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计划十篇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计划十篇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8:04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计划篇1

关键词:实践教学;课外培养计划;信息化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1]。实践教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而课内实验、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培养计划共同构成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模块。课外培养计划是学生在完整环境支持下,参加校内外各类社会实践、文艺体育、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课外活动的计划,学院根据课外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批复学分,学生累计达到合格学分后会被认定“通过”课外培养计划。它是学校系统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1课外实践活动管理

目前国内高校本科生参加的课外实践活动主要包括科研实践活动、课外实验活动、竞赛活动、拓展培训和创新创业活动[2-6]。长期以来,吉林大学将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作为一项独立的实践教学环节纳入专业培养方案,统一称为“课外培养计划”。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外培养计划的内容体系、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基于学科综合、创新、开放的教学环境,学校建立了学术型、工程应用型、管理型、国际型和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创新训练3个层次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7-8]。课外培养计划作为倡导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实践的开放环节,设计了覆盖广泛的体系构架,认定了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的递进式、多层次实践项目[9-10]。课外培养计划管理是达成该环节设置目的的核心要素。2016年修订的《吉林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办法(试行)》规范了课外培养计划的目的、内容、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同年制定了《吉林大学本科课外培养计划实施细则》,对课外培养计划成果审核和学分批复作出了新规定,同时各学院制定《学院本科生课外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对学校的实施细则进行解释和细化。课外实践活动类别多、过程各异、成果特征不同,所以成果管理成为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按业务内容,将课外培养计划和成果分为社会实践活动、科研实践活动、职业拓展、校园文化活动、交流访学、专业拓展和其他专业活动等7大类,涵盖本科教育阶段实践活动的38个子类,如图1所示。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包括社会实践报告、先进个人评奖、志愿者活动以及结合“思政课”开展的马列著作宣读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等专业社会实践。科研实践活动成果包括学术论文、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学科竞赛、开放性创新实验、选做实验、实践成果展示、教学资料建设和参与教研、科研课题等。职业拓展成果主要为等级考试结果,分为非专业外语水平考试、专业外语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普通话考试和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等。校园文化活动分为文体活动、学术活动、读书报告和文字文艺作品等。课外培养计划成果还包括交流访学及专业拓展等课外训练结果。近年来,各学院严格执行学校课外培养计划的教学要求,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影响了课外培养计划的实施,主要是:(1)手工操作工作量超大。在校本科生有4万多人,从提交成果到审核成果,再到认定学分的每一环节都产生很大的工作量,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和错误。(2)区分活动类别困难。在对课外培养计划成果认定学分时,除了证明、证书等佐证材料外,很难准确判断某成果的类别、参加人数、参与人角色和贡献度排名,从而难以定量掌握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数量、贡献度和活动偏好。(3)难以实现对学生实践成果的管理和成绩单管理。学生线下申请课外培养计划学分,可能存在部分重复审核情况,同时实践成果类别多、成果繁杂,也很难生成统一的课外培养计划成绩单。(4)数据报送不准确。每年教育部组织填报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的数据中,有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课外活动讲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情况等数据;学校每年的实践创新成果要给予奖励。这些数据都需要学院汇总报送。线下操作容易导致重复记录,既耗时,又难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课外培养计划的信息化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将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列入其中[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指出:“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1]。根据规划纲要,学校于2013年启动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系统作为实践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5年开始实施,于2016年3月上线试运行,同年9月在全校范围使用。课外培养计划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使得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更加系统和规范,也使师生的使用更加高效和便利,有力支持了学生自主实践环节的顺利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养成。2.1用户角色分工。我校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系统是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技术架构开发[12]的,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13]。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系统分为学校、学院和学生3级角色,各角色的功能如图2所示。学校、学院和学生都可以录入学生课外活动、查询课外活动、查询课外培养计划成果学分。不同用户角色可录入各类别的课外活动,查询相应范围的活动和学分。学校每年一次课外培养计划实施内容,然后根据实施内容制定评分细则,包括有效计分名次、分值赋值办法、面向的学院、成果得分上限、某类成果得分上限等信息。学院负责审核学生线上提交的活动佐证材料、成果,批复该项成果学分,管理成果类别。学院在学校评分标准限定范围内制订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评分标准。学生可以提交佐证、管理成果、核对并认领学分。2.2系统操作流程。根据课外培养计划实施过程,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系统分为执行计划与评分标准制定、课外活动录入与审核、课外培养计划成果认领与批复学分3个环节,流程如图3所示。2.3系统应用情况。课外培养计划管理系统上线后,得到了全校师生的支持与配合。以2018届本科生为例,参与课外培养计划的学生累计9764人,录入课外活动115757项,其中审核通过100992项,通过率为87.24%。全校学生取得课外培养平均成绩12.52学分(8学分即为合格),99.76%的学生取得了要求的学分。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计划篇2

【关键词】矛盾规律教学方法

Discussionandanalysisontheteachingmethodthattwopiecesofthreadformsarope

LuZhidianXiangFei

【abstract】thewriterhasanalyzedthebasiccontradictionmetofteninteachingworkapplyingthelawofcontradiction,studiedtheprinciplethatshouldbefollowedforbothcontradictionsidescoexistingandthewayforactualizingit.throughextractionandsummary,theteachingmethodthattwopiecesofthreadformsaropehasformedandalsopracticedcombiningthepracticalteachingwork.

【Keywords】Lawofcontradictionteachingmethod

矛盾规律(又称对立统一规律)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当然,矛盾规律也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探索和研究教学工作的根本原则。在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一对基本矛盾,如何教引导着如何学,如何学又反作用于如何教,教法和学法作为矛盾的双方,共同构成了教学方法。诸如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习知识与专题研究等方法,都是教学中不同侧面的矛盾。运用矛盾规律探索教学方法,就是研究和探索教学中不同侧面的矛盾双方,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共处于提高教学质量的统一体之中。矛盾双方好比两条线,研究使之处于统一体中的方法,犹如拧成一股绳,因此,运用矛盾规律探索教学方法,也可形象比喻为“两条线拧成一股绳”教学方法,简称“两条线一股绳”教学法。

1.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两条线”,拧成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绳”。组织教学活动,研究教学方法,有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之分。一般来讲,课内活动是指课堂教学,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规定的学时,通过课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的教学。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类教育活动。即按照教师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学生个体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预习、复习、实验、作业、研究等自主学习活动。课内活动是最基本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内活动的必要补充。从教学时间上看,课内活动时间规定严格,不得随意增减,课外活动时间较为自由,可视情而定;从教学要求上看,教学文件对课内活动要求明确、具体,对课外活动要求较为原则和宽泛;从组织形式上看,课内活动规范、有序,课外活动较为随意和多样等等。因此,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是一对矛盾,过分强调课内活动的重要性而忽视课外活动,难以使教学内容得以巩固和灵活运用,过分强调课外活动的重要性而忽视课内活动,必将降低教学内容深度和降低教学效率。同时,矛盾双方也有同一性的一面,因为无论是课内活动还是课外活动,其目的都是使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如何使矛盾双方处于同一体中,统一于教学目标实现上,使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两条线,拧成一股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绳,需要进行系统设计和综合实施。

1.1设计与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实施方案。课程实施方案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设计,它主要是用于指导具体的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实施方案上承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下启讲课教案,要从教学模式、讲课方法、教学手段、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进行设计,要做到内容特点分析准确、教学目标制定合理、实施方法可行、传授知识与任职岗位需求融合自然。设计与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一是要分析该课程在形成学员知识、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所起的作用,阐明该课程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其它课程特别是前后课程的关系,并从该课程的思想教育性、思维抽象性、方法多样性、应用广泛性等多角度、多视点透视课程特点。二是要分析制定课程教学目标,并将这些目标与课程中的具体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有机联系,为具体教学改革指明方向。三是要研究并给出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途径,如应明确给出如何优化教学内容、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构建“大课堂”,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自习时间和课外时间等方法,梳理清楚实现教学目标与课堂教学环节的相应关系等。

