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十篇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十篇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2:49:59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自由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1-0032-02

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作了这样的论述:“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1]在这三种社会形态中,人的自由的发展呈现出三种状态,即,“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自由个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发展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正在向人的自由个性阶段迈进。

人的自由发展状况是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了特定历史阶段人的自由发展状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自由发展的特定形态。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自由发展的特定形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像我国这样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与这一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我国的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选择是经过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探索,反思计划经济在资源配置和激发人民群创造积极性方面的弊端,借鉴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和激发社会活力方面的优势,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最后实行的。“人的自由的根本条件,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市场经济能做到这一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改革旧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实行为人的自由的发展提供了这一根本条件。但是,社会制度的变迁是漫长的,人的自由的发展亦是如此。从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来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特定的、未完成的社会历史阶段,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社会经济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也只能是相对的、未完成的社会经济制度。因此,在这一经济制度下,人的自由必然是一种未完成的自由,是一个受一定社会制度制约的相对的自由,这一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的特定内涵和特征。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的内涵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的内涵这样理解: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历史基础,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规律性认识为依据对人的发展状况所获得的相对性认识。

事物特征的彰显是建立在对事物的本质内涵的认识基础之上,同样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的特征亦是由其内涵决定的。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的特征

历史性。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规律的认识。人的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人类的社会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社会中进行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永无止境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特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自由也就表现出了受人类认识所局限的历史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逐渐化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制度也趋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状况也逐渐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逼近。一切都在发展之中,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任何阶段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都是历史性存在,都具有历史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此,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亦是如此。

相对性。自由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的一种文明形式,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社会发展阶段在时间上的历史性决定了其社会发展阶段的文明在意义上具有相对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为社会奠定现实的基础,未来社会将是一个把每一个人都有完全的自由发展作为根本原则的高级社会形态。”[3]在这里马克思首次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发展状况的科学预见。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的普遍交往水平不高,与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普遍交往程度广泛的共产主义社会相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就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出一定的相对性。

终极性。正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一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的发展也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也具有终极指向性。首先,这种终极指向性是由自由的动态发展性决定的,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伴随着的是人类的自由不断向前发展,这种持续不断发展必然无限趋近一定方向。其次,这种终极指向性,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由这一价值目标追求的无限性。人类对价值的追求是生命的内在本质诉求,可以说,人类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价值的最大实现正体现了价值的终极指向性。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作为一种价值,也是必然具有这种终极指向性。最后,这种终极指向性源于人的现实发展状况与理想状况之间的矛盾,矛盾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亦是人的自由发展的根本动力。由于矛盾自始至终都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当中,人的自由的发展也是在矛盾的不断解决过程中被推进,因此,人类对人的自由发展的追求也是无限的,这种无限的追求也赋予了人的自由的发展的终极指向性。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自由的相对性与^对性的辩证发展关系,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的发展归宿。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的科学预见,是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现实基础。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开始,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直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每一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以前一个社会的发展为前提基础,与之相对应,在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中,人的自由的发展也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上升到更高级的阶段,无限地趋近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发展的归宿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理论的思想认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不自由的困境根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低下。人们为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被迫工作,相互竞争,致使人们没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去从事有助于发展自己才能的工作,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极大丰富,限制人的自由发展的一切关系被,人类就获得了解放,人类也将进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形成的现实可能性的深刻结论,它寄托了人类的不懈追求与美好理想是人类解放的最终目标和归宿[4]。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是人的解放道路上的特殊状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精神逐渐丰富,其必然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状态。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发展的途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历史的结果,是各个方面作用力的使然,因此,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必须从多方面协力推进。首先,最根本的方面,就是在社会中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激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切建设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物质基础。其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双重作用,我们要适时变革限制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因此,在国家层面,就是要改革限制生产力发展和人的自由发展的体制机制,消除制度弊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优势。最后,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我们每一个个体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并且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成千上万个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构成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

四、结语

正确认识问题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自由发展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发展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自由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的认识,就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自由发展论,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自由发展论的相关问题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自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2]曹军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的全面发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49.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篇2

正如我国著名理论专家、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求是》原总编辑邢贲思所指出的,朱训同志在长期的矿藏勘探和研究中,总结出一套找矿哲学,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关于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运用实践论和矛盾论,提炼出“阶梯式发展理论”。这个理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值得称赞的是,他将“阶梯式发展理论”进一步推广、丰富、提高,并使其广泛运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

“阶梯式发展理论”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实践中,是否有规律可循?本期刊发朱训同志撰写的《阶梯式发展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特征》,对当前正在推进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阶梯式发展是指客观事物随时间从一个台阶跃进到另一个台阶的发展,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广为常见的一种发展方式。

阶梯式发展论认为,发展是一个过程,过程是由紧密相连而又具有不同质的几个或若干个阶段组成的。发展就是通过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而迈上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

纵观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历程,也正是经历了几个时间跨度不等的大的阶段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从一个台阶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台阶。

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阶段。

这是从大一统的“计划经济”转向“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阶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虽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的过死,企业缺乏活力,严重的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提出要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经营领域方面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自。这实际上是打开了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缺口,开始启动市场机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商品经济开始活跃,市场作用逐步显现,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使人们认识到要使社会生产力有一个大发展,就必须突破完全排除市场机制的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于是在1981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首次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允许市场机制存在与发挥调节作用,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开辟了道路。这个时期,除了对市场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在经济所有制成分结构方面,开始由“一大二公”向含有民营与个体多元所有制经济结构发展。自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自此上了第一个台阶。

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阶段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到十二届三中全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二个阶段。

十一届六中全会之后,市场地位的存在和调节作用的发挥,对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有了新的看法,不再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于是在198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邓小平同志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做出了新的解释,说出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说过的新话。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开始由农村转向城市即转向整个经济领域。自此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起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上了第二个台阶。

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三个阶段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大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三个阶段。

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经过三年的实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人们对在我国应该建设什么样的经济体制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都应该是覆盖全社会的”。新的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稍后又提出“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些提法的演变说明人们对于市场机制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看得更加清楚,对计划与市场之间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接近客观实际。自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上了第三个台阶。

经济体制改革的第四个阶段

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届三中全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第四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活动中市场调节的比重在一些领域已接近与超过了计划调节。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体制改革成就与困难并存。面对这一状况,社会上出现了姓“社”姓“资”的争论。为把改革继续推向前进,就要在思想观念上有新的重大突破。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不是社会制度的属性。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页)。由于有关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陈旧观念的破除,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地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了基本框架。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根据十三大精神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提出“市场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自此,我国经济体制迈上了第四个台阶。

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五个阶段

十四届三中全会后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五个阶段。

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迈上第五个大台阶的时期。这个阶段的改革一个重要特征是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加以推进。

十五大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还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结构方面,十五大强调“要继续调整与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十五大还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个时期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特别是民营经济得到空前发展。1999年,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将个体和民营经济的地位从公有制的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期间,市场调节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商品零售市场、农产品收购市场和生产资料出厂环节中市场调节比重高达80%―90%。

