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的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43:59

仓储管理的基础知识篇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山东烟台264001)

【摘 要】分析了课程地位作用、特点,以及教学对象在学历层次和文化素质、从事岗位和专业技能、管理水平相和组训能力侧重仓储基础理论教学方面的问题,对仓储管理内容进行了优化设计,侧重仓储基础理论教学。强调仓储业务管理内容,突出仓储重点管理内容。一是层次分析法提高逻辑能力、案例分析法深化管理理念、个性激励法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引导法培养思维能力、试验实作法提高动手能力、案例大作业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

关键词仓储管理;人才培养;教学设计

《仓储管理基础》是装备保管技术专业学员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主要讲授仓储管理的规划计划、仓储业务管理和仓储专项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1 课程地位作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员系统地理解仓储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等知识,熟悉仓储管理具体业务,掌握仓储管理基本技能,学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仓储管理问题,打牢专业基础,锻炼组织指挥和科学思维的能力。课程具有部队管理与装备技术、保障指挥与操作应用相结合的特点,教学内容与岗位任职联系紧密。

2 教学对象分析

学员为士官大专学员,经过基础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先行课学习了高等数学、工程数学、物理学等基础课,具备学习本课程的知识基础。但是学员对于部队仓储管理方面的认识缺乏深度,理论层次不高,知识不够全面系统。

一是学历层次和文化素质差别较大。虽然大专学员整体的学历水平有了一定提升,但是,由于士官大专学员多为部队考学,有的是已经转为士官,有的是士兵,有的具备大专学历,有的只有高中学历,在学历层次上和文化素质上有一定的差别,因此知识掌握和思维方式也有所不同。此外,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部队装备的科技含量也不断提高,这些都对士官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大多数士官对高科技知识了解甚少,由于对新装备原理了解不够,不能更好地发挥其战斗性能,影响了新装备的训练。

二是从事岗位和专业技能存在差距。士官大专学员一般的为部队士兵考学进入军校学习,入学前从事不同的岗位,部分学员与所学专业相同或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仍存在着部分学员对所学的岗位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一些学员自身军事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弱,缺乏应有的业务知识,对新知识了解不多,对新装备操作使用不熟练,自身技能不过硬。

三是管理水平相和组训能力存在不足。部分学员入学前为士兵,缺少相应的管理经历和管理实践,加上对军事理论缺乏系统学习,对部队管理和军事业务法规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组训能力存在不足。即便有过士官经历的学员,由于资历浅,缺少组训实践,存在训练的方法单一、不灵活,讲问题现象的多,指出问题根源的少,致使组训能力在低层次循环,效率低下。

3 教学内容优化设计

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对象特点,对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既使学员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又提高其能力和素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仓储规划管理、仓储业务管理和仓储专项管理三大模块。

侧重仓储基础理论教学。仓储规划计划管理部分主要讲授仓储规划、计划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原则、基本模型,属于仓储的上层规划和设计的内容,对于开拓学员视野,提高管理水平有所帮助,对具体的规划方法、原则和要求要精讲。

强调仓储业务管理内容。仓库业务管理部分包括入库、保管、搬卸装运、包装、出库、温湿度等业务活动,是本课程的重点,需要重点掌握,应结合部队管理实际,增加案例分析内容,提高学员岗位任职能力,一些管理的理念、原则、方法、策略和业务流程,是本课程的核心和重点,必须讲深、讲透。

突出仓储重点管理内容。仓库专项管理,包括信息管理、安全管理、战备管理、现代仓储管理等内容,内容针对性、实践性较强,应结合学员在部队工作过的实际,结合研讨式、案例式教学方法,重视实践能力和管理理念的培养,着重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选择要使学员通过学习后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课程教学的基本模式是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精讲,伴以自学、讨论、实操和作业,针对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是层次分析法提高逻辑能力。针对仓储规划的不同层次,从顶层的仓库分布和组合、库区的布局、库房的布置、设备设施的规划、仓储计划等几个层面,逐层层展开具体内容,提高学员管理能力。

二是案例分析法深化管理理念。一方面,增加部队实际管理的图片、影像资料的内容,使学员真实感受到军事仓储管理的具体工作,增加直观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针对部队仓储管理中的规章制度、规范和要求,展开分析和讨论,引导学员自主思考,结合自己特点和军械仓库管理的规定,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启发学员思考不同的仓库、不同器材的管理方法的不同,专项管理的重点等。

三是个性激励法激发学习兴趣。由“千人一法”向因材施教转变,讲求教学方法的个别化,根据个体或群体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使每个学员在交流互动中,固强补弱,提高全面素质能力。结合学员在部队的不同工作经历和个人特点,结合仓储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引导和安排学员进行专题和具体问题的讲解,发掘不同学员的潜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培养。

四是启发引导法培养思维能力。对库存控制模型、储备预测模型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引导学员自主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人数较少,适合小班授课,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由“一言堂”向“多言堂”转变。对于仓储出入库业务管理的内容,由教员讲解为主,改为增加教学互动环节,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锻炼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仓储管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是试验实作法提高动手能力。通过库区网络布线综合实验、库区防盗报警信息处理实验、自动化立体仓库控制实验,以及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实作,提高学员动手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六是案例大作业提高综合素质。根据向实战聚焦和向部队靠拢的教学要求和学员实际情况,结合学员知识和能力水平,利用学员具有岗位任职经历的情况,布置课程案例作业,收集整理设计仓储管理案例,安排学员进行案例作业答辩,提高学员综合能力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松林,赵湘,吴建明,等,编.军事装备管理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9:350.

[2]吴应进.新军事变革与军队信息化人才建设[J].军事经济研究,2004(8):64-67.

[3]苏海丁.军队管理人才培养浅见[J].国防大学学报:军队建设研究,2007(4):47-48.

[4]张忠福.高校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管理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2(1):104-107.

[5]陆海燕.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中的误区、盲点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68-169.

