很广,包括专利、商标、版权(著作权)、工业品外观设计、商业秘密和反不正当竞争等。其中最具生物技术特色也最为重要的保护就是专利权的保护。因此本文主要介绍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问题,并对其他形式的保护略加介绍。

2.1 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

依据当今生物技术的发展所揭示的生命物质的层次,将专利法可能涉及的生命物质大致分为五类,分别为:

(1)分子 核酸类分子(如通常讨论的基因即Dna分子)、蛋白质类分子(如各种细胞因子、抗体等)、糖类分子、脂类分子或其修饰物(如聚乙二醇修饰的蛋白质分子或糖蛋白分子、脂蛋白分子等)。此类物质是极为广泛的一类物质,在实际的专利申请中占的比例也最大。

(2)细胞 以单细胞为其基本存在单位的生物或细胞,包括所有细胞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或其转化细胞、转染细胞等。疫苗、病毒/噬菌体(亦属微生物)、其他类基因载体如质粒等也可归入本类。

(3)器官 离体培养的器官如血管、视网膜等。

(4)胚胎 主要指高等动物包括人的胚胎或其嵌合体(chimera)。

(5)个体 包括植物体、动物体,其中主要是转基因的植物体或动物体。

上述物质基本构成了生命物质的全部内容。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加上一些针对上述五个层次的生命物质的操作方法,如合成、复制、序列分析、培养、转化、转染、融合、移植、克隆等。

至此,我们就得到了专利法可能涉及的有关生物技术发明的所有主题(subjectmatter)。

专利主题必须具有可专利性(patentability)。照国际上基本一致的要求,这主要指发明要具有创造性、新颖性与工业实用性。如《欧洲专利公约》(europeanpatentConvention,epC)在其第二部分(实体专利法)第一章(可专利性)中就明确规定了可专利的发明应具有创造性(inventivestep)、新颖性(novelty)和工业实用性(industrialapplication)。我国专利法也有同样的要求。国际公约也是如此。如《tRips协议》第27条1款就做了与epC几乎一致的规定,既强调了专利主题物质应具有的“三性”,还强调了发明不得因发明地点和技术领域等而受歧视。

可见,生命物质(包括涉及生命物质的方法,下同)要受到专利法的保护,要成为专利法保护的客体,也一定要具有可专利性的“三性”要求,即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工业实用性。

尽管已有既定的标准,但生命物质的可专利性判定却又不像对以前任何其他领域-如机械、化工与甚至计算机软件等领域-的判定那么简单,只要适用既定标准来判定就可以了。如果是那样的话,当今世界也就不会为是否授予哈佛转基因鼠和“多莉”克隆羊专利而争论得沸沸扬扬了。经过生物科学界、生物产业界(包括医药、卫生、农业等多个领域)、宗教界、伦理组织、环保组织、知识产权组织和法学界的积极参与和对各方利益的极力平衡,到20世纪末,随着《tRips协议》的广泛签署和欧盟于1998年通过《关于生物技术发明的法律保护的欧洲指令》(以下简称《指令》),世界对生命物质的专利保护问题也基本达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1)生命物质具有可专利性,当且仅当它们满足可专利性的要求(《tRips协议》第27条1款,《指令》第1条1款、3条、4条3款、5条2款)。

(2)动物品种、植物品种和繁殖植物或动物的主要是生物学的方法不具有可专利性(《tRips协议》第27条3款(b)项,《指令》第4条1款)。但如果有关的植物或动物发明不限于特定的植物或动物品种,则不可排除其可专利性(《指令》第4条2款)。

(3)有关微生物的发明或其相关方法具有可专利性,当且仅当它们满足可专利性的要求。

(4)对生命物质的简单发现,如一个基因的Dna序列,不具有可专利性;但若该生命物质是从人体中分离而得或由技术方法生产的,即它们对于公众来说是不易得的或是非显而易见的,则不应该排除其可专利性,即使其结构与自然状态中此生命物质的结构相同(《指令》第5条1、2款)。

(5)生命物质的专利保护应受到道德伦理与公共秩序的制约。此即所谓的“道德条款”。

为适应和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专利法已在有关生物技术发明的可专利性上做出了相当的让步。主要体现在对“三性”标准要求的宽泛解释上,与以前相比已有很大的变通性。如对于“创造性”的判断,不再仅以自然界已存在该生命物质为排除理由(上述第(4)项),即即使某种物质存在于自然界(如人体中),但在其自然状态下却不可能为人们所利用,那么关于该生命物质的发明则不应因其已在自然界中存在而被排除其可专利性(如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生产胰岛素)。同样“工业实用性”也已获得较为宽泛的解释。由此可见,专利法的调整已基本使生命物质的可专利性问题得到解决。但不可避免地还保留着许多限制。这些限制基本上是出自于道德伦理方面的考虑。如《tRips协议》第27条2款规定成员国在认为有必要保护其“公共秩序或道德”时排除发明的可专利性,并进一步把保护“公共秩序或道德”解释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或避免对环境的严重危害”。这在《指令》中有更具体的反映。如《指令》第6条1款与《tRips协议》一样排除了违反“公共秩序和道德”的发明的可专利性,并在其第2款以列举的方式明确排除了以下各项的可专利性:

(a)克隆人的方法;

(b)改变人的种系(germline)的遗传特征的方法;

(c)为工业或商业目的使用人的胚胎;

(d)可能导致动物痛苦而对人类或动物没有任何实质性医疗利益的改变动物遗传特征的方法和由这些方法产生的动物。

简言之,专利法和相关法律中的这些“道德条款”,就排除了某些有可能危及人类的道德伦理和尊严的生命物质或方法的可专利性,从而筑起一道保护屏障。

总结当今世界对生命物质的专利保护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的专利法,已逐渐敞开了对生命物质进行专利保护的大门。虽然出于道德伦理与公共秩序的考虑排除了一些特殊生命物质和方法的可专利性,但就总体而言,对生命物质的专利保护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了,这对生命科学界、生物产业界及整个知识产权界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就我国对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而言,由于我国专利法的立法、司法和执法实践时间都相对较短,经验相对不足,因此在某些方面的欠缺是明显的。这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上的欠缺,也同样体现在具体专利管理实践上的落后。单就立法状况来看,我国专利法基本与epC一致。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又呈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可以认为这种灵活性是必要的,它既是现实实践的需要,也为我国尽快与国际社会标准接轨积累经验,同时也能保护我国生物科学和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各国情况也不统一,但基本上都由《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UpoV)加以约束。我国已于1999年4月23日正式成为UpoV公约的成员国。

2.2 其他形式的知识产权保护

生物技术产业界与其他产业界一样,要想有一个良好的运营秩序并能健康发展,就一定要有其他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保护。下面略加介绍。

商标 根据《tRips协议》的定义,商标是“任何能够将一个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区别于另一个企业的商品或服务的符号或符号组合”。正如众所周知的例子,如CocaCola(可口可乐)、Kodak(柯达)等,其商标本身的价值已达数百亿美元之巨。这当然是多年苦心经营的结果,但也应该承认它们本身开始即具有的独创性。在生物技术公司中也有较好的例子,如Genetech、amgen等。

商标的取得分为注册取得和使用取得两种,在不同的国家里有不同的规定。关于商标管理方面的国际公约有《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等,我国分别于1989年和1994年加入。

版权(著作权) 主要是对数据库(database)的保护。Dna序列与蛋白质序列的大量测定、对各种遗传性疾病的分析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如何有效地管理与使用这些数据(库),以便既能有效地进行科学与信息的交流,又能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就是研究机构与企业关心或者应该关心的问题。著作权能为此提供一定的保护。但有关方面的问题还在争论中。

工业品外观设计 在我国这亦属专利的一种。对于生物技术产业而言,这主要可能涉及到产品的包装问题。不可否认,一种新颖与方便使用的包装会有助于一项产品的推广。

商业秘密 包括技术秘密与经营信息。如果一项开发中的生物技术不适合申请专利(或者说用技术秘密的形式可以得到更好的保护)或者尚不到申请专利的时机,那么就应该采取商业秘密的保护方式。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和《tRips协议》(第39条)对此都有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 对于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害者可依据相关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或相关的国际公约提讼以求得补偿。

此外,还有地区性生物资源的保护问题,在国际知识产权界也一直进行着广泛讨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界和科技界对此应有所重视与警惕,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总之,只有充分利用好各种知识产权保护手段,才可能使生物技术产业得以健康稳定地发展。

3 生物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管理

由于历史、文化、经济体制多方面的原因,知识产权在我国一直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改革开放的80年代,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知识产权体系才基本形成。这反映了我们文化上的弱点,即不太重视经济效益的保护与开发。反映在产业界与科技界,就是我们较少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较少自觉地应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智力创造成果,或者当自己的利益被侵犯时也较少运用法律来求得救济。这在原来的经济体制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我们准备进军世界贸易组织(wto)参与全球竞争时,这种意识就显然地落后于时代了。如果我国的生物技术公司每制造一种产品都要事先获得国外专利权人的许可,并向他们交纳大笔使用金的话,我们又怎么能发展经济,从而实现国家与民族的振兴?可以说,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一日不树立,我国经济要实现飞跃性的发展,都只能是一句空话。对于高技术含量、高投资与高风险的生物技术产业更是如此。要使生物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得到有效的改善,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树立自觉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这方面我们曾有惨痛的教训。如著名的维生素C两步发酵法,本来是世界先进技术,但却由于没能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这当然又与当时的法律不健全有关),因而不仅导致国内Vc大战,从而造成国家财产的极大浪费,也同时造成技术外流,使国外公司不劳而获,大大降低了我国制药企业的竞争力。虽然近几年国内企业尤其是几家著名的电子企业如海尔也开始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但不可否认这种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至少,就国内产业界的整体而言,对此还没有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若从专利这一领域来看,我国产业界尤其是信息和生物技术产业界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因为在信息技术领域,国外在我国的发明专利申请已高达总申请数的90%,已基本形成了专利覆盖。生物技术产业界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和危险。这的确是极其可怕的事实。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当我们的公司每想开发一件新产品时,都需要事先征得国外专利权人的许可(也许会有例外的强制许可,但也仍需要交纳使用费)!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再不重视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应用,道路肯定是越走越窄,又怎么可能谋求发展呢?

