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十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十篇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4:18:03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与重视的民族理论政策原则,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一、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原因

我们党和国家一直坚持加快发展(包含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政策。这是依据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状况和整个国家的状况采取的政策,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的原因。

1.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其相对落后

中国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因为受到国内发动统治阶级与本民族剥削阶级的严重剥削,社会生产力遭到很大的摧残与束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充分、尤其是鸦片战争以来,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掠夺,中国各民族,尤其是少数民族,处在极度贫困与愚昧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停滞在前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现代工业,农业生产也非常落后,全部靠天吃饭。交通运输特别落后,就连公路也很少,全部依赖肩挑背扛,牛拉马驮,文化教育在很多地方还是空白状态,文盲比重占到总人口的绝大部分,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医药稀缺,经常发生流行疾病,人口发展迟缓。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地开展了民主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然而,因为自身发展基础差、底子薄,和汉族地区发展相比较,差距依旧较大。在这种差距较大的情况下要想赶上先进民族,那就得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在自身发展基础差的状况下要想调动自身发展的活力和加速自我发展的能力,那就得在自身奋发努力的基础上,需要国家与先进民族给予相应的帮助。半个多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与技术力量等诸多方面全面地支援与帮助了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与国家的帮助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加快”分不开的。

2.从少数民族经济在中国国民经济所占的比重来看其占有重要的地位

少数民族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国民经济建设,要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发挥少数民族经济中的优势、发挥它的重要作用,才可能有高速度的发展。例如,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草原、森林、水利资源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占绝对的优势,煤、石油、天然气等储量也很丰富。这不但是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优越条件,而且也是加快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再如,畜牧业、林业等是某些少数民族的重要经济部门,同时也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讲的,“没有畜牧业的经济是不完全的经济”。

3.从少数民族地区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来看其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中国21000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上,大多都居住有少数民族。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就约有30多个居住在边境线上,从东北的黑龙江,到北部的内蒙古,西北的新疆,西南的西藏、云南,南部的广西,都是祖国边防第一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15个国家接壤,有很多少数民族是跨国界居住的,像苗族、傣族、俄罗斯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要巩固国防,把边防建设成为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就得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与雄厚的物质基础。因此,首要的是要把边境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这是改善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激起少数民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夺得反对境外敌对势力颠覆阴谋斗争胜利的物质基础因素,也是保卫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的物质条件。为此,为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安定的国内社会局面,必须帮助少数民族地区把经济文化建设发展起来。尤其是在当前,民族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因而,解决好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来的民族问题,实际关系到当前社会安定团结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情况、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民族问题的重要性等原因,体现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

二、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建设事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既是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又是中国的根本利益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特别需要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特别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1]中国的现代化需要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需要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假设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要在中国实现现代化是毫无可能的。就像周恩来同志讲的:“我们不能设想,只有汉族地区工业高度发展,让西藏长期落后下去,让维吾尔族长期落后下去,让内蒙牧区长期落后下去,这样就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地方,都现代化。”[2]另外,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落后,跟汉族地区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国家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扶持与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经济,这不仅有利于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的状况,而且还有利于完善中国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缩小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改变内地和边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中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重要性;现状;发展措施

中国这个大家庭主要是由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共同携手创建,少数民族为我国的繁荣昌盛和统一、稳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是我国党和国家提出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实现共同繁荣,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旧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思想并没有完全解放,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缓慢,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低下,导致当地地区发展极为不稳定。我国在解放后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积极推行了很多扶持、优惠的民族政策,希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和实践,少数民族经济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和限制,相比国内其他发达地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发展水平低下,差距较大。因此,必须继续坚持少数民族扶持政策,重点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尽可能缩小少数民族和其他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使各族人民过上好日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战略目标。

一、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及国家根本利益。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开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想要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就需要加快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我国省内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因此,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同志曾经明确提出,“中国的繁荣发展不能缺少少数民族。中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国家,相对于汉族而言,少数民族生活、居住的地方要宽得多,而且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物质财富也远比汉族多得多。”如果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缺少少数民族的参与以及经济支持,中国也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建设。同志也曾这样说过,“我们无法想象如果只有汉族地区的工业发展快速,而让地区、内蒙牧区、维吾尔族等地区发展长期滞后,这样的社会局面并不是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社会主义应该是让所有的兄弟民族地区、区域自治地方都可以实现现代化。让所有的中华儿女都站起来,共同奏响幸福的歌谣。”这也足以说明,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是加快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历史条件、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亟需得到进一步发展。

我国为了尽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也应该持续稳定的进行民族经济工作,全面、认真落实各项对于少数民族利好的政策,全面支持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帮助少数民族尽快摆脱以往贫穷、落后的面貌,加快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民经济结构,实现各地区、各民族的共同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差距尽可能缩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有利于缩小各民族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实现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人们在实施解放前都是在旧社会政治体制下生活,饱受各种不平等待遇以及各种剥削。在获得解放后,中国将民族压迫、剥削制度废除,并且相继出台了很多民族政策,使我国各民族都实现了法律上、政治上的平等,但是关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问题,虽然相对于以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因为少数民族的社会制度比较落后,民族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慢,缺乏专业的教育人才,导致无法及时引入各种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非常缓慢。并且由于自然环境关系,相对于汉族、其他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而言,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而且有慢慢扩大的趋势,这样显然和中国想要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目标不符合。因此,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应尽量采取多种民族政策,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少数民族可以和其他发达地区、民族经济实现同步发展,使少数民族也列入先进民族队伍中,使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

(三)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建设战略地区,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有助于国家的安全、稳定。我国地大物博,和外国有很长的一条陆上边境线,其中很多聚居着大量少数民族的地区都紧邻外国,比如云南、内蒙古、新疆、等省、自治区,这些地方对于国家的稳定、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具有非常显著的战略地位。想要设立一个坚实、稳固的国防战略防线,必须重视少数民族工作,强调少数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少数民族经济能够呈现繁荣、昌盛局面,切实维护好少数民族的利益,尽快消除各民族之间的隔阂,使少数民族和其他民族同胞之间构建团结互助、平等、合作的关系,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团结、安定的社会局面。

二、目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就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总体发展水平不容乐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经济发展差距有逐渐扩大形势。我国自建国以来,相继出台了很多民族政策,用以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但是一直以来效果甚微,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并且这种趋势在慢慢扩大。②少数民族贫困问题非常突出。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占我国所有贫困人口的比重较大,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很多贫困人口,贫困问题比较突出。③现代化产业在经济构成中占的比例较少。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中,大多数都是传统的产业,生产设备、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不高,相比我国现代化生产力,存在明显的劣势,这是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加快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几点建设性意见及措施