仓储管理的基础知识篇2

摘要:“仓储管理实务”是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为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满足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该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及仓储管理岗位群相应岗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进行了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设计。

关键词:高职;仓储管理实务;教学设计;职业能力导向

作者简介:金玉清,女,甘肃武威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物流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6-0005-05

一、“仓储管理实务”课程地位、性质

“仓储管理实务”是甘肃武威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在学生学习了先修课程“物流基础”的前提下开设,同时,又为后续的“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课程提供了知识支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仓储经营管理、仓储设备操作、仓储作业组织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从事相关职业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对仓库选址与规划、仓储作业设备、仓储作业流程(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出库作业)、库存控制、仓储商务管理、仓储成本分析、仓储管理信息技术、仓储的安全和特殊货物管理等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仓库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出库作业的流程、组织与实施,并使学生能将仓储管理与配送管理、采购管理、运输管理等课程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专业系统知识;通过模拟软件的操作、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仓储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仓库的选址与规划布局;熟悉仓储作业的基本流程;熟悉仓储作业的设备;懂得货品的保管与养护方法;掌握库存控制的方法,并对仓储成本进行分析管理;掌握仓储管理的信息技术;掌握仓库安全与特殊货物的管理。

2.职业能力目标。能进行仓库规划与布局;会进行物品编码与信息处理;能使用仓储常用设备;能组织货物进出库;能对库内物品进行保养与维护;能操作运用仓储管理软件和其他应用软件;能进行订单处理;具有成本分析与控制的能力;掌握仓库安全及防范的要求;能够掌握文明作业、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及内容。

3.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更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的养成。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诸如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等职业道德与素质对个人职业发展、他人职业发展、企业成功的重要性,使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具体来说,要具备仓储管理员的基本职业素质要求;要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要有团队合作意识;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要有较强的书写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抗压能力。

三、仓储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群所对应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根据物流专业对人才需求标准,构建仓储管理相关工作岗位及任职要求,具体内容如表1。

四、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仓储管理实务”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设计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应坚持“教、学、做”合一,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情境化教学模式。

(二)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

通过专业教师进入合作的物流仓储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仓储各项作业的任务内容,分析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能力需求;将能力需求转化为项目化学习任务,最终通过项目化任务实现课程教学培养目标,确定岗位工作任务,具体内容如表2。[2]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设计

“仓储管理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除课堂讲授外,应配合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模拟实训、实习等各种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穿插介绍国内外仓储管理音像视频资料、图片等,以充分关注师生间互动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挥,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教学方法设计。(1)项目教学法。本课程从仓储岗位职业能力出发,依据仓储作业流程,可将全部教学内容分解为仓储认知、仓库系统规划、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仓储业务评价六大模块项目,设计出完成每个项目的条件,让学生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最后,对学生的实训结果进行考核。(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案例进行讲解及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一般规律”方法及设计方案,从而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3]案例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可大量采用,此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开创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采用教材中的案例或搜集的案例信息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启发、点评总结。(3)任务驱动法。教师布置实训任务,理论学习由学生操作完成。在模拟实训室,学生按照教师演示,布置任务后可马上动手操作,从而有利于知识的快速消化吸收。如分拣作业、堆码作业、出库作业可采用此法。(4)角色扮演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感受实际工作中的不同身份角色,从角色者角度考虑、解决问题。比如入库作业、出库作业、分拣操作实训、仓储商务谈判及合同签订等可采用此法。(5)模拟训练法。利用物流模拟软件和其它仓储实训软件,通过仿真度很高的仓储虚拟环境,使学生熟悉仓储岗位的各种业务流程及作业,并能进行模拟操作,从而促进对仓储理论知识的理解、接受和应用。

2.教学手段设计。(1)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课件可重点展示学生并不能经常接触的仓储设备的图片,如货架、托盘、叉车、集装箱、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并展示整个仓储作业的流程图,以便于学生理解。(2)音频、视频资料辅助教学。为扩展课外知识,可收集仓储作业相关的音像资料用于仓储管理的教学中。如仓储与货物分拨系统演示、UpS分拣系统、天津港集装箱装卸作业等,从而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其学习兴趣。(3)实训教学。通过仓储模拟软件,可模拟仓库入库、在库、出库的作业管理流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校外仓储企业的参观学习,使学生零距离接触工作岗位,感受企业文化,增强学生对岗位职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其求职和探索欲望。

(四)考核方法设计

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施,但实施效果如何,要通过考核来验证。考核可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进行。其中,过程性评价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训操作能力及表现来评定(占60%);结果性评价即期末考试(占30%);学生平时表现如考勤、学习态度(占10%)。这种考核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着重体现了职业能力培养中学生动手能力、实训能力的考核。

五、“仓储管理实务”教学设计实例

以“仓储管理实务”项目4:入库作业——任务二:货品验收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该任务要求学生在前一任务货物接运的基础上,进行货物验收并办理交接手续。在学习货物验收的方法、验收标准、验收内容的基础上,对货物进行数量验收和质量验收,并填写物资入库初检记录、验收单、货物拒收单和实物保管明细账。布置工作任务:上海无忧仓储有限公司接到两个公司的入库通知单,让学生模拟仓储操作员的工作,进行货物验收,并对不符合入库储存要求的货物进行处理。

(二)教学过程设计及实施(见表3)

职业教育作为专业型、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不仅要对知识型人才进行必要补充,而且要致力于塑造更多专业技术过硬、动手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劳动者,以满足各行业各领域对于技术人才的岗位需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提出,要求教师领悟职业教育的实质,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入手,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做好教学设计,及时进行课后反思总结,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牛国鹏.浅论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策略[J].物流技术,2013(6):270-272.

[2]汪晔.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4(6):122-124.

仓储管理的基础知识篇3

1.1通过定岗实现人力资源的整合

在电厂仓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论资排辈”的人员管理方式,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对仓储物资管理人员进行招聘,通过创设公平公正的企业用人环境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仓储物资管理人员进行定岗管理,实现员工队伍的优化,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

1.2通过培训实现员工素质的提高

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组织员工去先进的企业与单位进行交流学习,吸收新的知识与新的理念;聘请专家到电厂进行讲课,促进员工素质的提高;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所学的新知识与新理念进行运用。一方面要注重员工对库管专业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要加强员工现代化管理与生产方面的知识,从整体上实现仓储物资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1.3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

电厂仓储物资管理的全过程都离不开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责任心是决定一名仓储管理人员能否站在电厂大局角度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处理问题尤其是应急问题的关键。

2合理改进仓储场所与设备

2.1库房的合理安排

在对库房进行安排的过程中,要依据电厂仓库中物资的特点进行合理分配,按照物资的特性设立不同的仓库,例如钢材、五金、设备、电气仪表等,都需要安排单独的库房进行存储。同时仓库在位置选择的过程中同样需要考虑物资的特点,存储、装卸较为困难的物资的库房一般放置在一楼或者靠近道路、交通方便的地方。

2.2仓储装备的合理配备

仓储物资管理现代化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仓储场所中的自动化基础设施。在仓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配备储存设备、计量装置与搬运机械等,要确保这些设备的现代化与自动化,提高仓储的整体现代化水平。

3深入推进仓储物资管理信息化工作

随着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逐渐发展成为生产要素之一。只有掌握更多的信息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获得高质量、低成本的信息能够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电力物资种类繁多,资金量占用大,在管理的过程中难度也很大,实现仓储物资管理信息化能够从整体上掌握物资实况,提高记账的效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仓储物资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方式,通过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系统之间的对接实现物资管理环节的简化,能够实现物资管理的可控、在控,确保仓储物资管理的过程中做到经营成本降低与管理效率提高。