1.2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实践训练计划。为了实现课程实施方案中确立的“大课堂”教学思想,把课内活动、课外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实施教学,还应设计制定与课堂教学对应的课外教育实践训练计划,充实和细化课外活动内容,与课程实施方案互为补充。为确保课外活动实施的可操作性,教育实践训练计划应按照训练内容需要将教育全过程分成若干教育阶段,各阶段根据培训重点确定相对集中的主题,围绕主题设计相应的教育训练活动。这种方法可概括为“阶段化、主题式”课外活动设计思想。设计与制定教育实践训练计划需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根据训练内容,合理划分教育训练阶段;二是根据各阶段培养重点,科学确定训练主题;三是做好课外实践与课内教学的有机结合,使二者协调一致。例如制定专业技能培训计划,可以按照“巩固、完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维修素养教育”、“信息和研究素养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自学改装能力培养”、“总结归纳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等六个专题逐步深入,并且对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活动方式、计划安排、要求和考核方式等等各个环节分别给以明确。为达到课外活动与课内活动协调一致之目的,要在课程实施方案和教育训练计划的设计上,使二者拧成一股绳。课程实施方案和课外教育实践训练计划为实现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两条线拧成一股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绳勾画出了具体蓝图,把蓝图变为现实还离不开具体的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的具体实践。一是要按照课程实施方案和教育实践训练计划组织并实施好课内、课外教学活动,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对两个计划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教学过程既要按照计划要求实施,同时也不能把计划看作是教条,教学过程还要对两个计划进行再创新;二是要加大对课外活动的投入,提高对课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课外各种活动的引导、组织、管理和考评力度,使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两条线均能充分发挥作用;三是要做好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的结合,使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协调发展。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条线”,拧成共同培养任职能力的“绳”。在时间和空间、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方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占有量相互冲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作为一对矛盾,长期以来一直是教学研究中关注的问题。迄今为止,从我国工科高校“限定的专业性”实践教学时间占总教学时间的比例来看,大概为27%左右,与发达国家工科院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别,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在时间的安排上,脱节现象时有发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作为矛盾双方除了有对立性的一面外,同样有同一性的一面。对于院校教育来说,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其共同点都是直接为培养学生未来的任职需要服务。但如何组织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使矛盾双方处于同一体中,统一于任职能力培养上,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两条线,拧成一股共同实现任职能力培养的绳,在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三个方面。

2.1坚持融合性原则,提高促进作用。对于原理性课程与原理性实验来说,教学过程中,许多原理需要实验验证以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实践中多种现象需要理论揭示原因以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通过对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才能使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决不能各自封闭,互不相干。无论是采用虚拟、仿真实验进行课堂演示,还是专门开设的实验课程,都应进行有效的融合。例如,在讲授通信原理课程时,可以分别采用软件仿真和真实电路两种实验方法与理论教学进行融合。讲述编码原理内容时,首先把仿真课件引入课堂教学,除了教师用于演示编码过程外,学生也可自选数据,自己编码,其结果可由学生和课件两种形式做出评判,结合出现的问题教师最后进行小结。其次是课后要及时安排相应的真实电路实验,通过实践、分析、研究,完成实验报告。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和反复深化,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坚持交叉性原则,实现有机结合。对于仪器设备课程与实习来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既要求学生深刻理解装备的工作原理,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设备的检查、使用、保养、维护、修理等多项技能。因此,除了坚持融合原则外,还应坚持交叉原则。即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每讲完一个知识单元、一个部件、一部设备都要穿插相应实验、实习活动。学完设备再实习、讲课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进行、反复循环、逐步深入,使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得到有机结合。

2.3坚持贯通性原则,达到完美统一。任职能力是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发展能力等等多种能力的集合。任职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周密的实施计划,需要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始终。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体系与实施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活动,需要遵循融合和交叉原则,同时还需要遵循贯通原则。任职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应始于入学,终于毕业,需长期坚持不懈,通过在校期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反复深化,通过连续、不间断的系统学习与训练,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交叉、贯通,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通过这种形式的循环往复,才能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完美的统一,才能实

现和达到任职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

3.知识学习与专题研究“两条线”,拧成共同形成创新意识的“绳”。只强调知识学习,不关注研究能力培养,学习会失去目标;仅注重研究能力培养,放松对知识学习的要求,研究能力将成无源之水。对学员的认知结构来说,输入是接受学习,输出是解决问题。无论是哪一门课程知识的学习,都是开始于知识掌握,最终归结到对某一类问题的解决能力上来。知识学习与专题研究也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对矛盾,存在许多对立的方面,同时,矛盾双方也具有同一性的一面,知识学习是为了掌握新理论,科学研究是为了解决新问题,共同点集中表现在一个“新”字上。即知识学习与专题研究的共同特征就是认识和探索新的未知领域,知识学习与问题研究所培养和训练的重点都是创新意识。如何将知识学习与专题研究统一到创新意识形成上,使知识学习与专题研究两条线,拧成一股共同实现创新意识形成的绳,需要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

3.1教学要讲究方法。通过学习激发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员应给以精心引导。一是要强化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学习。基本概念是学科拓展和创新的主要生长点,对学科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也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就教学内容设计而言,对基本概念要进行螺旋式过渡学习,对重要概念要反复加以强调。二是要重视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思维中的再现。通过学习学科的背景知识和发展过程,使学员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形成的历史发展脉络,不但知道问题答案是什么,还知道了问题是如何出现的、如何解决的。无论哪一门学科的形成,都是一部创新史。三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实物、实景、实事。通过紧密联系实际,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融合更多的体验性内容,既为解决问题存储了更多可资提取和利用的形象材料,也更有利于发现问题和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

3.2研究要联系实际。通过专题研究培养创新能力,教师应给以精心组织。就学员的知识基础水平而言,不能求大、求全,但一定要结合岗位和工作实际,力求有所突破。一是在组织和开展研究性学习前,要选好题目。贴近专业,贴近岗位,从实际工作中收集案例,从实际工作中发掘研究的问题;二是在开展和实施研究性学习中,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要把理论与实践相分离,要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践,并通过具体实践检验理论成果,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反复深化,逐步加深对未知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三是专题研究结束时,要进行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解释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指导学员结合自己亲身的研究经历,向理论层面升华,提炼出符合工作实际需要、具有推广意义的新技术、新的操作方法和新的维修经验。通过“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等专题研究工作,将知识用于指导实践,解决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

3.3学研要相得益彰。知识学习与专题研究属不同性质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作用不一,需要学习和研究相互协调,彰显各自的优势。一是学习要突出基本原理,为创新奠定坚实基础;研究要重在掌握基本方法,为创新磨练基本技能。二是学习要增加新理论、新技术,为创新提供知识储备;研究要涉足工作中需要解决和改进的实际问题,为创新引导研究领域。三是学习要加强创新思维能力训练,为创新提供科学方法;研究要注重严谨作风的养成,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旁征博引的研究,为创新训练良好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学习知识内容,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和开展自主性学习,其结果必然是将学习与研究两条线,拧成一股实现创新意识形成的绳。

参考文献

1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何齐宗.教育原理与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计划篇3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改革教学方式

课程教学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是学生提高专业理论素养、专业操作技能、组织协调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我认为,在园林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并结合实际环境开展实践活动,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性质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园林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掌握园林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从而为将来从事园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更好地服务于园林事业的发展。因此,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要求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能够掌握基本概念,明确设计的实质和要点,掌握设计的基本原则、常用手法和技能,为将来从事园林设计、园林管理、绿化施工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特点