2002年,党的十六大强调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六大强调要坚持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倡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的名称从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变为“完善”。这不单纯是两个字之差,而是意味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广度上和深度上同时向前推进。这个时期在涉及市场与政府关系问题上,还有一个重大的改变就是将以往的“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从“计划”改为“规划”表明既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又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经济体制改革的第六个阶段

十六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十多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第六个阶段。

随着改革实践的推进与深化,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应是什么样的制度,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应是什么样的经济制度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继续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提出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也是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时在设计改革问题的讲话中提出的希望。他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还决定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决定》在两个方面有了重大突破,一是市场作用方面,一是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指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关于市场作用问题从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市场作用从“基础性”到“决定性”的论断充分说明我们党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与决心。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全会在决定中重申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二是《决定》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决定》不仅把非公有制经济和公有制经济一样看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把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样看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从“组成部分”到“重要基础”进一步提升,也说明我们党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中,在推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关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决策,就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制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并说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自此,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向新的更高的台阶迈进。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篇3

一、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最准确的估计,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和立论基础。

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提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近二十年的历史性转变,就是逐渐搞清这个根本问题的进程。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建设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有三:一是生产力不发达,二是生产关系不成熟,三是上层建筑不完善。在认识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在发展生产方面,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生产关系方面,适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的规律,调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上层建筑方面,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个历史性转变,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肓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特征。

工商行政管理在初级阶段的最主要的职能是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为国家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服务。监管的主要内容是市场主体行为及市场交易行为。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刻认识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特征,积极探索加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新路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共性和一般特点,即:一是一切经济活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二是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是市场主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三是政府部门不直接干预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四是所有生产经营活动都依法进行。另外,还具有时代的特征,如当代经济是知识经济等。但它又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具有身的特点: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二是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基础上,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四是社会主义法治经济,保护的是国家、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现阶段,我国的市场仍存在不足。主要有:

(1)所有制结构正处于调整之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上思想解放不够。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从现在起至二十一世纪中叶,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对公有制实现形式如何多样化、如何引导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在思想上观念上还有待于进一步转变。

(2)市场不发育,体系不健全。在现阶段,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经济市场化程度低,自然经济意识和计划经济意识还根深蒂固。市场主体的条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市场不发育,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市场体系不健全,没有形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一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大量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另一方面,不少要进入市场的主体的条件及其行为又不符合进入市场的要求。

(3)法制不健全,法治观念淡薄。建立法治经济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实行的,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现有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又由于“依法治国”方略开始实施时间不长,群众的法律意识还不强、法治观念较淡薄,以及执法队伍素质不高,使执法水平较低,执法效益较差。

三、正确认识初级阶段的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综合性的行政执法工作,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改革流通体制,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清除市场障碍,打破地区封锁、部门垄断,尽快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工商行政管理的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艰巨,对工商行政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主管市场监管执法的职能部门,在市场的迅速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不断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挑战;一是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改变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市场主体的成分和结构。二是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营销网络的形成,拓宽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市场的视野和范围。三是高科技、多媒体手段在商品流通领域的运用和现代经营方式的不断涌现,提高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市场的理性和科技含量。四是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国际化程度和开放程度提高,加大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市场监管执法的难度。五是政府职能转变和规范执法行为的力度不断加大,增加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现职能到位的紧迫感。

面对初级阶段历史性转变的新的形势和新任务,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必须实现战略转变。这一转变总的方向和目标是:在思想上,要牢固树立维护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的观念,认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监管对象。把思想认识真正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上来,统一到监管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职能上来,站在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在市场监管执法的对象上,要从有形市场的具体事务管理转向全面实施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市场准入、退出、竞争、交易行为的监督管理。在监管执法的方式方法上,要从传统的静态事后管理,转向现代化的动态的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系统化管理。在内部职能分工和机构设置上,要逐步弱化从所有制和条线出发的监管工作思路,从单一的相互独立的条线管理转向以市场主体行为为基础、综合运用各项职能的全方位监管。

四、如何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做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定正确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全省每一个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都要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把初级阶段的重大理论问题弄懂弄通,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弄懂弄通。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实践上的自觉,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联系实际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开展工商行政管理各项工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硬道理。要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也是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最根本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史无前例的事情,工商行政管理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中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牢牢把握经济建设中心,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来分析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中面临的新情况、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实现职能到位,促进经济发展。

2、积极推行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一个方面和环节。改革是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执法监管部门的目标,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现职能到位,强化执法力度,更好地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需要;是提高全系统干部队伍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的需要。在体制改革中,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政策,严肃纪律,抓好几个重点:一是必须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抓住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这个关键,大力加强各级工商局领导班子建设,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队伍。二要把队伍建设,特别基层工商所队伍建设列入全系统的基础工程。坚持以政治思想教育为重点,着力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以强化业务知识培训为途径,改善队伍的业务文化结构,提高执法水平。深刻认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在基层,关键在基层,行风形象“窗口”在基层,改革的突破口在基层,要按照抓基层,在基层狠抓;抓基础,从基础抓起;抓重点,从重点突破的工作方法,抓好工商所党支部建设、监管模式改革等基层建设各项工作。三要积极稳妥地攻克市场管办脱钩、人员分流这两大改革难点。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格政策,严明纪律,积极稳妥地推进这两项工作,确保队伍稳定,确保社会稳定。四是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改革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改革与地方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关系、改革与自身建设的关系、改革与实现职能到位的关系。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篇4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共性个性相统一的辫证关系。主要探讨该体系的基本理论所体现的共性个性关系,以便于科学准确地把握其精神实质。

1社会主义本质论内涵的共性个性关系

1.1社会主义本质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也明确指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邓小平坚持并发展了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思想,把发展生产力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一再强调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1.2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殊性

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首位标志,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只能产生财富积累和贫困积累的两极分化,而不是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社会主义只有消灭了剥削和两极分化现象,才能体现它较之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和历史进步。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内涵的共性个性关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过程相结合的产物,是共性个性辩证关系的有机统一。

2.1我国依然是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共性,体现在指明我国现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而不是过渡时期或别的什么社会.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改变,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按劳分配为主,是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清楚地表明我国由此进人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绝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牢牢把握这一条对中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2杜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特殊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后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或者“事实上的不够格”的社会主义。这个阶段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因为生产力还不发达,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不完善,用邓小平的话说,社会主义还不够格。经过这一阶段的长期艰苦奋斗,才能改变落后面貌,基本解决“不够格”的问题。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涵的共性个性关系

同志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与我们的国情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我国的显著特征。”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3.1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第一,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在市场活动中,买卖双方没有社会地位的差别,实行等价交换原则。

第二,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突出特点。竞争对商品当事人既是压力,又是动力。市场竞争是一种客观力量,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人活力,增加动力。

第三,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市场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基础,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

此外,市场经济还具有开放性,也是一种信用经济。

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特殊性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市场经济。这样,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受公有制经济的制约,最终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利益。

第二,在分配制度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坚持效率和公平相统一的原则,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篇5

