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理论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5:15:56

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篇1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课程建设;全面质量管理课程;一体化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设置有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专业是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前身――工业工程系的优势学科领域,在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工程领域涌现了众多的学者,并培养了大量的质量与可靠性方面的专业型人才,在我国航空航天系统和其他行业的质量管理部门已经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专家型人才。在该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全面质量管理》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将管理技术与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实现客户满意的一门实用性、理论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全面质量管理》课程建设需要将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企业的质量管理过程需求、学生的实习过程和未来学生就业有机的统一起来,进而形成课程建设系统。本文结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全面质量管理》课程建设实践,探索将科研、教学、实习与学生就业形成一体化课程系统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1《全面质量管理》课程简介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管理领域,在组织范畴内调动各种企业内外质量影响要素,所有组织成员以提升产品质量为核心,有效的将质量管理的专业技术、数理统计工具、管理技术等进行有效的整合,目的是通过建立完备而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有效的对企业生产过程的质量影响因素进行控制,进而实现以最低的成本达到客户满意的全部质量管理活动。《全面质量管理》课程是系统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相关统计技术和质量因素分析工具等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对学生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培养、数理统计工具在质量管理过程的运用、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与使用等知识体系建设和质量管理理念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该课程的特点是具有理论探索性、多学科知识综合性和满足企业质量管理实用性。实质上,上述三个课程特性对应三个实施的主体:课程的理论探索性需要任课教师结合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贯彻与实践,对该领域的重要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多学科知识综合性则要求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同时具备相关的数理统计知识、质量管理理论基础和理念、质量成本分析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工具运用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储备体系。满足企业质量管理实用性则需要企业层面对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过程对人才素质和知识体系的要求及时的与人才培养单位进行有效的反馈。基于该课程的三大特性,作为高校的《全面质量管理》课程的教学单位,则需要考虑将教师科研与全面质量管理问题整合,将教师的理论研究成果与授课过程整合,将理论教学与学生实习整合,将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与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进行整合。因此,本文提出将教学、科研、实习、就业进行一体化整合,实现全面质量管理课程一体化建设。

2《全面质量管理》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内涵

全面质量管理课程一体化建设涉及的主体较多,其中主要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各个主体在全面质量管理课程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又各有不同。

首先,教师承担发掘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问题和调整课程教授内容与形式的职责。从20世纪50年代,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和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工程师费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以来,经过60年代盛行的员工质量管理过程的自我控制、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小组等多个阶段,而随着外部科技、技术、竞争和生存模式的变革,全面质量管理所面对的具体质量管理问题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教学与科研任务为一体的任课教师,需要在大量收集和阅读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在与企业质量管理者的接触和交流中敏锐的发现新环境下全面质量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探索背后产生的原因,分析未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趋势,并将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与自己的全面质量管理课程教学实践有效的进行结合,进而实现教学内容与企业质量管理实际需要相结合,全面质量管理发展新问题与新趋势与传统教学内容相结合,学生的知识体系与企业对人才质量管理知识储备和能力需要相结合。

其次,学生承担将全面质量管理知识体系的掌握并有效的在实习过程应用的职责。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以前掌握相关的数理分析、质量因素分析方法、成本分析工具等课程,积极做好该课程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与此同时,在企业实习阶段,需要认真的观察企业质量管理工作、认真从企业质量管理实习老师处获取相关质量管理经验和技能要求,结合自己的全面质量管理课程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和实践。

最后,用人单位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单位,同时也是对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有限反馈的重要来源。同时,企业需要将自身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应用贯彻过程中对人才技能的需求积极与教学单位进行反馈,并对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人才知识和技能要求情况进行积极反馈。

3《全面质量管理》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措施

3.1教师与用人单位的人才交流与互换机制

全面质量管理课程任课教师的优势在于,其对全面质量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脉络的清晰把握,对全面质量管理演变、发展和趋势分析的判断,对全面质量管理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技能等的全面了解。但从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机制来看,虽然其专业背景与质量管理密切相关,但多数教师缺少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企业的实际工作经历,造成理论研究过于学术化、知识技能过于专业化和课程教授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企业的质量管理者拥有丰富的质量管理经验和实际质量管理认知,但对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方式、方法的变革缺乏系统的梳理和全面了解。因此,定期的实施高教全面质量管理任课教师与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人才交流和定期互换非常有必要。通过任课教师与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人才交流和定期互换最终达到任课教师质量管理实践认知和经验的提升,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知识和技能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3.2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现场化与质量管理者授课相结合

在学生的理论学习过程中,由于其缺乏对相关质量管理知识在质量管理过程的实践感知,容易造成学生在学习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对授课内容的实际应用缺少了解,直接的后果是对部分全面质量管理课程内容有空洞感,学习兴趣不强,简单的以达到理论课考试成绩及格为目标。这种传统的授课模式虽然在学生知识体系完整性和系统性方面有优势,但实践导向性和兴趣培养方面存在问题。如果在课程教学中,能够结合具体的质量管理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几个知识模块,在授课过程中到企业质量管理现场进行实际的感知,教学效果会得到很大提升。此外,以理论学习为主要知识储备和来源的高校教师,在对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的理解和传授过程,由于受到工作经历的限制,可能与现场的实际质量管理人员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能在企业与任课教师的人才互换过程中,邀请部分质量者对课程内容的部分章节结合自己的质量管理实践进行授课,无论从授课的角度还是知识的范畴方面都会给学生一种全新感觉,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3.3企业对学生实习过程管理与企业用人需求相结合

学生在相关质量管理课程学习过程中或课程结束后的实习过程,不仅是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质量管理技能有效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或用人单位进行人力资源储备、培养和选拔的过程。一方面,在实习过程中,企业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实习指导,达到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知过程;另一方面,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极为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案和管理活动,需要对相关的人才进行储备,而传统的面试招聘过程,只能对企业需要的人才众多技能中的几个方面进行初步考核与甄别。但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对质量保证体系的每一个参与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企业可以通过学生实习过程,在完成校方委托的实习任务的同时,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全面了解实习学生的知识技能储备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质量管理方面的人才储备,并结合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选拔和利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建清.《全面质量管理》教学优化的探讨[J].福建轻纺,2006,10.

[2]黄海平.数学教育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及措施:以广西教育学院为例[J].梧州学院学报,2013,6.

[3]特色专业与课程一体化建设课程体系创新探索:以广西体专体育保健专业为例[J].大学教育,2012,3.

[4]于爱波.浅谈商务日语课程一体化建设[J].成功:教育,2011,8.

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篇2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新世纪图书馆在知识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人本管理、集成管理、项目管理、柔性化管理、虚拟化管理、战略管理等管理理论,对这些管理理论如何运用于现代图书馆的管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并作了简要的评价。

进入21世纪后,图书馆管理研究一直是我国图书情报研究的热点问题,发表了大量的论著,文章在继目标管理理论、激励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研究之后,对我国图书馆管理理论如何运用和借鉴其他管理理论,创建了现代图书馆在知识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人本管理,集成管理,项目管理,柔性化管理,虚拟化管理,战略管理等管理理论。

一、人本管理理论

人本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它是相对于物本管理的,是一种现代管理理念。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和"以人为根本",其核心思想是尊重人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并创造出最佳的工作绩效。

进入21世纪,人本管理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发展到各行各业。图书情报工作作为与人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人本管理的理念更加重要。图书馆人本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两面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图书馆读者的人本管理。图书馆唯一的职能是为读者服务,读者是上帝,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就是以读者为本,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观念,把为读者服务,满足读者需要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缩。二是对图书馆员工的人本管理。对图书馆员工的人本管理就是要充分尊重员工的劳动,图书馆员工的工作既枯燥无味,又要求细致入微,平凡而重复的劳动多。因此,要尊重馆员、关心馆员、理解馆员、激励馆员,充分调动和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图书馆员工普遍存在待遇偏低、激励不足的问题,对图书馆员工的人本管理也要注重提高他们的待遇,努力改善其工作条件,以便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过去我们只强调图书馆工作为读者服务。读者第一的观念,严重忽略了对图书馆员工作的尊重和理解,没有充分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不仅要以读者为本,也要以馆员为本。

