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市场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3:17:39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篇1

(1)从产业角度看。从2001—2010年,中国的GDp增长走势保持在9%以上,但是与GDp的逐年增长不同,第一产业占GDp增长贡献率的比重逐年下降。从而可以看出,相对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而迅速发展的第二三产业,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经济增长远远落后。

(2)国民经济增长对农业经济增长推动的影响。以GDp同比为X,以第一产业GDp增长贡献率为Y,讨论GDp变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出:Y=7.4288-0.2472X。以上表示经济增长速率对农业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的作用,也就是当经济增长较快时,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生活成本变高,农村里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增多,从而导致从事农业的人数减少,农业对GDp增长贡献率下降。

(3)农业收入增长的问题。现代农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产品的出售所获得的收入。一方面近几年来农副产品价格下降,一度出现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现象,直接导致农民的收入减少;其次,近几年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药化肥等价格普遍上涨。另一方面,自中国加入wto后,由于国外农产品入关关税降低,国外低价农产品进入中国,冲击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使得我国农产品价格下降,从事农业生产所获得的收入减少。

(4)农村市场体系。市场主体不健全(从单一散点单产式经营到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的产业链发展)现代市场主体的发展采取重城市,轻农村的对策,致使农村消费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农村的市场主体不健全。农村市场经营模式大多以单一的散户为主,由散户种植农作物再自行将农作物卖如市场或是有相关人员以一定的价格收购农作物。前者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整,运转不灵,流通秩序混乱,市场信号扭曲,流通组织薄弱等原因,会致使农民缺乏对价格变动及时的认知导致农产品以低于正常的价格出售,从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利益损失。农村市场体系还没有从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蜕变为现代市场经济。后者由于没有完善的收购制度,没有相关部门的监督,农产品的交易里农民也处于弱势的一方。

2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1)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农村人口为7.2亿,但是这种计算并不包括已经离开农村到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人群。而这部分人群在中国的数量约为1.7亿至1.8亿之间。因此在我国农村人口仍占总人口的60%左右。而有“欧洲厨房”之称的匈牙利这个原本传统的农业国,二战结束时,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3.8%,但到1990年时已减少到14.9%,而现在则不足5%。同为亚洲国家的韩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人口超过80%,但目前韩国农村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5%,但农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我们用60%的农业人口养活了我们13亿人民,但是作为发达国家的英国只用1.7%的农业人口满足英国了55%的粮食需求,显然过多人口滞留农村以及较低的生产效率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村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大量农业人口流向城市,这部分人大都处于青壮年,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劳动力。这部分人的离开一方面缓解了农业劳动力过多的局面,但是另一方面却导致农村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也成为限制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

(3)农村人口文化水平限制。在中国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低是一个存在已久的事实。农业作业中技术水平低直接导致大量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的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的事实。大多受高等教育的人都不愿意回到农村,这导致农业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缓慢。缺乏创新思想以及创新能力的农村在城镇化大发展中,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由于农村发展的缓慢导致农村资金不足,农村基基础设施不完善,这进一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法

(1)农业劳动力非农化。农村现在存在的现况是劳动人口众多,但土地资源却相对匮乏。在这种资源禀赋下,传统小农经济又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所以要把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或是加大对村办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村办企业的规模,使之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同时通过进一步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使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逐渐降低,农业劳动力大量的转移到非农业产业的目标发展。最终实现农村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不断降低,农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降低的过程,从而达到21世纪的全面小康水平。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篇2

选择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发展问题作为论文主题,是作者几年来的认真思考。之所以在市场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是因为经济发展市场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主流选择。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具有世界性意义。可喜的是,二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使中国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和成果,无论其深度、广度、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可以预见,从中国农村改革实践中产生并被实践不断修正的发展理论,必将为世界发展经济学说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做出重要贡献。

始于1978年的我国农村改革,至今已有二十年了。二十年来,我国的社会面貌、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Gnp年均增长率达到9.8%。然而,重要的是这一增长率并不是一个小国(地区)仅靠某种或几种资源优势取得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超级发展中大国来说,这种发展势头必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实践打破了六、七十年代西方发展经济学界曾有过的一个论断:即任何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以超过7%的速度,持续地长期发展下去。但是,中国的改革打破了这一论断,特别是农村经济改革,不仅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良好借鉴,而且也为发展经济学提出了新的课题。

各种发展经济学理论或发展中国家的实践,都面临着一个不可逾越的,也是发展过程中的根本性问题,即如何正确解决国家发展与农业的关系问题。如果仅从一般意义上或以发达国家为背景来论述,已经远远不能说明和指导我国的改革实践和理论创新。改革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国民经济市场化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阶段才能逐渐完成。在这个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中,在欠发达国家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部门和金融部门,以及两部门之间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它们的基本要素发育、内部结构变革及其对国民经济各产业、各部门的波动效应,始终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既使那些完成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发达国家,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发展,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遗憾的是,在关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种种理论中,专门论述农业经济发展与金融关系的论著并不多见。这也正是本课题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广泛需求出发,侧重于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研究此问题的原因。二战以后,西方经济学体系中产生了发展经济学这门分支,许多经济学家,如瑟·刘易斯、西奥多·舒尔茨等人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都对发展经济学有过重要贡献。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拉美经委会的一些专家,分别以货币主义和结构主义为理论根据,对发展经济学提出了一些有影响的理论和观点。从国内的研究情况看,许多理论工作者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及经济结构变动等问题,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但是,忽视农业经济发展,过分强调工业化发展速度的倾向,仍在理论界和实际工作中占主流。特别是还没有将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协调发展置于重要地位加以研究。所以,本课题的选择至少是争取在这方面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发展,有一些不同点和独特之处,说明这些特征正是本课题的意义之所在。

第一,不同于拉美及亚洲的一般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一个具有十二亿人曰,九亿农民的超级农业大国,无论是资源配置、农业结构、还是经济制度等方面,都同小国(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截然不同。应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无论是在启动期和起飞阶段,还是己经达到相当发达水平时,都要强调以农业为基础,都必须协调好工业与农业两大产业的关系。同时,在市场化改革中,要求金融部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是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客观要求。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对策选择必须充分尊重这一状况,否则就要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

第二,不同于印度、巴西等非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集权式计划经济模式,而且在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方面也与这些国家有很大差异。这就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和金融市场化的起点,不仅包括了自然经济落后的一面,还包含着传统计划经济僵化的一面。因此,这种双重过渡带来了更大的困难,虽然我国农村经济经过了二十年的改革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承认,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在解决双重过渡的困难中,必然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

第三,我国农村改革己有近二十年的经历。可以说,二十年来,这种改革,就是渐近的市场化过程。其中许多有意义的实践探索,不仅在外国的经典著作中难以找到,就是国内理论界也仍须深入研究总结。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不仅以各种学术理论为支点,更重要的是建立在我国近二十年的农村改革实践之上,这将使研究更加贴近改革实践,更加有利于理论创新。

第四,西方发展经济学的许多假设,与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相差很大。而简单移植的作法,己被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因此,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紧紧围绕市场化这条主线,深入探讨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可使研究成果能够较客观的反映和指导我国农村改革实践。

二、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不从这个现实出发就会失去主题。在这样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本课题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和宏观,其中大量的微观问题不是本课题所能说明的。而从货币、资金入手,进而从金融的角度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为便于研究的深入,有必要对研究范围及基本概念进行必要的界定。

我们认为,农村经济所包含的内容,在一国不同发展阶段是有区别的。在传统落后的农业国家,农村手工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不大,且基本上没有农村工业,农村经济的主体就是农业经济。在此发展阶段上,农村经济与农业经济的内涵基本是重合的。在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农产品剩余和农业劳动力剩余现象的出现,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越来越大,这就使得农村经济与农业经济重合的部分缩小,农村经济中有很大空间属于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此时,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从结构上看不再是单一的农业经济,而是由下列几个部分组成:一是农业部分。其中包括狭义农业和广义农业。狭义农业即农作物种植业,而广义农业则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园艺业等。无论是狭义农业还是广义农业,均有一个基本特点,即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这是农业生产力的根本特点。二是农村非农业产业。其中包括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等。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工业亦称乡镇企业,与国家工业相比,其在企业性质、资金融通等方面是有区别的两个经济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工业化一般作为与城市经济密切相关的问题而存在,在更高层面上与农村经济相对构成国民经济整体。而农村工业则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农村工业的经济概念,通常可做两种解释:一种是指农村地域上(一般指县以下地域)的工业,亦即布局在农村地域上的所有工业。另一种是指农村乡镇办、村办、个体和其它私营形式工业的总称。本课题研究采用后者概念,因为这种融农村地域、农民身份和企业所有制于一体的农村工业概念,有助于我们深入考察二十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发展的过程,也有助于全面揭示农民的经济行为和农村经济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讲,虽然目前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形式说法不一,但在本课题中则以农产品和非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为基本区分标准。农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是农业经济的延续和发展。非农产品的经营,则指城市工业品扩散、矿产资源开发等其它形式。总之,在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将在结构上趋向农业经济、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的多元组合。在以后各章节的研讨中,采用农村经济或农业经济的概念时,不再单独说明其内涵,只是根据当时研究的需要和课题所涉及的范围,有所侧重的使用相应的概念。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是本课题研究的另一个主体部分。认识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深入探讨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在市场化改革中的互动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金融是国家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和改革不仅与农村经济息息相关,而且还要与国家金融制度互相协调。所以,研究农村金融不可回避的要涉及到国家金融体制及金融政策。这就使得农村金融处于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关系中的纵横交叉点上。由于金融问题的复杂性,本课题所涉及的范围仅立足于农村经济货币化、农业投融资和农村微观金融组织行为上。在市场化进程中,本课题考察我国农村金融,主要是论述下列问题: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与农村金融的地位与作用;农村经济总量及结构性变革与资金的供求;农村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化与资金运行;农村金融中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与市场化的关系;等等。

三、研究的基本方法

应该说明,本课题不是一个基础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问题。因为发展问题从来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尤其是本课题所面对的不是单纯的发展理论,而是中国农村二十年的成功改革实践,这就更需要我们注重对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进行实证分析,从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来深入探讨中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历史性变迁与发展。