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强、重实践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力图将基本原理“讲易、讲透”,并结合经典案例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参观学习等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从专业的角度评价、欣赏古今中外的园林,进而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全面系统地掌握园林艺术的有关知识。实践性强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最大的特点。因此,在课程教学中,要通过实际设计项目的训练,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掌握园林设计的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多学科穿插式教学

由于园林专业以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分配存在一些不合理性,所以很多学生对一些专业基础课,甚至一些专业课的学习,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要让学生逐步认识园林专业的性质和特点,从而更合理地安排学习的重点;要鼓励学生注重专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加强园林花卉和园林树木课程的学习。

掌握园林花卉和园林树木方面的知识是做好园林规划设计的前提,没有相关的植物知识体系,所有的园林设计就没有了活力。因此,我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注重园林规划设计与园林植物课程的穿插式教学,将多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多关注历史、地理、艺术等其他学科的发展,关注各种媒体对相关行业的报道,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构建多层次的知识网络;鼓励学生多了解个人为人处事的礼仪常识、待人接物的哲学理念,重视培养与人沟通、协作、处理事务的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的修养。

(二)、课堂互动式教学

园林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应摒弃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方法,而注重各个方面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等。

1、理论与案例、实践互动式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设计艺术原理等理论知识是自成体系的,课程教学要将这些原理清晰、系统地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尽快进入专业角色。由于园林规划设计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单方面地讲授设计艺术原理显得过于空泛,所以要结合实际的经典设计案例进行讲解。在案例的讲解过程中,穿插理论知识的讲授,使理论与案例互动起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这既能加大课堂传授的信息量,又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此外,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安排中,可将理论知识讲解与设计实践结合起来,即在每一次课程理论讲解之后都安排相应的设计实践,如植物配植、道路两旁绿化、单位绿地设计实习等。在每次设计实践之后,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学生亲自参与设计,教师一对一地对学生的设计做出点评,将有利于理论知识与设计技能的相互融合,从而使学生在专业理论素质和设计实践能力两方面同时得到提高。

2、师生互动式

师生互动式包括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鉴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应树立“学生为主体”的观念,采用“讲课-讨论-讲评”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双向互动。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同时,在讲评学生课程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除了教师要进行讲评以外,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讲评。在讲评之前,首先要求学生将设计作业转换成电子文档,然后模拟园林设计招标现场,安排学生通过多媒体演示,做设计方案汇报。每个学生根据各自的方案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理念和具体的设计手法;然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每个学生既可以明确地阐述自己的设计作品,又可以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正激励法教学

激励法是指通过对某种思想行为的肯定,使之得到强化和推广的方法。它包括了信仰和目标激励、精神和物质激励、情感激励等3种类型。正激励法就是通过奖赏对某种行为予以肯定,目的是鼓励这种行为可以继续进行下去。激励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已经被普遍地运用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值得学校教育借鉴。在中职学校,使激励极富科学性和艺术性地贯穿于学校文化,以长久地提高学生的士气,显得尤为重要。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计划篇4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依据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立足天津,辐射环渤海区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笔者就工商管理专业改革目标设计和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做了初步探索。

一、改革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的综合教学改革目标是:由传统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创业者和未来的经理人。工商管理专业综合教学改革争取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及教学手段上实现大突破,逐步构建起与应用型“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素质”,包括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强调领导力、创造力和执行力的训练。上述目标,将成为培养方案以及授课模式改革的中心出发点。

二、改革内容

(一)构建并完善应用型“精细化”

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工商管理专业,我们计划采取分方向建班方式,主要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两个具体方向,固定教室,采取小班型研讨式、案例型授课模式,探索应用型“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培养目标分模块设计课程体系,主要有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精选必修课、特色组合选修课、模拟实验(实训)课和自主实践课等。在课程设计及安排上,突出几个重点应用方向:一是外语的总体水平及听说训练;二是计算机实用技能训练;三是管理研究方法的训练;四是管理案例分析能力训练;五是毕业设计和创业计划能力。

(二)实施课程体系配套改革

工商管理专业拟在课程体系上做如下配套改革:1.选修课程设计体现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种导向。课程设计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的需要,也要满足学生出口的需要。为满足一部分学生的考研或后续学习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营销各方向至少要开设一门采用研讨式或双师制授课的研究导向的选修课程。学生选择研究导向选修课程,可以规划未来考研专业或者辅助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如有(独立或与教师联名,参照学院的科研期刊奖励划分),可给予学生相应的学分奖励。2.推进研讨式和案例式教学实验。在课程属性上,除了必修和选修之外,还要体现研究型和应用型的多种需求,并相机采用研讨式和案例式主导授课。研讨式和案例式主导授课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侧重于研究型,一个侧重于应用型。拟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案设计中实施本科生研究型(考研生)和就业型两个导向,全方位开展上述教学改革与实验。同时,我们也将就考评方式进行相应创新和改革,争取实现平时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的有机结合(如平时和期末各占50%),也将通过实验室建设来支撑考试条件和考试手段。3.增加专业涵养类课程。增设一些能够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选修课程,进一步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目标。如心理学、文学欣赏、国学修养、孙子兵法等,增厚学科底蕴和涵养。这些课程应该尽可能往前面学期安排,避免和专业课选修冲突。此外,心理素质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素质构成,目前在我系是缺项。可在教学方案调整中增设心理学此类课程,依托人力资源专业方向,发展心理学相关实验与测评课程,或与校外心理咨询机构联合,或者成立专门机构,开辟面向本科生的心理测评、辅导和咨询体系。4.将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有机结合。实践课程是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包含实验课程但不局限于此。在新的方案设计中,尝试将课外活动和课程结合起来,作为“弹性学分”设置。如把《招聘也测评》课程与学生模拟招聘大赛结合起来,把《创业管理》课程与学生参与创业大赛结合起来,并取得相应晋级成绩可以免修此课,并获得此课程学分。同时,也可学习其他院校经验,开设横向或纵向课题的自主实践课程选修,将课程与老师的科研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对此种课程预留弹性学分。如工商管理的创业课程主线(创业管理课程-创业方案大赛-经营决策模拟);人力资源的就业训练主线(就业指导(测评)课程-模拟招聘大赛-就业模拟实验)这样的课程安排和弹性学分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加自主和有效的安排学习计划,整合校内和校外两种资源,将创新能力培养、创业学习、社会实践和就业招聘、社会服务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也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三)实施教学管理配套改革

1.加强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是研讨式与案例的有效保障。一些课程平时成绩占60-70%,进行过程考核的实验。2.创新考试方式。平时成绩可扩大比例至50-70%,期末采取题库式计算机随机抽题考试。专业选修课程,在平时过程考核的基础上,期末可以采取课程论文答辩、口试等多种考核方式。3.推动专业主导的产学研结合机制生成。由各专业汇同学院发展本科生实习基地,打造多种产学研结合模式。