4构建有效库存控制模型

4.1库存控制关键点

第一,订购点。订购点指的是电厂仓库中某物资应该进行采购补充的数量点。如果订购点提前,将会导致该物资仓库存储量的积压,增加订购成本;如果订购点推后,将可能出现缺货情况,对生产造成影响,产生缺货成本。第二,订购量。订购量指的是某物资库存量在订购点时需要进行采购的数量,如果订购量过多,将会导致该物资仓库存储量的积压,增加订购成本;如果订购量太少,将会造成订购次数增加,使订购成本增加,同时存在不满足生产所需的风险。第三,存量基准。存量基准中包括最高存量与最低存量,其中最高存量指的是最高物资储备数量,最低存量指的是物资库存数量维持的最低界限。

4.2有效库存控制模型

4.2.1实现电厂之间的联合仓储

电厂在设备设计及型号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为电厂之间实现联合仓储奠定了基础条件。电厂应该与地理区位靠近的其他电厂谋求仓储方面的合作,每个电厂负责仓储不同的配件,从而降低单个电厂需要配备的配件种类与数量,从根本上降低仓储物资管理方面的成本。

4.2.2在供应链管理理念基础上形成库存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模式包括Vmi、Jmi、CpFR3种。与其他制造业相比,电厂的物资需求具有计划性不强、不确定性较高的特点,需要依据具体配件的消耗情况或预期的使用情况对配件的采购进行申报,在申报之后供应商再依据订单进行生产。在供应链管理理念基础上形成库存管理模式,能够实现对物资供应的横向协调与控制,一方面能够提高物资提供的保障度,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库存的数量。其中Vmi较为适用于电厂仓储物资管理。

5统一制定物资编码

在仓储物资管理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物资编码。首先,电厂需要对所有的物资进行科学编码,通过物资编码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来完成电厂仓储物资的编码工作。其次,对电厂仓储的所有物资进行编码是一项非常复杂并且繁重的工作,而且不同工作人员对编码工作的理解存在差异,这就更增加了编码工作的难度,因此要由专人来负责仓储物资编码工作,通过专人管理的方式来提高编码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此外,要对编码负责人进行全面的培训,提高负责人的工作能力,减少工作中重码、错码问题的出现。

6提高仓库管理水平

6.1通过准确的管理计划实现仓储物资管理

在仓储物资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物资需求管理与计划管理,促进仓储物资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由生产部门、计划部门与物资部门共同进行管理,实现管理计划的及时、准确。生产部门要依据生产的实际需求提出物资需求计划;计划部门在接到物资需求计划之后要对供货期进行了解,依据库存的实际情况制定采购的计划;物资部门在接到采购计划之后要对货源进行及时的落实与采购,确保物资供应。

6.25S库存物资管理

第一,整理。物资管理人员要对仓储物资进行定时巡视,明确仓库中物资的状态,每月进行物资保管人员之间的相互盘点,每季度组织所有物资的全部盘点。第二,整顿。对物资要按照相关的保养与保管方式进行管理,做到合理定位编号,实现入库与出库的便利。针对一些易燃易爆的物资要在独立的仓库中进行存放与管理。第三,清扫。要按照相关的库房管理制度对库房进行清理,确保储物的环境干净整洁,在库房中禁止吸烟。第四,整洁。实现整理、整顿与清扫工作的规范化,在管理工作中习惯性地加以执行。第五,素养。不断提高员工的素养,将库房管理提升到企业文化的高度。

7结语

仓储管理的基础知识篇4

一、科学管理,促进精细化管理上台阶

按照国家和省粮食局的部署,深入开展全省规范化管理“示范粮库”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加强粮油仓储管理的新途径。组织各储备库按“示范库”标准,逐个环节、逐个岗位细化量化业务流程、工作标准,科学设计管理制度,落实考核评价机制,推进储备粮管理科技化、规范化、效益化发展;建立指标考核体系,促进仓储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提高应用低温隔热等先进储粮技术的覆盖面,年内,力争除当年入库新粮外,50%以上库存粮不熏蒸,使储备库库存小麦轮换期内熏蒸不超过2次;积极发挥市科技储粮指导组的作用,深入研究和全面推广应用低温、低药等绿色储粮技术,每个储备库都要落实研究课题与项目,及时整理研究成果,发表2篇以上高水准的论文,提升我市仓储行业竞争力;根据市场行情和政府调控需要,合理确定辖区内地方储备粮油库存规模,切实抓好储备粮油轮换工作,把握轮换节奏,提高轮换效益。

二、落实政策,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引导粮食仓储企业,正确运用国家各类扶持引导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各级财政资金补助,有规划、有步骤地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树立长远发展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对全市基层粮所进行全面维修改造;严格执行国家《粮油仓储管理办法》和《省粮油仓储单位备案管理办法》,落实粮油仓储单位备案管理制度,利用粮油仓储管理系统信息平台,全面掌握我市粮食仓储设施基本信息;加强市粮食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实施电子结算、信息网络、检验检测等配套工程,着眼“大粮食、大市场”,构建区域化粮食仓储物流平台。

三、整合资源,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市粮食调控及储备业务智能管理系统”功能,提高基层单位粮食仓储管理效率;通过整合行政办公、执法、社会粮食统计、粮食经纪人管理等子系统,强化库存粮食监管,提高行政效能;积极争取与全省粮食仓储管理系统对接,努力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和资源共享;指导仓储企业探索粮库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的集成应用,积极研究在仓储管理领域应用物联网技术。加大信息系统的建设力度,逐步实现系统的更新和冗余配置,提高信息系统运行质量。

四、服务民生,扩大农户科学储粮覆盖面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落实配套资金,稳步推进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全年推广科学储粮“示范仓”4500户。认真贯彻国家《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办法》,修订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确保专项建设规范高效。严格专项资金管理,实行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对“示范仓”中标价格、补贴金额等内容要张榜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质量管理,从原材料采购到“示范仓”加工实施全程监督,为农户提供质量可靠的产品。强化政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提高全社会对农户科学储粮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农户参与科学储粮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健全技术服务体系,普及储粮知识,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农户科学储粮水平。

五、以人为本,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决客服麻痹思想,居安思危,把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措施抓细、抓实、抓好;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岗位;强化药剂管理,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和技术规范,按国家粮食局“熏蒸作业负责人应由高级及以上资格的粮油保管员担任,环流熏蒸设备应由中级及以上资格的粮油保管员操作”的规定,切实加强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确保熏蒸作业安全;加大安全生产设施设备投入,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仓储管理的基础知识篇5