从本课题研究的范围与重点来看,它既包括了农业经济学与金融学的一般理论,又涉及到了农业与金融两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体制背景等因素。因此,有必要采取比较分析方法,对改革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及改革后的市场化过程进行理论实证分析与经验实证分析。同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世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进行规范性研究。由于本课题主要研究农业部门与金融部门,以及两部门之间的改革发展问题,而这种研究又侧重于在国民经济市场化的背景下进行,因此,分析方法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经验实证分析方面,对归纳法与检验法则是交替使用。逻辑推理中要特别注意合成推理的谬误问题,努力减少研究中的片面性。本课题的研究将在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化这条主线,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学科中科学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使研究更加具备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意义。同时,研究将主要以我国建国后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特征和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实践探索为基本题材,结合二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改革的主要步骤,循序渐近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关理论与实践,也将加以介绍和比较,以便于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的具体国情及发展道路。

四、课题主线与体系结构

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它们各自又涵盖着丰富而复杂的内容。所以,本课题不可能对这些问题泛泛而论,只能选择一条主线,对其中相关的重要问题加以讨论。我们选择了市场化做为研究的主线是因为: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同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的方向具有一致性;2.市场化进程是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普遍选择。农村经济改革在我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起到了先导性作用,而且市场化金融改革特别是农村金融改革,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配套和促进作用;3.市场化改革不仅反映着深刻的经济制度变革,而且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实践探索,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由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选择市场化这条主线贯穿全文就更加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4.市场化不是一个突变过程,而是一个渐近过程。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在这一渐近式改革中,虽然各自市场化的内容和进展不一致,但市场化的趋向始终是相同的。换句话说,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一直潜在地发挥作用,制约或促进着农村经济与金融的改革方向和进程。只有抓住市场化改革这条主线,才能从一个较高的层面上说明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改革的深层次问题。

本课题的体系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共计七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可视为第一部分,主要讨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与理论背景,使本课题的研究一开始便置于一个较为宽广的背景与思路之中。第一章是重新认识西方若干发展理论,目的在于进一步考察西方发展经济学说及其主要流派,着重说明西方市场机制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探讨影响一国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其中,重点突出了制度变革和资本的作用。第二章阐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本章从讨论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发展思想入手,以实证分析为主,研究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发展的两大问题。一是传统体制下农村经济制度的非市场化问题,二是传统体制下农村资金运行的非市场化和农村金融的制度性压制问题。通过本章的讨论,反思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非市场化的历史成因和诸多弊端。同时,也从反面揭示了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为以后各章的研讨做好必要的铺垫。

第三章和第四章可视为第二部分。这部分主要对市场化改革中的农村经济与农村资金问题进行基本分析。这种分析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说明农村经济与农村资金自身的市场化运行变革,而且也构成了专门讨论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前提和组成部分。第三章主要分析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市场化选择的必然性和改革进程。该章讨论了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理论前提、经济制度变革以及农业在市场化改革中的基础性地位。通过这些讨论,将有助于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的基本层面上,认识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市场化问题,使本课题的研究基础不仅仅拘泥于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范围。第四章则从一般意义上讨论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货币化、资本投入及资金需求。本章还从分析农村经济货币化入手,研究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变化的基本状况与特点,探讨了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中的货币深化问题,进而深入考察改革以来我国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变化,并从这种变化中重新思考金融的地位与作用,重新判断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另外,对农业资本投入问题力求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说明农业资本投入与产出的基本关系及我国应该借鉴的发展理论。

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可视为第三部分。这部分将较为详尽地研究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问题。由于篇幅和课题所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商业金融、农村合作金融和农村政策性金融。应该说明,上述几种金融形式在农村金融的总体框架内,有交叉也有分离,但依据各自的性质和特征,在市场经济中它们的地位与作用是有差别的。通过对上述几类农村金融形式的研讨,本部分研究试图从金融角度考察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过程及趋势。同时,对农村金融如何适应和促进农村经济市场化,在理论上和政策上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第五章主要研究市场化改革与农业银行如何向商业银行转轨。一般而言,农村商业金融涵盖的内容比较多。鉴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农村商业金融的主要矛盾集中在我国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和这种改革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上。对此,本章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第六章研究市场化改革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重建问题。主要内容有:对合作金融基本理论的再认识;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变异及反思: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阶段性探索;市场化改革条件下的合作金融利率及信用创造分析;农村合作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而且其改革的难度比较大,一些理论与政策问题,多年来一直难以取得各方共识。因此,本章以较大的篇幅对其中几个相关问题作些探讨。第七章研究市场化改革与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的确立。目前,在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还刚刚起步,许多问题尚待探索。对此,本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历史回顾;2.我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初探及国外借鉴;3.关于我国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的思考。

五、研究结论与主要观点综述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是市场化改革中的农村经济与金融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两部分发展及其联系的研究,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通过侧重于体制和政策分析,力争对课题研究有所创新。

1.概括地讲,本课题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的地位愈加重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单是一个金融问题,必须把金融同国家发展战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结合起来。否则,金融的作用将十分有限;农村金融改革要采取渐近方式,不断地融入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转轨和转型:农村金融改革必须注意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重新构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体系。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虽然有中国特殊的国情,但这种发展毕竟寓于世界经济发展之中。应该说,我国与其它国家的发展还是有一些共性的东西,这点不能否认。西方若干发展理论对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的市场化改革缺乏指导意义,但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其中,二元经济理论、农业制度及农业资本理论,特别是舒尔茨的农业发展理论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3.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受马克思及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思想影响。改革前,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成因,主要源于集权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经济制度与微观经济制度。其中,超越国力的发展战略和强制性的制度是突出表现;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金融压制的性质是制度性压制,金融活动完全是被动和消极的。农村资金运行非市场化的结果是大量农村资金无偿流向工业,尤其是无偿流向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偏斜运行,使农村经济更加落后;传统体制下我国农村经济的非市场化运行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当时的这种选择,一方面使国家迅速奠定了工业化基础,另一方面使国家为长远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4.农村金融改革不能脱离农村经济和国家金融整体改革而单独进行,其市场化改革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改革需要的指导理论在改革前后的实践对比中得到了确认和创新,即我国任何经济部门的改革都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支撑;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制度安排的市场化选择,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考虑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变革;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改革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否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仅在总体上难以深入下去,即使一时取得了某些成绩,其代价也必然是丧失国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5.货币化是农村经济与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切入点。应该从农村货币化的广度和深度出发,研究农村产业结构、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等基本问题;市场化条件下的农业资本投入与融通要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物质资本投入要注意数量界限和劳动、技术对资本的吸纳能力,同时,要特别重视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和投入;市场化改革将会引起资金供求的迅速变化,农村资金运行格局将改变传统体制下“国家、集体”的框架,而演变为“国家、集体、农户、外资”的新框架,在这种变革中,金融将逐渐成为新框架的核心。

6.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因为国有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将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经济体制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并对其它金融渠道产生示范效应;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同其它国有银行改革具有联动效应,但我们更要强调农行自身的特点和弱点,以寻求改革的突破口;农业银行商业化改革要关注社会效益,现阶段主要是处理好这种改革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使农村商业金融改革同农村经济改革协调配套。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篇3

关键词:农业经济;合作发展;增收

前言:

农业发展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进步,要体现出规模经济效益,提升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提高收益,增加农民在市场中的份额,促进农民经济效益的提升。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要想切实发展农业经济就必须要改造传统的农业,实现工作化的目标。

1.国内外研究情况

1.1国外研究情况

合作经济最早起源于西方,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圣西门提出要按照人的贡献进行分配,傅立叶创建了“法郎吉”和谐社会,充分肯定合作的作用,认为合作可以增加产量。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强调专业合作组织。马克思在这些研究思想上,对合作给予了新的认识,认为合作是一种生产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在这些农业合作社中,收入分配要以按劳分配作为基本原则,必须“把各个农户联合为合作社,在这样的关系中减少剥削,并把这些合作社逐渐变成与全国大生产合作社拥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组成部分”。近年来西方学者的研究不断深入,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融入了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博弈论等新的课程,进而证明了合作社出现的必然性。

1.2国内的研究情况

从当前的研究情况来看,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成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向:第一是按照专业组织形成是否依托的角度将其分类,还有一种是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经营范围的角度进行分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创新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社区农民协会模式和股份制合作模式等。可以根据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途径将其分为市场自发模式与政府主导两种,受到地域限制,各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差异较大,东部发展较快,中部需要有人带动,西部则多需要政府主导。下文主要论述双高外向驱动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2.双高外向驱动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模式

合作经营模式的出现可以有效的解决了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间的矛盾。从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农户与其他经济组织主体联合进入市场的模式是最为典型的,一般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最为常见,但这一模式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附和契约是契约最主要的形式,买房垄断、企业违约时常发生。从目前我国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情况来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分为能人带动,企业带动与政府带动三种。按照运行机制的差异,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分为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与股份合作社三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需要共同作用,尤其是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下,双高外向驱动型模式应运而生,突出了开放经济对农民合作组织的诱导作用,通过市场的驱动,政府的扶持及开放性经济的拉动促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双高驱动模式与经济的发展呈现高度负相关关系,而市场驱动型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他们主张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必须依靠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二者的共同作用。

双高驱动模式是建立在市场制度比较完善及政府职能高效的基础上一种理想模式,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也从原本的模式向这一模式转变,但这一模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不多。该模式要求政府必须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加强对合作经营管理的监督,同时对市场机制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其比较完善,通过交易成本的降低实现效益的提高。这一模式的出现要求市场开放,实行走出去,通过提高国内市场的知名度,打造自己独立的品牌,逐步走向国际市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增加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同时还要实行引进来的策略,即通过不断开放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吸收国外知名企业加入组织,形成一个跨国跨区域的大型合作组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应选择与该区域资源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模式,双高外向联合驱动模式是其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中国国情,建立符合中国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引入外资企业加盟,拓展市场规模,促进规模经营的实现,拓展组织的活动空间和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杨永华.发展经济学流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2]李燕萍,涂乙冬.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研究———一个二维度整合模型.理论月刊,2009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篇4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价格波动;文献综述

1引言

随着国内农业现代化、市场化的改革的逐渐推进,经济全球化带来国际农产品市场一体化逐渐加深,而近年来,国内农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现象,但总体呈现上涨趋势,这也是推动我国价格总水平不断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十年内,特别是2011年以来,粮食的亩收益不稳定,并且有下降趋势,11年、12年、13年、14年粮食亩收益分别为250.76元、168.40元、72.94元、124.78元,15年玉米市场收购价一度降到每斤0.78元,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者的利益,进而影响物价水平的稳定,对国民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也有着重要影响1。2015年,国内小麦期货交易均价2.62元/公斤,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交易均价为1.23元/公斤,其中,国内外价差50%以上,国内小麦期货价格大大高于国外小麦期货价格,大量进口小麦进入国内市场,在市场作用机制下,对于占国内需求18%以上的国外低价粮会对国内高价粮会产生影响,即使有国家价格支持,国内粮价也可能受到影响2。在国际化背景下,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除了受一些国内因素的影响外,也受到一些来自国际因素的冲击,如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以及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冲击等。因此,对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农产品价格相关传导机制,并对于准确把握农产品市场价格未来走势、稳定物价总水平有重大意义。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多,主要是对农产品波动进行度量、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波动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数据来源:①农业信息网;②商务部市场运行与消费促进司商务预报”市场数据”。