[关键词]科学管理强化国有增强含量推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153-02

一、经济概况

我们讲的经济概况主要是指国有经济(特色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主要是以政策指导改革的完善,全力加快国有经济为主体,民营经济为辅助,要充分发挥国营企事业的全面发展。只有它们全面发展,国营经济的主体提高,才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发展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策、法规、经济管理运营手段决定了中国国有经济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建国60年的发展实践中主要经过三个主要阶段:

(一)建国第一阶段

1949年~1966年为建国起步阶段,主要有三个过程。第一过程,社会主义刚刚建立,全国刚解放,国内外不稳定,这一阶段在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领导下,经过八年的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三座大山,赶走日本帝国主义,消灭了集团,在战争硝烟中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初级社、高级社到的集体经济国有体制三级所有制。这一时期刚刚建立的以国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就是计划经济(资产全部国有化、集体化)。

(二)建国第二阶段

1967年~1982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全面实现国有经济。这时期的政策主要是全国计划经济最完善、最集中、最有实力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全面的供给制和分配制。这一时期主要是以计划经济为主。

(三)建国第三阶段

1983年~2013年这一阶段近三十年,这一阶段政策上主要是强化改革开放,全面实行市场经济。中国的主要政策是总结计划经济的经验,对建国初近三十年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全面的改革,全国以市场经济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全国实行承包制,取消平均主义大锅饭。以市场经济改革了旧的管理制度,改革了旧的行政体制为宏观管理,不是行政手段调节市场,而是用经济手段调节市场,建立新的市场机制,引进竞争机制,从中国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强化了“特色”为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特征。全国实行了重新分田到户,工厂实行承包制,建立了新的制度,同时结合中国特色实际,全面开放了国际市场,引进了国际竞争。

综合上述三个主要阶段看: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没改变;2.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目标没改变;3.中国的经济规划到实现小康的方向没改变。这个三不变决定了中国国策的稳定性、适用性、发展性。这一阶段达到了三个改变:(1)计划经济变为市场经济;(2)计划管理变为宏观调控管理;(3)原有的国有体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引进了国外资本和民营经济。

中国这60年政治体制改革到经济的发展和引进国内外经济也叫借鸡生蛋、借船出海。从主体上看,从建国初期的探讨到建国中期的完善到现在的继续深入改革开放,使我们加快了发展,这30年可以说少走了欧洲几百年的路。这就说明我们的体制,我们的国策,我们的规划,我们的目标,我们的发展方向,都能结合中国实际,都能结合世界的实际,都能结合市场的实际。我们才有进步,才能发展,才有今天的好成果。

二、经济目标

中国从建国到现在从十精神指导到十二五规划的实行,以为核心的新领导体制的建立,为我们创新开拓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我们学习研究落实中,更加明确地认识到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也应结合六十年发展实际和改革开发的实际,按讲的“总结改革后的历史,更应看改革前的历史”。这句话是辩证的真理,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中国共产党是在封建残余的资本主义经济废墟中建立起自己的经济体制。健全体魄坚定信念,为我们的宗旨、方向、目标而奋斗。我们就应面对现实,发扬主体(国有经济)辅助民营,强化法制,力争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兴利除弊,发展自己。

(一)国有经济

我们讲的经济主要是由国家和集体管理的经济。我们讲的国有经济主要是指国家、机关、事业、企业、金融业、外资业、能源、矿产资源和全国的由国家管理的一切集体全民所有制的行业。这些国有的经济体,是代表国家的人民的利益的。它们的发生、发展和增产直接影响和保证国家经济和市场的稳定。中国发展的实践和借欧美的金融风暴经验看,从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论来看,从经济学的生产成本和利润关系看,从同志的经济论述到二十大关系看,特别是改革开放的60年看,我们应全面明确吸取国内外的经验,特别是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的经验,更主要是市场经济的经验,我们总结认为应坚持以下几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首先必须强化国有经济发展,强化集体发展,强化全面发展。

2.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发展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国有经济主渠道,把民营经济作为补充和完善。

3.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应是有序的可控的国营占主导地位的,是国家可以调配的,应是物美价廉、合理的、丰富的、代表人民利益的。

4.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应是国有经济为主多元发展格局,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达到公平合理与稳定。

5.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市场应按国家十二五逐步向小康迈进,早日达到小康目标。

所以说从马列主义思想指导看,从科学发展观看,从辩证唯物论看,从十二五规划的小康标准看,就应全面加快国有经济发展,全面发展公有事业,市场国有经济存量占主导,才能为社会主义发展增新力有后劲能集中力量办国事,办民事,办大事,才能优于资本主义,优于其他国家,达到高度文明与富裕。

(二)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配与补充,是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市场的辅助和支持。所以说,市场经济时期是集体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存的、相互配合的。是对推动社会发展、健全市场、推动完善市场有阶段性作用的,所以要强化市场经济,认识到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的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特色和十精神是对中国这60年经验的总结。这一阶段的主体经济是国有经济,它的辅助经济是民营经济。这两个方面构成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互为补充推动发展的积极要素,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制约市场发展的经济体。所以说国有经济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与杠杆。而民营经济是按国家政策的允许,由个人承包经营的单一经济(个体经济)。这种经济有单一性、独立性,是受个人利益制约和影响的。在特定阶段是对国家建设和市场的支持和补充。长远看,从国家经济发展看,从全面利益看,是受国家政策支配的。是个体性产物和阶段性产物。它不应是国家的方向,更不应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

三、经济发展

所以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市场经济运行中,在60年的经济建设中,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马列主义价值论的观点,社会主义小康的观点去看,去认识,去完善,就应明确以下几点:

1.中国建国60年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的发展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纲领、性质而决定的。

2.中国的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是由中国政策、方向和十二五规划、小康目标决定的。

3.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应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明确方向,少走弯路,兴利除弊,优先发展。

4.看中国发展,应看主流:“不能只看改革后历史,更要看改革前历史”。不能说改革前谁“左”,改革后谁“右”,更不应把二者完全分裂开来。正确的态度是全面、客观地看,要吸取教训,总结历史经验,顺应时代,优势互补,改革创新,全面发展。

5.看中国发展,应看中国综合国力。看中国的集体财富,看中国的集体储备,看中国人民的主体生活水准,这是中国发展的方向,是走向共同富裕的目标。

6.看中国发展,应看城乡的两条腿发展,既不能一前一后,更不能分离。应是二同,一是同行,二是同依。要达到共性,互助,互依和互为依存。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防止发展的不平衡,一条腿软,一条腿硬。或是同行不同步。那就违背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中国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国发展必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中国必须全力发展国有经济,否则就很难实现十二五规划和小康目标。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篇6

1.工商管理的重要特点

1.1与其他部门不一样

这个工商管理部门与以往其他的部门不太一样,因为工商管理部门缺乏单独的项目及资金,所以部门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确保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而工作内容就是要控制所有对市场经济的公平性有影响的行为及对象。