(一)应尽快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确保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继续向少数民族提供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惠及扶持政策,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发达地区基础一致。比如,可以重点建设大量的通信设施、水利设施、铁路设施、公路设施、桥梁设施、能源设施等基础建设,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体系,为少数民族对外经济联系提供更多便利;构建完善的通信体系,加强少数民族和外界的交流、交往,加强信息流通,不断吸收新鲜的元素,积极创新。

(二)增加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拨款。由于少数民族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差,贫困人口较多,国家应加大对少数民族的财政支持,可以成立一个专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扶持基金。而且,应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逐年扩大基金的规模。应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扶持基金重点投放在一些基础教育事业方面,比如教育文化事业、卫生事业、交通事业等,从而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

(三)应进一步优化少数民族经济结构,重点培养一批优势企业、工业。少数民族地区拥有非常丰富的物质资源,这是一笔珍贵的财富,国家应引导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地区经济发展计划,合理开发、建设能源。同时应引入各种现代化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进一步优化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可以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大前提条件下,重点培养一批优势较为明显的现代化先进企业,提高当地的就业率,缓解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应重点发展地区教育事业及科技。教育是人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发展的根本,目前,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比较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步伐,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国家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投资,尤其是针对教育水平低下的地区,不仅应保障充足的教育经费,还应该采用各种措施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老师的技能和素质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且,号召国内一些优秀青年到少数民族地区支教,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其次,国家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科技研发资金投资,在科研项目方面也应该向少数民族倾斜,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专业的技术人才,改进生产方式,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总而言之,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对于实现我国伟大复兴,各民族繁荣以及整个社会的统一、稳定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国家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继续落实各项民族扶持政策,减小民族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洁.边疆地区建设中民族经济政策的实施研究[J].华章;2012(07).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

2006年以来,民族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每年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2010年,民族地区8省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2053.2亿元,年均增长13.25%;占全国的比重高达10.48%,比2006年提高了9.2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包括: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局部生态明显改善。

然而,由于历史、地理环境、政策等原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特殊困难。例如,发展差距仍在拉大,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等等。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些显著地成就,但是,由于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1.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差距大。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人均教育水平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落后性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通讯两方面。一方面,交通设施存在“两低、两差、两不足”的突出问题,“两低”——路网密度低,-通达水平低;“两差”——道路等级、质量差,出海条件差;“两不足”——建设资金不足,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通讯设施存在线路少、质量低、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通讯基础设施亟需改善等问题。

3.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还比较低。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全国各地区每十万人拥有的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少数民族八省区的受教育人口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地区高等学校数量、教职工人数、学生数等,八省区也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很大差距。无论是各地区村卫生室、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还是各地区医疗卫生机构门诊服务、住院服务、床位利用等,少数民族八省区都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4.经济增长模式单一,投资力度不足。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以资源增长型模式为主,其经济发展以传统的农牧业、工以初加工为主,第三产业发展极为有限。而且经济发展的业绩衡量仍以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为主要甚至唯一指标,用土地、优惠投资政策为招商引资的筹码,因而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也导致了吸引外部资金的动力不足。因此,其经济发展陷入积累资金不足、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低下、居民收入水平低下、资金供给能力不足等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三、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十二五”时期依然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期,这一期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将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

1.大力发展边境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合作。要通过边境贸易和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优势,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自我发展水平。一方面,发展边民互市贸易。扩大边民与相邻国家边民的贸易往来,在区位重要和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方,重点建设一批边民互市贸易示范点,促进边境贸易发展,带动边民致富和地方增收。另一方面,加强区域经济技术合作。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扩大同周边国家的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积极探索开发和对外开放的新模式,大力发展口岸经济,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带动商品出口、技术和劳务输出。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状况。为此,应加强边境地区干线公路、乡村公路建设,进一步提高技术等级、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通往口岸、边民互市点、旅游点的公路建设,提高通行能力;加强边境国防公路建设,实现军民共建、军地两用。另一方面要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的通讯设施建设。应加强农村电网建设;通过采取利用电网延伸、开发小水电,以及推进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措施,解决边境地区群众的用电问题;并继续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

3.加大教育、医疗等资金投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全面落实发展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优惠政策的同时,应加大教育、医疗等资金投入。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他专项建设资金、各项财政扶贫资金适当向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倾斜;积极引导、争取各类国际组织、政府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援助、捐助资金投向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项目;同时,拓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融资渠道,政策性银行等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金融扶持力度。

4.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转变以往仅仅依靠当地自然资源来发展经济的资源增长型模式,构建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环境。为此,应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促进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建立和发展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同时,应切实搞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遏制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加强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切实解决生态功能区内农牧民增收和长远生计问题。

四、结论

本文只是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对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腾讯财经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oL].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2010-11-17,finance.省略/a/20101117/002537.htm.

[2]国务院办公厅.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Z].2007-2-27.

[3]国务院办公厅.兴边富民行动“十一五”规划[Z].2007-6-16.

[4]龙彬.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23):108-109.

[5]黄福佳.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97-98.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谐社会;促进作用

一、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含义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包含着两层含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前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发展,后者是民族学意义上的发展。在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如果单纯强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发展,民族学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的特色经济就有可能衰退甚至消亡。

严格地说,“少数民族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前者是“从民族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后者则是“从地区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问题”。所以,于光远先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提出,“少数民族经济的范围、对象是研究少数民族的人民的生活状况,少数民族家庭经济生活的特点,少数民族生活的习惯、文化传统对它的经济生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影响的一个领域。”由于少数民族经济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是分不开的,还要研究少数民族经济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混淆了这两个概念,甚至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替代“少数民族经济”。

现实的民族经济研究也事实上主要侧重于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研究。在民族经济研究中,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是否能够等同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施政一在说明民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时指出:“民族经济学就其研究范围来说,可以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个方面:从广义上来说,它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研究世界上各个民族或民族国家的经济问题;从狭义上来说,它是研究多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在我国则是研究除汉族以外的各个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按照这一定义,所谓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实际上就是两个问题: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经济问题和中国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王文长认为:“狭义层面的民族经济研究,就是研究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民族的经济生活的特殊性,民族的行为、习惯、规则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作用,以及相应所呈现的规律、结构变迁的条件和状态等;广义层面的民族经济研究是狭义层面的进一步扩展,即涵盖民族国家概念含义的经济和民族区域概念含义的经济。”“民族国家概念含义的经济是以国家为利益整体并以其为基础构造国际经济关系;民族区域概念含义的经济则把区域特征摆在一个突出的位置上;民族定义的经济所突出的就是民族本身。”按照这种划分方法,狭义的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就是指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生活的特殊性,民族的行为、习惯、规则在经济生活中的表现、作用,以及相应所呈现的规律、结构变迁的条件和状态等问题,即少数民族自身的经济问题,广义的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则指包含中国各个少数民族自身的经济问题在内的中国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问题。

上述两种定义或划分方法的共同点就是: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问题划分为中国少数民族的经济问题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尽管这种划分在逻辑上未必严密,但毕竟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这两个问题区分开了。后者则更强调了少数民族特色经济中的“经济”这一概念的特殊含义。这种强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少数民族的经济问题本身,并不存在经济学意义上的或“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论断所指的发展问题,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才存在着人们通常所说的发展问题。“由民族内生属性所定义的”少数民族经济,即具有某一少数民族特色的经济,当然也存在着发展问题,但这种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民族学意义上的发展问题,即民族的发展经济方面的体现。

所谓民族的发展是指民族的兴旺和繁荣,它以民族的存在为前提,或者说,它的负概念就是民族的衰亡。一个民族是否存在,并非仅仅指具有这个民族血统的人或人群是否存在,如果具有这个民族血统的人或人群仍然存在,但具有该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语言、艺术、宗教、心理等均已失传。世界上很多已经被认为消亡的民族,具有这些民族血统的人至今仍然存在,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不存在了,这一民族在经济生活方面的表现,即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真正意义上的该民族的经济问题当然也就不可能存在了。所以,民族学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问题和经济学意义上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作为我们关注焦点的发展问题却往往只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问题。

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与我国的民族关系,以及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作用、相辅相成。和谐民族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是和谐社会应有之义务。和谐社会又为和谐民族关系及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能忽视这样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一亿,达到一个大国人口的数量。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特别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对全国的稳定至关重要。没有民族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讲改革、发展、稳定,只能是一句空话,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只有做到这几者之间的和谐,才能达到真正完美的和谐。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民族关系的和谐,既包括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又包括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的和谐以及民族内部的和谐。我们讲民族的团结、领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都是以各民族的团结为基础。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国家就会陷于动乱和分裂。应当看到,我们在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我国在民族团结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之间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各民族在长期交往过程中结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长久以来,各民族友好交往,在政治上以和为贵,互相修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互相影响;在文化上和而不同,交相辉映。从而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不断发扬光大,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久不衰的强有力的精神纽带。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的精

神财富。

第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一整套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成功地解决了国内的民族问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方面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这就为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素质的提高,各民族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在不断增多,各民族对和谐社会理想目标的认同和追求在不断增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旋律,激励各族人民去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也要看到还存在一些不利条件。特别是当前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下,我国的民族问题呈现出复杂的情况,总书记去年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概括了“四个交织在一起”,即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与国外问题交织在一起。这就从大的方面揭示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民族团结是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民族团结的四个内涵: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维护促进民族团结、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以及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都对我国现阶段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第一,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能最大限度激起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能使各民族人民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并且平等地享受创造历史带来的好处,这就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

第二,维护促进民族团结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创造历史的活动当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促进民族团结能把不同的民族的人民群众聚集到一起。假设民族不团结,各个民族之间就是分裂的,甚至民族内部也有这样那样的矛盾,这样就分散了人民群众的力量。正所谓“众人合起力,开动大帆船”,把来自不同民族的人民群众的力量合成一股团结统一的力量,并把这一力量投入创造历史的活动当中必然能更好的创造历史。

第三,各民族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团结的最终目的,这是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论断的。民族团结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祖国的繁荣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就是说民族团结从一开始就是出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考虑,其本身也就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保障和推动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各民族是人民群众根据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文化心理素质方面的不同进行划分,其本身也就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民族团结又以促进祖国繁荣为目的,这是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一致的。

第四,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材料,场所等都是由祖国为其提供,祖国的统一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民族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

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树立正确的民族发展观

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只有体现到人的发展上才是真正的发展,这也是与目前提倡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以人为本,才是发展的本质。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是它整体追求的价值观念,如何才是民族自身价值追求,只有在该民族的族群当中才会理解。正确的民族发展观是作为一个民族族群的人们对发展的正确认识,作为一个民族他们既要在物质发展上获取利益,同时也在生产生活的发展方式上能予以接受,保持他们所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目标出发,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是经济发展为主原则,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有了物质基础才能进一步发展根本的社会主体;二是民族价值取向指导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的模式要和民族的价值取向结合,只有获得各民族群众的支持才能得到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与调查的决策依据,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决策,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进行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和构建,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二)促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多元化的现状,以及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情况,建立适宜的发展模式,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涉及发展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和民族群体人文类型的丰富性,还涉及到文化的价值评判。在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模式时,是为他们选定还是帮他们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这涉及到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是否持有文化相对论的评价观。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现状,用一刀切的发展模式根本无法达到和谐发展的局面,所以要分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既要把握原有地区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又要提倡创新引入新的产业,并通过本土化吸收提升区域竞争力,还要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一个资源互补,产业链衔接,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一,总体上继续重点发展重工业,依靠老工业基地,改革现有产业结构,发展深加工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无论是整个中国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走上工业化道路,只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路径选择有所不同而已。工业化进程的演变规律体现为:工业发展的重心由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移,最后进入技术集约化阶段。这种规律体现了工业对资源的开发由浅层开发到深层发展的进步过程,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要充分利用其所占据的资源优势的政策优势,以重工业为龙头,更新设备,加快技术创新,同时拓展产业链,发展深加工工业。发挥重工业的波及效应,形成区域性的产业链,提升区域总体竞争力。

第二,根据各民族聚居点的特点,实施保护性政策,保护当地民族居民价值取向的所认可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现代化在发展的历程中又有不同的路径选择,民族群体对路径选择是现代化进程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对一种生产方式来说,并不能单纯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衡量,是要结合人文社会中进行评价,并不是能带来效率的就是最好的,任何一种生产方式或生活方式都是人所进行生存与发展的手段而已,在人的群体中进行结合评价才能得到真正的标准。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少数民族多聚居在比较落后偏远的地

方,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保存相当完整,当他们所面对工业化中所出现的各种现代的生产生活方式时,并不能很快适应,还可能排斥,所以我们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关注这一事实,要有步骤地进行引导,不是一刀切地对原有生产方式进行否定,针对那些适合当地民族生存的生产方式还要给予政策性保护。

第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民族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整个族群的发展上,而且也体现在单个族人的发展上。发展经济是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的,经济是人的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大量现代化的资金运作与技术都需要相适应的人才进行操作,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首先就需要与发展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占很大比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少数民族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低。所以首先要解决就是教育问题,要加强人才发展战略,普及中小学教育,培育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民族间平等。针对民族性的特殊性,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应推行双语教学,既保持该民族的特性又添加现代因素,从而达到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

第四,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具体说来,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人的福利最大化。必须认识到,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基本生存需要、生活需要、发展需要,从低到高,只能有先有后、逐步解决。在科学发展观下,人的需要既是分层次的也是多样化的,环境质量同样是人的福利之一。经济实力、资源储备、环境质量都成为构成人的福利的要素,都成为稀缺资源。一切人类必不可少的经济、社会、以及资源与环境保护活动都成为创造稀缺资源的活动。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多聚居于偏远地方,存在电脑科技等高新技术与刀耕火种相并存的状况,进行产业选择时,首先就要从当地人的生存状况出发,进行人福利最大化评价。在还在为满足生存与基本生活需要苦苦挣扎的地方发展粗放型经济也是可取的,在已经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地方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促使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其优势。

四、结语

不管哪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成果,都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政治意义,它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感受到国家的力量,能增强整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局面,就会增强社会主义及中国共产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让人民更多的认同中共的领导,认同社会主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能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地区的资源,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缓解资源紧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会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增强这些地区居民的购买力,有利扩大内需,发挥消费需求在经济发展的作用,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就能证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这本身就是整个国家及整个国际社会的一笔巨大的政治及思想财富。

参考文献

[1]徐和平,城市化与贵州少数民族社会现代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0(3):39~43。

[2]袁仲由,关于加快实施民族地区城镇化战略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24~28。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5

我国散居少数民族人口约3000万,占全国少数民族总数的三分之一,他们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8%以上的县市[1]。其中农村散居少数民族总体数量大约有1000万,占散居民族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2]。

目前在我国,农村散居少数民族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为弱势的群体,发展也最落后。他们大多散居在交通闭塞、条件恶劣的丘陵山区和边远山区,且多为世居,具有大分散特点,或散居于一村,或散居于一乡,或零零散散分布于一县之内,情况千差万别。

二、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原因、居住环境、社会原因等各种因素,贫困问题依旧十分突出,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甚至很多地区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基础设施落后

据2001年国家民委组织的调查资料,在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2519个自然村(屯、寨)中,尚未通电的有620个,占24.6%;不通电话的有1791个,占71.1%;不通邮政的有1353个,占53.7%;不通公路的有1089个,占43.2%;[3]。落后且不健全的基础设施严重影响了这些少数民族的正常生活。

(二)?济发展落后,制约因素多

1、文化教育水平低。在农村散居少数民族中适龄儿童入学率低,成年人中文盲、半文盲人数居多。

据调查,我国散居少数民族多数受教育程度低,因贫失学现象特别严重,这成为了贫困的关键因素。教育跟不上,思想跟不上,经济则发展不起来。例如2016年一项对湖北、贵州、云南、广西四省民族地区贫苦户的调查,在教育水平方面,拥有“高中及以上”教育经历的被调查者仅占10.53%[4];此外根据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中数据统计:教育落后,适龄儿童入学率普遍较低,平均文盲率为42.3%,有9个民族文盲率超过50%[5]。可见,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散居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缺乏的现状已迫在眉睫。

2、医疗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

据2001年国家民委组织的调查资料,在15个散居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县的367个行政村中,有233个村没有卫生所,占60.8%[6]。大部分村寨没有卫生所,导致看病难,生病群众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问题的出现。一些边远山区群众患地方病、急性传染病时,因缺少药,得不到及时诊治,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3、扶持资金少,项目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散居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偏远地区,且自身具有“广、杂、散”等特点,使得当地各种建设成本和交易成本偏高。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很难有持续、稳定的扶持资金和项目倾斜到散居民族地区。长此下去,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的贫困程度会加深,生活境遇“雪上加霜”。

三、推动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措施

种种现象表明,我国散居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劣势。尤其是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绝大多数还处于贫困状态,单凭他们自身的发展和个人的力量是无法改变现状的,还需依靠多方力量来推动其经济发展。

(一)精准扶贫

目前,在杂散居农村少数民族中,仍然从事着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的种植业,这种模式不可能有经济发展的高水平。因此需要根据少数民族本地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状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区域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规模型专业化生产经营组织。促进少数民族的第二、三产业的开发,带动其经济高速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各方面的保障都比较薄弱。因此在少数民族村寨中建立起以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而逐步解决“因贫失学”、“因病返贫”、“因灾致贫”等问题,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制定专门的农村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法

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由于自身情况复杂多样,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和详实系统的统计资料,理论上的突破一直以来都很困难。至今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的权益。

农村散居少数民族这个最为弱势的群体,单凭自身力量很难维护自身的利益,需要国家和政府实施优惠政策和项目倾斜来进行帮扶。我国虽已出台了一些有关保障少数民族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涉及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的规定少之又少。因此制定专门的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的权益保障法是势在必行的,并且对推动农村散居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社会变迁少数民族女性发展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C95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06

女性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近年来,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高涨,妇女发展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在这种大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少数民族女性发展也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与之相关的研究不断涌现,这些研究不仅为我们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及发展现状提供了参考,而且有利于我们对少数民族女性发展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1少数民族女性与婚姻家庭

婚姻不仅是家庭生活正常化的纽带同时也是作为一种制度性因素的存在,它包含了以婚姻为基础的家庭内部的权利和义务。对女性而言,婚姻与家庭是其生活的重心,但是现代性所带来的社会变迁已冲击了少数民族女性传统的婚恋观,并影响了其在家庭中的地位、生活等,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家庭问题。

陈延超在《市场经济与少数民族女性角色转变》[1]一文中以三亚地区回族女性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三亚地区回族女性社会角色、家庭角色转变的原因及影响。由于社会高速发展,三亚回族妇女思想得到解放,女性角色也发生巨大变化。这种角色的变化体现在家庭中便是男性主宰一切现象已经没有,家庭事务已由过去男性家长一人说了算改为夫妻共同商议决定,另外,男女都有承担家务和社会工作的责任和权利,可见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得到很大提升。戴慧琪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地位变化探析》[2]研究中,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为背景,着重分析了在这个过程中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其中婚姻家庭地位的变化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作者通过对新疆少数民族女性在婚姻模式、婚姻自、初婚年龄等方面的研究来展现女性的婚姻地位;通过家庭劳动的分工、家庭事务的决定权、个人事务决定权等方面来研究女性的家庭地位。

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可否认的是大多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自、地位有所提升,但是在现代性力量的冲击下,个别少数民族地区妇女也面临着新的家庭问题。如李欣欣在其博士论文《现代性体验下苗族乡村妇女的家庭生活》[3]中就谈到当地妇女对外出丈夫和生活压力的怨恨已经成为新的家庭问题。另外,在个别少数民族地区的婚姻家庭中,妇女的弱者角色依然存在。例如阿依古丽・艾力在《新疆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的法律问题探析》[4]及龚小玲在《论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人权的法律保护――以恩施州为例》[5]中分别对新疆、恩施州少数民族婚姻家庭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家庭暴力、重婚等)及成因进行了分析。虽然研究角度不同,但研究者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婚姻家庭方面的立法,完善现行婚姻法律制度,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合法权益。

2少数民族女性与经济

少数民族女性与当地经济发展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另一个热点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使女性角色发生转变,同时这种转变也将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从现阶段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少数民族女性参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是从事旅游业,因此许多学者的研究都围绕少数民族女性与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关系方面。

民族旅游业对少数民族妇女就业有着重要意义。吴晓萍认为,民族旅游业给当地少数民族妇女提供了难以估量的就业发展机会――提高了她们的经济收入,改善了她们在家庭中和在社会中的地位,增加了她们参与社会活动和发展自己、表现自我的机会。[6]李娜研究了三江并流地区旅游业发展对少数民族妇女职业生涯的影响。[7]景晓芬以青海省互助村的土族女性参与旅游业为例,阐明了旅游业促进了土族女性的“非农业就业”,不仅增加了她们的家庭经济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8]曾懿揭示了湘西德夯苗寨旅游地女性获得了许多新的旅游劳动就业机会,对家庭经济贡献大幅提升。[9]

民族旅游加速少数民族女性角色变迁。刘永青以宁蒗县落水村摩梭社区为个案,研究了旅游业发展对摩梭人社会性别关系的影响。[10]付保红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村寨为对象,研究了民族村寨村民的社会角色变化。陈斌分析旅游发展对摩梭人家庭性别角色的影响。[11]施仲军以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为例,探讨旅游发展中白族农村女性家庭角色的变迁。[12]稂丽萍以山江苗族女性为例,研究了民族旅游时空中的少数民族女性社会角色的嬗变。[13]项萌以广西龙脊景区瑶族、壮族少数民族为例,分析了旅游业发展背景下妇女的角色与需求,揭示少数民族妇女如何调整自己的角色和需求来适应民族旅游业的发展。[14]

3少数民族女性与教育

教育是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发展、地理环境、经济等因素影响,其教育状况尤其是女性教育情况令人堪忧。然而随着社会整体的不断进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也有很大程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发展民族教育,培养高素质少数民族妇女人才,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妇女进步、发展的需要”。[15]因此近年来,少数民族女性与教育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对于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状况及如何发展和提高少数民族女性教育水平这个问题,学者们除了在理论上探讨外,还运用了实证、调查等方法进行了研究。例如,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丁月牙副研究员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西南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女性教育的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课题批准号:ema010462)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女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贵州水族和四川彝族两个村寨的个案研究,探讨女性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产生的根源、女性教育问题的表现方式、女性教育发展和村寨发展的互动关系,并探讨发展女性教育的举措。刘燕平等在《西北民族牧区两性教育不平等问题实证研究》[16]中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影响牧区男性和女性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对造成该地区女性教育不足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改善措施。除了以上研究外,金少萍《近现代云南少数民族女性教育观念的变迁》、戴慧琦《试述新疆少数民族女性教育》、江晓红《农村回族女性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宁夏泾源县黄花乡为例》等分别对云南、新疆、宁夏等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观念及受教育程度低下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对促进当地少数民族女性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正如《内罗毕战略》指出:“教育是充分促进和改善妇女地位的基础,应使她们掌握这一基本工具并充分发挥她们作为社会成员的职责”。

4少数民族女性与政治

政治权力是少数民族女性其他各项权力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今天,少数民族女性参与政治的状况得以好转,政治地位不断得到提升,政治权力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保护。张翠在其博士论文中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集中研究了当代少数民族妇女参与政治活动的基本情况。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女性在这种有序的政治参与活动中,不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而且“女性通过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并在此过程中代表、体现和捍卫广大女性的利益和诉求,使国家各项决策原来主要以男性为主导并偏重男性权益,转而更多地关注女性权益,从而使各项决策趋于合理与完善。”[17]马克林等人在《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政治权益保障问题探析》中对西北少数民族女性政治参与状况做了介绍。除此之外,谭三桃在其《广西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18]一文中采取调查分析和定量研究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抽样分析等方式,研究广西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在政治参与、政治决策等政治活动中的作用。

虽然少数民族女性在社会中的政治地位有所提升,但是少数民族女性在政治权力道路上依然存在诸多障碍,如张翠、李凤琴等人就认为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素质偏低、思想陈旧、参政意识较为淡薄;少数民族女干部比例偏低;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参政程度较低;妇联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女性干部过程中力不从心;政治制度不完善等是影响少数民族女性参政及其政治地位提升、权力实现的主要问题。除了以上原因影响了少数民族女性政治活动外,马克林等人还谈到宗教观念对女性政治参与行为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少数民族女性政治地位的提升,权力的保障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的努力。这其中,以“增权”为核心的“增权理论”为少数民族妇女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模式。“增权理论”是现代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理论指南,是指通过采取为社会弱势群体增加和让渡部分公权力的方式,来实现弱势群体权利强化,从而提高弱势群体的整体生存能力和状况。李凤琴在其《“增权理论”视阈下的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研究》[19]一文中集中介绍了“增权理论”,她的研究以云南地区少数民族为样本,结合少数民族女性实际,系统地提出了采取“个体增权”、“社会增权”和“制度增权”三种模式提高少数民族女性的政治参与能力。张翠提出完善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建议和思考,如构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妇联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中的作用;切实发出少数民族参政女性的呼声,为女性同胞谋福利;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各方面的人才;借鉴国外提升妇女参政的有益经验等。马克林、谭三桃等在其文章中,针对地方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如发展经济,推进基础教育;减少当地社会流动;提高在乡人员的政治参与积极等。除此之外,部分学者也从法律的角度对少数民族妇女参政权进行保护。韩小兵教授的《中国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基础决策和管理的法律思考》、李安辉《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妇女权益问题研究》、叶晓彬《四川藏区妇女参政议政法律权力的调查和思考》,彭谦《论少数民族妇女权力法律保护的发展思路》等文章中,均提到了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少数民族妇女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

从众多研究可见,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女性发展研究,从以往侧重的婚姻家庭、教育等范畴逐步向社会、经济、政治等层面拓展。但这些研究更多地是从宏观层面进行的纵面探讨,而在微观层面上有关少数民族女性个人社会化问题的研究还有待丰富与深入。基于此考虑,提议今后少数民族女性相关研究应从宏观的地域研究向微观的个人研究转变,深入细致地探究在社会变迁中少数民族女性个人社会化及自我意识转变等相关问题,这样少数民族女性研究将会有更多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延超.市场经济与少数民族女性角色转变――以三亚回族妇女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2]戴慧琪.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地位变化探析[D].新疆大学,2011.

[3]李欣欣.现代性体验下苗族乡村妇女的家庭生活[D].华中科技大学,2011.

[4]阿依古丽・艾力.新疆少数民族婚姻家庭的法律问题探析[J].西北民族研究,2011,(4).

[5]龚小玲.论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人权的法律保护――以恩施州为例[D].中南民族大学,2005.

[6]吴晓萍,何彪.略论性别分析在民族旅游影响研究中的意义[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1,(4).

[7]李娜,岳晋闽.三江并流地区旅游业发展对少数民族妇女职业生涯影响的研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1).

[8]景晓芬.土族女性非农就业与女性角色转换――以青海互助XZ村为例[J].西北人口,2007,(6).

[9]曾懿.旅游开发对于民族村寨地区妇女家庭地位影响的研究――对湘西德夯苗寨的实证调查[D].桂林工学院,2008.

[10]刘永青.家户领域与公众领域:旅游业发展对摩梭人社会性别关系的影响――宁蒗县落水村摩梭社区个案研究[D].云南大学,2001.

[11]付保红,徐旌.曼春满村寨民族旅游中村民社会角色变化调查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2,(1).

[12]施仲军.旅游发展中白族农村女性家庭角色的变迁――以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为例[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6).

[13]稂丽萍.民族旅游时空中的少数民族女性社会角色的嬗变――以山江苗族女性为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14]项萌,陈丽丽.少数民族妇女在旅游业中的角色与需求――以广西龙脊景区妇女口述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3).

[15]全国妇联、国家民委.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妇女工作的意见[Z].1998-6-9.

[16]刘燕平等.西北民族牧区两性教育不平等问题实证研究[J].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17]张翠.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基于女性人类学视角[D].中央民族大学,2010.

[18]谭三桃.广西少数民族妇女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3).

[19]李凤琴.“增权理论”视阈下的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4).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7

民族教师教育民族基础教育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21世纪是教育的世纪,知识经济潮流中,谁能抓住教育,掌篙前进,谁就领先,谁就是胜利者,所以实现四个现代化,教育是基础,而教育的关键是教师。高素质的民族教师,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创造出高水平的科学技术;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才能促进高速的经济发展;高速的经济发展,才能形成高强度的综合国力;高强度的综合国力才能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快速、有效、健康的发展,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只有实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才有可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因此教育是推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及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民族教育事业相对比较落后,由于山大沟深,造成交通极为不便,从而给教育人才交流、信息传播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此外,艰苦的自然条件也严重地制约了教师队伍的建设。老师留不住,新教师不愿进来,大量合格教师外流,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封闭落后的自然环境也导致了当地少数名族群众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使他们仅仅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这种小农经济形态严重地束缚了思想中进步的、积极的因素,因此,教育对于他们日常生活影响甚微,受不受教育一个样的观念很深。再加之我国目前教育体制中存在着种种不完善因素,是教育对经济的“功效性”大大降低。人们看不到教育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有的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处在这种状态中的基础教育,无异于人进了“死胡同”,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也只能是极其有限的。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民族地区教育步伐,培养民族地区建设人才,已成为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只有作为民族地区师资力量的民族院校去塑造、去培养。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省各师范院校为民族地区培养了许多民族师范型人才。这也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希望,有了民族地区一流的教师,才有民族地区一流的教育。

二、民族基础教育在地区发展中的重要性

民族基础教育是民族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它对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几乎就是欠发达经济的代名词,由于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不够理想,该地区在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的赋存方面都不占优势,既便有一些流动性较差的物质资源方面的优势,那也多是矿产资源等初级产业的必备资源,其可以支撑的也是以大规模资源与能源消耗为特征的工业项目,其在可持续性方面是不够理想。要想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摆在我们面前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造就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特点的低流动性的优秀人力资源,并以其为龙头,吸引资金、技术等资源向民族地区流动,创立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良性循环。而民族基础教育的关键就是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素质的主渠道是办好各类、各级民族学校,要充分发挥民族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中的作用。当今,甘肃民族地区正面临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历史机遇,大力发展民族基础教育,贯彻和实施科教兴国,科教兴省的战略方针,是把握住这一历史机遇的重要保证。

三、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02-02

教育不仅使学生实现社会人格的塑造和社会角色的整合,同时提供脱离身份,经济不平等而公平竞争、向上流动的机会和平台,因此提供均衡的教育是世界各国政府所极力追求的状态[1]。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民主、教育平等的基本理念与发展方向。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由于历史、国情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在许多方面都相当不平衡。这一点在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体有明显的突出表现。随着国家发展的需要,在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的基础上,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势必得到重视[2]。

1.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

教育均衡发展是当今遍及世界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发展观,近年来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导向。在普遍观念中,基础教育的主体是学前教育[3]。有观点认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该是基础教育的平衡发展。要求基础教育的发展无论在数量特征上还是在质的规定性上,都要体现出平衡的特点。它不仅是指一个静态的结果平衡,更重要的是指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的平衡[4-6]。依照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均衡发展可包括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区域基础教育政策和投入上的相对均衡等方面。

随着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重视,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连同实践探索有着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理论上,不仅能完善教育均衡理论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方面的解释力,阐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而且探讨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路径[7]。实践中,更有利于提高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从而使我国基础教育整体水平更加一致,为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基本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日趋完善、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壮大以及积极推进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和民族文字教材建设等方面[8-10]。目前我国关于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主要从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几个方面与全国或其他地区平均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展开的地区多为西南、西北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如云南,贵州,陕西等,且多与经济落后地区结合进行研究。

2.1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现状

以西北民族地区2003年教育情况为例,在教育经费投入上,不论是省级教育拨款方面,还是生均教育投入,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都低于东部五省区(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数倍,最高水平省区与最低省区相差十多倍。平均受教育年限,小学入学率、辍学率和升学率等办学水平指标显示,西北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均存在差距。尤其是入学率、升学率数据在西北各省区发展水平梯度并不完全一致,这说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普及阶段的非均衡发展,即小学阶段教育办得好的地区,初中阶段的教育未必办得好,或者说初中阶段教育办得好的地区,小学阶段的教育未必办得也好。

师资力量和师资水平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育落后地区其作用更加不可忽视。师资数量上,2003年西北五省区和东部五省区普通中小学专任教职工数占全国的比重的差异是极为明显的,而且这种差距在西北各省区之间也是十分突出的。这一方面说明西北地区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也说明西北地区教师资源的分配也极不均衡。师资质量上,差异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地加大,东西部地区差距在高中阶段越来越显著。

上述几个方面的比较分析说明,西北地区的整体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水平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与东部地区相比,则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西北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目前仍然是我国最为落后的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和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着极不均衡的局面,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西北地区摆脱基础教育发展长期落后的境地[2,11]。

2.2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实证研究

目前,云南省教育的发展与东部地区差距仍然巨大:一方面,尽管云南省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与东部地区差别不明显,但是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的绝对数差距很大[12]。另一方面,从各级教育生均教育事业费来看,云南省与东部地区的差别更加明显,普遍是云南省的2倍以上。这说明云南省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目前仍然是我国最为落后的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与全国和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着极不均衡的局面[13]。

云南省是少数民族聚居省份,民族地区间的基础教育也多有差异。在师资上体现为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师收入差异。从学生情况对比可以看出,学生辍学率在沧源和怒江是很严重的,辍学发生在小学阶段的比例都已过半,这和经济水平有关。在人均GDp较高、经济发展前景较好地一类和二类地区,学生辍学多发生在初中阶段,结合访谈资料了解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这些地区在城区,娱乐场所等诱惑较多,产生偏多的问题学生。

近年来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经费、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等方面与其它地区的差异。其中,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是最明显的,即使有国家政策的特别扶持,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仍不能与发达地区相较。师资力量方面,除了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师资缺乏,同时掌握少数民族、汉族语言文化的教师的缺口非常大,这是少民教育中紧缺的人才,直接关系到民族学生能否良好接受两种文化,打好稳固的基础。基础教育虽然主体是义务教育,但是学前儿童的教育开展情况,以及民族地区对于目前主流教育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适龄儿童的入学状况,以及入学儿童的文化水平,各地状况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必然导致基础教育难度加大,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成果。

3.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制约因素

3.1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确立了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政策,这一战略政策导致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领先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己经在开展义务教育高质量和推进义务教育现代化,而中、西部地区才处于刚普及、正巩固提高的阶段[14]。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大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第二,单一省区内民族聚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非聚集区;第三,民族人口集中的西部省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于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对引入师资也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3.2文化差异因素

我国的少数民族有着各自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政策能否正视文化差异的存在,是否能够尊重差异、适应差异往往决定了民族教育平等权益能否充分实现。由于在目前统一的教育体制中,更多的是汉文化与城市文化,民族文化并没有很好的体现,民族学生的需求得不到很好的满足。他们接受的知识与生活实际、民族实际严重脱节,令他们处于文化劣势地位,而所学也无法应用于实际生活。此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汉语言是民族学生在社会立足的工具,因此双语教育十分重要,这就对师资力量和双语教材提出了要求。

3.3民族地域分布

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十分广阔,大体上可以用“大聚集于西部,小聚集于各省的偏远地区”来形容。由于地域特点而导致的经济发展差异、生活条件差异以及对外交流差异的制约,为教育的不平衡发展提供了条件。地域的劣势直接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劣势[15]。地域劣势使民族教育在发展起点上就远远落后于汉族,并且教育发展的后劲也不足,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教育的需求也不高,给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4思想观念因素

少数民族地区思想观念已经成为制约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民族地区民众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不仅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而且成为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大障碍。保守封建的观念令他们固步自封,对本民族外的文化、思想和观念难以接受借鉴。

4.对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的思考

基础教育的主体既包括教育实行者,也包括受教育者。应该看到,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受限,不仅与国家投入、当地建设有关,也与学生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有关。有关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现状的研究应该受到重视,不仅需要关注现状,也需要相关的政策帮助规范体系、教材等条件,同时应该就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教学方式、内容,如何为学龄前民族儿童建立知识背景,如何与义务教育有效衔接以及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现状进行研究。

师资水平是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提高教育水准的重要力量。深入探讨教育发展不均衡地区师资配比和利用情况,有助于了解在条件有限的民族地区采用什么样的师资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方便政府制定相应政策,调配人才去向。更进一步,有助于国家在培养民族教育人才时明确培养目标和方向。这样,不仅在政策上倾斜,财政上帮扶,也在贴近教育前线的位置给予了更为实质性的,能产生长远有利影响的科学支持。

参考文献:

[1]娄碧贵.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1.

[2]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3]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

[4]贺新宇.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8):226-229.

[5]郑克岭.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民族教育均衡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4):189-192.

[6]冯江英,石路.中国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94-103.

[7]常永才,哈经雄.建设和谐社会、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教育均衡化发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59-63+96.

[8]曹萍,梁积江.试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9(4):44-49.

[9]韩刚.教育公平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5):171-176.

[10]马晓龙.试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4):341-342.

[11]杨军.现状与对策:西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1-27.

[12]刘钱玉.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

[13]赵昊.云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2013(2):96-98.

[14]彭丽萍.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少数民族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3.

[15]张凤飞.如何突破制约民族教育均衡发展瓶颈探究[J].河西学院学报,2007(2):77-79.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9

[关键词]决定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超越

决定论原指肯定事物之间具有因果制约关系,事物发展受必然性限制,后来决定论引申为肯定物质世界存在着客观普遍性、因果性、必然性、规律性的学说。决定论,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它是一种承认客观存在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必然性和内在因果关系的,并且这种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哲学思想,这种关系会因为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改变。

目前就西南地区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可以代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来说,据1999年调查研究认为现阶段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其中包括了非民族地区经济)要比东部落后15~20年。以此比较的话,如果是单一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比东部落后起码要在20年以上。用马克思主义决定论视角来看,西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具有严重的滞后性,这是由其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具有某种必然性。只有把握这种必然性,才能利用这种必然性,并通过对决定和影响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进行改变,达到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的。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

2005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吴仕民同志在民族地区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认为,在“十五”时期,民族地区自己和自己相比发展很快,但与全国或东部相比,经济发展不论在速度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落后许多。“十五”与“九五”相比,民族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从8.9%下降为8.5%;人均gdp相当于东部地区的比重从39.2%下降到2004年的36.7%。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占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绝大多数,可以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全国、东部地区的差距是很大的。

西部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这种滞后性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存在于其自身赖以生存的诸多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之中。换言之,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受到各种因素特别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1.自然条件恶劣。自然条件恶劣表现为居住环境差、干旱、自然资源贫乏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高山和陡坡地区。以及自然环境比较差的地区如西南山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高寒山区。还有一些民族聚居地区、边境地区、牧区、散杂居住地等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特困人口分布区的自然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由于受制于自然条件,特别是客观自然环境的制约,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当然有些民族地区如城市、交通便利的城市郊区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受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影响,整个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2.社会条件较差。就社会条件来说,由于历史性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发育程度低,使得其在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缓慢,多数还保留着较多传统习俗,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差,文盲现象严重,劳动技能差;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差,遭受地方病、传染病等干扰;地理位置边缘化,基础设施较落后;等等。社会条件较差还表现为交通设施差、缺乏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政府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投人、政府发展经济能力不强等,无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人才严重缺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分量越来越重,甚至可以说科技主导甚至决定着经济的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性突出表现为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的缺乏,特别是高科技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人才的培养是由教育部门来实施的,人才严重缺乏显然是教育极为落后所造成的。解决人才缺乏问题也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近年来实施的西部人才培养计划有重要意义。

以上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有的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这些因素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变,经济发展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就现实来看,东部地区靠海,属于平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好,交通方便,文化教育程度高,对外开放早,并且很早就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等,这些条件比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优越得多,所以东部发展快。从这个角度上说,东部经济快速发展显然是自身的优越条件和国家的倾斜性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可以说,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最根本原因是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差,而这些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是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显然不能马上通过一定的外部力量的作用立刻就把这种劣势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转化为与东部地区具有相当优势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努力创造条件来改变西部的落后面貌。

二、实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马克思主义决定论是一种要求人们要理解和把握客观事物和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规律性和必然性的哲学思想。它要求人们把握事物和过程的历史进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它认为,只要一种决定事物和过程的某种关系的因素发生改变,事物和过程之间原有的因果关系会发展变化,原有的规律性、必然性将不复存在,或者它们将会发生改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只要对决定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因素进行及时改造,把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必然性关系给予调整,使得这种滞后性的因果关系不复存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才可能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新阶段。这就是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摆脱经济发展规律性的制约和影响,实现某种程度上的经济发展上的超越,必须把决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自然条件改造为有利的自然条件,把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社会条件改造为有利的社会条件,对决定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彻底改造,才能实现其经济社会发展上的腾飞。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生存和发展的自然条件。首先要加强自然生态建设,加强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工作,加大对地质灾害、草场退化、沙化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治理,并优先安排与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农田水利、人畜饮水、农电改造、乡村公路、民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族地区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并努力解决特困少数民族的温饱问题。其次,国家要重点建设一批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规划建设铁路、高速公路和支线以及机场等尽可能向西部民族地区倾斜,以此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等等。

2.加强教育、优势产业和社会保障等建设,改造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要又好又快地发展,首先要发展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民族地区拥有各种各类资源和产业优势,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适合民族地区的能源、工矿业、旅游业、特色农业、中草药业等优势产业,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各种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利用,建立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新型民族工业发展模式。其次,利用沿边与周边国家或地区接壤的优势,加快边境贸易和对外开发的步伐。再次,要加大对民族地区科教文卫事业的资金投入,重点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特别是当地需要的初级技术人才的培养。第四,要致力建立健全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最后,要对民族地区政府进行改革和政府体制创新,建立一个高效、廉洁、稳定的政府运行机制,运用现代化的公共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采用科学的公共决策机制和方法,以达到节约政府运行成本,高效率地开展工作,更好地为人民办事和为人民提供各种急需的服务,等等。通过这些措施和政策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高速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篇10

   一、经济基础薄弱是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的前提性约束条件

   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存在明显差距。2010年,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6.1%;有14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人口69.6万人,占少数民族地区总人口的20.9%;[1]根据《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甘肃省“十二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数据计算,2010年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2.4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71%。以临夏州为例,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临夏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2.6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9.35%;截至2011年11月,即使按照国家1196元的旧扶贫标准,临夏州贫困人口仍高达53.34万人,贫困面高达30.6%。[2]另外,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在市场发育程度、对外开放水平、城镇化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也与全省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经济总量小,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历史欠账多“,十二五”时期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既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又要关注现实赶超问题,因此发展任务特别繁重。

   二、自然条件恶劣和边际地理区位劣势是制约

   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的重要因素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的生存空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有计划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局部生态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但是自然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依然很大。首先,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气象地质灾害频发是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显着特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沟壑为主,沙滩、戈壁、草原相间,优质土地资源匮乏,土地贫瘠,产出率极低。根据相关统计数据计算,2010年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粮食平均亩产仅为187.76公斤,为同年甘肃粮食平均亩产的82.29%,仅为全国粮食平均亩产的56.63%。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年均降雨量最高只有800毫米,最少则低于100毫米,降雨量明显低于蒸发量,水资源总体短缺;在总量短缺的同时,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又极为不均,相当部分水资源在高山上,目前尚难有效开发利用。受此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系统呈现出易受损害、极不稳定、自我调节恢复机能极弱的特征。目前一些地方土地的荒漠化、盐碱化和水土流失问题仍十分严重。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民族地区气象地质灾害易发频发,给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加剧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落后状态。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和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就导致甘肃省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损失。其次,边际地理区位劣势是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的典型特征。甘肃省地处我国内陆,地理位置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又位于甘肃省边缘地带,地理区位具有边缘性和山区内的分散性。由于地理区位偏僻,交通通讯通达性差,远离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和主要交通干线,与外界交流困难,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上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这一方面影响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有限,吸引外资能力极弱,人才聚集度很差。当前,我国经济正进入新一轮战略调整期,经济增长进一步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甘肃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市场和区域叠加竞争的双重挑战。另外,国家确定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国土面积列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但是相应的生态补偿、生态移民的衔接协调机制尚未形成,因此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移民安置的支出较高。

   三、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包容性增长的重大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