2.1农产品价格波动度量的研究

国外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传导度量的理论研究,最早是由Gardner(1975)年采用muth(1964)提出的均衡模型,引入农产品市场,分析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条件下,分析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价格边际的变化,并推导出能够度量农产品价格传导的弹性公式,meCorriston(2001)拓展了Gardner(1975)的农产品价格波动理论,分析规模报酬可变条件下,规模经济对农产品市场价格传导的影响,并推导出新的价格传导模型。Hollyway(1989)认为农产品价格波动受到农产品供给的影响,Clark(1995)认为生产者价格对消费者价格变动存在影响关系,并且,todde.Clark(1995)进一步的证实了这种影响关系,认为生产价格与消费价格存在同向变动的关系。trostle(2005)研究国际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原因,并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2.2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些外国学者从宏观经济因素波动的视角研究分析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如汇率、货币供给、农业补贴等。关于汇率对一国物价波动的影响研究颇多,较著名的有Krugman(1987)提出的“因市定价”理论。“因市定价”理论是指,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出口商可能会由于其在进口国市场份额发生变化,而进行成本加成调整,导致汇率对价格传递产生不完全影响。mcCarthy(2000)、Goldfajn和werlang(2000)等学者的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理论。关于货币供给与农产品价格的研究,Schuhs(1974)发现农产品价格受到货币政策变动的影响,Smith(1992)实证研究结果表宏观经济政策变动,尤其是货币供给,对农产品价格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国外最早关于农业补贴的法案是美国《1933年农业调整法》,其次关于农业补贴较具体的法案是欧共体的《共同农业政策》。Kymanderson分析了农业补贴带来的经济影响。RandySchnepf从法律合规性层面,分析wto框架下本国农业补贴政策可面临的挑战。DavidBailey、ivanRoberts研究了一国农业补贴对该国贸易地位的影响。nkundemwase(2006)运用计量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坦桑尼亚的国内物价水平与汇率波动的相关性,并得出汇率对物价的传递效应在宏观环境冲击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下,传递效应逐渐下降。

2.3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研究

GyulnaraSagidova建立taR模型,以乌克兰与世界谷物市场为分析对象,数据采用国内外小麦期货市场周价格,研究发现,世界谷物市场价格波动对乌克兰市场谷物价格波动的传递是不完全的,非对称的。BarryK.Goodwin等(2008)运用VaR模型,以国际小麦价格波动为研究内容,加入国际间汇率与运费率变量分析,研究六大国际小麦市场价格变化的相互关系。

3国内研究现状

3.1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

国内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传导的理论研究,王秀清(2007)在规模报酬改变与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以Gardner模型为基础,以国内农产品市场为研究对象,分析推导出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传导的不同函数形式。程国强(2008)实证研究发现了国内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具有同步性的特征。任沛东运用计量方法,采用2009至2013年的小麦价格数据,分析得出我国小麦价格波动与季节因素以及国内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动关联度较大,其他不确定性因素也会促使小麦价格产生结构性的波动。

3.2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内从宏观经济角度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文献也较丰富,主要从汇率、货币供给、农业补贴等其他宏观金融经济因素分析,刘艺卓、吕剑(2009)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下汇率波动对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采用我国数据,构建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认为非农就业人口变动与我国农产品出口及改善贸易逆差有关系,发现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人民币贬值以及国内GDp提高会促进农产品的出口。刘世宽(2014)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口农产品以及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认为从长期来看,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汇率变动影响不显著,而进口农产品价格对汇率变动影响更敏感。凌一楠(2015)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与农业政策背景下,分析农产品价格变动货币层面波动原因,研究发现货币供给过剩所引起的货币冲击,是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李赛男、柴智慧(2016)采用蛛网理论说明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机理,并且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

农业补贴是一国为保护本国农业发展,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国内关于农业补贴的文献主要分析农业补贴政策及其效果。何忠伟(2005)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生产补贴、价格支持、出口补贴等,并认为可利用wto框架下,关于“黄箱”“绿箱”保护政策对我国农业进行少量补贴。徐全红(2006)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农业财政补贴,主要运用福利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的理论分析研究,支持对农业实施补贴,并认为“三农”问题是三个有关联、但性质不同的问题。郭宏宝(2006)从财政的角度探讨了农业补贴存在问题的根源是现有财政体制改革之后,长期的农业补贴会成为财政的负担。黄汉权(2016)等分析了我国现有农业补贴政策,并提出改革建议。

3.3国际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的研究

吴翔、张小宇(2013)基于非线性LStaR模型研究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关系,得出国际油价与我国农产品批发价格之间存在门限自回归效应,门限值为12.58%,当油价涨幅超过12.58%时,国际油价变动对我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有显著影响。黄守坤(2015)通过建立BeKK-GaRCH模型,测量国际大宗商品对我国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波动贡献,并得出国际大宗农产品的波动贡献近1/3.周金城(2014)运用tGaRCH、eGaRCH和CGaRCH模型等分析我国9类主要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的非线性特征,并得出这9类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存在波动集群效应,并且研究还发现国内外大豆市场价格的传递时对称的。

4研究述评

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文献研究分析,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国内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因素、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度量以及国外对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进行理论或实证研究,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国外研究理论研究成果丰富,但侧重实证研究的居多,实证研究方法上运用如协整方法、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方法、还有较复杂的taR模型、BeKK-GaRCH模型等。发达国家对于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更加深入,其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调控措施能取得较好效果,并形成良好平抑市场价格波动的机制。而国内对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着重点在于对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的分析解释并针对相关问题给予政策建议,也有部分学者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与测度,比如采用非线性LStaR模型、tGaRCH、eGaRCH和CGaRCH模型等复杂计量方法,但其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

(1)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波动的品种不同居于不同的波动机制,现有文献多从类如农产品角度去分析,对于不同品种的具体分析还是少见,在不同的环境形势下,需要新的理论支撑不同种类农产品的价格波动。(2)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国际市场一体化趋势明显,国外农产品价格波动及汇率等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新环境下导致出现复杂性的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形态以及波动原因,而且对于相关价格影响因素传导方向、程度等进行量化分析显得更加重要。(3)农产品价格波动在不同阶段出现非对称性波动现象。国际上农产品价格先于上涨,并且其涨幅大于国内农产品价格的涨幅,而下跌时,情况则相反,国内农产品价格先于国外价格下跌。在国内,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农产品价格成本增加,引起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下跌时,则与此情况相反。而对于上述农产品价格波动非对称性分阶段相关文献研究则涉及较少。(4)国家对农业采取的保护补贴政策,对农产品价格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关于农业补贴对于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的量的大小的测度,以及在国家采取保护措施下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于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产生的影响作用的大小及方向,大多数文献对于此类的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黄汉权.农业补贴政策的反思和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016,01:1

[2]李赛男,柴智慧.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产生机理和平抑对策研究[J].中国物价,2016,01:29-31

[3]王小梅.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农业出口的影响[J].经济问题探索,2016,01:140-148

[4]黄锋,赵春江,彭程,吴华瑞.农产品价格波动时期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6,01:275-281

[5]代明慧,张红丽.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与粮食安全、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2015,12:122-124

[6]庄岩.金融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2014,01:13-14

[7]朱一鸣.期货市场、货币供应量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基于对小麦、玉米、大豆的实证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57-60

[8]任沛东.我国小麦价格波动计量预测与原因分析――基于2009-2013年的数据[J].中国物价,2014,08:69-71,75

[9]温涛,王小华.货币政策对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冲击效应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4,06:20-29,122-123

[10]周明华.中国农产品价格波动:供需因素还是货币因素?[J].财经问题研究,2014,08:125-129

[11]欧进锋.2005年以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研究[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5,01:24-27

[12]黄守坤.国际大宗商品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溢出[J].宏观经济研究,2015,07:88-95

[13]徐全红.我国农业财政补贴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6,93:21-26

[14]付莲莲,黄斌,方桂英,朱丽,曾春华.结构突变视角下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06:981-987

[15]孙秀玲,宗成华,乔娟.中国农产品价格传导机理与政策――基于生猪产业的分析[J].经济问题,2016,01:113-118

[16]刘士宽.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农产品价格传递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4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1-0017-06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三农”的功能,对我国这样一个具有典型“二元”特征的“小农大国”而言,更具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6年12月21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农村金融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也做了大量探索,但我国现行农村金融功能依然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0)。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试图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的现实背景及其对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的客观需求,采用文献评论方法,在概括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演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特征及其主要观点基础上,基于演化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视角,分析既有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的不足,进而提出加强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演化研究、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深化的建议。

二、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的现实背景

(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矛盾依然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不断,但农村金融供不应求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改观。回顾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程不难发现: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是在没有触动金融体制下自发进行的。农村改革成功后,改革的重心便很快在政府的主导下转向了城市和工业。市场化过程中,城市和工业改革迫使政府通过金融向低效率的国有企业注入资金(章齐,2004)。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连续不断的金融危机,使我国政府对金融的依赖变得谨慎起来,金融监管和控制更加严厉(张杰,2003)。为化解国有金融风险,政府发起了以强化自我约束为特征的国有金融改革,农村金融问题日益显露并不断恶化。由于缺少农村金融支撑,农村经济发育不足,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进而又制约了农村金融发展。农村改革最终没有内生出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需求的农村金融(张杰,2003)。

为化解日益恶化的农村金融问题,缓解农村金融供求矛盾,我国开始实施农村金融新政。2006年12月21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意见》;2007年1月29日该意见的配套文件和实施细则,并确定首批试点地区;2007年3月20日邮政储蓄银行正式成立并开办农村存、贷款业务。在农村金融新政的推动下,近年来各类城市金融机构开始向农村延伸、回流;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外资银行也开始抢滩农村金融阵地。应该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在经历了“机构恢复调整、组织体系重构、金融风险防范和产权改革深化”四阶段后,开始进入市场多元化阶段(何广文,2008)。然而,农村金融新政实施已五年,农村金融供求矛盾依旧。

