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1:51:31

乡镇发展趋势篇1

我国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意义主要针对两个方面:首先对于社会建设来说,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文化的发展同时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和经济是国家的两大支柱,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互相扶持。因此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同步起来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其次对于人民来说,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精神文化需求就会增加,群众文化的建设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生活项目不仅仅是劳作和简单的生活,多彩的生活节目和娱乐使人民幸福感提高,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生产力的提高。乡镇居民文化水平和素质的提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

二、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已经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乡镇企业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迅速,直接带动我国乡镇经济的发展。到2000年底,乡镇企业增加值27025亿元,比上年增长8.6%,5年平均增长13.1%;利润6460亿元,比上年增长9%。乡镇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物质生活需求满足后,精神文化需求增长。而目前乡镇群众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这是目前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现状。具体原因有三个方面:

(1)政府在发展乡镇的时候重经济增长,轻文化氛围塑造。一个地区全面健康的发展应该是经济与文化并重的,但是由于我国乡镇经济起点较低,经济水平城乡差距太大,部分地区政府大力支持乡镇企业和经济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文化氛围的塑造,我国很多乡镇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文化方面的忽略和一味的强调经济的发展使很多乡镇出现了文化荒漠,原有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逐渐没落消失,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间古老的技艺逐渐失传,这是缺少文化氛围造成的。我国部分乡镇存在着经济和文化不能同步发展的现象,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家,拥有多民族,多元化文化发展,这些不同地域的文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去发掘和维护,不是一日之功。在经济发展的同步如果文化建设和文化氛围塑造跟不上,后期当发现文化建设满足不了群众需求的时候只能亡羊补牢。

(2)乡镇本地文化艺术人才流失严重,城市中的文化艺术人才不愿意回流,造成人才的缺失。乡镇由于其发展水平,生活便利程度以及医疗水平等与城市有较大的差距,生活环境不如城市,造成乡镇本地出身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在学成之后拥有了专业的技能后多数选择在城市定居生活,加上本身乡镇地区文化气息淡薄,这些人才不愿意再回归本地支援本地文化建设,而城市原有的文化艺术人才也因为生活条件以及薪资待遇等问题上不如城市很少愿意选择乡镇文化馆工作。群众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指导和组织,乡镇文化机构目前没有比较好的政策吸引和留住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人才的缺失是影响乡镇群众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乡镇居民本身的意识和文化水平问题。与城市相比乡镇的教育多年以来一直处于慢速发展阶段,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因此人民群众多数存在着清楚的了解到自己有文化需求但是没有文化意识,生活单一,缺少娱乐。群众不知道应该如何满足自身文化需求,受教育程度低,乡镇思想相对封闭,尤其是农村地区很多人无法打开心扉走出家门,自发组织民间艺术团体和娱乐活动,广场舞这种在城市中随处可见的群众娱乐项目在农村地区寥寥无几。群众排斥自发组织文化活动等问题阻碍了群众文化的发展。

三、未来乡镇群众文化发展趋势

群众文化的大力全面发展是未来乡镇文化发展趋势,为提高乡镇居民的整体素质,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未来我国将会重点发展乡镇群众文化建设。从政府方面,政府应该推出相应的扶持政策,设立专门的经费,建设乡镇文化馆和文化设施。政府结合当地旅游局,对于有旅游价值的乡镇着重发展旅游景点和旅游文化,开发当地的特色旅游文化有利于发掘当地历史风俗特色文化,当地居民同属于一个民族,最大限度的开发民族特色文化形成独特的群众文化氛围。文化馆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特色比赛,例如歌唱大赛,广场舞比赛和乡镇戏曲大舞台等活动,低门槛开放,鼓励群众踊跃报名,有优胜者给于名誉和实质性奖励作为鼓励,也可以推荐到市里参加更高一级的比赛。乡镇之间,城乡之间可以互通有无,通过交流切磋和比赛的方式互相学习好的文化建设方式,实现文化多元化发展,互相吸取文化建设精髓。从人才方面,当地文化馆推出人才引进和当地文化艺术人才优先安排岗位的政策,将人才巩固在当地。良好的群众文化建设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指导和组织。对人才的引进推出相应的政策吸引人才常驻是群众文化建设有力保障。从群众方面,要鼓励和支持民间艺术团体的组建,原有的民间艺术团体要大力支持和普及,安排演出机会,地方电视台电台积极配合宣传,将点扩展成面,尤其是有地方本土特色的文艺团体,传承当地传统特色文化艺术的民间艺术家要重点培养和维护,将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形成地方特色。

四、结语

乡镇发展趋势篇2

关键词:乡镇企业;经济发展;必然趋势;严峻挑战;发展路线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30-2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是中国乡镇地区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包括乡镇办企业、村办企业、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其他形式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五级。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效卓越、贡献很大。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乡镇企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在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主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不断深化改革和开拓创新,已经和正在发生着一系列新的变化。

1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1.1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

我国属于人口大国,生产力水平将对较低等一问题制约者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当前农业的发展首先要做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目前,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为农业供给了大量生产资料,为产前、产中、产后提供运输、供销等各项服务,支持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一部分解决了农民的粮食销售问题,减少了农民对于粮食滞销的担忧,并且产品不仅仅局限于初级产品,为农村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的同时,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产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

1.2发展乡镇企业是实现我国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工业产值不断攀升,占社会总产值的60%以上。但目前我国还有大量的劳动力集中在简单的农业生产中。衡量工业化的标志包括工业的产值比重、工业劳动力的比重、劳动生产率、国民收入的构成等,所以说现实中存在一定问题,我国要实现工业化,还需要做出很大努力,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如果将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带来住房、交通、生活供应、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等一系列难题。因此,要实现工业化,在保证农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目前,乡镇企业已为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缩小城乡差距做出了突出贡献。实践证明,实行城乡一体化,工农一体化,工贸一体化是实现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1.3发展乡镇企业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我国要实现强国之路,最根本是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乡镇企业是国民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乡镇企业最根本的增加了社会有效供给,富裕了农民,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并且使国民经济上升了一个台阶,为国家增强了经济实力,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税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

1.4发展乡镇企业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

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一些农村落后的状态,提高了农民收入,解决了许多政府无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乡镇企业把现代工业文明注入广大农村,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二、三产业大军,使传统农民转变为现代产业工人,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另外,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业提供了广阔天地,是农民足不出户就能为自己增收,农民富裕了,精神状态也提高了,生活质量也有所提升,是稳定农村社会、提高管理效率,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的坚实物质基础。

2乡镇企业目前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2.1经济全球化对乡镇企业影响巨大

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带动力商品、资金、技术、管理和人才在更大范围内的流动,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加深,国际竞争加强,给乡镇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2国内消费市场供大于求

由于城市消费结构升级速度逐渐放缓,农村消费市场的实际购买力又明显不足,导致许多工业消费品尤其是耐用消费品,已逐渐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城乡市场销售不旺,最终消费需求不足,对乡镇企业带来不小的冲击。

2.3地区间发展很不平衡,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国际产业转移进一步深化,国内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沿海发达地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环境约束型产业、低附加值产业向外转移,而中西部地区处于劣势,无论在资源上还是在区域环境上,西部乡镇企业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中西部地区始终相对于东部存在很大差距。

2.4行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这种调整是在商品过剩和企业效益下滑的压力下进行的,多数通过资产重组、企业破产、职工下岗、垄断经营、削减过度竞争等方式实现,这种调整对于资源型、一般加工型的小型乡镇企业的负面影响很大。

2.5企业内部机制不健全,管理素质低水平差

乡镇企业内部干部职工是以农民为主,他们很少有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相对来说,自身知识与能力的制约,使之缺乏商品经济时期的观念与素质。不少生产管理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学习,业务技术知识欠缺,以及仍然受到乡土观念、家族观念、裙带观念的影响,影响了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在制度上仍有不足,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经营销售过程中存在明显的不足。