因此,树立自觉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对于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与必要的事情。

3.2 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

一个企业的研发机构(R&D)是创新的灵魂,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又必须和知识产权的利用与保护联系起来,其中主要是专利。首先,通过对有关专利文献的检索,及时把握本领域的最新进展。这样既能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乃至对相关专利权的侵犯,又能尽快锁定本企业感兴趣的技术发明点,从而使研发人员能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大成果。其次,当有技术成果产生时,如有必要(指比用技术秘密保护更有效)或有可能,应尽快准备申请专利,以形成对成果的及时保护。当产品走向市场后,也要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为之护航,及时制止可能的侵权行为。这些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应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实施。例如,在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美国,高科技企业中都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少的几人或十数人,多的甚至可达几百人,其知识产权管理的先进与细致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一个相对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应该由合格的人员组成。所谓的合格人员应该既通晓相关的法律尤其是知识产权法律,又对相关的技术领域有所了解,这样才会有针对性,从而真正把握技术领域的前沿。当然也可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求得最佳效果。企业的知识产权部门应该是独立的,并与研发部门、市场销售部门等密切合作与协调。在职责分工上,知识产权部门应该负责与本企业相关的一切知识产权事务。但在遇到涉及知识产权的诉讼时,则还应该委托有较多知识产权案件诉讼经验的律师事务所处理,企业知识产权部门应做好相应的辅助工作。

知识产权的机构设置应该是长期的,在企业运行中占据相对重要的中心地位。随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制度化,需要建立起本企业自己的知识产权数据库。对此数据库的有效管理与利用,亦是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

3.3 全力以赴做好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如上所述,生物技术的专利申请有它的特殊性:一方面现行的专利法可为之提供尽可能完善的保护,另一方面为了公共秩序与道德伦理的考虑又要对之做出必要的限制。因此在个案处理上肯定具有差异性,在美国生物技术的专利审查中或法院的判例中都已有反映。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就需要对此采取适当的对策,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保护。

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能切实追踪到当今生物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是件困难与辛苦的事情。这与生物技术本身的发展一日千里有关,也与研究机构的广泛性和有关信息的保密性有关。由于看到此领域内潜在的巨大经济效益,各国政府与生物技术公司都竭力开发自己的专利产品,以求在巨大的生物技术产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位,从而使该领域的竞争激烈而复杂。专利权的独占性使后来者只能处于被排斥的被动地位,这也许会使一个企业的前期投入付诸东流,并因而使之陷入困境。因此,对有关领域研究信息的追踪是十分必要的。专利管理机关、其他管理机关(如国家医药监督管理局、FDa)、科学会议、科技出版物等方面的信息都能成为可利用的信息来源,以综合判断本企业感兴趣的技术或产品的国际研究动态。

生产管理的知识篇2

论文摘要:探讨了知识管理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演化阶段,阐述了市场和技术这两个重要因素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在企业生产中,市场和技术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动力所在。市场和技术实质就是说明企业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的基本问题。知识管理的发展演化也是围绕着市场和技术展开的。知识管理的演化过程经历了产品导向、市场导向和知识导向3个阶段。

0 引言

企业是独立的经济组织,但是这种独立性,并不意味着企业是独立发展的,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综合影响。企业生产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社会生活中,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会产生某种物质的需求,然后希望拥有这样的产品满足需求。于是企业生产产品以满足人们的需求。首先,企业要明确生产什么产品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其次,企业要考虑采用何种方法来生产产品。这两个问题,一个是生产什么,一个是怎样生产,实际上就是企业需要面对的两个重要方面:市场和技术。企业生产发展的动力,来自市场和技术这两个因素。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知识管理的基本问题就是市场和技术。知识管理的发展也围绕着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展开。

1 知识管理的演化过程

知识管理的演化在企业生产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知识在企业生产中也是从无到有的。实际上,从企业作为经济单位产生开始,知识就已存在于企业中,知识始终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厂。知识管理所做的只是:将企业中隐藏的知识发掘出来,将知识的影响从隐蔽转向明显,将企业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企业主动去寻求知识,通过知识管理使知识在企业中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简单到复杂,从发现到应用,知识管理在企业生产中逐步发挥作用。知识管理的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以一个典型的生产导向为目标。第一个阶段是产品导向的萌芽期,第二个阶段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期,第三个阶段是知识导向的成熟期。从图1可以看出,3个阶段呈阶梯状逐级上升,后一个阶段都以前一个阶段为基础,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的深化发展。

上面是对企业生产中知识管理演化阶段的分析,以下将讨论经知识管理发展中的两个重要因素:市场和技术。

2 市场因素

市场是影响企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企业生产是与市场需求密不可分的。企业在生产前,首先要明确战略定位,即明确市场的何种需求是企业能够满足的,企业应该向市场提供怎样的产品。战略定位是企业生产的目标。

在经济学中,市场的平衡状态恰好是企业的供给和市场的需求达到均衡。但这样的平衡是一个理想状态,实际上,在多数情况下,市场并不总是均衡的。但是,只要获得完备的市场信息,企业就可以朝平衡状态移动。这个移动的过程,就是不断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管理促使移动过程顺利进行。

市场需求拉动企业生产,同时企业管理理论也在生产实践中适时地完善。如汽车制造业,在20世纪初,汽车的生产方式是单件小批量,成本高,生产率低。高成本加上低下的生产率,使市场上的汽车售价偏高,影响了汽车的进一步普及。市场对汽车的要求是廉价而批量,这就要求生产汽车必须满足低成本高效率。美国的福特发明了流水线生产方式,将机器和操作人员按详细规划的作业顺序排列。

在移动流水装配线上,生产一辆汽车的时间大为缩短,生产成本降低了,产量也提高了。流水线生产方式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拉开了现代大生产的序幕。流水线作为新的生产方式,推动了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市场需求更为复杂苛刻,在市场上,随着汽车产量的提高,对于汽车的需求不仅是数量上的,汽车的性能、质量、价格、交货期等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目标从产量开始拓展到更多领域。日本丰田公司采用准时化生产(jit)方式,能够在需要的时间,按照顾客的需要,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这一生产方式很快就使丰田汽车在市场上获得优势。市场对汽车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企业的生产就要作出相应的反应。只有紧跟市场变化,企业才不至于被市场淘汰。而企业的生产变化会带来相应的生产理论的发展。

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的行为表现,其实就是销售活动。传统方式的企业生产,对销售产生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产品导向,也就是生产决定销售。在知识管理中,市场因素逐渐得到重视,销售对生产也产生反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导向,也就是销售影响生产。在企业生产中运用知识管理,将传统方式倒过来,通过逆向思维,大胆地创新,触击到问题的本质核心。生产的目标,表象上是产品,而实质上是要使生产的产品销售出去。也就是说,生产的目标是生产能够销售的产品,而不单纯只是生产产品。只有考虑市场因素的生产,才是更接近生产本质的生产。

市场需求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即交换场所的需求。知识管理下的企业生产,可以拓展带来商业利益的领域。如原只从事甲领域生产的企业,在知识管理的作用下,生产可以拓展到乙领域,即生产中的潜力得到激发。另外一种潜力激发的表现是对时间的挖掘。在知识管理的成熟阶段,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仅满足当前的需要,更有为未来的需求所准备的潜在价值。即产品在满足即时可用的基础上,附加知识价值,在未来发挥潜力。市场对知识管理的要求,既有来自领域空间的需求,也有来自时间的要求。在空间上,知识管理尽可能地发掘创造价值的领域;在时间上,知识管理尽可能地使产品在未来发挥更多的潜在价值。

在企业生产中,市场因素有着重要的影响。生产中的知识管理,市场也起到重要作用。市场需求引导着企业应用知识管理寻求解决方案,从而完善生产中的知识管理。

3 技术因素

技术也是影响企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知识管理中,技术的应用更是促进了知识管理的发展。

当企业明确战略定位,明确生产什么产品后,就要考虑如何生产产品。企业需要考虑采用怎样的生产组织形式和技术手段制造产品,实现战略目标。技术是推动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产中的技术包含两个方面: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制造技术是操作型的.是直接制造产品的技术手段。管理技术是理念型的,是生产组织形式的安排布置。制造技术着眼于操作上的微观层面的改进,管理技术着眼于理念上的宏观层面的变革。这两种技术都是生产中所需要的。如在福特汽车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中,机器和操作人员有条不紊地依照作业顺序排列。生产呈流水线不间断,需要两个前提条件来保证:零件是标准的,能够互换;生产线按节拍生产,节拍时间顺序可以计划安排。第一个条件需要制造技术来支持。当时工作母机的加工精度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能够使加工的零件在一定的允许误差范围内,因而可以实现互换。第二个条件需要管理技术来满足。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提出的工作定额、标准化等等,都为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持。在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支持下,流水线生产方式在实践中得以完善。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共同推动着生产方式的发展。

从企业生产的变化方向也可以看出技术的重要影响。如图2所示,a,b,c三幅小图分别表现了企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图中以小方块表示企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或实力,小方块的组合表示企业生产的发展。

a图表示横向一体化的发展,以一个小方块代表企业的基本要素,企业的发展是横向的扩大。横向一体化表示企业扩展已有的类似资源,如机器、厂房、人员等。在企业出现初期,其规模制约着生产。在产品导向下,能够生产越多的产品就越有收益。因此,企业规模更大,有更多的机器、厂房、人员,就可以有更多的产量,获取更大的收益。在横向一体化发展中,将小企业发展成大企业,就是将小企业的机器、厂房等资源进行复制和增加,这是一种在生产发展初期见效最快,也最容易实现的方式。企业横向一体化的增长方向,表现企业的发展思路仍是在一个传统的旧框架内,只是规模上稍有变化。

b图表示纵向一体化的发展,小方块表示企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纵向累加的,即企业的生产分别向供货商和经销商两个方向延伸,将企业的生产在纵向上扩展。企业不能只关注生产,不能为生产而生产,只有将眼光向生产前后的两个方向扩展,生产才能更符合市场的实际。纵向一体化也是市场导向的选择。企业仅靠增加机器,扩大产量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更不能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如果生产与供货和经销两个方面结合,生产的产品将更有市场竞争力。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发展,表明企业开始打破传统的框架,向更接近市场竞争本质的方向转变。

c图表示综合整体的发展,小方块代表企业的实力,这些小方块聚集在一起,产生合力,共同推动企业发展。综合整体发展,就是企业充分挖掘内外部资源,整合资源,并有效利用资源。这个资源就包括知识资源。整合资源就是产生技术的合力,或者是利用技术的力量使资源在最佳的情况下得到利用。这一发展过程,就是知识管理的过程。企业的产量、规模等数量上的优势,所产生的量的变化已达到了一定的阂值,难以再有较大的变化。因而企业的转变需要在质的变化下达到更高的层次。这个质的变化需要依靠技术来实现。无论是制造技术还是管理技术,在企业中所产生的转变都是创新。技术在创新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知识管理下,企业生产中的技术能够产生合力,推动企业生产发展。

从横向一体化到纵向一体化,再到综合整体的发展,是一个典型的企业发展历程。当一个小企业试图发展时,一般就会考虑购买更多的机器设备,增加产量。企业规模在复制相似的资源的横向一体化过程中扩大。当企业的规模已经足够大时,企业就希望将供货和经销的流程也考虑到企业内部来,企业就开始了纵向一体化的发展。当企业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已达到一定的规模时,企业的发展就面临着一个重要的转折。企业挖掘内外部资源,利用技术力量,产生创新,使企业发生质的变化。企业的质变来自知识管理。

生产的发展,在经历横向和纵向之后,走向了凭借技术创新的知识管理道路。从生产发展的历程来看,技术在生产中的推动作用有两个层次:被动和主动。被动是指技术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是由客观环境所促使的。当企业在横向和纵向方面都已获得发展,需要寻找新的方向时,企业才会开始关注技术的力量。企业在横向和纵向发展过程中,对于技术也有认识,但是这种认识没有在综合整体中深刻,技术的作用也不明显。技术在被动中被推向企业的中心舞台后,发展中的技术就逐渐主动地对企业产生作用了。知识管理正是技术主动改变企业的表现。

从技术被动地改变企业,到技术主动地改变企业,是一个转变。即使在企业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发展中,企业也有主动应用技术的行为,但是,毕竟在横向和纵向的发展中,企业的核心发展力量并不在技术上。技术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是在综合整体发展阶段。此时,知识管理也由于技术作用的凸显而逐渐成熟。

从企业应用知识推动生产的意义上来说,以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整体发展也就是知识管理下的发展,企业生产最终走向知识管理。从上面的分析可见,知识管理是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技术在其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企业在生产中从被动应用技术到主动应用技术时,就表明知识管理在企业生产中出现了。在主动应用技术的层次上,企业开始进行寻找、发现、筛选、获取等一系列知识活动。在这些知识活动中,知识管理理论也得到了完善。

知识管理,从狭义上理解,就是技术的应用,而从广义上理解,技术只是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在知识管理中,除了技术的使用外,还有关于人和组织的问题。但在企业生产中,人和组织也不是关注的重点,这些是人力资源范畴的问题。因此,企业生产关注的重点就是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从狭义上来说,企业生产中的知识管理,技术是最重要的因素。对于知识管理,技术提供支持,提供基础。没有技术基础,知识管理就只能停留在理念的层面,而不能付诸实践。