三、完善工商管理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计划篇5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和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从1998年实施原“两课”新方案以来,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教育效果不佳,不能适应时代和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绝大多数学生考试都能过关,但却广泛存在“知行脱节”的情况,其表现正如中央l6号文件中所列举的:“当代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近年来,许多高校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作了大量的调查,其结果均显示:仅有50%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时事性和知识性感到满意或是较为满意,不到25%的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感到满意或是较为满意。2003年在广西普通高校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调查结果显示:有60%的学生认为最适合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内容的教学方式是社会实习、志愿活动或者调查研究]。大量资料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学模式单一和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与该课理论教学相联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与社会和人群交往的各种活动。采取读书、影像观摩、演讲、课堂讨论、经验介绍、参观调查、研讨和社会服务等方式。以获得知识和锻炼能力,从而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的组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一般分为两大类:

l、校内实践活动:主要以第二课堂的社团和校园文化活动为主;2、校外实践活动:主要以第三课堂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主。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实践活动均有助于促进基本理论、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之间的联系,帮助和引导他们在解决思想认识的过程中,提高掌握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又在于何处呢?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本质是实践的。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它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锻炼,其落脚点是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只有当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能自觉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要求践言践行,具备应有的实践能力,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目标的实现。课堂教育解决的是学生“认知”的问题。实践解决的是“行为”问题。杨少文等认为。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主体与社会、人群的交往。必然产生社会伦理道德和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从内心深处体验某种价值,产生认同、敬畏、崇高、快乐、信任等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内疚、痛苦的情感。进而作出某种判断和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正是要把握住这种冲突与选择,在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根据所学的兴马克思原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正确地认识、把握、调整蝗自己,正确地作出判断和选择,并将其变为自己的内心需要和行为;动机,从而心悦诚服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内容,并将其二“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和稳定的心理品质。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本质是实践的,社会生活、人际交往是马克思主义理二论课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目标实现的唯一途径。

2、实践教学可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效性。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目前,我国的一些高校在实践和探索中,发现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打破了单纯课堂理论教学枯燥、空洞的局限,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所形成的认识,成为他们理想信念的最坚实的基石。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去分析新事物、树立新观念,提高自己的比较、鉴别和创新能力,客观分析和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现象,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理论教学真正收到了实际的教育效果。

虽然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积极投人到这样的教学改革中,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理念的滞后。人们的教育理念目前仍然停留在“知识本位”、“技术本位”的层面上,还未转人“素质本位”和“人格本位”层面,认为专业课教学是硬件,要下大力气抓;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软件,并非完全是学术,可以摆在次要的位置。但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压线”,多数高校只是按照中央的要求及教学大纲安排课程,而没有在研究如何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以提高教育实效性等问题上下工夫。

2,缺乏教学计划内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大纲虽然有对实践课程的要求。但由于场所、经费等问题,多数高校均未在教学计划内安排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少数高校仅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多以课堂专题讨论、分组讨论,写心得体会,调查报告为主要形式。从所查资料和了解的情况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缺乏教学计划内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

3、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教学活动以点代面,流于形式。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主要是第二课堂—学生社团及课外活动和第三课堂—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和课外活动往往以专业性、知识性、技能技巧性、业余爱好和文、体、艺活动居多,而真正配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内容开展的社团及课外实践活动(如邓小平理论研究社、形式政策论坛等)数量不多,且不少高校对于社团活动的质量把关不严,其活动内容缺乏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内容的有机联系;另外一方面,多数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以点代面”的现象,能参加每年一度的、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的、由教师指导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人数有限,时间又仅限于暑期内短短的2-3周内。绝大多数学生只能利用暑假回家庭所在地,就近、就便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由于单个分散、缺乏指导,使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大多数学生以一纸文章代替实践活动,教育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总的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计划外的实践活动在参与上缺乏学生的广泛性,在时间上缺乏必要的连续性,在目标上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引导性,在效果上缺乏教育的实效性。

4,缺乏稳固的教学实践基地。正如前面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与社会和人群交往的各种活动,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的要求,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稳固的活动平台就有着重大的意义。而目前的现状是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高校很少,而有实践基地的高校在基地建设的诸多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不能完全按照学校的要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要求提供实践活动,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仍不理想。

5、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缺少有效的监控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目前,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本身缺乏实践环节,那么就更谈不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实践环节的监控机制了。同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普遍沿袭过去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往往是一张试卷定高低,考核的内容仅限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理论教学“认知”的考察,或是简单机械地给学生的基地参观心得打个分数。据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微乎其微。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考试及格了并不等于学生就具备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措施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效果,改变学生“知行脱节”的现状,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的目标,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计划内的实践活动课程

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材中有部分内容(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与中学政治课程相重复,可作适当的删减,以压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理论教学学时数。将各门课程学时数的20%用于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活动课程,使各类实践活动逐步课程化、规范化。要一改过去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状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各课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设计有针对性、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活动过程中应鼓励学生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新求实的精神和协作能力,全员参与完成实践活动。其间,教师应引导学生们利用所学的马克思原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进行分析,辨别社会中存在的假、丑、恶现象,引导他们根据思考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在在实践教学活动中,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逐步实现“知行统一”。

2、建立完善、健全的监控、考核评价体系

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领导小组应制定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实践大纲、指导教师工作规划和实践指导书等文件,对教师的职责、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成绩评定等进行严格的规定。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教学监控机构和机制,把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学科课程一同检查、指导、评估、建设。同时,指导教师在实践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并实施必要的监控,对出现的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问题及时地指导和解决,以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考核评价体系,我们应该建立既能反映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认知水平,又能反映学生玫治思想和道德素质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践能力水平的评估体系。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权重比例应各为三分之一。体系建立应体现: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评分法与评等法相结合的原则。考试的方法应由结论性考试转变为过程性考核,由以前的有卷考核转变为有卷考核与行为考核相结合,既看学生的试卷、心得、调查报告,也看学生的日常校园表现和社会实践表现。考试机制也由以前的老师期中、期末出题考学生转变为老师、辅导员、同学们共同综合考评,甚至引人家长和被评价学生的自我考评。这样的考核方式会让考察的范围更广、更全面,不仅考察了大学生的“认知”,更考察了大学生的“行为”,让“知行”更和谐地统一起来。

3、建立稳固的教学实践基地

建立学校附近社区社会实践基地,在加强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经常性的大学生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分批轮流安排各层次、各专业的大学生到基地参加实践活动。实践内容要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并且要符合各院校的专业特点,结合社区群众的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统筹安排。同时,在基地的实践活动形式应该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不拘一格,富于创新。在时间上,可以安排课余、周末、节假日,逐步使各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科学化。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计划篇6

教育要充分尊重儿童成长需求,发展核心素养,让每个个体充盈成长。尊重儿童成长需求是课程改革的原动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基础教育课程应着眼于学生今后发展的需求,今天提供给学生什么样的课程促其成长,明天学生就会带着什么样的能力在社会生存。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四小学以“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为办学理念,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校训“做最好的我”,并将其分为“做文明的我”“做智慧的我”“做健康的我”“做尚美的我”“做国际的我”五个方面,落实学校“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育人目标。

二、统筹管理,突出实践,整合学科

加强学科内、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是落实新课程计划的关键。但是现实中往往存在教育思想、教学资源统筹使用、教学安排等方面的诸多挑战。对此,学校主动研究,积极实践,探索学科实践的有效方式。

1.基于课程实施需求,完善机制,统筹管理

为保证新课程计划在学校的每一门学科落实,让每一位教师都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发展,学校创建了“3+3课程管理模式”,完善三个机制,即跨学科教研机制、课程协同落实机制、激励评价机制;着力三个统筹,即统筹学科、统筹资源、统筹人员。完善机制促使多学科教师能够基于学生的需求协同落实,加强统筹帮助教师节省时间精力,提高课程实施的效率。在学时安排上,全年52周,教学时间39周、假期(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等)13周。每学年上课35周、复习考试2周、学校机动2周(用于安排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游学等)。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学时实行总量控制。一至二年级周学时总量不超过1170分钟,三至六年级周学时总量不超过1350分钟。