3新形势下乡镇企业的发展路线

3.1围绕农民就业增收,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

展农产品加工业要注重技术创新、技能培训和质量标准工作,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产品附加值和质量安全水平,同时要推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原料基地建设,实行产业化经营,形成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发展休闲农业要注重行业标准建设、职业教育培训和示范项目创建工作,提高休闲农业的服务质量和发展规模,加强与旅游部门合作,真正做好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

3.2围绕传统产业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引导乡镇企业加入新兴产业发展链条,进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低碳环保、以及农村、农业文化创意等产业领域,或通过推动乡镇企业为新兴产业提供上下游产品和配套服务等方式,帮助乡镇企业参与到新兴产业发展当中。

3.3围绕农业、农村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

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建设、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各类服务业,主攻方向放在农业、农村产业链的延伸上,重点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和农产品初加工、储藏、保鲜、运输、包装等产业,以及为城乡居民生活服务的商贸、物流、信息、旅游、餐饮等服务业。

3.4围绕市场多元化,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开拓国内市场要紧跟市场需求,结合汽车下乡、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特别是要注重开发能有效拉动农村生产、生活消费的产品;开拓国际市场要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开发新产品,努力提高产品的档次、附加值和竞争力;积极搭建各种展会、贸易洽谈会、采购会等服务平台,开展促销活动;引导乡镇企业采取销售、连锁销售、直邮服务、电子商务等多种方式主动开拓市场。

3.5围绕低碳经济,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坚决管住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坚决关停耗能高、污染重的企业,突出抓好规模以上乡镇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引导乡镇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兴办循环利用资源产业,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资源循环式利用,重点培植一批节能企业和清洁生产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3.6围绕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中西部开发

广泛开展乡镇企业东西合作和省际、市际、县际之间的对口合作,促进地区间产业梯度转移、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和协调发展;中西部地区要利用综合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利用产业优势承接配套产业转移,利用资源优势承接精深加工产业转移,有条件的地方要建设一批产业转移示范区,努力使乡镇企业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参考文献

[1]万宝瑞.把乡镇企业推向新世纪.CSSCi学术.

乡镇发展趋势篇3

一、背景和方法

1980年以前的乡镇企业(1984年前叫乡村企业)多数是1958年工业化冲动失败后的遗产和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衍生物。80年代初进行的农村改革使乡镇企业逐步突破了“三就地”原则和“国民经济补充”地位的桎梏。虽然政策上的突破在1992年之后才真正实现,但政策上对乡镇企业的许多限制在80年代中期就不起作用(所谓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实际上乡镇企业最辉煌的时代正是80年代,因为那时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从不到3%上升到超过30%,而在发达地区则接近或超过50%。这一阶段最引人注目的是出现了江苏的“苏南模式”和浙江的“温州模式”。因为两种模式本身具有历史渊源、典型性和先进性,在当时是乡镇企业成功的代表,同时又受到两地政府和理论界的大力推崇,在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后,对这两种模式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就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简单地说,“苏南模式”是指乡镇企业以集体(乡、村一级)企业为主、以中型企业(相对而言)为主、以工业为主、依托大中城市的一种发展模式。而“温州模式”则是一种以非集体(个体、私营或联户)企业为主、多元化发展、专业化市场分工与专业化市场导向为特征的一种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已有众多学者对这两种模式的特点、优势、劣势进行过理论分析和案例研究,在此不再赘述。由于缺乏合适的样本和必要的数据,很难对这两种模式所产生的经济结果进行直接比较。本文以江苏和浙江省1987-1998年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来代表“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所产生的经济结果,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1.双方地理位置相近,都属于东部沿海地区,比邻上海,自然经济条件优越,历史上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双方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基本一致。

2.在我们进行比较的初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1987年,江苏人口是6438万人,工农业总产值1971亿元,工业产值占80.7%,全民所有制工业占工业产值的36.6%,人均工业产值2505元。同年浙江的人口是4121万人,工农业总产值1078亿元,工业产值占78.9%,全民所有制工业占工业产值的33.2%,人均工业产值2064元。从经济结构和经济水平来看,两省都比较接近,仅浙江略逊一筹。

3.在1987年以后,两种模式基本已经得到理论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认可。而且有足够的文字资料证明江苏省政府更倾向于肯定和推进“苏南模式”,而浙江省政府更积极推动“温州模式”。

4.有足够详细(按所有制划分)和足够时间段(1987-1998)的可比资料。

由于统计口径上的可能差异,比较时我们只采用《中国乡镇企业年鉴》,并尽量只进行横向比较,需要纵向比较的数据也经过处理,以消除价格、统计口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二、基本结果

通过对1987年至1998年12年间的两省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1.浙江的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要远快于江苏。我们可以从表1看出:1987年,江苏的乡镇企业无论是企业个数、产值,还是雇佣人数方面都远远超过浙江,企业人均创产值也略高于浙江。而到了1998年后,除了雇佣人数略占优外,其他几方面都落后于浙江。反映了江苏乡镇企业经过12年的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全面落后于浙江乡镇企业。

2.整体上,集体企业的发展慢于非集体企业的发展;浙江的非集体企业发展快于江苏非集体企业的发展。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浙江非集体企业产值在乡镇企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除个别年份(1991)之外,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江苏情况则不同,在1991-1994年这一阶段,集体企业的发展明显快于非集体企业的发展,直到1996年,非集体企业产值所占比重仍低于1990年的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苏南模式”的影响。而正是在这一阶段,浙江的非集体企业发展最快,1996年非集体企业产值超过集体企业,非集体企业逐步由经济舞台上配角演变为主角。值得注意的是,在1989-1991年宏观经济进行治理整顿的过程中,对乡镇企业的影响巨大,而非集体企业更是首当其冲,这也是导致两省非集体企业在1991年相对萎缩的重要原因。另外,1998年江苏非集体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的突破增加主要是由于集体企业改制为非集体企业所致,而不是非集体自我发展的结果。

3.在企业规模方面,由于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价格变化较快,以产值和收入为指标难以反映企业规模的真实情况,因此我们以企业雇佣人数作为衡量企业规模的指标。根据表3我们可以看到:从企业平均规模来看,江苏变化不显著,浙江则呈下降趋势。江苏集体企业平均规模变化不大,浙江集体企业平均规模则呈扩大趋势。但整体来看,1994年之后集体企业的规模都呈下降趋势,若将1998年许多小的集体企业转制因素考虑过去,这一趋势就更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集体企业在1994年后就逐步失去活力。由于江苏集体企业规模明显大于浙江,从而导致其在体制改革、经营管理上要比浙江遇到更多的困难。同时两地的非集体企业规模呈明显扩大的趋势,说明非集体企业更具成长动力和潜力。而浙江的非集体企业规模明显大于江苏,因此当集体企业逐步失去活力而非集体企业成为主角之后,浙江乡镇企业就有比江苏更坚实的基础。

4.从乡镇企业雇佣劳动力的情况(表4)来看,江苏从1988年开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浙江则在1988年后呈明显增长趋势,但在1994年后处于稳定状态。由于企业个数增加,浙江乡镇企业的规模在缩小。这说明当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现存企业对劳动力的吸收就会趋于饱和甚至还会释放部分劳动力。浙江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虽呈增长趋势,但集体企业的从业人员在减少,劳动力的吸收主要依靠非集体企业。但现有非集体企业对劳动力的吸收也非常有限,而主要依靠新增企业来吸收劳动力,这从1996年后非集体企业规模有缩小趋势可见一斑。同时,无论在江苏还是在浙江,农村剩余劳动力仍然显著存在,各大中城市的众多温州发廊和裁缝店可资为证。