一、BteC及taFe教学模式概要

1.英国BteC教学模式

英国BteC(Business&technologyeducationCouncil)是一种国际上较有影响的、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它集课程开发、课程运行、课程考核为一体,打破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隔离的局面,将通用能力的培养与考核纳入课程进程的全过程。即BteC考核以课业为主、以证据为依据、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标准、多种形式并用,即更注重过程性评价,更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从而真正了解学生,公正、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

2.澳大利亚taFe教学模式

taFe的全称是“technicalandFurthereducation”,即技术与继续教育,是澳大利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taFe直接与岗位工作能力挂钩,以为行业提供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基础、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体系。其考核特点是:明确课程考核要求、制定标准测试方法和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这与我国提倡素质教育是相符的。

二、进行仓储管理课程考核改革的前提条件

课程考核是教学模式中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反映出课程开发、课程运行的意义和效果。对课程考核的改革就必须以正确地定位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等为前提条件。根据高等教育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功能,在结合国外先进理论与国内实践需要的基础上,首先定位仓储管理的课程理念与教学大纲。

1.仓储管理课程理念

我院办学定位是培养具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符合地方经济建设与行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物流管理专业是以现代物流技术和经济管理为基础,熟悉现代企业供应链和商贸流通理论,为企事业单位培养现代物流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依据院系办学定位,仓储管理课程要树立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理念,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这里的能力是通用能力,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要获得成功,所需要具备的能力,是跨行业的、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发展独立性的能力。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可以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话一言而概之:“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们的学生们的,不是现成的高楼大厦,而是教他建筑。”

2.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

依照仓储管理课程理念,教学大纲的制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内容要反映时代特征、符合地方物流企业需求,目标具体、成果明确、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并重为原则。具体教学目的及教学目标如下:

(1)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仓储发展过程,掌握现代仓储管理的基本知识,明确仓储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和解决现代仓储管理过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中渗透通用能力的培养,灌输物流岗位职责,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教学目标

BteC中,目标细化到每个学生必须学到和掌握的成果,成果含知识、技能、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知识、技能、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等的培养。其中,知识和技能包括仓储设施设备的选择、仓库布局、仓储策略、货物入出库管理、货物保管和养护技术选择与管理、货物的装卸搬运、货物库存管理方法的应用、仓储安全管理、仓储信息技术等;专业能力包括仓库规划能力、仓储设备操作及使用能力、货物作业、养护及在库管理能力、仓库安全管理能力、仓储信息化管理能力;BteC在充分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把通用能力归纳为七个领域,在这门课中,我们主要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能力: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与他人合作共事、交往和联系、安排任务和解决问题及科技的应用等。

三、借鉴BteC及taFe教学模式,改革仓储管理考核方法

高校的课程考核应当以培养目标为依据,在考核方法上必须力求全面、真实。通过借鉴BteC及taFe教学模式,对仓储管理考核方法进行了突破传统考试方法的设想,即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法。在具体的实施上,要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确立对于课程实施具有导向作用的考核原则

考核对于课程实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重视学生在课堂、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表现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为惟一的评价方式。既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并用,更注重平时采分,以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能力及水平。

(2)教师要善于利用考核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互相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互评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而且可以根据评价目的和当地现状创造条件组织家长、学校、外部考试机构、教育团体等有关机构和人员参与教学评价。

(3)开课之前向学生公开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等,让学生在学习进程中就能心中有数,明确所学课程的内容范围,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2.制定能科学反映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体制

(1)考核目的

课程考核的目的是学校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业绩(教、学的数量、质量及效果等)、能力(教学能力、专业能力、通用能力等)和态度进行评价,并用评价结果判断教师和学生与其各自的岗位要求是否相称,即检验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其目的是确认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成就,认真进行总结、评价,查明教、学中的薄弱点和差距,找出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改进教师教学措施、调整学生学习方法,以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使考核真正起到监测和监控教学质量,规范和引导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学习,进而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作用。它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为学校职能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没有科学合理的考核,就没有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

(2)考核内容及方法

制定考核标准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使考核的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即包括知识、技能、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等。而考核方式应该与考核的内容相协调。在taFe教学模式中,建议了12种可对学生进行质量评估、考核的测试方法。包括观测、口试、操作、第三者评价、证明书、面谈、自评、案例分析报告、工件制作、书面答卷、录像和其他。在BteC中的课业可以看作是通过观测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第三者(社会、学校等)评价、案例分析报告、自我评价等组合构成的综合评价方式。

这些方法考核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也有各自更适合的评价内容。比如,对必须掌握的仓储管理基础知识可通过闭卷考试,这种考核方法也更易加强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对仓储专业技能的考核可通过现场操作或在电脑上操作来进行,进而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对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考核可通过课业和口试等方式,此种考核方法可以检验出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能力和反映的快慢。就以叉车为例,学生需要了解叉车的特点、用途及分类,了解叉车装卸货物的基本操作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我们可以通过闭卷考试来考核;而像叉车装卸货物这样操作性很强的技能,又可以通过实际地使用叉车将货架上的托盘和货物装卸到指定地点等现场操作来考核;对叉车分类和用途等专业能力也可以通过课业来考核,即让学生几个人组成一组,实地考察某个仓库,通过对仓库处理货物的种类、仓库其他设施的使用情况等来分析判断仓库现在的叉车配置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该如何配置等。这样既考核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共事、交往和协调等的通用能力。

因此,在选择考核方式时,应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学习质量;要根据所教课程的内容、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来决定评价的方式、方法。即,既要运用书面答卷、操作和口试等对基础知识的总结性评价方法,更要合理运用过程性评价方式,考察学生对技能、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培养,以全面考核学生学习质量。这种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合理使用书面答卷、操作和口试等总结性评价方式

总结性评价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仓储管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和利用仓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找出教和学的薄弱环节以改之。因此,总结性评价要避免过分强调记忆性内容的考察,而忽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应尽量全面考察学生仓储管理素养的协调发展。当然,这要结合过程性评价,以避免一次总结性评价定终身的情况。而且,最好加大过程性评价在总评定中的比重。

书面答卷、操作和口试各有所长,他们适合的评价内容和目标不同,应相互补充,综合运用。书面答卷适用于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同时,通过与口试相结合,真正评定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对于操作性非常强的仓储技能,现场操作或上机操作等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考察方式。这两种操作都可以有两种考核方式,一种是单项任务,如在上机操作中,根据仓储作业任务进行派工、派车操作;另一种是综合任务,如为一实际仓库配置仓储管理软件的基本信息等。