2.基于各学科的相关内容,构建学科实践活动体系

学校在充分调研与继承的基础上,在课程设置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了重新设计,每周二下午半天作为学生学科实践活动时间,并且按照文件要求每学期设计了15次活动,其中10次校内活动采取了校级统筹、年级实施的推进策略,5次校外活动按照市、区、学校三级1:2:2的比例实施。在此基础上学校又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进行系统规划,建立学校内部可行的课程体系,使落实《市区课程设置方案》具有全面、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效应,避免局部短期和应时短视教育行为的弊端。(1)宏观层面。依据资源特点及学科联系点,开展校外实践活动;结合学校育人目标和特色开展校内综合主题活动。可以拓展课程的空间,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结合学校育人目标设计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式多样化。实施方式:结合学校科技节、艺术节、多元文化节、运动会等内容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依据《劲松四小学生社会实践导学手册》、社会大课堂基地开展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活动。(2)中观层面。围绕教学内容,寻找多学科交叉点,突破学科课程边界,共同设置学习主题,共同开展实践活动学习。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关联性、互补性、优化性的特点。实施方式:年级组各学科教师共同参与设计,结合学科内容寻找知识、能力及教学目标的聚焦点,统一选题,统一备课,汇集全组教师的智慧,由本班班主任、副班主任在各自班级进行课程实施的大综合主题学习活动。(3)微观层面。由各自班级的正副班主任组建教师指导小组,结合自身学科背景、自主选题、自主备课、自主实施。由于两位教师的组合随机,因此学科整合具有个性化的特点,主题小而精。实施方式:采取在本年级走班上课的实施方式。

3.基于各类社会资源及实践基地的活动,实施多学科整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教育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作为教育者,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敏锐的眼光,帮助学生把各种有利资源引入学校,把学校创建成拥有丰富健康学习资源的“小小世界”。借助校外学科实践活动,学校从市区分别遴选了国家博物馆、翱翔营地、行知园、垂杨柳教辅中心作为资源单位,每个年级每学期到指定地点开展市、区级的校外实践活动。例如,本学期六年级参加了市级活动课程“国家博物馆”的学习,二、三年级参加了区级“翱翔基地”的实践学习。校级实践活动依托《做最好的我———学生社会实践指南》分为全校性和年级性实践活动。其实早在2010年,学校充分借助北京市社会大课堂的教育资源,将学科教学实践、社会大课堂资源与“五我教育”相结合,从“学校活动、年级活动、班级活动、家庭活动”四个方面,分年级,分学期,整体构建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体系,编写了《做最好的我———劲松四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南》,具体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参与实践活动,提升实践活动的实效,实现“学校小世界,社会大课堂”。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程计划,学校正在修订《学生社会实践指南》,改为《社会实践导学手册》,更加注重借助这些基地的资源,发挥多学科综合育人的实效。在北京市社会大课堂办公室的指导下,学校与首都图书馆深度合作,联合开发了系列课程,共同构建了“1+1+1”实践课程体系,包括固定课程、自选课程和拓展课程。学校还组织在校生到首都图书馆开展探究性学习,从中感受快乐阅读、体验阅读、亲近阅读、爱上阅读、分享阅读等阅读活动。校内外实践活动的设置使学生每周都能开展丰富的综合性学科实践活动。

三、基于课程实施效果,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课程在学校的深度推进,需要与学校的办学特色融合,需要用恰当的方式给以评价。

1.课程评价

结合课程改革和育人要求,重新设计课堂评价表,对课程背景、学生需求、课程目标、实施方式、课程成果进行评价,以评价引导教师转换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学生评价

通过学校“五我之星”的评比,即“文明星”“智慧星”“健康星”“尚美星”“国际星”对学生在五大课程领域所取得的成绩进行评估,尊重和促进学生差异化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课程采取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评价要素包括自主发展、乐学善思、合作参与、实践创新、学习成效五个方面,凸显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3.教师评价

对教师的评价也成为教师积极参与课程实践的重要导向性内容。教师专业发展主要评价视角有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领导评价、专家评价等。学校同时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如评估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监督制度等,并掌握激励和强化的运用,制定公正合理的管理机制,真正满足教师的生活需求、成就需求、情感需求,引导教师由被动发展转变为主动发展,鼓励教师不断提升。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计划篇7

一、突出应用,明确实践教学定位与体系规划

作为工科院校的广告教育,确立科学、富有特色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定位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根据广告行业发展趋势与学校学科发展特点,我们明确提出广告专业人才培养应以“加强基础,重视实践,提高能力,服务社会”为目标,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专业技能为重点,坚持课堂讲授与课上实训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基于此,我们积极构建起较为完整的以基础实践教学为基础,以课题实践教学为提高,以综合实践教学为创新的梯形结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基础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以强化学生基本专业技能训练、发散性思维和个性培养为主。课题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各类广告艺术竞赛活动、假期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社会调查活动或研究,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基本实践技能、体验兴趣、独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它要求学生参与广告公司广告策划的各个环节,了解广告运作过程,熟悉广告策划、制作等工作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并能运用在课堂实验中学到的技能和在第二课堂实践中掌握的本领,进行整体的策划与创作,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丰富而规范的实验实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

二、面向需求,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课程实验教学是梯形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环节,传统的广告实验教学,往往局限于理论验证式的实验和专门技能训练,容易培养出“工匠式”的学生,存在许多弊端。因此,应把握广告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从文、理、工交叉的角度切入,改进实验教学内容:注重基础性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对基础实验技能的掌握能力;加大了综合性实验、第二课堂和专业大实习的比重,变传统单一的理论验证性实验为综合的素质培养式的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⒈实验实践一体化:从强化广告基本职业技能与专业技能出发,结合理论教学开设广告摄影实验、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广告调查实验、多媒体演示与信息处理实验、平面设计实验、网页设计与制作实验、动画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基础实验。同时重视综合知识技能融合,提倡学生根据实验项目要求自主选题、设计,进行设计创新性实验。比如,学生学习《广告摄影实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由发挥,进行不同的主题策划,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艺术摄影作品。同时还可鼓励他们充分利用课时外时间进行实习,积累素材,自主选择构思,独立完成作品,以实现实验与实践互相衔接、互相贯通、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

⒉实验项目综合化:实验教学是基础,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基础型实验课程,必须开设综合性(含设计性)实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掌握技能上升到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⒊实验内容个性化:即各门实验课除增大综合性实验比例外,还提倡学生自主研究式实验和开放实验,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自主选题和设计,鼓励学生完成创新作品,同时提高创新型的实践活动,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注重将教师的科研渗入实验实践教学,进行个性化教育。

三、重在技能,探索多样实践教学形式

⒈鼓励学生参加实战。即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的策划与设计工作。一是吸纳优秀学生直接参与教师科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专业优势服务社会,使设计服务生活的价值理念得到积极践行。二是依托校外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经常有选择地参加广告行业内的各项实践活动,如以项目为单位,学校与社会、企业共同组成项目小组,学生通过参与项目的平台,进行广告策划、创意、市场调查,锻炼动手能力,实践专业知识。三是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参加国内各种专业广告大奖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据中国广告高等教育现状调查显示,金犊奖和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成为大多数高校参加的主要赛事。此外中广协广院奖、oneshow、白金创意和金铅笔也是众多高校广告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参加的广告赛事。