二、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要求某个组织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各种机制、方式和途径,运用集体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变化,使本组织能够对外部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并要求创造性的挖掘和利用存在于组织内部员工头脑中的知识及外部知识网络的智慧来服务于用户和市场,知识管理不仅注重对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与传递,更注重各种知识间的关联、交互与转换。

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利用既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又是图书情报工作的基本任务;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工作的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知识管理理论体现在图书情报管理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体现在管理理念上,以知识为中心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已成图书馆管理的主要对象;二是体现在管理内容上,图书馆知识管理将更加突出知识创新管理、知识应用管理、知识传播管理、知识服务管理、人力资本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三是体现在管理职能上,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职能体现为外化、内化、中介、共享、学习、认知;四是体现在管理原则上,图书馆知识管理将突破图书馆传统管理的一些条条框框,重视开放性原则、共享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协作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因此,把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管理实践能够促进图书馆管理走向更深层次的应用领域和促进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战略管理理论

近年来,对图书馆战略管理的研究是图书情报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多数学者认为图书馆的战略管理是从图书馆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宗旨出发,为了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在充分研究现代图书馆外部环境的内部条件的基础上,选择和确定图书馆的战略目标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一个动态过程。其具体内容包括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建设战略、人才战略、服务战略、品牌战略等方面。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怎样才能稳定持续发展。现代图书馆包括两大系统,即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属于非赢利性事业单位,如果没有政府的投入,图书馆自身发展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要根据两大系统的不同特点,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作到两大系统的互补,同时增加政府的投入,才能使图书馆可持续发展。资源建设战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两大系统的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和互补。高校图书馆之间也要实行资源整和和提高利用率(如大学城建设),二是充分利用电子图书,数字图书馆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人才战略就是要是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高层次图书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服务战略就是要树立同现代图书馆相适应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手段,不管提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品牌战略就是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打造现代图书馆品牌,树立精品意识。通过近年的研究和探索,初步形成了图书馆战略管理理论。

四、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起源于制造业,它反映了企业对产品质量生产每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根本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20世纪末推广和应用到非生产部门,图书馆管理也引进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因为图书馆管理同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是相一致的,改善图书馆的管理的目的是努力改进服务和更好地满足读者的要求,而这两个目标同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完全相通的。全面质量管理最早反映在对企业生产产品流程的管理,图书馆的工作的业务流程同生产产品的业务流程也是一致的。图书馆工作业务流程包括采编、检索、流通、阅览、归还图书杂志等环节,这些流程同企业产品生产的流程要通过前后相继的不同车间,经过若干工序,才能最终生产出产品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对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或流程的管理,用于图书馆的质量管理是完全适用的。要提高对图书馆管理的质量,必须加强对图书馆工作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将企业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应用于图书馆的管理,对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完善图书馆管理系统有借鉴意义。

五、项目管理理论

项目管理理论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活动,项目管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理解。从项目管理的阶段和过程来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如项目的选定、项目设计、项目实施和项目评价等四个阶段,而且每个阶段又可分为若干个管理过程,如计划编制过程、计划执行过程、控制过程,这些阶段和过程存在着有机联系,从而构成了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从项目管理涉及到的具体内容来看:它包括项目综合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等方面。虽然不是每个项目都包含上述管理内容,不同项目所采取的管理方法、技术手段有所不同,但就项目管理的一般而言,项目管理基本上包括上述管理基本要素。项目管理理论上之所以能运用于图书馆管理,是因为图书馆的管理也包含了上述管理的内容。如图书资料的借阅和归还系统、数据库的建设、信息咨询服务等都可以应用项目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六、柔性化管理理论

"柔性化"管理同人本管理有一定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柔性化"管理是相对于高度集权的强制性管理即"刚性"管理而言的,"刚性"管理是指组织内部等级森严,层次分明、缺乏沟通的管理理念,它不适应于环境多变,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现代管理理念应采用柔性化管理,所谓柔性化管理就是把组织结构看成是柔性的、有适应性、有学习能力的有机体。

图书馆管理采取刚性管理理念,难以克服图书馆低效率的问题,即实际产生的服务和工作效率小于理论上所希望达到的效率。图书馆员工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馆员工作绩效难以观察和准确评价,馆员努力程度、懒惰、馆员之间的矛盾和磨擦,容易导致低效率。解决低效率的方法在于图书馆内部的文化建设、提高馆员的文化层次和知识结构,提高馆员的道德休养,加强精业精神的教育,处理好馆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发扬团结进取、奋发向上、自我奉献的精神,从而增强馆员对图书馆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归属感。很显然,柔性化组织强化部门间、人际间的交流和合作,注重适应性,这种管理同倡导人本管理也是一致的。柔性化管理已经成为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

七、"虚拟化"管理模式

虚拟化是通过借用外部共同的信息网络及通道,提高信息数据库存储的一种方法。虚拟化管理是"没有管理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并非管理者不管,而是被管理者按照管理者制定的目标和规定的任务,在执行任务和实行目标的过程中,自觉地、主动地纠正自己的行为,以便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将上级监督和指挥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这种管理模式同人本管理和柔性化管理相一致的,在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信息化时代,管理依托人对人的直接指挥和监督将愈来愈少,而是依靠规则和程序,利用现代信息管理系统来进行,在管理中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组织、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最大限度调动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图书馆的管理中,其管理的特性,所运用的管理手段,如数据库、文献信息及网络等最适合采用"柔性化管理",因此,虚拟化管理模式在最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管理模式和方法。

八、集成管理理论

集成管理是借助计算机将企业中各种与制造有关的资源集成起来,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技术。集成管理理论应用于图书馆,就是要求将图书馆拥有的各种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组织资源和人力资源等进行整合与集成,以实现图书馆各要素的联锁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推进和图书馆整体功能的优化与放大以及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图书馆集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什么样的资源组合和技术系统才能使服务最优?(2)什么样的机构设置才能保证服务最优?而数字图书馆的集成管理,实质上就是将集成管理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数字图书馆管理实践的过程,其核心就是强调运用集成的思想和观念指导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实践,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规范、人力资源等各种资源要素的全方位优化,促进各要素、功能和优势之间的互补与匹配,从而最终促进整个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具体对于信息资源集成管理这个问题来说,它可以分成资源集成、技术集成、信息处理过程集成、信息与用户集成四个层次,而这四个层次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都包含着共同集成管理理论。总之,集成管理的思想及其管理模式已成为当代图书馆管理新趋势。

参考文献

[1]邱约平,段宇峰.论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学的变革[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5-9.

[2]盛小平.新世纪国内图书馆管理研究进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5,(5),1.

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篇3

关键词:知识管理;质量管理;知识库

随着深化知识管理的研究,研究的焦点从知识管理概念的定义和理论范畴,开始向求实的科学管理方法、认知工具、研究和开发特定应用的方向发展,并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是工程技术人员一直重视的问题。知识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整合,为工程项目提供了一个新的质量改善和保护措施。

1知识管理和质量管理的概念

1.1知识管理

世界的经济和科技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而与之紧密相连的建设工程行业也在不断的扩大和发展自身,并且因为如今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快,人们对于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现阶段的工程项目复杂性要比以往复杂的多。在当今社会经济和投资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有更为有效的方法来支持,也是因为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使得管理和建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因此,只能通过人力、简单的业务流程和计算机系统是很难实现全面的详细计划。所以,为了实现工程管理的健康、合理发展,就需要严格实施,有序发展,及时反馈和更新的现代项目管理模式,转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管理公司,建立一个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来探索和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现代项目管理中唯一有效的尝试和实践方法。

在国外对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已经有了初步的判断,美国认为知识管理应该属于组织形式的一种战略模式,通过知识管理可以帮助那些需要掌握知识的人们,更快的掌握他们想要学习到的知识,这样,可以达到一个信息共享和交流的目的,通过信息的交流,使得人们对于得到的信息开始通过实践来证明,从而实现提高绩效的目标。在许多建筑公司中,很多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长时间的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已经掌握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都属于隐性知识,无法被其他人所看见和学习,所以,知识管理就应运而生了。通过知识管理可以帮助那些具有隐性知识的人,将知识显性化,从而使得其他人可以学习到所需要的知识,这样使得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来为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建设提供有效啊的支持,也使得他们将学到的知识付诸实际。

1.2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一个比较专业的概念,是指专门设计的产品以适用于某些特定的目的,满足人的属性或特性水平的基本要求。早期的项目质量管理的施工阶段是项目的质量控制流程,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控制生产过程。现阶段而言,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其特点也与以往不同,如今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它将这种质量管理的理念贯穿到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之中,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使用管理的方法,来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收益目标。

2.知识管理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1在贯穿工程质量管理各个过程中应用

项目质量管理贯穿到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之中,从项目的方案论证、设计、施工,直到竣工验收,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实施相应的知识管理。①在示范计划和项目设计阶段,主要用知识管理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包括知识共识的教育和培训,并建立知识管理中心专业工作小组,负责对知识社群分类,建立一个知识存储和筛选的知识库。②项目施工阶段,主要是建立质量知识管理系统,并且利用质量知识管理系统进行知识的获取、存储、传播和使用;企业通过收集到的相关质量管理知识,通过互联网技术传送到知识管理库中,然后组织相关的专家针对上传的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将所挖掘到的质量管理知识进行评估和实验;③项目竣工验收阶段,知识管理能够根据工程项目具体的施工情况和类型进行相应的质量管理方法,并且将这种管理的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从而使得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修改和完善管理的基础知识,并且通过新技术的方法,将这种完善的知识管理发送到各大知识社区,比如论套、网站等。而且还可以把通过实验的最佳管理方法和案例分享给同行,从而加深于同行的信息互动和交流,以提升质量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从而实现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目标。

2.2在涉及影响工程质量各个因素方面应用

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材料、施工方法和机械水平。知识管理,通过这些因素的有效运作,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产生了显著的作用。第一,必须先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组织结构,创建良好地学习文化氛围,在整个组织中建立符合人性、有机、柔性扁平的组织结构,作为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个平台。第二,创建一个以团队为基础的知识交流和共享的工作小组和研究小组,为质量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鼓励工作人员相互学习,树立崇尚创新的管理理念,不仅在知识管理中心形成一种文化,而且还要在整个企业形成尊重知识、保护知识、管理知识、分享知识的质量管理文化。材料、施工方法和机械水平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专家知识指导材料、施工方法及机械水平的应用和管理。通过知识管理,以达到有效控制这些因素,从而符合项目质量管理是知识管理应用的核心思想要求。

2.3在涉及质量管理各主体及管理方法上应用

许多工程项目的参与者,主要是业主、项目管理和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建设质量知识管理系统必须满足不同的参与者对该项目的不同要求,可以帮助他们预防和及时解决因为某些领域的专业知识的限制而造成的工程项目相关质量的问题。在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中,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有各种各样。但是,其中我们因为专业知识限制而遇到的有一些项目工程的问题,可以很容易地使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这样可以使项目参与者利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有效地提高了工程的施工效率,也是的工程质量得到了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李静.融入知识管理后的工程项目管理[J].价值工程,2004(2)

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篇4

[论文关键词]教学质量观教学质量思想保障学科知识心理学改造教学督导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是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教学质量管理理念,其目的在于以“自律”换取“自主和自由”,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消费群体的不同需求,以消解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的批评。在我国,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关注和研究则始于2000年之后,特别是高校评估以来,基于传统的一维单向的管理人员对教师的“监控”所导致的教学质量隐性滑坡而提出的,使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进一步深化。

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本质

教学质量保障,广义上是指为实现既定的教学质量规格要求,学校内外必须具备的办学条件和实施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狭义上是指学校内部对教学质量的控制,包括学校层面的办学定位、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办学条件和绩效等;专业层面的人才规格和社会定位;课堂层面的教师的教学观念与素质;学生层面的基础与动力等。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是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理念,有学者总结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七大特点。第一,它承认和尊重多元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认为高等学校应基于自己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实施质量管理。第二,它坚持协商交流,强调形成质量共识,重视质量文化建设,体现现代评价思想。第三,从以往更多关注质量结果到更加重视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从分割的质量控制措施转到系统、全面的质量管理。第四,从坚持高校自我价值导向到关注利益关系人的发展。第五,从过分推崇“大学独立、学术自由”到对外部进行质量承诺。第六,它全面引进工商企业质量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第七,高校内部质量保障重视已有管理制度的优化组合,明确质量责任。

因此,教学质量保障,实质上是关注提高教学质量的条件性保障,而非简单的、高高在上的监控评价。在众多的条件性保障中,居于关键地位的是教学质量观的保障,即教学质量管理的理念、思想和价值观。没有科学的教学质量功能和思想体系,教学质量保障就无从谈起,甚至是一种南辕北辙的保障,会造成教师的压抑、愤怒,产生隐性抵制。

二、提高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的思想保障体系

地方高校是指由省级及其以下政府部门主管的普通高等院校。据浙江师范大学学者刘尧统计,截至2005年底,在全国2089所普通高校中,有1978所为地方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95%。一般而言,部、委属大学往往以精英化本科教育为人才培养定位,而对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培养应用型、技能型、职业型人才是其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因此,围绕应用能力培养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基本尺度。与之相应,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思想保障体系应当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学校管理层面,要树立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质量观

相对于部、委属大学而言,地方院校一般具有以下四大特点:一是隶属于地方管辖,地方政府的认可与支持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二是可利用的资源相对较少,特别是经费、学术大师;三是培养的人才直接进入社会生产一线,接受功利性、实效性很强的市场检验;四是生源质量相对较差。这些特点决定了地方高校必须有自己的办学定位、有自己的人才需求市场和“客户”、有自己的质量标准,如果一味向综合大学学习、模仿和复制,永远处于末流。基于此,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当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突出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因此,学校管理层面应当围绕应用、服务和就业三个维度设计教学质量标准,依次来评价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而不是一味地向综合大学看齐。

(二)建立教学质量监控者的平等观和诊断观

沿用传统的工业产品质量保障的理念,教学质量保障就是控制与监督,就是对教学结果的评判与鉴别,是类似于“监工”身份的领导和督导的检查、听课、评估、调查等,存在着“重实践应用,轻理论探讨;重监控评价,轻条件保障;重定量指标,轻定性分析;重行政干预,轻学术批判”等弊端,导致教师与督导和领导的严重对立。其结果是,教师表面上按时上下课、足量辅导,但与学校确立的质量观却格格不入,质量监控成为摆设。因此,教学质量监控者的角色定位、监控的目标、监控的环节是实现教学质量保障的理论基础。现代教学质量监控观要求监控者要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拥有科学的教学价值目标,以与教师平等的身份深入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与教师一道研究和诊断教学中的问题,持续地指导教学、改进教学,而不是单纯地以拥有行政权力管理者对教师指手画脚。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监控者的素质是实现教学质量保障的关键。

(三)教师的知识观与教学观,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基础

毫无疑问,教师是教学质量保障的主体,教师的知识观和教学观是教师教学行动的基础。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对教学质量的价值取向、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专业的实践背景等,是决定教学质量的最关键的因素。其中,教师所拥有知识的质和量,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处理知识、如何教学,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授知识,知识是客观的、确定不移的、外在的、面向过去的、静止的书面文字,因此,教师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知识不是科学家的学科知识,必须加以心理学化改造,对学生而言,知识是与学生个体的活动和经验融为一体的,是不断改造、不断变化、指向未来的、促进人的发展和改造社会的工具,是不可传递的。因此,教师必须以心理学为依据,加工、改造设计知识,才能生成学生的知识经验。当代教育心理学家也认为,知识不是单纯的经验积累,不是单纯的“是什么”知识,而由三部分组成,即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程序性知识(如何做)、条件性知识(什么时候,为什么)。我国学者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包括本体性(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及实践性知识(课堂管理和控制)。国内外研究表明,教师的学科知识与学生的成绩不存在统计上的相关。教师的学科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超出一定的水平,它与学生的成绩之间不再呈现相关性。而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则最终决定学生学习的效果。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过程,是在学生充分主动的前提下,通过教师创设学习情景,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生成知识、形成能力和态度的过程。因此,教学重在活动过程,而不是单纯地掌握知识的多寡,重在能力和态度的形成,而不是考试成绩。

据此,高校教师对自己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就是能否将知识心理学化,能否有恰当的设计、科学的施教,从而形成学生的应用能力,这对地方院校的教师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学生自身的学习观、发展观、人才观等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思想保障,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方向。

三、构建地方高校教学质量思想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

(一)管理者要构建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校园质量文化

地方高校管理者,特别是党委书记和校长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设计者。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校领导在教学质量观上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应当用政治家的远见和教育家的睿智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需求和质量规格,构建以人为本的校园质量文化。质量文化主要包括理论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

所谓理论文化,就是学校把研究科学的质量观、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变化、未来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趋势、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结构等作为事关学校发展大计的问题去思考、去研究,并常态化。因此,地方高校的校级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如政策研究室、高教研究所等机构扮演着重要角色。毫无疑问,地方高校要强化这些研究机构的校本研究职能,成为校领导质量管理的思想库,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研究,评价其工作绩效的标准不是论文与专著的数量和层次,而是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此外,各院系、各专业、各教研室(研究室)等也应当积极研究本学科、本专业、本课程的科学质量观。全校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观研究体系,上下互动,上下贯通。

所谓制度文化,就是将基于校本研究的质量管理理论转化为各种管理制度,实现由隐形的理论形态向显性的管理行为形态转化。这些制度包括学校的所有管理制度,诸如学校规划设计、机构设置、干部考核、培养计划、学籍管理、科研管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等。衡量这些制度的标准应当符合现代质量管理思想、渗透校本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成果。

所谓管理文化,就是学校各个层面的管理者,是否体现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质量管理理念和物质形态。管理者是否以“诊断者”“研究者”“协商者”的身份与被管理者共同研究解决问题,而不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从物质形态来讲,校园环境、教学设备、实践实验环境能否满足教师教学和研究的需要,等等。

(二)不断提升地方高校教师的专业化素养,以适应教学质量观的需求

我国新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质量保障体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教师是实现这些目标和转型的重要保障,因此,要“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目前,针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师培养标准》正在紧锣密鼓的起草当中。可以预见,针对高校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问题也会摆在重要位置。

目前,高校教师,特别是地方高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能适应现代人才质量观的要求,特别是不能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一是学科本位严重,衡量教师水平的高低,其标准往往是学科知识、科研水平、学历高低等,其背后的影子主要是学科知识水平;二是教学方法滞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课堂控制与引导放任自流;三是缺乏专业实践背景;四是由于经费限制,教师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少;五是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侧重学历提高,而忽略教学理念与水平的提升。因此,地方高校教师的培训提高应当围绕“专业实践”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其适应性。其中,教育教学能力的重点是“知识的心理学改造”、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及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适应。

(三)不断提高教学督导的素质和优化教学督导队伍

教学督导是落实校本教学质量观的主要监控者和信息反馈者。因此,教学督导的教育理论水平、质量管理理念、平等的角色意识、对“督导”的正确理解,决定着督导的水平和效益。

目前,地方高校教学督导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行政化。教学督导一般隶属于学校教务处或院系,作为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履行职能,并且大多数督导本身曾经担任过一定的行政职务,他们的身份、履职方式、督导结论等都具有浓重的行政色彩,实质上扮演了一种“监工”甚至“教师间谍”的角色,“导”的意识和功能无法体现,非常容易和教师产生对立。二是高龄化。大多数督导的年龄接近退休或者本身就是退休后返聘,理念相对滞后、精力不足、创新意识差,完全凭自己的经验实现监督。三是静态化。教学督导都有任期,在任期内角色相对固定,淘汰机制欠缺。

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篇5

关键字:e-Learning系统;技术性贸易壁垒;质量知识服务;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1.6,C20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8.001

本文著录格式:[1]王蕾,周敏.面向tBt质量知识服务的e-learning系统设计与实现[J].软件,2013,34(8):1-4

0引言

近年来,“中国制造”的产品走向全球的同时,其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以技术法规、质量认证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totrade,tBt)的挑战[1]。tBt是非关税壁垒中的一种主要形式,其主要关注产品质量。

mcadam从企业质量管理原则出发,通过重建Demerest的知识管理模型论证了知识管理对产品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的重大作用[2]。Linderman等提出了tQm是产生知识创造的源泉,而知识创造反过来推进质量管理并最终导致组织绩效的改善[3][4]。从上述研究可见,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已开始尝试将质量管理和知识管理联系起来,而对于企业,面对以质量为核心的tBt的挑战,企业质量知识管理的难点之一是:对外——缺少质量技术知识学习交流平台;对内——缺乏合适的质量知识管理工具。e-Learning系统作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途径提供在线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学习与教学平台的现代开放式教学工具[5][6],其与知识管理间因为学习与知识的共生关系而紧密联系[7],成为知识学习、交流的较好平台。

本文针对上述企业质量知识管理的难点,提出面向tBt质量知识服务的e-Learning系统知识管理体系架构,设计并研发了e-Learning原形系统,为面向质量知识服务的e-Learning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应用提供支撑平台。

1基于企业质量知识管理框架的e-Learning系统框架

从近年兴起的6σ和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maturitymodel,Cmm)等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方案来看,企业质量的改进与创造实质是建立在组织知识的学习,交流和共享基础上的知识创新过程,而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是实现知识创新的根本途径。本文据此建立质量知识管理框架如图1所示。在此框架中整合了企业质量管理活动和企业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

根据企业对质量知识的管理框架,结合e-Learning系统理论,构建面向tBt质量知识服务的e-Learning系统框架如图2所示。

该框架主要由知识获取接口、知识结构化处理与存储模块、知识仓库、系统用户平台、人机交互weB门户等组成。知识获取接口负责将从知识源采集萃取知识。知识结构化处理与存储模块用于将萃取的知识进行表示、转化等结构化处理并存放到知识仓库中。知识仓库由事实知识库、案例知识库、规则库及模型库等组成;事实知识库用来存放用于描述事实的基本数据和信息;案例知识库用于存放经典案例;规则库和模型库用于存放逻辑规则、数学模型等。系统用户平台负责对用户的操作需求进行解析,依据知识检索需求调用知识检索模块;对于推理需求,则负责调用知识推理模块,同时追踪推理路径、构造解释数据对用户的操作提问进行相应的解释;对于模型计算操作,其负责从知识仓库中调用相应数据、模型进行计算,完成相应的查询/预测/分析报告,并通过人机交互weB门户反馈给用户。人机交互web门户为用户提供网络浏览器登录门户,并完成问题的描述,系统按照不同任务类型对任务进行分解,并利用交互式人机界面告诉用户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输入哪些相关信息。

2面向质量知识服务的e-Learning系统设计

2.1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e-Learning系统的功能(如图3所示)主要是实现将tBt相关的质量技术知识、经验和案例保存,并将其转化成的模块化的e-Learning课程内容在线/离线以数字、文本、语音、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示方式传输给目标用户。主要包括7大组成部分,其中主要模块为:

(1)质量技术知识。质量技术知识模块包括质量分类知识、质量词典、质量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和最佳实践6个子模块,各模块根据用户权限的不同,均分设有相关知识的添加、查询、删除、修改、引用、评价等基本功能。

(2)网络课堂。网络课堂模块包括网络课程设置、视频课堂、师生在线交流、(网络/现场)培训计划、课件下载等子模块。各模块主要设置查询、评价功能,在(网络/现场)培训计划部分,提供现场培训内容介绍、在线咨询、在线报名等功能。

(3)专家支持。专家支持模块包括专家信息介绍、专家实事/案例解说、专家在线交流和疑难专项解答等子模块。其中,专家信息介绍包括专家基本信息、专家在线答疑时间计划等内容;疑难专项解答模块,主要是针对用户的特殊个案,请一个专家或多个专家在线(非公开)或预约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该模块对需预约现场指导的用户提供专家预选、在线预约等服务。各模块对用户主要设置查询、评价、在线交流等功能。

(4)质量论坛。质量论坛主要包括专家论坛和论坛公告两个模块。

(5)新闻频道。新闻频道包括行业新闻、实事质量法规新闻等。

(6)会员中心。会员中心主要用于对网站会员进行管理,包括会员注册管理、会员基本信息管理、会员学习方案制定、学习绩效评估、会员积分等模块。

(7)网站管理。网站管理模块是一个非对外公开的管理层用户专用模块,模块包括系统参数设置、系统用户管理和系统知识维护等几个模块。系统用户管理包括系统角色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等。

2.2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为:

(1)需求分析阶段。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根据实际操作需要,数据库的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与系统管理需要处理的数据和对需要处理的数据的进行哪些操作分析。

(2)概念设计阶段。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数据库设计人员根据需求文档,创建与数据库相关的那部分实体关系图(eRD)。

(3)逻辑设计阶段。逻辑设计的任务是根据DBmS的特征把概念结构转换成相应的逻辑结构,这里的转换就是把表示概念结构的eR图转换成关系模型。根据以上需求分析和系统组成模块,在面向tBt质量技术的e-Learning系统中,应该有知识分类表、标准知识表、质量标准法规资料表、用户信息表等表组成。根据实际的要求和处理上的方便,可以对表进行相应的扩展和分割。

(4)物理设计。物理设计就是进行数据表的详细设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这一阶段的任务包括:①主要是设计表结构。一般地,实体对应于表,实体的属性对应于表的列,实体之间的关系成为表的约束,确定所有数据库文件的名称和所含字段的名称、类型、宽度等;②对表结构进行规范化处理确定各数据库文件需要建立的索引。

(5)数据库实施阶段: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土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根据系统框架及功能需求,对系统数据表及数据关系进行设计。系统部分数据表及其关系设计如图4所示。

3面向tBt质量知识服务的e-Learning系统实现

依据以上所给e-Learning系统相关设计,作者开发了面向tBt质量知识服务的e-Learning原型系统(系统首页界面如图5)。

该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旨在借助中国政府、欧盟和高校的支持,针对行业特色和产品特色,建立能为多层次业务需求提供多样化质量技术网络知识服务的e-learning平台。该平台的成功运行,将通过e-Learning和项目方式向企业提供质量技术支持与培训,提供质量检测技术支持、外贸质量技术提升解决方案咨询等全面的配套服务。同时,有助于增进质量技术知识的国际/国内交流,提升共享与应用的水平和能力,提高湖北省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水平,促进中欧双方技术交流与贸易合作。

4结束语

针对中欧贸易企业解决tBt问题的难点之一:质量技术知识、法规学习渠道与质量技术问咨询援助平台,以建立公共tBt质量技术知识学习交流平台为目的,整合企业质量管理活动和企业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构建了企业质量知识管理框架和面向tBt质量知识服务的e-Learning系统框架。从质量技术知识、网络课堂、专家支持、质量论坛等7部分进行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和系统数据库设计,并开发完成了e-Learning原形系统。同时完成系统数据库设计,为公共tBt质量知识e-Learning系统开放平台的实现与运行提供支撑,并为相关项目的完成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解晶,何桢.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制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9(3):32-36

XieJ,HeZ.Someissuesandstrategiesonthe“madeinChina”intheinternationalbusiness[J].Chineseagriculturalmechanization,2009(3):32-36

[2]mcadam,R,LeonardD.DevelopingtQm:theKnowledgemanagementcontribution[J].JournalofGenera1managelnent,2001,26(4):47-61.

[3]LindermanK,SchroederRG,ZaheerSlynnetwwwdagriorglynnet.integratingqualitymanagementpracticeswithknowledgecreationprocesses[J].Journalofoperationsmanagement,2004,22(6):589-607.

[4]molinaLm,Lloréns-montesJ,Ruiz-morenoa.Relationshipbetweenqualitymanagementpracticesandknowledgetransfer[J].Journalofoperationsmanagement,2007,25(3):682-701.

[5]陈力力.基于知识管理的e-Learning软件工程教学平台的研发[J].软件,2010,31(11):1-7.

CHenLL.thedevelopmentofe-Learningeducationalwebsitebasedontheknowledgemanagement[J].computerengineering&Software,2010,31(11):1-7.

[6]HabibFardoun,Franciscomontero,VíctorLópezJaquero.e-LearningXmL:towardsamodel-basedapproachforthedevelopmentofe-Learningsystemsconsideringquality[J].advancesinengineeringSoftware,2009,40(12):1297-1305.

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篇6

(一)工商管理培训没有得到重视

很多企业虽然顺应潮流开展了相关的工商管理课程,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对工商管理培训有着足够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尤其是一些发展中的企业,对于开展工商管理培训表示不理解。这样一来,在这些企业开展工商管理课程就变成了一种形式,员工在进行培训时也只把培训当做任务,没有认真的去进行工商管理知识学习。

(二)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落后

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的落后,是很多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质量不高的原因。一方面,国内很多的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时,采用的都是“灌输式”的培训方法,使得学员在进行学习时不能充分理解理论意味较强的工商管理知识。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每年的工商管理培训内容基本一致,没有将与时俱进的工商管理知识更新到培训中,使得工商管理培训难以引起学员的兴趣,并且也难以达成预期的培训效果。

(三)培训考核制度滞后

考核是督促学员认真进行工商管理知识学习的良好手段,所以也是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基本保障。而一些企业的考核内容非常简单,以便使员工顺利通过考核。这使得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本身对学习也不甚重视。因此,培训考核制度的滞后,也是影响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重要问题。

(四)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

工商管理培训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因为想要长期聘用一个优秀的工商管理培训教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来资助教师到国外进行进修。这使得很多企业望而却步,没有认真的选择工商管理培训教师。而教师存在的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素质不过关等问题,将会影响培训的效果,从而使企业根本无法完成高质量的工商管理培训。

二、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途径

(一)提高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识

提高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识,就可以使企业领导和员工重视起工商管理培训,从而用端正的态度来进行工商管理培训,自觉的完成工商管理学习,进而提升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为了提高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识,首先要对企业领导阶层进行工商管理培训重要性的知识普及,使企业自上而下的对工商管理培训重视起来。其次,需要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重要性的宣传,使企业员工了解到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的意义,从而使员工将工商管理培训当成自己的责任,进而认真进行工商管理学习。

(二)对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进行改革

企业要积极的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改革,从而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首先,要采用“大脑激荡法”等各种形式的培训方法对学员进行培训,从学员的需求角度出发,来进行培训方法的选择,从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其次,要不时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将一些最新的案例加入到培训内容中,从而贴近学员的生活,使学员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加深学员对工商管理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

(三)完善培训考核制度

为了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要对现有的培训考核制度进行完善。首先,要为学员创造一个好的考核环境,使他们认识到企业对于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其次,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员进行考核,从而真正了解学员对工商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再者,要适当增加考核内容的难度,不以学员通过考核为考核目的。总之,只有使学员重视起工商管理培训考核,才能真正的督促学员进行工商管理知识学习,从而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

(四)注重培训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质量,企业要注重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对现有师资队伍的技术水平进行考核,建立严格的师资认证体系。其次,要从国外引进优秀的工商管理培训教师,从而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水平。再者,要对师资队伍进行投资,保证教师的培训水平定期得到提升。另外,要促进企业工商管理培训队伍参与国际性的交流活动,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总之,只有好的师资力量,才能为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三、结论

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篇7

关键词: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230-02

一、前言

在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体系中,技工院校以其教学模式的专业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人才培养机制的职业性,成为了整个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输送了大量高技能的员工,为社会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途径。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机制来看,高技能人才是通过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学习摸索、总结创新,积累大量的经验形成的,符合教学一体化要求的教师队伍也因此成为最为关键的因素。但是当前我国技工院校大多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在着力构建学科体系、教学模式的同时,对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特别是在数量众多的普通技工院校(指非国家重点技工学校)中,对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教师队伍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都较为落后,直接影响到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将从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与问题入手,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提高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强化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帮助。

二、当前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员工结构:师资力量不足。目前大多数技工院校的教师配置存在者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为显著的是师资力量明显不足,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校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为员工结构中的比例失调,学校管理和后勤人员的比例偏高,专职教师的数量相对较少,特别在普通技工院校中,高技能的专业教师资源更为稀缺,一体化教师队伍从数量上来看呈现出绝对缺少的特点。另一方面,在现有的教师队伍内部,人员结构相对不合理的现象同样存在,首先,高技能、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教师数量较少,特别是对于某些开设时间较短但是专业性要求很强的专业,缺少中高级以上的讲师、学科带头人或教学骨干等精兵强将,教师队伍中水平结构相对不合理;其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相对不合理也是目前影响技工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师资队伍的年龄断层十分严重,年轻教师不具备充足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年龄较大的教师缺乏新的教学理念与技术,技能和年龄梯队之间又缺乏互动链接,特别是某些学校在一些专业上只采用聘用社会退休人员的方法,无法形成经验和技能的有效传接;第三,教师职业化水平较低,教师的专业和工种分布不合理,特别是受到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基础课教师的工作量较少,而一些热门专业的教师则满符合甚至超负荷工作,教师的工作效率较低,工作模式亟待优化。此外,由于当前技工院校数量多、分布广,在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容易流失,流动性较强,难以形成稳定的教师团队。

2.管理理念:管理观念落后。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的特点在于呈现出较强的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因此传统的管理理念无法适应知识型员工的需要。具体来说,目前大多技工院校尚未建立统一的、与技工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特别是大多数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具备人力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缺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础与先进的管理理念,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只是简单的招聘、录用、考核、社保、工资福利、退休等事务,涉及到教职工激励、培训、福利改善等方面的深层机制及其原理的原则和方法理解不深,制约了技工院校人力资源职能的充分发挥。

3.激励制度:缺乏有效机制。首先,对学校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的核心员工激励机制和力度不足。技工院校的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在于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直接体现在学校学科带头人和核心教师身上。目前技工院校大多实行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对于核心员工的激励机制大多是单一的物质激励,激励机制和方式都呈现明显的不足。其次,当前大多数技工院校在普通教师激励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一是激励措施欠缺公平,分配方案不公平,缺少良好的竞争环境;其二,激励措施单一,缺少针对知识型员工特点的个性化激励机制;其三,缺少有效的考核机制,特别是在普通技工院校中,大多没有公平合理的岗位评价制度,很难体现员工的个人努力,也就无法满足员工的激励需求。

三、基于心理契约与知识型员工的理论分析

如前文所述,当前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主要是缺少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手段,因此本文将首先从理论层面入手,讨论解决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理论基础。

1.心理契约理论。心理契约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进行定义。广义的心理契约概念强调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双向互动。而狭义的心理契约则更加强调雇员一方对企业或组织的单向期望。具体来说心理契约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方面是其主观性。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的心理契约理论,其核心内容是个体对于个人与组织之间相互责任的理解与认知,对于现实的相互责任本身并不是心理契约所重点关注的,因此,心理契约表现出主观性的特点。另一方面是其动态性。一般来说,正式的雇佣契约是不能随意更改的,是相对稳定的一种关系,即使要发生改变,也必须经过双方协商,经过一系列口头或书面的程序方可生效。而心理契约则不受这一限制,这种建立在心理状态上的契约模式始终处于一种不断变更和调整的状态之中。企业或组织在运作方式、管理模式、人员调动、激励机制等各个方面的转变或调整,都会对心理契约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员工一旦感觉到不公平感,这种心理契约形成的基础就会由此瓦解。

2.知识型员工管理理论。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定义,知识型员工是那些掌握着对组织有价值的特殊内部知识或技能,处于组织的重要或关键岗位上,从事知识性、创造性工作,进而形成企业内部知识竞争优势的脑力劳动工作者。技工院校以高素质、高技能化化、高专业水平的教师为人力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教师和管理人员符合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因此技工院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分析知识型员工激励需求的角度入手。首先,知识型员工对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追求更高。其中精神方面的需求则是指知识型员工更加看重能够促使他们的职业生涯不断发展的、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对个体知识结构和事业的良好发展有着持续不断的追求。其次,职业和职位选择更加独立。知识型员工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可以通过自我创业,或是凭借较强的个人能力体现自身的个人价值,知识型员工对组织的依赖性也因此低于其他类型的员工。第三,工作模式具有更高的自主性。知识型员工往往会选择他们认为效率较高的工作形式,而事实证明,这些模式的确起到了提高效率的作用。第四,知识型员工的任职地点与岗位的流动更加频繁。知识型员工对更能够满足个人价值要求的职位有强烈的追求,他们不安于现状,具有更强的流动意愿,特别是由于当前技工院校的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来源于教师队伍的水平,学校之间对知识型员工的争夺更为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知识型员工由于其自身的稀缺性,呈现出更大的流动性。

四、对策建议

1.提高教师比例,增强师资力量。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笔者认为应当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挖掘师资潜力。一方面,对外开发师资力量,具体来说,聘任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广开员工渠道,在创业教育理念之下扩展的师资来源,将校外资源与校内挖潜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重视内部挖潜,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如前文所述,技工院校的教师具有较强的知识型员工的特点,知识性员工十分重视自身知识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技工院校应当建立专业化的培养机制,挖掘现有的教师团队的潜力,提升技工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2.更新管理理念,提升管理质量。在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面,技工院校要牢固人力资源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一手抓教学质量,一手抓人力资源管理,将教师视为资源而非成本,将开发人力资源的理念渗透到院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具体来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应当得到提高,通过制订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等方式,引进优秀人才,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到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当中,营造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条件与环境。

3.引入先进手段,完善激励机制。在心理契约理论中,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心理互动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而对于这种心理契约的建立来说,激励机制的优化与完善无疑是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建立完善的激励和工作绩效考核机制,能够使得员工获得心理上的认同感,特别是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建立客观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将环境激励、职业激励、事业激励等非物质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机结合,是营造良好职业环境的关键。

4.建设校园文化,营造学习环境。营造适合教师发展的校园文化、创造教师自我学习的环境是从内部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举措。首先,技工学校要重视校园的文化建设,通过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具备较高专业知识的教师,形成良好的学习型氛围。其次,注重学校自身的品牌建设,将建设优秀技工学校的理念深入到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当中去,使得教师产生认同感和使命感,更加注重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第三,在前文提到的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基础上,解决教师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困难,使教师能够将精力集中在教学活动中,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5.加强校企合作,优化培养机制。技工学校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决定了教师不仅应当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因此,技工学校特别是非企业办技工学校应当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建立实习与教学实践基地,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实地的考察学习,亲身参与工程或课题,特别是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在企业挂职学习能够帮助他们快速积累实践经验,达到提升自我教学能力的目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管理理念的优化是基础,加强师资力量是目的,建立客观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结合非物质和物质激励是手段,技工院校需要从多个方面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才能够真正达到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晓玲.技工学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2)

2.王俊景.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1)

3.赵桂群.浅谈技工学校专业课教师的教书育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1)

4.王洪昌.关于技工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2)

5.孙舜.浅谈技工学校一流教师队伍的建设[J].职业,2010(3)

6.马新春.加强技工学校教师素质教育浅论[J].职业,2009(4)

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篇8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假设;会计本质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个新时代概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等。知识将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并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任何一次变革都会引发会计的变革。“会计主要是适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m・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由于知识经济导致世界产业经济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型经济,信息与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和全球网络的形成,将创造出许多过去完全想象不到的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包括会计思想、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技术方法和会计政策规范。国内学者在研究知识经济对会计影响时,往往多集中于阐述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大假设的冲击影响。研究的逻辑起点无非是从会计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出发,阐述它的不适用性。有的学者如殷志刚、邱景忠提及到其对会计目标、历史成本、资产概念的冲击。但都浅尝辄止。对作为会计研究重要方面的会计本质,却很少有文章系统论述知识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本质的三种认识

本质是决定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根本属性。会计本质是由会计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是会计这一事物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它从整体上规定会计的性能和发展方向。会计本质也是确定和解释其他会计概念的依据,会计研究首先应解决会计本质问题。这一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风靡我国,并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存在于我国会计理论界的对会计本质的三种认识即“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会计控制论”,这是对其进行长期研究的逻辑起点。人们对会计本质和内涵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迄今为止仍是三派鼎立,没有能够达成一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人们价值意识的转变,都迫切要求我们对会计本质重新加以思考。

(一)会计信息系统论

余绪缨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并主张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他认为:“根据当前的现实及其今后的发展,应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它主要通过客观而真实的信息,为管理提供咨询服务”(金绪缨,1980,1982)。此后,这种观点得到了葛家澍教授等人的支持。他们给会计所下的定义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葛家澍等,1983)。

(二)会计管理活动论

“管理活动论”这一观点是我国学者首创的提法,由杨纪琬教授利阎达五教授率先提出。1980年,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两位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论文,首先提出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的观点,并认为:会计管理在微观经济中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价值管理;在宏观经济中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的价值运动就是个别资金的运用,会计管理是对这种运动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控制活动论

“控制活动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为调和上述两派的论战而出现的一个新兴学派,其代表人物是杨时展和郭道扬两位教授。杨时展教授的会计控制论侧重于会计微观领域,其建立的基础是受托责任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会计控制论。他认为:自古以来,会计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反映、控制经济活动,离开现代会计这一控制系统的运行,要提高经济效益是根本不可能的。郭道扬教授的会计控制论侧重于宏观会计领域,他从会计史学视角出发,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了现代会计的全面控制观点。他认为:会计是人类为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所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因而现代会计的本质是一个全面控制系统,必须把过去、现在与未来结合在一起;必须把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结合在一起。尤其到了现代社会,会计更是现代经济控制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中通过对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经济信息的优化与利用,以期对即定目标的控制和最终目标的实现。将会计界定为一种控制活动,优势在于: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揭示了会计的本质,阐明了现代会计是一个控制系统。并且将受托责任与会计控制系统相结合,同时明确了受托责任与决策的关系。

二、知识经济下对会计本质三种观点的辨析

(一)按照会计信息系统论的观点,会计活动确实是生产制造信息的行为,但知识经济环境下这种信息的内涵却在不断地扩大

具体表现为:1、知识经济下,信息的使用者不仅要了解财务信息,还要了解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另外,非财务信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企业的核心技术、管理团队的背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业的竞争形式等,这些信息单纯依靠财务信息是不能充分反映出来的,而这些信息往往只是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2、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诞生的新的信息记录、采集、聚合、分析、整理、传输、公示技术等均产生了质的飞跃,现在的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使海量的信息能够得到处理,并且能够即时为使用者所取得。大大提高了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3、知识经济下单纯认为会计是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的看法只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忽略了监督、预测和分析等控制职能。因为财务人员每天要依靠自己的职业判断去分析确认各种资产,选择不同资产的计量属性等等,这种判断性决策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被界定为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这是对会计本质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它强调了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双重职能,是我国进行会计改革以来。体现在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在知识经济下。扩大了企业管理的范围。也深化了管理的内涵。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更加丰富了管理的手段。所以。原有的会计本质的认识有点模糊,范围过大,无法区分会计管理和其他管理的界限。因为会计管理毕竟不同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管理、知识管理等等,会计管理也非财务管理,所以该概念应该予以深化、细化。

(三)会计被界定为一项控制活动

控制只是会计所表现出的重要特征,它在逐渐成为会计的重要职能之一,但是并不能用控制去概括会计的本质。知识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控制手段,扩大了控制边界。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管理越来越扁平化,控制的界限早已超越地域的限制,使远程控制成为可能。所以,这种直接的控制技术的产生其实弱化了企业财务控制在企业经营控制中的作用,片面地强调会计控制职能只会以偏概全。应该对其加以深化。

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篇9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假设;会计本质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个新时代概念。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其主要特征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等。知识将在社会生产和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体作用。并为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任何一次变革都会引发会计的变革。“会计主要是适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m·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由于知识经济导致世界产业经济结构从物质型经济转向知识和信息型经济,信息与通讯技术的空前发展和全球网络的形成,将创造出许多过去完全想象不到的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知识经济对会计理论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包括会计思想、会计目标、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技术方法和会计政策规范。国内学者在研究知识经济对会计影响时,往往多集中于阐述知识经济对传统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大假设的冲击影响。研究的逻辑起点无非是从会计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出发,阐述它的不适用性。有的学者如殷志刚、邱景忠提及到其对会计目标、历史成本、资产概念的冲击。但都浅尝辄止。对作为会计研究重要方面的会计本质,却很少有文章系统论述知识经济带来的影响。

一、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会计本质的三种认识

本质是决定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根本属性。会计本质是由会计的内在矛盾所决定的,是会计这一事物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它从整体上规定会计的性能和发展方向。会计本质也是确定和解释其他会计概念的依据,会计研究首先应解决会计本质问题。这一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风靡我国,并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存在于我国会计理论界的对会计本质的三种认识即“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管理活动论”和“会计控制论”,这是对其进行长期研究的逻辑起点。人们对会计本质和内涵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迄今为止仍是三派鼎立,没有能够达成一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人们价值意识的转变,都迫切要求我们对会计本质重新加以思考。

(一)会计信息系统论

余绪缨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进并主张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他认为:“根据当前的现实及其今后的发展,应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它主要通过客观而真实的信息,为管理提供咨询服务”(金绪缨,1980,1982)。此后,这种观点得到了葛家澍教授等人的支持。他们给会计所下的定义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葛家澍等,1983)。

(二)会计管理活动论

“管理活动论”这一观点是我国学者首创的提法,由杨纪琬教授利阎达五教授率先提出。1980年,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两位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论文,首先提出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的观点,并认为:会计管理在微观经济中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重要的价值管理;在宏观经济中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的价值运动就是个别资金的运用,会计管理是对这种运动进行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

(三)控制活动论

“控制活动论”是20世纪90年代初为调和上述两派的论战而出现的一个新兴学派,其代表人物是杨时展和郭道扬两位教授。杨时展教授的会计控制论侧重于会计微观领域,其建立的基础是受托责任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会计控制论。他认为:自古以来,会计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反映、控制经济活动,离开现代会计这一控制系统的运行,要提高经济效益是根本不可能的。郭道扬教授的会计控制论侧重于宏观会计领域,他从会计史学视角出发,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了现代会计的全面控制观点。他认为:会计是人类为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所进行的一项基本活动,因而现代会计的本质是一个全面控制系统,必须把过去、现在与未来结合在一起;必须把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结合在一起。尤其到了现代社会,会计更是现代经济控制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社会中通过对包括财务信息在内的经济信息的优化与利用,以期对即定目标的控制和最终目标的实现。将会计界定为一种控制活动,优势在于: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揭示了会计的本质,阐明了现代会计是一个控制系统。并且将受托责任与会计控制系统相结合,同时明确了受托责任与决策的关系。

二、知识经济下对会计本质三种观点的辨析

(一)按照会计信息系统论的观点,会计活动确实是生产制造信息的行为,但知识经济环境下这种信息的内涵却在不断地扩大

具体表现为:1、知识经济下,信息的使用者不仅要了解财务信息,还要了解企业的背景信息和前瞻性信息。另外,非财务信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如企业的核心技术、管理团队的背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产业的竞争形式等,这些信息单纯依靠财务信息是不能充分反映出来的,而这些信息往往只是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考虑的重要因素。2、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诞生的新的信息记录、采集、聚合、分析、整理、传输、公示技术等均产生了质的飞跃,现在的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使海量的信息能够得到处理,并且能够即时为使用者所取得。大大提高了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3、知识经济下单纯认为会计是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的过程的看法只体现了会计的反映职能,忽略了监督、预测和分析等控制职能。因为财务人员每天要依靠自己的职业判断去分析确认各种资产,选择不同资产的计量属性等等,这种判断性决策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

(二)会计被界定为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是管理经济的一种工具,这是对会计本质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它强调了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双重职能,是我国进行会计改革以来。体现在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在知识经济下。扩大了企业管理的范围。也深化了管理的内涵。企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更加丰富了管理的手段。所以。原有的会计本质的认识有点模糊,范围过大,无法区分会计管理和其他管理的界限。因为会计管理毕竟不同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管理、知识管理等等,会计管理也非财务管理,所以该概念应该予以深化、细化。

(三)会计被界定为一项控制活动

控制只是会计所表现出的重要特征,它在逐渐成为会计的重要职能之一,但是并不能用控制去概括会计的本质。知识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控制手段,扩大了控制边界。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管理越来越扁平化,控制的界限早已超越地域的限制,使远程控制成为可能。所以,这种直接的控制技术的产生其实弱化了企业财务控制在企业经营控制中的作用,片面地强调会计控制职能只会以偏概全。应该对其加以深化。

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篇10

关键词:经济管理教学;特点;存在问题;改革策略

济管理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当前市场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与理论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的市场需求,因此对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针对目前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策略以真正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够真正培养出符合经济时展需要,具有丰富的经济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综合性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

一、高校教育特点以及经济管理教学的特点

高校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社会所需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主要任务,高校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高低。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培养目的就是培养出具备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高校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本科教育与传统的高中教育具有明显的差别,高中教育注重基础性知识教学,教学课时和教学科目都比较固定;本科教育的教学课程数量居多但学习时间较少,学习内容更加宽泛和灵活,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第二,高中教育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应试能力考核,而本科教育则更加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经济管理教学的特点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针对性。经济管理教学既要注重对学生专业的经济理论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大纲要求,拟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且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能够结合具体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能够对比所学的经济原理,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其次,参与性。高校的经济管理教学特别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注重整体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教师将自己搜集到的材料和观点加以分析,在相互的讨论过程中开拓创新思维能力。最后,实践性。经济管理教学旨在培养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专业性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别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验操作,同时也特别注重学生在毕业后对经济管理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学生管理经验的积累。

二、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经济管理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其重要性在实际的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会进行处理。但是目前高校的经济管理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手段单一。高校目前的经济管理教学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的影响,存在课程教学理念滞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会采取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往往由于过分放大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导地位,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很容易降低学生对课程本身的学习兴趣。很多经济管理的任课教师对学科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够科学,过于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讲授而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容易忽略学生自身的实际特点,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比较少,从而导致实际的课堂教学效果欠佳。

2.教学硬件设施不足,实践基地缺乏。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科应用性比较强,对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配套教学硬件设施和实践基地的要求也比较高,但是由于受到教育经费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硬件设施配备和实践基地建设严重不足。在经济管理课程上需要针对教学案例播放某些视频,但是由于学校没有配备专业的多媒体设备而导致学生无法更加直观和形象地了解到教学内容。此外,很多高校仍然存在着教育实践基地发展滞后的问题。由于学生会在经济管理的实际课堂中学到如市场营销、生产运作以及经济管理等理论知识,但是如果没有在实践中真正地加以演练,那么学生就很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导致理论与实际的脱节。由于学生实习的地点多为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贸易公司、物流公司等经济相关单位,而专业所涉及的岗位也包含了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比较核心的部门,因此多半不愿接收在校大学生的实习,因此学校硬件设施不足和实践基地缺乏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3.实践性教学程度重视不足。很多高校由于受到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教育经费不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加上还没有对实践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高校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实践性教学长期得不到重视。首先,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一种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注重让学生收获较多的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上的很多实践课程都停留在了形式的层面上,没有真正的落到实处。其次,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理论加上实践举例的方式,缺乏一些实践环节的安排,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经济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如果不经过实践平台上的操作练习,是根本无法累积到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和实战经验的,如果学生不能够自己操作所学的理论知识,那么一旦学生遇到了实际问题就会出现束手无策的尴尬局面。最后,经济管理所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宽泛,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行业领域相关知识非常多,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却过多地关注了书本教材上一般性的知识介绍,而对实际前沿的实践理论脉络无法从整体上清晰地把握,因此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

三、高校经济管理教学改革的主要策略

针对目前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结合经济管理专业教育本身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教学改革策略,以便更好地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

1.优化课程结构,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要想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将实际的课程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将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建立起来。首先,一定要对整个经济管理专业进行合理化的归类和划分,准确定位经济管理的专业特点,包括其实践环节的具体内容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安排,建立一套科学而完善的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对经济管理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其次,要高度重视实践教育的意义并能够充分发挥出实践教学的优势,真正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充分地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接受能力,分阶段性地开展教学,并灵活而及时地进行教学时间上的安排和调整,突出环节中的重点。最后,课程本身要有一套科学而完整的考核标准,教师要能够从学生的考核成绩中及时了解到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程度和真实的评估情况,以便日后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

2.利用多种形式加强经济管理的实践教学。由于受到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导致经济管理的实践教学环节长期得不到重视,而实践环节对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利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首先,可以利用模拟教学的形式,如运用eRp沙盘模拟形式开展经济项目管理的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有机会运用到所学的知识。其次,安排学生到社会企业的实习,制定系统的实习指导方案,包括常见问题解决办法等。还可以鼓励广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经济管理的真实理解,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建立多种模式并用的实践教育平台,鼓励学生运用自身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推进创业实践。通过高校、政府以及企业等三方面的协调管理,搭建完善的创业平台,可以引进风险投资基金,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创业的资金问题。最后,还可以依托于一些课外科技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创业综合技能,利用一些如竞赛等渠道有效地提高实践效果,如“创业沙龙”、“创业论坛”、“创业培训班”、“创业研讨会”、“创业俱乐部”等,还可以结合经济管理专业的具体特点,举办一些挑战赛,如“电子商务大赛”、“商务公关大赛”、“商务谈判大赛”、“物流设计大赛”、“股市期货模拟大赛”等,让学生在实际的操练过程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3.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相较一些如土木工程、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性比较突出的专业而言,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性不是很强,但是其实际的覆盖范围相对比较广泛,毕业生在毕业后的择业方向更是多样,因此对学生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在实际的经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并且要注重整个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全面,要适当地进行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方法的介绍,要让学生能够脱离书本上的纯理论知识,多了解一些社会企业经济管理方面的背景知识。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特别是要结合当前最新的发展形势,介绍一些经济管理理论的新情况,如增加一些对大型复杂项目管理理论的讲解,最好是能够借助一些真实性的案例,以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管理性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加快市场经济发展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经济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广泛从事于财政、税收、金融、贸易等经济部门,也会有很多人在大中小企业担任经济相关的管理工作,因而其在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但是由于当前我国的高校经济管理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某些不足的地方,因此需要在相关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改革性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实际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国平.经济管理教学改革相关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9:180

[2]欧阳胜.基于微信的电子商务教学实践论[J].信息化建设,2015,05:75-76

[3]刘芳.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教学改革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10:187-188

[4]欧阳胜.高校电子商务在线教学设计的研究[J].信息化建设,2015,10:377-378

[5]林云华.经济管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J].科技经济市场,2014,09:108-110

[6]欧阳胜.针对经济管理教学改革几个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