5.从乡镇企业人均创产值(表5)来看,1987年,江苏略高于浙江,但1998年,浙江的人均创产值比江苏高13%。说明江苏乡镇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已落后于浙江。这种差距主要发生在1997年后,也就是在集体企业失去活力之后,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苏南模式”的负面影响。若从不同性质企业的情况来看,不同模式的影响就更显著。1987-1998年间江苏集体企业的人均创产值一直高于浙江的集体企业,说明江苏集体企业在劳动生产率方面有相对优势,但优势不明显,也没有扩大的趋势。而浙江非集体企业的人均创产值明显高于江苏,而且差距在扩大。同时浙江的非集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在1997年超过集体企业,1998年仍然维持这种差距。说明“温州模式”不仅导致非集体总产值超过了集体企业,也导致非集体企业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总体上看,两省非集体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于集体企业,说明非集体企业更有活力。

三、分析与结论

1.从上述比较结果来看,尽管“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发展都有其历史背景,并且江苏的集体企业仍然显著地优于浙江,但“苏南模式”在1994年之后就已经明显地失去了活力,这是导致江苏乡镇企业在1998年落后于浙江的根本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委托一关系问题之外,“苏南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它抑制非集体企业的发展,这在1992-1994年间乡镇企业大发展时非常明显:集体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稀缺资源(人才、资金、机会、政府支持等),另一方面,增加了非集体企业的进入障碍。因此,尽管1996年后江苏有大量的集体企业转制为非集体企业。但并没有改变江苏乡镇企业相对于浙江的颓势。浙江乡镇企业的成功在于集体企业减少时有大量的新的非集体企业产生,而江苏则没有,这是“苏南模式”的弱点。

2.“温州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其纵向专业化市场分工和长期形成的市场基础。纵向分工产生了内部专业市场和各种专业村、专业镇,这种模式在初期,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重复建厂、相互模仿、过度竞争、追求短期利润、小规模、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等特征。但它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纵向分工导致非集体企业的进入障碍很低,任何一个家庭都可以非常容易地建厂,同时也容易逐渐发展出有一定水平的专业企业。内部激烈竞争导致其生产效率的迅速提高,从而更有效地占领外部市场。从浙江非集体企业人均创产值超过集体企业和浙江非集体企业人均创产值超过江苏非集体企业可以看到,“温州模式”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更具优势。

3.许多地方政府喜欢上规模。但就上述比较来看,乡镇企业在较低规模水平上时,规模与劳动生产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在超过40人以上后,规模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就没有显著关系,甚至是负相关关系。例如1991-1994年间,江苏的集体企业规模在缩小,而浙江的集体企业规模在显著扩大,但这一阶段江苏集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要显著优于浙江的集体企业。因此规模并不意味着劳动效率。1997年后,浙江非集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就高于集体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小企业在高度市场化的环境下有其优势,这是“温州模式”的另一大特点。

4.从吸收劳动力的情况来看,乡镇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会显著减少,甚至出现回流情况。江苏和浙江都是乡镇企业最发达的地区,但江苏自1988年从业人员数达到最高之后,十年间从业人数减少140多万,浙江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在1995年达到高峰之后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即使在这样乡镇企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也并没有解决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这些地区的劳动力仍在大量无限地流出,剩余劳动力仍然存在。尽管乡镇企业发达的地区(珠江三角洲、宁沪杭地区)已经呈现典型的城市化趋势,但这只是个别现象,而不是一般规律。因为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市场扩张、低进入障碍)已不复存在。农业由于相对过剩,导致与其它部门的交易条件持续恶化,实际上缺乏有效积累的现实条件,因此期望靠乡镇企业的发展来解决农村和农业问题,越来越趋于不现实。农村问题只有靠农业本身来解决。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农村的收入水平下降,并制约了与农村进行贸易的产业(如电视机等家电)的发展。

乡镇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村镇绿化;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发展模式

村镇绿化是村镇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是村镇外在形象的体现,而且可以反映出村镇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在某种程度上还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园林绿化在保护村镇环境、调节村镇气候、提供文化教育和游憩场所、美化村镇景观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村镇绿化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

1.1村镇绿化的义务责任制问题

村镇绿化不仅是政府的事情,更应当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每个人有权利、有义务绿化好自己周围的每一寸土地。不仅有义务绿化好自家的房前屋后,而且有义务绿化周围的道路和其他空闲地方。不仅有绿化义务,还有管理责任。我县一直在倡导义务绿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投入相比较,收效甚微。这不仅与我县广大农民的道德修养和认识水平不高有关,更重要的是在义务绿化问题上,只讲义务、责任,而没有提出相应的利益,大大挫伤了人们义务绿化的积极性。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就要有所收获,这是普遍的道理,也符合市场运行的规律,在绿化方面也是如此。在村镇绿化方面应倡导谁劳动、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政府负担,而且可以提高全民绿化的积极性。

1.2村镇绿化的全面覆盖问题

绿化应该全面,不应留有死角。有人认为,村镇处于广阔的原野,到处郁郁葱葱,既有农作物,又有树木,没有必要再搞什么绿化。其实不然,在我县,水土流失不仅仅是在农田,村镇内部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只要存在的土地,暴雨过后,随处可见雨水涌漫的泥泞,水土必然流失。由此可见,村镇绿化并不全面,还存在着大量的的疏松的土地,应该坚持全面覆盖的原则。所谓全面覆盖,就是没有的土地,凡是空闲的的土地都应该绿化。

1.3村镇绿化的科学问题

北方的村镇羡慕南方的秀美,梦想常年绿林成荫,于是大量移栽南方树种,但很快就枯萎,没有任何绿化效果。因此,绿化要讲科学,并以此指导具体的行动。绿化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因地制宜。村镇绿化一定要根据本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等,合理选择适宜本地区的树木花卉。②错落有致。绿化在空间布局上要有层次,错落有致,不应只栽树木或只种花草。在绿化上要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视觉的美感。③内外结合。室外绿化固然重要,但室内绿化更是自然宜人,它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消除疲劳,使人更接近自然。④文化艺术。通过绿化把文化艺术的感染、陶冶、净化等作用有机地溶于自然之中,花草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观念、心态和情绪,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1.4村镇绿化的管理问题

绿化的管理应随着村镇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采用现代管理方式、方法,从植物品种的选择、种植栽培、浇水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日常修剪等各项工作都应当专业化、合同化。绿化可委托绿化公司进行管理,淡化政府职能,减轻政府负担。

1.5村镇绿化的经济效益问题

绿化不讲效益或效益不高是阜宁县义务绿化受阻的重要原因之一。应把绿化同科研结合起来,同产业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适合阜宁县实际情况的村镇绿化发展道路。

2村镇绿化的发展趋势

2.1城乡绿化一体化趋势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在走城乡一体化道路的同时,城乡绿化一体化是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必要环节,是村镇绿化的一种趋势。所谓城乡绿化一体化是指在着力抓好城区绿化的同时,大力向农村辐射,加大郊区、农村、小城镇的绿化力度。通过道路绿化建设将城乡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村镇的绿化水平和面积,缩小城乡差别。

2.2乡村景观化趋势

景观规划不仅要提供一个健康的城市环境,同时也要提供一个受保护的乡村环境。乡村景观规划不仅突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而且提出了对环境的创造性保护。人居环境的改善,成为乡村景观规划追求的境界。我县未来村镇绿化将与乡村景观规划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对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乡村建设的合理规划,走村镇绿化的景观化道路,将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成为人类未来最适宜的居住空间,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2.3乡村园林化趋势

由于我县村镇自身的环境特点,使其朝着园林化方向发展。我县广大的农村有着广阔的土地、美丽的田野、稀落分散的农舍,但是随着农村各个产业的蓬勃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原有的景观格局正在不断地改变或被破坏。因此,在村镇发展中,保持和发展乡村环境成为村镇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村镇绿化将沿着乡村园林化方向发展,对农村绿化进行合理规划,突出绿化的环境美、艺术美,与乡村的景观结合起来,与发展乡村的旅游业结合起来。