一方面,农村金融需求日益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到2020年我国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大概在15万亿左右。如此巨大的资金需求,公共财政难以满足,必须发挥农村金融的作用。而且,财政投入形成的农业和农村公共产品的实际效率,也必须以农村市场经济主体的规模化利用为前提。否则,公共财政投入形成的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可能会因为缺少农村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用,而处于闲置状态。因此,农村金融服务,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金融供求均衡,而且关系到财政支农的绩效。

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供给依然不足。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1年12月末,我国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12.15万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4.5%,而农村GDp占全国的46%以上;农业贷款2.44万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重不足6%,而农业在GDp中所占比重10.2%。熊德平(2011)的研究显示:农户大额贷款需求增加,平均需求在50000元以上,但现行农户贷款仍以上限为5000元的小额贷款为主;联保贷款办理难度大,只能满足10%左右的农户需求,浙江地区农村中小企业信贷需求正规金融仅能满足20%,其余必须依靠非正规金融。虽然近两年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城乡资金开始双向流动,但农村流出规模仍在扩大。而且,农村金融日益明显的“脱媒”、储蓄下滑和分流现象,也对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构成了巨大的困境(陈剑波,2008)。这也正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历次一号文件,以及有关农业和农村政策中不断强调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并明确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的现实依据。

(二)产业组织落后制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

在新一轮农村金融新政的推动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是未来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目标。

但依据经济发展的理论逻辑和客观事实不难发现,多元化只是农村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有效的农村金融市场还需要合理的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仍处于过度集中与高度分散、市场垄断与无序竞争并存的状态(唐双宁,2007;杜晓山,2008;熊德平,2010),适应新农村发展要求的农村金融产业组织仍未形成,产业组织落后制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2010)所指出的“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仍尚未建立;农村信贷市场拓展的深度和广度需进一步提高;信贷、证券、保险的联动机制有待加强”等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大多是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的直接表现或直接所致。

(三)我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必须深化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性变化与发展过程,而非间断的激进性跳跃与爆炸过程。分析现有文献不难发现,既有研究基于新古典经济学均衡理论框架和产业组织理论“新SCp”范式的研究设计,使得成果只能基于农村金融市场的静态均衡结果,获得产业组织创新的最优结局。其结论不仅忽视了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中,产业组织“成长”的内在属性与自发力量,而且难以解释我国农村金融政策不断失效的现象。显然,其只能在市场外生和静态均衡假设下的“时点”有效。

事实上,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成长是演化与政策的共同结果,但政策必须始终从根本上尊重和顺应演化的机理。因此,必须从产业组织演化视角,深化农村金融产业问题研究,揭示其演化机制。

三、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农村金融理论研究状况及其发展动态分析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农村金融理论研究先后经历了以货币为中心的货币面纱论、货币非面纱论、货币中立论和货币非中立论等早期阶段,并深受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和凯恩斯政府干预主义的影响。二十世纪80年代后,随着计划经济的转型和西方政府干预的失败,以及金融发展理论的中心由货币、信用向金融的转变,也同样经历了金融结构论、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金融约束论、局部知识论等现代阶段,并深受金融危机论、金融创新论,以及内生金融发展理论的影响。先后形成了二十世纪80年代以前的农业信贷补贴论、二十世纪80年代后农村金融市场论或农村金融系统论(RuralFinancialSystemsparadigm)、二十世纪90年代的农村金融约束论(RuralFinancialrestraint)和农村金融局部知识论(RuralFinancialLocalKnowledgeparadigm)。

在我国,二十世纪90年代以前,专门研究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成果并不多见。(周立,2003),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农村金融问题才成为经济和金融理论研究的热点。然而,更多的研究属于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一般性对策分析(周立,2003;熊德平,2011)。林毅夫(2003)、何广文(2002、2003)、张杰(2003)和夏斌(2003)等研究了我国农村金融供给非农化、政策性金融缺位、信用社改革、小额信贷规范等问题。但这些研究大多着眼于农村金融机构视角(张杰,2003;罗来武、刘玉平、卢宇荣,2004;熊德平,2009)。在众多的研究中,吴国栋(1994)、冉光和(1995)等开始关注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问题,熊德平(2005)在国内率先系统研究了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问题。但这些研究均为基于宏观体制、战略或微观机制、治理等研究,基于中观视角的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近年来才开始出现,并呈不断增加趋势。其中,朱冰、刘钟钦(2005)关于中国农村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的研究;何广文(2007、2008)对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构造的分析;王煜宇、温涛(2007)对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的战略思考;辛耀(2008)对研究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效率意义与方法的阐述;杜晓山(2008),马九杰和徐雪高(2008)等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重要性以及存在问题的论证;郭树华、王文召(2007)等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SCp分析,都凸显了近年来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之势。

毫无疑问,这些研究是重要和必须的。但这些研究普遍忽视了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成长的演化机理,没有及时引入演化经济学理论及其研究范式等现代产业组织分析工具,其结论也只能基于农村金融市场静态均衡结果获得的产业组织创新最优结局。这不仅暴露了我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在理论、方法和范式上的滞后与不足,而且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提出了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二)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的演化经济学基础

经济演化(economicevolution)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1776)《国富论》对经济发展的过程问题研究。自此经济学一直蕴含着经济演化思想。演化经济学反对新古典经济学或传统经济学在既定制度下的静态均衡研究范式,认为那只能解释现存路径条件下的决策过程,对经济演化问题无能为力,认为均衡只是暂时的,而不是长期的;均衡状态下市场容量是既定和静止的,但市场是一个通过竞争实现由非均衡到均衡或不断打破均衡的动态过程,均衡只能是瞬间的(尼尔森,温特,1982)。他认为市场主体(企业)是被利润所推动的,是通过不断探索和创新,朝着能够获得更多利润的方向努力,而不是像古典经济学所假设的那样,在一个明确界定的和外在给定的选择集上使利润最大化(刘志铭,2001)。为此,演化经济学用有限理性(BoundedRationality)、路径依赖(pathDependency)、不确定性(Uncertainty),以及变化(Variety)、惯例(Routines)、选择(Selection)等概念来代替新古典经济学中完全理性、最优化行为和确定性(杨虎涛,2010),所关注的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尤其经济结构变化在长期是怎样发生的,并注意研究市场行为主体(个人、企业、产业、区域甚至国家)是如何在这一过程中选择生存策略的(贾根良2005;王军,2008)。

演化经济学作为一种经济分析范式,对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构成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在与其他经济理论,如制度变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博弈论以及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在相互影响和互动交织中不断发展完善。但毫无疑问,演化经济学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分析中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重要范式。尽管我国经济思想自古就有演化思想(贾根良,2004),但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范式,则是二十世纪90年代后才逐步出现的泊来品,国内的研究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引进、消化吸收与推广应用(蒋德鹏,盛昭瀚;2000;武爱,2003;商孟华、刘春英,2007;陈劲、王焕祥,2008)。

(三)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关于产业组织(industrialorganization)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1776)。自马歇尔(1890)提出的马歇尔冲突以及斯拉法(Sraffa.p,1926)等人对马歇尔冲突的讨论和张伯伦与鲁滨逊(Chamberlain与J.Robinson,1933)提出垄断竞争理论以来,产业组织理论一直伴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并形成了体现不同经济学主张的产业组织理论流派。但无论是二十世纪30年代的哈佛学派,还是二十世纪60—70年代的芝加哥学派和新奥地利学派,以及二十世纪80年代新产业组织理论(newindustrialorganizationtheory),产业组织演化的思想总是始终蕴含其中,只是往往被忽视而已(王军,2008)。因为,自《国富论》研究经济发展的过程开始,经济学就一直蕴含着演化思想。

分析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清晰地分为两个特征显著的阶段。一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traditionalindustrialorganizationtheory)阶段,主要代表是二十世纪50年代以后逐步成型的以SCp范式为基础的哈佛学派和以新自由主义为旗帜的芝加哥学派。二是二十世纪70年代后逐步形成的,以利用博弈论、数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现代经济学方法经济分析为显著特征的新产业组织理论阶段(newindustrialorganizationtheory)(植草益等,1995)。但如果抽象去不同产业组织理论流派在研究内容、方法和视角的差别后就会发现,在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和新产业组织理论之间存在一个渐进性的由静态研究到动态分析的变化过程(贾良根,2005;曹雷,2008)。现行产业组织理论处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和新产业组织理论交错共存、交叉发展,并不断接受外来影响的状态,其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来自演化经济学及其研究范式(王军,2008)。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及研究范式的产业组织理论可以理解为产业组织演化理论(孙志刚、杜丽娟,2010)。

尼尔森和温特(1982)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虽然没有明确使用产业组织演化的概念,但经济结构演化、产业演化、动态竞争等概念则被广泛使用,标志着演化经济学框架的建立。经济演化思想和演化经济学方法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重大影响,促进了产业组织演化理论的形成(尼尔森、温特,1982;弗罗门,1995;吴宇晖、宋冬林、罗昌瀚,2004)。尼尔森和温特之后,在演化经济学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的推动下,虽然产业组织演化的动态过程和理论体系构造的具体细节还存在诸多学术争议,甚至产业组织演化理论内涵还未得到共识性的科学阐述,但其应用不仅在国外已不罕见,而且在国内也日益普及(孙志刚、杜丽娟,2010)。江小涓(1999)、孙天琦(2001)基于转型背景研究了中国产业组织发展;谢地(1999)、盛昭瀚、蒋德鹏(2002)等从系统论角度探索了中国产业组织发展规律;袁春晓(2002),胡立君等(2005),张燕,姚慧琴(2006)等分别对环境、产业结构、企业边界、分工、企业家才能、资源分割和组织族系等与产业组织演化关系进行了探索;王盛(2005)基于技术和市场对分工、协调与产业组织形式的研究;陆瑾(2005)基于对主流经济学的批判和演化经济学框架对产业组织演化的理论分析;于立(1999)、杨蕙馨(2000)等对国有企业产业进入退出的分析;朱磊(2002)对浙江制造业成长的研究;郑世卿(2009)对中国旅游产业组织演化的研究;赵伟(2011)基于制度演化对浙江工业化与产业集聚的研究;程新章、吴勇刚(2011)基于传统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对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选择的比较等等。尽管部分并没有贴上产业组织演化的标签,但均属于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的代表之作。