技术对企业生产产生了推动作用。在知识管理中,技术同样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技术为知识管理的实现提供了基础。如桌面视频会议就以良好的模拟面对面交流的功能,使知识能够在不同地域范围内得到实时的共享。知识管理下的生产流程,也需要信息技术来维护和改进。尤其是大型的跨国公司,其业务分布在不同的区域,更需要技术来支持流程的统一。

4 结论

知识管理在企业生产中的演化经历了产品导向、市场导向和知识导向3个阶段。从产品导向的萌芽时期,到市场导向的发展阶段,直至知识导向的成熟阶段,体现的是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从企业内部到企业外部,从当前到未来,知识管理分别在空间和时间上延伸。

市场是企业生产中的重要因素,市场也对知识管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市场需求推动知识管理积极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生产管理的知识篇3

论文关键词:团队认同,知识生产,管理

 

序言

《易》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团队中的团队成员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存在差异,而且在思想观念、信心勇气、品格意志、传统习惯等个性上存在着差异。要提高协作的效能,加强认同管理至关重要。

1团队认同

“认同”一词译自英文identity,起源于拉丁文idem。“认同”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同一性”;二是“独特性”,即时间跨度中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自我认同本质上是人对自我身份同一性的执着寻求,是自我人格确当性的艰难求证,是人对作为一个社会性存在之人性整全性、健全性理想的永恒的理解、追求和合理表达。自我认同实际上是自我不断重新确认自己的过程,是把握自己、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我们获得生存理由和生存意义的方式。寻找认同的过程,就不只是一个心理的过程,而是一个直接参与政治、法律、道德、审美和其他社会实践的过程。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认同的形成和定型的过程。自我认同使人有了一个本体的支点,它是人对自己以及与他人关系的定位,是对自己在社会中的某种地位、形象和角色以及与他人关系的性质的接受程度。当代著名社会政治哲学家,加拿大的查尔斯·泰勒教授认为,自我认同是由承诺和自我确认所规定的,这些承诺和自我确认提供了一种框架和视界、立场,使自己能够在各种情境中尝试决定什么是善的,或有价值的,或应当做的,或者我支持的或反对的;一旦失去这种承诺和自我确认,人们就会感到不知所措,无法判断事物对他们的意义[1]。安冬尼·吉登斯认为管理学论文,如果没有相应水平的潜在情感承诺,意义的认知框架就不会创造出一种信念,而信任、希望和勇气都与这种承诺相关联;创造性意味着在涉及预先确定的活动模式时,能够创新地行动或思考的能力,它与基本的信任认同紧密相关[2]。

团队认同就是当个体对于团队的信仰达到自我参考和自我定义的时候。trail&anderson(2002)检验了八种动机(替代成就、获得知识、审美、社会交易、戏剧/兴奋,逃避、家庭、和运动员物理技能评价)对运动团队认同变异的解释力,经过对比研究发现“动机解释了认同超过59%的变异”论文服务。

人们认同团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他们的自我概念和效能感。一个人如果其自我概念部分基于团队的、职业的,或组织的认同,那么他或她参加团队活动带来的团队认同将会阐明并肯定他或她的自我概念。总之,人们对团队的认同越多,他们越有可能经历特定的心理回报,比如高度授权的感觉。如果团队内缺少了很强的共享认同,团队成员很可能消极地评价其他团队成员的行为,当问题或错误表达发生时很可能假定是竞争情形而不是合作情形。如果团队认同很显著,团队成员往往倾向于更忠诚、更信赖,更可能就出现的问题进行谈话管理学论文,可以减少误解,并可能潜在地促使信息流动,致力于维系的团队联系并促进团队福利。

2知识生产的新趋势

知识生产就是知识的生产。2000年国际经合组织(oeCD)将其定义为个人、团队或组织成功地生产新知识和实践的境况。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社会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研究商业化的发展,传统的知识生产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根据吉本斯(Gibbons)等人的研究,当下的知识生产方式与传统的知识生产方式相比,有以下新的特点:

一、知识生产更多地置身于应用的语境中。传统知识生产是在专业学术背景下进行的,而新知识生产是在应用语境下进行的。

二、知识生产由于更多地源于实际问题(如项目建设、事务管理等)解决的需要,因此具有天然的跨学科性质。

三、知识生产的场所和从业者呈现出“社会弥散”和“异质性”的特征,不同背景的知识工作者如学者、研发设计者、生产工程师、熟练技工和社会科学家参与了知识的生产,如网络公司就是知识生产团队往往是异质性很强的团队。

四、知识的生产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利益,社会问责已经渗透到知识生产的整个进程之中。

五、对知识质量的关注已经不限于知识、学术本身规范的要求,同时要兼顾智力、社会、商业和政治利益等各种因素。

吉本斯把传统的以学科和大学为中心的知识生产模式称为模式i,而把新出现的知识生产模式称为模式ii。知识生产的应用语境、知识生产的“超学科性”、.知识生产主体和场地的多样性、知识生产的反思性和质量控制标准的多样性为知识生产模式ii的显著特征[3]。

知识是通过群体合作被创造和应用的,因而知识最终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关,但是这一事实却长久以来被视而不见。知识生产要充分考虑了知识操作对组织及社会背景的强依赖,尤其强调人际互动以及社会资本的作用,把焦点放在更关注行为并将其置于实体性社会关系之上管理学论文,由此将知识生产统一在网络化的实践共同体之中来进行讨论,从而自然消除了传统的组织学习研究当中人为设置的藩篱。网络化实践共同体涉及多个社会共同体间的协作,它们有各不同的规范、文化价值观、认知偏好等,因而知识生产只有在至少能共享一种意义系统的人员之间才可能进行,这恰恰反映了知识生产的社会建构属性。因为知识只有在导致行为产生的情况下才会体现价值,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在它处于被知道的背景中才能理解到。行动、理解和沟通间的相互关系是知识生产的关键,参与互动的方式则居于知识生产的核心地位。创造性的经验是个人价值感并因此也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支撑。如果个体不能创造性地生活,那么无论是因为他们被强迫重演故伎惯例,还是因为他们不能充分有效地与周围的个人和客体形成紧密的联系,“公民冷淡”和“犬儒主义”就可能发生。知识生产包含了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等内容,其中知识创新又包括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知识创造认为新知识的产生得自于知识的连续转换—即以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所组成的一个无终点的知识螺旋之中。

3知识生产新形势对团队认同管理的启示

在以时空分离(跨越时间与空间领域的社会关系的联合)、抽离化机制(驱使社会生活脱离固有的规则或实践的控制)、制度反思性(多数社会活动以及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依据新的知识信息对之作出阶段性修正的敏感性)为特征的现代性背景下,彼得·什托姆卡在《信任》中指出,当代在进行着两种社会学范式的转变:从对行动“硬的”、功利的、工具性的、实证主义的想像(以行为主义、交换理论、博弈论、理性选择理论为例)向行动“软的”、人文主义的、有意义的想像(以符号互动论、现象学、解释学、文化研究为例)的转变;从把行动看成完全理性的、始终算计的、一贯最大化收益和最小化花费(“经济人”)的想像向对人的更丰富的图画——包括情感的、传统的、合乎规范的以及文化元素:价值趋向、社会联系、依恋、忠诚、团结、认同——的转变[4]。面对以知识生产模式Ⅱ为标志的新的知识生产组织——成员背景、身份、专业、文化差异性很强的团队的出现,同样需要我们加强团队认同的概念、内涵、前因、结果和测量评价方法的系统理论研究,进一步反思团队管理的行为与艺术。总体来说管理学论文,我们要从团队的构建、团队精神培养、团队的培训、团队的激励、团队的沟通、冲突的管理、团队的决策、团队的领导、团队的文化作系统的思考,以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提高团队成员的认同感和合作意识,以达到1+1>2的管理绩效[5]。具体而言,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努力:

一、愿景、目标激励。美国学者沃伦本尼斯指出:“伟大的集体是充满活力的乌托帮,是人们的期望所在”论文服务。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的最关键因素,就是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寻找意义。使每个团队成员感到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就如同寻找圣杯那样伟大。所以对团队愿景、目标进行合理的定位,使团队成员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接受团队的价值观,实现价值认同进而实现对团队的认同。

二、制定团队合作规则。即团队成员在工作中与他人相处时必须遵守的标准。如支持规则、沟通规则、协调规则、反馈规则、监控规则、团队领导规则、团队导向规则等。团队成员熟悉这些规则,可使团队内部运转畅通、关系融洽更加容易。

三、提高组织声誉。中国人尤其看重面子,高声誉的团队会使团队成员觉得很有面子,进而满足受尊重的需要。致力于提升团队的整体声誉,通过满足员工的高层次心理需要,增进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

四、提升管理者素质。我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视,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更多地体现在对团队管理层的认同。因而加强管理者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管理者的整体素质将会极大地促进成员对团队的认同。

五、打造学习型、创新型团队文化。通过打造平等民主、协作创新、学习融合为特质的团队文化,提高团队成员的学习认知能力、沟通分享能力、系统思考能力,进而提高团队管理绩效。

参考文献:

[1]:查尔斯·泰勒著韩震等译.自我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5)

[2]:安冬尼·吉登斯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5)

[3]:miCHaeLGiBBonS.thenewproductionofknowledge-thedynamicsofscienceandresearchincontemporarysocieties[m].London:SaGepublications,1994.

[4]:[波兰]彼得·什托姆卡著程胜利译.信任.中华书局,2005(4):1-22

[5]:姚裕群等.团队建设与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4)

生产管理的知识篇4

1.1共同的管理基础———信息管理

高校数字资产同时具备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含义。从本质上看,高校数字资产就是高校数字信息资源的资产化。也就是说,对高校数字资产的管理过程实际上是实现高校信息资源向数字资产转化的过程。因此,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开发、规划、控制、集成和利用的信息管理过程是高校数字资产管理的基础。信息管理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历了以印刷型文献为管理对象的文献管理时期、以管理信息系统为象征的技术管理时期、以信息资源为对象的信息资源管理时期和以知识创新为出发点的知识管理时期。信息管理强调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管理,而知识管理综合了信息管理的优势,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说知识管理是对信息管理的升华与发展,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

1.2管理的客体都聚焦于有价值的智力资产

高校数字资产是数字信息和其知识产权的组合。高校数字资产以教学和研究内容为主体,其中蕴含的文字、图像和符号等内容是高校成员智慧和知识的具体体现。这些数字信息资源之所以被称为资产,不仅因为它们的所有权归属于高校和其成员,或能够被其控制,而且高校数字资产能够给相关主体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即具有价值。尽管由于高等教育的性质和规律,决定了高校的资产一般不以赢利为目的,并且不直接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因此高校的数字资产并不一定像会计学中资产定义的那样产生直接的经济利益,但是它同其他的有形资产一样能够产生价值。这种间接性的经济利益并不影响高校信息资源作为资产的本质属性。高校数字资产的价值实现主要通过用户使用数字资产所得到收益。例如可用它来支持高校的管理控制和科学决策;高校师生通过使用数字资产得到知识的增加等。认为知识是一种有价值的智力资产,这并不新鲜。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出知识具有价值。但是由于创造知识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与它们所产生的服务的价值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因此,知识的价值限度并不明确。但在信息经济飞速发展的推动下,知识资产本身已经被当作经济产品,例如能够带来收益的智力资产或业务活动产品如版权、知识产权或专利。