3村镇绿化的发展模式

3.1村镇绿化与景观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村镇绿化不再是简单的植树种草,农民也不是只为了经济效益而绿化自己的家园。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全社会所共同面临的危害。因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村镇绿化进行整体性规划显得日益迫切。生态绿化是绿化发展的一个主流,也是人们环境意识增强的体现。在村镇绿化中,注意乔、灌、草三者的结合,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的结合,观花与观叶植物的搭配,使其在绿化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做到层次有变化、色彩丰富、四季有绿。还可充分利用村镇原有的自然景观(河、湖、林等)为背景,创造出更为丰富的乡村园林景观。此外,在村民庭院绿化中,提倡垂直绿化。垂直绿化是园林绿化的新形式,是利用攀缘植物在建筑上攀附,它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节省土地。

3.2村镇绿化与发展农村旅游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乡镇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收入不平等基尼系数城乡统筹

温江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地,属于成都市主城区,其土地肥沃、岷江灌溉,以“金温江”闻名海外。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温江撤县设立成都市温江区,成为成都市特大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成都推行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温江区作为撤县并区的新兴发展区必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因此,我们选取温江区作为此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研究对象。

一、城乡收入不平等基本理论

自刘易斯提出经典的二元经济理论以来,世界范围内关于二元经济的探究与争论一直没有停止。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步入市场经济轨道,现代工业部门的飞速发展与传统农业部门的相对滞后使得城乡二元结构越来越明显,如何缩小城乡间收入差距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本文采用当前较为通用的基尼系数作为测算依据,其计算涉及到收入相对差距和人口分布状况两个因素,公式如下:

Gur:城乡居民间基尼系数,pu: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率,R:城乡间人均收入之比

下面引用陈建东等人在《中国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分析》一文中分析城乡之间基尼系数的几个重要结论:

1、假设R不变,对Gur进行求导,求得极值点处得■。当pu<pumax时,随着城镇人口比率的增加,基尼系数在不断提高。而当pu>pumax时,随着城镇人口比率的提高,基尼系数则开始不断下降。也就是说,基尼系数随城镇人口比率的变化曲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大致呈倒U型。

2、由于■,很显然,假定城镇人口比率pu不变,降低城乡间的收入比有利于降低基尼系数,而■,也就意味着虽然城乡间收入比的扩大会导致基尼系数上升,但是这种上升趋势会逐渐变缓,城乡间收入比对基尼系数的影响会逐渐变小。

3、假设城乡人均收入比从R上升到R’,且城市人口比重从pu上升到pu’,则相对应的Gur将变为Gur’。

式中:(1)表示城乡人均收入比变化对Gur的贡献。(2)表示城镇人口变化对Gur的贡献。(3)表示城镇人口和城乡居民收入比的交集对Gur的贡献。

二、温江区收入不平等变化趋势

为了研究温江区收入不平等变化趋势,笔者选取了从2001—2010年10年间的温江区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由于温江区统计局没有更早的城市化率数据,所以最早只取到了2001年的数据),发现近10年来温江区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呈现小幅波动,整体逐渐趋于平稳,并在2009年开始显现一定下降趋势,而城镇化率水平则不断上升,在后3年上升速度明显加快,从2008年的48.9%到2010年的53.9%,每年近乎增长3个百分点。根据每一年的城乡收入比R以及城镇化率水平pu,笔者计算出每一年对应的pumax,结果显示,从2003年开始,pu逐渐超过了pumax,当年pu为41.2%,pumax为38.84%,到2010年,pu达到53.9%,pumax仅为43.38%,说明基尼系数已经进入了倒U型曲线的后半段区域。

由于在2001—2010年间,城乡居民收入比与城镇人口比率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为了研究城镇人口比率以及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对于基尼系数的影响分别是多少,根据第二部分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城乡间收入比的变化使得基尼系数下降了0.0212,对ΔGur的贡献率为-63.9%;城镇人口比率变化使得基尼系数下降了0.0163,对ΔGur的贡献率为-49.09%;城镇人口比率与城乡间收入比的交集使得基尼系数上升了0.0033,对ΔGur贡献率为11.99%。

正如上述分析所得到的结果一样,在缓解城乡间收入差距的问题上,降低城乡居民收入比与提高城镇化率都有十分显著的效果。为了研究各因素对于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大小,我们先假设城镇化率不变,如果城乡间收入比从2001年的2.37下降到2010年的2.18,基尼系数将会由0.2123下降为0.1924;若城乡间收入比保持不变,城镇人口比率从2001年的40.4%上升到2010年的53.9%,基尼系数将会由2001年的0.2123下降为0.1958。这也与前文对基尼系数的数理分析结果相符,在城镇化的初始阶段,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收入基尼系数会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但是,当pu大于pumax后,随着城镇化率的继续提高,将有助改善城乡间的收入不平等状况,而收入比则与基尼系数呈现同增同减的趋势,并且随着收入比的上升,其对基尼系数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如何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关键就在于如何提高城镇化率和降低城乡居民收入之比。

三、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因素分析

(一)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温江区统计年鉴中将居民收入来源分为四类: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转移性收入则是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

对于工资性收入的基尼系数演化趋势,笔者选用了2003—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整体上温江区的城乡之间工资性收入比在下降,并且已经进入pu>pumax的阶段,此时无论是降低城乡工资性收入比还是提高城镇化率都推动了基尼系数的下降。其基尼系数2003年为0.3729,而到2010年仅为0.2476,下降趋势明显,可见温江区在改善农民工资性收入上取得的显著成效。

而对于转移性收入的基尼系数我们同样采用2003—2010年的数据,发现目前城乡间转移性收入差距较为明显。2003—2008年,城乡间转移性收入之比出现了波动,但是以2003年与2008年这两年来看,基本保持一致(2003年为14.4744,2008年为13.9839)。根据对pumax的计算,发现城乡间转移性收入基尼系数已处于pu>pumax阶段,此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转移性收入基尼系数在不断下降。城镇化率由2003年的0.4120提高到2010年的0.5390,而转移性收入基尼系数由2003年的0.4982降到了2010年的0.2935。

(二)城镇化水平

根据近10年来温江区与全国城镇化率水平演化趋势对比,从整体趋势上,温江区的城镇化水平在2000年以前与全国水平大体相当,甚至略低于全国水平。但在2003年之后,温江区的城镇化水平明显开始超过全国水平,2001—2010年10年间,温江区的城镇人口比率增长速度为4.21%,较之全国增速快了近1个百分点,可见近年来温江区正在极力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三)敏感性分析

为了研究在温江区当前的发展阶段,改善城乡人口收入之比和提高城镇化水平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各自影响水平,我们对Gur分别做关于R和pu的敏感性分析。

1、假定R=2.7163保持不变,研究pu变化的影响,由基尼系数公式可得

做Gur关于pu的敏感性分析,其敏感度记为S(Gur,pu),定义为

将pu=0.5370代入上式,则S(Gur,pu)=-0.6394,即城镇化人口比率增加1%,城乡间收入基尼系数将下降0.6394%。

2、假定pu=0.5370保持不变,研究R变化的影响,同理可得S(Gur,R)=0.8236,即城乡人均收入之比降低1%,城乡间收入基尼系数将下降0.8263%。

从敏感性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无论是提高城镇化水平还是降低城乡间收入之比,对于改善城乡间收入差距都有明显的效果。并且在现阶段,似乎降低城乡间收入之比对于改善基尼系数的影响要更大一些,但在整个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城乡收入比的影响是否更大?我们发现,2001—2009年城乡间收入比在2.35上下波动,在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相比2009年骤降了7%,为了剔除最后一年的影响,我们只看2001—2009年间,城乡居民收入比与城镇化水平对于城乡间基尼系数的贡献率,计算发现,此时城镇化水平对于基尼系数的贡献率高达81.12%,城乡间收入之比为22.63%,人口因素与收入比的交集贡献率仅为3%。这说明在这10年间,对于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现状起主要作用的是城镇化水平。

四、借鉴与不足

(一)借鉴

通过对温江区整体缩小收入差距的分析,笔者认为温江区近年来的改革是有成效的,可以借鉴之处:

1、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温江区大胆采用新型制度,如:率先实施耕地保护机制、大力发展“品牌战略”、“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产业,帮助农民创收。这些方法不仅符合整个城乡统筹的规划,也调动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积极性。

2、城乡统筹,规划先行。温江区响应成都市政策,在全国率先将规划延伸至乡、村一级,变单纯的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结束了农村发展建设的无序状态,逐步建立完善覆盖城乡、多轨协调,编制、审批、监督“三分离”的新型规划管理体制。

3、利用科学的推进机制,加快改革的进行。温江区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以市场化的思路,积极建立以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为重点的城乡资源要素管理分配机制,统筹解决好了耕地保护的“动力”、城市发展的“空间”和农村发展的“资金”三大难题。

(二)不足

1、服务业滞后。通过对比2010年温江区二、三产业构成比重与成都市的数据,温江区的第三产业仅为36.2%,远低于成都市的57.6%①。因此,温江区必须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尽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作为温江推进城市化的新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

2、城市化成本过高。农民变市民成本主要包括征地成本、拆迁成本、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及“198”区域配套成本四个部分。征地拆迁成本具体包括拆迁房屋、青苗及地面附着物补偿、社会保障支出、过渡安置费及拆迁房屋工作费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包括集中安置住房建设费、集中安置土地成本、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和文教、体育、卫生及公共服务等成本;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包括再就业培训及培训机构运行等成本;“198”区域(“198”区域是指在中心城区198平方公里的规划非建设用地区内,规划编制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配套成本主要包括经营性资产匹配费用及其他成本。②2008年,温江区农民变市民所需成本为24.14万元/人,比2004年增加了12.69万元/人,比2007年增加了4.23万元/人。温江区农民变市民成本与同时期的成都市平均值以及其所属的二圈层平均值都高,城市化成本负担较大。

五、结论政策建议

根据上文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对于温江区的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演化趋势得到了以下结论:温江区的城乡间收入基尼系数曲线基本已经进入倒U型曲线的后半段,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城乡间人均收入比的减少,基尼系数将会不断减小,目前温江区的城镇化进程已经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对温江区居民的收入部分进行分解发现,温江区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增长对于改善整体收入差距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此外,我们对城镇化水平和城乡间收入差距分别作了敏感性分析,得出在当前的时间点上,城乡间收入之比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改善更加有效,但是从城镇化的整个进程来看,尤其是后半段,其对消除城乡差距的贡献率明显更高。所以,通过这些计算分析以及对相关政策的解读,我们针对温江区的城乡统筹做出了如下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

通过土地建设用地指标的分配、引导产业转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来增加温江区综合承载能力,更多地吸引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

(二)促进农村居民持续增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健全农业补贴机制,加快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乡镇公共服务机构,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尽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突出政府的规划引导作用,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体系。集约高效打造产业载体,拓展高端产业发展空间,加快推进服务业重大产业化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服务业整体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服务业长足发展。

注:

①温江区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告;成都市2010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告。

②成都市统计局《成都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农民变市民成本调查测算情况》,《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动态》2010年第2期(总第五期)。

参考文献:

①陈建东,晋盛武,唐心越.中国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②周云波.城市化、城乡差距以及全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变动[J].北京:经济学,2007.8

③王小鲁,樊纲.20年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④陈宗胜,周云波.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中国发生两极分化了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乡镇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绿色发展”;“十”报告指出,新型“四化”发展要与生态化发展相协调;绿色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是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的新型城镇发展道路。

一、绿色城镇化发展特征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实现绿色城镇化发展,绿色城镇化是城镇集约开发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应在城镇化发展中贯穿绿色,集中体现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李明泽(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将绿色与城镇发展相统一,在基于生态平衡下协调资源环境经济,以科技创新力为支撑,走清洁、绿色、环保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式[1]。邱江(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是指城镇发展与绿色发展紧密结合,城镇经济发展与资源供应与生态环境协调,具有生态的可持续性、人的文明性、发展健康性等特征的发展模式与路径[2]。

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特征表现在生态发展、以人为本、和谐健康方面。生态发展特征是以生态文明为理念趋向,利用多样化手段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生产力,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不以资源环境为代价,促进城镇化中各方面协调,最终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黄安胜(2013)认为在城镇化发展中经济发展是主要任务,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发展生态生产力,实现人口适度增加,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经济,优化生产和生活环境[3]。汪成(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必须以生态为本,做到绿色化、生态化,遵循生态发展规律,以发展生态优先为原则的绿色经济建设为中心[4]。以人为本特征是绿色城镇化的最基本内容,即让城镇化惠及所有人,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高红贵(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最本质、最核心、最关键的是人的城镇化,以改善民生为目的,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提高个人素质与生活质量,全面共享城镇化的成果[5]。和谐健康特征是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和谐健康发展,并为人们提供和谐、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5]。沈清基、顾贤荣(2013)认为健康性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和谐性是绿色城镇化发展的结果,绿色城镇化发展要为城市及周边地区、市民与农民、工业与农业、人与其他生物等创造共生共存的和谐环境和机制[6]。

二、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国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主要侧重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在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性、新型城镇化人文环境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生态城镇化等方面。绿色城镇化是新的城镇发展趋向,与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与方向一致,是必需的发展道路,因此,围绕绿色城镇化发展基本特征进一步研究绿色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围绕生态发展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围绕生态发展特征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表现是:发展生态生产力和产业绿色化发展,绿色城镇化要实现发展就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手段发展生态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实现产业绿色化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黄安胜(2013)认为要实现绿色城镇化的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作为支撑,以生态生产力为带动,重点发展现代工业、服务业、农业、绿色建筑业等关键性产业,利用生态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循环转型,发展新型产业,促进产业和经济向城镇集聚,带动人口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城镇化发展,吸引优质劳动者向城镇聚集,提高土地利用率[3]。沈清基(2013)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应符合生态发展规律,使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兼顾宏观与微观发展,充分利用资源环境,通过循环可再生发展提高生态环境发展质量,通过节约来减少环境污染,维护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与补偿,不超过资源环境的承载力[6]。张百霞、康爱荣等(2015)指出要在城镇化发展中树立生态环保意识,以生态文明思维指导城镇化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打造双赢的城镇产业支撑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7]。孙久文、闫吴生(2015)通过对城镇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的研究指出城镇化发展是产业推动的结果,绿色城镇化要以绿色产业化为基础,要注重在城镇化发展中产业体系、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和产业创新的发展,依据城镇的实际要素禀赋与优势条件,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体系,以新兴技术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并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8]。蔡梦晗、李江涛(2015)认为在绿色城镇化中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构建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产业族群,实现产业集中化、大型化与基地化,带动产业技术升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利用市场机制解决污染排放[9]。

(二)围绕以人为本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绿色城镇化必须坚持民本原则,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发展民生导向性的新型绿色城镇化发展,体现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城人融合”,围绕以人为本特征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创业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绿色化,在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方面具体表现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城市垃圾污染、城市建筑、公共教育方面绿色化发展。岳文海(2013)认为要走民生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大力推动农民工创业就业,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创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城乡社保制度障碍,推进城乡社保制度的整合与衔接,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全国统筹发展;加强供水、供热、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道路体系,推行绿色公共交通的发展,完善垃圾收集收运体系,共享绿色城镇化发展成果[10]。罗勇(2014)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应该回馈于民生领域,全方位发展社会功能,增加绿色发展底气,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与设施的均等化,鼓励与支持绿色就业[11]。叶连松(2012)认为应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提升城镇建筑绿色化,完善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品质,铸造城市文化品牌,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和城市文明程度,还要注重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广泛参与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善交通出行,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使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共享绿色化发展成果[12]。田文富(2015)认为人的城镇化是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核心问题,要想实现绿色城镇化发展就要科学有序推进人口城镇化,推进农转市进程,通过城乡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高人口素质,使发展成果共享、基础设施共建和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水平,充分考虑城镇居民的精神需求与审美追求,彰显城镇的人文关怀,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城镇,满足人们精神的高级需求[13]。