⒉模拟实战。即在广告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项目模拟、模拟广告公司及相关活动等形式模拟广告业务情境,强化实战指导与训练。作为教师,应根据广告学科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变单纯教学为多元化教学。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现实广告活动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参与意识,增强创造意识与创造能力。如通过模拟广告公司、媒体广告部及企业广告部,使学生对现实复杂的广告运作有一定的感知,提高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起到良好的实践作用。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兴趣与特长,成立网络与多媒体、影视制作、图书编辑与策划、摄影等课余工作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实验室环境创造良好的实战氛围,开展一些创作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⒊营造实战环境与气氛。首先,通过多种渠道搭建校内外广告实验实践平台,是满足教学实践环节的要求,丰富学生实战经验的有效措施。在校内,应加大投入建立广告教学实验室,如影视广告实验室、平面广告实验室、网络广告实验室、数量统计与分析实验室等,以满足学生实践操作的需要。条件成熟时,还可创办广告文化工作室或者广告公司,为教师提供对外联系、宣传的平台,促进教师将广告理论与实务联系起来,同时也给学生打开了解广告业态,进行实践操作的窗口。在校外,与广告公司、媒体传播部门等确立长远的合作关系,建立固定的实习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双向互动。其次,组织学生到广告公司、作业现场参观、学习,增加对行业的感性认识。第三,积极构建“第二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是实践性教学的重要层面,因此,一定要把握好立足点和度。可组织学生广告社团、定期举办系列的“广告实务报告会”和“最新广告现象研讨会”,带领学生参与广告实务运作,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参加各种专业竞赛以及在校内外媒体兼职。还可以定期举办“广告节”,并以此活动为主线展开策划和创意大赛,组织优秀实习生评选、专业学习和实践的评奖,开展经典案例研讨等竞赛、展览、讲座、论坛等各类活动。

四、加大力度,健全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

目前,广告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普遍处于松散的管理状态,缺乏严格的限定,亟待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首先,落实系、教研室二级管理制度。由系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由主管教学主任亲自负责,统筹管理实践教学的一切教学事务。教研室专业教师则主要负责实战教学的教学实施,配合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实习单位的落实等。其次,建立健全实验教学主要环节质量标准,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从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实践教学用书、实纲、实验指导书、毕业设计、实践课程考核实施细则等方面加强各主要教学环节的管理和监控。第三,改革考核方法。要求广告专业的专业课程均安排形成性考核,考核成绩一般占课程总成绩的20%,特殊课程参照该课程具体要求。部分课程形成性考核的形式为课程实践,包括课程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调查、模拟广告创意、模拟广告策划与制作等。凡形成性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课程考试中主观题和实践环节的考核比例应适度加大,减少概念记忆性题目;学生的广告作品被广告公司采用或其广告作品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以及在报纸、杂志或者互联网发表与专业相关的文章、作品均可计算不同的学分,以此作为专业课程考核的补充,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广纳人才,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

广告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广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我校有一支具有一定水准的基本教师队伍,但对于广告学专业来讲,则有三大问题:一是专业教师数量缺乏,年龄与职称结构不尽合理;二是现有部分教师尚未完全实现角色转型;三是少数教师实践经验和广告背景缺乏,甚至没有。大多教师来自相关专业,特别是中文、新闻专业,专业教师也基本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学术基础较扎实,但具有实践经验欠缺,导致教学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不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加大在职教师培养力度:给现有教师时间和机会,帮助其努力自我提高,同时选送基础理论扎实,热情高、素质好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度高、信誉度好的相关广告公司进行学习和锻炼,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其参与广告实践。

(2)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特别是有从事广告业务经验的教师。充分利用学校引进人才的特殊政策,通过各种渠道招揽人才,使专业师资队伍结构更合理更优化。

(3)加强对外横向联系。聘请大型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客户总监、媒体总监任教授课、座谈、讲座,使学生接受业界最新知识和信息。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经越来越成为广告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高校必须坚持将人才培养与市场紧密结合,双向互动,坚持以就业市场与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

参考文献

[1]朱志勇:《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及实践教学探讨》[J],《黑龙江教育》,2007.7

[2]钟静:《关于加强广告教育中实战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6.9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计划篇8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实践教学

一、引言

2012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了实践教学、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都是高校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其中,实践教学,也就是实验室教学或者社会实训,与军事训练的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已经较为成熟,但社会实践活动由于其特殊性,一般安排在学校课堂教学体系之外,导致课程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尚不成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里的社会实践,是指利用专业及专业相关知识、技能为社会相关行业和领域提供服务、智力支持和发现创造的过程,是高校培养高级人才必须实施的环节,同时也是学生为将来适应社会、改造社会、贡献社会必须打下的基础。中国各大高校都不断加强认识,并积极力行社会实践活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典范———清华大学,自1981年以来一直秉承“行胜于言”的精神,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地完善学校的社会实践管理体系。[1]清华大学每年都有来自三十余个院系的上万名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

二、现有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存在的问题

社会实践活动性质上属于第二课堂,很多高校对其管理尚处于“放养”状态,一般没有实施计划、实施方案,也没有针对性的组织机构等。现有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社会实践的专业相关性较弱

高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在我国的发展历经数十年,但很多高校仍停留在表层。学生以参观走访式的企业调研和社会调查为主,所涉及的行业领域五花八门。教育部设立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现实、熟悉社会。学生往往会选择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但专业相关性却较弱,与专业相关课题项目、创新项目相结合的调研更少。虽然学生参观走访式的调研活动也存在一定价值,比如,拓宽学生视野,锻炼学生与人交流,增长学生社会知识等,但对学生核心能力,也就是专业能力培养作用有限。甚至部分学生在参观走访前,并不制定系统的方案,回校也没有效果评价,以至于参观走访变成了变相旅游,更不可取。社会对学生专业化的实践是有需求的,体现在用人单位尤其青睐有业内实习经验和专业相关实践成果的毕业生。从而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越有专业含金量,社会对学生的接纳程度也会越高。[2]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有更大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有利于他们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第二,有利于他们观察现实、思考现实,并有助于后期学习和就业。

(二)社会实践成果转化率较低

从广义上来理解社会实践成果,可以是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比如企业调研报告、社会问题调查分析报告,或者一项创新性的设计成果,也可以是产品营销策划书、机器人科技作品设计等。多数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停留在完成学分的层面,特别是一些队员,在队长及导师的带领下,被动地参观、走访,较少主动思考、探究,更不用说形成一定价值的成果。另外,社会实践成果转化的渠道较少,除各高校内部的评奖活动、部级重点赛事较少,现只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且参与的高校有限,每所高校组织的团队数量更加有限。

(三)高校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足

各地高校以各种形式建设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比如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活动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等。这些基地提供了安全、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对于一个二三线城市每年招收五千左右新生的高校来说,专业的社会实践基地应至少有200个,但这一点对于经济并不发达的城市来说难以达成。而在外地建设基地,又需要增加学生社会实践费用。高校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和层次?学校和导师组在推进时必须给学生确立目标,也就是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于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管理中。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校实践活动管理中的运用

指导教师根据所掌握的企业资源,以及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学生商定调研选题,并确定调研成果形式。调研成果的形式有多种,比如调研报告、规划设计、论文、作品等。指导教师据此辅助学生完成调研策划,通过头脑风暴、专家访谈以及文献阅读等方式设计调研计划和问卷调查表,通过实践调查掌握一手资料后,与学生共同完成相关成果。在计划和实施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形成成果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完成作品所需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还能优化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以下任务驱动。

(一)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除实践教学课程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实践场景和环境,也就是实验室教学外,高校还有一些应用类的课程可以导入真实的社会实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真正掌握课程内容,把握课程精髓,将外在的知识、理念、原理等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认知和能力。典型代表是清华大学推出的“创新与创业:中国洞察”学分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实践式、体验式教学课程,要求学生在团队形成创业计划的同时走向中关村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体验创业,课程中,学生参访了人人贷、科大讯飞、搜狗、百济神州、京东方五家不同类型的创业企业,近距离了解企业高管或创始人对于创业的思考和经验。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两种教学方法结合的实质,是社会实践成为课堂教学的工具,两者相辅相成,合二为一。此外,社会实践的成果可以“回归”课堂,学生带着实践中的问题,在课堂中学习和思索,有助于他们发挥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3]