1.2监督范围广泛

现阶段在我国的工商管理当中,其使用方式非常多,比如行政管理、处罚以及规范调节等。目前在我国法律中至少有一般是与工商管理有关联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能说明工程管理在法律上的完善程度还是非常高,而且在具体的是还是过程当中还需要依照目前经济市场的实际情况,尽量多选择一些合适的监督手段来对不合理的行为规范进行处理,以此时市场的经济环境能够十分规范。

1.3监督手段较多

现阶段,在工商管理的监督形式上可以分成两种,也就是有形的监督以及无形的监督。而应用这两个形式来进行监督,能同时监督很多方面,比如像市场环境、交易以及竞争等。以此促进市场中的各项活动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

2.工商管理与经济发展的相联性

2.1经济发展能有效促进工商管理工作

可以这么说,经济发展能很好地促进经济工商管理的工作仅从上文所分析的来看,工商管理确实能很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不过工商管理的形成因经济的发展,就是说它的出现是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下的必然产物。所以,在以后的市场经济发展中,会有效提高工商管理工作的实际水平,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所以,经济发展能很好地促进工商管理工作的发展也是合情合理的。

2.2工商管理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背景之下,我国的经济也渐渐地进人到发展阶段。不过因为我国现阶段已加人到wto,也以此成为了国际组织当中的一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因国际经济而造成影响。但是目前国际型经济还没有出现,因此会影响到各个国家中的经济,而其中也包含了中国。如果我国想很好地避免遭遇经济危机,如果只是应用市场调节是无法做到。而工商管理工作要想有效的落实,就需要全面的监督及调整市场的行为与环境,在最大程度上将我国的经济危机产生概率降低,以此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能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工商管理工作能有效的实施,能很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3.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

现阶段工商管理工作不断实施,能有效地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工商管理工作能否科学有效地进行非常关键。而在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工商管理所起到的推进作用具体如下。

3.1强化市场监督

现阶段工商管理部门具有一定的监督能力,能有效监督市场主体中所有的交易行为,以此确保市场主体能非常合理及规范,工商管理能使市场监督方面不断强化,而其作用是:第一,企业商标权得以被保护[4]。其商标作为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如果企业的商标遭到了他人的盗用,那么就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影响,同时也使企业的名誉遭受到损害。其t.商管理在对环境及市场行为进行监督时,必须要保护企业商标权,要避免出现盗用的情况。第二,要对所有不正当的垄断及竞争的行为进行监督。而在工商管理的市场行为中,必须要将公平的市场环境作为其目的,严格监督市场的行为,如果有发现一些垄断行为以及不正当的竞争,就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3.2有效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法律制度的不断支持。在实施工商管理工作时,因为本身有法律效益以及相关制度,能很好地优化及调整市场当中的相关制度及章程,使其能与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要求相符,还能在整个市场活动中能发挥其作用,使市场环境能不断优化,市场交易能有效控制, 同时市场行为也能很好的规范,以此确保市场发展的良好形势,还能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在最大程度上使我国的经济能稳定并持续的发展。不仅如此,工商管理中可提供相应的法律制度,可以在整个市场行为中对消费者的权益很好的维护,还能确保消费者能以此购买到放心的产品,可以让消费者在市场活动的参与中非常积极,以此在最大程度上使我国的经济能不断增长。总的来说,在工商管理中所提供出来的法律制度保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有效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

3.3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能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市场环境中的优劣,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工商管理工作的实施中,其直接的对象就是市场,而通过有效地落实工商管理工作,以此可调整、监督及控制市场当中的各个方面,确保市场的有序化以及规范化,这样就能营造一个非常好的市场环境[6]。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能很好地发展经济,就必须要有效地遵循市场的相关秩序,对待营销活动必须要合理且公平,这样会形成公正、公平的环境。也就是说,有效地实施工商管理工作,能使市场环境很好的改善,还能避免出现恶劣的竞争情况,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很好地发展经济,就必须提供一个公平的环境。也就是说,工商管理能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同时也能为经济的发展构建一个非常扎实的市场基础。

4.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我国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创伤,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不利于促进其持续、健康的发展。所以,注重我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工商管理工作得以有效的实施,就能使其目的得以实现。因为经济发展与工商管理当中有一定的促进关系,而通过有效地实施工商管理,能很好地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并将市场监督智能不断讲话,还能以此使我国的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因此,应用科学合理的工商管理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效促进。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篇7

关键词:后改革时代;理论依据;概念特征;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F5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13)04-0005-09

一、“后改革时代”提出的直接原因与深层背景

(一)“后改革时代”提出的直接原因

1995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0一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现这一阶段奋斗目标的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该《建议》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目标划定为:到2000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完善时期。200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次把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十一五”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0一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的说法,2000年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2010年我国是否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果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国的改革任务已经完成,我们是否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如何理解“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继续深化改革的关系?我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后改革时代”的概念。

(二)“后改革时代”提出的深层背景

1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层面的成就与问题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我国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第一,市场经济制度建设与机制建设取得较大成就,产权保护制度、市场竞争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基本形成,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第二,人本主义理念和人力资本经营观念深入人心,人力资本培育机制初步形成,人力资源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第三,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生活理念不断提升,改革发展的成果得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在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也逐渐形成了以下十个困扰国民经济发展的“滞后”问题:一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民间资本在很多行业存在进入限制;三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经济增长质量有待提高;四是农业发展滞后,“三农”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五是社会管理滞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六是中西部经济发展滞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七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滞后,城乡、区域、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八是金融体制改革滞后,民间资本日益成为不稳定因素;九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农村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十是宏观调控体制改革滞后,调控效果亟待改善。这十个“滞后”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2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层面的困境

伴随着3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改革理论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困境。第一,现有改革理论对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缺乏解释力度。例如,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农业生产经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收入分配机制转型不彻底,这些机制自身存在诸多矛盾,但现有理论难以有效解释农业发展问题。第二,现有理论不能对我国深化改革的路径提出系统方案。例如在所有制结构改革方面,是国有企业退出,非公有制企业进入;还是国有企业进入,非公有制企业退出;或者是二者交错进行?现有理论没有系统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导致在改革实践中政策摇摆不定。第三,在如何评价已有改革、要不要深化改革以及如何深化改革的问题上,人们的看法不同,争议较大,理论界对此缺乏深入研究和有效引导。

面对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和理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认为理论工作者应在理论与对策两个层面有所建树。从理论层面来看,理论工作者应该引导人们从理论的高度理性看待改革前没有,而伴随改革出现的那些深层次问题;引导人们理性看待改革中出现的极端声音;引导人们从高度、广度、深度上重新认识改革,正确认识改革的长期性、普遍性与渐进性。从对策层面来看,理论工作者应引导人们从更高层次上认识改革中出现的“滞后”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总而言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及理论层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这需要理论工作者加以引导和解决。鉴于此,我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后改革时代”的概念。