1.3管理的实施都对信息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由于数字资产是以二进制格式存储、人们有权使用的任何文本或媒体条目[4],是存储在电子计算机中,并能通过网络传播的文字、图像、声音、色彩等事物的概括性描述和表达[5]。因此,只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充分地对高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才能为高校信息资源的向数字资产的转化创造条件。高校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过程、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构建、数字资产的传播与共享都对信息技术有较高的要求。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是密切相关的,虽然知识管理不是一项技术活动,或者不只是能通过信息技术解决,但是知识管理的实施通常是以机构拥有的信息基础设施为前提。知识循环的各个环节———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交流和共享以及知识使用和创新中涉及的数据挖掘、智能、知识库、知识地图等技术使得个人和团体的知识能够被提取和结构化,进而被高校中其他成员甚至是外部人员应用。

2高校数字资产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差异性

2.1管理的目的不同

高校数字资产管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高校信息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分散的校园数字资源亟待有序的管理。高校作为知识密集型机构,所产生的信息资源是高校教学、科研等活动成果的重要载体,一旦转化为数字资产,其作用和价值将会更加突出。通过数字资产管理这一管理活动,一方面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存储平台将这些数字资产集中的组织并管理;另一方面,能够为高校科研成果等智力资产的共享创造良好的条件,具有提高学校声望,促进成果传播等一系列优势,进而实现数字资产的增值。知识管理是基于“知识具有价值,知识能够创造价值”的认识而产生,目的是为了通过对知识的有效利用来提高个人或组织创造价值的能力[6],即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推动创新。这里说的创新主要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高校及其成员想把一种好的想法变成其教学或科研成果产出,新的知识就产生了,通过对这些知识进一步研究开发从而产出更多的知识。这一过程就是知识创新。知识管理就是要加强知识的流动和共享,为高校的知识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

2.2管理的范围不同

高校数字资产按照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来划分,可分为信息、知识、数据、文件、档案等类型,其中知识资产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按照文献类型划分,可将高校数字资产分为电子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文件、工作文档、演示文稿、设计图纸、预印本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校数字资产是由文字、图形、符号等方式表达的文献,这些文献记录的是对显性知识的记录。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本身的管理,而且还包括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也就是说,知识管理还包括对存在于人脑中的,未能用文字、图形、符号等方式表达的隐性知识的管理。对于高校这个特定的组织来说,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利用的管理,还包括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他们是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是知识的使用者和创新者。知识存在于人脑中,知识通过人的工作得以体现。

2.3解决方案的不同

由于高校数字资产通常以数字信息的形式体现,因此,数字资产管理的解决方案通常是以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的形式呈现。按照开源程度可将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分为两大阵营:商业数字资产管理系统和开源软件。商业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有:assetBank、CorporateGraphics、theDigitalassetLab、FilmFlip、webDamSolutions等。开源软件有:①基于网络的开源软件,例如activae、entermedia;②企业内容管理系统中具有数字资产管理模块的软件,例如alfresco、Cynapse、nux-eoDam;③面向保存的数字资产管理软件,例如Concerto、DSpace、FedoraCommons。目前,大部分国外高校数字资产管理使用的系统是开源软件,是对机构知识库及其服务的扩展,也有少数的高校采用商业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的解决方案包括管理显性知识的知识管理系统和管理隐性知识的实践社区。知识管理系统本质上是一个软件的框架,其中蕴含着从知识获取到知识创新的整个过程,包含存储显性知识的知识库,对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行挖掘的知识地图等。实践社区最早是由布朗和杜规德对施乐公司的知识管理所提出的,专指企业成员间的非正式工作群体,充分利用这些社区去激发人们共享知识的热情、降低知识的难度,从而最终促进知识管理价值的体系。除了施乐公司之外,许多跨国组织机构,如世界银行、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均采取实践社区的组织形式,成功地实现了组织战略、提高员工专业技能、解决难题、迅速传播最佳实践、开创组织新业务,并在帮助公司招聘和留住人才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7]。实践社区在于为隐性知识显性化建立一个环境,降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难度。同知识地图、知识库等信息技术相比,实践社区能够更有效的把人、知识以及过程三个要素结合起来,通过人们之间的交流、问答、碰撞,人们更容易整理自己的思路、激发创新、从而能够整理自己的想法,产生出有价值的内容。因此,由实践社区产生的内容也是知识库内容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也可以建立机构的专业地图和人物黄页等知识库的基础功能。

3高校数字资产管理和知识管理的关系

3.1高校数字资产对知识管理的促进作用

3.1.1高校数字资产管理有助于知识的积累、传播和交流知识资产是高校数字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数字资产管理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高校数字资产的集中管理和共享服务。随着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数字资产的数量在不断的增加,只有通过一个统一的存储平台,才能将这些数字资产集中的组织并管理。另一方面,只有实现数字资产的共享才能为数字资产的再利用创造条件。数字资产管理系统为高校的知识交流提供了平台。为了避免数字资产提交和录入的过程中出现的信息重复问题,高校的数字资产管理系统通常需要实现与高校其他部门和管理活动系统的信息交互,如科研管理系统,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位论文系统、档案系统等。系统之间信息的交互与共享摆脱了时空的限制和高校各部门之间的隔阂。同时,论坛、电子邮件等网络交流手段使高校机构和成员间的知识探讨和交流成为可能。数字资产的共享不仅有利于高校成员共享教学科研中产生的知识成果,同时数字资产在高校之间以及互联网的共享还有助于展示高校科研水平,提高学校声望,促进成果传播等一系列的优势。3.1.2高校数字资产管理有助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问题一直是困扰高校信息资源和知识共享的一个棘手问题,因信息传播政策和机制的不完善引起的版权纠纷屡见不鲜。高校数字资产同时具备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含义。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数字资产的内容和其所有权的归属组合表现为一种资产。因此数字资产表现为数字化形式存在的内容及其知识产权的组合,其资产性质由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来体现。因此,知识产权管理是数字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区别于数字资源管理的一个主要特征。在高校数字资产管理的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知识产权管理的经验和技术。通过电子签名技术、电子认证技术、数字水印技术等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可以控制数字资产的访问及其使用。同时,一些较为成熟的期刊版权管理措施,也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例如,美国Hathitrus项目[8]采取了严格的版权管理措施,建立了专门的期刊版权数据库。同样,SHeRpa/Romeo项目[9]是英国联合资讯系统委员会(JiSC)为了解决机构知识库自存储的版权问题所成立的项目,该项目供期刊论文的作者查询全世界范围内各个出版商的版权转让协议的相关信息。我国台湾地区国立清华大学也在其机构典藏库的基础上建立了学术期刊出版社著作权查询系统[10]。

3.2高校知识管理对数字资产管理的作用

3.2.1高校知识管理可以为数字资产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与知识管理相比,数字资产管理产生较晚,高校数字资产管理这一术语的产生,是当机构知识库的存储内容由学术预印本扩展到能够容纳高校产生的一系列的格式和资源时,于是有学者采用“数字资产管理”这个概念来包含高校范围内产生的任何格式数字内容的管理活动,是对机构知识库内容和服务的扩展。且其相关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实践方面,理论研究尚未完善,尤其是在高校环境下的实施可参考借鉴的理论更是少之又少。相比而言,知识管理的理论则已经比较成熟。因此,知识管理理论能够为高校数字资产管理提供指导。其中,知识共享的理念对高校数字资产的管理有着深远的影响。此外,知识组织、知识地图以及知识挖掘等技术也应用于高校数字资产管理。3.2.2高校知识管理可以扩展数字资产管理的领域知识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在管理文字、图像、音频等信息的基础上把知识的创造者———人,纳入到管理的内容之中。而高校数字资产管理是对已产生的文献资源进行管理,但是这种管理忽略了对存在于高校成员脑中的隐性知识的挖掘,然而这些隐性知识往往在促进科研进步、推动知识创新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知识管理理念中,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恰恰弥补了数字资产管理目前的这种不足,能够大大丰富高校的知识交流体系。本文认为在当前的高校数字资产管理中应当充分融入知识管理的进步和精华,借助网络虚拟知识实践社区已有的技术和平台,促进高校数字资产中知识的生产和利用。目前的网络虚拟社区并非局限于简单的论坛形式,可以包括以下多个功能:论坛(BBS):信息交流工具,特点是围绕问题展开;博客(blog):简单的信息和知识出版工具,特点是围绕人展开;维基(wiki):轻量级的机构知识库,特点是围绕知识展开;社会性书签(SocialBookmarks):共享对信息和知识的评价,信息和知识评价工具;掘客(digg):信息和知识的挖掘功能,信息和知识评价工具;RSS:简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信息和知识获取工具;SnS:社会化网络系统,集成的人际交流环境,涉及信息流、知识流等,促进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建立。3.2.3高校知识管理可以促进高校信息资源向数字资产的转化高校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机构,高校开展其职能活动既需要大量的知识资产提供支撑,同时从各项活动中也产出知识资产。知识资产作为生产力增长的一个内生变量,是市场价值增值的根本动因和知识经济形态下价值形成的基本要素[11]。由此可见,高校数字资产中很大一部分是知识资产,对高校数字知识资产的管理尤为重要。高校信息资源向数字资产的转化是将高校拥有的数字资源进行加工、提炼、析出和重组,使其产生价值增值的过程,称为“资产化”过程。资产化的过程是对数字资源“内容”的重新“组合”,以形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由于这种“组合”体现了对数字资源的“创意”,因此具有其特殊意义,可以视为“资产”,需要加以保护和控制。而这一资产化过程可以通过信息化、知识化、数据化和档案化来实现[12]。其中知识化过程就是通过对高校数字信息资源的知识管理,从而体现信息资源的资产价值。

4结语

生产管理的知识篇5

知识管理指的是企业在日常生产运营中要随着市场的转变,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在对新知识充分利用的同时还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创新,进而使企业自身的生产运营能力得到强化。将知识管理落实到房地产企业中,就是要求房地产企业在日常的生产运营中根据国家现阶段房地产市场的主要形势来获取最新的知识信息,并针对这些知识信息进行分析、筛选、整理、存储、创新,进而通过知识信息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传递来强化部门间的合作交流,使房地产企业日常的生产运营变得更加有序化。从现实层面来看,我国的房地产企业要想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作用,就必须明确知识管理在企业日常生产运营汇总的重要性。这要求房地产企业能在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知识管理机构,在提高企业知识管理专业性的同时协助企业其他各部门进行知识管理的完善。不仅对强化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合作有着非常有效的帮助,同时还能有效强化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二、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的意义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竞争趋势变得越发激烈,房地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并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就房地产企业的生产运营来看,从生产规划到最终产品落实期间的各工作环节都设计广泛的知识信息,且这些知识信息在房地产企业中不仅是维持生产运用的重要资源,同时还是维护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长足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房地产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应重视对知识信息的管理。就房地产企业的知识管理工作来看,其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就是及时有效的将知识信息传递至企业生产运用的相关部门中。这一工作能使企业相关的工作人员与知识信息之间形成充分的衔接,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知识信息进行创新创造,这对强化房地产企业内部员工的创新能力也有极为有效的促进作用。由于房地产企业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繁杂,因此在实际的知识管理中就必须形成一套系统的管理方式,这不仅能使房地产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同时对激发企业的潜能促进企业自身竞争实力的提升也有着巨大的帮助。由此可见,加强房地产企业的知识管理无论是对提高房地产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对转变房地产企业自身的管理运营模式都有着非常有效的作用,能有效促进房地产企业在激励市场竞争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三、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应用策略