(三)围绕和谐健康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

围绕和谐健康特征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空间布局和谐性,绿色城镇化既要实现城镇的绿色发展又要实现农村地区的绿色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还要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城市之间的和谐健康发展。田文富(2015)认为要实现和谐健康的绿色城镇化发展,要创新规划理念,把尊重自然与绿色低碳融入城市规划中,科学定位,以“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构建空间结构,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城镇统筹的结合点,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集约高效的现代城镇体系[14]。蔡梦晗、李江涛(2015)认为强化规划管控,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是推进绿色城镇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制定生态智慧规划,选择与城镇要素禀赋相适宜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构建发展体系,促进各区域可持续发展[10]。张波(2015)指出绿色城镇化要实现城镇体系与自然生态和谐,两者同相适应,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实现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和谐,绿色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互为依托、不可分离的,城镇化发展必须保持和提升农村发展;实现城镇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城镇化建设要融入自然环境[14]。曹方超(2015)认为绿色城镇化发展要实现绿色与城镇开发相协调,以绿色空间为核心进行建设,要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15]。饶毅(2015)通过绿色城镇化发展研究指出要实现和谐健康的绿色城市化建设就要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融合,注重和谐发展,在总体规划基础上挖掘中小城镇发展潜力,优化城市形态与空间结构[16]。

三、结束语

绿色城镇化发展是当今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经之路,绿色城镇化发展应以生态文明为统领,以建设生态、低碳、智能、和谐的特色绿色城镇化为目标,充分发挥绿色城镇化生态发展、以人为本和和谐健康的特征,并围绕其发展特征下呈现出多方面绿色化发展,具体表现在生态生产力、绿色产业、创业就业绿色化、社会保障绿色化、基础设施绿色化、空间布局和谐性等方面,实现绿色城镇化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前中国整体经济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泽.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研究――以中证绿色城镇化指数为视角[J].社科纵横,2014,(11):49-51.

[2]邱江.我国绿色城镇化建设探讨[J].商界论坛,2013(13):260.

[3]黄安胜.基于“两型社会”的城镇化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4]高红贵,汪成.生态文明绿色村庄进程中的困境及对策[J].统计与角色,2014(24):64-66.

[5]高红贵,汪成.略论生态文明的绿色城镇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2-15.

[6]沈清基,顾贤荣.绿色城镇化发展若干重要问题思考[J].建设科技,2013.

[7]张百霞等.生态文明视域下河北新型城镇化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5(3):11-14.

[8]孙久文,闫吴生.城镇化与产业化协同发展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5(6):24-26.

[9]蔡梦晗等.“十三五”推进绿色城镇化亟待完善五大支撑点[n].2015(5):1-2.

[10]岳文海.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3.

[11]罗勇.城镇化的绿色路径与生态指向[J].辽宁大学学报,2014(6):84-89.

[12]叶连松.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趋势[J].环渤海经济t望,2012(1):3-13.

[13]田文富.马克思城市观视野下“多维融合”绿色人本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5(3):288-297.

[14]张波.绿色――坚守城镇化的命脉[J].城乡建设,2015.

乡镇发展趋势篇7

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城镇化显著影响收入差距。本文实证分析了城镇化与收入差距之间的联系,发现泰尔指数与城镇化率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短期关系不明显。提出缩小收入差距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收入差距;城镇化;泰尔指数

一、前言

我国收入分配不平衡日益凸显,收入差距扩大是大趋势,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最令人关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考虑城镇社会保障福利,城乡收入差距的情况更严重。

二、文献综述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

一是刘易斯等从理论上论证了城镇化对城乡差距具有缩小作用。潘文轩、曹裕、贺建清等得出城镇化在短期和长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二是城镇化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谢云得出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拉大。三是城镇化短期拉大城乡收入差距,长期缩小直至消除差距。吴先华发现城镇化长期通过影响市民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短期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向关系。四是符想花研究表明:时间数据,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正相关,横截面数据,各地区差距与城镇化负相关。前人研究单从城镇化研究收入差距研究较少,多数实证研究未对城镇化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探讨。

三、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与理论分析

(一)收入差距的现状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大体上分为几个阶段来分析:

1、(1978-1984),差距呈缩小趋势。

2、(1985-1993),差距呈扩大趋势。

3、(1994-1998),差距呈缩小趋势,农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

4、(1999-2015),差距再次扩大。

(二)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

1、要素价格影响收入差距。要素价格决定收入差距大小,劳动报酬偏低是主要原因。劳动力相对过剩,工薪收入普遍偏低。其次,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高收入者的投资使收入增速快于低收入者,地价收入远超劳动,造成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2、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与产业结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资源、环境以及交通等条件不均衡。农村还以农业为主,农产品需求弹性小,农业增长必落后第二、三产业发展,导致了城乡收入增速不同,拉大收入差距。

3、城乡二元经济与户籍制度影响城乡收入差距。之前,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村发展受阻,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乡户籍制度,阻碍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制度不均衡,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4、财政投入与政策性倾向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财政支出用于农村较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重心转向城市,使得城乡在收入、就业等享受不同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度量

(一)城乡收入差距泰尔指数。将中国分为城镇和农村两个组别,利用泰尔指数公式测算出1978年至2015年中国的泰尔指数。

(二)中国城镇化率。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计算历年城镇化率。改革开放后,城镇化整体呈上升趋势,自1978年到2015年,城镇化率从17.92%上升到了56.1%,发展趋势不错。当城镇化处于30%-70%时,城镇化高速发展,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化仍快速发展。

五、城镇化与收入差距的动态关联

第一,单位根检验(aDF检验)。利用eViewS7分别对泰尔指数、城镇化率以及其一阶差分进行单位根检验。泰尔指数和城镇化率均非平稳,其一阶差分均平稳,二者均一阶单整。第二,协整检验。两序列均同阶单整,以泰尔指数incgap为被解释变量,城镇化率urban为解释变量,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模型。incgap=0.237016urban(1)incgap和urban存在协整关系,城乡泰尔指数与城镇化率长期均衡正相关。第三,Granger因果检验。用eviews7对incgap与urban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城镇化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第四,构建误差修正模型。探求短期城镇化率波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结果显示当期城乡收入差距变动不是因为当期城镇化率的变动,短期关系不明显。

六、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通过对中国1978-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得到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者之间正相关;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到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城镇化是城乡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反向关系是不存在的;短期波动影响构建的误差修正模型从统计上看是不显著的,说明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短期波动不明显。

(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新型城镇化,以现代化为目标,以人为本,市场主导,内外需牵引,创新驱动,内涵增长为重点,适度聚集为原则,三化互动,实现低成本、高收益,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现在中国正需要推进新型城镇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1、“人的城镇化”。首先推进户籍改革,消除户籍歧视。消除城乡壁垒,促进劳动力流动,扩大农村就业,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其次,改革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提高土地产出和规模;第三,解决农民工住房难问题,构建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供给体系;最后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2、城乡一体化。农民顺利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个健康、健全的劳动力市场非常重要,建设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打破城乡分割格局。建立健全城乡各级劳动力市场,对农村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进城人力资本存量,实行平等就业制度,消除不利农民就业收入的限制规定,提高收入。

3、政府与市场作用相结合。推进城镇化需要资金建设基础设施,为了吸引资金,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靠全社会来推进新型城镇化,但市场作用有盲目性,因此需要政府的引导作用,由政府引导,与市场相结合,促进新型城镇化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文轩.城市化与工业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12):20.

[2]曹裕.城市化、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3):29.

[3]贺建清.城镇化、工业化与城乡收入差距[J].新疆社会科学,2012(4):28.