(二)提升社会实践成果质量

现有社会实践成果主要是调研报告,重点介绍学生社会实践过程及调研对象的基本事实。虽对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一定锻炼,但囿于调研报告深度不足,对学生能力锻炼仍然不足。高校可以通过汇报展示与成果鉴定来提升社会实践成果的质量。学生将社会实践活动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呈现,内容包括社会实践活动过程、调研对象的现状、问题和对策(或者反思),并通过汇报展示进行成果鉴定。鉴定结果可以用于高校院级或者校级的社会实践评奖活动,或者年度奖学金当中综合测评的加分。[4]指导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将调研结果与理论结合起来,形成高品质论文,公开发表于相关的期刊等。此外,积极推动学生将社会实践作品参与“挑战杯”这一全国重点比赛。

(三)参与科技作品竞赛

社会实践成果一方面可以用于院级、校级评奖,评出优秀团体奖和优秀个人奖,并给予一定奖励,比如学分奖励、评选奖学金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参加省级、部级大型比赛,比如“挑战杯”比赛。“挑战杯”是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团中央,以及全国学联等发起的两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有力推动了高校以科技活动为主体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参赛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应是重大项目,在规模和影响力方面应与一般项目相区别。高校应开设校级重大社会实践项目的评选活动,以注重项目的流程管理,拔高项目立意,优化项目规划,匹配专业实践导师,并提供实践的资金和人力支持。重大项目的实施往往人数较多,调研内容宽泛,必然会产生学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能够让学生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相互协调的必要性,能够很好地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另外,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中涉及面广、挑战性大,在这一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灵感,这都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计划篇9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实践教学;任务驱动

论文摘要:教育技术学专业是综合性的专业,除了正式的课内实践教学安排外,应该安排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内容,让学生有充足的学习和练习机会。以湖南农业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实施的课外实践教学为例,论述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外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组织形式为教育技术协会,管理方式采取大学生自己管理,所有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迅速提高管理才能。实践任务来源广泛,任务驱动型实践教学方式将实践效果发挥到极高的水平。

教育技术学专业是综合性的专业,随着信息技术及相关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专业涉及的技术内容也必然随之更新,实践教学内容的层面多,范围广。实践领域超出学校教育的领域,走向企业、政府部门和社会服务部门。因此,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上需要不断更新,实践形式设计上需要多种多样,除了正式的课内实践教学安排外,应该安排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内容。虽然不强制每个学生,但能让愿意利用课外时间多学技术的学生有充足的学习和练习机会。

1、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一般设计

一般,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大体分为校内实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专业实习、设计与创新能力训练等。

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得到最基本的操作技能训练。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校内实训包括:1)课堂教学训练,如现场教学、媒体设备演示、课件实例制作、上机操作练习等形式;2)课程实验,可分为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注重安排综合性、设计性实验;3)微格教学,使师范生系统训练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通过教育见习,初步接触学校教学实践,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内容为教学见习、班主任工作见习、电教管理见习、课件制作见习。教育实习是让师范学生掌握教育教学技能。专业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在学校教育技术中心、电台、电视台、电教馆等专业实习场所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就业面。设计与创新能力训练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2、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外实践教学的提出

通过教学计划中的正规教学,毕业时,学生能够完成专业技术的学习,掌握所需的专业技能。但在当今大学规模扩张,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都不再一帆风顺的时代,本科生找工作更是竞争激烈。如果不能精通几种技术与理论,在众多对手中崭露头角,虽然是合格的毕业生,又怎么可能从几十人、几百人、甚至几千人中选一的岗位需求中胜出?所以必须给学生创造宽松高效的学习、训练环境,让他们除了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践教学内容外,将自己旺盛的精力和多余的时间有效利用起来,把兴趣引导到实践训练中去。

所以提出课外实践教学的概念。课外实践教学就是采用灵活的形式,从社会中寻找足够的实际任务给学生,并安排教师指导,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信任,才有足够的任务量提供给学生。

现在各类学校利用课外时间较好的形式是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无需考试,但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它的学习空间范围非常广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家庭。

课外实践教学类似于第二课堂,且有第二课堂的部分特点。但课外实践教学针对性更强,是让学生进行真正的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工作。大学生如果不是要呆在学校上学的话,完全是社会生产劳动大众中的一员,所以他们有能力、也应该参加实际工作训练。虽然延长上学时间也是减轻就业压力的一种社会对策,但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后走出校门就能顺利适应工作,有足够的竞争力,应该让学生充分接触社会,创造机会,让他们深入社会的各个角落。

课外实践教学是任务驱动型的。给学生一个任务或项目,让他们在研究中寻找完成任务的方法。这种形式与现在推行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学技术创新性研究项目类似,只是驱动的动力不同。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科学技术创新性研究项目的推动力是经费扶持,课外实践教学的推动力是工作任务,除了强制性地完成某个任务,从中学到他必须掌握的技术,从而会有成就感外,部分任务可能有一定的报酬。

3、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外实践教学的实施

3.1组织与管理形式

为了有效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采用相对固定的组织形式—成立教育技术协会。以协会的形式,一是可以保证所开展的活动都是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这就限制了实践活动的目的性;二是动员本专业的学生都参加到这个协会中来,当然也适当吸收全校的爱好者,这就保证了课外实践教学活动覆盖面的广泛性。协会的宗旨:秉承锻炼、服务、求精、创新的原则,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服务,为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学习与训练的优越环境,提高教育技术爱好者的知识技能水平,做好成员技能培训交流工作。

管理方式采取大学生自己管理,所有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协会设立3个方向组:影视制作部、网络部、硬件部。1)影视制作部设立摄影摄像组和音视频制作组,制作相关的视频教程,积累视频素材,比如宣传学校“农作”科普知识等。2)网络部设立程序设计、美工设计和动画设计3个小组,负责网页设计、网站维护以及配合相关策划项目进行教育课程设计。3)硬件部的工作是计算机及网络硬件的维护与维修,电视机、洗衣机、音响系统等电子设备的维修等。另外设立策划部,担当外联工作和宣传工作,并负责每次活动写策划书和活动总结,活动开展前的场地申请和活动时现场的相关安排和秩序维护,为每次活动作好宣传工作(海报、展板、横幅等),以及确定项目的展开方式和策划方案。

这种管理方式,既利用学生的管理才能,使本应耗费大量人力的管理工作得到合理解决,还为学生训练自己的管理工作能力提供极好的舞台,相当于建立一个设置完美的公司,各类职位齐全,职责明晰。通过竞选,一年更换一次所有岗位人员,这样一年能容纳20多名学生进行实际岗位训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迅速提高自己的管理才能。

3.2任务来源

要为学生创造出做不完的事,这是着实费了心思的问题。因为只有在做事中才能得到实际的有效的训练。任务来源有3种类型:1)组织技术培训,比如摄影艺术培训、计算机硬件组装知识讲座等;2)为教师、学校服务,比如帮助教师制作课件、帮学校拍摄制作电视新闻、组织设备义务维修等:3)为社会提供服务性项目,比如婚庆视频、公司宣传广告、单位网站的制作等。

学生来源是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口招收的,学生的基础技术较好,在学习新技术方面,相对于其他普通高中来的学生而言,掌握起来更加容易,稍加点拨就一通百通,所以承担实际的任务完全可行。

3.3实践活动的组织方法及流程

针对不同的实践活动,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比如技术培训,事先做好详细的培训策划书,内容包括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培训的教学内容、详细程序安排等。视频制作项目则严格按照电视制作流程进行。制作前期为节目制作前的准备工作,如策划、构思创作、分镜头剧本、场景设计和选择等;进入拍摄阶段完成拍摄提纲的制定、拍摄计划的制定、内外景拍摄(同期声)等;制作后期就是完成剪辑和特技制作等。

4、教育技术学专业课外实践的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成效非常显著。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很好地利用这一平台,进步非常快。有了这个课外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就有了强烈的工作热情,他们把接受任务当成一种荣誉,越是艰巨的任务越是看成一种骄傲。他们有连夜奋战的韧性,为了完成一项工作,接连几天不离开实验室:他们有攻克技术难题的痴情,为了掌握某项技术,整个暑假泡在实验室。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计划篇10

关键词:卓越计划;实践教学;探讨

在高等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后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卓越计划”的实施基础是我国先前执行的工程教育,在此基础上要求高等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一般情况下实行“3+1”,即学生三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学习)来推行“卓越计划”。“卓越计划”注重工程教育服务企事业发展,注重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离不开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然而,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是适应“卓越计划”能够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本文根据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实际情况就基于“卓越计划”的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初步探讨。

一、莆田学院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观念存在问题

现在的大学教师绝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就进入高校任教,其教学观念还是遵循其本人在当学生时的教学观念――重理论、轻实践,即使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也大都是以传授知识为重,对学生的工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不突出,有企事业单位参与教学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这些观念导致在实践教学中与工程实际脱节,毕业的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工作后用人单位反映学生“上手慢”。

(二)实践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比如:实践教学课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偏低,占比不超过25%;实验中的验证性实验项目较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偏少,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占总实验项目数不超过50%;一些实践环节的内容多年不变。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内容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全面反映当前的生产实际和科学前沿;由于近年来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和施工单位担心安全问题,使得组织学生进入工地实习非常困难,因此,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得不到实际锻炼;培养方案中学生进入施工现场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的时间一般不超过8周,毕业设计阶段一般是在学校进行的真题假作或假题假作,再加上施工企业由于多种原因不愿意接收学生进入工地,因此校企共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任务是流于形式,没有成功。

(三)缺乏高水平工程型师资队伍

对于土建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要求教师既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又必须有工程领域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我院大多数教师是从高校毕业进入到高校教学,其身份的变化从学生直接变成教师,其拥有的理论知识是满足需要的(一般是博士或硕士毕业);而缺少工程领域的工作经验,入职后理论教学任务量繁重,虽然按照学院的要求每年抽出时间到企业进行锻炼,由于学校在培养“双师型”方面对在职教师没有强有力的实施政策,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只能满足一般的技能训练。

二、改革与探讨

(一)转变教育理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在广大教师队伍中开展“转变教育理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教育思想大讨论,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确立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改变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工程单位相结合,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与工程实际零接触,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体、脱离实际的传统教育观念。

(二)基于“卓越计划”,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坚持在理论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创新精神,对构成实践教学环节的所有要素进行重新整合,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改革:“在土建类专业中探讨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土木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土建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研究”“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撰写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工程造价专业试行‘卓越计划’”等项目的教学改革。建立“一个中心、三个阶段、四大系列”的立体化、全过程(四年)实践教学体系。

“一个中心”是指所有的实践教学活动均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为中心来展开;“三个阶段”是指把实践教学活动分为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基础阶段、综合阶段、创新阶段;“四大系列”是指把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教学”“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四大系列。

1.“实验教学”系列。该系列主要包括课程内实验和课程外实验。课内实验主要包括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课外实验主要是指创新实验。

验证性实验要求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先进行预习,在实验课上教师简单讲解所要验证的知识点、实验方法、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和设备以及实验中必要的注意事项,讲解后让学生分小组去完成实验过程,教师只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综合性和设计型实验是指针对某门课程中的多个知识点或与之相关课程知识,要求学生先设计出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提交给教师进行审查其合理性与可行性,审查通过方可进行实验,一般情况下指导教师在实验全过程中不作讲解,只作必要的辅导。比如:我院的“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属于《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点位测设”实验(属于《土木工程测量》课程)“沥青混合料车辙”实验(属于《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矩形界面量的纯弯曲”实验(属于《材料力学》课程)“土的三轴”实验(属于《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程)等。目前,我院已有综合性和设计型实验的课程占所有实验课程的85%以上。通过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能力、设计创新能力。

课外实验(创新实验)是指学生在业余时间完成的实验项目,如近年来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土木工程专业12级洪晓毅同学负责的创新训练项目“校园景观休憩场所3D模型的设计与开发”,土木工程专业13级黄小冬同学负责的创新训练项目“沥青稳定碎石路面材料不同压实条件的实验分析”,工程管理专业13级同学负责的创业训练项目“二维码在礼品中的运用”等。

2.“实习(实训)教学”系列。该系列主要包括课程实习(实训)和课外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课程实习(实训)是指:针对某门课程在课程结业后进行的实践锻炼,如:地形测量实习(属于《土木工程测量学》课程)、工程地质实习(属于《工程地质》课程)、造价软件实训等。

认识实习是指新生在第一学期学了《专业概论》课程后,组织学生对施工工地或已经竣工的工程项目进行参观实习,使学生对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结构组成、使用功能、施工程序等方面有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尽早了解专业背景,激发其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

生产实习是指学生在学习了一些专业课程后,安排学生在实习基地从事各种施工工序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能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结合起来,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深一步理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除了积极利用实习基地实习外,还在寒暑假期间要求学生独立联系实习单位进行生产实习。

毕业实习是指在毕业设计之前,对大学四年中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实习基地进行系统地现场锻炼,并且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更重要的是通过毕业实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问题,从而获取独立工作能力、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思想上、业务上对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得到全面锻炼。

3.“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系列。课程设计是指在某门专业课结束后,要求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的主要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并理论联系实际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设计是指四年大学中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大学四年中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按照合格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旨在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资料收集、设计计算、手工绘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英文翻译、文字表达等方面得到培养,为学生毕业后进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系列。该模块为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和服务社会的精神。

科研创新是指学生利用课内或课外实验,通过参加省校两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内学生科研项目立项、各种学科竞赛(数学建模、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大赛、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竞赛)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

社会服务是指在业余时间和寒暑假,我院团委组织学生参加一系列社会服务活动,并形成了我院社会服务活动“三结合”的特点,即“专业知识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科技服务与接受国情教育”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与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相结合。学生通过参加以上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服务社会的精神。

(三)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适合“卓越计划”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的实践经验通过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来提高。首先,建立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锻炼的机制,让青年教师轮流到企业参与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管理,加强其实践动手能力,并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其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技术培训和土木工程相关的执业资格证书考试(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师、注册评估师等),提高其为企业服务能力;第三,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聘请企业的技术骨干为学校的兼职教师,通过培训让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成为适合“卓越计划”的“双师型”教师。到目前,土木工程学院已与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福建巨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宏峰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莆田市东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新茂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成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并实施了福建省教学改革项目:福建省一般本科高校办学水平提升计划――建筑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用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改革试点(试点专业:土木工程)。到目前为止,在41名专任教师中,同时具有高校教师系列职称和工程系列职称或执业资格的有22名,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比例为53.7%。其中,高级工程师4名,工程师13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3人次,注册建造师6人次,注册监理工程师3人次,注册造价师4人次,以适应培养应用型工程类技术人才的要求。另外还在莆田市建筑规划设计院、福建巨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宏峰集团建设有限公司、莆田市东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新茂泰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聘请了12名高级工程师作为我系的兼职教师、客座教授。

三、结语

建立“一个中心、三个阶段、四大系列”的立体化、全过程(四年)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分散设置与集中设置相结合、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有利于引导学生尽早接触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工程施工能力、绘图能力、计算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等。学生通过积极参加“福建省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大赛”“全国高校斯维尔杯Bim软件建模大赛”、全国高校“广联达”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竞赛、“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竞赛活动,激发了创造力和求知欲,有效地推动了他们的创造精神,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生毕业后能直接参与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改变以前学生毕业后须经过很长时间的实践才能慢慢胜任现场工作的弱点,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2010,6.

[2]宋佩维.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卓越工程师[J].黑龙江教育,201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