1.科学有效知识管理策略的制定。知识管理作为能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工作内容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已经有了多年的实施经验,因此,我国的房地产企业要向通过相关策略的制定来提高知识管理的有效性,就必须充分对这些经验加以借鉴,并更具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设计一套与企业自身发展相符合的知识管理策略以作为企业中各部门知识管理的重要依据。而在此基础上,房地产企业内部的各部门也可以以自己部门的实际工作内容为依据再次对知识管理工作进行创新。这一方式的运用往往对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还能使企业的生产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2.良好知识管理平台的构建。一个良好知识管理平台的构建能切实有效的促进企业内部知识管理质量的提升。当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企业知识管理平台的构建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条件,尤其是对房地产企业而言,由于房地产企业所涉及的知识管理内容非常繁杂,且需要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知识信息进行综合运用,因此,在实际的知识管理中往往需要对各类知识信息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而将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平台构建中,能充分有效的对网络技术的广泛性、时效性、互动性充分利用,在提高企业知识管理质量的同时便捷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3.专业化知识管理部门的构建。一个专业化的知识管理部门通常需要有以下的内容所组成:首先,部门管理者。部门管理者自身要具备非常丰富的管理经验,且在工作中要能合理的对工作进行安排,协调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既要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又要能理性的对工作及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其次,技术专家。技术专家要具备较强的知识管理经验能力,要求能对知识管理中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保证能对工作的实施提出由建设性的建议;最后,技术人员。技术人员要具备较强的网络信息技术能力,要求在工作中做好知识管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4.重视企业内部文化氛围建设。房地产企业的生产经营从最初开发规划的落实到最终成品售后的实施,中间的各个环节都涉及非常繁杂的知识信息,要确保知识管理实施的有效性并提高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实力,就必须通过企业内部文化的构建来为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精神保障。一方面,房地产企业的领导要重视企业精神文化的构建,要求其在工作通过引导的形式将企业的发展战略融入到各员工的思想中;另一方面,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以规章制度为依据对企业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管理。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还需以企业最终的盈利为目的构建相应的物质文化,强调优质产品及服务在生产运营中的重要地位。5.针对知识管理的有效性构建良好支撑体系。房地产企业要确保其知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往往需要对以下的三项工作进行完善来为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保障。首先,紧抓土地开发权。这要求房地产企业对国家相关的政策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与了解,并对市场的实际情况做好分析与调研;其次,做好人事管理工作。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在知识管理的实施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为提高知识管理的有效性,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也应重视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最后,完善企业融资。完善企业内部的融资工作能为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重要的资金支撑。

四、结语

在知识资源高度集中的当今社会,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及市场的实际情况不断对企业中的知识管理进行创新,以促进自身在激烈市场运营中竞争实力的提升。在这一背景下,房地产企业要想发挥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就必须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有效的知识管理策略、构建专业化的知识管理部门、设计一个有效的知识管理平台,从而是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作者:姚芬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生产管理的知识篇6

关键词:知识闭环管理;DKm系统;电力调度;事故预案

作者简介:周睿(1984-),男,江西兴国人,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工程师;邱文捷(1985-),男,布依族,贵州贵阳人,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助理工程师。(广东广州510000)

中图分类号:tm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7-0222-02

调度系统是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电网运行的重要责任机构。调度员的日常工作具有组织严密、技术复杂等特点。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将具备大量专业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的调度员转变为知识型员工,组建一支专业性强、技能过硬的调度员队伍。然而在日常生产中,电力企业却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知识管理方法,使得调度系统知识的积累明显落后于企业发展水平,导致企业核心能力没能得以有效传承,员工培训和日常生产不能紧密结合,这些问题成为电力调度员工提高业务效率和工作驾驭能力的障碍。

基于DKm系统(DispatchingKnowledgemanagement,即调度知识管理系统)的调度事故预案知识闭环管理体系,针对生产过程与知识管理相脱节等问题,利用知识运行的客观规律,整合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固化和知识共享四大环节,在生产过程和知识管理之间形成循环。同时,针对调度生产流程,对预案管理和反事故演习等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化研究,构建相关系统功能模块,使生产流程与知识管理紧密结合,既让知识服务于生产,又在生产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创造。

一、电力调度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

预案是针对突发事件或某种可能出问题的设备而采取的应对措施与解决故障的方法步骤。预案整体上分为综合预案和设备预案两部分,其内容包括故障设备、故障类型、事故后果、事故控制、控制手段和事故后二次配合等信息。预案管理包括对预案的编制、审核和修订等一系列处理流程,但是面对不断扩大的电网规模及各种繁杂的运行规定和资料,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已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电力调度在知识管理层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1.调度知识缺乏有效的累积机制

在长年的调度事故处理过程中,调度系统会逐渐积累出大量事故处理的经验和知识,它们往往对下一次的事故处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然而从现状来看,电力企业调度系统缺乏行之有效的事故预案积累机制,致使大量宝贵的知识经验流失。调度员在面对同样或近似的调度事故时,仍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做重复的探索工作,最终阻碍了业务效率和调度员能力的提高。

2.预案的管理方法陈旧,操作不便

随着电力企业的发展,传统的调度事故预案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知识管理的需要,不能对事故预案进行有效的编制、新增、修订以及废弃管理。传统的预案管理方法也无法满足对预案进行动态评估和审核的要求。随着调度预案的处理经验和核心知识的不断累积,对待同一事故可能出现多种处理方法,或者新的更高效的方法。这就需要专家对原有的预案进行动态的评估与审核,不断更新事故预案,以适应生产业务的变化,为生产过程提供知识支持。

3.各部门的调度知识之间存在知识壁垒,缺乏共享机制

作为电力企业的核心部门,调度系统多年积累下来的事件处理经验与核心知识,如电网供需平衡、对全网系统的监控与分析、电网运行方式调整、指挥调峰调压设备的具体操作等是一笔巨大的知识财富,然而这笔巨大的财富散存于各地域、各部门和各专业之中,被其间的知识壁垒所阻隔,无法进行合理的知识流通,以致积累下来的经验未能得到有效共享和传承,致使企业的规模优势得不到发挥,造成各单位时间、精力和资源的浪费。

二、基于DKm系统的调度事故预案管理功能分析

DKm系统是基于调度知识管理的要求,结合一线调度员在生产中的实际需要,通过开展电力调度系统的知识管理模式研究设计而成的,旨在实现“知识”与“生产”无缝结合的知识管理系统。DKm系统可以应用于事故案例采集、应急预案编制和调度员上岗资格考核等广泛领域,为调度核心生产、精细化管理和建设全能型调度员队伍提供了系统的方法与手段。DKm系统预案管理模块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1.DKm系统数据库

数据库有预案库、文档库、案例库、课件库和题库组成。其中,预案库是核心部分,采用知识树的形式进行统一存储。预案库的建立为预案的累积提供了途径,使生产经验和核心知识能够得到合理的保存与传承。

2.预案在线管理

在线管理功能可使调度员工和专家登录平台,依据相关权限,通过编制、新增、修订以及废弃等操作对事故预案进行在线管理。此功能解决了传统调度事故预案管理不便的弊端,为员工参与预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可以达到集中调度员工的智慧进行预案管理的成效。按照预案的编辑流程,在线管理又包含以下三个子模块:

(1)预案联合编制。可使各层级单位通过平台共享预案,并通过部门之间的在线协作对事故预案进行联合编制。

(2)预案在线评估。在线评估模块使各专家和调度员工在使用的过程中都可以对事故预案进行在线评估与反馈,以促进事故预案的自我更新。

(3)预案在线。在线为预案的共享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三、基于DKm系统的调度事故预案知识闭环管理

电力调度在知识管理上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调度生产中缺乏良好的知识管理体系,这使得知识与生产难以产生良性互动,无法紧密结合。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实现知识在生产各环节的串联作用。然而需要明确的是知识是凝练化、抽象化的信息;信息是结构化、组织化的数据;数据又是符号化的经验;而经验是来自于生产实践的。因此,只有对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使知识的产生、应用、传递和共享形成闭环,才能在知识管理和生产、培训与生产的互动中不断实现螺旋式的上升,最终实现生产、知识管理和培训之间的无缝结合。

DKm系统依据知识活动的客观规律,在整合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固化和知识共享四大环节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知识运行机制。四大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一个封闭的管理循环。基于DKm系统的调度预案知识闭环管理模型如图2所示。

1.知识获取

主要包括辨识、收集、整理的过程。知识获取不仅包括获取现成的显性知识,还包括人对隐性知识的分析加工过程。在预案管理中,知识获取对应于预案管理的形成机制,包括预案创建、联合汇编、预案审核、预案等过程,并在全过程实现调度预案的格式卡片化、内容标准化和流程电子化。通过该环节,调度员或组织运用DKm系统对生产工作中生成的调度预案和经验进行辨识、收集、整理,并将优质的生产经验进一步加工,使其科学化和系统化,存储于知识管理系统中,实现了电力调度预案的沉淀积累。

2.知识应用

知识应用就是组织和个人根据存储信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完成日常工作的过程。在调度预案管理中,知识应用对应于预案的外联机制。预案管理模块为网络发令系统提供接口,向网络发令系统推送预案,方便在网络发令系统中根据设备类型查看相应的预案,使知识和生产无缝衔接。预案管理模块还将和风险点管理系统互联,把风险点分析和应对预案统一管理。

在实际DKm系统运用过程中,调度组织或调度员个人要将存储的专业知识提取并应用于日常的生产工作中。调度员在事件分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知识管理系统查询以往的处理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事件处理决策。整个处理过程也将被记录在案,实现调度预案管理案例的收集和积累,使员工从中获取经验。

3.知识固化

知识固化主要是指个人在学习和使用知识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使外部知识与个人使用结合,固化在本人身上,成为个人特有的知识,也就是知识的内化过程。在预案管理中,知识固化对应于预案的培训机制。目前预案管理模块可供调度预案在线学习,将预案知识内化为个人能力。预案管理模块还将和反事故演习互联,通过演习和预案的结合培训来提升调度员的能力。

调度员可以通过知识闭环管理系统的预案培训机制,在线学习和掌握存储于其中的相关专业知识,将预案知识内化为个人能力,使处理工作业务的能力得到跃升。同时,系统中知识树的功能,将使事件处理经验得到归类存储,这对预案编制、反事故演习、培训实施和考核等生产和培训提供了直接支持。

4.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是指在系统内外部,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交流,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促使个人在共享中将个人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形成可编码、可转移的知识。在预案管理中,知识共享对应于预案的交流机制,包括预案评价、讨论回复、讨论定案和预案修订等流程。同时,透过预案库和讨论库、文档库、课件库、案例库、试题库的“六库合一”,实现知识的共享交流。调度员可以通过系统的预案交流机制,参与到预案评价、讨论和修订等流程中,推动知识的交流,促使个人的专业知识得到最大程度的推广和使用。

总而言之,应确立基于DKm系统的调度事故预案知识闭环管理模型,明确预案知识循环上升发展的过程,同时还要在组织中建构预案管理机制,让与预案相关的规章制度、标准、学习知识、有序信息、经验和教训在内的显性与隐性知识,透过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固化和知识共享等过程,实现预案知识在个人与组织中流动,并不断回馈到知识系统,促使预案知识得以不断累积和发展。

四、结语

针对电力调度生产流程,基于DKm系统的调度事故预案知识闭环管理模型,研究定制了相关功能模块,使生产流程与知识管理紧密结合,可有效降低知识管理对既有业务流程的影响,真正实现生产与知识的无缝衔接。同时,预案知识闭环管理模型成功的将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固化和知识共享联结在一起,形成了知识循环上升的闭环形态,可有力支持调度预案创建、联合汇编、预案审核、预案的过程,推动预案编制、反事故演练以及日常生产工作的开展,促进调度预案知识资源共享,提高生产运作效率,实现规模效应。随着企业的发展和业务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以及行业内更多的知识经验积累,预案知识闭环管理模型对调度业务的促进作用将会愈加明显。

参考文献:

[1]wendiBukowitz,Ruthwilliams.theKnowledgemanagementFieldbook[m].england:pearsoneducationLimited,1999.

生产管理的知识篇7

关键词:机械加工企业;知识产权;维护;核心技术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竞争时代,机械加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保持稳定的市场份额,必须在知识产权的研发和保护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作为当前非机动车加工的机械企业,在产品的生产方式、核心零部件的加工技术以及制造工艺上,必须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做好登记和保护管理,防止竞争对手模仿,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一、浅析机械加工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1.知识产权争端较多。当前,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在发展中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上还存在较多的问题。这突出反映在知识产权争端日益增多的社会现状上。比如,不同机械制造厂商之间对于同样规格和型号的产品,仿造情况严重。具有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的制造厂商频频陷入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维护的争端中,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困扰。由于争端较多,和应诉的企业均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以应对法律程序,这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商业利益,同时还造成了负面的社会效应。

2.保护意识淡薄。当前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淡薄也是机械加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中的严重问题。由于知识产权维护的大形势限制,维护和开发知识产权一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也可能被市场上竞争对手轻易模仿。同时维权的不易也使得当前许多厂家放弃了维护应有权益的机会。长此以往,造成了生产厂商淡薄的知识产权维护管理意识。

3.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不够。当前我国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管理和维护基本能力尚未得到有效的提升,尤其是表现在企业知识产权技术开发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设置上,都没有科学的相应管理结构体系。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社会转型的关口,对此,企业也应该结合创新驱动提升的相关背景设置专业的专利技术管理和知识产权维护部门。此外,当前企业对于知识产权法律研究不深入、知识产权维护经验浅薄、知识产权维护和管理资金投入较小也是知识产权维护管理能力较低的重要原因。

4.市场环境严峻。知识产权管理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当前严峻的社会形势制约了机械加工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当前我国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和法规政策尚未完善,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地区的经济数据,对知识产权侵权的问题视而不见,对法律的判罚管理和执行推三堵四,严重的干扰了机械加工企业知识产权的维权和管理。

二、机械加工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

1.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意识。为了进一步减少当前市场上关于知识产权的维护纠纷,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和维护的能力。必须先从管理意识入手,对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强化管理层的知识产权意识。当前不少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和企业法人都缺少管理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的意识,对此,必须利用各种方式向领导分析维护知识产权的必要性,自上而下的提升知识产权维护的意识。其次,尽力完善的知识产权数据库。企业需要收集知识产权数据,一方面是管理自己的知识产权,能清楚地分析出竞争对手产品是否存在侵权现象。另一方面是利用知识产权数据库辨别自己的产品是否存在侵权现象,防止知识产权纠纷的发生。再次,修订生产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条款。对于机械加工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需要从车间管理的相关规定就开始制定知识产权管理条款。对于车间内出现的技术创新,要提高技术专利的注册和等级意识,保护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劳动成果。

2.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组织结构。知识产权管理需要借助高效的组织管理结构来执行。因此机械企业在平时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设置专业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包括知识产权的技术开发团队,负责总结企业车间生产中的制度性创新技术专利和技术研发部门提出的各种专利技术项目。以及法律执行团队,负责处理企业各种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根据和监督法律处理结果的执行状况。在企业管理组织上剔除知识产权的“兼管”、“代管”,整合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权利和人员编制,提高知识产权管理的集中程度,统筹处理所有的知识产权问题,提高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能力和效率。

3.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在当前企业发展的资源角度来看,引进和购买专利技术使用权固然可以提升企业的眼前利益,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拱手让出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通过鼓励创新,掌握和研发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对此,首先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尤其是在小配件、小部件的制造上创造新技术、新设计和新制造工艺。第二是鼓励生产车间的技术工人实践和创新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完善企业内部的创新机制,形成以创新为工作目标之一的经营理念,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走出去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结语

知识产权是当前企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在企业的管理中不断加强管理建设,鼓励创新机制,完善知识产权经营理念,才能适应未来企业的市场竞争,提升核心竞争优势。

作者:尤捷单位:泰州市安腾轴皮厂

参考文献:

[1]李燕,张斌,孙军,张阳.我国机械发展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5(27):51-51.

生产管理的知识篇8

关键词:安顺蜡染;知识产权;政府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066-02

孔子有言:“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的作用凸显,各个国家,甚至国家的地区间利用知识产权优势展开激烈的竞争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国家层面,各个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相继出台,我国也在2003年提出了“创新型国家”的口号并在2008年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在地方上,北京、上海、江苏、杭州等东部发达城市已经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了自己的知识产权战略。可以预见,未来围绕着以知识产权为主题的地方城市竞争已经展开,谁能在发展中掌握先机谁就能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但是,静态的知识产权制度要有动态高效的政府管理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研究地方政府知识产权管理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本文拟就安顺蜡染知识产权的政府管理进行研究,以超越知识产权制度的不足,为曾经是“东方第一染”的安顺蜡染探寻新的发展路径。

一、安顺蜡染知识产权政府管理的概念与特征

“知识产权本质上是一种产权,产权从法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权利,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一种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吕炳斌.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第101页.随着知识产权价值的上升,加强蜡染知识产权的政府管理就成为一种需要。所谓蜡染知识产权政府管理是指:政府对蜡染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由专职的知识产权部门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利用经济、技术、法律、文化、教育等手段所实施的计划、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的活动。蜡染知识产权管理的特征使得它区别于一般的行政管理、蜡染知识产权的企业管理和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具体而言,蜡染政府知识产权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1.战略性。2007年安顺市政府了《“十一五”科技发展暨2020年远景规划》,提出了着力打造“中国蜡染之乡”品牌的目标。由此可见,安顺蜡染的政府知识产权管理需要地方政府站在宏观的角度,从地方的整体利益出发来制定计划、采取符合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2.管理性。战略包含着管理的意味。知识产权管理的一个根本的命题是:如何使产权转化为财富,并且最大效用的转化为财富。同上.第126页.这就需要借助于现代管理学的知识让蜡染传统资源作为地方发展的优势为社会财富创造作贡献。

3.法律性。要想对蜡染知识产权实施有效的政府管理必须借助于法律这一工具。目前,在国际层上关于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工作进展缓慢,而贵州省却在省政府的带动下首先展开传统知识的地方立法准备工作,这无疑将对安顺蜡染知识产权政府管理提供法律依据。

4.文化性。蜡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它造就了一方特别的行为与生活方式。知识产权的管理者也身处其中必然受其影响。因此蜡染知识产权的管理者对于蜡染文化及知识产权文化的认知、态度将影响蜡染知识产权政府管理的效果。

二、安顺蜡染知识产权政府管理介入的原因

知识产权在本质上是一种私权,它通过赋予知识产权的创新者独占性与排他性的权利来保证其在创新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获得回报。是私权就有可能滥用和有可能被侵权,进而导致市场竞争失序,产业发展受阻。安顺蜡染从辉煌走向没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盗版侵权泛滥,市场失序。面对日益猖獗的盗版侵权行为,权利人的维权过程可谓漫长而艰辛。但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维权时间与从事创造的时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维权时间和精力投入过多,投入创造的时间就越少。蜡染的发展也就失去创新的源泉。如果通过政府管理的介入,对侵权进行制裁,对失序的市场进行规范,使知识产权制度功能得以发挥,市场回归理性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保护蜡染创新的源泉。现实也表明:“在一些市场经济最为发达的国家和知识产权制度运行最为成功的国家无一例外的选择了进一步加强在知识产权制度运行中行政权力的介入,将政府管理融入知识产权制度刘华.论知识产权制度运行中的政府管制[J].北京:中国科技论坛.2005(1):55-59.。”

此其一,其二,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只保护主体明确的权利人和法律规定的客体,对于难以界定的集体性权利和存在争议的传统知识客体,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无法提供保护。因而需要修正现有的的知识产权制度或进行新的传统知识立法。而要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要想达成对传统知识立法保护,因为国家利益的不同,势必困难重重。因此,对传统知识进行保护与其说是法律问题还不如说是知识产权政策问题。

三、安顺蜡染政府知识产权管理的成败的关键

理念决定行动及事情的结果。知识产权文化的构建和形成也是知识产权政府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甚至有人将“知识产权文化的缺失看成是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困境所在,又把它看做是消除当前这种困境的出路”。孙运德.政府知识产权能力解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12).因此知识产权文化的作用不言而喻。但为使文章体系紧凑本文不展开讨论,而主要是从政府管理机构的角度进行分析。

1.整合现行知识产权行政机构

高效运作的组织机构是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活动目标达成的保障。目前,在我国涉及知识产权事物管理的部门杂而多,“虽然许多国家均没有将不同领域知识产权的管理事物交由一个系统的行政部门来管理,像中国这样,由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分头管理不同领域的知识产权事物,且相互之间完全独立的体制设计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改革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28-29.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分散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职能分散、信息共享困难、行政效率低下,同时给寻求知识产权保护的权利人和社会大众带来维权的不便。因此对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整合成为必要。

2.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与执法机构的分离

在我国,由于知识产权制度起步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不健全,导致知识产权行政机关曾经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发挥极大的作用,因此也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的“双轨制”保护制度,即行政与司法并行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随着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的完善,由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履行知识产权执法职能弊端显而易见:一是使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承担了过重的执法负担与压力,但却使得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的功能发挥受到限制;二是在未来,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或者行政管理的趋势必然是越来越专业化,因此,管理与执法相分开的机构设置会成为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

安顺蜡染陷入盗版侵权泥潭直至毁掉整个安顺蜡染市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执法不严,受害者的权利得不到保护,从而失去创新的动力与信心。因此建立与政府知识产权管理分化的专业知识产权执法队伍是安顺蜡染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措施。当然,要想一下一步到位的建立如此理想的知识产权执法队伍,需要大量的人才,考虑到目标实施的难度现阶段可以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公安局设立专门的经济警察负责知识产权的执法工作。

四、安顺蜡染政府知识产权管理具体运作

1.安顺蜡染蜡染的技术标准管理。蜡染的生产有着繁杂的工艺过程,技术标准的高低将极大的影响产品的品质。同时为加强政府对蜡染知识产权的管理也必须依靠规范的行业标准。值得庆幸的是,在2009年9月25日,全国首个蜡染地方标准――《安顺蜡染制品》获得通过。《安顺蜡染制品》规定了如何鉴别界定伪劣产品、规范了蜡染常规产品的生产,还为先进企业创作和生产优质产品提出了较高标准。它的出台一是使蜡染工艺的生产有了可靠依据,为形成竞争有序的蜡染市场提供了制度上的屏障,同时也为政府知识产权管理提供了具体的操作审查标准,有利于蜡染市场的行政监管。

2.安顺蜡染知识产权的数据化管理。信息时代,政府管理信息的数据化便于部门的沟通和交流,也便于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因此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库是政府管理工作形式转化的要求也是蜡染知识产权保护的关键。传统知识数据库的价值在于一是为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构提供立法研究材料;二是便于著作、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统一管理;为将来传统社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商业开发的利益分享提供比例依据和维权的证据。传统知识数据库分为总库和分库。蜡染传统知识属于一个分库。蜡染传统知识数据库建立、资料收集、整理、登记最好由经过整合的机构统一进行和管同上,第152页.理。或者在现有条件下由专利、版权、工商部门分散进行,由传统知识工作小组汇总后再建立数据库。

3.安顺蜡染知识产权的日常维护管理。从管理的主体上看,蜡染知识产权政府管理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因此需要专门并且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蜡染知识产权政府管理办公室的组成人员的知识结构应当搭配合理,至少包括法学、管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工作人员。

从管理的工作内容上看,专门蜡染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从事的工作重要有:(1)研究提出蜡染知识产权工作方针、规划及政策建议;(2)蜡染传统知识数据库的更新维护;(3)建立蜡染知识产权资讯档案;(4)提供蜡染知识产权维权咨询服务;(5)接受蜡染知识产权侵权投诉申请,必要时建议知识产权执法部门立即采取行动;(6)定期进行蜡染市场、企业的暗中调查,统计盗版侵权、劣质蜡染产品生产企业和个人名单,建议有关部门定期进行清理;(7)负责与蜡染生产企业进行沟通,指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8)负责与蜡染生产的传统社区和蜡染协会进行定期的沟通,召开工作会议,共同探讨蜡染知识产权保护新途径;(9)借鉴广东省知识产权工作从青少年抓起的经验,组织“蜡染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提高全民的蜡染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4.政府对蜡染传承人的管理和培养。安顺蜡染这一珍贵的传统文化要延续下去的根本在于人,在于传承人能够沉寂下来,用心境创作所产生的不朽艺术之作。因此,对蜡染传承人的管理和培养是蜡染知识产权政府管理工作中的艰巨任务。有的学者指出安顺蜡染的发展以原生态为要。笔者认为,在当今文化、信息交流激烈碰撞的社会。蜡染的原生态发展不是封闭的,即使蜡染传承人隐居山林从事创作也会无意识的融入当今的社会,带着当今时代的印记从事创作。因此,政府对蜡染传承人的管理和培养更重要的是为蜡染的发展缔造人文氛围。而具体的措施就是设置蜡染文化街。蜡染文化街是安顺蜡染向外展示的窗口,也是安顺蜡染品牌形象的展示。有了它蜡染传承人创作激情就有了依托的对象,创作心得的交流就有了更广阔的平台。目前,在现有条件下政府可以对蜡染集中地的中华南路进行改造,将其改造成为具有蜡染韵味和艺术美感的文化街。为打造安顺历史文化名城增加亮点。お

参考文献:

[1]陈祺敏.《基于区域创新理论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2]李发耀著.多维视野下的传统知识保护机制实证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3]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改革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4]孙运德.政府知识产权能力解读.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12).

[5]刘华.论知识产权制度运行中的政府管制[J].北京:中国科技论坛.2005(1).

生产管理的知识篇9

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汽车行业是典型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时间较短,在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企业。通过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合理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增强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知识产权意识,调动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数量。同时,企业在进行技术研发前,需要充分了解知识产权信息检索平台和知识产权检索与检验,及时了解该技术领域的国内外技术研发动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发和无效知识产权的产生,提高知识产权的产出质量,更重要的是,防止企业自身出现侵权的现象,降低企业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提升可以完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专利布局,提高中国在汽车行业技术领域上的地位和实力,此外,企业知识产权的良好积累也能为企业赢得更好的声誉、影响力和知名度。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由于我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汽车产品又是具有较高的集成度和复杂度的产品,国内企业与国外车企成立合资企业、各方共同开展技术研发,以及采用代工模式的设计与实施等情况比较多,知识产权管理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企业通过制定合理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规范技术研发人员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工作,明确技术研发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及技术成果的归属等,避免出现知识产权的纠纷及管理不妥善,以及因人员流动导致企业知识产权的流失等系列问题。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的知识产权与竞争纠纷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企业在知识产权的纠纷中不能仅仅是被动应战。企业通过设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配置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可以有效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再次,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可以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证据支持,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申请和后期维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重要文件资料,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将这些文件资料分类管理,并完整保存,为以后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纠纷提供可靠的证据支持。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绩效。企业实施知识产权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知识产权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通过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企业按照知识产权战略的要求合理运营知识产权,如通过知识产权转让,将知识产权产品化或知识产权许可等多种方式,将知识产权转化为企业资本和产业,拓展企业发展方向,带动市场活力,最大化知识产权价值,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

二、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议

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涉及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从新技术的研发、新产品的设计到产品的销售和售后,涵盖了知识产权的获取、维护、运用、保护等各个领域,需要公司全体员工通力合作完成,所以企业要实现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就必须有一个完善的体系来支撑,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设置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充足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才能保证相关工作得以有效执行,降低企业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要求,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方针和目标,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设置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有效的资源管理,建立知识产权激励和归属机制,公司全体员工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和培训,建立知识产权侵权预警机制,知识产权经营等相关内容。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进行整体性、全局性的筹划和安排,对企业有效实施知识产权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企业知识产权的取得、运用和保护为核心。企业应该将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公司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企业发展阶段及行业现状等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适用的知识产权战略,使得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是企业落实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有效规范知识产权管理活动的重要保证,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对知识产权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以及知识产权管理绩效的提升都有着重要影响,完善、健全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应该包括专利管理制度、商标管理制度、知识产权归属和原工激励制度、知识产权的运营和保护制度、知识产权的教育与培训、知识产权检索和检验制度及其它相关知识产权制度。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配置知识产权管理人员是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基本条件,为知识产权制度的执行提供了重要资源保障。对于集团型大企业来讲,采用分散管理组织体系的公司,下属公司拥有充分的授权,可以决定专利申请以及预算等,但是知识产权的运用、处理纠纷等由总部统一管理,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即采用此种组织机构;采用集中管理组织体系的公司,由公司总部对整个集团的知识产权按照统一的知识产权政策进行运作,可以有效避免公司重复研发和申请,节约人力和经费,最大限度的保护公司的整体利益,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即采用此种组织机构。

生产管理的知识篇10

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经营,不但要转变现行的企业经营与知识产权保护理念,调整组织管理结构,更重要的是建立企业以知识产权为中心的财务管理制度。从我国的中国科学院单位到各部委企业化转制的r&d研究所,没有哪个单位有某个人可以一口说出其科研成果的收益是盈是亏?投入多少?产出多少?一是因为其会计管理都是以物权管理为基础。现行会计管理体系突出表现了按生产型企业制定的特点,会计信息对企业内部由材料到成品的生产物流的价值转移全过程真实反映,对外部合同或项目的资金流与物流交换完整描述,最终形成损益、负债、资本和现金的管理,而对生产、经营活动是以占有大量知识产权为基础的r&d型企业和部门,现行会计制度只对日常的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和技术开发等四技合同进行独立会计管理,年终只以项目或项目组为核算单位进行一揽子经济决算,可以知道一件产品或一个项目在研发过程中用了多少材料、多少工时、多少费用和多少设备折旧等,不要求对每项科研成果进行投入产出核算。二是因为知识产权的物权非排他性决定了其价值转化的特殊性。从微观看,研发成果或产品是凝聚了多项专有技术,某项专有技术可以用于多项成果或产品,现行会计制度对具体某项专有技术的盈亏无法进行核算;从宏观上看,技术成果的大额投入并非可以一次性从某一产品或四技合同中回收,在技术成果转移后技术仍在企业中,可实现多次转让和继续衍生。其根本原因在于专有技术的无成本复制和多用途等无形特性,与实物产品和资本有着质的区别。如何计算一个技术的成本和收益,并在会计管理信息中清楚、真实、完整的反映技术研发和价值转化过程?这是摆在每一个r&d企业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开展知识产权经营前急需解决的会计问题。

二、r&d企业知识产权会计管理的误区

1.在现行会计管理中,一提到知识产权,就与无形资产相联系。一提到无形资产,就用资产的属性来要求和管理。在新会计制度中,把无形资产的一般特性列为:①没有实物形态;②能够在较长时期内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③持有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受益而不是为了转卖;④所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⑤是企业有偿取得的。对r&d企业的技术成果而言,其满足①、②、④、⑤条款,只是在“不是为了转卖”这一关键点上有出入。应该说企业所有资产应该都是允许以经营的观念来买卖,企业应从事其产品和资产的同时经营,这是现代企业经营的最大特征。

2.新企业会计制度中又设置了一个专有技术,即发明人垄断的、不公开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技术、资料、技能、知识等。实际上其中垄断性和不公开特点都不是其作为会计管理客体的条件,只有后面有实用价值、可为企业创利的特征才表明它具有会计管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3.项目的研发阶段和应用阶段常常出现跨几个会计期间、分属不同科目管理的特点。如在日常运作中,会计按项目、合同分科目管理,作费用的收支记账,而某一成果的研发和效益实现通过不同的合同和项目,即合同无法与某一成果的全部研发成本和盈亏相对应,无法真正实现按技术成果核算。

4.技术成果是无形资产,具有无成本复制和多用途特性,无论是买来还是自创,其市场价值和企业价值应该是非线性变化的,且具有显著的时效性。其时效时间是不可以用合同期限来确定的,也无法用折旧方法管理。

5.现行的损益表中只有金融资本和实物资本的计量。而在某一技术领域知识产权的多少才直接反映了一个r&d企业的实力,其有形资产占有量仅仅是辅助因素。

实际上,r&d企业是知识的原创者,对它而言新技术成果类似于生产型企业的产品。一个产品的产出有资本投入、购进材料、加工半成品、装配成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一个知识的原创过程也相似,它经历了资本投入、试验材料和设备购进、基础技术整合、成果物化的加工、推向应用的过程,只是往往它的投入过程与产出过程分离,且投入成本较大、时间较长,往往不能一次从交易中收回,要跨会计期间,通过许多次、许多年收回。如果用“产品”来认识,知识产权在经济活动中的关系会更加合理。只要改变对产品的认识方式,把一项研发项目看成为一次投入的一批产品,且不是通过一个合同在一个会计期间转换成利润,来代替目前把研发看成为单件产品的利润实现,突出产品的可多次买卖性、创利性,就可以把知识产权与产品的会计属性统一起来。这样一来也解决了企业知识产权与企业固定资产占比失衡的问题,用产出成本与销售价格的关系来解决作为资产类管理中出现的转出价格只可低于买入价格的矛盾。同时,消除了作为资产管理不可经常转卖的限制。脱去自创知识产权在价值转移的资产特性,体现知识产权的创利性、经营性等产品特性,也克服了自创无形资产的成本核算、认证支出和交易支出分开记账的成本核算难题。

但具体应如何制定r&d企业自身的会计政策和方法,以达到用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会计管理终极目的?在什么程度上与产品生产、工程、服务类企业的会计实务相一致?等等,这些是解决r&d企业会计管理的现实问题。

三、r&d企业知识产权的会计管理基础

在r&d企业的会计管理中把知识产权作为原材料和产成品,纳入成本管理,而不按无形资产管理。这样变化以后,与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如何适应?

1.与新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一致性

①制定企业会计制度的目的很明确:“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是会计管理的终极目的。对r&d企业而言,会计信息应真实、全面、完整的反映其知识产权原创的全过程和市场交易盈亏、损益情况,此应为r&d企业会计管理的目的。

②新会计制度适用范围包括r&d企业,同时给出了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进行会计调整,制定政策和方法,以适应企业内部实际会计管理水平、业务特征和管理要求,只要不有悖于相关法律、制度和企业会计规定即可。r&d企业与生产(服务)型企业相比的最大差异就是以原创知识产权为经营活动特征,这里只调整了会计管理对象,把研发的专有技术转变为产品进行会计管理。

③在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四个基本前提、三个一般要求和十三个基本原则。对照会计主体来说,应以对r&d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转移过程中的各事项和交易等方面做会计记录为基础,用会计信息反映其原创、产品化和经营活动。且这种活动对r&d企业和现代企业资产经营来说都有持续性,并可以实现以交易合同和研究项目为核算实体的分期核算。对研发成本、合同价值等都可用货币计价。对照记账一般要求看,按材料成本管理处理知识原创成本支出,三个一般记账要求都能够满足。对照基本原则来看,只有对项目这种内部知识产权原创过程和合同这种知识产权交易及再创过程进行描述,才能实现对r&d企业科研、经营过程不虚、不歪曲、不失真的客观反映,这是真实性原则的前提,同时也是实质重于形式和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配比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的根本要求;也是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相对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谨慎性原则、实际成本原则等实现的基础。也就是说,对r&d企业和企业资产经营业务而言,把知识产权由资本性支出转变为成本性支出是合乎企业经营客观规律的,是“科研活动”实质重于“属性”形式的表现,是“原创经营”重要性的突出体现。总之,把r&d企业的知识产权按产品类做收益性会计管理是不违背会计制度的基本目的和原则的。

2.知识产权作为产品进行会计管理的基本认识

对r&d企业知识产权的原创过程进行财务管理,不能简单的用知识产权代替产品来进行会计管理。知识产权和有形物品一样是现实存在的事实,它与有形产品相比较有许多特性差异和相同点,这些异同点决定了会计管理方法的异同。

首先说明,这里一开始就用“知识产权”这个词,而不用自创无形资产、专有技术、科技成果等名词来作为管理对象,是因为“知识产权”具有产品与资产二重性,在使用方为资产,在原创方为产品,有别于自创无形资产;科技成果缺少社会承认和市场的产权交易特征,并且不具体,它是一个知识创新成果体的总和,也不包括相关研究方法创新;专有技术的面太窄,不可涵盖买来的专利、引进的技术成果、未货币量化的技术等。虽然以往知识产权的概念包括必须社会认证的条件,但是应该清楚地看到在产品交易过程中,未交易前的产品就已经具有了物权属性。同样知识在原创后就应具有产权属性,一定要社会认证后才有权力属性的传统条件限制应该取消。

知识产权不但在产权属性方面与产品可比,在成本与市场价格不完全相关这一点也与产品相同。知识产权的原创需要有办公费、材料、实验室租赁、设备购置、工资及福利等项成本支出,而其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也与原成本相对脱钩,以实际交易合同额计算,与成本之差为半纯收入。实际上产品本身的利润来源于有意识劳动,无论这种劳动多少由机器做,多少由设计者做,多少由直接劳动者做,多少由管理者做,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知识产权与产品不同仅仅在于其无形与有形的差异,实质上产品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物化形式,以产品实体结构、组成和功能体现知识成果,而著作、图纸、思想、方法、工程、服务为另一种表现形式。如设备折旧转买无利润,只有残值,而当其组成生产线转卖,就有技术含量,就有了创造利润的能力,就有了市场经济价值。

在会计管理中知识产权也不能简单的与产品划等号,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知识产权的原创过程一般分为创意、实验、形式化、物化、价值转化等五个过程。在各环节中需要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支持。在会计核算时,应该注意到,在知识产权的原创成本组合中存在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成分,前者是间接的有形实物价值转换成本,后者是无形的,不需要本期支出成本,是在以前工作或学习过程中已付出成本积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在成本核算中应能够反映这种早期成本和后期收益的后效性特征。其二,一个知识产权包括了理论基础知识组合、技术方法组合、和如此结合实现特定功能的正确性肯定等三方面无形内容,不是单一知识的体现。如同产品由材料、零件、配件、套件等一级级组成,知识也有一级级知识元组合的存在形态。但是,每一个知识元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产权,在这次组合中它为产品,在另外一次组合中它为配件,在知识结构中有较复杂的结构关系网络,其关系的隶属层次不稳定。因此知识元的成本管理的账务结构不同于实物材料管理,对一个知识元会有多次收支记账,不同期间的收支不同。其三,知识产权不具有排他性,理论上可以无数次创利和衍生,只有当其生命周期结束时才以纯基础知识的身份存在。它不存在库存积压问题,其存量越大,r&d实力越雄厚,而越小越落后。这也是r&d创利能力大于生产型企业,资本经营创利大于产品经营的根本原因。在损益评价中,其库存越大,平均成本越低越好。在会计管理中应该反映这种沉淀成本和存量价值属性。

在库存积压问题,其存量越大,r&d实力越雄厚,而越小越落后。这也是r&d创利能力大于生产型企业,资本经营创利大于产品经营的根本原因。在损益评价中,其库存越大,平均成本越低越好。在会计管理中应该反映这种沉淀成本和存量价值属性。

四、知识产权的会计管理解决方案

知识产权的原创-推广的过程跨几个会计期间,分在不同的研发项目科目中。不像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随实物形态转移,价值转移。知识产权可无损复制,与价值转移不一一对应。所以存在一组知识产权产生一组新的知识产权后,要合理分摊原创成本的问题,这是其会计管理的基本特点。这要求rr&d企业的会计管理实务应以知识产权管理为中心,以项目成本核算和交易合同核算为基础,在现行会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面向知识产权核算的会计管理体系。具体记账方式的原则如下。

1.科目归类

在建立知识产权会计管理体系时,要坚持以现有会计管理体系为基础的原则。在资本、负债、权益、成本和损益等一级科目中,知识产权从资本科目中移出,纳入成本科目中管理。其二级科目中包括商标、版权、商誉、专有知识等分类,专有知识又有按知识元分类,知识元细目对应原始凭证的序实号。不同的是专有技术的细目是变化的,是以知识本身的概念结构来编码的。在项目研发完成时随着新知识元的增加而增加,在年终知识库盘点中,删除丧失价值的知识元。

2.研发阶段

在原创阶段,知识创新过程是按项目管理。在一定研究目标下,具有特定知识基础的人组成一个研发实体开展工作。其工作中需要办公、调研、实验、资料、福利及工资等支出,一般对此采用分门别类的项目费用独立核算。当项目完成后,应把项目中新增设备以残值转入设备类固定资产,把项目收集的资料以残值转入图书类固定资产,把研制的产品化样机转变为产品,折价记账,最后核算研发项目总费用分摊计入各取得的新知识元中。

新知识元是把项目完成取得的创新点分解,逐项编制说明资料(包括实验成果和条件),注明可能的外推应用领域,会同总的研究成果资料一起入知识库。库中采用概念的结构化分类管理,并把剥离固定资产剩余的全部成本按各知识部分的价值评估,用系数分摊成本。

在评估中要注意,总项目应与各分项目分开评价,同时计算系数,并按系数分摊成本;评价中要考虑其可能使用领域、使用区域、使用时期和创新组合能力,以及成果中知识结构的复杂性;不要过分减少总项成本,加大分项成本。这样把原创项目成本分解成为各项知识产权成本。

知识元的细目编号不随部门和项目编号的注销而注销,独立存在。知识元的成本为企业或部门的沉淀成本,表示知识投入量。

3.交易阶段

r&d企业往往是以四技合同实现知识产权交易,这是知识显性化和创利润的过程。在完成合同的过程中,有直接材料、测试、整机实验、福利、工资、交易等项费用支出,形成有形产品成本。产品转移到对方企业,以合同额进入对方企业的固定资产账或费用账。如合同执行中购置的设备应折残值进固定资产,剩余资料折价进库存。特别是合同执行中的新创成果编入知识库中,按评估系数折成本计价进入知识库中成本记录,再扣除合同的各项其它费用,计算项目盈亏,结算合同利润;合同执行中使用知识库中成果和新创成果,都按原来成本分摊比例,分摊一定比例的利润,另外一部分利润由完成该项合同工作的人员或部门、对该项合同管理有贡献的部门分摊。其中知识产权和管理部分的利润记入企业盈利账中,而自创成果和正常工作创利为该合同利润,记入研究组创收。年终分部门形成盈亏核算结果。

4.知识产权的损益

在实物资本计算之外,从知识库的总沉淀成本中减去当期总收支和前期收入,得出当期知识库盈余;由项目所涉及知识元的收支核算中计算当前某项技术投入的盈余;由合同核算中计算部门知识产权推广应用的总盈余。期终在计算新增固定资产、管理收支结算、信贷收支、资产经营收益等,累计出本会计期间总收入之外,计入本期间知识产权投入、当前知识产权盈余;计算企业知识产权成本沉淀和累计收益,反映企业知识产权经营整体状况。再用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利税计算方法等计算总利润,随后划出各风险准备金,计算利润分成,完成期终会计结算,形成实物资本和知识产权两个经营报表。

综合分析上面四个过程,实质是在目前r&d企业进行合同、项目独立会计管理中间增加一个知识库管理环节;在项目完成决算时,对其成本和收入进行分摊;在会计期间对企业或项目进行损益统计。从而使会计信息能够及时跟踪反映研发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资金收支活动,分清了合同的获利属性与项目的投入属性的差异。实现了直接对各知识产权进行逐一经济核算,以及参考知识库的收益客观评价r&d企业经营状态的目的。

五、以知识产权为中心会计管理体系建设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这一会计管理过程中还有如下一些问题需要明确:

①其知识库的各项知识产权不用折旧来摊消成本,而采用固定成本(最多加入二次开发、提高、改进、改正等成本),用收益分摊来自然折抵成本。从而解决了在知识产权多次无损复制和对外转移中存在的一事多计的会计管理难题,与一事一计原则相统一。同时解释了在会计信息中出现的知识产权摊消为零价值或过量摊消等客观现象。

②知识库中的各项知识产权管理按其生命周期,综合考虑其应用领域、地域、时期,以及作用关键性和相对独有程度来评价其理想现值,得出效用预测曲线。在企业作用市场,当该技术普及率达50~70%时,其理想限制为零,企业可停止使用该知识产权;在理想市场范围,当该技术普及率达70%时,该知识产权失效,理想现值为零。这种管理方式比以往采用专利有效时限、合同有效时限和无形资产10年等机械式的生命周期管理更客观,适应每年调整,甚至每季调整的实际需要。

③知识库的总成本减总收益为总盈余。其总成本反映开发投入历史,总收益反映创利能力,总盈余综合反映经营效益。知识库理想现值总和为r&d企业技术实力的综合反映。以此解决传统管理中出现无形资产过大、与固定资产比例失调的矛盾。另外对各相关知识方面的成本、收益和盈余进行会计核算,反映其技术创利水平、库存底蕴,预测发展重心偏差,发现技术应补充、均衡和重点攻关投入的方向,以及与实物资本、金融资本的配比关系。这样用会计信息客观、全面、完整的反映r&d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的过程和状况,合理评价研发实力。

④知识库中对知识进行三维管理,一维为专业技术门类,二维为会计属性,三维为生命周期属性。生命周期属性是指按基础知识、初创成果、成熟技术、产品化技术、有用知识和废旧知识等分类,分别建账管理。对每个知识点都要反映出所包括的基础知识、方法和应用推广范围,以及成本、收益、原创项目来源、理想市场价值等属性。以及记录成本分摊、合同收益情况的分册名细账。当该人不在本企业,企业又无外来和内部接替掌握此知识,其产权即刻丧失。这反映知识所具有的人本特性。

总之,在现有会计制度下,从产品的角度认识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采用以知识元为基础的会计账务处理和成本核算,实现对r&d企业知识产权经营过程的会计管理。这一企业会计管理形式的调整,与现行会计原则一致,且有利于实现对企业技术实力和知识产权经营做全面、定量、及时的经济评价,促进企业对知识产权的经营管理;有利于形成以会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生产、研发、经营、人力资源、情报资料、知识产权引进等职能一体化的管理体系。这是企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改革的关键。当然,这仅仅是一个解决方案,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深入讨论和研究才能达到实施程度,如变科目知识库结构、知识元的剩余成本结算方法、成本/利润分摊比例和方法、知识元理想价值的计算模型等等。这里提出解决方案供大家讨论。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制度研究组(编)。(企业会计制度)及讲解。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于玉林等。现代无形资产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2.

[3]武晓玲。会计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10.

[5]李寿德,万威武。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影响因素的哲学思考。理论与方法,1997,8.

[6]袁健红。论企业内知识资本评估。中国科学论坛,2002.43-47.

[7]范徵。知识资本评价指标体系与定量评价模型。中国工业经济,2000,(9)。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