乡镇发展趋势篇8

济)以外的所有经济类型。

一、民营经济对我国非农就业的贡献

民营经济对我国非农就业的贡献,可从国家、城镇和乡村三个层面来加以考察。

1.民营经济对全国非农就业的贡献分析。我国非农经济类型可概括为公有经济(统计上包括)、外资经济(统计上包括)和民营经济(即除上述两种经济类型以外的所有经济类型)。我国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其对我国非农就业的吸纳带动效应也走过了从微不足道到作用显著再到主渠道的历程。图1和图2显示了我国各经济类型非农就业人口及其比重的变化,1978年~2005年间,我国总的非农就业人口持续增加,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12341万增至2005年的46091万;公有经济就业人口经历了从上升到下降,再到相对稳定的三个阶段,就业比重在1978年~1996年间处于波动上升状态,但之后呈持续下降状态,至2005年,就业人口为21570万,比重为51.85%;民营经济的就业人口和就业比重20多年来都基本呈持续上升态势,2005年就业人口和比重分别为13406万和32.22%,而且上升趋势明显;外资经济就业人口和就业比重也呈上升趋势,2005年其数值分别为1245万和2.99%,显然二者都远低于民营经济相应项。因此,就全国非农就业发展来看,公有就业基本处于停滞甚至萎缩状态,外资就业虽然处于增长状态,但对非农就业吸纳有限,只有民营经济显示了强劲的非农就业吸纳能力。综合分析各经济类型非农就业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一方面民营经济就业人口与我国非农就业人口呈相同变化趋势,另一方面,无论是就业人口数还是比重,民营经济和公有经济又呈耦合变化态势。这表明一个事实,即民营经济在我国非农就业发展中作出了双重贡献:第一个贡献是,在公有经济就业人口及比重下降和外资经济就业人口增加有限的背景下,我国新增非农就业人口主要是由民营经济吸纳完成的;第二个贡献是,公有经济释出的下岗分流人员再就业也主要是由民营经济消化的。而且这两个贡献在未来发展中还将更加突出。

图1我国各经济类型非农就业人口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图2我国非农就业中各经济类型比重变动情况(单位:%)

2.民营经济对我国乡村非农就业的贡献分析。我国乡村非农经济组织主要有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等三种,根据我们前面的界定,其中后两种属于民营经济的范畴。随着我国乡村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数据显示(图3、4),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到最近的2005年,民营经济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的拉动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规模逐步扩大、比例波动上升的过程。1978年乡村非农就业人口为2827万人,仅占农村总就业人口的9.22%,其中民营经济就业几乎不占份额;2005年乡村非农就业人口18760万,占农村总就业人口比重提高到38.69%,其中民营经济就业比重为9.26%。从图1中可了解到,乡村民营经济解决的非农就业人口至1999年达到高峰后出现下降低谷区,这一低谷区是由个体经济的减少所引起,其原因与这段时期我国整个宏观形势处于内需不足、个体工商业者盈利能力差等因素有关。但是自1990年以来,乡村私营经济对劳动力的吸纳量却呈逐年上升趋势,即使在宏观形势整体较差的时期也基本未受影响。这一方面表明我国私营经济对抗不利宏观形势能力较强,另一方面也表明在宏观形势不理想情形下私营经济在缓解就业压力、吸纳乡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从民营经济就业占乡村非农就业比重变动趋势来看,也可得出类似的结论,即波动上升的比例同样说明了民营经济在带动农村非农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图3我国乡村民营经济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人口吸纳的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图4我国乡村非农就业中民营经济就业比重变动情况

3.民营经济对我国城镇就业的贡献分析。根据数据分析,我国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对劳动力的集聚力也呈逐步提高趋势。1978年,城镇民营经济就业人口仅15万,同期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就业人口为9499万,二者占全部城镇就业人口比重分别为0.16%和99.84%。显然,改革开放初期公有经济是城镇就业的主要载体,而民营经济的就业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但历经20余年的发展,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营经济就业人口无论绝对数量还是所占比重自1978年以来都逐年增加,而公有经济就业人口(绝对数量自1993年,比重自1978年)则呈逐年下降趋势。2003年城镇民营就业人口首次超过公有经济,到2005年,城镇民营就业人口增加到8918万,而公有经济就业人口下降到7598万,二者在全部城镇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分别为32.63%和26.70%。可以说,这一时期民营经济对于缓解公有经济就业压力(如下岗、分流)起到了支撑力量的作用,同时对于缓和因失业引发的社会矛盾也具有积极意义。

人们经常提到外资经济对于创造就业岗位具有重要作用,但从分析来看,外资经济创造的直接就业机会相比民营经济而言相当有限。从图5、6可知,外资经济就业占我国城镇非农就业比重在2005年最高,但也只有4.56%,仅相当于同期民营就业的13.96%。事实上,至2005年,我国民营经济就业已超过公有与外资就业之和。公有经济自1993年就业人口下降至2005年的13年间,裁员7212万,同期外资经济仅增加1024万就业人口,显然对就业的吸纳是力不从心的。而民营经济就业人数的增量达8024万,在国企减员分流、外资增员有限的背景下,不仅一定程度解决了公有经济背负的就业包袱,而且也有效地充当了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压力的减缓器,成为中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经济力量,为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结论

通过从国家、城镇和乡村等层面分析民营经济对我国非农就业的贡献,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

1.民营经济对我国非农就业具有双重贡献。

2.民营经济对我国乡村非农就业的带动作用明显。

3.民营经济对我国城镇就业的集聚力显著增强。

乡镇发展趋势篇9

[关键词]收入差距模型倒U曲线

一、引言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城乡收入差距比较严重,1981年我国基尼系数是0.29,1992年为0.37,到2005年为0.42,按照国际管理,基尼系数超过0.4表示收入差距较大,财富分配很不均等,社会存在陷入不安定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接近或超过非洲、美洲一些经济发展停滞、政局动荡国家的水平,世界上陷入经济发展倒退的国家中大部分基尼系数与我国相仿(王小鲁,樊纲),明确我国收入差距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于社会安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数据的时效性、深入性比较重要,本文通过分析1978年至2010年城乡收入比数据,利用excel趋势线功能及aRma模型对城乡收入差距趋势进行描述并预测未来六年城乡收入比。本文结构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将对收入差距现状做说明,并对趋势进行预测;第二部分将利用模型预测未来6年城乡收入差距比;第三部分对结论进行归纳。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趋势

我们选取1978-2009年数据进行分析,在不考虑城乡价格水平及城市居民享有的医疗、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补贴福利,使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来表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刘社建,2004)。下面三图是利用excel软件处理的结果,据图一1978年我国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比达2.57:1,2000年为2.78:1,2010年为3.23:1,城乡收入比整体呈上升态势。从现今所得数据来看,城乡居民收入比仍居高不下,但是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增长幅度下降。观察图二收入增长率,1985年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大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收入差距呈现下降趋势,此后到1995年前后发生了逆转,城乡收入差距急速上升,1997年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大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收入差距又呈现下降趋势,此后城乡收入比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幅度不同,尤其是2005年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绝对差较小,收入差距趋势变动幅度不大,图二较好的描述了收入差距变动的趋势。

使用excel的趋势线功能对所得数据进行了趋势预测,采用5次多项式进行趋势分析,所得R的平方为0.9491,趋势线拟合度很高(图三)。预测趋势可以说明如果保持现在政策不变,未来城乡居民收入比将会保持平稳,在未来有较大的上升的可能,收入差距比维持的0.3以上,收入差距形势严峻。也就是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不会下降,将会保持现状甚至更可能具有上升的趋势。

三、城乡收入差距模型趋势预测

模型短期预测精度较高,所要求的数据是依赖于时间的随机变量,此时间序列数据单个具有不确定性,但是整体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模型的建立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要确定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如果不平稳要通过差分解决;第二要通过自相关与偏自相关系数确定阶数;第三要估计模型的参数并进行检验;最后根据需要利用模型进行预测。

1.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与2010年中国统计公报获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计算两者之比,得到城乡收入比。