②重视运用过程性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仓储素养的形成过程

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掌握和培养都有一个过程,而对这个过程的理解和掌握,不仅能更好地评价教和学的目标是否得以实现,而且对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学生逐步培养仓储管理技能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在评价过程中,适当渗透表现性评价理念,以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价学生对仓储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对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的培养。而做好过程性评价,应遵循以下三点:

(1)评价标准要科学、明确。要根据教学大纲和考核的目的确定评价标准。标准应该包括:首先是背景介绍,交待清楚这项考核产生的原因、原始条件和可利用的资源等内容。其次是明确考核内容与要求,将考核内容细分为若干考核指标,详细描述每一个指标的具体要求,使学生明确需要考核的内容有哪些,应从何处入手完成。同时,考核指标应尽量简洁,过多的指标极易导致考核工作量的增加,并且难以区分各考核指标之间的权重对比。最后是评价指标的量化,考核的指标应尽量以可量化的、可实际观察并测量的指标为主。可把成绩分成优、良、及格、重做和不及格5等,对应每一等级详细描述完成任务的状态、达到的指标和教师评价的标准。评价指标的详细程度要达到学生能根据评价指标自行评定成绩。

(2)搜集过程性评价资料,综合评定学生素养。在过程性评价中,可以通过记录学生在自然情境中的真实表现,或设置的特定课业等来引发学生某种特定的行为,搜集有价值的评价信息。这种考核方式能充分发挥考核的教育和管理功能。

(3)评价要公开、透明、多元化。可以让教师、学生及第三者一同参与考核评价,增加考核的公平、合理及透明性,减少评价者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不良影响。同时,学生在评价别人成果的过程中,也能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学习别人的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仓储管理的基础知识篇6

abstract:thispaperresearchesthecurriculumreformofwarehousingmanagementunderinternet+mode.accordingtotheorientationofthecurriculumobjectives,theoptimizationofthecurriculumstructure,aswellastheintegrationofcurriculumcontent,theoveralllevelandqualityofthecurriculumrevolutionofwarehousingmanagementareimproved.theimplementationofthecurriculumreformofwarehousingmanagementunderinternet+modecanprovidemoreconvenientconditionsforcurriculumreform,soastoensurethegoodeffectofthereform.

关键词:互联网+模式;仓储管理;课程改革

Keywords:internet+mode;warehousingmanagement;curriculumrevolution

中D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0-0200-03

0引言

在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影响下,网络科技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具。网络对人们的学习、生活、社交、工作等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教育行业来说,既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对应的挑战。在互联网+模式下,仓储管理课程的开展和实施,需要与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结合,保证课程改革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当前很多企业的仓储管理都比较落后,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不仅造成了人力成本资源的浪费,而且物资成本也呈现出严重浪费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仓储管理课程需要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现状,来进行课程的改革。这样不仅能够为现代社会输送专业性的仓储管理人才,而且能够缓解当前社会上仓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模式下,仓储管理课程的改革,需要打破原本的教学体系,重新定位课程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这样才能够保证仓储管理课程在互联网+模式下,得到良好的改革效果。

1互联网+的理念分析

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势头越来越迅猛。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互联网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形态、新模式,互联网+是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之间的有效结合。互联网+在当前的各个行业领域当中,都被广泛应用,利用互联网的信息通信技术,将传统行业的有机业务进行有效的融合,将两者的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这种形势已经成为当前各个行业的发展潮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资源,将传统行业的积极性和推广能力从根本上调动起来,并且发挥其自身的影响和作用,能够取得非常良好的成效[1]。互联网+的理念已经融入到各个行业当中,比如互联网+餐饮、互联网+旅游、互联网+等等。在这种形势下,教育行业也受到其影响,将互联网+应用到教育当中,针对仓储管理课程的整体改革。互联网+模式的应用,不仅为仓储物流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而且能够从根本上影响仓储课程的整体改革质量和效率。

2互联网+模式下仓储管理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互联网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互联网+模式的应用,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没有紧跟社会时代的发展潮流。互联网+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对学校仓储管理课程的改革起到非常良好的影响和作用,而且对于社会上的一些企业来说,在互联网+模式的推动影响下,能够对企业自身的管理效率和质量提升,起到非常良好的推动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有很多教师或者是企业领导者,对于互联网+模式的应用意识比较淡薄,认为其自身比较片面,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很多教师仍然不能够接受,导致互联网+模式在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没有普及应用。

另外,部分教师意识到互联网+模式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其应用其中。互联网与教学之间的有效结合,促使教师在课堂之上,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辅教学,在课堂上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而在整个过程中,网络教学资源非常重要,不仅能够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产生影响,而且能够对仓储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直接关联。教师为了能够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学课前准备时,就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2]。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学生对于互联网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促使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越来越复杂,很多教师因为搜集教学资源比较繁琐,所以在仓储管理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并没有过多的使用互联网+模式以及互联网技术。

最后,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互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具。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时,虽然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能够让学生的积极性保持集中,但是授课的难度却在不断降低,授课的时间也逐渐缩短[3]。在互联网+模式的应用下,学生的人数是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的,但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仍然是不同的,利用互联网+模式进行教学,很容易让部分学生处于比较懒散的状态。这样的形势下,不仅不利于仓储管理课程的改革,而且很容易产生混乱现象,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学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3在互联网+模式下,提高仓储管理课程的措施

3.1仓储管理课程的特点分析

仓储管理课程是技术专业学员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是针对仓储管理的规划计划、仓储业务管理以及仓储专项管理方面内容进行传授。课程具有部队管理与装备技术、保障指挥与操作应用相结合的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大多比较复杂,与岗位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所以根据仓储管理课程自身的特点,在互联网+模式的影响下,创新仓储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达到仓储管理课程改革的目的。

3.2利用模拟演练,提高岗位任职能力

针对仓储管理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形式,模拟器材调拨入库、出库业务流程,根据实际课程内容,与仓储管理课程特点有效结合。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对入库业务的方法和要求掌握熟悉,而且能够增强仓储管理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自身的任职能力。教师需要将自己的定位进行逐渐的转变,不再是照章行事的盲从者,而是帮助学生发觉资源的向导,教师的根本作用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接触和学习仓储管理课程的相关内容,利用情境、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等等,为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3.3互联网+模式下课堂教学的新形态

3.3.1慕课

慕课是一种大型开放式在线授课方式,最初是由美国提出,能够为学生提供非常系统性的学习。在互联网+模式的影响下,慕课能够将教、学、管、考融为一体,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可以看作是两跳密不可分的主线,教师和学生在慕课上是处于平等状态,利用慕课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5]。慕课最大的优势特点就是能够将与课程相关的内容、资源、文献资料尽可能进行系统性的整合,能够从根本上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丰富的学习资源,促使仓储管理课程的改革更加具有可靠性。慕课的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3.3.2微课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微课和慕课同样很重要,也比较受师生的欢迎。微课主要是针对课程当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通过不超过15分钟的微型视频,将问题当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描述解答,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有效的辅补充。微课与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微反馈等等,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将这些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环[6]。微课当中的内容针对性非常强,能够让学生在视频的观看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的知识点,其自身的灵活性和资源丰富性都是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仓储管理过程的改革过程中,将微课应用其中,能够起到良好的改革效果。微课的学习模型如图2所示。

3.4n程结构的优化

现代教育基本上都是倡导“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比如“工学结合”、“情景式教学”等等,这些教学模式的出现已经大力应用,对仓储管理课程的改革来说,非常重要。通过事实验证可以看出,这些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以及大力应用,不仅能够强化学生自身的各个方面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提高其自身在社会当中的竞争力。

3.4.1利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能够满足现代社会企业对于仓储管理人才的整体需求,学校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可以大力采用情景式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让学生能够融入其中。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印象,而且能够为学生步入社会企业提前做好基础[7]。利用情景教学模式展开仓储管理课程的改革,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能够充分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在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熟悉的同时,能够强化学生自身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8]。

3.4.2将情景与职业发展规律进行有效结合

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可以根据职业发展规律,将仓储管理课程按照层级式,进行情景的创设。比如在刚开始时,让学生对仓储管理职业以及相关理念进行认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景模块,情景可以设定为仓储企业认知的一个项目,其中涵盖仓储企业调研项目的具体内容和任务[9]。通过场景的构建,能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这些理论内容,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而且能够有利于学生日后进入相关企业或者是岗位当中任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10]。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模式下,仓储管理课程的改革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互联网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仓储管理课程需要不断加强其自身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在保证与现代社会企业相结合基础上,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放在首位。在仓储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学生日后步入相关企业、相关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元慧,穆晓芳.高校物联网专业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8).

[2]秦磊华,史柯,甘早斌.基于CDio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5).

[3]吴贺俊,吴迪,左金芳.校企合作的物联网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教学研究,2014(04).

[4]蒋琴雅.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提高无线网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12(23).

[5]铁红燕,陈兵,燕雪峰.物联网教学实践体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23).

[6]张德春.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05).

[7]程庆龙.在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探索[J].咸宁学院学报,2010(07).

[8]付风海.物联网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运用探究[J].电子制作,2015(08).

仓储管理的基础知识篇7

按照领导安排,我主要职责是负责我局的资料管理和图书仓储工作,搞好相关服务。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多年来,自己能够积极参加局机关,理论学习,除此之外,我还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阅读了有关图书仓储和档案管理方面的书籍,如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与实践、图书仓储物流手册等书籍。在工作中还坚持向实践学习,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在实践中逐步丰富了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了自身素质,为提高工作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书仓储和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服务是目的,服务是前提,没有良好的服务,就失去了工作的价值和作用,因此,我始终坚持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以大家“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以增强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实际工作中我做到忠于职守,一丝不苟,积极认真,任劳任怨,随叫随到,从不讲价钱,有多少个星期天没有休息过,连我自己都记不清了。但当我看到规范有序的工作能为大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时,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在履行岗位职责方面,我主要职责是负责我局的资料管理和图书仓储工作。根据上级提出的要求,我积极探索图书档案管理模式,对历年来我局所有的图书、文件档案进行重新整理、归档。对档案库房进行重新调整。完成我局*年至200*年文书档案、实物档案、声像档案、统计报表收集归档、分类整理、编目、更换装具,输入微机、装订并编号上架工作,现正全面编研、自检工作,迎接12月中旬的评估认证。

二、基本情况

*年至今,我的工作一直保持稳定,在*市环保局负责图书仓储和资料管理工作,长期的从事资料管理和图书仓储工作经历,给了我很好的锻炼机会,丰富了我的阅历,开阔了我的眼界,并促使我不断努力学习,掌握最新的图书仓储知识,以出色地完成所担负的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全局干部职工的配合下,将我局的资料管理和图书仓储工作一年推上一个新台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下面,我重点就最近几年担任图书仓储工作一职期间所形成工作思路及完成的工作,做技术业务总结。

三、取得业绩

(一)、为我局设计图书出版物的作业流程。

过去,我局在环保图书的购进和发放过程中由于在进货、出货作业方面管理欠缺,经常出现差错,我利用所学的图书仓储知识,为我局重新设计了业务流程,并绘制成图表,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二)、协助参与了*市物流中心项目的预可研工作

由于*市国民经济连续保持着二位数的增长速度,物流业服务需求与日俱增,但是,物流业服务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市决定新建物流中心项目。我利用自己学到的图书仓储物流知识,协助交通局物流中心筹建小组进行了预可研工作。一是参与了全市现有仓储设施设备及信息化进程调查,包括库房需求情况、物流地产投资情况、新增货架货位量情况、对仓储业务实施计算机管理情况、仓储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状况、条码技术的使用率等基础情况的调查。并写出了[*仓储设施设备及信息化进程的调查报告]。二是与其他同志合作完成了*市货运量需求预测。鉴于货运量的增长和GDp的增长有着深刻和直接联系,我们通过GDp的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值计算得到未来特征年*市货运量预测值。为准确把握*市公路货运的发展趋势,我们采用了对数回归时间序列法、强度指标法和弹性系数法三种方法,在认真分析*市历史GDp指标和货运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最终确定各项参数,预测出未来各特征年*市货运量的发展水平。于200*年8月,完成了[*市货运量需求预测]一文,受到物流中心筹建小组的好评。

仓储管理的基础知识篇8

按照领导安排,我主要职责是负责我局的资料管理和图书仓储工作,搞好相关服务。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多年来,自己能够积极参加局机关,理论学习,除此之外,我还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阅读了有关图书仓储和档案管理方面的书籍,如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与实践图书仓此文来源于文墨星河储物流手册等书籍。在工作中还坚持向实践学习,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在实践中逐步丰富了自己的业务知识,提高了自身素质,为提高工作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书仓储和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服务是目的,服务是前提,没有良好的服务,就失去了工作的价值和作用,因此,我始终坚持工作就是服务的观念,以大家“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以"增强服务意识"和"主动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实际工作中我做到忠于职守,一丝不苟,积极认真,任劳任怨,随叫随到,从不讲价钱,有多少个星期天没有休息过,连我自己都记不清了。但当我看到规范有序的工作能为大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时,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在履行岗位职责方面,我主要职责是负责我局的资料管理和图书仓储工作。根据上级提出的要求,我积极探索图书档案管理模式,对历年来我局所有的图书文件档案进行重新整理归档。对档案库房进行重新调整。完成我局*年至*年文书档案实物档案声像档案统计报表收集归档分类整理编目更换装具,输入微机装订并编号上架工作,现正全面编研自检工作,迎接*月中旬的评估认证。

二基本情况

我于*年参加工作,高中毕业,*年*月,经*市职称改革办公室考试合格,获得档案管理员初级资格证书,*年*月,经某省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考核委员会考试,取得文秘资料员高级工专业技术资格。*年至今,我的工作一直保持稳定,在*市环保局负责图书仓储和资料管理工作,长期的从事资料管理和图书仓储工作经历,给了我很好的锻炼机会,丰富了我的阅历,开阔了我的眼界,并促使我不断努力学习,掌握最新的图书仓储知识,以出色地完成所担负的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全局干部职工的配合下,将我局的资料管理和图书仓储工作一年推上一个新台阶,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下面,我重点就最近几年担任图书仓储工作一职期间所形成工作思路及完成的工作,做技术业务总结。

三取得业绩

(一)为我局设计图书出版物的作业流程。

过去,我局在环保图书的购进和发放过程中由于在进货出货作业方面管理欠缺,经常出现差错,我利用所学的图书仓储知识,为我局重新设计了业务流程,并绘制成图表,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二)协助参与了*市物流中心项目的预可研工作

由于*市国民经济连续保持着二位数的增长速度,物流业服务需求与日俱增,但是,物流业服务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已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市决定新建物流中心项目。我利用自己学到的图书仓储物流知识,协助交通局物流中心筹建小组进行了预可研工作。一是参与了全市现有仓储设施设备及信息化进程调查,包括库房需求情况物流地产投资情况新增货架货位量情况对仓储业务实施计算机管理情况仓储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状况条码技术的使用率等基础情况的调查。并写出了。二是与其他同志合作完成了*市货运量需求预测。鉴于货运量的增长和gdp的增长有着深刻和直接联系,我们通过gdp的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值计算得到未来特征年*市货运量预测值。为准确把握*市公路货运的发展趋势,我们采用了对数回归时间序列法强度指标法和弹性系数法三种方法,在认真分析*市历史gdp指标和货运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最终确定各项参数,预测出未来各特征年*市货运量的发展水平。于*年*月,完成了一文,受到物流中心筹建小组的好评。

仓储管理的基础知识篇9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摘要:从社会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物流管理的核心课题体系,以“仓储管理实务”这门核心课程为例构建实训项目,并提出物流管理专业实训项目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物流管理;核心课程;实训项目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114-03

当今快速发展的物流业对操作能力较强的物流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其实,一直以来物流业并不缺少基层工作人员,而是缺乏既有管理能力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就应该为物流业培养输送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物流业的人才需求。

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有500多所高职院校开办物流专业,其中大部分是在物流热的带动下由原来的相关专业(如流通管理、运输管理、企业管理)转型而来的,或者是从诸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分离出来,其普遍特点是办学时间短、规模小、师资力量弱,因此,毕业生并不受物流公司的青睐。而且,物流管理专业本身集知识性与操作性于一体,除了需要奠定学生系统的物流理论基础以外,更要注重学生运用现代物流知识参与物流企业运作,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物流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会管理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不健全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课程没有根据该专业实际操作性较强的特点来设置课程体系,存在理论教学占用比例较高、实训教学占用比例过低的现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相对较差,不能满足物流相关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校外实训不足,校内实训设施缺乏,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不够

物流管理专业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实践性强,从而对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条件要求高。但是,很多院校一方面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价格较高的物流实训设备,在校内也没有足够的场地存放;另一方面,缺乏足够的可供学生实习的校外合作企业。这些条件都导致无法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无法满足物流企业的需求。

高职院校应该意识到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教学过程中,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综合工学结合模式、企业需要及学校、学生实际情况构建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训项目,培养具有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推崇工学结合理念,即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面合理结合,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的职业教育模式。工学结合内容主要是职业定位,理论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工作和以实践操作为主的企业相结合,将这些紧密联系的培训贯穿于学生培养过程之中。学校应该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学校教师进企业,企业员工进课堂,实现校企共建师资,共同制定实训、课程、课堂及人才培养计划。依托相关物流企业的实际运作情况以及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对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的具体分析,根据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职能岗位技能和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设置“采购与供应实务”、“运输与配送管理实务”、“物流信息技术”、“仓储管理实务”等专业主干课程,深化改革,强调实际训练,以训代讲。我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图1所示。

实训项目的构建

(一)单一核心课程实训项目

单一实训项目的设计核心是分别基于工作流程、工作岗位设计课程。在调查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等具体内容之后,结合企业专业的建议来设立。以“仓储管理实务”这门课程为例,该课程的内容选择依据如下。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岗位技能和行业标准设计课程内容无论是外贸企业还是货代企业、物流企业,仓储活动都是重要的工作项目,所以基于国际物流仓储岗位技能的要求,通过设置对应的教学项目,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是在物流管理专业定位的前提下以及“仓储管理实务”课程定位的指导下,以仓储管理员的工作流程为导向,从职业岗位定位开始,选取一般货物仓储作业、皮革制品仓储作业、农产品仓储作业三种货物的仓储作业设计为学习情境,以此系统全面地反映当前仓储行业的总体情况。同时,这三个学习情境之间逐级递进,可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保持教学过程与仓储工作过程一致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选择构建仓储企业、建设仓库、仓储经营管理、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仓储作业绩效考核,按照仓储工作的过程的步骤进行教学,将知识点融入相关步骤中,实际工作需要哪些知识点我们就教授哪些知识点,改变传统的学科体系教学模式。

学校、企业、学生合作开发教学项目通过与仓储企业合作,结合仓储岗位群所需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设计这些岗位的教学任务和模拟工作情境。着眼学生就业岗位,以就业导向和岗位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进行课程建设,如图2所示。依据“产业+企业+专业”的校企共建的设计思路,建立“以工作任务为核心,以业务流程为主线,围绕岗位职业能力”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充分体现课程职业性特点,形成了“理论教学+校内模拟实训+校外顶岗实训”的课程培养模式。

以典型仓储作业过程为主要线索课程以仓储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以仓储企业主要的作业流程为线索,按照“入库在库出库”的逻辑关系安排课程内容的递进,每一模块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设立以下实训项目(见下页表1)。

(二)综合实训项目

物流管理专业综合实训项目面向实际应用,结合实训软件,依托大背景任务,将各个单项任务连贯起来,每个任务前后相连,“物流信息库采购运输仓储配送”,按照物流这几个作业环节的顺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整体思维,也能深刻理解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基于工作任务设置相关内容,能够使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进一步强化动手能力,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进行一次全面的专业技能演练。