二、“后改革时代"的理论依据与提出过程

(一)“后改革时代”的理论依据

1西方学者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

在研究前苏联、中国等国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形成了转型经济学这一新兴的经济学学科。进入21世纪以来,大多数转型国家已经完成了基础性改革,进入改革的深化阶段,转型经济学将这一新阶段称之为“后转型时代”。我们所提出的“后改革时代”,正是与“后转型时代”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近年来,国外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对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例如,热若尔·罗兰(2002)指出,转型不仅仅是自由化、私有化和稳定化,还有更多的东西,一个成功的市场经济应该有充分的制度基础作为支持。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999)认为,中国第3个十年的经济改革所面临的挑战包括:使国内经济成为增长和平等的发动机;通过金融业和企业重组减少脆弱性;加大力度拓展中国贫困地区增长的机会,提高社会凝聚力。尼古拉·拉迪(2000)认为,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的标志是渐进式改革,下一阶段的改革将面对不可预测的、潜在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为此中国必须要采取更为加速的改革战略。上述观点表明,中国新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其特殊性,这要求我们深入研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新阶段的基本特征,并针对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此外,美国经济学家劳伦·勃兰特(LorenBrandt)和托马斯·罗斯基(thomasRawski)主编的《伟大的中国经济转型》一书,由45位国际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专家,从20个不同领域展示了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历程。该书认为尽管中国经济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是未来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仍将持续。美国经济学家巴里·诺顿(Bartynaughton)撰写的《中国经济:转型与增长》一书,全面评述了中国自1949年以来的经济发展与转型历程,并论述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前景。总体而言,西方学者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借鉴。

2国内学术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阶段的划分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划分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五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改革开放20周年作为起点,认为中国此后进入了“后改革开放”时期。第二种观点以2000年为起点,认为2000-2020年中国的改革发展迈入“后改革期”,这一时期的历史任务是建成市场经济体制和与此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第三种观点以1997年“十五大”召开为时间界限,即以财产权利安排是否存在动态化作为划分标准,将1997年以后的改革称之为后改革时期。第四种观点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分为前改革时期(1978-1991)、中改革时期(1992-2002)和后改革时期(2003年至今)三个阶段,认为前改革时期是市场化改革的启动和试验阶段,中改革时期是市场化改革的塑体造型阶段,后改革时期是以架构与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利益制度为主要目标的阶段。第五种观点以中共“十七大”和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为起点,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标志,认为2008-2020年是中国“第三次改革”时期。此外,华民(2005)、范恒山(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体制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2008)、乔榛(2009)等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经验及问题进行了研究。总体而言,尽管国内学术界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划分作了一些探讨,但这些研究成果大都是概念描述,未能提出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新阶段的系统理论,因此我们需要对此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二)“后改革时代”的提出过程

“后改革时代”的提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与我们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长期性理论、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划分理论、经济体制改革绩效评价理论等问题的研究联系在一起。从总体上看,“后改革时代”的提出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长期性与阶段划分的研究。我们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研究——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及其实践形式》一书以及其他文章中,我们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阶段划分以及改革的长期性进行了研究,这为我们划分“前改革时代”和“后改革时代”奠定了早期基础。

第二阶段: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阶段划分与绩效评价的研究。20世纪末以来,我们从理论上梳理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研究了困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诸多问题,并先后发表了《改革与发展中的若干深层问题及解决办法》、《中国30年经济改革与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我国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长期困扰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十个滞后”问题》等一系列文章,这为我们提出“后改革时代”进行了理论探索。

第三阶段:“后改革时代”的正式提出。2010年前后,面对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我们结合长期以来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研究,提出了“后改革时代”的概念,并先后发表了《未来30年改革的主题判断和路径选择》、《由“前改革时代”到“后改革时代”》、《后改革时代的主要矛盾、改革趋向及其重点》、《后改革时代的特征分析》、《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后改革时代中国践行包容性增长的政策取向》等一系列文章,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三、“后改革时代"的概念、特征及其意义

“后改革时代”是区别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改革时代”的一个概念,也是关于改革阶段划分与深化改革的一种理论。与“前改革时代”相比,“后改革时代”改革的主题、性质、任务与途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后改革时代”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后改革时代”的概念界定

从占世界GDp总量比重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致需要一百年时间。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中国被列强侵略和奴役的历史,我国从此进入民族复兴时期。1949-1978年,中国处于建立并完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期间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历程,经济发展波动较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进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迅速提升。预计到2030年,中国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将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此后经济总量将进一步提升。到21世纪中叶,也就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之时,中国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从历史视角来看,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过程,任何时代、任何制度形态都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将带有计划经济与自然经济因素的落后的经济体制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因而有三重任务:一是将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将自然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三是将落后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任务的多重性决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1978年底算起,中国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致需要70年时间,因此有必要对整个改革时代进行阶段划分(见图1)。我们把从1978年12月到2003年9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称为“前改革时代”,把从2003年10月到21世纪中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称为“后改革时代”。在“后改革时代”,中国将围绕如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进行深入改革。我们认为,“后改革时代”不是指改革结束之后的时代,而是整个改革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改革时代”而言的一个专用语。“后改革时代”小于整个改革时代,大于改革阶段,是介于整个改革时代与改革阶段之间的一个特定概念,也是关于改革阶段划分与深化改革的一种理论。

(二)“后改革时代”的特征

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改革时代”相比,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改革时代”,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放缓,改革力度相对减弱,我国进入求质量、讲成效、制度相对稳定的时代。在“后改革时代”,如何巩固与共享改革成果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改革的主题、性质、任务和途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表现如下(见图2)。

第一,改革的主题由“发展”转变为“和谐”。在前改革时代,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难,当时中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经济成为我国的主旋律,因此“前改革时代”的主题是“发展是硬道理”。在“后改革时代”,国家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改善,但其他问题的解决却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局面,因而“后改革时代”的主题是“和谐是硬道理”。顺应改革主题由“发展”到“和谐”的转变,“后改革时代”必须在以下四个领域实现转型:其一,从“前改革时代”满足“口”的吃饭问题向“后改革时代”满足“口”的说话问题转型;其二,从“前改革时代”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向“后改革时代”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转型;其三,从“前改革时代”解决人的生存问题向“后改革时代”解决人的发展问题转型;其四,从“前改革时代”优先发展经济向“后改革时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型。我们认为,“后改革时代”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疏通以下两个渠道:一是疏通穷人经过努力而成为富人的渠道,二是疏通社会底层群众经过努力而跻身社会上层的渠道。保持这两个渠道的畅通。不仅是衡量社会和谐与否的关键指标,而且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二,改革的性质由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转变为对生产力结构的调整。在“前改革时代”,我国经济领域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因而“前改革时代”主要是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改革的性质是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与完善,尤其是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在“后改革时代”,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以及经济结构不合理,所以“后改革时代”不仅要继续调整生产关系,更要对生产力结构进行优化与创新,从而充分发挥先进生产要素的作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体而言,一是对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结构进行创新,包括观念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生产流程创新、产品创新、经营模式创新、企业家创新及企业组织创新等;二是通过大中型企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三位一体创新体系的建立,促进我国生产力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三是实现我国经济由总量扩张到结构优化、由数量增加到质量提高、由资源消耗到技术推动、由速度优先到效率改善转型,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第三,改革的任务由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分离化”转变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一体化”。“前改革时代”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采取“分离化”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促使一部分有能力的人从一般人群中分离出来,通过勤劳拼搏先富起来;促使城市从农村中分离出来,利用优势条件优先发展起来;促使具有特殊优势的地区从其他地区中分离出来,利用特殊优势率先发展起来。这种“分离化”在使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得到优先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收入分配失衡、城乡关系失衡、区域发展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改革时代”,必须通过“一体化”来实现人与人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均衡与和谐。具体而言,要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转向全体人民“一体化”共同富裕,从城市优先发展转向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从一部分地区率先发展转向各个地区“一体化”和谐发展,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际国内的和谐。

第四,改革的路径由完全“市场化”转变为“市场与计划一体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改革时代”,为了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桎梏,我国采取了政府不断放开的“市场化”改革路径,以此来逐步推进市场经济发展。市场化改革在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市场失灵”、“政府失灵”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市场化质量还不够高;另一方面也与政府的“缺位与越位”有关,尚未建立起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职能,政府宏观调控的时机还不准、水平还不高、手段还不丰富。鉴于此,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改革时代”,为了规范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必须实现“市场与计划一体化”,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着力规范政府的行为:一是区分政府宏观调控和政府办企业的职能,政府要集中精力搞好宏观调控;二是区分国有企业和一般企业的职能,要认识到国有企业的实质是政府机构在经济领域的延伸,明确国有企业的职能在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维护国防与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

“后改革时代”提出的意义

1“后改革时代”提出的理论意义

第一,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理论。由于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历程的独特性、不同地域发展阶段的差异性以及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政府主导性,使得中国的市场经济具有鲜明的特征。具体而言,一是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多水平的市场经济在中国同时并存;二是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艰难曲折中发展起来的,具有非规范性;三是非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仍然存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还需要—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后改革时代”的提出是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新认识,有利于总结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理论,从而更好地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有利于推进中国经济学的创立。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与“华盛顿共识”指导下的前苏联国家的激进式改革有着本质差别,形成了一种“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同时呈现出制度变迁的政府主导性、动力机制的外在性、体制转型与经济增长的统一性等特征,这就为创立中国经济学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对象与素材。“后改革时代”概念的提出,可以把划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阶段与总结改革经验相结合,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经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从而为创立中国经济学提供必要条件。

2“后改革时代”提出的实践意义

“后改革时代”的提出,有利于准确判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处的具体阶段及其基本特征,有利于在改革中抓住主要矛盾,并在解决这些主要矛盾的过程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有利于解决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与现有发展方式之间的矛盾。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国内理论与实务界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依靠粗放型工业化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为此,“后改革时代”的提出有利于解决影响经济平稳发展的体制障碍,在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长期效益。

第二,有利于解决人们对社会和谐的需求与社会管理水平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管理问题大量涌现,集中表现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区自我服务能力不足、群众诉求表达机制不畅、公共安全体系脆弱,这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后改革时代的提出,有利于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增强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从而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第三,有利于解决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协调的矛盾。“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基本特征,这使得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逐渐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瓶颈”,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不协调的矛盾逐渐突出。“后改革时代”的提出,有利于将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今后改革的重要内容,加快建立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从而规范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职能。

四、“后改革时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依据“后改革时代”的特征与长期困扰我国经济改革的“滞后”问题,我们认为“后改革时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如下(见图3):理顺产权关系是后改革时代的发展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后改革时代的主线,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区域协调发展是后改革时代的重要任务,共同富裕是后改革时代的发展目标。,

第一,理顺产权关系是“后改革时代”的发展动力。在“后改革时代”,理顺产权关系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而言,要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关系,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对于国有企业改革而言,要认识到国有企业的特殊职能在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维护国防与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少数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并且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真正实现产权多元化;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而言,“后改革时代”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形成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通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理顺非公有制企业产权关系,促进非公有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提升非公有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后改革时代的主线。在“后改革时代”,改革的性质由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转变为对生产力结构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则是调整生产力结构的重中之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而是“后改革时代”的主线。“后改革时代”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到集约转变,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起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三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后改革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以人为本,处理好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增长与和谐之间的关系,不断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走集约型发展之路。

第三,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城市与乡村分割、经济与社会失衡是制约我国发展的重大问题,“后改革时代”的主题由发展转变为和谐,在此背景下,消除城乡分割和经济社会失衡,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就成为“后改革时代”的关键。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包括城乡一体化和经济社会一体化两个层面的内容。从城乡发展来看,就是要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居民收入来源等方面逐渐缩小差距,消除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从经济社会发展来看,就是逐渐改变经济快速发展而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深入实施文化体制、教育体制、科技体制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实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篇8

开放型经济的主要特征是:要素、商品与服务在不同国家之间自由流动,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作为开放型经济体的国家必须尽可能充分地参与国际分工,同时在国际分工中发挥出本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必须建立健全适合开放型经济发展、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组织机构和法律法规,涵盖组织体制、程序体制、管理体制以及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等诸多方面。

改革开放35年的历史,也是一部开放型经济不断成长、壮大、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推动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到十三大继续巩固和发展已初步形成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开放格局。开放范围逐步由点到面覆盖全国。

第二个阶段:拓展阶段。十四大提出“对外开放的地域要扩大,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十五大要求“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十六大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十七大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三个阶段:完善阶段。十指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过去35年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由各级地方政府主导,以招商引资为中心,以开发区为载体,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形成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大进大出的循环格局,其核心和成功之处在于以低成本迎合了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动因,同时解决了经济起飞所需要的市场需求约束,让中国经济在较长时间获得并保持高速发展。但是,由于中国的开放型经济是基于政策支持而形成的,这同发达国家基于市场形成的开放经济截然不同,在区域竞争、GDp偏好和政绩驱动的背景下,很容易导致一哄而上粗放发展而不可持续。近年来产能严重过剩,至今39个行业有21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就是具体表现之一。

历史经验表明,当发展中大国遭遇重大外部需求危机时,对难以为继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修修补补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必须推动开放型经济的战略创新,必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政府主导不计成本的开放模式转向以企业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机制的开放模式。主要由企业基于市场形势和自身竞争力决策选择出口进口,主要由市场按照需求和价格自发调节。既然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就要相信市场的配置功能,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不要轻易地去干预市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市场功能和秩序。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篇9

关键词:科技发展投融资科技投融资体系

1.科学技术与资本的关系

二战之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步入资本化时代,特别是在以牙买加体系为基础的全球经济格局确立之后,资本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要素。其具体变现为:

首先,各国经济个体以及日益凸显的经济全球一体化其只要推动力是为全球的资本流动。其次,在牙买加体系开始的延续至今的国际金融格局形式下,虚拟经济体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其中资本自量增长是其核心原因。再次,在世界各国都普遍接受的现有经济体系中,市场经济成为最为被推崇的经济模式,而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可以理解为以资本衡量代表的一切要素。最后,在市场体制下经济社会价值和经济社会低位,由资本占用为价值取向,资本价值决定了社会价值。

同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的几何式发展带动了社会模式的跳跃式变化。科技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决定国家民族自由和命运的高度。其具体变现为: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世界新格局的诞生方式,改变了社会形态,人们的生活模式。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自由的保证。最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决定着人类自身发展进化的方向。

由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了全社会所有人的共识。但是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向着“高、精、尖”发展,向着规模、资本和协作化发展。例如波音公司的飞机制造有全球几十个国家的几百家企业协作制造几十万个零部件,资本的密集度数以亿计。

由此可见随着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理论的发展,社会进步成为了以科技和资本为变量的可测模式。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应变量金融的发展。同时随着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资本的应用也成为决定科技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已经使社会发展脱离了资本支配的前资本时代,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新知识经济时代,资本经济已经逐步蜕变为资本辅助经济。资本的自我增值已经不再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方式,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力资源的软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资源的配置已经从资本稀缺式的资本配置转变为知识稀缺型的知识经济配置。其主要表现为:

首先,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现代市场供求关系由原来的初级产品的稀缺转化为了高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稀缺,由资本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的稀缺转化。其次,知识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以及相关领域的经济化使无形资产逐步的超越了固定资产成为最优质的稀缺资产。最后,科学技术这一最重要的生产力自身也成为了经济化的资本体现。

2.投资、融资体系与科技投融资体系

现代经济学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在资本运作中最主要的之一是投资,而投资是资本运作中最主要的利润获取方式。对于现资资本来说起最佳的来源就是融资资本。

2.1投资、融资体系

投资就是资本主体在市场中或者其他规制体系中对投资客体投放资本以期获取利润的行为。融资就是资本获取的期望主体在市场中或者其他的规制体系中由投资主体获取资本并承诺利润的行为。投资和融资行为都是资本在市场体系中流量和存量的变动过程,也是一体两面的伴生金融互动,所以一般和成为投融资。

在我国投融资体系,一般是特指针对固定资产的投融资活动的一系列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总称,是为多种运行体制的综合称谓。主要包括投资主体行为、资金筹措方式、投资使用方式、项目决策程序、建筑施工管理和宏观调控制度等方面。

我国的投融资体系的沿革变化结合科技投融资体系的界定可分为两个时期,以2004年我国的金融改革为界限,之前是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的改革摸索时期,之后是和国际接轨的现融资体系改革时期。

改革摸索时期有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是为我国改革的四个摸索时期。第一阶段(1979年~1983年):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破冰时期,尝试使用市场的概念来解决国家统管的问题,把计划经济的拨款尝试为运用市场机制的贷款。第二阶段(1984年~1987年):以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博弈平衡为主的尝试,给予市场化的地方经济的第一步。第三阶段(1988年~1993年):完成了投融资市场化初步的尝试,完成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博弈的动态平衡,开始建立了市场化专业化的投融企业。第四阶段(1994年-2004年):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完成了商业化金融改革的理论和实验。初步建立了我国的有中国特色投融资体系。

2004年之后随着国家金融体系改革和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逐步形成了与国际接轨的多样性的资本市场和投融资结构合理的一贯体系,同时也逐步在制度上和立法上完善我国的投融资体系,截止到2012年年初我国综合地方和中央的投融资体系已经具备了成熟体系必须的所有项目。但是各项目和体系之间由于各种原因相互闭塞,各自为政,无法形成资本优势和市场优势。

2.2科技投融资体系

2.2.1科技投融资体系的由来

如上文所述,科技投融资体系是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在各国特别是各科技大国、经济大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知识经济带动阶段以后,才逐渐成为全球各国的发展战略目标。

在我国长期以来的投资多是以实体经济为主,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投融资体系,但是对于科技投融资体系来说,是近几年来才开始初步探索建立的。当然由于投资观念、投资习惯、资本的短视效益加上科技投融资特有的资本获利不确定性才造成我国的科技投融资发展缓慢。

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投资资本的要求日益扩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几何式发展,那么把这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需要的投资也是日益庞大。这主要表现为:

首先,现代科学成为了一个体系,系统化、专业化和协作化的要求日益增长。每一个项目,每一个专业,每个重要成果的诞生都需要大范围的知识协作和投资支持。据统计,2010年,按照购买力评价计算科技投资,美国综合计算(联邦投资+州投资+大型企业研发费用)高达15479亿美元,几乎超过大多数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

其次,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投入比例相对更加的庞大,例如iBm开发新一代芯片历时2年耗资40亿美元。辉星制药开发新一代抗生素投资7亿美元。山东省济南的某新能源企业开发新能源科技一个项目耗资到5000万人民币。

再次,高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对于人力资源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对人才的开发、吸引、培训等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中,企业成本成倍增加。而加大对人力资本的定期增值也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最后,也就是科技投融资体系的作用,加速科技转化,将资本和科技有效结合使其发生几何式的资本增值。

2.2.2科技转化过程的投融资

一般认为高新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4个阶段,是为:种子阶段、创建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对于不同的阶段对于投资来说各有优缺点,但是在现阶段的我国,投资资本偏爱后两个阶段,即为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

顾名思义,种子阶段是研究的起始阶段,这一时期的投资优势是一旦成功后,可获得的利润巨大,而且一般这一时期投资需求不大。但是由于是起始阶段,也就意味着失败的纪律很大,风险回报等值。这一时期对已投资主体来说是为风险投资基金为主,政府投资也是这一时期的主力。其他投资主体畏惧投资失败的风险或者在进行风险管理中一般很少选择这一时期。

创建阶段,完成了理论和初步的实验以后,产品已经完成。但是这一时期是科技商业化的关键时期,因为无法预测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面对市场的消费需求,面对市场的商业竞争,企业随时有可能成为失败者。所以这一时期的投资应以政府和风险投资为主。

成长阶段,这时期是是产品适应了市场的需求,已经占有了一定的市场,开始需要扩大生产的时期。综合来说之一时期政府可以退出,由部分的金融机构和风投继续担任主要的资本提供者。

成熟阶段,这一时期已经有期待的发展前景,有较好的市场占有率,有良好的信贷基础。商业银行的介入时机已经成熟。由于这一时期的利润率下降了,已经不符合风险投资的要求,所以商业银行成为主要的投资。

2.2.3科技投融资体系的组成

由于各国的经济千差万别,所以科技投融资体系的组成也各部相同。在高科技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有不同的风险和资本需求,所以相应的对于投融资的渠道也各有不同,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的投融资途径:

(1)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投资。最为各国最大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参与者,政府财政是协调、补充、引领投融资体系完善的最佳选择。对于那些商业价值不高但是公共价值很高的,其他投资者因为获利率低或者是没有利润的科技项目,应该由政府财政引导的投融资体系参与支持。

(2)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资本市场上投融资体系的主体,但是由于已知的高科技企业的风险问题,商业银行在对科技投融资的参与上会谨慎很多。如果政府能提供政策性或者是信用补偿,则商业银行在高回报率,低风险的这类投资上还是很积极的。

(3)投资银行。投资银行虽然不能直接为高科技企业提供投资资本,但是其在商业金融市场上的特长还是会对高科技企业提供巨大的帮助。有投资银行的参与,科技投融资体系才算是比较完整。

(4)共同基金。基于其投资的范围,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在科技转化的成熟阶段,解决上市企业融资问题的一种选择。

(5)完善的分级市场。一方面完善的一级、二级甚至是三级交易市场的存在可以提供足够的投融资资本选择。另一方面,也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提供了选择,这样可以使风险投资的投资选择更加的广泛。

(6)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的组成和投资倾向正好符合高科技项目转化为资本项目的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风险投资基金的绝大多数也是流向了了高科技和创投项目。

(7)政府的信用投资。一个完善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可以链接所以参与者的连接。政府的信用投资正好是这个最有效的连接。政府所提供的行政、法律、政策、措施等服务是一个完善的体系所必备的,也是政府实现其政治经济目标的最佳方式。如向投资者提供科技资质担保,向融资者提供资本信誉担保,向投资者提供资本风险保全,向融资者提供知识产权保障等服务是链接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所最优先需求的投资。

科技投融资体系,是科学技术和资本在市场化的框架内的交流途径;是资本以科学技术发展为依托实现自我增值活动的平台;是科学技术对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实施引领的基础。建立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

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阶段篇10

程恩富:我主要从思想解放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认为,30年来,在我国经济领域,范围和程度不同的大小思想解放约有六次。

记者:有六次!您的这个观点很新颖。能具体谈谈这六次思想解放的主题和影响吗?

程恩富:第一次思想解放,始于1978年5月,主题是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针对“两个凡是”的思维定式,《理论动态》和《光明日报》分别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同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从而为重新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和经济路线奠定了基础。同时,针对思想解放过程中党内外一股怀疑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1979年3月,邓小平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报告,强调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思想,从而为思想解放规定了科学边界。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使第一次思想大解放获得了思想、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全方位的重大硕果。

这次思想解放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是把党的工作重点从抓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了,为探索新的经济体制创造了条件;二是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阶段,实行边调整、边改革;三是开始进行国有工业企业扩大自的试点;四是农村逐步推广联产承包制,废除体制;五是开始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新体制,试行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的各项措施;六是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鼓励集体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

第二次思想解放,始于1984年10月,主题是制订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决定》,是一次经济思想的大解放,核心是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新命题,从而冲破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陈旧观念。《决定》明确指出,“进一步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这就是我们这次改革的基本任务”。此次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大解放,既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划清了界限,又勾画出同高度集权式计划经济相区别的新体制框架,是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一步。

此次思想解放掀起了整个经济领域的“革命”。一是开始建立由商品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和技术市场等在内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提倡市场竞争和运用经济杠杆,启动塑造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二是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大力推行以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多种形式的两权分离企业制度;三是实行调放结合和放控结合的价格双轨制;四是建立“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存实贷,相互通融”的新信贷体制;五是逐步实施14个港口工业城市开放体制,以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51个市县的沿海经济开放区体制。

第三次思想解放,始于1987年10月,主题是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指出既不能以僵化的观点看待四项基本原则,也不能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观点看待改革开放,并首次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是“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正如党中央在关于这个报告的决议中所评论的,有关我国社会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正确论断,对于防止和纠正“左”的和“右”的干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重大的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次思想解放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较快发展。一是加快了建立和培育包括要素市场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步伐;二是加快了缩小指令性计划的速度,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三是在政策和宪法上正式肯定了私营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四是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分阶段地进行计划、投资、物资、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体制的配套改革;五是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各种非按劳分配的方式;六是发挥城市的经济中心功能,广泛推动企业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和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七是在整顿治理中继续深化了金融、工商管理、流通等领域的改革。

第四次思想解放,始于1992年2月,主题是设定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再次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一方面主张不要乱谈姓“资”姓“社”的问题,应从“三个有利于”出发加快改革开放步子,另一方面指出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严重曲折和暂时复辟不要惊慌失措,针对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必须始终注意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次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设计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主张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从而消除了不要提“社会主义”和不要提“市场经济”的两种片面意见。

此次思想解放直接促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方位改革。一是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公司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取消价格“双轨制”,实现有国家调控的市场自由定价制;三是加速进行计划、投资、财政、金融、房地产和对外关系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大幅度地提高了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四是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和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五是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的同时,积极改善宏观调控机制,逐步实现了“低通胀、高增长”的新局面。六是形成外商直接投资为主的引资格局和引资高潮。

第五次思想解放,始于1997年9月,主题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论。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澄清了把股份制笼统地说成是公有制或私有制的两种极端思想。只要国家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同时,要鼓励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该报告还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既反对了那种以为初级阶段不必发展非公有制的潜意识,又反对了那种否定公有制为主体和把现阶段发展本国私人经济永恒化的偏激思潮,坚持把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这8个字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

这次思想解放促使经济体制改革快速进入攻坚阶段。一是产权交易和资产重组广泛化,国有企业力图通过“抓大放小”而摆脱困境,并实施再就业工程;二是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非公有制发展迅猛;三是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危机;四是部分纠正政治权力经商的体制,禁止军队、武警、公检法等部门经商,打击走私动真格;五是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六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的体制。

第六次思想解放,始于2003年10月,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3月,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2007年11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又完整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四层内涵和基本要求,指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这次思想解放促使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完善阶段。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动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体制建设。二是开展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的体制建设。三是全面开展“八个统筹”为主要内容的统筹兼顾体制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四是开展以人为本和民生取向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制建设。

记者:这几次思想解放对于重构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形态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程恩富:在不断克服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马教条”)、对西方新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教条主义(“洋教条”)过程中,伴随着六次思想解放所进行的30年经济体制改革,其实质是依据社会生产力、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重构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形态――公有主体型产权形态、劳动主体型分配形态、国家主导型市场形态和自力主导型开放形态。具体来说:

其一,建立和完善公有主体型的多种类产权形态。我国经济改革的走向之一,是从过去完全公有制的单一经济形态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形态转变。由于现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和多样性,以及人口和就业问题凸显,不宜维持单一的、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结构。改革已经逐渐打破和扭转了传统的社会所有制格局,这是非常必要的。不过,中国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即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模式,而不是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在迈向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及合作经济在内的公有制仍占主体地位,并将公有产权与市场经济有效地融合,实现一种以公有法人型联合劳动为基础的“市场社会主义”。我们应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发展和壮大公有制经济及实行“主体-辅体”的社会所有制形态。

其二,建立和完善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形态。我国经济改革摈弃了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计划型按劳分配的模式,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形态向以市场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共同参与分配的经济形态转变。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了,居民的生活质量都有程度不同的提高,反贫困进展迅速。共同富裕作为一个长期动态过程和结果,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这是生产发展和经济改革的双重成效。当前,我们应克服脱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来谈共同富裕的倾向,继续促进“先富-共富”这一“非均衡-均衡”变动的有序发展,预防新生资产阶级和严重两极分化的形成。政府要在分配领域运用工资、奖金、税收、公共福利、社会保障等手段和机制,事先主动防止某些分配不公的产生,事后积极纠正某些分配不公的现象,使财富和收入的分配差距日趋合理化,以改进和确保按劳分配主体型的多元分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