模型要求时间序列具有平稳性,根据易丹辉的方法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发现其自相关系数没有显著的很快的趋于0,判断序列是不平稳的,因此对其进行了一阶差分,所得自相关图与偏自相关图(左图),从所得图像可以判断,自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在K>1后显著的趋于0,因此差分后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根据aRma模型建模的要求,可以对处理后的时间序列进行建模。

2.模型阶数确定及参数估计

通过观察差分后数据的自相关与偏自相关图,可以得出,自相关系数与偏自相关系数在第二阶就落入置信水平区间,因此通过判断偏自相关系数可以得模型为。

经过参数估计后,要对模型进行适合性的检验,对残差序列进行白噪声检验,如果不是白噪声序列,那么模型是不适合的,仍然需要改进。

利用eviews3.1软件对模型残差序列进行卡方检验,得出估计模型的残差自相关和偏自相关系数图,从左图可以看出自相关系数和偏自相关系数都落在置信区间内,自相关系数绝对值都是0.1左右,表明残差序列是纯随机的,所得模型通过检验,可以直接进行预测。

3.模型预测

模型对短期的数据预测准确度较高,利用所得模型对未来6年数据进行模拟,所得模拟情况mape指数小于10,Bp、Vp、Cp三项和为1,其中Cp为0.98左右,可见模型的预测准确度是很高的。对样本区间扩展至2016年,获得2011年至2016年的城乡收入比的预测值,2011年城乡收入比为3.30、2012年为3.33、2013年为3.36、2014年为3.39、2015年为3.42、2016年为3.45。观察所得预测数据,2011年后,城乡收入比未显示下降的趋势,反而不断上升,与通过excel趋势线功能进行模拟的结果相同,我国城乡差距情况仍处于库兹涅兹倒U型曲线的上升部分,但是增长幅度较小,未来中长期将趋于平稳。

四、结论

利用1978-2010年城乡收入比数据,根据excel趋势线的估计及模型的预测,结论如下:如果保持现有政策不变,根据excel趋势线功能预测,未来城乡收入比呈现上升的态势。利用模型,预测未来6年内城乡收入比将增长,上升幅度减小,有趋于平稳的趋势;据aRma模型的预测显示,按照当前的发展趋势,保持现在政策不变,未来六年城乡收入比持续增长,2016年城乡收入比达到预测期最大值3.45,城乡收入分配不平等,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成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一大问题。对此,国家应针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继续扩大。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m]

[2]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2005(10)

乡镇发展趋势篇10

关键词:城镇、农村、老年人、体质

1前言

老龄化已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中国人口结构也正朝着老龄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为全面了解哈尔滨地区城乡老年人体质现状,哈尔滨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于2008--2009年对哈尔滨部分地区城乡老年人进行体质状况的调研与评价,全面动态反映哈尔滨部分地区城乡老年人体质与健康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广大老年人提供有效的健身手段和科学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样本数据来自2008--2009年哈尔滨部分地区城乡老年人体质检测数据库。根据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抽样的规定,随即抽取城镇有效样本量223人(60~69岁),农村有效样本量509人(60~69岁),按照性别分为四类样本。以每5岁为一个年龄组(60~64岁、65~69岁),四类样本共计8个年龄组。

2.2研究指标

形态指标:身高、体重;机能指标:肺活量;素质指标:坐位体前屈、握力、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

2.3研究方法

2.3.1体质测试法

采用好家庭5000型国民体质监测仪器,严格按照《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进行哈尔滨部分地区城乡老年人体质测试。

2.3.2数据统计法

测试的各项指标数据采用奥美健康体适能管理系统V5.0统计软件包和excel2000Xp进行统计计算。主要使用了统计描述、图表分析、t检验等统计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哈尔滨部分地区城乡老年人国民体质评价结果与分析

图1哈尔滨部分地区城乡不同类别老年体质评价对比

从图1统计结果显示,哈尔滨部分地区老年人体质状况总体合格率较好,达72.27%,城镇合格率高于农村21.17%,有明显的城乡差异。不同性别的评价结果在优秀、良好、合格等级上处于合理的分布状况,女性合格率要高于男性。

3.2身体形态统计分析

哈尔滨部分地区城乡老年人统计结果显示,身高均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年下降。城镇与农村老年人身高比较无显著的差异性(见表1,p>0.05)。

老年人体重均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男性体重均值大于女性。城镇与农村老年人体重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见表1,p

3.3身体机能与素质统计分析

3.3.1肺活量

老年人肺活量均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城镇60~64岁、65~69岁男、女性分别为3073.41ml、2667.06ml、2084.93ml、1918.93ml;农村60~64岁、65~69岁男、女性分别为2642.01ml、2489.51ml、1714.87ml、1580.55ml。男性肺活量均值明显好于女性,城镇肺活量均值好于农村。城镇与农村老年人肺活量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见表1,p

3.3.2坐位体前屈

老年人坐位体前屈均值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城镇60~64岁、65~69岁男、女性分别为2.20cm、0.55cm、9.43cm、8.57cm;农村60~64岁、65~69岁男、女性分别为4.73cm、3.49cm、11.69cm、9.89cm女性坐位体前屈均值明显好于男性,农村坐位体前屈均值好于城镇。城镇与农村老年人坐位体前屈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见表1,p

3.3.3闭眼单脚站立

老年人闭眼单脚站立均值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女性均值明显好于男性;城镇均值好于农村。城镇与农村老年人闭眼单脚站立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见表1,p

3.4.3选择反应时

老年人选择反应时均值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男性均值明显好于女性;城镇均值好于农村。城镇男性高于农村0.11s,城镇女性高于农村0.18s。城镇与农村老年人选择反应时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见表1,p

3.4.5握力

哈尔滨地区老年人握力均值表现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男性均值明显好于女性;城镇均值好于农村。城镇与农村老年人握力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见表1,p

城镇农村

身高(cm)160.48±7.28159.46±8.00

体重(kg)65.76±9.2059.01±10.19

肺活量(ml)2289.39±751.062054.56±836.045

坐位体前屈(cm)6.69±11.198.36±7.87

闭眼单脚站立(s)6.68±10.153.75±5.35

选择反应时(s)0.75±0.290.92±0.24

握力(kg)31.55±8.6824.84±10.28

表1哈尔滨地区城乡老年人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测试结果一览表

注::城镇与农村相比,差异显著,p

4结论

4.1哈尔滨部分地区城乡老年人群体质状况较好,合格率达72.27%。不同类别人群的合格率有明显的性别和城乡差异,表现为女性优于男性,城镇优于农村,这可能与城镇普及全面健身较农村好。

4.2哈尔滨部分地区城乡老年人身体形态指标均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男性普遍好于女性,城镇好于农村。城镇老年人较农村老年人高大,这可能与城镇老年人的营养均衡和积极参加健身活动减缓脊柱缩短有关。

4.3哈尔滨部分地区城乡老年人机能、素质指标普遍呈现出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随着机体的衰老,老年人的肌肉力量下降、机体的平衡能力、的感觉能力将明显减退。城镇老年人肺活量、力量、反应、协调与平衡能力好于农村,而柔韧性却低于农村。可见城镇老年人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强于农村老年人,这与农村老年人平时劳作体能消耗较大、营养不均衡等有关。

5建议

5.1实施老年体质监测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老年体质监测报告,激励广大老年人参加体质测定,提高老年人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1]。

5.2加强对老年人进行体育健身目的、健身方法等宣传,指导老年人不要盲目进行体育活动,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的锻炼项目,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适宜的运动项目有:增强呼吸系统功能的中等强度的游泳、太极、气功等;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健身跑、登山、功率自行车等;还可以做一些增加肌力的练习[2]。

5.3加强体育活动场所的建设。大力加强哈尔滨地区体育设施、场地的建设,争取做到每个小区、每个村屯都有足够的健身设备及运动场地,为老年人运动健身提供保障。

5.4培养料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结构,杜绝暴饮暴食,少喝酒、不吸烟,合理调整健身娱乐与休息的关系,注意劳逸结合。

参考文献: