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6:03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中学教育;地位;作用

一、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的地位

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让学生的素质水平稳步地提升,同时也是保证其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其关键的地位。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素养,提升其思想境界,教师应该积极关注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地位,也就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真正地让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凸显出来。面对教育体制的变革,传统的应试教育受到了冲击,逐步向着素质教育转变。于是,思想政治课的地位空前高涨,通过为学生普及社会主义理论知识,宣扬民主和法治等精神,使学生真正地接受社会主义文化的熏陶,努力地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不断的进取中成为更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使得广大师生真正地意识到了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

二、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思想政治课可以让学生更真实地接触到自然社会,通过了解时事政治,感受到现阶段社会的局势变化,为了成为更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在全球化的整体进程中,思想政治课记载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轨迹,面对课程改革的具体情况,本课程的设立体现出时代特色,通过理论和知识传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稳步的提升,将与学生切身相关的时事融合到科学的背景之中,从而更好地感受到社会的变迁[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这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养有着较大的引导作用。

(二)决定作用

思想政治课在具体实施阶段,需要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这会对素质教育的性质和方向产生影响。在学生的成长阶段,因其教育背景和家庭环境的巨大差异,使得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存在明显的不同,若是未能对思想出现偏颇的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将会使其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误入歧途,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成长与成才。通过积极实践思想政治课的相关内容,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意义。中学教育中通过合理的方针,使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及时地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逐步养成更为优秀的品质,从而更好地规避不良的影响,积极地正视自身的发展,努力地成长为更优秀的人才。

(三)德育作用

德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教育意义十分明显,能够让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其形成健康的人格。现阶段,社会上难免存在一些负面的东西,如果对学生忽视了正确的德育教育,将会使其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课具有德育教育的作用,能够帮助青少年逐步确立更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使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得到有效的提升。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身的品格修养,成为更加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四)知识作用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冲击,传统的教育理念也被突破,为了让学生接受更好的知识熏陶,应该正视思想政治课的知识作用,保证其成为一切实践活动落实的前提条件。思想政治课属于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课,通过逐步向青少年传授思想政治概念,充分彰显其十足的教育价值。在中学教育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较为独立的思想意识,因此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可以积极地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倍努力,使知识学习更加完善,也符合中学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意义。

(五)塑造作用

思想政治课可以帮助青少年塑造更为独立的人格,逐步养成优秀的品格,因此应该正视其塑造作用。在中学教育中,需要积极关注思想政治课的塑造作用,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确定青少年塑造的标准,由此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需要正确地看待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施意义,通过培养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其具备现阶段社会发展中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思想政治课明确了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双重要求,使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升有了更为精准的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篇2

一、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的研究概况

以中国知网(CnKi)?槠教ǎ?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的地位的相关期刊进行检索。检索时限以2006-2016年这十年间的研究成果,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灌输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为检索词,分别进行“主题”、“篇名”、“关键词”的高级检索并进行总结。

在2006-2016这十年间一共检索到的关于灌输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论文大约有63篇。其中约有32篇论文涉及到了“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的研究,并且论文作者也明确表明了自己对于此问题的观点。其次,本文对此问题的研究还涉及到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著作。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著作的研究,没有限定具体时间范围,而是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原理出发对知名学者相关著述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总结。主要参考了张耀灿、陈万柏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陆庆壬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孙其昂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陈秉公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罗洪铁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等著作。

二、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的研究概况分析

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可以大致归纳为四种主要的观点,即本质说、原则说、方法说、职能说。除此之外,还存在着既把“灌输”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又视为方法的情况。

(一)本质说

有的学者将意识形态的灌输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张耀灿、陈万柏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指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导意识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向社会成员传导和灌输主导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主导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1]刘书林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坚守“灌输论”的缘由》中指出:“根据列宁提出的灌输论,我们认识到,历史和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都是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教化和灌输。”[2]侯爽在《关于灌输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研究》中指出:“意识形态的灌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3]。

(二)原则说

有些学者将灌输理论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并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始终。金鑫在《对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再认识》一文中指出:“坚持灌输的实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4]。王文在《灌输理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运用》中指:“灌输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教育与宣传,它不属于形式的范畴。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目的实现而言,灌输更多是作为一种原则”[5]。张志丹在《文本视域中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兼议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一文中指出:“灌输原则既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途径,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原则,它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需不需要教育的重大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原则。”[6]

(三)方法说

有学者将灌输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郑永廷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指出:“理论教育法也叫理论灌输法或理论学习法。[7]张耀灿、陈万柏编写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指出:“理论灌输法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受教育者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方法”[8]孙其昂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法基本原理》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主要有宣传灌输法、实践方法、示范方法、运动整风方法、疏导方法、激励方法、审美方法。”[9]罗洪铁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指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灌输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10]余斌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灌输”的论述及其启示》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应当是说服,而‘灌输’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11]

(四)职能说

有的学者将“灌输”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职能。由陆庆壬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是:灌输、转变、调节、激励”[12]。由陈秉公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指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经常性的社会职能。”[13]就其词义来讲,灌输表示输送、输入。就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而言,是指教育者利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方式,向受教育者传播和输送先进的科学理论与思想,也包括引导受教育者自己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学习和接受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

三、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的研究概况评析

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研究范畴,是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成果。灌输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在传承知识与保障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关于灌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的问题,以上学者大多数认为灌输是一种方法或原则,还有一小部分学者认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或职能。各位学者对于同一问题,之所以会有“原则说”、“方法说”、“本质说”、“职能说”这四种见解,是基于灌输的不同视角造成的。(一)基于灌输内容的视角,将其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本质

将灌输视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学者,主要是基于灌输内容的角度。古今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一直是统治阶级维持巩固本阶级统治的重要方式,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阶级的一种物质力量也是一种精神力量,统治阶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本阶级需要的意识形态、道德观念灌输给受教育者,从而教化受教育者,使之成为本阶级需要的公民。根据列宁对灌输理论的阐释,灌输能够将靠公民自身无法产生的意识通过一定的形式,从外面输入进去。所以当灌输的内容是本阶级需要的意识形态时,可以将其看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二)基于灌输功能的视角,将其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原则或职能

将灌输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以及职能的学者,主要是基于灌输功能的角度。灌输能够把本阶级需要的思想、观念输送给受教育者,从而使受教育者形成与社??发展保持一致的思想,获得一定的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从始至终都要向受教育者传授一定阶级需要的思想、观念,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例如,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合法地位,将“君权神授”的思想灌输给被统治阶级,使其自愿臣服于自己的权威;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为了使人们产生革命的理论,就将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灌输给无产阶级。从中可以看出灌输在使人们接受一种新思想、新观念的过程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它与教育的功能极为相似,甚至可以看做是一种教育。从灌输的功能视角来说,灌输能够宣传特定的思想、观念,能够教化受教育者。所以可以将其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以及职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篇3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

一、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1.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

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中等专业学校教学为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等专业学校应将学生素质提升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以党的教育政策、方针与路线为导向,强化中等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符合时展需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在思想政治品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素质教育系统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在中等专业教育中,应将其视为一切教育的灵魂,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挥推动作用。因此,中等专业学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教育系统的主要地位,以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全面发展是未来社会以及人才发展的重要目标。对于中等专业学生而言,要实现全面发展,不仅要实现智力与体力的同步,同时也要在兴趣、能力与道德品质等方面得到持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在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将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完善学生人格,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进行全面提升,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等。从多角度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使其真正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的人才。

3.推动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

人的发展状态分为自发与自觉两种。当前,在社会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许多中等专业学生都将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服务意识淡漠,缺少长远发展目标,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与相关理念知识传授。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学生由自发发展向自觉发展进行转化的重要桥梁,引导学生将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通过调整自身发展观念与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同时,为学生改变自主意识与自觉意识培养,依赖社会与他人的状态提供思想保证。

4.建立创新型国家的保证

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的创新。我国在2006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这一发展目标的顺利达成离不开大批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是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创新发展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阻碍,这就需要培养学生丰富的专业科学知识,勇于追求、乐于奉献的创新精神,如此才能为创新性实践活动开展提供保护。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中等专业学校的作用分析

1.导向作用

首先,在中等专业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中等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信念、理想与态度。当前,一部分中等专业学生对于党与国家实施的一些政策与举措不能全面理解,对于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等有严重的不满情绪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化,可以向学生宣传党的最新政治、路线与方针,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与政治意识,使其保持正确的人生航向。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可以帮助中等专业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当代中等专业学校学成长于一个知识、经济、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下,极易出现享乐主义等思想问题。科学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进行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科学教育。再次,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中等专业学生确立科学的成材目标,树立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就业方向。当前,许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自视甚高,一些社会岗位供大于求,一些岗位人才难觅,出现极大的人才浪费现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使其对社会、市场需求与自身能力有正确认识,树立正确就业观,从而实现人尽其才,带动社会发展。

2.动力作用

在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合理的进行激励教学,将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中,为学生树立正确成本目标,合理应用激励方式与手段,将使学生产生强大内在内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得到发展。除此之外,通过正面积极的教育,对中等专业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一些错误、消极思想进行及时警示与制止,将更好促进学生健康成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的潜能、创造力有发掘与激发的作用。对于中等专业学生来说,要实现自身创造力的发挥不仅需要有远大的目标,坚强的意志、勇于拼博的精神同样必不可少。在学生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有限的情况下,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其心理素质,实现意志的磨练,使其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发挥。

3.育人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形成,新时期的社会人才不仅需要有扎的科学文化知识,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也是必不可少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实践,在人文精神制度点上对学生视野进行拓展,树立崇高社会理想,使其更好的洞悉社会,强化学习动力,促进文化素质发展。其次,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中等专业学生道德素质形成与健康心理素质形成也具有积极推动作用。通过道德规范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进行约束,使其养成遵纪守法、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不怕吃苦,勇于面对各种挑战的健康心理素质,促进中等专业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新时期的中等专业学校学生不仅需要有严谨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同时也应当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育工作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实际,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时期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国洪.浅谈当前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J].新课程(上),2012,12:126.

[2]李翔宇.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4:24-25.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篇4

论文关键词:高校理论教育地位

2005年l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正式宣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由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愈益凸显。其中原因何在呢?本文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专业知识水平高的大学生不一定能成为唯物主义者。因而必须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

有些知识分子甚至是高级知识分子信仰风水及宗教迷信。说明人的信仰与知识水平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而。虽然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都具有不同层次的专业知识水平。但他们不一定都能成为唯物主义者。因为专业知识赋予人的是专业理论素质:而人的信仰则属于人的人文精神、思想素质。是人的灵魂深处的东西。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大学生的知识水平高,仅仅只是表明专业文化素质高。尽管专业文化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有些关联。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关联度更高。但二者之间毕竟不是直接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所以,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具有某种相对独立性。思想政治素质的这种相对独立性,就要求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培养。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担负着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目的是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一定意义上讲。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来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就是说。如果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高。那么。未来知识分子就有可能成为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相反,如果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差。那么未来的知识分子就可能是不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那么,检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真正标准是什么呢?那就只能是这些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实际表现。所以,判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就是看几年以后在社会上工作的大学生是否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是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是否遵纪守法,是否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现在教育领域都在强调素质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任。所以这些课程本身如何贯彻素质教育就更重要。然而。当前的现实却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只注重一般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理论涵养。无疑,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增强理论涵养。但理论涵养的形成更多地依赖于对理论的独立思考、对理论的融会贯通。只有融会贯通了的理论,才能化作自己的素质,变成自己的涵养。而只有把理论知识化作理论素质。才能运用这些理论知识灵活自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不被各种错误思想所迷惑;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理论上的成熟首先应该是将理论知识化作理论素养,在此基础上,运用这些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让大学生在理论上成熟起来。首要的任务就是对大学生进行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

二、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的途径来实现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要是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而思想政治素质又是一个综合素质,它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等许多方面。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是基本的素质,它在整个思想政治素质中,起着基础和导向作用。因为思想政治素质是通过人的社会活动、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通过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东西,都是以理论为指导的。人的行为是人的世界观的外在表现。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必须以理论为指导,离开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不可想象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都十分重视理论的巨大作用。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冽宁也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但这并不是否定实践的重要性,只是说,学好理论,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大学生来说。更具有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意义。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一种忽视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倾向。这种倾向表现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倾向更强,表现在对大学生的培养上,就是在整体上强调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片呼声下。有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时减少。许多理论学习深度不够,浅尝辄止,走马观花;同时,原著学习时间也大大减少,有些原著学习小组流于形式,收效甚微。诚然,在知识经济已初显端倪的时代,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总体上看,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也要继续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但是,加强社会实践环节,决不意味着减少理论课的课时,也决不意味着要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标准。如果以牺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深度为代价,来换取一时轰轰烈烈的所谓社会实践活动,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其他课程相比,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而思想政治素质不是在学校的几次社会实践活动就能解决的(姑且不论这几次社会实践活动有多大实效),而是以深厚的理论素养为基础,培养分析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无疑,整个过程的基础是理论素养的培养。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都应把理论素养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

有一种观点认为,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所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比理论教育更重要。不错,从长远来看,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但在大学阶段,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起根本作用的应该还是理论教育,即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因为,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素养的作用是任何其他形式都无法代替的。

三、我党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从另一方面说明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正因为理论素养对于人们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党历来都非常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只用了二十八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此巨大的历史任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整个革命的过程中,我党始终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并培养了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此,邓小平同志总结说:“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延安时期,当时,日本侵略者已发起全面侵华战争.国民党又不断向我发起进攻,党的工作千头万绪。可就在这时,我党却进行大规模的理论教育。1938年3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这次会议正式提出了在党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毛泽东同志在会上指出:“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他要求“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后来的历史证明.这次理论教育活动对全党进一步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作了极其重要的思想准备,可见当时党中央的决策是极富远见卓识的。

建国后不久,尽管面临着恢复国民经济、巩固国防、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毛泽东在此关键时刻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又是理论教育。1951年2月,党中央作出‘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决定)要求全体党员无一例外地和不间断地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系统学习。为了配合全党的理论学习,党中央成立了

邓小平同志也历来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文革”结束不久,我国真可谓百废待兴,恢复国民经济已是迫在眉睫,在此关键时刻,邓小平却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端重要性。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在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中,邓小平就指出:“这些年来,应该承认学得不好。主要精力放到政治运动上去了所以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学习什么?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85年,在全国党代会上,邓小平还专些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针对一些同志认为在改革开放中学习马克思主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想法,邓小平尖锐地指出:“这是一种误解”,他说,只有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才能提高我们运用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来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既把我们的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推向前进,也防止一些同志.特别是新上来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迷失方向。”1989年6月,在总结改革的经验教训时,邓小平说:“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在1989年9月与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邓小平又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要抓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搞几年风气就会变的。”实践证明,后来我党坚持不懈进行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毛泽东、邓小平为什么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呢?因为他们深知,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才能信服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才不至于被各种邪教所迷惑。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对我们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管总的东西,不学习理论,势必思想空虚,精神贫乏,是非不辨,方向不明。”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篇5

关键词:高校工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38-02

高等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重大任务,也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汇、碰撞的地方。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高校所有教职工都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而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工会责无旁贷。全面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把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学校的建设发展上来,仅靠学校党委是很难完成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还需要发挥工会这一群众组织的优势。

一、高校工会在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工会组织作为党组织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除了配合党政对教职工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外,从教职工群众的不同思想状况出发,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不拘泥于固定的方式,采取灵活的方法,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引导群众进行自我教育,使教职工群众在工会的经常性活动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受到教育。

(一)组织体系优势

工会具有严密完整的组织体系,从各级的工会委员会直到教代会,形成了完整的联系网络,这就为工会能充分发挥在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宣传阵地优势

工会充分利用学校拥有的橱窗、墙报、黑板报、广播、校讯通、网站、大讲堂等宣传阵地,通过举办宣讲报告、知识讲座、交流信息、先进事迹展览等方式,加强对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活动多样优势

工会通过组织开展民主管理活动、文娱体育活动、教学竞赛活动、提合理化建议活动等等,并积极组织教职工参与其中,教职工群众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逐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的过程。

二、高校工会在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

高校工会的工作对象是密集型的高知识、高学历群体,是学校党委和教职工的桥梁和纽带,具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天然优势,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就必须团结和依靠广大教职工。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前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高校能否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接班人,取决于高校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个政治前提。

从教书、管理、服务育人角度来看,教师、行政部门和后勤服务的教职工都具有育人的职能。教职工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教职工的指导下进行的,教职工的言行必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高校工会应积极配合学校党委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和引导教职工提高认识,树立为教育事业献身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状况决定着他们的工作动力、状态,没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效应很难在育人工作中体现出来,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工作目标就难以实现。

(二)维护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

以人事、分配制度及后勤社会化改革为重点的高校改革,涉及到学校内部利益结构的调整和变革,直接影响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必然会引起教职工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如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教职工的思想容易陷入困惑和迷茫的境地。创造一个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大环境,教职工应从学校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谋划学校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不可少,它起到了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增进全校师生了解、加强团结的作用。

工会作为高校开展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同参与者,应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探索出更加体现高校特点――知识性、文化性的工作、活动内容和方式,从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关心帮助他们,加强教职工职业理想和道德教育,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加强对教职工的思想引导,使教职工充分认识到高校若不进行改革,学校就很难发展。教育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合理的表达利益诉求。妥善处理高校内部教职工的矛盾,引导教职工的维权意识由自发性的群体维权向自觉利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转变。

三、高校工会在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高校工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围绕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才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校工会应结合高校教职工的特点,以及高校这样一个特殊的育人环境,不断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教职工思想道德素质

教职工素质的全面提升是教职工全面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教职工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核心,在人的整体素质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人的其他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提供导向和动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教职工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教职工把个人的需求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之上,将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观愿望同国家、社会、人民的需要相结合,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各行业经济效益发展不平衡,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人们的思想比较活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要为稳定政治、经济、人心服务。工会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职工的社会责任感,来提高教职工的政治素质;通过提高教职工的品格,升华教职工的理想,培养教职工的献身精神,来提高教职工的思想素质。最终,工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教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教职工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二)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职工队伍建设整体水平

师德师风是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广大教职工在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教职工整体素质的核心内容。高校工会要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职工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首先,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氛围。工会应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开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教育,把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要求落到实处,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去,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师德得到熏陶的目的。其次,制定师德师风制度规范教师行为。以《教师法》《教育法》为依据,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准则,根据师德的基本要求形成一个系统的、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制度。充分发挥制度规范人、约束人、完善人的作用。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整、精神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弘扬社会发展要求的崇高道德风尚。对制定的制度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各项制度得以落实。最后,在开展的活动中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以活动为载体,吸引广大教职工参与到活动中来。工会要坚持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人们在活动的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师德师风境界得以升华。

(三)加强主人翁观念教育,提高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

加强主人翁观念教育,组织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使教职工充分认识到和谐劳动关系在高校改革的重要性,促进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让广大教职工在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中不断提高主人翁意识,切实推进学校改革发展。

高校工会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贯彻新的《工会法》和《劳动法》等,依法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开展普法教育,使教职工做到懂法守法。通过教代会、校务公开等多形式多渠道的民主管理活动,吸引和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事务,保证教职工行使管理学校大事的民利,从而增强主人翁责任感,自觉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好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工作,是工会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内容。在参与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能力,不断提高主人翁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增强民主观念、法制观念,正确理解和处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只有紧紧依靠教职工,做到在政治上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在制度上有效保障教职工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坚决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广阔的舞台,才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才能够真正地办好学校。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论思想政治工作[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

[2]工会的基本职责[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

[3]彭秋莲.高校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探讨[J].工会理论与实践,2001,(3).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作用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辅导员队伍又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本文从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以及怎样克服问题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做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面对诱惑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意识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有助于不断拓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

2.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首要任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发挥着以下作用:第一,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两种形式:一类是规范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学工处、学生会、思政教学部等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常见的形式包括授课、讲座、志愿者服务等。这种教育是在一定场合以一定的形式进行的,针对性强,时间持续不长。另一类是辅导员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它没有规范的形式,可以发生在班会和班级活动时,也可以发生在处理学生违纪事件、协调学生间的人际关系时。可以说,只要辅导员有思政教育的意识,任何时候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强、涉及面广。第二,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者。当前,辅导员队伍普遍年轻化,便于了解学生能接受怎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辅导员和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中的接触最多,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问题和需求。辅导员年轻化的特点也决定了辅导员思想活跃、精力充沛,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因此,辅导员能更好地针对学生的需求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为思政教育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面临的困难和矛盾

在新时期、新环境下,在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

1.所承载的工作内容不断增加,难以腾出时间和精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受“市场化”的冲击,辅导员正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这种转变有其合理性,然而对服务型理解的错位使得辅导员所承载的工作内容不断增加。辅导员要全程陪同学生军训、催缴学费,帮助学生处理各种生活琐事;在学生发生违纪事件时,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调各方矛盾,处理善后事宜;在八小时坐班后,还要办公室值班、学生公寓值班;并且以上各项工作都要接受严格的量化考核。不断增加的工作内容,迫使辅导员渐渐偏离工作重心,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处理学生琐事上,能用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和精力少之又少。

2.不完善的福利制度使得辅导员不安于现有工作岗位。辅导员要八小时坐班,要值班,要上课,带200个左右的学生,时刻顶着巨大压力。低收入、低福利,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这样的现实使得辅导员一有机会便另寻他路。

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缺乏。现在许多高校要求辅导员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对学历的要求虽然提高了,但大多数辅导员的专业却不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不对口使得辅导员在思政教育方面的理论基础极其缺乏,他们平时疲于完成日常工作并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很少有机会加强理论修养。

三、加强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1.客观环境的改善。鉴于以上所述,要提高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改善思政教育的环境。一方面,政策、学校等要帮助辅导员从琐碎的工作和巨大的思想压力中解放出来,使辅导员能完成学生思想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要提高待遇、完善福利,使辅导员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甘于付出、勤于努力,其中的福利还包括培训福利,使辅导员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辅导员自身的努力。首先,辅导员要和学生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让学生在遇到困惑时能第一时间想到辅导员;其次,辅导员应该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正确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解答疑难;第三,辅导员要有主动意识,在发现学生异常时主动提供帮助,在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时,主动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最后,辅导员要利用网络等新生事物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形式,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社团

1.民办高职院校社团活动的重要意义

现代的社会活动对民办职业院校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深远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异,接触的信息跟多。思想政治教育是可以让学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的,但现在的学生缺乏适当的指导,缺乏凝聚力,而且综合素质不高。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一个全新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建立。[1]

2.民办高职院校社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虽然在开展社团活动,但学生社团活动进度缓慢也是不争的事实。民办高校大多建立于私人资本上,并且主要是对学生的行业技能为基础进行教育的,机构在分配的补贴时,主要用于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正常的学生社团发展是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的。到目前为止,高职院校的社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问题。而且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较少,也间接造成了学生社团没有获得财政支持,但通过社会渠道筹集资金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度停滞是学生社团目前的一种现象。学生社团开展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场地的限制,高职院校原本就不重视开展学生社团。再加上场地是有限的资源。而且学生社团的类型很多,在使用上地点和时间分配存在冲突。如何解决空间问题的先决条件是社团正常发展的基础,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有不足。高职院校在辅导社区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很强的专业知识,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在社团中发挥作用,但很少人会专业性很强的指导,无法引导学生在社团上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中的社团中,许多学生由于专业社团知识的缺乏,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被迫解散社团。[2]

还有一些协会有专门的教练,但教练在社团活动中出现的频率太小,也重视不够。大多数教师还自己能力不过关,为时过早的指导协会工作,而且后期的任务都是被分配到独立完成的。由于教师在教育专业知识方面努力了很多,分配给社团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有限的。在指导社团工作的同时,分配的时间不足。因此,精力较为分散,造成的后果是社团进步问题无法突破,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

3.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影响

建立学校社团需要学校的各种部门批准后才可以实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专业知识以及发展方向,由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进行集体活动的开展。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加强个人的交流水平,提高个人的修养,还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社团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舞台展示自己,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协会的活动,可以不小的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专业的整体素质。

3.1高职院校社团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当代社会影响学生的各种因素太多,学生的专业知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个人的思想教育。传统的教育太死板,说教成分过重。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对应到建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研讨会上,社团活动或活动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很重要,可以提高学生互相学习的能力,它也可以减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乏。[3]

3.2高职院校社团活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影响

学生的职业素养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内在生理和心理特征。学校要执行学生工作的道德教育,专业素质是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心理方面质量的保证。能够有一个全面的专业操作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提高在社会中的能力。学校要完成在意识形态上更高层次的进步和文化素质的要求,要学生能够努力工作,有一个积极进取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专业培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政治教育是引导学生走正道的一种方式,专业是高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社团活动,同时还积极的加强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积极的指导作用。学校应加强社团的管理,使学生能严格要求自己,从而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发挥作用。

3.3高职院校社团活动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足够的集体活动和社团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集体的一部分,需要有团队合作的能力,要不断的在活动中间接的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人文精神。团队的凝聚力和团队的合作精神也是当代学生需要锻炼的。思想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一种良好方法。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展,人文素质和团队精神是最需要的能力,今天的社会,虽然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很重要,但弥补学生缺乏思想教育更重要。[4]

4.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代被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到,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生应该优先进行思想上的教育,思想教育更是需要民办职业院校注意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专业技能,忽视道德文化。而本文就主要对学生社团在思想教育中的地位进行了论述,希望以后可以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具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郭静陈嘉迪;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1期

[2]张美丽;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探讨[J];英才高职论坛;2009年04期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提出,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在一些学生中蔓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本质要求。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自我意识强,个性鲜明,一部分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不善于将个人奋斗目标和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证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明确自己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历史使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现代公民。大学生公民教育就是对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公民群体进行的公民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大学生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能够维护权利与履行义务,具有自由、公平、民主、法律意识和行为的现代公民素质的各种教育活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优秀的社会成员。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现代文明国家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全体公民的认同和践行。大学生的社会文明意识、社会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作为公民的主体性不断成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就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道德素质是人才素质结构的首要方面,是实现人才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个人的基本道德要求,涵盖了个人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德育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指导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课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学生认知、认同和践行,认知和认同是践行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认知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形势政策课等让大学生加深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目标的理解。法律基础帮助大学生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大学生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

校园文化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校园文化是大学生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磨炼意志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等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大学生的精神成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大学生德育、智育和美育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社会实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现实实践活动,陷入到空洞、刻板的理论说教,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要重视大学生课堂理论教育,又要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和服务社会。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国情、练就本领和培养品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知行统一,注重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转化成实际行动。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提升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信心。引导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回报社会,参与形式多样的义务服务活动,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念。通过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活动培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篇9

天津市宁河县供水站301500

[摘要]近年来,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不断发展,供水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逐渐受到重视。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位职工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供水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对的社会环境也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加强供水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促进供水单位工作稳定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利的服务。但是当前,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工作内容不完善、方法单一等问题,阻碍了供水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就通过对医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促进供水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对策。

[

关键词]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对策

供水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单位各项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对于促进供水单位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供水单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促进单位职工精诚团结,对于提高单位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供水单位应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内容,促进单位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到位

当前,供水单位的发展主要以实现经济效益为主,很多供水单位的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识不足,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政工部门的工作内容,而且对供水单位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没有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没有被重视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而且供水单位政工部门的人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看不见、摸不着的工作,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也没有业务经济效益那样突出和明显,因此也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1]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不适用

由于供水单位的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重视,因而工作方法也比较落后、陈旧,不适用于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当前,供水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依然沿用传统的理论灌输,通过开会、读文件等方式向单位职工传达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和理念。[2]传统的教育方式更加偏重对单位职工生硬的教育和管理,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缺乏以情感人的教育方式。此外,很多领导虽然对单位职工严格要求和铁面无私,但是对自己却是格外宽容,这也使得供水单位的职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够重视,无法达到教育的效果。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不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完备的管理制度、机制做保障,而当前供水单位内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没有明确教育工作落实的责任人,也没有完善的管理措施,很难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即使部分供水单位制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章制度,但是由于领导、员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重视,这些管理制度也只局限于纸面上,很难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教育工作的效果自然也很难实现。

二、加强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有效对策

1、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要提高供水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首先单位领导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日常重点工作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注重供水单位业务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也要紧抓单位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供水单位领导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规范、科学。而且供水单位的党组织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全面学习和把握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并且及时、有效的传达给的单位职工,使上级政策落实到位,下级员工掌握到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3]

2、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要站在单位职工的角度,科学、有针对性的选择教育工作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根据职工的思想状况以及实际工作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要充分发挥供水单位各部门以及领导的能力,共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进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供水单位职工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将单位职工的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相结合,从而促进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3、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际的效果,不仅要选取合适的教育内容,还要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只有方法得当,教育的效果才能够显现出来。在供水单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以职工为中心,开展教育工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探讨,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4]而且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要深入供水一线,了解一线供水维修以及管理人员的心声和实际需求,通过了解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供水人员的实际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供水单位所有员工的需要,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实提供了保障。

4、提高供水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能力

供水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育工作者,因此,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应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当前,供水单位的政工人员大部分是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组成的,他们缺少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而且自身能力不足,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所以供水单位领导应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能力,可以聘用高素质、高学历,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能够更好地融入和了解供水单位职工的工作、生活以及思想情况,更好地开展工作。已经在岗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也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加强与同行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交流与沟通,学习工作经验,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因此为了更好地使供水单位的职工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断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结束语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熟知和了解,供水单位作为保持社会稳定发展,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服务的重要部门,更应积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断完善工作内容、方法,提高供水单位职工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更好地为社会以及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服务,促进供水单位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也为供水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孟庆红.在事业单位内部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化[J].今日论坛.2011.6(2):61-62.

[2]李春梅.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党政建设.2011.4(12):375-376.

[3]李春梅.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7(23):156-157.

[4]杨柳超.机关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神州.2013.5(12):105-106.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篇10

摘要:大学生积极参与并在其中充分发挥作用,是成功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提升运用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发挥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大学生的作用进行准确定位,也要科学地提供渠道,从而保障大学生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合理有效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合力工程,在高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仅需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还需要充分利用各专业课程提供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和运用各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形成利用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一、大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需要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参与并在其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把握好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政治方向,而且需要广大学生参与,在运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

第一,只有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使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效用。制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有学者指出:“有些教师没有树立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主体的观念,没有认识到学生的接受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功的关键。”[1]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对人的思想、思维观念进行改造的过程,如果没有接受者的自觉反思,外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和信息就不可能真正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产生影响,从而就不可能提升其政治觉悟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相对于常规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外部给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信息,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已经存在于学生内在的知识体系之中,已经是其专业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任务不再是向学生传递资源信息,而是引导其将专业知识中的相关资源信息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这一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而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还可以提升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转化的速度及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只有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使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之中。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过程。但由于我国高校各学科专业分为12个门类,88个一级学科,375个二级学科,即便各学科门类中均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的共性,各学科知识体系结构差异性决定了单凭思政课教师或者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难以完成对其开发利用。同时,在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无论是思政课教师将相关资源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之中,还是由专任教师在专业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将其升华,因为教师知识结构的制约,都难以科学系统地对各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加以充分利用。要成体系地对各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利用,必通过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将相关资源转化为对自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并通过一定的渠道反馈给思政课教师及大学生思想工作者,帮助思政课教师将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中。

第三,只有大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将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话语表述体系从专业话语体系转向适合大学生思想认知特点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述体系。不同的学科有着不同的专业话语体系,各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可避免地具备本学科的专业话语体系特征;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一套完整的话语体系。因此将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多种话语体系的整合与融合问题,只有将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专业话语体系转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话语体系,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才能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话语体系的转换,一方面需要思政课教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话语体系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转换的研究,另一方面需要大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专业话语体系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话语体系转换的工作,特别是学生积极探索融合专业特征、时代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话语体系,构建基于专业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话语体系。

二、大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作用定位

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作用,又要注意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教育的受教育对象,必须对其参与过程进行准确定位,以确保其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的作用得以正确发挥。

第一,运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的主体地位。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目的就是构建适合专业学生特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引导学生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理论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专业教育作用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利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随着时代的变化,“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思想认识和行为活动的主体,他能反作用于教师并进行自我教育,和教师在教育往活动中互为主体”[2]。以往我们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只是抽象地强调,很难找到一条充分发挥和提升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作用和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很难找到一条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地位提升和主体作用发挥的有效渠道,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探求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有效渠道。大学生通过立足专业反思学科史、专业课程中相关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既能强化对专业知识、专业发展与时代需要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又能强化自身的社会定位、社会责任,使学生通过自我反思真正确立自我教育的主体地位。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教学体系创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话语体系创建中的辅助地位。思政课教学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学生的参与,在学生的帮助下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融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专业教育目的的融合。但在思政课教学体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中,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参与者,处于辅助地位。坚持思政课教师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导地位,是保障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正确方向的需要,是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需要;但坚持思政课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导地位并不排斥学生在学科思想政治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利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建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工作中,引导其从思想工作对象、受众的角度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三,运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的践行者。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取决于其作用对象能否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无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是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效,都取决于大学生能否运用所接受的理论、知识和资源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行动上加以体现,即大学生能否成为相关理论、知识和资源教育的践行者,是决定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成效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求在运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具体的行动环节,不仅要让大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知识,更要推动大学生积极践行,引导大学生践行学界前辈的理想信念追求,^承和弘扬学界前辈的探索精神,并将学界前辈的理想信念及奋斗精神贯彻到自己的专业学习之中,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

三、大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途径分析

大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不仅需要准确的作用定位,还需要有效的参与途径,才能确保学生在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有效发挥作用。

第一,通过师生互动的研究性学习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建设。实践证明,结合学生专业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借助专业知识加深对政治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理解,进而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从而形成政治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的良性互动。在研究性学习中,专业课教师若能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指导学生结合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设计研究性学习选题,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将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之中。思政课教师要在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虚心向学生了解相关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和学生一道探索如何将这些资源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建设中。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较好、学科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共同开发具有专业针对性的教学体系,逐步形成一专业一教学体系的思政课教学格局,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

第二,通过学生社团、班团组织的活动,运用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自我教育。在谈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模糊甚至错误认识现象时指出:“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3]告诫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这种状况。发掘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正是有效破解马克思主义在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状况的对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引导学生以社团和班团活动为平台,组织社团成员、班级学生、团支部或团总支成员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发掘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组织地对社团、班级、团组织成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打造特色社团活动、班会活动、团会活动主题,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大学生自我教育体系。

第三,通过竞赛、成果展示等活动扩大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影响力。对于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所取得的成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部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可以通过学科竞赛、成果展示等活动扩大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影响力,并通过竞赛与成果展示等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的积极性。成果展示的过程是利用学生的成果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引导大学生参与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科学合理的路径设计与作用定位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有助于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课教学体系,更是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实现专业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业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