(三)构建来自企业的真实实训项目

以真实企业的运作为背景资料,使用企业的送货单、入库单等真实的单据来设计实训项目,使实训项目更符合企业的要求。

实施建议

(一)加大校外合作基地建设,增大校企合作作用

工学结合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没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工学结合只是一句空话,所开发的实训项目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激励机制、合作机制、效益机制都是课题研究及成果有效性的保证。

(二)尽量开发配套的工学结合的实训教材

教材为课程建设与课堂的载体,编写的时候应体现出实践操作的要求,突出教材实训性的目的。实训项目以教材的形式出现,更有助于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完成实训任务。

在实训教材编写时,选择与安排的基本理论知识要把握“必要的”、“足够好”这两个要点。“必要的”是指教材里要有支撑实践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学习的基础,是帮助实践操作进行规划设计、管理的依据,但过分的强调理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会增加不必要的学习任务。所以,在编写配套教材时要精简不必要的知识点。“足够好”是指要很好地把握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使其既可以满足实际教学与学生未来工作的需要,又能够充分体现针对性和实用性,避免重复性的理论分析,要在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对内容加以选择。

(三)多元化评价机制的建立

原有的高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都以期末教师出卷考试的方式为主,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只会导致学生形成惰性。在这种评价机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背知识点的机器。而工学结合除理论作业外,更应突出学生平时动手操作方面的作业,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所以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尤为重要。多元评估的方法主要是用来测试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做到过程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评价;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注重学生理解和实践;课堂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注重企业评价,主要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由企业考核人员根据企业的工作流程规范及各岗位工作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四)多样化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的建设

现在的社会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样化的,不用仅仅把学生局限在课堂的固定上课时间里。而且,企业需要的是多元化、宽知识面的学生,所以应开拓多样化的、多途径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要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互联网。现代网络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收集、使用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构建适当的实训体系,有利于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敬业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考察自己的能力和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有利于教师课程改革的进行。当然,学校也要努力做到进一步开发实训基地及合作项目,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实施实训项目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耀燕.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4).

[2]马焕方.中职物流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促进三方共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0).

仓储管理的基础知识篇10

[关键词]物流业务流程配送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范珍(1966-),女,四川合江人,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物流及供应链管理。(重庆40133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109-02

一、课程改革背景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于2004年开办物流管理专业之时就开设“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课程。课程改革前,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和现在大多数同类院校一样,按学科体系设置课程内容,存在众多弊端:两门课有很多交叉重复的地方;理论性太强;实训教学孤立且无法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操作技能被分割且技能单一,使学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仓储、配送业务操作流程。这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相矛盾,如何使培养的人才适应职业市场的需要,使学生在“做”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是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应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课程设计整体框架

从2008年开始,我们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两门课整合成“货物储存与配送”,并重新进行了课程整体设计,包括课程设计理念、课程内容、开设阶段、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课程设计整体框架如图1所示。

三、基于“物流业务流程”重构课程内容

1.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的设计理念。物流管理专业从办学定位与思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组织与控制、环境保障四个维度,构建了基于职业情境的“awae”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中,“a”指定位与思路,是基于工学交替培养物流管理专门人才;“w”指教学内容,是基于职业发展过程设计物流业务流程化课程体系;第二个“a”指过程控制,是基于行动导向实施教学过程组织与控制;“e”指环境保障,是基于多元互动原则构建育人环境。在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物流管理专业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课程的设计是在职业情境的“awae”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来设计的,并按基于行动导向的理念来组织课程教学过程。通过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调研,按照“工作过程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转化学习领域(课程)设计教学项目构建学习性工作任务配置相应的教学资源”课程设计流程来设计。由行业和学校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开发,通过对仓储配送工作过程的分析,提炼出从事仓储配送工作的典型工作任务,并根据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设计出学习性工作任务。

2.按“配送业务流程”构建课程内容。“货物储存与配送”课程设置了两个教学阶段。第一阶段:“货物储存与配送业务实施”及“货物储存与配送业务实施实训”两门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主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第二阶段:“货物储存与配送业务组织”及“货物储存与配送业务组织实训”,在第三学期开设,培养学生仓储配送的管理能力。整个课程设计既有系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也要兼顾系统的基础知识培养,发展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货物储存与配送业务实施”课程共64学时,教学内容按照配送业务流程来设计,以配送服务主体为载体,设计了商业企业的货物储存与配送、制造企业的货物储存与配送、快递包裹配送3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按照配送的具体业务流程划分成不同的学习任务,订单处理、货物入库、货物储存、货物拣货、盘点作业、配货作业、送货作业,各学习任务之间相互独立,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内容(如110页图2所示)。

“货物储存与配送业务实施实训”的内容是根据“货物储存与配送业务实施”教学内容的3个学习情境,安排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进行不同岗位的职业体验,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共40学时。

“货物储存与配送业务组织”的教学内容按照仓储配送基层、中管理岗位的能力设计了仓储配送合同订立与履行、仓库与配送中心现场管理、库存管理与控制、仓储与配送成本控制、仓储与配送绩效评价、配送计划的制订与实施6个学习性项目,共48学时。

“货物储存与配送业务组织实训”设计了仓储配送合同订立、最优配送路线选择、仓库及配送中心管理3个项目,共40学时。

四、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ttCte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中,按基于行动导向的理念组织教学过程。采用了“实际工作情境”教学,以校企合作方式引进企业入驻物流实训中心,组成校园超市、快递及图书配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由师生直接参与公司的具体业务,将企业真实工作过程和真实职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实训与生产的融合,培养学生的仓储配送管理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根据课程的性质特征与目标定位,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货物储存与配送业务实施”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货物储存与配送业务组织”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全程采用ttCte教学法,每个工作任务(项目)的学习流程采用“做—学—教”5步循环教学流程:任务布置—任务学习引导—跟真实案例学—尝试完成真实任务并考评—强化与拓展,还原出真实的物流职业情境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如表1所示。

五、教与学的课程“二元”评价方式

改革课程的评价,从多视角、多元素同时进行“教”与“学”、“师”与“生”的评价,改变原来只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同时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通过评价教师、学生综合看这门课程的教学评价,建立一门课教与学的质量评价。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主要从学生评教、督导评教、同行听课评教来进行,学生学习完每个项目(学习情境)后,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价,督导、同行不定期听课来进行评教。

改革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及其组合方式。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或者从知识、技能与态度等方面寻找指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货物储存与配送业务实施”为例: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完成学习情景1×20%+完成学习情景2×20%+完成学习情景3×20%+期末综合测评×40%。

每个学习情景完成情况从完成质量、展示交流、学习态度三部分进行评价,如表2所示。

六、总结

通过我们的实践证明:基于物流业务流程的“货物储存与配送”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了教学过程的互动,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本课程模式的推广与应用将有力地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