在金融领域,由于很长一个时期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并不包括农业和金融产业(杨治,1985;植草益,2000),加上我国理论和实践界一直没有将金融作为产业看待,所以,金融发展理论中也一直没有将产业组织引入研究范围。因此,有关金融产业组织的研究一直远远落后于制造业(孙志刚;杜丽娟,2010),在我国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才真正开始。但大多只侧重于银行、保险或证券某一领域的SCp分析,以及一些关于金融机构风险和市场退出问题的专门研究(杨德勇,2004;王颖捷,2004)。其中,具有演化经济学特征,体现金融产业组织演化思想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孙天琦(2002)的《金融组织结构研究》、杨德勇(2004)的《金融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王颖捷(2004)的《金融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孙伟祖(2008)的《金融产业演进与金融发展——基础理论的构建及延伸》,以及曹宝明,袁洪泉(2008)、邵全权、江生忠(2008)对我国银行和保险业产业组织结构与效率的实证等少数。但这些研究,对深化和发展了我国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明显的推进作用(杜丽娟,2009),对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演化研究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产业组织理论由静态到动态的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了其一直蕴含着经济演化的思想,并深受演化经济学影响,日益形成完整理论体系的特征。而且,产业组织演化理论、方法及其研究范式,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组织问题研究重要手段,在制造业以及金融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遗憾的是,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加上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不仅滞后于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进程,而且滞后于金融发展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很长一段时期,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一直未能引起农村金融理论和政策研究的足够重视。近年来,熊德平(2005),朱冰、刘钟钦(2005)等开始关注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并取得不少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不少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蕴含了经济演化的思想,但其视角、理论、方法和研究范式等关键性要素,仍为新古典经济学静态均衡理论框架下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或新产业组织理论的新SCp范式。基于演化经济学及其产业组织演化理论、方法和研究范式,至今没有被真正系统地引入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这不仅制约了我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和农村金融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关政策的有效性和农村金融改革进程。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亟待引入产业组织演化理论、方法和研究范式。

四、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演化研究框架的展望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构建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演化研究的基本框架如下:针对国内现有农村金融产业组织研究忽视演化机理的缺陷,在进一步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目标和政策需求基础上,立足农村金融开放的复杂系统假设,基于演化经济学视角,寻找产业组织演化理论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结合点,在界定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是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市场关系及其组织形态的总和基础上,定义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演化是其在特定初始状态和外部环境下,以制度、技术、信息和政府角色为主要环境因素,以变化、选择和复制为主要特征的农村金融市场自然选择过程。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成长是演化与基于演化机理进行政策推动的共同结果。

在市场内生、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假设下,引入产业组织演化研究范式,修正、扩展并导入温特(2003)等的产业组织演化模型,将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成长置于农村金融发展大环境(peSteL)中,从微观主体和中观产业(区域)两个层面,考察处于不同位置和角色的政府和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在市场自然选择机制下的行为机理、模式及其对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成长的影响,建立研究的理论架构和分析模型,进而将基于agent的计算经济学方法和基于LSD(LaboratoryforSimulationDevelopment)软件的计算机模拟相结合,并综合运用历史分析、制度分析、博弈分析,以及计量检验、实验研究等多种实证方法,分别就全国及中、东、西地区农村金融行业与区域市场,从外部环境、初始状态、市场行为、市场关联、产业关联等方面,揭示并检验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成长的机理、模式,并进一步在政府胜任能力研究基础上,就农村金融政策优化的方向、重点和路径提出对策建议,进而丰富和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与研究方法,拓展产业组织演化理论的应用边界,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06〕90号.

[2]何广文.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机制创新的探讨[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1).

[3]何广文.市场开放成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词[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3).

[4]刘仁伍,吴竞择.略论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方向[n].金融时报,2006-1-2.

[5]吴晓灵.深化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创新[n].金融时报,2005-11-4.

[6]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2-2-2,第一版.

[8]杜晓山.聚集农村金融共话改革创新:和谐金融与普惠金融体系[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8,(1).

[9]杜晓山.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农村普惠性金融体系[J].金融与经济,2007,(2).

[10]唐双宁.在2007年中国金融市场论坛上的演讲[n].金融时报,2007-4-19,第2版.

[11]周立.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逻辑[J].经济学家,2009,(8).

[12]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D].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12.

[13]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报告[D].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3.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篇6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农村经济增长以及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关系文献的研究,探索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从理论上探索金融支农的可行性,为后期研究民族地区金融精准扶贫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农村经济增长;民族地区

农村经济增长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7017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我国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3年来累计脱贫人口达到5564万,贫困发生率也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底的4.5%,贫困发生率下降达5.7%,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地区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文献进行研究,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找到突破口,更好落实党中央十以来关于精准扶贫新部署。

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学界,对于二者相关性的探讨和研究,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国外以古典经济学派以及克鲁格曼等为代表,国内以叶志强等学者为代表,认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无相关性或者只具有弱关联性。早期的古典经济学派主要是基于货币中性理论,认为通过货币的供给的增减,只能对经济社会的物价成相应比例产生变化,并不能对社会的投入、产出以及就业产生实质上的影响。Krugman[1](2003)通过对拉丁美洲等国家金融自由化失败案例进行研究,认为金融发展只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具有必然关系,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只具有弱关联性。叶志强[2](2011)通过对1978—2006年中国各省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金融发展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扩大,因此他认为我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具有相关性。而另外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各自的研究却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金融发展不但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并且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该论述最早可追溯到Bagehot(1873)和Schumpeter(1912)。西方在该领域先后对微观和宏观2个领域进行了研究。最开始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与产业以及企业发展关系的研究上,期间以1912年Schumpeter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为代表,通过论证其认为金融系统在工业革命中能起到关键作用。Rajan和Zingales[3](1993)将不同产业的成长过程与金融发展相结合进行研究,通过其研究发现,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在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学者通过构建一系列数理模型进行了研究。Romer[4](1986)、Lucas[5](1988)通过构建经济增长数理模型,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认为金融发展通过对资本积累进程产生影响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Diamond[6](1983)等通过构建流动性风险模型,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良好的互动性,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风险管理实现的。国内学者在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谈儒勇[7](1999)、李广众[8](2002)等先后通过各自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金融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米建国、李建伟[9](2002)通过研究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高互动性,并且金融适度发展是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反之金融抑制或金融过度发展都会损害经济增长。郑常德[10](2008)通过研究论述了金融发展不但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能够改变居民收入分配,并最终减缓贫困的发生。

2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深入,学者对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m.t.Belongia和R.a.Cilbert[11](1990)通过建立农业产出的市场分析模型,分析了农业融资对于农业产出的影响,认为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增长。国内最早从实证角度分析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是徐笑波[12](1994),其通过实证研究认为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关性。冉光和、张金鑫[13](2008)通过收集1981—2005年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并建立帕加诺经济增长模型加以分析,最后发现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也发现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以及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H•t•patrick[14](1966)通过对欠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发现欠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农村金融不但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农村贫困的产生。行怀勇[15](2008)认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农村资本配置不合理。林毅夫[16](2000)则认为由于我国各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以及资金缺乏横向流动等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存在较为严重的体制性矛盾。学者就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不协调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e.S.Shaw和R.L.mckinnon(1998)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普遍存在金融垄断,农村金融垄断导致农村金融市场运转效率低下,从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JacobYaron等认为政府的行政干预是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我国学者在探究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市场失灵原因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何广文[17](2006)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存在主体产权改革不充分,农村利率市场化不足等问题,农村金融体制方面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e.S.Shaw和R.L.mckinnon(1998)指出打破农村金融垄断的必要性。JacobYaron等认为政府应减少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直接干预。杜晓山[18](2003)提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先应当从金融体系内部入手。黄勇、谢朝华[19](2008)提出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并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实现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3金融发展与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在国外相关文献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对某一特定民族或者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国外更多是针对社会中某一特定少数人群进行研究。在我国,为促进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探讨并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地区金融制度,以扶持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不断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郑长德[20](2007)通过对我国五大自治区以及青海、云南等多民族省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后,指出当前我国民族地区金融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廖群云[21](2005)认为当前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不协调,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金融支持弱化,而金融支持弱化体现在信用环境不高、政策引导不力以及法制建设落后等多方面。侯晓荟[22](2005)通过对恩施地区的研究指出,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支农体系无法适应各民族地区的差异性,从而导致金融体系不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专家学者也就各自的研究方向进行政策建议。徐珺[23](2003)认为在西部民族地区的金融支持方式,应当采用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合作金融形式,从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郑军、周运兰[24](2012)更是提出从民族地区企业自身、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扶持等三个层面进行优化,共同发挥金融支农的作用。伍艳、黄煦凯[25](2006)针对自治区的金融抑制现象,则提出了发展寺庙经济的建议,通过发挥金融的作用促进寺庙经济对外的辐射力,建立当地特色的寺庙经济。

4结语

纵观以上研究成果,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通过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农村经济增长以及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大量富有成果的研究。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现阶段的文献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关于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真正深入研究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四川凉山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还有待学者进一步深入。二是关于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市场失灵以及运行机理、传导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虽然陆铭宁、吴江[26](2011)以及陆铭宁、陈璐等[27](2016)先后通过构建信贷交易合约模型以及其后对模型进行修正完善,将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抑制的产生机制以及传导机制进行了探索,但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三是目前不少学者对促进民族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出了不少改进措施,但真正具有创新意义,以及符合民族地区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措施较少。目前正值我国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通过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农村经济增长以及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关系,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找到突破口,以便更好地落实十以来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新部署,也是本项目以及本文的研究出发点。

参考文献:

[7]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53-61.

[8]李广众.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J].管理世界,2002(3):52-59.

[9]米建国,李建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4):23-30.

[10]郑常德.中国的金融中介发展、收入分配和贫困减缓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部商学评论,2008(1):68-83.

[15]行怀勇.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4):13-15.

[16]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7]何广文.社区导向型金融合作应该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时期合作的主要内容[J].人民论坛,2006(9):40.

[18]杜晓山.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步骤——《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出台[J].中国金融,2003(17):18.

[19]黄勇,谢朝华.城镇化进程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J].理论探索,2008(3):91-93.

[20]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54-58.

[21]廖群云.民族地区金融支持弱化问题及其强化对策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73-75.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篇7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关系

一般看来,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是互相促进的,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正面的影响。关于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国内外许多学者也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谈儒勇,叶海景等人研究表明,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能促进经济增长;[1]而韩廷春认为,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最为关键的因素,而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极为有限,[2-3]赵俊、汪淼军等,都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许多学者研究结果都是一致的,认为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但由于衡量指标和选取数据的不同,其结论也不尽相同。[4-5]姚耀军的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增长有着均衡关系,农村经济能影响农村金融发展,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却没有影响;在韩正清的研究中则发现农村经济货币与农村经济呈正相关。董晓林、王娟等采用不同的模型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

根据前人对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两方面。第一,绝大多数研究是基于较高层次的,如国家层面或者产业层次,而对某地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第二,对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更少。但近几年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拓展性的研究。总之,各省经济差异较大,对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研究是一个亟需丰富的领域。

当前农村金融的状况不是很乐观,主要原因有,农村金融供求关系不协调;金融资金的供给和需求都有较大的缺口;农业信贷供给和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对等;农业信贷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不相符;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布局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匹配;农村金融服务业存在较大问题;农村不良贷款持续增长等方面。在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一直处于农村金融基层,且网点众多,从某种角度看,这是国家的制度安排,这些的都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村信用社在农业贷款中的份额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并且同期在农村贷款中的份额也从65.8%上升到了75.3%,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因为市场竞争更多的是各个商业银行从农村市场撤出的结果。

一、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

(一)金融发展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农村这块阵地上,农业及农村金融需求和供给应保持平衡。得益于金融的发展,农村经济的生产要素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农业产值庞大,随着农村经济的寻找发展,农村金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不过,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却得不到满足,这就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因此,目前农村金融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撑起发展。由于农村地区的分布状况,不平衡状态严重,这些都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农村金融作为支撑,但是长久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的融量却在持续减少,农村金融的融量始终跟不上农村经济增长的脚步。分析其原因,只要是因为农村金融供给不平衡,而导致其失衡则是由于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对资金的需求,这些都导致了农村金融发展落后与农村经济的增长。

(二)金融结构经济增长的影响

金融结构能体现金融发展的实际状况,对金融结构的优化可以促进金融的发展,并且金融结构也能有效地提高经济的增长。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通过降低费用来保证投资者得到更多的资金以提高投资的生产率。优化金融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金融的作用以促进经济增长。

农村的金融发展相比起城市金融是相当落后的,农村金融的发展主要通过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金融资产供给的多元化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农村金融结构的优化能够为农户和乡镇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更容易满足他们对资金的需求,而且还能更好的激励农户的积极性。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可以运用与投资高成本的生产以提高农户的收入。

(三)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金融效率的衡量在此借鉴周国富的研究成果,储蓄动员能力、储蓄投资转化效率和投资投向效率这三个方面评价宏观的金融效率。在农村,资金不平衡时常发生,因此,农村金融系统对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重大作用。要学会利用金融的手段把闲置的资金调配到资金短缺的地方。在完全充分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中,资金供求状况直接决定了利率多少,投资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利益,会通过比较后选择一些收益高,风险小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农村金融体系对资金的调配不仅使资金的使用效率还为资金的流动提供了一条跟好的道路。

农村金融发展过程总是伴随着金融制度的革新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完善还有金融工具种类的多样化,这些都为农户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投资方式和储存的途径。金融的作用在于降低成本,金融在农村能更好地解决农村储蓄和投资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透明化储蓄者资金的流向,以此提高农村储蓄向农业投资的转化率。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

近年以来,国家为了尽可能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政府对农村金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正规的金融机构逐渐成了农村金融的主体,其他一些非正规机构则充当了补充的作用。虽然这些改革促进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但这些发展却是很表面化的,仅仅是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其本质去并没有发生改变。各个银行都在追求利益以至于都纷纷撤出农村金融市场,仅剩下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这三家金融机构,但是这三大商业性金融机构对于农村的服务也是非常短缺的。由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比较低,农村金融出现了金融工具单一、银行业务手段落后、服务内容比较陈旧的特点。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状况再加上农村金融服务的不完善、农村正规金融的功能缺失、非正规金融机构又发展不起来,这些都使得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不能有效地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特别是中小型的项目,要从正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贷款支持是相当困难的。与此同时,在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手续繁复,额度低等问题,这也导致了很多贷款不能及时到账,并且有些贷款的投向的非常单一的,受到的限制比较多,也导致了不能满足农户和一些乡镇企业的需求。

(二)农村金融结构与农村经济结构不协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对资金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从现在看来,农村资金的需求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等中小企业,这类需求占农村需求量的大部分,而且一般是生产性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农村居民对资金的需求,这类需求主要用于生产、生活以及子女的教育等消费性信贷需求,这一部分需求相对较少。

在农村,信贷需求主要农业生产性需求、农村的信贷需求、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需求以及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这些不同需求的信贷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农村金融机构需要对这些信贷进行合理的分配,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实际中我国农村信贷分配是非常不合理的。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就把贷款主要投向了乡镇企业,而忽略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开发性的资金投入,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些才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农村金融机构的效率低下

由于农村金融机构是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农村市场上,农户不像城市居民那样比较密集,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和落后地区,信贷的需求主体居住的非常分散,从而使得金融机构的服务区域不断的扩大,这些使得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监管比较困难,农村金融机构是植根于农村金融市场,所以其从业人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从农村吸纳进来的,其整体素质水平是不高的,从而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知识结构不能适应经济活动的需要,特别是这些人员的观念保守,仅有的一些知识也是比较老化的,这不符合现代金融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利于金融业务的创新。

(四)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存在着缺陷

农村金融的发展也是落后与城市金融的发展水平的,在当代我国的城市金融市场上,一些资本产品例如股票、债券等已经是渗透到城市的各个主体的生活之中,甚至包括一些衍生性的金融产品,例如期货、期权等等也已经是非常常见的金融工具了,但是在农村市场上,由于资本市场刚刚起步,其发展是很不完善的,一些农民甚至无缘见到这些金融工具,在目前的农村市场上,可以作为农村金融工具的除了信贷以外,还有农村的保险,但是我国的农村保险市场刚刚起步,农村保险服务网还不健全。

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金融电子化产品比较缺乏,从而使得农户和农村企业根本不能享受到现代金融的便利,同时农村金融市场与农产品市场发展是不对称的,农产品市场的发展要求农村融资渠道多元化,然而一直以来,农村金融市场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同时融资方式主要是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所占的比重较小,这些都使得农村金融机构效率不断减低,农村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同时农村金融机构的战略调整使得正规金融机构纷纷撤离农村金融市场,使得规范的、统一的农村金融市场更加难以形成,使其发展更加缓慢。

三、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策略

(一)健全农村金融体系,继续深化改革

农村金融的规模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首先要合理地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坚持以农村信用社为主的前提下,还有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作用。其次还有利用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优势来缓解农村资金短缺的情况。农村信用社一直以来都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其作用是其他农村机构所不能及的,但农村信用社在运营中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产权不明确,既不是合作制也不是股份制;很多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质量差;管理受地方影响大等。因此,在以后的经营中,农村信用社需要明确产权,农村信用社要走上金融的道路;还有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来制约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的垄断形势;农村信用社还要积极开展贷款业务,完善贷款制度以解决农村贷款难的问题;农村信用社还有积极地拓展服务领域,发展中间业务来提高其服务质量。

(二)优化农村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结构对农村经济增长有决绝的促进作用,对农村金融结构进行有效地调整能协调我国实体经济,也是我国农村金融的必然趋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农村金融需要多元化才能满足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需求。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对农村金融机构市场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为了有效地提高金融的供给,政府应该鼓励农村信用社提高多种不同的融资方式,并且需要建立起完善融资体系。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的融资方式以间接融资和外源融资为主,其中外源融资则是以银行贷款为主,间接融资用得比较少。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加,优化融资结构势在必行,要减少银行贷款,积极拓展其他融资途径。与此同时,还要尽量降低融资的成本,通过对农村融资结构的优化来调整农村金融结构。

目前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大多利用存款、贷款这样的基础性产品来进行融资,但这并不能满足农户和乡镇企业的需求。因此,更灵活、更便捷的金融方式是目前农村金融市场最需要的。由于农村的实际情况,政府可以将农民的土地、林权等生产资料作为资本。由于农村大多处于偏远地区,农村金融机构要提高更全面的服务,为农户提供更新的信息。

(三)提高农村金融效率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虽然相对于农村金融规模和结构,农村金融效率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对微弱,但却是农村金融功能的体现。因此,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也是觉得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之一。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供给不足有可能是农村金融效率降低的原因。在内部结构方面,农村金融机构要建立起相互制约的平衡机制。

在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多余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带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主要是依靠融量的支持,金融结构有待完善,金融效率更是有待提高。要通过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有提高金融效率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谈儒勇,叶海景等.我国各地银行集中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6,1

[2]韩廷春,龙源.投融资机制与技术创新:基于中国省级区域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7,28(4)

[3]李延凯,韩延春.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中心城市层面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6)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篇8

 

一是对马克思的流通理论从新的视角提出有创见的看法。丁俊发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其中,晏维龙的专著《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当代视界与发展》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作。

 

二是进一步探讨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大流通、大贸易和大市场理论。陈文玲、徐从才、宋则、荆林波和洪涛等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课题并发表重要论著,均在这方面有所贡献和建树。如陈文玲认为我们必须从内外贸分割和国内外分割、城乡分割和部门分割的误区中走出来,向国内外流通一体化、区域流通一体化、城乡流通一体化、制造业与流通一体化、现代流通立体化和混沌化方向发展,提高流通竞争力以构建国家软实力1'

 

三是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理论研究。宋则和萍对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内涵、外延及外溢效应进行了界定与分析121。宋则还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流通服务业发展轨迹进行了回顾,分析了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间接贡献的作用机制,包括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和流程、节约社会成本、促进就业、増加收入、刺激消费与转变经济増长方式,从而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31。

 

四是在贸易经济学科体系及教材建设方面有所创新,发表了大量专著。

 

2.流通产业理论研究方面

 

一是继续深化流通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基础产业的研究。黄国雄等在这方面的成果具有代表性,宋则和李骏阳等还在“流通先导产业论”、“流通基础论”基础上提出了“流通战略产业论”。宋则认为,发展商贸物流服务业能够直接实现即期消费、创造未来消费和开发潜在消费,可以扩大就业、节能降耗以及支撑城乡联系相关政策的实施等等,因而在后危机时代,商贸物流渠道建设应该成为国家战略,并建议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二是深入探讨商品市场与流通产业竞争力问题。宋则等人对流通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和指标体系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如荆林波将商品市场竞争力定义为市场的可持续经营、竞争者无法模仿的能力,既包括市场设施、布局环境等硬件,又包括管理水平、服务意识等软件;在此基础上,将市场竞争力分为市场吸引力、市场管理力和市场影响力三个层面,并以此为框架对中国商品市场竞争力进行了分析|51。陈文玲认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个国家、区域和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越来越取决于现代流通能力;能否加快建立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现代流通体系、进而塑造国际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将是各级政府面临的新挑战161。纪宝成则站在国家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流通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7。祝合良着重从创造商业品牌方面提出了提高商业竞争力问题。

 

三是流通产业集群研究。赵萍将“商业集群”一般化为“流通产业集群”,并指出流通产业集群在广义上是指以流通产业为龙头的相似或相关产业在一定区域内的大量聚集;认为流通产业集群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191。武云亮还对我国中小商业企业集群的三种主要演化机制进行了研究1101。杨向阳在对服务业集聚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的基础上,结合服务业的产业特征,对服务业集聚研究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服务业集聚研究的理论框架,为服务业集聚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

 

四是流通产业政策与规制研究。针对流通秩序混乱、工商冲突、零供关系紧张等问题,夏春玉从政策目标与政策手段等方面对美国与日本的流通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并在结合我国流通产业具体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我国流通政策体系的构建目标与原则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我国未来流通政策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121。陈甬军对转轨阶段我国产业垄断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自然垄断有利于产业健康发展,而行政垄断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并提出反对行政垄断、适当保护自然垄断的政策建议|131。石奇则针对零售商对供应商的纵向约束及其规制问题进行了横向究了在零售商主导的市场环境下顾客、零售商和制造商三者的利益关系以及这种纵向约束的绩效评价,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相应的规制含义。

 

五是对流通产业组织与产业结构优化研究。马龙龙等对流通产业组织优化与流通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有关论文以及出版了专著。

 

3.城乡流通与城乡贸易统筹发展研宄

 

一是柳思维等人提出了城乡二元市场论及城乡市场协调发展论,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特色。王德章和王锦良研宄认为,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大背景下,城乡市场的发展越来越不协调,城乡二元市场格局日益显现。通过相关分析,作者得出结论认为滞后的农村市场己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所在,进一步完善农村市场对城乡市场统筹发展具有推动作用|151。柳思维和康红涛基于1989-2005年数据,用城乡GDi比率、城乡商品市场总量比率、城乡商品市场数目比率、城乡商品流通速度比率和交通设施综合指数比率等变量对城乡商品市场失衡度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城乡二元市场主要由城乡商品市场的效率差异扩大所致,从而解释了城乡二元市场的形成机理116。朱智和赵德海则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城乡二元市场的具体表现,指出我国乡村与城市商品流通市场在消费水平、基础设施、经营业态、消费环境和政策支持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通过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双向流通和协调发展来缩小城乡商品流通市场差距和实现城乡商品流通市场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农村流通组织创新及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研究。高铁生研究认为,受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农村流通表现出规模偏小、方式落后、效率低下等特征,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低和农村的落后面貌,就要深化流通改革、加快流通发展和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建设1181。夏春玉则研究了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进行组织创新和建立中间性网络组织的经济性与可行性,并进一步分析了农产品流通网络组织的结构特征和治理机制等关键问题1191。纪良纲总结了发达国家农村流通中介组织的几种发展模式,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间均衡发展和促进政府与农措施。

 

三是张闯和夏春玉提出了一个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的系统性研究框架——“农村流通系统理论”,将农村流通分解为农产品流通、农资流通和农村消费品流通三个子系统,且这三个子系统的流通活动都与农户这一农村经济活动主体紧密相关;其研宄改变了过去割裂农村流通系统整体、分别对三个子系统单独进行研究的做法,而将它们纳入一个以农村微观经济主体一农户为中心的系统框架之中|211。夏春玉和张闯进一步地提出了“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系统”的概念模型,研究了城乡互动机制和可能的建立路径。

 

四是农产品流通创新研究。洪涛在充分分析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认为第三方生鲜物流的建设和运用是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的关键,同时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和物流基础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绿色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多种物流配送则是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方向。夏春玉和纪良纲等对农产品流通体制创新、农村中介流通组织发展、生鲜农产品流通、农村流通网络改造和网上交易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有代表性的成果。马龙龙对发展农产品期货贸易与改善农产品流通保护好农民利益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定量分析

 

4.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一是普遍重视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论述流通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晏维龙在历史演进和逻辑分析的双重视角下阐述了流通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并运用1960—2004年历史数据和协整分析方法建立了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每増长1个百分点的长期效应是带动流通产业増长2.436个百分点,短期效应是带动流通产业増长2.159个百分点。

 

二是王德章提出了城市流通业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理论,并逆向地实证了流通产业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三是王晓东和谢莉娟用实证比较了流通产业在全国与中部地区的就业吸纳作用,结果表明,流通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就业吸纳作用非常明显,而在中部地区其就业贡献相对于产值贡献却长及城镇化推进未能有效带动就业増长的情况下,发展流通产业是促进中部地区就业増长的有效产业因素。

 

四是提出了城市商圈的时空动态论,强调了商圈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城市空间拓展是商圈变化的基础。柳思维等将商圈内涵从传统微观层次提到现代中观层次,从企业到产业的提升使商圈与城市经济发展产生了全新的理论关系。研究认为,对商圈的时空动态性研究,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特别是商贸企业,从当前低层次的经营经验决策向科学化决策层面推进;另一方面可以将空间竞争作为调控和协调优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强对城市微观环境的空间和时间秩序管理,限制或鼓励企业或个人区位空间行为,促使包括商贸业在内的区位主体在空间上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形成有序的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即合理的空间秩序;同时在时间上形成先后有序的商圈开发模式,从而产生出整体商圈聚集效应,避免商圈竞争混乱与无序。

 

5.流通国际化与现代化研究

 

一是提出零售业国际化论和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跨国转移论。汪旭晖认为,在我国零售业对外全面开放和国际零售巨头纷纷抢滩的大背景下,中国民族零售业面临两项基本任务:一是如何与外资零售业竞争,构建中国民族零售业的竞争力。二是如何积极投入国际化进程当中,开展国际化经营。而后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显得更为重要。

 

二是关于流通产业国际化过程中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李飞和汪旭辉认为,零售业适度开放可以强化国家经济安全,而开放过度则会威胁国家经济安全;并进一步就“适度”的衡量标准与安全边界问题进行了探讨,设计了包括零售企业市场占有率、外资消费品品牌与制造业品牌市场占有率比值以及零售顾客满意度指数等零售业开放对国家经济安全测评指标1291。宋则和李蕊认为,外资在中国流通业超速扩张,正从量变转化为质变,出现的“影响力滥用”己经产生或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值得高度警觉。

 

三是流通革命与流通现代化理论研究。徐从才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流通革命与流通现代化”(01BJY070)对流通革命的演进、流通组织的创新与流通现代化内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该发,探讨了在流通革命背景下我国流通业如何通过结构调整和组织创新来培育新的国际竞争力问题。

 

四是流通国际化过程中流通企业规模经济研究。2009年李陈华博士主持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提高流通企业规模效率研究》该课题对流通企业的性质、规模扩张模式以及流通企业的规模效率进行详细的探讨,特别对流通企业的连锁扩张给出了一个系统性的解释。

 

二、贸易经济学科研究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学科研究队伍力量仍较薄弱。贸易经济学科在国家学位办1998年专业学位目录调整后一直未能恢复,因此,本科招生中仅保留了“专业外目录”形式,招收贸易经济专业本科的只有少数十几所财经商科型院校;研究生招生学科目录中没有单独的学科目录,只是在产业经济方向下,由少数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招收贸易流通、市场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因此从总体上讲,学科队伍基础仍较薄弱,从事贸易、流通研究的中青年学者在“十一五”期间虽有増加,但整个学科队伍人数仍较少,真正形成研究学科团队的单位不多。

 

二是学科研究整体质量仍不高。(1)“十一五”期间在贸易经济学科研究方向未出现重大原创性的突破与创新。(2)在重要权威刊物上发表的高水平、代表性学术论文仍然数量很少。(3)集群式的研究成果不多,未形成某一研究方向的显著特色。(4)研究内容简单重复,如研究“万村千乡工程”的一些成果大多是大同小异的低水平重复,或是政策诠释类的论文。

 

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1)对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和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商业贸易发展的经验、模式和特色还缺乏系统深入及有影响的研究成果。(2)对贸易经济还缺乏整体性的理论框架创新与设计,基础理论研究如何突破尚待努力。(3)面临两型社会建设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对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关注不够。(4)构建和谐社会中,对重建商业诚信和商业伦理的研究仍很薄弱。(5)在“扩内需、调结构”中,贸易与商业在创造有效供给与创造需求中的职能创新研究未引起关注。(6)在流通信息化、流通现代化的变新融合的研究缺乏。(7)对流通资本、商业资本理论的研究尚属空白。(8)缺乏对中国商人、商帮和商业思想历史的系统研究。

 

三、“十二五”学科研究方向与发展趋势

 

“十二五”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贸易总量占世界的比重将会上升,与此相适应,贸易经济研究会出现以下趋势:

 

1.关注和参与学科研究队伍进一步扩大

 

从目前的现状看,除原有财经商科院校的学者关注流通、贸易与市场的研究外,“十二五”期间,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和农林院校等也会有更多学者关注批发零售商业及市场流通问题的研究,关注特定行业产品流通与贸易问题的研究。

 

2.本科及研究生教育进一步扩大

 

贸易经济本科专业是应用经济专业,较之纯粹的经济学本科专业更易为一般本科院校所开办。随着新一轮学科目录调整及研究生学科授权点増多,贸易、流通经济学科招生的研究生单位増多,更重要的是处在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中的中国,丰富的贸易实践为研究生教学与科研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3.出现一些重要突破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篇9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市场导向;运行框架

中图分类号:F304.7文献标识码:a

1农业技术推广者转变角色

近些年来,随着农业技术不断推广,推广者、运用者处于特定环境中,按照农业生产、互动过程,有机平衡农业需求、技术。随着农业技术不断推广,不同主体、客体的关系也不同,主要分为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系两种推广模式。

1.1处于计划经济体系下,推广者作为技术推广主体

技术运用者是农民,处于一种客体地位,推广者承担主导角色,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推广形式。而按照这种形式,政府为满足农业发展需求,会增加土地生产力,为消除农村贫困,确保粮食安全,政府承担所有推广成本,然而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本投入较少,对农业技术推广造成严重阻碍。同时,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激励机制,而农业技术作为农村稀缺资源,政府推广部门选择效率优先方法,将有限资源推广给农民技术员、示范户、社区领导等技术能人。

1.2随着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体系,主体与客体需转换角色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中,农业属于农业技术最终用户,农民应处于主体地位,农民掌握了农业技术,获取预期效益,方可真正发挥农业技术价值。在我国诸多农村地区,受到计划经济体系影响,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系,随着农业技术推广逐渐改革,却未涉及机制、体制等问题,未发生根本性转变。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中,若我们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推广者转变为客体地位,在推广过程中,以农民技术需求为导向,围绕农业发展为核心,使农业技术商品化,推广者作为技术销售者,采取各种方式,使农民成为技术用户,构建新型共同利益体系,促进技术推广有偿化,与市场运行模式、运行机制相适应。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农民主体地位

目前,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市场化,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场化作为农业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广体系改革的既定方向。

2.1推广体系发展、运行整体框架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可采取“研究、推广、应用”模式。处于市场经济体系下,农业技术应用作为农业技术研究的决定性因素,推广作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的纽带,推广、消费与应用三者是一种三角关系,属于一种互动过程。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业生产不再是单纯产量追求,更加注重质量、效率、产量与效果的综合目标,而该种生产目标呈整体性、多元性特点,需依靠生产利益机制,实现三者有机结合。

2.2提升农民技术应用水平

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中,农民作为技术应用者,随着市场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农业技术需求随之增加,却缺乏技术应用、技术提升途径,对技术有效需求不足。在农业推广过程中,农民主体地位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在推广互动过程中,农民仍然是一种弱势地位,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推广。所以,需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农民技术应用水平,提高农民的技术需求,进而提升农民农业技术应用水平。

2.3提升推广者推广能力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因机制、体制原因,推广者缺乏市场推广能力,无法实现农业技术市场化与商品化,缺乏市场竞争、市场服务意识,不管是个体还是群体,农业技术推广效率不高,主要是因为推广者能力不高。所以,随着计划经济体系不断改革,在新型市场推广体系中,需保证推广者自由度,不断提升推广者推广能力。

3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环境整体性

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中,农业技术体系运行呈现开放性、多元化特点,主要有农业市场导向,与消费者食物需求行管。所以,建立农业生产目标,需综合产量、质量与效益。农业技术应用、农业生产是一种互动关系,两者之间存在整体性,主要包含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素。

3.1自然环境

可以说,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需依靠自然环境,且受到自然环境制约。所以,处于不同自然环境内,适应性开发农业技术,加强推广者、技术研究者的合作。在资金投入、物资投入前提下,农业技术应用具有一定自然风险,特别是旱涝、风雪等自然灾害,必然影响农业技术应用。因此,在自然风险抵御能力较强区域,方可大范围推广农业技术。

3.2社会环境

立足社会环境角度,农业技术应用需依靠人与人的关系,我国诸多农村地区,农民社区地位高低,决定了农业技术应用能力。所以,技术能力获取技术资源,也获得相应资源,扩大了技术应用两极化,进而扩大了农村贫富差距。因此,立足社会环境角度,需确保农户技术应用的市场竞争格局,面对复杂、激励的农业市场,需协调农村人与人的关系。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经费不足、推广者素质不高,技术研究不合理,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效率较低,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发展。因此,在市场经济体系下,需立足整体框架角度,平衡推广者、研究者、应用者的关系,使其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不断提升推广者推广能力,使农民技术应用水平得以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简小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框架[J].科学管理研究,2006,24(03):79-82.

农业经济市场研究篇10

关键词:农业效益;产出效率;生产模式;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11.008

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和农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对国民经济状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贵州农业发展在全国长期处于相对落后地位,主要与贵州省人多地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和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有关。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贵州省“十二五”规划也指出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民收入能否增长取决于农业效益是否增加,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为此,本研究对贵州省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农、林、牧、渔的发展优先序,找出农业发展的最优组合模式,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资料投入,增强农业竞争力,促进贵州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国外关于经济效益的研究主要体现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理论研究方面: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Schultz)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是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应将传统农业改造成为高生产率的现代农业[1];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效益观则强调了投入和产出的关系[2],为研究经济效益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另外,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亚当·斯密(adamSmith)的“经济人”的假说就是“效用人”的假说,实际上就是经济效用最大化分析[3],也就是规模经济的帕累托最优。在实证研究方面则体现为数量化、模型化,如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众多数学模型的应用,同时也更侧重于对微观市场经济主体和生产投入要素的具体分析和探讨。

国内学者对于农业经济效益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问题[4-6];(2)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经济效益问题[7-9];(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10-13];(4)其他如农业科技与信息化与农业经济效益的影响问题[14];低碳农业发展可望取得良好的长远效益[15];农业结构优化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16];发展创意农业,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17];等。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贵州省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产业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贵州省不同地区的农业产值和投入等生产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区域间的农业经济效益差距,利用比较优势理论探讨贵州农业产业结构的最优模式并提出相关对策。

2贵州省区域农业产值与产业绩效对比分析

2.1区域农业产值现状分析

六盘水市、安顺地区、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1992—2008年间的投入变化趋势如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六盘水市、安顺地区、黔西南州和毕节地区4个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生产投入基本都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但由于区域间农业生产条件的差异,4个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之间的投入值存在较大差距,同一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之间的投入结构变化也出现明显的分层,说明不同区域的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生产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次序。例如,4个地区中农业投入值的次序为毕节地区、黔西南州、安顺地区、六盘水市,说明毕节地区着重发展农业;林业投入值的次序则为黔西南州、安顺地区、六盘水市、毕节地区,说明毕节地区的林业发展较为缓慢,而黔西南州的林业优势较为突出。说明在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注重了地域内资源的特点和利用。

六盘水市、安顺地区、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1992-2008年间的产出(增加值)变化趋势如图2。

从图2可以得出,除个别年份外,六盘水市、安顺地区(市)、黔西南州和毕节地区4个地区的农、林、牧、渔业的增加值基本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变化趋势。说明随着生产投入的不断增加,各地区的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的产值也呈现出相应的增加趋势,其中,安顺地区(2007年)和黔西南州(2004年)的林业增加值以及毕节地区(2007年)的渔业增加值则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表明4个地区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总体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不考虑市场价格和农业灾害等因素,仅从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来看,同一地区内的农业产值总体呈规模增长趋势,但大农业内部的二级产业则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需要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2区域农业产业绩效对比分析

以下为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因素,只考虑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情况(具体指资源在农、林、牧、渔四类产业中配置使用情况),且假设农业生产满足规模报酬不变性条件下,用农、林、牧、渔四类产业投入与其相应的增加值之比来考察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计算,得出贵州省六盘水市、安顺地区(市)、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1992—2008年间的农、林、牧、渔业产出效率值如表1。

根据表1将每个地区17个年份的产出效率值进行平均,得到地区农业投入与产出的效率均值(表2)。

表2表明,毕节地区大农业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安顺第二,六盘水第三,黔西南州居末。

3贵州省区域农业生产模式分析

为使各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均达到帕累托最优,从而实现农业产业规模经济效益最大化,需要对四个地区17年间的68个决策单元(DmU,每一单元包含若干个子样本)都用农、林、牧、渔业四类的投入与增加值的比重予以表示,通过对决策单元产出标杆值的计算,选取标杆值最高的几个决策单元对贵州省农业生产做典型模式分析(表3)。

由表3的产出标杆值可知,1992年安顺地区是4个地区17个年度中最具代表性的生产模式。其次是2001年、2003年和1996年的毕节地区。根据农、林、牧、渔的投入、产出比重与整体均值作比较,可以得出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模式的特征。

(1)安顺地区(市)农业产业结构具有如下特征:从产业投入来看,农业投入比重非常低,而林业、牧业投入比重非常高;从产出来看,林业增加值比重非常高。1992年及2001年的投入产出的表现是其代表。六盘水市生产方式与安顺地区(市)较为类似。

(2)从2001年、2003年、1996年毕节地区的农业投入产出结构反映了该地区当期农业产业结构的如下特征:农业投入比重高,林业投入比重低,牧业产值比值较高。黔西南州生产方式与其较为类似。

(3)1992年的六盘水市的产业结构具有如下特征:除林业投入比重略高外,农、牧、渔业各产业投入基本处于中等水平。

相对于产出标杆值高的典型生产模式来讲,如果有效决策单元的标杆值较低,则说明其生产方式较为特殊。

如表4所示,毕节地区1994年度的生产模式呈现如下特点:农业投入比重高,渔业几乎无投入,农业增加值相应较高。黔西南州2007年度的生产模式则有下特点:轻农业投入,重林业、牧业、渔业投入,相应地其渔业与牧业增值也较为突出,但该种模式可能与当地的地理特点或当年的市场需求状况(2007年猪肉价格上涨)有一定的关联。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是也应注意这种现象。

4结论与讨论

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通过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安顺地区(市)、毕节地区和黔西南州4个地区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投入与增加值及产出效率、相关决策单元的标杆值所引起的典型农业生产模式和特殊农业生产模式的相关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在市场价格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农、林、牧、渔业的投入和产出效率能够直观地反应出地区的农业经济效益;(2)在不考虑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满足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前提下,根据决策单元的标杆值高低可以得到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借鉴意义农业生产模式,并可以通过这些模式来决定生产投入量的多少以达到规模效益最大化;(3)从农业生产绩效状况出发,并结合典型性与特殊性农业生产模式分析,可以得出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方向,即结合当地的地理状况和生产基础等因素,对农、林、牧、渔业各产业的发展潜力排序,通过选择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来决定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

本研究虽然对贵州省农业经济效益进行了区域对比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分析,但是基本上都基于纯粹的技术有效性。而事实上,市场有效性也影响甚至左右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向。可以说,技术有效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前提,而市场有效才是产业结构优化的保证与导向。比如,2007年度的黔西南州农业生产绩效表现不俗,极大程度地影响了当年肉类市场的价格行情。因此,关于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区域农业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还需在考虑技术进步等的前提下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22-29.

[2]邢玎.临渭区农业经济效益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4-5.

[3]刘新生.种植业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山东滨州市为例[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2-6.

[4]刘新生,郑少锋,崔百胜.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的综合指数法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5):42-44.

[5]张华,吴超.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探讨[J].商业时代,2007(22):88,96.

[6]秦钟,章家恩,骆世明等.近20多年来广东省农业经济效益的因子分析与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227-15229.

[7]杨彦文,陈书珍.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岷县农业发展[J].甘肃农业,2009(9):77-78.

[8]欧淑霞.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0(9):7-8.

[9]董艳敏.永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6):72-75.

[10]张丽亚.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探讨[J].农村经济,2006(11):32-34.

[11]潘雄锋,李名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我国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3):32-37.

[12]刘忠涛.制度因素、要素禀赋与产业结构变化[J].中国农村经济,2010(9):17-27.

[13]王忠平,史常亮.江苏省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的动态关系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0(11):115-121.

[14]孙丹,周芬,谢红莉.我国华东地区科技农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18):353-355.

[15]骆旭添,吴则焰,陈婷,等.闽北地区低碳农业效益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6):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